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8601B - 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8601B
CN103578601B CN201310340290.XA CN201310340290A CN103578601B CN 103578601 B CN103578601 B CN 103578601B CN 201310340290 A CN201310340290 A CN 201310340290A CN 103578601 B CN103578601 B CN 1035786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dioxide
microgranule
spherical silicon
hydrophilic
hydrophob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02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8601A (zh
Inventor
松村和之
坂诘功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78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8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8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8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8/00Enamels; Glazes; Fusion seal compositions being frit compositions having non-frit additions
    • C03C8/14Glass frit mixtures having non-frit additions, e.g. opacifiers, colorants, mill-ad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6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 H01B1/08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24Electrodes
    • H01L31/022408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2425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Abstract

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包含导电粉体、玻璃料、有机载体、和使亲水性二氧化硅疏水化而成的二氧化硅,该亲水性二氧化硅是通过使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或其部分水解生成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水解、缩合而得到的,上述二氧化硅为堆积比重300g/L以上的二氧化硅。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导电性糊中添加上述的特定的二氧化硅,能够提供混合时的流动性得到改善、作业性变得良好、而且印刷特性也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用的导电性糊组合物。
背景技术
将太阳光这样的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随着对于地球环境问题的关心高涨,积极地开发了各种构造-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其中,使用了硅等半导体基板的太阳能电池,由于其转换效率、制造成本等的优越性,已最一般地使用。
作为形成这样的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的材料,已知树脂系的糊材料。例如,专利文献1(特开2004-146154号公报)中记载了“银电极用糊,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银粉末、玻璃料、树脂和有机溶剂,玻璃料为用开口径24~100μm的筛分级的残留分”。
此外,专利文献2(特开2007-194581号公报)中记载了“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其包含微晶径为58nm以上的第1银粉末、微晶径与上述银粉末不同的第2银粉末、玻璃料和树脂粘结剂”。
专利文献3(特开2007-235082号公报)中记载了“太阳能电池受光面电极用糊,其包含比表面积为0.20~0.60m2/g的银粒子、玻璃料、树脂粘结剂和稀释剂”。
专利文献4(专利第3800108号公报)中记载了“导电性糊,其特征在于,是含有银粉、玻璃料和有机载体的用于在太阳能电池用半导体基板形成电极的导电性糊,上述银粉的BET径比0.10μm大,为0.50μm以下,平均粒径(D50)比0.2μm大,小于2.0μm,平均粒径(D50)/BET径为10以下”。
这些以银粉末作为主成分的导电性糊一般难以与其他成分混合,而且流动性也差,因此强烈希望作业性的改善。此外,这样的导电性糊经由丝网版或金属版等在基板上印刷,但为了防止印刷后的洇渗,对于以往的导电性糊,将粘度设定得比较高,调制导电性糊。但是,经由开口径小的丝网版或金属版印刷微细的图案的情况下,上述糊导致的版污染严重,还存在尚未获得满足需要的高精细的配线图案或凸点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461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7-194581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7-235082号公报
专利文献4:专利第38001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作业性、印刷特性也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第一提供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包含导电粉体、玻璃料(glass frit)、有机载体(organic vehicle)、和使亲水性二氧化硅疏水化而成的二氧化硅,该亲水性二氧化硅是通过使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或其部分水解生成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水解、缩合而得到的,该二氧化硅为堆积比重300g/L以上的二氧化硅。
本发明,第二提供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二氧化硅为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这种情况下,优选地,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体积基准中值径为0.005~5.0μm,D90/D10的粒度分布的值为3.0以下,平均圆形度为0.8~1。
本发明,第三提供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其中,该二氧化硅是在基本上由SiO2单元组成的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表面导入了R1SiO3/2单元,还导入了R2 3SiO1/2单元,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R2相同或不同,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1价烃基。更具体地,提供使用了二氧化硅的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二氧化硅是如下得到的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
