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8840A - 拉幅机的热风喷嘴和使用该热风喷嘴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拉幅机的热风喷嘴和使用该热风喷嘴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8840A
CN103668840A CN201310045665.XA CN201310045665A CN103668840A CN 103668840 A CN103668840 A CN 103668840A CN 201310045665 A CN201310045665 A CN 201310045665A CN 103668840 A CN103668840 A CN 103668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blast
hot blast
nozzle
spray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56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元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L SU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L SU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L SU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L SUNG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68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8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3/00Machines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fabrics, fibres, yarns, or other materials in long length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3/10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heating or supporting materials; Controlling movement, tension or position of mater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3/00Stretching, tentering or spreading textile fabrics; Producing elasticity in textil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5/00Shaping or stretching of tubular fabrics upon cores or internal fra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拉幅机的热风喷嘴和使用该热风喷嘴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热风流动控制部形成在位于喷嘴板上的每个喷嘴孔的上游边缘上。通过在热风喷嘴的喷嘴板上的喷嘴孔喷射在织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热风的角度(方向)变得垂直于织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从而能够有效地并且高效地执行采用热处理的热定型工艺、染色后的干燥工艺或者收缩工艺。在热风供应管内设置有热风控制件,将在热风吹向热风喷嘴的过程中产生的漩涡最小化,使得热风垂直地喷射在织物上。

Description

拉幅机的热风喷嘴和使用该热风喷嘴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幅机(tenter),拉幅机为一种类型的纺织机械,在该类型的纺织机械上实现对织物(例如机织织物、编织材料)进行热处理、干燥、收缩等,更具体地,涉及拉幅机的热风喷嘴和使用该热风喷嘴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利用由喷嘴孔垂直地喷射在织物上的热风能够更加有效地加工织物,从而防止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漩涡和控制供给的热风量,在所述加工过程中通过热风供应管将热风供给喷嘴。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织物(例如机织织物、编织材料)的处理工艺包括在染色工艺前进行的热定型工艺,在染色工艺后进行的干燥工艺,以及采用热处理的收缩工艺。拉幅机通常用作实现这些工艺的装置。
这样的拉幅机通常包括腔室、热风产生管、加热器、热风供应管、上热风喷嘴、下热风喷嘴和鼓风机。腔室具有上部空间,织物水平穿过该上部空间。腔室还具有位于一端的织物入口和位于另一端的织物出口,所述一端处于织物传递的方向的上游,所述另一端处于织物传递的方向的下游。热风产生管设置在腔室的下部空间内。加热器连接于热风产生管的一部分。热风供应管连接于热风产生管的另一部分并且向上延伸。热风供应管的上部具有多个热风出口,热风出口朝向热风产生管的一部分开口。在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的每一个中,通道型的喷嘴主体具有入口端和封闭的另一端,入口端安装在热风供应管的热风出口上。每个热风喷嘴还具有多个喷嘴孔,多个喷嘴孔形成在朝向织物的喷嘴主体的表面上。鼓风机设置在热风供应管的下端。鼓风机将腔室内的空气抽吸穿过加热器和热风产生管,并且通过热风供应管将空气吹入热风喷嘴内,使得能够通过热风喷嘴的喷嘴孔将热风喷射在织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所述腔室的总长度取决于织物传递的速度和加工织物的条件。腔室由多个连接在一起的单元室组成,通过均分腔室的总长度获得每个单元室的长度。织物入口和织物出口分别设置在上单元室和下单元室内,上单元室和下单元室分别设置在单元室的上游端和下游端。
在使用现有技术的拉幅机实现的热定型工艺、染色工艺和收缩工艺中,当在织物传递的同时运行鼓风机和加热器时,鼓风机将腔室内部的空气抽吸穿过加热器并送入热风产生管。吸入的空气与加热器发生接触,然后通过热交换被加热,从而产生温度在180℃-220℃范围内的热风。鼓风机将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热风吹动穿过热风供应管以供应到热风喷嘴内。
供应到热风喷嘴内的热风通过热风喷嘴的喷嘴板上的多个喷嘴孔喷射到织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从而实现热定型工艺、干燥工艺或收缩工艺。
关于现有技术的拉幅机,韩国专利No.0475663公开了一种拉幅机的热风系统。此处,拉幅机包括串联设置的多个干燥腔室,每个干燥腔室被分为上部和下部。在干燥腔室内,在下部的燃烧器和在上部的混合管沿相反的方向顺序设置。在热风系统中,设置有引入通道,以传递由混合管排出的热风。引入通道设置在干燥腔室的下端至设置燃烧器的侧面的位置。引入通道朝向上端开口,并且朝向下端的所有侧面都由分隔物(partitions)封闭,并且引入通道对下一个腔室的下端开放。
根据上述的韩国专利No.0475663,当从混合管一端吹过来的热风朝向混合管的另一端流动时,通过形成在混合管上的多个喷嘴孔喷射在织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但是,如图21所示,由于喷嘴孔H是在平板形的喷嘴板P上简单地冲压形成,热风通过喷嘴孔H喷射的喷射方向W2不与被传递的织物F垂直,而是相对于热风流动的方向W1倾斜。因此,有问题的是,热定型工艺、染色后的干燥工艺或者通过热处理进行的收缩工艺未被有效地实现。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申请人(发明人)提出了名称为“用于控制施加于拉幅机和干燥机的喷嘴的高温空气的喷射方向和吹气压力的方法和装置”的韩国专利No.0078903。
韩国专利No.0078903公开了一种拉幅机,该拉幅机包括热交换器、导管和具有多个喷嘴孔的喷嘴。在该拉幅机中,引入腔和积累腔形成在各个喷嘴内,喷嘴固定于导管并且通过在导管的通道中设置分配板而设置在导管的通道内。分配板具有冲压在其内的多个喷嘴孔,并且分配板的上表面以一定的角度倾斜。分配板的喷嘴孔和喷嘴的喷嘴孔是在相对于热风经过的方向具有预定倾斜角的平面上压纹形成,使得分配板的喷嘴孔和喷嘴的喷嘴孔朝向热风流动的方向。因此,热风喷射在织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喷射方向变得垂直于织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但是,当在韩国专利No.0078903的拉幅机上反复进行试验和研究时,观察到热风未垂直地喷射在织物上,而是沿热风吹出的方向倾斜,从而使得热定型工艺、染色后的干燥工艺或者通过热处理进行的收缩工艺的效果不太令人满意。
因此,为了克服韩国专利No.0078903的问题,申请人(发明人)重复了多次试验和研究,因此提出了本发明。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名称为“拉幅机的热风系统”(注册日为2005年2月28日)的韩国专利No.10-0475663;
专利文献2:名称为“用于控制施加于拉幅机和干燥机的喷嘴的高温空气的喷射方向和吹气压力的方法和装置”(公开日为1994年7月13日)的韩国专利No.10-0078903(公告号No.94-006246)。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现有技术中产生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将提出一种拉幅机的热风喷嘴和使用该热风喷嘴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在该热风喷嘴和使用该热风喷嘴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中,通过热风喷嘴的喷嘴板上的喷嘴孔喷射在织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热风的角度(方向)变得垂直于织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从而能够有效地并且高效地执行采用热处理的热定型工艺、染色后的干燥工艺或者收缩工艺。
