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2258A - 履带行进装置和弹性履带 - Google Patents
履带行进装置和弹性履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92258A CN103492258A CN201280016750.7A CN201280016750A CN103492258A CN 103492258 A CN103492258 A CN 103492258A CN 201280016750 A CN201280016750 A CN 201280016750A CN 103492258 A CN103492258 A CN 1034922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wheel
- coupling recess
- crawler
- tooth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4—Tracks of continuously flexible type, e.g. rubber bel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2—Arrangement, location, or adaptation of driving sprock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2—Arrangement, location, or adaptation of driving sprockets
- B62D55/135—Arrangement, location, or adaptation of driving sprockets with dismountable driving crow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4—Tracks of continuously flexible type, e.g. rubber belts
- B62D55/244—Moulded in one piece, with either smooth surfaces or surfaces having projections, e.g. incorporating reinforc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 Cam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对驱动轮处的跳齿进行抑制并且对重量增加进行抑制的履带行进装置。履带行进装置(12)包括:链轮(100),其设置有安装至驱动轴的轮部(102)和在链轮圆周方向上间隔地设置于轮部(102)的侧部并相对于外周面(102A)朝向链轮径向外侧突出的齿部(104);和橡胶履带(14),其设置有围绕链轮(100)卷绕的无端状的橡胶体(16)、接合凹部(32)以及设置在橡胶体(16)的内周部并对轮部(102)进行支撑的轮部支撑面(30),接合凹部(32)以在履带宽度方向的两侧夹着轮部支撑面(30)的方式在履带周向上间隔地设置于内周部,该接合凹部(32)朝向履带外侧凹陷并且齿部(116)被插入到接合凹部(32)内并与该接合凹部接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履带行进装置和弹性履带。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履带行进装置已被广泛用于农业机械、建筑机械、土木工程机械等的行进部。这种履带行进装置由驱动轮、惰性轮和支重轮以及围绕这些轮卷绕的无端状的弹性履带构成。
这些履带行进装置包括在橡胶履带的内周部沿周向以恒定间距形成有锥状驱动突起的履带行进装置(例如,日本特开平11-198871号公报)。圆杆状驱动销从驱动轮的侧面边缘部突出并推顶驱动突起的倾斜面。因而,驱动力被传递至橡胶履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如日本特开平11-198871号公报等中的类型的履带行进装置(圆杆状驱动销推顶锥状驱动突起的倾斜面以将驱动力传递至橡胶履带)中,存在着可能发生所谓“跳齿”现象的可能性,在所谓“跳齿”中,当驱动力输入时驱动销沿着驱动突起的倾斜面移动并越过驱动突起。为抑制该跳齿现象的发生,增加了该履带行进装置的驱动突起的高度。然而当驱动突起的高度增加时,橡胶履带的重量以及由此引起的整个装置的重量变得更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驱动轮处的跳齿和重量增加两者的履带行进装置和弹性履带。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履带行进装置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设置有:轮部,所述轮部被安装于驱动轴,和齿部,所述齿部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于所述轮部的侧部,所述齿部相对于所述轮部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和弹性履带,所述弹性履带设置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为围绕所述驱动轮卷绕的无端状,轮部支撑面,所述轮部支撑面设置于所述弹性体的内周部并且对所述轮部进行支撑,和接合凹部,所述接合凹部在长度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于所述内周部的宽度方向两侧,以夹着所述轮部支撑面,并且所述接合凹部朝向所述外周侧凹陷,所述齿部被插入所述接合凹部内并与所述接合凹部接合。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履带行进装置中,当驱动轮在驱动轮的齿部被插入到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内并与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接合的状态下转动时,驱动力被传递至围绕驱动轮卷绕的弹性体(即,弹性履带)。
在该履带行进装置中,因为驱动轮的齿部被插入到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内并与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接合,所以即使不如例如圆杆状驱动销(齿部)推顶弹性履带的锥状驱动突起的倾斜面的类型的履带行进装置中一样地增加驱动突起的高度,也可以维持驱动轮的齿部与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之间的接合状态。也就是,与驱动销推顶驱动突起的上述类型的履带行进装置相比,第一方面的履带行进装置可以在抑制弹性履带的重量增加的情况下抑制驱动轮处的跳齿。
归因于此,根据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履带行进装置,可以抑制驱动轮处的跳齿和重量上的增加两者。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履带行进装置中,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履带行进装置中,在所述接合凹部处形成支撑所述齿部的齿部支撑面。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履带行进装置中,驱动轮的轮部由弹性履带的轮部支撑面支撑,并且驱动轮的齿部由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的齿部支撑面支撑。因此,来自驱动轮的负载被分散在轮部支撑面与齿部支撑面之间(换言之,减小了支撑面处的接触压力)。结果,与例如负载由轮部支撑面单独承受的履带行进装置相比,在该履带行进装置中可以抑制轮部支撑面的磨损的发展。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履带行进装置中,在根据第二方面的履带行进装置中,所述齿部支撑面形成于构成所述接合凹部的宽度方向侧壁处,并且在所述齿部处形成被支撑面,所述被支撑面将被支撑在形成于所述宽度方向侧壁的所述齿部支撑面。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履带行进装置中,齿部支撑面形成在接合凹部的宽度方向的侧壁上,并且在齿部上形成有将被支撑在齿部支撑面上的被支撑面。因此,可以使得由齿部支撑面承受的来自驱动轮的负载的分布与例如齿部上未形成被支撑面的情况相比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弹性履带包括: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为围绕驱动轮卷绕的无端状;芯,所述芯以在弹性体周向上间隔开的方式埋设在所述弹性体内,并且所述芯在弹性体宽度方向上延伸,各芯处形成有朝向弹性体内侧突出的一对突起,所述一对突起在弹性体宽度方向两侧夹着所述芯的弹性体宽度方向中央部;轮部支撑面,所述轮部支撑面形成在所述弹性体的在弹性体周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芯的所述中央部之间,并且所述轮部支撑面相对于所述中央部布置在所述弹性体内侧并对所述驱动轮进行支撑;和接合凹部,所述接合凹部在在弹性体周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芯的所述突起之间形成于弹性体宽度方向两侧,以夹着所述弹性体的所述轮部支撑面,所述接合凹部朝向弹性体外侧凹陷,并且设置于所述驱动轮的外周并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齿部被插入到所述接合凹部内并与所述接合凹部接合。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弹性履带中,当驱动轮在驱动轮的齿部被插入到弹性体的接合凹部内并与该接合凹部接合的状态下转动时,传递驱动力。
