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6520A - 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显影剂,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显影剂,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6520A
CN103676520A CN201310396334.0A CN201310396334A CN103676520A CN 103676520 A CN103676520 A CN 103676520A CN 201310396334 A CN201310396334 A CN 201310396334A CN 103676520 A CN103676520 A CN 103676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developer
toner
electrostatic latent
laten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963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6520B (zh
Inventor
谷口重德
东松宏
坂田宏一
岩附仁
岸田宏之
田野丰明
增子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76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6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6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6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using magnetic brush
    • G03G15/0921Details concerning the magnetic brush roller structure, e.g. magnet configuration
    • G03G15/0928Details concerning the magnetic brush roller structure, e.g. magnet configuration relating to the shell, e.g. structure,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0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magnetic components
    • G03G9/1075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rier particles, e.g. shape or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13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coatings applied thereto
    • G03G9/1131Coating methods; Structure of coat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13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coatings applied thereto
    • G03G9/1132Macromolecular components of coatings
    • G03G9/1135Macromolecular components of coating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1136Macromolecular components of coating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silicon ato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13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coatings applied thereto
    • G03G9/1139Inorganic components of coat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使用其的静电潜像显影剂,补给用显影剂,图像形成方法。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由具有磁性的芯材微粒和包覆该芯材微粒表面的包覆层构成,体积密度为1.6g/cm3以上,2.25g/cm3以下,BET比表面积为0.5m3/g以上,2.0m3/g以下,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0emu/g以上,且残留磁化σr为2emu/g以下。不受紧前形成图像的调色剂消耗履历影响,使得稳定的调色剂量显影,得到色再现性优异、鲜明的图像。

Description

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显影剂,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电子照相法、静电记录法中使用的双组分显影剂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使用其的静电潜像显影剂,补给用显影剂,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中,在光导电性物质等的静电潜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用带电的调色剂对该静电潜像显影,形成调色剂像后,将调色剂像转印在记录介质,定影作为输出图像。近年,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或打印机的技术从黑白急速向彩色展开,存在彩色市场扩大的倾向。
在彩色电子照相法的彩色图像形成中,一般,叠层黄色、品红色、青色三色彩色调色剂或再加上黑色的四色彩色调色剂,再现全色。
以往,作为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显影方式,使用单组分显影方式,双组分显影方式,混合显影方式等,为了得到色再现性优异、鲜明的全彩色图像,需要将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量充实地保持在静电潜像上。并且,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量变化,则在记录介质上图像浓度变化,或图像色调变化。
作为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量变化的原因,有调色剂带电量的变化等的主要原因,例如,在混合显影中,发现在下一图像继续前图像履历的现象,即双重图像现象(ghost)。
由于调色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量根据紧前形成图像的调色剂消耗状况而变化,因此,该双重图像现象是下一图像的图像浓度变化的现象,其是混合显影方式固有课题。
这是由于在混合显影方式中,一定量的调色剂常时向调色剂载置体供给,调色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量因接受所供给调色剂的次数而变化。
即,紧前图像是调色剂消耗少的图像时,尽管调色剂载置体上的残留调色剂量多,仍然供给一定量的调色剂,因此,供给调色剂后,调色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量进一步变多,图像浓度变浓。
另一方而,在印刷调色剂消耗多的图像后,即使调色剂载置体上的残留调色剂量少,也只供给一定量的调色剂,因此,即使供给调色剂后,调色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量变少,图像浓度变淡。
如上所述,混合显影中的双重图像现象起因在于,当使得调色剂从双组分显影剂向调色剂载置体上转移时,出现因调色剂用于显影、调色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变少的部分,以及因调色剂没有用于显影、调色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按原样残留部分,难以再涂布使得调色剂量成为均一,根据紧前形成图像的履历,下一图像印刷时的调色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量变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至3中,提出在显影后且再供给调色剂前,通过刮板或调色剂回收辊刮取调色剂载置体上的残留调色剂。
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利用复印和复印之间或纸间,通过电位差将调色剂载置体上的残留调色剂回收到磁辊,使得调色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量稳定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5中,作为使用磁刷的履历现象的对应策,提出通过宽广地设定磁辊的磁通密度的半值宽区域,实现显影辊上的调色剂的回收和供给。
在专利文献6中,提出以下方法:作为双组分显影剂用载体,使用非球形状的载体,电荷注入直到磁刷前端的载体,通过使得显影剂载置体和调色剂载置体的实质间隔狭,增加向调色剂载置体的一次的调色剂供给量,供给调色剂直到调色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饱和量,不受紧前形成图像的履历影响,使得调色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量保持一定。
如专利文献7所记载那样,即使在双组分显影方式中,也会发生双重图像现象。
关于在双组分显影方式中发生双重图像现象的理由,本发明人研究认为与在上述混合显影方式中的双重图像现象不同,双组分显影方式中的显影剂脱离不良是其原因。
双组分显影方式中的双组分显影剂的剥离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剥离:在显影套内设有奇数个固定的磁铁,在显影套的回转轴下侧的位置,设有同极的磁铁对,形成磁力几乎成为零的剥离区域,在该区域利用重力使得显影后的显影剂自然落下,进行剥离。
但是,产生以下现象:当在紧前形成图像的调色剂消耗时,在载体产生逆电荷,在载体与显影剂载置体之间产生像力,在剂脱离极没有正常产生剂脱离,因调色剂消耗而调色剂浓度降低的的剂再次被运送到显影区域,显影能力降低,图像浓度变淡。
即,相对套一周份为正常浓度,存在第二周及以后浓度变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7中,记载以下构成:将内部设有磁铁的汲取辊配置在显影套上的剥离区域附近,利用该磁力进行显影后的显影剂剥离。
剥离的显影剂进一步由另一汲取辊汲取后,运送到设有螺旋的显影剂搅拌室,进行调色剂浓度再调整以及调色剂带电。
另一方面,作为载体,在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4-77568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内容:芯材微粒在多孔质磁性体的表面及内部空隙含有比该多孔质磁性体自身电阻高的高电阻物质(树脂),通过使用该芯材微粒,防止发生载体附着,背景污染,白点等。
在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9-20145号公报)、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9-175666号公报)中,记载将树脂充填在具有所希望的细孔容积的多孔质铁氧体芯材的细孔的载体。
在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09-205149号公报)中,记载以下含有树脂的磁性微粒:通过将表观密度和真密度固定为所希望的范围,抑制载体附着,提高静电潜像的点再现性,抑制实心图像后端的浓度降低。
在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2011-112960号公报)中,记载将细孔容积和细孔直径峰值维持在特定范围,既能确保流动性,又能设为所希望的磁化及电阻。
在专利文献13(日本特开2011-150253号公报)中,用SrO置换MgO及/或Fe2O3的一部分。记载通过使得在多孔质铁氧体微粒中含有SrO,降低磁化微粒间偏差。
在专利文献14(日本特开2011-158830号公报)中,记载以下载体:通过将多孔质磁性微粒内部的具有6.0μm以上长度的多孔质磁性微粒部区域的个数和具有4.0μm以上长度的多孔质磁性微粒部以外的区域的个数设为所希望的范围,带电赋与性优异,即使长期使用也能防止发生泄漏或载体附着。
在专利文献15(日本特开2011-164225号公报)、专利文献16(日本特开2012-58344号公报)中,记载通过以低比重实现轻量化,耐久性优异,长寿命化的树脂充填型载体。
