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3116A - 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3116A
CN103553116A CN201310348573.9A CN201310348573A CN103553116A CN 103553116 A CN103553116 A CN 103553116A CN 201310348573 A CN201310348573 A CN 201310348573A CN 103553116 A CN103553116 A CN 103553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lt
zinc
mixing solutions
equal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85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军
骆广生
王军
黄翠
农祖荣
王凯
黄开庆
刘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TIANDONG INDUSTRIAL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TIANDONG INDUSTRIAL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TIANDONG INDUSTRIAL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TIANDONG INDUSTRIAL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485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31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3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31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碳酸铵盐类溶液、一锌盐混合溶液以及一膜分散微反应器,该碳酸铵盐类溶液为一溶解有碳酸铵盐类的水溶液,该碳酸铵盐类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该锌盐混合溶液为一溶解有锌盐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该锌盐为硫酸锌或硝酸锌,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该锌盐混合溶液中的浓度大于等于0.01g/L,且小于等于2.0g/L;将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与锌盐混合溶液分别通入到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并使碳酸铵盐类与锌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且通入到该膜分散微反应器中的碳酸铵盐类与锌盐的摩尔比1:1~4︰1;干燥并焙烧所述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形成所述纳米氧化锌颗粒。

Description

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氧化锌颗粒由于晶界原子比例大,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了不同于块状材料的表面效应、小尺度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纳米颗粒由于其良好机电耦合特性、磁学、光学、热学、化学、机械及催化特性等,在科学和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作为催化材料、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陶瓷材料、感光材料等在电子、冶金、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颗粒的尺寸大小及分布是影响其特性的最重要因素。对于一种特定的材料,纳米颗粒性质的决定性因素即为颗粒的粒度及粒度分布。颗粒粒度小且粒度分布窄,单分散性好的纳米颗粒,其应用潜力更大。可见,控制纳米颗粒的尺度及颗粒的粒度分布,是纳米颗粒制备技术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众多的纳米颗粒制备方法中,液相沉淀法最容易实现颗粒尺度及粒度分布的可控制备。
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锌粉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以锌盐溶液和碳酸盐溶液为原料,首先将分散剂(聚乙二醇、硬脂酸、月桂酸钠等)加入锌盐溶液中,然后在高速搅拌下滴加碳酸盐溶液进行前驱体水热合成反应,反应温度为20℃-100℃,制得粒径可控的纳米氧化锌粉体。上述方法普遍存在搅拌混合不均匀,能耗高,操作条件要求严格,过程复杂等缺点,并且产品团聚严重,分散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制备出较高的分散性、尺寸可控的纳米氧化锌颗粒。
一种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碳酸铵盐类溶液、一锌盐混合溶液以及一膜分散微反应器,其中,该碳酸铵盐类溶液为一溶解有碳酸铵盐类的水溶液,且该碳酸铵盐类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该锌盐混合溶液为一溶解有锌盐及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且该锌盐为硫酸锌或硝酸锌,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该锌盐混合溶液中的浓度大于等于0.01g/L,且小于等于2.0g/L;将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与锌盐混合溶液分别通入到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并使碳酸铵盐类与锌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且通入到该膜分散微反应器中的碳酸铵盐类与锌盐的摩尔比大于等于1:1,且小于等于4︰1;以及干燥并焙烧所述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形成所述纳米氧化锌颗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采用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并控制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与锌盐混合溶液分别进入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的摩尔比以及流速,从而调节该碳酸铵盐类溶液与锌盐混合溶液在膜分散微反应器中的混合强度,进而控制最终得到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粒径,且使得该纳米氧化锌颗粒具有较高的分散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3是图2中的膜分散微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分散相供给装置 110
碳酸铵盐类溶液 112
分散相容器 114
分散相计量泵 116
