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9639B - 图像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89639B CN103389639B CN201310170636.6A CN201310170636A CN103389639B CN 103389639 B CN103389639 B CN 103389639B CN 201310170636 A CN201310170636 A CN 201310170636A CN 103389639 B CN103389639 B CN 1033896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ermal element
- heater
- support
- band
- cro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mode of operation, e.g. standby, warming-up, erro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可旋转的筒形的带;加热器,该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带的内部,用于加热所述带;以及防过热元件,该防过热元件包括电路,该电路在发生异常温度升高时断开,用于中断向所述加热器的供电,其中,所述防过热元件在所述带内部设置于这样的位置处,在该位置,所述防过热元件不受到由所述加热器发射的直接热辐射;或者,还包括金属部件,该金属部件在所述带内部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在该位置,所述金属部件受到由所述加热器发射的直接热辐射,其中,所述金属部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带的母线方向从所述带的端部凸出的凸出部分,并且所述防过热元件在所述金属部件的凸出部分处检测所述金属部件的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在其用作定影装置(定影设备)时,该图像加热装置适合安装在成像装置,例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或电子照相打印机中。
背景技术
作为要安装在成像装置中的定影装置,已经提出了带式定影装置(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A)2009-93141),其中,筒形膜由热源例如卤素加热器从膜的内部进行辐射加热,该筒形膜具有快速升高表面温度的高能量效率,并具有非常小的热容量(下文中称为带部件)。
这样的带式定影装置具有小热容量和高的温度升高速度,因此只需要在打印期间被加热。因此,定影装置具有这样的优点,即,从主开关接通到成像装置处于可打印状态的时间很短,且在等待打印期间的电能消耗相当小。
顺便说明,定影装置包括防过热元件,例如热开关或热熔丝,用于中断通向热源的电力供应,这用于热源由于控制器等的故障(失效)被异常加热的情况,因此,带式定影装置也需要防过热元件。作为设置防过热元件的位置的一个实例,可以考虑将防过热元件布置成不与带部件接触,使得不损坏带部件的表面。此外,为了保证它的操作可靠性,防过热元件需要布置在防止防过热元件直接受到卤素加热器的热射线辐射的位置处。因此,为了防止损坏带部件以及保证防过热元件的操作可靠性,通常使用这样一种类型,其中,防过热元件布置成不与带部件接触并布置在带部件形成的筒体的外部的附近区域中。
然而,带式定影装置涉及以下问题。当防过热元件布置成不与带部件接触并布置在带部件形成的筒体的外部的附近区域中时,与防过热元件布置成与带部件接触的情况相比,防过热元件的操作时间变慢。此外,当比较带部件旋转和不旋转的情况时,空间距离变化,防过热元件的操作时间也变化。此外,在带部件的旋转过程中,带部件的形状和姿态波动(即,旋转轨迹波动),但是即使引起这种波动时,也必须防止带部件的表面损坏。
因此,当使防过热元件和带部件之间的空间距离为足够大以便防止防过热元件和带部件之间的接触时,直到防过热元件被致动的时间将变长。
此外,随着由于定影装置的加速而增加定影装置的电功率时,需要进一步缩短防过热元件的操作时间。因此,当防过热元件布置成不与带部件接触并布置在带部件形成的筒体的外部的附近区域中时,将产生这样的情况,即不能满足缩短和稳定这种防过热元件的操作时间的需求。
因此,当防过热元件布置在带部件形成的筒体内部使得即使当带形状波动也不会对防过热元件的操作时间产生不利影响时,存在保证防过热元件的操作可靠性的问题。当防过热元件布置在带部件形成的筒体内部时,防过热元件直接受到来自卤素加热器的热射线辐射,因此环境温度超过防过热元件的操作环境温度范围。此外,不仅防过热元件的热敏表面而且整个防过热元件的温度都增加,从而可能引起防过热元件的故障和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装置,该图像加热装置能够稳定防过热元件的操作时间并能够保证操作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可旋转的筒形的带;加热器,该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带的内部,用于加热所述带;以及防过热元件,该防过热元件包括电路,该电路在发生异常温度升高时断开,用于中断向所述加热器的供电,其中,所述防过热元件在所述带内部设置于这样的位置处,在该位置,所述防过热元件不受到由所述加热器发射的直接热辐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可旋转的筒形的带;加热器,该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带的内部,用于加热所述带;防过热元件,该防过热元件包括电路,该电路在发生异常温度升高时断开,用于中断向所述加热器的供电;以及金属部件,该金属部件在所述带内部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在该位置,所述金属部件受到由所述加热器发射的直接热辐射,其中,所述金属部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带的母线方向从所述带的端部凸出的凸出部分,其中,所述防过热元件在所述金属部件的凸出部分处检测所述金属部件的温度。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将更清楚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整个定影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1B是显示在加热单元的纵向端部部分处的卤素加热器支撑结构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1C是显示相对于加热带的径向方向来自卤素加热器的热射线的辐射的视图,显示了防过热元件的位置。
图1D是显示相对于加热带的纵向方向来自卤素加热器的热射线的辐射的视图,显示了防过热元件的位置。
图2的部分(a)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整个定影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外观透视图。图2的部分(b)是设置于加热单元的纵向端部部分处的凸缘部件、加热器固定部件、密封部分和元件固定部件的外观的透视图。图2的部分(c)是显示相对于加热带的纵向方向来自卤素加热器的热射线的辐射的视图,显示了防过热元件的位置。