在专利文献17(日本特开2012-83781号公报)中,记载以下内容:树脂包覆多孔质磁性芯材的载体当施加高压时易击穿(导通化),因此,通过将多孔质磁性芯材的空隙设为所希望的范围,提高高电阻维持性以及耐失效性。
但是,上述载体使用多孔质芯材,密度低,芯材表面凹凸多,因此,为了防止芯材露出,必须增厚包覆层,载体微粒的磁化降低。
再有,多孔质铁氧体或多孔质磁性芯材场合,微粒自身质量轻,因此,微粒磁化变弱,易发生载体附着。
本发明作为课题的双重图像现象发生机理详细不清楚,但是,可以按如下考虑:
上述双重图像现象是在形成显影剂脱离极中即使显影剂正常脱离也产生的双重图像现象,不是在紧前形成图像处图像浓度变淡,相反是图像浓度变浓的现象,根据紧前形成图像履历,图像部的调色剂向显影剂载置体上附着,根据附着在显影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具有的电位,下一图像的调色剂显影量变化。即,考虑双重图像现象起因为:因紧前形成图像履历,下一图像的调色剂显影量变化。
详细地说,调色剂向显影剂载置体的附着在非图像时朝显影套方向施加偏压,因此,调色剂朝显影剂载置体上被显影而发生,向显影剂载置体上显影的调色剂具有电位,因此,印刷时,显影电位提高相当于显影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具有的电位部分,调色剂显影量增加。
又,由于载体的残留磁化,在上述显影剂脱离极没有正常地实行剂脱离,因带动回转,调色剂被消耗,调色剂浓度降低的显影剂再次被运送到显影区域,显影能力降低,产生图像浓度变淡的现象。
即,即使在双组分显影方式中显影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量不是一定,因前图像的履历而变化。
即,紧前形成为非图像场合,或紧接在纸和纸间隔后场合显影时,调色剂在显影剂载置体上被显影,调色剂附着在显影剂载置体上,图像浓度变高。另一方面,当刚才形成的之前图像为图像面积多的图像场合,在显影剂载置体上调色剂被消耗,因此,调色剂变少,图像浓度变淡。
如上所述,本发明作为课题的双重图像现象是:受到刚才形成的图像的履历,显影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显影量变化,受到该变化的影响,出现下一图像的浓度变化。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569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570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3165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7-7273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7-12898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7-92813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11-65247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4-77568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9-20145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9-175666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09-205149号公报
【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2011-112960号公报
【专利文献13】日本特开2011-150253号公报
【专利文献14】日本特开2011-158830号公报
【专利文献15】日本特开2011-164225号公报
【专利文献16】日本特开2012-58344号公报
【专利文献17】日本特开2012837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现状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不受紧前形成图像的调色剂消耗履历影响,使得稳定的调色剂量显影,得到色再现性优异、鲜明的图像。
再有,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同时满足以下诸特性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其具有长期稳定的带电赋与能力,载体包覆膜的硬度及韧性(可挠性及弹力性)优异,耐磨耗性(耐磨削性,耐剥离性)优异,载体电阻变化少,调色剂组成物的失效引起的带电变化少,且抑制带电环境变化,即使在各种各样环境中也不会产生图像浓度变化、背景污染、调色剂飞散引起的机内污染等。
本发明人通过使用内部具有空隙且表面平滑、轻且磁化强的芯材,即使包覆层薄也能防止因磨耗露出局部芯材,同时,能提高在显影夹持部的载体个数,能长期防止发生载体附着以及牵连现象或双重图像现象,完成本发明。
即,上述课题通过以下本发明的(1)~(9)技术方案解决:
(1)一种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其特征在于:
该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由具有磁性的芯材微粒和包覆该芯材微粒表面的包覆层构成,体积密度(bulk density)为1.6g/cm3以上,2.25g/cm3以下,BET比表面积(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为0.5m3/g以上,2.0m3/g以下,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0emu/g以上,且残留磁化σr为2emu/g以下。
在本发明中,上述“1.6g/cm3以上”包含1.6g/cm3,上述“2.25g/cm3以下”包含2.25g/cm3(以下皆如此)。
(2)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芯材微粒的成分为锰铁氧体微粒,其由至少构成为锰的氧化物及铁的氧化物的组合的复合氧化物得到。
(3)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芯材微粒的BET比表面积为0.09m3/g以上,0.20m3/g以下。
(4)在上述技术方案(1)-(3)中任一个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其特征在于:包含在上述包覆层的树脂含有硅树脂。
(5)在上述技术方案(1)-(4)中任一个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的树脂相对芯材微粒的比率为0.5重量%以上,7.5重量%以下。
(6)在上述技术方案(1)-(5)中任一个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覆层含有粒径50nm以上、800nm以下的填充物。
(7)一种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述技术方案(1)-(6)中任一个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以及调色剂。
(8)一种补给用显影剂,含有载体以及调色剂,所述补给用显影剂的特征在于:
相对载体1重量份,含有调色剂2重量份以上,50重量份以下;
上述载体为上述技术方案(1)-(6)中任一个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
(9)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工序;
使用显影剂对形成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像的工序;
将形成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工序;以及
使得转印到该记录介质的调色剂像定影的工序;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
上述显影剂为上述技术方案(7)所述的显影剂。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通过将载体的体积密度设定在一定范围,不受紧前形成图像的调色剂消耗履历的影响,能使得稳定的调色剂量显影,防止图像缺陷。
再有,通过包覆层将载体的BET比表面积设为一定的范围,调节电阻,对于耐膜磨削/剥离形成优异,载体电阻难以变化,且失效调色剂少,长期间带电稳定性优异。
通过维持使得载体的磁化高,防止载体附着,能使得背景电位的设定幅度宽,因此,能提供以下载体:抑制带电的环境变化,即使在各种各样使用环境中也能同时满足不产生图像浓度变化、背景污脏、因调色剂飞散引起的机内污染等诸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适于实行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方法的显影装置一例的图。
图2是说明适于实行使用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方法的图像形成方法的图形形成装置一例的图。
图3是说明适于实行使用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方法的图像形成方法的图形形成装置另一例的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处理卡盒一例的图。
图5是用于载体的电阻测定的电阻测定单元盒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显影剂的带电量的测定方法的图。
图7A和图7B是表示纵带图的正常图像以及成为课题的双重图像的图,其中,图7A表示印刷图像纵带图的正常图像,图7B表示实际的异常图像。
具体实施形态
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
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载体由具有磁性的芯材微粒和包覆该芯材微粒表面的包覆层构成,体积密度为1.6g/cm3以上,2.25g/cm3以下,BET比表面积为0.5m3/g以上,2.0m3/g以下,在5kOe条件下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0emu/g以上,且残留磁化σr为2emu/g以下。
由于载体的体积密度不足2.25g/cm3,确认双重图像现象得到改善。这可以考虑如下:当将显影装置构成设为相同时,通过载体的体积密度小,能使得在显影夹持部内的载体个数多,能降低在显影夹持部内的有效电阻,在非图像时,向显影剂载置体上移动的调色剂在印刷时难以消耗,因此,显影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量稳定,不会靠近之前的图像,能得到图像的均一性。
另一方面,若载体的体积密度过低,则将载体向磁辊吸引的力变弱,易发生所谓载体附着,因此,体积密度有下限值。
为了提高将载体朝磁辊吸引的力,载体微粒自身的磁化也是重要的因素。
载体的饱和磁化高,向磁辊吸引的力变强,σ5000为70emu/g以上。当小于70emu/g时,易发生载体附着。
在调色剂浓度低、感光体电位高的状况下,易发生实心部(solid image)的载体附着。在显影剂的带电量高的状态下,感光体的电位高时,易发生边缘部的载体附着。
载体的σ5000为70emu/g以上时,载体的体积密度在比1.6g/cm3大的范围内,可以抑制到发生载体附着实用上不成为问题的范围。
载体的残留磁化σr为2emu/g以下。在显影装置内,使得显影剂载置体上的显影剂从显影剂载置体分离,将新的显影剂供给显影剂载置体,但是,若残留磁化变大,显影剂从显影剂载置体的分离变差,不能分离因紧接之前显影导致调色剂浓度降低的显影剂,在该状态下供给像载置体,在此后显影时,显影能力降低,有时会发生紧前形成的图像履历(last image history)在此后显影时产生的所谓“牵连”。
磁辊越是高速旋转,显影剂分离变难,所以,在高速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越容易发生。也考虑在高速图像形成装置使用时,载体的残留磁化σr为2emu/g以下。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的材料。
<载体芯材微粒>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载体芯材微粒,只要是磁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铁、钴等的强磁性金属,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铁氧体等的氧化铁,各种合金或化合物,将这些磁体分散到树脂中形成的树脂微粒等。其中,从磁化角度看,比较好的是Mn系铁氧体,Mn-Mg系铁氧体。
本发明的载体芯材微粒较好的是,体积密度和BET比表面积低,且磁化高者。
上述芯材微粒的体积密度较好的是1.5g/cm3以上,2.2g/cm3以下。不足1.5g/cm3时,载体微粒的磁化变弱,有时发生载体附着,若超过2.2g/cm3,有时减少在显影夹持部的载体个数。
作为降低芯材的体积密度的方法,以往实行通过降低烧成时的温度,或缩短烧成时间,在中途停止晶体成长的方法。若根据该方法,容易在芯材表面形成凹凸或细小的空隙,包覆层因在显影装置内的搅拌而被磨损,容易露出芯材的凸部。
