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6065A - 定子用构件 - Google Patents

定子用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6065A
CN103516065A CN201310244394.0A CN201310244394A CN103516065A CN 103516065 A CN103516065 A CN 103516065A CN 201310244394 A CN201310244394 A CN 201310244394A CN 103516065 A CN103516065 A CN 103516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post
stator
core component
coil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43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6065B (zh
Inventor
本田义彦
有田浩明
川北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a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a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an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16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6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6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6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2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rating in liquid or ga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用构件,是关于接线端子构件能够由芯构件稳定地支承的技术。定子(60)包括:芯构件(90),其由多个芯排列地配置而成,在该多个芯上分别卷绕有线圈绕线;以及接线端子构件(70),其安装于芯构件(90)的一端。接线端子构件(70)包括:接线端子部分,其由用作U相、V相以及W相的端子的3个外部端子部和用作公共端子的公共端子部一体地设置而成;以及多个嵌合部(84),其自接线端子部分向芯构件(90)侧突出,并以弹性变形后的状态与形成于芯构件(90)的一端的多个插入槽(98)相嵌合。

Description

定子用构件
技术领域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一种适用于无刷电机的定子的定子用构件。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定子组装体的无刷电机。在该无刷电机中,定子组装体包括定子主体和接线端子。接线端子通过其多个凹部与定子主体的接线端子安装部相卡定而安装在定子主体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4701号公报
在接线端子的凹部仅与定子主体的接线端子安装部相卡定的结构中,若凹部形成为大于接线端子安装部,则接线端子不能由定子主体稳定地支承。
发明内容
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用于构成无刷电机的各端子的接线端子构件能够由用于构成定子的芯的芯构件稳定地支承的技术。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是适用于无刷电机的定子的定子用构件。定子用构件包括芯构件和接线端子构件。芯构件由多个芯排列地配置而成,在该多个芯上分别卷绕有线圈绕线。接线端子构件安装于芯构件的一端。接线端子构件包括接线端子部分和嵌合部分。接线端子部分由用作U相、V相以及W相的端子的3个外部端子部和用作公共端子的公共端子部一体地设置而成。多个嵌合部分自接线端子部分向芯构件侧突出,并以弹性变形后的状态与形成于芯构件的一端的多个凹部相嵌合。
在该结构中,接线端子构件通过其多个嵌合部分以弹性变形后的状态与芯构件的凹部相嵌合而安装在芯构件上。由于嵌合部分以弹性变形后的状态与凹部相嵌合,因此能够利用凹部来适当地固定嵌合部分。结果,接线端子构件相对于芯构件稳定地支承在芯构件上。采用该结构,接线端子构件能够由芯构件稳定地支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燃料泵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将第1实施例的接线端子构件和芯构件组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芯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接线端子构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接线端子构件的中间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从上方观察第1实施例的接线端子构件的中间品时的图。
图7是表示在第1实施例的接线端子构件的中间品中成形有连结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上方观察将第1实施例的接线端子构件和芯构件组装后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从上方观察第2实施例的定子用构件时的图。
图10是表示从上方观察第2实施例的接线端子构件时的图。
图11是表示从上方观察第2实施例的芯构件时的图。
图12是表示从齿部侧观察第2实施例的芯构件时的图。
图13是表示从上方观察第2实施例的定子时的图。
图14是表示从上方观察第3实施例的接线端子构件时的图。
图15是表示从上方观察第3实施例的接线端子构件的中间品时的图。
