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6630A - 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6630A
CN103566630A CN201310332008.3A CN201310332008A CN103566630A CN 103566630 A CN103566630 A CN 103566630A CN 201310332008 A CN201310332008 A CN 201310332008A CN 103566630 A CN103566630 A CN 103566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quid
ink
chamb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20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6630B (zh
Inventor
有马崇博
宫尾明
猪狩光雄
冈野守
井上智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905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79895B/zh
Priority to CN201610390888.3A priority patent/CN106004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66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6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6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6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41J2/185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042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modifying the liquid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removing air bub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41J2/185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 B41J2002/1853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ink collectors for continuous Inkjet printers, e.g. gutters, mist suction mea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k Jet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提供使用设置方向自由的气液分离器,减少运转中的溶剂消耗量的喷墨记录装置。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包括内部具备圆筒形的腔室的壳体、与壳体的壁部结合并与腔室连接的气液二相流入口管、将流入腔室的气液混合体中的气体排出的气体出口管、将流入腔室的气液混合体的大部分的液体排出的气液二相出口管,在腔室内在气液流出口管的周围形成间隙,利用表面张力和吸引的流动分离为液体和气体,将该气液分离器搭载到喷墨记录装置中,特别是搭载在打印头中使溶剂气体充满并从槽吸引,削减溶剂消耗量。

Description

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液分离器和具备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2932号公报),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所谓连续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从喷嘴喷出墨水,仅使用于打印的墨水微粒通过带电电极带电,使带电的墨水微粒通过偏转电极使飞行方向偏转,进行打印,未用于打印的墨水微粒被吸引至槽而回收,重新用于打印。此外,在槽中,吸引回收墨水微粒时也同时吸引周围的空气。因为被吸引的空气向墨水容器内持续输送,所以采用从墨水容器内向机外排出的结构。
此外,有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4343号公报),该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在空调装置中,具备壳体、与在上述壳体的壁部形成的开口分别结合并使气相成分和液相成分混合成为气液二相流的制冷剂流入的气液二相流入口管、使制冷剂的液相成分流出的液体出口管和使制冷剂的气相成分流出的气体出口管的气液分离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29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43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所谓连续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从槽吸引回收墨水微粒时也同时吸引周围的空气。在墨水回收通路内,墨水和空气同时流动,所以墨水中含有的溶剂成分挥发,溶入空气中成为饱和的溶剂气体。因为该溶剂气体从墨水容器内向机外排出,所以与墨水回收通路内溶剂成分挥发的量相应地,墨水容器内的墨水浓度升高。为了防止墨水浓度变化引起的打印品质恶化,墨水容器中,采用与墨水回收通路内溶剂成分挥发的量相应地补充溶剂的结构。此外,装置主体内部的温度越高,越促进墨水中的溶剂成分的挥发。由此导致顾客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运行成本恶化。
此外,例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气液分离装置中,存在设置方向改变时不能进行气液分离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设置方向自由的气液分离器,使运转中的溶剂消耗量减少的喷墨记录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例如采用本发明的结构。
本发明为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包括内部具有腔室的壳体、与该壳体结合并与该腔室连接的气液二相流入管、排出上述腔室内的气体的气体出口管、排出上述腔室内的液体的气液二相出口管,其中,在上述腔室内的上述气液二相出口管的周围形成有间隙。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小型且方向性自由的气液分离器,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降低溶剂消耗量的喷墨记录装置。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打印头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喷墨记录装置的主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动作原理的概略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气液分离器的外观立体图和分解立体图。
图7表示实施例1的气液分离器的整体截面图、侧面图和中央部纵截面图。
图8表示图7(a)的部分放大图。
图9表示实施例2的气液分离器的整体截面图、侧面图和中央部纵截面图。
图10表示图9(a)的部分放大图。
图11表示实施例3的气液分离器的整体截面图、侧面图和中央部纵截面图。
图12表示图11(a)的部分放大图。
图13表示实施例4的气液分离器的整体截面图、侧面图和中央部纵截面图。
图14表示图13(a)的部分放大图。
图15表示实施例5的喷墨记录装置的通路结构图。
图16表示图15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7表示实施例6的喷墨记录装置的通路结构图。
图18表示图17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9表示实施例7的喷墨记录装置的通路结构图。
图20表示实施例8的喷墨记录装置的通路结构图。
图21表示实施例1的其他方式的气液分离器的整体截面图。
图22表示实施例1的气液分离器的液体的流动。
图23表示实施例1的气液分离器的各个方向的液体的流动。
图24表示改变实施例1的气液分离器的气液流入口的情况下的液体的流动。
图25表示改变实施例1的气液分离器的气液流入口的情况下的各个方向的液体的流动。
图26表示实施例1的其他方式的气液分离器的整体截面图。
图27表示实施例1的其他方式的气液分离器的整体截面图。
图28是用粗线表示进行实施例5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操作时的墨水、空气、溶剂的流动的流体通路图。
图29是用粗线表示进行实施例5的实施方式的粘度测定或溶剂补充时的墨水、空气、溶剂的流动的流体通路图。
图30是表示实施例6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打印头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1是用粗线表示进行实施例6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操作时的墨水、空气、溶剂的流动的流体通路图。
图32是用粗线表示进行实施例6的实施方式的粘度测定或溶剂补充时的墨水、空气、溶剂的流动的流体通路图。
