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63908A - 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3908A
CN115463908A CN202210137649.2A CN202210137649A CN115463908A CN 115463908 A CN115463908 A CN 115463908A CN 202210137649 A CN202210137649 A CN 202210137649A CN 115463908 A CN115463908 A CN 115463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hot air
opening
upper side
fa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76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栽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l Sung Machinery Co ltd Gumi Kr
Original Assignee
Il Sung Machinery Co ltd Gumi K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l Sung Machinery Co ltd Gumi Kr filed Critical Il Sung Machinery Co ltd Gumi Kr
Publication of CN115463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39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2Cleaning pipes or tubes or systems of pipes or tubes
    • B08B9/023Cleaning the external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3/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bility for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3/00Stretching, tentering or spreading textile fabrics; Producing elasticity in textile fabr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区分平常状态与拉幅机的停止运行状态而选择性地对形成于风扇外壳的连通孔进行开闭动作,在将风扇外壳内部的热风通过连通孔排出到腔室内部之后,向上侧排出的热风将于腔室的内部上侧面或导向板发生碰撞并以形成乱流的形态传递到上部喷嘴一侧,从而将风扇外壳内部的热风通过连通孔排出到腔室内部且轻易地去除沉积在上部喷嘴的上侧的如粉尘等异物并借此降低发生火灾的危险,而且可以防止在拉幅机停止运行的状态下在停止移送的纤维布料上形成停机痕,还可以通过平开方式的开闭装置对配备于多个腔室中的各个连通孔同时进行开闭的结构得到改良的拉幅机用内部清洁装置。

Description

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区分平常状态与拉幅机的停止运行状态而选择性地对形成于风扇外壳的连通孔进行开闭动作,在将风扇外壳内部的热风通过连通孔排出到腔室内部之后,向上侧排出的热风将于腔室的内部上侧面或导向板发生碰撞并以形成乱流的形态传递到上部喷嘴一侧,从而轻易地去除沉积在上部喷嘴的上侧的如粉尘等异物并借此降低发生火灾的危险,而且可以防止在拉幅机停止运行的状态下在停止移送的纤维布料上形成停机痕,还可以通过平开方式的开闭装置对配备于多个腔室中的各个连通孔同时进行开闭的结构得到改良的拉幅机用内部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对织物或编织物等织物布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包括如作为染色前的处理工程执行的热定形(heat setting)工程、作为染色后的处理工程执行的干燥(drying)工程以及借助于热处理的收缩工程等,而作为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工程的装置,主要使用拉幅机(tenter machine)。
现有的拉幅机,包括:腔室,上侧空间可供织物布料水平通过,在织物布料的移送方向的上有一侧以及下游一侧端部分别配备织物布料进入口以及织物布料引出口;热风生成管道,配置在所述腔室的下侧空间;加热器,结合到所述热风生成管道的一侧;热风供应管道,连接到所述热风生成管道的另一侧并向上侧延长,在上侧具有向所述热风生成管道的一侧开口的多个热风出口;通道型喷嘴主体,流入端安装在所述热风供应管道的热风出口而另一端被封闭;上·下侧热风喷射喷嘴,结合到与所述喷嘴主体中与织物布料相向的面上并形成多个喷嘴孔;送风器,安装在所述热风供应管道的下端,通过所述加热器以及热风生成管道对所述腔室内的空气进行吸入并通过热风供应管道向所述热风喷射喷嘴的内部进行送风,从而使得热风通过热风喷射喷嘴的喷嘴孔喷射到织物布料的上·下侧面。
所述腔室根据对织物布料进行处理时的移送速度以及处理条件决定其整体长度。所述腔室通过对具有将其整体长度进行等分的长度的多个单位腔室进行连接而构成。所述织物布料进入口以及织物布料引出口分别配备于在所述单位腔室中的上·下游端进行安装的上·下游端单位腔室。
在利用现有的拉幅机执行热定形工程、干燥工程以及收缩工程的过程中,在对织物布料进行移送的同时启动所述送风器以及加热器时,腔室内部的空气将通过加热器吸入到热风生成管道,所吸入的空气通过与加热器发生接触而借助于热交换得到加热并生成180℃至220℃左右的热风,所生成的热风通过送风器经由热风供应管道供应到热风喷射喷嘴的内部。
