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8762B - 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78762B CN103578762B CN201210532183.2A CN201210532183A CN103578762B CN 103578762 B CN103578762 B CN 103578762B CN 201210532183 A CN201210532183 A CN 201210532183A CN 103578762 B CN103578762 B CN 1035787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ating
- average grain
- grain diameter
- electrode
- moieti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5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5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985 ceramic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08000037656 Respiratory Sound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2113 barium titan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JRPBQTZRNDNNOP-UHFFFAOYSA-N barium titanate Chemical compound [Ba+2].[Ba+2].[O-][Ti]([O-])([O-])[O-] JRPBQTZRNDNNO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822 coupl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70 dispers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06 doctor blad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14 plastic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98 atmosphe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510 noble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60 organic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SWELZOZIOHGSPA-UHFFFAOYSA-N palladium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Pd].[Ag] SWELZOZIOHGSP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73 porcela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0 screen-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18—Dielectrics
- H01G4/06—Solid dielectrics
- H01G4/08—Inorganic dielectrics
- H01G4/12—Ceramic dielectric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0—Stacked capaci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18—Dielectrics
- H01G4/06—Solid dielectrics
- H01G4/08—Inorganic dielectrics
- H01G4/12—Ceramic dielectrics
- H01G4/1209—Ceramic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ceramic dielectric material
- H01G4/1218—Ceramic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ceramic dielectric material based on titanium oxides or titanates
- H01G4/1227—Ceramic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ceramic dielectric material based on titanium oxides or titanates based on alkaline earth titan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Ceramic Capaci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包括:陶瓷本体,该陶瓷本体包括电介质层;以及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彼此相对设置,在陶瓷本体中电介质层插入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其中,陶瓷本体包括:活性层,该活性层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形成在活性层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当陶瓷本体的厚度为t而覆盖层的厚度为T时,满足T≤t×0.05;当活性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a而覆盖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时,满足0.7≤Dc/Da≤1.5。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韩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申请号为10-2012-0079526、申请日为2012年7月20日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合并于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的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电子产品已经小型化,因此对小型的、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的需求增大。
因此,已经尝试通过多种方法对电介质材料和内电极进行薄型化并增加层压层数。目前,已经制造出具有薄型化的电介质层和增加的层压层数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
另外,为了实现电介质层的薄型化,目前,已经制造出由包含有精细的陶瓷粉末的电介质层所形成的陶瓷电子部件。
另外,为了满足对小型化以及高电容需求的增加,作为非电容形成部分的覆盖层的厚度也减小。
由此引发了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的防潮性能(humidity resistancecharacteristics)方面的问题,并因此产生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另外,由于防潮性能的问题,可能导致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的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的高电容的层叠式陶瓷电子元件,以及该层叠式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该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包括:陶瓷本体,该陶瓷本体包括电介质层;以及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彼此相对设置,在所述陶瓷本体中所述电介质层插入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其中,所述陶瓷本体包括:活性层,该活性层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形成在所述活性层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当所述陶瓷本体的厚度为t而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T时,满足T≤t×0.05;当所述活性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a而所述覆盖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时,满足0.7≤Dc/Da≤1.5。
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2时,可以满足1.11≤Dc1/Dc2≤2.91。
