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0877B - 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 - Google Patents

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20877B
CN111020877B CN201911278888.4A CN201911278888A CN111020877B CN 111020877 B CN111020877 B CN 111020877B CN 201911278888 A CN201911278888 A CN 201911278888A CN 111020877 B CN111020877 B CN 1110208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late
hot air
duct
re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788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20877A (zh
Inventor
范立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ingyang Nonwove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ingyang Nonwov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ingyang Nonwove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ingyang Nonwov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788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20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20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0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20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0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04H1/542Adhesive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or consolidating
    • D04H3/1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or consolidating with bonds between thermoplastic yarns or filaments produced by welding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5/00Non woven fabrics formed of mixtures of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and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5/06Non woven fabrics formed of mixtures of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and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strengthened or consolidated by welding-together thermoplastic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包括一对风道箱,其配设热风进风道箱门且还构成热风进风道和回风风道,风道分隔板的上部间隔开设有与热风进风道相通的热风上进风口、下部开设有与热风进风道相通的热风下进风口,回风风道内且有上回风装置,回风风道内有下回风装置,在对应于热风上进风口的位置设上风门,在对应于热风下进风口的位置设下风门;热风向下穿透机构设在一对风道箱的上部之间,热风向上穿透机构设在一对风道箱的下部之间;热风发生机构,设在一对风道箱的顶部之间且与热风进风道及回风风道相通;特点:还包括有一风道转换控制机构,其设在一对风道箱上且与上风门以及下风门连接。保障纤维相互粘合效果。

Description

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
背景技术
热风烘箱是成套热风类无纺织产品生产系统或称生产流水线中的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热风烘箱的功用是使高温热风穿透无纺织物层或棉网层,使合成纤维在加热时表现出玻璃态、高弹态、软化态以及熔融态,最终使低熔点纤维和/或合成纤维相互粘合并在出热风烘箱自然冷却定型。对此可以参见并非限于的如下专利文献:CN201428045Y(热风穿透式烘箱)、CN202292956U(一种热风穿透冷却定型烘箱)、CN201537998U(循环式热风烘箱)、CN201081519Y(循环热风烘箱)、CN87201262U(一种有分风板的导流式热风烘箱)、CN1208592C(组合式烘箱)、CN102384639B(热风烘箱)、CN203024542U(改进的箱结构)、CN206572905U(一种无纺布加烘箱设备)、CN205279657U(一种用于无纺布烘干的远红外烘箱)和CN208170943U(圆网热风烘箱),等等。通过对前述专利特别是通过对CN102679702B推荐的“上风道自动升降式热风烘箱”的阅读可知:需要热风定型的棉网层从周而复始运动的上、下帘之间的通道中通过,也就是由上、下帘将棉网层在挟持状态下从热风烘箱的进入口向行出口引出。前述专利结构存在对不同产品不具有选择性的通弊,例如有些无纺织产品如寝装用品,由于相对较薄,即克重相对较小,高温热空气自上向下穿透棉网层的话,纤维之间的相互粘合效果是能够达到工艺要求的,也就是能满足质量要求的,并且无需进行第二次重复性加热。然而有些无纺织产品例如作为汽车内饰件的毡垫因厚度较大,即克重较大,仅靠一次高温热空气自上向下穿透往往不足以达到业界期望的整个毡垫的纤维全面处于理想的粘合程度,如果热风自上向下与自下向上轮回交替几次,那么毡垫的纤维的相互粘合效果得以达到极致程度。