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7084A - 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7084A
CN103477084A CN2011800700198A CN201180070019A CN103477084A CN 103477084 A CN103477084 A CN 103477084A CN 2011800700198 A CN2011800700198 A CN 2011800700198A CN 201180070019 A CN201180070019 A CN 201180070019A CN 103477084 A CN103477084 A CN 103477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wing
nose
turbofan
main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00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7084B (zh
Inventor
池田尚史
高木昌彦
栗原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77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7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7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7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5/00Blades; Blade-carrying members; Heating, heat-insulating, cooling or antivibration means on the blades or th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30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8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by influencing boundary layers
    • F04D29/68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by influencing boundary lay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获得能够抑制翼表面处的气流剥离、降低因乱流造成的噪音的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在翼(4)的相对于旋转方向为前表面的翼压力面(4c)以及翼(4)的相对于旋转方向为后表面的翼负压面(4d)中的至少一方的、翼前缘部(4a)的附近,形成有翼前缘侧台阶部(5),翼前缘侧台阶部具有:大致沿着翼内周侧前缘部(4a1)以及翼侧板侧前缘部(4a2)延伸并在该翼(4)的壁厚方向凹陷的凹陷部(5a);从凹陷部(5a)朝翼后缘部(4b)使该翼(4)的壁厚逐渐变厚的倾斜部(5b)。

Description

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风扇以及具备涡轮风扇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技术中,例如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即:“离心送风机的叶片轮,由多个叶片板、固定上述叶片板的主板和固定在上述叶片板的主板相反侧端面上的侧板构成叶片轮,在上述叶片板的负压面侧的表面的整个面或一部分上,设置与旋转轴大致平行地排列的凹部,从主板侧朝侧板侧使上述凹部的宽度和深度渐增”(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例如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即:“离心送风机的叶片轮(42),具备多个中空叶片(44)…,中空叶片由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呈环状配置并与上述主板一体成形或者固定的树脂制的第一面部(51)、和安装于上述第一面部并在与上述第一面部之间形成中空的空间(S)的树脂制的第二面部(61)构成,…上述缘部的上述第二面部侧的端面通过与上述第二面部的上述第一面部侧的端面抵接,构成了用于抑制上述第二面部因离心力朝外周侧变形的叶片形状保持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669448号公报(权利要求1)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432474号公报(权利要求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在翼负压面侧的表面的整个面或一部分上设置与旋转轴大致平行地排列的凹部,从主板朝侧板侧使凹部的宽度和深度逐渐扩大地形成。由此,若在翼负压面的表面附近流动的气流欲从翼的表面剥离,则设在翼的表面上的凹部的内部的空气量减少,凹部的内部成为负压,抽回导致剥离的气流,从而抑制剥离的产生。