图16是表示从上方观察将变形例的接线端子构件和芯构件组装后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以下说明的实施例的主要特征。另外,以下所述的技术要素是分别独立的技术要素,通过单独或以各种组合的方式使用而发挥技术的有用性。
公共端子部和3个外部端子部可以分别包括接合部,该接合部供与自芯构件的一端向接线端子构件侧延伸的线圈绕线的接合部分相接合。
采用该结构,能够将外部端子部和公共端子部适当地连接在线圈绕线上。
各外部端子部还可以包括基部和连接器部。基部可以与相邻的外部端子部连结。连接器部可以自基部向与芯构件相反的一侧延伸并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器连接。接合部可以自基部向与芯构件相反的一侧延伸并在公共端子部和3个外部端子部呈环状配置的状态下配置在比连接器部靠外周侧的位置。
采用该结构,在多个芯呈环状配置的状态下将接合部和线圈绕线接合时,连接器部不会成为妨碍,因此能够易于将接合部和线圈绕线接合起来。
接合部可以以夹持线圈绕线的接合部分的方式配置并在比线圈绕线的接合部分靠与芯构件相反的一侧的位置连结起来。
采用该结构,在将接线端子构件设置在芯构件上时,能够易于将线圈绕线配置在接合部的间隙中。
各芯可以包括支承部,该支承部配置在靠接线端子构件侧的端部,用于支承线圈绕线的接合部分的两端。
采用该结构,在将接线端子构件设置在芯构件上时,能够防止线圈绕线的接合部分的位置产生偏移。
各线圈绕线可以自该卷绕有线圈绕线的芯的靠接线端子构件侧的一端向接线端子构件侧延伸。接线端子构件可以包括非导电性的限制部,该限制部用于在多个芯呈环状配置的状态下限制自芯的靠接线端子构件侧的一端起延伸的线圈绕线移动到比由多个芯形成的外周面靠外侧的位置。
采用该结构,能够抑制线圈绕线比由芯构件形成的定子主体的外周面向外侧伸出。因此,能够抑制线圈绕线与位于定子的外周面的导电性材料的构件(例如无刷电机的外壳)相接触。
定子用构件可以适用于被设置在电动泵中的无刷电机的定子。定子用构件还可以包括树脂制的外壁,该外壁用于覆盖接线端子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和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外壁可以包括用于向电动泵外喷射经电动泵升压后的流体的喷射口。
采用该结构,能够通过树脂成形来使用于保护多个芯的结构和喷射口成形为一体。结果,能够减少电动泵的零件数量。
接线端子构件还可以包括非导电性的连结部,该非导电性的连结部用于将公共端子部和3个外部端子部连结起来。
采用该结构,通过连结部将公共端子部和3个外部端子部互相绝缘。因此,在使用定子用构件来制作定子时,无需切断连结部即可。
接线端子构件还可以包括用于将公共端子部和3个外部端子部连结起来的连结部。连结部可以由与公共端子部和3个外部端子部相同的材料制作而成。连结部可以包括在向线圈绕线通电前被切断的切断部。
采用该结构,能够在制作公共端子部和3个外部端子部的同时制作连结部。因此,能够易于制作接线端子构件。
实施例
第1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定子60使用在燃料泵10中。燃料泵10配置在燃料箱(省略图示)内,用于向汽车的发动机(省略图示)供给燃料(例如汽油等)。如图1所示,燃料泵10包括电机部50和泵部30。电机部50和泵部30配置在外壳2内。外壳2具有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状。
泵部30包括壳体32和叶轮34。壳体32闭塞外壳2的下端的开口。在壳体32的下端设有吸入口38。在壳体32的上端设有用于将壳体32内和电机部50连通的连通孔(省略图示)。在壳体32内收纳有叶轮34。
电机部50位于泵部30的上方。电机部50是无刷电机。电机部50是三相电机。电机部50包括转子54和定子60。转子54包括永磁铁。在转子54的中心固定有贯穿转子54的轴52。轴52的下端插入并贯穿叶轮34的中心部。转子54以能够以旋转轴线R为中心旋转的方式由配置在轴52的两端部的轴承支承。另外,在实施例中,以图1的状态来限定上下方向。即,当从电机部50看时,泵部30位于“下方”,当从泵部30观察时,电机部50位于“上方”。
定子60包括芯构件90、接线端子构件70以及外壁66。定子60被压入到外壳2内。外壁66覆盖芯构件90的表面中的、下端面、上端面以及与转子54的外周面相对的内周面。此外,在变形例中,也可以是,外壁66覆盖芯构件90的表面中的、下端面和上端面,而不覆盖芯构件90的表面中的与转子54的外周面相对的内周面。换言之,外壁66覆盖芯构件90的表面中的至少芯构件90的上下端面。并且,外壁66覆盖接线端子构件70的一部分。
外壁66闭塞外壳2的上端的开口。在外壁66的上端形成有喷射口11。喷射口11用于将电机部50和燃料泵10外的燃料路径连通。喷射口11是用于向燃料路径喷射经泵部30升压后的燃料的开口。利用树脂使外壁66中的覆盖芯构件90部分和喷射口11成形为一体。此外,在变形例中,也可以使外壁66中的用于覆盖芯构件90的部分和喷射口11以相互独立的方式构成。
如图2所示,芯构件90位于接线端子构件70的下方。芯构件90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参照图3)。在芯构件90的中心部配置有转子54。芯构件90包括多个芯板62和绝缘材料64。多个芯板62以层叠的方式配置。各芯板62具有环状形状。绝缘材料64覆盖多个芯板62。如图3所示,由多个芯板62和绝缘材料64形成6个(多个)芯90a~90f。芯90a、90d是U相,芯90b、90e是V相,芯90c、90f是W相。
各芯90a~90f以呈环状排列的方式配置。各芯90a~90f包括齿部94和线圈绕线96。此外,在图3中,仅对芯90b的齿部94和线圈绕线96标注了附图标记,但其他的芯90a~90f与芯90b同样地也包括齿部94和线圈绕线96。各芯90a~90f的齿部94沿转子54的外周面排列。各齿部94自芯构件90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即转子54侧)延伸。各齿部94的内周侧的端部形成为与转子54的外周面相匹配的形状。各齿部94的内周侧的端部与各齿部94的外周侧的端部间的中间部分卷绕有线圈绕线96。此外,分别卷绕在芯90a、90d的齿部94上的线圈绕线96之间电连接。同样地,芯90b、90e的线圈绕线96之间也电连接,芯90c、90f的线圈绕线96之间也电连接。