在该弹性履带中,因为驱动轮的齿部被插入到接合凹部内并与该接合凹部接合的结构,所以即使不如例如圆杆状驱动销(齿部)推顶圆锥状芯的突起的倾斜面的类型的弹性履带中一样地增加驱动突起的高度,也可以维持驱动轮的齿部与弹性体的接合凹部之间的接合状态。也就是,与驱动销推顶驱动突起的上述类型的弹性履带相比,第四方面的弹性履带可以在抑制重量增加的情况下抑制驱动轮处的跳齿。
归因于此,根据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弹性履带,可以抑制驱动轮处的跳齿和重量上的增加两者。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履带行进装置和弹性履带可以抑制驱动轮处的跳齿和重量增加两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包括局部截面的立体图。
图2A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驱动轮的侧面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B是沿着图2A中的线X1-X1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弹性履带的内周面的平面图。
图4是沿着弹性履带的履带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其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驱动轮的齿部被插入到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内并与该接合凹部接合的状态。
图5是沿着弹性履带的履带周向截取的截面图,其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驱动轮的齿部被插入到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内并与该接合凹部接合的状态。
图6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驱动轮的侧面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6B是沿着图6A中的线X2-X2截取的截面图。
图6C是沿着图6A中的线X3-X3截取的截面图。
图7是沿着弹性履带的履带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其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驱动轮的齿部被插入到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内并与该接合凹部接合的状态。
图8是沿着弹性履带的履带周向截取的截面图,其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驱动轮的齿部被插入到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内并与该接合凹部接合的状态。
图9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驱动轮的侧面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9B是沿着图9A中的线X4-X4截取的截面图。
图10是沿着弹性履带的履带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其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驱动轮的齿部被插入到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内并与该接合凹部接合的状态。
图11是沿着弹性履带的履带周向截取的截面图,其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驱动轮的齿部被插入到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内并与该接合凹部接合的状态。
图12是沿着弹性履带的履带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其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第一变型例的驱动轮的齿部被插入到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内并与该接合凹部接合的状态。
图13是沿着弹性履带的履带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其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第二变型例的驱动轮的齿部被插入到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内并与该接合凹部接合的状态。
图14是沿着弹性履带的履带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其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第三变型例的驱动轮的齿部被插入到弹性履带的接合凹部内并与该接合凹部接合的状态。
图15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的驱动轮的侧面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5B是沿着图15A中的线X5-X5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图1至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和弹性履带。
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12包括链轮100、惰轮(图中未示出)和多个支重轮(图中未示出)。链轮100是被安装在履带车辆(例如,拖拉机等)的驱动轴上的驱动轮的示例。惰轮是安装在履带车辆上的惰性轮的示例。支重轮以被布置在链轮100和惰轮之间的方式安装在履带车辆上。履带行进装置12还包括橡胶履带14,该橡胶履带14是围绕链轮100、惰轮(图中未示出)和支重轮(图中未示出)卷绕的无端状的弹性履带的示例。
(链轮)
接着,说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链轮100。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链轮100的圆周方向(图中箭头E)被称作“链轮圆周方向”,链轮100的径向(图中箭头K)被称作“链轮径向”,并且链轮100的宽度方向(图中箭头T)被称作“链轮宽度方向”。
如图1和图2A所示,链轮100设置有安装在驱动轴上的圆盘状的轮部102。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轮部102的圆周方向、径向和宽度方向分别与链轮圆周方向、链轮径向和链轮宽度方向一致。
链轮100设置有在链轮圆周方向上间隔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具有恒定间距)形成于轮部102的侧部的外周缘部侧的齿部104。齿部104向轮部102的外周面102A的链轮径向外侧突出。
如图2A所示,在链轮侧视图中(沿链轮宽度方向观察),各齿部104是从突起基端侧向突起末端侧变窄的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状的块体。齿部104的末端部以形成朝向链轮径向外侧的凸起的方式弯曲。
齿部104被插入到后述的橡胶履带14的接合凹部32内并与该接合凹部32接合(见图5)。具体地,如图5所示,齿部104的平坦状的链轮圆周方向倾斜面与接合凹部32的履带周向壁面接合(抵接),并且来自链轮100的驱动力经由接合凹部32传递至橡胶履带14。
以下,齿部104的链轮圆周方向倾斜面被称作推动面104B。
如图1所示,沿链轮圆周方向,在轮部102的两侧部交替地形成齿部104。具体地,在链轮侧视图中,轮部102的一侧部上的各齿部104布置在另一侧部上的彼此相邻的齿部104之间的中央处。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链轮100是轮部102和齿部104被一体地形成的铸件。
(橡胶履带)
现在,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14。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橡胶履带14的周向(图中箭头S)被称作“履带周向”,并且橡胶履带14的宽度方向(图中箭头W)被称作“履带宽度方向”。如果从外周侧或内周侧观察橡胶履带14(见图3),则履带周向和履带宽度方向正交。橡胶履带14的周向也可以被称作橡胶履带14的长度方向。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橡胶履带14被卷绕的状态下,橡胶履带14的内侧(图中箭头IN)被称作“履带内侧”,并且橡胶履带14的外侧(图中箭头OUT)被称作“履带外侧”。履带外侧可以可选地称作橡胶履带14的接地面侧,并且履带内侧可以可选地称作橡胶履带14的接地面侧相反侧(非接地侧)。橡胶履带14的内外方向被称作履带内外方向。履带内外方向可以可选地称作橡胶履带14的厚度方向。