还提出了一种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防止在将来自鼓风机的热风通过热风产生管和热风供应给热风喷嘴的过程中产生漩涡并且控制供应的热风量,从而采用热风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织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拉幅机的热风喷嘴,该热风喷嘴具有多边形管的形状。所述热风喷嘴包括:喷嘴板,该喷嘴板水平设置在朝向织物的位置,所述喷嘴板具有多个喷嘴孔;盖板,该盖板沿与所述织物相反的方向与所述喷嘴板间隔设置;以及两个侧板,每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喷嘴板和所述盖板的定向边缘连接。所述管的一端具有热风入口并且所述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每个所述喷嘴孔的上游边缘上都具有热风流动控制部,所述上游边缘在热风流动的方向的上游,其中,热风流动控制部沿与所述热风喷射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并且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控制所述热风的流动,使得从每个所述喷嘴孔喷出的所述热风垂直地喷射在所述织物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
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可以形成为垂直于所述喷嘴板的垂直部。
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可以形成为沿所述热风流动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部。
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可以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从每个所述喷嘴孔的所述上游边缘垂直延伸,所述水平部从所述竖直部的前端朝向所述封闭端弯曲。
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可以包括弯曲部,该弯曲部从每个所述喷嘴孔的所述上游边缘向每个所述喷嘴孔的下游边缘弯曲。
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可以包括竖直部和弯曲部,所述竖直部形成在每个所述喷嘴孔的所述上游边缘上并且相对于所述喷嘴板垂直弯曲,所述弯曲部形成在所述竖直部的末端上并且朝向所述热风流动的方向的下游弯曲。
优选地,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的前端具有半圆形的形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该热风喷射装置包括:腔室,该腔室具有上部空间、织物入口和织物出口,织物能够水平地通过所述上部空间,所述织物入口在传递所述织物的方向的上游的一端,所述织物出口在传递所述织物的所述方向的下游的一端;热风产生管,该热风产生管设置在所述腔室的下部空间内;加热器,该加热器连接于所述热风产生管的一段;以及热风供应管,该热风供应管将通过连接于所述热风产生管的另一段的热风入口供给的热风通过具有多个热风引导部的热风出口朝向热风喷嘴的热风入口排放。所述热风喷嘴将通过所述热风入口引入的所述热风喷射在所述织物上。所述热风喷嘴具有多边形管的形状。所述热风喷嘴包括:喷嘴板,该喷嘴板水平设置在朝向所述织物的位置,所述喷嘴板具有多个喷嘴孔;盖板,该盖板沿与所述织物相反的方向与所述喷嘴板间隔设置;以及两个侧板,每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喷嘴板和所述盖板的定向边缘连接。所述管的一端具有热风入口并且所述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并且每个所述喷嘴孔的上游边缘上具有热风流动控制部,所述喷嘴孔的上游边缘在热风流动的方向的上游。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沿与所述热风喷射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并且控制所述热风的流动,使得从每个所述喷嘴孔喷出的所述热风垂直地喷射在所述织物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所述热风喷射装置还包括鼓风机,该鼓风机设置在所述热风供应管的下端。所述鼓风机将所示腔室内的空气抽吸穿过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热风产生管,并且将所述空气吹送通过所述热风供应管进入所述热风喷嘴内。
优选地,所述腔室包括:上游单元室,该上游单元室在上游壁上具有织物入口;下游单元室,该下游单元室在下游壁上具有织物出口;以及至少一个中间单元室,该至少一个中间单元室设置在所述上游单元室和所述下游单元室之间。
在每个所述单元室内的空间都可以被均分为上游空间和下游空间。所述上游空间和所述下游空间中的每个中安置有多对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一个热风产生管、一个加热器、一个热风供应管和一个鼓风机。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单元室中,安置在所述上游空间内的所述多对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一个热风产生管、一个加热器、一个热风供应管和一个鼓风机与安置在所述下游空间内的所述多对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一个热风产生管、一个加热器、一个热风供应管和一个鼓风机对称设置。
所述热风喷射装置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热风供应管内的热风控制件,所述热风控制件防止供给所述热风喷嘴的所述热风产生漩涡并且控制供给的所述热风的量。
所述热风控制件可以包括热风路径引导板(hot wind bypass guide plate),该热风路径引导板设置在所述热风供应管的所述热风入口和上热风出口之间。所述热风路径引导板将所述热风入口和所述上热风出口之间的空间划分为热风上通道和热风下通道,从所述鼓风机吹来并且通过所述热风入口引入的热风通过所述热风上通道向上流动,沿着所述热风上通道向上流动的热风通过所述热风下通道从所述热风上通道的上端朝向所述热风喷嘴向下流动。所述热风控制件还可以包括热风反向引导板和热风分配板,该热风反向引导板设置在所述热风供应管的上端并且形成热风反向通道,沿着所述热风上通道向上流动的所述热风通过所述热风反向通道向下反转,所述热风分配板设置为邻近在所述热风下通道内的所述上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分配板朝向所述上热风喷嘴和所述下热风喷嘴的所述热风出口分配热风。所述热风控制件还可以包括第一气流控制板和第二气流控制板,所述第一气流控制板调节位于所述热风反向通道和所述热风下通道之间的通道部分的打开角度,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设置在所述热风下通道内。所述热风喷嘴包括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调节位于所述上热风喷嘴和所述下热风喷嘴之间的通道部分的打开角度。
所述热风路径引导板可以包括:分隔板,该分隔板划分所述热风上通道和所述热风下通道;以及热风引导板,该热风引导板将所述分隔板的下端连接到所述下热风入口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热风引导板具有弯曲的形状,该弯曲的形状防止沿着所述热风下通道向下流动的热风在被朝向所述下热风喷嘴的所述热风入口引导时产生漩涡。
优选地,所述热风反向引导板的两端为弯曲的,从而防止沿着所述热风上通道向上流动的热风在被朝向所述热风下通道向下反转时产生漩涡。
优选地,所述热风分配板具有倾斜板,该倾斜板分配沿着所述热风下通道朝向所述上热风喷嘴和所述下热风喷嘴向下流动的热风。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流控制板具有支撑端,该支撑端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热风供应管的所述上热风出口的上端上。当所述热风供应管向下旋转时,所述热风供应管的自由端邻接所述热风路径引导板的上端并且在所述热风反向通道和所述热风下通道之间关闭。当所述热风供应管向上旋转时,所述热风供应管在所述热风反向通道和所述热风下通道之间打开。
所述第一气流控制板可以具有弯曲部,当所述热风反向通道和所述热风下通道响应于所述第一气流控制板的向上旋转而彼此开放时,所述弯曲部防止在所述热风反向通道中反转的热风产生漩涡。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的支撑端支撑在所述热风路径引导板的中部上,使得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能够上下旋转。当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的自由端邻接所述热风分配板的下端,从而防止沿着所述热风下通道向下流动的热风供向所述下热风喷嘴。当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向下旋转时,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的自由端与所述热风分配板的下端分离,使得沿着所述热风下通道向下流动的热风被供向所述下热风喷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于热风流动控制部设置在喷嘴板上的喷嘴孔孔的上游,通过热风喷嘴的喷嘴板上的喷嘴孔喷射在织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热风的角度(方向)变得垂直于所述织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使得能够有效地并且高效地执行采用热处理的热定型工艺、染色后的干燥工艺或者收缩工艺。
