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1716B -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1716B
CN103671716B CN201310403978.8A CN201310403978A CN103671716B CN 103671716 B CN103671716 B CN 103671716B CN 201310403978 A CN201310403978 A CN 201310403978A CN 103671716 B CN103671716 B CN 1036717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pin
contact point
link
bel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039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1716A (zh
Inventor
中泽辉彦
樽谷郎
樽谷一郎
服部治博
长沢裕二
山根伸志
森敬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71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1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1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17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02Driving-ch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00Driving-belts
    • F16G1/22Driving-belts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 F16G1/24Driving-belts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in the form of li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1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 F16G5/18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in the form of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无级变速器的链条,其卷绕成跨越在各自具有能够改变其间的距离的面对的锥形表面的两个带轮之间并由所述面对的锥形表面夹在中间,该链条包括链节单元和销,其中,所述链节单元中的每个链节单元均构造成使得各自具有开口的板形链节沿链条周向方向定向并沿链条宽度方向布置,所述销中的每个销均延伸穿过沿链条周向方向相邻的链节单元中的链节的开口并在其两端处接触滑轮(20、22)的锥形表面。表示每个销的每个端面的、在垂直于链条周向方向的平面中的形状的形状曲线(52)的曲率半径在带轮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处比在是每个销上的载荷为0时的接触点的初始接触点(C0)处更大。

Description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链式无级变速器的链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该链条的结构。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无级变速器,其包括两个带轮以及柔性环状构件。所述两个带轮各自具有能够改变其间的距离的一对面对的锥形表面。该柔性环状构件卷绕成跨越在所述两个滑轮之间。所述带轮中的一个带轮的旋转通过该柔性环状构件传递至所述带轮中的另一带轮。此时,卷绕在每个带轮上的柔性环状构件的半径通过改变对应的锥形表面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因此可以改变速比。在日本专利No.4821022中描述了一种用作无级变速器的柔性环状构件的链条(板链节式链条)。
该链条构造成使得沿链条周向方向布置的链节(板39、40)通过延伸穿过这些链节的销(枢轴件32、33)彼此联接。每个销的端面接触每个带轮的锥形表面,并且每个销均由每对面对的滑轮夹在中间。在垂直于链条周向方向的平面中,接触每个滑轮的、每个销的每个端面的形状均为圆弧(见段落0023等)。通过使每个销端面形成为圆弧形,减小了销紧抓每个带轮时的冲击。
发明内容
