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62435U -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62435U
CN212962435U CN202021616739.2U CN202021616739U CN212962435U CN 212962435 U CN212962435 U CN 212962435U CN 202021616739 U CN202021616739 U CN 202021616739U CN 212962435 U CN212962435 U CN 212962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groove
subunit
infrared heating
far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167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尚德
秦军卫
姜洁
汪义雄
董李
刘悦明
王雪萍
汪正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xi County Great Wal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xi County Great Wal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xi County Great Wal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xi County Great Wal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167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62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62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62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包括位于理条单元下侧的电加热单元和位于理条单元上侧的远红外加热单元、热风单元,理条单元由排列状布置的各理条槽组成,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单元包括各个远红外加热子单元,热风单元包括各个热风子单元,所述的热风子单元和远红外加热子单元沿着理条单元的槽宽方向间隔设置。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对茶叶的加热效果好,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对茶叶加工过程中进行布风、理条和烘干的设备均为单独的,生产加工效率较低,同时传动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对进料和温度的调控较差,布风过程中风向不均匀,使得加工后的茶叶的条形,出茶的茶色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茶汤的品种产生缺陷,导致茶叶的品质难以符合市场需求,故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优化升级,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其茶叶加热效果好,加热均匀。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包括位于理条单元下侧的电加热单元和位于理条单元上侧的远红外加热单元、热风单元,理条单元由排列状布置的各理条槽组成,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单元包括各个远红外加热子单元,热风单元包括各个热风子单元,所述的热风子单元和远红外加热子单元沿着理条单元的槽宽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远红外加热单元/远红外加热子单元沿理条单元的高度方向升降式装配。
优选地,热风子单元的出气端延伸至理条槽的槽内。
优选地,各远红外加热子单元的加热方向和各热风子单元的出气方向分别与各理条槽的槽口朝向保持一致。
优选地,热风子单元由各个沿着理条槽的槽长方向间隔布置的各出风嘴构成。
优选地,电加热单元由沿着理条槽的槽长方向间隔设置各电加热子单元组成,各电加热子单元的加热温度相异。
优选地,出风嘴由A管体构成,A管体包括位于上侧的直管段,直管段的下端斜向下延伸设置斜管段,斜管段的下端构成出风嘴的出口,斜管段延伸设置至理条槽的槽内,相邻热风子单元上的直管段之间形成装配远红外加热子单元的装配区域。
优选地,远红外加热单元安装在A升降支架上,A升降支架上设置有各个用于安装各远红外加热子单元的各个A安装组件,A安装组件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A、B安装件,A、B安装件均沿理条槽的槽长方向布置,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子单元安装在B安装件的下板面上,A安装件的上板面上设置为远红外加热子单元供电的电线以及控制线。
优选地,B安装件上间隔设置有空缺部。
优选地,远红外加热单元和热风单元均沿着理条槽的槽长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各电加热子单元、各热风单元、各远红外加热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控制单元调控各个电加热子单元、热风单元、远红外加热单元的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在理条槽下方设置的电加热单元,使得在理条槽的下侧提供稳定的热源,配合设置在理条槽上侧设置的远红外加热单元,进一步的对理条槽内的茶叶进行加热烘干处理,使得落入到理条槽内的茶叶能被均匀的加热,同时在理条槽内设置的热风单元,将热气流吹入到理条槽内,提供茶叶水分蒸发需要的温度和气流流向,有效提高茶叶的加热效果,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对茶叶的加热效果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的设备整体的轴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的设备整体的另一视角轴测图;
图3 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热风单元、远红外加热单元和电加热单元组合的结构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红外加热单元的结构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热风单元的结构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均风盒内部的结构视图。
