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4786A - 旋转式弯纱片、针织机及线圈织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弯纱片、针织机及线圈织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74786A CN103374786A CN2013101228932A CN201310122893A CN103374786A CN 103374786 A CN103374786 A CN 103374786A CN 2013101228932 A CN2013101228932 A CN 2013101228932A CN 201310122893 A CN201310122893 A CN 201310122893A CN 103374786 A CN103374786 A CN 1033747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nker
- rotor
- rotation
- coil
- roto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26—Slurcock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6—Sinker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44—Tensioning devices for individual thread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04B15/68—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 D04B15/76—Pattern wheel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9/00—Knitting processes, apparatus or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使用转子织成线圈的针织机中即使是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也能够织成线圈的旋转式弯纱片、针织机及线圈织成方法。使环形弯纱片(36)和环形弯纱片(37)可分别独立地绕转轴(L1)转动,由此来适宜地设定转动时点。这样,分为保持旧线圈(50)的环形弯纱片(37)和保持新线圈(60)的环形弯纱片(36)来调整转动时点。通过这样的转动时点的调整防止对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施加大的张力,即使是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也能织成线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式弯纱片、针织机及线圈织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针织机中,把弯纱片配置在织针与织针之间,弯纱片不同于织针,其作用主要是在织成线圈时钩住针织纱。正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那样,往复移动的弯纱片作为现有的弯纱片已经公知。现有的弯纱片被配置在作为成圈组件的转子的两侧,通过往复移动把被叼住的针织纱钩住,把其钩住的线圈从转子上脱下来。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2中记载着一种针织方法,是在平针针织机中,在给前一个织针喂纱时,不给下一个织针喂纱,这样从喂纱口出来之后的纱不弯曲而直接送到织针的挂钩上。
【专利文献1】 日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 特開2010-1268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 特許第31922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人们期待着编织例如称为碳素纤维的低伸缩性纤维构成的针织纱的技术。按照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新线圈容易被旧线圈拉住,不适于编织低伸缩性纤维。新线圈和旧线圈是在采用针织机织成线圈时用转子把针织纱拉入而形成的线圈。被转子牵引(叼住)的状态下的线圈是新线圈,新线圈在离开(脱离)转子的时刻就成为旧线圈。按照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虽然考虑到了弱捻纱之类的易断的针织纱,可是由于是采用有织针的针织机,所以也不能适用于采用转子织成线圈的针织机。这样,在用转子编织线圈的针织机中,人们需要一种即使是由低伸缩性纤维构成的针织纱,也能够织成线圈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转子织成线圈的针织机中即使是低伸缩性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也能够织成线圈的旋转式弯纱片、针织机及线圈织成方法。
本发明的旋转式弯纱片是一种配置在针织机的多个成圈器之间的旋转式弯纱片,其特征在于具备可绕第一轴线转动的转动部和可转动地支承转动部的支承部,转动部具有在各自的周缘上形成了可挂住针织纱的凸部即弯纱片齿的多个转动体,多个转动体能够分别独立地绕第一轴线转动。
该旋转式弯纱片的转动部具有多个转动体,这些转动体的周缘部上各自形成有可挂住针织纱的凸部即弯纱片齿。多个转动体分别挂住被供给到成圈器的针织纱。这里,由于多个转动体能够分别独立地绕第一轴线转动,所以可以适宜地设定其转动时点。因此,能够分为挂住旧线圈的转动体和挂住新线圈的转动体来调整转动时点。采用这种转动时点的调整防止对低伸缩性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施加大的张力。这样,采用上述的旋转式弯纱片,即使是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也能够织成线圈。
在上述的旋转式弯纱片中,多个转动体是具有按预定齿距形成的多个弯纱片齿的同样的构件。采用这样的结构,适宜地设定多个转动体的齿距,就能够编织成预定密度的线圈。还能实现构件的通用化。
在上述的旋转式弯纱片中,多个转动体各自用平面状的构件形成,在厚度方向上相互叠合。采用这样的结构,就能够实现更加简单、紧凑的旋转式弯纱片。