供应到热风喷射喷嘴的内部的热风将通过在热风喷射喷嘴的喷嘴盘上形成的多个喷嘴孔喷射到织物布料的上、下侧面并执行热定形工程、干燥工程或收缩工程。
作为现有的与拉幅机相关的先行技术,如在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1211375号“拉幅机排放气体废热回收系统”(注册日期:2012.12.06)中所公开的内容,包括:拉幅机腔室,配备有多个为了对纤维布料进行干燥而向内部供应高温热风的多个喷射管;第一管道,连接到所述拉幅机腔室并对在纤维布料干燥之后生成的包含焦油的高温排放气体进行诱导排出;第一分支管道以及第二分支管道,通过一体连接到所述第一管道的根部而将所述第一管道分支成两个;第一热交换装置,在各个部分分别安装多个,通过安装到所述各个分支管道的内部而通过与高温排放气体的热交换将排放气体中所包含的焦油熔着到表面并进行回收;碳化装置,配置在所述各个第一热交换装置之间的各个部分,在将焦油熔着到表面的同时通过加热而与熔着到第一热交换装置表面的焦油一起对焦油进行碳化;第二管道,利用第二热交换装置对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回收到的热量进行置换,并通过与所述各个喷射管连接而将高温热风供应到所述拉幅机腔室的各个喷射管中;以及,阀门,通过安装在所述第一、第二分支管道的流入口一侧而对高温热风进行限制,从而在所述第一、第二分支管道中的某一个分支管道内所包含的第一热交换装置运行并对焦油进行回收时,在对另一个分支管道的高温排放气体进行阻断的同时运行碳化装置,从而对焦油进行碳化。
作为现有的与拉幅机用排放气体相关的另一先行技术,如在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1206505号“拉幅机排放气体电烟尘集尘装置”(注册日期:2012.11.23)中所公开的内容,作为安装有用于对在布料干燥过程中从拉幅机排出的排放气体的热量进行回收的热交换器的排放气体电烟尘集尘装置,包括:喷雾部,通过喷射洗涤水而将通过与热交换器连接的气体流入口流入的排放气体中的纤维性粉尘以及恶臭物质进行第一次去除;电集尘部,一侧结合到喷雾部的一侧,通过使所流入的排放气体中包含油雾的颗粒性物质带负(-)电而进行集尘;循环水集水槽,安装在喷雾部的下部,用于对所喷射的洗涤水进行储藏;循环泵,安装在循环水集水槽的一侧,用于对所储藏的洗涤水进行循环;油回收槽,安装在电集尘部的下部,用于对所回收的油进行储藏;送风机,另一端被结合到一端与电集尘部的另一侧结合的烟囱上,用于对排放气体进行吸入;以及,烟囱,下部结合到送风机的上部,用于将通过所述送风机吸入的排放气体排出到大气中。
因为现有的拉幅机是通过送风扇将燃烧器的热风供应到上、下部喷射管道一侧,并通过上、下部喷射管道的喷嘴从上、下方向上向通过腔室内部的纤维布料一侧供应热风,而通过所述喷嘴排出的热风通过管道重新流入到燃烧器一侧,从而在腔室内进行循环的循环结构,因此在纤维布料的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如粉尘、布料碎屑等异物会沉积在上部喷射管道的上侧,而且在因为如静电等原因而发生火灾时还可能会成为诱发大型火灾的重要因素,而且当在排气管道上发生火灾时还可能会将火焰诱导到腔室外部并因此诱发大型火灾的发生。
为了对其进行改善,可以通过在拉幅机停止运行的状态下对管道的上部进行清洁而去除沉积在上部喷射管道的上侧的异物,但是具有作业时间较长并增加作业人员的疲劳度的问题。
此外,在拉幅机停止运行的状态下从喷嘴内部向纤维布料一侧排出热风时,可能会因为出现停机痕而导致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1211375号“拉幅机排放气体废热回收系统”(注册日期:2012.12.06)
(专利文献2)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1206505号“拉幅机排放气体电烟尘集尘装置”(注册日期:2012.11.2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区分平常状态与拉幅机的停止运行状态而选择性地对形成于风扇外壳的连通孔进行开闭动作,并将风扇外壳内部的热风排出到腔室内部,从而可以轻易地去除沉积在上部喷嘴的上侧的如粉尘等异物并借此降低发生火灾的危险,而且可以防止在拉幅机停止运行的状态下在停止移送的纤维布料上形成停机痕的结构得到改良的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平开方式的开闭装置对配备于多个腔室中的各个排气口同时进行开闭的结构得到改良的拉幅机用内部清洁装置。
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部喷射管道,配置在腔室的内部,通过从上、下方向上向纤维布料喷射热风而进行干燥;风扇外壳,在内部配备有用于向所述上、下部喷射管道一侧供应热风的送风扇;连通孔,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的上部,以与所述腔室的内部连通的方式形成;以及,开闭装置,通过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的上侧而选择性地对所述连通孔进行开闭,在执行开放动作时通过将所述风扇外壳内的热风排出到所述腔室的内部并诱导到所述上部喷射管道的上侧而对沉积在上部喷射管道的上侧面的异物进行去除;所述开闭装置,包括:执行机构,配备于所述腔室的外侧,配备有向前、后进行伸缩动作的杆部件;以及,开闭板,以可滑动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的上侧,以与所述执行机构的杆部件连动的方式连接,形成有在所述杆部件进行前进动作时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开闭孔。
