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2016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2016B
CN103502016B CN201280020132.XA CN201280020132A CN103502016B CN 103502016 B CN103502016 B CN 103502016B CN 201280020132 A CN201280020132 A CN 201280020132A CN 103502016 B CN103502016 B CN 1035020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copy
image
size
paper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01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2016A (zh
Inventor
远木晋作
荻野久美子
小路敏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7832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462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02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2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03G15/502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relat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menu, e.g. pop-up menus, help scre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95Matching the image with the size of the copy material, e.g. by calculating the magnification or selecting the adequate copy material siz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04N1/00442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 H04N1/00456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for layout preview, e.g. page layo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4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functional options, e.g. scan, copy or 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输入读取原稿输入图像数据的原稿读取部(110)、收纳记录纸的供纸部(140)、基于图像数据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20)以及显示表示图像形成状态的预览图像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2),触摸面板显示器针对规定尺寸的原稿在被指定的朝向显示预览图像,针对规定尺寸以外的原稿根据从供纸部供给的记录纸的尺寸以及朝向显示预览图像。由此,针对规定尺寸的原稿,能够不依赖于记录纸的配置方向地显示规定方向的预览图像,能够容易地确认所形成的图像的完成的情况。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预览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能够在容易确认显示内容的朝向上显示预览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设备的图像处理装置的1种,在多数单位(公司、事务所所等)导入有在记录纸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代表有复印机)。作为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的1种的复合机(MFP:MultiFunctionPeripheral:多功能复合机)具备复印模式、传真模式(以下,有时将传真记为“FAX”)、对应网络的打印机模式以及扫描仪模式等多个动作模式。
数字图像形成装置安装有各种图像处理功能,能够以所希望的形式输出用户输入的图像数据(原稿)。例如,在日本特开2001-309115号公报(以下,称为’115号公报)中公开了,即使被放置(set)的记录纸的供纸方向(搬运方向)与原稿的朝向不同,使读取原稿生成的图像数据自动地90度旋转后打印于记录纸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放置的原稿的尺寸与复印缩放倍数来决定图像形成中适当的记录纸的尺寸,从被放置在供纸部的记录纸中选择适当尺寸的记录纸,并根据需要使图像的朝向与记录纸的朝向匹配地旋转。由此,能够不考虑记录纸状态(不需要改变记录纸的朝向而重新放置)地在记录纸上形成原稿图像。
然而,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在从图像形成装置打印在记录纸上并输出的期间无法确认原稿的图像实际在记录纸是如何形成的。因此,可认为未以用户所希望的形式打印,发生错误复印。
因此,在使用由能够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显示面板和层叠在显示面板的上表面形成的触摸面板构成的操作面板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已知有安装有预览功能。预览功能是指,在实际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前,在显示面板显示完毕状态(也包括装订等的装订处理,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后的最终状态)的图像的功能。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77616号公报(以下,称为’616号公报)公开有具备具有液晶画面的显示/操作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进行缩放来形成图像形成的情况下,能够在实际进行复印前在液晶画面上显示打印预览图像。由此,用户能够在座位上预先确认是以哪种形式记录再现的,在确认了是自己想要的图像的输出形态的基础上进行输出指示。因此,能够减少错误印刷,能够抑制耗材(记录纸以及调色剂等)的无谓消耗。
另外,安装有向原稿读取部自动地输送原稿的原稿自动输送装置(ADF:AutoDocumentFeeder:自动走纸装置)的数字复合机也正在普及。由此,只要将原稿放置在原稿自动输送装置上,就能够自动地依次向读取部搬运原稿,能够提高大量原稿的读取作业的效率。
然而,在以往的预览功能中,以所选择的记录纸(记录纸的尺寸与朝向)为基准来显示表示输出方式的预览图像。因此,在具备原稿自动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预览显示由于受到原稿自动输送装置与记录纸相对于托盘的配置方向之间的关系的影响,而预览图像是以从原稿的朝向旋转90度旋转后的状态显示的,因此有时难以确认完毕状态。
以下,对具体的技术问题进行说明。对本说明书使用的与原稿、记录纸以及预览图像的方向相关的用语进行如下定义。
“原稿的方向”或者“原稿的朝向”是指,在用户与该原稿正对(将该原稿置于自己的正面)观察该原稿的内容的情况下,期待配置该原稿的方向。
关于原稿,“纵向”或者“纵朝向”是指,在用户正对观察该原稿的内容的情况下,沿着该原稿短边的方向(短边方向)成为左右方向的配置。另外,关于原稿,“横向”或者“横朝向”是指,在用户正对观察该原稿的内容的情况下,沿着该原稿长边的方向(长边方向)成为左右方向的配置。
关于放置在托盘上的记录纸,“纵向”或者“纵朝向”是指,从托盘搬出记录纸的方向(搬出方向)与该记录纸的短边平行的配置。关于记录纸,“横向”或者“横朝向”是指,记录纸的搬出方向与该记录纸的长边平行的配置。
关于预览图像,“纵向的配置”或者“纵朝向的配置”是指,图像的短边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左右方向平行的配置。关于预览图像,“横向的配置”或者“横朝向的配置”是指,图像的长边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左右方向平行的配置。
关于在图像形成装置内正在搬运的原稿或者记录纸,“纵向”或者“纵朝向”是指搬运方向与该原稿或者记录纸的短边平行的配置。关于在图像形成装置内正在搬运的原稿或者记录纸,“横向”或者“横朝向”是指,搬运方向与该原稿或者记录纸的长边平行的配置。
在原稿自动输送装置中存在能够搬运的原稿的大小的限制,特别是关于与原稿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为“宽度方向”),能够搬运的原稿的宽度受到限制。这是由于,若宽度方向相对于搬运方向变大,则图像形成装置变得大型,成本也增加。因此,原稿搬运方向由原稿尺寸确定。在一般的复印机的原稿自动输送装置中,如果是B5、A4以及信件(8.5×11)尺寸,则纵向和横向都能搬运原稿。然而,在为B4、A3以及法定(legal)(8.5×14)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只能放置成原稿短边与原稿自动输送装置的输入部抵接,搬运方向总是纵向。