过滤器 118
连续相供给装置 120
锌盐混合溶液 122
连续相容器 124
连续相计量泵 126
膜分散微反应器 140
分散相入口 142
连续相入口 144
反应室 146
微孔膜 148
混合液出口 149
沉淀收集装置 150
混合溶液 152
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 154
真空抽滤装置 160
烘箱 170
马弗炉 180
研磨机 190
纳米氧化锌颗粒 19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一锌盐混合溶液122以及一膜分散微反应器140,其中,该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为一溶解有碳酸铵盐类的水溶液,且该碳酸铵盐类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该锌盐混合溶液122为一溶解有锌盐及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且该锌盐为硫酸锌或硝酸锌,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该锌盐混合溶液122中的浓度大于等于0.01g/L,且小于等于2.0g/L;
(2)将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与锌盐混合溶液122分别通入到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140,并使碳酸铵盐类与锌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且通入到该膜分散微反应器140中的碳酸铵盐类与锌盐的摩尔比为1:1~4︰1;以及
(3)干燥并焙烧所述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形成所述纳米氧化锌颗粒192。
步骤(1)中,提供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112的方法为: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铵盐类,并将该碳酸铵盐类溶于去离子水,从而得到具有一定摩尔浓度的碳酸铵盐类溶液112。提供所述锌盐混合溶液122的方法为: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锌盐及一定质量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将该锌盐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从而得到具有一已知浓度的锌盐及已知浓度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锌盐混合溶液122,且该锌盐混合溶液122中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浓度大于等于0.01g/L,且小于等于2.0g/L。其中,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为三嵌段共聚物F127,其在所述锌盐混合溶液122中的浓度0.1g/L~1.0g/L。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还可以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CTAB在所述锌盐混合溶液122中的浓度0.1g/L~0.4g/L。
另外,所述提供锌盐混合溶液122的步骤包括:先称取将一定质量的所述锌盐溶解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形成一已知浓度的锌盐溶液;然后再称取将一定质量的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该已知浓度的锌盐溶液的中得到所述锌盐混合溶液122。
请参阅图3,步骤(1)提供的膜分散微反应器140包括一分散相入口142、一连续相入口144、一反应室146、一微孔膜148以及一混合液出口149。其中,该微孔膜148为一具有多个微孔的网状结构。优选地,该微孔膜148为一不锈钢网膜,且其中的微孔的平均直径在1微米~200微米,如2微米、5微米、10微米、50微米。该分散相入口142与连续相入口144分别设置在所述微孔膜148的两侧。该连续相入口144、所述反应室146与所述混合液出口149位于所述微孔膜148的同一侧。该分散相入口142是将分散相溶液通入到该膜分散微反应器140的入口。该连续相入口144是将连续相溶液通入到该膜分散微反应器140的入口。所述反应室146主要是由膜分散微反应器140的器壁145与所述微孔膜148限定的。所述微孔膜148通过其中的微孔将所述分散相溶液分散到置于所述反应室146中的连续相溶液中,从而使得该分散相溶液与连续相溶液在该反应室146中均匀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该生成的沉淀通过是所述混合液出口149流出。
请参阅图2,所述步骤(1)可以进一步提供一膜分散微反应系统,该反应系统可以包括一分散相供给装置110、一连续相供给装置120、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140、一沉淀收集装置150。该分散相供给装置110与连续相供给装置120分别通过所述给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140提供分散相溶液与连续相溶液。该分散相供给装置110包括一分散相容器114以及一与该分散相容器114连接的分散相计量泵116。该连续相供给装置120包括一连续相容器124以及一与该连续相容器124连接的连续相计量泵126。所述分散相计量泵116与所述分散相入口142连接,连续相计量泵126与连续相入口144连接。该沉淀收集装置150与所述混合液出口149连接。可以理解,该分散相供给装置1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一过滤器118,该过滤器118分别与所述分散相计量泵116及分散相入口142连接。该过滤器118主要用于过滤分散相溶液中的杂质,以便分散相溶液与连续相溶液较好地均匀地混合。该过滤器118为该分散相供给装置110的可选择的结构。
因此,该步骤(1)可以为将具有一定摩尔浓度的碳酸铵盐类溶液112置于所述分散相容器114中;将具有一定摩尔浓度的锌盐混合溶液122置于所述连续相容器124中。优选地,该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为碳酸氢铵溶液,该锌盐混合溶液122为硫酸锌溶液。
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以一定的分散相流速Qd通过所述分散相计量泵116从所述分散相入口142输入到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140中;同时,将所述锌盐混合溶液122以一定的连续相流速Qc通过所述连续相计量泵126从所述连续相入口144输入到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140中,其中分散相流速Qd与连续相流速Qc的比值R大于等于1:1,且小于等于4:1,如3:1、2:1、5:2等;而且进入该膜分散微反应器140中的反应室146中的碳酸铵盐类与锌盐的摩尔比大于等于1:1,且小于等于4:1,如2:1、5:2、3:1、7:2、4:1等。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与锌盐混合溶液122在该反应室146内均匀混合并生产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且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分散在一混合溶液152中,该混合溶液152主要包括碳酸铵盐类与锌盐的反应产物、过量的碳酸铵盐类溶液。随着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与锌盐混合溶液122的不断流动,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随着该混合溶液152从所述混合液出口149流出并流到所述沉淀收集装置150中。