在上述的旋转式弯纱片中,多个转动体各自做成为圆环状,支承部具有被收容在多个转动体各自的开口部内的圆盘状的转轴、和从第一轴线方向的两侧支承转轴的支承板。采用这样的结构,转轴能够进一步稳定多个转动体的转动。
本发明的针织机具备成圈器、弯纱片以及保持成圈器和弯纱片的支承座,成圈器具有可绕第二轴线转动的转子,转子钩住针织纱转动来织成线圈,弯纱片配置在成圈器的侧方,用来保持住供到成圈器的针织纱,弯纱片是旋转式弯纱片,具备可绕第一轴线转动的转动部和可转动地支承转动部的支承部,转动部具有多个转动体,这些转动体各自的周缘部上形成有可挂住针织纱的凸部即弯纱片齿,多个转动体能够分别独立地绕第一轴线转动。
如果采用这种针织机,弯纱片的转动部具有多个转动体,这些转动体各自的周缘部上形成有可挂住针织纱的凸部即弯纱片齿。多个转动体分别保持住供到成圈器的针织纱。这里,由于多个转动体能分别独立地绕第一轴线转动,所以能适宜地设定转动时点。这样,能够分为挂住旧线圈的转动体和挂住新线圈的转动体来调整转动时点。采用这种转动时点的调整防止对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施加大的张力。因此,采用上述的旋转式弯纱片,即使是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也能够织成线圈。
在上述针织机中,在多个转动体中的一个转动体保持住新线圈时,其他转动体保持住旧线圈,其他转动体的转动时点与所述一个转动体的转动时点不同。如果采用这种结构,转子的转动使新线圈通过旧线圈中时,能够延迟用来使旧线圈脱离转子的其他转动体的转动时点。这样就能够防止对旧线圈施加大的张力,即使是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也能够织成线圈。
在上述针织机中,支承座可使成圈器和弯纱片绕垂直于第一和第二轴线的第三轴线做圆周运动。按照这种构成,即便在支承座使成圈器和弯纱片做圆周运动的所谓圆形针织机中,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也能够织成线圈。
在上述针织机中,设置有轨道挑盘,该轨道挑盘相对于第三轴线配置在弯纱片的外周侧,具有收容多个转动体各自的弯纱片齿的多个第一导向槽,用这些第一导向槽引导弯纱片齿,来控制多个转动体的转动。采用这样的结构,支承座使弯纱片做圆周运动,弯纱片齿就在轨道挑盘的第一导向槽内移动,从而控制多个转动体的转动。这样就能够确实地使多个转动体转动。
在上述针织机中,在多个转动体中的一个转动体保持住新线圈时,其他转动体保持住旧线圈,在轨道挑盘上,用来使其他转动体转动的第一导向槽的倾斜部的起点比使所述一个转动体转动的第一导向槽的倾斜部的起点位于绕第三轴线转动方向的更下游侧。采用这样的构成,就能够用轨道挑盘准确地错开多个转动体的转动时点。
在上述针织机中,设置有齿条挑盘,该齿条挑盘相对于第三轴线配置在成圈器的外周侧,具有收容形成在转子的周缘部的凸部的第二导向槽,用第二导向槽引导该凸部,以此来控制转子的转动。采用这样的结构,支承座使成圈器做圆周运动,成圈器的凸部就在齿条挑盘的第二导向槽内移动,从而控制转子的转动。这样就能够确实地使成圈器的转子转动。
本发明的线圈织成方法是一种用配置在针织机的多个成圈器之间的弯纱片的织成线圈的方法,针织机具备成圈器和弯纱片,成圈器具有可绕第二轴线转动的转子,转子钩住针织纱转动来织成线圈,弯纱片配置在成圈器的侧方,用来保持住供到成圈器的针织纱,在弯纱片的动作中,保持旧线圈的时点与保持新线圈的时点不同。
如果采用这种线圈织成方法,在转子的转动使新线圈在旧线圈中通过时,能够延迟弯纱片拉紧旧线圈的时点,从而防止对旧线圈施加大的张力。这样,即使是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也能够织成线圈。
弯纱片是一种具有多个转动体的旋转式弯纱片,多个转动体各自的周缘部上形成有可挂住针织纱的凸部即弯纱片齿,在多个转动体中的一个转动体保持住新线圈时,其他转动体保持住旧线圈,其他转动体的转动时点与所述一个转动体的转动时点不同。
如果采用本发明,在用转子织成线圈的针织机中,即使是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也能够织成线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实施方式的针织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成圈器的侧面图。
图3是图2的成圈器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的旋转式弯纱片的侧面图。
图5是图4的旋转式弯纱片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成圈器的转子和旋转式弯纱片的环形弯纱片与齿条挑盘和轨道挑盘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7是齿条挑盘和轨道挑盘的立体图。
图8(a)是齿条挑盘和轨道挑盘的展开图,(b)是(a)的断面图。
图9是表示用转子和弯纱片进行平织时的针织过程的平面图。
图10是图9的立体图。
图11(a)和(b)分别是对应于图9的0°、0°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12(a)和(b)分别是对应于图9的25°、155°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13(a)和(b)分别是对应于图9的180°、180°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14是表示弯纱片齿的变形例的断面图。
【符号的说明】
1…针织机、2…成圈器、3…旋转式弯纱片、4…支承座、8…齿条挑盘、8a…导向槽(第二导向槽)、9…轨道挑盘、9a…导向槽(第一导向槽)、11…转子、21…转子齿(凸部)、32…外板(支承板)、34…弯纱片轴(转轴)、36、37…环形弯纱片(转动体)、41a、41b…弯纱片转动用槽(倾斜部)、50…旧线圈、60…新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的说明中,同样的要素注以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针织机)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针织机1主要是用于工业物资器材用的圆形针织机,例如是适宜于用由碳素纤维之类的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进行线圈织成的针织机。该针织机1具备进行线圈织成的成圈器2、保持供给到成圈器2的针织纱的旋转式弯纱片3以及保持住成圈器2和旋转式弯纱片3并能够使成圈器2和旋转式弯纱片3绕转轴(第三轴线)L3做圆周运动的支承座4。针织机1设置有用来驱动支承座4的马达7。转轴L3沿上下方向延伸,支承座4和基座6配置在转轴L3的周围。