然而,由于凹部与旋转轴大致平行,所以,在翼前缘部的面向风扇吸入口的那侧(侧板侧),凹部与翼前缘部大致正交。为此,存在以下问题,即:在面向风扇吸入口的那侧(侧板侧),无法获得凹部处的气流的抽回效果。由此,存在以下问题,即:气流从翼的表面剥离,因乱流造成的噪音增加。
另外,由于凹部的剖面为大致半球形状,所以,存在以下问题,即:在凹部的下游再附着气流时,气流与凹部的下游侧角部碰撞而发生剥离,产生压力变动,噪音增加。
作为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翼的压力面侧部和负压面侧部为分体构件,通过各面抵接而形成中空的翼,具有用于抑制因离心力发生变形的叶片形状保持机构。
然而,存在以下问题,即:若在翼压力面侧部与翼负压面侧部之间产生间隙,或是任意一方相对于气流突出地被固定,则气流在突出的部位发生剥离,因乱流造成的噪音增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获得能够抑制翼表面处的气流剥离、降低因乱流造成的噪音的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涡轮风扇具备:圆形的主板,上述主板被旋转驱动;圆环状的侧板,上述侧板与上述主板相向地配置;和多个翼,上述翼的两端分别与上述主板和上述侧板接合,上述多个翼在上述主板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上述翼具有:位于上述主板的外周侧的翼后缘部;和比上述翼后缘部更靠近上述主板的旋转中心侧的翼前缘部。上述翼前缘部的靠近上述主板的范围形成与上述主板大致垂直的翼内周侧前缘部,上述翼前缘部的靠近上述侧板的范围形成以随着从上述主板离开而接近上述翼后缘部的方式倾斜的翼侧板侧前缘部。在上述翼的相对于旋转方向为前表面的压力面以及上述翼的相对于旋转方向为后表面的负压面中的至少一方的、上述翼前缘部的附近,形成有翼前缘侧台阶部。上述翼前缘侧台阶部具有:大致沿着上述翼内周侧前缘部以及上述翼侧板侧前缘部地延伸并向该翼的壁厚方向凹陷的凹陷部;和从上述凹陷部朝上述翼后缘部使该翼的壁厚逐渐变厚的倾斜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抑制翼表面处的气流剥离,降低因乱流造成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涡轮风扇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涡轮风扇的一个翼的负压面侧视图。
图4是图1的涡轮风扇的一个翼的压力面侧视图。
图5是图3、图4的X-X处的与风扇旋转轴正交的翼水平剖视图。
图6是图3、图4的Y-Y处的与风扇吸入口侧前缘部大致正交的翼剖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的与图4相当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的与图5相当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的与图6相当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的与图4相当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其它例的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的与图5相当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其它例的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的与图6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纵剖视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顶棚埋入型的空调机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能够大范围地应用于在风扇吸入侧以及吹出侧具有过滤器或热交换器等能够通风的压力损失体的搭载有涡轮风扇的空调机。
如图1所示那样,空调机本体10设置成上方相对于房间17成为顶板10a的朝向。在顶板10a的周围安装侧板10b,朝向房间17开口地设置。在空调机本体10的下方,安装在俯视观看时呈大致四边形的装饰面板11,并且面向房间17。在装饰面板11的中央附近,具备:成为朝向空调机本体10内的空气吸入口的吸入格栅11a;对经过吸入格栅11a后的空气进行除尘的过滤器12。另外,在装饰面板11的各边,沿着装饰面板11的各边形成有成为空气吹出口的面板吹出口11b。在各面板吹出口11b具备风向叶片13。
另外,在空调机本体10的内部具备:涡轮风扇1;形成涡轮风扇1的吸入风路的承口14;驱动涡轮风扇1旋转的风扇马达15;在涡轮风扇1的下游侧围绕地立设的热交换器16。热交换器16通过连接配管与未图示的室外机连接,使得制冷剂循环。
另外,在空调机本体10的下表面中央部具有本体吸入口10c,在该本体吸入口10c的周围具有本体吹出口10d。并且,吸入格栅11a、本体吸入口10c、本体吹出口10d以及面板吹出口11b连通。
另外,“本体吸入口10c”相当于本发明的“吸入口”。
另外,“面板吹出口11b”相当于本发明的“吹出口”。
另外,“顶板10a”以及“侧板10b”相当于本发明的“框体”。
