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7745B - 烷烃的制造方法及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 - Google Patents

烷烃的制造方法及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7745B
CN103717745B CN201180072823.XA CN201180072823A CN103717745B CN 103717745 B CN103717745 B CN 103717745B CN 201180072823 A CN201180072823 A CN 201180072823A CN 103717745 B CN103717745 B CN 1037177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kane
gene
triphosphopyridine nucleotide
nucleotide photoreductase
photoreduct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28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7745A (zh
Inventor
森昌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17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7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7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77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5/00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or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12P5/02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or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acycl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9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 C12N15/80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for fungi
    • C12N15/81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for fungi for yeas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0004Oxidoreductases (1.)
    • C12N9/0071Oxidoreductases (1.) acting on paired donors with incorpora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1.14)
    • C12N9/0077Oxidoreductases (1.) acting on paired donors with incorpora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1.14) with a reduced iron-sulfur protein as one donor (1.14.15)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0004Oxidoreductases (1.)
    • C12N9/0095Oxidoreductases (1.) acting on iron-sulfur proteins as donor (1.18)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利用烷烃合成酶活性合成烷烃的反应体系中烷烃生产率优异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及重组微生物。在利用烷烃合成酶合成烷烃的体系中,在铁氧化还原蛋白的存在下,烷烃生产率大幅提高。即,本发明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在铁氧化还原蛋白存在下利用烷烃合成酶合成烷烃。

Description

烷烃的制造方法及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可使用于生物柴油燃料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及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
背景技术
烷烃含有在石油中,通过分馏纯化,被用于各种用途。另外,烷烃不仅广泛用作化学工业中的原料物质,而且也是由石油得到的柴油燃料的主要成分。作为通过生物技术制造烷烃的技术,例如可以举出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利用导入了源自蓝藻类的烷烃合成酶基因及酰基CoA还原酶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合成烷烃的尝试。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可生产碳原子数10~25的范围的烃的微细藻类(Pseudochoricystisellipsoidea)。进而,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一种利用具有催化醛向烷烃转化的脂肪醛脱羧酶活性的酵母合成烷烃的技术。进而,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使用酶P450由醛合成烷烃的方法。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一种通过在含有烷烃或烷烃一元醇的培养基中培养表达CYP153-烷烃-1-单加氧酶基因、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来生物合成α、ω烷烃二醇的方法。
如上所述,表达烷烃合成酶基因的重组微生物及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微生物虽然是公知的,但不能说这些的烷烃生产率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9/140695
专利文献2:WO2006/109588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0-52862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7495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Proc.Natl.Acad.Sci.USA91,10000-10004(1994)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烷烃合成酶活性合成烷烃的反应体系中烷烃生产率优异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及重组微生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在利用烷烃合成酶合成烷烃的体系中,在铁氧化还原蛋白的存在下,烷烃生产率大幅提高,以至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包含以下内容。
(1)一种烷烃的制造方法,其在铁氧化还原蛋白存在下利用烷烃合成酶合成烷烃。
(2)如(1)所述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微生物合成烷烃。
(3)如(2)所述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微生物为导入有烷烃合成酶基因的重组微生物。
(4)如(2)所述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微生物为导入有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的重组微生物。
(5)如(2)所述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微生物为导入有烷烃合成酶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的重组微生物。
(6)如(1)所述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其在上述铁氧化还原蛋白的基础上,在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的存在下合成烷烃。
(7)如(6)所述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将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导入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微生物中而成的重组微生物合成烷烃。
(8)如(3)~(5)及(7)中任一项所述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重组微生物源自酵母。
(9)如(1)所述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烷烃合成酶具有将醛转化为烷烃的活性。
(10)如(1)所述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碳原子数9~16的烷烃。