支承座4呈圆筒状,在图示上侧的端面上设置有用来保持成圈器2的成圈器用槽4a和用来保持旋转式弯纱片3的弯纱片用槽4b。成圈器用槽4a与弯纱片用槽4b在转轴L3的周向上相互交错。成圈器2被插入到成圈器用槽4a中,并固定在支承座4上;旋转式弯纱片3被插入到弯纱片用槽4b内,并固定在支承座4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针织机1中,在转轴L3的周向上,相互交错地配置成圈器2和旋转式弯纱片3各40个。也就是说,旋转式弯纱片3被配置在成圈器2的侧方。成圈器2和旋转式弯纱片3的个数可以根据要织成的线圈来适宜地设定。图1中,仅仅示出了一部分成圈器2和旋转式弯纱片3,省略了其他成圈器2和旋转式弯纱片3的图示。
马达7是用来驱动支承座4旋转的马达。马达7驱动支承座4沿旋转方向R转动。支承座4的转动使成圈器2和旋转式弯纱片3绕转轴L3做圆周运动。
针织机1还设置有圆环状的齿条挑盘8和圆环状的轨道挑盘9,齿条挑盘8被配置在成圈器2的外周侧(对于转轴L3的外周侧),用来控制成圈器2的转子11的转动,轨道挑盘9被配置在旋转式弯纱片3的外周侧,用来控制旋转式弯纱片3的各环形弯纱片36、37的转动。齿条挑盘8重叠在轨道挑盘9上。齿条挑盘8和轨道挑盘9被固定在基座6上,包围住支承座4、成圈器2和旋转式弯纱片3。
(成圈器)
图2是成圈器2的侧面图,图3是成圈器2的分解立体图。成圈器2具有转子11、外板12、12和内板13、14。
转子11的与转轴(第二轴线)L2方向相向的主面11a被做成平坦面。在转子11上不形成朝转轴L2方向突出的凸部,而具有同样的厚度。转轴L2大致平行于连接配置在成圈器2的两侧的两个旋转式弯纱片3、3上的指定的两点的直线。转子11配置在转轴L2的周围,而内板13、14分别配置在转子11的上方和下方。外板12、12配置在转子11和内板13、14的转轴L2方向的两侧。
在转子11的周缘部设置有用来把转动力传递给转子11的转子齿(齿轮)21。转子齿21沿整个圆周等间隔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1上,齿数为8个。转子齿21在齿条挑盘8的导向槽(第二导向槽)8a内移动,由导向槽8a导向(参照图6)。通过引导转子齿21,转子11绕转轴L2沿转动方向R2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11的齿数为8个,但是转子11的齿数并不限定为8个。
转子11的周面(转子齿21的前端面)用作滑动面。后述的内板13、14(参照图3)可转动地支承转子11。
在转子11上形成有一对织入针织纱的纱钩(钩挂凹部)22。该纱钩22从转子11的周面侧向中心侧凹入而成。在转子11的直径方向上,纱钩22超过中央位置向对侧延伸。在转子11的厚度方向上,纱钩22从一方主面11a一直贯通到另一方主面2b。转子11在其圆周上的相对位置处形成两个纱钩22。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如3个、4个)纱钩22。
外板12、12呈板状,从转轴L2方向的两侧夹着转子11。外板12的图示上下方向为其长度方向。
内板13、14呈板状,从图示上下方向的两侧夹着转子11。内板13、14夹住转子11,而在图示上下方向彼此隔开。一对外板12、12从转轴L2的方向的两侧夹住内板13、14,将其支承住。
在成圈器2中,外板12、内板13、14、外板12沿板厚方向层叠固定。内板13通过熔接等方法接合在相邻接的外板12、12上,内板14通过熔接等方法接合在相邻接的外板12、12上。
内板13的下端面13a面对转子11的周面11b,用作可转动地支承转子11的滑动面。内板14的上端面14a面对转子11的周面11b,用作可转动地支承转子11的滑动面。
在外板12上形成有贯通厚度方向的开口部12a。如图3所示,从外板12的宽度方向W的一端向其对侧形成该开口部12a ;宽度方向W的另一方的端部侧不开口。外板12在另一端部侧沿图示上下方向是连续的。
开口部12a用作使针织纱进入转子11的纱钩22的通路,同时用作被纱钩22叼住的针织纱向外部脱出的通路。开口部12a的另一方的端部侧成为被纱钩22叼住的针织纱的导向部。
转子11在装入到成圈器2内的状态下,从外板12露出到宽度方向W的外侧。具体地说,转子11的弯纱片齿21露出到外侧。
(旋转式弯纱片)
图4是旋转式弯纱片3的侧面图,图5是旋转式弯纱片3的分解立体图。在旋转式弯纱片3的说明中,把在旋转式弯纱片3装载到针织机1上的情况下朝向针织机1的中央侧的面作为旋转式弯纱片的背面,将朝向针织机1的外侧的面作为旋转式弯纱片的正面。
如图4和图5所示,旋转式弯纱片3设置有可绕转轴(第一轴线)L1转动的转动部38、外板(支承板)32、32、内板33和弯纱片轴(转轴)34。转轴L1大致平行于连接配置在旋转式弯纱片3的两侧的两个成圈器2上的指定两点的直线,同时位于转子11、11的斜下方。弯纱片轴34配置在转轴L1的外周上,转动部38配置在弯纱片轴34的外周上。内板33配置在转动部38的下方。外板32、32配置在弯纱片轴34、转动部38、内板33的转轴L1方向上的两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式弯纱片3的转动部38有多个环形弯纱片(转动体)。更具体地说,转动部38有环形弯纱片(第一转动体)36和环形弯纱片(第二转动体)37。也就是说,转动部38做成为两片结构的弯纱片。各环形弯纱片36、37由平面状的构件形成,在厚度方向(即转轴L1方向)上相互重合。各环形弯纱片36、37具有在周缘部上以预定的齿距等间隔地形成的多个弯纱片齿36a、37a。弯纱片齿36a、37a用来把转动力传递给各环形弯纱片36、37,在轨道挑盘9的导向槽(第一导向槽)9a内移动,由导向槽9a导向(参照图6)。通过对弯纱片齿36a、37a导向,各环形弯纱片36、37就绕转轴L1沿转动方向R1转动。环形弯纱片36、37分别设置8个弯纱片齿36a、37a。因此,作为转动部38,就有16个弯纱片齿。根据织物密度等级来适宜地设定弯纱片齿36a、37a的个数,并不限定于8个。
环形弯纱片36、37的弯纱片齿36a、37a除用来传递转动力之外,还用作保持(钩挂)弯纱片上的线圈的挡靠部。原来的弯纱片依靠往复运动来起到辅助线圈织成的作用,但是因为环形弯纱片36、37采用转动,所以具有与原来的弯纱片不同的功能,同时用来保持弯纱片上的线圈和传递转动力。
环形弯纱片36、37用同样的构件制成。换言之,环形弯纱片36、37由同样形状和大小且同样的原材料的部件构成。因此,实现了构件的通用化。各环形弯纱片36、37的与转轴L1方向相向的主面36a、37a被做成为光滑的平坦面。在各环形弯纱片36、37上并不形成朝转轴L1方向突出的凸面,而具有同样的厚度。由于具有光滑的表面,所以环形弯纱片36、37可相互滑接。
