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7661A - 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7661A
CN103707661A CN201310462448.0A CN201310462448A CN103707661A CN 103707661 A CN103707661 A CN 103707661A CN 201310462448 A CN201310462448 A CN 201310462448A CN 103707661 A CN103707661 A CN 103707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aper
contact position
medium
liquid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24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07661B (zh
Inventor
林圣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07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7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07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76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7Clean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能够对附着在被喷射液体的介质的端部等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液体喷射装置(11)具备:液体喷射部(50),其向纸张(S)喷射油墨;第一去除辊(55A),其通过以在第一接触位置(P1)处与被输送的纸张(S)的第一面(S1)侧接触的状态,在第一接触位置(P1)处向与纸张(S)的输送方向成为反方向的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对附着在纸张(S)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第二去除辊(55B),其通过以在第二接触位置(P2)处与被输送的纸张(S)的第二面(S2)侧接触的状态,在第二接触位置(P2)处向与纸张(S)的输送方向成为反方向的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对附着在纸张(S)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纸张等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向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存在一种通过向纸张喷射油墨从而实施印刷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仅称为“打印机”)。
在这种打印机中,当在纸张上附着有尘埃等附着物时,有时附着物会与喷射液体的喷嘴发生接触等,从而使印刷质量下降。因此,有时会在能够与纸张的印刷面接触的位置上设置去除部件,所述去除部件由将附着物擦除的无纺布、或对附着物进行吸附的橡胶等形成(例如,专利文献1)。
但是,在纸张的端部上,多数情况下会附着有在将该纸张切断成预定的大小时所产生的纸粉。由于这种纸粉的粒径非常小,因此,仅使无纺布进行滑动接触,是不能将其去除干净的。此外,由于多数纸粉附着在纸张的端部上,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仅使去除部件与纸张的印刷面接触,是不能将纸粉去除干净的。
另外,这种问题并不限定于向纸张喷射油墨的打印机,在向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中是大致共通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712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附着在被喷射液体的介质的端部等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的液体喷射装置。
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部,其向介质喷射液体;作为去除辊的第一去除辊,其通过以在第一接触位置处与被输送的所述介质的第一面侧接触的状态,在所述第一接触位置处向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成为反方向的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对附着在所述介质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作为去除辊的第二去除辊,其通过以在第二接触位置处与被输送的所述介质的第二面侧接触的状态,在所述第二接触位置处向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成为反方向的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对附着在所述介质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
根据该结构,由于去除辊在与介质接触的同时向与输送方向成为反方向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因此能够以刮取的方式有效地对附着在介质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此外,由于第一去除辊与介质的第一面侧接触,而第二去除辊与介质的第二面侧接触,因此也能够高效地对附着在介质的端部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因此,能够对附着在被喷射液体的介质的端部等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第一接触位置与所述第二接触位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分离。
根据该结构,虽然当两个去除辊以对介质进行夹持的状态进行旋转时,存在妨碍介质的输送、或者介质卷绕在去除辊上的可能,但通过使第一接触位置与第二接触位置在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分离,从而能够降低这种可能。
上述液体喷射装置还具备去除部件,所述去除部件与所述去除辊的外周面接触,从而对附着在该外周面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