图3的部分(a)是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整个定影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外观的透视图。图3的部分(b)是显示相对于加热带的径向方向来自卤素加热器的热射线的辐射的视图,显示了防过热元件的位置。
图4是显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中的防过热元件的设置的构造的视图。
图5是成像装置的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根据权利要求的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所述的特征的全部组合并不是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第一实施例>
(1)成像装置
图5是成像装置的实例的示意图,其中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加热装置作为定影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成像装置是使用转印类型的电子照相处理的激光束打印机。
本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包括成像部分17、定影部分6、用于控制成像部分17和定影部分6的控制器18等。控制器18包括CPU和存储器(例如RAM或ROM),在存储器中储存成像顺序、用于成像所需的各种程序等。
在成像部分17处设置了作为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鼓型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下文中称为感光鼓)1。该感光鼓1通过在镍或铝制的柱体(鼓)状导电基质的外周表面上形成OPC、非晶Se、非晶Si等的感光材料层而构成。控制器18根据由外部设备(未示出)例如热计算机输出的打印命令(指令)来旋转地驱动马达(未示出),使得感光鼓1沿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以预定圆周速度(处理速度)旋转。
感光鼓1在它的旋转处理中通过作为充电工具的充电辊2而均匀充电至预定极性和预定电势。
然后,感光鼓1的已充电表面受到激光束L的扫描曝光,该激光束L由激光束扫描仪3输出,并根据来自外部设备的图像信息而被调制控制(ON/OFF控制)。因此,预定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形成于感光鼓1的表面上。
然后,形成于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通过作为显影工具的显影设备4用调色剂T显影,因此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作为显影方法,使用跳跃显影方法、双组分显影剂型显影方法等,且在很多情况下与图像曝光和反转显影方法结合使用。
另一方面,容纳于(片材)供给盒9中的记录材料P片材通过(片材)供给辊8的旋转在预定供给定时一张张地供给。该记录材料P经过包括引导件10、对齐辊11等的片材通路,并供给至形成于感光鼓1的表面和作为转印装置的转印辊5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转印夹持部Tn,然后在感光鼓1的表面和转印辊5的表面之间夹持和传送。在该传送处理中,通过向转印辊施加预定转印偏压,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和承载在记录材料P上。
与感光鼓1的表面分离并且然后从转印夹持部Tn出来的记录材料P通过传送引导件12而导入定影装置(定影设备)6,然后,记录材料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通过由定影装置6施加的热和压力而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定影装置6的结构将在后面的(2)中具体介绍。
从定影装置6出来的记录材料P经过包括传送辊13、引导件14、排出辊15等的片材通路,然后推出至排出盘16上。
在记录材料P的分离之后,感光鼓1的表面通过清洁装置7进行沉积污染物(例如转印残余调色剂)的除去(处理),从而进行清洁,然后重复地进行成像。
(2)定影装置(图像加热装置)6
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定影装置和构成定影装置的部件,纵向方向是指在记录材料的平面中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C(图1A)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是指在记录材料的平面中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C平行的方向。宽度是指相对于宽度方向的尺寸。
图1A至图1D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带式定影装置6的结构和防过热元件107的布置的示意图。图1A是显示整个定影装置6的示意结构的外观的透视图。图1B是设置于加热单元100的纵向端部部分处的凸缘部件109、加热器固定部件110、密封部分111和元件固定部件112的外观的透视图。图1C是显示相对于加热带101的径向方向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的辐射的视图,显示了防过热元件107的位置。图1D是显示相对于加热带101的纵向方向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的辐射的视图,显示了防过热元件107的位置。
在图1A中,为了显示加热带101内部的结构,加热带101在纵向端部部分处的部分被切除。尽管未示出,凸缘部件109、加热器固定部件110和密封部分111也设置于加热单元100的另一纵向端部部分处。
在本实施例中,定影装置6大致分成用于加热形成于记录材料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未示出)的加热单元100以及用于与加热单元100的加热带101接触形成定影夹持部N的压辊(施压部件)102。加热单元100通过一体地装配多个部件来制备,所述多个部件例如为:可旋转的筒形加热带(带部件)101;可滑动部件103,该可滑动部件103在它与压辊102相对的位置处与加热带101的内表面接触;卤素加热器104;用于保持可滑动部件103的保持部件105;支架(金属部件)106,用于使得定影装置6(特别是加热单元100)具有刚性(硬度);以及加热器固定部件110。
加热带101、压辊102、卤素加热器104、可滑动部件103、保持部件105和支架106均是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细长部件。
保持部件105将可滑动部件103保持在设置于保持部件的定影夹持部N侧的凹入部分105a处(图1C)。此外,保持部件105在它的、与定影夹持部N侧相反的一侧中具有台阶形部分105b,并将支架106保持在台阶形部分105b处。
支架106具有支腿部分106a(图1A),该支腿部分106a安装在台阶形部分105b上。支腿部分106a在支架106的各纵向端部部分处通过弧状连接部分106b而连接(图1A)。连接部分106b设置于纵向端部部分处的位置处,在该位置,连接部分能够引导加热带101的旋转,且在该位置,不会屏蔽从卤素加热器104向加热带辐射的热射线。支架由金属制造,并具有能够承受由施压机构(后面将介绍)施加的压力的刚性。
