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1475B - 图像处理联合系统以及图像处理联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联合系统以及图像处理联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1475B
CN103581475B CN201310325138.4A CN201310325138A CN103581475B CN 103581475 B CN103581475 B CN 103581475B CN 201310325138 A CN201310325138 A CN 201310325138A CN 103581475 B CN103581475 B CN 1035814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operation screen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251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1475A (zh
Inventor
高桥一诚
穐田胜彦
森川武
中野大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81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1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1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1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 H04N1/00973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from a remote device, e.g. receiving via the internet instructions input to a computer termin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8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by updating job settings at the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0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mobile telephon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4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functional options, e.g. scan, copy or 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7Indicating status, e.g. of a jo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38Software related arrangements, e.g. loading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06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separate from the image data, e.g. in a different computer f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22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image data generation or reproduction, e.g. scan-to-email or network printing
    • H04N1/00225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image data generation or reproduction, e.g. scan-to-email or network printing details of image data generation, e.g. scan-to-email or network scann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1Sharing resources, e.g. processing power or memory, with a connected apparatus or enhancing the capability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12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job, e.g. communication, capture or filing of an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78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图像处理联合方法、便携终端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联合方法。提供在通过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和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联合操作时,不需要繁杂的画面切换就能够简单地显示与对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的操作对应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用画面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等。在便携终端装置(2)的存储部件(202)中存储将对于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当对在便携终端装置或者图像处理装置(1)的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操作时,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并将其通知给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若被通知预想操作,则将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联合系统以及图像处理联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功能数字复合机即MFP(多功能外围装置)等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可连接到该图像处理装置的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便携终端装置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在该系统中执行的图像处理联合方法、便携终端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联合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便携终端装置可存储电子化的文本,且阅读或编辑文本可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此外,能够将在便携终端装置中进行了编辑等的文件发送给所述MFP等图像处理装置,在图像处理装置中执行印刷或者保存等处理。进而,还可以将由在图像处理装置的扫描仪部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等组成的文件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在便携终端装置中进行编辑等。
但是,需要分别单独操作便携终端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存在操作繁杂的问题。
因此,最近提出了以下的图像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装置的联合系统:在便携终端装置的显示部或图像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上并列显示用于使用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以及用于使用便携终端装置的功能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能够从便携终端装置或者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其中一个操作便携终端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两者。在该联合系统中,在本装置的显示部显示的对方装置的操作画面基于从对方装置发送的显示数据来显示,在图像处理装置以及便携终端装置的各显示部分别显示相同画面。
但是,在这样的便携系统中,在用户对便携终端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联合操作,从而实施文本处理等办公作业时,设用户进行的操作是以下的内容。
(1)针对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将操作画面从最上层画面进行切换,在下降到三个层次下的地方,有实际的操作/输入画面即参数输入栏和选择按钮等。
(2)针对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将操作画面从最上层画面进行切换,在下降到五个层次下的地方,有实际的操作/输入画面即参数输入栏和选择按钮等。
此时,用户需要将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从最上层画面切换到三个层次下,并将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从最上层画面切换到五个层次下,进行总计8个层次的操作画面的切换。即,对于用户来说,为了进行联合操作,必须要实施多次在显示部同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和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各自的切换操作,存在操作性不好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作为第1方法,考虑以下的方法:注册图像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装置各自频繁使用的操作内容,并在操作菜单画面中预先设定以便作为快捷按钮而调用,在联合操作时,在便携终端装置用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用的各操作画面中分别在操作菜单画面中调用快捷按钮,并从其一览中选择与本次的操作对应的快捷按钮,从而显示最终的画面。
此外,作为第2方法,考虑以下方法:在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中预先实施某种程度的操作,在该状态下与图像形成装置进行通信而使其开始联合操作。图像处理装置通过检测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状态,提供与其对应的图像处理装置侧的操作画面,并使其显示。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的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由图像形成装置和便携终端装置构成,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来自便携终端装置的请求,发送远程操作用的画面信息,按照从便携终端装置接收到的指示执行处理,便携终端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设定值变换显示在接收画面信息中包含的操作画面的图像,并将输入的指示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19351号公报
但是,在所述的第1方法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关于很多用户不使用的操作内容,其作为现有的快捷按钮被注册的可能性较低,因此要使用这个的用户需要自己注册,该操作比较麻烦。此外还存在以下的问题:在图像处理装置用以及便携终端装置用的各自的操作画面中,分别调用并选择快捷按钮,因此即便进行着联合操作,也感觉不到联合操作的优点。
此外,在所述的第2方法中,进行复杂的联合操作时存在问题。例如,存在不能应对在交替操作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和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情况,或者一个个联合操作本身虽简单但它们有多种且想要一下子实施这些多种联合操作的情况等。
此外,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对上述那样的问题不能提供解决对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实情而完成,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和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联合操作的情况下,不需要繁杂的画面切换就能够简单地显示与对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的操作对应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用画面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及联合方法,进一步提供适用于所述联合系统的便携终端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实施的联合方法。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的手段来解决。