Dc1和Dc2的比值可以满足1.56≤Dc1/Dc2≤2.63。
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3时,可以满足1.13≤Dc1/Dc3≤4.88。
Dc1和Dc3的比值可以满足1.74≤Dc1/Dc3≤3.5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该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包括:陶瓷本体,该陶瓷本体包括电介质层;以及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彼此相对设置,在所述陶瓷本体中所述电介质层插入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其中,所述陶瓷本体包括:活性层,该活性层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形成在所述活性层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当所述陶瓷本体的厚度为t而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T时,满足T≤t×0.05;并且在所述覆盖层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2时,满足1.11≤Dc1/Dc2≤2.91。
Dc1和Dc2的比值可以满足1.56≤Dc1/Dc2≤2.63。
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3时,可以满足1.13≤Dc1/Dc3≤4.88。
Dc1和Dc3的比值可以满足1.74≤Dc1/Dc3≤3.59。
Dc1和Dc2的比值可以满足1.56≤Dc1/Dc2≤2.63;并且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3时,可以满足1.13≤Dc1/Dc3≤4.88。
当所述活性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a而所述覆盖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时,可以满足0.7≤Dc/Da≤1.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该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包括:陶瓷本体,该陶瓷本体包括电介质层;以及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彼此相对设置,在所述陶瓷本体中所述电介质层插入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其中,所述陶瓷本体包括:活性层,该活性层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形成在所述活性层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3时,满足1.13≤Dc1/Dc3≤4.88。
Dc1和Dc3的比值可以满足1.74≤Dc1/Dc3≤3.59。
当所述陶瓷本体的厚度为t而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T时,可以满足T≤t×0.05;并且当所述活性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a而所述覆盖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时,可以满足0.7≤Dc/Da≤1.5。
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2时,可以满足1.11≤Dc1/Dc2≤2.91。
Dc1和Dc2的比值可以满足1.56≤Dc1/Dc2≤2.6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造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包括陶瓷粉末和添加剂的浆料制备陶瓷基片;使用导电金属糊剂在各所述陶瓷基片上形成内电极图案;以及层压所述陶瓷基片并且对所述陶瓷基片实施烧结,以形成陶瓷本体,该陶瓷本体包括:电介质层;以及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彼此相对设置,所述电介质层插入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其中,所述陶瓷本体包括:活性层,该活性层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形成在所述活性层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当所述陶瓷本体的厚度为t而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T时,满足T≤t×0.05;当所述活性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a而所述覆盖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时,满足0.7≤Dc/Da≤1.5。
通过控制所述添加剂的组分来控制所述覆盖层中的所述电介质颗粒的所述平均粒径。
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2时,可以满足1.11≤Dc1/Dc2≤2.91
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3时,可以满足1.13≤Dc1/Dc3≤4.88。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上述的以及其他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中的B-B’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S区域的放大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的制造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过,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体现,不应将本发明解释为受限于此处所阐述的实施方式。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所公开的内容详尽和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地表达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全部用于标识相同的或者相似的元件。
图1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中的B-B’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S区域的放大图。
参见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包括:陶瓷本体10,该陶瓷本体10包括电介质层1;以及第一内电极21和第二内电极22,该第一内电极21和第二内电极22彼此相对设置,在陶瓷本体10中电介质层1插入第一内电极21和第二内电极22之间;其中,陶瓷本体10包括:活性层A,该活性层A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C,该覆盖层C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C形成在活性层A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当陶瓷本体10的厚度为t而覆盖层C的厚度为T时,满足T≤t×0.05;当活性层A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为Da而覆盖层C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时,可以满足0.7≤Dc/Da≤1.5。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特别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层压式陶瓷电容器描述为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但并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本体10,该陶瓷本体10包括电介质层1;以及第一内电极21和第二内电极22,该第一内电极21和第二内电极22彼此相对设置,在陶瓷本体10中电介质层1插入第一内电极21和第二内电极22之间;其中,陶瓷本体10包括:活性层A,该活性层A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C,该覆盖层C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C形成在活性层A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当陶瓷本体10的厚度为t而覆盖层C的厚度为T时,可以满足T≤t×0.05。
