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40334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40334A
CN103640334A CN201310522762.3A CN201310522762A CN103640334A CN 103640334 A CN103640334 A CN 103640334A CN 201310522762 A CN201310522762 A CN 201310522762A CN 103640334 A CN103640334 A CN 103640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pressboard
fixation unit
transport path
dr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227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40334B (zh
Inventor
户谷昭宽
水谷诚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964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2879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660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19479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40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0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403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03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ve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fan for blowing or sucking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41J29/023Framework with reduced dimension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其能够抑制装置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大型化,且能够可靠地在记录材料定影区域中对记录材料进行定影。在打印机(11)中,由于压纸板(19)和干燥装置(16A)在上下方向上重合配置,因此能够防止在水平方向上的大型化。干燥装置(16A)中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干燥区域长度(L2)被构成为,大于等于压纸板(19)上的记录区域长度(L1),由此,记录完成的记录面必定在干燥装置(16A)中至少停留一次,且停留时间相当于间歇输送中的记录介质停止的时间,从而能够充分地干燥记录面。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1010265489.7、申请日为2010年8月26日、发明名称为记录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的记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移动而进行记录的横向扫描方式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通过使记录材料附着在目标上而实施记录的记录装置的一种,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被广泛熟知。另外,在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技术,即,通过使用此种打印机对连续纸(目标)喷射液体(记录材料),从而连续打印大量的单位图像,之后被切割而用作标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即,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打印机,在连续纸的输送路径的中途位置处设置有压纸板,并通过对在该压纸板上处于输送停止状态的连续纸喷射墨水(记录材料)而进行印刷。接下来,在强制干燥区域中,对通过墨水而被形成在连续纸上的印刷影像进行加热从而强制性地将其干燥,其中,所述强制干燥区域被设置在连续纸的输送路径中的压纸板的下游一侧附近,并作为记录材料定影区域。其后,通过被设置在连续纸的输送路径中的比强制干燥区域更靠下游一侧的卷绕驱动轴,来卷起在强制干燥区域中被强制干燥了墨水形成的印刷影像的连续纸。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30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印机中,由于压纸板以及强制干燥区域被设置为,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占用独立的设置空间,因此存在装置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大型化的问题。
另外,在记录头沿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移动而进行记录的横向扫描方式的打印机中,当被确保在压纸板上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记录区域的长度为L时,则在一次输送动作中,记录介质将被输送长度为L的量。即,输送量为L的输送动作和记录头的横向扫描(记录执行动作)被交互进行。
在这里,虽然记录完成的记录面在记录结束之后进入强制干燥区域,但是如果不适当设定强制干燥区域的长度,则由于输送量为L的输送动作,将导致记录完成的记录面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不会在强制干燥区域中停止而直接通过,即,存在无法确保在强制干燥区域内的停留时间,进而导致没有充分干燥的可能。
本发明是鉴于此种情况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装置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大型化,且在记录材料定影区域中能够可靠地对记录材料进行定影的记录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具有:支承部件,其对记录介质进行支承;记录头,其对由所述支承部件支承的记录介质的一面施加记录材料;定影单元,其对于附着在从所述支承部件输送来的记录介质的所述一面上的记录材料进行定影,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定影单元被配置为,在上下方向上部分重合。
根据上述结构,支承部件以及定影单元被配置为,在俯视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因此,由于这些部件的设置空间在水平方向上共享,从而能够实现对这些部件的设置空间的空间节省化,作为结果,能够抑制装置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大型化。
本发明的第2种形式为一种记录装置,具有:支承部件,其对记录介质进行支承;记录头,其对由所述支承部件支承的记录介质的一面施加记录材料;定影单元,其对于附着在从所述支承部件输送来的记录介质的所述一面上的记录材料进行定影,并在将记录介质定位于所述支承部件上的状态下,所述记录头沿所述记录媒体输送方向移动并进行记录,该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定影单元中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定影区域长度被构成为,大于等于所述支承部件上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记录区域长度。
根据上述结构,支承部件以及定影单元被配置为,在俯视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因此,由于这些部件在水平方向上共享设置空间,从而能够节省这些部件的设置空间,作为结果,能够抑制装置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大型化。
另外,所述定影单元中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定影区域长度被构成为,大于等于所述支承部件上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记录区域长度,因此在记录介质进行间歇输送动作的横向扫描方式的记录装置中,记录完成的记录面必定在定影单元中至少停留一次,且停留时间相当于间歇输送中的记录介质停止的时间。因此,避免了记录完成的记录面的一部分不在定影区域内停止而直接通过的情况,能够确保在定影单元内的停留时间,进而能够充分地对记录面进行定影。