但是,如果要满足上进风下出风与下进风上出风之间的依需转换,那么必须有合理的结构予以保障,然而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借鉴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针对不同的无纺织产品依需选择高温空气穿透纤维层的方式而得以保障纤维相互粘合效果的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包括彼此左右对应设置的一对风道箱,该对风道箱各配设有热风进风道箱门并且还构成有热风进风道和回风风道,其中,热风进风道构成于热风进风道箱门与风道分隔板之间,而回风风道构成于风道分隔板与帘架固定板之间,在风道分隔板的上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热风进风道相通的热风上进风口,而在风道分隔板的下部间隔开设有同样与热风进风道相通的热风下进风口,在所述回风风道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热风上进风口的位置围隔有与所述热风上进风口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与回风风道相通的上回风装置,在回风风道内并且在对应于热风下进风口的位置围隔有同样与所述热风下进风口数量相等的并且与回风风道相通的下回风装置,在对应于热风上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热风进风道与上回风装置之间的通道的上风门,而在对应于热风下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热风进风道与下回风装置之间的通道的下风门;一热风向下穿透机构和一热风向上穿透机构,热风向下穿透机构设置在所述的一对风道箱的上部之间并且与所述帘架固定板固定,热风向上穿透机构对应于热风向下穿透机构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一对风道箱的下部之间并且同样与帘架固定板固定,热风向下穿透机构与热风向上穿透机构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棉网层途经通道;一热风发生机构,该热风发生机构设置在所述的一对风道箱的顶部之间并且与所述热风进风道以及回风风道相通;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使所述上风门与所述下风门交替启闭的风道转换控制机构,该风道转换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的一对风道箱上并且与上风门以及下风门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风道分隔板的右侧后方并且位于风道分隔板的高度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各构成有一热风进风道箱门轴枢置座,在所述热风进风道箱门的后侧上部和下部并且在对应于热风进风道箱门轴枢置座的位置各固定有一热风进风道箱门轴,该热风进风道箱门轴与热风进风道箱门轴枢置座枢转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应于所述热风上进风口的位置设置的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热风进风道与所述上回风装置之间的通道的所述上风门的上部固定在上风门轴上,而上风门的下部构成为自由端;对应于所述热风下进风口的位置设置的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热风进风道与所述下回风装置之间的通道的所述下风门的上部固定在下风门轴上,而下风门的下部构成为自由端,其中,位于各两相邻的所述上回风装置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上回风隔腔,而位于各两相邻的所述下回风装置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下回风隔腔,所述的上回风隔腔以及下回风隔腔与所述回风风道相通;所述上风门轴以及下风门轴伸展到回风风道朝向所述风道转换控制机构的一侧的回风风道侧壁外,所述风道转换控制机构设置在回风风道侧 壁上并且同时与上风门轴以及下风门轴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风道转换控制机构包括滑动板驱动作用缸、滑动板导轨、滑动板导块、滑动板、上齿条、上齿轮、下齿轮、下齿条、滑动板回位助力弹簧和一对导杆,滑动板驱动作用缸固定在滑动板驱动作用缸座上,而该滑动板驱动作用缸座固定在所述回风风道侧壁的上部,该滑动板驱动作用缸的滑动板驱动作用缸柱朝向下并且伸展至滑动板驱动作用缸座的下方,滑动板导轨以纵向状态固定在回风风道侧壁上,滑动板导块在对应于滑动板导轨的一侧的位置以间隔状态固定在回风风道侧壁上,该滑动板导块与滑动板导轨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滑动板滑动腔,滑动板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板滑动腔内,并且该滑动板的上端通过滑动板连接销轴与所述滑动板驱动作用缸柱连接,其中,在滑动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风门轴的一端端部的位置构成有一上齿轮让位腔,而在对应于所述下风门轴的一端端部的位置构成有一下齿轮让位腔,上齿条在对应于上齿轮让位腔的位置与滑动板固定,上齿轮在对应于上齿轮让位腔的位置与所述上风门轴的一端端部固定并且与所述上齿条啮合,下齿条在对应于下齿轮让位腔的位置与滑动板固定,该下齿条的下齿条齿与上齿条的上齿条齿形成相向关系,下齿轮在对应于下齿轮让位腔的位置与下风门轴的一端端部固定并且与所述下齿条啮合,滑动板回位助力弹簧套置在弹簧杆上,并且该滑动板回位助力弹簧的上端支承在滑动板的底部,而下端支承在弹簧座上,所述弹簧杆的上端与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而弹簧杆的下端伸展到弹簧座的下方并且由旋配在弹簧杆的下端的限定螺母限定,弹簧座与回风风道侧壁固定,一对导杆的上端在分别对应于所述弹簧杆的两侧的位置与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而一对导杆的下端与弹簧座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动板驱动作用缸为气缸;所述上齿轮与所述下齿轮的运动方向是彼此相反的。