CN103732418A - 滚轮 - Google Patents

滚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2418A
CN103732418A CN201280039566.4A CN201280039566A CN103732418A CN 103732418 A CN103732418 A CN 103732418A CN 201280039566 A CN201280039566 A CN 201280039566A CN 103732418 A CN103732418 A CN 103732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component
operating handle
roller
motion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95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2418B (zh
Inventor
G.霍夫里克特
K-H.普劳茨
G.赫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t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Tent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t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Tente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3732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2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3/00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 B60B33/0078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wheel brak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3/00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 B60B33/0036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characterised by type of wheels
    • B60B33/0042Double or twin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3/00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 B60B33/0047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rolling axle
    • B60B33/0057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rolling axle the rolling axle being offset from swive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3/00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 B60B33/02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with disengageable swivel action, i.e. comprising a swivel locking mechanism
    • B60B33/021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with disengageable swivel action, i.e. comprising a swivel locking mechanism combined with braking of casto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200/00Type of product being used or applied
    • B60B2200/20Furniture or medical appliances
    • B60B2200/24B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200/00Type of product being used or applied
    • B60B2200/20Furniture or medical appliances
    • B60B2200/24Beds
    • B60B2200/242Hospital b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900/00Purpose of invention
    • B60B2900/30Increase in
    • B60B2900/325Reli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3/00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 B60B33/0078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wheel braking mechanism
    • B60B33/0086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wheel braking mechanism acting on rim or side portion of tyre

Landscapes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Handcart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Toys (AREA)
  • Slot Machines And Peripheral Device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Pulley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轮(1),其优选具有两个轮子(2)和固定设备,其中,所述固定设备能够由加载部件(10)加载,以便在相当于方向固定位置的位置中和/或在相当于完全固定位置的位置中松开或者固定,所述加载部件(10)能通过驱动器运动,其中,传递部件(7)通过驱动器产生的线性运动通过用于使加载部件(10)运动的弹簧力而传递到该加载部件上,其中,所述加载部件(10)在相当于完全固定位置的位置中或者在相当于方向固定位置的位置中能够反作用于支承在传递部件上的弹簧相对于固定的传递部件借助能独立于驱动器且优选可用手移动的操作手柄(11)移动到解锁位置中,以便取消完全固定或者方向固定。为了提供一种有利于紧急解锁的滚轮,建议将操作手柄(11)的几何旋转轴(d)相对于在垂直剖面中与轮子(2)的旋转轴(D)错移布置的加载部件(10)布置在相对于轮子(2)的旋转轴(D)的同一侧上。

Description

滚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轮,其优选具有两个轮子和固定设备,其中,所述固定设备能够由加载部件加载,以便在相当于方向固定位置的位置中和/或在相当于完全固定位置的位置中松开或者固定,所述加载部件能通过驱动器运动,其中,传递部件通过驱动器产生的线性运动通过用于使加载部件运动的弹簧力而传递到该加载部件上,其中,所述加载部件在相当于完全固定位置的位置中或者在相当于方向固定位置的位置中能够反作用于支承在传递部件上的弹簧相对于固定的传递部件借助能独立于驱动器优选用手移动的操作手柄移动到解锁位置中,以便取消完全固定或者方向固定。
关于这种滚轮一般首先例如可以参考DE102007039208A1(US2010/0077562A1)。尤其当这种滚轮在方向和/或完全固定方面电动地运动时,必须考虑到在电机失灵的情况下仍能够解锁。为此寻找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用手解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尤其是开头所述类型的滚轮,其在紧急解锁方面有利地设计。