(11)一种导入了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的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
(12)如(11)所述的重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导入了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
(13)如(11)所述的重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上述烷烃合成能力通过导入烷烃合成酶基因来赋予。
(14)如(11)所述的重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其为重组酵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高利用烷烃合成酶合成烷烃的反应体系中的烷烃合成的效率,即烷烃的生产率。即,本发明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可以以非常优异的生产效率制造烷烃,可以有助于烷烃的生产成本降低。另外,本发明的重组微生物与现有的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微生物相比,由于具有优异的烷烃合成能力,因此,对于烷烃制造非常有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pESCpgkgap-URA-alkS的构成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pESCpgkgap-HIS-Yfdx的构成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pESCpgkgap-HIS-Yfdr的构成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pESCpgkgap-HIS-YfdxYfdr的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中制作的各种转化体中的烷烃(十三烷)的合成量的特性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alkS_pCDF的构成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Efdx-pCOLA的构成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Efdr-pCOLA的构成的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EfdxEfdr-pCOLA的构成的图;
图10是表示实验例中制作的各种转化体中的烷烃(十三烷)的合成量的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本发明通过在利用烷烃合成酶合成烷烃的体系中存在铁氧化还原蛋白来提高烷烃的生产率。在此,作为利用烷烃合成酶合成烷烃的体系,是指包含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微生物或、赋予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这样的体内体系、利用烷烃合成酶在含有基质的反应液中合成烷烃的体外体系。在任何的烷烃合成体系中,在铁氧化还原蛋白的存在下,与铁氧化还原蛋白的非存在下相比,烷烃的生产率均提高。
另外,通过在铁氧化还原蛋白的基础上存在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也有时称为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还原酶),可以进一步显著提高烷烃的生产率。即,通过在利用烷烃合成酶合成烷烃的体系中存在铁氧化还原蛋白和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与铁氧化还原蛋白单独存在的情况相比,烷烃的生产率更显著地提高。
<铁氧化还原蛋白>
所谓铁氧化还原蛋白为内部含有铁-硫群(Fe-S群)的铁硫蛋白质,是作为电子载体发挥作用的蛋白质。为了在利用烷烃合成酶合成烷烃的体系中存在铁氧化还原蛋白,作为一个例子,只要在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微生物、赋予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中导入编码铁氧化还原蛋白的基因即可。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源自任何生物的基因。例如可以通过参照DDBJ/EMBL/GenBank国际碱基序列数据库等收藏了基因信息的数据库来特定涉及源自各种生物种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及铁氧化还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若一旦能够特定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则可以根据常规方法分离该基因。例如,可以基于特定的碱基序列全合成源自规定的生物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也可以基于特定的碱基序列设计引物并以规定的生物基因组作为模板利用使用了该引物的PCR分离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
特别是在向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微生物或赋予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导入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的情况下,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优选为源自该微生物的基因。例如只要相对于规定的酵母导入烷烃合成关联基因、相对于获得了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酵母导入源自该酵母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即可。
更具体而言,优选相对于获得了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酵母(重组酿酒酵母),使用源自酿酒酵母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需要说明的是,源自酿酒酵母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作为YAH1基因(或Yfdx基因)公知。将源自酿酒酵母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及由该基因编码的铁氧化还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示于序列号1及2。
另外,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不限定于编码序列号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基因,可以为编码由相对于序列号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0%以上的同源性、优选80%以上的同源性、更优选90%以上的同源性、进一步优选95%的同源性、最优选98%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构成且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的基因。同源性的值可以利用安装了BLAST演算法的BLASTN或BLASTX程序算出(默认设定)。需要说明的是,同源性的值如下算出:算出与配对解析一对氨基酸序列时完全一致的氨基酸残基,作为比较的总氨基酸残基中的上述残基数的比例算出。
另外,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不限定于编码序列号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基因,可以为编码由相对于序列号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缺失、置换、附加或插入有1~20个氨基酸、优选1~15个氨基酸、更优选1~10个氨基酸、进一步优选1~5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构成且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的基因。
进而,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不限定于由序列号1所示的碱基酸序列构成的基因,可以为编码在严格的条件下对由序列号1所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DNA的互补链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杂交,且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的基因。在此所谓的“严格的条件”是指形成有所谓特异性的杂交且不会形成非特异性的杂交的条件,例如可以参照MolecularCloning:ALaboratoryManual(ThirdEdition)适宜确定。具体而言,可以利用SOUTHERN杂交时的温度或溶液中所含的盐浓度或SOUTHERN杂交的清洗工序时的温度或溶液中所含的盐浓度设定严格性。