此外,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部喷射管道,配置在腔室的内部,通过从上、下方向上向纤维布料喷射热风而进行干燥;风扇外壳,在内部配备有用于向所述上、下部喷射管道一侧供应热风的送风扇;连通孔,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的上部,以与所述腔室的内部连通的方式形成;以及,开闭装置,通过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的上侧而选择性地对所述连通孔进行开闭,在执行开放动作时通过将所述风扇外壳内的热风排出到所述腔室的内部并诱导到所述上部喷射管道的上侧而对沉积在上部喷射管道的上侧面的异物进行去除;所述开闭装置,包括:移送杆,配备于所述腔室的外侧,向前、后进行伸缩动作且配备有把手;以及,开闭板,以可滑动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的上侧,以与所述移送杆连动的方式连接,形成有在所述移送杆进行前进、后退动作时选择性地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开闭孔。
此外,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部喷射管道,配置在腔室的内部,通过从上、下方向上向纤维布料喷射热风而进行干燥;风扇外壳,在内部配备有用于向所述上、下部喷射管道一侧供应热风的送风扇;连通孔,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的上部,以与所述腔室的内部连通的方式形成;以及,开闭装置,通过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的上侧而选择性地对所述连通孔进行开闭,在执行开放动作时通过将所述风扇外壳内的热风排出到所述腔室的内部并诱导到所述上部喷射管道的上侧而对沉积在上部喷射管道的上侧面的异物进行去除;所述腔室并列配置有多个,所述开闭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执行机构,分别配备于所述腔室的一侧面左侧以及另一侧面右侧,分别配备有向前、后进行伸缩动作的杆部件;第一开闭板,以配置在所述多个腔室中的各个奇数列腔室的方式通过中间的连接板连接并交替配置,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的杆部件进行前进动作时对所述奇数列腔室的各个连通孔同时进行开闭;以及,第二执行机构,以配置在所述多个腔室中的各个偶数列腔室的方式通过中间的连接板连接并交替配置,在所述第二执行机构的杆部件进行前进动作时对所述偶数列腔室的各个连通孔同时进行开闭。
所述风扇外壳,包括:导向板,在上侧凸出形成,使得通过所述连通孔向上侧方向排出的热风形成乱流并诱导到所述上部喷射管道的上侧。
所述导向板,包括:垂直部,在所述风扇外壳的上侧向垂直方向延长;以及,倾斜部,从所述垂直部的上端延长并将从所述连通孔排出的热风散射到所述上部喷射管道的上侧。
所述上、下部喷射管道利用送风扇将从配备于腔室下侧的燃烧器供应过来的热风供应到上侧,并利用阻尼装置对热风进行分支供应。
本发明可以为了对沉积在配置于拉幅机腔室内部的上部喷射管道的上侧的粉尘或布料碎屑等异物进行去除而在拉幅机停止运行的状态下利用开闭装置开放风扇外壳的连通孔而将风扇外壳内的热风排出到腔室的外部,从而通过利用强制送风方式将沉积在所述喷射管道的上侧的异物通过排气管道排出到腔室的外部而对管道进行清洁并借此降低发生火灾的危险。
此外,本发明可以在连通孔的上侧配备通过对从连通孔排出的热风进行散射而使其形成乱流的导向板,从而提升上部喷射管道的清洁效率。
本发明可以通过在第一、第二开闭板中利用连接板对分别配备于多个腔室中的上部喷射管道的连通孔进行连动而利用执行机构使得配备于多个腔室中的第一、第二开闭板同时进行滑动动作,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简化部件的维护保养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的构成进行图示的分解斜视图。
图2a以及图2b是对图1中的开闭装置进行前进动作时上部喷射管道的清洁使用状态进行概要性图示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对因为本发明的开闭板进行前进动作而使得连通孔开放的状态进行图示的平面图。
图4是对因为本发明的开闭板进行后退动作而使得连通孔关闭的状态进行图示的平面图。
图5是对将本发明的开闭装置适用于腔室的状态进行图示的侧面图。
图6是对将本发明的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适用于多个腔室中的状态进行图示的平面图。
图7是图5的正面图。
图8是对将本发明的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适用于其他变形例的状态进行图示的平面图。
图9是图8的正面图。
图10是开闭装置的另一变形例。
图11是开闭装置的又一变形例。
图12是开闭装置的另一变形例。
附图标记说明
10:腔室
10a:奇数列腔室
10b:偶数列腔室
20:上部喷射管道
30:下部喷射管道
40:燃烧器
50:送风扇
70:阻尼装置
90:风扇外壳
95:连通孔
100:开闭装置
105:移送杆
105a:把手
110:执行机构
110A、110B:第一、第二执行机构
115:杆部件
117:连接管
119:连接支架
120:开闭板
120A、120B:第一、第二开闭板
125:开闭孔
130:连接板
200:导向板
210:垂直部
220:倾斜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当判定对相关的公知技术或构成的具体说明可能会导致本发明的要旨变得不清晰时,将省略与其相关的详细说明。此外,在后续的内容中使用的术语是根据在本发明中的功能做出定义的术语,可能会根据使用者的意图或惯例等发生变化。因此,应根据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为基础做出定义。此外,当记载为“包括”某个构成要素时,除非另有明确的相反记载,否则并不是指排除其他构成要素,而是指还可以包括其他构成要素。