在链式无级变速器的情况下,链条的销紧抓带轮时的冲击变为振动力,因而产生了噪音。然而,除非每个销的端面形成为圆弧形以允许销和带轮与日本专利No.4821022的情况一样尽可能平滑地彼此接触,否则可能不会获得减小噪音的充分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小了链式无级变速器的噪音的链条。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级变速器的链条,该链条卷绕成跨越在两个带轮之间,所述两个带轮各自具有能够改变其间的距离的一对面对的锥形表面,该链条由成对的面对的所述锥形表面夹在中间。该链条在所述两个带轮之间传递动力或旋转。该链条包括链节单元和销,其中,每个链节单元构造成使得各自具有开口的多个板形链节沿链条的周向方向定向,并且所述多个板形链节沿链条的宽度方向布置,每个销延伸穿过所述链节单元中的一个链节单元的链节的开口和所述链节单元中的另一链节单元的链节的开口,所述链节单元中的所述另一链节单元与所述链单节元中的所述一个链节单元在链条的周向方向上相邻,并且所述销中的每个销均在其两端处接触成对的所述锥形表面。每个销的接触带轮的锥形表面的每个端面的形状是这样的形状,使得:表示在垂直于链条的周向方向的平面中的形状的形状曲线的曲率半径在带轮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处比在初始接触点处更大,该初始接触点为每个销上的沿中心线方向的载荷为0时的接触点。
当销由于销上的沿中心线方向的载荷而变形时,接触点的位置朝向沿带轮径向方向的内侧移动。当销上的载荷接近0时,形状曲线的在接触点附近的曲率半径是小的,因此,接触点的位置不会移动得那么多。当载荷增加并且接触点向内移动时,形状曲线的该接触点处的曲率半径变大,并且接触点的移动增加。然而,由于载荷小时接触点的移动小,因此接触点距离初始接触点的距离同样在载荷大时也受到抑制。当载荷大时,曲率半径大,因此接触面积增加并且接触力减小。
该形状曲线可以具有曲率半径从初始接触点朝向带轮径向方向上的内侧逐渐增加的部分。
该形状曲线可以在相对于初始接触点的、带轮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具有呈下述形状的部分,该形状在任意点处的曲率半径由r0+rθτ表示,其中形状曲线上的任意点处的切线与初始接触点处的切线之间所形成的角由θ表示并且r0、r、τ为任意实数。
在上述r0+rθτ中,任意实数τ可以为1。该曲线为渐开线曲线。
销沿链条的周向方向的布置节距可以是随意节距。
每个销的初始接触点的位置可以从每个销的中心线朝向带轮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偏移。
偏移率可以大于或等于0.16。此外,偏移率可以小于或等于0.38。
每个销的相对于带轮的锥形表面的接触点的位置被保持在沿带轮径向方向的外侧处。因此,每个销均容易变形,并且每个销在紧抓时的冲击被抑制,从而减小了噪音。
附图说明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及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链式无级变速器的相关部分的视图;
图2为示出链条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用于说明该链条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该链条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5A和图5B为说明每个销的变形的视图;
图6为示出每个销的变形量改变时振动力的频数分布的变化的图示;
图7为示出每个销接触带轮的状态的细节图;
图8为示出初始接触点的偏移率与销长度的变形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图示;
图9A和图9B为示出取决于曲率半径的接触点的位移的差异的视图;
图10为示出每个销端部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11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每个销端面的形状的视图;
图12为示出每个销端面的相对于链条厚度方向上的位置的曲率半径的图示;
图13为示出与销在销中心线处接触带轮的情况相比销长度相对于销载荷的变形率的图示;
图14为示出与销在销中心线处接触带轮的情况相比每个销的最大接触压力的图示;
图15为示出每个销端面处的接触压力分布的视图;以及
图16为说明曲率参数r和初始曲率半径r0的选择范围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示出链式无级变速器10的相关部分。链式无级变速器10包括两个带轮12、14以及卷绕成跨越在这些带轮之间的链条16。所述带轮中的一个带轮被称作输入带轮12,并且所述带轮中的另一带轮被称作输出带轮14。输入带轮12包括定滑轮20和动滑轮22。定滑轮20固定到输入轴18。动滑轮22能够沿着输入轴18在输入轴18上可滑动地移动。定滑轮20和动滑轮22的互相面对的表面各自具有锥形侧面形状,并且这些表面被称作锥形表面(圆锥形表面)24、26。此处,每个锥形表面均包括完全(常规)锥形表面以及略微凸形或略微凹形的大致锥形表面。锥形表面24、26形成V形凹槽,并且链条16位于该凹槽中,使得链条16的侧表面由锥形表面24、26夹在中间。同输入带轮12一样,输出带轮14包括定滑轮30和动滑轮32。定滑轮30固定到输出轴28。动滑轮32能够沿着输出轴28在输出轴28上可滑动地移动。定滑轮30和动滑轮32的互相面对的表面各自具有锥形侧面形状,并且这些表面被称作锥形表面34、36。锥形表面34、36形成V形凹槽,并且链条16位于该凹槽中,使得链条16的侧表面由锥形表面34、36夹在中间。