相同地,为了抑制图像形成装置的大型化和高成本,记录纸的搬运方向以及托盘内的用纸的配置方向也对应于记录纸的尺寸与上述相同地受到限制。
例如,考虑将信件尺寸以及法定尺寸(参照图1)作为原稿放置在原稿自动输送装置上的情况。信件尺寸的原稿910为8.5英寸×11英寸,原稿自动输送装置在纵向和横向都能够输送原稿。然而,法定尺寸的原稿900为8.5英寸×14英寸,1边与件尺寸相同,但另一边比信件尺寸长。因此,法定尺寸的原稿900只能够在横向搬运。
考虑将信件尺寸以及法定尺寸的记录纸放置在托盘上的情况。如图2所示,针对法定尺寸的记录纸,托盘920只能够收纳横朝向配置的法定尺寸的记录纸930。用第1限位器922(实线)来固定法定尺寸的记录纸930的短边方向,用第2限位器924(实线)来固定长边方向。记录纸的搬运方向(搬出方向)是以箭头940表示的方向。另一方面,针对信件尺寸的记录纸,托盘920能够收纳横朝向配置的信件尺寸的记录纸932或者纵朝向配置的信件尺寸的记录纸934。在为信件尺寸的记录纸932的情况下,用在点线示出的位置滑动的第1限位器922固定短边方向,用第2限位器924来固定长边方向。在为信件尺寸的记录纸934的情况下,用在虚线示出的位置滑动的第1限位器922来固定短边方向,用在虚线示出的位置滑动的第2限位器924来固定长边方向。通常,在信件尺寸的记录纸被配置成纵朝向的情况下,显示为“8.5×11”,在被配置成横朝向的情况下,显示为“8.5×11R”。
这样,针对法定尺寸的原稿,由于记录纸也被放置成横朝向,所以利用自动地选择与原稿尺寸对应的记录纸尺寸的功能,选择法定尺寸(横朝向)的记录纸,预览图像作为横朝向的图像被显示在显示部上。法定尺寸的原稿约80%为纵朝向(参照图1)。因此,若法定尺寸的预览图像被显示为横朝向的图像,则从实际的原稿朝向旋转90度后显示的可能性较高。图3示出该状态。在图3的左端示出ADF926与法定尺寸的原稿900之间的位置关系。即,示出法定尺寸的原稿900被放置成与ADF926抵接,在箭头942所示的方向被搬运。在图3的中央示出法定尺寸的记录纸930在箭头940所示的方向被搬运。在图3的右端示出在显示面板上显示的预览图像950。这样,纵向的法定尺寸的原稿900由于被显示为从原稿的朝向旋转90度后的预览图像944,所以用户难以确认输出状态。
另一方面,信件尺寸的原稿约80%为横朝向(参照图1)。关于信件尺寸,由于能够在原稿自动输送装置放置的方向以及能够在托盘配置的方向为2个方向,所以有可能根据原稿向原稿自动输送装置的放置方向与用纸在托盘上的配置方向,从实际的原稿的朝向旋转90显示。图4示出复印图1所示的信件尺寸的原稿的情况。在图4,左端、中央、右端的各列的图像的含义与图3相同。另外,原稿以及记录纸的搬运方向也与图3相同。在图4的No.1以及No.3的列中,预览图像显示为与信件尺寸的原稿的朝向相同的朝向,所以用户能够容易地确认输出状态。然而,在图4的No.2以及No.4的列中,预览图像952是从实际的原稿朝向旋转90度显示的,用户无法容易地确认输出状态。
这样,若相对于实际的原稿朝向旋转90度而预览显示,则存在难以确认图像形成装置的输出状态的问题。特别是,在复印多张原稿的情况下(包括混在不同尺寸的情况),若如上述那样地在与原稿朝向不同的朝向显示预览图像,则用户会感到非常不方便。
上述的’115号公报以及’616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无法解决该问题。’616号公报中没有关于原稿朝向与记录纸朝向的具体记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目的在于对于规定尺寸的原稿能够不依赖于托盘内的记录纸的配置方向地显示规定方向的预览图像,以便用户能够顺畅地确认要输出的图像的内容。
本发明的第1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输入部,其输入读取原稿而生成的图像数据;供纸部,其收纳为了图像形成而供给的记录纸;图像形成部,其在从供纸部供给的记录纸上基于图像数据来形成输出图像;预览图像生成部,其根据图像数据来生成表示输出图像被形成时记录纸的状态的预览图像;以及显示部,其显示预览图像。显示部以第1显示模式或者第2显示模式来显示预览图像,第1显示模式根据为了形成输出图像而从供纸部供给的记录纸的尺寸以及朝向来显示预览图像,第2显示模式根据读取到的原稿的尺寸来显示预览图像。
优选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检测原稿尺寸的尺寸检测部,在由尺寸检测部检测到的原稿尺寸与规定尺寸相符的情况下,显示部以第2显示模式显示预览图像,在由尺寸检测部检测到的原稿尺寸不与规定尺寸相符的情况下,显示部以第1显示模式显示预览图像。
进一步优选地,图像输入部读取原稿生成图像数据,尺寸检测部检测由图像输入部读取到的原稿的长度以及宽度,规定尺寸是第1值以及在第1值以下的第2值,在长度与第1值之差以及宽度与第2值之差在规定范围以内的情况下,显示部以第2显示模式显示预览图像,在长度与第1值之差以及宽度与第2值之差中的至少一方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下,显示部以第1显示模式显示预览图像。
本发明的第2图像形成装置是被输入读取原稿生成的图像数据并且显示表示基于该图像数据的输出图像被形成在记录纸上时该记录纸的状态的预览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读取规定尺寸的原稿生成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该图像形成装置根据该原稿的尺寸显示预览图像,在读取规定尺寸以外的原稿生成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该图像形成装置根据用于形成输出图像的记录纸的尺寸以及朝向来显示预览图像。
本发明的第3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供纸部,其收纳为了图像形成而供给的尺寸不同的多种记录纸;图像输入部,其输入读取原稿生成的图像数据;选择部,其根据读取到的原稿尺寸从收纳在供纸部中的多种记录纸中选择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输出图像的记录纸;以及显示部,其显示表示输出图像被形成时记录纸的状态的预览图像。在读取规定尺寸的原稿生成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显示部根据该原稿的尺寸来显示预览图像,在读取规定尺寸以外的原稿生成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显示部根据选择的记录纸的尺寸以及朝向来显示预览图像。
根据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针对规定尺寸的原稿能够不依赖于托盘内的记录纸的配置方向地显示规定方向的预览图像。因此,用户能够顺畅地确认要形成的图像的完成情况(要输出的图像内容)。特别是,在扫描混在不同尺寸的多个原稿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高效地进行完成情况的确认。
另外,由于能够任意地指定根据原稿的尺寸进行预览显示的对象的原稿,如果针对确定尺寸的原稿有频度较高的朝向,能够针对该尺寸的原稿,在频度高的朝向显示预览图像。例如,由于信件尺寸的原稿约80%为横朝向,法定尺寸的原稿约80%为纵朝向,所以如果针对这些的尺寸的原稿设定为在各自的朝向显示预览图像,则用户能够容易地确认完成的情况。
另外,由于能够旋转预览图像,所以在与原稿的朝向不同朝向显示预览图像的情况下,能够旋转该预览图像在与原稿相同的朝向进行显示。由此,用户能够高效地进行完成情况的确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法定尺寸以及信件尺寸的原稿的图。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托盘内的记录纸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复印法定尺寸的原稿的情况时的原稿的放置方向、记录纸的方向以及预览图像的方向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复印信件尺寸的原稿的情况时的原稿的放置方向、记录纸的方向以及预览图像的方向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6是简略地表示图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成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8是表示图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9是表示预览显示模式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10是表示实现预览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控制构造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图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预览显示的图。
图12是表示利用图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复印信件尺寸的原稿时的原稿的放置方向、记录纸的方向以及预览图像的方向的关系的图。
