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0545A - 集配电环、电动机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集配电环、电动机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0545A
CN103490545A CN201310111319.7A CN201310111319A CN103490545A CN 103490545 A CN103490545 A CN 103490545A CN 201310111319 A CN201310111319 A CN 201310111319A CN 103490545 A CN103490545 A CN 103490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ing
contact
coiling
mak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13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冨田和彦
江上健一
二森敬浩
渡边和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able Ltd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able Ltd
Hitachi Cable Fine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able Ltd, Hitachi Cable Fine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abl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90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0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8Connecting winding sections; Forming leads; Connecting leads to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用除去定子的绕线的绝缘包覆,就能够得到用于向该绕线集配电的电连接的集配电环、电动机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集配电环(10)具备集电环(21),该集电环(21)对定子(11)的绕线(111)进行集电及配电该定子(11)在配置为环状的多个齿部(110)上缠绕被绝缘包覆的绕线(111)而成,集电环(21)将圆弧状的多个导电部件(210)结合为环状而成,多个导电部件(210)在各自的周向的两端部具有端子部(212),端子部(212)彼此与绕线(111)的端部(111a)一起被焊接,端子部(212)具有在焊接时与绕线(111)的端部(111b)接触的接触面(216a)和成为端子部(212)彼此的接点的接触面(215a)。

Description

集配电环、电动机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配电环、电动机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例如对三相交流马达中的定子的绕线进行马达电流的集配电(集电以及配电)的集配电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配电部件(集配电环)将圆弧状的多个框架零件连结为环状而形成环状。在各个框架零件的端部,在其前端部通过弯曲加工形成有除去了绝缘包覆的端子部。多个框架零件中,相互邻接的一对框架零件是一方的框架零件的端子部和另一方的框架零件的端子部与定子的绕线一起通过锡焊或者焊接结合的。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016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定子的绕线上,在铜等导体的表面上形成有例如利用涂瓷的绝缘包覆,所以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配电部件中,在将绕线的端部锡焊或者焊接到框架零件的端子部时,需要预先将绕线的绝缘包覆除去。即,在使配电部件和定子的绕线电连接时,需要除去绕线的绝缘包覆的工序,该工序中的作业工时妨碍了低成本化以及作业时间的缩短。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用除去定子绕线的绝缘包覆,就能够得到用于向该绕线集配电的电连接的集配电环、电动机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将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集配电环,其具备多个环状的集电环,该集电环对定子的绕线进行集电及配电,所述定子在配置为环状的多个齿部上缠绕被绝缘包覆的绕线而成,所述集电环将圆弧状的多个导电部件结合为环状而成,所述多个导电部件在各自的周向的两端部具有端子部,所述端子部彼此与所述绕线的端部一起被焊接,所述端子部具有在焊接时与所述绕线的端部接触的第1接触面和成为所述端子部彼此的接点的第2接触面。
而且,本发明将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具备所述集配电环、所述定子、通过所述绕线的磁场而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的转子的电动机。
而且,本发明将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电动机的制造方法,该电动机具备在配置为环状的多个齿部上缠绕被绝缘包覆的绕线而成的定子、通过所述绕线的磁场而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的转子、以及对所述绕线进行集电及配电的环状的多个集电环,所述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具有:将构成所述集电环的圆弧状的多个导电部件,以形成于其各自两端部的端子部彼此对置的方式配置为环状的配置工序;不除去所述绝缘包覆就将所述绕线的端部插入所述端子部彼此之间的插入工序;将所述端子部向彼此相互接近的方向按压,而使所述端子部彼此接触,且在所述端子部彼此之间夹入所述绕线的端部的按压工序;以及对所述导电部件通电,将所述端子部彼此与所述绕线的端部一起焊接的焊接工序。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不用除去定子的绕线的绝缘包覆,就能够得到用于向该绕线集配电的电连接的集配电环、电动机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以及电动机的构成例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3(a)是表示集配电环的立体图,(b)是(a)的局部放大图。
图4表示第1集电环,(a)是主视图,(b)是立体图。
图5(a)是导电部件的主视图,(b)是立体图。(c)是表示成型为导电部件之前的金属板的俯视图。
图6(a)~(d)是表示与两个导电部件绕线的端部一起焊接而结合时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7表示中性线,(a)是俯视图,(b)是立体图。
图8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第1集电环,(a)是主视图,(b)是立体图。
图9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导电部件,(a)是主视图,(b)是立体图,(c)是局部放大图,(d)是表示成型为导电部件之前的金属板的俯视图。
图10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导电部件,(a)是主视图,(b)是局部放大图。
图11是第4实施方式的导电部件的第1及第2端子部的放大图。
图12(a)是表示将第5实施方式的中性线结合为环状的状态的主视图。(b)是中性线的主视图。
图13(a)是表示将第6实施方式的中性线及将中性线结合为环状的状态的主视图,(b)是中性线以及中性线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的主视图。
图16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导电部件的放大图,(a)是立体图,(b)是主视图。
图17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的主视图。
图18表示第9实施方式的导电部件,(a)是主视图,(b)是立体图,(c)是局部放大图,(d)是表示成型为导电部件之前的金属板的俯视图。
图19表示第9实施方式的导电部件的放大图,(a)是立体图,(b)是主视图。