另外,作为制作由编码相对于序列号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缺失、置换、附加或插入有规定的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的碱基序列及、与序列号1所示的碱基序列不同的碱基序列构成的DNA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宜使用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部位特异性突变诱发方法,并取代规定的盐基。作为部位特异性突变诱发方法,例如可以举出T.孔克尔(Kunkel)的部位特异性变异导入法(Kunkel,T.A.Proc.Nati.Acad.Sci.U.S.A.82,488-492(1985))、Gappedduplex法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利用了部位特异性突变诱发法的变异导入用试剂盒(例如Mutan-K(宝酒造公司制)或Mutan-G(宝酒造公司制))等,或者,使用宝酒造公司制的LAPCR体外诱变系列试剂盒导入变异。
另一方面,在含有基质的反应液中利用烷烃合成酶合成烷烃的体外体系中存在铁氧化还原蛋白的情况下,使用作为上述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的产物的铁氧化还原蛋白。作为蛋白质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可以利用现有公知的方法得到。可使用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可以为未纯化的状态,也可以为粗纯化的状态,还可以为纯化后的状态。
<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
所谓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为催化铁氧化还原蛋白和NADPH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酶。为了在在利用烷烃合成酶合成烷烃的体系中与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一起存在铁氧化还原蛋白,作为一个例子,只要向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微生物或赋予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导入编码铁氧化还原蛋白的基因及编码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的基因即可。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源自任何生物的基因。例如可以通过参照DDBJ/EMBL/GenBank国际碱基序列数据库等收藏了基因信息的数据库来特定涉及源自各种生物种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碱基序列或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的氨基酸序列。
若一旦能够特定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碱基序列,则可以根据常规方法分离该基因。例如可以基于特定的碱基序列全合成源自规定的生物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也可以基于特定的碱基序列设计引物并以规定的生物基因组作为模板利用使用了该引物的PCR分离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
特别是在向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微生物或赋予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导入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情况下,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优选为源自该微生物的基因。进而,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更优选为源自与导入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相同的生物的基因。例如只要相对于规定的酵母导入烷烃合成关联基因、相对于获得了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酵母导入源自该酵母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即可。
更具体而言,优选相对于获得了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酵母(重组酿酒酵母)使用源自酿酒酵母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及源自酿酒酵母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需要说明的是,源自酿酒酵母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作为YAH1基因(或Yfdx基因)公知。将源自酿酒酵母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碱基序列及由该基因编码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的氨基酸序列分别示于序列号3及4。
另外,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不限定于编码序列号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基因,可以为编码由相对于序列号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0%以上的同源性、优选80%以上的同源性、更优选90%以上的同源性、进一步优选95%的同源性、最优选98%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构成且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的基因。同源性的值可以利用安装了BLAST演算法的BLASTN或BLASTX程序算出(默认设定)。需要说明的是,对同源性的值而言,算出与配对解析一对氨基酸序列时完全一致的氨基酸残基,作为比较的总氨基酸残基中的上述残基数的比例算出。
另外,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不限定于编码序列号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基因,可以为编码由相对于序列号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缺失、置换、附加或插入有1~50个氨基酸、优选1~40个氨基酸、更优选1~30个氨基酸、进一步优选1~20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构成且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的基因。
进而,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不限定于由序列号3所示的碱基酸序列构成的基因,可以为编码在严格的条件下对由序列号3所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DNA的互补链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杂交,且作为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的基因。在此所谓的“严格的条件”是指形成有所谓特异性的杂交且不会形成非特异性的杂交的条件,例如可以参照MolecularCloning:ALaboratoryManual(ThirdEdition)适宜确定。具体而言,可以根据SOUTHERN杂交时的温度或溶液中所含的盐浓度或SOUTHERN杂交的清洗工序时的温度或溶液中所含的盐浓度设定严格性。
另外,作为制作由编码相对于序列号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缺失、置换、附加或插入有规定的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的碱基序列或与序列号3所示的碱基序列不同的碱基序列构成的DNA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宜使用现有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部位特异性突变诱发方法置换规定的碱基。作为部位特异性突变诱发方法,例如可以举出T.昆克尔(Kunkel)的部位特异性变异导入法(Kunkel,T.A.Proc.Nati.Acad.Sci.U.S.A.82,488-492(1985))、Gappedduplex法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利用了部位特异性突变诱发法的变异导入用试剂盒(例如Mutan-K(宝酒造公司制)或Mutan-G(宝酒造公司制))等或者使用宝酒造公司制的LAPCR体外诱变系列试剂盒导入变异。
另一方面,在含有基质的反应液中利用烷烃合成酶合成烷烃的体外体系中存在铁氧化还原蛋白及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的情况下,使用作为上述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产物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作为蛋白质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得到。可使用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可以为未纯化的状态,也可以为粗纯化的状态,还可以为纯化后的状态。
<重组微生物>