图13是表示纵朝向原稿的预览图像在横朝向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14是表示将图14所示的预览图像90度旋转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15是表示利用图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复印不同尺寸混在的原稿时的原稿的放置方向、记录纸的方向以及预览图像的方向的关系的图。
图16是表示将1张预览图像90度旋转的操作的图。
图17是一次表示将多张预览图像90度旋转的操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针对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参照编号。它们的功能以及名称也相同。因此,不重复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原稿进行预览显示。本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电子照片方式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本图像形成装置是具备复印模式、打印机模式、扫描仪模式以及传真模式等作为动作模式的复合机。
参照图5以及图6,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原稿读取部110、图像形成部120、操作部130、供纸部140以及排纸处理部150。原稿读取部110具备自动地输送原稿的原稿自动输送部112。操作部130具备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以及操作键部134。触摸面板显示器132包括由液晶面板等构成的显示面板和配置在显示面板上的检测触摸位置的触摸面板。操作键部134中配置有未图示的几个功能键。
参照图7,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整体的控制部(以下,称为“CPU”)102、用于存储程序等的ROM(ReadOnlyMemory)104、作为易失性存储装置的RAM(RandomAccessMemory)106、作为即使在通电被切断了时也能够保持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的HDD(HardDiskDrive)108。ROM104中存储有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所需要的程序以及数据。
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具备图像处理部122、图像存储器124、NIC(NetworkInterfaceCard:网卡)160以及总线114。CPU102、ROM104、RAM106、HDD108、NIC160、原稿读取部110、图像形成部120、图像处理部122、图像存储器124、操作部130以及供纸部140与总线114连接。各部间的数据(包括控制信息)交换是经由总线114进行的。CPU102经由总线114从ROM104将程序读出到RAM106上,将RAM106的一部分作为工作区域来执行程序。即,CPU102根据保存在ROM104中的程序来进行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的控制,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功能。
NIC160与外部的网络162连接,是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经由网络162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接口。图像形成装置100与外部的电话线路(未图示)连接,并且具备作为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经由电话线路与外部装置进行FAX通信的接口的FAX调制解调器(未图示)。
原稿读取部110具备用于读取图像的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和检测放置在原稿自动输送部112上的原稿的尺寸的原稿检测传感器,读取原稿输入图像数据。图像数据被暂时存储到图像存储器124中。图像处理部122针对读取到的图像数据执行各种的图像处理。图像形成部120将图像数据打印在记录纸。图像数据根据需要被存储在HDD108中。
操作部130接受用户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指示等输入。用户通过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上显示的画面,来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以及任务的处理状况等的确认。用户能够通过在重叠在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板上选择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上显示的键(触摸触摸面板上的对应部分),来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功能设定以及动作指示等。
CPU102监视用户对设置在操作部130上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2、输入键等的操作,并且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上显示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等应该向用户通知的信息等。
以下,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动作模式进行简单的说明。
(复印模式)
在复印模式中,原稿读取部110以及图像形成部120进行动作。在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0作为复印机的情况下,由原稿读取部110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被从图像形成部120作为复写物而输出。
利用装备在原稿读取部110中的CCD,能够对放置在读取位置的原稿的图像进行电子读取。在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作为输出图像数据(打印用数据)在图像存储器124上完成后,被存储在HDD108中。在原稿为多张的情况下,重复进行该读取动作以及存储动作。其后,基于从操作部130指示得到的处理模式,将存储在HDD108中的图像数据在适当的时机依次读出并向图像存储器124发送。而且,与在图像形成部120的图像形成的时机相匹配地将图像数据向图像形成部120传送。
在对读取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多张打印的情况下,也同样地作为输出数据以页为单位存储在HDD108中,从HDD108向图像存储器124发送,重复进行与输出张数对应的量,与图像形成的时机相匹配地向图像形成部120传送。
参照图6,图像形成部120将原稿的图像数据打印在记录介质(多数情况下为记录纸)。图像形成部120具备感光体鼓172、带电装置174、激光扫描单元176、显影装置178、转印装置180、清洁装置182、作为加热定影部的定影装置184以及未图示的除电装置等。
在图像形成部120设置有主搬运路186以及翻转搬运路188,从供纸部140供纸来的记录纸被沿着主搬运路186搬运。供纸部140将收纳在托盘190、192的记录纸或者在手放托盘142中载置的记录纸通过搓纸辊逐张地搓出,将记录纸向图像形成部120的主搬运路186输送出。
在图像形成部120的沿着主搬运路186搬运记录纸的中途,记录纸通过感光体鼓172与转印装置180之间,进而通过定影装置184进行对记录纸的打印。
感光体鼓172单向地旋转,其表面在被清洁装置182与除电装置清洁后,通过带电装置174而均匀地带电。
激光扫描单元176基于打印对象的图像来调制激光,通过该激光在主扫描方向重复扫描感光体鼓172的表面,在感光体鼓172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178向感光体鼓172的表面供给调色剂来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在感光体鼓172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像。
转印装置180在通过转印装置180与感光体鼓172之间的记录纸上转印感光体鼓172表面的调色剂像。
定影装置184包括用于加热记录纸的加热辊196、用于对记录纸加压的加压辊198。记录纸被加热辊196加热并且被加压辊198加压,从而将转印在记录纸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纸。
在主搬运路186与翻转搬运路188之间的连接位置处配置有分支爪194。在仅在记录纸的单面上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分支爪194被定位,通过分支爪194将来自定影装置184的记录纸导向排纸托盘154或者排纸处理部150。
在记录纸的双面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分支爪194向规定方向转动,记录纸被翻转导向搬运路188。记录纸通过翻转搬运路188,其表里被翻转被再次向主搬运路186搬运,在主搬运路186的再次搬运中途,进行向其背面的打印后,被导向排纸托盘154或者排纸处理部150。
将进行了如上所述的打印的记录纸排出到排纸托盘154或者排纸处理部150的排纸托盘152的任意一个。