弯纱片轴34由平板形成,制成圆盘状。弯纱片轴34被收容在环形弯纱片36的开口部36b和环形弯纱片37的开口部37b内,并被外板32、32从转轴L1方向的两侧夹持住。具体地说,弯纱片轴34被外板32的圆形板32a夹住。弯纱片轴34的外径对应于环形弯纱片36、37的开口部36b、37b的大小。弯纱片轴34的外周面34a用作与环形弯纱片36、37的内周面36c、37c靠接的滑动面。环形弯纱片36、37被弯纱片轴34和外板32、32可转动地支承住。即:可转动地支承环形弯纱片36、37的支承部具备被收容在环形弯纱片36、37的开口部36b、37b内的圆盘状的弯纱片轴34和从转轴L1方向的两侧支承弯纱片轴34的外板32、32。
外板32、32呈板状,从转轴L1方向的两侧夹持住环形弯纱片36、37。外板32具有覆盖环形弯纱片36、37的圆形部32a和与圆形部32a连续地形成的固定部32b。如图4所示,环形弯纱片36、37的弯纱片齿36a、37a伸出到圆形部32a的外轮廓的更外侧。外板32的固定部32b是插入到设置在支承座4内的弯纱片用槽4b(参照图1)部分。
内板33呈板状,具有与弯纱片轴34同样的厚度。一对外板32、32从转轴L1方向的两侧夹持住内板33。具体地说,内板33被外板32的固定部32b夹住。
在旋转式弯纱片3中,外板32、内板33、弯纱片轴34、内板33、外板32在板厚方向上层叠固定。内板33通过熔接等方法结合在相邻接的外板32的固定部32b上。弯纱片轴34通过熔接等方法结合在相邻接的外板32的圆形部32a上。
(转子和环形弯纱片的旋转驱动)
图6是表示成圈器的转子11和旋转式弯纱片3的环形弯纱片36、37与齿条挑盘8和轨道挑盘9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7是齿条挑盘8和轨道挑盘9的立体图。图8(a)是齿条挑盘8和轨道挑盘9的展开图,图8(b)是图8(a)的断面图。在图8(a)中,在形成了导向槽的区域内标有斜线。
如图6~图8所示,齿条挑盘8具有大致圆环状的两个导向槽8a。垂直于各导向槽8a延伸方向的断面呈朝内周侧开放的U字形。在该导向槽8a内,收容着转子11的转子齿21。导向槽8a的大部分做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两条平行部43(参照图8)。
导向槽8a的周向的一部分(一处)被作为转动驱动部40。在该转动驱动部40上,形成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预定角度的多个齿条42。齿条42引导转子11的转子齿21来使转子11沿转动方向R2(参照图2)转动。更具体地说,各齿条42使转子11转动1个齿位置,通过多个齿条42使转子11转动4个齿位置。由于在转子11上形成有8个转子齿21,所以转子11通过形成了转动驱动部40的区域就沿转动方向R2转动180°。
轨道挑盘9具有呈略圆环形的导向槽9a,垂直于各导向槽9a的延伸方向的断面做成朝内周侧开放的U字形。环形弯纱片36、37的弯纱片齿36a、37a被收容在该导向槽9a内。导向槽9a的大部分被做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两条平行部44(参照图9)。
导向槽9a的周向的一部分(一处)被作为转动驱动部41。该转动驱动部41具有相对于水平面呈预定角度延伸的弯纱片转动用槽(倾斜部)41a和与该弯纱片转动用槽41a平行延伸的弯纱片转动用槽(倾斜部)41b。弯纱片转动用槽41a、41b依靠引导环形弯纱片36、37的弯纱片齿36a、37a使环形弯纱片36、37沿转动方向R1(参照图4)转动。更具体地说,弯纱片转动用槽41a使环形弯纱片36、37中的一方(挂住新线圈的环形弯纱片)转动一定角度;弯纱片转动用槽41b使环形弯纱片36、37中的另一方(挂住旧线圈的环形弯纱片)转动一定角度。这样,环形弯纱片36和环形弯纱片37就可以分别独立地绕转轴L1转动。各弯纱片转动用槽41a、41b使各环形弯纱片36、37转动的角度是作为转动部38的一个齿位即22.5°(360°÷16)。该角度依各弯纱片转动用槽41a、41b的齿数(齿距)而变。
这里,环形弯纱片36和环形弯纱片37按相互不同的时点转动。更具体地说,弯纱片转动用槽41b的起点B比弯纱片转动用槽41a的起点A位于转动方向R的更下游侧。按照这种构成,环形弯纱片36、37中的另一方(挂住旧线圈的环形弯纱片)的转动时点迟于环形弯纱片36、37的某一方(挂住新线圈的环形弯纱片)的转动定时。这种转动时点的差异使环形弯纱片36、37暂时相互滑接。
另外,导向槽9a在转动驱动部41的转动方向R的下游侧具有连接弯纱片转动用槽41a和上侧的平行部44的追加转动用槽45。该追加转动用槽45水平形成在比上侧的平行部44稍高的位置上。环形弯纱片36、37中的一方(挂住新线圈的环形弯纱片)在该追加转动用槽45内移动,而使该环形弯纱片比上述的规定角度沿转动方向R1多转动一些。该环形弯纱片通过追加转动用槽45之后,沿着与转动方向R1相反的方向转动(返回)所多转过的量。
导向槽9a在转动驱动部41的转动方向R的上游侧具有连接下侧的平行部44与弯纱片转动用槽41a的弯纱片返回用槽46。该弯纱片返回用槽46水平形成在比下侧的平行部44稍低的位置上。环形弯纱片36、37中的一方(即将要挂住新线圈的环形弯纱片)在该弯纱片返回用槽46内移动,而使该环形弯纱片沿与转动方向R1相反的方向转动少许角度(返回)。该环形弯纱片通过弯纱片返回用槽46之后,沿着转动方向R1转动少许角度。
导向槽9a在圆周方向的一部分(一处)具有旧线圈拉出用槽47。该旧线圈拉出用槽47水平形成在比平行部44稍高的位置上。环形弯纱片36、37中的另一方(挂住旧线圈的环形弯纱片)在该旧线圈拉出用槽47内移动时,该环形弯纱片沿转动方向R1转动少许角度。这样,即使旧线圈万一从转子11的纱钩22上脱离不下来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实地从纱钩22上把旧线圈拉脱下来(双保险)。该环形弯纱片通过旧线圈拉出用槽47之后,沿着与转动方向R1相反的方向转动少许角度(返回)。只要旧线圈拉出用槽47处于转动驱动部41以外的位置,设置在圆周方向的哪个位置都可以。
(线圈织成方法)
下面一面说明旋转式弯纱片3的动作和作用,一面织成线圈。图9是表示用转子11和环形弯纱片36、37进行平针编织时的针织过程的平面图,图10是图9的立体图。
图9、图10所示的各状态下的转动方向R上游侧(图示右侧)的“0°”(以下称为第一状态)表示转动部38(环形弯纱片36、37)处于弯纱片返回用槽46的转动方向R上游侧(图8(a)的图示右侧)的位置时的状态。转动方向R下游侧(图示左侧)的“0°”(以下称为第二状态)表示转动部38处于弯纱片返回用槽46的位置时的状态。“25°”(以下称为第三状态)表示转子11位于转动驱动部40的位置、同时环形弯纱片36、37的一方位于弯纱片转动用槽41a内而另一方位于平行部44内时的状态。“155°”(以下称为第四状态)表示转子11处于转动驱动部40的位置、同时转动部38处于弯纱片转动用槽41a、41b的位置时的状态。转动方向R上游侧(图示右侧)的“180°”(以下称为第五状态)表示转动部38处于追加转动用槽45的位置时的状态。转动方向R下游侧(图示左侧)的“180°”(以下称为第六状态)表示转动部38处于追加转动用槽45的转动方向R下游侧的位置时的状态。以上的第一~第六状态对应于图11(a)、(b)、图12(a)、(b)、图13(a)、(b)所示的各状态。