为此,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教导规定,将操作手柄的几何旋转轴相对于在垂直剖面中与轮子的旋转轴错移布置的加载部件布置在相对于轮子的旋转轴的同一侧上。操作手柄和加载部件在结构上设计为彼此相邻靠近。从而可以有利地作用力。尤其也可以有利地安装在壳体内。如果优选地将加载部件布置在装配销轴的区域内,必要时布置在其垂直延长部中,则操作手柄也可以安装在壳体的相关区域内。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在以下,也在附图说明和附图中,通常以其与已经阐述的权利要求方案的优选配属关系进行描述或示出,但这些特征也可在与此处所述或图示的仅仅一个或多个个别特征相配合的情况下具有发明意义,或者独立地或按照其它组合方式也有独立的发明意义。
因此优选的是,所述操作手柄的几何旋转轴贯穿所述加载部件地延伸和/或在贯穿轮子的水平平面内延伸。贯穿加载部件的旋转轴(其中在此优选按加载部件的整个运动区域,包括方向固定或者完全固定时的两个最终位置来安排)表示操作手柄和加载部件直接相邻地布置。由此实现了可从外部操作的操作手柄与需要在之上作用力的部件即加载部件之间尽可能短的路程。通过备选或补充地使旋转轴也在贯穿轮子的水平平面内延伸,同时也说明了该结构相对于滚轮设置得比较靠下。
此外优选的是,贯穿轮子轴的水平平面也贯穿所述操作手柄。这描述了操作手柄布置在相当于滚轮的轮子的中心区域的垂直高度上。
另一种优选设计方案规定,所述操作手柄在加载部件运动时垂直地固定。如在之后还将详细描述的那样,首先原则上可以规定,操作手柄与加载部件的运动共同地,也与手通过操作手柄进行的干涉无关地与加载部件一起垂直地运动。然而优选的是,操作手柄是固定的,即在(电动驱动式)操作滚轮时不能从外部看到操作手柄的运动。这通过以下还将详细描述的脱耦机构实现了加载部件和操作手柄的运动之间的脱耦。从而也通过操作手柄例如在建筑梯段上或者竖立在滚轮区域内的物体上的外部固定防止了无意地锁定加载部件的(电动驱动式)运动。
在进一步的细节中优选的是,与所述加载部件共同作用的悬臂与沿加载部件的运动方向在壳体内导引的移动部件共同作用。这种构造同时也对所述脱耦是重要的。由于悬臂使移动部件运动,移动部件可以相对外部屏蔽地布置在滚轮内部或者滚轮壳体内部。与之相关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移动部件在被操作手柄贯穿的固定的壳体嵌件中导引。因此,所述壳体嵌件是滚轮壳体的一部分。所述移动部件也可以直接在壳体的外壳部件内导引。但在设计上更有利的是,将这种壳体嵌件附加地设置在壳体内。
所述操作手柄可以具有直接作用在移动部件上的贯穿销轴。因为所述操作手柄需要旋转地进行操作,所以这种优选偏心布置或者例如具有偏心轮的贯穿销轴在操作手柄旋转时优选在不同时进行垂直运动的情况下作用在移动部件上。
也优选的是,所述移动部件具有为了在完全固定位置或者方向固定位置中解锁而能够由贯穿销轴加载的下部和上部止挡。如果加载部件处于上述位置之一中,优选这样布置具有贯穿销轴的操作手柄,从而存在与移动部件的相应止挡的接触或者可在较短的运动之后实现接触。由此在操作手柄与移动部件之间形成机械耦连,从而使进一步的运动直接作用在悬臂上,并且因此作用在加载部件上。
所述操作手柄可以在其旋转运动方面被弹簧预紧在中性位置中。所述中性位置优选相当于前述几乎啮合的位置。如果加载部件处于相当于完全固定位置或者方向固定位置的位置中,则贯穿销轴由于所述中性位置而贴靠或者几乎贴靠在移动部件的相应止挡上。
操作手柄首先可以设计为,使得其例如可以通过成型在外侧的肋条或者凸起而直接用手操作。然而操作手柄优选设计为,使得优选只用简易工具,如硬币、双心轴(Zweidorn)等便能对其进行操作。由此一方面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总能实现操作,另一方面也防止了在非紧急情况下的无意操作。
也优选的是,锁定用手调节形成的紧急解锁位置。所述锁定可以例如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即在贯穿销轴与所述止挡共同作用的过程中,使贯穿销轴进入所述止挡之一上的卡锁凹槽内。但是当然也可以使用备选设计方案来进行锁定。因此,操作手柄的旋转部分本身可以与卡锁凸块共同作用,所述卡锁凸块进入周向凹槽中。所述锁定为由此紧急解锁的滚轮提供了无障碍的可移动性。不需要用手保持解锁位置。
也优选的是,通过所述加载部件的电动驱动式运动在通过操作手柄进行的紧急解锁之后能够再次形成操作手柄的中性位置。这能够与已经描述的操作手柄在中性位置的弹簧预紧相关地优选而特别有利地实现。当卡锁位置取消时,操作手柄由于弹簧预紧力的作用而回到所述中性位置中。但是作为备选也可行的是,操作手柄在卡锁位置松脱之后例如由于重力而进入不再形成卡锁的位置。
尤其也优选的是,为了再次形成中性位置,所述加载部件电动驱动式地首先继续沿通过操作手柄强制施加的运动的方向运动。当由于操作所述操作手柄而实现方向固定位置的解锁时,通过加载部件沿相应方向(相当于完全固定位置)的继续运动实现了卡锁位置的松开,特别是贯穿销轴从所述止挡之一内的卡锁凹槽中松脱,由此释放操作手柄并且其又可以进入不再导致卡锁的另一位置或者中性位置。相反,在从完全固定位置中紧急解锁时,需要加载部件的(另一个只能机电式进行的)沿方向固定位置方向的运动,以便实现相同的效果。与之相关进一步优选的是,在加载部件通过电机尤其机电式地运动的情况下,该电机在操作时总是首先进行一定的循环,以便在之前进行过紧急解锁的情况下可靠地使其松脱并且处于普通的运行循环中。
在进一步的细节中优选的是,在这种滚轮中,传递部件可以经过设计用于加载部件上的弹簧的支撑区域。也就是说,传递部件可以垂直地相对于加载部件上的弹簧的支撑部件运动。由此,加载部件和传递部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交织在一起。具体地,加载部件可以具有至少垂直向上敞开的开口,所述开口使得传递部件能够相对于加载部件相应地相对运动并且相应地潜入。通过将传递部件相对于加载部件上的两个弹簧中的一个或者更优选地两个的支撑区域垂直贯穿地设置,也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在加载部件上的弹簧支撑区域下方实现在至少一个弹簧与传递部件之间的共同作用。传递部件优选通过只为线性的运动(即不进行旋转运动)经过支撑区域。
所述驱动器可以是机电式驱动器,并且与标准电动机的转子轴类似的构件可以设计为(只能)线性移动的部件。在此指的是这种电动机,其转子轴作为空心部件设计具有内螺纹,所述空心部件与具有外螺纹的中心部件共同作用,所述中心部件由于其外螺纹而可在转子旋转时线性移动。这种电动机也称为线性促动器。关于线性促动器也可参考例如EP1555446B1和DE202009015840U1。与之相关地优选使用这样的线性促动器,其中线性运动的部件(螺杆)居中地并且驱动该运动部件的螺母(具有螺纹的转子)环绕地布置在驱动器内部。
在完全固定位置和/或方向固定位置中,优选还形成弹簧空间,即可压缩性,因此加载部件可以在相应操作时弹性地偏移。这尤其在已经描述的紧急解锁方面是有利的。所述设计方案在形状配合式固定(例如齿部固定)的情况下也是有利的。在固定开始的时间点不能立刻进行的卡入可以在高度上补偿。然而,至少暂时地或者首先地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越过该位置的相应可能性在驱动器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在一个或者两个所述锁定位置中,电机没有运行“受阻(auf Block)”,也就是说例如各弹簧匝圈在该锁定位置上时没有发生产生实心部件效果的直接贴靠。通过所述电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越过该位置,这只可能使弹簧力增大。
在设计有两个作用在传递部件和加载部件之间的弹簧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弹簧重叠地布置。更优选的是沿垂直方向彼此相接,即它们不形成可能有两个弹簧延伸的垂直重叠区域。
也优选的是,下部弹簧以其上端部并且上部弹簧以其下端部支承在加载部件上。为此,加载部件可以具有例如径向向内突伸的凸缘,其用于在两侧支承弹簧。
此外也优选的是,与运行状态无关地(所述运行状态一般可以是完全释放或者完全固定和进一步优选地也可以只是方向固定),将所述弹簧或者在设有两个弹簧的情况下将所述两个弹簧之一布置在加载部件内部。更优选的是,两个弹簧与所述位置之一无关地分别布置在加载部件内部。
此外也优选的是,在设有一个弹簧的情况下,该一个弹簧(在其它情况下为至少一个弹簧,优选两个弹簧)布置在传递部件外部。
特别优选的是,传递部件和加载部件设计为简单的几何体,例如设计为杆或者管。在此,只允许在用于弹簧的支撑区域设计方面与所述的简单几何构造不同。
尤其优选的是,传递部件设计为圆柱体部件,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弹簧布置在相对于圆柱体外表面的外侧。优选指的是螺旋弹簧,其与圆柱体外表面共轴地环绕传递部件地布置。
在进一步的细节中,传递部件可以设计为空心部件,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基本上设计为实心部件。在其上端部区域内可以设置内螺纹。借助内螺纹可以将传递部件与线性促动器的线性部件耦连。
线性促动器的线性部件也可以相应地是实心部件。所述实心部件可以在其朝向传递部件的端部上具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可以旋拧到传递部件的内螺纹中以便连接所述部件。