形成电介质层1的原材料并不是明确地局限于能够获得足够电容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钛酸钡(BaTiO3)粉末。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可以将各种形式的陶瓷添加剂、有机溶剂、增塑剂(plasticizers)、偶联剂(coupling agents)、分散剂(dispersing agents)等类似物添加到诸如钛酸钡(BaTiO3)等的粉末中,以作为形成电介质层1的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陶瓷本体10的厚度为t而覆盖层C的厚度为T时,可以满足T≤t×0.05。
也就是说,覆盖层C的厚度小于5%的陶瓷本体10的厚度;但是为了实现小型的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覆盖层C的厚度可以更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使当覆盖层C的厚度小于5%的陶瓷本体10的厚度时,仍然能够实现使层压式陶瓷电容器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
另一方面,当覆盖层C的厚度大于5%的陶瓷本体10的厚度时,覆盖层C的厚度已经足够,因此不会出现防潮性能和加速寿命(acceleration lifespan)方面的缺陷。
形成第一内电极层21和第二内电极层22的材料没有具体限制。例如,第一内电极层21和第二内电极层22可以由诸如钯(Pd)、钯银合金(Pd-Ag)等贵金属形成,而导电糊剂(conductive paste)至少包括镍(Ni)和铜(Cu)中的一者。
同时,为了形成电容,可以在陶瓷本体10的外部形成外电极31和外电极32,该外电极31和外电极32可以电连接至内电极层21和22。
形成外电极31和外电极32的导电材料可以与形成内电极的导电材料相同,但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外电极31和外电极32可以由铜(Cu)、银(Ag)、镍(Ni)等形成。
外电极31和外电极32可以通过涂覆由将玻璃粉末添加至金属粉末中制备而成的导电糊剂并对该导电糊剂实施烧结来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活性层A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a,覆盖层C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可以满足0.7≤Dc/Da≤1.5。
通过分析图2中所示的将陶瓷本体10沿电介质层1的层压方向剖切后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获取的电介质层的横截面的图像,可以测量出活性层A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a和覆盖层C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
例如,可以使用支持在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E112中定义的平均粒度标准测量方法的粒度(grain size)测量软件来测量活性层A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a和覆盖层C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
通过对活性层A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a和覆盖层C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进行控制,使得满足0.7≤Dc/Da≤1.5,可以使得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
另外,由于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和较长的寿命,因此可以具有优异的可靠性。
当活性层A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a和覆盖层C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的比值Dc/Da低于0.7时,由于覆盖层C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相对较小,所以会延迟烧结起燃温度(initiation temperature);其结果是可能产生裂纹。
当活性层A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a和覆盖层C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的比值Dc/Da超过1.5时,覆盖层C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相对较大,其结果是可能劣化防潮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层压式电容器中,在覆盖层C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三个相等部分中的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2时,满足1.11≤Dc1/Dc2≤2.91。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覆盖层可以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分成多个部分。
通过控制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1相对于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2的比值,使得满足1.11≤Dc1/Dc2≤2.91,可以实现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的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
另外,当Dc1和Dc2的比值满足1.56≤Dc1/Dc2≤2.63时,由于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和较长的寿命,因此可以具有优异的可靠性。
最外层部分是指沿厚度方向的外层,即,当覆盖层C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时的陶瓷本体10的顶面。
当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1和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2的比值Dc1/Dc2小于1.11时,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和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之间的差异不大,其结果是可能产生裂纹。
另一方面,当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1和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2的比值Dc1/Dc2超过2.91时,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和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之间的差异过大,其结果是可能劣化防潮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层压式电容器中,在覆盖层C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三个相等部分中的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3时,满足1.13≤Dc1/Dc3≤4.88。
通过控制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1相对于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3的比值,使得满足1.13≤Dc1/Dc3≤4.88,可以实现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的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
另外,当Dc1和Dc3的比值满足1.74≤Dc1/Dc3≤3.59时,由于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和较长的寿命,因此可以具有优异的可靠性。
底层部分是指沿厚度方向的部分中的内部部分,即,当覆盖层C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时的与活性层A(陶瓷本体10的电容形成部分)邻接的区域。
当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1和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3的比值Dc1/Dc3小于1.13时,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和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之间的差异不大,其结果是可能产生裂纹。