借助如此构成的空调机,当涡轮风扇1旋转时,房间17的空气从装饰面板11的吸入格栅11a被吸入,经过过滤器12被除尘。除尘后的空气经过本体吸入口10c以及承口14,然后被吸入涡轮风扇1的风扇吸入口1a。被吸入涡轮风扇1的空气从涡轮风扇1的风扇吹出口1b向热交换器16被吹出。
向热交换器16被吹出的空气与热交换器16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形成进行了制热、制冷或除湿等的空气。借助热交换器16进行了制热、制冷或除湿等的空气,经过本体吹出口10d从面板吹出口11b向房间17被吹出,进行空气调节。此时,借助风向叶片13控制风向。
接着,就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1进行说明。
图2是图1的涡轮风扇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涡轮风扇的一个翼的负压面侧视图。
图4是图1的涡轮风扇的一个翼的压力面侧视图。
另外,在图2~图4中,为了容易理解,将图中上方设为房间17侧。即,从图中上方向图中下方吸入空气。另外,在图2中,为了容易理解,就一部分图示出拆除了侧板3的状态。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部分或等同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省略一部分的说明。
如图2所示那样,涡轮风扇1具备:在风扇旋转方向A被驱动旋转的圆形的主板2;与主板2相向地配置的圆环状的侧板3;两端分别与主板2和侧板3接合、在主板2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翼4。
主板2是外周部平坦、中央部朝向风扇吸入口1a突出的凸状的旋转体。在主板2的中央形成有毂部2a。该毂部2a固定于风扇马达15的旋转轴。以下,将主板2的该旋转轴的中心称为“旋转轴O”。
侧板3的上缘形成风扇吸入口1a,随着从风扇吸入口1a去往下方(随着接近主板2),内径变大。
并且,由侧板3的下缘、与其相向的主板2以及翼4的翼后缘部4b形成风扇吹出口1b。
另外,如图2~图4所示那样,翼4具有:位于主板2的外周侧的翼后缘部4b;比翼后缘部4b更靠近主板2的旋转中心侧的翼前缘部4a。
翼前缘部4a相对于翼后缘部4b位于风扇旋转方向A的前侧,连结翼前缘部4a与翼后缘部4b的弦线相对于从旋转轴O起的放射线倾斜。
翼前缘部4a的接近主板2的范围,在侧视观看时,形成与主板2大致垂直的翼内周侧前缘部4a1。翼前缘部4a的接近侧板3的范围,在侧视观看时,形成以随着从主板2离开而接近翼后缘部4b的方式倾斜的翼侧板侧前缘部4a2。
进而,对于翼4的翼前缘部4a,翼内周侧前缘部4a1的侧板侧以及翼侧板侧前缘部4a2朝向风扇旋转方向A侧且主板2的径向外侧弯曲。
翼后缘部4b,在侧视观看时,与主板2大致垂直地形成。
进而,对于翼后缘部4b,侧板3侧与主板2侧相比相对于风扇旋转方向A反向地弯曲。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翼4弯曲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俯视观看时形成为大致平板状。
图5是图3、图4的X-X处的与风扇旋转轴正交的翼水平剖视图。
图6是图3、图4的Y-Y处的与风扇吸入口侧前缘部大致正交的翼剖视图。
如图5所示那样,在与旋转轴O正交的X-X剖面中,翼4的基本形状形成以下翼形形状,即:从翼前缘部4a朝主板2的径向外侧,壁厚逐渐变厚,在形成最大壁厚之后,朝翼后缘部4b逐渐形成薄壁。
另外,如图5、图6所示那样,在翼4的相对于风扇旋转方向A为前表面的翼压力面4c以及翼4的相对于风扇旋转方向A为后表面的翼负压面4d的、翼前缘部4a的附近,形成翼前缘侧台阶部5。
该翼前缘侧台阶部5包括:大致沿着翼内周侧前缘部4a1以及翼侧板侧前缘部4a2延伸、在该翼4的壁厚方向凹陷的凹陷部5a;从凹陷部5a朝翼后缘部4b(朝下游侧)使该翼4的壁厚逐渐变厚的倾斜部5b。另外,凹陷部5a的壁厚方向的高度t1形成为规定尺寸。
另外,在翼压力面4c以及翼负压面4d的、翼后缘部4b的附近,形成翼后缘侧台阶部6。
该翼后缘侧台阶部6包括:大致沿着翼后缘部4b延伸、在该翼4的壁厚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a;从突出部6a朝翼前缘部4a(朝上游侧)使该翼4的壁厚逐渐变薄的倾斜部6b。突出部6a的壁厚方向的高度t2形成为规定尺寸。
另外,“倾斜部6b”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倾斜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翼压力面4c以及翼负压面4d双方形成了翼前缘侧台阶部5,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翼压力面4c以及翼负压面4d中的至少一方形成翼前缘侧台阶部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翼压力面4c以及翼负压面4d双方形成了翼后缘侧台阶部6,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翼压力面4c以及翼负压面4d中的至少一方形成翼后缘侧台阶部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翼前缘部4a的附近形成翼前缘侧台阶部5,在翼后缘部4b的附近形成翼后缘侧台阶部6,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形成翼前缘侧台阶部5或翼后缘侧台阶部6中的任意一方。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翼压力面4c以及翼负压面4d中的至少一方的、翼前缘部4a的附近,形成翼前缘侧台阶部5。并且,翼前缘侧台阶部5具有:大致沿着翼内周侧前缘部4a1以及翼侧板侧前缘部4a2延伸、在该翼4的壁厚方向凹陷的凹陷部5a;从凹陷部5a朝翼后缘部4b使该翼4的壁厚逐渐变厚的倾斜部5b。