接下来,将参阅图1至图9对适用本发明的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进行说明。本发明包括:上、下部喷射管道20、30,配置在腔室10的内部,通过从上、下方向上向纤维布料喷射热风而进行干燥;风扇外壳90,在内部配备有用于向所述上、下部喷射管道20、30一侧供应热风的送风扇;连通孔95,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90的上部,以与所述腔室10的内部连通的方式形成;以及,开闭装置100,通过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90的上侧而选择性地对所述连通孔95进行开闭,在执行开放动作时通过将所述风扇外壳90内的热风排出到所述腔室10的内部并诱导到所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而对沉积在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面的异物进行去除。
参阅图1以及图5,在所述上、下部喷射管道20、30中,配备有在利用送风扇50将从配备于腔室10下侧的燃烧器40供应过来的热风供应到上侧之后借助于阻尼装置70对热风进行分支供应的路径。
所述上部喷射管道20在一个腔室10中以多列配置。
所述风扇外壳90以在上部相距一定间隔形成分别与各个上部喷射管道20对应的连通孔95的结构形成。
所述开闭装置100配备于所述腔室10的外侧,包括:执行机构110,配备于所述腔室10的外侧,配备有向前、后进行伸缩动作的杆部件115;以及,开闭板120,以可滑动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90,以与所述执行机构110的杆部件115连动的方式连接,形成有在所述杆部件115进行前进动作时与所述连通孔95连通的开闭孔125。
作为所述执行机构110,可以采用在加载外部电源时驱动的电动机或气缸,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因此,在所述开闭板120中形成有与所述多个连通孔95对应的相距一定间隔形成的多个开闭孔125。
此外,所述开闭装置100不仅可以在拉幅机停止运行的状态下通过上、下部喷射管道20、30的喷嘴向停止状态的纤维布料一侧供应热风并借此预防在纤维布料一侧形成停机痕,同时还可以通过将热风诱导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而起到将如粉尘等异物通过排气管道排出到外部的功能。
所述开闭板120如图3所示,可以在所述杆部件115进行前进动作时与其连动地进行前进动作,而且在所述开闭孔125沿着与所述连通孔95垂直的方向位于相同直线上时,连通孔95以及开闭孔125将以平开方式连通,从而使得上、下部喷砂管道20、30内的热风通过开闭孔125以及连通孔95诱导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而且如图2a所示,可以与腔室10的上部面发生碰撞并形成乱流,从而起到将沉积在所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的如粉尘或布料碎屑等异物吹送排出到外部的功能。
而与此相反,所述开闭装置100如图4所示,在所述杆部件115为了复位而执行后退动作时,以与所述杆部件115的后退动作连动的方式连接的开闭板120也将进行后退动作并借此通过开闭板120对所述连通孔95进行堵塞,从而在拉幅机正常运行时防止上、下部喷射管道20、30内的热风排出到外部。
图2b是对本发明的风扇外壳进一步包括导向板200的状态进行图示的示意图,所述风扇外壳90,包括:导向板200,在上侧凸出形成,使得通过所述连通孔95向上侧方向排出的热风形成乱流并诱导到所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
所述导向板200在与形成于风扇外壳90的上侧面的连通孔95相邻的部分向上侧形成。
此外,所述导向板200,包括:垂直部210,在所述风扇外壳90的上侧向垂直方向延长;以及,倾斜部220,从所述垂直部210的上端延长并将从所述连通孔95排出的热风散射到所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
图6以及图7是对本发明的多个腔室10被并列配置的情况下的开闭装置100进行图示的平面图以及正面图,在多个腔室10被并列配置并将各个腔室10划分为奇数列以及偶数列的情况下,包括配置到相当于奇数列的腔室中的第一开闭板120A以及配置到相当于偶数列的腔室10中的第二开闭板120B。
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所述开闭装置100,包括:第一、第二执行机构110A、110B,分别配备于所述腔室10的一侧面左侧以及另一侧面右侧,分别配备有向前、后进行伸缩动作的杆部件115;第一开闭板120A,以配置在所述多个腔室10中的各个奇数列腔室10a的方式通过中间的连接板130连接并交替配置,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10A的杆部件115进行前进动作时对所述奇数列腔室19a的各个连通孔95同时进行开闭;以及,第二执行机构120B,以配置在所述多个腔室10中的各个偶数列腔室10b的方式通过中间的连接板130连接并交替配置,在所述第二执行机构110B的杆部件115进行前进动作时对所述偶数列腔室10b的各个连通孔95同时进行开闭。
所述开闭装置100的第一开闭板120A为分别配置在奇数列的第一、第三、第五……第n-1腔室(10-1、10-3……),而配置在所述第一、第三、第五……第n-1腔室之间的偶数列腔室10b中的所述连接板130对分别配置在奇数列腔室10a中的第一开闭板120A进行连接的结构。
与此相反,所述开闭装置100的第二开闭板120B为分别配置在偶数列的第二、第四、第六……第n-2腔室(10-2、10-4……),而配置在所述第二、第四、第六……第n-2腔室之间的奇数列腔室10a中的所述连接板130对分别配置在偶数列腔室10b中的第二开闭板120B进行连接的结构。