在橡胶履带14围绕链轮100卷绕的状态中,链轮宽度方向和履带宽度方向大体地一致(见图4)。
如图1所示,橡胶履带14包括由橡胶材料形成为无端带状的橡胶体16。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体16是本发明的弹性体的示例。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体16的宽度方向、周向、内侧和外侧分别与履带宽度方向、履带周向、履带内侧和履带外侧一致。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橡胶体16内埋设有多个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芯20。芯20在履带周向上间隔开(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具有恒定间距)。如图3和图4所示,经过芯20的履带宽度方向中心的直线与通过橡胶体16的履带宽度方向中心的直线一致。图中的附图标记CL表示橡胶履带14的中心线,该中心线与通过橡胶体16的中心的直线一致。
如图3和图4所示,各芯20由履带宽度方向中央部26、从中央部26的履带宽度方向两端侧中的每一个沿履带宽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翼部28以及向履带内侧突出的一对突起24(见图4)构成。突起24从翼部28的基端区域向履带内侧突出。各突起24的突起末端侧从橡胶体16的内周部突出。如图5所示,在履带侧视图中(沿履带宽度方向观察),各突起24具有朝向其突起基端侧变窄的大致三角形形状,并且突起24的顶部具有平坦状。
如图4所示,该一对突起24被形成为由链轮100的轮部102通过的空间分隔开,并且突起24抵接从两个突起24之间通过的链轮100。因而,可以约束链轮100的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的移动。也就是,可以对链轮100的运动方向(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履带周向相同的方向)进行引导。
如图3所示,在橡胶体16上形成有轮部支撑面30。各轮部支撑面30形成在在履带周向上彼此相邻的芯20的中央部26之间。轮部支撑面30对链轮100的轮部102的外周面102A进行支撑。各轮部支撑面30相对于中央部26布置在履带内侧(用箭头IN表示的一侧)(见图4)。因而,当链轮100通过各对突起24之间时,阻止了轮部102的外周面102A与芯20的中央部26之间的接触。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圆盘状惰轮(图中未示出)也在轮部支撑面30上运动。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橡胶体16的内周部成对地形成有从轮部支撑面30的两个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夹着轮部支撑面30的接合凹部32。各接合凹部32均形成在在履带周向上彼此相邻的突起24之间。链轮100的齿部104可以被插入到接合凹部32内并与该接合凹部32接合。
如图4和图5所示,各接合凹部32朝向履带外侧凹陷。接合凹部32的深度被指定为当轮部102在轮部支撑面30上运动时齿部104的末端部104A抵接接合凹部32的底面32A情况下的深度。也就是,设置于接合凹部32的底面32A可以与齿部104的末端部104A接触并支撑齿部104。该底面32A是本发明的齿部支撑面的示例。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接合凹部32的深度可以被指定为当轮部102在轮部支撑面30上运动时齿部104的末端部104A不接触(未到达)接合凹部32的底面32A情况下的深度,并且可以被指定为仅当轮部支撑面30的磨损发展时齿部104的末端部104A才接触底面32A情况下的深度。
如图5所示,各齿部104的推动面104B与接合凹部32的履带周向壁面接合(抵接)。
如图3至图5所示,归因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14的制造环境,当橡胶履带14是新的时突起24的表面由薄橡胶膜覆盖。随着链轮100的轮部102和齿部104等反复地抵接,该橡胶膜被从突起24剥离和去除(换言之,被剥去)。因此,当橡胶履带是新的时,各接合凹部32的履带周向壁面由覆盖突起24的倾斜面(履带周向倾斜面)的突起基端侧的橡胶膜构成。在橡胶履带已经被使用至某一程度并且覆盖各突起24的倾斜面的突起基端侧的橡胶膜已经被剥去之后,壁面由突起24的倾斜面的突起基端侧构成。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结构;可以在装运橡胶履带14之前使橡胶层从突起24的表面剥去。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橡胶体16上形成有平坦的支重轮通过表面36。支重轮通过表面36在履带周向上连续地形成。在履带宽度方向的两外侧上的夹着一对接合凹部32的支重轮(图中未示出)在支重轮通过表面36上滚动。
如图1所示,在橡胶体16的外周部上成对地形成有块状的长花纹块38。长花纹块38向履带外侧突出并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夹着中心线CL。
在橡胶体16的外周部还成对地形成有块状的短花纹块40。短花纹块40向履带外侧突出并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夹着中心线CL。
成对的长花纹块38和成对的短花纹块40在履带周向上以由一定间距间隔开的方式交替地形成。
长花纹块38和短花纹块40是橡胶履带14中的与地面接触的部分。
如图4所示,在橡胶体16内埋设有无端带状的加强层42。加强层42在芯20的履带外侧沿着履带周向延伸。加强层42由沿着履带周向卷成螺旋状的被橡胶覆盖着的单个加强帘线形成,或者由沿着履带周向并列配置的被橡胶覆盖着的多个加强帘线形成。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在拉伸强度方面优异的钢丝帘线作为加强帘线,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构造。只要拉伸强度足够大,也可以使用例如由有机纤维等构成的帘线作为加强帘线。
接着,说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12的作用和效果。
履带行进装置12的橡胶履带14以预定的拉伸力围绕链轮100和惰轮(图中未示出)卷绕。由此,在轻负载行进其间,由于链轮100的转动而在链轮100的轮部102的外周面102A与橡胶履带14的轮部支撑面30之间产生摩擦力。来自链轮100的驱动力通过这些摩擦力被传递至橡胶履带14,橡胶履带14在链轮100与惰轮(图中未示出)之间循环,并且橡胶履带14行进。
另一方面,在重负载行进其间,履带行进装置12的链轮100的各齿部104被插入到橡胶履带14的成对的接合凹部32中的一个内并与该接合凹部32接合(具体地,齿部104被插入到接合凹部32内,并且推动面104B抵接接合凹部32的履带周向壁面)。因此,接合凹部32的履带周向壁面由于链轮100的转动而被齿部104推动,并且驱动力被传递至橡胶履带14。因而,橡胶履带14在链轮100、惰轮(图中未示出)和支重轮(图中未示出)之间循环,并且配备有履带行进装置12的履带车辆在地面上移动。
在重负载行进期间的该履带行进装置12中,因为链轮100的齿部104被插入并接合在橡胶履带14的接合凹部32内(插入橡胶履带14的接合凹部32内并与橡胶履带14的接合凹部32接合),所以,即使如圆杆状驱动销设置于轮部102的侧部并推顶橡胶履带的锥状驱动突起的倾斜面的类型的履带行进装置一样,驱动突起(突起24)的高度未增加,也可以保持各齿部104与接合凹部32之间的接合状态。也就是,与驱动销推顶驱动突起的上述类型的履带行进装置相比,在履带行进装置12中能够限制突起24的高度,可以抑制链轮100处的跳齿和橡胶履带14的重量增加两者。
具体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14中,突起24布置在在履带周向上彼此相邻的接合凹部32之间。所以,即使齿部104从接合凹部32解除接合,齿部104也抵接突起24的突起末端侧。所以,可以有效地抑制链轮100处的跳齿。
在履带行进装置12中,轮部102的外周面102A由橡胶履带14的轮部支撑面30支撑,并且齿部104的末端部104A由接合凹部32的底面32A支撑。因此,来自链轮100的负载可以分散在轮部支撑面30和底面32A上(换言之,降低了各支撑面的接地压力)。因此,与例如仅轮部支撑面30承受来自链轮100的负载的结构相比,在履带行进装置12中可以抑制轮部支撑面30的磨损的发展,并且可以维持齿部104与接合凹部32之间的啮合状态。结果,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抑制驱动传递效率上的降低。
同时,在履带行进装置12中,惰轮(图中未示出)也在轮部支撑面30上滚动。因此,轮部支撑面30的磨损的发展比惰轮不在轮部支撑面30上滚动的结构中的快。然而,在履带行进装置12中,齿部104被支撑在接合凹部32的底面32A处,这是圆盘状惰轮未在其上滚动的部分。所以,即使轮部支撑面30的磨损由于链轮100和惰轮的滚动而发展了,仍可以维持齿部104与接合凹部32之间的啮合状态。结果,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抑制驱动力传递效率上的降低。
在履带行进装置12中,如上所述,轮部102的外周面102A由橡胶履带14的轮部支撑面30支撑,并且齿部104的末端部104A由接合凹部32的底面32A支撑。因此,增加了链轮100与橡胶履带14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抑制行进其间橡胶履带14与链轮100的横向滑动(履带宽度方向上的相对变位)。