图33是用粗线表示进行实施例6的实施方式的气液分离器的反冲洗时的墨水、空气、溶剂的流动的流体通路图。
符号说明
1……主体部,2……打印头部,
3……操作显示部,4……导管,
7A……墨水(主墨水容器18内),7B……墨水柱,
7C……墨水微粒,8……喷嘴,
9……电致变形元件,11……带电电极,
12……偏转电极,13……被打印物,
14……槽,15……输送带,
16……旋转编码器,17……打印传感器,
18……主墨水容器,19……辅助墨水容器,
20……溶剂容器,21……粘度测定器,
22A~K……电磁阀,24……泵(供给用),
25……泵(回收用),26……泵(溶剂用),
27……泵(循环用),28……过滤器(供给用),
29……过滤器(回收用),30……过滤器(溶剂用),
31……压强计(压力计),33……减压阀,
34……过滤器(粘度计用),38……液面传感器,
50……排气导管,51……风扇,
52……打印头盖,
100、100A、100B、100C、100D……气液分离器,
100E、100F、100G……气液分离器,
101……壳体,101A……腔室,
101B、101C……间隙,102、103……壳体,
105……液体,106A、106B……液体,107……液体,
111……气体出口管,112……气液二相流入管,
113……气液二相出口管,
115……气液流入流,116……气液回收流,
117……气体排出流,118……液体回收流,
121……壳体,121A……腔室,
121B、121C、121D……间隙,
122……壳体,123……块体,123A……空间,
123B、123C、123D、123E……凸部,
131……气体出口管,132……气液二相流入管,
133……气液二相出口管,141……壳体,
141A……腔室,
142A、141B、141C……间隙,
142……壳体,143……多孔板,
151……气液二相流入管,152……气体出口管,
153……气液二相出口管,160……壳体,
160A……腔室,
160B、160D、160C……间隙,
161……气体出口管,162……气液二相流入管,
163……气液二相出口管,
164……气液二相出口管的外侧的管,164A……孔,
165……壳体,
171、172……壳体,171A、172A……气体出口,
201~207……通路(墨水供给用),
211~215……通路(墨水回收用),
221~222……通路(墨水补充用),
225~227……通路(循环用),
231~234……通路(粘度测定用),
236~238……通路(溶剂补充用),
241~244……通路(溶剂气体循环用),
246~251……通路(溶剂气体循环用),
256~257……通路(排气用),
291~295……合流通路,
296……分支通路,
300……控制部,301……总线,302……记录部,
321……墨水供给流,322……墨水回收流,
323……溶剂气体循环流,324……液体回收流,325……排气流,
326、327……排气流,328……粘度测定时墨水流,
329……溶剂补充流,333……溶剂气体循环流,
334……液体回收流,335……溶剂气体供给流,336……排气流,
338、339……气液分离器冲洗液流;
340……排气流,400……喷墨记录装置,
600……门,610……主体1的下部的前侧,
620……主体1的下部的后侧,
630……外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表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中,1是喷墨记录装置主体,2是打印头,3是操作显示部,4是导管。喷墨记录装置在主体1中具备操作显示部3,外部具备打印头2,主体1与打印头2用导管4连接。
接着,用图2说明该喷墨记录装置的使用状态。图2中,1是喷墨记录装置主体,2是打印头,4是导管,13是打印数字或文字的被打印物,15是运送被打印物的输送带,16是测量输送带15的运送距离的旋转编码器,17是打印传感器。
喷墨记录装置300例如安装在生产食品或饮料等的工厂内的生产线上,主体1设置在使用者能够操作的位置,打印头2设置在能够接近在输送带15等生产线上供给运送的打印对象物13的位置。在输送带15等生产线上为了与供给运送速度无关地以相同的宽度(幅度)打印,设置将与供给运送速度相应的信号输出到喷墨记录装置400的编码器16,和检测打印对象物13并对喷墨记录装置400输出指示打印的信号的打印传感器17,使它们分别与主体1内的未图示的控制部连接。根据来自编码器16、打印传感器17的信号,控制部控制使从喷嘴8喷出的墨水微粒7C带电的带电量和带电定时(时刻),使打印对象物13在通过打印头2附近的期间带电,使偏转的墨水微粒7C附着到打印对象物13,进行打印。
接着,用图3说明打印头2的结构。图3中,图3表示在打印头2上安装了打印头盖52的状态。在打印头2的内部,喷出墨水微粒的喷嘴8、使打印的墨水微粒带电的带电电极11、使墨水微粒偏转的偏转电极12、回收非打印墨水微粒的槽14配置在一条直线上。此外,在喷嘴8旁边,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00。53是用于打印的墨水微粒飞出的开口部。关于气液分离器100,设置位置在图3中是设置在打印头中,但不限于此。对于气液分离器在后文详细说明。
接着,用图4说明喷墨记录装置主体1的结构。
图4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纵截面图,在主体1的上部配置控制电路300等电子部件,在上部前表面设置有操作显示部3。此外,在主体1的下部的前侧610,收纳有储存对喷嘴供给的墨水的墨水容器18、储存对喷嘴供给的溶剂的溶剂容器(未图示)、检测墨水容器18内的墨水浓度的浓度计(未图示)等。
进而,在主体1的下部的后侧620,收纳有电磁阀22、泵单元24等循环系统控制部件,在主体1的背面从外部单元630通过导管4与打印头2连接,在导管4内,配置有墨水流入、流出的管、对各电极进行施加的高压电源线和控制线。
此外,构成为通过打开主体1的下部610的前表面的门600,将墨水容器18、溶剂容器从主体1取出,能够容易地进行墨水和溶剂的补充或废弃等维护。
接着,用图5说明喷墨记录装置的动作原理。
图5中,18是墨水容器,7A是墨水,24是将墨水加压并送出的泵,9是施加电压时以规定的频率振动的电致变形(电致伸缩)元件,8是喷出墨水的喷嘴,7B是墨水柱。11是使墨水微粒带电的带电电极,7C是墨水微粒,12是偏转电极,13是被打印的被打印物,14是回收未进行打印的墨水微粒的槽。
墨水容器18内的墨水7A被泵24吸引、加压成为墨水柱7B并从喷嘴8喷出。喷嘴8具备电致变形元件9,对墨水以规定的频率施加振动,使从喷嘴8喷出的墨水柱7B微粒化。由此生成的墨水微粒7C的数量,根据对电致变形元件9施加的激励电压的频率决定,与该频率相同。墨水微粒7C通过用带电电极11施加与打印信息对应的大小的电压而被施加电荷。
通过带电电极11带电后的墨水微粒7C,在偏转电极12间的电场中飞行时,受到与带电量成比例的力而偏转,向打印对象物13飞行并命中。此时,墨水微粒7C的偏转方向的命中位置与带电量相应地变化,进而在与偏转方向正交的方向生产线使打印对象物13移动,从而在与偏转方向正交的方向也能够使微粒命中,由多个命中微粒构成文字进行打印。未用于打印的墨水微粒7C在偏转电极12间直线地飞行,被槽(槽管)14捕捉后经过通路,被回收到主墨水容器18。
接着,用图6~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使气体和液体分离,起到回收溶剂等作用。
图中,图6表示实施例1的气液分离器的外观立体图及其分解立体图,图7表示气液分离器的整体截面图、侧面图和中央部的纵截面图,图8表示图7(a)的部分放大图。图6~图8中,111是气体出口管,102是将气体出口管111插入并固定的壳体,112是气液二相流入管,113是气液二相出口管,101是将气液二相流入管112和气液二相出口管113插入并固定的壳体,101A是腔室。此处,在气液二相出口管113的二次侧设置有未图示的泵,构成为从气液分离器100朝向泵一侧的吸引力起到作用。
实施例1的气液分离器100的结构,如图6(a)、(b)所示,将为了以圆柱形从规定的位置嵌合而将外周削去并在中央具有孔、在该孔中将气体出口管111插入固定的壳体102,和为了以圆柱形嵌合至规定的位置而成为筒状、具有使两根管通过的孔、在该孔中嵌合将气液二相流入管112和气液二相出口管113插入并固定的壳体102(101)嵌合,使中央部具有空间而形成腔室。此处,壳体101与壳体102和气体出口管111、气液二相流入管112、气液二相出口管113的结合方法可以考虑焊接或粘合剂或压入或螺合等各种方法,不特别限定。该气液分离器100的壳体(将壳体101和壳体102组合而成)的外部尺寸例如是外径φ8[mm]、高度10[mm]程度。
接着,图7(a)表示实施例1的气液分离器100A的截面图。
气液分离器100A中,将壳体101和壳体102嵌合组合构成框体,在其内部形成圆筒形的腔室101A。气体出口管111从壳体102的一端面的中央与腔室101A连通。此外,气液二相出口管113使其前端插入至腔室101A内的深处,气液二相流入管112不插入腔室101A的深处,插入形成腔室101A的内壁的位置并固定。
图7(b)表示图7(a)的A方向的图,图7(c)表示图7(a)的B方向的图。图7(b)、(c)中,在形成圆柱形的框体的壳体102的中央配置气体出口管111,在其相对的圆筒形的壳体101,关于中心点对称地配置气液二相出口管113和气液二相流入管112并固定。此外,图7(d)表示图7(a)的腔室101A的中央的C方向的图,构成为在腔室101A内在气液二相出口管113的管的外形与壳体10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接着,图8表示图7(a)的虚线框D的放大图。图8中,气体出口管111的前端插入至壳体102的内壁53的位置并固定。此外,以在壳体102与气液二相出口管113之间形成间隙101B的方式在内壁53设置深度L1的圆筒形的凹部。进而,构成为在壳体101的内周壁与气液二相出口管113的外周壁之间形成有间隙101C。图8中,111A是气体出口管的孔,113A是气液二相出口管的孔。
如上所述,通过在气液二相出口管113的周围形成间隙101B、101C,与气液二相出口管113连接的泵等产生的吸引力传递至这些间隙,腔室101A中蓄积的液体通过间隙101B、101C被吸引并向气液二相出口管113排出,因此能够从气液二相出口管113回收。具体而言,气液二相出口管113的前端与腔室内壁的距离L1,与气液二相出口管113和气液二相流入管112的间隔、或腔室101A的圆筒轴方向的长度L3相比较短,实施例1中与液体的表面张力相应地,设L1=0.3mm,L3=3mm。此外,通过使气液二相出口管113与腔室101A的内壁之间的距离L2成为与L1相等的L2=0.3mm,使液体集中在气液二相出口管113的管周边。此外,本发明的气液分离器100A中,将气体出口管111与气液二相流入管112交换也能够进行气液分离。