此外,所述偶数列腔室10b以及所述奇数列腔室10a分别是以交替地在所述连通孔95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形成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第二开闭板120A、120B进行前进、后退动作的第一、第二执行机构110A、110B将相距一定间隔配置在一侧以及另一侧。
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10A可以在驱动杆部件115进行前进动作的情况下使得配置在奇数列腔室10a内的第一开闭板120A向前进方向进行滑动动作并使得在配置于奇数列腔室10a中的上部喷射管道20中形成的连通孔95在与所述第一开闭板120A的开闭孔125垂直的方向上位于相同直线上,从而使得上部喷射管道20中的热风通过开放的连通孔95以及开闭孔125向上侧排出,而向上侧排出的热风将与奇数列腔室10a的内部上侧面发生碰撞并以形成乱流的状态传递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面,从而通过向排气管道(未图示)一侧进行强制送风而对沉积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面的布料碎屑或粉尘等异物进行清洁。
此外,所述第二执行机构110B可以在驱动杆部件115进行前进动作的情况下使得配置在偶数列腔室10b内的第二开闭板120B向前进方向进行滑动动作并使得在配置于偶数列腔室10b中的上部喷射管道20中形成的连通孔95在与所述第二开闭板120B的开闭孔125垂直的方向上位于相同直线上,从而使得上部喷射管道20中的热风通过开放的连通孔95以及开闭孔125向上侧排出,而向上侧排出的热风将与偶数列腔室10b的内部上侧面发生碰撞并以形成乱流的状态传递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面,从而通过向排气管道一侧进行强制送风而对沉积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面的布料碎屑或粉尘等异物进行清洁。
在完成如上所述的管道的清洁作业之后,为了正常运行拉幅机而驱动所述第一、第二执行机构110A、110B进行后退动作并借此使得所述杆部件115恢复到原始位置时,以与所述杆部件115连动的方式连接的所述第一、第二开闭板120A、120B将向后退方向进行移动,借此可以使得所述第一、第二开闭板120A、120B对连通孔95进行覆盖堵塞。
图8以及图9对本发明的开闭装置100的另一变形例进行了图示,是将各个奇数列腔室10a以及偶数列腔室10b划分为左侧以及右侧区间之后利用共计四个即第一~第四执行机构110A、110B、110C、110D驱动各个第一、第二开闭板120A、120B进行前进、后退动作的结构。
因为在将多个腔室10较长并列配置的情况下,难以利用一个执行机构110顺利地驱动第一、第二开闭板120A、120B的动作,因此通过将多个腔室10划分为左侧以及右侧区间并配置如上所述的四个执行机构110A、110B、110C、110D,可以利用各个执行机构110单独驱动各个区间的开闭动作并借此缩短执行开闭驱动的区间距离,从而提升响应速度。
因此,本发明的开闭装置100的另一变形例可以通过将第一、第二开闭板120A、120B分别划分为左侧以及右侧的动作区间而在对第一、第二开闭板120A、120B进行开闭动作时确保顺利地完成开闭动作并提升响应速度。
图10是对本发明的开闭装置的另一实例进行图示的示意图,所述开闭装置100配备于所述腔室10的外侧,包括:移送杆105,配备于所述腔室10的外侧,向前、后进行伸缩动作且配备有把手105a;以及,开闭板120,以可滑动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90的上侧,以与所述移送杆105连动的方式连接,形成有在所述移送杆105进行前进、后退动作时选择性地与所述连通孔95连通的开闭孔125。
本发明的开闭装置的另一实例,可以在作业人员为了对腔室内部进行清洁作业而在腔室的外侧把持并拉动移送杆105的把手105a的情况下,使得所述开闭板120的开闭孔125以及风扇外壳90的连通孔95位于相同的垂直线上并连通,从而将所述风扇外壳90内的热风排出到腔室10内部,而风扇外壳90内的热风将在通过所述连通孔95排出到腔室10内部之后向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排出,并借此将沉积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的布料碎屑或粉尘等异物排出到外部。
与此相反,在完成如上所述的清洁作业之后,当作业人员为了正常运行拉幅机而在腔室10的外侧将移送杆105移动到原来的位置时,可以通过将所述开闭板120从风扇外壳90的上侧进行滑动移动而解除所述开闭孔125与连通孔95的连通状态,从而使得开闭板120对所述连通孔95的上侧进行覆盖并借此阻断热风的排出。
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可以在腔室10的外侧通过手动作业利用移送杆105使得开闭板120进行前进、后退动作并借此对风扇外壳的连通孔进行开闭,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在没有电源供应的状态下通过手动作业执行连通孔的开闭作业。
图11以及图12是对本发明的开闭装置的又一变形例进行图示的示意图,还配备有在上侧对以可滑动的方式结合到多个腔室10的各个风扇外壳90上侧的开闭板120进行连接的连接管117,所述连接管117采用在配置于各个腔室10的所述开闭板120的上侧进行配置并以连接支架119为媒介进行连动连接的结构。
所述连接管117的端部可以连接到上述说明的开闭装置的杆部件或移送杆105,借此可以起到将执行机构或移送杆105的前进、后退动作传递到开闭板120一侧的功能。
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管117可以替代在上述内容中进行说明的实施例中的连接板的功能,因此可以省略对各个腔室10之间的开闭板120进行连接的连接板。