(A1)在碱性物质的存在下、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中,使通式(I)表示的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或其部分水解生成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水解、缩合,从而得到基本上由SiO2单元组成的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分散液,
Si(OR3)4 (I)
其中,R3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1~6的1价烃基;
(A2)在得到的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分散液中添加通式(II)表示的3官能性硅烷化合物或其部分水解生成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由此对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表面进行处理,从而在上述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表面导入R1SiO3/2单元,其中,R1如下述定义,得到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分散液,
R1Si(OR4)3 (II)
其中,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R4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1~6的1价烃基;
(A3)接下来,从该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分散液将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的一部分除去,进行浓缩,从而得到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浓缩分散液;
(A4)在得到的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浓缩分散液中添加通式(III)表示的硅氮烷化合物、通式(IV)表示的1官能性硅烷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由此对上述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表面进行处理,在该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表面导入R2 3SiO1/2单元,其中,R2如通式(III)中定义那样,从而作为第二疏水性二氧化硅微粒而得到,
R2 3SiNHSiR2 3 (III)
其中,R2为相同或不同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1价烃基,
R2 3SiX (IV)
其中,R2与通式(III)相同,X为OH基或水解性基团。
再有,本发明组合物,优选地,以合计100质量份的范围内的比例包含70~85质量份的导电粉体、3~8质量份的玻璃料、10~20质量份的构成有机载体的树脂、0.5~3质量份的二氧化硅。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导电性糊中添加上述特定的二氧化硅,能够提供混合时的流动性得到改善、作业性变得良好、而且印刷特性也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是包含导电粉体、玻璃料、粘结剂和使亲水性二氧化硅疏水化而成的二氧化硅的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该亲水性二氧化硅是通过使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或其部分水解生成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水解、缩合而得到的。以下对各成分进行说明。
导电粉体
作为导电粉体,只要是以往使用的导电粉体,对其种类并无特别限制。作为这样的导电粉体,可列举金、银、铜、锡、铂或钯等金属的导电粉体,具体地,可列举银粉、银合金粉、铜粉、铜合金粉、金粉、铅粉、锡粉、铂粉、钯粉、铝粉、焊料粒子等。特别优选为银粉末。这些能够1种单独地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导电粉体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制,作为这样的形状,具体地,可列举球状、粒状、板状、鳞片状、须状、棒状、丝状等。这些形状的导电粉体能够1种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导电粉体可作为单独粒子存在,或者可以是凝聚粒子的形态。
导电粉体的平均粒径,优选通常为0.1~2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为0.5~15μ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1~10μm的范围内。如果导电性粒子的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内,添加了二氧化硅时容易混合分散,因此优选。
此外,也可将平均粒径不同的2种以上的导电粉体,例如平均粒径5~20μm的导电性粒子和平均粒径0.1~小于5μm的导电性粒子混合使用。应予说明,这里的平均粒径的测定法是采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得到的中值径。
玻璃料
是作为无机粘结剂的用途,为了适宜地烧结和湿润,进而适宜地进行与硅基体的粘接,具有450~550℃的软化点的玻璃料是适合的。能够使用例如PbO-B2O3-SiO2系玻璃、Bi2O3-B2O3-SiO2系玻璃、ZnO-B2O3-SiO2系玻璃等。此外,可将这些玻璃混合使用。特别优选为PbO-B2O3-SiO2系玻璃。
有机载体
有机载体是将具有粘结剂功能的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而成,只要能够赋予导电性糊以印刷性,则并无特别限定。作为上述树脂,可列举乙基纤维素树脂、硝基纤维素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树脂和酚醛树脂等。特别优选为乙基纤维素树脂。此外,作为上述有机溶剂,可列举α-萜品醇、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乙酸酯、双丙酮醇和甲基异丁基酮等。特别优选为α-萜品醇。
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用于改善与上述导电粉体的其他成分的混合性、流动性。作为二氧化硅,为堆积比重300g/L以上的二氧化硅。特别优选300~500g/L。如果堆积比重比300g/L小,有时显现相同性能所需的添加量增加,在成本上不利。
此外,上述二氧化硅优选为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如果其形状为球状,在导电粉体中混合时,改善混合性、流动性,因此优选。