输入带轮12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布置与输出带轮14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布置相反。即,动滑轮26在输入带轮12中位于图1中的右侧处;而动滑轮32在输出带轮14中位于左侧处。通过滑动动滑轮22、32,互相面对的锥形表面24、26之间的距离和互相面对的锥形表面34、36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并且由这些锥形表面形成的V形凹槽中的每个V形凹槽的宽度发生变化。由于凹槽宽度的变化,链条的卷绕半径变化。即,当动滑轮22远离定滑轮20移动或动滑轮32远离定滑轮30移动时,对应的凹槽宽度扩大,并且链条16移动至凹槽的更深的位置,因此卷绕半径减小。另一方面,当动滑轮22靠近定滑轮20或动滑轮32靠近定滑轮30时,对应的凹槽宽度变窄,并且链条16移动至凹槽的较浅的位置,因此卷绕半径增大。卷绕半径的变化在输入带轮12与输出带轮14之间互逆。因此,防止了链条16的松弛。由于动滑轮22或动滑轮32滑动,对应的V形凹槽的宽度连续变化,并且卷绕半径也连续变化。因此,可以连续改变动力从输入轴18传递至输出轴28的速比。
图2至图4为示出链条16的结构的细节图。在以下描述中,链条16延伸的方向被称作周向方向,垂直于该周向方向并平行于输入轴18和输出轴28的方向被称作宽度方向,并且垂直于该周向方向和该宽度方向两者的方向被称作厚度方向。图2为示出沿宽度方向观察时链条16的一部分的视图。图3为链条16的提取部分的分解图。图4为示出从外周侧沿厚度方向观察时链条16的一部分的视图。
在图2中,水平方向为周向方向,竖直方向为厚度方向,并且延伸穿过纸张的方向为宽度方向。此外,上侧是链条16的外侧。链条16通过使板形链节40与棒形销42a、42b组合而形成。每个链节40均具有开口38a、38b。各单个链节40具有包括厚度的相同形状,棒形销42a具有相同形状,并且棒形销42b具有相同形状。链节40以预定模式沿宽度方向布置(见图4),并且每对销42a、42b分别在链节40的两端处延伸穿过开口38a、38b。当链条16被滑轮对夹在中间时,一对销42a、42b中的每个销的两端或一对销42a、42b中的任一销的两端接触输入带轮12的锥形表面24、26以及输出带轮14的锥形表面34、36。一对销42a、42b与所述销所延伸穿过的链节40的组被称作链条元件44(见图3)。
图3以部分省略状态示出两个链条元件44-1、44-2。后缀“-1”、“-2”、“-3”在使链条元件以及该链条元件的链节和销区别于其他元件时使用。链条元件44-2由多个链节40-2以及延伸穿过链节40-2的一对销42a-2、42b-2形成。销42a-2、42b-2被分别在链节40-2的两端处压配合至开口38a-1、38b-1,或者通过另一方法固定就位并连接。链条元件44-1也是由多个链节40-1以及延伸穿过链节40-1的一对销42a-1、42b-1类似地形成。此外,一个链条元件的多个链节40组成链节单元46。
相邻的链条元件44-1、44-2通过使销42a、42b分别穿过配对的链节40的开口38b、38a而被联接。如图3所示,左侧链条元件44-2的销42b-2布置在开口38a-1中以位于右侧链条元件44-1的销42a-1的右侧上。另一方面,右侧链条元件44-1的销42a-1布置在开口38b-2中以位于左侧链条元件44-2的销42b-2的左侧上。销42b-2、42a-1在它们的侧表面处彼此接触,并且链条16的张力被传递。当链条16弯曲时,相邻的销,例如销42b-2、42a-1,移动以在互相接触表面上滚动,并且允许弯曲。
图5A和图5B为说明销被滑轮对夹在中间时每个销的变形的视图。图5A和图5B示出输入带轮12。然而,这同样适用于输出带轮。图5A和图5B示出接触输入带轮的滑轮的锥形表面24、26的销。在下文中,为简化起见,将通过将附图标记42指定给销42a和42b之中接触锥形表面的销来进行描述。
图5A和图5B示出在垂直于链条16的周向方向的横截面中销42、定滑轮20和动滑轮22的示意性形状。此外,省略了链条的链节40。在销42未承受来自输入带轮12的两个滑轮20、22的力的状态下,销42沿着中心线的长度(自由长度)为L(见图5A)。当销42以载荷F夹置在滑轮20与22之间时,销42沿带轮径向方向朝向内侧弯曲并且随后销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如图5B所示地减小。此时销42长度的变化用ΔL表示。通过将长度变化ΔL除以载荷和销自由长度L而获得的值被定义为销长度的变形率,并且销的变形量被常规化。
(销长度的变形率)=ΔL/(F×L) (1)