为此,通过在翼前缘部4a整体上防止气流在翼前缘侧台阶部5的凹陷部5a的下游端部再附着时的剥离,可获得抽回效果。从而,能够抑制翼4的表面处的气流的剥离,降低因乱流造成的噪音。
另外,即便风扇吸入口1a侧的通风阻力因例如灰尘向过滤器12的堆积等而有所增加,也能够抑制翼4的表面处的气流的剥离。从而,即使在通风阻力增加的情况下,也可维持低噪音。
于是,可获得安静的空调机,同时可获得即便因灰尘等使通风阻力变化也难以导致噪音恶化的可靠性高的空调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翼压力面4c以及翼负压面4d中的至少一方的、翼后缘部4b的附近形成翼后缘侧台阶部6。并且,翼后缘侧台阶部6具有:大致沿着翼后缘部4b延伸、在该翼4的壁厚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a;从突出部6a朝翼前缘部4a使该翼4的壁厚逐渐变薄的倾斜部6b。
为此,翼4表面的气流的流动借助通过翼后缘侧台阶部6生成的负压,被抽回到翼后缘部4b,从翼后缘部4b向外部放出的后流涡宽度缩小,紊乱得到抑制,压力变动减小。
进而,能够抑制向配设于涡轮风扇1的下游侧的热交换器16流入的空气流动中产生的紊乱。从而,能够抑制因热交换器16受到压力变动而导致的噪音增加。
于是,可获得安静的空调机,同时可获得即便因灰尘等使通风阻力变化也难以导致噪音恶化的可靠性高的空调机。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由分体部件构成翼4的翼压力面4c以及翼负压面4d中的至少一方的形态进行说明。
另外,涡轮风扇1的翼4以外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的与图4相当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的与图5相当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的与图6相当的图。
如图7~图10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涡轮风扇的翼4的翼压力面4c以及翼负压面4d,由分体部件构成从翼前缘部4a的附近到翼后缘部4b的附近的区域。具体来讲,由翼压力面侧分体部件7a构成从翼压力面4c侧的翼前缘侧台阶部5到翼后缘侧台阶部6的部分。另外,由翼负压面侧分体部件7b构成从翼负压面4d侧的翼前缘侧台阶部5到翼后缘侧台阶部6的部分。
并且,通过在由翼前缘部4a、翼后缘部4b、以及连结翼前缘部4a与翼后缘部4b且比该翼4的厚度更薄的梁部件构成的翼构架部7c,嵌入并固定安装翼压力面侧分体部件7a和翼负压面侧分体部件7b,形成一体,从而形成该翼4。
进而,以在与翼构架部7c的梁部件之间空开间隙的方式将翼压力面侧分体部件7a以及翼负压面侧分体部件7b嵌入到翼构架部7c,从而在翼4的内部形成中空的空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翼压力面4c以及翼负压面4d双方由分体部件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翼压力面4c以及翼负压面4d中的至少一方由分体部件构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翼压力面4c以及翼负压面4d中的至少一方,由分体部件构成从翼前缘部4a的附近到翼后缘部4b的附近的区域,在由翼前缘部4a、翼后缘部4b、以及连结翼前缘部4a与翼后缘部4b且比该翼4的厚度更薄的梁部件构成的翼构架部7c,嵌入分体部件,从而形成该翼4。
为此,除了上述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翼4和分体部件不在同一面形成,不会因配合不良而使分体部件在翼前缘部4a突出,能够抑制气流剥离。另外,在翼后缘部4b分体部件不会相对于翼4凹陷,能够抑制气流在翼后缘部4b剥离,抑制后流涡宽度增加,降低因气流紊乱造成的噪音。从而,可获得高品质的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于是,根据本发明,可获得安静、重量轻且品质高的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分体部件与梁部件之间空开间隙的方式,在翼构架部7c嵌入分体部件,从而在翼4的内部形成中空的空间。
为此,翼4的内部成为中空形状,能够减少翼4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从而,可获得重量轻的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翼前缘侧台阶部5以及翼后缘侧台阶部6形成为切口形状的形态加以说明。
另外,涡轮风扇1的翼4以外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所搭载的涡轮风扇的与图4相当的图。