根据该结构,由于附着在去除辊上的附着物通过去除部件而被去除,因此能够抑制去除辊的去除能力降低、或附着在去除辊上的附着物结块从而附着在介质上的情况。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在所述第一接触位置处,所述介质以被喷射液体的所述第一面朝向下方的状态而被输送,并且所述第一去除辊被配置于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下方,所述去除部件被配置于所述第一去除辊的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第一接触位置处,介质以第一面朝向下方的状态而被输送,并且去除部件被配置于第一去除辊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因此能够抑制从第一去除辊上被去除的附着物附着于介质或第二去除辊上的情况。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在所述去除辊的下方设置有接收部,所述接收部用于接收从所述介质上被去除的附着物。
根据该结构,由于从介质上被去除的附着物被保持在接收部中,因此能够抑制从介质上被去除的附着物向周围飞散的情况。
上述液体喷射装置还具备:驱动辊,其用于输送所述介质;驱动源,其用于使所述去除辊以及所述驱动辊进行旋转。
根据该结构,由于去除辊利用与驱动辊相同的驱动源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因此无需设置用于使去除辊进行旋转的另外的驱动源。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驱动辊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接触位置相比成为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处、和与所述第二接触位置相比成为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处,所述去除辊的旋转速度慢于所述驱动辊的旋转速度。
根据该结构,由于驱动辊被设置在,与第一接触位置相比成为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处、和与第二接触位置相比成为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处,并且去除辊与驱动辊相比旋转速度较慢,因此即使去除辊向与驱动辊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也能够在输送方向上输送纸张。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去除辊使用外径不同的多个去除辊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去除辊的旋转速度被设定为,该去除辊的外径越大则旋转速度越慢。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在去除辊的外径较小的情况下,加快去除辊的旋转速度从而提高对附着物的刮取效果,而在去除辊的旋转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增大去除辊的外径从而增大相对于介质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可靠地去除附着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拉出了保持框架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液体喷射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去除辊周围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液体喷射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1具备大致矩形箱状的筐体部12。筐体部12具备:第一收纳部13;第二收纳部14,其被配置于第一收纳部13的上侧;第三收纳部15,其被配置于第一收纳部13的后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沿着重力方向的上下方向Z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正交)的、第二收纳部14与第三收纳部15的并排方向设为前后方向Y。此外,将与上下方向Z以及前后方向Y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正交)的、第一收纳部13以及第二收纳部14的长边方向设为宽度方向X。
在第一收纳部13中,以能够拉出的方式收纳有保持框架16。此外,在第一收纳部13的前表面侧,露出有保持框架16的前端面16a、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安装于前端面16a的上侧的前表面盖17、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安装于宽度方向X上的保持框架16的两侧的开闭盖18。
开闭盖18通过其上端侧以被设置于下端侧的未图示的转动轴为中心而进行转动,从而被配置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与上端部向前方转动从而露出内部的打开位置。而且,当开闭盖18被配置于打开位置时,将会露出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有墨盒19的盒支架(省略图示),所述墨盒19对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进行收纳。此外,在第二收纳部14的前表面侧形成有排出口20。
如图2所示,在保持框架16中,设置有对卷筒体R进行保持的介质保持部22,所述卷筒体R通过将作为介质的一个示例的长条状的纸张S卷叠成圆筒状而形成。另外,在介质保持部22上,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装填多个不同尺寸的卷筒体R。
介质保持部22具有作为支承部的一个示例的支承轴22a、和与支承轴22a一体进行转动的一对凸缘22b,其中,所述支承轴22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对卷筒体R进行支承。成对的凸缘22b中的、在宽度方向X上的第一端侧(在图2中为左侧)的凸缘22b,能够沿着支承轴22a而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
当向介质保持部22安装卷筒体R时,如图2所示,在从筐体部12上拆下前表面盖17的基础上,将保持框架16从筐体部12中向前方拉出。然后,将卷筒体R插穿在支承轴22a上,并且使第一端侧的凸缘22b向第二端侧(在图1中为右侧)进行移动,从而通过凸缘22b而对卷筒体R的两端侧进行夹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将从介质保持部22朝向第二收纳部14侧输送纸张S的情况称为“馈送”,并将在第一收纳部13内的纸张S的输送路径称为“馈送路径”。