具体地,在该膜分散微反应器140中,以微孔膜148为分散介质,在该微孔膜148两侧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同时利用微孔膜148的锌盐混合溶液122一侧的高速剪切,将该碳酸铵盐类溶液112分散到所述置于反应室146的锌盐混合溶液122中,通过控制所述微孔膜148的孔径,优选地控制该微孔膜148的孔径大于等于1微米,且小于等于200微米,从而调节该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与锌盐混合溶液122的混合尺度;同时由于分散相流速Qd与连续相流速Qc的比值R大于等于1:1,且小于等于4:1,使得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与锌盐混合溶液122在毫秒级内完成混合,达到快速均匀混合并发生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锌沉淀。
通过控制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与锌盐混合溶液122的流速比,使得在反应室146中的碳酸铵盐类与锌盐的摩尔比大于等于2:1,且小于等于5:1,因此,在该反应室146中,碳酸铵盐类与锌盐发生反应后还有大量的剩余,即,碳酸铵盐类溶液112过量。过量的碳酸铵盐类溶液112在较低的温度下就会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如碳酸氢铵溶液在36摄氏度时即会受热分解。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与锌盐混合溶液122在反应室146中相互碰撞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该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得部分碳酸铵盐类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在上述碳酸铵盐类与锌盐的摩尔比范围内,反应室146中有大量二氧化碳生成,该产生的二氧化碳气泡会扰动进入该反应室146中的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与锌盐混合溶液122,进而大大加强两种溶液混合的湍动性,起到搅拌混合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与锌盐混合溶液122的作用,从而使得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与锌盐混合溶液122混合的更加均匀,有利于碳酸铵盐类与锌盐较好的发生反应,并控制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的粒径。同时,该反应室146中生产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包覆在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的周围,在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的周围形成保护膜,从而避免或减少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的团聚,促进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的分散,同时也抑制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的生长。
所述锌盐混合溶液122中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之间相互作用力,促使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被吸附在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的表面使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的表面具有正电荷。由于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的表面带有正电荷,所以,相邻的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会相互排斥、不容易团聚,达到分散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沉淀的目的;同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在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的表面可以抑制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长大,有利于得到粒径较小的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所以,即使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不过量,后续得到的氧化锌颗粒192的分散性比较好、不容易团聚,而且粒径比较小。当反应室146中的碳酸铵盐类与锌盐的摩尔比大于1:1时,碳酸铵盐类溶液112过量,则有大量的铵根离子的铵根离子(NH4 +)在反应室146中,过量的NH4 +被吸附在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的表面,进一步促进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的分散。因此,过量的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不但可以强化反应室146内反应溶液的混合效果。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过量的碳酸铵盐类溶液112可以提高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的分散性,从而提高后续形成的氧化锌颗粒192的分散性、降低纳米氧化锌颗粒192的团聚,并得到粒径比较小的纳米氧化锌颗粒192,甚至可以达到4纳米。
步骤(3)包括:将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从所述混合溶液152中分离出来;干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以及焙烧干燥后的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得到纳米氧化锌颗粒192,该纳米氧化锌颗粒192的一次粒径大于等于4纳米,且小于等于20纳米,且该纳米氧化锌颗粒192的团聚指数CF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3。其中,该团聚指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1)
Figure 2013103485739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2)
上述公式(1)中的DXRD为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一次粒径,dBET为采用公式(2)计算得到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表观粒径。公式(2)中的SBET为采用比表面积孔径测定仪器测得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比表面积,ρ为纳米氧化锌的密度。