保持部件105、可滑动部件103和支架106的组合件的外周部分在外部与由筒形耐热膜形成的加热带101松弛地接合。为了限制加热带101在旋转状态中沿纵向方向的侧向运动以及为了将支架106固定在定影装置6的装置框架(未示出)上,凸缘部件109接合在支架106的各纵向端部部分处。
布置在支架106的纵向端部部分处并在它的侧表面中具有基本D字母形状的凸缘部件109与支架106的支腿部分106a和连接部分106b接合(图1B)。此外,凸缘部件109在它的外周表面处由定影装置6的装置框架(未示出)来支撑。凸缘部件109的、在加热带101侧的内表面109a与加热带101的纵向端表面接触,以便构成用于限制加热带101的侧向运动的限制表面。凸缘部件109还具有对置表面109b,在该对置表面109b中,凸缘部件在加热带101的端部部分处与加热带101的内表面相对。顺便说明,在图1B中,为了示例说明,省略了凸缘部件109的带限制部分。
如图1B中所示,加热器固定部件110被接合和固定在凸缘部件109的内部,使得卤素加热器104的纵向端部部分由接合和固定在加热器固定部件110的中心部分上的密封部分111来固定和支撑。在加热器固定部件110的各宽度方向侧设置通孔110a,支架106的支腿部分106a穿过该通孔110a,以便暴露于加热器固定部件110的外部。
密封部分111构造成使得它具有向卤素加热器104的灯丝112(图1D)供电的电能供给结构,并使得卤素加热器104的玻璃管内部气密。如图1D中所示,与凸缘部件109接合和固定的加热器固定部件110在它的中心部分处具有圆孔110b,设置在密封部分111处的台阶形部分111a的外周部分(具有小直径)接合在圆孔110b中。因此,卤素加热器104固定成不能沿纵向方向和径向方向运动。
在加热单元100中,支架106布置在加热带101内侧,且卤素加热器104设置于支架106内侧。此外,由卤素加热器104发射的辐射光经过设置于支架106的一对连接部分106b之间的切除部分,使得加热带101的内周表面由辐射光辐照(图1C)。另一方面,支腿部分106b屏蔽朝向带内表面的辐射光。
压辊102是包括芯金属102a、弹性层102b和离型层102c的部件,弹性层102b设置于芯金属102a的外周表面上,并由硅橡胶等形成,离型层102c设置于弹性层102b的外周表面上,并由含氟树脂形成。压辊102布置成经由加热带101与加热单元100的可滑动部件103相对,且在其位置处,芯金属102a在它的纵向端部部分处由装置框架经由轴承(未示出)被可旋转地支撑。
包括施压弹簧等的施压机构(未示出)设置于加热单元100的支架106的各纵向端部部分处,并在支架106的纵向端部部分处沿与加热带101的母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对支架106施压。通过施压机构的施压,支架106经由保持部件105沿相同方向对可滑动部件103施压,使得可滑动部件103将加热带101的外周表面压向压辊102的外周表面,以使得加热带101与压辊102接触(外接)。因此,压辊102的弹性层102b变形,从而由压辊102的表面和加热带101的表面形成具有预定宽度的定影夹持部N。
在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中,压辊102根据打印命令通过马达(未示出)沿由箭头A表示的方向以预定圆周速度(处理速度)旋转。压辊102的旋转通过压辊102的表面和加热带101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而在定影夹持部N处传递给加热带表面。因此,加热带101跟随压辊102的旋转而沿由箭头B表示的方向旋转,同时在它的内周表面处接触可滑动部件103的在定影夹持部N侧的表面。
此外,电能供给控制电路(未示出)根据打印命令而接通,这样,AC电压(电力)从电源(未示出)供给,因此电能供给至卤素加热器104。卤素加热器104通过电能供给而接通,以便辐射热射线。然后,通过热射线,加热带101的内周表面和可滑动部件103在与定影夹持部N侧相反的一侧的后表面被加热。因此,加热带101和可滑动部件103的温度快速增加。
电能供给控制电路获得由温度检测元件(未示出)例如热敏电阻检测的加热带101内表面的温度信息。然后,根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电路控制通向卤素加热器104的供电,使得卤素加热器104的温度保持在预定定影温度(目标温度)。这里,定影温度是指使得形成于记录材料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加热和熔化所需的温度。
在马达旋转并且加热带101保持在定影温度的状态下,上面承载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在图像承载表面朝向加热带101的情况下引入定影夹持部N中。记录材料P由加热带011的表面和压辊102的表面夹在定影夹持部N中,并在夹持状态下传送。在该传送处理中,记录材料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通过加热带101的热和定影夹持部N处的夹持压力而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然后记录材料P与加热带101的表面分离,然后从定影夹持部N排出。
(3)防过热元件107的布置位置
在图1A至图1D中显示了防过热元件107。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防过热元件107,使用了热开关。用于连接电线(电缆线)的连接部件108使得从卤素加热器104延伸出的电线Ca1和与防过热元件107连接的电线Ca2连接。电线Ca3使得防过热元件107和电源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连接部件108,使用继电器连接器或者快接端子。防过热元件10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以热开关作为实例来介绍,但是也可以使用例如热熔丝或恒温器的元件,该元件具有在过热过程中中断通向卤素加热器104的供电的功能,以便保护定影装置6。顺便说明,各热熔丝、热开关和恒温器都包括当温度异常增加时断开的电路。
在图1C中,由虚线所示的箭头表示从卤素加热器104辐射的热射线的辐射方向。阴影部分表示并不直接接收由卤素加热器104辐射的热射线的区域。防过热元件107通过元件固定部件113而固定在阴影区域中,防过热元件107的热敏部分114与支架106接触。也就是,防过热元件107设置于加热带101的内部并处在使得它并不直接接收由卤素加热器104发射的辐射光的位置处。
这里,元件固定部件113是用于固定防过热元件107以及用于固定和引导与防过热元件107连接的电线Ca且同时防止电线Ca受到热射线的部件。元件固定部件113由具有低热导率的材料,例如耐热树脂材料来制备。
如上所述,防过热元件107和元件固定部件113布置在支架106的、使得它们并不直接接收由卤素加热器104辐射的热射线的位置处,使得防过热元件107能够在可操作环境温度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防过热元件107布置在使得由卤素加热器104辐射的热射线被支架106屏蔽的区域中的构造,但是防过热元件107的布置并不局限于这样的布置,即,防过热元件107布置在使得热射线被支架106屏蔽的区域中。例如,防过热元件107也可以由金属反射板、具有绝热效果的树脂部件(例如具有低热导率的耐热树脂材料)或者绝热部件来包围,并且可以只需要该部件能够屏蔽热射线直接辐射至防过热元件107上。
在图1D中,由虚线表示的箭头表示从卤素加热器104辐射的热射线的辐射方向。相对于热射线的辐射方向,在卤素加热器104和支架106之间没有热射线屏蔽部件。因此,支架106的支腿部分106a直接受到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的辐射。