如图3所示,在保持框架16中,保持有用于将纸张S朝向第二收纳部14侧进行馈送的馈送机构24。馈送机构24具备:作为驱动源的馈送电机26;动力传递机构27,其用于传递馈送电机26的驱动力;输送辊对28、29,其对纸张S进行夹持并输送。
输送辊对28由驱动辊28a和从动辊28b构成,所述驱动辊28a利用馈送电机26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所述从动辊28b与驱动辊28a成对。输送辊对29由驱动辊29a和从动辊29b构成,所述驱动辊29a利用馈送电机26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所述从动辊29b与驱动辊29a成对。此外,介质保持部22的凸缘22b利用馈送电机26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
在第二收纳部14中收纳有:输送机构34,其用于将纸张S朝向排出口20进行输送;记录部35,其通过向被输送机构34输送的纸张S喷射油墨从而实施记录;加热器36,其用于使附着有油墨的纸张S干燥;剪切器37,其用于切断纸张S。
输送机构34具备:作为驱动源的输送电机38;动力传递机构39,其用于传递输送电机38的驱动力;输送辊对30、40、41、42,其对纸张S进行夹持并输送;中间辊43,其利用输送电机38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和排出辊44。另外,输送辊对30被配置于第一收纳部13侧。
记录部35具备:导轨45,其沿着宽度方向X而延伸;滑架46,其以能够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状态而被保持于导轨45上;作为驱动源的滑架电机47,其用于使滑架46沿着导轨45进行移动。
而且,记录部35具备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预定距离而配置的一对滑轮48(在图3中仅图示了一方)、和被卷绕在一对滑轮48上的环状的正时带49。此外,一方的滑轮48与滑架电机47的输出轴相连结。而且,通过使驱动滑架电机47进行正反转,从而使被固定在正时带49的一部分上的滑架46沿着导轨45进行往复移动。
在滑架46的下部上,保持有能够向纸张S喷射油墨的液体喷射部50。在液体喷射部50的下表面侧,开口有多个液体喷射喷嘴50a。此外,在滑架46的下方,于沿着输送路径而配置的输送辊对40与输送辊对41之间,配置有用于对纸张S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51。
而且,在记录部35中被实施了记录(印刷)的纸张S,通过沿着板状的加热器36的上表面而被输送,从而被干燥。另外,在加热器36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按压纸张S的按压辊52和排出辊44。
从加热器36上通过的干燥后的纸张S的、被实施了记录的部分,按照每单位长度而被剪切器37切断,从而成为单页纸CP。此外,完成了记录的单页纸CP穿过排出口20而被排出到筐体部12外。
在保持框架16中,于纸张S的馈送路径(输送路径)上的、成为输送辊对28与输送辊对29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引导部件53和引导部54,所述引导部件53用于对被馈送的纸张S的第一面S1侧进行引导,所述引导部54用于对纸张S的第二面S2侧进行引导。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张S的第一面S1为被喷射油墨的表面,而纸张S的第二面S2为不被喷射油墨的背面。
此外,在保持框架16中,于纸张S的输送路径上的、成为输送辊对28与输送辊对29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去除辊55(55A、55B),所述去除辊55(55A、55B)用于对附着在纸张S上的纸粉等附着物进行去除。
去除辊55利用馈送电机26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所述馈送电机26为用于使驱动辊28a、29a进行旋转的驱动源的一个示例。另外,去除辊55的旋转速度被设定为,慢于驱动辊28a、29a的旋转速度。
如图4所示,第一去除辊55A被配置于输送路径的下侧,并在第一接触位置P1处与被输送的纸张S的第一面S1侧接触。并且,第一去除辊55A通过在第一接触位置P1处向与纸张S的输送方向F成为反方向的方向D1(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对附着在纸张S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
另一方面,第二去除辊55B被配置于输送路径的上侧,并在第二接触位置P2处与被输送的纸张S的第二面S2侧接触。并且,第二去除辊55B通过在第二接触位置P2处向与纸张S的输送方向F成为反方向的方向D2(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对附着在纸张S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
第一去除辊55A被配置在,与第二去除辊55B相比靠输送方向F上的上游侧的位置处。因此,第一接触位置P1与第二接触位置P2在输送方向F上分离。另外,在第一接触位置P1以及第二接触位置P2处,纸张S以其被喷射油墨的印刷面、即第一面S1朝向下方的状态而被输送。
此外,第一去除辊55A的上端部被配置在,与第二去除辊55B的下端部相比靠上下方向Z上的上侧的位置处。而且,在上下方向Z上,第一接触位置P1被配置在与其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输送路径相比略高的位置处,并且第二接触位置P2被配置在与其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输送路径以及第一接触位置P1相比略低的位置处。
在被配置于输送路径的下方的第一去除辊55A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薄片状的去除部件57,所述去除部件57用于与第一去除辊55A的外周面56接触,从而将附着在外周面56上的附着物去除。
在去除辊55的下方,设置有作为接收部的一个示例的第一接收部58,所述第一接收部58用于对在从纸张S上被去除并附着于去除辊55的外周面56上之后,又从去除辊55上掉落的附着物进行接收。另外,第一接收部58被凹陷设置在引导部件53上。第一接收部58在输送方向F上,从第一去除辊55A的上游侧起,被设置到成为第二去除辊55B的下游侧的位置处。
在引导部件53上,于宽度方向X上的对应于纸张S的端部的位置、且成为第一去除辊55A以及去除部件57的下方的位置处,形成有贯通孔59。此外,在保持框架16的底部设置有底板部60。而且,在底板部60上,于成为贯通孔59的下方的位置处,凹陷设置有第二接收部61,所述第二接收部61用于对通过去除部件57而从第一去除辊55A上被去除的附着物进行接收。