本发明的第3种形式的特征在于,在第2种形式中,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滚子被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的内部之外的、所述定影单元的外侧,其中,所述输送滚子与所述定影单元设置在同一输送层上。
根据本形式,由于与所述定影单元设置在同一输送层上的、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滚子被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的内部之外的所述定影单元的外侧,因此,采用定影单元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而促进记录材料的定影的形式时,能够防止定影单元内的温度波动,另外热量不会通过输送滚子而散失,从而能够防止定影效率的降低。
本发明的第4种形式的特征在于,在第3种形式中,具有卷绕部,该卷绕部用于卷起记录完成的记录介质,记录介质的折回输送路径被配置为,在所述定影单元的下部与该定影单元部分重合,其中,所述折回输送路径为,记录介质在被移出所述定影单元之后折回并朝向所述卷绕部移动的路径。
根据本形式,由于折回输送路径在所述定影单元的下部与该定影单元重合配置,其中,所述折回输送路径为,在记录介质被移出定影单元之后折回并朝向所述卷绕部移动的路径,因此,即使是具有上述折回输送路径的结构,也能够抑制记录装置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大型化。
本发明的第5种形式的特征在于,在第4种形式中,在包括所述支承部件在内的上部输送路径的下侧,设置有包括所述定影单元在内的中间输送路径,所述上部输送路径、所述中间输送路径、所述折回输送路径被配置成,以平行的方式部分重合。
根据本形式,由于所述上部输送路径、所述中间输送路径、和所述折回输送路径以平行的方式部分重合地配置,因此能够将记录装置的高度尺寸抑制在最小程度。
另外,在上述的任意形式中,可以采用具有介质导向装置的结构,该介质导向装置,在附着有所述记录材料的记录介质被移出所述定影单元之前,引导所述记录介质,使所述一面不会成为凹面,而在所述记录介质被移出所述定影单元之后,使所述记录介质弯曲并进行引导,以使所述一面成为凹面。
根据上述结构,在附着于记录介质的记录材料通过定影单元而被定影之前,在不与附着有记录材料的表面相接触的条件下,转换了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因此,即使在支承部件以及定影单元被设置为在上下方向上重合配置,且以朝向该定影单元的方式而转换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时,也能够抑制在支承部件上被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印刷影像产生紊乱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的任意形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记录介质以层叠多个部件的形式而构成,所述记录装置还具有:第1输送方向转换单元,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上的所述支承部件和所述定影单元之间,并用于弯曲所述输送路径而转换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第2输送方向转换单元,其被设置在比所述定影单元更靠所述输送路径的下游一侧的位置上,并用于弯曲所述输送路径而转换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且通过所述第2输送方向转换单元而形成的所述输送路径的弯曲部的曲率可以被设定为,小于通过所述第1输送方向转换单元而形成的所述输送路径的弯曲部的曲率。
一般情况下,当记录介质在从定影单元通过的过程中被加热时,用于粘接被层叠的多个部件的粘接剂的粘接力将被减弱。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在比定影单元更靠输送路径的下游一侧的位置处通过第2输送方向转换单元而被平稳地转换,因此能够抑制被层叠的多个部件相互剥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a)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概要结构图,(b)为该记录装置中的干燥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图4(a)的局部放大图。
图6(a)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概要结构图,(b)为该记录装置中的干燥装置的剖视图。
图7(a)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剖视图,(b)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1、11A、11B 打印机(记录装置);12 主体外壳;13 记录介质;13a 贴纸材料(构成多个部件);13b 底膜(构成多个部件);14 供应部;15 印刷室;16、16A、16B、16C、16D、16E 干燥装置(定影单元);17 卷绕部;18 基座;19 压纸板(支承部件);19a 上表面;19b 压纸板加热器;20 卷轴;21 第1滚子;22 第2滚子;23 第3滚子(第1输送方向转换单元);23a 弯曲部;24 导轨;25 滑架;26 支承板;27 记录头;28 维护机构;30 导向部件;31第4滚子(第2输送方向转换单元);31a 弯曲部;32 第5滚子;33 卷绕轴(输送单元);34 筐体;35 进气口;36 进气管;37 暖风送风机构;38 内部空间;39 排气口;40 排气管;41 排气扇;42 通过口;43 通过口;44 轴流式风扇;45 转换滚子(第2输送方向转换单元);45a 弯曲部;46 槽板;50上输送层;60 中输送层;70 下输送层;130 导向部件(支承部以及第2输送方向转换单元);130a 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按照图1至图3,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为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里,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1A的概要结构图,图2为干燥装置16A的概要结构图,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书中的说明,当叙述“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时,是以各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而进行表示的。
如图1所示,作为记录装置的打印机11A具有长方体状的主体外壳12。在主体外壳12内设置有:供应部14,其供应长条状的记录介质13;印刷室15,在其中通过向该记录介质13喷射作为记录材料的墨水而实施印刷;作为定影单元的干燥装置16A,其对通过该印刷而附着有墨水的记录介质13实施干燥处理;卷绕部17,其卷起以此种方式被实施了干燥处理的记录介质13。
即,在主体外壳12内的比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略微靠上方的位置上,设置有将主体外壳12内上下划分的平板状的基座18,该基座18的上侧的区域成为,将作为支承部件的矩形板状的压纸板19支承在基座18上而构成的印刷室15。并且,在基座18的下侧的区域中,作为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一侧的、靠近左侧的位置处配置有供应部14,且在作为下游一侧的靠近右侧的位置处配置有干燥装置16A以及卷绕部1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记录介质13由贴纸材料13a以及底膜13b层叠而构成,其中,所述贴纸材料13a在印刷室15中被喷射墨水而实施了印刷,而所述底膜13b以可剥离的方式与该贴纸材料13a相粘接。