另外,由于在热风供应管内设置有热风控制件,在从鼓风机吹出的热风穿过热风产生管和热风供应管供应给热风喷嘴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漩涡被最小化,并且热风喷射在所述织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角度变得垂直于所述织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使得能够有效地并且高效地执行采用热处理的热定型工艺、染色后的干燥工艺或者收缩工艺。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和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喷嘴的第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的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图2是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
图3是显示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平面图,该热风喷射装置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喷嘴;
图4是沿图3中的线A-A剖切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3中的线B-B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3中的线C-C剖切的剖视图;
图7是显示热风控制部件打开状态下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显示热风控制部件关闭状态下的局部立体图;
图9和图10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喷嘴的第二示例实施方式,其中,图9是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的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图10是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
图11和图1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喷嘴的第三示例实施方式,其中,图11是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的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图12是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
图13和图1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喷嘴的第四示例实施方式,其中,图13是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的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图14是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
图15和图1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喷嘴的第五示例实施方式,其中,图15是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的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图16是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
图17和图18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喷嘴的第六示例实施方式,其中,图17是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的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图18是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
图19是沿图18中的线E-E剖切的剖视图;
图20是沿图18中的线F-F剖切的剖视图;以及
图21是显示现有技术的热风喷嘴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拉幅机的热风喷嘴和使用该热风喷嘴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
图1和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嘴的第一示例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嘴具有管型的结构,该管型的结构具有矩形截面,并且热风喷嘴包括喷嘴板110、盖板120以及两个侧板130、140,该喷嘴板110水平地设置在朝向织物F的位置上,盖板120沿与织物F相反的方向与喷嘴板110间隔设置,两个侧板130、140连接喷嘴板110的和盖板120的两个宽度方向的边缘。喷嘴板110具有多个喷嘴孔150。
在热风喷嘴100中,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构成为具有热风入口160的开口端,并且另一端构成为通过止挡件170封闭的封闭端。鉴于这样的结构,通过开口端的热风入口160引入的热风在朝向封闭端流动时通过喷嘴孔150喷射。
热风喷嘴100构成为使得内截面积在具有热风入口160的开口端较宽并且沿朝向封闭端的方向逐渐变窄,使得通过喷嘴孔喷射的热风在流入热风喷嘴100内时均匀地喷射覆盖从所述开口端至所述封闭端的范围内的整个区域。
为了这个目的,侧板130和侧板140均构成为使得对应于喷嘴板110的边缘是水平的,并且对应于盖板120的边缘由开口端至封闭端朝向喷嘴板110倾斜。因此,盖板120构成为与两个侧板130、140相对应,并且盖板120由开口端至封闭端朝向喷嘴板110倾斜。
上热风喷嘴100和下热风喷嘴100分别设置在织物F的上方和下方,织物F被传递至拉幅机的腔室内部(将在稍后描述所述腔室),使得两个喷嘴板110分别朝向织物F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将热风喷射在被传递的织物F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喷嘴孔150沿喷嘴板11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设置。当喷嘴孔150沿长度方向设置时,喷嘴孔150以相等的间隔沿直线设置。相反地,当喷嘴孔150沿宽度方向设置时,喷嘴孔150以相等的间隔设置但是横向错开。这样的目的在于确保热风从喷嘴孔150喷射覆盖织物F的整个表面。
也就是说,当热风喷嘴板100应用于所述拉幅机时,织物F传递的方向D变为与喷嘴板100的宽度方向相同。此处,当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喷嘴孔150沿直线设置时,在热风束之间形成界限,热风束从沿被传递的织物F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喷嘴孔150中相邻的喷嘴孔喷射出,使得织物上存在热风喷射不到的部分。相反地,当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喷嘴孔150横向错开时,从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喷嘴孔150中相邻的喷嘴孔喷射出的热风束彼此重叠,使得热风能够喷射在织物F的整个表面上,并且没有喷射不到的部分。
通过冲压喷嘴板110形成喷嘴孔150。尽管各个喷嘴孔150可以具有矩形的形状,并且上游边缘S1、下游边缘S2、横向边缘S3和横向边缘S4沿热风流入热风喷嘴100内的方向W1均呈直线形,但是,优选地,上游边缘S1和横向边缘S3、S4为直线形并且下游边缘S2为半圆形(见图1)。
热风流动控制部分180设置在位于喷嘴孔150的上游边缘S1上,该上游边缘S1在热风流动的方向W1的上游。热风流动控制部分180控制通过喷嘴孔150喷射出的热风的流动,使得热风沿垂直于织物F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方向被喷射出(见图1和图2)。
热风流动控制部分180在通过冲压喷嘴板110形成喷嘴孔150的过程中一体形成在喷嘴板110上。也就是说,在通过冲压喷嘴板110形成喷嘴孔150的过程中,进行冲压使得喷嘴孔150的下游边缘S2和横向边缘S3、S4完全被切开而上游边缘S1未被切开。另外,热风流动控制部分180形成在喷嘴孔150的上游边缘S1上,使得热风流动控制部分180可以沿与热风喷射出的方向W2(即沿朝向织物F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热风流动控制部分180形成为垂直于喷嘴板110的垂直部181。
此处,热风流动控制部分180的前缘具有与喷嘴孔150的下游边缘S2相对应的形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喷嘴孔150的下游边缘S2为半圆形,并且热风流动控制部分180的前缘具有相对应的半圆形。
可选择地,喷嘴孔150的下游边缘S2和热风流动控制部分180的前缘可以为直线形。
当通过热风入口160引入热风喷嘴100的热风从所述开口端朝向所述封闭端流动时,热风在各个位置处的喷嘴孔150中被热风流动控制部分180阻挡,然后流经热风流动控制部分180并且继续流向封闭端。