在此,去除辊55的外径越大,其相对于纸张S的接触面积越大,因此附着物的去除量增多。但是,当增大去除辊55的外径时,将导致装置大型化。此外,当加快去除辊55的旋转速度时,将提高刮取附着物的效果。但是,当过度加快去除辊55的旋转速度时,将妨碍纸张S的输送。因此,在从外径不同的多个去除辊55中选择一个去除辊55来使用的情况下,设定为,去除辊55的外径越大则旋转速度越慢。
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液体喷射装置11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第一去除辊55A通过以在第一接触位置P1处与被输送的纸张S的第一面S1侧接触的状态,向与输送方向F成为反方向的方向D1进行旋转,从而以刮取的方式对附着在纸张S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另一方面,第二去除辊55B通过以在第二接触位置P2处与被输送的纸张S的第二面S2侧接触的状态,向与输送方向F成为反方向的方向D2进行旋转,从而以刮取的方式对附着在纸张S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
在此,纸粉是指,包含构成纸张S的纤维质的碎片、或夹杂物质与涂敷物质的粉末等在内的物质。例如,在纸张S上,有时会含有或涂布有作为产生白度的颜料的碳酸钙、和用于产生光泽的高岭土等。而且,当例如,当碳酸钙等进入液体喷射喷嘴50a内时,液体喷射喷嘴50a内的油墨的粘度将显著增加,从而有可能导致难以消除的严重的堵塞。
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仅从纸张S的作为印刷面的第一面S1侧实施纸粉的去除,而且还从第二面S2侧实施纸粉的去除,从而抑制了纸粉与纸张S一起进入液体喷射部50的周围的情况,因此抑制了液体喷射喷嘴50a的堵塞。
另外,在去除辊55旋转时,驱动辊28a向方向D3(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以在输送方向F上输送纸张S。此外,驱动辊29a向方向D4(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以在输送方向F上输送纸张S。
即,虽然第一去除辊55A向与驱动辊28a、29a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但驱动辊28a、29a以在输送方向F上隔着第一接触位置P1以及第二接触位置P2的方式而被设置。此外,由于去除辊55的旋转速度慢于驱动辊28a、29a的旋转速度,因此纸张S在输送方向F上被输送。
此外,在第一接触位置P1与第二接触位置P2于输送方向F上处于相同的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去除辊55A与第二去除辊55B将成为对纸张S进行夹持的形态。在该情况下,存在妨碍纸张S的输送、或者纸张S卷绕在去除辊55上的可能,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接触位置P1与第二接触位置P2在输送方向F上分离,因此降低了这种可能。
而且,第一接收部58在输送方向F上从与第一去除辊55A相比成为上游侧的位置起,延伸设置到与第二去除辊55B相比成为下游侧的位置为止。因此,随着去除辊55的旋转而从其外周面56上被剥落的附着物被第一接收部58接收。另外,虽然有时在纸张S的后端通过之后等情况下,从第二去除辊55B上也会有附着物掉落,但这种附着物也被第一接收部58接收。
在此,在第一接触位置P1处,纸张S以被喷射油墨的第一面S1朝向下方的状态而被输送,去除部件57被配置于,配置在被输送的纸张S的下方的第一去除辊55A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此外,由于去除部件57与第一去除辊55A的外周面56接触,因此当第一去除辊55A进行旋转时,通过去除部件57从而从外周面56上刮取了附着物。而且,从第一去除辊55A的外周面56上被刮取的附着物的一部分,将穿过被设置于引导部件53上的贯通孔59而掉落到第二接收部61中。
即,从去除辊55的外周面56上自然剥落的附着物,通过被设置于输送路径的下方的第一接收部58而被保持。另一方面,由于在纸张S的端部上附着的纸粉等较多,因此通过去除部件57而被刮取的附着物有可能较多地堆积在纸张S的下方。因此,在从第一去除辊55A被去除的附着物之中,从在宽度方向X上与纸张S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附近掉落的附着物,通过被设置于输送路径的外侧的第二接收部61而被保持。
但是,在去除辊55的外径被改变的情况下,设定为,去除辊55的外径越大则其旋转速度越慢。因此,即使在使用了不同外径的去除辊55的情况下,附着物的去除量也被保持在固定以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去除辊55A的上端部被配置在,与第二去除辊55B的下端部相比靠上下方向Z上的上侧的位置处。此外,在上下方向Z上,第一接触位置P1被配置在与其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输送路径相比略高的位置处,并且第二接触位置P2被配置在与其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输送路径以及第一接触位置P1相比略低的位置处。因此,纸张S成为以沿着去除辊55的外周面的方式而弯曲的状态,从而增大了与去除辊55的接触面积,因此附着物被可靠地去除。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1)由于去除辊55在与纸张S接触的同时向与输送方向F成为反方向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因此能够以刮取的方式有效地对附着在纸张S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此外,由于第一去除辊55A与纸张S的第一面S1侧接触,而第二去除辊55B与纸张S的第二面S2侧接触,因此也能够高效地对附着在纸张S的端部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因此,能够对附着在被喷射油墨的纸张S的端部等处的附着物进行去除。
(2)虽然当两个去除辊55以对纸张S进行夹持的状态进行旋转时,存在妨碍纸张S的输送、或者纸张S卷绕在去除辊55上的可能,但通过使第一接触位置P1与第二接触位置P2在纸张S的输送方向F上分离,从而能够降低这种可能。
(3)由于通过去除部件57来去除附着在第一去除辊55A上的附着物,因此能够抑制第一去除辊55A的去除能力下降、或附着在第一去除辊55A上的附着物结块而附着在纸张S上的情况。
(4)由于在第一接触位置P1处,纸张S以第一面S1朝向下方的状态被输送,并且去除部件57被配置于第一去除辊55A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因此能够抑制从第一去除辊55A上被去除的附着物附着在纸张S或第二去除辊55B上的情况。
(5)由于从纸张S上被去除的附着物被保持在第一接收部58以及第二接收部61中,因此能够抑制从纸张S上被去除的附着物向周围飞散的情况。