在排纸处理部150中,实施将多个记录纸分类排出到各排纸托盘152的处理、对各记录纸进行冲孔的处理以及对各记录纸进行装订的处理。例如,在形成多份打印物的情况下,按照对各排纸托盘152逐份地分配打印物的方式,将各记录纸分类排出到各排纸托盘152,并且以排纸托盘152为单位对排纸托盘152上的各记录纸实施冲孔处理或者装订处理来形成打印物。
(打印机模式)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作为打印机使用的情况下,经由NIC16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被经由图像存储器124等从图像形成部120输出。
NIC160从与网络162的计算机等接收图像数据。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在作为输出图像数据以页为单位发送至图像存储器124后,被存储在HDD108中。其后,图像数据再次从HDD108被发送至图像存储器124,与上述复印模式相同地被向图像形成部120传送,进行图像形成。
(扫描仪模式)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作为例如网络扫描仪使用的情况下,从NIC160经由网络162将在原稿读取部110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向计算机等发送。该情况下,由在原稿读取部110中装备的CCD对原稿进行电子读取。而且,读取到的原稿图像数据在图像存储器124上作为输出数据而完成后,被存储在HDD108中。其后,图像数据再次从HDD108发送至图像存储器124,在确立了与经由操作部130指定的发送目的地之间的通信的基础上,经由NIC160向指示的发送目的地发送。
(传真模式)
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经由FAX调制解调器以及电话线路网与外部的传真装置进行FAX收发。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作为传真装置使用的情况下,在图像数据图像存储器124上形成从传真装置FAX接收到的数据,与上述同样地能够执行向HDD108的存储以及基于图像形成部120的打印。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从HDD108读出图像数据,转换为FAX通信用的数据形式,经由FAX调制解调器以及电话线路网向外部传真装置发送。
由用户经由操作部130选择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动作模式,还经由操作部130进行与各动作模式相关的设定。在由用户进行了与动作模式相关的设定后,经由操作部130指示图像形成。以下,对触摸面板显示器132的显示进行说明。
图8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2的画面200。参照图8,横长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例如,横1024像素×纵600像素)的画面200的基本布局包括:配置在最上部的系统区域210、配置在左侧的功能选择区域220、配置在中央的预览区域250、配置在右侧的任务(Task)触发区域230以及动作面板区域240。将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上显示的画面区分为多个区域的方法以及其布局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能够按照用户容易操作的方式自定义。例如,系统区域210的位置也可以配置在画面的最下部。
用户能够通过在重叠于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板上选择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上显示的画面200的键(触摸触摸面板上的对应部分),来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功能设定以及动作指示等。对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中判定是否已触摸显示的键的技术,利用公知的技术即可。例如,预先决定触摸面板的二维坐标与显示面板的二维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判定在触摸面板上被触摸的位置是否包含在显示面板上显示的文字或者图形等的区域,来检测用户所选择的文字或者图形等。
预览区域250是后述的显示预览图像的区域。例如在将原稿读取为图像执行复印的情况下,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上显示根据设定的预览图像。通过显示预览图像,用户能够准确地捕捉完成图片,能够无误地进行复印处理。在读取原稿前的画面200,在预览区域250显示示意性地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在供纸部140的表示各托盘的位置放置的记录纸的种类显示成可知晓其配置方向。
在系统区域210显示有与当前时刻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相关的信息,即操作中的动作模式的名称以及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相关的信息。例如,在系统区域210显示有动作模式名、中断键、登录用户名、处理中的任务状况,内置存储器使用状态以及时刻等。图8显示出这些的一部分。
在功能选择区域220显示有用户为了各功能的设定、显示的切换以及设定的确认而操作的功能选择菜单(图标、键等)。在功能选择区域220的下部具备变更功能选择区域220的显示样式的变更键组202。在变更键组202中配置有以图标模式显示功能选择区域220的键(左端的键)、显示“收藏”登录的功能的键(中央的键)以及显示在所选择的动作模式下能够设定的全部功能的一览的键(右端的键)等。图标模式是指在功能选择区域220中仅显示功能设定用的图标并且较小地显示功能选择区域220,以便预览区域250成为最大的模式。
此外,在功能选择区域220显示的信息较多的情况下,在功能选择区域220在上下方向能够滚动地显示信息。该情况下,变更键组202由于不滚动而总是显示在功能选择区域220的最下部。
在任务触发区域230显示有触发键,上述触发键是用户为了在确定的动作模式下结束全部设定使图像形成装置100实际动作而操作的键。在本实施方式中,任务触发区域230包括白黑开始键232、彩色开始键234、扫描输入键236以及全部清除(CA)键238。白黑开始键232是开始原稿白黑复印的键。彩色开始键234是开始彩色复印的键。扫描输入键236是使开始暂时扫描原稿并作为图像读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处理开始的键。全部清除键238是用于清除全部设定的键。
此外,优选地,不是总是显示触发键,而是仅在要被触发的任务能够开始的状态时显示成为该任务的触发的开始键。任务能够开始的状态是指在伴随印字的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全部设定结束,并且耗材(记录纸以及调色剂)未被用尽的状态。在不伴随印字的动作模式的传真模式(发送)的情况下,任务能够开始的状态是指包括目标地的全部发送参数的设定已结束的状态。
在动作面板区域240显示有操作的辅助、提示以及建议等信息。在动作面板区域240上例如若某用户选择特定功能,则显示与该功能相关的功能,以目的指向显示其功能的其他功能,或者将该用户或者该用户所属的组的用户在过去组合选择过的功能作为“推荐功能”而显示。
以下,针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预览功能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两种预览显示模式。一种模式是根据经由触摸面板显示器132选择了的记录纸(以下,也称为“薄纸”)的方向显示预览图像的“选择薄纸优先显示模式”。另一种模式是根据原稿尺寸显示预览图像的“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这些模式是利用例如图9的画面(预览显示模式设定画面)260设定的。
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中显示的画面200(图8)中动作面板区域240的“预览显示的设定”键被触摸了的情况下,显示画面260。通过触摸画面260的模式选择区域262的检查框,来选择“选择薄纸优先显示模式”或者“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图9示出设定了“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的状态。
原稿指定区域264是设定应用“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的原稿种类的区域。原稿指定区域264的设定在选择了“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的情况时有效。输入尺寸的列表示应用“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的原稿种类。显示条件的列表示预览图像的尺寸以及朝向。第1行的设定是指在原稿为信件尺寸(8.5×11)的情况下,显示横朝向的预览图像。第2行的设定是指在原稿为法定尺寸(8.5×14)的情况下,显示纵朝向的预览图像。若触摸追加键270,则在追加区域272追加新的空白行。图9示出触摸追加键270在第3行显示空白行的状态。输入尺寸以及显示条件例如是由用户触摸下拉键274、276来从显示的选择项中选择而设定的。若触摸OK键266,则将那时显示的内容作为新的预览显示的条件存储在HDD108中,消除画面260显示画面200(图8)。若触摸取消键268,则放弃显示的内容来消除画面260并显示画面200。