此外,本发明的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优选地,是进行包括以下工序的疏水化处理而得到的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在通过将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和/或其部分水解缩合生成物水解和缩合而得到的基本上由SiO2单元组成的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表面导入R1SiO3/2单元(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的工序,接下来导入R2 3SiO1/2单元(R2相同或不同,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1价烃基)的工序;是粒径(体积基准中值径)为0.005~5.0μm,粒度分布D90/D10的值为3.0以下,平均圆形度为0.8以上的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
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粒径的适合范围为0.005~1.0μm,更优选为0.01~0.3μm,特别优选为0.03~0.2μm。如果该粒径比0.005μm小,有时粒子的凝聚剧烈,无法良好地取出。此外,如果比1.0μm大,有时不能赋予良好的混合特性、流动性。
作为粒度分布的指标的D90/D10的值优选为3.0以下。测定粉体的粒径的分布的情况下,将从小的一侧累积成为10%的粒径称为D10,将从小的一侧累积成为90%的粒径称为D90。由于该D90/D10为3.0以下,因此特征在于其粒度分布窄(sharp)。如果为这样的粒度分布窄的粒子,控制流动性变得容易,在这点上优选。上述D90/D10更优选为2.9以下。D10和D90各自是通过测定粒径的分布而得到的值。这种情形下,上述粒径(体积基准中值径)和D90/D10的测定法如后述的实施例中所示。
此外,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平均圆形度优选0.8~1,更优选为0.92~1。这种情形下,所谓“球状”,不仅是圆球,也包括略变形的球。再有,这样的粒子的形状用将粒子二维投影时的圆形度评价,使圆形度在0.8~1的范围。在此,所谓圆形度,是(与粒子面积相等的圆的周长)/(粒子周长)。该圆形度能够通过对用电子显微镜等得到的粒子像进行图像解析而测定。
上述中,所谓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基本上由SiO2单元组成”意味着该微粒基本上由SiO2单元构成,但并非只由该单元构成,至少在表面如通常所知那样具有多个硅烷醇基。此外,有时还意味着来源于作为原料的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和/或其部分水解缩合生成物的水解性基团(烃氧基)可一部分没有转化为硅烷醇基,少量原样残存在微粒表面、内部。这种情形下,优选该二氧化硅微粒的95质量%以上、特别是98质量%以上由SiO2单元组成。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以由四烷氧基硅烷的水解得到的小粒径溶胶凝胶法二氧化硅作为二氧化硅原体,对其进行特定的表面处理,作为粉体得到时疏水化处理后的粒径维持二氧化硅原体的一次粒径,没有凝聚,为小粒径,得到能够赋予良好的流动性的疏水性二氧化硅微粒。
小粒径的二氧化硅原体,通过使用四烷氧基硅烷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小的硅烷,使用碳原子数小的醇作为溶剂,提高水解温度,降低四烷氧基硅烷的水解时的浓度,降低水解催化剂的浓度等,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能够以任意的粒径得到。
通过对该小粒径的二氧化硅原体如后所述进行特定的表面处理,得到所需的疏水性二氧化硅微粒。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制造方法之一详细说明。
[制造方法(A)]
根据该方法,本发明的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通过
工序(A1):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合成工序、
工序(A2):采用3官能性硅烷化合物的表面处理工序、
工序(A3):浓缩工序、
工序(A4):采用1官能性硅烷化合物的表面处理工序得到。以下按顺序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A1):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合成工序
通过使通式(I):
Si(OR3)4 (I)
(其中,R3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1~6的1价烃基。)所示的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或其部分水解生成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在含碱性物质的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中水解、缩合,从而得到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分散液。
上述通式(I)中,R3为优选地碳原子数1~4、特别优选地1~2的1价烃基。
作为R3所示的1价烃基,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苯基等,优选地,可列举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特别优选地,可列举甲基、乙基。
作为上述通式(I)所示的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可列举例如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硅烷等四烷氧基硅烷,四苯氧基硅烷等,优选地,可列举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硅烷,特别优选地,可列举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此外,作为通式(I)所示的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的部分水解缩合生成物,可列举例如硅酸甲酯、硅酸乙酯等。
作为上述亲水性有机溶剂,只要将通式(I)所示的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其部分水解缩合生成物和水溶解,则并无特别限制,可列举例如醇类,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醋酸溶纤剂等溶纤剂类,丙酮、甲乙酮等酮类,二烷、四氢呋喃等醚类等,优选地,可列举醇类、溶纤剂类,特别优选地,可列举醇类。作为醇类,可列举通式(V):
R5OH (V)
(式中,R5为碳原子数1~6的1价烃基。)所示的醇。
上述通式(V)中,R5为优选地碳原子数1~4、特别优选地1~2的1价烃基。作为R5所示的1价烃基,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等烷基等,优选地,可列举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更优选地,可列举甲基、乙基。作为通式(V)所示的醇,可列举例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等,优选地,可列举甲醇、乙醇。如果醇的碳原子数增加,生成的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粒径变大。因此,特别优选甲醇。
此外,作为上述碱性物质,可列举氨、二甲胺、二乙胺等,优选地,可列举氨、二乙胺,特别优选地,可列举氨。这些碱性物质可在将所需量溶解于水中后,将得到的水溶液(碱性)与上述亲水性有机溶剂混合。