该步骤(3)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沉淀收集装置150中的混合溶液152移到一真空抽滤装置160中;抽滤该混合溶液152得到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并用去离子水洗涤真空抽滤装置160中的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直至得到的滤液用氯化钡溶液检测时无白色沉淀生成为止;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三次;之后,在烘箱170中烘干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过夜;最后在马弗炉180中高温焙烧干燥后的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得到纳米氧化锌颗粒192。其中,该步骤中的烘干温度及时间,以及焙烧温度及时间可以依据实际需要确定。
该步骤(3)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将焙烧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得到的纳米氧化锌颗粒192置于一研磨机190中,研磨该纳米氧化锌颗粒192的步骤,以便得到粒径较小的纳米氧化锌颗粒192。
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与锌盐混合溶液122进入反应室146的流量比,以及进入反应室146中的碳酸铵盐类与锌盐的摩尔比以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量,使得生成的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的粒径不仅可以控制,而且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还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从而使得焙烧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154得到的尺寸比较小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粒径也可以控制,且粒径大于等于4纳米,且小于等于20纳米,而且还可以使该纳米氧化锌颗粒192的团聚指数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3;其中,团聚指数可以代表纳米氧化锌颗粒192单分散性,其值越接近1,则表明分散性越好。所以,由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纳米氧化锌颗粒192的分散性比较好。
可以理解,上述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112也可以作为连续相置于连续相供给装置120中,所述锌盐混合溶液122作为分散相置于分散相供给装置110中。
请参照图2及图3,以下将以碳酸氢铵和硫酸锌作为具体实施例的反应物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配制2.0 mol/L碳酸氢铵溶液和硫酸锌溶液,该硫酸锌溶液包括浓度为1.0mol/L的硫酸锌和0.8g/L的三嵌段共聚物F127,将已配得的碳酸氢铵溶液和硫酸锌溶液分别从分散相入口142和连续相入口144通过分散相计量泵116和连续相计量泵126输送到膜分散微反应器140中,且碳酸氢铵溶液的流速为30毫升/分钟,硫酸锌溶液的硫酸为20毫升/分钟。微孔膜148两侧的压力差将碳酸氢铵溶液通过微孔膜148分散到输入到硫酸锌溶液中,使之在该反应室146中均匀混合生成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随着所述混合溶液152流出,其中,该反应室146的长度大约为7毫米、宽度和高度均匀大约2毫米;该微孔膜148中的微孔的平均直径为1微米。将制得的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用真空泵进行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用6%氯化钡溶液检测滤液,直到无白色沉淀生成,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将经过无水乙醇洗涤过的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在100摄氏度烘箱里干燥过夜,在400摄氏度的高温下焙烧2小时,升温速率10 摄氏度/分钟,最终制得纳米氧化锌颗粒。该纳米氧化锌颗粒的比表面积大约为57.69平方米/克,表观粒径大约为12.66纳米,用电子投射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测得的一次粒径大约为11纳米,团聚指数为1.151。
实施例2
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硫酸锌溶液包括浓度为1.0mol/L的硫酸锌和0.2g/L的CTAB,碳酸氢铵溶液输送到膜分散微反应器140的流速为40毫升/分钟,硫酸锌溶液输送到膜分散微反应器140的硫酸为20毫升/分钟。所述微孔膜148中的微孔的平均直径为5微米。该实施例2得到的纳米氧化锌颗粒,该纳米氧化锌颗粒的比表面积大约为82.38平方米/克,表观粒径大约为9.72纳米,用电子投射扫描电镜的一次粒径大约为10纳米,用X射线衍射仪测得的一次粒径大约为9纳米,团聚指数为1.080。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
(1)提供一碳酸铵盐类溶液、一锌盐混合溶液以及一膜分散微反应器,其中,该碳酸铵盐类溶液为一溶解有碳酸铵盐类的水溶液,且该碳酸铵盐类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该锌盐混合溶液为一溶解有锌盐及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且该锌盐为硫酸锌或硝酸锌,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该锌盐混合溶液中的浓度大于等于0.01g/L,且小于等于2.0g/L;
(2)将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与锌盐混合溶液分别通入到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并使碳酸铵盐类与锌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且通入到该膜分散微反应器中的碳酸铵盐类与锌盐的摩尔比大于等于1:1,且小于等于4︰1;以及