将如上述那样设定的预览显示的条件存储在HDD108中的形式是任意的。例如,作为预览显示模式的设定信息存储1比特的数据(例如,若是“0”则为“选择薄纸优先显示模式”,若为“1”则为“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将输入尺寸的设定信息与显示条件的设定信息对应地存储。作为输入尺寸的设定信息例如存储2边的长度。作为显示条件的设定信息例如是将2边的长度以及朝向的信息对应地存储。例如,在输入尺寸为信件尺寸(8.5×11)的情况下,将2边的长度作为以mm单位来表示的数值(215.9,279.4)存储。在输入尺寸为法定尺寸(8.5×14)的情况下,同样地存储(215.9,355.6)。针对显示条件中的“尺寸”也是同样的。针对显示条件中的“朝向”存储1比特的数据(例如,若是“0”则为横朝向,若是“1”则为纵朝向)。
此外,由于已经确定了一般使用的记录纸的种类(尺寸),所以预先将记录纸的种类与尺寸建立对应地作为表而存储,也可以存储确定记录纸的种类的信息作为输入尺寸的设定信息。相同地,针对显示条件中的“尺寸”信息,也可以存储确定该表中的记录纸的种类的信息。如此,则能够参照该表来生成在触摸下拉键274、276的情况下显示的选择项。
以下,根据上述预览显示模式的设定,对显示预览图像的计算机程序的控制构造进行说明。
这里,对以下情况进行说明,即设定为在扫描了原稿的情况下显示预览图像,预览显示的条件为图9所示那样设定,复印法定尺寸或者信件尺寸的原稿。如图8所示,在第1托盘中将信件尺寸的记录纸配置成纵向(8.5×11),在第2托盘中将信件尺寸的记录纸配置成横向(8.5×11R),在第3托盘中将法定尺寸的记录纸配置成纵向(8.5×14)。触摸面板显示器132显示图8的画面200。
参照图10在步骤400,判定CPU102全部清除键238以外的触发键是否已被触摸。在判定为全部清除键238以外的触发键已被触摸的情况下,移至步骤402,若不是这样则重复步骤400的处理。这里由于是对复印原稿的情况进行说明,所以白黑开始键232、彩色开始键234或者扫描输入键236被按下,处理移至步骤402。
在步骤402,CPU102使原稿自动输送部112工作,将原稿台的原稿输送至原稿读取部110内,并扫描原稿存储图像数据。此时,CPU102通过原稿检测传感器检测原稿的宽度以及长度,取得原稿的尺寸。原稿检测传感器是在原稿台的原稿放置位置配置的传感器、根据被搬运的原稿的通过时间来检测原稿尺寸的传感器等。此外,原稿尺寸CCD能够根据读取到的图像数据而求出。这里,原稿尺寸被检测为法定尺寸或者信件尺寸。
在步骤404,CPU102判定与在步骤402决定的原稿尺寸对应的记录纸或者由用户指定的记录纸是否被放置在供纸部140的托盘。如果原稿尺寸为法定尺寸,则CPU102判定法定尺寸的记录纸是否被放置。如过原稿尺寸为信件尺寸,则CPU102判定信件尺寸的记录纸是否被放置。被放置在供纸部140上的托盘的记录纸的信息被预先存储在HDD108中,如上所述,图8的预览区域250中也显示成用户能够识别。在图8的画面200的功能选择区域220的“用纸”键处显示用户指定的记录纸。在判定为是适当的记录纸的情况下,控制移至步骤408。如果不是这样,则控制移至步骤406,CPU102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上显示督促放置记录纸的消息,控制返回步骤404。其后,在CPU102检测到适当的记录纸已被放置在托盘的情况下,控制移至步骤408。
在步骤408,CPU102决定形成图像的对象的记录纸。
在步骤410,CPU102判定在步骤400读入的原稿是否符合作为“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的输入图片被指定的尺寸。具体而言,CPU102读出存储在HDD108中的“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的输入尺寸的信息,将由该信息决定的2边的尺寸(长度以及宽度)与读入的原稿尺寸(长度以及宽度)进行比较。在判定为符合指定尺寸的情况下,控制移至步骤412。如果不是这样则控制移至步骤414,CPU102与以往与相同地,与在步骤408决定的记录纸的朝向匹配地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上显示在步骤402扫描得到的原稿预览图像,其后,控制移至步骤416。这里,由于复印法定尺寸或者信件尺寸的原稿,所以判定为符合“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的输入图片,控制移至步骤412。此外,并不局限于与“符合指定尺寸”一致的情况,也包括在步骤402决定的原稿的长度以及宽度与作为“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的输入图片而设定的长度以及宽度之间的差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例如,5mm以内,2%以内等)的情况。此外,长度之差的允许范围、宽度之差的允许范围也可以不同。
在步骤412,CPU102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上显示与在步骤402扫描得到的原稿匹配的预览图像。即,显示由“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的输入图片设定的朝向的预览图像。这里由于是如图9所示那样设定的,所以如果是信件尺寸的原稿,则显示横朝向的预览图像。如果是法定尺寸的原稿,则显示纵朝向的预览图像。
例如,如图11所示那样显示预览图像282。预览图像282例如如图9所示那样被设定预览显示的条件,是在扫描了信件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要显示的预览图像。在图11中,在预览图像下方的预览操作区域284显示有操作预览图像的键。在扫描了多个原稿的情况下,显示滑动条286。由于在扫描了多个原稿的情况下生成多个预览图像,所以在预览区域250显示1张预览图像的情况下,操作滑动条286来显示其他预览图像。单个显示键288是用于在预览区域250显示1个预览图像的键。多个显示键290是用于在预览区域250同时显示多个预览图像的键。
在步骤416,CPU102判定是否进行了某个键操作(向键的触摸)。在判定为存在键操作之前反复进行步骤416。在判定存在键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移至步骤418。
在步骤418,CPU102判定被触摸了的键是否是指示复印执行的键,即是否是白黑开始键232或者彩色开始键234。在判定为是白黑开始键232或者彩色开始键234的情况下,控制移至步骤420,执行复印。即,CPU102控制供纸部140的搬运机构,从托盘选出指定的记录纸并搬运至图像形成部120,在搬运的记录纸上形成在步骤402读取到的图像。其后,控制返回步骤400,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上消除预览图像,显示画面200(图8)。
如果在步骤418未判定为是指示复印执行的键,则移至步骤422,CPU102执行指定的处理,控制移至步骤424。例如,在功能选择区域220的份数键、彩色模式键、复印浓度键等被触摸了的情况下,CPU102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上显示与各个键对应的设定画面,接受基于用户触摸操作的设定。若设定结束,则CPU102消除设定画面显示画面280(图11),控制移至步骤424。
在步骤424,CPU102判定是否已取消,即判定全部清除键238是否被触摸。在判定为已取消的情况下,控制返回步骤400。如果不是这样,则控制返回步骤418。
通过以上内容,能够显示与预览显示模式的设定对应的预览图像。即,若预览显示模式被设定为“选择薄纸优先显示模式”,则显示与记录纸匹配的预览图像。若预览显示模式被设定为“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且扫描了的原稿为“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的对象,则显示与原稿匹配的预览图像。即使被设定为“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若扫描了的原稿不是“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的对象,则也显示与记录纸的朝向匹配的预览图像。
具体而言,用图12示出扫描了信件尺寸的原稿的情况。在图12,左端、中央、右端各列的图像的意思与图3以及4相同。原稿以及记录纸的搬运方向也与图3以及4相同。图12的No.1~4与将信件尺寸的原稿放置在原稿自动输送部112的方向以及信件尺寸的记录纸的配置方向的组合的4种对应。任意组合都是在横朝向显示预览图像282。与表示以往的例的图4不同,在No.2以及4的情况下,也与原稿的朝向匹配地显示预览图像282。这样,对于信件尺寸的原稿而言,能够不依赖于放置在原稿自动输送部112上的原稿的朝向以及放置在托盘上的记录纸的朝向,总是显示横朝向(由显示条件设定的方向)的预览图像。由于信件尺寸的原稿约80%是将用纸横朝向(参照图1)而使用的,所以用户能够容易地确认完成情况。针对法定尺寸的原稿也相同。在为法定尺寸原稿的情况下,总是显示纵朝向(由显示条件设定的方向)的预览图像(图3的右端示出的法定尺寸的预览图像950在纵朝向显示)。由于法定尺寸的原稿约80%为将用纸纵朝向(参照图1)而使用,所以用户能够容易地确认完成情况。
此外,在原稿为信件尺寸或者法定尺寸的情况下,存在约80%的频度使用的方向,但也有与此不同方向的原稿。图13示出以与图9相同的设定来扫描信件尺寸的原稿,显示预览图像302的画面300。由于是信件尺寸的原稿,所以如图12所示,预览图像302显示为横长的图像显示。根据预览图像302能够知道扫描的原稿为纵朝向。保持原样的话不容易确认完成的情况。该情况下,若触摸预览操作区域284的左旋转键292,则CPU102检测该触摸,将预览图像302向左旋转90度,如图14所示显示预览图像304。由此,由于预览图像304的方向成为与原稿的形成方向相同的纵朝向,所以用户能够容易地确认完成的情况。