此时使用的水的量,相对于通式(I)所示的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和/或其部分水解缩合生成物的烃氧基的合计1摩尔,优选为0.5~5摩尔,更优选为0.6~2摩尔,特别优选为0.7~1摩尔。亲水性有机溶剂对于水的比率,以质量比表示,优选为0.5~10,更优选为3~9,特别优选为5~8。此时,亲水性有机溶剂的量越多,越成为所希望的小粒径二氧化硅微粒。碱性物质的量,相对于通式(I)所示的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和/或其部分水解缩合生成物的烃氧基的合计1摩尔,优选为0.01~2摩尔,更优选为0.02~0.5摩尔,特别优选为0.04~0.12摩尔。此时,碱性物质的量越少,越成为所希望的小粒径二氧化硅微粒。
通式(I)所示的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等的水解和缩合,通过公知的方法,即,在含碱性物质的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物中,添加通式(I)所示的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等而进行。
该工序(A1)中得到的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分散液中的二氧化硅微粒的浓度一般为3~15质量%,优选为5~10质量%。
·工序(A2):采用3官能性硅烷化合物的表面处理工序
在工序(A1)中得到的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分散液中,添加通式(II):
R1Si(OR4)3 (II)
(其中,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R4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1~6的1价烃基。)所示的3官能性硅烷化合物或其部分水解生成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由此对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表面进行处理,从而在上述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表面导入R1SiO3/2单元(其中,R1如上所述),得到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混合溶剂分散液。
本工序(A2),为了在作为下一工序的浓缩工序(A3)中抑制二氧化硅微粒的凝聚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能抑制凝聚,得到的二氧化硅系粉体的各个粒子不能维持一次粒径,因此流动性赋予能力有可能变差。
上述通式(II)中,R1为优选地碳原子数1~6、特别优选地1~3的1价烃基。作为R1所示的1价烃基,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丁基、己基等烷基等,优选地,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特别优选地,可列举甲基、乙基。此外,这些1价烃基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可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优选地氟原子取代。
上述通式(II)中,R4为优选地碳原子数1~3、特别优选地1~2的1价烃基。作为R4所示的1价烃基,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烷基等,优选地,可列举甲基、乙基、丙基,特别优选地,可列举甲基、乙基。
作为通式(II)所示的3官能性硅烷化合物,可列举例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丁基三甲氧基硅烷、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己基三甲氧基硅烷、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三烷氧基硅烷等,优选地,可列举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更优选地,可列举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或、这些的部分水解缩合生成物。
通式(II)所示的3官能性硅烷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使用的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Si原子1摩尔,为0.001~1摩尔,优选为0.01~0.1摩尔,特别优选为0.01~0.05摩尔。如果添加量比0.001摩尔少,有时分散性变差,如果比1摩尔多,二氧化硅微粒的凝聚发生。
该工序(A2)中得到的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混合溶剂分散液中的该二氧化硅微粒的浓度通常为3质量%以上15质量%以下,优选为5~10质量%。在该浓度过低的条件下,存在生产率降低的不利情况,如果过高,存在二氧化硅微粒的凝聚发生的不利情况。
·工序(A3):浓缩工序
通过从工序(A2)中得到的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分散液中将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的一部分除去,进行浓缩,从而得到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混合溶剂浓缩分散液。此时,可预先或者在工序中加入疏水性有机溶剂。此时,作为使用的疏水性溶剂,优选烃系、酮系溶剂。具体地,可列举甲苯、二甲苯、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优选地,优选甲基异丁基酮。作为将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的一部分除去的方法,可列举例如蒸馏、减压蒸馏等。得到的浓缩分散液,优选二氧化硅微粒浓度为15~40质量%,更优选为20~35质量%,特别优选为25~30质量%。如果比15质量%少,后工序的表面处理无法很好地进行,如果比40质量%大,有时二氧化硅微粒的凝聚发生。
本工序(A3),为了抑制下述的不利情况,是必不可缺的:在下一工序(A4)中作为表面处理剂使用的通式(III)所示的硅氮烷化合物或通式(IV)所示的一官能性硅烷化合物与醇、水反应,表面处理变得不充分,然后进行干燥时产生凝聚,得到的二氧化硅粉体不能维持一次粒径,流动性赋予能力变差。
·工序(A4):采用1官能性硅烷化合物的表面处理工序
在工序(A3)中得到的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混合溶剂浓缩分散液中,添加通式(III):
R2 3SiNIISiR2 3 (III)
(其中,R2为相同或不同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1价烃基。)所示的硅氮烷化合物、通式(IV):
R2 3SiX (IV)
(其中,R2与通式(III)相同。X为OH基或水解性基团。)所示的1官能性硅烷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由此对上述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表面进行处理,在该微粒的表面导入R2 3SiO1/2单元(其中,R2如通式(III)中定义那样),从而得到第二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该工序中,通过上述处理,以将在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表面残存的硅烷醇基进行三有机甲硅烷基化的形式,将R2 3SiO1/2单元导入该表面。