如图11、图12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中的翼4除了上述实施方式1的构成之外,翼前缘侧台阶部5还连续地形成凹陷部5a在与翼前缘部4a大致正交的方向位于前后的切口形状。该切口形状形成为,沿着翼前缘部4a的方向的间距S1、与翼前缘部4a正交的方向的长度H1、凹陷部5a的切口宽度U1、以及凹陷部5a的壁厚方向的高度t1成为规定尺寸。并且,相对于与翼前缘部4a正交的方向,由切口宽度往尖端变细的倾斜部和沿着翼前缘部4a的平坦部,形成了在侧视观看时呈大致梯形延伸的形状。
翼后缘侧台阶部6连续地形成突出部6a在与翼后缘部4b大致正交的方向位于前后的切口形状。该切口形状形成为,沿着翼后缘部4b的方向的间距S2、与翼后缘部4b正交的方向的长度H2、突出部6a的切口宽度U2、以及突出部6a的壁厚方向的高度t2成为规定尺寸。并且,相对于与翼后缘部4b正交的方向,由切口宽度往尖端变细的倾斜部和沿着翼后缘部4b的平坦部,形成了在侧视观看时呈大致梯形延伸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翼前缘侧台阶部5以及翼后缘侧台阶部6双方形成为切口形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翼前缘侧台阶部5以及翼后缘侧台阶部6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为切口形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翼前缘侧台阶部5连续地形成凹陷部5a在与翼前缘部4a大致正交的方向位于前后的切口形状。
为此,在翼4的表面流动的气流越过翼前缘侧台阶部5,由于在凹陷部5a生成的负压而向倾斜部5b、翼表面再附着,此时,在沿着翼前缘部4a的方向生成负压的位置在相邻的切口部不同。由此,若在沿着翼前缘部4a的方向使向翼表面再附着的时机错开,则变得没有规则性,压力变动进一步变小,难以发生剥离。从而,可获得能实现低噪音化的更加安静的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翼后缘侧台阶部6连续地形成突出部6a在与翼后缘部4b大致正交的方向位于前后的切口形状。
为此,当在翼4的表面流动的气流由于因翼后缘侧台阶部6生成的负压而朝翼后缘部4b被抽回时,在沿着翼后缘部4b的方向使生成负压的位置在相邻的切口部不同。由此,若在沿着翼后缘部4b的方向使向翼表面再附着的时机错开,则变得没有规律性,压力变动进一步减小,难以发生剥离。从而,可获得能实现低噪音化的更加安静的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进而,如图13、图14所示那样,也可以上述实施方式2的构成的基础上,在翼前缘侧台阶部5以及翼后缘侧台阶部6连续地形成切口形状。
具体来讲,将翼前缘部4a与翼压力面侧分体部件7a的接合部以及翼前缘部4a与翼负压面侧分体部件7b的接合部形成为上述那样的切口形状,将该分体部件嵌入并固定安装。另外,将翼后缘部4b与翼压力面侧分体部件7a的接合部以及翼后缘部4b与翼负压面侧分体部件7b的接合部形成为上述那样的切口形状,将该分体部件嵌入并固定安装。
由此,除了上述效果之外,即便在万一由于分体部件的组装不良等造成分体部件从翼前缘部4a突出而导致在翼前缘部4a发生气流的剥离,或者在翼后缘部4b分体部件凹陷而在翼后缘部4b发生剥离的情况下,由于借助切口形状分散了剥离涡,所以,通过向翼4的表面再附着而抑制了噪音的增加。也就是,可获得可靠性高的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切口形状对在侧视观看时具有大致梯形形状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侧视观看时切口宽度往尖端变细的大致三角形。
这样,通过形成在凹陷部5a至少逐渐使切口宽度扩大的形状,从翼前缘侧台阶部5向翼4的表面再附着的气流不会集中到切口的中央,气流的流动得到分散,因而能够抑制噪音。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涡轮风扇能够大范围地搭载于以空调机为首的具备送风机构的各种设备。
附图标记说明
1涡轮风扇,1a风扇吸入口,1b风扇吹出口,2主板,2a毂部,3侧板,4翼,4a翼前缘部,4a1翼内周侧前缘部,4a2翼侧板侧前缘部,4b翼后缘部,4c翼压力面,4d翼负压面,5翼前缘侧台阶部,5a凹陷部,5b倾斜部,6翼后缘侧台阶部,6a突出部,6b倾斜部,7a翼压力面侧分体部件,7b翼负压面侧分体部件,7c翼构架部,10空调机本体,10a顶板,10b侧板,10c本体吸入口,10d本体吹出口,11装饰面板,11a吸入格栅,11b面板吹出口,12过滤器,13风向叶片,14承口,15风扇马达,16热交换器,17房间,A风扇旋转方向,O旋转轴,H1与翼前缘部4a正交的方向的长度,H2与翼后缘部4b正交的方向的长度,S1沿着翼前缘部4a的方向的间距,S2沿着翼后缘部4b的方向的间距,t1凹陷部5a的壁厚方向的高度,t2突出部6a的壁厚方向的高度,U1凹陷部5a的切口宽度,U2突出部6a的切口宽度。

Claims (8)

1.一种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具备:
圆形的主板,上述主板被驱动旋转;
圆环状的侧板,上述侧板与上述主板相向地配置;和
多个翼,上述多个翼的两端分别与上述主板和上述侧板接合,上述多个翼在上述主板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上述翼具有:
位于上述主板的外周侧的翼后缘部;和