根据本实施例1,通过在气液二相流过的通路设置气液分离器100A,在从气液二相流入管112流入气液混合体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从气体出口管111(在从气体出口管111使气液混合体流入的情况下为气液二相流入管112)排出液体。此外,本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100A中,进行不容易受到向上、向下、横向等各种设置姿态产生的重力的方向的影响的、利用液体与气体的表面张力差的气液分离。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他方式,如图21所示的气液分离器100E所示,与壳体103连接的气体出口管111的连接位置也可以是偏离中央的位置。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气液分离器100A的动作。
首先,用图22说明壳体101一侧具备气液二相流入管112的情况下的动作。图22(a)表示气液分离器100A内部结构和气液混合体的流动,图22(b)是用图22(a)内的M-M截面表示液体的流动的图。首先,在壳体101具备的气液二相流入管112中,在气液流入流115的箭头的方向,气体和液体105在混合的状态下,流入腔室101A。接着,在壳体101具备的气液二相出口管113中,在气液回收流116的箭头的方向,在气体与液体107混合的状态下,从101A回收液体。此处,在气液二相出口管113的二次侧安装有泵等,用于将液体107分离回收的吸引力起作用。
在腔室101A中,气液二相流入管112的液体105流入腔室101A时,首先因重力而暂时累积在下部。在下部累积的液体106A因表面张力和气液二相出口管113的吸引力,在液体回收流118的箭头的方向,液体106A沿着腔室101A的壁面,液体106B集中在配管113与腔室101A的间隙(图8所示的101B、101C),之后,液体106B从气液二相出口管113被吸引。关于腔室106A,例如通过表面处理、或研磨加工、或材料选择而提高周围壁面的浸润性,使液体106A能够易于集中在间隙(图8所示的101B、101C)。关于浸润性,优选其为所谓亲水性,浸润性越高,回收性越提高。
在壳体102具备的气体出口管111中,因为腔室101A内的液体106B能够被气液二相出口管113吸引,所以在气体排出流116的箭头的方向从腔室101A仅流出气体。气体排出流116中,基本不混有液体115,能够排出气体。此处,气液回收流116的流量也取决于流入的液体105的流量,在为气液流入流115的20[%]以上时,能够回收液体105。例如表示一例,气液流入流115的流量是200[ml/分钟]的情况下,气液回收流116的流量是40[ml/分钟](=200[ml/分钟]的20[%]),气体排出流117的流量是160[ml/分钟]。
图23表示实施例1的气液分离器100A的各个方向的液体的流动。图23(a)是使图22(a)旋转180°后的图,图23(b)是使图22(a)旋转90°后的图,图23(c)是使图22(a)旋转270°后的图。如图所示,在任意一个方向均能够进行气液分离。本发明的气液分离器100能够提供不容易受到重力的影响、能够不依赖设置方向地进行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100。
接着,用图24说明将图22的气液二相流入管112和气体出口管111相互交换,壳体102一侧具备气液二相流入管112的情况的动作。图24(a)表示气液分离器100A内部结构和气液混合体的流动,图24(b)是用图24(a)内的N-N截面表示液体的流动的图。首先,在壳体102具备的气液二相流入管112中,在气液流入流115的箭头的方向,气体和液体105在混合的状态下,流入101A。
接着,在壳体101具备的气液二相出口管113中,在气液回收流116的箭头的方向,在气体和液体107混合的状态下,从腔室101A回收液体。此处,在气液二相出口管113的二次侧安装了泵等,用于将液体107分离回收的吸引力起作用。
在腔室101A中,气液二相流入管112的液体105流入腔室101A时,首先因重力而暂时累积在下部。在下部累积的液体106A因表面张力和气液二相出口管113的吸引力,在液体回收流118的箭头的方向,液体106B集中在配管113与腔室101A的间隙(图8所示的101B、101C),之后,液体106B从气液二相出口管113被吸引。在壳体101具备的气体出口管111中,因为腔室101A内的液体106B能够被气液二相出口管113吸引,所以在气体排出流117的箭头的方向从腔室101A仅流出气体。此处,在气体排出流116中,基本不混有液体115,能够使气体排出。
图25表示实施例1的气液分离器100A的各个方向的液体的流动。图25(a)是使图24(a)旋转180°后的图,图25(b)是使图24(a)旋转90°后的图,图25(c)是使图24(a)旋转270°后的图。如图所示,在任意一个方向均能够进行气液分离。本发明的气液分离器100能够提供不容易受到重力的影响,能够不依赖设置方向地进行气液分离,且能够使气液二相流入管112和气体出口管111相互交换的气液分离器100。
接着,图26和图27表示本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100A的其他方式。首先,图26的气液分离器100F中,在壳体171具备气体出口171A,气体出口171A与腔室101A连接,壳体171与壳体101组合而构成。由此,气液分离器100F,如气体排出流117所示,使腔室101A内的气体通过气体出口171A向外部排出。此外,图27的气液分离器100G中,壳体172具备气体出口172A,气体出口172A与腔室101A连接,壳体172与壳体102组合而构成。由此,气液分离器100G如气体排出流117所示,使腔室101A内的气体通过气体出口171A向外部排出。这样以使液体105不向外部排出为目的的情况下,也能够为图26、图27的结构。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对于以气液混合方式流动来的流体,使大部分液体能够从一个出口分离除去(或回收)并吸引,从另一个出口仅排出气体,因为利用因表面张力和吸引力产生的流动,所以能够自由设定设置方向,而且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实现。
因此,由于能够使气液分离器小型化,所以能够使设置位置省空间化,此外,因为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实现,所以能够使气液分离器的成本降低,此外,能够不依赖设置方向地进行气液分离,所以也能够用于设置方向不确定的产品(功能)。
(实施例2)
接着,用图9和图10说明实施例2的发明。
图9表示气液分离器100B的整体截面图、侧面图和中央部的纵截面图,图10表示图9的部分放大图。图9(a)中,131是气体出口管,122是将气体出口管131插入并固定的壳体,132是气液二相流入管,133是气液二相出口管,121是将气液二相流入管132和气液二相出口管133插入并固定的壳体,121A是腔室,123是配置在121A内的块体。此处,如果使块体123的材料为树脂,就能够通过成型等简单地制造。
在气液分离器100B中,将壳体122和壳体121嵌合组合形成框体,在框体的内部形成圆筒形的腔室121A,进一步在该腔室121A中设置半圆柱形的块体123。气液二相流入管131插入圆柱形的壳体122的一端面的中央设置的孔并与腔室121A连通。此外,气液二相出口管133与气液二相流入管132在圆柱形的壳体121中关于中心点对称地插入至腔室121A的壁附近而连通。在气液二相出口管133的位置,设置上述块体123,在气液二相出口管133的周边形成间隙。对于该间隙用图10说明。
图9(b)表示图9(a)的从E方向观察的图。气体出口管131配置在圆柱形的壳体122的中心。此外,图9(c)表示图9(a)的从F方向观察的图,气液二相出口管133和气液二相流入管132配置在关于壳体121的中心点对称的位置。图9(d)表示图9(a)的G-G截面图,在圆形的腔室121A的内侧,在气液二相出口管133的位置设置半圆形的块体123。此外,块体123的中心部设置空间123A,不妨碍来自气液二相流入管132的气液混合体的流入。
接着,图10表示图9(a)的虚线框H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中,形成将插入并固定有气体出口管131的壳体122、和插入并固定有气液二相出口管133的壳体121嵌合组装而成的框体,在框体内形成作为空间的腔室121A,在该腔室121A的气液二相出口管133的位置设置块体123。在该块体123与壳体122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121B,此外,在块体123与壳体12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间隙121C,进而,在插入气液二相出口管133的位置的壳体121与块体123之间形成间隙121D。此外,图10中,131A是气体出口管的孔,133A是气液二相出口管的孔,123A是块体123的空间部,123B、123C、123E、123D,在块体123与壳体121之间,以凸部形成间隙。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腔室121A内设置块体123,能够提供部件制造简单、制造时间缩短,而且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气液分离器。
(实施例3)
接着,用图11和图12说明实施例3的发明。
图11表示气液分离器100C的整体截面图、侧面图和中央部的L-L截面图,图12表示图11(a)的部分放大图。图11(a)中,151是气液二相流入管,152是气体出口管,153是气液二相出口管,142是将气液二相流入管插入并固定的壳体,141是将气体出口管152和气液二相出口管153插入并固定的壳体,143是腔室141A内设置的多孔板。气液分离器100C中,将壳体142和壳体141嵌合组合形成框体,在框体的内部形成圆筒形的腔室141A。此外,使腔室141A的壳体142的壁具有间隙,设置多孔板143。气液二相流入管151从圆柱形的壳体142的一端面的中央插入固定并与腔室141A连通。此外,气液二相出口管153在壳体141中插入至腔室141A的深处并固定,气体出口管152插入至腔室141A的位置并固定,分别连通。