图中:1—电动机,10、10A、10B—集配电环,11—定子,12—转子,20、20A—保持部件,20a—平面,20b—内周面,21、21A—第1集电环,21a、22a、23a—供电端子,21b—端子,21c—导线,21d—连接端子,22—第2集电环,23—第3集电环,24、24A、24B、24C—中性线,40a、40b—前端部,41a、41b—电极,51~53—第1~第3集电环,54—中性线,110—齿部,111、112、113—绕线,111a、112a、113a—端部,111b、112b、113b—端部,120—转子铁芯,121—磁铁,200—保持部件,200a—内周面,201~204—保持槽,210、210A、210B、210C、510、710、810—导电部件,211、221、231、241、241A、241B、241C、511、711、811—圆弧部,211a—折弯部,212、222、232、242、512、522、532、542、712、812—端子部,212A~212E—端子部,213、514、714—弯曲部,213a—第1区域,213b—第2区域,213c—第3区域,214—延伸部,214a—第1延伸部,214b—第2延伸部,214c—第3延伸部,215、215A~215C—接触部,215a~215d、513a、516a、713a、813a—接触面(第2接触面),216、515、715、815—焊接部,216a、515a、715a、815a—接触面(第1接触面),217—接触部,217a—接触面,241a、241b、241c、241d—折弯部,242、242A—端子部,243—延伸部,244—接触部,245—焊接部,246—延伸部,247—接触部,247a—接触面,248—焊接部,248a—接触面,310、310A—金属板,311、311A—第1板部,312、312A—第2板部,313—连结部,513、713、813—第1直线部,516、716、816—第2直线部,611—第1板部,612—第2板部,S—间隙,S1、S2—空间,W1、W2、W3、W4—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以及具备该集配电环的电动机的构成例的说明图。
该电动机1具备作为固定件的定子11、作为旋转件的转子12、对定子11进行马达电流的集电以及配电的集配电环10。
在由磁性材料构成的配置为环状的多个齿部110上缠绕例如通过涂瓷绝缘包覆的多个相的绕线111、112、113而形成定子11。各齿部110上缠绕有U相的绕线111、V相的绕线112、或者W相的绕线113。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绕线111、112、113为剖面矩形状的平角电线的情况。
集配电环10具备对绕线111、112、113进行集配电的第1~第3集电环21~23以及多个中性线24、以及保持这些的保持部件20。在第1~第3集电环21~23上的周向的一个地方设置有供电端子21a、22a、23a。供电端子21a、22a、23a向第1~第3集电环21~23的径向外侧突出,与未图示的逆变器的输出端子连接。
第1~第3集电环21~23将从逆变器输出的马达电流分别分配给电动机1的U相、V相、W相的各绕线111、112、113。这些第1~第3集电环21~23以及多个中性线24保持在由树脂构成的环状保持部件20。
U相的绕线111的一方的端部111a与第1集电环21电连接。U相的绕线111的另一方的端部111b与中性线24电连接。同样地,V相以及W相的绕线112、113的一方的端部112a、113a与第2以及第3集电环22、23电连接,绕线112、113的另一方的端部112b、113b与中性线24电连接。
转子12具有通过未图示的轴承与定子11在同轴上能够旋转地进行支承的转子铁芯120、固定在转子铁芯120的外周面的具有多个磁极的磁铁121。
从未图示的逆变器向U相、V相、W相的各绕线111、112、113供给相位相差120°的正弦波状的马达电流,在定子11形成旋转磁场。对于转子12而言,磁铁121受到因该旋转磁场的吸引力以及排斥力所引起的旋转力,利用该旋转力相对于定子11旋转。
(保持部件20的构成)
图2是表示保持部件20的立体图。保持部件20例如由注塑成型的树脂形成。
保持部件20具有保持第1集电环21的多个保持槽201、保持第2集电环22的多个保持槽202、保持第3集电环23的多个保持槽203、以及保持多个中性线24的多个保持槽204。这些保持槽201~204形成为从保持部件20的平面20a(相对于保持部件20的径向平行的轴向一端面)朝向厚度方向(保持部件20的轴向)凹陷。
而且,从平面20a侧观察时,保持槽201~204形成为圆弧状。保持槽204设置在保持槽203的内侧,保持槽203设置在保持槽202的内侧,保持槽202设置在保持槽201的内侧。
另外,对于保持部件20而言,也可以在将第1~第3集电环21~23以及多个中性线24收纳至保持槽201~204之后,除了与绕线111、112、113连接的部分以外进行树脂模制。
(集配电环10的构成)
图3(a)是表示集配电环10的立体图。图3(b)是(a)的局部放大图。
第1集电环21具有收纳在保持部件20的保持槽201的多个圆弧部211、以及设置在各个圆弧部211的两端部的端子部212。同样地,第2以及第3集电环22、23具有收纳于保持部件20的保持槽202、203的多个圆弧部221、231和设置在各个圆弧部221、231的两端部的端子部222、232。
中性线24具有收纳于保持部件20的保持槽204的圆弧部241、以及设置在圆弧部241的两端部以及中央部的3个端子部242。
圆弧部211、221、231、241与端子部212、222、232、242在保持部件20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端子部212、222、232、242在保持部件20的平面20a的一侧位于保持槽201~204的外部。
第1集电环21的端子部212与中性线24的圆弧部241交叉,与保持部件20的内周面20b相比向内部突出。第2集电环22的端子部222与第1集电环21的圆弧部211交叉,与保持部件20的内周面20b相比向内部突出。而且,第3集电环23的端子部232与中性线24的圆弧部241、第2集电环22的圆弧部221、以及第1集电环21的圆弧部211交叉,与保持部件20的内周面20b相比向内部突出。
中性线24的端子部242在第1集电环21的端子部212、第2集电环22的端子部222以及第3集电环23的端子部232的各个之间的位置,与保持部件20的内周面20b相比向内部突出。
(第1环槽21的构成)
接下来,将第1~第3环槽21~23中的第1环槽21为例,详细说明其构成。另外,第2环槽22以及第3环槽23也与第1环槽21同样地构成。
图4表示第1环槽21,(a)是主视图,(b)是立体图。图4(b)中,与第1环槽21一起图示了U相的绕线111的端部111a。
第1集电环21是将圆弧状的多个(8个)导电部件210结合为环状而构成。这些导电部件210中的一个与供电端子21a连接。
多个导电部件210中,形成于其两端部的端子部212彼此与U相的绕线111的端部111a一起被焊接。即,对于多个导电部件210中相互邻接的两个导电部件210而言,其一方的导电部件210的端子部212和另一方的导电部件210的端子部212与U相的绕线111的端部111a一起被焊接而结合。
(导电部件210的构成)
图5(a)是导电部件210的主视图,(b)是立体图。
导电部件210是将板状的导电体折弯而形成,一体具有圆弧部211和端子部212,整体的形状成型为圆弧状。圆弧部211在周向的两个地方的折弯部211a折弯,呈沿第1集电环21的周向延伸的弓形。端子部212相对于圆弧部211向第1集电环21的径向内侧突出。
端子部212具有弯曲部213、延伸部214、接触部215、以及焊接部216。这些各部中,弯曲部213设置在最靠近圆弧部211的一侧,在其内侧(第1集电环21的内侧)依次设置有延伸部214、接触部215、以及焊接部216。
弯曲部213连续设置于圆弧部211的端部,在圆弧部211的周向朝向中央部,即以朝向圆弧部211的另一方的端部突出的方式弯曲。本实施方式中,弯曲部213为U字状,平滑地连结沿着圆弧部211延伸的第1区域213a、第2区域213b、以及形成于第1区域213a和第2区域213b之间且沿着与圆弧部211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第3区域213c而形成。
延伸部214设置在弯曲部213(第2区域213b)与接触部215之间。延伸部214形成为朝着圆弧部211的圆弧中心延伸,将两个导电部件210在周向排列时,相互对置的两个延伸部214彼此平行的直线状。另外,延伸部214的长度在第1~第3集电环21~23中分别不同。
接触部215以朝向周向上相邻的其他导电部件210的端子部212突出的方式折弯形成为梯形状。在接触部215的其他导电部件210的端子部212侧的面形成有成为端子部212彼此的接点的平坦的接触面215a。
焊接部216设置在端子部212的前端部,经由绕线111的端部111a与周向上邻接的其他导电部件210的端子部212对置。在焊接部216,凸圆弧状地形成朝向绕线111的端部111a突出的接触面216a。
图5(c)是表示成型为导电部件210之前的金属板310的俯视图。
导电部件210是将具有导电性的板状的金属材冲裁为图5(c)所示的形状,将通过冲裁得到的金属板310通过例如冲压加工折弯而形成。
金属板310一体具有成为圆弧部211的第1板部311、成为端子部212的第2板部312、以及形成于第1板部311和第2板部312之间的连结部313。连结部313成为弯曲部213的一部分,连结第1板部311和第2板部312。第1板部311和第2板部312相互平行,在第1板部311和第2板部312之间形成有间隙S。
对一张金属材料进行冲裁,得到多个金属板310,对各个金属板310进行折弯而成型为导电部件210。
(电动机1的制造方法)
图6(a)~(d)是表示在电动机1的制造方法中,将两个导电部件210与绕线111的端部111a一起焊接而结合时的顺序的说明图。
该焊接具有将多个导电部件210的各个的端子部212彼此对置而配置为环状的配置工序、将绕线111的端部111a不除去绝缘包覆就插入至端子部212彼此之间的插入工序、将端子部212彼此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按压而使端子部212彼此接触且在端子部212彼此之间夹持绕线111的端部111a的按压工序、以及对导电部件210通电而将端子部212彼此与绕线111的端部111a一起焊接的焊接工序。
以下,详细地说明这些各工序。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相互结合的两个导电部件210中的一方的导电部件210作为“导电部件210ˊ”,在其各构成要素的符号上加上“ˊ”来说明。
(配置工序)
图6(a)是表示将导电部件210和导电部件210ˊ沿着第1集电环21的周向配置的状态。该配置工序中,使导电部件210的端子部212和导电部件210ˊ的端子部212ˊ沿着第1集电环21的周向相对。由此,端子部212的接触部215中的接触面215a和端子部212ˊ的接触部215ˊ中的接触面215aˊ经由缝隙状的空间S-1相对。而且,在焊接部216的接触面216a和焊接部216ˊ的接触面216aˊ之间形成有周向的宽度比空间S-1宽的空间S2
(插入工序)
图6(b)表示在接触面216a和接触面216aˊ之间的空间S2插入绕线111的端部111a的状态。如图4(b)所示,插入空间S2的绕线111的端部111a相对于第1集电环21的轴向平行。另外,在该状态下,接触面216a、216aˊ可以与绕线111的端部111a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按压工序)