因此,流入热风喷嘴100内的热风不直接流到喷嘴孔150,而是被阻挡并且流经热风流动控制部分180。在这个过程中,热风在压力作用下流经喷嘴孔150,该压力是热风喷嘴100的内压力和外压力的差值。因此,热风通过喷嘴孔150喷射出的角度不受热风流动的速度影响。
在图2中由虚线标示的箭头表示由热风流动控制部分180控制并且不流向喷嘴孔150的热风。
因此,热风通过喷嘴孔150喷射的角度(方向)变成垂直于喷嘴板110和织物F。
图3是显示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平面图,该热风喷射装置应用有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喷嘴。
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包括腔室200、热风产生管300、加热器400、热风供应管500、热风喷嘴100和鼓风机600。腔室200具有织物F水平穿过的上部空间。腔室200的一端具有织物入口203,另一端具有织物出口204,所述一端位于织物F传递的方向的上游,所述另一端位于织物F传递的方向的下游。各个热风产生管300设置在腔室200的下部空间内。各个加热器400连接于热风产生管300的一段。各个热风供应管500在热风入口510(见图6)处向上延伸,热风入口510连接于热风产生管300的另一段。热风供应管500的上部具有热风出口520,该热风出口520朝向热风产生管300的一段开口,并且各个热风喷嘴100的入口端设置在热风出口520内。热风出口520具有多个热风引导部540。热风供应管500通过热风出口520朝向热风喷嘴100的热风入口160排放热风。热风喷嘴100将通过热风入口160引入的热风喷射在织物F上。各个鼓风机600设置在热风供应管500的每个下端处。鼓风机600将腔室200内的空气抽吸穿过加热器400和热风产生管300,并且通过热风供应管500将空气吹入热风喷嘴100。
考虑织物F传递的速度以及热定型工艺、干燥工艺和收缩工艺需要的热风接触时间来决定腔室200的长度,并且腔室200的宽度由织物F的宽度决定。
用于包括热定型工艺、干燥工艺和收缩工艺的上述工艺的腔室200的长度范围为十米至几十米。尽管腔室200可以形成为单独的腔室,但是腔室200通常形成为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单元室200A、单元室200B和单元室200C。
上游单元室200A具有上游壁201,下游单元室200B具有下游壁202。上游壁201具有织物入口203,下游壁202具有织物出口204。
单元室200A是在位于织物传递的方向的上游的上游单元室,单元室200B是在位于织物传递的方向的下游的下游单元室,单元室200C是连接在上游单元室200A和下游单元室200B之间的中间单元室。尽管示意的实施方式中显示了三个单元室200A、200B、200C,但是根据上述的工艺条件,可以连接多个中间单元室200C。
单元室200A、200B和200C的各个内部空间都均分为上游空间和下游空间。在各个上游空间和下游空间中设置有多对上热风喷嘴100和下热风喷嘴100(如图所示为四对)、一个热风产生管300、一个加热器400、一个热风供应管500和一个鼓风机600。
另外,尽管热风喷嘴100、热风产生管300、加热器400、热风供应管500和鼓风机600都可以沿相同的方向设置,但是优选地,上游空间内的部件与下游空间内的部件沿相反的方向设置,即如图所示关于对应的单元室200A、200B、200C的中心线旋转对称。
热风产生管300沿宽度方向设置在对应的单元室200A、200B、200C的一端,并且朝向另一端。热风产生管300的一端具有空气吸入口310,并且另一端具有热风排出口320。加热器400设置在空气吸入口310中。
尽管加热器400能够实施为产生热量的电加热器、热水器等,优选地,加热器400实施为连接于外部热源的热交换器,以将加热器400在各个单元室200A、200B和200C内占据的空间最小化。
热风供应管500的下端具有热风入口510,上端具有多个热风出口520,热风入口510连接于热风产生管300的热风排出口320,多个热风出口520朝向一侧开口。
热风入口510设置在热风供应管500的下端并且朝向热风产生管300。热风出口520设置在热风供应管500的上端并且朝向与热风入口510相同的方向。
热风出口520设置在由多个热风出口(如图所示为四个热风出口)组成的上列和下列。各个热风出口520在其边缘具有喷嘴固定架530,该喷嘴固定架530围绕并且支撑热风喷嘴100的入口端。
热风出口520具有多个热风引导部540(如图所示为三个热风引导部),该多个热风引导部540沿热风喷嘴100的长度方向引导热风。
热风引导部540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具有间隙541,通过间隙541,热风喷嘴100的入口端可以插入热风出口520。
热风引导部540可以设置在热风入口160内,热风入口160形成在热风喷嘴100的入口端。
优选地,鼓风机600实施为离心式鼓风机(centrifugal fan),该离心式鼓风机具有朝向热风产生管300上设置加热器400的一端设置的吸入端和朝向热风供应管500设置的排出端。
下面将对使用具有本发明的热风喷射装置的拉幅机在织物F上进行的热定型工艺、干燥工艺和收缩工艺进行描述。
当加热器400和鼓风机600运转时,织物F通过上游单元室200A的织物入口203引入,穿过中间单元室200C,并且通过下游单元室200B的织物出口204排出。在这个状态下,单元室200A、单元室200B和单元室200C内的空气在鼓风机600的吸入力作用下被抽吸穿过空气吸入口310进入热风产生管300。
此处,由于各个加热器400设置在热风产生管300的各个空气吸入口310内,吸入热风产生管300的空气在穿过加热器400时被加热,从而在热风产生管300内产生热风。
在热风产生管300内产生的热风经过热风产生管300的热风排出口320通过热风供应管500的热风入口510被引入热风供应管500。
被引入热风供应管500的热风上升通过热风供应管500的内部并且通过在热风供应管500的上端的热风出口520排出。通过热风出口520排出的热风通过热风出口160被供应给热风喷嘴100。
被供应给热风喷嘴100的热风通过多个喷嘴孔150喷射在织物F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多个喷嘴孔150形成在热风喷嘴100的喷嘴板110上。因此,织物F可以经历热定型工艺、干燥工艺或者收缩工艺。
另外,热风控制件设置在热风供应管500内,以防止供应给热风喷嘴100的热风产生漩涡并且控制热风供给量。
热风控制件包括热风路径引导板710、热风反向引导板720、热风分配板730、第一气流控制板740和第二气流控制板750(见图6-图8)。热风路径引导板710设置在热风供应管500的热风入口510和上热风出口520之间,并且将热风入口510和上热风出口520之间的空间划分为热风上通道P1和热风下通道P2,从鼓风机600吹来并且通过热风入口510引入的热风通过热风上通道P1向上流动,沿着热风上通道P1向上流动的热风通过热风下通道P2从热风上通道P1的上端朝向热风喷嘴100向下流动。热风反向引导板720设置在热风供应管500的上端,并且形成热风反向通道P3,沿着热风上通道P1向上流动的热风通过热风反向通道P3反转向下。热风分配板730设置为邻近热风下通道P2内的上热风出口520,并且朝向上热风喷嘴100和下热风喷嘴100的热风出口520分配热风。第一气流控制板740在热风反向通道P3和热风下通道P2之间打开和关闭,并且调节打开角度。第二气流控制板750设置在热风下通道P2内。第二气流控制板750打开和关闭热风的通道并且调节打开角度,所述热风朝向上热风喷嘴100和下热风喷嘴100供应。
热风路径引导板710包括分隔板711和热风引导板712,分隔板711划分热风上通道P1和热风下通道P2,热风引导板712将分隔板711的下端连接到下热风入口510的下端。
优选地,热风引导板712具有弯曲的形状,该弯曲的形状可以防止沿着热风下通道P2向下流动的热风在被引向下热风喷嘴100的热风入口160时产生漩涡。
优选地,热风反向引导板720的两端为弯曲的,从而防止沿着热风上通道P1向上流动的热风在被反转朝向热风下通道P2向下流动时产生漩涡。
热风分配板730包括倾斜板731和倾斜板732,该倾斜板731和倾斜板732分配沿着热风下通道P2朝向上热风喷嘴100和下热风喷嘴100流动的热风。倾斜板731和倾斜板732的上端通过弯曲的连接部733连接。
第一气流控制板740具有支撑端,该支撑端可旋转地支撑在热风供应管500的上热风出口520的上端。当热风供应管500向下旋转时,热风供应管500的自由端邻接热风路径引导板710的上端,从而在热风反向通道P3和热风下通道P2之间封闭。当热风供应管500向上旋转时,热风供应管500在热风反向通道P3和热风下通道P2之间打开。因此,调节热风供应管500打开的角度可以控制供应给上热风喷嘴100和下热风喷嘴100的热风量。
尽管第一气流控制板740可以具有平板的形状,优选地,第一气流控制板740具有弯曲部741,在热风反向通道P3和热风下通道P2响应于第一气流控制板740的向上旋转而彼此开放时,该弯曲部741能够防止在热风反向通道P3中反向的热风产生漩涡。
旋转杆742和操作杆743设置为用于控制第一气流控制板740的打开/关闭操作。旋转杆742固定连接于第一气流控制板740的支撑端并且与第一气流控制板740一起旋转。操作杆743铰接于旋转杆742的自由端,使得操作杆734可以上下运动。旋转杆742的自由端还具有槽744,连接于操作杆743的铰链销可移动地插入槽744内。
第二气流控制板750的支撑端支撑在热风路径引导板710的中部上,使得第二气流控制板750可以上下旋转。当第二气流控制板750向上旋转时,其自由端邻接热风分配板730的下端,从而防止沿着热风下通道P2向下流动的热风供向下热风喷嘴100。当第二气流控制板750向下旋转时,其自由端从热风分配板730的下端脱离,使得沿着热风下通道P2向下流动的热风能够供向下热风喷嘴100。可以通过调节第二气流控制板750的开口角度来控制供给下热风喷嘴100的热风量。
固定杆751、连接杆752和操作杆753设置为用于控制第二气流控制板750的开启/关闭操作。固定杆751固定连接于第二气流控制板750的支撑端。连接杆752铰接于固定杆751。操作杆753铰接于连接杆752,使得操作杆753可以水平运动。
尽管可以使用上述的杆和轴操作第一气流控制板740和第二气流控制板750,但是第一气流控制板740和第二气流控制板750自身的支撑端还可以连接于例如伺服机的旋转驱动件,使得可以自动控制第一气流控制板740和第二气流控制板750。
当使用具有上述气流控制件的本发明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在织物上进行热定型工艺、干燥工艺和收缩工艺时,可以通过使用第一气流控制板740和第二气流控制板750控制供给上热风喷嘴100和下热风喷嘴100的热风量,以在最佳水平下执行每个工艺。