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100-机架,110-防护箱盖,111-透气栅孔,112-抽气风扇,120-热风发生器,121-鼓风机,200-热风单元,210-B1管段,220-B2管段,230-A分流管,240-均风盒,241-均风板,250-B分流管,260-C分流管,270-A管体,300-远红外加热单元,310-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20-A升降支架,321-A安装件,322-B安装件,323-空缺部,400-电加热单元,410-电加热支架,420-电加热子单元,421-电阻丝,500-理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参阅图1至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茶叶进行加热、烘干过程中,热量分布不均匀,加热、烘干效果不佳等问题。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位于理条单元下侧的电加热单元400和位于理条单元上侧的远红外加热单元300、热风单元200,理条单元由排列状布置的各理条槽500组成,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单元300包括各个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热风单元200包括各个热风子单元,所述的热风子单元和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沿着理条单元的槽宽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理条单元由排列状布置的各理条槽500组成,当茶叶被输送到理条槽500内时,控制单元调控各个电加热单元400、热风单元200、远红外加热单元300进行运行,设置在理条槽500上侧的远红外加热单元300和热风单元200,通过热风单元200将热风输送到理条槽500的槽体内,使得茶叶表面的水分蒸发,通过远红外加热单元300使得茶叶的内部温度升高,对茶叶内部进行加热烘干,设置在理条槽500下侧的电加热单元400,通过各电加热子单元420对理条槽500下侧加热,使得理条槽500内茶叶在收拢和卷束时将水分蒸发,更好的成型成条束状。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远红外加热单元300/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沿理条单元的高度方向升降式装配。远红外加热单元300/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沿着理条槽500的高度方向进行升降式装配,方便远红外加热单元300/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调整与理条槽500内茶叶的间距,满足不同茶叶品种和不同含水率的烘干需要,使得远红外加热单元300/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能均匀的对茶叶的内部进行加热处理。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上述方案中的热风子单元的出气端延伸至理条槽500的槽内。出气端的热风吹入到理条槽500的槽内,对理条槽500的槽体内的茶叶进行加热烘干处理。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为了使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和热风子单元产生的热风能均匀的与理条槽500内的茶叶接触,本实施例中的各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的加热方向和各热风子单元的出气方向分别与各理条槽500的槽口朝向保持一致。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上述方案中的热风子单元由各个沿着理条槽500的槽长方向间隔布置的各出风嘴构成。出风嘴由A管体270构成,A管体270的上侧为直管段,在直管段的下端设置有斜管段,由于理条槽500的槽壁倾斜设置,通过斜管段方便的将热风吹入到理条槽500内,对茶叶进行加热处理。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加热单元400由沿着理条槽500的槽长方向间隔设置各电加热子单元420组成,各电加热子单元420的加热温度相异。电加热子单元420包括电阻丝421,由控制单元控制在理条槽500的下侧进行加热,通过各电加热子单元420产生不同的加热温度,使得茶叶在理条槽500内进行移动过程中能对茶叶的根茎和叶片充分烘干。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出风嘴由A管体270构成,A管体270包括位于上侧的直管段,直管段的下端斜向下延伸设置斜管段,斜管段的下端构成出风嘴的出口,斜管段延伸设置至理条槽500的槽内,相邻热风子单元上的直管段之间形成装配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的装配区域。由于理条槽500的槽壁倾斜设置,通过斜管段方便的将热风吹入到理条槽500内,对茶叶进行加热处理,在相邻的热风子单元上的直管段之间形成装配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的装配区域,使得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能方便的调整与理条槽500内的茶叶之间的间距,能对茶叶均匀加热处理。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为了方便将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装配在机架100上,同时方便对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进行接线,上述方案中的远红外加热单元300安装在A升降支架320上,A升降支架320上设置有各个用于安装各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的各个A安装组件,A安装组件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A、B安装件,A、B安装件均沿理条槽500的槽长方向布置,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安装在B安装件322的下板面上,A安装件321的上板面上设置为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供电的电线以及控制线。