所述电动机优选是步进电动机,更优选是混合步进电动机或者永磁体步进电动机。特殊地,其也可以指爪形极步进电动机。
所述加载部件可以设计为管状。在此与管形不同地设有所述向内突出的凸缘,一个或者所述弹簧在必要时通过垫片支承在所述凸缘上。
与管形的另一种不同可以在加载部件方面通过加载部件与方向固定器的下述连接产生。
在借助手柄(其可独立于旋转驱动器操作)的紧急解锁方面更优选地规定,加载部件设计具有进一步优选地相对于加载部件设在外部的运动凸起,所述运动凸起可以直接地尤其是用手移动,以便使加载部件运动。也可行的是,在例如通过所述旋转驱动器使加载部件运动时,也使用于紧急解锁的手柄在必要时以可见的方式优选沿垂直方向运动。然而如果需要进行紧急解锁,可以借助手柄用手进行加载部件所需的运动。
在进一步的细节中,所述手柄也可以设计为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可以借助与相对壳体固定的支撑件的共同作用垂直向上或者垂直向下地将调节力传递至加载部件。在此,可以在加载部件与旋转杆之间设置用作运动凸起的与加载部件固定相连的悬臂。旋转杆优选支承于壳体外部。在操作传递部件或者加载部件时可以看出,旋转杆垂直向上或者向下地运动,然而在此不进行旋转运动,而是只进行所述垂直运动。
进一步优选的是,弹簧可以借助传递部件从加载部件上的支撑区域处抬起。在传递部件上优选设计有相应的传动器,所述传动器在传递部件相对于加载部件相应地运动时从加载部件上抬起。
进一步优选地,加载部件形成向下敞开的下部中央空间,其中容纳有所述弹簧之一或者所述弹簧。所述加载部件相对设计为钟形。所述向下敞开的中央空间优选也是圆柱形空间。
在所述弹簧从支撑区域抬起的过程方面,优选可以向上抬起,然而向下进一步优选地通过相应的止挡,例如通过加载部件上向内突出的凸肩进行固定。弹簧可经由就这点而言定义的部位垂直向下相对于加载部件不进一步地移动。
进一步优选在传递部件上设计有用于弹簧的上部抵靠区域。所述弹簧优选相对于该抵靠区域也可向下抬起。相应地,与所述加载部件上的所述支撑类似地,弹簧不能相对于传递部件向上运动出抵靠区域。
在可进行紧急解锁的手柄方面也优选的是,该手柄与加载部件共同运动。在一般地存在不同的运行状态、方向固定位置和/或中性位置和/或完全固定位置时,可以当在这些运行位置之间进行交换时在外部识别出手柄沿垂直方向的相应移动。
手柄通常优选与加载部件固定相连。例外是,手柄能够相对于加载部件旋转。此外优选在外侧,在壳体上与手柄对应地设计一个或两个支座。所述手柄能够相对于固定的支座移动。通过例如旋转手柄,可以支承在支座上并且因此可以将在加载部件上的支撑运动用于其从完全固定位置或者方向固定位置进入中性位置的运动。
加载部件的这种通过手柄的运动进一步优选地相对于固定的传递部件在带动支撑区域或者弹簧的抵靠区域的情况下进行。在抵靠区域方面,也可以在加载部件上形成上部抵靠区域,通过该区域在加载部件相应运动时带动弹簧。这尤其指的是加载部件从方向固定位置进入中性位置的运动。
如果设有两个弹簧,则优选的是,一个弹簧为了使加载部件运动而需要进入相当于完全固定位置的位置,而一个弹簧为了使加载部件运动而需要进入相当于方向固定位置的位置。由此可以将所述弹簧的功能区分开。
在设有两个优选垂直重叠布置的弹簧的情况下,下部弹簧可以其上端部并且上部弹簧以其下端部支撑在加载部件上。
也可以规定,所述一个弹簧和/或第一弹簧和/或第二弹簧布置在加载部件内部。多个弹簧优选分别完全布置在加载部件内部,无论如何布置在相当于中性位置的位置中。但优选也布置在相当于方向固定位置的位置中和/或相当于完全固定位置的位置中。这可以通过将加载部件整体设计为管状实现,一个弹簧或者必要时两个弹簧尤其是垂直重叠地布置在所述加载部件内。这也可以只在加载部件的下部中例如通过所述钟形扩宽部实现。此外也优选的是,一个弹簧或者如果设有两个弹簧则两个弹簧中的至少一个或者两个弹簧布置在传递部件外部。由此,传递部件可以非常简单地也在该区域中设计为实心部件。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传递部件布置在加载部件内部。由此,所述传递部件也可以有利地在加载部件内部导引。传递部件在加载部件内部的导引例如也可以借助抵靠部件和/或支撑件实现。
在手柄方面优选的是,其可相对于传动器或者运动凸起旋转地设置。
在线性部件和/或传递部件和/或加载部件的各个最终位置方面优选的是,所述最终位置通过传感器,进一步优选地通过布置在电动机外部的传感器进行监测。各个最终位置可以在电动机的控制中予以考虑。如果没有到达或者在一定时段之后没有到达某一最终位置,则例如也可以输出警告信号。
以下根据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阐述本发明。因此,只关于实施例之一进行了阐述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该处的特殊性而(恰恰)没有被另一部件代替的部件也对于该另一实施例被作为无论如何可能存在的部件被描述。在附图中:
图1示出设计为双排轮的滚轮的立体图;
图2示出按照图1的滚轮后部的视图;
图3示出沿图2中的剖切线III-III剖切按照图1或图2的滚轮得到的横剖面;
图4示出按照图2的视图处于方向固定状态的情形;
图5示出沿剖切线V-V剖切按照图4的物体得到的横剖面;
图6示出按照图2的视图处于完全固定状态的情形;
图7示出沿图6的剖切线VII-VII剖切按照图6的物体得到的横剖面;
图8示出进行紧急解锁之后按照图1或图2、图4或者图6的滚轮的视图;
图9示出在由按照图5的位置紧急解锁之后沿剖切平面IX-IX剖切按照图8的物体得到的横剖面;
图9a示出按照图9的视图在由图7的位置中紧急解锁之后的情形;
图10示出按照图1至图3的滚轮的立体横剖面视图;
图11示出紧急解锁区域内的加载部件的分解视图;
图12示出从在方向固定位置和完全固定位置方面共同作用的部件斜向下观察的立体图;
图13示出另一种实施形式的相应于图1的立体图;
图14示出按照图13的滚轮在中性位置中的背视图;
图15示出沿图14中的剖切平面XV-XV剖切按照图13或图14的滚轮得到的横剖面;
图16示出按照图14的滚轮处于相当于方向固定位置的位置中的视图;
图17示出沿图16中的剖切平面XVII-XVII剖切按照图16的滚轮得到的横剖面;
图18示出图17中的区域XVIII的放大图;
图19示出在方向固定位置方面共同作用的部件的立体细节图;
图20示出按照图14的滚轮处于相当于完全固定位置的位置中的视图;
图21示出沿图20中的剖切平面XXI-XXI剖切按照图20的滚轮得到的横剖面;
图22示出进行紧急解锁之后按照图14的滚轮的视图;
图23示出在由按照图17的位置紧急解锁之后沿剖切平面XXIII-XXIII剖切按照图22的滚轮得到的横剖面;
图23a示出在由按照图21的位置紧急解锁之后相应于图23的横剖面;
图24示出图13或图14的实施形式处于按照图14的位置中的立体剖视图;
图25示出另一种实施形式的滚轮的立体图;
图26示出按照图25的滚轮的背视图;
图27示出按照图26的背视图由方向固定位置或者完全固定位置进入相当于紧急解锁的位置中时的情形;
图28示出按照图25至图27的滚轮处于中性位置的横剖面图;
图29示出按照图28的视图处于方向固定位置中的情形;
图30示出按照图28的视图处于完全固定位置中的情形;
图31示出为了紧急解锁而共同作用的部件的分解图;
图32示出相应于图29中的细节XXXII但在进行紧急解锁之后的局部放大图;并且
图33示出按照图29中的细节XXXII但在进行紧急解锁之后的视图。
首先尤其参考图1至图12描述设计为双排轮的滚轮1。所述滚轮1具有两个轮子2和装配销轴3。在所述装配销轴3内布置有电动机4(之后还将阐述),所述电动机4的电源接头5向上地,优选居中地由装配销轴3引出。电动机4对线性部件6(参见图3)进行线性驱动,所述线性部件作用在用于垂直调节的传递部件7上。
传递部件7通过压力弹簧8、9与加载部件10共同作用。
在图1中还可以看出,在滚轮的壳体上,必要时在装配销轴3上或者其延长部中或者在本实施例中在其下部区域内设有手柄11,用于对滚轮1进行紧急解锁。在具体设计为旋转杆的手柄11之上和之下,在壳体上设有支座12、13。
在图2和图14中示出按照图1的滚轮处于中性位置中的背视图。在该位置上既不形成方向固定也不形成完全固定。滚轮可以自由旋转并且轮子可以自由滚动。
进一步参考图3但例如也参考图15可以看出,轮子2布置在轴14上。在剖视图中可以看出设计于轮子2之间的中间壳体部分15。
壳体部分15借助滚动轴承16能够相对于在安装状态下固定的装配销轴3旋转地布置。所述轮子2还具有设置用于旋转固定的内齿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齿17与每个轮子的一个啮合部件18(但参见第二实施形式也可以是与每个轮子的两个啮合部件)共同作用形成固定设备的第一部分。啮合部件18通过蝶形弹簧19预紧在按照图3的释放位置中。蝶形弹簧19一方面支撑在啮合部件18上,另一方面支撑在壳体部件15的内部区域上,即其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为壳体部件15一部分的下部20。
啮合部件18还通过轴21可旋转地保持在壳体15或下部20内。所述轴21设计在回转部件42内,所述回转部件具有两个用于轴21和另一轴22的轴承支座23。所述轴22将啮合部件18支承在边脚部件(回转部件)42上。作用区段24与支承轴承支座23和轴21的部件固定相连。如可从按照图10的视图看出的那样,作用区段24沿轴14的方向居中地设置在两个侧面作用区段25之间。所述侧面作用区段25分别直接作用在配属于两个轮子2之一的啮合部件18上。