此外,在卤素加热器104和支架106之间的空间距离与加热带101的旋转无关,且不变化。因此,支架106的温度具有稳定的线性温度特征,即,温度随着卤素加热器104的接通时间(由热射线加热的时间)而增加,并随着断开时间而降低。通过使用这样的结构(其中,由防过热元件107检测具有这种稳定线性温度特征的支架106的温度),能够提高防过热元件107的热响应。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温度由防过热元件107检测的物体,使用支架106,但是并不局限于支架106。例如,物体也可以是与支架106不同的金属部件或者耐热树脂部件,且可以只需要是对由卤素加热器104辐射的热射线具有稳定线性温度特征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定影装置6在异常时间(当卤素加热器104的接通意外地持续时)执行以下操作。支架106由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而加热,从而增加支架106的温度。然后,随着支架106在纵向端部部分处的温度增加,热敏部分114的温度也增加。当热敏部分114的温度达到防过热元件107的操作温度时,防过热元件107操作(即断开内部电路),从而中断向卤素加热器104的电能供给。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通过如上所述的构造和操作来实现以下效果。首先,不管加热带101的旋转状态如何,都能够执行防过热元件107的稳定操作。
此外,防过热元件107布置成与设置于加热带101的筒体内部的支架106接触。因此,与防过热元件布置成不与加热带的筒体接触且布置在筒体外部附近区域的情况相比,直到防过热元件107操作的时间能够缩短。这是因为当防过热元件107布置成与设置于加热带101的筒体内部的支架106接触时,卤素加热器104和支架106之间的距离短,且支架106由金属形成,因此具有比空气层更高的热导率。
此外,防过热元件107通过支架106而防止直接受到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的辐射,因此防过热元件107自身的温度不会超过可操作范围,因此能够保证防过热元件107的操作可靠性。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介绍了这样的定影装置6,其中,防过热元件107布置在加热带101的内部,并布置在使得防过热元件107并不直接受到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的辐射的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将介绍构造成使得防过热元件107设置于支架106的支腿部分106a的内表面处的定影装置。在下面的说明中,与构成第一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相同参考标号或符号来表示,并将省略说明。
图2的部分(a)是显示整个定影装置6的示意结构的外观的透视图。图2的部分(b)是设置于加热单元的纵向端部部分处的凸缘部件109、加热器固定部件110、密封部分111和元件固定部件202的外观的透视图。图2的部分(c)是显示(相对于加热带101的纵向方向)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的辐射的视图,显示了防过热元件107的位置。
下面将介绍防过热元件107的布置位置。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固定部件110设置有通孔110a,使得支架106的支腿部分106a相对于纵向方向从卤素加热器104的密封部分111凸出至外部(图2的(b))。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10a的面积最小化,从而防止由卤素加热器104辐射的热射线漏出加热器固定部件110。
如图2的(b)和(c)中所示,防过热元件107通过元件固定部件202而固定在凸出至加热带101的筒体外部的、支架106的两个支腿部分106a中的任意一个的内表面处。此外,防过热元件107的热敏部分114与支腿部分106a的内表面接触。
这里,元件固定部件202防止防过热元件107受到从加热器固定部件110的通孔110a泄露的轻微热射线。此外,元件固定部件202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整个防过热元件107被覆盖,以便降低防过热元件107受到周围空气流以及周围环境(例如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
在图2的(c)中,由虚线表示的箭头表示了从卤素加热器104辐射的热射线的辐射方向。相对于热射线的辐射方向,在卤素加热器104和支架106之间没有热射线屏蔽部件。因此,支架106直接受到在它自身和加热器固定部件110之间的、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的辐射。
此外,在卤素加热器104和支架106之间的空间距离与加热带101的旋转状态无关,且不变化。因此,支架106的温度具有稳定的温度特征,即,温度随着卤素加热器104的接通时间(由热射线加热的时间)而增加,并随着断开时间而降低。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中,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类似,也能够提高防过热元件107的热响应。
此外,电线Ca1和Ca2也通过加热器固定部件110而防止直接受到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的辐射。
此外,防过热元件107可以按照需要固定在靠近加热器固定部件110的位置处,使得防过热元件107能够高度灵敏地监控随着卤素加热器104的接通时间和断开时间的温度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在异常时间(当卤素加热器104的接通意外地持续时)执行以下操作。支架106通过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而加热,从而支架106的温度升高。直接受到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的辐射的支架106的温度传递给支架106的并不直接受到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的辐射的端部部分,使得支架106在其端部部分处的温度增加。然后,随着支架106在纵向端部部分处的温度增加,热敏部分114的温度也增加。当热敏部分114的温度达到防过热元件107的操作温度时,防过热元件107操作,从而中断通向卤素加热器104的电能供给。