图6为示出设置销的变形量的差异时的振动力的频率特性的对比计算结果的图示。示出了相同旋转速度时的频率分布。由实线表示的图线示出了销的变形量的特性,该变形量为用于由虚线表示的图线的销的变形量的两倍。通过增加销的变形量,减小高阶分量特别是三阶分量和更高阶分量是有效的,并且这在3kHz和更高频带中——特别是在3至5kHz频带中——被确认为是有效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改变销42的变形率,当无载荷F施加时销42与滑轮的锥形表面24、26之间的接触点C的位置从销的中心线转移。在下文中,无载荷施加(F=0)时的接触点被称作“初始接触点C0”。销42的每个端面略微弯曲。通过转移弯曲形状的顶点的位置,可以改变每个初始接触点C0的位置。图7为图5A的初始接触点C0附近的部分的放大视图,并且如同图5A的情况示出垂直于链条的周向方向的横截面。如图7所示,销42与滑轮22之间的初始接触点C0的位置由距离穿过销42的沿带轮径向方向的尺寸b的中心的中心线s的距离d定义。此外,通过将偏移量d除以尺寸b而获得的值被称作偏移率。
(偏移率)=d/b (2)
此处,在附图中,从图7中的销的中心线的向上偏移为正,而向下偏移为负。
由于每个销端面均是弯曲的,因此当销42由于载荷F而变形时,销42的每个接触点C的位置朝向输入带轮12径向内侧(图5A和图7中向下)移动。此外,通过施加载荷F,销42的每个端面变平,并且接触锥形表面的部分变成具有面积的接触区域。在下文中,接触区域中接触压力最大的点被称作接触点C。
图8为示出了接触点的偏移率与3至5kHz频带中的声压(总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图示。如该图示所示,能够理解的是,在初始接触点的偏移率增加时,即,在初始接触点C0的位置设定在沿带轮径向方向的外侧处时,更有效地减小噪音。因此,在销42由滑轮20、22夹在中间并且也施加载荷F之后,理想的是,每个接触点C尽可能地不移动并且位于外侧处。这是第一个要求。当实现这个要求时,销42变形并且进一步吸收冲击。
图9A和图9B为示出了每个接触点在每个销端面的曲线为圆弧曲线——即具有单一/简单曲率半径的曲线——时移动的状态的视图。图9A示出曲率半径大的情况。图9B示出曲率半径小的情况。在两种情况之间,初始接触点C0的位置相同,并且当施加相同载荷时,即当销42的弯曲相同时,接触点分别由附图标记C1、C2表示。从图9A和图9B中能够理解的是,接触点的移动随曲率半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将接触点C的位置保持在带轮的径向外侧处,理想地曲率半径是小的。另一方面,当曲率半径减小时,接触面积减小,并且接触压力增加。因此,当载荷F大时,理想地曲率半径是大的。这是第二个要求。
上述两个要求通过减小每个初始接触点C0处或每个初始接触点C0附近的曲率半径并增加沿带轮径向方向的内侧处的曲率半径而实现。通过减小每个初始接触点C0处或每个初始接触点C0周围的曲率半径,当销中心线方向上的载荷F小时,可以抑制每个接触点C的移动。此时,载荷F是小的,因此接触压力不会增加到影响销的强度等。另一方面,当曲率半径大时,相对于销的变形的每个接触点的移动增加。然而,由于每个接触点C在载荷F小的范围内的位移是小的,因此即使当辅助F大时仍可以抑制从初始接触点C0的位移。如果假定载荷F逐渐增加并且变成高载荷,这是能够容易理解的。当载荷小时,接触点C的移动在载荷增加的情况下是小的;然而,随着载荷的增加,接触点C的移动在载荷增加的情况下增加。然而,由于小载荷时的位移小,因此载荷已增加前的总位移被相应地抑制。另一方面,当接触点处的曲率半径大时,接触区域增加,因此可以减小接触压力。
将描述每个销端面的形状的另一具体示例。图10为销42的端面50的细节图。销端面50形成为大致凸形形状。附图中用双箭头表示的方向是链条的周向方向。在附图中,竖直方向是链条的厚度方向,并且该方向在销42位于带轮中——即销42由滑轮夹在中间——时与带轮径向方向一致。在附图中,上侧是沿带轮径向方向的外侧,并且下侧是沿带轮径向方向的内侧。销42的纵向方向是链条的宽度方向,以及该方向与带轮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一致。穿过链条的中心线并垂直于链条的周向方向的平面中的每个销端面的形状被称作形状曲线。该形状曲线通过由附图标记52表示的虚线和从图10中的虚线延伸的实线示出。初始接触点C0被允许相对于销的中心线定位在沿带轮径向方向的外侧处。接触点C在施加载荷时从初始接触点C0沿着形状曲线52的实线部分移动。接触点C无需移动至形状曲线52的下端。
该形状曲线可以是由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曲率半径的连续圆弧形成的曲线。此时,第一部分的曲率半径大于相对于第一部分位于沿带轮径向方向的外侧的第二部分的曲率半径。所述曲率半径可以朝向沿带轮径向方向的内侧连续变化。
图11是形状曲线52的示例的细节图。图11所示的形状曲线52具有任意点处的曲率半径被如下表示的部分,其中,在该形状曲线52中,曲线的任意点处的切线与初始接触点C0处的切线之间形成的角度为θ。
r0+rθτ(其中r0、r、τ为任意实数) (3)
由上述数学表达式(3)表示的部分可以看作是可以由于载荷而弯曲成接触滑轮的部分。具体地,例如,该部分的范围为从初始接触点C0、朝向沿带轮径向方向的内侧、至最大载荷施加至销时的接触点C或接触区域。当销42在形状曲线52上的点C处接触滑轮20、22时,形状曲线的曲率半径用r0+rθτ表示,其大于初始接触点C0处的r0。数学表达式(3)在τ=1时表示渐开线曲线。
图12为示出改变τ的值时形状曲线的曲率半径的变化的图示。横坐标轴表示相对于销中心(0)的位置,并且右侧表示沿带轮径向方向的外侧。初始接触点的位置由C0表示。能够理解的是,曲率半径从初始接触点C0逐渐增加。