除了两个弹簧与一个弹簧的不同之处,尤其是已经描述的设计方案在两个实施形式中一致地给出。
加载部件10无论如何基本上设计为管状。所述加载部件10还在内侧具有用作支撑区域的抵靠凸缘26,在第一实施形式中,压力弹簧8和压力弹簧9均支撑在所述抵靠凸缘26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借助垫片27实现。
在第一实施形式中设置的两个弹簧8、9重叠地布置。
下部弹簧9以其上端部并且上部弹簧8以其下端部借助抵靠凸缘26支撑在加载部件10上。这种重叠的布置没有垂直搭叠的部分。
上部弹簧8用于使加载部件10运动到相当于完全固定位置的位置中,参见图7,下部弹簧9用于使加载部件10运动到相当于方向固定位置的位置中,参见图5。
传递部件7在加载部件10内部并且与之共轴地延伸。所述传递部件7在两个实施形式中优选基本上设计为实心的,它对应于其上端部28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线性部件6的外螺纹共同作用。通过在此优选相应于具有内螺纹的螺母设计的电动机4的转子的旋转运动,可以使线性部件6并且因此使传递部件7向上或者向下运动。因此,传递部件7优选同样只线性地上下运动,既不转动。
传递部件7在下侧具有相应地由螺栓头形成的头部29。所述头部29作为补充地也可以用于在加载部件10内部导引。另一导引效果由抵靠凸缘26的内表面实现,所述抵靠凸缘由传递部件7可沿轴向自由运动地贯穿。
头部29的上侧布置有另一垫片,其参考第二实施形式也称为抵靠部件48,压力弹簧9在下侧支撑在所述抵靠部件48上。
弹簧8在加载部件10上的支撑和/或弹簧9在加载部件10上的支撑和/或压力弹簧44(在下部或者上部区域内)在加载部件10上的支撑明显地可分别由传递部件7穿过。
此外,加载部件10无论如何沿垂直方向与设计为悬臂30的运动凸起固定相连。所述悬臂30也可以例如与加载部件10焊接。在本实施例中,在悬臂30的上侧(参见图10和图11)设计有用于方向固定位置的成型部31,并且在下侧(参见图12)设计有用于完全固定情况下的方向固定位置的凸起32。悬臂30(在两个实施形式中一致地)与加载部件10的下端部和/或上端部相距一定垂直距离地布置。进一步优选地,悬臂30相对于加载部件10的垂直高度不居中地布置。也就是优选更靠近加载部件10的下端部。更优选的是,悬臂30与加载部件10的下端部的距离大致在加载部件10(外)直径的一至三倍的范围内,如果不一样,则相对于其下部区域。
悬臂30由于其与加载部件10的固定连接而与加载部件10共同沿垂直方向运动。
悬臂30还与手柄11相连,即在第一实施形式中借助移动部件33相连。所述移动部件33尤其沿侧向作用地,只可垂直运动地容纳在相对壳体固定的导引装置34内。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部件33通过形状配合式连接35与悬臂30相连。所述连接使得移动部件33沿垂直方向的运动直接传递至悬臂30上,并且由此传递至加载部件10。
相对于移动部件33或者必要时直接相对于悬臂30可旋转地布置在悬臂上的手柄11可以用于紧急解锁(例如当电动机4不能进行操作时),以下还将详细阐述。
滚轮1可以如下地运行:
从按照图1至图3的位置出发,可以借助电动机4使线性部件6这样运动,使得其导致传递部件7垂直运动,可以参考传递部件7在图3和图5之间的位置。在此,因为传递部件7的头部29与加载部件10的抵靠凸缘26之间的距离有减小的趋势,所以通过弹簧9向加载部件10施加使其垂直向上运动的力。由此,与加载部件10固定相连的悬臂30同样垂直向上运动并且与相对壳体固定布置的方向固定部件36共同作用。在方向固定部件36内设有成型部37,在滚轮1的轮子2相应定向时,成型部31(卡锁凹槽)插入所述成型部37内,由此到达相对于所选方向的方向固定位置。
电动机4的线性部件6沿相反方向的线性运动使得传递部件7向下移动,即从图3或者图5的位置进入按照图7的位置。在此,通过垫片38(参考第二实施形式也称为抵靠部件45)和作为配合轴承的保险元件43沿轴向固定地支撑在传递部件7上的弹簧8使得加载部件10向下运动。加载部件10的端部41由此作用在作用部件24上,啮合部件18由此反作用于蝶形弹簧19运动到按照图7的啮合位置中。
同时,悬臂部件30随着加载部件10向下运动。设计在悬臂部件下侧的凸起32与固定部件40上的固定凹槽39(凸起)啮合。它们作用使得方向固定。在此明显可以是多个不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其随即被固定。而对于单独的方向固定位置(尤其参见图5和相关描述)可以规定,只(分别)固定一个方向。但是作为备选,也可以如在第二实施形式中描述的那样,从多个方向中确定一个方向。
固定部件40相对壳体固定地布置。
考虑到需要防备电动机4(例如由于停电)不能进行操作,需要采取这样的预防措施,从而可以用手取消方向固定或者完全固定。
为此,只需要旋转可相对于移动部件33旋转地布置在其上的手柄11。如果手柄11由于所进行的方向固定而处于按照图4的位置,则它可以通过逆时针旋转而支撑在具有优选非圆弧形的相应支撑面的支座12上,由此在传递部件7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压缩弹簧9而使加载部件10垂直向下运动。
如果滚轮1处于按照图6的完全固定位置中,手柄11能够以相同方式通过逆时针地旋转操作支撑在支座上,在此是下部支座13,因此加载部件10在传递部件7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反作用于弹簧8而向上运动。在图9a中示出了从完全固定位置中紧急解锁之后的位置。手柄的位置可以相应于紧急解锁而被锁定。
在图9和图9a中示出了加载部件10和各自在紧急解锁时没有运动的传递部件7的位置。
手柄11可以在其可转动性方面弹簧预紧在其按照图1的中性位置。
为了将手柄重新置于其初始位置,需要手动地操作手柄使其进入中性位置。
尤其参照图13至图24描述另一实施形式。
与前述实施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在传递部件7与加载部件10之间只设有一个弹簧,即压力弹簧44。
在支撑方面,所述压力弹簧44可以交替地支撑在传递部件7或者加载部件10上。
在上部区域中,其首先借助抵靠部件45支撑在传递部件7本身上。为此,在进一步的细节中,在传递部件上设计有用于抵靠部件45的配合止挡46。所述配合止挡46更优选地通过传递部件7的杆直径的逐渐缩窄实现。由此形成的凸肩向上构成了用于抵靠部件45的配合止挡。
然而如果传递部件7从图15的位置出发继续向上移动到例如图17的位置中,抵靠部件45不能在传递部件7上随着配合止挡46运动,而是保持不动或者支撑在加载部件10上。为此具体地在加载部件10上设计有配合止挡47,其在进一步的细节中通过加载部件10的自由内部尺寸的扩大而形成的凸肩实现。
由此,在传递部件7从相对于中性位置的位置运动到方向固定位置时,压力弹簧44的支撑转换,即从支撑在传递部件7上转换为支撑在加载部件10上。所述抵靠部件45从支撑在配合止挡46上转换为支撑在配合止挡47上。同时(只要之前没有发生),也可以在压力弹簧44的下部区域内进行相应的转换。无论如何,抵靠部件48和压力弹簧44不再支撑在止挡50上,而是只还支撑在头部29上,并且因此支撑在传递部件7本身上。
抵靠部件48如抵靠部件45那样可相对于传递部件7无论如何在杆区段49的直径变小区域内移动。
此外,在加载部件10的下侧也设计有止挡,抵靠部件48不能越过该止挡。在此指的是止挡50。所述止挡50例如可以通过在该部位装入传递部件10的内槽中的止推环构成。所以在此也形成了支撑区域,传递部件7可以向下经过该区域。
此外,抵靠部件48通过端侧的搭接部借助已经提到的并且也关于第一实施形式描述的传递部件7的头部29搭接。因此,抵靠部件48不能超过传递部件7的端部。
如果现在还例如与图17相应地,传递部件7从图15的位置向上运动,则相应地带动抵靠部件48。压力弹簧44由此缩短并且其压力增大,除非首先用于使加载部件10由于弹簧力而共同向上运动。这种借助弹簧力的向上运动通过抵靠部件45和加载部件10上的配合止挡47实现。
参照图18和图19进一步阐述用于达到方向固定位置的部件的结构和共同作用。
相应于首先描述的实施形式,加载部件10也与悬臂30相连,所述悬臂在该实施形式中具有啮合孔51。所述方向固定可以相应地由多个可能的方向中选择进行。在该实施形式中,悬臂30也在一侧由形状配合件35包围,手柄11在壳体15外侧安装在形状配合件35上。所述悬臂30在加载部件10的优选圆柱形的外径的缩窄区域内无论如何在垂直运动方面与加载部件10固定相连。如图所示,向上已经通过由于缩窄而形成的凸肩52实现。但此外,也通过例如收缩配合连接或者焊接或者其他固定连接在向下运动方面实现。
在这种实施形式中,相对壳体固定设置的方向固定器36设计具有指向下的啮合凸起53。在相应地共同移动时,所述啮合凸起啮合到悬臂30的啮合孔51内。
与在第一实施形式中相同,通过方向固定将由于滚动轴承16而原则上可相对于装配销轴3和尤其是加载部件10旋转的壳体15与加载部件10旋转锁定。
在完全固定位置方面,也在悬臂30的下侧相应于加载部件10的完全固定位置设计有对应的啮合凸起54。如图所示,所述啮合凸起可以与相应的壳体部件优选一体地设计。