另一方面,当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1和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3的比值Dc1/Dc3超过4.88时,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和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之间的差异过大,其结果是可能劣化防潮性能。
覆盖层C没有特定的限制,并且因此可以包括诸如陶瓷粉末和添加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控制添加剂的组分,一种控制覆盖层C的每个区域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的方法可以获得实施,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包括:陶瓷本体10,该陶瓷本体10包括电介质层1;以及第一内电极21和第二内电极22,该第一内电极21和第二内电极22彼此相对设置,在陶瓷本体10中电介质层1插入第一内电极21和第二内电极22之间;其中,陶瓷本体10包括:活性层A,该活性层A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C,该覆盖层C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C形成在活性层A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当陶瓷本体10的厚度为t而覆盖层C的厚度为T时,可以满足T≤t×0.05,以及当覆盖层C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并且三个相等部分中的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2时,可以满足1.11≤Dc1/Dc2≤2.91。
覆盖层可以包括陶瓷粉末和添加剂,通过控制添加剂的组分,可以控制覆盖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中,在此处将略去与上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重复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包括:陶瓷本体10,该陶瓷本体10包括电介质层1;以及第一内电极21和第二内电极22,该第一内电极21和第二内电极22彼此相对设置,在陶瓷本体10中电介质层1插入第一内电极21和第二内电极22之间;其中,陶瓷本体10包括:活性层A,该活性层A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C,该覆盖层C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C形成在活性层A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当陶瓷本体10的厚度为t而覆盖层C的厚度为T时,可以满足T≤t×0.05,以及当覆盖层C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并且三个相等部分中的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3时,满足1.13≤Dc1/Dc3≤4.88。
当活性层A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a而覆盖层C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时,满足0.7≤Dc/Da≤1.5;并且当覆盖层C的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2时,满足1.11≤Dc1/Dc2≤2.9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当陶瓷本体10的厚度为t而覆盖层C的厚度为T时,通过满足关系:T≤t×0.05、0.7≤Dc/Da≤1.5、1.11≤Dc1/Dc2≤2.91以及1.13≤Dc1/Dc3≤4.88,可以实现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的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
另外,通过满足关系1.56≤Dc1/Dc2≤2.63和1.74≤Dc1/Dc3≤3.59,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和较长的加速寿命,从而具有优异的可靠性。
覆盖层C可以包括陶瓷粉末和添加剂,通过控制添加剂的组分,可以控制覆盖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中,在此处将略去与上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重复的部分。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的制造工艺示意图。
参见图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使用包括陶瓷粉末和添加剂的浆料(slurry)制备陶瓷基片(ceramic green sheets);使用导电金属糊剂(paste)在各陶瓷基片上形成内电极图案;层压陶瓷基片并且在陶瓷基片上实施烧结,以形成陶瓷本体,该陶瓷本体包括:电介质层;以及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该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彼此相对设置,电介质层插入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其中,陶瓷本体包括:活性层,该活性层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形成在活性层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当陶瓷本体的厚度为t而覆盖层的厚度为T时,可以满足T≤t×0.05;当活性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a而覆盖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时,可以满足0.7≤Dc/Da≤1.5。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原件的制造方法中,可以使用包括陶瓷粉末和添加剂的浆料先行制备陶瓷基片。
可以通过混合陶瓷粉末、粘合剂和溶剂来制备浆料,并利用刮匀涂装法(Doctorblade method)将该浆料制成具有几微米厚度的片材,从而制得陶瓷基片。
接下来,可以使用导电金属糊剂在各陶瓷基片上形成内电极图案。
接下来,可以通过层压其上形成有内电极图案的陶瓷基片,并且对陶瓷基片实施烧结,形成陶瓷本体,该陶瓷本体包括电介质层以及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电介质层插入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
由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的陶瓷本体包括:活性层,该活性层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形成在活性层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其中,当陶瓷本体的厚度为t而覆盖层的厚度为T时,可以满足T≤t×0.05;当活性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a而覆盖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时,可以满足0.7≤Dc/Da≤1.5。
覆盖层C可以包括陶瓷粉末和添加剂,通过控制添加剂的组分,可以控制覆盖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
以下,将略去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的特征和相同的部分的描述。
以下,将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根据层压式陶瓷电容器(该层压式陶瓷电容器包括:活性层,该活性层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形成在活性层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的陶瓷本体的厚度t、覆盖层的厚度T、活性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a、覆盖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Dc以及Dc1、Dc2和Dc3的值来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判定防潮性能和高温加速寿命(high-temperature acceleration lifespan)是否获得改善。
根据以下工艺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