如上所述,通过提供这样的金属部件,即,该金属部件设置于带的内部,并包括从带的筒体凸出的凸出部分,且直接受到从加热器发射的辐射光的辐射,防过热元件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在金属部件的凸出部分处检测金属部件的温度。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除了第一实施例中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以下效果。借助于加热器固定部件110和元件固定部件202,防过热元件107不会直接受到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的辐射,因此能够保证防过热元件107的操作可靠性。此外,支架106的支腿106a沿纵向方向伸出,且防过热元件107布置在伸出的支腿部分106a的内表面处。因此,用于向卤素加热器104供给电能的电线Ca1、Ca2和Ca3能够比第一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的那些电线短,并能够不需要设置于加热带101的筒体内部的电线保持部件,因此能够通过便宜的结构来实现防过热功能。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介绍了防过热元件107布置在支架6上的定影装置6。在本实施例中将介绍这样的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构造成使得防过热元件107设置在与支架不同的金属部件上。在下面的说明中,与构成第一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相同参考标号或符号来表示,并将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提供这样的金属部件,即,该金属部件设置于带内部,并包括从带的筒体凸出的凸出部分,且该金属部件直接受到由加热器发出的辐射光的辐射,防过热元件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在金属部件的凸出部分处检测该金属部件的温度。
图3的部分(a)和(b)是显示带式定影装置6的结构和防过热元件107的布置方式的视图。图3的部分(a)是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整个定影装置6的示意结构的外观的透视图。图3的部分(b)是显示相对于加热带101的径向方向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的辐射的视图,显示了防过热元件107的位置。
在图3的(a)中,为了显示加热带101的内部结构,从视图中省略了加热器固定部件110。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中,支架106是金属,为了提供能够承受压力的刚性(用于进行压力支撑),支架6的厚度需要为几毫米,这相对较大,使得热容量较大。因此,从卤素加热器104接通开始直到支架106的温度开始升高的时间可能产生延迟。因此,防过热元件设置在除支架106之外的金属部件301上。
如图3的(a)中所示,金属部件301经由沿支架106的纵向方向的垫片部件302而布置在支架106的支腿部分106a的内表面处。
这里,垫片部件302执行金属部件301和支架106之间的绝热分离,因此提高金属部件301的热响应。垫片部件302可以是任意部件,只要该部件具有绝热效果,例如使用耐热树脂或具有较低热导率的金属。此外,对于金属部件301,为了提高热响应,选择与支架106相比具有足够低热容的部件。此外,金属部件301还可以在它的表面处制成块,以便提高热响应,从而提高热收集特性。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部件301沿支架106的整个纵向方向提供,但是如果对于金属部件301的热响应足够没有问题,则为了降低成本,金属部件301的纵向长度也可以缩短。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这样的结构,即,金属部件301只布置在使得该金属部件301在卤素加热器的纵向端部部分处与卤素加热器104相对的位置处。
如图3的(b)中所示,金属部件301经由垫片部件302而布置在支架106的支腿部分106a的内表面处并布置在卤素加热器104和支架106之间。在图2的(c)中,由虚线表示的箭头表示了由卤素加热器104辐射的热射线的辐射方向。相对于热射线的辐射方向,在卤素加热器104和金属部件301之间没有辐射屏蔽部件,因此金属部件301在它的整个内表面处直接受到来自卤素加热器的热射线的辐射。
此外,在卤素加热器104和金属部件301之间的空间距离与加热带101的旋转状态无关,且不变化。因此,金属部件301的温度具有稳定的温度特征,即,温度随着卤素加热器104的接通时间(由热射线加热的时间)而增加,并随着断开时间而降低。因而,通过使用具有稳定温度特征的金属部件301,能够提高防过热元件107的热响应。
在本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在异常时间(当卤素加热器104的接通意外地持续时)执行以下操作。金属部件301通过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而加热,从而金属部件301的温度增加。然后,随着金属部件301在纵向端部部分处的温度增加,热敏部分114的温度也增加。当热敏部分114的温度达到防过热元件107的操作温度时,防过热元件107操作,从而中断向卤素加热器104的电能供给。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和操作,除了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以下效果。防过热元件107布置在具有小热容的金属部件301而非具有较小热容的支架106上,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防过热元件107的操作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这样的实例,其中,防过热元件107经由金属部件301设置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的支架106的支腿部分106a的内表面处,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的结构也可用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设有防过热元件107的元件固定部件113经由金属部件301而安装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的支架106的支腿部分106a的外表面上。
<第四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介绍了防过热元件107的热敏部分114与支架106的支腿部分106a的内表面直接接触的定影装置6。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定影装置这样构造,使得热敏部分经由用于保持支架和热敏部分之间的距离的垫片部件而以非接触状态设置。在下面的说明中,与构成第二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的部件相同的部件以相同参考标号或符号来表示,并将省略说明。
图4是显示在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中的防过热元件107的布置的构造的视图。
如图4中所示,防过热元件107经由用于确保支架106的支腿部分106a和热敏部分114之间的距离的垫片部件401布置,并通过元件固定部件202而压靠在支腿部分106a的内表面上。支腿部分106a的内表面和热敏部分114之间的距离由垫片部件401来保证,且不会受到加热带101的状态的影响,因此防过热元件107的操作时间稳定。
这里,对于垫片部件,使用在预定温度下软化的树脂部件。垫片部件401的材料和厚度能够根据防过热元件107的操作温度的设定而合适地选择。因此,热敏部分114的温度由于垫片部件401而低于支架106。