在本发明中,导入了上述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或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微生物为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微生物或赋予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
作为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微生物,可以举出:细长聚球藻PCC7942、细长聚球蓝细菌PCC6301、集胞藻PCC6803、原绿球藻CCMP1986、多变鱼腥藻ATCC29413、点形念珠藻PCC73102、无类囊体蓝藻PCC7421、念珠藻PCC7120、蓝杆藻PCC7425及蓝杆藻ATCC51142(参考:Science30July2010.Vol.329,No.5991,pp.559-562)。
另外,作为赋予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可以举出导入了从上述的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微生物中分离的烷烃合成酶基因的重组微生物。例如,作为烷烃合成酶基因,可以使用从念珠藻ATCC27347(PCC7120)中分离的alkS基因、Science30July2010.Vol.329,No.5991,pp.559-562及WO2009/140695中记载的基因。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用从点形念珠藻PCC73102、细长聚球藻PCC7942、集胞藻PCC6803、蓝杆藻ATCC51142、海滨蓝藻菌MBIC11017、无类囊体蓝藻PCC7421及原绿球藻MIT9303中分离的烷烃合成酶基因等。
作为导入烷烃合成酶基因的微生物,可以举出酵母。作为酵母没有特别限定,但可以举出:树干毕赤酵母等毕赤属酵母、酿酒酵母等酵母属酵母及热带假丝酵母及近平滑假丝酵母等假丝属酵母等。其中,作为导入烷烃合成酶基因的微生物,优选使用酿酒酵母。作为一个例子,优选将源自念珠藻ATCC27347的alkS基因导入于酿酒酵母,使用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酿酒酵母。
通过导入于以上述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为宿主的微生物基因组,例如酵母基因组,可以制作可用于本发明的重组微生物,例如重组酵母。另外,通过导入于除上述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以外以上述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为宿主的微生物基因组,例如酵母基因组,可以制作可用于本发明的重组微生物,例如重组酵母。
例如,只要将含有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或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DNA片段与在宿主微生物中起作用的表达载体,优选多拷贝型的载体连结而制作重组DNA并将其导入于微生物进行转化即可。可使用的表达载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质粒型载体、或可插入于宿主生物中的基因组的染色体导入型载体。作为表达载体,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根据宿主微生物适宜选择可获得的任何的表达载体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表达载体,例如可以举出:质粒DNA、细菌噬菌体DNA、反转录转座子DNA、人工染色体DNA(YAC:酵母菌人工染色体)等。
作为质粒DNA,例如可以举出:pRS413、pRS414、pRS415、pRS416、YCp50、pAUR112或pAUR123等YCp型大肠杆菌-酵母穿梭载体;pYES2或YEp13等YEp型大肠杆菌-酵母穿梭载体;pRS403、pRS404、pRS405、pRS406、pAUR101或pAUR135等YIp型大肠杆菌-酵母穿梭载体;源自大肠杆菌的质粒(pBR322、pBR325、pUC18、pUC19、pUC118、pUC119、pTV118N、pTV119N、pBluescript、pHSG298、pHSG396或pTrc99A等ColE系质粒、pACYC177或pACYC184等p15A系质粒、pMW118、pMW119、pMW218或pMW219等pSC101系质粒等);源自土壤杆菌的质粒(例如pBI101等);源自枯草杆菌的质粒(例如pUB110、pTP5等)等,作为噬菌体DNA,可以举出:λ噬菌体(Charon4A、Charon21A、EMBL3、EMBL4、λgt10、λgt11、λZAP)、M13mp18或M13mp19等。作为反转录转座子,可以举出Ty因子等。作为YAC用载体,可以使用pYACC2等。进而,也可以使用反转录病毒或牛痘病毒等动物病毒、杆状病毒等昆虫病毒载体。
在表达载体中,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或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需要分别在可表达的状态下插入于载体。所谓可表达的状态是指以在导入有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或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宿主生物中在规定的启动子的控制下表达的方式连结这些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或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和启动子并装入于载体。在表达载体中,除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以外,可以连结启动子及终止子,根据期望可以连结强化子等顺式元件、剪接信号、加A信号、选择标记、核糖体结合序列(SD序列)等。另外,作为选择标记,例如可以举出:氨苄西林抗性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或潮霉素抗性基因等抗生素抗性基因。
另外,作为使用表达载体的转化法,也可以适宜使用凑上木皮公知的方法。作为转化方法,可以例示:氯化钙法、感应细胞法、原生质体或原生质球法、电脉冲法等。
另一方面,可以以提高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拷贝数的方式导入。即,可以以在微生物的染色体DNA上存在多拷贝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或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方式导入。为了在微生物的染色体DNA上多拷贝导入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或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可以利用多拷贝存在于染色体DNA上的序列作为靶并通过同源重组进行。
进而,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或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表达的增强也可以通过将内在或导入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或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启动子等表达调节序列置换为可更高表达的序列的方法、导入使规定的基因的表达上升这样的调节的方法等来实现。作为可高表达的启动子,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可以举出:lac启动子、trp启动子、trc启动子、pL启动子等。另外,也可在内在或导入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或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表达控制区域中导入突变,变为可更高表达的基因。
<烷烃制造>
如上述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可通过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微生物或赋予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这样的体内体系、利用烷烃合成酶在含有基质的反应液中合成烷烃的体外体系以优异的生产率合成烷烃。
在使用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微生物或赋予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的体系中,可以在适于这些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培养,在该培养基中生产烷烃。更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可以提高利用烷烃合成酶的烷烃合成能力,其结果,可以提高烷烃的生产率。
在此,所谓提高烷烃合成能力是指包含提高利用烷烃合成酶的由醛转化为烷烃的活性。即,利用烷烃合成酶的以醛为基质的烷烃合成反应通过铁氧化还原蛋白的存在使反应效率提高。例如由从上述的念珠藻ATCC27347(PCC7120)中分离的alkS基因编码的AlkS蛋白质显示将十四烷醇转化为十四烷的活性,但在铁氧化还原蛋白的存在下与铁氧化还原蛋白的非存在下相比,可以合成更大量的十四烷。另外,若此时除铁氧化还原蛋白以外存在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则可以合成更大量的十四烷。
同样地,在利用烷烃合成酶在含有基质的反应液中合成烷烃的体外体系中,利用烷烃合成酶的以醛为基质的烷烃合成反应也通过铁氧化还原蛋白的存在使反应效率提高。因此,根据本发明,在该反应体系中也可提高烷烃的生产率。