如图11(a)所示,在第一状态下,弯纱片齿36a和弯纱片齿37a相互保持等间隔的齿距P。转子11的一方的纱钩22钩住旧线圈50,同时环形弯纱片37的弯纱片齿37a挂住旧线圈50。在以下的说明中,环形弯纱片37相当于挂(保持)住旧线圈50的转动体,环形弯纱片36相当于挂(保持)住新线圈60的转动体。
如图11(b)所示,在第二状态下,形弯纱片36的弯纱片齿36a进入到弯纱片返回用槽46内,形弯纱片36沿与转动方向R1相反的方向转动少许角度(返回)。因此,在弯纱片齿36a与弯纱片齿37a之间成为比齿距P稍宽的齿距P1。这样,由于弯纱片齿36a返回一点点,转子11的另一方的纱钩22在下一个阶段就容易叼住新线圈60。
如图12(a)所示,在第三状态下,转子11的转子齿21靠到齿条42上,转子11开始转动(转动了25°)。一方面,环形弯纱片36的弯纱片齿36a进入弯纱片转动用槽41a内,环形弯纱片36开始沿转动方向R1转动。另一方面,环形弯纱片37的弯纱片齿37a还在平行部44内,环形弯纱片37还未开始转动。因此,弯纱片齿36a与弯纱片齿37a之间成为比齿距P更窄的齿距P2。这里,新线圈60位于转子11的另一方的纱钩22的入口处。虽然旧线圈50被钩在转子11的一方的纱钩22上,但是由于环形弯纱片37还未开始转动,所以不会将过分的张力施加在旧线圈50上。
如图12(b)所示,在第四状态下,转子11的转子齿21靠到齿条42上,转子11继续转动(转动了155°)。一方面,环形弯纱片36的弯纱片齿36a进入弯纱片转动用槽41a内,环形弯纱片36继续沿转动方向R1转动。另一方面,环形弯纱片37的弯纱片齿37a进入弯纱片转动用槽41b内,环形弯纱片37开始沿转动方向R1转动。由于环形弯纱片37的转动延迟,弯纱片齿36a与弯纱片齿37a之间成为比齿距P、P2更窄的齿距P3。这里,弯纱片齿37a对旧线圈50的钩挂与转子11的转动的协同作用,使旧线圈50从转子11的一方的纱钩22上脱离下来。与此同时,转子11的另一方的纱钩22叼住新线圈60,同时该新线圈60从旧线圈50内穿过。
如图13(a)所示,在第五状态下,转子11通过转动驱动部40,转子齿21进入到平行部43内,转子11停止转动(处于转动了180°的状态)。一方面,环形弯纱片36的弯纱片齿36a进入追加转动用槽45内,环形弯纱片36处于沿转动方向R1额外转动的状态。另一方面,环形弯纱片37的弯纱片齿37a被配置在平行部44内,环形弯纱片37停止转动。由于环形弯纱片36的追加转动,弯纱片齿36a与弯纱片齿37a之间成为比齿距P、P2更窄的齿距P4。这里,弯纱片齿36a把新线圈60拉出来,新线圈60为松弛状态。
如图13(b)所示,在第六状态下,环形弯纱片36的弯纱片齿36a进入到平行部44内,环形弯纱片36沿与转动方向R1相反的方向返回。这种状态下,在弯纱片齿36a与弯纱片齿37a之间保持相互等间隔的齿距P。被钩在转子11的另一方的纱钩22上同时被挂在环形弯纱片36的弯纱片齿36a上的新线圈60在下一次织成线圈时就成为旧线圈。
如果采用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针织机1、旋转式弯纱片3和线圈织成方法,由于环形弯纱片36和环形弯纱片37分别能够独立地绕转轴L1转动,所以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转动时点。因此,挂住旧线圈50的环形弯纱片37和挂住旧线圈50的环形弯纱片36各自调整转动时点和拉长量。通过该转动时点和拉长量的调整就能够防止对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施加大的张力,即便是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也能够织成线圈。所以,防止了断纱。而且不会造成成圈器2的转子11的负担。还能使线圈无零乱,能够以比原来的针织机更短的时间织成线圈。
换言之,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不会对新线圈60通过之前的三角形的旧线圈50(图9和图10所示的“25°”的状态)施加过分的张力,能够过渡为新线圈60通过后的四角形的旧线圈50(图9和图10所示的“180°”的状态)。
在旋转式弯纱片3中,由于环形弯纱片36和环形弯纱片37是具有按预定齿距形成的多个弯纱片齿36a、37a的同样的构件,所以适宜地设定环形弯纱片36、37的齿距就能够织成预定密度的线圈。而且还能够实现构件的通用化。
在旋转式弯纱片3中,由于环形弯纱片36和环形弯纱片37分别由平板构成,沿板厚方向相互重合,所以能够实现结构更加简单紧凑的旋转式弯纱片3。
在旋转式弯纱片3中,环形弯纱片36和环形弯纱片37分别做成为圆环状,支承部具有被收容在环形弯纱片36的开口部36b和环形弯纱片37的开口部37b内的圆盘状的弯纱片轴34以及从转轴L1方向的两侧支承弯纱片轴34的外板32、32。按照这样的构成,弯纱片轴34能够进一步稳定环形弯纱片36和环形弯纱片37的转动。
在针织机1中,在通过转子11的转动而新线圈60从旧线圈50内穿过时,能延迟用来使旧线圈50脱离转子11的环形弯纱片37的转动时点,所以能够防止对旧线圈50施加大的张力,即便是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也能够织成线圈(参照图12(a)、(b))。
在针织机1中,由于支承座4能使成圈器2和旋转式弯纱片3绕垂直于转轴L1、L2的转轴L3做圆周运动,所以即使在所谓圆形针织机中也能够把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织成线圈。因此,在包含针织横机和圆形针织机的纬编针织机中,能够把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织成线圈。
由于针织机1具有轨道挑盘9,所以支承座4使旋转式弯纱片3做圆周运动而使弯纱片齿36a、37a在轨道挑盘9的导向槽9a内移动,从而来控制环形弯纱片36和环形弯纱片37的转动。因此,能够确实地使环形弯纱片36和环形弯纱片37转动。
在轨道挑盘9上,由于导向槽9a的弯纱片转动用槽41b的起点B比导向槽9a的弯纱片转动用槽41a的起点A位于转动方向R的更下游侧,所以轨道挑盘9能够使环形弯纱片36和环形弯纱片37的转动时点准确地错开。
