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3479B -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3479B
CN103713479B CN201310399766.7A CN201310399766A CN103713479B CN 103713479 B CN103713479 B CN 103713479B CN 201310399766 A CN201310399766 A CN 201310399766A CN 103713479 B CN103713479 B CN 1037134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layer
supporter
positively charged
face
electronic photograph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997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3479A (zh
Inventor
木元惠三
齐藤荣
水田泰史
滨崎也
滨崎一也
逸见正史
竹本洋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713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3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3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3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43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1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relating to dr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0Bases for charge-receiving or other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0Bases for charge-receiving or other layers
    • G03G5/102Bases for charge-receiving or other layers consisting of or comprising met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使用管状的感光层支撑体,所述感光层支撑体的厚度(t)为0.7mm以下,所述感光层支撑体的端面的倒角角度(a)相对于原管表面长度方向切线为30°以上且60°以下,所述原管的外表面端面的尾端面宽度(b)为0.05mm以上。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薄厚度的支撑体上具备不会跑光的感光层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Description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具备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有机感光体(OPC)被广泛用作静电照相装置中的感光体。在有机感光体中,由于单层型的有机感光体的层结构简单,因此生产性优异。
而且,该单层型的有机感光体与接触带电方式的带电部组合以带正电使用时,几乎不会产生对办公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臭氧等氧化气体。
因此,由于这样的优点,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得到普及利用。
电子照相感光体通过在感光体的支撑体的周面上涂布上述感光体材料而制造。而且,作为其涂布方法,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使收容感光体材料的涂布液的容器(涂布作业罐)与支撑体相对移动以使支撑体浸渍在涂布液中之后,以规定的速度提拉。接着,使被提拉的感光支撑体静止并使其自然干燥,之后用烤箱等使其完全干燥。而且,为了在短时间内制造感光涂膜的厚度均匀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作为涂布液的溶剂通常使用速干性的溶剂。
在使用速干性的溶剂时,能够加快涂布液的干燥速度,从而在短时间内进行固化,但是由于在浸渍后从提拉到进行干燥为止由于随着溶剂的蒸发通过气化热从涂膜和支撑体剥夺热,因此会导致温度的急剧下降,涂膜的温度变为露点以下。当涂膜的温度变为露点以下时,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露并向涂膜中导入水分,会导致表面白化(跑光现象)。如此,涂膜的表面白化不仅在外观上不佳,还存在例如电子照相感光体等感光特性对产品的性能造成较大影响,成为致命性的缺陷的问题。
在层压型的有机感光体中,也会因跑光在特性上受到影响,但在单层型的有机感光体中,由于电荷产生材料存在于感光体的表面,因此影响更为显著。结果是,该感光体的各种特性例如连续使用中的重复特性、耐臭氧性和耐磨损性等下降的弊端显著。
出于如上所述的情况,对于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要求在制造时抑制跑光的发生。以往,作为防止发生跑光的方法,采取了使做涂布作业时使用的保持部件与支撑体内表面接触,并调节保持部件的长度或材质来控制支撑体的温度的方法,但不能说该方法充分。进而,尝试了涂膜干燥时的支撑体的加热及涂布液的温度管理、涂布作业气氛与涂布液之间的温差的管理以及涂布作业气氛的温度控制,但适用这些方法需要设备投资。
与此相对地,作为不使用特别的装置来防止跑光的方法,提出了将所使用的溶剂、支撑体材质的密度、比热和厚度、所形成的感光体层的厚度控制为满足特定条件的方法。但是,在使用薄厚度的支撑体时无法充分防止跑光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将此作为图像承载体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即使在使用薄厚度的支撑体的情况下,也不会在感光层上发生跑光。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感光鼓,在使用厚度为t的管状的感光层支撑体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中,t为0.7mm以下,所述感光层支撑体的端面的倒角角度a相对于作为所述感光层支撑体的原管的表面长度方向切线为30°以上且60°以下,所述原管的外表面端面的尾端面宽度b为0.05mm以上。