(3)干燥并焙烧所述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形成所述纳米氧化锌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包括一分散相入口、一连续相入口、一微孔膜、一反应室以及一混合溶液出口,该分散相入口与该连续相入口设置在该微孔膜的两侧,该连续相入口、该反应室及该混合液出口位于该微孔膜的同一侧,该微孔膜为一具有多个微孔的网状结构;其中,所述步骤(2)包括:将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从所述分散相入口输入到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中,同时将所述锌盐混合溶液将从所述连续相入口输入到所述反应室中;在所述微孔膜两侧的压力的作用下,且以该微孔膜为介质,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通过该微孔膜中的多个微孔分散到输入到所述反应室中的锌盐混合溶液中,使该碳酸铵盐类溶液与该锌盐混合溶液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所述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以及分散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的混合溶液,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随着该混合溶液通过所述混合液出口流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与锌盐混合溶液以流速比大于等于1:1,且小于等于4︰1分别通入到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室中,所述碳酸铵盐类溶液中的部分碳酸铵盐类自身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泡,该二氧化碳气泡在该反应室中形成扰动,并在所述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周围形成保护膜,同时抑制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的生长;该碳酸铵盐类溶液在所述反应室中形成大量的铵根离子,该大量的铵根离子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起吸附在所述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的表面,从而使得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的表面带有正电荷,促进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的分散;同时,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所述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之间相互作用,使得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散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并抑制该碱式碳酸锌沉淀颗粒长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膜中的微孔的平均粒径大于等于1微米,且小于等于200微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铵盐类为碳酸氢铵,且所述锌盐为硫酸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颗粒的一次粒径大于等于4纳米,且小于等于20纳米。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团聚指数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三嵌段共聚物F127,且三嵌段共聚物F127在所述锌盐混合溶液中的浓度0.1g/L~1.0g/L。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所述锌盐混合溶液中的浓度0.1g/L~0.4g/L。
CN201310348573.9A 2013-08-12 2013-08-12 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5531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8573.9A CN103553116A (zh) 2013-08-12 2013-08-12 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8573.9A CN103553116A (zh) 2013-08-12 2013-08-12 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3116A true CN103553116A (zh) 2014-02-05

Family

ID=50007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8573.9A Pending CN103553116A (zh) 2013-08-12 2013-08-12 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3116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0967A (zh) * 2014-04-25 2014-07-3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膜反应器连续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CN104445365A (zh) * 2014-11-03 2015-03-25 苏州市泽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制备氧化锌的方法
CN105523579A (zh) * 2015-12-03 2016-04-27 清华大学 一种氧化铟锡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10655797A (zh) * 2018-12-28 2020-01-07 辽宁瑞德公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橡胶沥青的制备方法
CN112264029A (zh) * 2020-11-19 2021-01-26 清华大学 一种Ni基柴油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05510A (zh) * 2022-02-10 2022-04-29 深圳市飞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铁系碳纳米管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534718A (zh) * 2022-01-27 2022-05-27 清华大学 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20540A (zh) * 2022-05-17 2022-08-19 孙影影 一种环保抑菌型日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2193A (zh) * 2022-10-19 2022-12-30 贵州大学 一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微反应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5608299A (zh) * 2022-10-24 2023-01-17 贵州大学 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微反应设备及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UJUN W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ZnO nanoparticles using the direct precipitation method in a membrane dispersion micro-structured reactor", 《POWDER TECHNOLOGY 》 *