此外,在图13,触摸一次左旋转键292,预览图像302向左旋转90度,若触摸两次则预览图像302向左旋转180度。右旋转键294除了旋转方向相反以外都进行与针对左旋转键292的操作相同的处理。此外,也可以通过手势操作来旋转预览图像。例如,若在预览图像302上放置指尖的情况下像描绘圆弧那样向逆时针旋转方向将指尖旋转规定角度(例如90度,180度等),则预览图像向左旋转相同的角度。通过手势操作进行的右旋转也是相同的。
在图13以及图14中,出了扫描了纵朝向的信件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但是扫描横朝向形成的法定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也相同。即,由于该情况下预览图像被显示为纵朝向的图像,所以将横朝向的法定尺寸的原稿旋转90度后显示为预览图像。由于如果保持原样的话则无法容易地确认完成情况,所以与上述同样地,使用左旋转键292或者右旋转键294,旋转预览图像以使其与原稿形成的方向匹配。
在扫描多个原稿的情况下,如果是尺寸全部相同的原稿,则通过反复上述步骤402~414,能够在相同的朝向显示全部的预览图像。例如,如果全部原稿为信件尺寸,则如图12所示,显示全部横朝向的预览图像。如果全部原稿为法定尺寸,则显示全部纵朝向的预览图像。另外,即使混在尺寸不同的原稿,如果如图9那样地设定,则能够通过反复上述步骤402~414,针对信件尺寸的原稿显示横朝向的预览图像,针对法定尺寸的原稿显示纵朝向的预览图像。针对除此之外的原稿,根据记录纸的方向显示预览图像。在这些情况下,如果预览图像的朝向与原稿形成方向不同,则可以与上述相同地使用左旋转键292或者右旋转键294,旋转预览图像以使其与原稿朝向匹配即可。
也有可能设定为仅将信件尺寸的原稿作为“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的对象,显示为横朝向的预览图像。该情况下,若扫描信件尺寸以及法定尺寸混在的多个原稿,则进行如图15所示的预览显示。在图15,左端、中央(2列)、右端的各列的图像的意思与图3、图4以及图12相同。原稿以及记录纸的搬运方向也与图3、图4以及图12相同。其中,图15左端的列表示集中放置在原稿自动输送部112的混在的6张原稿。另外,由于关于记录纸,信件尺寸以及法定尺寸的记录纸被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托盘,所以用2列显示。这里,如图8所示,放置记录纸(信件尺寸的记录纸在第1托盘以及第2托盘被放置成不同的朝向),信件尺寸的原稿被设定成使用第1托盘的记录纸(8.5×11)。空栏意味着不使用该记录纸。由图15可知,信件尺寸的原稿预览图像不依赖于被放置在原稿自动输送部112上的原稿的朝向以及被放置在托盘上的的记录纸的朝向,总是作为横朝向图像而显示。由于法定尺寸的原稿未被设定成“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的对象,所以与记录纸的方向匹配地显示横朝向的预览图像(No.2以及6的右端)。
对如图15那样的情况下旋转预览图像的处理进行具体的说明。图16是表示与图15对应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2的预览区域250的图。在图16上段的图像显示有多张与图15相同的6张预览图像。左上为No.1、右下为No.6的预览图像。在图16上段的显示中,用户触摸预览图像306(图15的No.2的法定尺寸的原稿)来将预览图像306作为处理对象而选择后,若触摸右旋转键294,则CPU102检测该触摸,如图16下段的图像所示,显示将选择了的预览图像306向右方向旋转了90度后的预览图像308。
另外,也可以选择多个预览图像,针对它们一次性地执行旋转处理。例如,如图17上段的图像所示,用户触摸预览图像306以及310(图15的No.2以及6的法定尺寸的原稿)将预览图像306以及310作为处理对象而选择后,若触摸右旋转键294,则CPU102检测该触摸,如图17下段的图像所示,显示将选择了的预览图像306以及310分别向右方向旋转了90度后的预览图像308以及312。
此外,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上显示多个预览图像的多张显示并局限于上述内容。例如,也可以不同时显示全部预览图像,而是同时显示其一部分(2张或者3张等)的预览图像,通过图13所示那样操作滑动条286来显示未显示的预览图像。该情况下,如果一边操作滑动条286一边选择显示的预览图像,则也能够如上述那样地进行旋转操作。
另外,选择多个预览图像将它们一次性地旋转的操作也不局限于上述内容。例如,也可以在对连续读入的1组多个原稿进行预览显示中,如果选择一个预览图像指示左右的旋转操作,则将与选择了的预览图像尺寸相同的原稿的预览图像全部向同一方向旋转相同的角度。如此这样,能够省去逐一选择操作对象的预览图像的麻烦,高效且减少操作失误。
另外,在指定的方向显示预览图像的对象的原稿并不局限于信件尺寸以及法定尺寸的原稿。针对这些以外的尺寸的原稿,如果有使用频度高的朝向,则只要针对该尺寸的原稿适用“输入图片优先显示模式”,就能够与频度高的原稿的朝向匹配地显示预览图像。
上述对具备原稿自动输送部(ADF)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未具备原稿自动输送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图像形成装置的大型化以及高成本,安装有待扫描的原稿的玻璃平面也与原稿的托盘受到相同的限制。即,虽然信件尺寸的原稿能够在纵向和横向配置,但法定尺寸等较大的原稿只能够横向配置。因此,该情况下,有可能发生上述的预览显示中的问题,但通过适用本发明能够解决。
在上述内容中,将刚刚扫描之后的图像作为预览图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设定了对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纸冲孔的处理、装订的处理等后处理的情况下,将表示进行了这些处理的状态的记录纸的图像作为预览图像而显示。
如上所述,本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输入读取原稿而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输入部;收纳为了图像形成而供给的记录纸的供纸部;在从供纸部供给的记录纸上基于图像数据来形成输出图像的图像形成部;根据图像数据来生成表示输出图像被形成时记录纸的状态的预览图像的预览图像生成部;以及显示预览图像的显示部。显示部以第1显示模式或者第2显示模式来显示预览图像,上述第1显示模式根据为了形成输出图像而从供纸部供给的记录纸的尺寸以及朝向来显示预览图像,上述第2显示模式根据读取到的原稿的尺寸来显示预览图像。
优选地,在显示部图像形成装置的初始状态下,以第1显示模式显示预览图像,在指定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在满足该条件时以第2显示模式显示预览图像。
进一步优选地,图像输入部具备将原稿搬运至读取位置的搬运部,图像输入部在读取位置读取原稿来生成图像数据。
更进一步优选地,指定原稿的尺寸作为用于显示部以第2显示模式显示预览图像的条件。
优选地,作为用于显示部以第2显示模式显示预览图像的条件,在原稿的尺寸被指定为多个不同尺寸并且包括不同尺寸的原稿的多个原稿的图像数据被输入图像输入部的情况下,显示部以第2显示模式显示与符合多个指定的尺寸中的任意一个的原稿对应的预览图像。
进一步优选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将正在被显示的预览图像向规定方向旋转而显示的操作部。
更进一步优选地,在如下的情况下,即在被输入包括不同尺寸的原稿的多个原稿的图像数据而显示多个预览图像的状态下,从显示的多个预览图像中选择多个预览图像,由操作部向规定方向旋转规定角度的指示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将选择了的多个预览图像向规定方向旋转规定角度而显示。
优选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切换第1显示模式与第2显示模式的换部。
以上,通过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来说明了本发明,但上述实施方式是例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即针对规定尺寸的原稿,能够不依赖于托盘内的记录纸配置方向地显示规定方向的预览图像,以便用户顺畅地确认输出的图像的内容。
附图标记说明:
100...图像形成装置;102...控制部(CPU);104...ROM;106...RAM;108...HDD;110...原稿读取部;112...原稿自动输送部;114...总线;120...图像形成部;122...图像处理部;124...图像存储器;130...操作部;132...触摸面板显示器;134...操作键部;140...供纸部;142...手放托盘;150...排纸处理部;152...排纸托盘;160...NIC;162...网络。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具备:
图像输入部,其输入读取原稿而生成的图像数据;
供纸部,其收纳为了形成图像而供给的记录纸;
图像形成部,其在从所述供纸部供给的所述记录纸上,基于所述图像数据来形成输出图像;
预览图像生成部,其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来生成预览图像,该预览图像表示所述输出图像被形成时所述记录纸的状态;以及
显示部,其显示所述预览图像,