各芯90a~90f包括一对插入槽98、98和一对支承部99、99。一对插入槽98、98和一对支承部99、99形成在各芯90a~90f的绝缘材料64上。此外,在图3中,仅对芯90e的插入槽98和支承部99标注了附图标记,但其他的芯90a~90f与芯90e同样地也包括一对插入槽98、98和一对支承部99、99。一对插入槽98、98沿着芯构件90的周向空开间隔地配置。插入槽98位于比齿部94靠外周侧的位置并形成在芯90a等的上端部(即靠接线端子构件70侧的端部)。插入槽98沿着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延伸。插入槽98的上端敞开,而下端闭塞。一对插入槽98、98中的一个插入槽98向另一个插入槽98侧敞开,一个插入槽98的底面配置在与另一个插入槽98相反的一侧。
一对支承部99、99沿着芯构件90的周向空开间隔地配置。一对支承部99、99的间隔大于一对插入槽98、98的间隔。支承部99位于比插入槽98靠外周侧的位置。另外,支承部99位于芯90a等的上端部并形成在比插入槽98靠上方的位置。各芯90a等的支承部99夹持卷绕在该芯90a等上的线圈绕线96的端部。即,在一对支承部99、99之间架设有线圈绕线96。
如图2所示,接线端子构件70配置在芯构件90的上端。如图4所示,接线端子构件70包括接线端子部分71和多个(6个)的嵌合部84。接线端子部分71包括3个外部端子部72、74、76和公共端子部78。3个外部端子部72、74、76和公共端子部78制作成一体。3个外部端子部72、74、76和公共端子部78呈环状配置。
各外部端子部72~76包括各基部72c、74c、76c(参照图5)、各连接器部72b、74b、76b以及各接合部72a、74a、76a。如图5所示,3个基部72c~76c配置在同一平面上。连接器部72b与基部72c相连结。连接器部72b自基部72c向上方(即与芯构件90相反的方向)与基部72c垂直地延伸。连接器部74b和基部74c的结构以及连接器部76b和基部76c的结构与连接器部72b和基部72c的结构相同。连接器部72b~76b以插入到用于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器的状态与该连接器相连接。即,外部端子部72~76分别用作U相、V相以及W相的端子。连接器部72b~76b具有平板形状并平行地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接合部72a与基部72c相连结。连接部72a自基部72c向上方(即与芯构件90相反的方向)与基部72c垂直地延伸。连接部74a和基部74c的结构以及连接部76a和基部76c的结构与连接部72a和基部72c的结构相同。各接合部72a~76a配置在比连接器部72b~76b靠外周侧的位置。各接合部72a~76a包括自各接合部72a~76a的上端部起朝向外周侧和下方倾斜延伸的钩部86(仅对接合部72a标注附图标记)。
在各接合部72a~76a的下方配置有嵌合部84(仅对接合部72a的下方标注附图标记)。位于接合部72a的下方的嵌合部84自基部72c朝向下方(即芯构件90侧)突出。嵌合部84包括一对插入部84a、84a。一对插入部84a、84a空开间隔地配置。各插入部84a的下端部朝向下方去逐渐变细。结果,嵌合部84的宽度朝向下方去逐渐变小。此外,嵌合部84的最大的宽度大于一对插入槽98的底面之间的宽度。位于接合部74a、76a的下方的嵌合部84具有与位于接合部72a的下方的嵌合部84相同的结构。
公共端子部78用作公共端子。公共端子部78包括基部78c和3个接合部78a。基部78c配置在与3个基部72c~76c相同的平面上。各接合部78a与基部78c相连结。各接合部78a自基部78c向上方(即与芯构件90相反的方向)与基部78c垂直地延伸。各接合部78a包括与接合部72a~76a相同的钩部86(仅对1个接合部78a标注附图标记)。
在接合部78a的下方设有与位于接合部72a的下方的嵌合部84相同的嵌合部84(仅对1个接合部78a的下方标注附图标记)。嵌合部84自基部78c朝向下方(即芯构件90侧)突出。即,芯构件90包括6组接合部72a~78a和嵌合部84。
如图4所示,3个外部端子部72~76和公共端子部78通过连结部80形成为一体。连结部80由树脂制作而成。连结部80具有环状形状并包含基部72c~78c。此外,连结部80覆盖连接器部72b~76b的下端部。在连结部80上形成有6个树脂制的突起部80a(仅对3个突起部80a标注附图标记)。此外,也可以利用树脂以外的非导电性的材料来制作突起部80a。各突起部80a配置在各接合部72a~78a的附近。各突起部80a自连结部80的环状部分起朝向外侧和上侧突出。各突起部80a沿连结部80的环状部分的径向突出。
如图5、图6所示,3个外部端子部72、74、76和公共端子部78是通过对1张平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的。在冲压加工后,各端子部72~78通过连结梁82而连结成环状。接着,将冲压加工后的各端子部72~78配置在成型模具中而成形连结部80。如图7所示,通过将自连结部80露出的连结梁82切断来制造接线端子构件70。并且,通过将连结梁82切断来使各端子部72~78电绝缘。
如图2所示,接线端子构件70安装在芯构件90的上端。在该状态下,接合部72a和其下方的嵌合部84位于芯90a的1对插入槽98之间,接合部74a和其下方的嵌合部84位于芯90b的1对插入槽98之间,接合部76a和其下方的嵌合部84位于芯90c的1对插入槽98之间。另外,3组接合部78a和嵌合部84分别位于芯90d~90f的3对插入槽98之间。嵌合部84插入到1对插入槽98之间。嵌合部84的最大的宽度大于一对插入槽98的宽度。因此,当嵌合部84向插入槽98插入时、一对插入部84a、84a以彼此靠近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结果,嵌合部84与一对插入槽98相嵌合。嵌合部84在弹性变形后的状态下与一对插入槽98相嵌合,由此将接线端子构件70固定在芯构件90上。因此,能够抑制嵌合部84相对于插入槽98发生晃动。结果,接线端子构件70相对于芯构件90稳定地支承在芯构件90上。采用该结构,芯构件90(即定子60的定子主体)能够稳定地支承接线端子构件70(即定子60的接线端子)。因此,能够对连接器部72b~76b的位置以及线圈绕线96与接合部72a~78a间的焊接位置进行高精度的定位。
另外,由于接线端子构件70的嵌合部84是通过冲压加工制作的,因此嵌合部84的位置精度较高。另一方面,插入槽98是在对绝缘材料64进行树脂成形时形成的。另外,芯构件90是通过以使呈直线状排列的6个芯排列成圆筒形状的方式使6个芯变形而制作的。因此,插入槽98的位置精度较低。结果,当对1个嵌合部84和1对插入槽98、98进行对位时,有时其他的嵌合部84与插入槽98之间会产生错位。通过使接线端子构件70中的嵌合部84弹性变形,能够调整嵌合部84与插入槽98间的位置关系。由此,能够使多个嵌合部84分别与插入槽98适当地嵌合。
另外,由于嵌合部84由一对插入部84a、84a构成,因此与由1个构件构成的情况相比,嵌合部84易于变形。因此,通过易于使嵌合部84弹性变形,从而易于调整嵌合部84与插入槽98间的位置关系。