在垂直于链条的厚度方向的平面所截取的横截面中销端面50的形状可以具有单一的曲率半径。在与滑轮的接触被假定为沿厚度方向的范围中,销端面50可以具有共同的截面形状。
图13为利用由数学表达式(1)限定的销长度的变形率来示出与接触点位于销中心线处的情况相比的变形量的对比的图示。即,2.0的变形率意味着变形是与销在销中心线处接触滑轮的情况下的销长度的变形率对应的变形的两倍。该图示中的虚线示出了初始接触点C0转移至外侧并且形状曲线具有单一曲率半径的情况。该图示中的实线表示初始接触点C0设定为与虚线的情况中一样并且形状曲线具有通过在数学表达式(3)中设定τ=1而获得的曲率半径的情况。数学表达式(3)中的参数设定成使得最大载荷时的最大接触压力与单一曲率半径(虚线)的情况中的相等。
图14为示出与沿中心线方向施加到销的载荷F对应的最大接触压力的图示。实线与虚线之间的区别类似于图13的实线与虚线之间的区别。如上所述,在实线与虚线之间,最大载荷时的最大接触压力相等。
从图13中能够理解的是,销在由数学表达式(3)表示形状曲线的情况下比在单一曲率半径的情况下变形了更大的量。因此,销紧抓带轮时的冲击减小,从而能够预期有利地减小了噪音。此外,从图14中能够理解的是,接触压力增加,但是接触压力的增加量并不那么大。
图15为示出载荷F施加到销时的接触压力分布的视图。每个销端面50中绘出的圈是连接相等接触压力的等压线。内部等压线表示更高的接触压力。低载荷F1、中间载荷F2以及高载荷F3分别对应于图13和图14中所示的销载荷“F1”、“F2”以及“F3”。此外,上列表示在形状曲线52为单一曲线即圆弧的情况下的接触压力分布。即,上列对应于由图13和图14中的虚线表示的情况。下列表示在形状曲线52通过在数学表达式(3)中设定τ=1而获得——即形状曲线52为渐开线曲线——的情况下的接触压力分布。即,下列对应于由图13和图14中的实线表示的情况。在低载荷F1时,接触点处的曲率半径在渐开线情况下比在圆弧情况下更小,因此接触区域狭窄并且最大接触压力也高。此时的最大接触压力由于小载荷而不是那么高,并且不会影响销的强度、耐用性等。数学表达式(3)中的参数(r、r0)被确定成使得在高载荷F3时最大接触压力与圆弧情况下的相等。该接触区域也大致相等。渐开线情况下从低载荷F1到高载荷F3的接触点的位移D2小于接触点的位移D1(D1>D2)。通过采用渐开线,接触点在高载荷时位于沿带轮径向方向的外侧处,因此销42容易变形并且能够预期有利地减小噪音。
图16为说明设定表示形状曲线的示例的数学表达式(3)中的参数(曲率参数r、初始曲率半径r0)的方法的视图。在这种方法中,由数学表达式(3)表示的形状曲线与具有单一曲率半径(150mm)的形状曲线52对比来进行估算。此处,渐开线(τ=1)将作为示例来描述。此外,对比是在链条的卷绕半径最小并且销载荷F最大的情况下做出的。这是销端面上的接触压力最高的条件。
在图16中,由数学表达式(1)限定的销长度的变形率的对比由实线表示。指定给线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单一曲率半径的情况相比销长度的变形的变化程度。例如,当数值为1.1时,其表示变形以1.1的系数发生。与单一曲率半径的情况相比需要进一步的变形,因此,例如,参数(r、r0)被选择成落入由数值1.05表示的实线的左侧的区域内。
图16中的虚线表示接触压力的最大值的对比。当数值为0.9时,其表示最大接触压力为单一曲率半径(150mm)的情况下的最大接触压力的0.9倍。如果该单一曲率半径考虑到销的强度、耐用性等而确定,则承受比单一曲率半径的接触压力更高的接触压力可能会导致销的强度、耐用性等性能出现问题。因此,参数(r、r0)被选择成落入数值1.0的虚线的右上侧的区域内。
通过上述两个条件(销长度的变形率、接触压力的最大值),曲率参数r和初始曲率半径r0被允许从图16中的斜线阴影范围中选择。
在图8中,空圆“O”表示实际测量值。虚线为近似曲线。接触点C位于销的中心线s处的情况由点A2表示。为了将点A2转移至点B2,需要将偏移率0改变为偏移率0.16,其中,在点A2时的声压在点B2中减小了3dB。噪音的实际测量值在速比为1、无载荷、输入旋转速度为700至3000rpm以及施加了对应于低载荷的带轮夹紧力的条件下获得。通过将偏移率设定到点B2的右侧的范围内,即设定到大于或等于约0.16的值,与初始接触点C0位于销的中心线处的情况相比,能够预期获得在3至5kHz频带中的总值的3dB或更大改善的有利效果。
如果偏移率增加,则销42的变形会在销42由输入带轮12或输出带轮14夹在中间时增加,因此疲劳强度成为问题。疲劳强度为上限时的偏移率为约0.38。图8中的点E2是考虑到疲劳强度的上限值。
通过将初始接触点C0的偏移率设定到0.16至0.38,可以满足对3至5kHz频带中的噪音的减小以及对疲劳强度的要求。
销42a、42b沿链条16的周向方向的布置的节距可以是恒定节距;作为替代,该节距也可以是随意节距。通过采用随意节距,可以减小链条的噪音中的销紧抓的一阶分量。通过随意节距,更高阶分量增加;然而,可以通过允许销容易地变形来抑制更高阶分量的增加。随意节距可以通过改变用于每个链节单元46的每个链节的开口38a、38b之间的间距来采用。当开口38a、38b之间的间距改变时,每个链节40的长度可以变化,或者开口38a、38b的位置可以改变而每个链节40的长度保持不变。