归因于此,根据履带行进装置12,可以抑制重量上的增加和链轮100处的跳齿两者,除此以外,还可以限制链轮100的轮部102滚动所在的部分(轮部支撑面30)的磨损的发展。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A所示,轮部102的另一侧部上的各齿部104布置在一侧部上的彼此相邻的齿部104之间的中央。因此,齿部104的数量可以制得比例如齿部104在轮部102的两侧部布置在相同位置处的结构中少。因而,可以减少链轮100的重量;也就是,可以减少履带行进装置12的重量。
在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轮部102的另一侧部上的各齿部104布置在一侧部上的彼此相邻的齿部104之间的中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齿部104可以布置在轮部102的两侧部上的相同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中,降低了在齿部104与接合凹部32接合的状态下由各齿部104接收到的驱动力的反作用力。结果,能够抑制齿部104的故障。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现在,在参照图6A至图8的情况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结构被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在此不作说明。
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110包括链轮112、惰轮(图中未示出)、多个支重轮(图中未示出)和橡胶履带14。链轮112是安装在履带车辆(例如,拖拉机等)的驱动轴上的驱动轮的示例。惰轮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结构。支重轮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结构。橡胶履带14也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结构。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橡胶履带14围绕链轮112、惰轮(图中未示出)和支重轮(图中未示出)卷绕。
(链轮)
现在,说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链轮112。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链轮112的圆周方向、径向和宽度方向分别被称作“链轮圆周方向”、“链轮径向”和“链轮宽度方向”。
如图6A所示,链轮112设置有安装在前述驱动轴上的圆盘状轮部114。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轮部114的圆周方向、径向和宽度方向分别与链轮圆周方向、链轮径向和链轮宽度方向一致。
链轮112配备有在轮部114的侧部的外周缘部侧以在链轮圆周方向上间隔开的方式(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具有恒定间距)形成的齿部116。齿部116向轮部114的外周面114A的链轮径向外侧突出。齿部116在轮部114的两侧部的匹配位置处成对地形成。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轮部114的外周面114A由下面说明的成对的环形构件120的外周面构成(见图6B和图6C)。
如图6A所示,在链轮侧视图中(沿链轮宽度方向观察),各齿部116是从突起基端侧向突起末端侧变窄的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状的块体。齿部116的末端部116A以形成朝向链轮径向外侧的突起的方式弯曲。
各齿部116被插入到橡胶履带14的接合凹部32中的一个内并与该接合凹部32接合(见图8)。具体地,如图8所示,齿部104的具有平坦形状的链轮圆周方向倾斜面(推动面116B)与接合凹部32的履带周向壁面接合(抵接),并且来自链轮112的驱动力经由接合凹部32传递至橡胶履带14。
如图6A和图6C所示,轮部114由在链轮宽度方向上是一对的圆盘体118和环形构件120构成。圆盘体118构成轮部114的径向内侧部分。环形构件120被安装至圆盘体118并且构成轮部114的链轮径向外侧部分。
如图6B和图6C所示,在圆盘体118的外周面的链轮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肋122。肋122向链轮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在链轮圆周方向上连续。在肋122中形成多个贯通孔124。贯通孔124在链轮圆周方向上间隔开(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具有恒定间距)并且在链轮宽度方向上贯通肋122。
各环形构件120具有连续的环形形状,并且被布置成使得在环形构件120的链轮径向内侧的内侧部120A在链轮宽度方向上与肋122重叠。也就是,一对环形构件120被布置成用内侧部120A从两侧夹着肋122(见图6C)。
如图6B所示,在各内侧部120A中的与肋122的贯通孔124对应的位置处形成贯通孔126。贯通孔126具有比贯通孔124稍大的半径。在一对环形构件120夹着肋122的状态下,借助于插通各贯通孔的螺栓和螺纹接合在螺栓上的螺母将环形构件120安装至肋122(圆盘体118)。注意:螺母和螺栓是紧固件的示例。
如图6A和图6C所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齿部116形成在各环形构件120的相对于内侧部120A的链轮径向外侧。这些齿部116与环形构件120一体地形成。
通过锻造来形成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圆盘体118和环形构件120。
接着,说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110的作用和效果。
在此不说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在履带行进装置110中,因为链轮112的齿部116在轮部102的两侧部的匹配位置处成对地形成,所以减小了齿部116和接合凹部32接合状态下由单个齿部104接收到的驱动力的反作用力。结果,能够抑制齿部104的故障(例如,变形等)。因而,提高了链轮112的耐久性。
此外,还减小了由橡胶履带14的接合凹部32的履带周向壁面接收的来自单个齿部116的驱动力。因此,能够抑制例如各突起24的履带周向壁面的磨损等。因而,提高了橡胶履带14的耐久性。
因此,提高了履带行进装置110的耐久性。
然而,如果环形构件120的齿部中存在故障,则可以通过从轮部114上拆卸有故障齿部116的环形构件120并用新的环形构件120更换该环形构件120来延长链轮112的寿命。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链轮112被分成圆盘状的圆盘体118和一对环形构件120。因此,与例如未分割的结构相比,通过在金属材料压缩和挤出的情况下进行机加工的锻造易于成形。因为通过这种方式锻造形成链轮112,所以与例如铸件相比,链轮112的韧性和耐磨损性优良,因此提高了耐久性。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锻造形成圆盘体118和环形构件120,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通过铸造制造出圆盘体118和环形构件120。因为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链轮112被分成圆盘状的圆盘体118和一对环形构件,所以与例如未被分割的结构相比,通过铸造易于成形。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圆盘体118和环形构件120由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圆盘体118和环形构件120可以由不同的金属材料构成。因此,圆盘体118和环形构件120可以根据它们所需的性能分别由不同的金属材料形成。因而,可以提高链轮112的耐久性并降低链轮112的重量。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各环形构件120具有连续的圆环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在链轮圆周方向上将环形构件120多次分割以构成多个分割体并且将这些分割体安装至圆盘体118。利用这种结构,可以通过从轮部114上仅去除有故障齿部116的分割体并且利用新的分割体仅更换那个分割体来完成更换操作。因为分割体在重量上比具有连续环形形状的环形构件120轻,所以更易于进行更换操作。此外,因为待紧固的螺母和螺栓的数量更少,所以更换操作更容易且更快。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链轮112中,可以采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链轮100中一样的如下结构:轮部114的另一侧部上的各齿部116布置在一侧部上的彼此相邻的齿部116之间的中央。
(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