如图1所示,在供应部14中,以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卷轴20,且记录介质13在相对于该卷轴20而被预先卷成滚筒状的状态下,以可与卷轴20一体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即,通过卷轴20的旋转,从而记录介质13从供应部14被送出,且被输送至输送方向的下游一侧。另外,在供应部14的右方设置有第1滚子21,该第1滚子21以与卷轴20平行的状态而沿前后方向延伸,且通过从右侧下方卷起从卷轴20输送出来的记录介质13,从而将该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转换为垂直向上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印刷室15内,压纸板19的左侧中,与下侧的第1滚子21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2滚子22,该第2滚子22以与下侧的第1滚子21相平行的状态而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输送方向通过第1滚子21而被转换为垂直向上的方向的记录介质13,通过从左侧下方被卷在该第2滚子22上,从而其输送方向被转换为水平向右的方向,并与压纸板19的上表面滑动接触。
另外,在印刷室15内,压纸板19的右侧中,设有隔着压纸板19而与左侧的第2滚子22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第3滚子23,其被设置成,以与第2滚子22相平行的状态而沿前后方向延伸。另外,第2滚子22以及第3滚子23的各个设置位置被调节成,使各个圆周面的顶部与压纸板19中用于支承记录介质13的上表面19a处于同一高度。因此,在印刷室15内,输送方向通过左侧的第2滚子22而被转换为水平向右的方向的记录介质13,在与压纸板19的上表面19a滑动接触的同时,被输送至作为下游一侧的右侧。另外,在压纸板19中埋设有压纸板加热器19b,用于对被压纸板19的上表面19a支承的记录介质13进行加热。
另外,在印刷室15内的压纸板19的前后两侧,以成对的方式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24(在图1中由双点划线表示)。导轨24的上表面高于压纸板19的上表面19a,且在两导轨24的上表面上,以通过未图示驱动机构的驱动而可沿着两导轨24向左右方向往复运动的状态,支承有矩形的滑架25。并且,在该滑架25的下表面一侧,通过支承板26而支承有记录头27。
在印刷室15内,压纸板19上的固定范围被作为印刷区域,而记录介质13以该印刷区域为单位而间歇性地被输送。另外,在图3中,符号L1表示沿用纸输送方向的印刷区域长度(在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图5中也相同)。并且,通过随着滑架25的往复运动而从记录头27对记录介质13喷射墨水(横向扫描),从而对记录介质13实施印刷,其中,所述记录介质13由于以该印刷区域为单位进行的间歇输送而处于停止在压纸板19上的状态。另外,在印刷室15内,第3滚子23的右侧的非印刷区域中,设置有用于在非印刷时对记录头27进行维护的维护机构28。
干燥装置16A被配置为,相对于压纸板19在上下方向上重合配置,从而成为在俯视时相对于压纸板19部分重叠的结构。并且,在印刷室15内被实施了印刷的记录介质13,通过从右侧上方被卷在第3滚子23上,从而使输送方向被转换为垂直向下的方向,并朝向基座18的下方的干燥装置16A被输送。即,第3滚子23在比压纸板19更靠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一侧的位置处,作为使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弯曲从而转换记录介质13输送方向的第1输送路径转换单元而发挥作用。另外,第3滚子23在记录介质13被送入至干燥装置16A中之前,还作为介质导向装置而发挥作用,其通过从在印刷室15内被实施印刷的印刷面(一面)的背面一侧与记录介质13相接触,从而以不会使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变成凹面的方式而转换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
另外,记录介质13通过在被导向部件30引导输送方向的同时经过干燥装置16A内,从而对在印刷室15内被实施了印刷的印刷面实施干燥处理。另外,在图3中,符号L2表示干燥装置16A内的、沿用纸输送方向的干燥区域长度(在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图5中也相同),其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定为,大于等于上述记录区域长度L1。并且,被从干燥装置16A向垂直向上方向输出的记录介质13被卷在第4滚子31上从而使输送方向被转换为垂直向下方向。即,第4滚子31在比干燥装置16A更靠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一侧的位置处,作为使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弯曲从而转换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的第2输送路径转换单元而发挥作用。另外,第4滚子31在记录介质13从干燥装置16A中被输送出之后,还作为介质导向装置而发挥作用,其通过从在印刷室15内被实施印刷的印刷面一侧与记录介质13相接触,从而以使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成为凹面的方式而转换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
另外,第4滚子31的旋转直径被构成为,大于第3滚子23的旋转直径。并且,由第4滚子31形成的、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的弯曲部31a的曲率被设定为,小于由第3滚子23形成的、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的弯曲部23a的曲率。
另外,输送方向被第4滚子31转换为垂直向下方向的记录介质13,从左侧上方被卷在第5滚子32上。并且,记录介质13在其输送方向被第5滚子32转换为水平向右方向之后,朝向位于第5滚子32的右方的卷绕部17被输送。
在卷绕部17中,设置有作为输送单元的卷绕轴33,该卷绕轴33以与第5滚子32相平行的状态而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作为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下游端的顶端,被卷在该卷绕轴33上。并且,由于卷绕轴33通过未图示的输送电动机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驱动,从而使记录介质13依次被卷绕在卷绕轴33上。
接下来,对干燥装置16A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
如图2所示,干燥装置16A具有内部呈空心箱体状的筐体34。在筐体34的左侧壁部的下部开口形成有进气口35,在该进气口35上通过进气管36而连接有暖风送风机构37。并且,暖风送风机构37通过经由进气管36而供给至筐体34内的暖风,从而对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进行加热。
另外,在筐体34上壁部的大致中央处开口形成有排气口39,在该排气口39上通过排气管40而连接有排气扇41。并且,被暖风加热后的空气随着排气扇41的驱动,而从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经由排气管40被排放至筐体34外。即,在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内产生了被加热的空气的流动。
并且,在筐体34的上壁部上,以在左右方向上隔着排气口39而相互离开的位置状态,开口形成有左右一对的通过口42、43。另外,这些通过口42、43在各自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被形成为,大于记录介质13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从而可使记录介质13通过。
另外,在筐体34内,以如下状态设置有在正面观察时呈大致U字状的导向部件30,即,该导向部件30处于,其左右一对的上端部以与各个对应的通过口42、43位置相一致的方式而被连接在筐体34的上壁部上的状态。另外,在筐体34内以如下方式而配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个)轴流式风扇44,即,该轴流式风扇44在筐体34内,沿着形成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的导向部件30表面而成为横向排列的状态,且各自的送风方向大致垂直于沿着导向部件30表面的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并且,轴流式风扇44被设置为,通过将被暖风送风机构37加热的筐体34内的空气作为暖风,而朝向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送风,从而促进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内的、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的干燥。