上述通式(III)和(IV)中,R2为优选地碳原子数1~4、特别优选地1~2的1价烃基。作为R2所示的1价烃基,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等烷基等,优选地,可列举甲基、乙基、丙基,特别优选地,可列举甲基、乙基。此外,这些1价烃基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可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优选地氟原子取代。
作为X表示的水解性基团,可列举例如氯原子、烷氧基、氨基、酰氧基等,优选地,可列举烷氧基、氨基,特别优选地,可列举烷氧基。
作为通式(III)所示的硅氮烷化合物,可列举例如六甲基二硅氮烷、六乙基二硅氮烷等,优选地,可列举六甲基二硅氮烷。作为通式(IV)所示的1官能性硅烷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三甲基硅烷醇、三乙基硅烷醇等甲硅烷醇化合物,三甲基氯硅烷、三乙基氯硅烷等单氯硅烷,三甲基甲氧基硅烷、三甲基乙氧基硅烷等单烷氧基硅烷,三甲基甲硅烷基二甲基胺、三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胺等单氨基硅烷,三甲基乙酰氧基硅烷等单酰氧基硅烷,优选地,可列举三甲基硅烷醇、三甲基甲氧基硅烷、三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胺,特别优选地,可列举三甲基硅烷醇、三甲基甲氧基硅烷。
这些的使用量,相对于使用的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Si原子1摩尔,为0.1~0.5摩尔,优选为0.2~0.4摩尔,特别优选为0.25~0.35摩尔。如果使用量比0.1摩尔少,有时分散性变差,如果比0.5摩尔多,有可能产生经济上的不利。
上述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采用常压干燥、减压干燥等常规方法,作为粉体得到。
在上述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中,除了上述的成分以外,根据需要可加入分散剂、触变剂和金属氧化物等添加物。
上述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的配合比例,以如下的范围内[合计100质量份]的比例含有各组分:70~85质量份的导电粉体、3~8质量份的玻璃料、10~20质量份的构成有机载体的树脂和0.5~3质量份的二氧化硅。
此时,如果导电粉体的量比70质量份少,导电性有可能恶化。此外,如果该量比85质量份多,有时流动性恶化,在经济上变得不利。
如果玻璃料比3质量份少,与基板的密合性有可能恶化。此外,如果该量比8质量份多,有时烧成后在表面浮起。
如果构成有机载体的树脂比10质量份少,有时混合性恶化,此外,如果该量比20质量份多,粘性过度降低,有时作业性、印刷性恶化。
二氧化硅的量优选为0.5~3质量份,更优选为0.8~2质量份。如果二氧化硅的量比0.5质量份少,有时混合特性、流动性没有得到改善。此外,如果比3质量份多,有时在经济上变得不利,导电性变得不良。如果是这样的配合,各成分混合时的混合性得到改善,各成分容易混合,而且流动性也得到改善。而且印刷特性、导电性也变得良好。
上述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能够通过将上述各成分在调和-混合后用三联辊混炼机进行分散处理而制造。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例如,能够如下所述调制。
预先,将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调制有机载体。将得到的有机载体的一部分和导电粉体和玻璃料和二氧化硅投入混炼机,边每次少量地添加残留的有机载体边混炼。接下来,使得到的混合物通过调整为所希望的间隙的三联辊等,能够得到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说明。再有,下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并无任何限制。
[合成例1]
[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合成]
·工序(A1):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合成工序
在具备搅拌器、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3升的玻璃制反应器中装入甲醇989.5g、水135.5g和28质量%氨水66.5g,混合。进行调节以使该溶液成为35℃,边搅拌边用6小时滴入四甲氧基硅烷436.5g(2.87摩尔)。该滴入结束后,再继续0.5小时搅拌,进行水解,从而得到了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悬浮液。
·工序(A2):采用3官能性硅烷化合物的表面处理工序
在上述得到的悬浮液中,在室温下用0.5小时滴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4.4g(0.03摩尔),滴入后也继续12小时搅拌,对二氧化硅微粒表面进行疏水化处理,从而得到了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分散液。
·工序(A3):浓缩工序
接下来,在玻璃制反应器安装酯接头和冷却管,将在前工序中得到的分散液加热到60~70℃,将甲醇和水的混合物1,021g馏去,得到了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浓缩分散液。此时,浓缩分散液中的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含量为28质量%。
·工序(A4):采用1官能性硅烷化合物的表面处理工序
在前工序中得到的浓缩分散液中,在室温下,添加六甲基二硅氮烷138.4g(0.86摩尔)后,将该分散液加热到50~60℃,使其反应9小时,从而将分散液中的二氧化硅微粒三甲基甲硅烷基化。接下来,通过将该分散液中的溶剂在130℃、减压下(6,650Pa)馏去,从而得到了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1]186g。
对于工序(A1)中得到的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按照下述的测定方法1进行了测定。此外,对于经过上述的工序(A1)~(A4)的各阶段而得到的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按照下述的测定方法2~4进行了测定。再有,将得到的结果示于表1。
[测定方法1~4]
1.工序(A1)中得到的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粒径测定
在甲醇中添加二氧化硅微粒悬浮液以使二氧化硅微粒为0.5质量%,施加10分钟超声波,从而使该微粒分散。采用动态光散射法/レ一ザ一ドツプラ一法ナノトラック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日机装株式会社制、商品名:UPA-EX150)测定这样处理的微粒的粒度分布,将其体积基准中值径作为粒径。再有,所谓中值径,是相当于将粒度分布表示为累积分布时的累积50%的粒径。
2.工序(A4)中得到的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粒径测定和粒度分布D90/D10的测定
在甲醇中添加二氧化硅微粒以使其成为0.5质量%,施加10分钟超声波,从而使该微粒分散。采用动态光散射法/レ一ザ一ドツプラ一法ナノトラツク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日机装株式会社制、商品名:UPA-EX150)测定这样处理的微粒的粒度分布,将其体积基准中值径作为粒径。
此外,粒度分布D90/D10的测定,将测定上述粒径时的分布中从小的一侧累积成为10%的粒径作为D10,将从小的一侧累积成为90%的粒径作为D90,从测定的值计算D90/D10