(6)由于去除辊55利用与驱动辊28a、29a相同的馈送电机26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因此无需设置用于使去除辊55进行旋转的另外的驱动源。
(7)驱动辊28a被设置在与第一接触位置P1相比成为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处,另一方面,驱动辊29a被设置在与第二接触位置P2相比成为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处。因此,即使去除辊55向与驱动辊28a、29a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也能够在输送方向F上输送纸张。此外,由于去除辊55的旋转速度慢于驱动辊28a、29a的旋转速度,因此即使去除辊55向与驱动辊28a、29a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也能够在输送方向F上输送纸张。
(8)由于能够在去除辊55的外径较小的情况下,加快去除辊55的旋转速度从而提高对附着物的刮取效果,而在去除辊55的旋转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增大去除辊55的外径从而增大相对于纸张S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可靠地去除附着物。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变更。
·可以沿着纸张S的输送方向F,而设置三个以上的去除辊55。
·多个去除辊55的外径或旋转速度可以不同。例如,由于当与第二去除辊55B相比而增大第一去除辊55A的外径、或减慢旋转速度时,与纸张S的第一面S1(印刷面)侧的接触面积将增大,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去除纸张S的印刷面侧的附着物。
·去除辊55既可以仅设置于与纸张S的宽度方向X上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也可以以横跨宽度方向X上的整个宽度的方式进行设置。此外,可以在宽度方向X上配置种类不同的多个去除辊55,如在与纸张S的宽度方向X上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特别设置去除能力较高的去除辊55等。
·去除部件57可以设置卷筒状或刷状的物体。
·可以将去除辊55设置在第二收纳部14内。
·去除部件57可以被配置于去除辊55的下方。
·去除部件57可以被配置于,在宽度方向X上与纸张S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
·可以采用不具备去除部件57的结构。
·可以使去除辊55与沿着上下方向Z而被输送的纸张S接触。在该情况下,可以设置与第二去除辊55B的外周面56接触的去除部件。
·可以将设置在引导部件53上的贯通孔59设为在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长孔。
·第一接收部58并不限定于被凹陷设置在引导部件53上的结构。此外,第二接收部61并不限定于被凹陷设置在保持框架16的底板部60上的结构。例如,可以另行设置形成第一接收部58或第二接收部61的接收部件。
·可以采用不具备第一接收部58的结构。
·可以采用不具备贯通孔59以及第二接收部61的结构。
·可以在输送方向F上,于第一接触位置P1和第二接触位置P2之间,配置另外的输送辊。
·可以利用与驱动辊28a、29a不同的驱动源的驱动力来使去除辊55进行旋转。
·可以采用将第一接触位置P1与第二接触位置P2配置在输送方向F上的相同的位置处,从而成为第一去除辊55A与第二去除辊55B对纸张S进行夹持的形态。
·介质并不限定于纸张,也可以为塑料薄膜或板材等。或者,可以为在印染装置等中所使用的布帛。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装置可以为,喷射或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作为从液体喷射装置中以成为微量的液滴的方式被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粒状、泪状、丝状后拉出尾状物的液体的状态。此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需为能够被液体喷射装置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其中包括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流状体。此外,不仅包括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有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的固体物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体等。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示例,可列举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油墨或液晶等。在此,油墨是指,包括一般的水溶性油墨、油性油墨以及胶状油墨、热熔性油墨等的各种液体组成物在内的物质。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示例,例如为,对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所使用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而含有电极材料或彩色材料等材料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此外,可以为以下装置:喷射被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的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被作为精密移液管来使用,并喷射作为试样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等。而且,可以为如下液体喷射装置:向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器械精确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被用于光通信元件等中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此外,还可以为,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符号说明