使用表面凹凸多的芯材时,实际使用中在显影装置内长时间使用时,凸部的包覆层易磨损,芯材过多露出,初始电阻值和使用后的电阻值的变化大,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的量和附着方式发生变化,造成图像品质不稳定。
又,实心部的载体附着当载体电阻越低时越容易发生,若芯材凸部暴露变多,则容易引起实心部的载体附着。使用芯材表面凹凸大的芯材时,初始不发生实心部载体附着,但因在显影装置内的搅拌,包覆层磨损,芯材凸部暴露,实心部的载体附着情况恶化。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需要例如增厚包覆层,若增厚包覆层,则造成载体每个微粒的磁化降低等。
又,表面凸凹多,存在多个孔穴的芯材实施通过氧化处理的高电阻化处理时,磁力降低。
在此所说的芯材表面凸凹可以用BET比表面积表示,本发明的载体芯材的重均粒径(重量平均粒径)处于20~55μm的范围,较好的是处于0.09~0.20m3/g的范围。
只要是该范围的BET比表面积,芯材表面的凸凹少,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的量、附着方式不变,能进一步防止载体附着恶化。
为了得到体积密度低,磁化高,且BET比表面积在0.09~0.20m3/g范围内的芯材,可以用以下方法制作:例如,通过使烧成前的芯材组成物中含有挥发性物质,烧成时上述挥发性成分挥发后成为空隙,降低芯材的体积密度。
此时,烧成初始时,由于挥发性成分挥发,在芯材内部形成空隙,其后,在高温下充分烧成,使晶体成长,在芯材表面附近的空隙变小,或表面的空隙被埋,可以形成空隙被包入在芯材内部那样的形状。
芯材表面的凸凹因高温烧成变少,表面空隙减少,能得到BET比表面积小的芯材。由此,即使实施通过氧化处理的高电阻化处理,也难以造成磁化降低,能维持高磁化。
作为上述挥发性成分,可以列举SiO2,Al2O3,Al(OH)2等,可以通过调节挥发性成分的添加量控制芯材的体积密度,若挥发性成分的量变多,空隙变多,芯材的强度降低,所以,作为挥发性成分的量,较好的是,不足50重量%。
作为高电阻化处理,可以在200~700℃的温度中投入芯材,进行氧化处理,在芯材表面形成氧化膜。
<包覆层>
用包覆层包覆后的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的BET比表面积为0.5m3/g以上,2.0m3/g以下。若小于0.5m3/g,则相对芯材,包覆膜薄,实际使用时芯材容易露出,易引起载体附着。若大于2.0m3/g时,则包覆膜变厚,载体每个微粒的磁化降低,且电阻过高,容易引起“牵连”现象或双重图像现象。
使用拨水性高的硅树脂等时,树脂层容易形成交联构造,确认BET比表面积比单独的芯材大。
上述树脂层的厚度可以通过调节上述树脂相对于上述芯材微粒的含量进行控制。若树脂层厚度过薄,则因显影装置内的搅拌容易造成芯材表面暴露,电阻值的变化大。若树脂层过厚,则载体每个微粒的磁化降低,所以,相对芯材100重量份,较好的是,0.5质量%以上,7.5质量%以下。
<包覆树脂>
作为本发明可使用的包覆树脂,可以列举具有硅醇基和/或水解性官能团的硅树脂、聚合催化剂,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包含具有硅醇基和/或水解性官能团的硅树脂以外的树脂、溶剂的包覆层用组成物形成。
具体地说,既可以一边用包覆层用组成物包覆芯材微粒,一边通过使得硅醇基缩聚形成,也可以用包覆层用组成物包覆芯材微粒后,通过使得硅醇基缩聚形成。
作为一边用包覆层用组成物包覆芯材微粒,一边使得硅醇基缩聚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边赋与热、光等,边用包覆层用组成物包覆芯材微粒的方法等。
又,作为用包覆层用组成物包覆芯材微粒后,使得硅醇基缩聚形成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用包覆层用组成物包覆芯材微粒后,进行加热的方法等。
作为具有硅醇基和/或水解性官能团的硅树脂以外的树脂,可以列举丙烯酸树脂,氨树脂,聚乙烯树脂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卤化烯烃树脂,聚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氟乙烯,聚氟化亚乙烯,聚三氟乙烯,聚六氟丙烯,氟化亚乙烯和氟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和氟化亚乙烯基和非氟化单体的三聚物等的氟化三聚物,不具有硅醇基或水解性官能基的硅树脂等,可以二种以上并用。
又,可以使用以下树脂:加水分解含以下结构式1的共聚物,通过生成硅醇基并缩聚得到含交联物的树脂。
在结构式1中,R1,m,R2,R3,X,和Y分别表示以下物质:
R1:氢原子或甲基
m:碳原子数1~8的烯烃基
R2:碳原子数1~4的烷基
R3:碳数1~8的烷基,或碳数1~4的烷氧基
X=10~90摩尔%
Y=10~90摩尔%
<填充物>
本发明的包覆层可含有填充物。
树脂包覆层的填充物含量较好的是,相对树脂100重量份,使用50~500重量份,更好的是100~350重量份。
通过在包覆层中含有一定量的填充物,能抑制在显影装置长时间使用时的包覆层磨损。填充物量若低于50重量份时,则防止包覆层磨损效果减少,若大于500重量份时,则载体表面出现的树脂比率相对减少,调色剂在载体表面易失效(spent)。
再有,上述填充物的粒径较好的是处于50~800nm的范围,更好的是,含有处于300~700nm粒径的填充物。
通过具有一定范围的粒径,填充物容易从包覆层表面出来,易形成局部低电阻,且易刮取载体表而的失效物,耐摩耗性也优异。
填充物粒径使用日立制作所制FE-SEM(S-800),将放大10000倍的填充物微粒像随机选择100个作为样本,使用其数均粒径(个数平均粒径)。
填充物电阻值使用DINS公司制粉体电阻测定系统MCP-PD51,四端子4探针式的LorestaGP,以试料1.0g,电极间距3mm,试料半径10.0mm,负荷20kN进行测定,得到体积电阻值。
作为上述填充物,可以使用导电性填充物、非导电性填充物,也可以并用导电性填充物和非导电性填充物。
导电性微粒可以使用在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硅、硫酸钡、氧化锆等基体,形成二氧化锡或氧化铟作为层的填充物,碳黑等,较好的是氧化铝,二氧化钛,硫酸钡。
作为非导电性的填充物可以使用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硅、硫酸钡、氧化锆等的基体。
<硅烷耦合剂>
在本发明中,包覆层用组成物较好的是含有硅烷耦合剂。由此,能使得填充物微粒稳定分散。
作为硅烷耦合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r-(2-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r-(2-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r-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N-乙烯苄基氨乙基)-r-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r-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r-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三乙酰氧基硅烷,r-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r-苯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三甲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二甲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铵氯化物,r-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1,3-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氮烷,甲基丙酰氧乙基二甲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铵氯化物等,也可以二种以上并用。
作为硅烷耦合剂的市售品,可以列举AY43-059,SR6020,SZ6023,SH6020,SH6026,SZ6032,SZ6050,AY43-310M,SZ6030,SH6040,AY43-026,AY43-031,SH6062,Z-6911,SZ6300,SZ6075,SZ6079,SZ6083,SZ6070,SZ6072,Z-6721,AY43-004,Z-6187,AY43-021,AY43-043,AY43-040,AY43-047,Z-6265,AY43-204M,AY43-048,Z-6403,AY43-206M,AY43-206E,Z6341,AY43-210MC,AY43-083,AY43-101,AY43-013,AY43-158E,Z-6920,Z-6940(东丽·硅公司制)等。
硅烷耦合剂的添加量较好的是相对树脂,添加0.1~10质量%。若硅烷耦合剂的添加量不足0.1质量%,则芯材微粒或填充物微粒与树脂的粘合性降低,长时间使用中有时包覆层脱落,若超过10质量%,则长时间使用中,有时发生调色剂结膜。
<调色剂>
本发明的载体与调色剂混合,作为双组分显影剂使用。
本发明使用的调色剂为在以热可塑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粘合树脂中含有着色剂、微粒、带电控制剂、脱模剂等,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各种调色剂。
该调色剂可以由聚合法、造粒法等各种调色剂制法制作不定形或球形调色剂。又,也可以使用磁性调色剂或非磁性调色剂。
作为调色剂的粘合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混合使用以下树脂。
作为苯乙烯系粘合树脂,可以列举聚苯乙烯、聚乙烯甲苯等的苯乙烯及其取代物的单聚物,苯乙烯-p-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甲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基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α-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乙烯甲基醚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等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作为丙烯酸系粘合剂可以列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此外可以列举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聚乙烯丁缩醛,聚丙烯酸树脂,松香,改性松香,萜烯树脂,酚树脂,脂肪族或脂肪族烃树脂,芳香族系石油树脂,氯化石蜡,石蜡等。
聚酯树脂可以一边确保调色剂保存时的稳定性,一边使得熔融粘度更低,很合适。
又,聚酯树脂与苯乙烯系或丙烯酸系树脂相比,既能确保调色剂保存时的稳定性,且能使得熔融粘度更低,所以,能合适地使用。
这样的聚酯树脂可以通过例如醇成分和羧酸成分的缩聚反应得到。
作为上述醇成分,可以列举聚乙烯二醇,二乙烯二醇,三乙烯二醇,1,2-丙烯二醇,1,3-丙烯二醇,1,4-丙烯二醇,新戊二醇,1,4-丁烯二醇等的二元醇类,1,4-双(羟甲基)环己烷,双酚A,加氢双酚A,聚氧乙烯化双酚A,聚氧丙烯化双酚A等的醚化双酚类,上述物质被碳原子数3~22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取代的2价醇,其它的2价醇,山梨糖醇,1,2,3,6-正己基呋喃,1,4-山梨聚糖,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蔗糖,1,2,4-丁三醇,1,2,5-戊三醇,丙三醇,2-甲基丙三醇,2-甲基-1,2,4-丁三醇,三甲醇乙烷,三甲醇丙烷,1,3,5-三羟甲基苯等的三价以上高价醇单体。
又,作为用于得到聚酯树脂的羧酸成分,可以列举例如十六酸,十八酸,油酸等的单羧酸,马来酸,富马酸,中康酸,柠康酸,对苯二酸,环己烷二羧酸,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丙二酸,上述物质被碳原子数3~22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取代的2价有机酸,上述酸的酸酐,低级烷酯和亚麻酸形成的二聚酸,1,2,4-苯三酸,1,2,5-苯三酸,2,5,7-萘三酸,1,2,4-萘三酸,1,2,4-丁三酸,1,2,5-己三酸,1,3-二羧基-2-甲基-2-亚甲基羧基丙烷,四(亚甲基羧基)甲烷,1,2,7,8-辛四酸吡硫醇三聚酸,这些酸的酸酐等的三价以上的多价羧酸单体。
上述调色剂若并用结晶性聚酯树脂,则可以实现在更低温度下定影,且即使低温也能进一步提高图像的光泽性。具有结晶性的聚酯树脂在玻化温度时发生结晶转变,同时,从固体状态,熔融粘度急剧降低,实现向纸等记录介质的定影功能。
由软化点和差示扫描热量计(DSC)的吸热的最高峰值温度之比,即软化点/吸热的最高峰值温度定义结晶性指数,在此所说的结晶性聚酯由上述结晶性指数表示,结晶性指数为0.6~1.5,较好的是0.8~1.2。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相对聚酯树脂100份,较好的是1~35份,更好的是1~25份。若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比率变高,则在感光体等像载置体表面易发生结膜,同时,保存稳定性恶化。