图11(b)表示图11(a)的从J方向观察的图,在壳体142的中央部配置气液二相流入管151。图11(c)表示图11(a)的从K方向观察的图,气液二相出口管153和气体出口管152配置在关于壳体141的中心点对称的位置。
图11(d)表示图11(a)的L-L截面图,向圆筒形的腔室141A内突出的气液二相出口管153与壳体141的内周壁形成间隙。
此外,图12表示图11(a)的虚线框M的放大图。图12中,将插入并固定有气液二相流入管151的壳体142、和插入并固定了气液二相出口管153的壳体141嵌合组装形成框体,在框体内形成作为空间的腔室141A,在该腔室141A的壳体142的位置设置多孔板143。此外,以在壳体142与多孔板143之间具有间隙142A的方式形成凹部。
进而,在多孔板143与气液二相出口管153之间也形成间隙141B,在气液二相出口管153与壳体141之间也形成间隙141C,因液体的表面张力和吸引的流动,气液混合体更容易从气液二相出口管153流出。
在气液分离器100C中,在气液二相流入管151与腔室141A之间设置多孔板143。
根据本实施例,例如墨水雾与液体一同流过来的情况下,暂时对墨水雾进行补充,液体流入腔室141A中时使墨水雾溶入液体中,能够与液体一同从气液二相出口管153被吸引。由此,能够减少从气体出口管152排出的墨水雾。
(实施例4)
接着,对于实施例4的发明,用图13和图14说明。
图13表示气液分离器100D的整体截面图、侧面图和中央部的Z-Z截面图,图14表示图13(a)的部分放大图。
图13(a)中,161是气体出口管,162是气液二相流入管,163是气液二相出口管,165是将气体出口管插入并固定的壳体,160是将气液二相流入管162和气液二相出口管163插入并固定的壳体,164是使气液二相出口管163成为双重的外侧的管。
气液分离器100D中,将壳体165和壳体160嵌合组合形成框体,在框体的内部形成圆筒形的腔室160A。此外,使气液二相出口管163的前端的部分成为双重结构,突出至腔室160A的深处并固定。双重结构在从气液二相出口管163的前端至壳体160的中部形成。气液二相流入管162插入至腔室160A的位置并固定,与腔室160A连通。
图13(b)表示图13(a)的从X方向观察的图,在壳体165的中央部配置气体出口管161。
图13(c)表示图13(a)的从Y方向观察的图,气液二相出口管163和气体出口管162配置在关于壳体160的中心点对称的位置。图13(d)表示图13(a)的Z-Z截面图,向圆筒形的腔室160A内突出的双重的气液二相出口管163与壳体160的内周壁形成间隙。
此外,接着,图14表示图13(a)的虚线框N的放大图。图14中,将插入并固定了气体出口管161的壳体165,和插入并固定了气液二相出口管163的壳体160嵌合组装形成框体,在框体内形成作为空间的腔室160A,气液二相出口管163在其外周设置管164成为双重结构。从而,在气液二相出口管163与外侧的管164之间形成间隙160C,此外,在双重结构的外侧的管与壳体160的内周壁之间形成间隙160D。此外,双重结构的外侧的管164,也可以在腔室160A的外壁侧构成有孔164A。通过该孔164A,存在能够使间隙160D中累积的液体更易于从气液二相出口管163吸引的可能性。此外,以在壳体165与气液二相出口管163之间具有间隙160B的方式形成凹部。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气液二相出口管163的周围形成间隙,因液体的表面张力和吸引的流动,使液体从气液二相出口管153更易于排出。
(实施例5)
接着,用图1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喷墨记录装置的通路结构。图15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400的整体的通路结构的图。
喷墨记录装置400由主体1、打印头2、连接主体1和打印头2的导管4构成。关于主体1具备的气液分离器100,用实施例1说明的气液分离器100A、或实施例2说明的气液分离器100B、或实施例3说明的气液分离器100C、实施例4说明的气液分离器100D中的任一种构成。
接着,在图15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对于墨水供给通路进行说明。首先,对于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400的墨水供给通路进行说明。主体1中,具备对循环的墨水7A进行保存的主墨水容器18,主墨水容器18中具备检测主墨水容器18内的液体是否达到了保存在内部的适当的量即基准液面水平的液面传感器38。
在主墨水容器18,通过通路201与进行通路的开闭的电磁阀22A连接,电磁阀22A通过通路202与合流通路291连接。合流通路291通过通路203与用于对墨水7A进行吸引、压送的泵(供给用)24连接。泵(供给用)24通过通路204与除去墨水7A中混入的异物的过滤器(供给用)28连接。
过滤器28通过通路205与为了对从泵(供给用)24压送的墨水7A进行打印而调整为适当的压强的减压阀33连接,减压阀33通过通路206具备测定对喷嘴供给的墨水7A的压强的压强计31。
压强计31经过通过导管4内的通路207与打印头2内具备的具有排出墨水7A的排出口的喷嘴8连接。
在喷嘴8的排出口的直线前进方向,配置有用于捕捉因为未用于打印所以不带电、不偏转地直线前进地飞行的墨水微粒7C的槽14。
接着,在图15中对于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400的墨水回收通路进行说明。槽14经过通过导管4内的通路211与主体1内配置的除去墨水中混入的异物的过滤器(回收用)30连接,过滤器(回收用)30通过通路212与进行通路的开闭的电磁阀22B连接。电磁阀22B通过通路213与吸引被槽14捕捉的墨水微粒7C的泵(回收用)25连接。泵(回收用)25通过通路214与合流通路292连接,合流通路292通过通路215与主墨水容器18连接。
接着,在图15中,对于墨水补充通路进行说明。主体1中,具备保存补充用的墨水的辅助墨水容器19,辅助墨水容器19通过通路221与进行通路的开闭的电磁阀22C连接。电磁阀22C通过通路222与合流通路291连接。
接着,在图15中,对于墨水循环通路进行说明。构成为在打印头2内具备的喷嘴8,除了墨水供给用的通路207之外,还经过通过导管4内的通路225与主体1内具备的进行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22D连接。电磁阀22D通过通路226与进行来自喷嘴8的墨水的吸引的泵(循环用)26连接,泵(循环用)26通过通路227与合流通路292连接。
接着,在图15中,对于墨水的粘度测定通路进行说明。为了掌握主墨水容器18内的墨水7A的粘度,设置粘度测定器21。粘度测定器21的一次侧的流路,通过通路232与除去墨水7A中混入的异物的过滤器(粘度测定用)34连接,过滤器(粘度测定用)34通过通路231与主墨水容器18连接。粘度测定器21的二次侧的流路通过通路233与用于进行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22E连接,电磁阀22E通过通路234和与通路226合流的合流通路293连接。
接着,对于图15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溶剂补充通路进行说明。
主体1中,具备保存溶剂补充用的溶剂的溶剂容器20,溶剂容器20通过通路236与用于对溶剂吸引、压送的泵(溶剂用)27连接。泵(溶剂用)27通过通路237与用于进行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22F连接,电磁阀22F通过通路238与主墨水容器18连接。
接着,对于图15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排气通路和液体回收通路进行说明。
主墨水容器18通过通路241与设置在主体1的气液分离器100连接。气液分离器100的气液二相出口管通过通路243与进行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22G连接,电磁阀22G通过通路244和与通路226合流的合流通路294连接。此外,气液分离器100的气体出口,与安装在主体1的排气导管50的内部连接。关于气液分离器100,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设置于在机外设置的排气导管50的内部,但不限于此。对于气液分离器100,尽可能设置在不容易受到主体1内部的温度上升的影响的位置更好,例如,对气液分离器100和通路241用风扇51进行风冷时,溶剂回收量增多。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喷墨记录装置400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
图28是用粗线表示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400中,进行打印操作时(从喷嘴8进行墨水喷出时)的墨水流和空气流的流体通路图。在进行打印动作的运转动作中,对电磁阀22A通电使流路开放,如墨水供给流321所示,通过使泵(供给用)24运转而对喷嘴8供给主墨水容器18中贮存的墨水7A。此处,墨水供给流321的墨水流量,例如当喷嘴8的孔径是65[μm]且对喷嘴8的墨水供给压强是0.250[MPa]的情况下,是约3.5[ml/分钟]。
此外,在墨水回收通路中,对电磁阀22B通电使流路开放,如墨水回收流322所示,未用于打印的墨水微粒7C,通过使泵(回收用)25运转而从槽14被回收到主墨水容器18,进行使墨水在装置内循环的动作。此处,墨水回收流322中,从喷嘴8喷出的墨水微粒7C(约3.5[ml/分钟])和用于打印的墨水微粒(假设是0.5[ml/分钟])的情况下,作为差值的约3.0[ml/分钟](=3.5-0.5)的墨水从槽14被回收。此外,墨水回收流322中,流过从槽14与墨水一同吸入的空气。这是因为,连接打印头2内的槽14和主体1内的泵(回收用)25的通路211是4[m]程度,想要只吸引墨水时,负载增大,墨水不能吸引而是从槽14溢出。因此,从槽14吸引墨水时,以约150[ml/分钟]吸引空气。即,墨水回收流322中,使墨水(例如约3.0[ml/分钟])和空气(例如约150[ml/分钟])一同在气液混合、墨水与空气混合的状态下流动。