现在,在参照图9A至图11的情况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结构被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在此不作说明。
如图10和图11所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130包括链轮132、惰轮(图中未示出)、多个支重轮(图中未示出)和无端状的橡胶履带140。链轮132是安装在履带车辆(例如,拖拉机等)的驱动轴上的驱动轮的示例。惰轮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结构。支重轮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结构。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相同的橡胶履带140围绕链轮132、惰轮(图中未示出)和支重轮(图中未示出)卷绕。
(链轮)
现在,说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链轮132。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链轮132的圆周方向、径向和宽度方向被分别称作“链轮圆周方向”、“链轮径向”和“链轮宽度方向”。
如图9A和图9B所示,链轮132配备有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结构的轮部102。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轮部102的圆周方向、径向和宽度方向分别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链轮圆周方向、链轮径向和链轮宽度方向一致。
链轮132设置有在轮部102的侧部的外周缘部侧以在链轮圆周方向上间隔开的方式(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具有恒定间距)形成的齿部134。齿部134向轮部102的外周面102A的链轮径向外侧突出。齿部134在轮部102的两侧部的匹配位置处成对地形成。
如图9A所示,在链轮侧视图中(沿链轮宽度方向观察),各齿部134是从突起基端侧向突起末端侧变窄的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状的块体。齿部134的末端部134A以形成朝向链轮径向外侧的突起的方式弯曲。
各齿部134被插入到橡胶履带140的接合凹部142内并与该接合凹部142接合(见图11)。具体地,如图11所示,齿部134的具有平坦形状的链轮圆周方向倾斜面(推动面134B)与接合凹部142的履带周向壁面接合(抵接),并且来自链轮132的驱动力经由接合凹部142传递至橡胶履带140。
如图9B所示,各齿部134的末端部134A的链轮宽度方向外侧部分被切掉,在相对于末端部134A的链轮径向内侧形成了平坦面134C。如图9A所示,在链轮侧视图中,各平坦面134C在与链轮径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该平坦面134C是本发明的被支撑面的示例。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链轮132是轮部102和齿部134一体地形成的铸件。
(橡胶履带)
现在,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140。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橡胶履带140的周向、宽度方向、内侧和外侧被分别称作履带周向、履带宽度方向、履带内侧和履带外侧。
如图10和图11所示,橡胶履带140配备有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结构的橡胶体16和在履带周向上间隔开(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具有恒定间距)地埋设在橡胶体16中的芯20。各芯20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结构。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体16的宽度方向、周向、内侧和外侧分别与履带宽度方向、履带周向、履带内侧和履带外侧一致。
在橡胶体16的内周部,形成有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结构的轮部支撑面30和支重轮通过面36。在橡胶体16的外周部,形成有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结构的长花纹块38和短花纹块40。在橡胶体16内部埋设有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结构的加强层42。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橡胶体16的内周部成对地形成在轮部支撑面30的履带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夹着轮部支撑面30的接合凹部142。各接合凹部142形成在在履带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突起24之间。链轮132的齿部134被插入并接合在朝向履带外侧凹陷的接合凹部142内。
如图10所示,构成接合凹部142的各履带宽度方向侧壁形成台阶形状,该台阶形状在履带外侧比在履带内侧窄。形成在该侧壁处的台阶面144具有平坦形状,该台阶面144与被插入到接合凹部142内的齿部134的平坦面134C接触并对齿部134进行支撑。该台阶面144是本发明的齿部支撑面的示例。以相互对应的形状形成齿部134的平坦面134C和接合凹部142的台阶面144。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各接合凹部142的深度被指定为在平坦面134C与接合凹部142的台阶面144接触并且齿部134被支撑的状态下齿部134的末端部134A不抵接接合凹部142的底面142A的情况下的深度。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接合凹部142的深度可以被指定为在平坦面134C与接合凹部142的台阶面144接触并且齿部134被支撑的状态下齿部134的末端部134A与接合凹部142的底面142A接触的情况下的深度,或者接合凹部142的深度可以被指定为仅在轮部支撑面30和台阶面144的磨损发展时齿部134的末端部134A才与底面142A接触的情况下的深度。
如图11所示,齿部134的推动面134B与接合凹部142的履带周向壁面接合(抵接)。
如图11所示,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140中,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14中一样,当橡胶履带140是新的时突起24的表面用薄橡胶膜覆盖。因此,当橡胶履带是新的时,各接合凹部142的履带周向壁面由覆盖突起24的倾斜面的突起基端侧的橡胶膜构成。在橡胶履带已经使用到某一程度并且覆盖各突起24的倾斜面的突起基端侧的橡胶膜已经被剥去之后,壁面由突起24的倾斜面的突起基端侧构成。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结构;可以在装运橡胶履带14之前使橡胶层从各突起24的表面剥去。
接着,说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行进装置130的作用和效果。
在此不说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如图10所示,在履带行进装置130中,当链轮132的齿部134被插入到接合凹部142内时,各齿部134的平坦面134C与接合凹部142的台阶面144接触并由该台阶面144支撑。在该情况中,齿部134的平坦面134C和接合凹部142的台阶面144具有相互对应的形状。因此,可以使得由台阶面144接收到的来自链轮132的负载的分布几乎是均衡的。因而,可以抑制台阶面144的磨损特别是偏磨损的发生率。此外,因为增加了链轮132与轮部支撑面30和台阶面144之间的接触面积,所以可以进一步抑制轮部支撑面30的磨损的发展。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在各齿部134上的平坦面134C是本发明的被支撑面的示例,并且形成在各接合凹部142上的台阶面144是齿部支撑面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只要被支撑面和齿部支撑面具有相互对应的形状,可以采用任何形状。例如,这些面可以具有下面说明的根据图12至图14中示出的第一至第三变型例的形状。
在第一变型例中,如图12所示,各齿部134的末端部134A的链轮宽度方向外侧部分被从链轮宽度方向内侧向链轮宽度方向外侧斜向切掉,以形成具有平坦形状的倾斜面150(被支撑面的示例)。接合凹部142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以与倾斜面150对应的方式倾斜以形成倾斜面152(齿部支撑面的示例)。如图12所示,齿部134的倾斜面150由接合凹部142的倾斜面152支撑。在该情况中,因为齿部134的各倾斜面150与接合凹部142的倾斜面152接触,所以相对于例如沿着链轮宽度方向的平坦面和沿着履带宽度方向的平坦面接触的结构,可以增加接触面积。