图9和图10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喷嘴100的第二示例实施方式。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100中,热风流动控制部180具有倾斜部182,该倾斜部182沿热风流动的方向W1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热风流动控制部180实施为倾斜部182,该倾斜部182沿热风流动的方向W1从上游至下游倾斜。因此,可以减小在热风喷嘴100内流动的热风的流动阻力。还可以防止在热风喷嘴100内流动的热风直接流到喷嘴孔150,使得从喷嘴孔150喷出的热风的方向W2变为垂直于喷嘴板110。
本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的其它部件和功能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的其它部件和功能大致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并且还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图11和图1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喷嘴100的第三示例实施方式。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100中,热风流动控制部180朝向热风流动的方向W1的下游弯曲。
热风流动控制部180包括竖直部183和水平部184,竖直部183从各个喷嘴孔150的上游边缘S1竖直地延伸,水平部184从竖直部183的前端朝向所述封闭端弯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热风流动控制部180包括竖直部183和水平部184,首先,在热风喷嘴100内流动的热风被竖直部183阻挡或者导致在热风喷嘴100内流动的热风围绕竖直部183穿过,然后,被水平部184阻挡或者导致在热风喷嘴100内流动的热风围绕水平部184穿过。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热风直接流向喷嘴孔150,使得热风从喷嘴孔150喷射的方向W2垂直于喷嘴板110。
特别地,由于水平部184可以更可靠地防止热风喷嘴100内流动的热风流向喷嘴孔150,可以更加有效地作用以将热风喷出的方向W2设置为垂直于喷嘴板110和织物F。
本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的其它部件和功能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的其它部件和功能大致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图13和图1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喷嘴100的第四示例实施方式。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100中,热风流动控制部180朝向热风流动的方向W1的下游弯曲。
热风流动控制部180实施为弯曲部185,该弯曲部185从各个喷嘴孔150的上游边缘S1至下游边缘S2弯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热风流动控制部180实施为弯曲部185,所以可以减小在热风喷嘴100内流动的热风的流动阻力。还可以防止热风直接流向喷嘴孔150,使得从喷嘴孔150喷出的热风的方向W2变为垂直于喷嘴板110。
本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的其它部件和功能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的其它部件和功能大致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图15和图1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喷嘴的第五示例实施方式。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100中,热风流动控制部180相对于喷嘴板110垂直弯曲并且朝向热风流动的方向W1的下游弯曲。
热风流动控制部180包括竖直部186和弯曲部187,竖直部186形成在各个喷嘴孔150的上游边缘S1上并且相对于喷嘴板110垂直弯曲,弯曲部187形成在竖直部186的末端上并且朝向热风流动的方向W1的下游弯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热风流动控制部180包括竖直部186和弯曲部187,可以根据竖直部186和弯曲部187的阻挡作用和分流作用更加有效地控制热风的流动。因此,热风从热风喷嘴100的喷嘴孔150喷射的方向W2变得垂直于喷嘴板110。
本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的其它部件和功能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的其它部件和功能大致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图17和图18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喷嘴100的第六示例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100具有包括沿横向对称倾斜的倾斜面111和倾斜面112的波纹形状。另外,喷嘴孔150和热风流动控制部180形成在倾斜面111和倾斜面112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100构成为适合于将压制和变形的织物的纹理恢复至初始的形状。
也就是说,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热风喷嘴100的沿横向对称倾斜的倾斜面111和倾斜面112内具有喷嘴孔150,所以当沿热风喷嘴100的长度方向观察时,从喷嘴孔150喷出的热风沿倾斜方向喷射在机织织物或者编织材料上。因此,从喷嘴孔150以一定倾角喷出的热风在机织织物或者编织材料上形成波纹,从而恢复机织织物或者编织材料的纹理。
尽管本实施方式的热风流动控制部180图示为具有与前述的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热风流动控制部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被采用。
尽管出于说明的目的,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但是在不脱离附属权利要求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Claims (28)

1.一种拉幅机的热风喷嘴,所述热风喷嘴具有多边形的管的形状,所述热风喷嘴包括:
喷嘴板,该喷嘴板水平设置在朝向织物的位置,所述喷嘴板具有多个喷嘴孔;
盖板,该盖板沿与所述织物相反的方向与所述喷嘴板间隔设置;以及
两个侧板,每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喷嘴板和所述盖板的定向边缘连接,其中,
所述管的一端具有热风入口并且所述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端,以及
每个所述喷嘴孔的上游边缘上具有热风流动控制部,所述喷嘴孔的上游边缘在热风流动的方向的上游,其中,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沿与所述热风喷射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并且控制所述热风的流动,使得从每个所述喷嘴孔喷出的所述热风垂直地喷射在所述织物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喷嘴,其中,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包括垂直于所述喷嘴板的垂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喷嘴,其中,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包括沿所述热风流动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喷嘴,其中,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从每个所述喷嘴孔的所述上游边缘竖直地延伸,所述水平部从所述竖直部的前端朝向所述封闭端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喷嘴,其中,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包括弯曲部,该弯曲部从每个所述喷嘴孔的所述上游边缘向每个所述喷嘴孔的下游边缘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喷嘴,其中,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包括:
竖直部,该竖直部形成在每个所述喷嘴孔的所述上游边缘上并且相对于所述喷嘴板垂直弯曲;以及
弯曲部,该弯曲部形成在所述竖直部的末端上并且朝向所述热风流动的方向的下游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喷嘴,其中,所述热风喷嘴具有包括沿横向对称倾斜的倾斜面的波纹的形状,其中,所述喷嘴孔和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形成在所述倾斜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风喷嘴,其中,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的前端具有半圆形的形状。
9.一种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该热风喷射装置包括:
腔室,该腔室具有上部空间、织物入口和织物出口,织物能够水平地通过所述上部空间,所述织物入口在传递所述织物的方向的上游的一端,所述织物出口在传递所述织物的所述方向的下游的一端;
热风产生管,该热风产生管设置在所述腔室的下部空间内;
加热器,该加热器连接于所述热风产生管的一段;
热风供应管,该热风供应管将通过连接于所述热风产生管的另一段的热风入口供给的热风通过具有多个热风引导部的热风出口朝向热风喷嘴的热风入口排放;
其中,所述热风喷嘴将通过所述热风入口引入的所述热风喷射在所述织物上,所述热风喷嘴具有多边形的管的形状,并且所述热风喷嘴包括:
-喷嘴板,该喷嘴板水平设置在朝向所述织物的位置,所述喷嘴板具有多个喷嘴孔;
-盖板,该盖板沿与所述织物相反的方向与所述喷嘴板间隔设置;以及
-两个侧板,每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喷嘴板和所述盖板的定向边缘连接,其中,所述管的一端具有热风入口并且所述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并且每个所述喷嘴孔的上游边缘上具有热风流动控制部,所述喷嘴孔的上游边缘在热风流动的方向的上游,其中,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沿与所述热风喷射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并且控制所述热风的流动,使得从每个所述喷嘴孔喷出的所述热风垂直地喷射在所述织物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
鼓风机,该鼓风机设置在所述热风供应管的下端,其中,所述鼓风机将所述腔室内的空气抽吸穿过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热风产生管,并且将所述空气吹送通过所述热风供应管进入所述热风喷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腔室包括:
上游单元室,该上游单元室在上游壁上具有织物入口;
下游单元室,该下游单元室在下游壁上具有织物出口;以及
至少一个中间单元室,该至少一个中间单元室设置在所述上游单元室和所述下游单元室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在每个所述单元室内的空间都被均分为上游空间和下游空间,所述上游空间和所述下游空间中的每个中安置有多对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一个热风产生管、一个加热器、一个热风供应管和一个鼓风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在每个所述单元室中,安置在所述上游空间内的所述多对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一个热风产生管、一个加热器、一个热风供应管和一个鼓风机与安置在所述下游空间内的所述多对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一个热风产生管、一个加热器、一个热风供应管和一个鼓风机对称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该热风喷射装置还包括在所述热风供应管内的热风控制件,所述热风控制件防止供给所述热风喷嘴的所述热风产生漩涡并且控制供给的所述热风的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热风控制件包括:
热风路径引导板,该热风路径引导板设置在所述热风供应管的所述热风入口和上热风出口之间,其中,所述热风路径引导板将所述热风入口和所述上热风出口之间的空间划分为热风上通道和热风下通道,从所述鼓风机吹来并且通过所述热风入口引入的热风通过所述热风上通道向上流动,沿着所述热风上通道向上流动的热风通过所述热风下通道从所述热风上通道的上端朝向所述热风喷嘴向下流动;
热风反向引导板,该热风反向引导板设置在所述热风供应管的上端并且形成热风反向通道,沿着所述热风上通道向上流动的所述热风通过所述热风反向通道向下反转;
热风分配板,该热风分配板设置为邻近在所述热风下通道内的所述上热风出口,其中,所述热风分配板朝向所述上热风喷嘴和所述下热风喷嘴的所述热风出口分配热风;
第一气流控制板,该第一气流控制板调节位于所述热风反向通道和所述热风下通道之间的通道部分的打开角度;以及
第二气流控制板,该第二气流控制板设置在所述热风下通道内,其中,所述热风喷嘴包括上热风喷嘴和下热风喷嘴,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调节位于所述上热风喷嘴和所述下热风喷嘴之间的通道部分的打开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热风路径引导板包括:
分隔板,该分隔板划分所述热风上通道和所述热风下通道;以及
热风引导板,该热风引导板将所述分隔板的下端连接到所述下热风入口的下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热风引导板具有弯曲的形状,该弯曲的形状防止沿着所述热风下通道向下流动的热风在被朝向所述下热风喷嘴的所述热风入口引导时产生漩涡。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热风反向引导板的两端为弯曲的,从而防止沿着所述热风上通道向上流动的热风在被朝向所述热风下通道向下反转时产生漩涡。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热风分配板包括倾斜板,该倾斜板分配沿着所述热风下通道朝向所述上热风喷嘴和所述下热风喷嘴向下流动的热风。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气流控制板具有支撑端,该支撑端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热风供应管的所述上热风出口的上端上,其中,当所述热风供应管向下旋转时,所述热风供应管的自由端邻接所述热风路径引导板的上端并且在所述热风反向通道和所述热风下通道之间封闭,当所述热风供应管向上旋转时,所述热风供应管在所述热风反向通道和所述热风下通道之间打开。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气流控制板具有弯曲部,当所述热风反向通道和所述热风下通道响应于所述第一气流控制板的向上旋转而彼此开放时,所述弯曲部防止在所述热风反向通道中反转的热风产生漩涡。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的支撑端支撑在所述热风路径引导板的中部上,使得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能够上下旋转,其中,当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的自由端邻接所述热风分配板的下端,从而防止沿着所述热风下通道向下流动的热风供向所述下热风喷嘴,当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向下旋转时,所述第二气流控制板的自由端与所述热风分配板的下端分离,使得沿着所述热风下通道向下流动的热风被供向所述下热风喷嘴。
2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包括垂直部,该垂直部垂直于所述喷嘴板。
2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包括倾斜部,该倾斜部沿所述热风流动的方向倾斜。
2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从各个所述喷嘴孔的上游边缘竖直地延伸,所述水平部从所述竖直部的前端朝向所述封闭端弯曲。
2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包括弯曲部,该弯曲部从各个所述喷嘴孔的所述上游边缘向各个所述喷嘴孔的下游边缘弯曲。
2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包括竖直部和弯曲部,该竖直部形成在各个所述喷嘴孔的所述上游边缘上并且相对于所述喷嘴板垂直弯曲,所述弯曲部形成在所述竖直部的末端上并且朝向沿热风流动的方向的下游弯曲。
2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热风喷嘴具有包括沿横向对称倾斜的倾斜面的波纹形状,其中,所述喷嘴孔和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形成在所述倾斜面上。
28.根据权利要求9、22-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风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热风流动控制部的前端具有半圆形的形状。
CN201310045665.XA 2012-09-05 2013-02-05 拉幅机的热风喷嘴和使用该热风喷嘴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 Pending CN1036688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98138A KR101229347B1 (ko) 2012-09-05 2012-09-05 텐터기의 열풍분사노즐 및 이를 이용한 텐터기의 열풍분사장치
KR10-2012-0098138 2012-09-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8840A true CN103668840A (zh) 2014-03-26

Family

ID=47747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5665.XA Pending CN103668840A (zh) 2012-09-05 2013-02-05 拉幅机的热风喷嘴和使用该热风喷嘴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706316A2 (zh)
JP (1) JP5501487B2 (zh)
KR (1) KR101229347B1 (zh)
CN (1) CN103668840A (zh)