(1)一种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具有可相互连接的图像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有:显示部件;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由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以及发送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具有:显示部件;显示数据取得部件,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由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发送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图像处理装置;存储部件,存储将对于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预想操作确定部件,当对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图像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所述预想操作;以及通知部件,将由所述预想操作确定部件确定的所述预想操作通知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切换部件,在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通知到了所述预想操作时,所述切换部件将在本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2)一种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具有可相互连接的图像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有:显示部件;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由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发送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以及存储部件,存储将对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具有:显示部件;显示数据取得部件,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由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发送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图像处理装置;以及通知部件,当对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图像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将该操作的内容通知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预想操作确定部件,在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通知到了操作的内容时,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以及切换部件,将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确定的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3)如所述(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其中,在由于存在多个所述预想操作而存在多个对应的画面的情况下,或者在存在与一个预想操作画面对应的多个画面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切换部件切换到多个画面中的一个画面,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用于调用其他画面而显示的调用按钮。
(4)如所述(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其中,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切换部件基于对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操作的用户的信息,选择所述切换的画面。
(5)如所述(1)、(3)、(4)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其中,所述便携终端装置还包括:识别部件,识别对该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询问部件,在通过所述识别部件识别到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下,向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或者预先注册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以及更新部件,当询问的结果,存在所述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取得该联合操作表格而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
(6)如所述(1)、(3)、(4)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其中,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识别部件,识别对所述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询问部件,在通过所述识别部件识别到对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下,向预先注册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以及更新部件,当询问的结果,存在所述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取得该联合操作表格而使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
(7)如所述(2)、(3)、(4)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其中,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识别部件,识别对所述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询问部件,在通过所述识别部件识别到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下,向预先注册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以及更新部件,当询问的结果,存在所述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取得该联合操作表格而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
(8)一种图像处理联合方法,在具有可相互连接的图像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装置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中实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实施: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控制步骤,在显示部件上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在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以及发送步骤,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执行:显示数据取得步骤,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控制步骤,在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在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发送步骤,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图像处理装置;存储步骤,在存储部件中存储将对于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和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预想操作确定步骤,当对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图像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所述预想操作;以及通知步骤,将在所述预想操作确定步骤中确定的所述预想操作通知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实施:切换步骤,在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通知到所述预想操作时,将在本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9)一种图像处理联合方法,在具有可相互连接的图像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装置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中实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实施: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控制步骤,在显示部件上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在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发送步骤,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以及存储步骤,在存储部件中存储将对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和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执行:显示数据取得步骤,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控制步骤,在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在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发送步骤,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图像处理装置;通知步骤,当对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图像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将该操作的内容通知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实施:预想操作确定步骤,在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通知到了操作的内容时,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以及切换步骤,将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确定的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10)一种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件,用于与图像处理装置连接;显示部件;显示数据取得部件,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由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发送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图像处理装置;存储部件,存储将对于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预想操作确定部件,当对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图像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所述预想操作;以及通知部件,将由所述预想操作确定部件确定的所述预想操作通知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1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件,用于与便携终端装置连接;显示部件;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由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发送部件,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以及切换部件,当通过对在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用户的操作,从便携终端装置通知了与所述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时,将在本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12)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件,用于与便携终端装置连接;显示部件;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由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发送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存储部件,存储将对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预想操作确定部件,当对在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基于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通知的操作的内容,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以及切换部件,将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确定的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13)如所述(11)或(1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由于存在多个所述预想操作而存在多个对应的画面的情况下,或者在存在与预想操作画面对应的多个画面的情况下,所述切换部件切换到多个画面中的一个画面,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用于调用其他画面而显示的调用按钮。
(14)如所述(11)~(13)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切换部件基于对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操作的用户的信息,选择所述切换的画面。
(15)如所述(10)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还包括:识别部件,识别对本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询问部件,在通过所述识别部件识别到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下,向预先注册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以及更新部件,当询问的结果,存在所述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取得该联合操作表格而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
(16)如所述(11)、(13)~(15)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识别部件,识别对所述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询问部件,在通过所述识别部件识别到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下,向预先注册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以及更新部件,当询问的结果,存在所述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取得该联合操作表格而使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
(17)如所述(12)~(15)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识别部件,识别对所述便携终端装置追加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询问部件,在通过所述识别部件识别到追加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下,向预先注册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以及更新部件,当询问的结果,存在所述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取得该联合操作表格而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