在本发明中,作为生产对象的烷烃没有特别限定,但采用例如碳原子数为9~16的范围,优选为13~16的范围的烷烃。这些为粘度较高的液体,可以用于轻油(柴油)及航空器燃料。这样的烷烃可以根据常规方法从上述的体内或者体外反应体系中分离,然后,纯化。
实施例
下面使用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制作在赋予烷烃生产能力的同时导入了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及/或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重组体酵母,确认了相对于铁氧化还原蛋白、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的烷烃生产性能的效果。
<pESCpgkgap-HIS的制作>
以克隆的基因的永久性表达为目的,实施在pESC载体(STRATAGENE公司)中插入永久性启动子(Ppgk及Pgap)。所谓Pgap为源自酿酒酵母YPH499的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基因的启动子。首先以使用GenTLE(Takarabio公司制)由酵母YPH499株纯化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并利用PCR获得含有Pgap的DNA片段。聚合酶使用KOD-Plus-Ver.2(东洋纺公司制)。为了扩增含有Pgap的DNA片段,设计以下的一对引物,反应液组成及反应循环条件如下述所示。
(引物#1)
EcoRI-Pgap-F,5’-CACGGAATTCCAGTTCGAGTTTATCATTATCAA-3’(序列号5)
(引物#2)
BamHI-Pgap-R,5’-CTCTGGATCCTTTGTTTGTTTATGTGTGTTTATTC-3’(序列号6)
[反应液组成]
[反应循环条件]
95℃2分钟-(95℃30秒钟、55℃30秒钟、72℃2分钟)×25循环-72℃3分钟-4℃存储
使用QIAGEN公司制微量PCR纯化试剂盒纯化PCR产物后,用限制酶BamHI和EcoRI消化。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切出0.7kbp的片段,使用QIAGEN公司制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与用限制酶BamHI和EcoRI消化了的pESC-HIS载体进行连接反应。对得到的序列进行测序,确认到制作有目标质粒。将Pgap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7。将这样得到的质粒命名为pESCgap-HIS。
接着,如下获得作为源自酿酒酵母YPH499的磷酸甘油酸酯激酶(pgk)基因的启动子的Ppgk。首先,以使用GenTLE(Takarabio公司制)由酵母YPH499纯化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并利用PCR获得含有Ppgk的DNA片段。聚合酶使用KOD-Plus-Ver.2(东洋纺公司制)。为了扩增含有Ppgk的DNA片段,设计以下的一对引物,反应液组成及反应循环条件如下述所示。
(引物#1)
MunI-Ppgk1-F,5’-TAGGCAATTGCAAGAATTACTCGTGAGTAAGG-3’(序列号8)
(引物#2)
EcoRI-Ppgk1-R,5’-ATAAGAATTCTGTTTTATATTTGTTGTAAAAAGTAG-3’(序列号9)
[反应液组成]
[反应循环条件]
95℃2分钟-(95℃30秒钟、55℃30秒钟、72℃2分钟)×25循环-72℃3分钟-4℃存储
使用QIAGEN公司制微量PCR纯化试剂盒纯化PCR产物后,用限制酶MunI和EcoRI消化。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切出0.7kbp的片段,使用QIAGEN公司制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与用限制酶BamHI和EcoRI消化、BAP处理了的pESCgap-HIS载体进行连接反应。用菌落PCR确认嵌入物连接于正确的方向,制备质粒。对序列进行测序,确认到制作有目标质粒。将Ppgk的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10。将这样得到的质粒命名为pESCpgkgap-HIS。
<pESCpgkgap-URA的制作>
与将上述制作的pESCpgkgap-HIS用限制酶BamHI和NotI消化并将得到的1.4kbp的嵌入物片段用限制酶BamHI和NotI消化了的pESC-URA载体进行连接反应。对得到的序列进行测序,确认到制作有目标质粒。将这样得到的质粒命名为pESCpgkgap-URA。
<源自念珠藻ATCC27347的烷烃合成酶基因表达用质粒(pESCpgkgap-URA-alkS)的制作>
以念珠藻AT27347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并利用PCR获得含有烷烃合成酶基因(alkS基因)的DNA片段。PCR使用KOD-Plus-Ver.2(东洋纺公司制)。为了扩增含有alkS基因的DNA片段,设计以下的一对引物,反应液组成及反应循环条件如下述所示。
(引物#1)
YalkS_F2,5’-GAGAGGATCCAAAAATGCAGCAGGTTGCAGCCGATTTAG-3’(序列号11)
(引物#2)
YalkS_R2,5’-CAGACTCGAGTTAAGCTGCTGTAAGTCCGTAGG-3’(序列号12)
[反应液组成]
[反应循环条件]
94℃2分钟-(98℃10秒钟、55℃30秒钟、68℃1分30秒钟)×30循环-68℃3分钟-16℃存储
用QIAquickPCR纯化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PCR产物后,用限制酶BamHI和XhoI消化。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切出约0.7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作为嵌入部分。将质粒pESCpgkgap-URA用限制酶BamHI和XhoI消化,求出约7.4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作为载体部分。
使用连接试剂盒(Nippongene公司制)对上述嵌入部分及载体部分进行连接反应,转化大肠杆菌HST08(Takarabio公司制)。在含有50μg/ml的氨苄西林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在含有50μg/ml的氨苄西林的LB琼脂培养基上繁殖的菌落,提取质粒。提取使用QIAprep质粒小提试剂盒(QIAGEN公司制)。对得到的质粒仅此那个测序,确认序列正确,命名为pESCpgkgap-URA-alkS。另外,将alkS基因的碱基序列及该基因编码的AlkS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分别示于序列号13及14。
<源自酿酒酵母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表达用质粒(pESCpgkgap-HIS-Yfdx)的制作>
以酿酒酵母YPH499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并利用PCR获得含有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Yfdx基因)的DNA片段。PCR使用KOD-Plus-Ver.2(东洋纺公司制)。为了扩增含有Yfdx基因的DNA片段,设计以下的一对引物,反应液组成及反应循环条件如下述所示。
(引物#1)
Yfdx_F2,5’-CACAGGATCCAAAAATGCTGAAAATTGTTACTCGGG-3’(序列号15)
(引物#2)
Yfdx_R2,5’-GGAACTCGAGTTAACTAAAATCGTTGTTATTAACG-3’(序列号16)
[反应液组成]
[反应循环条件]
94℃2分钟-(98℃10秒钟、55℃30秒钟、68℃1分30秒钟)×30循环-68℃3分钟-16℃存储
用QIAquickPCR纯化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PCR产物后,用限制酶BamHI和XhoI消化。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切出约0.5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作为嵌入部分。将质粒pESCpgkgap-HIS用限制酶BamHI和XhoI消化,求出约7.4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设为载体部分。
使用连接试剂盒(Nippongene公司制)对上述嵌入部分及载体部分进行连接反应,转化大肠杆菌HST08(Takarabio公司制)。在含有50μg/ml的氨苄西林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在含有50μg/ml的氨苄西林的LB琼脂培养基上繁殖的菌落,提取质粒。提取使用QIAprep质粒小提试剂盒(QIAGEN公司制)。对得到的质粒进行测序,确认序列正确,命名为pESCpgkgap-HIS-Yfdx。另外,将Yfdx基因的碱基序列及该基因编码的铁氧化还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示于序列号1及2。
<源自酿酒酵母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表达用质粒(pESCpgkgap-HIS-Yfdr)的制作>
以酿酒酵母YPH499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并利用PCR获得含有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Yfdx基因)的DNA片段。PCR使用KOD-Plus-Ver.2(东洋纺公司制)。为了扩增含有Yfdx基因的DNA片段,设计以下的一对引物,反应液组成及反应循环条件如下述所示。(引物#1)
Yfdr_F2,5’-ATATGCGGCCGCAAAAATGAGCTTTGTTCAAATAAGGCAC-3’(序列号17)