所述显示部在所述原稿的尺寸与预先设定的规定尺寸不相符的情况下以第1显示模式来显示所述预览图像,并且在所述原稿的尺寸与预先设定的规定尺寸相符的情况下以第2显示模式来显示所述预览图像,所述第1显示模式根据为了形成所述输出图像而从所述供纸部供给的记录纸的尺寸以及朝向来显示所述预览图像,所述第2显示模式根据读取到的所述原稿的尺寸在预先设定的显示方向来显示所述预览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还具备尺寸检测部,所述尺寸检测部检测所述原稿的尺寸,
在由所述尺寸检测部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与所述规定尺寸相符的情况下,所述显示部以所述第2显示模式显示所述预览图像,
在由所述尺寸检测部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不与所述规定尺寸相符的情况下,所述显示部以所述第1显示模式显示所述预览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输入部通过读取所述原稿,来生成所述图像数据,
所述尺寸检测部检测由所述图像输入部读取到的原稿的长度以及宽度,
所述规定尺寸是第1值以及在该第1值以下的第2值,
在所述长度与所述第1值之差以及所述宽度与所述第2值之差在规定范围以内的情况下,所述显示部以所述第2显示模式显示所述预览图像,
在所述长度与所述第1值之差以及所述宽度与所述第2值之差中的至少一方超出所述规定范围的情况下,所述显示部以所述第1显示模式显示所述预览图像。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被输入读取原稿生成的图像数据,并且显示表示基于该图像数据的输出图像被形成在记录纸上时该记录纸的状态的预览图像,其中,
在读取预先设定的规定尺寸的原稿生成所述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根据该原稿的尺寸在预先设定的显示方向来显示所述预览图像,
在读取所述规定尺寸以外的原稿生成所述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根据用于形成所述输出图像的记录纸的尺寸以及朝向来显示所述预览图像。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供纸部,其收纳为了图像形成而供给的尺寸不同的多种记录纸;
图像输入部,其输入读取原稿生成的图像数据;
选择部,其根据读取到的所述原稿的尺寸从收纳在所述供纸部的多种记录纸中选择形成基于所述图像数据的输出图像的记录纸;以及
显示部,其显示表示所述输出图像被形成时记录纸的状态的预览图像,
其中,
在读取预先设定的规定尺寸的原稿生成所述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显示部根据该原稿的尺寸在预先设定的显示方向来显示所述预览图像,
在读取所述规定尺寸以外的原稿生成所述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显示部根据选择的所述记录纸的尺寸以及朝向来显示所述预览图像。
CN201280020132.XA 2011-04-28 2012-04-25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5020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3287.4A CN105346277B (zh) 2011-04-28 2012-04-25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0713A JP5097288B2 (ja) 2011-04-28 2011-04-28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00713 2011-04-28
PCT/JP2012/061048 WO2012147770A1 (ja) 2011-04-28 2012-04-25 画像形成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3287.4A Division CN105346277B (zh) 2011-04-28 2012-04-25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2016A CN103502016A (zh) 2014-01-08
CN103502016B true CN103502016B (zh) 2015-12-09

Family

ID=4707228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3287.4A Active CN105346277B (zh) 2011-04-28 2012-04-25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CN201280020132.XA Active CN103502016B (zh) 2011-04-28 2012-04-25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3287.4A Active CN105346277B (zh) 2011-04-28 2012-04-25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630850B2 (zh)
JP (1) JP5097288B2 (zh)
CN (2) CN105346277B (zh)
WO (1) WO20121477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5619B2 (ja) * 2013-09-09 2015-11-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BR112018005458A2 (zh) * 2015-09-22 2018-10-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nder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6897036A (zh) * 2016-12-14 2017-06-27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接收和处理打印数据的打印控制装置及打印控制方法
JP2018138373A (ja) * 2017-02-24 2018-09-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7314505B2 (ja) * 2018-12-18 2023-07-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及び、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
JP7282567B2 (ja) * 2019-03-29 2023-05-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363212B2 (ja) * 2019-08-30 2023-10-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220350552A1 (en) * 2019-10-31 2022-11-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settings determination
JP2022007112A (ja) * 2020-06-25 2022-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60786A (ja) * 2020-10-05 2022-04-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13289A (ja) * 2021-07-15 2023-0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005A (zh) * 2004-07-30 2006-02-0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202112A (ja) * 2005-01-21 2006-08-03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CN1824517A (zh) * 2005-02-24 2006-08-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打印数据编辑装置及方法、打印数据编辑程序和打印方法
EP1841199A8 (en) * 2006-03-30 2007-11-21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Scanner control device and scanner device
CN101640747A (zh) * 2008-07-30 2010-02-0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预览显示方法
CN101729718A (zh) * 2008-10-28 2010-06-09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258706A (ja) * 2009-04-23 2010-11-11 Sharp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9115A (ja) 2000-04-24 2001-11-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77616A (ja) * 2002-08-12 2004-03-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40998A (ja) * 2003-11-06 2005-06-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複写装置