TW (1) TW201410935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0162A (zh) * 2015-05-18 2015-07-22 湖州新创丝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型拉幅定型机用风嘴
CN105066617A (zh) * 2015-08-14 2015-11-18 吴江金叶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拉幅机构的布铗链式热风烘干机
CN105908432A (zh) * 2016-06-03 2016-08-31 苏州道格拉斯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面料均热拉幅工作台
CN105908440A (zh) * 2016-06-03 2016-08-31 苏州道格拉斯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面料精准拉幅工作台
CN105908435A (zh) * 2016-06-03 2016-08-31 苏州道格拉斯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面料智能拉幅机构
CN106003679A (zh) * 2015-03-25 2016-10-12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空气喷射构件和使用了该空气喷射构件的膜的制造方法
CN106042348A (zh) * 2015-04-04 2016-10-26 凯孚尔有限公司 加热通道单元、用于制造加热通道单元的方法和弯曲设备
CN108351167A (zh) * 2015-11-10 2018-07-31 奥特发德国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CN109082808A (zh) * 2018-11-08 2018-12-25 常州宏大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拉幅定型机织物定型状态调节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73973A (zh) * 2019-05-17 2019-08-27 河南中联热科工业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可调节能型烘干房
CN111254621A (zh) * 2018-11-30 2020-06-09 乘福工业有限公司 具有可抽换出风盖板的垂直导流风管
CN115463908A (zh) * 2021-06-10 2022-12-13 日星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
EP4235071A1 (en) * 2022-02-25 2023-08-30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Drying apparatus and ove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26151B1 (en) * 2013-07-23 2019-06-26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Gas supply blowout nozz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arbon fibers and flameproofed fibers using same
KR101519367B1 (ko) * 2013-11-15 2015-05-13 (재)한국섬유기계연구원 텐터기용 공기분사덕트의 공기분사각도 조절장치
US9597703B2 (en) * 2015-02-18 2017-03-21 Lam Research Ag Slit nozzle
KR101652892B1 (ko) 2015-05-08 2016-08-31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더블유 섬유 건조 셋팅기용 원단 공급장치
KR101652886B1 (ko) 2015-05-12 2016-08-31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더블유 더블 댐퍼 각도 조절기를 구비한 텐터기
KR102009433B1 (ko) * 2015-08-25 2019-08-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필름 건조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필름 제조 시스템
KR101796489B1 (ko) * 2015-10-21 2017-11-10 재단법인 한국섬유기계융합연구원 고속 dtp 설비의 건조기용 열풍 건조노즐
KR101798930B1 (ko) 2016-05-30 2017-12-12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더블유 섬유건조 셋팅기용 열풍공급장치
CN107938232B (zh) * 2017-10-26 2019-11-29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拉幅热定型机烘箱结构
KR102647042B1 (ko) * 2018-03-29 2024-03-14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기체 취출 노즐 및 로, 그리고 가공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KR101974939B1 (ko) * 2018-10-31 2019-05-07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더블유 오토필터장치를 구비한 섬유건조 셋팅기
TWI705169B (zh) * 2018-11-26 2020-09-21 乘福工業有限公司 具可抽換出風蓋板的垂直導流風管
CN111020877B (zh) * 2019-12-13 2021-07-09 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
KR102102274B1 (ko) * 2019-12-20 2020-04-20 일성기계공업 주식회사 텐터기용 열풍 공급구조체
JP7424633B2 (ja) 2020-10-26 2024-01-30 株式会社市金工業社 空気噴射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テンターオーブン
JP7227649B1 (ja) 2021-10-26 2023-02-22 株式会社太平製作所 多段搬送式熱風乾燥装置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74152A (en) * 1931-11-05 1932-06-09 William Wycliffe Spoon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rying apparatus
GB2147629A (en) * 1983-10-06 1985-05-15 Monforts Gmbh & Co A Drying and/or fixing machine
US4779357A (en) * 1986-08-01 1988-10-25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bh Apparatus for blowing a treatment medium onto a longitudinally moving web
KR950006225Y1 (ko) * 1991-03-29 1995-08-04 이나 테루조 배취(排臭)기능을 가진 소변기
EP0670215A1 (de) * 1994-03-03 1995-09-06 KOENIG & BAUER-ALBERT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bedruckten Bogen oder Bahnen in Druckmaschinen
CN1134479A (zh) * 1995-01-31 1996-10-30 科特·穆勒 干燥和收缩纺织品的方法和装置
CN2609949Y (zh) * 2003-01-29 2004-04-07 张永健 夹缝型风嘴喷风管
KR100475663B1 (ko) * 2004-07-27 2005-03-14 이화기계공업(주) 텐터기 열풍 시스템
KR100613898B1 (ko) * 2005-02-28 2006-08-21 일성기계공업 주식회사 텐터기의 열풍공급 분배구조
CN1853011A (zh) * 2003-09-19 2006-10-25 德国门富士纺织机械制造公司 拉幅机的喷吹箱
CN200979357Y (zh) * 2006-12-05 2007-11-21 陈成银 烘干机风嘴
KR100860146B1 (ko) * 2007-05-23 2008-09-24 김도현 노즐
CN101349182A (zh) * 2007-07-20 2009-01-21 三菱扶桑卡客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用排气净化装置
CN201390919Y (zh) * 2009-04-03 2010-01-27 潍坊凯信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浮式干燥喷风嘴
CN102331164A (zh) * 2011-11-02 2012-01-25 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热风烘箱的风管结构
CN202181443U (zh) * 2011-08-08 2012-04-04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一种风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028B2 (ja) * 1991-05-24 1995-04-10 株式会社ヒラノテクシード 熱風供給方法、及び放熱装置