下文将描述本发明的合适的模式。一种用于无级变速器的链条,该链条卷绕成跨越在两个带轮之间,所述两个带轮各自具有能够改变其间的距离的一对面对的锥形表面,并且所述链条环绕所述带轮。该链条通过联接如下链条元件而形成。每个链条元件均包括链节单元以及两个销,其中,该链节单元构造成使得各自具有开口的多个板形链节沿链条的周向方向定向并且沿链条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两个销分别在链节的两端处延伸穿过开口,所述销中的至少一个销在两端处接触锥形表面。所述链条元件联接成使得沿链条的周向方向相邻的链条元件中的一个链条元件的销穿过链条元件中的另一链条元件的链节的开口。在垂直于链条的周向方向的平面中,销的接触锥形表面的每个端面的曲率半径从销上的沿中心线方向的载荷为0时的初始接触点朝向沿每个带轮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增加。

Claims (7)

1.一种用于无级变速器(10)的链条(16),所述链条卷绕成跨越在两个带轮(12、14)之间,所述两个带轮(12、14)各自具有能够改变其间的距离的一对面对的锥形表面(24、26、34、36),所述链条由成对的面对的所述锥形表面夹在中间,所述链条的特征在于包括:链节单元(46),所述链节单元(46)各自构造成使得各自具有开口(38a、38b)的多个板形链节(40)沿所述链条的周向方向定向并且所述多个板形链节沿所述链条的宽度方向布置;以及
销(42a、42b),所述销(42a、42b)各自延伸穿过所述链节单元中的一个链节单元的链节的开口和所述链节单元中的另一链节单元的链节的开口,所述链节单元中的所述另一链节单元与所述链节单元中的所述一个链节单元在所述链条的周向方向上相邻,并且所述销各自在该销的两端处接触成对的所述锥形表面,其中,
表示每个销的每个端面的、在垂直于所述链条的周向方向的平面中的形状的形状曲线(52)的曲率半径在带轮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处比在初始接触点(C0)处更大,每个销的每个端面接触各自的锥形表面,所述初始接触点为当所述销上的沿中心线方向的载荷为0时的接触点(C),
所述形状曲线具有曲率半径从所述初始接触点朝向带轮径向方向上的所述内侧逐渐增加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其中,所述形状曲线在相对于所述初始接触点的、带轮径向方向上的所述内侧具有呈下述形状的部分,所述形状在任意点处的曲率半径由r0+rθτ表示,其中所述形状曲线上的任意点处的切线与所述初始接触点处的切线之间所形成的角由θ表示并且r0、r、τ为任意实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条,其中,所述任意实数τ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链条,其中,所述销沿所述链条的周向方向以随意节距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链条,其中,所述初始接触点的位置从每个销的中心线朝向带轮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链条,其中,所述偏移的比率大于等于0.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条,其中,所述偏移的比率小于等于0.38。
CN201310403978.8A 2012-09-06 2013-09-06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717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6003A JP5951418B2 (ja) 2012-09-06 2012-09-06 無段変速機のチェーン
JP2012-196003 2012-09-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1716A CN103671716A (zh) 2014-03-26
CN103671716B true CN103671716B (zh) 2017-04-26

Family

ID=49150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0397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71716B (zh) 2012-09-06 2013-09-06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16287B2 (zh)
EP (1) EP2706264B1 (zh)
JP (1) JP5951418B2 (zh)
CN (1) CN1036717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51799B2 (ja) * 2011-10-31 2016-02-03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無段変速機のチェーン
JP5840293B2 (ja) * 2012-07-06 2016-01-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金属ベルト用エレメント