JP4705772B2 (ja) * 2004-09-15 2011-06-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06092185A (ja) * 2004-09-22 2006-04-06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印刷制御方法
JP2006221248A (ja) 2005-02-08 2006-08-24 Canon Inc 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US7280782B2 (en) * 2005-07-28 2007-10-09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document identical size mode and outputting a document image having a size conforming to the document
JP2007074540A (ja) * 2005-09-08 2007-03-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880396B2 (ja) * 2006-08-03 2012-0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レビュー画像表示方法
JP4375578B2 (ja) * 2007-01-25 2009-12-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設定方法
JP4787779B2 (ja) 2007-03-14 2011-10-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レビュー画像表示方法
JP4991506B2 (ja) * 2007-12-07 2012-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編集装置及び画像編集方法
JP4891216B2 (ja) * 2007-12-27 2012-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システム、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システムのプレビュー方法
JP5091834B2 (ja) * 2008-10-31 2012-12-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レビュー表示方法
JP4651704B2 (ja) * 2008-11-14 2011-03-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4625861B2 (ja) * 2008-11-17 2011-02-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8957918B2 (en) * 2009-11-03 2015-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multi-touch gestures on a single-touch touch surface
US20110129133A1 (en) * 2009-12-02 2011-06-02 Ramos Joao Diogo De Oliveira 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on of retinal changes
JP5323746B2 (ja) * 2010-03-02 2013-10-2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印刷処理装置、印刷設定方法及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923438A (zh) * 2010-09-02 2010-12-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JP5815619B2 (ja) * 2013-09-09 2015-11-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005A (zh) * 2004-07-30 2006-02-0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202112A (ja) * 2005-01-21 2006-08-03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CN1824517A (zh) * 2005-02-24 2006-08-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打印数据编辑装置及方法、打印数据编辑程序和打印方法
EP1841199A8 (en) * 2006-03-30 2007-11-21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Scanner control device and scanner device
CN101640747A (zh) * 2008-07-30 2010-02-0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预览显示方法
CN101729718A (zh) * 2008-10-28 2010-06-09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258706A (ja) * 2009-04-23 2010-11-11 Sharp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6277B (zh) 2018-09-04
CN103502016A (zh) 2014-01-08
JP2012232426A (ja) 2012-11-29
CN105346277A (zh) 2016-02-24
US20140036279A1 (en) 2014-02-06
US20180091663A1 (en) 2018-03-29
JP5097288B2 (ja) 2012-12-12
WO2012147770A1 (ja) 2012-11-01
US10412240B2 (en) 2019-09-10
US10630850B2 (en)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201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259655B2 (ja) 操作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操作方法
CN102244703B (zh) 操作设备、电子设备和图像处理装置及信息显示方法
CN10932763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943565B (zh) 任务处理装置
JP5416160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498249B2 (ja) 操作装置、操作装置を備える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の操作装置における情報表示方法
JP5269862B2 (ja) 操作装置及び操作方法
JP565880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05894A (ja) 印刷装置
JP2008165596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70136B2 (ja) 操作装置、操作装置を備える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の操作装置における情報表示方法
JP53621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55003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0495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7208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4377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16028B2 (ja) 操作装置、操作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操作装置における情報表示方法
JP54260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20048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50921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386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155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