如尤其从图19可以看出,优选设计为盘状的悬臂30可以在内侧具有不同于圆形的内轮廓。可以设置优选相互对置的削平部55。所述削平部55可以与加载部件10的外轮廓上的相应削平部(细节未示出)共同作用。
在该实施形式中,形状配合件35也在形成移动部件33的情况下容纳在壳体的导引装置34内。由此,形状配合件可相对于壳体垂直运动。这在相应地垂直带动可旋转但除此之外与移动部件或悬臂30固定相连的手柄11的情况下实现。
为了进行完全固定,加载部件10继续加载在第二实施形式中总共设置的四个啮合部件18。
所述啮合部件18分别设计在通过轴58、59相对壳体固定地支承的杠杆部件56或57上。在此呈格栅状增强的相应壳体部件60是固定的,而内齿17与轮子相应地环绕旋转。
两个杠杆部件56、57在其相对的端部通过铰链61相连。相应的铰链轴62可以在长孔63中基本上沿径向运动。
此外,杠杆部件56、57通过弓形弹簧64预紧在其外部啮合位置中,如图23所示。
在进一步的细节中,在第二实施形式中,通过加载部件10的加载优选借助弓形部件68实现。所示弓形部件可以设计为弹性的。
此外可以看出,弓形部件68在侧视图中基本上构成U形,具有两个U形边脚65、55和旋转轴67。在视图中的下部U形边脚66在进一步的细节中(如图24所示)设计为两个水平间隔的部件,并且分别作用在分别配属于一个轮子的啮合部件18的配属头部面上。
啮合部件18的设计,既在第一实施形式方面也尤其在第二实施形式方面具有独立于加载部件10的实际设计结构和/或该加载部件10与传递部件7的共同作用的意义。
因此,在第二实施形式方面,尤其将啮合部件分别设计为杠杆,它们在配属的端部铰接和/或只加载配属于各轮子的两个啮合部件中的一个,以便将两个啮合部件置入啮合位置和/或通过弓形部件和/或前述其它细节加载啮合部件。
按照第二实施形式的滚轮1原则上以与第一实施形式的滚轮1相同的方式运行。
从按照图13至图15的位置出发,借助电动机4使线性部件6这样运动,使得其有鉴于完全固定方面使传递部件7向下垂直运动,也就是从按照图15的位置运动到按照图21的位置。在此,通过借助配合止挡46在上侧向下压的压力弹簧44,通过反向端部的贴靠借助传递部件10的止挡50上的抵靠部件48将其向下压。传递部件10的端面由此作用在弓形部件68的上部U形边脚上,如尤其从图24可见的那样。由此,同时通过下部边脚66将压力施加在两个杠杆部件57上,从而克服弓形弹簧64的作用将啮合部件18压入其锁定位置中。由于与杠杆部件56的杠杆连接也相应地设计为双重的,相对置的啮合部件18也被压入锁定位置中。因此,在该实施形式中,与加载部件10固定相连的悬臂部件30也同样垂直向下地运动。啮合孔51与啮合凸起54共同作用地导致方向固定。
电动机4的线性部件6沿相反方向的线性运动使得传递部件7向上移动,即从图15或者图21的位置移动到图17的位置(如果不从图21的位置出发则只应到达中性位置)。在此,压力弹簧44被头部29和抵靠部件48向上带动,由此提高对抵靠部件45的压力并且所述抵靠部件借助在配合止挡47上的贴靠而向上压加载部件,从而能够到达所述位置。
同时,悬臂部件30和手柄11在此也明显地随着加载部件10向上运动。
与前述紧急解锁类似地,也可以在第二实施形式中实现这种紧急解锁。
对于紧急解锁的例子(其中所述特征也有独立于该紧急解锁的意义),阐述原则上在此实现的加载部件10相对于固定的传递部件7的可移动性。这分别克服弹簧力实现。在第二实施形式中,克服同一压力弹簧44的作用。
在两个紧急解锁的情况下,也在第一实施形式中,分别需要使手柄1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运动。在此,手柄悬臂之一支撑在下部支座13或者上部支座12上。
在第二实施形式中(在第一实施形式中也可以相应地这样规定),下部支座设计为水平延伸的突出的肋条。在肋条上侧设有卡锁凹槽,手柄的相应部分在进行紧急解锁之后卡锁地啮合到所述卡锁凹槽中。相应地,在上部支座12中,在内部弧线导引的顶部产生容纳部,其以相同方式在按此进行紧急解锁之后固定地作用在手柄的相应部分上。
在图25至图33示出紧急解锁或者操作手柄的另一种实施形式。
在该实施形式中,操作手柄11设计为可围绕旋转轴d旋转的盘部件。所述操作手柄11在该实施形式中也优选基本上包括在壳体15的外轮廓之内,如它在该区域内环绕地设计那样。实际上没有设计明显突出的区域。操作手柄11的外表面优选(无论如何在按照图25的中性或初始位置中)延续环绕的壳体区域的球形弧度。
在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具体可以借助叉形部件通过啮合到两个操作凹槽69中进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凹槽69明显是圆形的凹处,它们相对于旋转轴对置地设计在一条直径线上。作为备选,例如也可以设置能用硬币操作的切缝。
此外例如可由图28看出,操作手柄11在此处描述的实施例、但也可以在所有前述实施例中关于轮子2的旋转轴D布置在与加载部件10相同的侧面上。
操作手柄的几何旋转轴d也贯穿加载部件10。此外,所述几何旋转轴在本实施例中并且优选在贯穿轮子2的水平平面内延伸地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平面也贯穿轮子2的实体轮轴14。
在操作滚轮的固定装置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进入按照图29的方向固定位置或者按照图30的完全固定位置,则加载部件10相应地垂直运动。然而所述操作手柄11在垂直方向上固定。
在这种实施形式中(尤其参见图31),加载部件10也与悬臂30共同作用,但是悬臂30在此首先与沿加载部件10的运动方向在壳体15内导引的移动部件70共同作用。由图28也可以看出,悬臂30为此啮合到移动部件70的水平切缝71中。
移动部件70在壳体嵌件72内导引。为此目的,所述壳体嵌件72具有对置地并且彼此敞开地设计的导引槽73。导引凸起80对置地设计在整体上优选设计为矩形的移动部件70的纵向边缘上,所述导引凸起80容纳在导引槽73内。所述操作手柄11指向加载部件10地具有贯穿销轴74。所述贯穿销轴74相对于操作手柄11的旋转轴d偏心地布置。所述贯穿销轴74贯穿壳体嵌件72地直接作用在移动部件70上。
所述移动部件70具有上部止挡75和下部止挡76。所述止挡75、76在本实施例中并且优选地设计在横向或水平延伸的肋条81上。所述贯穿销轴74在相应于按照图29的方向固定位置中更靠近下部止挡76,并且在相应于按照图30的完全固定位置中更靠近上部止挡75。也可以形成分别靠近或者正好接触止挡75或76的位置。无论如何优选的设计是,在加载部件10进行从中性位置进入完全固定位置(参见图30)或者方向固定位置(参见图29)的通常电动驱动式移动时,操作手柄11还没有进行(旋转)运动。操作手柄11随即进行的转动使得贯穿销轴74在圆形轨道上进一步向上或者向下地运动,由此取消各锁定位置。
在图32和图33中分别示出了操作手柄11旋转之后的各个位置。相应地,图32的局部视图示出在从之前电动驱动式地进入的方向固定位置中紧急解锁之后移动部件70和贯穿销轴74的位置。图33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在从完全固定位置中紧急解锁之后移动部件70和贯穿销轴74的位置。在这两个位置中,贯穿销轴74啮合在各卡锁开口78或79中。
此外,操作手柄11通过弹簧,优选螺旋弹簧77预紧在中性位置上。在操作紧急解锁时,贯穿销轴74进一步啮合到上部止挡75或下部止挡76的区域内的卡锁开口78或79中。由此固定通过紧急解锁到达的解锁位置(但优选不是加载部件的中性位置)。
在之后(再次)电动驱动式地加载所述加载部件10时,可以通过操作手柄11的弹簧预紧而再次到达操作手柄11的中性位置并且由此到达贯穿销轴74的中性位置。为此,在所述实施例中需要使加载部件10电动驱动式地首先继续沿在紧急解锁的情况下通过操作手柄11迫使加载部件10运动的方向运动。也就是说,在从方向固定位置中紧急解锁的情况下,朝完全固定位置的方向继续运动,并且在从完全固定位置中紧急解锁的情况下,朝方向固定位置的方向继续运动。
所有公开的特征(本身)都有发明意义或发明价值。在本申请的公开文件中,所属/附属的优先权文本(在先申请文件)的公开内容也被完全包括在内,为此也将该优先权文本中的特征纳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从属权利要求中的那些可选择的并列设计方案都是对于现有技术有独立发明意义或价值的改进设计,尤其可以这些从属权利要求为基础提出分案申请。
附图标记清单
1  滚轮
2  轮子
3  装配销轴
4  电动机
5  电源接头
6  线性部件
7  传递部件
8  压力弹簧
9  压力弹簧
10  加载部件
11  操作手柄
12  支座
13  支座
14  轴
15  壳体
16  滚动轴承
17  内齿
18  啮合部件
19  蝶形弹簧
20  下部
21  轴
22  轴
23  轴承支座
24  作用部件
25  侧面作用区段
26  抵靠部件
27  垫片
28  上端部
29  头部
30  悬臂
31  成型部
32  凸起
33  移动部件
34  导引装置
35  形状配合部件
36  方向固定器
37  卡锁凹槽
38  垫片
39  固定凹槽
40  固定部件
41  端部
42  回转部件(边脚部件)
43  保险元件
44  压力弹簧
45  抵靠部件
46  (传递部件7的)配合止挡