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热风向下穿透机构包括上通风板支承架、上通风板和上隔板,上通风板支承架以间隔状态设置,该上通风板支承架的两端在对应于所述一对风道箱的上部之间的位置与所述帘架固定板固定,各两相邻的上通风板支承架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上风腔,该上风腔的数量与所述的热风上进风口的数量相等并且与热风上进风口相通,上通风板固定在各两相邻的所述上通风板支承架的相向一侧之间的下部,在该上通风板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上通风板热风通孔,由该上通风板热风通孔将所述上风腔与所述棉网层途经通道相通,上隔板对应于上通风板支承架的顶部的位置设置并且该上隔板的两端与所述帘架固定板固定,由该上隔板对所述上风腔的上部封闭。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上通风板支承架的底部并且循着上通风板支承架的长度方向各设置有一上钢丝网环帘导帘装置,该上钢丝网环帘导帘装置包括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和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与所述上通风板支承架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固定,而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循着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与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插嵌固定。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热风向上穿透机构包括下通风板支承架、下通风板和下隔板,下通风板支承架以间隔状态设置,该下通风板支承架的两端在对应于所述一对风道箱的下部之间的位置与所述帘架固定板固定,各两相邻的下通风板支承架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下风腔,该下风腔的数量与所述的热风下进风口的数量相等并且与热风下进风口相通,下通风板固定在各两相邻的所述下通风板支承架的相向一侧之间的下部,在该下通风板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下通风板热风通孔,由该下通风板热风通孔将所述下风腔与所述棉网层途经通道相通,下隔板对应于下通风板支承架的底部的位置设置并且该下隔板的两端与所述帘架固定板固定,由该下隔板对所述下风腔的下部封闭。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下通风板支承架的顶部并且循着下通风板支承架的长度方向各设置有一下钢丝网环帘导帘装置,该下钢丝网环帘导帘装置包括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和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与所述下通风板支承架的长度方向的顶部固定,而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循着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朝向上的一侧的长度方向与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插嵌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热风发生机构包括燃烧器和热风风机,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的一对风道箱的顶部之间,热风风机在对应于燃烧器的上方的位置与燃烧器管路连接,并且该热风风机的热风风机热风引出口与所述热风进风道相通,所述回风风道与燃烧器相通。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一对风道箱上各设置了与上风门以及下风门传动连接的风道转换控制机构,由风道转换控制机构依需开启上风门并关闭下风门或者开启下风门并且关闭上风门,实现风道转换,因而能针对不同的无纺织产品依需选择高温空气穿透纤维层的方式而得以保障纤维相互粘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彼此左右对应设置的一对风道箱1,在图1中仅示出了右侧的风道箱1,该对风道箱1各配设有既具有良好密封性又具有优异的隔热性的热风进风道箱门11并且还构成有热风进风道12和回风风道13,其中,热风进风道12构成于热风进风道箱门11与风道分隔板14之间,具体而言,当关上热风进风道箱门11时,该热风进风道箱门11与风道分隔板14之间的空间便构成为热风进风道12,而回风风道13构成于风道分隔板14与帘架固定板15之间,在风道分隔板14的上部间隔开设有与前述热风进风道12相通的热风上进风口141,而在风道分隔板14的下部间隔开设有同样与热风进风道12相通的热风下进风口142,在前述回风风道13内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热风上进风口141的位置围隔有即围设有与前述热风上进风口141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与回风风道13相通的上回风装置16,在回风风道13内并且在对应于热风下进风口142的位置围隔有即围设有同样与前述热风下进风口142数量相等的并且与回风风道13相通的下回风装置17,在对应于热风上进风口141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热风进风道12与上回风装置16之间的通道的上风门1411,而在对应于热风下进风口142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热风进风道12与下回风装置17之间的通道的下风门1421;示出了一热风向下穿透机构2和一热风向上穿透机构3,热风向下穿透机构2设置在前述的一对风道箱1的上部之间并且与前述帘架固定板15固定,热风向上穿透机构3对应于热风向下穿透机构2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一对风道箱1的下部之间并且同样与帘架固定板15固定,热风向下穿透机构2与热风向上穿透机构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棉网层途经通道4,也可称“纤维层途经通道”;示出了一热风发生机构5(图2示),该热风发生机构5设置在前述的一对风道箱1的顶部之间并且与前述热风进风道12以及回风风道13相通。