发现了通过这种结构,得到即使在使用薄厚度的支撑体时也不会在感光层上发生跑光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图像承载体;带电部,用于使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带电;曝光部,用于使带电的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曝光并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用于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以及转印部,用于将所述调色剂图像从所述图像承载体向被转印体转印,所述图像承载体为所述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发现了通过这种结构,得到具备能够防止感光层中的跑光,能够形成良好图像的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通过在下面描述的对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进一步其他的目的及通过本发明能够获得的具体优点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感光层支撑体的剖面及其端部形状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具备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原管的端面强度的评价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感光层支撑体和单层的感光层,所述感光层通过在感光层支撑体上使用含有特定溶剂的感光层涂布液而形成的,含有电荷发生材料、电荷输送材料和粘结树脂。其中,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只要具备感光层支撑体与感光层,则并不特别限定。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在感光层支撑体上直接具备感光层,还可以在感光层支撑体与感光层之间具备中间层。另外,感光层可以作为最外层露出,也可以在感光层上具备保护层。
下面,依次对感光层支撑体及感光层进行说明。
〔感光层支撑体〕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感光层支撑体(以下,也记载为原管。)只要能够通常作为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支撑体使用,则并不特别限定。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至少构成表面部的感光层支撑体等。具体而言,例如可为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的感光层支撑体,也可为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包覆塑料材料等的表面的感光层支撑体。另外,作为具有导电性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铝、铁、铜、锡、铂、银、钒、钼、铬、镉、钛、镍、钯、铟、不锈钢和黄铜等。另外,作为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可以使用具有导电性的一种材料,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例如作为合金等来使用。在上述材料中,优选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形成更优异的图像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认为这是因为从感光层向感光层支撑体的电荷的移动良好的原因所致。
本发明的感光层支撑体的厚度t要求为0.7mm以下,从感光鼓的轻量化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0.6mm以下。感光层支撑体随着薄厚化所带来的热容量的减少,感光层支撑体易于被冷却。因此,从防止跑光的观点出发,进而从机械强度的观点出发,感光层支撑体的厚度优选为0.4mm以上,更优选为0.5mm以上。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感光层支撑体为管状,支撑体端面的表面侧的倒角相对于原管表面长度方向的角度a为30°以上且60°以下,原管表面长度方向的切线与原管端面底部端之间的距离(外表面端面的尾端面宽度)b需要为0.05mm以上。此外,在图1中,为了防止涂布液积存在支撑体端面内侧,优选具有支撑体端面的内侧的倒角。
本发明人为了防止使用薄厚度的支撑体时成为问题的感光层的跑光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使支撑体端面的形状满足上述条件时,在使用后述的浸涂机等进行涂布时,能够抑制支撑体端部的涂膜厚度的增加。由于支撑体端部的涂膜变薄的结果能够防止伴随支撑体端部的溶剂蒸发的原管的急速冷却,因此原管的温度不会下降到露点以下而能够防止发生跑光。
进而,从机械强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感光层支撑体的底部面长度c优选为0.3mm以上且小于t(此外,t如前所述指的是感光层支撑体的厚度)。
若底部面长度c小于0.3mm,则在感光体的制造时或使用时等,当端部受到冲击时,会产生前端变形等弊端,因此不优选。
本发明的感光层支撑体的直径并不特别限定,可适当使用广范围的直径,但从感光鼓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观点出发,直径例如优选为20mm以上且40mm以下。
〔感光层〕
作为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所具备的感光层,只要能够作为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使用,并且至少是由电荷发生材料、电荷输送材料和粘结树脂构成的感光层,则并不特别限定而能够使用。这里所说的电荷输送材料是指空穴输送材料(HTM)和电子输送材料(ETM)。
上述感光层为将电荷输送材料与电荷发生材料一起分散在同一个感光层中的单层型感光层。
单层型的感光层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通过涂布等方式在导电性基体上涂布将电荷发生材料、电荷输送材料和粘结树脂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有机溶剂中而形成的涂布液,并使其干燥而形成。所述的单层型的感光层由于层结构简单且生产性优异,且能够抑制感光层的覆膜缺陷,而且由于层间的界面少而能够提高光学特性,并且与电子输送材料一起含有电子接收体,因此具有能够提高电子输送性能,从而得到更高敏感度的感光体等优点。
上述感光层是通过按照与希望的层结构相应的顺序由公知方法在感光层支撑体上涂布溶解或分散有上述各成分的感光层形成用涂布液,并使其干燥而形成的。
(粘结树脂)