比上述翼后缘部更靠近上述主板的旋转中心侧的翼前缘部,
上述翼前缘部的靠近上述主板的范围,形成与上述主板大致垂直的翼内周侧前缘部,
上述翼前缘部的靠近上述侧板的范围,形成以随着从上述主板离开而接近上述翼后缘部的方式倾斜的翼侧板侧前缘部,
在上述翼的相对于旋转方向为前表面的压力面以及上述翼的相对于旋转方向为后表面的负压面中的至少一方的、上述翼前缘部的附近,形成有翼前缘侧台阶部,
上述翼前缘侧台阶部具有:大致沿着上述翼内周侧前缘部以及上述翼侧板侧前缘部地延伸并在该翼的壁厚方向凹陷的凹陷部;和从上述凹陷部朝上述翼后缘部使该翼的壁厚逐渐变厚的倾斜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上述翼后缘部与上述主板大致垂直地形成,
在上述翼的相对于旋转方向为前表面的压力面以及上述翼的相对于旋转方向为后表面的负压面中的至少一方的、上述翼后缘部的附近,形成有翼后缘侧台阶部,
上述翼后缘侧台阶部具有:大致沿着上述翼后缘部延伸并在该翼的壁厚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和从上述突出部朝上述翼前缘部使该翼的壁厚逐渐减薄的第二倾斜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上述翼的相对于旋转方向为前表面的压力面以及上述翼的相对于旋转方向为后表面的负压面的至少一方,由分体部件构成从上述翼前缘部的附近到上述翼后缘部的附近的区域,
通过在由上述翼前缘部、上述翼后缘部、以及连结上述翼前缘部与上述翼后缘部且壁厚比该翼的厚度更薄的梁部件构成的构架部,嵌入上述分体部件,从而形成了该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以在上述分体部件与上述梁部件之间空开间隙的方式将上述分体部件嵌入到上述构架部,由此,在上述翼的内部形成了中空的空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上述翼前缘侧台阶部连续地形成上述凹陷部在与上述翼前缘部大致正交的方向位于前后的切口形状,
该切口形状形成为,沿着上述翼前缘部的方向的间距、与上述翼前缘部正交的方向的长度以及上述凹陷部的壁厚方向的高度成为规定尺寸。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上述翼后缘侧台阶部连续地形成上述突出部在与上述翼后缘部大致正交的方向位于前后的切口形状,
该切口形状形成为,沿着上述翼后缘部的方向的间距、与上述翼后缘部正交的方向的长度以及上述突出部的壁厚方向的高度成为规定尺寸。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上述切口形状在侧视观看时为大致三角形或梯形。
8.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体,上述框体具有吸入空气的吸入口以及吹出空气的吹出口;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风扇,上述涡轮风扇配置在上述框体内;
马达,上述马达驱动上述涡轮风扇的上述主板旋转;和
热交换器,上述热交换器配置在上述涡轮风扇的周围。
CN201180070019.8A 2011-04-12 2011-04-12 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Active CN1034770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02141 WO2012140690A1 (ja) 2011-04-12 2011-04-12 ターボファン、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7084A true CN103477084A (zh) 2013-12-25
CN103477084B CN103477084B (zh) 2017-11-17

Family

ID=47008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0019.8A Active CN103477084B (zh) 2011-04-12 2011-04-12 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28374B2 (zh)
EP (1) EP2698543B1 (zh)
JP (1) JP5575332B2 (zh)
CN (1) CN103477084B (zh)
WO (1) WO201214069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7500A (zh) * 2015-03-05 2016-09-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离心风扇
CN106594864A (zh) * 2015-10-14 2017-04-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CN106609763A (zh) * 2015-10-22 2017-05-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离心风扇