图6(c)表示通过夹具40a、40b按压端子部212的接触部215和端子部212ˊ的接触部215ˊ按压,使接触部215的接触面215a和接触部215ˊ的接触面215aˊ接触的状态。夹具的前端部40a与接触部215的与接触面215a相反一侧的面接触,夹具的前端部40b与接触部215ˊ的与接触面215aˊ相反一侧的面接触。
由此,端子部212和端子部212ˊ电连接。而且,焊接部216的接触面216a以及焊接部216ˊ的接触面216aˊ由于端子部212的弹性,而弹性地与绕线111的端部111a接触。然而,没有除去绕线111的绝缘包覆,所以在接触面216a、216aˊ与端部111a的接点处,不能得到电导通。
(焊接工序)
图6(d)表示使一对电极41a、41b与焊接部216、216ˊ接触,对该电极41a、41b通电而焊接的状态。电极41a与焊接部216的与接触面216a的相反一侧的面接触,电极41b与焊接部216ˊ的与接触面216aˊ的相反一侧的面接触。
若对电极41a、41b通电,则在焊接工序的初始阶段,绕线111的端部111a和接触面216a、216aˊ不导通,所以经由接触部215的接触面215a和接触部215ˊ的接触面215aˊ流动电流。若由该电流引起的焦耳热加热接触部215、215ˊ以及焊接部216、216ˊ,则绕线111的端部111a的绝缘包覆熔化,焊接部216、216ˊ在接触面216a、216aˊ与绕线111的端部111a电导通。
若焊接部216、216ˊ和绕线111的端部111a导通,则从电极41a、41b供给来的电流的一部分经由接触面216a、216aˊ流向绕线111的端部111a。并且,由于流过该路径的电流的焦耳热,焊接部216、216ˊ和绕线111的端部111a焊接。由此,导电部件210和导电部件210ˊ结合,并且导电部件210、210ˊ和绕线111电连接。另外,关于第2集电环22以及第3集电环23也与第1集电环21同样地形成。
(中性线24的构成)
图7表示中性线24,(a)是俯视图,(b)是立体图。
中性线24将板状的导电体折弯而形成,一体具有圆弧部241和三个端子部242。圆弧部241在周向的两个地方的折弯部241a被折弯,呈沿保持部件20的周向延伸的弓形。端子部242设置在圆弧部241的两端部以及中央部。
端子部242形成为U字状,具有沿与圆弧部241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一对延伸部243、一对接触部244、以及一对焊接部245。一对延伸部243于圆弧部241连续形成,接触部244形成在延伸部243和焊接部245之间。
在中性线24的三个端子部242,在一对焊接部245之间,U相的绕线111、V相的绕线112、W相的绕线113分别通过焊接连接。并且,例如若从与接触部244接触的电极供给电流,则由于该电流的焦耳热而绕线111、112、113的绝缘包覆熔化,一对焊接部245与绕线111、112、113焊接。另外,在中性线24和绕线111、112、113的焊接中,经由形成为U字状的一对延伸部243而流动电流,所以接触部244彼此也可以不接触。而且,集配电环10中的多个中性线24相互不结合,而各个中性线24单独地保持于保持部件20的保持槽204。
(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得到以下所述的作用以及效果。
(1)绕线111、112、113的端部111a、112a、113a不用除去绝缘包覆就能够与第1~第3集电环21~23焊接,所以无需除去绝缘包覆的工序。由此,能够实现集配电环10以及电动机1的制造时间的缩短以及低成本化。
(2)第1集电环21是将多个导电部件210通过焊接结合为环状而构成的,所以与例如用板状的金属材料一体冲裁为环状集电环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效率。即,在一体冲裁环状集电环的情况下,不使用其内侧的圆板状的金属板,但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图5(c)所示的长方形状的金属板310形成导电部件210,相互挤紧间隙而能够利用金属材料冲裁多个该金属板310,所以能够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效率。另外,关于第2以及第3集电环22、23也相同。
(3)第1集电环21的周向上邻接的两个导电部件210和与绕线111的端部111a的焊接一起被结合。即,能够由一个工序进行导电部件210彼此的结合和与绕线111的电连接,所以能够实现集配电环10以及电动机1的制造时间的进一步缩短以及低成本化。
(4)第1~第3集电环21~23中,端子部212、222、232与保持部件20的内周面20b相比向内部突出,所以例如图4(b)所示,不用使与定子11的轴向平行地拉出的绕线111、112、113的端部111a、112a、113a折弯,就能够与端子部212、222、232焊接。由此,能够减少作业工时。
(5)焊接部216设置在与接触部215相比靠近端子部212的前端侧(与圆弧部211相反一侧)。即,接触面216a设置在与接触面215a相比更靠端子部212的前端侧,所以在按压工序中,使接触面215a彼此接触时,能够通过焊接部216的接触面216a适当地夹持绕线111的端部111a。即,为了可靠地焊接焊接部216和绕线111,希望焊接部216弹性地推压端部111a,以便伴随着这些接触部位的熔化,焊接部216进一步向绕线111的端部111a侧位移。假设,焊接部216设置在与接触部215相比更靠端子部212的根部侧(延伸部214侧),则焊接部216的位移被延伸部214限制,不能得到伴随熔化,焊接部216向绕线111的端部111a侧位移的效果。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将接触面216a设置在与接触面215a相比更靠端子部212的前端侧,由此能够使焊接部216与绕线111的焊接更可靠。
(6)绕线111是平角电线,接触面216a是凸圆弧状,所以与例如接触面216a为平坦的面的情况相比,焊接部216和绕线111的端部111a的接触面积变小。由此,将焊接部216和绕线111之间流动的电流集中在狭小的范围,所以这些接触部位中,温度局部性变高,能够更可靠地进行绕线111和焊接部216的焊接。
(7)端子部212在延伸部214的圆弧部211侧具有弯曲部213,所以在按压工序中端子部212容易弯曲,将接触部215的接触面215a彼此更可靠地面接触,例如能够抑制接触面215a彼此接触不充分而用于焊接的电流的电阻值上升。由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端子部212和绕线111的焊接。
(8)在端子部212设置有弯曲部213,所以在如图5(c)所示的金属板310中,第1板部311和第2板部312经由间隙S相对。即,第2板部312成为在连结部313向第1板部311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折回的形状,所以金属板310的长边方向的尺寸缩短,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效率。
(9)关于绕线111、112、113的端部111b、112b、113b和中性线24的端子部242的连接,也与第1集电环21和绕线111的端部111a的连接相同,不用除去绝缘包覆就能够进行焊接,能够实现集配电环10以及电动机1的进一步的制造时间的缩短以及低成本化。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8以及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图8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第1集电环21A,(a)是主视图,(b)是立体图。图9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导电部件210A,(a)是主视图,(b)是立体图,(c)是局部放大图,(d)是成型为导电部件210A之前的金属板310A的俯视图。
其中,在第2实施方式以及后述的第3至第8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或者对应的符号及名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8(a)以及(b)所示,第1集电环21A是将多个导电部件210A结合为环状而形成的,在其中的一个导电部件210A上设置有端子21b。端子21b通过导线21c和与逆变器的连接端子21d连接。
如图9(a)以及(b)所示,导电部件210A一体具有圆弧部211和两个端子部212A。端子部212A设置在圆弧部211的两端部。
端子部212A具有延伸部214A、接触部215A、以及焊接部216。端子部212A中的接触部215A的接触面215b形成为凸圆弧状。端子部212A除了不具有弯曲部213,接触面215b形成为凸圆弧状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端子部212的构成相同。
在结合该导电部件210A彼此(导电部件210A以及导电部件210Aˊ)时,如图9(c)所示,使接触面215b和接触面215bˊ接触,经由该接触面215b、215bˊ通上用于焊接的电流。除此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同样地导电部件210A彼此之间被结合。
导电部件210A是将图9(d)所示的金属板310A折弯而成型的。金属板310A一体具有成为圆弧部211的第1板部311A和成为端子部212A的第2板部312A,第2板部312A从第1板部311A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进一步沿着该长边方向突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1)~(6)的作用及效果相同的作用及效果。而且,接触面215b为凸圆弧状,所以焊接工序中的接触部215A彼此的接触面积比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小。由此,焊接工序中的接触面215b的温度变高,除焊接部216外,接触部215A彼此也变得容易焊接。由此,能够提高导电部件210A彼此的结合强度。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0来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图10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导电部件210B,(a)是主视图,(b)是局部放大图。