(18)一种图像处理装置中的联合方法,实施如下步骤:连接步骤,用于与便携终端装置连接;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控制步骤,在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在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发送步骤,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以及切换步骤,在通过对在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从便携终端装置被通知了与所述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时,将在本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19)一种图像处理装置中的联合方法,实施如下步骤:连接步骤,用于与便携终端装置连接;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控制步骤,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在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发送步骤,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在存储部件中存储将对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的步骤;预想操作确定步骤,当对在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基于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通知到的操作的内容,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以及切换步骤,将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确定的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根据所述(1)记载的发明,在便携终端装置的存储部件存储将对于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并当对在便携终端装置或者图像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该确定的预想操作通知到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在从便携终端装置被通知所述预想操作时,将在本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该被切换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被发送到便携终端装置,在便携终端装置的显示部件也作为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来显示。
即,通过预先将对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的操作的内容与预想操作预先相关联而存储,从而在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每次被操作时,在图像处理装置以及便携终端装置的显示部件分别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对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的操作对应的操作画面,从而用户无需进行繁杂的画面切换,就能够使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期望的操作画面简单地显示。
根据所述(2)记载的发明,在图像处理装置的存储部件存储将对于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并当对在便携终端装置或者图像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从便携终端装置向图像处理装置通知该操作的内容。图像处理装置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被通知的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并将在本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该被切换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被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在便携终端装置的显示部件也作为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来显示。
即,通过预先将对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的操作的内容与预想操作预先相关联而存储,从而在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每次被操作时,在图像处理装置以及便携终端装置的显示部件分别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对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的操作对应的操作画面,从而用户无需进行繁杂的画面切换,就能够使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期望的操作画面简单地显示。
根据所述(3)记载的发明,在由于存在多个预想操作而存在多个对应的画面的情况下,或者在存在与一个预想操作对应的多个画面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到多个对应的画面中的一个画面,并显示用于调用其他对应的画面而显示的调用按钮,因此通过调用该按钮,用户能够立即确认其他的操作画面。
根据所述(4)记载的发明,基于对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操作的用户的信息,选择切换的画面,因此能够显示与用户对应的设定画面等。
根据所述(5)记载的发明,在对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时,向图像处理装置或者预先注册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在存在所述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取得该联合操作表格,并自动地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因此用户无需每次在追加或更新功能时更新联合操作表格。
根据所述(6)记载的发明,在对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时,由图像处理装置取得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并自动地更新便携终端装置的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因此用户无需每次在追加或更新功能时更新联合操作表格。
根据所述(7)记载的发明,在对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时,由图像处理装置取得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并自动地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因此用户无需每次在追加或更新功能时更新联合操作表格。
根据所述(8)记载的发明,不需要用户进行的繁杂的画面切换,就能够使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期望的操作画面简单地显示。
根据所述(9)记载的发明,不需要用户进行的繁杂的画面切换,就能够使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期望的操作画面简单地显示。
根据所述(10)记载的发明,可形成不需要用户进行的繁杂的画面切换,就能够使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期望的操作画面简单地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
根据所述(11)记载的发明,可形成不需要用户进行的繁杂的画面切换,就能够使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期望的操作画面简单地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
根据所述(12)记载的发明,可形成不需要用户进行的繁杂的画面切换,就能够使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期望的操作画面简单地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
根据所述(13)记载的发明,在存在多个预想操作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到与其中一个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并显示用于调用与其他的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而显示的调用按钮,因此通过调用该按钮,用户能够立即确认其他的操作用画面。
根据所述(14)记载的发明,基于对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操作的用户的信息,选择切换的画面,因此能够显示与用户对应的设定画面等。
根据所述(15)记载的发明,在对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时,向图像处理装置或者预先注册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在存在所述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取得该联合操作表格,并自动地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因此用户无需每次在追加或更新功能时更新联合操作表格。
根据所述(16)记载的发明,在对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时,由图像处理装置取得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并自动地更新便携终端装置的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因此用户无需每次在追加或更新功能时更新联合操作表格。
根据所述(17)记载的发明,在对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时,由图像处理装置取得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并自动地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因此用户无需每次在追加或更新功能时更新联合操作表格。
根据所述(18)或(19)记载的发明,不需要用户进行的繁杂的画面切换,就能够使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期望的操作画面简单地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模块图。
图3是表示便携终端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模块图。
图4是有关在图像处理装置的主控制部实施的与便携终端装置之间的联合功能的控制的功能模块图。
图5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以及便携终端装置的各软件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在图像处理装置的显示部显示有图像处理装置用操作画面和便携终端装置用操作画面这两者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在图6中,图像处理装置用操作画面被切换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对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联合操作时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的内容的图。
图9是表示在便携终端装置中存在联合操作表格时,在便携终端装置中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在便携终端装置中存在联合操作表格时,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存在联合操作表格时,在便携终端装置中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存在联合操作表格时,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在进行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时的便携终端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用于向用户确认是否需要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处理的画面的图。
图15是表示在进行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时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图像处理装置
2便携终端
101主控制部
102扫描仪部
103打印机部
104存储部
105操作面板部
105b显示部
110网络控制器部
201主控制部
202存储部
203操作部
204显示部
205网络控制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的结构图。
该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具有图像处理装置1、由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组成的便携终端装置2、由个人计算机组成的用户终端3等,这些图像处理装置1、便携终端装置2以及用户终端3可经由LAN等网络相互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处理装置1利用具有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等的所述的MFP。以下,还将图像处理装置记为MFP。此外,还将便携终端装置记为便携终端。
图2是表示MFP1的整体硬件结构的模块图。
MFP1具有主控制部101、扫描仪部102、打印机部103、存储部104、操作面板部105、扬声器部107、麦克风部108、显示设备连接部109、网络控制器部110、PDL(页面描述语言)分析部111、电子邮件发送接收部112等。
主控制部101具有未图示的CPU、作为存储CPU的动作程序等的存储器的ROM、作为用于提供在CPU按照动作程序或应用软件动作时的作业区域的存储器的RAM等,且是通过CPU按照动作程序或应用软件而动作,从而总体控制MFP1的整体的控制部。例如,除了进行作为MFP1的各功能的读取、打印、数据发送、数据接收等的各处理整体的时序控制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便携终端2之间的功能联合时执行联合动作。
具体来说,从便携终端2取得用于操作便携终端2的操作画面的显示数据,从而将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与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同时显示在操作面板部105,或者在所述显示的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2。此外,在操作面板部105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便携终端2,或者在操作面板部105或者在便携终端2显示的MFP用的操作画面被用户操作时,执行基于操作的处理。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执行如下等控制:对在操作面板部105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便携终端装置2显示的MFP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用户的操作,从便携终端2通知了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时,将在操作面板部105上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对应于所述预想操作的画面。这一点将在后面叙述。