喷墨记录装置400所使用的墨水7A,要求打印后立刻干燥,墨水7A的溶剂使用挥发性较高的溶剂(例如甲乙酮(methyl ethyl ketone)、丙酮、乙醇等)。因为墨水7A使用挥发性较高的溶剂,所以墨水回收流322中流过的空气中,溶入了接近饱和蒸气浓度的溶剂蒸气。进而,与主体1的温度上升引起的主墨水容器18的温度相应地,在气体中溶入溶剂蒸气。
接着,在图28中,对于溶剂气体循环流323、液体回收流324、排气流325进行说明。
在液体回收通路中,对电磁阀22G通电使流路开放,如液体回收流324所示,流入气液分离器100的液体通过使泵(循环用)26运转而被回收到主墨水容器18。此处,在液体回收流324中,液体与饱和的溶剂蒸气在气液混合的状态下流动,液体的流量是例如约2.5[ml/小时](环境温度20[℃]),溶剂蒸气的流量是约80[ml/分钟]。
主墨水容器18中,构成为墨水回收流322中流过的墨水,和液体回收流324中流过的液体流入并被保存。此外,将墨水回收流322中流过的溶剂蒸气(约150[ml/分钟])和液体回收流324中流过的溶剂蒸气(约80[ml/分钟])合并后的溶剂蒸气约230[ml/分钟](=150+80),流入主墨水容器18后,如溶剂气体循环流323所示通过通路241流入气液分离器100。对于该溶剂蒸气约230[ml/分钟],构成为因主墨水容器18与气液分离器100的温度差而使一部分液化(例如是约2.5[ml/小时](环境温度20[℃])),流入气液分离器100。气液分离器100中,因为液体能够从液体回收通路243吸引,所以在通路242中将气体(溶剂气体,流量是约150[ml/分钟])向装置外排出。将其作为排气流325在图中表示。
接着,是在图29的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400中,用粗线表示进行粘度测定时和进行溶剂补充时的墨水流和空气流、溶剂流的流体通路图。墨水供给流321和墨水回收流322与图28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图29中,从墨水回收流322流入主墨水容器18的溶剂气体,如排气流326、327所示,从气液分离器100向排气导管50内排出,进一步向机外排出。
此外,粘度测定时,对电磁阀22E通电使流路开放,如粘度测定时墨水流328所示,通过使泵(循环用)26运转而对粘度计21供给主墨水容器18中贮存的墨水7A。通过这样地动作,使泵(循环用)27对液体回收流324和粘度测定时墨水流328区分使用。
此外,与墨水回收流322中墨水中的溶剂挥发的量相应地,主墨水容器18内的墨水浓度升高。因此,定期地对主墨水容器18补充溶剂,调整对喷嘴8供给的墨水浓度。溶剂补充时,如溶剂补充流329所示,对电磁阀22F通电使流路开放,通过使泵(溶剂用)27运转对主墨水容器18补充溶剂容器20中贮存的溶剂。
图16表示图15的喷墨记录装置400的功能框图。
图16中,喷墨记录装置400中具备例如具有MPU的控制部300,控制部300通过总线301控制操作显示部3、喷嘴8、带电电极11、偏转电极12、编码器16、打印传感器17、粘度测定器21、电磁阀22A~G、泵24~27、减压阀30、液面传感器38和记录部302等各部件。
记录部302中,保存了用于控制喷墨记录装置400的程序,控制部300基于该程序控制构成喷墨记录装置400的各部件。记录部302中记录有用于进行打印的墨水的适当的粘度、即进行打印时的上限值(ηmax)和下限值(ηmin)。
喷墨记录装置中,需要将从喷嘴喷出的墨水的粘度控制在打印能够适当地进行的范围内,成为偏离适当的范围的墨水粘度时,可能发生从喷嘴喷出的墨水微粒化的位置变化,或墨水微粒不能以均匀的形状微粒化等现象,不能对墨水微粒施加要求的带电量,不能获得适当的打印结果。于是,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在喷墨记录装置中,需要调整墨水粘度,将墨水年度维持于规定范围的机构。
上述本发明的结构的效果是,在现有的喷墨记录装置(例如,来自槽14的空气吸入量是150[ml/分钟],主体内部温度上升是环境温度+8[℃]的装置)中,在环境温度20[℃]的条件下,运转中的溶剂消耗量是约5[ml/小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喷墨记录装置400,容易将通过气液分离器100的溶剂气体的温度抑制在环境温度+2[℃]程度。由此,例如,环境温度20℃的情况下主体1内的主墨水容器18(因为是温度上升+8℃,所以是28℃)中挥发的溶剂成分,在通过通路141期间被冷却成为气液分离器内温度(因为是环境温度+2℃,所以是22℃),因主体内的主墨水容器18与气液分离器100的温度差6℃(=28℃-22℃),约1.5[ml/小时]的溶剂液化。构成为液化的溶剂从气液分离器100通过通路243返回主墨水容器18。因此,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400中,能够将运转中的溶剂消耗量抑制在约3.5[ml/小时]程度(=(现有)5[ml/小时]-(回收的量)1.5[ml/小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通过减少溶剂消耗量能够实现顾客的运行成本降低,此外,通过减少来自主体的溶剂气体释放量,能够实现顾客的作业环境改善。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能够使用如下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因为能够减少向装置外排出液体105,所以能够使装置周边保持清洁。
(实施例6)
接着,对于实施例6的将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打印头2的情况下的喷墨记录装置500的整体的通路结构在图17中表示、说明。此外,本实施例6的说明中,对于与实施例5重复的要点省略说明,对于不同点进行说明。
喷墨记录装置500中,由主体1、打印头2、连接主体1和打印头2的导管4构成。对于打印头2具备的气液分离器100,用实施例1说明的气液分离器100A、或实施例2说明的气液分离器100B、或实施例3说明的气液分离器100C、或实施例4说明的气液分离器100D中的任一种构成。
接着,在实施例6的将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打印头的喷墨记录装置的通路结构中,对于排气通路和溶剂气体循环通路用图17说明。
图17中,主墨水容器18通过通路246与分支通路296连接。分支通路296通过通路247与用于进行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22H连接,电磁阀22H经过通过导管4内的通路248与打印头2内设置的气液分离器100连接。
气液分离器100的气液二相流出管,经过通过导管4内的通路250与主体1内设置的用于进行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22J连接,电磁阀22J通过通路251和与通路226合流的合流通路295连接。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喷墨记录装置500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
实施例6中,如图30所示,气液分离器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的头内。图30是表示卸下了打印头盖52的状态的图,气液分离器100与通路248~通路250连接。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本实施例中,能够从通路249排出溶剂气体,所以能够提高安装该打印头盖52时的内部空间的溶剂蒸气浓度。此外,该打印头2的设置方向不确定,需要能够应对所有方向。因此,需要能够应对所有方向的气液分离器100。
图31是用粗线表示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500中,进行打印操作时(从喷嘴8进行墨水喷出时)的墨水流和空气流的流体通路图。关于墨水供给流321和墨水回收流322,与实施例6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图31中,对于溶剂气体循环流333、液体回收流334、溶剂气体供给流335进行说明。
在液体回收通路中,对电磁阀22J通电使流路开放,如液体回收流334所示,通过使泵(循环用)26运转而将流入气液分离器100的液体回收至主墨水容器18。此处,液体回收流334中,液体与饱和的溶剂蒸气在气液混合的状态下流动,液体的流量例如是约2.5[ml/小时](环境温度20[℃]),溶剂蒸气的流量是约80[ml/分钟]。
在主墨水容器18中,构成为墨水回收流322中流过的墨水、和液体回收流334中流过的液体流入并被保存。此外,将墨水回收流322中流过的溶剂蒸气(约150[ml/分钟])、和液体回收流334中流过的溶剂蒸气(约80[ml/分钟]合并后的溶剂蒸气约230[ml/分钟](=150+80),流入主墨水容器18后,通过对电磁阀22H通电使流路开放,如溶剂气体循环流333所示通过通路248流入气液分离器100。对于该溶剂蒸气约230[ml/分钟],构成为因主墨水容器18与气液分离器100的温度差而使一部分液化(例如是约2.5[ml/小时](环境温度20[℃])),流入气液分离器100。气液分离器100中,因为液体能够从液体回收通路250吸引,所以在通路249中将气体(溶剂气体,流量是约150[ml/分钟])向打印头2内部排出。将其作为溶剂气体供给流335在图中表示。
由此,能够从位于打印头2内的槽14吸入饱和蒸气浓度较高的溶剂气体,所以即使在墨水回收流322中墨水和气体在气液混合的状态下流动,也能够减少墨水内的溶剂成分的挥发。此外,通过气液分离器100防止了液体向打印头2内流出。