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打印机11A的作用进行说明,尤其是着眼于在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从干燥装置16A内通过的过程中被加热且定影时的作用,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那么,在刚开始打印机11A的运转之后,首先,干燥装置16A通过使暖风送风机构37运转,从而从暖风送风机构37将暖风送至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内。于是,被收容在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内的空气被加热,从而温度逐渐上升。此时,导向部件30随着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内的空气被加热,而被该加热的空气加热至与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几乎相等的温度。
接下来,在导向部件30的温度稳定时,驱动输送电动机从而对卷绕轴33进行旋转驱动。于是,随着对卷绕轴33的旋转驱动,作为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下游端的顶端,依次被卷绕在卷绕轴33上。并且,在印刷室15内被实施了印刷的记录介质13,以输送方向通过第3滚子23而被转换为垂直向下方向的状态,朝向干燥装置16A被输送。
在这里,在印刷室15中被实施了印刷的记录介质13,通过由压纸板加热器19b所加热的压纸板19的上表面19a而被加热。于是,由于附着在记录介质13上的墨水中所含有的水分蒸发,从而使得墨水的粘性增大。因此,即使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从压纸板19的上表面19a转换为垂直向下方向而朝向干燥装置16A,附着在记录介质13上的墨水也不会由于重力而流下,从而可抑制被形成在记录介质13上的印刷影像发生紊乱的状况。
另外,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通过被设置在压纸板19和干燥装置16A之间的第3滚子23,从而不会使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被弯曲成凹面状。因此,由于被形成在记录介质13上的印刷影像,在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被加热从而充分固定在记录介质13之前,不会与第3滚子23相接触,从而可抑制被形成在记录介质13上的印刷影像发生紊乱的状况。
并且,被输送至干燥装置16A中的记录介质13,从被设置在干燥装置16A的筐体34的上壁部上的一对通过口42、43中、位于右方的通过口42中通过,并以将喷有墨水的印刷面朝向右侧的状态而进入到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接下来,进入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的记录介质13,以将喷有墨水的印刷面的背面一侧与导向部件30的表面相接触的状态,从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通过。因此,记录介质13通过与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处于几乎同等温度的导向部件30的表面,而从印刷面的背面一侧被加热。
另外,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的被加热后的空气,从轴流式风扇44以大致垂直的方式被送风至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于是,在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通过从轴流式风扇44送风过来的暖风而被加热的同时,在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上浮动的墨水蒸汽层以及墨水溶剂蒸汽层,适当地从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上被去除。
另外,在印刷影像于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被加热而充分地固定于记录介质13之前,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不会与第3滚子23相接触,而仅是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的背面一侧与第3滚子23相接触。因此,与该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以及该印刷面相反一侧的背面双方被一对滚子夹持的情况相比,记录介质13被第3滚子23支承的支承状态变得不稳定。因此,当暖风在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从轴流式风扇44被送风至记录介质13时,由于被形成在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上的印刷影像,在未充分固定于记录介质13的状态下大幅晃动,因此有可能会出现被形成在记录介质13上的印刷影像紊乱的现象。
在这一点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记录介质13在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被导向部件30从印刷面的背面一侧支承。因此,即使暖风从轴流式风扇44被送至记录介质13,记录介质13的印刷影像也几乎不会产生晃动,从而抑制了被形成在记录介质13上的印刷影像发生紊乱的状况。
另外,从轴流式风扇44被送风至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上的空气,将转入导向部件30中的与记录介质13的接触面的、背面一侧的空间区域内。并且,该空气以大量含有从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上除去的墨水以及墨水溶剂的状态,通过排气管40而被迅速地从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排出。因此,即使在干燥装置16A被长时间运转的情况下,从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上挥发的墨水以及墨水溶剂也基本上不会滞留在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
其后,记录介质13从被设置在干燥装置16A的筐体34的上壁部上的一对通过口42、43中、位于左方的通过口43中通过,从而被输送至筐体34外。在这里,在刚刚于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实施了定影处理之后,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通过第4滚子31而被平稳地转换。因此,即使用于粘接贴纸材料13a和底膜13b的粘接剂在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被加热而成为半熔融状态并由此处于粘接力减弱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记录介质13的贴纸材料13a从底膜13b上剥离的现象。并且,记录介质13以印刷面在从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内通过的过程中被定影的状态,在输送方向被第4滚子31和第5滚子32依次转换之后,被卷绕轴33卷起。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压纸板19以及干燥装置16A被配置为,在俯视时部分重叠。因此,由于在水平方向(左右方向)上部分共享这些部件的设置空间,从而能够节省这些部件的设置空间,作为结果,能够抑制装置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大型化。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附着于记录介质13上的墨水通过干燥装置16A而被干燥之前,在不与附着有墨水的表面相接触的条件下转换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因此,即使在压纸板19以及干燥装置16A被设置为在上下方向上重合配置,且朝向该干燥装置16A转换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时,也能够抑制在压纸板19上形成于记录介质13上的印刷影像发生紊乱的状况。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作为干燥装置16A的定影区域的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被暖风送风机构37加热的空气,从轴流式风扇44被送风至记录介质13中的附着有墨水的区域,因此能够可靠地使附着在记录介质13上的墨水干燥并定影。