依据专业常识,尤其是通过对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的阅读可知,热风烘箱的加热段具有结构相同的复数个加热模块,例如具有两个像图1所示结构的加热模块,而图1示出的是一个加热模块,该一个加热模块共同使用一个热风发生机构5。由于一个加热模块共有两对风道箱1,因而左右两侧各具有两个热风进风道箱门11,前述的风道转换控制机构6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左右侧各有两个,尽管申请人在下面仅对一侧的一个风道转换控制机构6作详细说明,但并不会对设置在其它位置的风道转换控制机构6的理解产生困惑。并且采用复数个加热模块的长处在于:当一个加热模块为热风由上向下穿透时,则另一个加热模块为热风由下向上穿透,依次类推,能使毡垫的纤维获得理想的粘合效果。
由图1所示,前述的上回风装置16由一上回风口161和一上通风口162构成,在前述上风门1411处于由图1和图2示意的开启状态时,即处于对上回风口161封堵的状态而下风门1421处于关闭状态时,热风进风道12内的高温空气依次从热风上进风口141和上通风口162引入热风向下穿透机构2,具体可由示意于图2中的箭头揭示;前述的下回风装置由一下回风口171和下通风口172构成,在前述上风门1411处于关闭状态而下风门处于开启状态时,那么热风进风道12内的高温空气依次从热风下进风口142和下通风口172引入热风向上穿透机构3。前者使高温热空气由上向下透过由图2示意的位于上、下钢丝网环帘7a、7b之间的纤维层8,后者使高温热空气由下向上透过上、下钢丝网环帘7a、7b之间的纤维层8。前述上、下钢丝网环帘7a、7b以及处于由上、下钢丝网环帘7a、7b挟持状态下的纤维层8对应于前述的棉网层途经通道4,即从棉网层途经通道4中通过,前述棉网层途经通道4也可称为纤维层途经通道。
继续见图1和图2,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热风烘箱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用于使前述上风门1411与前述下风门1421交替启闭的风道转换控制机构6,该风道转换控制机构6设置在前述的一对风道箱1上并且与上风门1411以及下风门1421传动连接。
请重点见图1,在前述风道分隔板14的右侧后方并且位于风道分隔板14的高度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各构成有一热风进风道箱门轴枢置座143,在前述热风进风道箱门11的后侧上部和下部并且在对应于热风进风道箱门轴枢置座143的位置各固定有一热风进风道箱门轴111,该热风进风道箱门轴111与热风进风道箱门轴枢置座143枢转配合。
继续见图1,对应于前述热风上进风口141的位置设置的用于开启或关闭前述热风进风道12与前述上回风装置16之间即热风进风道12与上回风口161之间的通道的前述上风门1411的上部固定在上风门轴14111上,而上风门1411的下部构成为自由端;对应于前述热风下进风口142的位置设置的用于开启或关闭前述热风进风道12与前述下回风装置17之间即热风进风道12与下回风口171之间的通道的前述下风门1421的上部固定在下风门轴14211上,而下风门1421的下部构成为自由端,其中,位于各两相邻的前述上回风装置16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上回风隔腔18a,而位于各两相邻的前述下回风装置17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下回风隔腔18b,前述的上回风隔腔18a以及下回风隔腔18b与前述回风风道13相通;前述上风门轴14111以及下风门轴14211伸展到回风风道朝向前述风道转换控制机构6的一侧的回风风道侧壁131外,前述风道转换控制机构6设置在回风风道侧 壁131上并且同时与上风门轴14111以及下风门轴14211传动连接。
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上风门1411的下部构成为自由端是指:上风门1411能在上风门轴14111的带动下作90°范围的翻转,例如顺时针向上翻转90°时,恰好处于对前述上回风口161的封堵(关闭状态),反之则处于对热风上进风口141的关闭状态。由于下风门1421的下部构成为自由端的道理与前述上风门1411雷同,因而不再重复说明。
继续见图1,前述风道转换控制机构6包括滑动板驱动作用缸61、滑动板导轨62、滑动板导块63、滑动板64、上齿条65、上齿轮66a、下齿轮66b、下齿条67、滑动板回位助力弹簧68和一对导杆69,滑动板驱动作用缸61固定在滑动板驱动作用缸座611上,而该滑动板驱动作用缸座611固定在前述回风风道侧壁131前侧的上部(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例,以下同),该滑动板驱动作用缸61的滑动板驱动作用缸柱612朝向下并且伸展至滑动板驱动作用缸座611的下方,滑动板导轨62以纵向状态固定在回风风道侧壁131上,滑动板导块63在对应于滑动板导轨62的一侧的位置以间隔状态固定在回风风道侧壁131上,该滑动板导块63与滑动板导轨6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滑动板滑动腔641,滑动板64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前述滑动板滑动腔641内,并且该滑动板64的上端通过滑动板连接销轴642与前述滑动板驱动作用缸柱612连接,其中,在滑动板64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上风门轴14111的一端端部的位置(前端端部的位置)构成有一上齿轮让位腔643,而在对应于前述下风门轴14211的一端端部的位置(前端端部的位置)构成有一下齿轮让位腔644,上齿条65在对应于上齿轮让位腔643的位置与滑动板64固定,上齿轮66a在对应于上齿轮让位腔643的位置与前述上风门轴14111的一端端部即前端端部固定并且与前述上齿条65啮合,下齿条67在对应于下齿轮让位腔644的位置与滑动板64固定,该下齿条67的下齿条齿与上齿条65的上齿条齿形成相向关系,下齿轮66b在对应于下齿轮让位腔644的位置与下风门轴14211的一端端部即前端端部固定并且与前述下齿条67啮合,滑动板回位助力弹簧68套置在弹簧杆681上,并且该滑动板回位助力弹簧68的上端支承在滑动板64的底部,而下端支承在弹簧座682上,前述弹簧杆681的上端与滑动板64的底部固定,而弹簧杆681的下端伸展到弹簧座682的下方并且由旋配在弹簧杆681的下端的限定螺母6811限定,弹簧座682与回风风道侧壁固定,一对导杆69的上端在分别对应于前述弹簧杆681的两侧的位置与滑动板64的底部固定,而一对导杆69的下端与弹簧座682滑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滑动板驱动作用缸为气缸,如果用油缸替代气缸,那么应当视为等同的技术手段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前述上齿轮66a与前述下齿轮66b的运动方向是彼此相反的。