接着,是在图32的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500中,用粗线表示进行粘度测定时和进行溶剂补充时的墨水流和空气流、溶剂流的流体通路图。对于墨水供给流321和墨水回收流322,与图3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此外,关于粘度测定时墨水流328和溶剂补充流329,与实施例5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图32中,从墨水回收流322流入主墨水容器18的溶剂气体,通过对电磁阀22K通电使流路开放,如排气流336所示,从气液分离器100向排气导管50内排出,进一步向机外排出。通过这样地动作,将泵(循环用)27对液体回收流334和粘度测定时墨水流328区分使用。如排气流336所示,将溶剂气体向机外排出时,在将泵(循环用)27用于其他用途的情况下、和在要暂时增加溶剂消耗量的情况下有时使其动作。
接着,是在图33的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500中,用粗线表示进行气液分离器100的清洗作业时的清洗液流和空气流的流体通路图。
气液分离器100因墨水等而污染的情况下的冲洗方法,如图33所示,有如下方法:对电磁阀22J通电使流路开放,在使泵(循环用)26运转的状态下,在气液分离器100的通路249的溶剂气体供给用的孔中用洗瓶等施加清洗液(溶剂),吸引清洗液对气液分离器100内部进行清洗,除去墨水。图33中,将清洗液和空气的流动表示为气液分离器反冲洗液流338、339。此时,与清洗液一同从气液分离器100被吸引的空气,通过对电磁阀22K通电使流路开放,如排气流340所示,通过气液分离器100,向机外排出。
接着,图18表示实施例6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8的功能框图中,喷墨记录装置500中具备例如具有MPU的控制部300,控制部300通过总线301控制操作显示部3、喷嘴8、带电电极11、偏转电极12、编码器16、打印传感器17、粘度测定器21、电磁阀22A~K、泵24~27、减压阀30、液面传感器38和记录部302等各部件。记录部302中,保存了用于控制喷墨记录装置500的程序,控制部300基于该程序控制构成喷墨记录装置500的各部件。
记录部302中记录有用于进行打印的墨水的适当的粘度、即进行打印时的上限值(ηmax)和下限值(ηmin)。
喷墨记录装置中,需要将从喷嘴喷出的墨水的粘度控制在打印能够适当地进行的范围内,成为偏离适当的范围的墨水粘度时,可能发生从喷嘴喷出的墨水微粒化的位置变化,或墨水微粒不能以均匀的形状微粒化等现象,不能对墨水微粒施加要求的带电量,不能获得适当的打印结果。于是,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在喷墨记录装置中,需要调整墨水粘度,将墨水粘度维持于规定范围的机构。
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500中,墨水的浓度因溶剂而变低的情况下,因为通常运转中溶剂消耗量较少,所以使墨水的浓度恢复正常值要耗费时间。于是,测定墨水的粘度时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进行暂时增加溶剂消耗量,使墨水的浓度恢复为正常的值的控制。
该实施例6的结构的效果是,在现有的喷墨记录装置(例如,来自槽14的空气吸入量是150[ml/分钟],主体内部温度上升是环境温度+8[℃]的装置)中,在环境温度20[℃]的条件下,运转中的溶剂消耗量是约5[ml/小时],而根据本实施例6的喷墨记录装置500,通过将气液分离器100设置在打印头2内部,将溶入了因主体1内部的温度上升而挥发的溶剂成分的溶剂气体向打印头2内的气液分离器100送出,例如,如果存在“主体1内部温度:28[℃]-打印头2内部温度:22[℃]=Δ6[℃]的条件,则溶剂气体中包含的溶剂成分因Δ6[℃]的温度降低而冷凝液化,通过气液分离器100,能够重新回收到主体1内的主墨水容器18再利用。
此外,气液分离器100的气体出口112安装在打印头2内,提高打印头盖52的内部的溶剂气体浓度,代替打印头盖2的外部的空气,从槽14吸引打印头盖内部的溶剂气体,从而在墨水回收通路中,防止墨水中的溶剂成分挥发。
由此,能够将运转中的溶剂消耗量抑制在约2.5[ml/小时]程度。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通过与实施例5相比进一步减少溶剂消耗量,能够实现顾客的运行成本降低,此外,通过减少来自主体的溶剂气体释放量,能够实现顾客的作业环境改善。
(实施例7)
接着,对于实施例7的将气液分离器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的主体内的情况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整体的通路结构在图19中表示、说明。
此外,本实施例7的说明中,对于与实施例5、6重复的要点省略说明,对于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19中,主墨水容器18通过通路241与设置在主体1的气液分离器100连接。气液分离器100的液体出口管通过通路243与用于进行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22G连接,电磁阀22G通过通路244和与通路226合流的合流通路294连接。来自气液分离器100的液体从通路294经过通路226、通路227和通路215返回主墨水容器18。
此外,从气液分离器100分离的气体,通过通路242排气。进而,为了增加气液分离器100中的溶剂回收量,对气液分离器100和通路241用风扇51进行风冷。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将气液分离器100设置在机内,能够提供如下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与实施例5相比,减少主体1的凸部,使外部尺寸小型化。
(实施例8)
接着,对于实施例8的将气液分离器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的主体内的情况下的喷墨记录装置700的整体的通路结构在图20中表示、说明。此外,在本实施例8的说明中,对于与实施例5、6、7重复的要点省略说明,对于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20中,主墨水容器18通过通路246与分支通路296连接,分支通路296通过通路247与用于进行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22H连接,电磁阀22H与气液分离器100连接。气液分离器110的液体出口管通过通路250与使流路开闭的电磁阀22J连接,电磁阀22J通过通路251和与通路226合流的合流通路295连接。从气液分离器100分离的液体通过通路226、通路227和通路215返回主墨水容器18。
此外,从气液分离器100分离的溶剂气体,经过通过导管4内的通路249向打印头2内输送,使打印头内被溶剂气体充满。这样通过使打印头内被溶剂气体充满,用槽回收墨水微粒时,不是回收空气和墨水微粒,而是从槽回收墨水微粒和溶剂气体,能够防止喷墨记录装置整体的溶剂的减少。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提供如下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通过将气液分离器100设置在机内,与实施例6相比,能够使打印头2小型化,此外,因为通过管线4内的通路变少,所以降低了制造成本。

Claims (13)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具有腔室的壳体;
与该壳体结合,并与该腔室连接的气液二相流入管;
排出所述腔室内的气体的气体出口管;和
排出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气液二相出口管,其中
在所述腔室内的所述气液二相出口管的周围形成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腔室是圆筒形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室,是将连接所述气液二相流入管的第一壳体,和连接所述气体出口管以及气液二相出口管的第二壳体组装形成的,
使所述气液二相出口管突出至所述腔室的深处,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间隙,而且与所述腔室的内周壁之间形成间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室,是将连接所述气液二相流入管的第一壳体,和连接所述气体出口管以及气液二相出口管的第二壳体组装形成的,
在所述腔室内,在所述气液二相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置块体,在所述气液二相出口管与该块体之间、所述第二壳体与该块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与块体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室,是将连接所述气液二相流入管的第一壳体,和连接所述气体出口管以及气液二相出口管的第二壳体组装形成的,
使所述气液二相出口管突出至所述腔室的深处,在该腔室内的该气液二相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配置多孔板。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室,是将连接所述气液二相流入管的第一壳体,和连接所述气体出口管以及气液二相出口管的第二壳体组装形成的,
使所述气液二相出口管突出至所述腔室的深处,做成双重结构。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的所述气液二相出口管和所述气体出口管,配置在关于圆的中心的点对称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二相流入管和所述气体出口管能够相互交换使用。
9.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墨水容器,其被收纳在装置主体中,贮存墨水;
喷嘴,其将所述墨水作为墨水微粒喷出而对被打印物进行打印;
墨水供给流路,其用于从所述墨水容器对该喷嘴供给所述墨水;
槽,其回收从所述喷嘴喷出的所述墨水微粒中未用于打印的所述墨水微粒;