本实施例中的A升降支架320通过螺栓连接在机架100上,在机架100上设置有与螺栓相适应的条形安装孔,当需要调整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与理条槽500之间的间距时,通过调整螺栓在条形安装孔内的高度位置来使得A升降支架320进行升降。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B安装件322上间隔设置有空缺部323。设置的空缺部323使得理条槽500内的茶叶在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得到及时的散发,同时用来为调控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的控制单元提供安装空间。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上述方案中的远红外加热单元300和热风单元200均沿着理条槽500的槽长方向间隔设置。间隔设置的远红外加热单元300和热风单元200使其产生的热量均布在理条槽500内,茶叶在理条槽500内移动时对茶叶进行均匀加热。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为了方便对各电加热子单元420、各热风单元200、各远红外加热单元300进行调控,本实施例中的各电加热子单元420、各热风单元200、各远红外加热单元300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控制单元调控各个电加热子单元420、热风单元200、远红外加热单元300的运行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B安装件322上用于控制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温度的远红外加热传感器和设置在电加热支架上用于控制电加热子单元420温度的电加热传感器,其中的远红外加热传感器调控远红外加热子单元310对不同品种的茶叶和不同含水率的茶叶的温度变化,电加热传感器用于调控各电加热子单元420的温度,对茶叶的烘干控制效果好。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热风单元包括进风管和出风嘴,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均风单元,所述的出风嘴在均风单元的下侧呈排列状布置组成热风单元,各出风嘴的上端均与均风单元相连通连接,进风管位于均风单元的上侧并与均风单元相连通连接,均风单元使得各出风嘴的下端出口均匀出风。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进风管包括横状布置的B1管段210和竖状布置的B2管段220,B1、B2管段呈L状布置,B1管段210的进风端与鼓风组件相连接,鼓风组件包括热风发生器,鼓风机121工作将气流鼓入到B1、B2管段内,在B2管段220与A分流管230之间设置有均风盒240,当气流通过均风盒240时,通过内部的均风板241将气流均匀的导入到A分流管230内,A分流管230将气流导入到B分流管250内,B分流管250将气流导入到吹风嘴内,通过吹风嘴将气流吹入到理条槽内,将理条槽内的茶叶均匀的接受热风,提高茶叶理条烘干的效果。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进风管包括横状布置的B1管段210和竖状布置的B2管段220,B1、B2管段呈L状布置,B1管段210的进风端与鼓风组件相连接,B2管段220的下端与均风单元相连接。鼓风组件包括热风发生器,工作时,鼓风机121将热风鼓入到B1管段210内,经B1管段210导入到B2管段220内,通过B2管段220导入到A分流管230内。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均风单元包括用于调节气流流向的流向调整子单元和使得气流沿着出风嘴设置的区域范围进行均布的分布气流子单元,流向调整子单元和分布气流子单元沿着气流的流动路径依次设置。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流向调整子单元包括均风盒240,均风盒240的盒顶处设置有与进风管相连接的接风口,均风盒240内设置有倾斜布置的均风板241,均风板241将从B2管段220内导入的气流均匀的导向到A分流管230内;分布气流子单元包括A分流管230,在A分流管230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与其相连通连接的B分流管250,吹风嘴设置在B分流管250上,气流经均风盒240导入到A分流管230内,A分流管230将气流导入到B分流管250内,通过吹风嘴将气流导向到理条槽内的茶叶上。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上述方案中的流向调整子单元包括均风盒240,均风盒240的盒顶处设置有与进风管相连接的接风口,均风盒240内设置有倾斜布置的均风板241,均风板241在均风盒240内沿着盒长方向间隔设置,均风盒240的盒底设置成敞口状与分布气流子单元相连接。由于B2管段220与A分流管230直接连通,而A分流管230需要将气流导入到B分流管250,当气流从B2管段220直接导入到A分流管230内时,靠近B2管段220的B分流管250导向的气流比远离B2管段220的B分流管250气流强,会导致通入到理条槽内的气流不均匀,通过在B2管段220和A分流管230之间设置的均风盒240,使得从B2管段220内的气流能均匀的导入到A分流管230内,使得通入到理条槽内的气流均匀,有效提高对茶叶理条烘干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为了保持B2管段220内的气流均匀导入到A分流管230内,本实施例中均风盒240的长度方向与B1管段210的管长方向保持一致,B2管段220与均风盒240上靠近B1管段210的端部相连接,均风板241上侧的板边部沿着a方向较均风板241下侧的板边部靠近B1管段210的进风端布置,a方向与B1管段210内气流的流向相一致。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分布气流子单元包括A分流管230,A分流管230的中部上端与流向调整子单元相连通连接,A分流管230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与其相连通连接的B分流管250,A分流管230两侧的B分流管250分别相对应布置,B分流管250沿着A分流管230的管长方向在A分流管230的两外侧分别间隔设置,A、B分流管均呈横状布置,所述的出风嘴设置在B分流管250上,位于A分流管230同一侧的B分流管250上较远离A分流管230的端部分别与C分流管260相连通连接,C分流管260与A分流管230的管长相向相一致,A、C分流管的两端均设置成封堵状。气流导入到A分流管230内时,与A分流管230连通的B分流管250将气流导向到理条槽内,在位于A分流管230同一侧的B分流管250上较远离A分流管230的端部分别与C分流管260相连通连接,C分流管260与A分流管230配合将从B2管段220导入的气流导入到B分流管250内。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嘴下端出口的气体流出方向与下侧理条槽的槽口朝向保持一致。出风嘴的上侧为直管段,直管段的下端斜向下延伸设置为斜管段,斜管段的倾斜朝向与理条槽的槽口朝向保持一致,使得从斜管段内吹出的气流吹入到理条槽内,与理条槽内的茶叶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理条烘干效果。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上述方案中的所述出风嘴由A管体270构成,A管体270包括位于上侧的直管段,直管段的下端斜向下延伸设置斜管段,斜管段的下端构成出风嘴的出口,热风单元由沿着理条单元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热风子单元组成,顺延布置的两B分流管250上安装的各出风嘴组成一个热风子单元,相邻热风子单元出风嘴上直管段之间形成装配区域,装配区域用于安装远红外加热子单元和提供远红外加热子单元上下移动的空间。通过顺延布置的两B分流管250上安装的各出风嘴组成一个热风子单元,相邻热风子单元出风嘴上直管段之间形成装配区域,出风嘴的直管段处可以使得装配区域内的远红外加热子单元沿高度方向进行调整,在与理条槽合适的间距处对茶叶的内部进行加热,配合鼓风机121鼓入的热风通过B1、B2管段220,经A分流管230和B分流管250导入到A管体270内,经A管体270导入到理条槽内,实现对理条槽内茶叶的理条和烘干。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为了使得A分流管230和C分流管260内的气流均导入到B分流管250内,本实施例中的A、C分流管为方管、B分流管250为圆管,A、C分流管的管截面尺寸均大于B分流管250的管截面尺寸。