当滑动板驱动作用缸61工作,例如滑动板驱动作用缸柱612向缸体外伸展即向下位移时,由滑动板驱动作用缸柱612带动滑动板64下行,由滑动板64带动上齿条65下行,由上齿条65带动上齿轮66a顺时针转动,由上齿轮66a带动上风门轴14111相应转动,由上风门轴14111带动上风门1411转过90°而易处于对由图1所示的上回风装置16的上回风口161封闭的状态。与此同时,在前述滑动板64下行时带动下齿条67下行,由下齿条67带动下齿轮66b逆时针转动,由下齿轮66b带动下风门轴14211相应转动,由下风门轴14211带动下风门1421转过90°而处于对由图1所示的热风下进风口142封闭的状态。反之同例,不再赘述。
继续见图1并且结合图2,前述的热风向下穿透机构2包括上通风板支承架21、上通风板22和上隔板23,上通风板支承架21以间隔状态设置,该上通风板支承架21的两端在对应于前述一对风道箱1的上部之间的位置与前述帘架固定板15固定,各两相邻的上通风板支承架2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上风腔24,该上风腔24的数量与前述的热风上进风口141的数量相等(各有四个)并且与热风上进风口141相通,上通风板22固定在各两相邻的前述上通风板支承架21的相向一侧之间的下部,在该上通风板22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上通风板热风通孔221,由该上通风板热风通孔221将前述上风腔24与前述棉网层途经通道4相通,上隔板23对应于上通风板支承架21的顶部的位置设置并且该上隔板23的两端与前述帘架固定板15固定,由该上隔板23对前述上风腔24的上部封闭。
在前述上通风板支承架21的底部并且循着上通风板支承架21的长度方向各设置有一上钢丝网环帘导帘装置211,该上钢丝网环帘导帘装置211包括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2111和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2112,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2111与前述上通风板支承架2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固定,而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2112循着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2111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与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2111插嵌固定。上面已提及的上钢丝网环帘7a贴着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2112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上网丝网环帘导滑板2112采用胶木板。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发明在对应于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2112的长度方向的上方与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2111的顶壁的长度方向之间的空间内间隔设置有磁体2113(也可称“磁铁块”),由该磁体2113隔着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2112对由可磁化的钢丝构成的上钢丝网环帘7a吸附,但并不阻碍上钢丝网环帘7a的移动。这种结构可以避免上钢丝网环帘7a出现下坠情形,确保纤维层8的质量如克重或称厚度的一致性。
继续见图1并且继续结合图2,前述的热风向上穿透机构3包括下通风板支承架31、下通风板32和下隔板33,下通风板支承架31以间隔状态设置,该下通风板支承架31的两端在对应于前述一对风道箱1的下部之间的位置与前述帘架固定板15固定,各两相邻的下通风板支承架3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下风腔34,该下风腔34的数量与前述的热风下进风口142的数量相等(各有四个)并且与热风下进风口142相通,下通风板32固定在各两相邻的前述下通风板支承架31的相向一侧之间的下部,在该下通风板32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下通风板热风通孔321,由该下通风板热风通孔321将前述下风腔34与前述棉网层途经通道4相通,下隔板33对应于下通风板支承架31的底部的位置设置并且该下隔板33的两端与前述帘架固定板15固定,由该下隔板33对前述下风腔34的下部封闭。
在前述下通风板支承架31的顶部并且循着下通风板支承架31的长度方向各设置有一下钢丝网环帘导帘装置311,该下钢丝网环帘导帘装置311包括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3111和由胶木充当的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3112,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3111与前述下通风板支承架31的长度方向的顶部固定,而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3112循着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3111朝向上的一侧的长度方向与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3111插嵌固定。上面已提及的下钢丝网环帘7b贴着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3112移动。
请重点见图2,前述的热风发生机构5包括燃烧器51和热风风机52,燃烧器51设置在前述的一对风道箱1的顶部之间,热风风机52在对应于燃烧器51的上方的位置与燃烧器51管路连接,并且该热风风机52的热风风机热风引出口与前述热风进风道12相通,前述回风风道13与燃烧器51相通。