墨水回收流路,其将在该槽回收的所述墨水微粒回收到所述墨水容器;
排气通路,其与所述墨水容器连接,将溶剂气体从墨水容器排出;和
气液分离器,其用于在所述排气通路内使因温度降低而产生的溶剂气体的冷凝液气液分离,其中
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
内部具备圆筒形的腔室的壳体;
与所述壳体结合并与内部腔室连接的气液二相流入口管;
将流入所述腔室内的气液混合体的气体排出的气体出口管;和
将流入所述腔室内的气液混合体的液体排出的气液二相出口管,
在所述腔室内的所述气液二相出口管的周围形成有间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喷墨记录装置由装置主体和进行打印的打印头构成,
所述气液分离器搭载于该打印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喷墨记录装置由装置主体和进行打印的打印头构成,
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该装置主体内,或外置设置于装置主体。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设置有对所述气液分离器进行冷却的风扇。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打印头内充满由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溶剂气体。
CN201310332008.3A 2012-08-08 2013-08-01 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Active CN1035666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0598.9A CN106079895B (zh) 2012-08-08 2013-08-01 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CN201610390888.3A CN106004072B (zh) 2012-08-08 2013-08-01 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5880 2012-08-08
JP2012175880A JP5956279B2 (ja) 2012-08-08 2012-08-08 気液分離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0888.3A Division CN106004072B (zh) 2012-08-08 2013-08-01 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CN201610390598.9A Division CN106079895B (zh) 2012-08-08 2013-08-01 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6630A true CN103566630A (zh) 2014-02-12
CN103566630B CN103566630B (zh) 2016-07-06

Family

ID=4894824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0598.9A Active CN106079895B (zh) 2012-08-08 2013-08-01 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CN201610390888.3A Active CN106004072B (zh) 2012-08-08 2013-08-01 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CN201310332008.3A Active CN103566630B (zh) 2012-08-08 2013-08-01 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0598.9A Active CN106079895B (zh) 2012-08-08 2013-08-01 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CN201610390888.3A Active CN106004072B (zh) 2012-08-08 2013-08-01 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9308738B2 (zh)
EP (1) EP2695654A3 (zh)
JP (1) JP5956279B2 (zh)
CN (3) CN1060798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6279B2 (ja) 2012-08-08 2016-07-27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気液分離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447210B2 (ja) * 2015-02-12 2019-0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441729B2 (ja) * 2015-03-31 2018-12-19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インク粘度の制御方法
JP6626801B2 (ja) * 2016-08-22 2019-12-25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738256B2 (ja) * 2016-09-28 2020-08-12 株式会社青山化成 提灯及び提灯印刷装置
CN107297287B (zh) * 2017-08-08 2019-02-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涂胶用的喷头配件及涂胶设备
US10697410B1 (en) 2018-05-09 2020-06-30 Brunswick Corporation Marine propulsion systems and fuel filters for marine propulsion systems
EP3919281A4 (en) * 2019-01-29 2022-10-26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90645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Kent Blair M Fluid-gas separator
US20090013873A1 (en) * 2001-10-19 2009-01-15 Larsen Michael T Gas/Liquid Separator Including a Liquid Trap Filter
CN102008867A (zh) * 2010-10-29 2011-04-13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多支管气液两相分离器
CN102458864A (zh) * 2009-06-25 2012-05-16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喷墨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44236A (en) * 1960-07-21 1962-07-17 Phillips Petroleum Co System for removal of gases from liquids
JPS5928471B2 (ja) * 1976-12-17 1984-07-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体ジエツト供給機構
DE2737911C2 (de) * 1977-08-23 1981-12-03 Olympia Werke Ag, 2940 Wilhelmshaven Blasensammler in Tintenversorgungssystemen
US4149860A (en) * 1978-06-05 1979-04-17 Kulik Donald A Gas liquid separator
US4283730A (en) * 1979-12-06 1981-08-11 Graf Ronald E Droplet control aspects--ink evaporation reduction; low voltage contact angle control device; droplet trajectory release modes; uses for metallic ink drops in circuit wiring and press printing
US4629475A (en) * 1980-05-13 1986-12-16 Polaroid Corporation Liquid debubb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S5924676A (ja) * 1982-07-31 1984-02-08 Sharp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気泡除去装置
US4929963A (en) * 1988-09-02 1990-05-2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delivery system for inkjet printer
JP3183529B2 (ja) * 1991-06-27 2001-07-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気液分離器