当嵌合部84位于要向插入槽98插入的位置时,各接合部72a~78a位于1对支承部99、99之间的上方。当接线端子构件70向下方移动而使嵌合部84插入到插入槽98中时,由一对支承部99、99支承着的线圈绕线96通过各接合部72a~78a的钩部86而被各接合部72a~78a夹持。接着,各接合部72a~78a和线圈绕线96通过焊接而接合起来。具体而言,各接合部72a~78a的钩部86的下端部向内周侧变形而与接合部72a~78a的位于钩部86的内周侧的部分相抵接。接着,通过焊接抵接面而将各接合部72a~78a和线圈绕线96接合。采用该结构,能够将各端子部72~78和线圈绕线96适当地接合起来。
钩部86自接合部72a~78a的上端部起朝向接线端子构件70的外周和下方延伸。在接线端子构件70设置在了芯构件90上的状态下,各接合部72a~78a以夹持线圈绕线96的接合部分的方式配置并在比线圈绕线96的接合部分靠上方(即芯构件90的相反侧)连结起来。采用该结构,在向芯构件90组装接线端子构件70时,能够易于将线圈绕线96配置在各接合部72a~78a的间隙中。另外,线圈绕线96的接合部分的两侧由一对支承部99、99支承。因此,在向芯构件90组装接线端子构件70时,能够防止线圈绕线96的接合部分的位置产生偏移。
此外,外部端子部72~76的接合部72a~76a位于比连接器部72b~76b靠外周侧的位置。采用该结构,当对接合部72a~76a和线圈绕线96进行焊接时,连接器部72b~76b不会成为妨碍,因此能够易于将接合部72a~76a和线圈绕线96接合起来。另外,由于接合部72a~76a设于比卷绕有线圈绕线96的齿部94靠外周侧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在焊接时溅射向线圈绕线96飞散。
如图8所示,卷绕在各芯90a~90f上的线圈绕线96向各芯90a~90f的上方(即接线端子构件70侧)延伸。向各芯90a~90f的上方延伸的线圈绕线96的延伸部分由一对支承部99、99支承。由一对支承部99、99支承着的线圈绕线96的延伸部分向芯构件90的内侧弯曲。连结部80的各突起部80a以与线圈绕线96的弯曲部分相对的方式配置。突起部80a沿线圈绕线96的弯曲部分的形状发生弯折。
在将接线端子构件70组装到芯构件90上后,成形用于保护多个芯90a~90f的外壁66。具体而言,将接线端子构件70和芯构件90配置在成型模具中,利用树脂来成形外壁66。在外壁66的成形时,线圈绕线96的弯曲部分被在成型模具内流动的树脂压向芯构件90的外周侧。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抑制线圈绕线96因突起部80a而比芯构件90的外周面向外侧伸出。因此,能够抑制线圈绕线96与外壳2(导电性)相接触。另外,各突起部80a沿接线端子构件70的径向突出。因此,能够通过突起部80a来抑制成型模具内的树脂的流动受到妨碍。
另外,在外壁66的成形时,成形喷射口11。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树脂成形将用于保护多个芯90a~90f的外壁66和喷射口11制作成一体。由此,能够减少燃料泵10的零件数量。
对应关系
定子60是“定子用构件”的一个例子。6对插入槽98是“多个凹部”的一个例子。突起部80a是“限制部”的一个例子。
第2实施例
如图9所示,定子用构件160包括接线端子构件170和芯构件190。芯构件190包括多个芯190a~190f。多个芯190a~190f的结构与第1实施例的多个芯90a~90f的结构相同。即,如图11所示,各芯190a~190f与各芯90a~90f同样地也包括齿部194、线圈绕线196、一对插入槽198、198以及一对支承部199、199(仅对芯190c标注附图标记)。多个芯190a~190f配置为从上方观察时呈直线状排列。多个芯190a~190f通过相邻的芯彼此连结而形成为一体。此外,如图12所示,多个芯190a~190f通过多个芯板162而连结起来。
如图9所示,接线端子构件170包括外部端子部172、174、176和公共端子部178。各端子部172~178配置为从上方观察时呈直线状排列。如图10所示,外部端子部172~176的结构与第1实施例的外部端子部72~76的结构相同。外部端子部172~176与外部端子部72~76同样地也包括嵌合部184、接合部172a~176a、连接器部172b~176b以及基部172c~176c。
外部端子部174通过连结部180而分别与外部端子部172、176连结起来。连结部180由与外部端子部172等相同的材料、即导电性材料(例如金属)制作而成。连结部180是以冲压加工的方式使接线端子构件170成形时成形的。在连结部180的中间部形成有切断部180a。切断部180a的板厚薄于连结部180的其他部分的板厚。即,切断部180a的刚性低于连结部180的其他部分的刚性。另外,外部端子部176通过连结部180与公共端子部178相连结。
公共端子部178包括3个接合部178a、3个基部178c以及3个嵌合部184。接合部178a和嵌合部184分别具有与第1实施例的接合部78a和嵌合部84相同的结构。在图10中,对于1个接合部178a,标注了嵌合部184和钩部186这两个附图标记。3个基部178c配置在与3个基部172c~176c相同的平面上。各接合部178a与各基部178c连结。各基部178c通过连结部181与相邻的其他的基部178c连结。连结部181由与公共端子部178等相同的材料、即导电性的金属制作而成。连结部181是以冲压加工方式来使接线端子构件170成形时成形的。在连结部181的中间部形成有变形部181a。变形部181a的板厚薄于连结部181的其他部分的板厚。即,变形部181a的刚性低于连结部181的其他部分的刚性。
如图13所示,定子用构件160变形成环状。然后,通过将切断部180a切断来制作定子161。在芯构件190中,通过使多个芯板162变形来将多个芯190a~190f配置成环状。另外,在接线端子构件170中,通过使连结部180的切断部180a和连结部181的变形部181a变形来将外部端子部172~176和3个公共端子部178配置成环状。切断部180a和变形部181a的刚性低于连结部180、181的其他部分的刚性。因此,在切断部180a和变形部181a变形时,能够抑制连结部180、181的其他部分也发生变形。
如图11所示,芯构件190形成为从上方观察时的直线状。在该结构中,芯构件190的插入槽198的位置精度高于环状的芯构件的插入槽的位置精度。因此,当对1个嵌合部184和1对插入槽198、198进行对位时,能够抑制其他的嵌合部184与插入槽198发生错位。另外,采用该结构,与使接线端子构件和芯构件形成为环状的情况相比,易于对嵌合部184的位置与插入槽198的位置进行对位。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与第1实施例同样地,嵌合部184在弹性变形后的状态下与一对插入槽198相嵌合,由此将接线端子构件170固定在芯构件190上。采用该结构,在使用接线端子构件170来制作定子161的情况下,接线端子构件170(即定子161的接线端子)能够由芯构件190(即定子161的芯)稳定地支承。