首先,通过在载体膜片上涂布包含诸如钛酸钡(BaTiO3)等的粉末的浆料,并且干燥该浆料,来分别制造多个陶瓷基片中的每一个,从而形成电介质层1。
接下来,制备用于内电极的导电糊剂,然后利用丝网印刷法(screen printingmethod)将导电糊剂涂布至每个陶瓷基片上以形成内电极。然后,将其上形成有内电极的190层至250层陶瓷基片层压,从而制成层压件。
具体地,通过控制与钛酸钡一并形成在基片中的添加剂的组分,利用各种改变和控制覆盖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来制造层压件。
接下来,通过压缩和切割层压件制造0603标准尺寸的芯片,并且在H2为0.1%或者更少的还原气氛下在1050℃至1200℃的温度下烧制该晶片。
接下来,通过诸如外电极和电镀等工艺来制造层压式陶瓷电容器。
下表1是显示根据覆盖层的厚度T相对于陶瓷本体的厚度t的比值的裂纹发生、防潮性能以及高温加速寿命的比较结果的图表。
表1
参见表1,在样品1至样品3中的覆盖层的厚度T相对于陶瓷本体的厚度t的比值是0.05或者更小的情况下,可以认识到,当Dc/Da超过1.5而偏离了本发明的数值范围时,防潮性能劣化。另外,当Dc1/Dc2和Dc1/Dc3偏离本发明的数值范围时,可以认识到,出现裂纹并且寿命缩短。
另一方面,在样品4至样品6中的覆盖层的厚度T与陶瓷本体的厚度t的比值超过0.05的情况下,可以认识到,即使是当Dc/Da、Dc1/Dc2和Dc1/Dc3偏离本发明的数值范围时,在裂纹、防潮性能以及高温加速寿命方面也没有出现问题。
本发明的特点是:在覆盖层的厚度较薄使得覆盖层的厚度T与陶瓷本体的厚度t的比值(T/t)是0.05或者更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Dc/Da、Dc1/Dc2和Dc1/Dc3的比值,能够改善防潮性能并延长高温加速寿命,同时防止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中出现裂纹。
下表2是显示在覆盖层的厚度T相对于陶瓷本体的厚度t的比值是0.05或者更小的情况下根据Dc/Da、Dc1/Dc2和Dc1/Dc3的比值的裂纹发生、防潮性能以及高温加速寿命的比较结果的图表。
*:对比例
从上述表2中可以认识到,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样品9至样品12的情形中,可以认识到,当Dc/Da、Dc1/Dc2和Dc1/Dc3比值满足0.7≤Dc/Da≤1.5时,未出现裂纹、防潮性能优异并且高温加速寿命良好。
另一方面,在对应于对比例的样品7和样品8中的Dc/Da低于0.7的情形中,可以认识到,防潮性能良好但出现裂纹并且加速寿命缩短,由此导致可靠性降低。
另一方面,在对应于对比例的样品13和样品14中的Dc/Da低于1.5的情形中,可以认识到,未出现裂纹但防潮性能劣化并且加速寿命缩短,由此导致可靠性降低。
同时,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样品15至样品21的满足关系1.11≤Dc1/Dc2≤2.91或者关系1.13≤Dc1/Dc3≤4.88的情形中,能够实现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的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
特别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样品16至样品19的满足关系1.56≤Dc1/Dc2≤2.63和关系1.74≤Dc1/Dc3≤3.59的情形中,可以认识到,防潮性能优异并且加速寿命相对较长,由此提高了可靠性。
另一方面,在样品22至样品25的Dc1/Dc2超过2.91且Dc1/Dc3超过4.88的情形中,可以认识到,未出现裂纹但防潮性能劣化并且加速寿命缩短,由此引发可靠性的问题。
结论是,当陶瓷本体的厚度t和覆盖层的厚度T的比值满足T≤t×0.05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满足关系0.7≤Dc/Da≤1.5、关系1.11≤Dc1/Dc2≤2.91或者关系1.13≤Dc1/Dc3≤4.88时,可以实现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同时能够防止出现裂纹的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
另外,由于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和较长的寿命,因此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容器可以具有优异的可靠性。
如前所述,通过控制电介质层的平均粒径,能够实现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的高电容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
尽管已经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展示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构思的情形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形。
Claims (11)
1.一种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该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包括:
陶瓷本体,该陶瓷本体包括电介质层;以及
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彼此相对设置,在所述陶瓷本体中所述电介质层插入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
其中,所述陶瓷本体包括:活性层,该活性层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形成在所述活性层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当所述陶瓷本体的厚度为t而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T时,满足T≤t×0.05;当所述活性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a而所述覆盖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时,满足0.7≤Dc/Da≤1.5;以及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2时,满足1.56≤Dc1/Dc2≤2.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其中,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3时,满足1.13≤Dc1/Dc3≤4.8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其中,Dc1和Dc3的比值满足1.74≤Dc1/Dc3≤3.59。
4.一种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该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包括:
陶瓷本体,该陶瓷本体包括电介质层;以及
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彼此相对设置,在所述陶瓷本体中所述电介质层插入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
其中,所述陶瓷本体包括:活性层,该活性层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形成在所述活性层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当所述陶瓷本体的厚度为t而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T时,满足T≤t×0.05;并且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2时,满足1.56≤Dc1/Dc2≤2.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其中,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3时,满足1.13≤Dc1/Dc3≤4.8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其中,Dc1和Dc3的比值满足1.74≤Dc1/Dc3≤3.59。
7.一种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该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包括:
陶瓷本体,该陶瓷本体包括电介质层;以及
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彼此相对设置,在所述陶瓷本体中所述电介质层插入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