导电部件210B一体具有圆弧部211、第1端子部212B、第2端子部212C。第1端子部212B设置在圆弧部211的两端部中的一方的端部,第2端子部212C设置在圆弧部211的两端部中的另一方的端部。
第1端子部212B具有弯曲部213、延伸部214、接触部215B、以及焊接部216。接触部215B中的接触面215c形成为平坦的面。接触部215B的相对于焊接部216的突出量形成为比第1实施方式的端子部212中的接触部215相对于焊接部216的突出量大。
第2端子部212C具有弯曲部213、接触部217、以及焊接部216。接触部217形成为直线状,兼具第1实施方式的端子部212的延伸部214以及接触部215的功能。接触部217的一方的面作为与邻接的其他导电部件210B中的接触面215c接触的平坦的接触面217c而形成。
结合该导电部件210B彼此(导电部件210B以及导电部件210Bˊ)时,如图10(b)所示,使接触面217a和接触面215cˊ接触,经由该接触面217a及接触面215cˊ通上用于焊接的电流。其他,与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同样地结合导电部件210B彼此。
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1)~(7)的作用以及效果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图11是第4实施方式的导电部件210C中的第1以及第2端子部212D、212E的放大图。第1端子部212D设置在圆弧部211的两端部中的一方的端部,第2端子部212E设置在圆弧部211的两端部中的另一方的端部。
第1端子部212D具有沿着与圆弧部211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第1延伸部214a、从第1延伸部214a的前端部沿着与圆弧部211相反一侧延伸的第2延伸部214b、接触部215C、以及焊接部216。接触部215C中,接触面215d形成为凸圆弧状。
第2端子部212E具有与第1延伸部214a平行地延伸的第3延伸部214c、接触部217、以及焊接部216。接触部217与第3实施方式的接触部217同样地构成。接触部217形成为与第3延伸部214c正交,与圆弧部211平行地相对。
结合该导电部件210C彼此(导电部件210C以及导电部件210Cˊ)时,使接触面217a和接触面215dˊ接触,经由该接触面217a以及接触面215dˊ通上用于焊接的电流。接触部217和接触部215C在将多个导电部件210C结合为环状而成的集电环的径向上被按压。其他,与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同样地导电部件210C彼此之间被结合。
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1)~(6)的作用及效果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5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图12(a)是表示将第5实施方式的中性线24A结合为环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2(b)是中性线24A的主视图。
中性线24A一体具有圆弧部241A、设置在圆弧部241A的两端部的两个端子部242A、设置在两个端子部242A之间的两个端子部242。
圆弧部241A在周向的3个地方的折弯部241b折弯,形成为弓形。两个端子部242设置在邻接的两个折弯部241b之间。端子部242A与第1实施方式的中性线24的端子部242同样地构成。
端子部242A具有延伸部246、设置在延伸部246的前端侧的接触部247、以及设置在接触部247的前端侧的焊接部248。在接触部247形成有凸圆弧状的接触面247a。在焊接部248形成有与绕线111的端部111b接触的接触面248a。
周向上邻接的两个中性线24A通过焊接端子部242A彼此而结合。这两个中性线24A中,在一方的中性线24A的接触面248a和另一方的中性线24A的接触面248a之间夹持有绕线111的端部111b,各个的中性线24A的焊接部248彼此与绕线111的端部111b一起被焊接。
而且,在端子部242的一对焊接部245之间,绕线111的端部111b也被焊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9)的作用以及效果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6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图13(a)是表示将第6实施方式的中性线24B及中性线24C结合为环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3(b)是中性线24B以及中性线24C的主视图。
中性线24B具有圆弧部241B、端子部242、以及端子部242A。圆弧部242B在周向的中央部的1个地方的折弯部241c折弯,形成为弓形。端子部242设置在圆弧部242B的一方的端部,端子部242A设置在圆弧部241B的另一方的端部。
中性线24C具有圆弧部241C、端子部242、以及端子部242A。圆弧部241C在周向的中央部的1个地方的折弯部241d折弯,形成为弓形。中性线24C中端子部242以及端子部242A的配置与中性线24B相反。即,中性线24C以及中性线24B形成为对称形状。
中性线24B和中性线24C通过将端子部242A彼此与绕线111的端部111b一起焊接而结合。中性线24B中的端子部242A的焊接部248和中性线24C中的端子部242A的焊接部248之间夹持有绕线111的端部111b,中性线24B、24C的焊接部248彼此与绕线111的端部111b一起焊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9)的作用以及效果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7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4来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图14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10A的主视图。
该集配电环10A中,在保持部件200为将包含第1~第3集电环21~23以及多个中性线24的整体进行树脂模制的构成上,与第1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10不同,除此以外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保持部件200形成为环状,端子部212、222、232、242从其内周面200a向内部突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1)~(9)的作用及效果相同的作用及效果。而且,在端子部212的焊接部216(参照图6)焊接绕线111的端部111b时在端子部212产生的应力通过接触部215缓和,所以能够抑制在保持部件200的内周面200a中的端子部212的导出部附近产生龟裂等。另外,第2以及第3集电环22、23的端子部222、232也相同。
[第8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5以及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图15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10B的主视图。图16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导电部件510的放大图,(a)是立体图,(b)是主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10B,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10的第1~第3集电环21~23,具备第1~第3集电环51~53,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10的中性线24,具备中性线54。而且,第1~第3集电环51~53以及中性线54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20,保持于保持部件20A。保持部件20A与第1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20相同,形成有用于收纳第1~第3集电环51~53以及中性线54的多个保持槽。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1集电环51中的第1端子部512及第2端子部612、第2集电环52中的第1端子部522及第2端子部622、第3集电环53中的第1端子部532及第2端子部632、以及中性线54的端子部542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第3集电环21~23以及中性线24的端子部221、222、232、242的形状不同。第1实施方式的第1~第3集电环21~23以及中性线24的端子部212、222、232、242与保持部件20的内周面20b相比向内部突出,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第1集电环51中的第1端子部512及第2端子部612、第2集电环52中的第1端子部522及第2端子部622、第3集电环53中的第1端子部532及第2端子部632、以及中性线54的端子部542分别沿着第1~第3集电环51~53以及中性线54的周向设置。
构成第1集电环51的导电部件510一体具有圆弧部511和第1端子部512以及第2端子部612。第1端子部512以及第2端子部612以沿着第1集电环51的周向从圆弧部511的两端部延伸的方式形成。