另外,与第1实施例同样地,当向芯构件190组装接线端子构件170时,能够易于将线圈绕线196组装到各接合部172a~178a的间隙中。另外,线圈绕线196的接合部分由一对支承部199、199支承。因此,在向芯构件190组装接线端子构件170时,能够防止线圈绕线196的接合部分的位置产生偏移。
接线端子构件170是通过冲压加工而成形的。采用该结构,能够易于制作接线端子构件170。
此外,在变形例中,也可以是,在使接线端子构件170和芯构件190单独地形成为环状后,将芯构件190组装到接线端子构件170上,然后,将切断部180a切断。
第3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接线端子构件270的结构与接线端子构件170的结构不同。其他结构与第2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对该其他结构的说明。
接线端子构件270包括外部端子部272、274、276、公共端子部278以及连结部280。公共端子部278具有与公共端子部178相同的结构。各外部端子部272、274、276具有与外部端子部172、174、176相同的结构。外部端子部274通过连结部280分别与外部端子部272、276连结。连结部280是树脂制的。此外,连结部280只要由橡胶等非导电材料形成即可。在连结部280的中间部形成有变形部280a。变形部280a的板厚薄于连结部280的其他部分的板厚。即,变形部280a的刚性低于连结部280的其他部分的刚性。
接线端子构件270由图15的零件300制作而成。在零件300中,外部端子部272、274、276和公共端子部278通过切掉部283连结起来。具体而言,利用冲压加工来成形零件300。接着,将零件300配置在树脂成型模具中而成形连结部280。然后,通过将位于每个连结部280之间的切掉部283切断来制作接线端子构件270。
采用该结构,能够取得与第2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另外,由于连结部280是树脂制的,因此各端子部272~278绝缘。因此,在使用定子用构件来制作定子时,无需切断连结部280即可。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技术中包含对以上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后得到的结构。
(1)上述各实施例中,接线端子构件70等包括与6个芯90a等相对应的6个嵌合部84等。然而,也可以是,接线端子构件70等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嵌合部84等,接线端子构件70等优选包括3个以上的嵌合部84等。在该情况下,芯构件90等也可以包括设于与嵌合部84等相对应的位置上的一对插入槽98等。
(2)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嵌合部84等嵌合在一对插入槽98等之间。然而,芯构件90等也可以包括供与嵌合部84相嵌合的插入孔,以替代一对插入槽98等。在本变形例中,插入孔是“凹部”的一个例子。
(3)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嵌合部84等包括一对插入部84a、84a。然而,嵌合部84等既可以包括1个插入部,也可以包括3个以上的插入部。通常,只要嵌合部84构成为以进行弹性变形的方式插入到芯构件90等凹部中即可。
(4)用于限制线圈绕线96的端部向芯构件90的外周侧移动的限制部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突起部80a的结构。如图16所示,也可以替代突起部80a,而具有突起部180a。突起部180a也可以自连结部80的环状部分起朝向芯构件90的外周延伸。并且,突起部180a也可以配置在比由支承部99支承着的线圈绕线96的延伸部分靠芯构件90的外周侧的位置。
(5)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制作的定子60、定子用构件160也可以适用于燃料泵10的电机部50以外的、被设置在冷却水泵等电动泵、其他装置中的无刷电机中。
另外,本说明书或附图中说明的技术要素通过单独使用或利用各种组合而发挥技术上的有用性,并不限定于提交时的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组合。另外,本说明书或附图中例示的技术同时达到多个目的,达到其中之一的目的的效果本身具有技术上的有用性。
附图标记说明
10、燃料泵;11、喷射口;30、泵部;50、电机部;60、定子;66、外壁;70、接线端子构件;72、74、76、外部端子部;72a、74a、76a、78a、接合部;72b、74b、76b、连接器部;72c、74c、76c、78c、基部;78、公共端子部;80、连结部;80a、突起部;84、嵌合部;86、钩部;90、芯构件;90a~90f、芯;96、线圈绕线;98、插入槽;99、支承部。

Claims (9)

1.一种定子用构件,其适用于无刷电机的定子,其中,
该定子用构件包括:
芯构件,其由多个芯排列地配置而成,在该多个芯上分别卷绕有线圈绕线;以及
接线端子构件,其安装于芯构件的一端,
接线端子构件包括:
接线端子部分,其由用作U相、V相以及W相的端子的3个外部端子部和用作公共端子的公共端子部一体地设置而成;以及
多个嵌合部分,其自接线端子部分向芯构件侧突出,并以弹性变形后的状态与形成于芯构件的一端的多个凹部相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用构件,其中,
公共端子部和3个外部端子部分别包括接合部,该接合部供与自芯构件的一端向接线端子构件侧延伸的线圈绕线的接合部分相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用构件,其中,
各外部端子部还包括:
基部,其与相邻的外部端子部连结;以及
连接器部,其自基部向与芯构件相反的一侧延伸并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器连接,