其中,所述陶瓷本体包括:活性层,该活性层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形成在所述活性层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3时,满足1.13≤Dc1/Dc3≤4.88;以及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2时,满足1.56≤Dc1/Dc2≤2.6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其中,Dc1和Dc3的比值满足1.74≤Dc1/Dc3≤3.59。
9.一种制造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使用包括陶瓷粉末和添加剂的浆料制备陶瓷基片;
使用导电金属糊剂在各所述陶瓷基片上形成内电极图案;以及
层压所述陶瓷基片并且对所述陶瓷基片实施烧结,以形成陶瓷本体,该陶瓷本体包括:电介质层;以及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彼此相对设置,所述电介质层插入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
其中,所述陶瓷本体包括:活性层,该活性层是电容形成部分;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是非电容形成部分,该覆盖层形成在所述活性层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当所述陶瓷本体的厚度为t而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T时,满足T≤t×0.05;当所述活性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a而所述覆盖层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时,满足0.7≤Dc/Da≤1.5;以及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中间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2时,满足1.56≤Dc1/Dc2≤2.6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控制所述添加剂的组分来控制所述覆盖层中的所述电介质颗粒的所述平均粒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覆盖层沿厚度方向分成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形中,当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最外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1而所述三个相等部分中的底层部分中的电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c3时,满足1.13≤Dc1/Dc3≤4.88。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2-0079526 | 2012-07-20 | ||
KR1020120079526A KR101771728B1 (ko) | 2012-07-20 | 2012-07-20 | 적층 세라믹 전자부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78762A CN103578762A (zh) | 2014-02-12 |
CN103578762B true CN103578762B (zh) | 2018-05-04 |
Family
ID=49946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32183.2A Active CN103578762B (zh) | 2012-07-20 | 2012-12-11 | 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76596B2 (zh) |
JP (1) | JP2014022721A (zh) |
KR (1) | KR101771728B1 (zh) |
CN (1) | CN10357876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71377B2 (ja) * | 2011-04-18 | 2013-08-21 |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
JP5462962B1 (ja) * | 2013-01-31 | 2014-04-02 |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
KR102089700B1 (ko) * | 2014-05-28 | 2020-04-14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의 제조 방법 및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의 실장 기판 |
JP6374237B2 (ja) * | 2014-07-01 | 2018-08-15 |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 積層コンデンサ |
JP6585340B2 (ja) * | 2014-10-09 | 2019-10-02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積層型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実装構造体 |
JP6525669B2 (ja) * | 2015-03-27 | 2019-06-05 | Tdk株式会社 |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
JP6578703B2 (ja) * | 2015-03-31 | 2019-09-25 | Tdk株式会社 |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
KR101963281B1 (ko) * | 2016-12-14 | 2019-03-28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인덕터 |
KR102550172B1 (ko) * | 2016-12-20 | 2023-07-03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전자부품 |
JP6909011B2 (ja) * | 2017-02-21 | 2021-07-28 |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
TWI814730B (zh) | 2017-07-19 | 2023-09-11 | 日商太陽誘電股份有限公司 | 積層陶瓷電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
JP7227690B2 (ja) | 2017-07-26 | 2023-02-22 |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7131955B2 (ja) | 2017-08-08 | 2022-09-06 |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469899B2 (ja) * | 2018-01-15 | 2019-02-13 |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 積層コンデンサ |
JP7028416B2 (ja) * | 2018-05-25 | 2022-03-02 |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
KR102500112B1 (ko) * | 2018-10-02 | 2023-02-15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
KR102121580B1 (ko) * | 2018-10-02 | 2020-06-10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
US20200343051A1 (en) * | 2019-04-25 | 2020-10-29 | Avx Corporation | Integrated Component Including a Capacitor and Discrete Varistor |
KR102319605B1 (ko) * | 2019-11-25 | 2021-11-02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복합 전자부품 |
KR20220067994A (ko) | 2020-11-18 | 2022-05-25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적층형 전자 부품 |
KR20220086169A (ko) | 2020-12-16 | 2022-06-23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적층형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
KR20220094816A (ko) * | 2020-12-29 | 2022-07-06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적층형 커패시터 |