扫描仪部102读取在未图示的稿台玻璃上放置的原稿、在同样未图示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上放置的原稿的图像,从而将作为电子数据的图像数据输出给主控制部101。
打印机部103将被扫描仪部102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或者从便携终端2或者用户终端3发送的打印数据印刷在用纸上。
存储部104存储由主控制部101管理的文本数据、MFP整体的控制所需的控制数据、与便携终端2有关的信息等各种数据、应用软件等,且使用硬盘装置(HDD)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保存有在操作面板105等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显示数据,且存储有与从便携终端2通知的所述的预想操作对应的操作画面的数据,进而存储有对于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
另外,上述的预想操作是指在用户操作了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时,预想为用户期望的MFP侧的操作,与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操作相关联而预先被设定。
操作面板部105操作MFP1或者向用户显示消息等,包含具有开始键、数字键等的键部105a、以及由液晶等触摸面板组成并显示操作画面等的显示部105b。通过操作面板部106输入的设定通知给主控制部101等。
扬声器部107是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的设备,麦克风部108是接收来自用户的语音数据从而传递给主控制部101的设备。此外,显示设备连接部109上连接投影机或显示器等显示设备。
网络控制器部110与便携终端2和用户终端3等连接,发送接收LAN等网络上的分组数据,并将数据传递给PDL分析部111、电子邮件发送接收部112,或者与云服务器或共享服务器进行通信。
PDL分析部111分析通过所述网络控制器部110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终端3等的打印数据,并将其变换为图像数据后传递给主控制部101。此外,电子邮件发送接收部112将经由网络4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文本变换为图像数据,并将其通知到主控制部101。
图3是表示便携终端2的硬件结构的模块图。
便携终端2具有主控制部201、存储部202、操作部203、显示部204、网络控制器部205等。
所述主控制部201具有未图示的CPU、用于提供在CPU按照动作程序或应用软件动作时的作业区域的存储器即RAM等,CPU按照动作程序或应用软件而动作,从而总体控制便携终端2的整体。例如,除了基于规定的应用软件进行文本的生成和编辑等,或者将文本保存在云服务器中,或者接收通过MFP1的扫描仪部102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并进行规定的处理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MFP1之间的功能联合时执行联合动作。
具体来说,从MFP1取得用于操作MFP1的操作画面的显示数据,从而将MFP用的操作画面与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同时显示在显示部204,或者在所述显示的MFP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MFP1。此外,在显示部204上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MFP1,或者在显示部204或MFP1显示的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被用户操作时,执行与操作对应的处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显示部204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MFP1上显示的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执行用于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并将所确定的预想操作通知给MFP1等的控制。这一点将在后面叙述。
存储部202存储便携终端2的整体控制所需的控制数据、与MFP1有关的信息等各种数据、应用软件,且使用硬盘装置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存储部202存储有将对于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
操作部203用于用户进行的本装置或MFP1的操作,主要由触摸面板组成。显示部由液晶等显示设备组成,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但在与MFP1之间的联合处理时,与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同时还显示MFP1用的操作画面。
网络控制器部205与MFP1和用户终端3等连接,发送接收LAN等网络上的分组数据。
接着,说明MFP1与便携终端2进行功能联合时的联合动作。
图4是有关MFP1的主控制部101中实施的在与便携终端2之间的联合功能的控制的功能模块图,由操作信息/作业生成/文本数据更新控制部101a、输入输出信息控制部101b、打印机控制接口部101c、显示设备控制接口部101d、网络控制器接口部101e、浏览器/远程接口控制部101f、HDD控制接口部101g组成。
文本数据保存在通过HDD控制接口部101g连接的存储部104中,且还能从存储部104读取,并经由网络控制器接口部101e还能够发送给便携终端2。
与便携终端2,通过网络控制器接口部101e能够实施数据通信、操作画面信息(操作画面显示用数据)的通信、与表示操作内容的操作信息和表示操作的结果的操作结果信息有关的通信。另外,MFP1与便携终端2之间的通信并不限定于通过网络控制器接口部101e进行的情况,也可以利用未图示的USB接口部以有线通信方式连接。
用户输入/操作的信息(包含MFP用操作画面被操作时的操作信息、操作键按压动作、文档选择、作业选择等数据/操作信息,在与便携终端之间的联合动作时还包含对于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操作信息)通过本控制部内的输入输出信息控制部101b传递到操作信息/作业生成/文本数据更新控制部101a。操作信息/作业生成/文本数据更新控制部101a在判断为用户选择了与便携终端2的联合系统的利用时,从存储部104读取联合操作所需的信息,并使其开始联合动作。
在联合动作开始后,从便携终端2接收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显示用数据,并使该操作画面与MFP自己的操作画面这两者并列地同时显示在操作面板部105的显示部105b上。
若根据经由输入输出信息控制部101b输入的操作信息判断为用户操作了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则在使用保存在便携终端2上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将表示用户所进行的操作内容的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2,并从便携终端2被通知在便携终端2参照存储在存储部202中的联合操作表格而确定的预想操作。另一方面,在使用保存在MFP1中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将表示用户的操作内容的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2,并从便携终端2接收与该操作内容有关的详细信息,将其与在MFP1的存储部104中保存的便携操作表格进行参照,MFP1自己确定与该操作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
然后,从存储部104选择/提取与被通知的预想操作或者所确定的预想操作对应的MFP1的操作画面,并将其显示于操作面板105的显示部105b。
在用户更新了便携终端2侧的应用软件(以下,还简称为应用软件或者应用)而更新了功能时,或者安装新的应用而追加了新的功能时,在用户没有更新联合操作表格的情况下,在开始与便携终端2侧的联合动作时,从便携终端侧的联合用软件接受联合操作表格未更新的通知。
接受该通知,操作信息/作业生成/文本数据更新控制部101a从存储部104选择联合操作表格更新用服务器的连接目的地信息,并基于该信息连接到服务器。
确认服务器上是否存在与从便携终端2发送的、已更新的应用或者已安装的新应用对应的联合操作表格,在存在时取得(下载)该联合操作表格,向MFP自己持有的联合操作表格安装而更新,另一方面还对便携终端2发送,使便携终端2侧的联合操作表格也更新。其中,便携终端2侧的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根据便携终端2的联合软件(以下,简称为联合软件)来执行。
接着,说明将MFP1与便携终端进行联合操作时的处理。
用户从便携终端2经由网络连接到MFP1,要从便携终端2联合操作MFP1。设便携终端2与MFP1的联合操作通过由用户启动在便携终端2安装的联合软件而开始。
图5表示MFP1与便携终端2的各软件的关系,左侧表示MFP1侧的软件,右侧表示便携终端2的软件。
便携终端2的联合软件(MFP联合用软件)位于便携终端2的OS(操作系统)和通用的软件即应用软件的中间,能够取得用户的操作信息、便携终端2的通信发送接收数据、便携终端2侧的显示画面数据,根据需要能够将这些数据发送给MFP1。即,便携终端2的联合软件执行应用软件的调用等便携终端2侧的用户操作接受处理、向MFP1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数据(画面显示用数据)的发送处理、来自MFP1的MFP用操作画面数据的接收/显示处理、联合操作关联处理等。作为联合操作关联处理,可举出后述的联合操作表格的调用、更新、有无预想操作对应的判定、与MFP1之间的表示联合操作的内容的联合操作信息的通信等。
另一方面,在MFP1侧的OS和MFP1用的应用软件全部都是本公司设计/本公司定制且可获得所需的所有信息的情况下,MFP1的联合软件(便携终端联合用软件)也可以不位于OS-应用之间,也可以与OS和应用软件独立存在,且通过与OS和应用软件通信,从而获得所需的信息。MFP1的联合软件执行应用软件的调用等MFP1侧的用户操作接受处理、来自便携终端2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数据(画面显示用数据)的接收/显示处理、向便携终端2的MFP用操作画面数据的发送处理、联合操作关联处理等。作为联合操作关联处理,可举出联合操作表格的调用、更新、有无预想操作对应的判定、与便携终端2之间的表示联合操作的内容的联合操作信息的通信等。
若用户选择在便携终端2的显示部204显示的操作画面中的联合操作图标,指示MFP联合,则便携终端2的联合软件进行向注册着的MPF1的通信,并调用MFP1的联合软件。由此,开始联合操作模式,且在MPF1的显示部105b或者便携终端2的显示部204并列同时显示MFP用操作画面和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这两者。
图6表示在MFP1的显示部105b显示有MFP用操作画面和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这两者的状态。以下,作为用户操作在MFP1的显示部105b上显示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301a和MFP用操作画面302a的情况来说明。
若用户操作在MFP1上显示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301a,则从MFP1向便携终端2发送用于表示操作内容的操作信息。
在便携终端2中存储有预先设定的联合操作表格,便携终端2基于接收到的操作信息,在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相关联的预想操作,并将其通知给MFP1。
联合操作表格针对各应用软件的各操作而设定,在不存在预想操作时,作为“无预想操作”来注册。
MFP1根据从便携终端2通知的预想操作,切换自己的操作用画面。
例如,如图7的画面图的右侧部分所示,设用户在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301b选择地址本并调用特定的人物信息。表示此时的操作内容的操作信息从MFP1发送到便携终端2,便携终端2的联合软件基于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选择地址本并调用特定的人物信息的操作相关联的预想操作。在本例中,设对应的预想操作是将通过扫描仪部102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通过电子邮件来发送的扫描至E-mail的操作(现有目的地地址或者目的地地址新注册),该预想操作被通知给MFP1。此外,用户调用的人物信息也一并通知到MFP1。
MFP1根据从便携终端2通知的预想操作,变更自己的操作画面。此时,将从便携终端1通知的人物信息与在自己的存储部104中注册着的地址本中的人物注册数据进行核对,确定有无对应者。地址本针对每个用户而注册,与对操作了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301b的用户注册的地址本的人物注册数据进行核对,确认有无对应者。
另外,操作了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301b的用户是利用便携终端2的联合软件登录到MFP1的用户,在登录时预先接受认证,因此用户信息被MFP1掌握。
人物信息的核对结果,当没有对应者时,判定为扫描至E-mail中的目的地地址新注册画面是与用户的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如图7的画面图的左侧部分所示,将MFP用的操作画面302b切换为扫描至E-mail中的目的地地址新注册画面。另一方面,当有对应者时,切换到设定了该人物的现有目的地地址的扫描至E-mail的发送设定画面。即,MFP1基于对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操作的用户的信息,选择目的地地址新注册画面或者向现有目的地地址的发送设定画面,因此能够显示与用户对应的最佳的画面。
此外,在同时存在多个在便携终端2确定并通知的预想操作,或者存在与一个预想操作对应的MFP1侧的多个操作画面候补的情况下,使第一个候补画面显示,对于第2个以后的候补画面,如图7所示,在画面下显示用于调用各候补画面后显示的调用按钮303、304。
在用户选择了任一个调用按钮303、304时,将显示画面立即切换到被选择的候补画面。
此外,包括用户没有选择候补画面的情况在内,如图7所示,还可以准备用于返回到原来的画面的“返回至前画面”按钮305。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设为联合操作表格存在于便携终端2,但即使存在于MFP1,除了在MFP1确定与对于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的用户操作相关联的预想操作这一点之外,同样被处理。此时,从便携终端2向MFP1通知对于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的用户操作的内容,MFP1从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通知到的用户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然后,切换到与确定的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在存在多个候补时为第1候补画面)。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操作了在MFP1的显示部105b显示的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但在用户操作了在便携终端2的显示部204显示的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时,也进行同样的动作。
图8是以流程图形式表示将联合操作了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时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的内容的图。