47  (加载部件10的)配合止挡
48  抵靠部件
49  杆区段
50  止挡
51  啮合孔
52  凸肩
53  啮合凸起
54  啮合凸起
55  削平部
56  杠杆部件
57  杠杆部件
58  轴
59  轴
60  壳体
61  铰链
62  铰链
63  轴承
64  弓形弹簧
65  U形边脚
66  U形边脚
67  旋转轴
68  弓形部件
69  操作凹槽
70  移动部件
71  水平切缝
72  壳体嵌件
73  导引槽
74  贯穿销轴
75  止挡
76  止挡
77  螺旋弹簧
78  卡锁开口
79  卡锁开口
80  导引凸起
81  肋条

Claims (10)

1.一种滚轮(1),优选具有两个轮子(2)和固定设备,其中,所述固定设备能够由加载部件(10)加载,以便在相当于方向固定位置的位置中和/或在相当于完全固定位置的位置中松开或者固定,所述加载部件(10)能通过驱动器运动,其中,传递部件(7)通过驱动器产生的线性运动通过用于使加载部件(10)运动的弹簧力而传递到该加载部件上,其中,所述加载部件(10)在相当于完全固定位置的位置中或者在相当于方向固定位置的位置中能够反作用于支承在传递部件上的弹簧相对于固定的传递部件借助能独立于驱动器优选用手移动的操作手柄(11)移动到解锁位置中,以便取消完全固定或者方向固定,其特征在于,将操作手柄(11)的几何旋转轴(d)相对于在垂直剖面中与轮子(2)的旋转轴(D)错移布置的加载部件(10)布置在相对于轮子(2)的旋转轴(D)的同一侧上。
2.按权利要求1或者尤其是之后的权利要求所述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11)的几何旋转轴(d)贯穿所述加载部件地延伸。
3.按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或者尤其是之后的权利要求所述的滚轮,其特征在于,贯穿轮子轴的水平平面也贯穿所述操作手柄。
4.按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或者尤其是之后的权利要求所述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在加载部件(10)运动时垂直地固定。
5.按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或者尤其是之后的权利要求所述的滚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加载部件(10)共同作用的悬臂(30)与沿加载部件(10)的运动方向在壳体内导引的移动部件(70)共同作用。
6.按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或者尤其是之后的权利要求所述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70)在被操作手柄(11)贯穿的固定的壳体嵌件(72)中导引,其中优选地,所述操作手柄(11)具有直接作用在移动部件(70)上的贯穿销轴(7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移动部件(70)具有为了在完全固定位置或者方向固定位置中解锁而能够由贯穿销轴(74)加载的下部和上部止挡(75、76)。
7.按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或者尤其是之后的权利要求所述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11)被弹簧预紧在中性位置中。
8.按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或者尤其是之后的权利要求所述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11)能够借助简易工具,如硬币、双心轴等进行操作。
9.按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或者尤其是之后的权利要求所述的滚轮,其特征在于,锁定用手调节形成的解锁位置。
10.按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或者尤其是之后的权利要求所述的滚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加载部件的电动驱动式运动能够再次形成操作手柄(11)的中性位置,其中优选地,为了再次形成中性位置,所述加载部件(10)电动驱动式地首先继续沿通过操作手柄(11)强制施加的运动的方向运动。
CN201280039566.4A 2011-06-15 2012-06-01 滚轮 Active CN1037324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51068.0 2011-06-15
DE102011051068 2011-06-15
DE102011052693 2011-08-12
DE102011052693.5 2011-08-12
DE102011055417.3 2011-11-16
DE102011055417A DE102011055417A1 (de) 2011-06-15 2011-11-16 Laufrolle
PCT/EP2012/060392 WO2012171816A1 (de) 2011-06-15 2012-06-01 Laufrol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2418A true CN103732418A (zh) 2014-04-16
CN103732418B CN103732418B (zh) 2016-04-20

Family

ID=472282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9567.9A Active CN103732419B (zh) 2011-06-15 2012-06-01 滚轮
CN201280039566.4A Active CN103732418B (zh) 2011-06-15 2012-06-01 滚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9567.9A Active CN103732419B (zh) 2011-06-15 2012-06-01 滚轮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Link
US (2) US9862229B2 (zh)
EP (2) EP2720883B1 (zh)
JP (2) JP5996639B2 (zh)
KR (2) KR101937289B1 (zh)
CN (2) CN103732419B (zh)
AU (2) AU2012269203B2 (zh)
BR (2) BR112013031966A2 (zh)
CA (2) CA2838937C (zh)
DE (2) DE102011055418A1 (zh)
DK (2) DK2720882T3 (zh)
ES (2) ES2538116T3 (zh)
HU (2) HUE025066T2 (zh)
MX (2) MX359982B (zh)
MY (2) MY164781A (zh)
PL (2) PL2720882T3 (zh)
PT (2) PT2720883E (zh)
SI (2) SI2720882T1 (zh)
WO (2) WO201217181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5544A (zh) * 2016-11-15 2018-05-25 株式会社日乃本锭前 操作单元以及具备该操作单元的脚轮的刹车装置
CN111010979A (zh) * 2019-05-09 2020-04-17 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拨杆调节割草高度的割草机
CN111051082A (zh) * 2017-09-13 2020-04-21 坦特两合公司 用于轮子的形状配合固定装置
CN114425933A (zh) * 2021-12-13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提升推拉式脉冲涡流扫查车性能的减震车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55418A1 (de) * 2011-06-15 2012-12-20 Tente Gmbh & Co. Kg Laufrolle
KR101331083B1 (ko) * 2011-08-01 2013-11-20 여신동 축과 휠이 한꺼번에 제동되는 캐스터
US10004651B2 (en) 2012-09-18 2018-06-26 Stryker Corporation Patient support apparatus
WO2014075679A1 (en) * 2012-11-13 2014-05-22 Linak A/S Castor control system