作为上述环氧系树脂,可以列举双酚A和环氧氯乙醇的缩聚物等,例如EPOMIK R362,R364,R365,R366,R367,R369(以上,三井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制),EPOTOHTO YD-011,YD-012,YD-014,YD-904,YD-017(以上,东都化成公司制),EPIKOTE1002,1004,1007(以上,Shell化学公司制)等的市售品。
作为本发明的调色剂中使用的着色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混合使用碳黑,灯黑,铁黑,群青,苯胺黑染料,苯胺蓝,酞菁蓝,汉撒黄G,若丹明6G色淀,卡口蓝(油蓝),铬黄,喹吖酮,对二氨基联苯黄,玫瑰红,三芳基甲烷系染料,单偶氮系,双偶氮系,染颜料等,以往公知的染颜料,制作目标色调。
透明调色剂时,可以不含着色剂,作为调色剂。
又,也可以在黑色调色剂中含有磁性体,作为磁性调色剂。作为磁性体,可以使用铁、钴等的强磁性体,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Li系铁氧体、Mn-zn系铁氧体,Cu-Zn系铁氧体,Ni-Zn铁氧体,Ba铁氧体等的微粉末。
以充分控制调色剂的摩擦带电性的目的,可以使其含有所谓带电控制剂,例如,单偶氮染料的金属络盐,硝基胡敏酸及其盐,水杨酸,萘甲酸盐,二元酸的Co、Cr、Fe等的金属络合物氨基化合物,4价铵化合物,有机染料等。
在黑色以外的彩色调色剂中,较好的是,使用白色的水杨酸衍生物的金属盐等的白色或透明的材料。
再有,在本发明使用的调色剂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脱模剂。
作为脱模剂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混合使用低分子量聚丙烯,低分子量聚乙烯,巴西棕榈蜡,微晶状体球蛋白蜡,西蒙得木蜡,米糠蜡,褐煤酸蜡等,没有特别限定。
在调色剂中可以添加外添加剂(添加剂)。为了得到良好的图像,重要的是,对于调色剂赋与充分的流动性。为此,一般作为提高流动性材料,添加疏水化的金属氧化物微粒,或润滑剂等的微粒很有效,可以使用金属氧化物,有机树脂微粒,金属皂等作为添加剂。作为上述添加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聚四氟乙烯等的氟树脂,硬脂酸锌的润滑剂,或氧化铈、碳化硅等的研磨剂;例如使表面疏水化的SiO2、TiO2等的无机氧化物等的流动性赋与剂;作为抗结块剂公知者,以及其表面处理物等。为了提高调色剂的流动性,尤其,疏水性硅石很合适。
在本发明的由调色剂和载体组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剂中使用的调色剂的重均粒径为3.0~9.0μm,较好的是3.0~6.0μm。
又,调色剂粒径使用库尔特多级计数器II(Coulter counter公司制)测定。
在本发明中,关于载体、载体芯材及调色剂所说的重均粒径Dw是根据以个数基准测定的微粒粒径分布(个数频度和粒径的关系)计算而得。
该场合的重均粒径Dw用以下计算式(1)表示:
Dw={1/∑(nD2)}×{∑(nD4)}    计算式(1)
在计算式(1)中,D表示各频段(channel)存在的微粒的代表粒径(μm),n表示各频段存在的微粒的总数。
所谓“频段”表示用于将粒径分布图中的粒径范围分割为测定幅度单位的长度,本发明场合,采用2μm的等长(粒径分布宽度)。
又,作为各频段存在的微粒的代表粒径,采用各频段保存的微粒粒径的下限值。
在本发明中,载体和载体芯材微粒的数均粒径Dp根据用个数基准测定的微粒粒径分布计算。
此时数均粒径Dp用以下计算式(2)表示:
Dp=(1/N)×(∑nD)    计算式(2)
在计算式(2)中,N表示测定的全部微粒数,n表示各频段存在的微粒的总数,D表示各频段(2μm)存在的微粒粒径的下限值。
在本发明中,使用以下测定机,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和载体通过例如网筛以吸引/鼓风等方式分离后测定。
[粒度分布]
作为粒度分析计,使用Microtrac粒度分析计(型号HRA9320-X100,Honewell公司制)。
其测定条件如下:
[1]粒径范围:100~8μm
[2]频段长(频段宽):2μm
[3]频段数:46
[4]折射率:2.42
[体积密度]
体积密度使用根据日本标准JIS-Z2504的体积比重计(筒井理化学机器公司制)测定。
[磁化]
将载体约0.15g填充至内径2.4mm、高8.5mm的单元盒(cell)后,使用VSM-P7-15(东英工业公司制),在5kOe磁场下测定磁化。
[BET比表面积]
将载体5.0g使用BET比表面积测定装置(岛津制作所制Tristar3000)测定。
也可以将本发明的载体作为由载体和调色剂构成的补给用显影剂,适用于一边排出显影装置内多余显影剂一边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由载体和调色剂构成的补给用显影剂的显影装置能长期间得到稳定的画像品质。
即,显影装置内劣化的载体替换为补给用显影剂中未劣化的载体,从而长期间稳定地保持带电量,得到稳定的图像。
本方式对于高图像面积打印时特别有效。高图像面积打印时的劣化主要是载体劣化,因调色剂失效引起载体带电能力下降,但是,通过使用本方式,在高图像面积时,载体补给量也变多,因此,劣化的载体替换频度变高。由此,可以得到长期间稳定的图像。
补给用显影剂的混合比率设为相对载体1重量份,调色剂为2~50重量份的配合比例,较好的是,5~12重量份的配合比例。
调色剂不足2重量份时,补给载体量过多,成为载体供给过多,显影装置中的载体浓度过高,调色剂的带电量易增加。又,因调色剂的带电量增加,显影能力降低,图像浓度降低。若超过50重量份,则补给用显影剂中的载体比例变少,因此,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载体替换变少,不能期待对于载体劣化的效果。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方法以及电子照相显影装置的例子,这些例子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方法以及显影装置的概略图,以下那样的变形例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在图1中,与作为潜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20对向,配置显影装置40,该显影装置40主要由作为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套41、显影剂收纳部件42、作为限制部件的刮板43、支承壳体44等构成。支承壳体44在感光体鼓20侧具有开口,在内部收纳调色剂21的作为调色剂收纳部的调色剂料斗45与所述支承壳体44接合。显影剂收纳部46与调色剂料斗45邻接,收纳由调色剂21和载体微粒23构成的显影剂,在所述显影剂收纳部46设有显影剂搅拌机构47,搅拌调色剂微粒21和载体微粒23,用于向调色剂微粒赋与电荷。
在调色剂料斗45内部,配设由没有图示的驱动手段驱动回转的作为调色剂供给手段的调色剂搅拌器48以及调色剂补给机构49。调色剂搅拌器48以及调色剂补给机构49将调色剂料斗45内的调色剂21向着显影剂收纳部46一边搅拌一边送出。
在感光体鼓20和显影套41之间的空间,由调色剂21和载体微粒23构成显影剂,形成显影夹持部。由没有图示的驱动手段朝着图示箭头方向驱动回转的显影套41为了由载体微粒23形成磁刷,在该显影套41内部具有作为磁场发生手段的磁铁,该磁铁相对显影装置40配设为相对位置不变。
在显影剂收纳部件42的与安装在支承壳体44侧对向侧,一体地安装限制部件(刮板)43。限制部件(刮板)43在本例中配设为在其前端和显影套41的外周面之间保持一定间隙的状态。
非限定地使用这样的装置,本发明的显影方法按以下实行。即,通过上述构成,从调色剂料斗45内部由调色剂搅拌器48以及调色剂补给机构49送出的调色剂21运向显影剂收纳部46,通过用显影剂搅拌机构46搅拌,赋与所希望的电荷,与载体微粒23一起作为显影剂,载置在显影套41上,运送到与感光体鼓20外周面对向的显影夹持部位置,仅仅调色剂21与形成在感光体鼓20上的静电潜像静电结合,在感光体鼓20上形成调色剂像。
图2是表示具有这样的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例的截面图。在鼓状像载置体即感光体鼓20的周围,配置像载置体充电部件32,像曝光系统33,显影装置40,转印机构50,清洁机构60,消电灯70,本例场合,像载置体充电部件32表面和感光体鼓20表面隔开约0.2mm的间隙,处于非接触状态,当通过像载置体充电部件32对感光体鼓20施以充电时,通过没有图示的电压施加手段对像载置体充电部件32施加交流成分叠加在直流成分的电场,通过该电场对感光体鼓20充电,使得感光体鼓20表面带电,能减少带电不匀,很有效。包含显影方法的图像形成方法以下面动作实行。
图像形成的一连串的处理可以用负-正处理进行说明。具有有机光导电层的感光体鼓(OPC)为代表的像载置体20用消电灯70消电,用带电充电器或充电辊的充电部件32使得像载置体20均一带负电,由像曝光系统(激光光学系统)33照射激光形成潜像(在本例中,曝光部电位的绝对值成为比非曝光部电位的绝对值低的电位)。
激光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出,通过高速回转的多面棱柱体的多面镜等沿着像载置体20的回转轴方向扫描像载置体20(感光体鼓20)的表面。作为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套41位于显影手段或显影装置40,显影剂由供给到显影套41上的调色剂微粒以及载体微粒的混合物构成,上述形成的潜像由上述显影剂显影,形成调色剂可视像。当潜像显影时,从电压施加机构(没有图示)向显影套41,在像载置体20的曝光部和非曝光部之间,施加某适当大小的电压或将交流电压叠合在其上的显影偏压。
另一方面,转印介质(例如纸)80从供纸机构(没有图示)供给,在上下一对定位辊(没有图示)与图像前端取得同步,供给到像载置体20和转印部件50之间,转印调色剂像。这时,较好的是,对转印部件50施加与调色剂带电极性逆极性的电位,作为转印偏压。此后,转印介质或中间转印介质80与像载置体20分离,得到转印像。
残留在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微粒用作为清洁部件的清洁刮板61回收到清洁机构60内的调色剂回收室62。
回收的调色剂微粒由调色剂再利用手段(没有图示)运送到显影部以及/或调色剂补给部,可以再使用。
图像形成装置配置多个上述显影装置,可以是将调色剂像顺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之后,送向定影装置,通过热等使得调色剂定影的装置,也可以暂时将多个调色剂像转印在中间转印介质上,再将其一下子转印在转印介质后,进行同样的定影的装置。
图3表示本发明的使用电子照相显影方法的另一处理例子。感光体鼓20在导电性支承体上至少设有感光层,由驱动辊24a,24b驱动,由充电辊32充电,由光源33进行像曝光,由显影装置40显影,使用充电器50进行转印,由光源26进行清洁前曝光,由刷状清洁手段64及清洁刮板61进行清洁,由消电光源70进行消电,反复实行上述处理。在图3中,从支承体侧对感光体鼓20(当然,该场合支承体具有透光性)进行清洁前曝光的光照射。
图4表示本发明处理卡盒一例。该处理卡盒使用本发明的载体,一体地支承感光体鼓20,以及接近型的刷状接触充电手段32,收纳本发明的显影剂的显影装置40,至少设有作为清洁手段的清洁刮板61的清洁手段,该处理卡盒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自如。在本发明中,将上述各构成要素结合成一体作为处理卡盒构成,可以将该处理卡盒构成为相对复印机或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
[实施例]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芯材制造方法1)
作为磁性材料,秤量MnCO3和Fe2O3粉成为35∶65比率,进行混合。相对该混合粉100重量份,添加25重量份的SiO2,作为挥发性成分,并加入分散剂,粘合树脂,消泡剂,水混合,形成固含量浓度60%的浆料。
将该浆料离心喷雾,干燥后得到粒径为10~200μm的造粒物。将该造粒物按平均粒径40μm进行分级后,在氮气气氛中以1250℃烧成6小时。得到的烧成物用粉碎机粉碎后,通过筛分进行粒度调整,得到体积平均粒径约为35μm的球形微粒。
该球形微粒在400℃进行3小时表面氧化处理,得到“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1”。
该“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1”的体积密度为1.84g/cm3,在5kOe条件下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8emu/g,且残留磁化σr为0.3emu/g,BET比表面积为0.18m3/g。
(芯材制造方法2)
除了芯材制造例1的SiO2变更为20重量份以外,其它与芯材制造例1相同,得到“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1”。
该“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2”的体积密度为2.01g/cm3,在5kOe条件下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8emu/g,且残留磁化σr为1.0emu/g,BET比表面积为0.15m3/g。