(引物#2)
Yfdr_R2,5’-GGCCACTAGTTTATATGCCTTCTACACCGTTCC-3’(序列号18)
[反应液组成]
[反应循环条件]
94℃2分钟-(98℃10秒钟、55℃30秒钟、68℃1分30秒钟)×30循环-68℃3分钟-16℃存储
用QIAquickPCR纯化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PCR产物后,用限制酶NotI和SpeI消化。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切出约1.5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作为嵌入部分。将质粒pESCpgkgap-HIS用限制酶NotI和SpeI消化,切出约7.4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作为载体部分。
使用连接试剂盒(Nippongene公司制)对上述嵌入部分及载体部分进行连接反应,转化大肠杆菌HST08(Takarabio公司制)。在含有50μg/ml的氨苄西林的LB培养基中培养在含有50μg/ml的氨苄西林的LB琼脂培养基上繁殖的菌落,提取质粒。提取使用QIAprep质粒小提试剂盒(QIAGEN公司制)。对得到的质粒进行测序,确认序列正确,命名为pESCpgkgap-HIS-Yfdr。另外,将Yfdx基因的碱基序列及该基因编码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的氨基酸序列分别示于序列号3及4。
<Yfdx基因及Yfdr基因共表达用质粒(pESCpgkgap-HIS-YfdxYfdr)的制作>
将质粒pESCpgkgap-HIS-Yfdx用限制酶NotI和SpeI消化,切出约7.9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设为载体部分。另外,将质粒pESCpgkgap-HIS-Yfdr用限制酶NotI和SpeI消化,切出约1.5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设为嵌入部分。使用连接试剂盒(Nippongene公司制)对上述2个片段进行连接反应,转化大肠杆菌HST08(Takarabio公司制)。在含有50μg/ml的氨苄西林的LB培养基中培养在含有50μg/ml的氨苄西林的LB琼脂培养基上繁殖的菌落,提取质粒。提取使用QIAprep质粒小提试剂盒(QIAGEN公司制)。将得到的质粒命名为pESCpgkgap-HIS-YfdxYfdr。
<酿酒酵母YPH499转化体的制作>
使用如上所述制作的各种表达质粒转化酵母酿酒酵母YPH499株。转化使用冷冻酵母转化试剂盒II(ZymoResearch公司制),依据附加的手册。将在SD-Ura,His(BIO101公司制)+硫酸腺嘌呤琼脂培养基上繁殖的克隆作为转化体,供于烷烃生产率评价实验。另外,在本例中,制作使用pESCpgkgap-URA-alkS导入了alkS基因的转化体、使用pESCpgkgap-URA-alkS及pESCpgkgap-HIS-Yfdx导入了alkS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的转化体、使用pESCpgkgap-URA-alkS及pESCpgkgap-HIS-Yfdr导入了alkS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转化体、以及使用pESCpgkgap-URA-alkS及pESCpgkgap-HIS-YfdxYfdr/YPH499导入了alkS基因、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转化体。
<烷烃生产率评价>
将如上所述制作的4种转化体接种于3mL的SD-Ura,His+硫酸腺嘌呤液体培养基,在30℃下培养3天。将得到的培养液的一部分以最终浓度为1mM的方式接种于添加了十四醛的5mL的SD-Ura,His+硫酸腺嘌呤液体培养基,在30℃下培养3、4天。将5ml的培养液在室温、3000rpm的条件下离心10min,除去上清液,悬浮在500μl的饱和食盐水中后,移至20ml容量的玻璃瓶(Agilent公司制)中,进行GC/MS分析。
进行以十四醛为基质生物合成的烷烃(十三烷)的分析,实施其生产率的评价。另外,GC/MS分析的条件如下所述。
<顶空进样器分析条件>
顶空进样器HP7694(Hewlett-Packard公司制)
<GC-MS分析条件>
将结果示于图5。在图5中,纵轴示出烷烃(十三烷)的合成量。图5中,“YPH499”是指转化前的宿主,“YPH499alkS”是指导入了alkS基因的转化体,“YPH499alkSYfdx”是指导入了alkS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的转化体,“YPH499alkSYfdr”是指导入了alkS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转化体,“YPH499alkSYfdxYfdr”是指导入了alkS基因、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转化体。
由图5所示的结果判明导入了alkS基因的全部转化体均具有烷烃(十三烷)合成能力。而且,如图5所示,判明导入了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的转化体若与未导入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的转化体相比,则具有优异的烷烃合成能力。另一方面,判明即使单独导入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也无法显著提高烷烃合成能力。然而,判明共同导入了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和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转化体具有非常优异的烷烃合成能力。
[实验例1]
在本实验例中,制作在赋予烷烃生产能力的同时导入了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及/或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重组体大肠杆菌,确认到相对于铁氧化还原蛋白、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的烷烃生产性能的效果。
<alkS表达用质粒(alkS_pCDF)的制作>
以念珠藻ATCC27437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并利用PCR获得含有烷烃合成酶基因(alkS基因)的DNA片段。PCR中使用KOD-Plus-Ver.2(东洋纺公司制)作为聚合酶。为了扩增含有alkS基因的DNA片段,设计以下的一对引物,反应液组成及反应循环条件如下述所示。
(引物#1)
alkS_F,5’-GCGCGCGGTACCATGCAGCAGGTTGCAGCCG-3’(序列号19)
(引物#2)
alkS_R,5’-GCGCGCCTCGAGTTAAGCTGCTGTAAGTCCGTAG-3’(序列号20)
[反应液组成]
[反应循环条件]
94℃2分钟-(98℃10秒钟、55℃30秒钟、68℃1分30秒钟)×30循环-68℃3分钟-16℃存储
使用QIAGEN公司制微量PCR纯化试剂盒纯化PCR产物后,用限制酶KpnI和XhoI消化。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切出约0.7kb的片段,使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作为嵌入部分。将质粒pCDFDuet-1(Novagen公司制)用限制酶KpnI和XhoI消化,切出约7.4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作为载体部分。
使用连接试剂盒(Nippongene公司制)对上述嵌入部分及载体部分进行连接反应,转化大肠杆菌HST08(Takarabio公司制)。对得到的序列进行测序,确认到制作有目标质粒。将这样得到的质粒命名为alkS_pCDF(图6)。
<源自大肠杆菌W3110株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表达用质粒(Efdx-pCOLA)的制作>
以大肠杆菌W3110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并利用PCR获得含有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Efdx)基因的DNA片段。PCR使用KOD-Plus-Ver.2(东洋纺公司制)。为了扩增含有Efdx基因的DNA片段,设计以下的一对引物,反应液组成及反应循环条件如下述所示。
(引物#1)
Efdx_F,5’-GAGATATACATATGCCAAAGATTGTTATTTTGCCTC-3’(序列号21)
(引物#2)
Efdx_R,5’-CAGACTCGAGTTAATGCTCACGCGCATGGTTG-3’(序列号22)
[反应液组成]
[反应循环条件]
94℃2分钟-(98℃10秒钟、55℃30秒钟、68℃1分30秒钟)×30循环-68℃3分钟-4℃存储
用QIAquickPCR纯化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PCR产物后,用限制酶NdeI和XhoI消化。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切出约0.4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作为嵌入部分。将质粒pCOLADuet-1(Novagen公司制)用限制酶NdeI和XhoI消化,切出约3.7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作为载体部分。
使用连接试剂盒(Nippongene公司制)对上述嵌入部分及载体部分进行连接反应,转化大肠杆菌HST08(Takarabio公司制)。在含有50μg/ml的氨苄西林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在含有50μg/ml的氨苄西林的LB琼脂培养基上繁殖的菌落,提取质粒。提取使用QIAprep质粒小提试剂盒(QIAGEN公司制)。对得到的质粒进行测序,确认序列正确,命名为Efdx-pCOLA(图7)。另外,将Efdx基因的碱基序列及该基因编码的铁氧化还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示于序列号23及24。