TWI664381B (zh) * 2017-07-26 2019-07-01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空氣調節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1094A1 (ja) * 2012-10-16 2014-04-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ーボファン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WO2014150685A1 (en) * 2013-03-15 2014-09-25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an
EP2846046B1 (de) * 2013-09-10 2017-11-15 punker GmbH Ventilatorrad
JP5984767B2 (ja) * 2013-09-12 2016-09-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遠心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JP6311116B2 (ja) * 2014-03-25 2018-04-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WO2016067409A1 (ja) * 2014-10-30 2016-05-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ーボファン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用室内機
WO2016170577A1 (ja) * 2015-04-20 2016-10-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ーボファン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ITUB20152807A1 (it) * 2015-08-03 2017-02-03 Ma Ti Ka S R L Ventola per forni per la cottura di alimenti
JP6635077B2 (ja) * 2017-03-13 2020-01-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遠心送風機
US10415584B2 (en) * 2017-10-20 2019-09-17 Minebea Mitsumi Inc. Impeller and fan using the same
JP7003902B2 (ja) * 2018-12-14 2022-02-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遠心ファン、遠心送風機
CA3184635A1 (en) * 2020-03-10 2021-09-16 Ebm-Papst Mulfingen Gmbh & Co. Kg Fan and fan blad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60400U (zh) * 1987-04-09 1988-10-20
CN1508440A (zh) * 2002-12-16 2004-06-30 ͬ�Ϳ�ҵ��ʽ���� 离心送风机及具有离心送风机的空调装置
CN101273203A (zh) * 2005-09-28 2008-09-2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多叶片送风机的叶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133271A (ja) * 2007-11-30 2009-06-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貫流ファン及び空気調和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69448B2 (ja) 1993-06-15 1997-10-27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遠心送風機の羽根車
JPH07310696A (ja) 1994-05-13 1995-11-28 Daikin Ind Ltd 送風機
JPH09280196A (ja) * 1996-04-11 1997-10-28 Daikin Ind Ltd 送風機
US6739835B2 (en) * 2001-08-24 2004-05-25 Lg Electronics Inc. Blade part in turbofan
KR20040104772A (ko) * 2003-06-03 2004-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보팬 및 이를 갖춘 공기조화기
JP4432474B2 (ja) 2003-11-27 2010-03-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遠心送風機の羽根車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遠心送風機
JP2006017063A (ja) 2004-07-05 2006-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送風機