11…液体喷射装置;26…作为驱动源的一个示例的馈送电机;28a、29a…驱动辊;50…液体喷射部;55、55A、55B…去除辊;55A…第一去除辊;55B…第二去除辊;56…外周面;57…去除部件;58…作为接收部的一个示例的第一接收部;61…作为接收部的一个示例的第二接收部;F…输送方向;P1…第一接触位置;P2…第二接触位置;S1…第一面;S2…第二面。

Claims (8)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射部,其向介质喷射液体;
第一去除辊,其通过以在第一接触位置处与被输送的所述介质的第一面侧接触的状态,在所述第一接触位置处向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成为反方向的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对附着在所述介质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
第二去除辊,其通过以在第二接触位置处与被输送的所述介质的第二面侧接触的状态,在所述第二接触位置处向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成为反方向的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对附着在所述介质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位置与所述第二接触位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去除部件,所述去除部件与所述第一去除辊以及所述第二去除辊中的至少一方的外周面接触,从而对附着在该外周面上的附着物进行去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接触位置处,所述介质以被喷射液体的所述第一面朝向下方的状态而被输送,并且所述第一去除辊被配置于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下方,
所述去除部件被配置于所述第一去除辊的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去除辊以及所述第二去除辊中的至少一方的下方设置有接收部,所述接收部用于接收从所述介质上被去除的附着物。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驱动辊,其用于输送所述介质;
驱动源,其用于使所述第一去除辊、所述第二去除辊以及所述驱动辊进行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辊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接触位置相比成为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处、和与所述第二接触位置相比成为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处,
所述第一去除辊以及所述第二去除辊中的至少一方的旋转速度慢于所述驱动辊的旋转速度。
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去除辊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去除辊的外径不同。
CN201310462448.0A 2012-10-03 2013-09-30 液体喷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076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0989A JP6036129B2 (ja) 2012-10-03 2012-10-03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2-220989 2012-10-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7661A true CN103707661A (zh) 2014-04-09
CN103707661B CN103707661B (zh) 2017-12-01

Family

ID=50384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244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07661B (zh) 2012-10-03 2013-09-30 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67794B2 (zh)
JP (1) JP6036129B2 (zh)
CN (1) CN10370766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5525A (en) * 1989-11-17 1992-10-13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of exposing sensitized graphic art film and paper
EP1428667A2 (en) * 2002-12-11 2004-06-16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Ink jet printer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US20070146456A1 (en) * 2005-12-26 2007-06-28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10277652A1 (en) * 2010-05-17 2011-11-17 Xerox Corporation Print media cleaning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33566A (ja) * 1983-01-20 1984-07-31 Ricoh Co Ltd 紙粉除去装置
JPH0265575U (zh) * 1988-11-08 1990-05-17
US5179416A (en) * 1991-12-23 1993-01-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and renewing an electrostatographic imaging surface
JP2886451B2 (ja) 1994-05-18 1999-04-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5685043A (en) * 1995-07-24 1997-11-11 Xerox Corporation Removal of particulates from cylindrical members
US6219505B1 (en) 1998-09-30 2001-04-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paper-dust removing devices