在第二变型例中,如图13所示,各齿部134的末端部134A的链轮宽度方向内侧部分被切掉以形成相对于末端部134A布置在链轮径向内侧的平坦面154(被支撑面的示例)。与平坦面134C类似,在链轮侧视图中,平坦面154在与链轮径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台阶面156(齿部支撑面的示例)以与平坦面154对应的方式形成在接合凹部142的履带宽度方向内侧。如图13所示,齿部134的平坦面134C由接合凹部142的台阶面156支撑。在该情况中,因为齿部134的各平坦面134C与接合凹部142的台阶面144以及齿部134的各平坦面154与接合凹部142的台阶面156分别接触,所以相对于例如平坦面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和台阶面接触的结构相比,可以增加接触面积。
在第二变型例中,如图13所示,齿部134的末端部134A的各链轮宽度方向内侧部分被以如下方式切掉:使得平坦面154与末端部134A之间的距离小于平坦面134C与末端部134A之间的距离。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齿部134的末端部134A的各链轮宽度方向内侧部分可以以如下方式切掉:使得平坦面154与末端部134A之间的距离大于平坦面134C与末端部134A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以使得上述距离相等的方式切掉齿部134的末端部134A的各链轮宽度方向内侧部分。
履带行进装置130还可以以如下结构形成:在各齿部134上仅形成平坦面154,并且在各接合凹部142上仅形成有台阶面156。
在第三变型例中,如图14所示,各齿部134的末端部134A的链轮宽度方向内侧部分被从链轮宽度方向外侧向链轮宽度方向内侧斜向切掉,以形成具有平坦形状的倾斜面158(被支撑面的示例)。接合凹部142的履带宽度方向内侧的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以与倾斜面158对应的方式倾斜以形成倾斜面160(齿部支撑面的示例)。如图14所示,齿部134的倾斜面158由接合凹部142的倾斜面160支撑。在该情况中,因为齿部134的各平坦面134C与接合凹部142的台阶面144以及齿部134的各倾斜面158与接合凹部142的倾斜面160分别接触,所以相对于例如要么平坦面134C与台阶面144接触要么倾斜面158与倾斜面160接触的结构相比,可以增加接触面积。
履带行进装置130还可以以如下结构形成:在各齿部134上仅形成倾斜面158,并且在各接合凹部142上仅形成倾斜面160。
在根据第三变型例的链轮132中,可以采用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链轮100中一样的如下结构:轮部102的另一侧部上的各齿部134布置在一侧部上的彼此相邻的齿部134之间的中央。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链轮被分割的结构可以应用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链轮132。如果链轮132被分割,则分割的构件可以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同样地通过锻造形成,并且可以通过铸造形成。
(可选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齿部116是如下的结构:在链轮侧视图中(沿链轮宽度方向观察),该结构是从突起基端侧向突起末端侧变窄的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状的块体,并且齿部116的末端部以形成朝向链轮径向外侧的突起的方式弯曲。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并且可以采用图15A和图15B中示出的齿部162的结构。如图15A和图15B所示,齿部162的由构成末端部162A和推动面162B的部分划界的部分形成为厚度减小部164。换言之,具有块形状的齿部162的中央部分形成了朝向链轮径向内侧凹陷的厚度减小部164。因而,因为在齿部162上形成了厚度减小部164,所以可以减小齿部162的重量,并且可以减小链轮112的重量。因此,可以减小履带行进装置110的重量。
也可以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和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采用齿部162的结构(形成厚度减小部164的结构)。
上文中说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具有如下结构:通过芯20的履带宽度方向中心的直线与通过橡胶体16的履带宽度方向中心的直线一致,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芯20的上述直线可以相对于橡胶体16的上述直线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偏移。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用于加强橡胶履带14的加强层42埋设在橡胶履带14中,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不使用加强层42,而可以形成如下结构:在履带圆周方向上彼此相邻的芯20通过连接构件(例如,环状连接构件等)彼此连接,或者形成在芯上的连接构件(例如,钩和销等)彼此连接,由此通过被连接而形成的无端状的芯来加强橡胶履带14。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橡胶体16作为弹性体的示例由橡胶形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除了橡胶,橡胶体16可以由弹性物(elastomer)等形成。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芯20由金属制造,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只要提供了用于橡胶履带14的规格的充分的强度,芯20可以由例如树脂制造。
在前文中已经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已经说明了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实施方式是示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多种变型。应该清楚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受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限制。
附图标记说明
12 履带行进装置
14 橡胶履带(弹性履带)
16 橡胶体(弹性体)
20 芯
24 突起
30 轮部支撑面
32 接合凹部
32A 底面(齿部支撑面)
100 链轮(驱动轮)
102 轮部
102A 外周面
104 齿部
110 履带行进装置
112 链轮(驱动轮)
114 轮部
116 齿部
130 履带行进装置
132 链轮(驱动轮)
134 齿部
134C 平坦面(被支撑面)
140 橡胶履带
142 接合凹部
144 台阶面(齿部支撑面)
150 倾斜面(被支撑面)
152 倾斜面(齿部支撑面)
154 平坦面(被支撑面)
156 台阶面(齿部支撑面)
158 倾斜面(被支撑面)
160 倾斜面(齿部支撑面)
162 齿部
CL 中心线
E 链轮圆周方向
T 链轮宽度方向
K 链轮径向
S 履带周向
W 履带宽度方向
IN 履带内侧
OUT 履带外侧
Claims (4)
1.一种履带行进装置,其包括:
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设置有:
轮部,所述轮部被安装于驱动轴,和
齿部,所述齿部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于所述轮部的侧部,所述齿部相对于所述轮部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和弹性履带,所述弹性履带设置有: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为围绕所述驱动轮卷绕的无端状,
轮部支撑面,所述轮部支撑面设置于所述弹性体的内周部并且对所述轮部进行支撑,和
接合凹部,所述接合凹部在长度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于所述内周部的宽度方向两侧,以夹着所述轮部支撑面,并且所述接合凹部朝向所述外周侧凹陷,所述齿部被插入所述接合凹部内并与所述接合凹部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行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合凹部处形成支撑所述齿部的齿部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行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部支撑面形成于构成所述接合凹部的宽度方向侧壁处,并且
在所述齿部处形成被支撑面,所述被支撑面将被支撑在形成于所述宽度方向侧壁的所述齿部支撑面。
4.一种弹性履带,其包括: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为围绕驱动轮卷绕的无端状;
芯,所述芯以在弹性体周向上间隔开的方式埋设在所述弹性体内,并且所述芯在弹性体宽度方向上延伸,各芯处形成有朝向弹性体内侧突出的一对突起,所述一对突起在弹性体宽度方向两侧夹着所述芯的弹性体宽度方向中央部;