由图2示意的燃烧器51燃烧产生的高温空气从热风风机52的热风风机热风引入口引入并由热风风机52的热风风机加热风引出口引至热风进风道12,如果是在风道转换控制机构6的作用下使上风门1411处于前述的开启,而前述的下风门1421则处于关闭状态,那么出自热风风机热风引出口的高温热空气依次经热风进风道12、热风上进风口141、上通风口162、上风腔24、上通风板22上的上通风板热风通孔221、上钢丝网环帘7a的上钢丝网环帘镂空腔(也可称“上钢丝网环帘孔”)、纤维层8、下钢丝网环帘7b的下钢丝网环帘镂空腔、下通风板32的下通风板热风通孔321、下风腔34和下通风口172,进入回风风道13,回引给燃烧器51使用,以利节能。由于前述过程是使高温热空气自纤维层8的上方穿过纤维层8的,因而可称为高温空气由上向下穿透,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热风向下穿透机构2的命名便是基于此理。由于在下风门1421开启而上风门1411关闭状态下的高温热空气的相反走向只要通过对申请人在上面所述的内容的阅读便可无障碍地充分理解,因而不再重复说明。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当本发明采用两个单元或多个单元的前述加热模块时,那么由热风向下穿透机构2与热风向上穿透机构3组成的第一个单元的加热模块采用使热空气由上向下穿透的方式,即采用前述方式,而第二个单元的加热模块采用热空气由下向上穿透的方式,依次类推,从而能获得对纤维层8的优异的加热效果,使纤维之间的粘合效果达到极致的程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9)

1.一种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包括彼此左右对应设置的一对风道箱(1),该对风道箱(1)各配设有热风进风道箱门(11)并且还构成有热风进风道(12)和回风风道(13),其中,热风进风道(12)构成于热风进风道箱门(11)与风道分隔板(14)之间,而回风风道(13)构成于风道分隔板(14)与帘架固定板(15)之间,在风道分隔板(14)的上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热风进风道(12)相通的热风上进风口(141),而在风道分隔板(14)的下部间隔开设有同样与热风进风道(12)相通的热风下进风口(142),在所述回风风道(13)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热风上进风口(141)的位置围隔有与所述热风上进风口(141)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与回风风道(13)相通的上回风装置(16),在回风风道(13)内并且在对应于热风下进风口(142)的位置围隔有同样与所述热风下进风口(142)数量相等的并且与回风风道(13)相通的下回风装置(17),在对应于热风上进风口(141)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热风进风道(12)与上回风装置(16)之间的通道的上风门(1411),而在对应于热风下进风口(142)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热风进风道(12)与下回风装置(17)之间的通道的下风门(1421);一热风向下穿透机构(2)和一热风向上穿透机构(3),热风向下穿透机构(2)设置在所述的一对风道箱(1)的上部之间并且与所述帘架固定板(15)固定,热风向上穿透机构(3)对应于热风向下穿透机构(2)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一对风道箱(1)的下部之间并且同样与帘架固定板(15)固定,热风向下穿透机构(2)与热风向上穿透机构(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棉网层途经通道(4);一热风发生机构(5),该热风发生机构(5)设置在所述的一对风道箱(1)的顶部之间并且与所述热风进风道(12)以及回风风道(13)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使所述上风门(1411)与所述下风门(1421)交替启闭的风道转换控制机构(6),该风道转换控制机构(6)设置在所述的一对风道箱(1)上并且与上风门(1411)以及下风门(1421)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道分隔板(14)的右侧后方并且位于风道分隔板(14)的高度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各构成有一热风进风道箱门轴枢置座(143),在所述热风进风道箱门(11)的后侧上部和下部并且在对应于热风进风道箱门轴枢置座(143)的位置各固定有一热风进风道箱门轴(111),该热风进风道箱门轴(111)与热风进风道箱门轴枢置座(143)枢转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热风上进风口(141)的位置设置的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热风进风道(12)与所述上回风装置(16)之间的通道的所述上风门(1411)的上部固定在上风门轴(14111)上,而上风门(1411)的下部构成为自由端;对应于所述热风下进风口(142)的位置设置的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热风进风道(12)与所述下回风装置(17)之间的通道的所述下风门(1421)的上部固定在下风门轴(14211)上,而下风门(1421)的下部构成为自由端,其中,位于各两相邻的所述上回风装置(16)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上回风隔腔(18a),而位于各两相邻的所述下回风装置(17)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下回风隔腔(18b),所述的上回风隔腔(18a)以及下回风隔腔(18b)与所述回风风道(13)相通;所述上风门轴(14111)以及下风门轴(14211)伸展到回风风道朝向所述风道转换控制机构(6)的一侧的回风风道侧壁(131)外,所述风道转换控制机构(6)设置在回风风道侧 