因此,本发明可以为了对沉积在配置于拉幅机腔室10内部的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的粉尘或布料碎屑等异物进行去除而在拉幅机停止运行的状态下利用开闭装置100开放上部喷射管道20的连通孔95而将风扇外壳90内的热风排出到腔室10的外部,从而通过利用强制送风方式将沉积在所述喷射管道20的上侧的异物通过排气管道排出到腔室10的外部而对管道进行清洁并借此降低发生火灾的危险。
此外,本发明可以在风扇外壳90的上侧配备通过对从连通孔95排出的热风进行散射而使其形成乱流的导向板200,从而提升上部喷射管道20的清洁效率。
本发明可以通过在第一、第二开闭板120A、120B中利用连接板130对分别配备于多个腔室10中的上部喷射管道20的连通孔95进行连动而利用执行机构110使得配备于多个腔室10中的第一、第二开闭板120A、130B同时进行滑动动作,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简化部件的维护保养作业。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对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范畴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变形。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在上述内容中说明的实施例,而是应该根据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以及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范围做出定义。
即,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上述内容中进行说明的特定的较佳实施例,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之一般知识的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请求的本发明之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变形实施,而如上所述的变更都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下部喷射管道(20、30),配置在腔室(10)的内部,通过从上、下方向上向纤维布料喷射热风而进行干燥;
风扇外壳(90),在内部配备有用于向所述上、下部喷射管道(20、30)一侧供应热风的送风扇;
连通孔(95),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90)的上部,以与所述腔室(10)的内部连通的方式形成;以及,
开闭装置(100),通过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90)的上侧而选择性地对所述连通孔(95)进行开闭,在执行开放动作时通过将所述风扇外壳(90)内的热风排出到所述腔室(10)的内部并诱导到所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而对沉积在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面的异物进行去除;
所述开闭装置(100)配备于所述腔室(10)的外侧,包括:执行机构(110),配备于所述腔室(10)的外侧,配备有向前、后进行伸缩动作的杆部件(115);以及,开闭板(120),以可滑动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90)的上侧,以与所述执行机构(110)的杆部件(115)连动的方式连接,形成有在所述杆部件(115)进行前进动作时与所述连通孔(95)连通的开闭孔(125)。
2.一种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下部喷射管道(20、30),配置在腔室(10)的内部,通过从上、下方向上向纤维布料喷射热风而进行干燥;
风扇外壳(90),在内部配备有用于向所述上、下部喷射管道(20、30)一侧供应热风的送风扇;
连通孔(95),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90)的上部,以与所述腔室(10)的内部连通的方式形成;以及,
开闭装置(100),通过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90)的上侧而选择性地对所述连通孔(95)进行开闭,在执行开放动作时通过将所述风扇外壳(90)内的热风排出到所述腔室(10)的内部并诱导到所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而对沉积在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面的异物进行去除;
所述开闭装置(100)配备于所述腔室(10)的外侧,包括:移送杆(105),配备于所述腔室(10)的外侧,向前、后进行伸缩动作且配备有把手(105a);以及,开闭板(120),以可滑动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90)的上侧,以与所述移送杆(105)连动的方式连接,形成有在所述移送杆(105)进行前进动作时选择性地与所述连通孔(95)连通的开闭孔(125)。
3.一种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下部喷射管道(20、30),配置在腔室(10)的内部,通过从上、下方向上向纤维布料喷射热风而进行干燥;
风扇外壳(90),在内部配备有用于向所述上、下部喷射管道(20、30)一侧供应热风的送风扇;
连通孔(95),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90)的上部,以与所述腔室(10)的内部连通的方式形成;以及,