(芯材制造方法3)
除了芯材制造例1的SiO2变更为15重量份以外,其它与芯材制造例1相同,得到“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3”。
该“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3”的体积密度为2.08g/cm3,在5kOe条件下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8emu/g,且残留磁化σr为1.2emu/g,BET比表面积为0.13m3/g。
(芯材制造方法4)
作为磁性材料,秤量MnCO3和Fe2O3粉成为35∶65比率,进行混合。相对该混合粉100重量份,添加35重量份的SiO2,作为挥发性成分,并加入分散剂,粘合树脂,消泡剂,水混合,形成固含量浓度60%的浆料。
将该浆料离心喷雾,干燥后得到粒径为10~200μm的造粒物。将该造粒物按平均粒径60μm进行分级后,在氮气气氛中以1250℃烧成6小时。得到的烧成物用粉碎机粉碎后,通过筛分进行粒度调整,得到体积平均粒径约为50μm的球形微粒。该球形微粒在400℃进行3小时表面氧化处理,得到“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4”。
该“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4”的体积密度为1.55g/cm3,在5kOe条件下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8emu/g,且残留磁化σr为0.7emu/g,BET比表面积为0.09m3/g。
(芯材制造方法5)
除了芯材制造例4的SiO2变更为40重量份以外,其它与芯材制造例4相同,得到“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5”。
该“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5”的体积密度为1.47g/cm3,在5kOe条件下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8emu/g,且残留磁化σr为0.6emu/g,BET比表面积为0.11m3/g。
(芯材制造方法6)
除了在芯材制造例1中不添加挥发性成分以外,其它与芯材制造例1相同,得到“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6”。
该“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6”的体积密度为2.40g/cm3,在5kOe条件下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9emu/g,且残留磁化σr为0.3emu/g,BET比表面积为0.07m3/g。
(芯材制造方法7)
秤量MnCO3,Mg(OH)2,Fe2O3,以及SrCO3粉,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将该混合粉末用加热炉在850℃、1小时、空气气氛中焙烧,将得到的焙烧物冷却后,粉碎成粒径3μm以下的粉体。
对该粉体添加分散剂,粘合树脂,消泡剂,水,进行混合,形成固含量浓度60%的浆料。
将该浆料离心喷雾,干燥后得到粒径为10~200μm的造粒物。将该造粒物按平均粒径40μm进行分级后,在氮气气氛中以1250℃烧成6小时。得到的烧成物用粉碎机粉碎后,通过筛分进行粒度调整,得到体积平均粒径约为35μm的球形铁氧体微粒。该球形微粒在400℃进行3小时表面氧化处理,得到“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7”。
进行该造粒物的成分分析,为MnO:40.0mol%,MgO:10.0mol%,Fe2O3:50mol%,SrO:0.4mol%。
该“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7”的体积密度为1.94g/cm3,在5kOe条件下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69emu/g,且残留磁化σr为0.7emu/g,BET比表面积为0.22m3/g。
(芯材制造方法8)
除了芯材制造例7的烧成温度设为1250℃以外,其它与芯材制造例7相同,得到“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8”。
该“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8”的体积密度为2.10g/cm3,在5kOe条件下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69emu/g,且残留磁化σr为0.6emu/g,BET比表面积为0.15m3/g。
(芯材制造方法9)
设为由四氧化三铁和酚树脂构成的市售的树脂载体(户田工业公司制MRC101)“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9”。
该“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9”的体积密度为1.90g/cm3,在5kOe条件下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3emu/g,且残留磁化σr为5.2emu/g,BET比表面积为0.07m3/g。
(导电性微粒制造例1)
使得氧化铝(住友化学公司制AKP-30)100g分散到1L水,形成悬浊液,将该悬浊液加热至70℃。将二氯化锡150g和五氧化磷4.5g溶解在2N盐酸1.5L中的溶液,以及12重量%氨水化费三小时滴加到该悬浊液中,使得悬浊液的PH成为7~8。滴加后,过滤悬浊液,洗浄得到的滤饼在110℃下干燥。
接着,将该干燥粉末在氮气气流中以500℃处理1小时,得到“导电性微粒1”。
得到的“导电性微粒1”的平均粒径为600nm,体积固有电阻为3Ω·cm。
(导电性微粒制造例2)
使得氧化铝(住友化学公司制AKP-30)100g分散到1L水,形成悬浊液,将该悬浊液加热至70℃。将二氯化锡11.6g溶解在2N盐酸1L中的溶液,以及12重量%氨水化费40分钟滴加到该悬浊液中,使得悬浊液的PH成为7~8。
接着,将氯化铟36.7g和氯化锡5.4g溶解在2N盐酸450ML中的溶液,以及12重量%氨水化费1小时滴加到该悬浊液中,使得悬浊液的PH成为7~8。滴加后,过滤悬浊液,洗浄得到的滤饼在110℃下干燥。
接着,将该干燥粉末在氮气气流中以500℃处理1小时,得到“导电性微粒2”。
得到的“导电性微粒2”的平均粒径为300nm,体积固有电阻为4Ω·cm。
(树脂合成例1)
向带搅拌机的烧瓶中加入甲苯300g,在氮气气流中升温至90℃。接着,向其中化费1小时滴加用CH2=CMe-COO-C3H6-Si(OSiMe3)3(式中,Me为甲基)表示的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烷84.4g(200mn:Silaplane TM-0701T/氮气株式会社制),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9g(150mn),甲基丙烯酸甲酯65.0g(650mn),和2,2’-偶氮双-2-甲基丁腈0.58g(3mn)的混合物。滴加结束后,再加入将2,2’-偶氮双-2-甲基丁腈0.06g(0.3mn)溶于甲苯15g的溶液(2,2’-偶氮双-2-甲基丁腈的合计量为0.64g=3.3mn),以90~100℃进行3小时混合,使之发生游离基共聚,得到“甲基丙烯系共聚物”。
得到的甲基丙烯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3,000。
其次,用甲苯稀释使该甲基丙烯系共聚物溶液的不挥发部分成为25重量%。如此得到的共聚物溶液的粘度为8.8mm2/s,比重为0.91。
<载体制造实施例1>
从2官能或3官能的单体制作的重均分子量15,000的甲基硅树脂(固含量25%)108重量份;
树脂合成例1制得的“甲基丙烯系共聚物”(固含量25%)27重量份;
导电性微粒制造例1的“导电性微粒1”20重量份;
作为催化剂的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乙酸乙酯)钛TC-750(MatsumotoFine Chemical公司制)7重量份;
作为硅烷耦合剂的SH6020(东丽/硅公司制)1重量份;
使用甲苯稀释上述各成分,得到固含量10wt%的“树脂溶液1”。
使用流床型涂布装置,将流动槽内的温度控制为各70℃,将该“树脂溶液1”涂布到用芯材制造法1制得的“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1”1000重量份上,进行干燥。所得到的载体在电炉中以180℃烧成2小时,得到“载体A”。
该“载体A”的体积比重为1.95g/cm3,BET比表面积为0.9m3/g,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4emu/g,残留磁化σr为0.3emu/g。
<载体制造实施例2>
从2官能或3官能的单体制作的重均分子量15,000的甲基硅树脂(固含量25%)30重量份;
树脂合成例1制得的“甲基丙烯系共聚物”(固含量25%)10重量份;
导电性微粒制造例2的“导电性微粒2”30重量份;
作为催化剂的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乙酸乙酯)钛TC-750(MatsumotoFine Chemical公司制)2重量份;
作为硅烷耦合剂的SH6020(东丽/硅公司制)0.3重量份;
使用甲苯稀释上述各成分,得到固含量10wt%的“树脂溶液2”。
使用流床型涂布装置,将流动槽内的温度控制为各70℃,将该“树脂溶液2”涂布到用芯材制造法2制得的“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2”1000重量份上,进行干燥。所得到的载体在电炉中以180℃烧成2小时,得到“载体B”。
该“载体B”的体积比重为2.06g/cm3,BET比表面积为0.6m3/g,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4emu/g,残留磁化σr为1.0emu/g。
<载体制造实施例3>
从2官能或3官能的单体制作的重均分子量15,000的甲基硅树脂(固含量25%)108重量份;
树脂合成例1制得的“甲基丙烯系共聚物”(固含量25%)27重量份;
导电性微粒制造例1的“导电性微粒1”120重量份;
作为催化剂的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乙酸乙酯)钛TC-750(MatsumotoFine Chemical公司制)7重量份;
作为硅烷耦合剂的SH6020(东丽/硅公司制)1重量份;
使用甲苯稀释上述各成分,得到固含量10wt%的“树脂溶液3”。
使用流床型涂布装置,将流动槽内的温度控制为各70℃,将该“树脂溶液3”涂布到用芯材制造法2制得的“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2”1000重量份上,进行干燥。所得到的载体在电炉中以180℃烧成2小时,得到“载体C”。
该“载体C”的体积比重为2.15g/cm3,BET比表面积为1.0m3/g,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3emu/g,残留磁化σr为1.0emu/g。
<载体制造实施例4>
从2官能或3官能的单体制作的重均分子量15,000的甲基硅树脂(固含量25%)177重量份:
树脂合成例1制得的“甲基丙烯系共聚物”(固含量25%)118重量份;
导电性微粒制造例1的“导电性微粒1”80重量份;
作为催化剂的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乙酸乙酯)钛TC-750(MatsumotoFine Chemical公司制)15重量份;
作为硅烷耦合剂的SH6020(东丽/硅公司制)1重量份;
使用甲苯稀释上述各成分,得到固含量10wt%的“树脂溶液4”。
使用流床型涂布装置,将流动槽内的温度控制为各70℃,将该“树脂溶液4”涂布到用芯材制造法2制得的“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2”1000重量份上,进行干燥。所得到的载体在电炉中以180℃烧成2小时,得到“载体D”。
该“载体D”的体积比重为2.18g/cm3,BET比表面积为1.8m3/g,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2emu/g,残留磁化σr为0.9emu/g。
<载体制造实施例5>
从2官能或3官能的单体制作的重均分子量15,000的甲基硅树脂(固含量25%)135重量份;
导电性微粒制造例1的“导电性微粒1”40重量份;
作为催化剂的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乙酸乙酯)钛TC-750(MatsumotoFine Chemical公司制)7重量份;
作为硅烷耦合剂的SH6020(东丽/硅公司制)1重量份;
使用甲苯稀释上述各成分,得到固含量10wt%的“树脂溶液5”。
使用流床型涂布装置,将流动槽内的温度控制为各70℃,将该“树脂溶液5”涂布到用芯材制造法3制得的“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3”1000重量份上,进行干燥。所得到的载体在电炉中以180℃烧成2小时,得到“载体E”。
该“载体E”的体积比重为2.18g/cm3,BET比表面积为1.1m3/g,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5emu/g,残留磁化σr为1.2emu/g。