<源自大肠杆菌W3110株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表达用质粒(Efdr-pCOLA)的制作>
以大肠杆菌W3110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并利用PCR获得含有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Efdx)基因的DNA片段。PCR使用KOD-Plus-Ver.2(东洋纺公司制)。为了扩增含有Efdx基因的DNA片段,设计以下的一对引物,反应液组成及反应循环条件如下述所示。
(引物#1)
Efdr_F,5’-ATATCCATGGCTGATTGGGTAACAGGC-3’(序列号25)
(引物#2)
Efdr_R,5’-ATTCGGATCCTTACCAGTAATGCTCCGCTGTC-3’(序列号26)
[反应液组成]
[反应循环条件]
94℃2分钟-(98℃10秒钟、55℃30秒钟、68℃1分30秒钟)×30循环-68℃3分钟-4℃存储
用QIAqucikPCR纯化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PCR产物后,用限制酶NcoI和BamHI消化。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切出约0.8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作为嵌入部分。将质粒pCOLADuet-1(Novagen公司制)用限制酶NcoI和BamHI消化,求出约3.7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作为载体部分。
使用连接试剂盒(Nippongene公司制)对上述嵌入部分及载体部分进行连接反应,转化大肠杆菌HST08(Takarabio公司制)。在含有50μg/ml的氨苄西林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在含有50μg/ml的氨苄西林的LB琼脂培养基上繁殖的菌落,提取质粒。提取使用QIAprep质粒小提试剂盒(QIAGEN公司制)。对得到的质粒进行测序,确认序列正确,命名为Efdr-pCOLA(图8)。另外,将Efdx基因的碱基序列及该基因编码的铁氧化还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示于序列号27及28。
<Efdx基因及Efdr基因共表达用质粒(EfdxEfdr-pCOLA)的制作>
将质粒Efdx-pCOLA用限制酶NcoI和BamHI消化,切出约4.1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作为载体部分。另外,将质粒Efdr-pCOLA用限制酶NcoI和BamHI消化,切出约0.8kb的片段,用微量凝胶回收试剂盒(QIAGEN公司制)纯化,作为嵌入部分。使用连接试剂盒(Nippongene公司制)对上述2个片段进行连接反应,转化大肠杆菌HST08(Takarabio公司制)。在含有50μg/ml的氨苄西林的LB培养基中培养在含有50μg/ml的氨苄西林的LB琼脂培养基上繁殖的菌落,提取质粒。提取使用QIAprep质粒小提试剂盒(QIAGEN公司制)。将得到的质粒命名为EfdxEfdr-pCOLA(图9)。
<大肠杆菌BL21(DE3)株转化体的制作>
使用如上所述制作的各种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株(Novagen公司制)。转化依据附加的手册。将在含有链霉素及卡那徽素各50μg/ml的琼脂培养基上繁殖的克隆作为转化体,供于烷烃生产率评价实验。另外,在本例中,制作使用alkS_pCDF导入了alkS基因的转化体、使用alkS_pCDF及Efdx-pCOLA导入了alkS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的转化体、使用alkS_pCDF及Efdr-pCOLA导入了alkS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转化体、使用alkS_pCDF及EfdxEfdr-pCOLA导入了alkS基因、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转化体。
<烷烃生产率评价>
将如上所述制作的4种转化体接种于3mL的LB-Sm、Km(各50μg/ml)液体培养基,在37℃下培养一夜。将得到的培养液的一部分以最终浓度为1mM的方式接种于添加了十四醛及IPTG的5mL的LB-Sm、Km(各50μg/ml)液体培养基,在30℃下培养3、4天。将5ml的培养液在室温、3000rpm的条件下离心10min并除去上清液,悬浮在500μl的饱和食盐水中后,移至20ml容量的玻璃瓶(Agilent公司制)中,进行GC/MS分析。
进行以十四醛为基质生物合成的烷烃(十三烷)的分析,实施其生产率的评价。另外,GC/MS分析中的<顶空进样器分析条件>及<GC-MS分析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将结果示于图5。在图10中,纵轴示出烷烃(十三烷)的合成量。图10中,“BL21(DE3)”是指转化前的宿主,“BL21(DE3)alkS”是指导入了alkS基因的转化体,“BL21(DE3)alkSEfdx”是指导入了alkS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的转化体,“BL21(DE3)alkSEfdr”是指导入了alkS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转化体,“BL21(DE3)alkSEfdxEfdr”是指导入了alkS基因、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及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的转化体。
由图10所示的结果判明导入了alkS基因的全部的转化体均具有烷烃(十三烷)合成能力。但是,如图10所示,即使进一步导入铁氧化还原蛋白基因或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基因,烷烃合成能力也不会提高。

Claims (4)

1.一种烷烃的制造方法,其在培养基中培养导入了编码由序列号1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烷烃合成酶的基因、编码由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铁氧化还原蛋白的基因、编码由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H还原酶的基因的、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酵母,在该培养基中生产烷烃。
2.权利要求1记载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烃合成酶具有将醛转化为烷烃的活性。
3.权利要求1记载的烷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碳原子数9~16的烷烃。
4.一种导入了编码由序列号1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烷烃合成酶的基因、编码由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铁氧化还原蛋白的基因的、编码由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铁氧化还原NADPH还原酶的基因、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酵母。
CN201180072823.XA 2011-08-15 2011-08-15 烷烃的制造方法及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77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68522 WO2013024527A1 (ja) 2011-08-15 2011-08-15 アルカンの製造方法及びアルカン合成能を有する組換え微生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7745A CN103717745A (zh) 2014-04-09
CN103717745B true CN103717745B (zh) 2016-04-27

Family

ID=47714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282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7745B (zh) 2011-08-15 2011-08-15 烷烃的制造方法及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2443B2 (zh)
JP (1) JP5761352B2 (zh)
CN (1) CN103717745B (zh)
BR (1) BR112014003546A2 (zh)
DE (1) DE112011105535B4 (zh)
WO (1) WO20130245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3922B2 (en) 2012-12-19 2018-10-09 Helge Ziele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altered and improved cells and organisms
US9777283B2 (en) 2013-10-18 2017-10-03 Biopetrolia Ab Engineering of hydrocarbon metabolism in yeast