3.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形状测定
使用电子显微镜(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制、商品名:S-4700型、倍率:10万倍)进行观察,确认形状。所谓“球状”,不仅是圆球,也包括略变形的球。再有,这样的粒子的形状,用将粒子二维地投影时的圆形度评价,使圆形度在0.8~1的范围内。这里,所谓圆形度,是(与粒子面积相等的圆的周长)/(粒子周长)。
4.堆积比重的测定方法
使二氧化硅通过具有1.0mm以上的网眼的筛,将以0.1%的精度秤量的约100g的试料在没有压实的情况下静静地装入干燥的250mL量筒(最小刻度单位:2mL)中。如果必要,将粉体层的上面在没有压实的情况下仔细弄均匀,将松散堆积体积读取到最小刻度单位。用堆积比重=100(g)/体积(L)计算。
[合成例2]
实施例1中,工序(A1)中使甲醇、水和28质量%氨水的量变为甲醇1,045.7g、水112.6g、28质量%氨水33.2g以外,同样地得到了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2]188g。使用该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与合成例1同样地测定。将其结果示于表1。
[合成例3]
在具备搅拌器、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3升的玻璃制反应器中装入甲醇623.7g、水41.4g和28质量%氨水49.8g,混合。将该溶液调节为35℃,边搅拌边同时开始添加四甲氧基硅烷1,163.7g和5.4质量%氨水418.1g,前者用6小时滴入,后者用4小时滴入。四甲氧基硅烷滴入后,也继续0.5小时搅拌,进行水解,得到了二氧化硅微粒的悬浮液。
在这样得到的悬浮液中,在室温下用0.5小时滴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11.6g(相对于四甲氧基硅烷,用摩尔比表示,0.01相当量),滴入后也搅拌12小时,进行二氧化硅微粒表面的处理。
在该玻璃制反应器安装酯接头和冷却管,在包含实施了上述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的分散液中添加甲基异丁基酮1,440g后,加热到80~110℃,用7小时将甲醇水馏去。
在这样得到的分散液中,在室温下,添加六甲基二硅氮烷357.6g,加热到120℃,使其反应3小时,从而将二氧化硅微粒三甲基甲硅烷基化。然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馏去,得到了球状疏水性二氧化硅微粒[3]472g。
对于这样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粒,进行与合成例1同样的试验。将结果示于表1。
[合成例4]
二氧化硅微粒的合成时将四甲氧基硅烷的水解温度替代35℃而为45℃以外,与合成例3同样地进行各工序,结果得到了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4]469g。使用该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与合成例1同样地测定。将其结果示于表1。
[合成例5]
在具备搅拌器和温度计的0.3升的玻璃制反应器中装入爆燃法二氧化硅(商品名:SOC1、アドマテクス社制)100g,在搅拌下添加纯水1g,密闭后,进而在60℃下搅拌10小时。接下来,冷却到室温后,在搅拌下添加六甲基二硅氮烷2g,密闭后,再搅拌24小时。升温到120℃,边通入氮气边将残存原料和生成的氨除去,得到了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5]100g。
对于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粒,进行与合成例1同样的试验。将结果示于表1。
[合成例6]
在具备搅拌器和温度计的0.3升的玻璃制反应器中装入爆燃法二氧化硅(商品名:SOC1、アドマテクス社制)100g,在搅拌下添加纯水1g,密闭后,进而在60℃下搅拌10小时。接下来,冷却到室温后,在搅拌下添加甲基三甲氧基硅烷1g,密闭后,再搅拌24小时。接下来,在搅拌下添加六甲基二硅氮烷2g,密闭后,再搅拌24小时。升温到120℃,边通入氮气边将残存原料和生成的氨除去,得到了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6]101g。对于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粒,进行与合成例1同样的试验。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合成例1 合成例2 合成例3 合成例4 合成例5 合成例6
疏水性二氧化硅微粒 [1] [2] [3] [4] [5] [6]
粒径1)(nm) 52 11 115 115 - -
粒径2)(nm) 52 11 115 238 300 300
粒度分布D90/D10 2.21 2.40 2.23 2.80 5.40 4.80
形状2) 球状 球状 球状 球状 球状 不定形
圆形度 0.86 0.92 0.90 0.81 0.80 0.65
堆积比重(g/L) 400 390 440 460 200 200
<注>
(1)工序(A1)中得到的分散液的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
(2)最终得到的疏水性二氧化硅微粒
在以下的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了银粉末(平均粒径1μm、商品名AY6080、田中贵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制)、PbO-B2O3-SiO2系玻璃料(商品名ASF1340、旭硝子株式会社制)和有机载体(使乙基纤维素溶解于α-萜品醇。乙基纤维素的10质量%浓度品)。在该体系中添加上述得到的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制作导电性糊。将其配合量、表示作业性的直至均一混合的时间(混合完成时间)示于表2。该时间越短,表示作业性、混合性越良好。
将得到的导电性糊介由金属版(厚125μm、孔径80μm),用丝网印刷机在硅基板上涂布印刷。将该电极在100℃、10分钟的条件下干燥,在该时刻,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印刷状态,确认是否印刷为试验图案形状。将其结果也示于表2。
进而,使用近红外炉,在800℃下使由导电性糊组合物形成的电极加热固化。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该固化后的电极。此时,也观察洇渗、流挂的有无。将其结果也示于表2。
此外,采用TLM(Transmission Line Model)法测定形成的各电极的接触电阻值Rc。将其结果也示于表2。再有,接触电阻值Rc的上限值为3.0Ω。如果为该值以下,上述电极十分有用。
[表2]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的作业性得到改善,而且印刷特性也变得良好,可作为太阳能电池电极用良好地使用。

Claims (3)

1.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包含导电粉体、玻璃料、有机载体、和使亲水性二氧化硅疏水化而成的二氧化硅,该亲水性二氧化硅是通过使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或其部分水解生成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水解、缩合而得到的,上述二氧化硅为堆积比重300g/L以上的二氧化硅,
上述二氧化硅为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
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体积基准中值径为0.005~5.0μm,D90/D10的粒度分布的值为3.0以下,平均圆形度为0.8~1,