本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在异常时间(当卤素加热器104的接通意外地持续时)执行以下操作。支架106通过来自卤素加热器104的热射线而加热,从而支架106的温度增加。然后,随着支架106在纵向端部部分处的温度增加,垫片部件401和热敏部分114的温度也增加。垫片部件401在它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软化,使得热敏部分114接近支架106。当热敏部分114的温度达到防过热元件107的操作温度时,防过热元件107操作,从而中断向卤素加热器104的电能供给。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和操作,除了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以下效果。防过热元件107的热敏部分114经由垫片部件401而布置在支架106上面,因此与防过热元件107直接布置在支架106上的情况相比,热敏部分114的温度变低。因此能够选择具有低操作温度的便宜的防过热元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第二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的结构来介绍,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的结构也可用于在第一和第三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的结构。在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的结构用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情况下,热敏部分114经由用于保证支架106的支腿部分106a和热敏部分114之间的距离的垫片部件401而布置成非接触状态。在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的结构用于第三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6情况下,热敏部分114经由用于保证金属部件301和热敏部分114之间的距离的垫片部件401而布置成非接触状态。
<其它实施例>
在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的使用并不局限于用作将承载于记录材料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t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的装置。例如,定影装置也能够用作加热未定影调色剂图像以便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暂时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加热装置,或者用作加热已经热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以便赋予调色剂图像表面光泽的图像加热装置。
尽管已经参考这里所述的结构介绍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细节,且本申请将覆盖在改进目的下或在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这些变化或改变。
Claims (7)
1.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
可旋转的筒形的带;
加热器,该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带的内部,用于加热所述带;
由金属制成的支架,该支架设置在所述带的内部,用于向所述图像加热装置赋予刚性,所述支架包括沿着所述图像加热装置的纵向方向设置的一对支腿部分以及连接所述支腿部分的弧状连接部分;以及
防过热元件,该防过热元件包括电路,该电路在发生异常温度升高时断开,用于中断向所述加热器的供电,
其中,所述支架在未设置所述弧状连接部分的部分处包括切除部分,并且所述带的内表面通过所述切除部分直接受到由所述加热器发射的热辐射;以及
其中,所述防过热元件在所述带内部设置于这样的位置处,在该位置,所述防过热元件借助于所述支架的支腿部分而不受到由所述加热器发射的直接热辐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支架的支腿部分防止所述防过热元件受到由所述加热器发射的热辐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支架设置成包围所述加热器,所述防过热元件设置在这一支架表面侧,该支架表面侧与对着所述加热器的另一支架表面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防过热元件是热开关或热熔丝。
5.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
可旋转的筒形的带;
加热器,该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带的内部,用于加热所述带;
由金属制成的支架,该支架设置在所述带的内部,用于向所述图像加热装置赋予刚性,所述支架包括沿着所述图像加热装置的纵向方向设置的一对支腿部分以及连接所述支腿部分的弧状连接部分;
防过热元件,该防过热元件包括电路,该电路在发生异常温度升高时断开,用于中断向所述加热器的供电;以及
金属部件,该金属部件经由垫片在所述支架的支腿部分的内表面上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在该位置,所述金属部件受到由所述加热器发射的直接热辐射,其中,所述金属部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带的母线方向从所述带的端部凸出的凸出部分,
其中,所述支架在未设置所述弧状连接部分的部分处包括切除部分,并且所述带的内表面通过所述切除部分直接受到由所述加热器发射的热辐射;以及
其中,所述防过热元件在所述金属部件的凸出部分处检测所述金属部件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还包括:屏蔽部件,该屏蔽部件相对于所述母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带的端部部分处,用于屏蔽从所述加热器发射的热辐射;
其中,所述防过热元件由所述屏蔽部件屏蔽而防止受到由所述加热器发射的热辐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防过热元件是热开关或热熔丝。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61730.2A CN105334710B (zh) | 2012-05-10 | 2013-05-10 | 图像加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08474 | 2012-05-10 | ||
JP2012108474A JP5991736B2 (ja) | 2012-05-10 | 2012-05-10 | 像加熱装置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61730.2A Division CN105334710B (zh) | 2012-05-10 | 2013-05-10 | 图像加热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89639A CN103389639A (zh) | 2013-11-13 |