由于针织机1具有齿条挑盘8,所以支承座4使成圈器2做圆周运动而使成圈器2的转子齿21在齿条挑盘8的导向槽8a内移动,从而来控制转子11的转动。因此,能够确实地使成圈器2的转子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织成方法中,转子的转动使新线圈从旧线圈内穿过时,能够使旋转式弯纱片3拉动旧线圈50的时点延迟,从而能够防止对旧线圈施加大的张力。因此,即便是伸缩性低的纤维构成的针织纱,也能够织成线圈。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如图14所示,在环形弯纱片36A和环形弯纱片37A中,也可以具有在前端部形成了朝另一方环形弯纱片侧突出的增厚部70的弯纱片齿36B和弯纱片齿37B。增厚部70的厚度可以等于环形弯纱片36和环形弯纱片37重合起来的厚度。这样,就能够使旧线圈50或新线圈60均等地挂在弯纱片齿36B和弯纱片齿37B上,而不会产生不均衡的情况。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旋转式弯纱片3使用两片环形弯纱片36、37的情况,但是旋转式弯纱片3也可以具有三片以上的环形弯纱片。而且,不限定于用平板来构成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本发明部不限定于圆形针织机,也可以适用于针织横机。构成线圈织成的对象的针织纱的材料不限定于碳素纤维,例如也可以是玻璃纤维,只要是不具有伸缩性或伸缩性低的材料,哪种材料都可以。
旋转式弯纱片的环形弯纱片(转动体)不限定于用轨道挑盘使其转动,也可以通过连结在各环形弯纱片上的马达的驱动使其转动。成圈器的转子不限定于用齿条挑盘使其转动,也可以通过连结在转子上的马达的驱动使其转动。
本发明不限定于横机或圆形针织机,也可以适用于经编针织机。
Claims (12)
1.一种配置在针织机的多个成圈器之间的旋转式弯纱片,其特征在于具备可绕第一轴线转动的转动部和可转动地支承所述转动部的支承部;所述转动部具有在各自的周缘上形成了可挂住针织纱的凸部即弯纱片齿的多个转动体,所述多个转动体能够分别独立地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旋转式弯纱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转动体是具有按预定齿距形成的多个弯纱片齿的同样的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旋转式弯纱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转动体各自用平面状的材料形成,在厚度方向上相互叠合。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旋转式弯纱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转动体各自做成为圆环状,所述支承部具有被收容在所述多个转动体各自的开口部内的圆盘状的转轴和从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两侧支承所述转轴的支承板。
5.一种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成圈器、弯纱片以及保持成圈器和弯纱片的支承座,所述成圈器具有可绕第二轴线转动的转子,所述转子钩住针织纱转动来织成线圈,所述弯纱片配置在所述成圈器的侧方,用来保持住供到所述成圈器的针织纱;所述弯纱片是旋转式弯纱片,具备可绕第一轴线转动的转动部和可转动地支承所述转动部的支承部,所述转动部具有多个转动体,所述多个转动体各自的周缘部上形成有可挂住针织纱的凸部即弯纱片齿,所述多个转动体能够分别独立地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转动体中的一个转动体保持住新线圈时,其他转动体保持住旧线圈,所述其他转动体的转动时点与所述一个转动体的转动时点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记载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可使所述成圈器和所述弯纱片绕垂直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线的第三轴线做圆周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记载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轨道挑盘,该轨道挑盘相对于所述第三轴线配置在所述弯纱片的外周侧,具有收容所述多个转动体各自的所述弯纱片齿的多个第一导向槽,用所述多个第一导向槽引导所述弯纱片齿,来控制所述多个转动体的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记载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转动体中的一个转动体保持住新线圈时,其他转动体保持住旧线圈,在所述轨道挑盘上,用来使所述其他转动体转动的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倾斜部的起点比使所述一个转动体转动的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倾斜部的起点位于绕所述第三轴线转动方向的更下游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记载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齿条挑盘,该齿条挑盘相对于所述第三轴线配置在所述成圈器的外周侧,具有收容形成在所述转子的周缘部的凸部的第二导向槽,用所述第二导向槽引导该凸部,来控制所述转子的转动。
11.一种用配置在针织机的多个成圈器之间的弯纱片的线圈织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机具备成圈器和弯纱片,所述成圈器具有可绕第二轴线转动的转子,所述转子钩住针织纱转动来织成线圈,所述弯纱片配置在所述成圈器的侧方,用来保持住供到所述成圈器的针织纱;在所述弯纱片的动作中,保持旧线圈的时点与保持新线圈的时点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纱片是具有多个转动体的旋转式弯纱片,所述多个转动体的各自的周缘部上形成有可挂住针织纱的凸部即弯纱片齿,在所述多个转动体中的一个转动体保持住新线圈时,其他转动体保持住旧线圈,所述其他转动体的转动时点与所述一个转动体的转动时点不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04040.6A CN106012267B (zh) | 2012-04-11 | 2013-04-10 | 旋转式弯纱片、针织机及线圈织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90469 | 2012-04-11 | ||