上述二氧化硅是在基本上由SiO2单元组成的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表面导入R1SiO3/2单元,还导入了R2 3SiO1/2单元,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R2相同或不同,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1价烃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二氧化硅是如下得到的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
(A1)在碱性物质的存在下、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中,使通式(I)表示的4官能性硅烷化合物或其部分水解生成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水解、缩合,从而得到基本上由SiO2单元组成的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分散液,
Si(OR3)4 (I)
其中,R3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1~6的1价烃基;
(A2)在得到的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分散液中添加通式(II)表示的3官能性硅烷化合物或其部分水解生成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由此对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表面进行处理,从而在上述亲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的表面导入R1SiO3/2单元,其中,R1如通式(II)中定义那样,得到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分散液,
R1Si(OR4)3 (II)
其中,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R4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1~6的1价烃基;
(A3)接下来,从该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分散液将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的一部分除去,进行浓缩,从而得到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浓缩分散液;
(A4)在得到的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混合溶剂浓缩分散液中添加通式(III)表示的硅氮烷化合物、通式(IV)表示的1官能性硅烷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由此对上述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表面进行处理,在该第一疏水性球状二氧化硅微粒表面导入R2 3SiO1/2单元,其中,R2如通式(III)中定义那样,从而作为第二疏水性二氧化硅微粒而得到,
R2 3SiNHSiR2 3 (III)
其中,R2为相同或不同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1价烃基,
R2 3SiX (IV)
其中,R2与通式(III)相同,X为OH基或水解性基团。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其中,以合计100质量份的范围内的比例包含70~85质量份的导电粉体、3~8质量份的玻璃料、10~20质量份的构成有机载体的树脂、0.5~3质量份的二氧化硅。
CN201310340290.XA 2012-08-02 2013-08-01 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 Active CN1035786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1736 2012-08-02
JP2012171736A JP5772755B2 (ja) 2012-08-02 2012-08-02 太陽電池電極用ペースト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8601A CN103578601A (zh) 2014-02-12
CN103578601B true CN103578601B (zh) 2017-03-01

Family

ID=50050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0290.XA Active CN103578601B (zh) 2012-08-02 2013-08-01 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72755B2 (zh)
KR (1) KR102011153B1 (zh)
CN (1) CN103578601B (zh)
TW (1) TWI5867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41471A (ja) * 2015-08-17 2017-02-23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セル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太陽電池セル電極作成用導電性ペースト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17041627A (ja) 2015-08-17 2017-02-23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導電性ペースト、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電極
KR102485551B1 (ko) * 2017-09-27 2023-01-09 도와 일렉트로닉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은분 혼합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도전성 페이스트
JP6905103B1 (ja) * 2020-01-24 2021-07-21 Dowaエコ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金属回収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1626A (zh) * 2005-07-04 2007-01-10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疏水性二氧化硅粉末的制造法
CN101983454A (zh) * 2008-04-08 2011-03-02 夏普株式会社 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用糊剂、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用透明性绝缘膜、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以及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1990688A (zh) * 2008-04-15 2011-03-23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铝浆及其在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用途