在用户对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的操作是浏览器的启动的情况下,在联合操作表格中,作为与浏览器启动相关联的MFP1侧的预想操作,注册有第1候补:MFP浏览器中的中意的列表的显示操作、第2候补:软键按钮的显示操作、第3候补:用于印刷在便携终端中浏览器显示的图像的印刷预览操作;以及第4候补:浏览器的启动操作。从而,在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用户启动了浏览器时,作为MFP用的操作画面,显示MFP浏览器中的中意的列表的显示画面。此外,显示用于调用与第2~第4各候补对应的画面而显示的调用按钮。
同样,当用户对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的操作是链接目的地的选择时,在联合操作表格中,作为与链接目的地的选择操作相关联的MFP1侧的预想操作,注册有第1候补:用于将文件保存于框(box)中的保存名输入操作、第2候补:框选择操作、第3候补:印刷预览操作。
当用户对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是显示页的移动时,在联合操作表格中,作为与显示页的移动相关联的MFP1侧的预想操作,注册有第1候补:印刷预览操作、第2候补:浏览器启动操作、第3候补:中意的列表的显示操作、第4候补:软键按钮的显示操作。
当用户对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是联合操作表格的编辑时,在联合操作表格中,作为与联合操作表格的编辑相关联的MFP1侧的预想操作,注册有第1候补:联合操作演示启动操作、第2候补:软键按钮的显示操作、第3候补:印刷预览操作、第4候补:浏览器的启动操作。
当用户对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是地址本的选择时,在联合操作表格中,作为与地址本的选择相关联的MFP1侧的预想操作,注册有第1候补:对于现有目的地地址的扫描至E-mail的操作、第2候补:扫描至E-mail的目的地地址的新注册操作、第3候补:框调用操作、第4候补:对于现有目的地地址的扫描至FAX的操作。
当用户对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是电子邮件的选择时,在联合操作表格中,作为与电子邮件的选择相关联的MFP1侧的预想操作,注册有第1候补:框调用操作。
当用户对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是联合软件的启动、音乐再现软件的启动、动画再现软件的启动、通信软件的启动、微博的启动、电话的选择的各操作的情况下,与这些各操作相关联的MFP1侧的预想操作一个都没有注册。
利用图9~图12说明以上的联合操作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控制处理。另外,在图9~图12所示的例子中,说明当选择了在MFP1的显示部105b显示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情况下,切换在MFP1的显示部105b显示的MFP用操作画面的情况,并省略了对于便携终端2的显示部204的显示控制的说明,但在便携终端2的显示部204也同时显示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和MFP1用操作画面,且操作了该被显示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情况下,在显示部204显示的MFP用操作画面也同样切换是不言而喻的。
只是此时也可以设为在MFP1或者便携终端2中,在没有进行操作的显示部中实质上不显示MFP用操作用画面以及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从而实现功耗降低。
图9是表示在联合操作表格存在于便携终端2时在便携终端2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在联合操作表格存在于便携终端2时在MFP1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通过便携终端2的主控制部201的CPU、MFP1的主控制部101的CPU分别按照在ROM和存储部104、202等中存储的联合软件而动作,从而这些各处理以及图11以后的流程图所示的各处理被执行。
在图9中,在步骤S01,等待用户使用用于与MFP1联合的联合软件登录到MFP1(步骤S01:否),若登录(步骤S01:是),则在步骤S02开始联合操作模式。具体来说,与MFP1进行通信,并发送接收信息。
接着,在步骤S03,将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发送给MFP1。由此,在MFP1的显示部105b显示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
在步骤S04,在与MFP1之间,执行对于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操作信息的通信处理。即,接收了对于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操作的有无、操作内容后,在步骤S05中,判断用户是否对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进行了操作。在判断为没有进行操作时(步骤S05:否),进入步骤S10。在判断为进行了操作时(步骤S05:是),进入步骤S06。
在步骤S06,执行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更新处理。即,将更新后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发送给MFP1。MFP1取得该显示用数据,从而更新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
接着,在步骤S07,执行对于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用户操作的内容和联合操作表格的参照处理,在步骤S08,判断是否存在与用户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如果存在(步骤S08:是),则确定该预想操作,在步骤S09中,向MFP1通知了预想操作后,进入步骤S10。如果不存在预想操作(步骤S08: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10。
在步骤S10,为了进行来自MFP1的通知消息的显示等,判断从MFP1有无便携终端操作画面的更新委托。如果有更新委托(步骤S10:是),则在步骤S11执行了操作画面更新信息的接收处理(显示消息等的接收处理)以及更新后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显示数据的发送处理后,进入步骤S12。如果没有更新委托(步骤S10: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12。
在步骤S12,判断从MFP1有无联合操作的结束指示,如果没有(步骤S12:否),则返回步骤S04。如果有结束指示(步骤S12:是),则在步骤S13执行了联合模式的结束处理、即MFP侧的显示部105b中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关闭处理等后,结束。
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在MFP1,在步骤S21等待用户使用便携终端2登录到MFP1(步骤S21:否),如果登录(步骤S21:是),则在步骤S22开始联合操作模式。具体来说,与便携终端2进行通信,发送接收信息。
接着,在步骤S23,从便携终端2接收到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后,在步骤S24,在显示部105b并列显示接收到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和作为本装置的MFP用操作画面。
在步骤S25,判断是否有用户进行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操作。如果判断为没有操作(步骤S25:否),则进入步骤S29。如果判断为有操作(步骤S25:是),则在步骤S26执行对于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操作信息的发送处理、以及来自便携终端2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更新信息的接收处理(更新画面的显示用数据的接收处理),更新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
接着,在步骤S27,执行了预想操作接收处理后,在步骤S28判断是否存在与接收到的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如果存在(步骤S28:是),则在步骤S29进行MFP用操作画面的显示更新处理,切换到与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后,进入步骤S30。此时,当画面候补存在多个时,如前所述,显示第1候补的画面,针对其他候补画面显示调用按钮。如果不存在与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步骤S28: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30。
在步骤S30,判断是否需要更新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如果需要(步骤S30:是),则在步骤S31执行对于便携终端2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请求处理、显示用数据接收处理以及显示更新处理后,进入步骤S32。如果不需要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更新(步骤S30: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32。
在步骤S32,判断是否从用户有MFP用操作画面的切换委托。该判断中还包含有无用于将与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切换到其他的候补的调用按钮的操作、有无“前画面”按钮的操作的判断。
如果有操作画面的切换请求(步骤S32:是),则在步骤S33进行向该画面的切换处理后,进入步骤S34。如果没有操作画面的切换请求(步骤S32: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34。
在步骤S34,判断有无联合操作的结束指示,如果没有(步骤S34:否),则返回步骤S25。如果有结束指示(步骤S34:是),则在步骤S35中进行联合模式的结束处理、即在MFP1的显示部105b进行通常的MFP操作用画面的显示,结束联合处理。
另外,在对切换到与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的MFP用操作画面,由用户输入了规定的指示时,目的地地址的注册、作业的执行等,MFP1按照被输入的指示来动作。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便携终端2的存储部202存储将对于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并对MFP1的显示部105b显示的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用户的操作时,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且该确定的预想操作通知到MPF1。MFP1在从便携终端2通知了所述预想操作时,将在本装置的显示部105b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即,将对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的操作的内容和预想操作预先相关联而存储,从而在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每次被操作时,在MFP1的显示部105b显示的MFP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对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的操作对应的操作画面,从而无需用户进行繁杂的画面切换,就能够简单地显示MFP用的期望的操作画面。
图11是表示在联合操作表格存在于MFP1时在便携终端2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在联合操作表格存在于MFP1时在MFP1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11中,在步骤S41,等待用户使用用于与MFP1联合的联合软件登录到MFP1(步骤S41:否),若登录(步骤S41:是),则在步骤S42开始联合操作模式。具体来说,与MFP1进行通信,发送接收信息。
接着,在步骤S43中,将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发送给MFP1。由此,在MFP1的显示部105b显示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
在步骤S44,在与MFP1之间,执行对于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操作信息的通信处理。即,接收了对于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操作的有无、操作内容后,在步骤S45判断用户是否对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进行了操作。若判断为没有进行操作(步骤S45:否),则进入步骤S47。若判断为进行了操作(步骤S45:是),则在步骤S46更新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并将更新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MFP1,并进一步将用户操作的内容通知给MFP1后,进入步骤S47。
在步骤S47,判断从MFP1是否有MFP用操作画面的更新委托,以及为了进行来自MFP的通知消息的显示等而判断是否有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更新委托。若有任一个更新委托(步骤S47:是),则在步骤S48进行更新处理。即,进行MFP用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的接收和画面的更新,或者执行了显示消息等的接收处理和更新后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显示数据的发送处理后,进入步骤S49。如果没有任何更新委托(步骤S47: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49。
在步骤S49,判断从MFP1有无联合操作的结束指示,如果没有(步骤S49:否),则返回步骤S44。若有结束指示(步骤S49:是),则在步骤S50执行联合模式的结束处理、即MFP1中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关闭处理、便携终端装置2中的MFP用操作画面的关闭处理等后结束。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在MFP1中,在步骤S61等待用户使用便携终端2登录到MFP1(步骤S61:否),如果登录(步骤S61:是),则在步骤S62开始联合操作模式。具体来说,与便携终端2进行通信,发送接收信息。
接着,在步骤S63,从便携终端2接收了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后,在步骤S64在显示部105b并列显示接收到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和作为本装置的MFP用操作画面。
在步骤S65,判断有无用户进行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操作。若判断为没有操作(步骤S65:否),则进入步骤S69。若判断为有操作(步骤S65:是),则在步骤S66执行对于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操作信息的发送处理、来自便携终端2的操作画面的更新信息的接收处理(更新画面的显示用数据的接收处理)、操作内容的接收处理,并更新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