第1端子部512具有第1直线部513、弯曲部514、焊接部515、以及第2直线部516,从圆弧部511侧依次配置有第1直线部513、弯曲部514、焊接部515、以及第2直线部516。即,弯曲部514及焊接部515被夹在第1直线部513和第2直线部516之间。焊接部515的接触面515a形成为凸圆弧状。
第2端子部612具有第1直线部613、焊接部615、以及第2直线部616,从圆弧部511侧依次配置有第1直线部613、焊接部615以及第2直线部616。即,焊接部615被夹在第1直线部613与第2直线部616之间。焊接部615的接触面615a形成为凸圆弧状。而且,第2端子部612不具有弯曲部。另外,在图16中,第2端子部612作为第2端子部612ˊ、第1直线部613作为第1直线部613ˊ,焊接部615作为焊接部615ˊ,第2直线部616作为第2直线部616ˊ表示。
本实施方式中,第1端子部512以及第2端子部612中的导电部件510的第1集电环51的轴向宽度W1是与圆弧部511中的导电部件510的第1集电环51的轴向宽度W2相同的尺寸。
第1集电环51使导电部件510彼此(导电部件510以及导电部件510ˊ)结合而形成,如图16(b)所示,使第1端子部512中的第1直线部513的接触面513a和第2端子部612ˊ中的第2直线部616ˊ的接触面616aˊ相对。由此,第1端子部512中的焊接部515的接触面515a和第2端子部612ˊ中的焊接部615ˊ的接触面615aˊ相对。
在第1端子部512中的焊接部515和第2端子部612ˊ中的焊接部615ˊ之间插入绕线111的端部111a,结合导电部件510彼此(导电部件510以及导电部件510ˊ)时,经由第1端子部512中的接触面513a及第2端子部612ˊ中的接触面616aˊ通上用于焊接的电流。由此,焊接部515以及焊接部615ˊ和绕线111的端部111a焊接,导电部件510、510ˊ和绕线111电连接。另外,第2集电环52及第3集电环53也与第1集电环51同样地形成。
本实施方式中,在导电部件510、510ˊ和绕线111焊接之后,第1端子部512中的接触面513a和第2端子部612ˊ中的接触面616aˊ也保持焊接的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作用及效果之外,得到以下的作用及效果。
第1端子部512以及第2端子部612沿着第1集电环51的周向从圆弧部511延伸而形成,所以无需像第1实施方式的使第1~第3集电环21~23的端子部212、222、232与保持部件20的内周面20b相比向内部突出的工序,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另外,在第2集电环52以及第3集电环53中,也能够得到相同的作用及效果。而且,能够实现集配电环10B的径向上的小型化。
[第9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7~图19说明第9实施方式。图17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10C的主视图。图18表示第9实施方式的导电部件710,(a)是主视图,(b)是立体图,(c)是局部放大图,(d)是表示成型为导电部件710之前的金属板810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10C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10的第1~第3集电环21~23,具备第1~第3集电环71~73,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集配电环10的中性线24,具备中性线74。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1~第3集电环71~73以及中性线74的端子部712、722、732、742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第3集电环21~23及中性线24的端子部212、222、232、242的形状不同。第1实施方式的第1~第3集电环21~23以及中性线24的端子部212、222、232、242与保持部件20的内周面20b相比向内部突出,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第1~第3集电环71~73以及中性线74的端子部712、722、732、742与第8实施方式相同,分别沿着第1~第3集电环51~53以及中性线54的周向设置。
如图18(a)以及(b)所示,构成第1集电环71的导电部件710一体具有圆弧部711和两个端子部712。两个端子部712以沿着第1集电环71的周向从圆弧部711的两端部延伸的方式形成。
端子部712具有第1直线部713、弯曲部714、焊接部715、以及第2直线部716,从圆弧部711侧依次配置有第1直线部713、弯曲部714、焊接部715、以及第2直线部716。即,弯曲部714以及焊接部715被夹在第1直线部713和第2直线部716之间。焊接部715的接触面715a形成为凸圆弧状。
第1集电环71使导电部件710彼此(导电部件710以及导电部件710ˊ)结合而形成,如图18(c)所示,使第1直线部713的接触面713a和第2直线部716ˊ的接触面716aˊ相对,使第1直线部713ˊ的接触面713aˊ和第2直线部716的接触面716a相对。由此,焊接部715的接触面715a和焊接部715ˊ的接触面715aˊ相对。即,作为第2接触面的接触面713a、716aˊ以及接触面713aˊ、716a设置在夹着作为第1接触面的接触面715a、715aˊ的两个地方。
导电部件710是将图18(d)所示的金属板810折弯而形成。金属板810是成为圆弧部711的第1板部811以及成为端子部712的第2板部812通过连结部813连结,成为一体而构成。第2板部812相对于第1板部811形成于第1集电环71的轴向的一侧,从第1板部811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进一步沿着该长边方向突出。而且,第2板部812与第1板部811相比,第1集电环71的轴向的宽度较小地形成。即,导电部件710是第1集电环71的轴向的宽度在端子部712形成得比圆弧部711小。
图19表示第9实施方式的导电部件710的放大图,(a)是立体图,(b)是主视图。
如图19(a)以及(b)所示,在焊接部715和焊接部715ˊ之间插入绕线111的端部111a,结合导电部件710彼此(导电部件710以及导电部件710ˊ)时,经由接触面713a以及接触面716aˊ通上用于焊接的电流,并且经由接触面716a以及接触面713aˊ通上用于焊接的电流。由此,焊接部715以及焊接部715ˊ和绕线111的端部111a焊接,导电部件710、710ˊ和绕线111电连接。另外,第2集电环72以及第3集电环73也与第1集电环71同样地形成。
本实施方式中,在导电部件710、710ˊ和绕线111焊接之后,接触面713a和接触面716aˊ、以及接触面716a以及接触面713aˊ也保持焊接了的状态。在第1集电环71流动马达运转用的电流时,该电流中的一半的电流经由接触面713a、716aˊ流动,其他的一半的电流经由接触面716a以及接触面713aˊ流动。即,马达启动用的电流分为接触面713a和接触面716aˊ、以及接触面716a以及接触面713aˊ的两个地方流动。由此,能够使端子部712的第1集电环71的轴向宽度W4成为圆弧部711的集电环71的轴向宽度W3的一半。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作用以及效果之外,得到以下的作用以及效果。
在第1集电环71流动马达运转用的电流时,在第8实施方式中,在第1端子部512中的接触面513a及第2端子部612ˊ中的接触面616aˊ的一个地方流动电流,与此相对,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为接触面713a、接触面716aˊ,以及接触面716a、接触面713aˊ的两个地方流动。由此,能够使端子部712、712ˊ的第1集电环71的轴向宽度W4变小,实现集配电环10C的轴向的小型化。
(实施方式的总结)
接下来,对于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掌握的技术思想,引用实施方式中的符号等记载。然而,以下的记载中的各符号等不将权利要求中的构成要素限定为实施方式中具体表示的部件等。
[1]集配电环(10)具备多个环状的集电环(第1~第3集电环21~23),该集电环对在配置为环状的多个齿部(110)上缠绕被绝缘包覆的绕线(111、112、113)而成的定子(11)的所述绕线(111、112、113)进行集电及配电,所述集电环(第1~第3集电环21~23)将圆弧状的多个导电部件(210)结合为环状而成,所述多个导电部件(210)在各自的周向的两端部具有端子部(212、222、223),所述端子部(212、222、223)彼此与绕线(111、112、113)的端部(111a、112a、113a)一起被焊接,所述端子部(212、222、223)具有在焊接时与所述绕线(111、112、113)的端部(111a、112a、113a)接触的接触面(216a、216aˊ)和成为所述端子部(212、222、223)彼此的接点的接触面(215a~215d)。
[2]根据[1]所述的集配电环(10),所述导电部件(210)一体具有沿着所述集电环(21~23)的周向延伸的圆弧部(211)和所述端子部(212),所述端子部(212)相对于所述圆弧部(211)向所述集电环(第1集电环21)的径向突出。
[3]根据[1]所述的集配电环(10B),所述导电部件(510)一体具有沿着所述集电环(第1集电环51)的周向延伸的圆弧部(511)和所述端子部(512),所述端子部(512)沿着所述集电环(第1集电环51)的周向从所述圆弧部(511)延伸。
[4]根据[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配电环(10B),所述第2接触面(513a、516aˊ以及513aˊ、516a)设置在夹着所述第1接触面(515a、515aˊ)的两个地方。
[5]根据[4]所述的集配电环(10B),就所述导电部件(510)而言所述集电环(第1集电环51)的轴向上的宽度在所述端子部(512)比所述圆弧部(511)小。
[6]根据[2]所述的集配电环(10),所述第1接触面(216a、216aˊ)与所述第2接触面(215a、215aˊ)相比设置在所述端子部(212)的前端侧。