壁(131)上并且同时与上风门轴(14111)以及下风门轴(14211)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转换控制机构(6)包括滑动板驱动作用缸(61)、滑动板导轨(62)、滑动板导块(63)、滑动板(64)、上齿条(65)、上齿轮(66a)、下齿轮(66b)、下齿条(67)、滑动板回位助力弹簧(68)和一对导杆(69),滑动板驱动作用缸(61)固定在滑动板驱动作用缸座(611)上,而该滑动板驱动作用缸座(611)固定在所述回风风道侧壁(131)的上部,该滑动板驱动作用缸(61)的滑动板驱动作用缸柱(612)朝向下并且伸展至滑动板驱动作用缸座(611)的下方,滑动板导轨(62)以纵向状态固定在回风风道侧壁(131)上,滑动板导块(63)在对应于滑动板导轨(62)的一侧的位置以间隔状态固定在回风风道侧壁(131)上,该滑动板导块(63)与滑动板导轨(6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滑动板滑动腔(641),滑动板(64)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板滑动腔(641)内,并且该滑动板(64)的上端通过滑动板连接销轴(642)与所述滑动板驱动作用缸柱(612)连接,其中,在滑动板(6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风门轴(14111)的一端端部的位置构成有一上齿轮让位腔(643),而在对应于所述下风门轴(14211)的一端端部的位置构成有一下齿轮让位腔(644),上齿条(65)在对应于上齿轮让位腔(643)的位置与滑动板(64)固定,上齿轮(66a)在对应于上齿轮让位腔(643)的位置与所述上风门轴(14111)的一端端部固定并且与所述上齿条(65)啮合,下齿条(67)在对应于下齿轮让位腔(644)的位置与滑动板(64)固定,该下齿条(67)的下齿条齿与上齿条(65)的上齿条齿形成相向关系,下齿轮(66b)在对应于下齿轮让位腔(644)的位置与下风门轴(14211)的一端端部固定并且与所述下齿条(67)啮合,滑动板回位助力弹簧(68)套置在弹簧杆(681)上,并且该滑动板回位助力弹簧(68)的上端支承在滑动板(64)的底部,而下端支承在弹簧座(682)上,所述弹簧杆(681)的上端与滑动板(64)的底部固定,而弹簧杆(681)的下端伸展到弹簧座(682)的下方并且由旋配在弹簧杆(681)的下端的限定螺母(6811)限定,弹簧座(682)与回风风道侧壁固定,一对导杆(69)的上端在分别对应于所述弹簧杆(681)的两侧的位置与滑动板(64)的底部固定,而一对导杆(69)的下端与弹簧座(682)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板驱动作用缸为气缸;所述上齿轮(66a)与所述下齿轮(66b)的运动方向是彼此相反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向下穿透机构(2)包括上通风板支承架(21)、上通风板(22)和上隔板(23),上通风板支承架(21)以间隔状态设置,该上通风板支承架(21)的两端在对应于所述一对风道箱(1)的上部之间的位置与所述帘架固定板(15)固定,各两相邻的上通风板支承架(2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上风腔(24),该上风腔(24)的数量与所述的热风上进风口(141)的数量相等并且与热风上进风口(141)相通,上通风板(22)固定在各两相邻的所述上通风板支承架(21)的相向一侧之间的下部,在该上通风板(22)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上通风板热风通孔(221),由该上通风板热风通孔(221)将所述上风腔(24)与所述棉网层途经通道(4)相通,上隔板(23)对应于上通风板支承架(21)的顶部的位置设置并且该上隔板(23)的两端与所述帘架固定板(15)固定,由该上隔板(23)对所述上风腔(24)的上部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通风板支承架(21)的底部并且循着上通风板支承架(21)的长度方向各设置有一上钢丝网环帘导帘装置(211),该上钢丝网环帘导帘装置(211)包括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2111)和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2112),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2111)与所述上通风板支承架(2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固定,而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2112)循着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2111)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与上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2111)插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向上穿透机构(3)包括下通风板支承架(31)、下通风板(32)和下隔板(33),下通风板支承架(31)以间隔状态设置,该下通风板支承架(31)的两端在对应于所述一对风道箱(1)的下部之间的位置与所述帘架固定板(15)固定,各两相邻的下通风板支承架(3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下风腔(34),该下风腔(34)的数量与所述的热风下进风口(142)的数量相等并且与热风下进风口(142)相通,下通风板(32)固定在各两相邻的所述下通风板支承架(31)的相向一侧之间的下部,在该下通风板(32)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下通风板热风通孔(321),由该下通风板热风通孔(321)将所述下风腔(34)与所述棉网层途经通道(4)相通,下隔板(33)对应于下通风板支承架(31)的底部的位置设置并且该下隔板(33)的两端与所述帘架固定板(15)固定,由该下隔板(33)对所述下风腔(34)的下部封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通风板支承架(31)的顶部并且循着下通风板支承架(31)的长度方向各设置有一下钢丝网环帘导帘装置(311),该下钢丝网环帘导帘装置(311)包括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3111)和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3112),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3111)与所述下通风板支承架(31)的长度方向的顶部固定,而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3112)循着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3111)朝向上的一侧的长度方向与下钢丝网环帘导滑板架(3111)插嵌固定。