US9155392B2 (en) * 2013-05-28 2015-10-13 Roy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astor apparatus for a chair base and a chair base with a castor apparatus
USD731932S1 (en) * 2013-08-20 2015-06-16 Sistema Plastics Limited Axle
DE102014100056A1 (de) 2013-11-18 2015-05-21 Tente Gmbh & Co. Kg Steuerung von an einem Verfahrteil angebrachten Rollen
DE202013105191U1 (de) 2013-11-18 2015-02-19 Tente Gmbh & Co. Kg Steuerung von an einem Verfahrteil angebrachten Rollen
JP2016164040A (ja) * 2015-03-06 2016-09-08 有限会社Kクリエイション’ズ キャスタ、及び移動用自助具
US9771092B2 (en) * 2015-10-13 2017-09-26 Globus Medical, Inc. Stabilizer wheel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e
US10568792B2 (en) 2015-10-28 2020-02-25 Stryker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movement of a patient transport apparatus
USD845182S1 (en) * 2016-06-27 2019-04-09 Iseki & Co., Ltd. Axle case for working vehicle
US10252571B2 (en) * 2016-10-17 2019-04-09 Kubota Corporation Work vehicle
US9902198B1 (en) * 2016-12-18 2018-02-27 Nanning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Free wheel mechanism and mov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9725497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动台移动机构、运动台系统与光刻装置
US20190160869A1 (en) * 2017-11-27 2019-05-30 Ngs Capital Management, Llc Caster braking system technology
US10806653B2 (en) 2017-12-21 2020-10-20 Stryker Corporation Patient transport apparatu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braking system
DE102018101653A1 (de) 2018-01-25 2019-07-25 Tente Gmbh & Co. Kg Laufrolle, sowie Aufsatz-Dämpfungsteil für eine Laufrolle
US11839576B2 (en) * 2018-06-08 2023-12-12 Sunrise Medical (Us) Llc Dynamic rotary locking member
US11197791B2 (en) 2018-11-21 2021-12-14 Stryker Corporation Patient transport apparatus with cable connected brake and steer lock assemblies
US11324648B2 (en) * 2018-11-21 2022-05-10 Stryker Corporation Patient transport apparatus with steer lock assembly
US10602822B1 (en) * 2018-12-06 2020-03-31 Hsuen-Hsuan Wang Luggage having a brakeable wheel
US10595607B1 (en) * 2018-12-06 2020-03-24 Hsuen-Hsuan Wang Luggage having two brakeable wheels
US11498360B2 (en) 2019-05-21 2022-11-15 Ngs Capital Management, Llc Hybrid bearing arrangement caster technology
EP4329694A1 (de) 2021-04-30 2024-03-06 Tente GmbH & Co. KG Steuerung sowie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von an einem verfahrteil angebrachten rollen
DE102022106363A1 (de) 2021-04-30 2022-11-03 Tente Gmbh & Co. Kg Steuerung sowie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von an einem Verfahrteil angebrachten Rollen
DE102022103797A1 (de) 2022-02-17 2023-08-17 Tente Gmbh & Co. Kg Formschluss-Verstelleinrichtung für eine Rolle
CN117900210A (zh) * 2024-03-19 2024-04-19 山西海隆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动力石油管道涂层防结垢自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22727A1 (de) * 1992-07-10 1994-01-13 Gross & Froelich Gmbh & Co Kg Lenkrolle
DE4321739A1 (de) * 1993-06-30 1995-01-12 Tente Rollen Gmbh & Co Laufrolle
US20070056141A1 (en) * 2005-09-15 2007-03-15 Sergio Armano Powered locking caster wheel
CN1989016A (zh) * 2004-07-21 2007-06-27 坦特两合公司 有一个滚轮的脚轮
DE102007039208A1 (de) * 2006-11-07 2008-05-08 Tente Gmbh & Co. Kg Doppelrolle mit zwei Laufrädern sowie Rolle mit einem Laufrad
WO2008148169A1 (en) * 2007-06-06 2008-12-11 Fallshaw Holdings Pty Ltd A swivel castor brak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41732Y2 (zh) * 1972-05-31 1976-10-09
JPS6022501A (ja) * 1983-07-18 1985-02-05 Kassai Inc キヤスタ
GB8415846D0 (en) 1984-06-21 1984-07-25 Colson Castors Europ Ltd Castor
DE3900889A1 (de) * 1989-01-13 1990-07-19 Arnolf Schulte Feststellbare lenkrolle
DE8910890U1 (zh) 1989-09-11 1991-01-17 Tente-Rollen Gmbh & Co, 5632 Wermelskirchen, De
DE8915173U1 (zh) * 1989-12-23 1991-04-18 Tente-Rollen Gmbh & Co, 5632 Wermelskirchen, De
GB9002555D0 (en) 1990-02-06 1990-04-04 Colson Castors Europ Ltd Castor with brake mechanism
DE29914681U1 (de) * 1999-08-21 2000-12-28 Tente Rollen Gmbh & Co Lenkrolle
DE10047006C2 (de) * 2000-09-22 2002-10-17 Steinco Paul Vom Stein Gmbh Lenkrolle für Apparate, Möbel, Krankenbetten od. dgl.