KR940006246B1 (ko) * 1992-03-26 1994-07-13 일성기계공업 주식회사 텐터기 및 건조기의 노즐에 미치는 고온공기의 분사방향과 풍압조절방법 및 그 장치
JP3028175B2 (ja) * 1994-02-21 2000-04-04 株式会社ヒラノテクシード ウエブの熱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74152A (en) * 1931-11-05 1932-06-09 William Wycliffe Spoon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rying apparatus
GB2147629A (en) * 1983-10-06 1985-05-15 Monforts Gmbh & Co A Drying and/or fixing machine
US4779357A (en) * 1986-08-01 1988-10-25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bh Apparatus for blowing a treatment medium onto a longitudinally moving web
KR950006225Y1 (ko) * 1991-03-29 1995-08-04 이나 테루조 배취(排臭)기능을 가진 소변기
EP0670215A1 (de) * 1994-03-03 1995-09-06 KOENIG & BAUER-ALBERT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bedruckten Bogen oder Bahnen in Druckmaschinen
CN1134479A (zh) * 1995-01-31 1996-10-30 科特·穆勒 干燥和收缩纺织品的方法和装置
CN2609949Y (zh) * 2003-01-29 2004-04-07 张永健 夹缝型风嘴喷风管
CN1853011A (zh) * 2003-09-19 2006-10-25 德国门富士纺织机械制造公司 拉幅机的喷吹箱
KR100475663B1 (ko) * 2004-07-27 2005-03-14 이화기계공업(주) 텐터기 열풍 시스템
KR100613898B1 (ko) * 2005-02-28 2006-08-21 일성기계공업 주식회사 텐터기의 열풍공급 분배구조
CN200979357Y (zh) * 2006-12-05 2007-11-21 陈成银 烘干机风嘴
KR100860146B1 (ko) * 2007-05-23 2008-09-24 김도현 노즐
CN101349182A (zh) * 2007-07-20 2009-01-21 三菱扶桑卡客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用排气净化装置
CN201390919Y (zh) * 2009-04-03 2010-01-27 潍坊凯信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浮式干燥喷风嘴
CN202181443U (zh) * 2011-08-08 2012-04-04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一种风箱
CN102331164A (zh) * 2011-11-02 2012-01-25 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热风烘箱的风管结构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3679A (zh) * 2015-03-25 2016-10-12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空气喷射构件和使用了该空气喷射构件的膜的制造方法
CN106042348A (zh) * 2015-04-04 2016-10-26 凯孚尔有限公司 加热通道单元、用于制造加热通道单元的方法和弯曲设备
CN104790162A (zh) * 2015-05-18 2015-07-22 湖州新创丝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型拉幅定型机用风嘴
CN105066617A (zh) * 2015-08-14 2015-11-18 吴江金叶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拉幅机构的布铗链式热风烘干机
CN108351167A (zh) * 2015-11-10 2018-07-31 奥特发德国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CN108351167B (zh) * 2015-11-10 2021-04-02 奥特发德国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US10724794B2 (en) 2015-11-10 2020-07-28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Treatment device and treatment method
CN105908435A (zh) * 2016-06-03 2016-08-31 苏州道格拉斯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面料智能拉幅机构
CN105908440A (zh) * 2016-06-03 2016-08-31 苏州道格拉斯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面料精准拉幅工作台
CN105908432A (zh) * 2016-06-03 2016-08-31 苏州道格拉斯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面料均热拉幅工作台
CN109082808A (zh) * 2018-11-08 2018-12-25 常州宏大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拉幅定型机织物定型状态调节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82808B (zh) * 2018-11-08 2024-03-12 常州宏大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拉幅定型机织物定型状态调节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54621A (zh) * 2018-11-30 2020-06-09 乘福工业有限公司 具有可抽换出风盖板的垂直导流风管
CN110173973A (zh) * 2019-05-17 2019-08-27 河南中联热科工业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可调节能型烘干房
CN115463908A (zh) * 2021-06-10 2022-12-13 日星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
EP4235071A1 (en) * 2022-02-25 2023-08-30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Drying apparatus and ov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06316A2 (en) 2014-03-12
TW201410935A (zh) 2014-03-16
JP2014052173A (ja) 2014-03-20
KR101229347B1 (ko) 2013-02-05
JP5501487B2 (ja)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8840A (zh) 拉幅机的热风喷嘴和使用该热风喷嘴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
EP1781854B1 (en) Machin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both an open width fabric and a fabric in rope form
CN107667270A (zh) 处理设备和用于处理工件的方法
CN107690561A (zh) 处理设备和用于处理工件的方法
CN103411406B (zh) 风量风压可调的热风穿透式烘箱
CN111838345A (zh) 一种远红外热风复合理条设备
CN109365245A (zh) 一种电池极片气浮式烘箱
CN101501434B (zh) 热风炉模块和热风炉
KR101798930B1 (ko) 섬유건조 셋팅기용 열풍공급장치
CN111776788B (zh) 一种用于理条槽进料的进料机构
CN110725090B (zh) 双层拉幅定型装置及系统
US7296995B2 (en) Circulating air oven
KR101548652B1 (ko) 섬유 건조 및 셋팅기용 열풍 공급구조체
CN211142511U (zh) 出气机构以及复式定型装置
CN111879105B (zh) 一种用于提高电加热温度检测精度的装置
CN111838344A (zh) 一种布风机构
CN111743018A (zh) 一种茶叶理条加热方法
CN212678245U (zh) 一种远红外热风复合理条设备
CN208019036U (zh) 一种不锈钢隧道式清洗机
CN212962701U (zh) 一种布风机构
CN212962435U (zh)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
US7845197B2 (en) Triple pass tunnel finisher with an articulated spraying function
CN212590172U (zh) 一种用于烘干桃的烘干装置
CN211142510U (zh) 双层拉幅定型装置及系统
CN217275387U (zh) 一种提升染色的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16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