接合部自基部向与芯构件相反的一侧延伸并在公共端子部和3个外部端子部呈环状配置的状态下配置在比连接器部靠外周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定子用构件,其中,
接合部以夹持线圈绕线的接合部分的方式配置并在比线圈绕线的接合部分靠与芯构件相反的一侧的位置连结起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用构件,其中,
各芯包括支承部,该支承部配置在靠接线端子构件侧的端部,用于支承线圈绕线的接合部分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用构件,其中,
各线圈绕线自该卷绕有线圈绕线的芯的靠接线端子构件侧的一端向接线端子构件侧延伸,
接线端子构件包括非导电性的限制部,该限制部用于在多个芯呈环状配置的状态下限制自芯的靠接线端子构件侧的一端起延伸的线圈绕线移动到比由多个芯形成的外周面靠外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用构件,其中,
定子用构件适用于被设置在电动泵中的无刷电机的定子,
定子用构件还包括树脂制的外壁,该外壁用于覆盖接线端子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和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
外壁包括用于向电动泵外喷射经电动泵升压后的流体的喷射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用构件,其中,
接线端子构件还包括非导电性的连结部,该非导电性的连结部用于将公共端子部和3个外部端子部连结起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用构件,其中,
接线端子构件还包括连结部,该连结部用于将公共端子部和3个外部端子部连结起来,
连结部由与公共端子部和3个外部端子部相同的材料制作而成并包括在向线圈绕线通电前被切断的切断部。
CN201310244394.0A 2012-06-19 2013-06-19 定子用构件 Active CN1035160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7641 2012-06-19
JP2012137641A JP5889728B2 (ja) 2012-06-19 2012-06-19 ステータ用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6065A true CN103516065A (zh) 2014-01-15
CN103516065B CN103516065B (zh) 2016-12-28

Family

ID=49668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4394.0A Active CN103516065B (zh) 2012-06-19 2013-06-19 定子用构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85571B2 (zh)
JP (1) JP5889728B2 (zh)
KR (1) KR101451005B1 (zh)
CN (1) CN103516065B (zh)
DE (1) DE102013009954B4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9696A (zh) * 2014-01-27 2016-08-03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泵
CN109952696A (zh) * 2016-11-04 2019-06-28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马达的母线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79472B1 (ko) * 2011-03-09 2018-07-17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끼가이샤 유해 생물 방제 조성물 및 유해 생물의 방제 방법
JP6125385B2 (ja) 2013-09-17 2017-05-10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用端子
CN106416000B (zh) * 2014-07-31 2018-10-02 株式会社Top 定子以及旋转机械
JP6339041B2 (ja) * 2015-03-23 2018-06-06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モータ用固定子、モータ、及びモータ用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3200359U (ja) * 2015-07-29 2015-10-15 正峰新能源股▲ふん▼有限公司 モーター固定子構造
DE102016213710A1 (de) * 2016-07-26 2018-02-01 Robert Bosch Gmbh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DE102016226264A1 (de) * 2016-12-28 2018-06-28 Robert Bosch Gmbh Stator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US10312770B2 (en) * 2017-02-25 2019-06-04 Applied Motion Products, Inc. Motor with integrated connector enclosure
DE102017208353A1 (de) * 2017-05-18 2018-11-22 Robert Bosch Gmbh Kontaktierung von Wickeldraht
EP3410577A1 (de) * 2017-06-02 2018-12-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Leitungsdurchführung
KR102241110B1 (ko) * 2019-12-05 2021-04-19 주식회사 코아비스 모터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동식 펌프