<载体制造比较例1>
从2官能或3官能的单体制作的重均分子量15,000的甲基硅树脂(固含量25%)110重量份;
树脂合成例1制得的“甲基丙烯系共聚物”(固含量25%)110重量份;
导电性微粒制造例1的“导电性微粒1”200重量份;
作为催化剂的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乙酸乙酯)钛TC-750(MatsumotoFine Chemical公司制)11重量份;
作为硅烷耦合剂的SH6020(东丽/硅公司制)1.8重量份;
使用甲苯稀释上述各成分,得到固含量10wt%的“树脂溶液6”。
使用流床型涂布装置,将流动槽内的温度控制为各70℃,将该“树脂溶液6”涂布到用芯材制造法3制得的“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3”1000重量份上,进行干燥。所得到的载体在电炉中以180℃烧成2小时,得到“载体F”。
该“载体F”的体积比重为2.27g/cm3,BET比表面积为1.5m3/g,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5emu/g,残留磁化σr为1.2emu/g。
<载体制造实施例6>
从2官能或3官能的单体制作的重均分子量15,000的甲基硅树脂(固含量25%)80重量份;
树脂合成例1制得的“甲基丙烯系共聚物”(固含量25%)20重量份;
导电性微粒制造例2的“导电性微粒2”40重量份;
作为催化剂的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乙酸乙酯)钛TC-750(MatsumotoFine Chemical公司制)5重量份;
作为硅烷耦合剂的SH6020(东丽/硅公司制)0.8重量份;
使用甲苯稀释上述各成分,得到固含量10wt%的“树脂溶液7”。
使用流床型涂布装置,将流动槽内的温度控制为各70℃,将该“树脂溶液7”涂布到用芯材制造法4制得的“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4”1000重量份上,进行干燥。所得到的载体在电炉中以180℃烧成2小时,得到“载体G”。
该“载体G”的体积比重为1.68g/cm3,BET比表面积为0.8m3/g,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4emu/g,残留磁化σr为0.7emu/g。
<载体制造比较例2>
使用流床型涂布装置,将流动槽内的温度控制为各70℃,将上述“树脂溶液7”涂布到用芯材制造法5制得的“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5”1000重量份上,进行干燥。所得到的载体在电炉中以180℃烧成2小时,得到“载体H”。
该“载体H”的体积比重为1.58g/cm3,BET比表面积为0.8m3/g,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4emu/g,残留磁化σr为0.6emu/g。
<载体制造比较例3>
从2官能或3官能的单体制作的重均分子量15,000的甲基硅树脂(固含量25%)135重量份;
树脂合成例1制得的“甲基丙烯系共聚物”(固含量25%)27重量份;
导电性微粒制造例2的“导电性微粒2”30重量份;
作为催化剂的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乙酸乙酯)钛TC-750(MatsumotoFine Chemical公司制)7重量份;
作为硅烷耦合剂的SH6020(东丽/硅公司制)1重量份;
使用甲苯稀释上述各成分,得到固含量10wt%的“树脂溶液8”。
使用流床型涂布装置,将流动槽内的温度控制为各70℃,将该“树脂溶液8”涂布到用芯材制造法6制得的“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6”1000重量份上,进行干燥。所得到的载体在电炉中以180℃烧成2小时,得到“载体I”。
该“载体I”的体积比重为2.47g/cm3,BET比表面积为0.7m3/g,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6emu/g,残留磁化σr为0.3emu/g。
<载体制造比较例4>
使用流床型涂布装置,将流动槽内的温度控制为各70℃,将上述“树脂溶液8”涂布到用芯材制造法7制得的“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7”1000重量份上,进行干燥。所得到的载体在电炉中以180℃烧成2小时,得到“载体J”。
该“载体J”的体积比重为2.10g/cm3,BET比表面积为1.1m3/g,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65emu/g,残留磁化σr为0.7emu/g。
<载体制造比较例5>
除了使用“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8”以外,其它与制作“载体J”方法相同,得到“载体K”。
该“载体K”的体积比重为2.22g/cm3,BET比表面积为1.0m3/g,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65emu/g,残留磁化σr为0.6emu/g。
<载体制造比较例6>
使用流床型涂布装置,将流动槽内的温度控制为各70℃,将上述“树脂溶液8”涂布到用芯材制造法9制得的“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9”1000重量份上,进行干燥。所得到的载体在电炉中以180℃烧成2小时,得到“载体L”。
该“载体L”的体积比重为2.10g/cm3,BET比表面积为0.7m3/g,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67emu/g,残留磁化σr为6.3emu/g。
<载体制造比较例7>
从2官能或3官能的单体制作的重均分子量15,000的甲基硅树脂(固含量25%)15重量份;
树脂合成例1制得的“甲基丙烯系共聚物”(固含量25%)10重量份;
导电性微粒制造例1的“导电性微粒1”20重量份;
作为催化剂的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乙酸乙酯)钛TC-750(MatsumotoFine Chemical公司制)1重量份;
作为硅烷耦合剂的SH6020(东丽/硅公司制)0.2重量份;
使用甲苯稀释上述各成分,得到固含量10wt%的“树脂溶液9”。
使用流床型涂布装置,将流动槽内的温度控制为各70℃,将该“树脂溶液9”涂布到用芯材制造法2制得的“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2”1000重量份上,进行干燥。所得到的载体在电炉中以180℃烧成2小时,得到“载体M”。
该“载体M”的体积比重为2.04g/cm3,BET比表面积为0.4m3/g,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5emu/g,残留磁化σr为1.0emu/g。
<载体制造比较例8>
从2官能或3官能的单体制作的重均分子量15,000的甲基硅树脂(固含量25%)300重量份;
树脂合成例1制得的“甲基丙烯系共聚物”(固含量25%)105重量份;
导电性微粒制造例1的“导电性微粒1”90重量份;
作为催化剂的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乙酸乙酯)钛TC-750(MatsumotoFine Chemical公司制)21重量份;
作为硅烷耦合剂的SH6020(东丽/硅公司制)3重量份;
使用甲苯稀释上述各成分,得到固含量10wt%的“树脂溶液10”。
使用流床型涂布装置,将流动槽内的温度控制为各70℃,将该“树脂溶液10”涂布到用芯材制造法2制得的“球形铁氧体芯材微粒2”1000重量份上,进行干燥。所得到的载体在电炉中以180℃烧成2小时,得到“载体N”。
该“载体N”的体积比重为2.24g/cm3,BET比表面积为2.1m3/g,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0emu/g,残留磁化σr为1.0emu/g。
表1
RS MSR MC EPM1 EPM2 催化剂 SCA
1 108 27 20 7 1
2 30 10 30 2 0.3
3 108 27 120 7 1
4 177 118 80 15 1
5 135 40 7 1
6 110 110 200 11 1.8
7 80 20 40 5 0.8
8 135 27 30 7 1
9 15 10 20 1 0.2
10 300 105 90 21 3
在表1中,各符号意义如下:
RS:树脂溶液
MSR:甲基硅树脂(Methyl Silicone Resin)
MC:甲基丙烯系共聚物(Methacrylic Copolymer)
EPM:导电性微粒(Electroconductive Particulate Material)
SCA:硅烷耦合剂(Silane Coupling Agent)
<显影剂制作>
将载体制造实施例和载体制造比较例得到的“载体A”~“载体N”,使用湍流增强混合器以81rpm搅拌5分钟,使得调色剂浓度为7%,作为评价用显影剂。
又,由载体和调色剂组成的补给用显影剂是调色剂:载体的比率为10:1的补给用显影剂。
<评价方法>
使用市售的数字式彩色打印机(理光公司制RICOH Pro C901),使用评价用显影剂,实施双重图像、载体附着的评价后,打印密度为8%的图像印刷10万张后,同样确认双重图像、载体附着、以及电阻变化。
<双重图像的评价方法>
关于双重图像,装入各评价用显影剂以及补给用显影剂,印刷图7A和图7B所示的纵带图,用X-Rite938(X-Rite公司制)测定中间、后、前三处,套一周份和一周后的浓度差,图7B中,符号a1,a2,a3表示一周后图像部,符号b1,b2,b3表示一周后图像部出现双重图像处。将三处测定的平均浓度差设为ΔID,进行以下分级:
◎:0.01≥ΔID
○:0.01<ΔID≤0.03
Δ:0.03<ΔID<0.06
×:0.06<ΔID
◎:非常良好
○:良好
Δ:允许
×:实际上不能使用的等级
将◎、○、Δ设为合格,×设为不合格。
<图像浓度不匀>
装入各评价用显影剂以及补给用显影剂,按以下条件:
带电电位Vd:-500V
相当于图像部(实心原稿)部分感光后的电位:-100V
显影偏压:DC-400V
印刷实心图像(A4整面)后,确认图像浓度不匀。
○:没有见到图像浓度不匀
×:发生图像浓度不匀
将○设为合格,×设为不合格。
<载体附着(实心部)>
装入各评价用显影剂以及补给用显影剂,按以下条件:
带电电位Vd:-500V
相当于图像部(实心原稿)部分感光后的电位:-100V
显影偏压:DC-400V
在感光体上对附着在实心图像(30mm×30mm)的载体个数进行计数,进行实心载体附着评价。
这时的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设为4%实施。
<载体附着(边缘)>
装入各评价用显影剂以及补给用显影剂,按以下显影条件:
带电电位Vd:-700V
曝光部电位:-100V
显影偏压Vb:DC-500V
在感光体的副扫描方向形成2点线(1001pi/英寸)的图像。
接着,用粘接带(面积100cm2)转印在感光体上显影的2点线,对其个数进行计数,综合评价实心部/边缘的载体附着。
这时的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设为9%实施。
◎:非常良好
○:良好
×:不良(×为不能允许的等级)
<10万张印刷后的电阻值变化>
使用印刷0张的显影剂和印刷10万张的显影剂,测定载体的静电阻。
这时,使用图6所示装置,用795筛孔分离调色剂除去,使得显影剂仅剩载体,使用图5所示装置,测定该载体的电阻值,计算ΔLogR,按如下方法进行判断:
◎:ΔLogR≤0.5
○:0.5<ΔLogR≤1
Δ:1<ΔLogR≤2
×:2<ΔLogR
◎:非常良好
○:良好
△:允许
×:实际上不能使用的等级
表2-1
Figure BDA0000376922300000341
在表2-1中,各符号意义如下:
F:铁氧体微粒
BET:BET比表面积
BD:体积密度
表2-2
Figure BDA0000376922300000351
实施例1至实施例6的显影剂在初始及10万张印刷后实施的双重图像的ΔID都小而良好,实心及边缘的载体附着也少,在初始及10万张印刷后的电阻变化也小,图像变化少。
另一方面,比较例1、比较例3所示的显影剂的双重图像的ΔID大,图像浓度差能用肉眼确认。
比较例2、比较例4、比较例7所示的显影剂在初始及10万张印刷后的载体附着差,比较例4的显影剂的电阻值大大地低下。
比较例5所示的显影剂在10万张印刷后的电阻变化大,细线显影的调色剂量减少,图像浓度上升,能看到图像质量变化,载体附着也进一步恶化。
关于比较例6、比较例8所示的显影剂,虽然双重图像的ΔID小,状况良好,但是,确认图像不匀。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形,包含在记载于权利要求书的技术思想的技术事项全部成为本发明的对象。上述实施例表示合适的例子,本技术领域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公开内容可以实现各种代替例,修正例,变形例,或改进例,上述各例都包含在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范围。

Claims (9)

1.一种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其特征在于:
该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由具有磁性的芯材微粒和包覆该芯材微粒表面的包覆层构成,体积密度为1.6g/cm3以上,2.25g/cm3以下,BET比表面积为0.5m3/g以上,2.0m3/g以下,以5kOe测定时的饱和磁化σ5000为70emu/g以上,且残留磁化σr为2emu/g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芯材微粒的成分为锰铁氧体微粒,其由至少构成为锰的氧化物及铁的氧化物的组合的复合氧化物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芯材微粒的BET比表面积为0.09m3/g以上,0.20m3/g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个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其特征在于:
包含在上述包覆层的树脂含有硅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个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的树脂相对芯材微粒的比率为0.5重量%以上,7.5重量%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个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包覆层含有粒径50nm以上、800nm以下的填充物。
7.一种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个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以及调色剂。
8.一种补给用显影剂,含有载体以及调色剂,所述补给用显影剂的特征在于:
相对载体1重量份,含有调色剂2重量份以上,50重量份以下;
上述载体为权利要求1-6任一个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
9.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工序;
使用显影剂对形成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像的工序;
将形成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工序;以及
使得转印到该记录介质的调色剂像定影的工序;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
上述显影剂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剂。
CN201310396334.0A 2012-09-18 2013-09-04 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显影剂,及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36765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2-204202 2012-09-18
JP2012-204202 2012-09-18
JP2012204202 2012-09-18
JPJP2013-051404 2013-03-14
JP2013051404A JP6115210B2 (ja) 2012-09-18 2013-03-14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3-051404 2013-03-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6520A true CN103676520A (zh) 2014-03-26
CN103676520B CN103676520B (zh) 2017-01-11

Family

ID=49033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96334.0A Active CN103676520B (zh) 2012-09-18 2013-09-04 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显影剂,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80052A1 (zh)
EP (1) EP2708951B1 (zh)
JP (1) JP6115210B2 (zh)
CN (1) CN1036765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1998A (zh) * 2017-08-25 2020-04-21 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磁性芯材及制造方法、载体及制造方法、显影剂及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24405A (ja) * 2014-07-23 2016-02-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キャリア、静電荷像現像剤、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RU2664773C1 (ru) 2014-09-17 2018-08-22 Рикох Компани, Лтд. Проявля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JP6488866B2 (ja) 2015-05-08 2019-03-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キャリア及び現像剤
JP2017003858A (ja) 2015-06-12 2017-0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キャリア及び現像剤
JP6743392B2 (ja) 2016-01-18 2020-08-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キャリア、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627965B2 (ja) 2016-03-17 2020-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二成分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
JP6691322B2 (ja) 2016-03-17 2020-04-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二成分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
JP6699331B2 (ja) * 2016-05-06 2020-05-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キャリア、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753147B2 (ja) 2016-05-31 2020-09-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二成分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769233B2 (ja) * 2016-10-20 2020-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2180143B1 (ko) * 2017-12-29 2020-11-17 국도화학 주식회사 이방 도전성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또는 이를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장치
JP7312374B2 (ja) 2019-07-23 2023-07-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キャリア、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現像剤、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7190993B2 (ja) * 2019-10-11 2022-1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キャリア、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17488A1 (en) * 2006-09-14 2011-05-1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Carrier and two-component developer composed of the carrier
US20120003579A1 (en) * 2010-06-30 2012-01-05 Powdertech Co., Ltd. Ferrite carrier core material and ferrite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using the ferrite carrier
CN102385269A (zh) * 2010-09-06 2012-03-21 佳能株式会社 磁性载体和双组分显影剂
US20120076551A1 (en) * 2003-12-22 2012-03-29 Powdertech Co., Ltd. Resin-coated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comprising the resin-coated carrier
CN102472989A (zh) * 2009-06-29 2012-05-23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及其制造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1197A (en) 1992-12-07 1994-08-23 Xerox Corporation Proper charging of donor roll in hybrid development
JPH0792813A (ja) 1993-09-27 1995-04-07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
JPH07128983A (ja) 1993-11-01 1995-05-19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3356948B2 (ja) 1996-01-09 2002-12-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現像装置
JPH1165247A (ja) 1997-08-12 1999-03-05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
JPH11231652A (ja) 1998-02-18 1999-08-27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
JP2004077568A (ja) 2002-08-09 2004-03-11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現像剤、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及びそのキャリアの製造方法
JP4337523B2 (ja) 2003-11-26 2009-09-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9179A (ja) * 2005-03-16 2006-09-28 Ricoh Co Ltd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その製造方法、該キャリアを含む現像剤、該現像剤を用いる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001609B2 (ja) * 2005-08-25 2007-10-31 パウダ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及び該キャリア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剤
JP5084375B2 (ja) 2007-07-10 2012-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二成分系現像剤
JP5464640B2 (ja) 2007-12-26 2014-04-09 パウダ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樹脂充填型キャリア及び該樹脂充填型キャリア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剤