CN201911278888.4A 2019-12-13 2019-12-13 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 Active CN111020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8888.4A CN111020877B (zh) 2019-12-13 2019-12-13 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8888.4A CN111020877B (zh) 2019-12-13 2019-12-13 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0877A CN111020877A (zh) 2020-04-17
CN111020877B true CN111020877B (zh) 2021-07-09

Family

ID=70208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78888.4A Active CN111020877B (zh) 2019-12-13 2019-12-13 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2087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4639B (zh) * 2011-11-02 2012-11-07 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热风烘箱
CN102744762B (zh) * 2012-07-19 2017-11-28 昆山吉美川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纤维板生产用烘箱
KR101229347B1 (ko) * 2012-09-05 2013-02-05 일성기계공업 주식회사 텐터기의 열풍분사노즐 및 이를 이용한 텐터기의 열풍분사장치
DE202015106039U1 (de) * 2015-11-10 2017-02-13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Behandlungseinrichtung
CN106087248B (zh) * 2016-07-28 2018-02-16 常熟市飞龙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热风无纺布定型机
CN106643071A (zh) * 2016-11-30 2017-05-10 南京华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印染纱线的烘干机构
CN107101488A (zh) * 2017-06-15 2017-08-29 浙江寰丰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活塞式风量调节烘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0877A (zh) 2020-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9508484T2 (de) Backofen, insbesondere für Brot oder Süsswaren
US7334424B2 (en) Air conditioner having independent cooling and purifying paths
CN102802369B (zh) 恒温静音机柜
CN111020877B (zh) 具有风道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
DE102007015826A1 (de) Vorrichtung an einer Textilmaschine, insbesondere Spinnereivorbereitungsmaschine, zur Kühlung von wärmeabgebenden elektrischen Bauteilen
CN211261623U (zh) 具有风道方向转换功能的热风烘箱
DE102005011222A1 (de) Lüftungsanlage
WO2019115254A1 (de) Lüft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vorrichtung
CN101910542A (zh) 具有水平空气对流功能的双层窗户
CN101173806B (zh) 吸附体及具备吸附体的调湿装置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8075453U (zh) 一种医疗用温感可控式干燥箱
EP0112572A1 (de) Umlaufende Einfassung für Türen oder Fenster, sowie Kastenbauteil, insbesondere Rolladenkasten, zur Verwendung oberhalb der Einfassung
CN111020878B (zh) 热风烘箱的风道板通风宽度调整装置
JP2012217392A (ja) 植物栽培設備
NL2027656B1 (en) Greenhouse having an air treatment unit with perforated air tubes
US2822458A (en) Vented panel
GB0808797D0 (en) Device for ventilation premises
CN211367943U (zh) 热风烘箱的风道板风道宽度调整装置
CN114232158A (zh) 一种保暖透气混纺纱线、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6378623U (zh) 一种适用于熔喷布生产设备的有效稳定抽吸装置
CN208463746U (zh) 带异型油槽的烤箱
CN221649035U (zh) 一种具有热风循环结构的纺纱用烘箱
CN215638424U (zh) 一种适于光学镜片生产的干燥箱
CN110926178A (zh) 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热风烘箱
CN221339555U (zh) 一种连续纤维纱线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