另外,由于记录介质13是以在干燥装置16A的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被导向部件30支承的状态,由轴流式风扇44将被暖风送风机构37加热的空气进行送风,因此记录介质13在干燥装置16A的筐体34内部空间38中随着来自轴流式风扇44的空气送风而产生晃动的状况几乎不会发生,从而能够抑制被形成在记录介质13上的印刷影像发生紊乱的状况。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附着在记录介质13上的墨水在从压纸板19上通过的过程中,由于通过压纸板19的上表面被加热,因而部分凝固从而使粘性增大。因此,即使在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在比压纸板19更靠输送路径的下游一侧的位置处被转换时,附着在记录介质13上的墨水也几乎不会由于重力而流下,从而能够抑制被形成在记录介质13上的印刷影像发生紊乱的状况。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当记录介质13在从干燥装置16A的定影区域通过的过程中被加热时,用于粘接贴纸材料13a和底膜13b的粘接剂的粘接力将被减弱,但是由于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在输送路径的比干燥装置16A的定影区域更靠下游一侧通过第4滚子31而被平稳地转换,因此能够抑制贴纸材料13a和底膜13b相互剥离的现象。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干燥装置16A中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干燥区域长度L2被构成为,大于等于压纸板19上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记录区域长度L1(L2≥L1)。因此,记录完成的记录面将必定在干燥装置16A中至少停留一次,且停留时间相当于间歇输送中的记录介质停止的时间。因此,能够避免记录完成的记录面的一部分不在干燥装置16A内停止而直接通过的情况,从而能够确保记录完成的全部记录面在干燥装置16A内的停留时间,进而能够充分地干燥记录面。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折回输送路径70(第5滚子32~卷绕部17),在干燥装置16A的下部与该干燥装置16A重合配置,因此能够抑制记录装置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大型化,其中,所述折回输送路径70为,在记录介质13被移出干燥装置16A之后折回并朝向卷绕部17移动的路径。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以包括压纸板19在内的上部输送路径50(第2滚子22~第3滚子23)作为上输送层,以包括其下侧的干燥装置16A在内的中间输送路径60作为中输送层时,被设置在该中输送层上并作为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滚子的第4滚子31,被配置在干燥装置16A内部之外的、干燥装置16A的外侧。因此,能够防止干燥装置16A内的温度波动,另外热量不会通过滚子而散失,从而能够防止干燥装置16A内的定影效率的降低。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以如下方式而进行改变。并且,在下文进行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并在下文中省略其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1B中,如图4(a)(b)所示,干燥装置16B可以被构成为,导向部件30在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以平行于压纸板19的上表面19a的方式水平地延伸。在该结构中,由于干燥装置16B和压纸板19被设置为,在上下方向上重合配置,因此相对于压纸板19的设置空间,不需要在水平方向上额外留出干燥装置16B的设置空间。因此,由于能够实现干燥装置16B的设置空间的空间节省化,从而能够抑制打印机11在水平方向上的大型化。另外,在该结构中,优选为,当在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上的第3滚子23和干燥装置16B之间,设置有将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转换为大致水平方向的转换滚子45时,将转换滚子45构成为,对于记录介质13从其印刷面的背面一侧接触,从而避免将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弯曲成凹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上部输送路径50(第2滚子22~第3滚子23)、包括干燥装置16B在内的中间输送路径60(转换滚子45~第4滚子31)、和折回输送路径70(第5滚子32~卷绕部17)以平行的方式重合配置,因此能够将装置的高度尺寸抑制在最小程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干燥装置16B中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干燥区域长度L2也被构成为,大于等于压纸板19上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记录区域长度L1。因此,记录完成的记录面将必定在干燥装置16B中停留至少一次,且停留时间相当于间歇输送中的记录介质停止的时间。因此,不会发生记录完成的记录面的一部分不在干燥装置16B内停止而直接通过的情况,从而能够确保在干燥装置16B内的停留时间,进而能够充分地干燥记录面。
另外,由于在中间输送路径(中输送层)60中,作为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滚子的转换滚子45以及第4滚子31被设置在,干燥装置16B内部之外的、干燥装置16B的外侧,因此能够防止在干燥装置16A内的定影效率的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介质13相对于第4滚子31以及第5滚子32的外圆周面的卷绕长度,被设定为各滚子的外周长度的1/4。即,由于记录介质13由贴纸材料13a和底膜13b贴合而成,且在从干燥装置16B的定影区域通过的过程中被加热时,用于粘接贴纸材料13a和底膜13b的粘接剂的粘接力将被减弱,因此,在相对于滚子的外圆周面的卷绕长度较长(即,卷绕角度较大)时,有可能会产生剥离的现象。但是如上文所述,由于卷绕长度被控制在较短程度,因此抑制了贴纸材料13a和底膜13b相互剥离的现象。
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如图6中(a)、(b)所示,干燥装置16C可以被构成为,导向部件130在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弯曲成大致U字状。根据该结构,导向部件130成为兼具下述两种功能的结构,即,在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对记录介质13从印刷面的背面一侧进行支承的功能、和使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弯曲从而转换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的功能。因此,通过减少构成干燥装置16C的零件个数,从而能够有助于打印机11的小型化。另外,在该结构中,优选为,将干燥装置16C中的、由作为第2输送方向转换单元的导向部件130而形成在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上的弯曲部130a的曲率构成为,小于由作为第1输送方向转换单元的第3滚子23以及转换滚子45而形成在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上的弯曲部23a、45a的曲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干燥装置16C中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干燥区域长度(未图示)也被构成为,大于等于压纸板19上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记录区域长度(未图示),因此能够确保记录完成的记录面在干燥装置16C内的停留时间,从而能够充分地干燥记录面。另外,由于未在干燥装置16C内设置输送滚子,因此能够防止在干燥装置16C内的定影效率的下降。
本发明的第4、第5实施方式,分别如图7(a)、(b)中的干燥装置16D以及干燥装置16E所示,其可以被构成为,以与导向部件30中相对于记录介质13的接触面对置的方式设置槽板46。根据该结构,由于空气流经由被设置在槽板46上的槽孔46a,以相对于印刷面大致垂直的方式而作用于记录介质13,因此能够促进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的干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干燥装置16D中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干燥区域长度(未图示)也被构成为,大于等于压纸板19上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记录区域长度(未图示),因此能够确保记录完成的干燥面在干燥装置16D内的停留时间,从而能够充分地干燥记录面。另外,由于未在干燥装置16D内设置输送滚子,因此能够防止在干燥装置16D内的定影效率的下降。