US20220247270A1 (en) 2021-02-02 2022-08-04 Black & Decker Inc. High-power motor for a body-grip power tool
DE102022109648A1 (de) 2022-04-21 2023-10-26 Pierburg Pump Technology Gmbh Elektromotor und elektrische Pump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9413B1 (en) * 2000-07-24 2002-10-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lternator
JP2004336897A (ja) * 2003-05-08 2004-11-25 Moric Co Ltd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
CN1957517A (zh) * 2004-05-20 2007-05-02 株式会社东芝 马达
JP2010154701A (ja) * 2008-12-26 2010-07-08 Showa Corp 回転電機用ターミナル
CN101964554A (zh) * 2009-07-23 2011-02-02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动机的定子及燃料泵
CN102163885A (zh) * 2010-01-15 2011-08-24 盖茨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及其定子用连接器
CN102345610A (zh) * 2010-08-02 2012-02-08 株式会社电装 燃料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7954A (ja) * 1982-09-10 1984-03-17 Honda Motor Co Ltd フライホイール式磁石発電機の製造方法
JPS59189455U (ja) * 1983-06-01 1984-12-15 日本電気精器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S6392239A (ja) * 1986-10-06 1988-04-22 Nippon Denso Co Ltd 発電機における端子接続機構
JP2001103700A (ja) 1999-09-30 2001-04-13 Toyota Motor Corp 電動機のステーター
US6856055B2 (en) * 2002-07-11 2005-02-15 Emerson Electric Co. Interconnecting ring and wire guide
EP1526628B1 (de) * 2003-10-22 2011-03-02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Würzburg Verschaltungseinheit für einen Stator eines Elektromotors
JP4483480B2 (ja) 2004-08-27 2010-06-1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固定子及びモータ
JP2007318885A (ja) 2006-05-25 2007-12-06 Mabuchi Motor Co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08167604A (ja) 2006-12-28 2008-07-17 Ichinomiya Denki:Kk インナーロータ型モールド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ステータ
JP4972170B2 (ja) 2007-11-09 2012-07-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8000124A1 (de) 2008-01-22 2009-07-30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Van Buren Township Kompressor, insbesondere elektromotorisch angetriebener Kompressor
JP5417721B2 (ja) 2008-03-13 2014-02-19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EP2278689A4 (en) * 2008-05-16 2015-05-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LECTRIC MOTOR
JP2010130803A (ja) * 2008-11-28 2010-06-10 Jtekt Corp 多相交流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0178436A (ja) 2009-01-27 2010-08-12 Nippon Densan Corp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モータ及び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0183660A (ja) * 2009-02-03 2010-08-19 Ichinomiya Denki:Kk ステータ、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0200575A (ja) * 2009-02-27 2010-09-09 Denso Corp 電動モータ
EP2306622B1 (de) * 2009-10-01 2013-04-24 ebm-papst Mulfingen GmbH & Co. KG Stator-Anordnung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JP5740930B2 (ja) 2010-03-03 2015-07-0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及びモータ
JP5740931B2 (ja) 2010-03-03 2015-07-0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分割ステータ、及びモータ