开闭装置(100),通过配置在所述风扇外壳(90)的上侧而选择性地对所述连通孔(95)进行开闭,在执行开放动作时通过将所述风扇外壳(90)内的热风排出到所述腔室(10)的内部并诱导到所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而对沉积在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面的异物进行去除;
所述腔室(10)并列配置有多个,所述开闭装置(100),包括:第一、第二执行机构(110A、110B),分别配备于所述腔室(10)的一侧面左侧以及另一侧面右侧,分别配备有向前、后进行伸缩动作的杆部件(115);第一开闭板(120A),以配置在所述多个腔室(10)中的各个奇数列腔室(10a)的方式通过中间的连接板(130)连接并交替配置,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10A)的杆部件(115)进行前进动作时对所述奇数列腔室(19a)的各个连通孔(95)同时进行开闭;以及,第二执行机构(120B),以配置在所述多个腔室(10)中的各个偶数列腔室(10b)的方式通过中间的连接板(130)连接并交替配置,在所述第二执行机构(110B)的杆部件(115)进行前进动作时对所述偶数列腔室(10b)的各个连通孔(95)同时进行开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外壳(90),包括:导向板(200),在上侧凸出形成,使得通过所述连通孔(95)向上侧方向排出的热风形成乱流并诱导到所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导向板(200),包括:垂直部(210),在所述风扇外壳(90)的上侧向垂直方向延长;以及,
倾斜部(220),从所述垂直部(210)的上端延长并将从所述连通孔(95)排出的热风散射到所述上部喷射管道(20)的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下部喷射管道(20、30)中,配备有在利用送风扇(50)将从配备于腔室(10)下侧的燃烧器(40)供应过来的热风供应到上侧并借助于阻尼装置(70)对热风进行分支供应的路径。
CN202210137649.2A 2021-06-10 2022-02-15 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 Pending CN1154639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75509 2021-06-10
KR1020210075509A KR102349258B1 (ko) 2021-06-10 2021-06-10 텐터기용 챔버 내부 청소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3908A true CN115463908A (zh) 2022-12-13

Family

ID=79347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7649.2A Pending CN115463908A (zh) 2021-06-10 2022-02-15 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349258B1 (zh)
CN (1) CN11546390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3563B (zh) * 2022-03-01 2023-03-07 长沙振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马达清洁设备
CN115971113B (zh) * 2023-03-16 2023-06-06 烟台亮远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动力机械生产维护用液压杆清洁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13898B1 (ko) * 2005-02-28 2006-08-21 일성기계공업 주식회사 텐터기의 열풍공급 분배구조
DE202008006131U1 (de) * 2007-06-18 2009-01-08 Globlek, Damir Lüftungsgerät mit Reinigungsvorrichtung
CN102791466A (zh) * 2010-03-10 2012-11-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拉幅机装置及拉幅机装置内的异物除去方法以及溶液制膜设备
KR101206505B1 (ko) * 2011-11-28 2012-11-29 주식회사 한독이엔지 텐터기 배기가스 전기 흄 집진장치
CN203009878U (zh) * 2012-12-18 2013-06-19 北京雅驿欣科技有限公司 插板式电动风阀
CN103668840A (zh) * 2012-09-05 2014-03-26 日星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拉幅机的热风喷嘴和使用该热风喷嘴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
KR101538735B1 (ko) * 2014-06-18 2015-07-23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더블유 텐터기용 열풍 공급장치
CN204513584U (zh) * 2014-03-11 2015-07-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6337258A (zh) * 2015-07-10 2017-01-18 Isw株式会社 拉幅机的热风供给结构
CN112082331A (zh) * 2019-06-12 2020-12-15 日星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使用有机溶剂的干燥器腔室结构体