接着,在步骤S67,执行了接收到的操作内容和在存储部104存储着的联合操作表格的参照处理后,在步骤S68,判断是否存在与用户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若存在(步骤S68:是),则确定该预想操作,在步骤S69进行MFP用操作画面的显示更新处理,切换到与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后,进入步骤S70。若不存在预想操作(步骤S68: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70。
在步骤S70,判断是否需要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更新,若需要(步骤S30:是),则在步骤S71执行对于便携终端2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请求处理、显示用数据接收处理以及显示更新处理后,进入步骤S72。若不需要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更新(步骤S70: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72。
在步骤S72,判断从用户有无MFP用操作画面的切换委托。在该判断中,还包含有无用于将与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切换到其他候补的调用按钮的操作、有无“前画面”按钮的操作的判断。
若有操作画面的切换请求(步骤S72:是),则在步骤S73进行向该画面的切换处理后,进入步骤S47。若没有操作画面的切换请求(步骤S72: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74。
在步骤S74,判断有无联合操作的结束指示,若没有(步骤S74:否),则返回到步骤S65。若有结束指示(步骤S74:是),则在步骤S35进行联合模式的结束处理、即在MFP1的显示部105b进行通常的MFP操作用画面的显示,并结束联合处理。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MFP1的存储部104存储将对于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和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并对在MFP1的显示部105b显示的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用户的操作时,该操作的内容通知到MFP1,MFP1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然后,MFP1将在本装置的显示部105b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到与所述确定的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即,通过将对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的操作的内容与预想操作预先相关联存储,从而在每次操作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时,在MFP1的显示部105b显示的MFP用的操作画面切换到与对便携终端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的操作对应的操作画面,从而无需用户进行繁杂的画面切换,就能够简单地显示MFP用的期望的操作画面。
接着,说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处理。
在用户对便携终端2安装新的应用软件而追加了新的功能的情况下,或者通过应用软件的版本升级等更新了功能的情况下,便携终端2的联合软件检测这一情况,并能够识别新的功能的追加、功能的更新。然后,通过以下的任一个方法更新联合表格。
(1)在用户下一次开始了与MFP1之间的联合操作时,向MFP1请求新的应用软件或者更新后的应用软件用的联合操作表格。在MFP1的存储部104预先注册有对于新联合操作表格更新用服务器的信息,MFP1识别向便携终端2的新的功能的追加或者功能的更新,从而接入到所述服务器,并获得新的联合操作表格。然后,在联合操作表格存在于便携终端2时,将所获得的新联合操作表格发送给便携终端2,进行更新。另一方面,在联合操作表格存在于MFP1时,直接更新所获得的新联合操作表格。在MFP1和便携终端2都有联合操作表格时,更新两者的表格。
(2)在对于新联合操作表格更新用服务器的信息预先注册在便携终端2的存储部202时,便携终端2接入到该服务器,获得新的联合操作表格而更新。
图13是表示在进行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时的便携终端2的动作的流程图。
便携终端2在步骤S81等待被用户安装新的应用软件(还包含已安装的应用软件被更新的情况)(步骤S81:否),若被安装(步骤S81:是),则在步骤S82在MFP1的显示部105b显示用于向用户确认是否需要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处理的画面。
图14表示该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处理的是否需要确认画面的一例。在该画面中,与表示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处理的必要性的消息一并(另外,在附图中设存在更新联合软件的必要性而引导),能够由用户在复选框中选择接入到服务器而实施更新,还是接入到MFP1而实施更新,还是不实施更新(对服务器和MFP1都不接入)。在图14的例子中,选择基于向服务器的接入的更新。
返回图13,在步骤S83,等待输入与更新处理有关的选择(步骤S83:否),若选择(步骤S83:是),则在步骤S84判断是否选择了基于向服务器的接入的更新。若选择了基于向服务器的接入的更新(步骤S84:是),则进入步骤S85。若没有选择基于向服务器的接入的更新(步骤S84:否),则进入步骤S89。
在步骤S85,执行了向已注册的服务器的连接处理、被安装的应用软件的信息(软件名、版本等)的发送处理后,在步骤S86接收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信息。
接着,在步骤S87,判断是否获得了新的联合操作表格,若获得了(步骤S87:是),则在步骤S88更新便携终端2内的联合操作表格。若不能获得(步骤S87:否),则进入步骤S90。
另一方面,在步骤S89,判断是否选择了不实施更新,若选择(步骤S89:是),则直接结束处理。若没有选择不实施更新(步骤S89:否),则在步骤S90,在与MFP1的联合连接时,将用于实施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处理的标志设定为ON后,结束处理。
图15是表示在进行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时的MFP1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1,等待用户使用便携终端2登录到MFP1(步骤S101:否),若登录(步骤S101:是),则在步骤S102开始联合操作模式。具体来说,与MFP1进行通信,发送接收信息。
在步骤S103中,判断用于实施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处理的标志是否成为ON。若没有成为ON(步骤S103:否),则进入步骤S109。若成为ON(步骤S103:是),则在步骤S104执行了向在存储部104中注册着的服务器的连接处理、被安装的应用软件的信息(软件名、版本名)的发送处理后,在步骤S105接收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信息。
接着,在步骤S106判断是否获得了新的联合操作表格,若获得(步骤S106:是),则在步骤S108向便携终端2将新联合操作表格与更新委托一并发送后,进入步骤S109。另外,在联合操作表格存在于MFP1的情况下,更新自己的联合操作表格。若不能获得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步骤S106:否),则在步骤S107,在与MFP1的联合连接时,再次将用于实施联合操作表格的更新处理的标志设定为ON后,进入步骤S109。
在步骤S109,从便携终端2接收了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后,在步骤S110在显示部105b并列显示接收到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和作为本装置的MFP用操作画面。
接着,在步骤S111,判断有无用户进行的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操作。若判断为没有操作(步骤S111:否),则进入步骤S115。若判断为有操作(步骤S111:是),则在步骤S112执行对于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操作信息的发送处理、以及来自便携终端2的操作画面的更新信息的接收处理(更新画面的显示用数据的接收处理),更新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
接着,在步骤S113执行了预想操作接收处理后,在步骤S114判断是否存在与接收到的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若存在(步骤S114:是),则在步骤S115中进行MFP用操作画面的显示更新处理,切换到与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后,进入步骤S116。若不存在与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步骤S114: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116。
在步骤S116,判断是否需要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更新,若需要(步骤S116:是),则在步骤S117执行了对于便携终端2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请求处理、显示用数据接收处理以及显示更新处理后,进入步骤S118。若不需要便携终端用操作画面的更新(步骤S116: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118。
在步骤S118,判断从用户有无MFP用操作画面的切换委托。在该判断中,还包含有无用于将与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切换到其他候补的调用按钮的操作、有无“前画面”按钮的操作的判断。
若有操作画面的切换请求(步骤S118:是),则在步骤S119进行向该画面的切换处理后,进入步骤S120。若没有操作画面的切换请求(步骤S118: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120。
在步骤S120中,判断有无联合操作的结束指示,若没有(步骤S120:否),则返回到步骤S111。若有结束指示(步骤S120:是),则在步骤S121进行联合模式的结束处理,即在MFP1的显示部105b进行通常的MFP操作用画面的显示,并结束联合处理。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便携终端2追加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时,向在便携终端2或MFP1中预先注册着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存在时,所述表格被自动更新,从而用户在每次追加或者更新功能时,不需要用于更新联合操作表格的工作。

Claims (23)

1.一种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具有可相互连接的图像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有:
显示部件;
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由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以及
发送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
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具有:
显示部件;
显示数据取得部件,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由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
发送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图像处理装置;
存储部件,存储将对于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
预想操作确定部件,当对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图像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所述预想操作;以及
通知部件,将由所述预想操作确定部件确定的所述预想操作通知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切换部件,在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通知到了所述预想操作时,将在本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其中,
在由于存在多个所述预想操作而存在多个对应的画面的情况下,或者在存在与一个预想操作对应的多个画面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切换部件切换到多个画面中的一个画面,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用于调用其他画面而显示的调用按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切换部件基于对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操作的用户的信息,选择所述切换的画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其中,
所述便携终端装置还包括:
识别部件,识别对该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
询问部件,在通过所述识别部件识别到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下,向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或者预先注册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以及
更新部件,当询问的结果,存在所述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取得该联合操作表格而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识别部件,识别对所述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
询问部件,在通过所述识别部件识别到对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下,向预先注册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以及
更新部件,当询问的结果,存在所述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取得该联合操作表格而使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
6.一种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具有可相互连接的图像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有:
显示部件;
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由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
发送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以及
存储部件,存储将对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
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具有:
显示部件;
显示数据取得部件,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由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