[7]根据[2]或[6]所述的集配电环(10),所述端子部(212)在与所述第1以及第2接触面(216a、216aˊ以及215a、215aˊ)相比更靠所述圆弧部(211)的一侧具有以朝向所述圆弧部(211)的周向的中央部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213)。
[8]根据[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配电环(10),所述绕线(111、112、113)是剖面矩形状的平角电线,所述第1接触面(216a、216aˊ)形成为朝向所述绕线(111、112、113)突出的凸圆弧状。
[9]一种电动机(1),具备:根据[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配电环(10、10A、10B);所述定子(11);以及通过所述绕线(111、112、113)的磁场而相对于所述定子(11)旋转的转子(12)。
[10]一种电动机(1)的制造方法,该电动机(1)具备在配置为环状的多个齿部(110)上缠绕被绝缘包覆的绕线而成的定子(11)、通过所述绕线(111、112、113)的磁场而相对于所述定子(11)旋转的转子(12)、以及对所述绕线(111、112、113)进行集配电的环状的多个集电环(第1~第3集电环21~23),该电动机(1)的制造方法具有:将构成所述集电环(第1~第3集电环21~23)的圆弧状的多个导电部件(210),以形成于其各自两端部的端子部(212、222、23)彼此对置的方式配置为环状的配置工序;不除去所述绝缘包覆就将所述绕线(111、112、113)的端部(111a、112a、113a)插入所述端子部(212、222、23)彼此之间的插入工序;将所述端子部(212、222、23)向彼此相互接近的方向按压,而使所述端子部(212、222、23)彼此接触,且在所述端子部(212、222、23)彼此之间夹入所述绕线的端部的按压工序;以及对所述导电部件(210)通电,将所述端子部(212、222、23)彼此与所述绕线(111、112、113)的端部(111a、112a、113a)一起焊接的焊接工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上述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权利要求的发明。而且,应注意,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的全部并不一定是为了解决发明的课题所必要的。
而且,本发明在不脱离要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变更而实施。例如,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1~第3集电环21~23的端子部212、222、232比保持部件20的内周面20b向径向的内部突出的情况,但端子部212、222、232也可以从保持部件20的外周面向径向的外部突出。
而且,对于集配电环10中的第1~第3集电环21~23的配置顺序、第1集电环21中的导电部件210的个数等也不做特别限定。
而且,导电部件210、210A、210B、210C、510、710、810也可以不是母线型,而是由具有导体以及包覆导体的绝缘体的绝缘电线构成。

Claims (10)

1.一种集配电环,其具备多个环状的集电环,该集电环对定子的绕线进行集电及配电,所述定子在配置为环状的多个齿部上缠绕被绝缘包覆的绕线而成,
所述集配电环的特征在于,
所述集电环将圆弧状的多个导电部件结合为环状而成,
所述多个导电部件在各自的周向的两端部具有端子部,所述端子部彼此与所述绕线的端部一起被焊接,
所述端子部具有在焊接时与所述绕线的端部接触的第1接触面和成为所述端子部彼此的接点的第2接触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配电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件一体具有沿着所述集电环的周向延伸的圆弧部和所述端子部,
所述端子部相对于所述圆弧部向所述集电环的径向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配电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件一体具有沿着所述集电环的周向延伸的圆弧部和所述端子部,
所述端子部沿着所述集电环的周向从所述圆弧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配电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接触面设置在夹着所述第1接触面的两个地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配电环,其特征在于,
就所述导电部件而言,所述集电环的轴向上的宽度在所述端子部比所述圆弧部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配电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接触面与所述第2接触面相比设置在所述端子部的前端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集配电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部在与所述第1以及第2接触面相比更靠所述圆弧部一侧,具有以朝向所述圆弧部的周向的中央部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配电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是剖面矩形状的平角电线,
所述第1接触面形成为朝向所述绕线突出的凸圆弧状。
9.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配电环;
所述定子;以及
通过所述绕线的磁场而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的转子。
10.一种电动机的制造方法,该电动机具备在配置为环状的多个齿部上缠绕被绝缘包覆的绕线而成的定子、通过所述绕线的磁场而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的转子、以及对所述绕线进行集电及配电的环状的多个集电环,
所述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具有:
将构成所述集电环的圆弧状的多个导电部件,以形成于其各自两端部的端子部彼此对置的方式配置为环状的配置工序;
不除去所述绝缘包覆就将所述绕线的端部插入所述端子部彼此之间的插入工序;
将所述端子部向彼此相互接近的方向按压,而使所述端子部彼此接触,且在所述端子部彼此之间夹入所述绕线的端部的按压工序;以及
对所述导电部件通电,将所述端子部彼此与所述绕线的端部一起焊接的焊接工序。
CN201310111319.7A 2012-06-07 2013-04-01 集配电环、电动机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34905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9836 2012-06-07
JP2012129836 2012-06-07
JP2012264580A JP5991172B2 (ja) 2012-06-07 2012-12-03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2012-264580 2012-12-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0545A true CN103490545A (zh) 2014-01-01

Family

ID=49714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1319.7A Pending CN103490545A (zh) 2012-06-07 2013-04-01 集配电环、电动机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25217B2 (zh)
JP (1) JP5991172B2 (zh)
CN (1) CN103490545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3288A (zh) * 2014-12-26 2016-07-0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CN107925296A (zh) * 2015-08-10 2018-04-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7925290A (zh) * 2015-08-10 2018-04-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马达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单元
WO2019062916A1 (zh) * 2017-09-29 2019-04-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导体段及具有其的定子组件、电机
WO2019062908A1 (zh) * 2017-09-29 2019-04-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WO2019062909A1 (zh) * 2017-09-29 2019-04-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53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58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61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54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76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马达的制造方法