JP2000206850A (ja) 1999-01-18 2000-07-28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紙粉除去装置
JP4419236B2 (ja) 1999-12-21 2010-0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4182952B2 (ja) * 2005-02-22 2008-11-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07580B2 (ja) * 2005-07-04 2010-02-0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4525932B2 (ja) * 2006-06-13 2010-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記録装置
JP2009298061A (ja) * 2008-06-16 2009-12-24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5239836B2 (ja) * 2008-12-25 2013-07-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5375451B2 (ja) * 2009-08-31 2013-12-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569133B2 (ja) * 2010-05-07 2014-08-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5621429B2 (ja) * 2010-09-09 2014-11-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ロール状媒体搬送装置
JP5589736B2 (ja) * 2010-10-06 2014-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5525A (en) * 1989-11-17 1992-10-13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of exposing sensitized graphic art film and paper
EP1428667A2 (en) * 2002-12-11 2004-06-16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Ink jet printer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US20070146456A1 (en) * 2005-12-26 2007-06-28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10277652A1 (en) * 2010-05-17 2011-11-17 Xerox Corporation Print media cleaning system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67794B2 (en) 2015-03-03
CN103707661B (zh) 2017-12-01
JP2014073596A (ja) 2014-04-24
US20140092193A1 (en) 2014-04-03
JP6036129B2 (ja) 201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4133386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CN203246190U (zh) 维护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3240988A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2011173620A (ja) 搬送装置、記録装置、搬送方法及び記録方法
CN102514398A (zh) 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US8876278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5565232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1184172A (ja) シート部材搬送装置、及び該シート部材搬送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2011067964A (ja)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方法
JP5756593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3707661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2815099A (zh)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JP2012086943A (ja) 搬送装置、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JP5987362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8506071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3707644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3707657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2555451A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JP586135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4237322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3001062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5262635B2 (ja) 流体噴射装置
JP2012135988A (ja) メンテナンス装置、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10228216A (ja) 流体噴射装置
JP2014073595A (ja) 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