作为粘结树脂,只要是能够作为包含在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中的粘结树脂来使用的树脂,则并不特别限定。作为粘结树脂优选使用的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聚碳酸酯树脂、苯乙烯系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离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酯树脂、醇酸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聚芳酯树脂、聚砜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树脂、酮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和聚醚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硅酮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和其他交联性热固性树脂等的热固性树脂;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和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等光固化型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在这些树脂中,由于能够得到加工性、机械特性、光学特性和耐磨损性的平衡优异的感光层,更优选为双酚Z型聚碳酸酯树脂、双酚ZC型聚碳酸酯树脂、双酚C型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以及将其包含在骨架中的共聚聚碳酸酯和聚芳酯树脂等。
(电荷发生材料)
作为电荷发生材料(CGM),只要是能够作为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荷发生材料使用的材料,则并不特别限定。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由下述式(1)表示的X型无金属酞菁(x-H2Pc)、Y型酞菁氧钛(Y-TiOPc)、二萘嵌苯颜料、双偶氮颜料、二硫代酮吡咯并吡咯(DTPP,dithioketopyrrolopyrrole)颜料、无金属萘酞菁颜料、金属萘酞菁颜料、方酸(Squaraine)颜料、三偶氮颜料、靛蓝颜料、甘菊环鎓颜料(azulenium pigment)、花青颜料、硒、硒-碲、硒-砷、硫化镉、非晶硅等无机光导电材料的粉末、吡喃鎓盐、蒽嵌蒽醌系颜料、三苯甲烷系颜料、还原(threne)系颜料、甲苯胺系颜料、吡唑啉系颜料和喹吖啶酮系颜料等。
式(1)
另外,电荷发生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以在所希望的区域具有吸收波长。进而,在前述的各电荷发生材料中,由于特别是使用半导体激光器等光源的激光束打印机和传真机等数字光学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需要在700nm以上的波长区域具有敏感度的感光体,因此优选使用如无金属酞菁或酞菁氧钛等酞菁系颜料。此外,对于上述酞菁系颜料的结晶形态并不特别限定,可使用各种形态。另外,由于使用卤素灯等白色光源的静电式复印机等模拟光学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需要在可见区域具有敏感度的感光体,因此,优选使用如二萘嵌苯颜料或双偶氮颜料等。
(空穴输送材料)
作为空穴输送材料(HTM),只要是能够作为包含在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中的空穴输送材料使用的材料,则并不特别限定。作为空穴输送材料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联苯胺衍生物、2,5-二(4-甲基氨基苯基)-1,3,4-噁二唑等噁二唑系化合物、9-(4-二乙基氨基苯乙烯基)蒽等苯乙烯系化合物、聚乙烯基咔唑等咔唑系化合物、有机聚硅烷化合物、1-苯基-3-(对-二甲基氨基苯基)吡唑啉等吡唑啉系化合物、腙系化合物、三苯胺系化合物、吲哚系化合物、噁唑系化合物、异噁唑系化合物、噻唑系化合物和三唑系化合物等含氮环状化合物和稠合多环化合物等。在这些空穴输送材料中,更优选为在分子中具有一个或多个三苯胺骨架的三苯胺系化合物。这些空穴输送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电子输送材料)
作为电子输送材料(ETM),只要是能够作为包含在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中的电子输送材料使用的材料,则并不特别限定。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萘醌衍生物、联苯醌衍生物、蒽醌衍生物、偶氮醌衍生物、硝基蒽醌衍生物、二硝基蒽醌衍生物等醌衍生物、丙二腈衍生物、硫代吡喃衍生物、三硝基噻吨酮衍生物、3,4,5,7-四硝基-9-芴酮衍生物、二硝基蒽衍生物、二硝基吖啶衍生物、四氰乙烯、2,4,8-三硝基噻吨酮、二硝基苯、二硝基蒽、二硝基吖啶、丁二酸酐、马来酸酐和二溴马来酸酐等。电子输送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添加剂)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还可在不给电子照相特性带来不良影响的范围内,除了电荷发生材料、空穴输送材料、电子输送材料及粘结树脂以外,还包含各种添加剂。作为可配合在感光层中的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抗氧化剂、自由基捕获剂、单线态猝灭剂(singlet quencher)、紫外线吸收剂等防劣化剂、软化剂、增塑剂、多环芳香族化合物、表面改性剂、增量剂、增稠剂、分散稳定剂、蜡、油、受主、施主、表面活性剂以及匀化剂等。
(中间层)
此外,虽然并不是本公开的必要结构,但在感光层支撑体与感光层之间具备中间层时,该中间层例如防止导电性基体侧的电荷向感光层注入的同时,能够使感光层牢固地粘结在导电性基体上,并且包覆导电性基体的表面上的缺陷而使其光滑。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方法)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在不阻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不特别限定。作为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例子,可以举出将感光层用的涂布液涂布在感光层支撑体上而形成感光层的方法。具体而言,可通过将在溶剂中溶解或分散有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电荷发生材料、电荷输送材料和粘结树脂并且根据需要还溶解或分散有各种添加剂等的涂布液涂布在感光层支撑体上,并进行干燥而制造。涂布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使用旋转涂布机、敷贴器、喷涂机、刮棒涂布机、浸涂机或刮墨刀等的方法。在这些涂布方法中,由于能够进行连续生产且经济性优异,因此优选为使用浸涂机的浸渍提拉法。如前所述,通过浸渍提拉法制造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时,特别易于发生在端部的跑光。但是,当使用前述形状的支撑体时,即使在使用浸渍提拉法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端部的跑光。另外,作为形成在感光层支撑体上的涂膜的干燥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在80~150℃且15~12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的方法等。