CN109586464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CN111033955A (zh) * 2017-09-28 2020-04-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22152B1 (en) * 2012-02-27 2016-09-28 Nissan Motor Co., Ltd. Concentrated power-distribution member for concentrated winding motor
JP6324180B2 (ja) * 2014-04-14 2018-05-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または風力発電システム
US9742236B2 (en) * 2014-07-29 2017-08-22 Hyundai Mobis Co., Ltd. Terminal for vehicle traction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227501B2 (ja) * 2014-08-08 2017-11-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のニュートラルリングとその製作方法
KR102374857B1 (ko) * 2015-05-28 2022-03-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용 가이드부재, 이를 포함하는 스테이터 및 모터
DE102016224425A1 (de) * 2016-12-08 2018-06-14 Robert Bosch Gmbh Stator für einen Mehrphasen-Elektromoto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pulenwicklung, und Elektromotor für ein handgehaltenes Werkzeug
US11196316B2 (en) 2017-03-31 2021-12-07 Nidec Corporation Mo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WO2018180817A1 (ja) * 2017-03-31 2018-10-0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
CN110495076B (zh) 2017-03-31 2021-06-0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汇流条单元和马达
JP7081591B2 (ja) 2017-03-31 2022-06-0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
CN110476327B (zh) 2017-03-31 2021-08-0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汇流条单元和马达
CN110476329A (zh) * 2017-03-31 2019-11-1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汇流条单元和马达
JP6272525B1 (ja) * 2017-04-21 2018-01-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N211791014U (zh) * 2017-09-28 2020-10-2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DE102018101231A1 (de) * 2018-01-19 2019-07-25 Brusa Elektronik Ag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102018102033A1 (de) * 2018-01-30 2019-08-01 Ebm-Papst St. Georgen Gmbh & Co. Kg Statorvorrichtung mit Verschalt-Endscheibe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und Verwendung der Statorvorrichtung
DE102019111825A1 (de) * 2019-05-07 2020-11-1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KR20210044572A (ko) * 2019-10-15 2021-04-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DE102020110651B4 (de) * 2020-04-20 2021-11-0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Elektrische Kontaktierung eines Stators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KR102336674B1 (ko) * 2020-05-18 2021-12-0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모터의 스테이터
US11962205B2 (en) 2021-03-16 2024-04-16 The Timken Company Mechanical strength of connection of wound rotor generator/mot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5920B2 (en) * 2002-08-21 2006-05-16 Hitachi Cable, Ltd. Interconnection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 mo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1728888A (zh) * 2008-10-31 2010-06-0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电机线圈的配线部件
JP2010239771A (ja) * 2009-03-31 2010-10-21 Nidec Sankyo Corp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用の環状給電部材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9756U (ja) * 1983-02-01 1984-08-13 国産電機株式会社 磁石発電機用電機子
EP0875091A1 (en) * 1996-01-18 1998-11-04 Shibaura Engineering Works Company, Ltd. A motor mounted in a vehicle
JP3701639B2 (ja) * 2002-08-29 2005-10-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リードフレー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配電部品
JP2004364400A (ja) * 2003-06-04 2004-12-24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制御基板構造
JP4429757B2 (ja) * 2004-02-10 2010-03-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バスリング構造
JP5232547B2 (ja) * 2008-06-30 2013-07-1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2010200575A (ja) * 2009-02-27 2010-09-09 Denso Corp 電動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5920B2 (en) * 2002-08-21 2006-05-16 Hitachi Cable, Ltd. Interconnection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 mo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1728888A (zh) * 2008-10-31 2010-06-0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电机线圈的配线部件
JP2010239771A (ja) * 2009-03-31 2010-10-21 Nidec Sankyo Corp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用の環状給電部材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3288A (zh) * 2014-12-26 2016-07-0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CN105743288B (zh) * 2014-12-26 2018-10-1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CN109599996A (zh) * 2014-12-26 2019-04-0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CN107925296A (zh) * 2015-08-10 2018-04-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7925290A (zh) * 2015-08-10 2018-04-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马达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单元