JP2012090469A JP5923828B2 (ja) | 2012-04-11 | 2012-04-11 | ロータリーシンカー、編機、および編目編成方法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04040.6A Division CN106012267B (zh) | 2012-04-11 | 2013-04-10 | 旋转式弯纱片、针织机及线圈织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74786A true CN103374786A (zh) | 2013-10-30 |
CN103374786B CN103374786B (zh) | 2016-12-28 |
Family
ID=481397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2289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4786B (zh) | 2012-04-11 | 2013-04-10 | 旋转式弯纱片、针织机及线圈织成方法 |
CN20161060404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12267B (zh) | 2012-04-11 | 2013-04-10 | 旋转式弯纱片、针织机及线圈织成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0404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12267B (zh) | 2012-04-11 | 2013-04-10 | 旋转式弯纱片、针织机及线圈织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06901B2 (zh) |
EP (1) | EP2650417B1 (zh) |
JP (1) | JP5923828B2 (zh) |
KR (1) | KR101997517B1 (zh) |
CN (2) | CN103374786B (zh) |
TW (1) | TWI551746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809347B1 (de) * | 1968-11-16 | 1970-04-30 | Gollung Dipl Ing Walter |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
US3971232A (en) * | 1972-07-21 | 1976-07-27 | Darling Phillip H | Rotary knitting machine |
CN2422305Y (zh) * | 2000-01-04 | 2001-03-07 | 李宾 | 横编织机沉降片控制装置 |
US6360566B1 (en) * | 1999-06-18 | 2002-03-26 | Hamanaka Co., Ltd. | Househol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
KR20100046334A (ko) * | 2008-10-27 | 2010-05-07 | 이진석 | 파일편성용 싱커 구동장치 |
EP2436812A1 (en) * | 2010-09-30 | 2012-04-04 | Okamoto Corporation | Rotary sinker, knitting machine and knitting machine control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1526A (en) * | 1890-02-18 | Holler | ||
US944968A (en) * | 1909-05-01 | 1909-12-28 | Carlton J Mumford | Knitting-machine. |
US1117032A (en) * | 1914-04-28 | 1914-11-10 | Robert W Gormly | Circular-knitting machine. |
US1232230A (en) * | 1917-01-09 | 1917-07-03 | Electric Knitting Co Inc | Sinker mechanism for knitting-machines. |
US1475045A (en) * | 1923-07-10 | 1923-11-20 | Bloom Joseph | Stitch wheel for knitting machines |
US2442412A (en) * | 1945-11-19 | 1948-06-01 | Wildt & Co Ltd | Knitting machine of the links-links type |
US3115760A (en) * | 1960-08-23 | 1963-12-31 | Ralph C Powell | Method and machine for knitting seamless gloves |
DE2551323A1 (de) * | 1974-11-19 | 1976-05-20 |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 Verfahren zur bildung von maschen fuer ein gestrick und strickvorrichtung fuer die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
JP3192202B2 (ja) | 1992-04-02 | 2001-07-23 |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 緯編地の編成方法 |
CN201339102Y (zh) * | 2008-11-25 | 2009-11-04 | 杨瑞飞 | 电脑针织横机的沉降片机构 |
JP4914426B2 (ja) | 2008-11-26 | 2012-04-11 | 岡本株式会社 | 回転子を備えた編目編成具及び編機 |
JP5849301B2 (ja) * | 2010-09-30 | 2016-01-27 | 岡本株式会社 | 回転子を備えた編目編成具、及び編機 |