EP3519567A4 (en) * 2016-10-03 2020-06-0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ANIPULATED MICROORGANISM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EMICAL BASIC MATERIALS AND CELL BIOMASS
JP6607204B2 (ja) * 2017-01-17 2019-11-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アルカン合成能を有する組換え微生物及びアルカンの製造方法
US11179412B2 (en) * 2017-12-04 2021-11-23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of the Commonwealth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Methods of treating conditions involving elevat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JP7131416B2 (ja) 2019-02-01 2022-09-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変異型デカルボニラーゼ遺伝子、当該変異型デカルボニラーゼ遺伝子を有する組換え微生物及びアルカンの製造方法
CN114107155B (zh) * 2021-11-29 2023-07-04 安徽大学 一种中长链烷烃诱导型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
CN114107285B (zh) * 2021-12-04 2023-09-08 安徽大学 一种利用烷烃传感器进化产烃酶生产长链烷烃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51A (zh) * 1991-10-29 1993-05-12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微生物异步发酵生产长链α,ω-二元酸的方法
CN1614004A (zh) * 2004-12-07 2005-05-11 清华大学 热带假丝酵母基因工程重组菌的构建方法
CN102027108A (zh) * 2008-05-16 2011-04-20 Ls9公司 产生碳氢化合物的方法和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8482B2 (en) * 2003-05-07 2007-07-0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duction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oleaginous yeasts
EP2434006A3 (en) 2005-04-12 2012-04-04 Denso Corporation Novel microalga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hydrocarbon
JP2007074959A (ja) 2005-09-13 2007-03-29 Mercian Corp アルカン水酸化に関連する蛋白質およびそれをコードする遺伝子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アルカンジ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7209213A (ja) 2006-02-07 2007-08-23 Mercian Corp 生物学的変換方法によるアルカンジ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EP3546588A3 (en) 2007-06-01 2019-12-18 Corbion Biotech, Inc. Recombinant microalgal cel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lipids using said cell
US7955820B1 (en) * 2009-07-09 2011-06-07 Joule Unlimited,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he recombinant biosynthesis of n-alkanes
WO2011062987A2 (en) * 2009-11-17 2011-05-26 Ls9,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producing hydrocarbons
CA2788842C (en) * 2010-02-17 2019-03-19 Butamax(Tm) Advanced Biofuels Llc Improving activity of fe-s cluster requiring protei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51A (zh) * 1991-10-29 1993-05-12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微生物异步发酵生产长链α,ω-二元酸的方法
CN1614004A (zh) * 2004-12-07 2005-05-11 清华大学 热带假丝酵母基因工程重组菌的构建方法
CN102027108A (zh) * 2008-05-16 2011-04-20 Ls9公司 产生碳氢化合物的方法和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62443B2 (en) 2020-05-26
JPWO2013024527A1 (ja) 2015-03-05
BR112014003546A2 (pt) 2017-03-14
DE112011105535T5 (de) 2014-05-08
CN103717745A (zh) 2014-04-09
US20140186915A1 (en) 2014-07-03
WO2013024527A1 (ja) 2013-02-21
DE112011105535B4 (de) 2018-08-16
JP5761352B2 (ja)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7745B (zh) 烷烃的制造方法及具有烷烃合成能力的重组微生物
JP7460179B2 (ja) バイオレチノールを生産する微生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イオレチノールの生産方法
CN110283823A (zh) 新型启动子及其应用
GB2528177A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rapid and dynamic flux control using synthetic metabolic valves
CN107446871B (zh) 产d-苯乳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CN109536428A (zh) 一种产l-异亮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13564193B (zh) 一种微生物基因表达命运共同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WO2014096391A1 (en) Constructs and strains for fixing carbon dioxide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JP5867586B2 (ja) 炭化水素合成酵素遺伝子及びその利用
CN106459949A (zh) 补身醇合酶及生产补身醇的方法
CN112292452A (zh) 生产霉孢菌素样氨基酸的微生物及利用其生产霉孢菌素样氨基酸的方法
LU500869B1 (en) Construction method of engineered corynebacterium strain and use thereof
JPWO2014045781A1 (ja) ブタンジオール類の製造方法
CN112646760B (zh) 生产肌醇的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06460014A (zh) 补身醇合酶及生产补身醇的方法
WO2006134374A2 (en) A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l-ascorbic acid
JP6607204B2 (ja) アルカン合成能を有する組換え微生物及びアルカンの製造方法
CN114426983B (zh) 敲除谷氨酸棒杆菌中转录调控因子Ncgl0580生产5-氨基乙酰丙酸的方法
KR101437041B1 (ko) 숙신산 내성 효모균주를 이용한 숙신산의 제조방법
CN111748535A (zh) 一种丙氨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在发酵生产l-丙氨酸中的应用
RU2694041C1 (ru) Вариант o-ацетилгомосерин-сульфгидрилазы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l-метионина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этого варианта
KR102472270B1 (ko) 메탄 및 자일로스를 동시 대사하는 메탄자화균의 개발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노린 생산방법
CN108949788B (zh) 番茄红素合成相关基因及其应用
CN112899314A (zh) 一种促进重组解脂亚罗酵母菌合成根皮素的方法
CN114058560A (zh) 甘氨酸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