轮部支撑面,所述轮部支撑面形成在所述弹性体的在弹性体周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芯的所述中央部之间,并且所述轮部支撑面相对于所述中央部布置在所述弹性体内侧并对所述驱动轮进行支撑;和
接合凹部,所述接合凹部在在弹性体周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芯的所述突起之间形成于弹性体宽度方向两侧,以夹着所述弹性体的所述轮部支撑面,所述接合凹部朝向弹性体外侧凹陷,并且设置于所述驱动轮的外周并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齿部被插入到所述接合凹部内并与所述接合凹部接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83536 | 2011-04-05 | ||
JP2011083536 | 2011-04-05 | ||
PCT/JP2012/059415 WO2012137887A1 (ja) | 2011-04-05 | 2012-04-05 | クローラ走行装置及び弾性クロー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92258A true CN103492258A (zh) | 2014-01-01 |
CN103492258B CN103492258B (zh) | 2016-01-20 |
Family
ID=46969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1675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2258B (zh) | 2011-04-05 | 2012-04-05 | 履带行进装置和弹性履带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45964B2 (zh) |
EP (1) | EP2695801B1 (zh) |
JP (1) | JP5781154B2 (zh) |
CN (1) | CN103492258B (zh) |
WO (1) | WO2012137887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99426A (zh) * | 2014-01-10 | 2016-08-24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弹性履带 |
CN107041135A (zh) * | 2014-12-22 | 2017-08-11 | 卡特彼勒公司 | 可翻转的履带链节系统 |
CN107107973A (zh) * | 2014-12-12 | 2017-08-29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弹性履带驱动机构 |
CN107150726A (zh) * | 2016-03-02 | 2017-09-12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橡胶履带 |
CN107614361A (zh) * | 2015-06-05 | 2018-01-19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履带 |
CN111216816A (zh) * | 2018-11-26 | 2020-06-02 |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特种车辆用橡胶履带驱动结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001129A (ja) * | 2011-06-10 | 2013-01-07 | Yanmar Co Ltd | 作業車両 |
DE102014001006A1 (de) * | 2014-01-29 | 2015-07-30 | Hans Hall Gmbh | Traktionskette für eine Raupenkette eines Kettenfahrzeugs sowie Bausatz für eine Raupenkette |
CN103909987A (zh) * | 2014-04-01 | 2014-07-09 | 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 | 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橡胶履带驱动轮 |
DE112015006761T5 (de) * | 2015-10-22 | 2018-04-12 | Komatsu Ltd. | Fahr-Einheit und Arbeitsfahrzeug |
CN106005076B (zh) * | 2016-06-21 | 2018-03-02 | 上海华向橡胶履带有限公司 | 带限位结构的弧面型橡胶履带铁齿 |
EP3668780B1 (en) * | 2017-08-16 | 2023-10-04 | Camso Inc. | Track for traction of a vehicle |
CN110525529B (zh) * | 2019-08-29 | 2024-04-02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三角履带轮及其被动式导向系统和驱动齿导向装置 |
US11866107B2 (en) | 2020-03-31 | 2024-01-09 | Soucy International Inc. | Track and wheel for a track system, and track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63067A (ja) * | 1993-03-15 | 1994-09-20 |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 弾性クローラ装置 |
JPH09301227A (ja) * | 1996-05-18 | 1997-11-25 | Bridgestone Corp | ゴムクロ−ラの駆動輪 |
CN1330009A (zh) * | 2000-06-28 | 2002-01-09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履带行走装置 |
CN101380977A (zh) * | 2007-09-04 | 2009-03-11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橡胶履带和适用于橡胶履带的链轮、以及橡胶履带用芯骨 |
WO2011034125A1 (ja) * | 2009-09-16 | 2011-03-24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ゴムクロー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961233U (zh) * | 1972-09-11 | 1974-05-29 | ||
JPS5581475U (zh) * | 1978-12-02 | 1980-06-05 | ||
JPS6279681U (zh) * | 1985-11-09 | 1987-05-21 | ||
JPH0717215B2 (ja) * | 1986-06-26 | 1995-03-01 |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 クローラー式走行装置 |
JPH0177586U (zh) * | 1987-11-13 | 1989-05-25 | ||
US4961395A (en) * | 1989-01-23 | 1990-10-09 | Coast Machinery | Amphibious vehicle with improved track securement and guide means |
US5131731A (en) * | 1991-01-28 | 1992-07-21 | Power Equipment Corporation | Drive system for a track type vehicle |
JPH0648333A (ja) * | 1991-05-31 | 1994-02-22 | Fukuyama Rubber Kogyo Kk | 高弾性ゴムクローラ |
US5632537A (en) * | 1993-06-04 | 1997-05-27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rawler belt for crawler motor vehicle |
JPH11198871A (ja) | 1998-01-10 | 1999-07-27 | Bridgestone Corp | 内周駆動型ゴムクロ−ラ |
JP3658536B2 (ja) * | 2000-06-23 | 2005-06-08 | 大陸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 弾性クローラ |
SG130936A1 (en) * | 2001-09-11 | 2007-04-26 | Soucy Int Inc | Endless track for high speed multi-terrain vehicles |
US7201457B2 (en) * | 2002-03-15 | 2007-04-10 | Fukuyama Gomu Kogyo Kabushiki Gaisha | Rubber crawler and crawler traveling equipment |
US6869153B2 (en) * | 2002-04-09 | 2005-03-22 | Deere & Company | Track and track assembly for a track laying vehicle |