WO2019005035A1 (en) * 2017-06-28 2019-01-03 Borgwarner Inc. CHAIN OF TRANSMISSION, PIN AND LINK
DE102018117404A1 (de) * 2018-07-18 2020-01-2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aschenkette mit einem eine hervorstehende Nase als Anlagepunkt ausbildenden Sicherungselement sowie ei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Laschenkette
CN115003929A (zh) * 2020-02-19 2022-09-02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供板式连杆链的摇杆销对所用的摇杆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3252A (en) 1969-10-20 1971-06-08 Trw Inc Roller gear drive preloading device
DE2356289C2 (de) * 1973-11-10 1975-06-26 P.I.V. Antrieb, Werner Reimers Kg, 6380 Bad Homburg Laschenkette für Kegelscheibengetriebe
DE3413384C2 (de) * 1984-04-10 1986-05-07 P.I.V. Antrieb Werner Reimers GmbH & Co KG, 6380 Bad Homburg Laschenkette für stufenlos verstellbare Kegelscheibengetriebe
DE3447092A1 (de) * 1984-12-22 1986-07-03 P.I.V. Antrieb Werner Reimers GmbH & Co KG, 6380 Bad Homburg Stufenlos uebersetzungseinstellbares kegelscheiben-umschlingungsgetriebe
DE3526062A1 (de) * 1985-07-20 1987-01-22 Piv Antrieb Reimers Kg Werner Laschenkette fuer kegelscheibengetriebe
DE3627815C1 (de) * 1986-08-16 1987-08-06 Piv Antrieb Reimers Kg Werner Laschenkette fuer Kegelscheibengetriebe
DE3631213A1 (de) 1986-09-13 1988-03-24 Piv Antrieb Reimers Kg Werner Laschenkette fuer stufenlos verstellbare kegelscheibengetriebe mit asymmetrischem scheibenkeil
DE3819599C1 (zh) * 1988-06-09 1989-06-22 P.I.V. Antrieb Werner Reimers Gmbh & Co Kg, 6380 Bad Homburg, De
DE19708865B4 (de) * 1996-04-03 2006-09-07 Cvt Verwaltungs Gmbh & Co. Patentverwertungs Kg Laschenkette für stufenlos übersetzungseinstellbare Kegelscheibengetriebe
DE10003131B4 (de) 1999-02-06 2012-03-2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Laschenkette
US6416433B1 (en) * 1999-04-19 2002-07-09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Chain-belt transmission with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ratio
JP2001234982A (ja) * 2000-02-24 2001-08-31 Borg Warner Automotive Kk 動力伝達用チェーンベルト
US7993229B2 (en) * 2003-10-17 2011-08-09 Jtekt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JPWO2005085673A1 (ja) * 2004-03-05 2008-01-24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US20070179003A1 (en) 2005-12-17 2007-08-02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Chain