JP5672984B2 (ja) * 2010-11-04 2015-02-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US8816550B2 (en) 2010-11-05 2014-08-26 Lg Innotek Co., Ltd. Bus bar and EPS motor hav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9413B1 (en) * 2000-07-24 2002-10-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lternator
JP2004336897A (ja) * 2003-05-08 2004-11-25 Moric Co Ltd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
CN1957517A (zh) * 2004-05-20 2007-05-02 株式会社东芝 马达
JP2010154701A (ja) * 2008-12-26 2010-07-08 Showa Corp 回転電機用ターミナル
CN101964554A (zh) * 2009-07-23 2011-02-02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动机的定子及燃料泵
CN102163885A (zh) * 2010-01-15 2011-08-24 盖茨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及其定子用连接器
CN102345610A (zh) * 2010-08-02 2012-02-08 株式会社电装 燃料泵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9696A (zh) * 2014-01-27 2016-08-03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泵
CN109952696A (zh) * 2016-11-04 2019-06-28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马达的母线单元
CN111245136A (zh) * 2016-11-04 2020-06-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电动马达
CN111245136B (zh) * 2016-11-04 2021-03-0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电动马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3009954B4 (de) 2018-08-16
JP5889728B2 (ja) 2016-03-22
US20130336817A1 (en) 2013-12-19
DE102013009954A1 (de) 2013-12-19
US9385571B2 (en) 2016-07-05
KR101451005B1 (ko) 2014-10-17
KR20130142890A (ko) 2013-12-30
CN103516065B (zh) 2016-12-28
JP2014003809A (ja) 201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6065A (zh) 定子用构件
US9997972B2 (en) Bus bar un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us bar unit
CN107689706B (zh) 母线单元
CN102345610B (zh) 燃料泵
JP6190599B2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5801216B2 (ja) モータ及び電動ポンプ
CN102811576B (zh) 电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16514B (zh) 一种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44006A (zh) 模块化的电气插塞连接装置
EP2752974B1 (en) Bus bar modul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EP2963778B1 (en) Stator for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4025425A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US20200014276A1 (en) Feeding body an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1728887A (zh) 用于电机线圈的配线部件
CN102326319A (zh) 定子用配电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41438A (zh) 汇流条单元
CN105990917A (zh) 定子、旋转电机、车辆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CN103875131A (zh) 具有插头壳体的用于机动车的控制器
JP2018174617A (ja) コイル巻回部品及び回転電機
CN106712346A (zh) 电机和具有其的水泵
CN105827036A (zh) 电机的转子和转子区段
CN105322681A (zh) 车辆用电力供应装置及适用于此的绝缘结构
CN104836389A (zh) 防止绝缘框架大面积外露的方法及塑封定子总成
US20230034343A1 (en) Busbar module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CN105356643A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组件、电机和用于电机的出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