优选地,如图1至图2所示,为了将烘干时蒸发的茶叶湿气排出,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00上与分布气流子单元对应处设置有将茶叶烘干的湿气抽出的抽气组件,抽气组件包括抽气风扇112,抽气风扇112工作时将茶叶在烘干时蒸发的湿气排出。
优选地,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机架100上设置有防护箱盖110,抽气风扇112设置在防护箱盖110上,在防护箱盖110上设置有与B2管段220相适应的空缺部。防护箱盖110用于保护在机架100上的均风单元,在防护箱盖110上均匀开设有透气栅孔11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理条单元下侧的电加热单元和位于理条单元上侧的远红外加热单元、热风单元,理条单元由排列状布置的各理条槽组成,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单元包括各个远红外加热子单元,热风单元包括各个热风子单元,所述的热风子单元和远红外加热子单元沿着理条单元的槽宽方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远红外加热单元/远红外加热子单元沿理条单元的高度方向升降式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热风子单元的出气端延伸至理条槽的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各远红外加热子单元的加热方向和各热风子单元的出气方向分别与各理条槽的槽口朝向保持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热风子单元由各个沿着理条槽的槽长方向间隔布置的各出风嘴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单元由沿着理条槽的槽长方向间隔设置各电加热子单元组成,各电加热子单元的加热温度相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出风嘴由A管体构成,A管体包括位于上侧的直管段,直管段的下端斜向下延伸设置斜管段,斜管段的下端构成出风嘴的出口,斜管段延伸设置至理条槽的槽内,相邻热风子单元上的直管段之间形成装配远红外加热子单元的装配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远红外加热单元安装在A升降支架上,A升降支架上设置有各个用于安装各远红外加热子单元的各个A安装组件,A安装组件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A、B安装件,A、B安装件均沿理条槽的槽长方向布置,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子单元安装在B安装件的下板面上,A安装件的上板面上设置为远红外加热子单元供电的电线以及控制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B安装件上间隔设置有空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A~B中任意一项或几项;
特征A为:远红外加热单元和热风单元均沿着理条槽的槽长方向间隔设置;
特征B为:各电加热子单元、各热风单元、各远红外加热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控制单元调控各个电加热子单元、热风单元、远红外加热单元的运行状态。
CN202021616739.2U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 Active CN212962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6739.2U CN212962435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6739.2U CN212962435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62435U true CN212962435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47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16739.2U Active CN212962435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624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8840A (zh) 拉幅机的热风喷嘴和使用该热风喷嘴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
CN111838345A (zh) 一种远红外热风复合理条设备
CN206748995U (zh) 一种高效能改性尼龙挤出料条热风干装置
CN111776788B (zh) 一种用于理条槽进料的进料机构
CN212962435U (zh)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
CN208671500U (zh) 一种拉幅烘干机
KR100909680B1 (ko) 농업용 열풍시스템
CN111838344B (zh) 一种布风机构
CN111879105B (zh) 一种用于提高电加热温度检测精度的装置
CN208001866U (zh) 一种禽类孵化仓
CN212962701U (zh) 一种布风机构
CN111743018A (zh) 一种茶叶理条加热方法
CN212678245U (zh) 一种远红外热风复合理条设备
CN106017029A (zh) 一种纺织布料的热风/电热烘干机
CN217418527U (zh) 一种用于幕墙玻璃钢化的加工系统
CN111743017A (zh)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加热单元
CN213951641U (zh) 一种自动抽湿节能型拉幅式热定型机
CN209420770U (zh) 一种保温醒发间
CN213013486U (zh) 提高生产效率的定型机
CN205580103U (zh)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JP3144345U (ja) 温風機における空気加熱のための構造
CN206709516U (zh) 一种烤箱热风加热结构
CN113945081A (zh) 一种短切碳纤维烘干输送一体装置
CN203969183U (zh) 一种烟片复烤机的回潮装置
CN208671670U (zh) 一种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