JP2725515B2 (ja) * 1992-03-12 1998-03-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DE69837974T2 (de) * 1997-04-30 2008-02-21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ntlüftung von tint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tintenpatronen
US6299673B1 (en) * 1998-12-23 2001-10-0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Gas extraction device for extracting gas from a microfluidics system
US6454835B1 (en) * 2000-06-02 2002-09-24 Scitex Digital Printing, Inc. Two-phase flow separator
JP4248770B2 (ja) 2001-06-26 2009-04-02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気液分離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JP2003266724A (ja) * 2002-03-12 2003-09-24 Canon Inc 廃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314604A (ja) * 2003-03-31 2004-11-11 Seiko Epson Corp 摺動回転子内蔵型の容積ポンプを有する液体噴射装置
US7279031B1 (en) * 2003-11-25 2007-10-09 Wright David W Emboli elimination apparatus
BRPI0515855B1 (pt) * 2004-10-22 2017-03-07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separador líquido/gás
NO20051491L (no) * 2005-03-21 2006-09-22 Norsk Hydro As Fremgangsmate og anordning ved en gravitasjonsseparator.
KR20070114373A (ko) * 2005-03-29 2007-12-03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응방법과 장치, 그리고 그를 이용한 화학물질의 제조방법및 장치
KR100670348B1 (ko) * 2005-06-24 2007-01-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직접액체연료전지의 기액 분리장치
US7449051B2 (en) * 2005-07-11 2008-11-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paration of liquid and gas from froth
KR100694151B1 (ko) * 2005-09-05 2007-03-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탈기기능을 갖는 잉크순환장치
EP1967559B1 (en) * 2005-11-30 2020-07-2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Method for degassing of ink-jet ink,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ink-jet ink, and ink-jet printer
JP4764891B2 (ja) 2008-01-28 2011-09-07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923877B2 (ja) * 2010-09-21 2016-05-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5718076B2 (ja) * 2011-01-27 2015-05-13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12111039A1 (ja) * 2011-02-16 2012-08-23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696794B2 (en) * 2011-05-20 2014-04-15 Hamilton Sundstrand Space 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 Microgravity passive phase separator
JP5743832B2 (ja) * 2011-09-30 2015-07-01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956279B2 (ja) * 2012-08-08 2016-07-27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気液分離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13873A1 (en) * 2001-10-19 2009-01-15 Larsen Michael T Gas/Liquid Separator Including a Liquid Trap Filter
US20060090645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Kent Blair M Fluid-gas separator
CN102458864A (zh) * 2009-06-25 2012-05-16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喷墨记录装置
CN102008867A (zh) * 2010-10-29 2011-04-13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多支管气液两相分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95654A3 (en) 2016-05-11
US9308738B2 (en) 2016-04-12
US20160368270A1 (en) 2016-12-22
JP5956279B2 (ja) 2016-07-27
JP2014034142A (ja) 2014-02-24
CN106079895B (zh) 2018-01-12
EP2695654A2 (en) 2014-02-12
CN106079895A (zh) 2016-11-09
US9744769B2 (en) 2017-08-29
US20160185120A1 (en) 2016-06-30
US9481175B2 (en) 2016-11-01
CN106004072B (zh) 2018-06-05
US20140043414A1 (en) 2014-02-13
CN106004072A (zh) 2016-10-12
CN103566630B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6630A (zh) 气液分离器和具备该气液分离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CN101310988B (zh) 喷墨打印机的气泡去除装置和利用该装置去除气泡的方法
US8672449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9616674B2 (en) Ink circuit for pigment inks
EP2640578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inkjet printers
CN105452000A (zh) 喷墨记录装置
US9895898B2 (en) Lid for an ink reservoir with mixing function
CN104955653B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04417074A (zh) 液体容器和具备它的喷墨记录装置
JP2014117898A (ja) 液体供給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US9120322B2 (en)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CN104507689A (zh) 喷墨打印机
CN103072379B (zh) 液体供给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
WO2015072115A1 (ja) 記録装置
KR101687179B1 (ko) 약액 순환 장치
JP202301903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補充液及びインクと補充液の組み合わせ
JP6130560B2 (ja) 気液分離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732859B2 (ja) 廃液回収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CN217514806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脱气循环装置
CN116586568A (zh) 一种清洗液供给系统及砂型3d打印机
JP2008302655A (ja) 流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