KR20220121025A (ko) * | 2021-02-24 | 2022-08-31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적층 세라믹 전자부품 |
KR20230103099A (ko) | 2021-12-31 | 2023-07-07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적층형 커패시터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25503A (zh) * | 2003-02-25 | 2004-09-01 | 京瓷株式会社 | 叠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649048A (zh) * | 2004-01-30 | 2005-08-03 | Tdk株式会社 | 叠层陶瓷电容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54370A (ja) * | 1998-06-10 | 1999-12-24 | Taiyo Yuden Co Ltd |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
JP2003133164A (ja) * | 2001-10-29 | 2003-05-09 | Taiyo Yuden Co Ltd |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
US6780494B2 (en) * | 2002-03-07 | 2004-08-24 | Tdk Corporation | Ceramic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same |
JP2003309039A (ja) * | 2002-04-17 | 2003-10-31 | Murata Mfg Co Ltd |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
JP4859593B2 (ja) * | 2005-09-27 | 2012-01-2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法 |
JP2007173480A (ja) * | 2005-12-21 | 2007-07-05 | Tdk Corp | 積層型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7243040A (ja) * | 2006-03-10 | 2007-09-20 | Tdk Corp |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
JP5164463B2 (ja) * | 2007-07-26 | 2013-03-21 |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
KR20110065623A (ko) * | 2009-12-10 | 2011-06-16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
JP5141708B2 (ja) * | 2010-03-29 | 2013-02-13 | Tdk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およ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
KR101541505B1 (ko) * | 2010-12-06 | 2015-08-03 |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 적층 세라믹 전자부품 |
-
2012
- 2012-07-20 KR KR1020120079526A patent/KR10177172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12-10 JP JP2012269549A patent/JP2014022721A/ja active Pending
- 2012-12-11 CN CN201210532183.2A patent/CN103578762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3-15 US US13/839,781 patent/US907659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25503A (zh) * | 2003-02-25 | 2004-09-01 | 京瓷株式会社 | 叠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649048A (zh) * | 2004-01-30 | 2005-08-03 | Tdk株式会社 | 叠层陶瓷电容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022692A1 (en) | 2014-01-23 |
JP2014022721A (ja) | 2014-02-03 |
KR101771728B1 (ko) | 2017-08-25 |
US9076596B2 (en) | 2015-07-07 |
KR20140012493A (ko) | 2014-02-03 |
CN103578762A (zh) | 2014-0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78762B (zh) | 层压式陶瓷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5761934B (zh) |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具有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 |
CN107610933B (zh) | 多层陶瓷电容器和安装有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 |
CN104658756B (zh) | 多层陶瓷电子组件和其上安装有多层陶瓷电子组件的板 | |
KR101862396B1 (ko) | 적층 세라믹 전자부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03219151B (zh) | 多层陶瓷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
JP5694249B2 (ja) |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 |
CN104240946B (zh) |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安装有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 |
CN107967991B (zh) |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用于安装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 |
US9218909B2 (en) | Multi-layered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 |
CN103887067B (zh) | 多层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US8542477B2 (en) | Multilayer ceramic electronic part | |
US8792223B2 (en) | Multilayer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 |
US20130148261A1 (en) | Conductive paste for external electrode, multilayer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3377823B (zh) | 多层陶瓷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
US11062847B2 (en) | Capacitor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JP5780856B2 (ja) |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 |
US20160141116A1 (en) | Metal powder,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 |
JP4688326B2 (ja) | セラミック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法 | |
JP3944144B2 (ja) | 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1933403B1 (ko) | 적층 세라믹 전자부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JP4483799B2 (ja) | 積層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 |
JP2005251612A (ja) | 導電性ペースト用Ni粉末、導電性ペース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