CN102157218A (zh) * 2009-12-28 2011-08-17 株式会社则武 太阳能电池用糊料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6690B2 (ja) * 1986-10-13 1995-07-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導電ペ−スト
KR100629923B1 (ko) * 1998-09-30 2006-09-29 돗빤호무즈가부시기가이샤 도전성페이스트와 도전성페이스트의 경화방법, 및 도전성페이스트를 이용한 비접촉형 데이터송수신체용 안테나의 형성방법과, 비접촉형 데이터송수신체
JP2003171117A (ja) * 2001-11-30 2003-06-17 Shin Etsu Chem Co Ltd 疎水性シリカ微粉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00108B2 (ja) 2002-02-27 2006-07-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導電性ペースト
JP4126215B2 (ja) 2002-10-23 2008-07-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
JP5323307B2 (ja) 2005-12-21 2013-10-23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太陽電池電極用ペースト
JP2007235082A (ja) 2006-02-02 2007-09-1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 Co 太陽電池電極用ペースト
JP5544774B2 (ja) * 2008-08-27 2014-07-09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多接合型太陽電池
EP2323173B1 (en) * 2008-09-05 2019-11-06 LG Chem, Ltd. Pas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a solar cell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1626A (zh) * 2005-07-04 2007-01-10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疏水性二氧化硅粉末的制造法
CN101983454A (zh) * 2008-04-08 2011-03-02 夏普株式会社 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用糊剂、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用透明性绝缘膜、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以及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1990688A (zh) * 2008-04-15 2011-03-23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铝浆及其在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用途
CN102157218A (zh) * 2009-12-28 2011-08-17 株式会社则武 太阳能电池用糊料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72755B2 (ja) 2015-09-02
JP2014033036A (ja) 2014-02-20
KR20140018810A (ko) 2014-02-13
TWI586771B (zh) 2017-06-11
CN103578601A (zh) 2014-02-12
TW201412902A (zh) 2014-04-01
KR102011153B1 (ko) 2019-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8601B (zh) 太阳能电池电极用糊组合物
Jesionowski et al. Kraft lignin and silica as precursors of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electroactive blends
CN103231072B (zh) 高温电子浆料用二氧化硅/银核壳复合粉的制备方法
JP4711306B2 (ja) ナノ炭素粒子分散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コア・シェル型ナノ炭素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6573301B (zh) 银粉及其导电性浆料
CN104021842B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铜厚膜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6688B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修饰的无铅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浆料
JP2016033259A (ja) 銀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23508B2 (ja) 銀粉の製造方法
CN104801709B (zh) 一种镍包覆铜金属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01442A (zh) 一种uv固化纳米镀银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JP2012104388A (ja) 銀粒子含有組成物、分散液ならびにペーストおよびそれぞれの製造方法
JP5332625B2 (ja) 金属ナノ粒子分散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626584B (zh) 链无机氧化物细颗粒团,制备该细颗粒团的分散液的方法,以及该细颗粒团的用途
CN102850828B (zh) 一种活性纳米二氧化硅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6773A (zh) 一种新型加气混凝土用发气剂及其使用方法
JP2013244463A (ja) 複合粒子分散液、複合体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TW201718423A (zh) 導電糊、製備方法、及使用彼之太陽能電池電極
CN101891219B (zh) 一种取向硅钢用特种硼酸镁的制备方法
KR102302205B1 (ko) 은 분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7033889A1 (ja) 銀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導電性ペースト
TWI394714B (zh) 經表面處理之沉澱矽石
WO2021072633A1 (zh) 一种RGO/Ag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JP2014166929A (ja) 金属珪素粉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樹脂組成物
CN102531038B (zh) 一种浅色棒状zao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