黄翠等: "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实验及模型", 《化工学报》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0967B (zh) * 2014-04-25 2015-09-0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膜反应器连续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WO2015161615A1 (zh) * 2014-04-25 2015-10-29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膜反应器连续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CN103950967A (zh) * 2014-04-25 2014-07-3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膜反应器连续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CN104445365A (zh) * 2014-11-03 2015-03-25 苏州市泽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制备氧化锌的方法
CN105523579A (zh) * 2015-12-03 2016-04-27 清华大学 一种氧化铟锡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10655797B (zh) * 2018-12-28 2021-06-18 辽宁瑞德公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橡胶沥青的制备方法
CN110655797A (zh) * 2018-12-28 2020-01-07 辽宁瑞德公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橡胶沥青的制备方法
CN112264029B (zh) * 2020-11-19 2021-08-31 清华大学 一种Ni基柴油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64029A (zh) * 2020-11-19 2021-01-26 清华大学 一种Ni基柴油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34718A (zh) * 2022-01-27 2022-05-27 清华大学 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34718B (zh) * 2022-01-27 2023-04-21 清华大学 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5510A (zh) * 2022-02-10 2022-04-29 深圳市飞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铁系碳纳米管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920540A (zh) * 2022-05-17 2022-08-19 孙影影 一种环保抑菌型日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2193A (zh) * 2022-10-19 2022-12-30 贵州大学 一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微反应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5532193B (zh) * 2022-10-19 2024-04-12 贵州大学 一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微反应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5608299A (zh) * 2022-10-24 2023-01-17 贵州大学 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微反应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5608299B (zh) * 2022-10-24 2024-04-12 贵州大学 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微反应设备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3116A (zh) 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
TWI418397B (zh) 藉沈澱作用製備化合物之裝置及方法
CN104556248B (zh) 连续生产大颗粒球形碳酸钴的方法
CN101897061B (zh) 均匀掺杂纳米粒子核的阴极材料前体
TW201512079A (zh) 用於製備電池單元材料的方法和系統
CN106797016A (zh) 锂镍锰钴氧化物阴极材料的碳酸盐前驱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15252A (zh) 一种植膜型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
BRPI0620730A2 (pt) métodos para produção de partìculas de óxido de titánio e partìculas e preparados produzidos pelos mesmos
CN101293674A (zh) 纺锤状α-Fe2O3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2602883A (zh) 一种二氧化硅包覆铁氧化物纳米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209126B (zh) 一种束状棱柱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04353416A (zh) 一种磁性有序介孔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应用
CN104986796A (zh) 连续化水热法制备亚微米材料的装置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CN106085139A (zh) 一种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1293675B (zh) 六方圆盘状α-Fe2O3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RU2633582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нанодисперсных оксидов металлов
Mao et al. The coprecipitation formation study of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with the assist of a gas/liquid mixed phase fluidic reactor
CN103833080A (zh) 一种钼酸镉多孔球的制备方法
CN103754852A (zh) 一种制备磷酸锂纳米颗粒的方法
Tannenbaum et al. Shape control of iron oxide nanoclusters in polymeric media
CN103332752B (zh) 一种制备单分散α-Fe2O3纳米颗粒的方法
CN103754923B (zh) 超细氧化铈的制备方法
CN105469920A (zh) 一种半胱氨酸修饰的磁性纳米材料的超重力制备方法
CN102295454A (zh) 一种制备铁氧体纳米粉体的微反应系统和制备方法
CN115259215B (zh) 一种高结晶度、大比表面积纳米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