WO2007076777A2 (de) 2005-12-17 2007-07-12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Kette
US20070298921A1 (en) * 2006-06-02 2007-12-27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Plate-link chain and rocker member for a belt-driven conical-pulley transmission
JP2008101747A (ja) * 2006-10-20 2008-05-01 Jtekt Corp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2009209992A (ja) * 2008-03-03 2009-09-17 Jtekt Corp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1716A (zh) 2014-03-26
JP2014052018A (ja) 2014-03-20
EP2706264A3 (en) 2015-05-13
US20140066243A1 (en) 2014-03-06
EP2706264A2 (en) 2014-03-12
US9316287B2 (en) 2016-04-19
JP5951418B2 (ja) 2016-07-13
EP2706264B1 (en)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1716B (zh)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EP1403551B1 (en) Drive belt and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herein such is utilised
WO2005108819A1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動力伝達装置
JP6008982B2 (ja) 連続可変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用の異なるタイプの横断部材を備えた駆動ベルト
EP2587090B1 (en) Chain-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3573917B (zh) 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JP5304917B2 (ja)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US7976418B2 (en) Plate-link chain
JP2009197997A (ja) チェーンベルトおよび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4853017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動力伝達装置
JP2008144825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09103152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の製造方法
JP6221045B2 (ja) 無段変速機用金属ベルト
JP4200702B2 (ja) 伝動用無端ベルト
JP5125648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4893561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08151317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EP3196506B1 (en) Drive belt with a set of nested steel flexible rings
JP4626103B2 (ja) 動力伝達装置のベルト
JP2009079725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11200874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の製造方法
KR20230062407A (ko) 체인
JP2007255545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用リンク、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11069414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13217441A (ja) 無段変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