JP2008144667A (ja) * 2006-12-11 2008-06-26 Daikin Ind Ltd 送風機の羽根車
EP2275689A1 (en) * 2008-05-14 2011-01-19 Daikin Industries, Ltd. Centrifugal fa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60400U (zh) * 1987-04-09 1988-10-20
CN1508440A (zh) * 2002-12-16 2004-06-30 ͬ�Ϳ�ҵ��ʽ���� 离心送风机及具有离心送风机的空调装置
CN101273203A (zh) * 2005-09-28 2008-09-2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多叶片送风机的叶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133271A (ja) * 2007-11-30 2009-06-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貫流ファン及び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7500A (zh) * 2015-03-05 2016-09-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离心风扇
CN106594864A (zh) * 2015-10-14 2017-04-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CN106609763A (zh) * 2015-10-22 2017-05-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离心风扇
CN106609763B (zh) * 2015-10-22 2019-03-0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离心风扇
TWI664381B (zh) * 2017-07-26 2019-07-01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空氣調節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7084B (zh) 2017-11-17
JP5575332B2 (ja) 2014-08-20
JPWO2012140690A1 (ja) 2014-07-28
EP2698543A4 (en) 2014-09-24
US20140023501A1 (en) 2014-01-23
EP2698543A1 (en) 2014-02-19
EP2698543B1 (en) 2017-10-11
US9528374B2 (en) 2016-12-27
WO2012140690A1 (ja) 201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7084A (zh) 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CN102422025B (zh) 离心风扇及空调机
CN102822532B (zh) 涡轮风扇以及安装了该涡轮风扇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KR100934556B1 (ko) 원심 팬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공기 조화기
JP5955402B2 (ja) ターボファン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WO2011114925A1 (ja) ファン、成型用金型および流体送り装置
CN203463314U (zh) 离心送风机和具有该离心送风机的空调机
CN108138798A (zh) 鼓风机及具备该鼓风机的空气调节装置
CN202532618U (zh) 一种卡式空调机以及应用于该卡式空调机的降噪栅格
CN201851371U (zh) 鼓风扇和使用该鼓风扇的鼓风机
JP6078945B2 (ja) 遠心送風機
CN104806538A (zh) 一种轴流式消防排烟风机
JP2008223741A (ja) 遠心送風機
EP2476913A2 (en)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101395381B (zh) 涡轮风扇和空调机
JP2012233420A (ja) 送風機
WO2013080395A1 (ja) 空気調和機
US20090266524A1 (en) Air conditioner
JP2007154685A (ja) ターボファ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4775867B1 (ja) ファン、成型用金型および流体送り装置
CN106609763B (zh) 离心风扇
JP2007051790A (ja) 空調用室内機
JPWO2018131077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6003641A (ja) 遠心ファン
KR102058859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