WO2004083024A1 (en) * | 2003-03-18 | 2004-09-30 | Soucy International Inc. | Elastomeric traction band with lug reinforcements |
JP4069085B2 (ja) * | 2004-02-04 | 2008-03-26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ゴムクローラ |
US7296862B2 (en) * | 2004-05-12 | 2007-11-20 |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 Collapsible track undercarriage for installation and tensioning |
US7226137B2 (en) * | 2004-11-10 | 2007-06-05 |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 Stop pin for track tension assembly |
JP2009078796A (ja) | 2007-09-05 | 2009-04-16 | Bridgestone Corp | ゴムクローラ及びこれに適したスプロケット |
JP5474480B2 (ja) * | 2009-10-01 | 2014-04-16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スプロケ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ゴムクローラ組込体 |
JP5784320B2 (ja) * | 2011-02-15 | 2015-09-24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クローラ用芯金、及び弾性クローラ |
-
2012
- 2012-04-05 CN CN201280016750.7A patent/CN10349225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4-05 US US14/009,375 patent/US9545964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4-05 EP EP12768395.1A patent/EP2695801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04-05 WO PCT/JP2012/059415 patent/WO201213788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4-05 JP JP2013508932A patent/JP5781154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63067A (ja) * | 1993-03-15 | 1994-09-20 |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 弾性クローラ装置 |
JPH09301227A (ja) * | 1996-05-18 | 1997-11-25 | Bridgestone Corp | ゴムクロ−ラの駆動輪 |
CN1330009A (zh) * | 2000-06-28 | 2002-01-09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履带行走装置 |
CN101380977A (zh) * | 2007-09-04 | 2009-03-11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橡胶履带和适用于橡胶履带的链轮、以及橡胶履带用芯骨 |
WO2011034125A1 (ja) * | 2009-09-16 | 2011-03-24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ゴムクローラ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99426A (zh) * | 2014-01-10 | 2016-08-24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弹性履带 |
CN105899426B (zh) * | 2014-01-10 | 2018-05-18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弹性履带 |
CN107107973A (zh) * | 2014-12-12 | 2017-08-29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弹性履带驱动机构 |
US10308297B2 (en) | 2014-12-12 | 2019-06-04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Elastic crawler drive mechanism |
CN107107973B (zh) * | 2014-12-12 | 2019-06-25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弹性履带驱动机构 |
CN107041135A (zh) * | 2014-12-22 | 2017-08-11 | 卡特彼勒公司 | 可翻转的履带链节系统 |
CN107614361A (zh) * | 2015-06-05 | 2018-01-19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履带 |
US10618578B2 (en) | 2015-06-05 | 2020-04-14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Crawler |
CN107150726A (zh) * | 2016-03-02 | 2017-09-12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橡胶履带 |
CN111216816A (zh) * | 2018-11-26 | 2020-06-02 |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特种车辆用橡胶履带驱动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545964B2 (en) | 2017-01-17 |
EP2695801B1 (en) | 2016-12-21 |
JPWO2012137887A1 (ja) | 2014-07-28 |
EP2695801A4 (en) | 2015-02-25 |
EP2695801A1 (en) | 2014-02-12 |
JP5781154B2 (ja) | 2015-09-16 |
US20140042801A1 (en) | 2014-02-13 |
WO2012137887A1 (ja) | 2012-10-11 |
CN103492258B (zh) | 2016-0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92258B (zh) | 履带行进装置和弹性履带 | |
WO2014010378A1 (ja) | ゴムクローラ | |
US9446805B2 (en) | Track assembly having arcuate crawler shoes | |
EP3133000B1 (en) | Endless track | |
CN102686475B (zh) | 链轮和具有该链轮的橡胶履带组装体 | |
US9592865B2 (en) | Track assembly having dual-sprocket drive wheel | |
JP2009248924A (ja) | ゴムクローラ | |
JP2011046276A (ja) | ゴムクローラ | |
EP3356211B1 (en) | Self aligning idler wheel design for rubber tracks | |
JP2013166475A (ja) | 弾性クローラ | |
JP2013001349A (ja) | クローラ用芯金、弾性クローラ | |
JP5784322B2 (ja) | 弾性クローラ | |
JP2007230266A (ja) | ゴムクローラ | |
JP2012218639A (ja) | ゴムクローラ | |
EP3132999B1 (en) | Crawler | |
JP7310375B2 (ja) | 弾性クローラ | |
JP4423110B2 (ja) | 弾性クローラ | |
JP2016107990A (ja) | クローラ | |
JP5390303B2 (ja) | ゴムクローラ用スプロケット | |
JPH08244657A (ja) | 内周駆動型ゴムクロ−ラ及びスプロケット | |
WO2015174367A1 (ja) | 弾性クローラ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クローラ走行装置 | |
JP6479319B2 (ja) | ゴムクローラ | |
WO2014136912A1 (ja) | 弾性クローラ | |
JPH07215248A (ja) | 弾性クローラを用いた走行装置 | |
WO2015159632A1 (ja) | クロー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