在上文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干燥装置16A~16C也可以采用,在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以与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对置的方式而设置辐射加热器的结构。此时,由于几乎不会发生记录介质在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中因从辐射加热器辐射出的辐射热而产生晃动的状况,因此干燥装置16也可采用不具备对记录介质13进行支承的支承部的结构。
在上文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第4滚子31在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上形成的弯曲部31a的曲率也可以被设计成,大于第3滚子23在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上形成的弯曲部23a的曲率。即,只要第4滚子31为,能够充分平稳地转换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从而避免记录介质13刚刚在干燥装置16中被实施定影处理之后使贴纸材料13a以及底膜13b剥离的结构,则第4滚子31可以采用任意的结构。
在上文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不设置对压纸板19的上表面19a进行加热的压纸板加热器19b的结构。此时,优选为,作为在印刷室15中被喷射于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上的墨水采用具有足够粘性的墨水,从而在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被转换为垂直向下的方向时,墨水不会因为重力而流下。
在上文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干燥装置16A~16C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设置对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并使从轴流式风扇44朝向记录介质13送风的暖风在筐体34的内部空间38内循环。此时,需要在循环于筐体34内部空间38内的空气流的流道的中途位置处,设置用于吸附并回收从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上挥发出的墨水以及墨水溶剂的吸附过滤器。
在上文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具有UV(Ultra Violet:紫外线)硬化特性的墨水,以作为从记录头27朝向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喷射的墨水。此时,作为对附着在记录介质13上的墨水进行定影的定影单元,可以采用具有UV光源部的UV照射装置,该UV光源部在记录介质13的输送路径上与记录介质13的印刷面对置。
在上文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构成记录介质13的多个部件,可以采用任意的部件组合。另外,记录介质13也可以由单一的部件构成。
在上文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记录介质13可以采用,随着卷绕轴33的旋转驱动而被连续地输送的结构。
虽然在上文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是将记录装置具体化为喷墨式打印机,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具体化为喷射或者吐出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包括功能材料的粒子被分散或者混合在液体中而成的液状体、凝胶等流状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例如,可以为以下的喷射装置,对应用于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等的、以分散或者溶解的形式含有电极材料或者颜色材料(像素材料)等材料的液体(液状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被应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被作为精密吸液管而使用,并喷射作为样本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并且,还可以为以下液体喷射装置,即,向钟表或者照相机等的精密机械精确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被应用于光通信元件等上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凝胶(例如物理凝胶)等液体(流状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上述这些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液体喷射装置上。

Claims (5)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压纸板,其对记录介质进行支承,所述压纸板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通过;
喷墨头,其将液体喷射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及
定影单元,其对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液体进行干燥,
其中,所述压纸板与所述定影单元被配置为,在与所述压纸板正交的方向上部分重合,
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在输送方向上远于所述压纸板的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处进入所述定影单元,并在位于所述压纸板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且所述压纸板的上下方向上的下方位置处从所述定影单元中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记录介质定位于所述压纸板上的状态下,所述喷墨头沿所述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移动并进行记录,
所述定影单元中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定影区域长度被构成为,大于等于所述压纸板上的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记录区域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纸板位于上层,用于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滚子与所述定影单元被设置在中间层,并且所述输送滚子被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的外侧,而不是所述定影单元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卷绕部,该卷绕部用于卷起记录完成的记录介质,
记录介质的折回输送路径被配置为,在所述定影单元的下部与该定影单元部分重合,其中,所述折回输送路径为,记录介质在被移出所述定影单元之后折回并朝向所述卷绕部移动的路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包括所述压纸板在内的上部输送路径的下侧,设置有包括所述定影单元在内的中间输送路径,
所述上部输送路径、所述中间输送路径、所述折回输送路径被配置成,以平行的方式彼此部分重合。
CN201310522762.3A 2009-08-27 2010-08-26 记录装置 Active CN1036403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6445A JP5728798B2 (ja) 2009-08-27 2009-08-27 記録装置
JP2009-196445 2009-08-27