-
2012
- 2012-04-11 JP JP2012090469A patent/JP592382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4-10 CN CN201310122893.2A patent/CN10337478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4-10 EP EP13163165.7A patent/EP2650417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3-04-10 US US13/859,845 patent/US880690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4-10 KR KR1020130039128A patent/KR10199751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4-10 CN CN201610604040.6A patent/CN10601226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4-11 TW TW102112899A patent/TWI55174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809347B1 (de) * | 1968-11-16 | 1970-04-30 | Gollung Dipl Ing Walter |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
US3971232A (en) * | 1972-07-21 | 1976-07-27 | Darling Phillip H | Rotary knitting machine |
US6360566B1 (en) * | 1999-06-18 | 2002-03-26 | Hamanaka Co., Ltd. | Househol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
CN2422305Y (zh) * | 2000-01-04 | 2001-03-07 | 李宾 | 横编织机沉降片控制装置 |
KR20100046334A (ko) * | 2008-10-27 | 2010-05-07 | 이진석 | 파일편성용 싱커 구동장치 |
EP2436812A1 (en) * | 2010-09-30 | 2012-04-04 | Okamoto Corporation | Rotary sinker, knitting machine and knitting machine control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997517B1 (ko) | 2019-07-08 |
CN106012267A (zh) | 2016-10-12 |
CN103374786B (zh) | 2016-12-28 |
EP2650417B1 (en) | 2015-06-03 |
US8806901B2 (en) | 2014-08-19 |
EP2650417A1 (en) | 2013-10-16 |
JP5923828B2 (ja) | 2016-05-25 |
JP2013217000A (ja) | 2013-10-24 |
TW201400660A (zh) | 2014-01-01 |
US20140137605A1 (en) | 2014-05-22 |
TWI551746B (zh) | 2016-10-01 |
CN106012267B (zh) | 2018-01-19 |
KR20130115159A (ko) | 2013-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64499A (zh) | 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过线装置 | |
ES2749872T3 (es) | Dispositivo de extensión de máquina de hilado, y método de control para éste | |
CN102378836B (zh) | 圆型针织机的喂纱装置 | |
KR101772994B1 (ko) | 스판덱스를 포함하는 원단 제작 장치 | |
JP3309321B2 (ja) | 平形横編機 | |
CN103374786A (zh) | 旋转式弯纱片、针织机及线圈织成方法 | |
EP2663680B1 (en) | Knitting head for knitting machines of flexible hoses and knitting machine comprising the head | |
KR101406310B1 (ko) | 꼬임실 제조장치 | |
CN104555583B (zh) | 能够控制馈送张力的正向纱线馈送机 | |
JP6085125B2 (ja) | 丸編機 | |
JP2010138512A (ja) | カバリング糸、カバリング糸の製造方法、カバリング糸の製造装置及びカバリング糸を用いた高伸縮性衣料 | |
CN102560854B (zh) | 旋转沉降片、织机及织机控制装置 | |
CN103451789A (zh) | 纤维机械 | |
CN102534997B (zh) | 具有转子的线圈编织件及织机 | |
KR200445722Y1 (ko) | 자수기용 코드사 공급장치 | |
JP4847982B2 (ja) | タフティング機、及びタフティング機用の調整軸 | |
JP4726615B2 (ja) | 丸編機の積極給糸手段の駆動伝達装置 | |
CN212955505U (zh) | 一种带氨纶丝送丝装置的并捻机 | |
JP5741823B2 (ja) | 経編機及び編物の製造方法 | |
US720405A (en) | Knitting-machine. | |
JP2023095300A (ja) | 経糸送り装置の弛み取り機構 | |
JP5919672B2 (ja) | 中空糸膜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
JPS6042305B2 (ja) | 編成機械などの繊維機械におけるヤーン,スライバその他の繊維糸の供給装置 | |
JP5118740B2 (ja) | 回転子を用いた編目編成方法 | |
JP2003031051A (ja) | 電線集合体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