在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中,电荷发生材料、空穴输送材料、电子输送材料以及粘结树脂的各含量被适当地选定,并不特别限定。具体而言,例如在单层型的感光层的情况下,电荷发生材料的含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电子输送材料的含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且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且80质量份以下。空穴输送材料的含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且5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5质量份以上且200质量份以下。另外,空穴输送材料与电子输送材料的总量,即电荷输送材料的含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且5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且200质量份以下。
作为在感光层用的涂布液中含有的溶剂,只要能够使构成感光层的各成分溶解或分散,则并不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丁醇等醇类;正己烷、辛烷和环己烷等脂肪族系烃;苯、甲苯和二甲苯等芳香族烃;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氯化碳和氯代苯等卤代烃;二甲醚、二乙醚、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和二甘醇二甲醚等醚类;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酮和环己酮等酮类;乙酸乙酯和乙酸甲酯等酯类;二甲基甲醛、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的厚度只要能够作为感光层充分发挥作用,则并不特别限定。具体而言,例如优选为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优选为10μm以上且50μm以下。
[第二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承载体;施加用于使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带电的直流电压的接触带电方式的带电部;用于使带电的图像承载体的表面曝光,从而在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部;用于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的显影部;以及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体向被转印体转印的转印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作为图像承载体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不特别限定而能够采用公知的装置。尤其在其中优选为使用多色调色剂的串联方式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但并不限定于此。更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如以下说明所述的使用多色调色剂的串联方式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具备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多个图像承载体,为了在各个表面上形成由彼此不同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而在规定方向上排列设置;以及多个显影部,具备显影辊,所述显影辊与各图像承载体相对配置,且在表面上承载调色剂并进行运送,并将所运送的调色剂分别供给到各图像承载体的表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将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分别作为各图像承载体使用。
图2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其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以彩色打印机1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该彩色打印机1具有箱型的设备主体1a。在该设备主体1a内设置有供给纸张P的供纸部2、运送从该供纸部2供给的纸张P并将基于图像数据等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该纸张P上的图像形成部3以及实施将在该图像形成部3转印到纸张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纸张P上的定影处理的定影部4。进一步,在设备主体1a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排出在定影部4实施了定影处理的纸张P的排纸部5。
供纸部2具备供纸盒121、取纸辊122、供纸辊123、124、125以及阻力辊126。供纸盒121被设置为能够插脱于设备主体1a,用于储存各种尺寸的纸张P。取纸辊122被设置在供纸盒121的图2所示的左上方位置,用于逐张取出储存在供纸盒121中的纸张P。供纸辊123、124、125将通过取纸辊122取出的纸张P送出到纸张运送通道。阻力辊126使通过供纸辊123、124、125送出到纸张运送通道的纸张P暂时待机后,以规定的定时供给到图像形成部3。
另外,供纸部2进一步具备安装在设备主体1a的图2所示的左侧面的未图示的手动托盘和取纸辊127。该取纸辊127取出放置在手动托盘中的纸张P。通过取纸辊127取出的纸张P通过供纸辊123、125被送出到纸张运送通道,并通过阻力辊126以规定的定时被供给到图像形成部3。