发送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图像处理装置;以及
通知部件,当对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图像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将该操作的内容通知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预想操作确定部件,在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通知到了操作的内容时,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以及
切换部件,将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确定的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其中,
在由于存在多个所述预想操作而存在多个对应的画面的情况下,或者在存在与一个预想操作对应的多个画面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切换部件切换到多个画面中的一个画面,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用于调用其他画面而显示的调用按钮。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切换部件基于对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操作的用户的信息,选择所述切换的画面。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识别部件,识别对所述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
询问部件,在通过所述识别部件识别到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下,向预先注册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以及
更新部件,当询问的结果,存在所述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取得该联合操作表格而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
10.一种图像处理联合方法,在具有可相互连接的图像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装置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中实施,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实施:
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控制步骤,在显示部件上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在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以及
发送步骤,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
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执行:
显示数据取得步骤,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控制步骤,在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在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
发送步骤,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图像处理装置;
存储步骤,在存储部件中存储将对于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和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
预想操作确定步骤,当对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图像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所述预想操作;以及
通知步骤,将在所述预想操作确定步骤中确定的所述预想操作通知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实施:
切换步骤,在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通知到所述预想操作时,将在本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11.一种图像处理联合方法,在具有可相互连接的图像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装置的图像处理联合系统中实施,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实施:
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控制步骤,在显示部件上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在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
发送步骤,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以及
存储步骤,在存储部件中存储将对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和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
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执行:
显示数据取得步骤,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控制步骤,在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在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
发送步骤,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图像处理装置;
通知步骤,当对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图像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将该操作的内容通知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实施:
预想操作确定步骤,在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通知到了操作的内容时,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以及
切换步骤,将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确定的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12.一种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部件,用于与图像处理装置连接;
显示部件;
显示数据取得部件,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由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
发送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变更时,将变更后的画面显示用数据发送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图像处理装置;
存储部件,存储将对于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
预想操作确定部件,当对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图像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所述预想操作;以及
通知部件,将由所述预想操作确定部件确定的所述预想操作通知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还包括:
识别部件,识别对本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
询问部件,在通过所述识别部件识别到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下,向预先注册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以及
更新部件,当询问的结果,存在所述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取得该联合操作表格而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
14.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部件,用于与便携终端装置连接;
显示部件;
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由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
发送部件,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以及
切换部件,当通过对在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用户的操作,从便携终端装置通知了与所述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时,将在本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在由于存在多个所述预想操作而存在多个对应的画面的情况下,或者在存在与预想操作对应的多个画面的情况下,所述切换部件切换到多个画面中的一个画面,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用于调用其他画面而显示的调用按钮。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切换部件基于对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操作的用户的信息,选择所述切换的画面。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识别部件,识别对所述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
询问部件,在通过所述识别部件识别到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下,向预先注册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以及
更新部件,当询问的结果,存在所述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取得该联合操作表格而使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
18.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部件,用于与便携终端装置连接;
显示部件;
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由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
发送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
存储部件,存储将对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
预想操作确定部件,当对在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基于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通知的操作的内容,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以及
切换部件,将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确定的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在由于存在多个所述预想操作而存在多个对应的画面的情况下,或者在存在与预想操作对应的多个画面的情况下,所述切换部件切换到多个画面中的一个画面,并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用于调用其他画面而显示的调用按钮。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切换部件基于对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操作的用户的信息,选择所述切换的画面。
21.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识别部件,识别对所述便携终端装置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
询问部件,在通过所述识别部件识别到追加了功能或者进行了功能的更新的情况下,向预先注册的服务器询问有无与所述追加或者更新的功能对应的新的联合操作表格;以及
更新部件,当询问的结果,存在所述新的联合操作表格时,取得该联合操作表格而更新现有的联合操作表格。
22.一种图像处理装置中的联合方法,实施如下步骤:
连接步骤,用于与便携终端装置连接;
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控制步骤,在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在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
发送步骤,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以及
切换步骤,在通过对在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从便携终端装置被通知了与所述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时,将在本装置的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23.一种图像处理装置中的联合方法,实施如下步骤:
连接步骤,用于与便携终端装置连接;
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取得用于操作该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控制步骤,在显示部件同时显示用于操作本装置的操作画面、以及基于在所述显示用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显示用数据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
发送步骤,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被操作时,将操作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装置;
在存储部件中存储将对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的操作的内容与用户的预想操作相关联的联合操作表格的步骤;
预想操作确定步骤,当对在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或者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用的操作画面进行了用户的操作时,基于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通知到的操作的内容,从所述联合操作表格确定与该操作的内容相关联的预想操作;以及
切换步骤,将在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的本装置用的操作画面切换为与所述确定的预想操作对应的画面。