CN112368087A (zh) * 2018-08-02 2021-02-12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清扫装置
CN212615445U (zh) * 2020-06-23 2021-02-26 浙江金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反吹高效离心式诱导风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1375B1 (ko) 2010-10-21 2012-12-13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텐터기 배기가스 폐열회수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13898B1 (ko) * 2005-02-28 2006-08-21 일성기계공업 주식회사 텐터기의 열풍공급 분배구조
DE202008006131U1 (de) * 2007-06-18 2009-01-08 Globlek, Damir Lüftungsgerät mit Reinigungsvorrichtung
CN102791466A (zh) * 2010-03-10 2012-11-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拉幅机装置及拉幅机装置内的异物除去方法以及溶液制膜设备
KR101206505B1 (ko) * 2011-11-28 2012-11-29 주식회사 한독이엔지 텐터기 배기가스 전기 흄 집진장치
CN103668840A (zh) * 2012-09-05 2014-03-26 日星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拉幅机的热风喷嘴和使用该热风喷嘴的拉幅机的热风喷射装置
CN203009878U (zh) * 2012-12-18 2013-06-19 北京雅驿欣科技有限公司 插板式电动风阀
CN204513584U (zh) * 2014-03-11 2015-07-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KR101538735B1 (ko) * 2014-06-18 2015-07-23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더블유 텐터기용 열풍 공급장치
CN106337258A (zh) * 2015-07-10 2017-01-18 Isw株式会社 拉幅机的热风供给结构
CN112368087A (zh) * 2018-08-02 2021-02-12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清扫装置
CN112082331A (zh) * 2019-06-12 2020-12-15 日星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使用有机溶剂的干燥器腔室结构体
CN212615445U (zh) * 2020-06-23 2021-02-26 浙江金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反吹高效离心式诱导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49258B1 (ko) 2022-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63908A (zh) 拉幅机用腔室内部清洁装置
CN1969086B (zh) 用于对纸浆干燥机的风扇塔的滤网进行清洁的装置和方法、纸浆干燥机的风扇塔及纸浆干燥机
JP6816115B2 (ja) 自動フィルターシステムを持つ塗装ブース
KR101748802B1 (ko) 수트 블로워 및 이를 이용한 튜브형 열 교환기의 세정 방법
KR101211375B1 (ko) 텐터기 배기가스 폐열회수 시스템
KR101384209B1 (ko) 열회수보일러
KR20190127037A (ko) 세정장치를 구비하는 다단 분리 열교환 방식의 건조 시스템
KR101972717B1 (ko) 증기관을 이용한 폐열회수장치
KR101056804B1 (ko) 건조기의 폐열 회수방법 및 그 장치
US4337585A (en) Heat recovery and air preheating apparatus for textile dryer ovens
JPH08504262A (ja) 熱交換面用清掃装置およびそのための改良されたノズル
KR200326329Y1 (ko) 폐열회수장치를 갖춘 건조시스템
CN101738135A (zh) 用于热能利用装置的热交换器单元
EP0599577B1 (en) Heat exchangers
KR101848429B1 (ko) 텐터기의 폐열회수장치
KR20090024589A (ko) 건조기의 온습도 조절 장치
CN114753079A (zh) 一种新型定型机
KR101894553B1 (ko) 자동 연소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복합 보일러
CN106337258A (zh) 拉幅机的热风供给结构
CN217978828U (zh) 一种收尘装置以及蓄热式焚烧炉
KR102568134B1 (ko) 원단 후가공시설에 설치되는 집진기 냉각시설의 세척장치
KR102568135B1 (ko) 원단 후가공시설에 설치되는 집진기 냉각시설의 세척장치
KR102388562B1 (ko) 사이클론 집진기를 포함한 연소 시스템
KR102208721B1 (ko) 촉매반응기 열을 재활용 하는 텐터기의 배출가스 처리장치
KR920001053B1 (ko) 텐터기의 폐열회수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