图像形成部3具备图像形成单元7、通过该图像形成单元7在表面(接触面)上被一次转印基于从计算机等传送的图像数据的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31以及用于使该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从供纸盒121送入的纸张P上的二次转印辊32。
图像形成单元7具备从上游侧(在图2中为右侧)向下游侧依次配设的黑色用单元7K、黄色用单元7Y、靛蓝色用单元7C以及品红色用单元7M。各单元7K、7Y、7C及7M被配置为在各自的中央位置沿箭头(顺时针)方向能够旋转地配置有作为图像承载体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37(以下“感光体37”)。而且,在各感光体37的周围从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按顺序分别配置有带电部39、曝光部38、显影部71、未图示的清洁部以及作为除电部的除电器等。此外,作为感光体37,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带电部39使沿箭头方向旋转的电子照相感光体37的周面均匀地带电。带电部39只要能使电子照相感光体37的周面均匀地带电则并不特别限制,可以是非接触方式,也可以是接触方式。作为带电部39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电晕带电装置、带电辊和带电刷等,更优选为带电辊或带电刷等接触方式的带电装置。通过使用接触方式的带电部39,能够抑制由带电部39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等活性气体的排出,能够防止由活性气体引起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的劣化,并且能够进行考虑了办公环境等的设计。
在具备接触方式的带电辊的带电部39中,带电辊在与感光体37接触的状态下使感光体37的周面(表面)带电。作为这种带电辊,例如可以举出在与感光体37接触下,从属于感光体37的旋转而旋转的辊等。另外,作为带电辊,例如可以举出至少表面部由树脂构成的辊等。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具备能够旋转地被轴支的芯棒、形成在芯棒上的树脂层以及对芯棒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部的辊等。具备这种带电辊的带电部通过电压施加部对芯棒施加电压,从而能够使经由树脂层接触的感光体37的表面带电。
优选地,通过电压施加部施加到带电辊的电压仅为直流电压。通过带电辊施加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直流电压优选为1000~2000V,更优选为1200~1800V,特别优选为1400~1600V。与将交流电压或对直流电压叠加了交流电压的叠加电压施加到带电辊的情况相比,对带电辊仅施加直流电压的情况下,存在感光层的磨损量减少的倾向。
另外,构成带电辊的树脂层的树脂只要能使感光体37的周面良好地带电,则并不特别限定。作为用于树脂层的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硅酮树脂、聚氨酯树脂和硅酮改性树脂等。另外,还可以使树脂层中含有无机填充材料。
曝光部38为所谓的激光扫描单元,对通过带电部39均匀带电的感光体37的周面,照射基于从作为上位装置的个人计算机(PC)输入的图像数据的激光,在感光体37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显影部71通过对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37的周面供给调色剂,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调色剂图像。而且,该调色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上。清洁部在调色剂图像向中间转印带31的一次转印结束之后,清扫残留在感光体37的周面上的调色剂。除电器在一次转印结束后对感光体37的周面进行除电。通过清洁部和除电器进行清洁化处理的感光体37的周面为了新的带电处理而面向带电部39,进行新的带电处理。
中间转印带31为环形状的带状旋转体,以表面(接触面)侧与各感光体37的周面分别抵接的方式被架设在驱动辊33、从动辊34、支撑辊35以及一次转印辊36等多个辊上。另外,中间转印带31被构成为在通过与各感光体37相对配置的一次转印辊36被按压于感光体37的状态下,通过多个辊环形旋转。驱动辊33通过步进电动机等驱动源旋转驱动,施加用于使中间转印带31环形旋转的驱动力。从动辊34、支撑辊35以及一次转印辊36被设置为旋转自如,并且随着由驱动辊33引起的中间转印带31的环形旋转进行从动旋转。这些辊34、35、36对应于驱动辊33的主动旋转经由中间转印带31进行从动旋转的同时支撑中间转印带31。
一次转印辊36对中间转印带31施加一次转印偏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为相反的极性)。如此一来,形成在各感光体37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各感光体37与一次转印辊36之间,以重涂的状态被依次转印(一次转印)到通过驱动辊33的驱动沿箭头(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31上。
二次转印辊32对纸张P施加与调色剂图像相反极性的二次转印偏压。如此一来,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辊32与支撑辊35之间被转印到纸张P上,由此在纸张P上转印彩色的转印图像(未定影调色剂图像)。
定影部4为针对在图像形成部3转印到纸张P上的转印图像实施定影处理的部分,具备通过通电发热体加热的加热辊41以及与该加热辊41相对配置并且周面被按压抵接到加热辊41的周面的加压辊42。
而且,在图像形成部3通过二次转印辊32被转印到纸张P上的转印图像,通过该纸张P通过加热辊41与加压辊42之间时的由加热进行的定影处理被定影到纸张P上。而且,实施了定影处理的纸张P向排纸部5排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1中,在定影部4与排纸部5之间的适当位置配设有运送辊6。
排纸部5通过彩色打印机1的设备主体1a的顶部凹陷而形成,在凹陷的凹部的底部形成有接收被排纸的纸张P的排纸托盘51。
彩色打印机1通过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动作,在纸张P上进行图像形成。而且,在如上所述的串联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作为图像承载体,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因此即使在作为带电方式使用施加带电效率不一定良好的直流电压的接触带电方式的、难以使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的带电电位稳定化的条件下,也能够抑制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使用初期的急剧的带电电位的下降,能够得到能够形成合适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此外,本发明不被实施例所限定。