CN103389639B true CN103389639B (zh) | 2016-01-20 |
Family
ID=4953393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6173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34710B (zh) | 2012-05-10 | 2013-05-10 | 图像加热装置 |
CN201310170636.6A Active CN103389639B (zh) | 2012-05-10 | 2013-05-10 | 图像加热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6173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34710B (zh) | 2012-05-10 | 2013-05-10 | 图像加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098032B2 (zh) |
JP (1) | JP5991736B2 (zh) |
CN (2) | CN10533471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12233B2 (ja) * | 2012-04-11 | 2016-10-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JP5955084B2 (ja) | 2012-04-27 | 2016-07-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991736B2 (ja) * | 2012-05-10 | 2016-09-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JP2014157347A (ja) | 2013-01-21 | 2014-08-28 | Canon Inc | 画像加熱装置 |
JP6137912B2 (ja) | 2013-04-01 | 2017-05-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478530B2 (ja) | 2013-09-27 | 2019-03-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US9213280B2 (en) | 2013-10-21 | 2015-12-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forming apparatus supplying power to heat generating member using phase control and/or wave number control |
CN107250923B (zh) * | 2015-02-19 | 2020-06-12 | 佳能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 |
JP6358189B2 (ja) * | 2015-08-04 | 2018-07-18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380357B2 (ja) * | 2015-12-03 | 2018-08-29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52447B1 (ja) * | 2016-02-18 | 2016-12-2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7211458A (ja) * | 2016-05-24 | 2017-11-3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7183775B2 (ja) * | 2018-12-21 | 2022-12-0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377430B2 (ja) * | 2019-03-12 | 2023-11-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876A (zh) * | 1995-05-30 | 1997-10-0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采用电子照相系统的设备中防止定影机构过热的装置 |
CN1521578A (zh) * | 2003-02-10 | 2004-08-18 | �ֵܹ�ҵ��ʽ���� | 热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
CN1940771A (zh) * | 2005-09-30 | 2007-04-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
CN101403884A (zh) * | 2007-10-04 | 2009-04-0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熔合装置及具有该熔合装置的成像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4492A (ja) * | 1997-07-03 | 1999-01-29 | Canon Inc | 加熱定着装置 |
JP4176461B2 (ja) * | 2002-12-26 | 2008-11-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ベルト定着装置 |
JP4612812B2 (ja) * | 2003-07-11 | 2011-01-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KR100705328B1 (ko) * | 2005-11-03 | 2007-04-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
JP2007310066A (ja) * | 2006-05-17 | 2007-11-29 | Canon Inc | 像加熱装置 |
US7650105B2 (en) | 2006-07-27 | 2010-01-1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
JP5451040B2 (ja) | 2008-11-28 | 2014-03-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US8295752B2 (en) * | 2009-02-25 | 2012-10-23 | Fuji Xerox Co., Ltd.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5263131B2 (ja) * | 2009-11-30 | 2013-08-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JP5509815B2 (ja) | 2009-11-30 | 2014-06-0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JP5556268B2 (ja) * | 2010-03-17 | 2014-07-2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36295B2 (ja) | 2010-03-26 | 2014-03-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JP5528223B2 (ja) | 2010-06-15 | 2014-06-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JP5623236B2 (ja) | 2010-10-26 | 2014-11-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加熱装置 |