JP2010-066019 2010-03-23
JP2010066019A JP2011194797A (ja) 2010-03-23 2010-03-23 記録装置
CN201010265489.7A CN102001219B (zh) 2009-08-27 2010-08-26 记录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5489.7A Division CN102001219B (zh) 2009-08-27 2010-08-26 记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0334A true CN103640334A (zh) 2014-03-19
CN103640334B CN103640334B (zh) 2017-03-01

Family

ID=434319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5489.7A Active CN102001219B (zh) 2009-08-27 2010-08-26 记录装置
CN201310522762.3A Active CN103640334B (zh) 2009-08-27 2010-08-26 记录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5489.7A Active CN102001219B (zh) 2009-08-27 2010-08-26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8556407B2 (zh)
EP (2) EP2295252B1 (zh)
CN (2) CN1020012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0452A (zh) * 2015-09-17 2017-08-01 寇斯特克株式会社 印刷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5061B2 (ja) * 2010-04-14 2014-08-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吸着支持装置、媒体搬送装置
JP5791012B2 (ja) * 2011-03-01 2015-10-07 株式会社セイコーアイ・インフォテック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5720309B2 (ja) * 2011-03-03 2015-05-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5363539B2 (ja) * 2011-07-29 2013-12-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862102B2 (ja) 2011-08-11 2016-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6044090B2 (ja) 2012-03-21 2016-1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
JP6003132B2 (ja) 2012-03-21 2016-10-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
JP6115237B2 (ja) * 2013-03-27 2017-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6187325B2 (ja) * 2014-03-05 2017-08-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GB201510456D0 (en) * 2015-06-15 2015-07-29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for printing
CN108215537A (zh) * 2017-12-21 2018-06-29 上海万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标签打印控制系统
US10500872B2 (en) * 2018-03-23 2019-12-10 Xerox Corporation Printer and dryer for drying images on coated substrates in aqueous ink printers
JP7256438B2 (ja) 2018-12-21 2023-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記録システム
US10780716B1 (en) * 2019-05-08 2020-09-22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attenuating curl in substrates printed by inkjet printers
US10787002B1 (en) 2019-05-08 2020-09-29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attenuating curl in substrates printed by inkjet printers
US11073793B2 (en) 2019-05-22 2021-07-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xhausts for media drying
JP2022034765A (ja) 2020-08-19 2022-03-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媒体の乾燥方法
JP2023116266A (ja) * 2022-02-09 2023-08-22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材乾燥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38071A2 (en) * 1991-10-18 1993-04-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mechanism
JPH07241983A (ja) * 1994-03-02 1995-09-19 Seiko Instr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5764263A (en) * 1996-02-05 1998-06-09 Xerox Corporation Printing process, apparatus, and materials for the reduction of paper curl
CN1291733A (zh) * 1999-09-28 2001-04-18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US6406140B1 (en) * 2000-12-08 2002-06-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nisotropic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a heated platen
CN1491796A (zh) * 2002-10-01 2004-04-28 鲍勃斯脱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品的烘干装置
CN1519112A (zh) * 2003-01-30 2004-08-11 ��ʿ��Ƭ��ʽ���� 喷墨记录设备
CN1568106A (zh) * 2003-01-28 2005-01-1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溶液喷出装置及溶液喷出方法
US20060001721A1 (en) * 2004-07-02 2006-01-05 Yraceburu Robert M Dryer
JP2009073012A (ja) * 2007-09-20 2009-04-09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76470B2 (ja) * 1986-07-30 1997-0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CA2049571C (en) * 1990-10-19 2004-01-13 Kent D. Vincent High definition thermal ink-jet printer
US5717446A (en) * 1994-12-12 1998-02-10 Xerox Corporation Liquid ink printer including a vacuum transport system and method of purging ink in the printer