CN201310325138.4A 2012-07-30 2013-07-30 图像处理联合系统以及图像处理联合方法 Active CN1035814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2-169009 2012-07-30
JP2012169009A JP5708589B2 (ja) 2012-07-30 2012-07-30 画像処理連携システム、画像処理連携方法、携帯端末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連携プログラム
JP2012-169009 2012-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1475A CN103581475A (zh) 2014-02-12
CN103581475B true CN103581475B (zh) 2016-03-30

Family

ID=49994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25138.4A Active CN103581475B (zh) 2012-07-30 2013-07-30 图像处理联合系统以及图像处理联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407786B2 (zh)
JP (1) JP5708589B2 (zh)
CN (1) CN1035814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22953B2 (ja) * 2013-03-22 2017-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50014319A (ko) * 2013-07-29 2015-0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화면을 제공하는 모바일 디바이스와 화상형성장치, 및 모바일 디바이스 및 화상형성장치에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화면을 제공하는 방법
JP6351225B2 (ja) * 2013-09-02 2018-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US10033890B2 (en) * 2014-04-09 2018-07-24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Display input device for creating and registering a workflow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JP2015219890A (ja) * 2014-05-21 2015-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56811B2 (ja) * 2014-07-14 2017-01-1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ワークフロー実行装置、ワークフロー実行方法およびワークフロー実行プログラム
JP6149822B2 (ja) * 2014-08-21 2017-06-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60076371A (ko) * 2014-12-22 2016-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워크플로우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모바일 디바이스
JP6544976B2 (ja) * 2015-04-10 2019-07-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19228A (ja) * 2015-07-13 2017-0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69620B2 (ja) * 2015-08-27 2018-01-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661983B2 (ja) * 2015-11-11 2020-03-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92210B2 (ja) * 2015-11-16 2018-03-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332257B2 (ja) 2015-12-14 2018-05-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47185B2 (ja) * 2016-08-31 2020-08-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遠隔サポート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69243B2 (ja) * 2016-11-02 2020-10-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連携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連携方法および連携プログラム
JP6889393B2 (ja) * 2017-03-08 2021-06-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設定値設定方法および設定値設定プログラム
JP6962148B2 (ja) * 2017-11-20 2021-11-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JP7033917B2 (ja) * 2017-12-28 2022-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46050B2 (ja) * 2018-02-07 2024-03-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複合機、ディスプレイ共用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9117069B (zh) * 2018-06-27 2021-08-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操作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17036A (zh) * 2018-06-27 2019-01-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信息交互调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0009258A (ja) * 2018-07-10 2020-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7251131B2 (ja) * 2018-12-17 2023-04-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一体型装置、ワークフロー実行制御システム、it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
JP7342443B2 (ja) * 2019-06-18 2023-09-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4243028A1 (en) 2022-03-10 2023-09-13 F. Hoffmann-La Roche AG Intelligent user guidance for laboratory issue resolu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499A (zh) * 2006-11-30 2008-08-06 夏普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终端装置、显示系统和显示方法
CN102547017A (zh) * 2010-10-13 2012-07-04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操作性良好的图像处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60354A (ja) * 2005-03-18 2006-09-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端末装置及び端末装置のドライバの更新方法
JP2007001237A (ja) * 2005-06-27 2007-01-1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機器、機器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194786A (ja) 2006-01-18 2007-08-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転送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送信装置
JP2008146507A (ja) 2006-12-12 2008-06-26 Ricoh Co Ltd 多機能入出力装置
JP4957292B2 (ja) 2007-03-02 2012-06-2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154468B2 (ja) 2009-02-12 2013-0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端末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通信端末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900422B2 (ja) * 2009-05-29 2012-03-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1123840A2 (en) * 2010-04-01 2011-10-06 Citrix Systems, Inc. Interacting with remote applications displayed within a virtual desktop of a tablet computing device
JP2012147387A (ja) * 2011-01-14 2012-08-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携帯端末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532018B2 (ja) * 2011-06-27 2014-06-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リモート操作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499A (zh) * 2006-11-30 2008-08-06 夏普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终端装置、显示系统和显示方法
CN102547017A (zh) * 2010-10-13 2012-07-04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操作性良好的图像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27638A (ja) 2014-02-06
US20160309052A1 (en) 2016-10-20
US10122884B2 (en) 2018-11-06
CN103581475A (zh) 2014-02-12
JP5708589B2 (ja) 2015-04-30
US9407786B2 (en) 2016-08-02
US20140029049A1 (en) 201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1475B (zh) 图像处理联合系统以及图像处理联合方法
US964818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performing operation based on tag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portable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524026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USRE47876E1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the same
CN104350731A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系统
JP2008219351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462319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transmitting devic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nd reading information to push notification serv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TW201401843A (zh) 文件掃描方法及電腦程式
JP6172074B2 (ja)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プリントサーバー、プリント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ト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822149B2 (ja) 遠隔サポート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及び遠隔サポート用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5208238B (zh) 处理装置、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KR101776080B1 (ko) 오퍼레이터 시스템, 오퍼레이터 서버, 원격 지원 방법, 오퍼레이터 서버용 프로그램, 지원 대상 전기 제품, 및 지원 작업 화면 표시 장치
JP2013162387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連携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連携プログラム
US20100291913A1 (en) Remote control method between mobile phones
JP2014045418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連携管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07975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ブラウジングプログラム
JP2006209462A (ja) 端末装置
JP2013077125A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64060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サーバ装置、携帯端末、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515661B2 (ja) 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19185807A (ja) 携帯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35274B2 (ja) 起動元プログラム、及び端末装置
JP7070728B2 (ja) 起動元プログラム、及び端末装置
JP6711438B2 (ja) 携帯端末及び出力プログラム
JP6766916B2 (ja) 通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