JP5743525B2 (ja) | 2010-12-16 | 2015-07-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JP5852332B2 (ja) | 2011-06-03 | 2016-02-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加熱装置 |
JP5441989B2 (ja) | 2011-11-18 | 2014-03-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JP6168725B2 (ja) * | 2012-02-14 | 2017-07-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JP6012233B2 (ja) * | 2012-04-11 | 2016-10-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JP5991736B2 (ja) * | 2012-05-10 | 2016-09-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
2012
- 2012-05-10 JP JP2012108474A patent/JP599173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4-25 US US13/870,412 patent/US9098032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5-10 CN CN201510961730.2A patent/CN10533471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5-10 CN CN201310170636.6A patent/CN103389639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6-24 US US14/748,590 patent/US936700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876A (zh) * | 1995-05-30 | 1997-10-0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采用电子照相系统的设备中防止定影机构过热的装置 |
CN1521578A (zh) * | 2003-02-10 | 2004-08-18 | �ֵܹ�ҵ��ʽ���� | 热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
CN1940771A (zh) * | 2005-09-30 | 2007-04-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
CN101403884A (zh) * | 2007-10-04 | 2009-04-0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熔合装置及具有该熔合装置的成像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991736B2 (ja) | 2016-09-14 |
JP2013235182A (ja) | 2013-11-21 |
US9367003B2 (en) | 2016-06-14 |
US20150293480A1 (en) | 2015-10-15 |
CN103389639A (zh) | 2013-11-13 |
US9098032B2 (en) | 2015-08-04 |
CN105334710A (zh) | 2016-02-17 |
CN105334710B (zh) | 2018-06-22 |
US20130302046A1 (en) | 2013-1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89639B (zh) | 图像加热装置 | |
CN102736495B (zh) | 定影单元 | |
KR101460137B1 (ko) | 정착장치와 이를 가지는 화상형성장치 | |
US9316975B2 (en) | Fixing device capable of suppressing contact between tubular member and electric components | |
US8918040B2 (en) | Fuser unit | |
CN102902187B (zh) | 图像加热装置 | |
CN107203116B (zh) | 图像加热装置 | |
US9037054B2 (en)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CN104423224A (zh)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15118366A (ja) | 定着装置 | |
US11188016B2 (en) | Fixing device including a heater having a planar shape and an endless belt | |
CN105301936A (zh)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5790688B2 (ja) | 定着装置 | |
CN114063413A (zh) | 加热装置 | |
US20230123984A1 (en)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23111826A (ja) | 温度検出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1071521A (ja) |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4624978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9026714A (ja) | 板状ヒータ、加熱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1142542A (ja) | 過熱防止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076934A (ja) | ヒータ、加熱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0259015A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