JP2992803B2 (ja) 1995-02-08 1999-12-20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表裏印字装置
JP2001071474A (ja) * 1999-09-02 2001-03-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336722B1 (en) * 1999-10-05 2002-01-0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nductive heating of print media
JP2002059636A (ja) 2000-08-17 2002-02-26 Yupo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
JP2003127531A (ja) 2001-10-24 2003-05-08 Seiko Epson Corp 積層記録媒体
JP2005329605A (ja) 2004-05-19 2005-12-0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380440B2 (ja) * 2004-07-20 2009-12-09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359547B2 (ja) 2004-09-14 2009-11-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
JP5285207B2 (ja) * 2006-01-26 2013-09-11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印字装置
JP2008110554A (ja) * 2006-10-31 2008-05-15 Canon Finetech Inc 印刷機
GB0624451D0 (en) * 2006-12-06 2007-01-17 Sun Chemical Bv Ink jet printer and process of ink jet printing
JP5034816B2 (ja) 2007-09-20 2012-09-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5258242B2 (ja) * 2007-09-20 2013-08-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9172870A (ja) * 2008-01-24 2009-08-06 Seiko Epson Corp ターゲット支持装置、ターゲット搬送機構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9196111A (ja) 2008-02-19 2009-09-03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38071A2 (en) * 1991-10-18 1993-04-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mechanism
JPH07241983A (ja) * 1994-03-02 1995-09-19 Seiko Instr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5764263A (en) * 1996-02-05 1998-06-09 Xerox Corporation Printing process, apparatus, and materials for the reduction of paper curl
CN1291733A (zh) * 1999-09-28 2001-04-18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US6406140B1 (en) * 2000-12-08 2002-06-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nisotropic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a heated platen
CN1491796A (zh) * 2002-10-01 2004-04-28 鲍勃斯脱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品的烘干装置
CN1568106A (zh) * 2003-01-28 2005-01-1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溶液喷出装置及溶液喷出方法
CN1519112A (zh) * 2003-01-30 2004-08-11 ��ʿ��Ƭ��ʽ���� 喷墨记录设备
US20060001721A1 (en) * 2004-07-02 2006-01-05 Yraceburu Robert M Dryer
JP2009073012A (ja) * 2007-09-20 2009-04-09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0452A (zh) * 2015-09-17 2017-08-01 寇斯特克株式会社 印刷设备
CN107000452B (zh) * 2015-09-17 2018-12-21 寇斯特克株式会社 印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1219A (zh) 2011-04-06
US20130242017A1 (en) 2013-09-19
EP2546061A1 (en) 2013-01-16
EP2295252A1 (en) 2011-03-16
EP2295252B1 (en) 2012-10-10
CN103640334B (zh) 2017-03-01
CN102001219B (zh) 2014-04-02
EP2546061B1 (en) 2013-09-18
US20140009548A1 (en) 2014-01-09
US8967787B2 (en) 2015-03-03
US20110050824A1 (en) 2011-03-03
US8556407B2 (en) 2013-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1219B (zh) 记录装置
JP5482012B2 (ja) ターゲット支持装置、ターゲット搬送機構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2815090B (zh) 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0929213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1734023A (zh) 干燥装置、记录装置以及标的的干燥方法
US8684510B2 (en) Dry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drying device
CN101722726A (zh) 记录装置、以及目标的干燥方法
CN103129175A (zh) 目标物输送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2152625B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2653187A (zh) 纸张输送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2398416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JP2011194797A (ja) 記録装置
CN107128710A (zh) 输送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JP5187153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該記録装置における記録方法
JP5728798B2 (ja) 記録装置
JP2012116066A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TW201213018A (en) Ink-jet coating device and method
JP2010094919A (ja) プレヒート装置、記録装置
US8376504B2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with humidification member for moisturing ink
CN103317860A (zh) 涂布设备和喷墨记录设备
JP5282545B2 (ja) 記録装置
JP2011037142A (ja) 記録装置
US10737509B2 (en) Printing with moisture profiles
JP2012024942A (ja) 記録装置
JP2004081963A (ja) 塗布方法、塗布装置及びこれにより塗布膜が形成された帯状可撓性支持体を使用したパターン部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