(铝原管的加工)
制作通过切削刀具以图1中的a、b、c为结构要件对φ30mm、L=250mm且具有表1所示的各种厚度的铝原管的端面进行端面加工的原管。
(感光层涂布液的调整)
将作为粘结树脂的双酚Z型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作为电荷发生材料的无金属酞菁3重量份、作为空穴输送材料的N,N-二乙基氨基苯甲醛二苯腙(N,N-Diethyl aminobenzaldehyde diphenylhydrazone)70重量份、作为电子输送材料的以下所示的4,4'-叔-戊基-1,1'-联二萘-4,4'-醌(4,4'-tert-amyl-1,1'-binaphtyl-4,4'-quinone)40重量份以及匀化剂(信越化学公司制“KF-96-50CS”)0.1重量份加入作为有机溶剂的四氢呋喃420重量份中,使其溶解之后,利用分散研磨分散机使溶液分散20分钟以调制感光层用涂布液。
(感光体的制作)
对清洗了表面的以上述条件制作的圆筒形铝管通过浸渍提拉法涂布涂布液,以使干燥后感光层的膜厚变为35μm。涂布在23℃/50%RH的环境下进行。将被涂布了涂布液的铝管在室温下放置5分钟之后,在100℃且30分钟的条件下实施热处理,并得到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评价)
<跑光的发生>
对干燥后的下端0~30mm的感光层区域,通过目视观察并判定在表面是否发生因结露水附着造成的跑光(白化)现象。观察到跑光时判定为×,未观察到跑光时判定为○。
<原管端面强度>
利用如图3所示的圆柱形引导棒,使原管从70mm的高度自由下落10次之后,通过目视判定在原管下端面是否发生崩溃等变形。在原管下端面观察到变形时判定为×,在原管下端面未观察到变形时判定为○。
表1
表2
表3
表4
如表1~4所示,确认到当原管的端部形状满足本发明的条件时,不发生跑光。进而可知,当原管端面的底部面长度c为0.3mm以上时,机械强度得到确保,即使在原管的端面受到冲击时也看不到变形。

Claims (4)

1.一种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使用管状的感光层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层至少由电荷发生材料、电荷输送材料和粘结树脂构成,所述感光层支撑体的厚度(t)为0.6mm以上且0.7mm以下,所述感光层支撑体的端面外侧的倒角角度(a)相对于作为所述感光层支撑体的原管的表面长度方向切线为50°以上且60°以下,所述原管的外表面端面的尾端面宽度(b)为0.05mm以上,所述感光体具有在所述感光层支撑体的端面内侧的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管的端面的底部面长度(c)为0.3m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管的外表面端面的尾端面宽度(b)为0.4mm以下。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承载体;
带电部,用于使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带电;
曝光部,用于使带电的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曝光并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部,用于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以及
转印部,用于将所述调色剂图像从所述图像承载体向被转印体转印,
所述图像承载体为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CN201310399766.7A 2012-09-28 2013-09-05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7134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8012A JP5663546B2 (ja) 2012-09-28 2012-09-28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18012 2012-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3479A CN103713479A (zh) 2014-04-09
CN103713479B true CN103713479B (zh) 2017-10-20

Family

ID=5038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99766.7A Active CN103713479B (zh) 2012-09-28 2013-09-05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17981B2 (zh)
JP (1) JP5663546B2 (zh)
KR (1) KR101567139B1 (zh)
CN (1) CN1037134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20191B2 (ja) * 2015-02-19 2019-05-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6834447B2 (ja) * 2016-12-14 2021-02-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用の導電性支持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9944A (zh) * 2010-06-04 2011-12-07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0147A (ja) * 1984-11-05 1986-05-28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S6377060A (ja) 1986-09-19 1988-04-07 Fujitsu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3020371B2 (ja) 1993-01-28 2000-03-15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ブラッシングが防止された有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3247779B2 (ja) 1993-12-01 2002-01-21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塗料の塗装方法