CN107925290B (zh) * 2015-08-10 2020-05-2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马达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单元
CN111033955A (zh) * 2017-09-28 2020-04-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9586476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马达的制造方法
WO2019062908A1 (zh) * 2017-09-29 2019-04-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58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61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54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60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64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52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WO2019062909A1 (zh) * 2017-09-29 2019-04-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53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WO2019062916A1 (zh) * 2017-09-29 2019-04-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导体段及具有其的定子组件、电机
CN109586458B (zh) * 2017-09-29 2021-04-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54B (zh) * 2017-09-29 2021-07-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52B (zh) * 2017-09-29 2021-08-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61B (zh) * 2017-09-29 2021-08-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53B (zh) * 2017-09-29 2021-08-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64B (zh) * 2017-09-29 2021-11-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CN109586460B (zh) * 2017-09-29 2021-12-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US11456641B2 (en) 2017-09-29 2022-09-27 Byd Company Limited Stator assembly, motor and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28425A1 (en) 2013-12-12
JP2014014254A (ja) 2014-01-23
JP5991172B2 (ja) 2016-09-14
US9225217B2 (en) 2015-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0545A (zh) 集配电环、电动机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CN104426278B (zh) 集配电部件的保持结构、电动机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US5508571A (en) Neutral connection for wire wound stator
US8922079B2 (en) Electric motor and centralized power distribution member
CN109599996B (zh)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US8159099B2 (en) Stator having busbars for connection of the coils, and a corresponding method
JP5729091B2 (ja) バスバー、モータ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US8729755B2 (en) Intermediate connection member, stator and motor
EP1187299B1 (en) Stator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4426276B (zh) 集配电部件的保持结构、电动机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US9318814B2 (en) Wire connection member, wir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annular power distribution member
KR101340168B1 (ko) 스테이터 권선 코일의 비용접 결선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회전모터
JP4546112B2 (ja) 回転電機
US20090100665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Bar Winding for the Stator of an Electric Machine
CN111435799A (zh) 用于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定子绕组
CN104124804A (zh) 集配电环
CN110784028A (zh) 用于电动机定子的接触环
CA2349237A1 (en) Device for converting electric energy into a mechanical one and/or for doing the opposi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device
US10938256B2 (en) Motor st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6011437B2 (ja)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WO2013074957A1 (en) Electric machine with insulator spacer
CN202759311U (zh) 电机
JP2014116993A (ja) 回転電機
US7256364B2 (en)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resistance brazing of adjacent conductor joints
JP4112292B2 (ja) 固定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CABLE FINE TECH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424

Owner name: HITACHI METAL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CABL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4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2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METALS,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able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2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Cable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abl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Metals,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