EP1555446B1 (en) 2004-01-15 2006-06-21 SIR Societa'Italiana Riduttori S.r.l. Linear actuator
US8302257B2 (en) 2007-09-27 2012-11-06 Catis Pacific Mfg. Corp. Ltd. Double-pedal double-wheel truckle with independent braking and releasing functions
TW200920617A (en) * 2007-11-06 2009-05-16 K Y C Caster & Co Ltd A double-wheel caster device having traveling straight and braking controls
US7866453B2 (en) 2008-05-08 2011-01-11 Hersun Plastic Co., Ltd. Swivelable trunk wheel assembly
US7937805B2 (en) * 2008-06-19 2011-05-10 Po-Chuan Tsai Castor that is braked solidly and stably without producing vibration
US7950108B2 (en) 2008-11-04 2011-05-31 Sunny Castors Co., Ltd. Castor that is braked and positioned simultaneously
DE202009015840U1 (de) 2009-11-20 2010-02-25 Wilhelm Narr Gmbh & Co. Kg Linearaktuator
DE102010016155A1 (de) 2010-03-26 2011-09-29 Tente Gmbh & Co. Kg Lenkrolle
US8117715B2 (en) * 2010-05-30 2012-02-21 Everglide Caster Corp. Structure of caster
DE102011055418A1 (de) * 2011-06-15 2012-12-20 Tente Gmbh & Co. Kg Laufrolle
US8499413B1 (en) * 2012-06-07 2013-08-06 Po-Chuan Tsai Castor braking and stopping rotating simultaneously
US8850657B1 (en) * 2013-04-29 2014-10-07 Sunny Castors Co., Ltd. Casto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22727A1 (de) * 1992-07-10 1994-01-13 Gross & Froelich Gmbh & Co Kg Lenkrolle
DE4321739A1 (de) * 1993-06-30 1995-01-12 Tente Rollen Gmbh & Co Laufrolle
CN1989016A (zh) * 2004-07-21 2007-06-27 坦特两合公司 有一个滚轮的脚轮
US20070056141A1 (en) * 2005-09-15 2007-03-15 Sergio Armano Powered locking caster wheel
DE102007039208A1 (de) * 2006-11-07 2008-05-08 Tente Gmbh & Co. Kg Doppelrolle mit zwei Laufrädern sowie Rolle mit einem Laufrad
WO2008148169A1 (en) * 2007-06-06 2008-12-11 Fallshaw Holdings Pty Ltd A swivel castor braking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5544A (zh) * 2016-11-15 2018-05-25 株式会社日乃本锭前 操作单元以及具备该操作单元的脚轮的刹车装置
CN108065544B (zh) * 2016-11-15 2021-06-11 株式会社日乃本锭前 操作单元、带刹车装置的脚轮、搬运工具以及物体载置工具
CN111051082A (zh) * 2017-09-13 2020-04-21 坦特两合公司 用于轮子的形状配合固定装置
CN111010979A (zh) * 2019-05-09 2020-04-17 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拨杆调节割草高度的割草机
CN114425933A (zh) * 2021-12-13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提升推拉式脉冲涡流扫查车性能的减震车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61807A (en) 2017-05-15
BR112013032176A2 (pt) 2016-12-13
EP2720882A1 (de) 2014-04-23
US8776314B2 (en) 2014-07-15
MX359982B (es) 2018-10-18
KR101937289B1 (ko) 2019-01-10
PT2720883E (pt) 2015-06-22
PL2720883T3 (pl) 2015-10-30
JP6194308B2 (ja) 2017-09-06
PL2720882T3 (pl) 2015-10-30
KR20140041753A (ko) 2014-04-04
ES2538116T3 (es) 2015-06-17
DK2720883T3 (en) 2015-08-24
WO2012171814A1 (de) 2012-12-20
US20140101891A1 (en) 2014-04-17
KR20140041752A (ko) 2014-04-04
CA2838937A1 (en) 2012-12-20
US9862229B2 (en) 2018-01-09
HUE026601T2 (hu) 2016-06-28
MY164781A (en) 2018-01-30
DE102011055418A1 (de) 2012-12-20
JP2014516863A (ja) 2014-07-17
CA2837244A1 (en) 2012-12-20
SI2720883T1 (sl) 2015-10-30
PT2720882E (pt) 2015-07-30
CN103732419A (zh) 2014-04-16
WO2012171816A1 (de) 2012-12-20
CA2838937C (en) 2016-04-26
AU2012269203B2 (en) 2017-02-23
DE102011055417A1 (de) 2012-12-20
ES2538115T3 (es) 2015-06-17
SI2720882T1 (sl) 2015-10-30
EP2720883A1 (de) 2014-04-23
CN103732419B (zh) 2016-10-19
CN103732418B (zh) 2016-04-20
AU2012269203A1 (en) 2013-12-19
EP2720882B1 (de) 2015-05-20
DK2720882T3 (en) 2015-08-31
JP2014516862A (ja) 2014-07-17
MX2013014531A (es) 2014-02-19
CA2837244C (en) 2019-04-09
HUE025066T2 (en) 2016-01-28
BR112013031966A2 (pt) 2016-12-27
AU2012269201B2 (en) 2017-02-02
JP5996639B2 (ja) 2016-09-21
US20140109342A1 (en) 2014-04-24
EP2720883B1 (de) 2015-05-20
KR101937286B1 (ko) 2019-04-09
MX2013014532A (es)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2418A (zh) 滚轮
US6554312B2 (en) Air bag module mounting structure
KR101248766B1 (ko) 좌우수 변환 사용이 용이한 어깨 관절 치료기
CN105408189B (zh) Ceps用途中的阻尼偏心运动连杆
KR20170108045A (ko) 차량 시트
CN102180108B (zh) 座椅滑轨
BR0107122B1 (pt) freio a disco com sistema de ajuste.
JP2007055409A5 (zh)
CN103764409A (zh) 装配板和必要时具有装配板的滚轮
CN112408240B (zh) 移动作业的举升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CN104554715A (zh) 装备有用于驱动由起落架承载的轮子旋转的装置的飞机起落架
WO2013179783A1 (ja) 脚式ロボットの下肢構造及び脚式ロボット
JP3677557B2 (ja) 走行車両用のスプリング式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CN101495347A (zh) 抬升装置
CA3044160C (en) Steering device and cargo handling vehicle
US11345396B2 (en) Modular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WO2015076209A1 (ja) 駆動転舵モジュールと、駆動転舵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車両
EP3401189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ssembly and system with anti-rotation coupler
KR20110052860A (ko) 독립형 sbw 조향 시스템용 제어레버
EP1655212A1 (en) A device for coupling a trailer to a tractor
KR20230054732A (ko) 편심 조향 시스템 지지 칼럼을 갖는 와이어 조향 시스템
CN112549951A (zh) 一种agv驱动单元
KR20220131088A (ko) 이동체 및 이동체 조립 방법
CN112849261A (zh) 带有操舵功能的轮毂单元
CN219857483U (zh) 连接组件及代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