US5587266A (en) * 1994-09-06 1996-12-24 Konica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JP3259546B2 (ja) * 1994-09-22 2002-02-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装置
JPH0895265A (ja) 1994-09-28 1996-04-12 Hitachi Chem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法
JP2001175008A (ja) 1999-12-20 2001-06-29 Nec Niigata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438339B1 (en) * 2000-12-18 2002-08-2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blower to cool a scanning unit
JP2005181468A (ja) * 2003-12-17 2005-07-07 Fuji Denki Gazo Device Kk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06047716A (ja) * 2004-08-05 2006-02-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640159B2 (ja) * 2005-12-19 2011-03-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73139B2 (ja) * 2006-06-30 2009-06-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046494A (ja) * 2006-08-18 2008-02-28 Kyocera Mit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用の素管、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03478A (ja) * 2008-09-30 2009-01-08 Kyocer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142968B2 (en) * 2009-06-17 2012-03-27 Xerox Corporation Photoreceptor with release layer
JP5608410B2 (ja) * 2010-04-23 2014-10-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9944A (zh) * 2010-06-04 2011-12-07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63546B2 (ja) 2015-02-04
US20140093280A1 (en) 2014-04-03
CN103713479A (zh) 2014-04-09
US9217981B2 (en) 2015-12-22
JP2014071336A (ja) 2014-04-21
KR20140042693A (ko) 2014-04-07
KR101567139B1 (ko) 2015-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90482B2 (ja)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14222B2 (ja)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713481B (zh)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07624B (zh)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792803B (zh)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424752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9915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99159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63545B2 (ja)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54669B2 (ja)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13968B2 (ja)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713479B (zh)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622681B2 (ja)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98904B2 (ja) 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5575050B2 (ja) 正帯電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7061476A1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72543B2 (ja) 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99663B2 (ja) 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54668B2 (ja)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34000A (ja) 正帯電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29777A (ja)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45779B2 (ja)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8230100A1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71801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538323B2 (ja)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