US20090246675A1 (en) * 2008-02-01 2009-10-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wo-component developer, replenishing developer, and image-forming method using the developers
US20090197190A1 (en) 2008-02-01 2009-08-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wo-component developer, replenishing developer, and image-forming method using the developers
JP5517471B2 (ja) * 2008-03-11 2014-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二成分系現像剤
JP2011095423A (ja) * 2009-10-28 2011-05-12 Toda Kogyo Corp 磁性複合粒子、磁性キャリア、および、現像剤
JP5195716B2 (ja) * 2009-10-28 2013-05-15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磁性キャリア及び現像剤
JP5195590B2 (ja) * 2009-03-31 2013-05-08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磁性複合粒子、磁性キャリア、および、現像剤
EP2416220A4 (en) * 2009-03-31 2016-07-20 Toda Kogyo Corp MAGNETIC COMPONENTS, MAGNETIC CARRIER AND DEVELOPER
JP5075885B2 (ja) * 2009-07-13 2012-11-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2成分現像剤、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488890B2 (ja) * 2009-11-27 2014-05-14 パウダ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多孔質フェライト芯材、樹脂充填型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及び該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剤
JP5550104B2 (ja) 2010-01-25 2014-07-16 パウダ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樹脂充填型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芯材、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及び該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剤
JP2011158830A (ja) 2010-02-03 2011-08-18 Canon Inc 磁性キャリア及び二成分系現像剤
JP5550105B2 (ja) 2010-02-05 2014-07-16 パウダ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樹脂充填型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芯材、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及び該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剤
JP5377386B2 (ja) * 2010-03-29 2013-12-25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そ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および電子写真現像剤
JP5629958B2 (ja) 2010-09-06 2014-11-26 パウダ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樹脂充填型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芯材、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及び該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剤
JP5729210B2 (ja) * 2010-09-14 2015-06-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二成分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それを用いた静電潜像現像剤、カラートナー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静電潜像現像剤を備え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17465B2 (ja) * 2010-09-14 2014-1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二成分現像剤、現像剤入り容器、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407060B2 (ja) 2011-12-20 2014-02-05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芯材および電子写真現像剤
US8974994B2 (en) * 2012-01-31 2015-03-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agnetic carrier, two-component developer, and developer for replenish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76551A1 (en) * 2003-12-22 2012-03-29 Powdertech Co., Ltd. Resin-coated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comprising the resin-coated carrier
US20110117488A1 (en) * 2006-09-14 2011-05-1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Carrier and two-component developer composed of the carrier
CN102472989A (zh) * 2009-06-29 2012-05-23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及其制造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US20120003579A1 (en) * 2010-06-30 2012-01-05 Powdertech Co., Ltd. Ferrite carrier core material and ferrite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using the ferrite carrier
CN102385269A (zh) * 2010-09-06 2012-03-21 佳能株式会社 磁性载体和双组分显影剂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1998A (zh) * 2017-08-25 2020-04-21 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磁性芯材及制造方法、载体及制造方法、显影剂及制造方法
CN111051998B (zh) * 2017-08-25 2023-11-24 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磁性芯材及制造方法、载体及制造方法、显影剂及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08951A1 (en) 2014-03-19
EP2708951B1 (en) 2016-05-25
JP6115210B2 (ja) 2017-04-19
CN103676520B (zh) 2017-01-11
JP2014077974A (ja) 2014-05-01
US20140080052A1 (en) 2014-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6520B (zh) 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显影剂,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1840171B (zh) 静电图像显影剂用载体以及使用该载体的显影剂
KR101040422B1 (ko) 보급용 현상제 및 화상 형성 방법
JP5915040B2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029061B2 (en) Carrier, developer using the carrier, and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developer
US8637218B2 (en) Carri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and developer
WO2016181633A1 (en) Carrier, develop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veloper stored unit,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MX2008011326A (es) Portador, revelador, metodo de formacion de imagenes y cartucho de proceso.
CN106716260A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4603695B (zh) 载体、双组分显影剂、补给显影剂、图像形成方法、处理卡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2854777A (zh) 显影设备、成像装置和处理盒
JP2014153652A (ja)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
JP2014056005A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静電潜像現像用二成分系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885420A (zh) 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双组分显影剂、补给用显影剂、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纳单元
KR20140141504A (ko) 자성 캐리어, 2성분 현상제, 보충용 현상제, 및 화상 형성 방법
JP5915073B2 (ja)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キャリアとトナーとからなる静電潜像現像剤及び該現像剤を用い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1957568B (zh) 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US6242146B1 (en) Carrier for electrostatic-charged image developer,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 using the same, and carrier core material reproducing process
JP6930358B2 (ja) キャリア、現像剤、現像剤収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3064856A (ja) 現像装置
CN101846901B (zh) 载体和显影剂
JP63611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357930A (ja)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及び該キャリアを用いた現像剤
JP2017201378A (ja) キャリア、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079311B2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