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1889A - 布料的缝制方法及双链环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布料的缝制方法及双链环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1889A
CN103361889A CN2013101084141A CN201310108414A CN103361889A CN 103361889 A CN103361889 A CN 103361889A CN 2013101084141 A CN2013101084141 A CN 2013101084141A CN 201310108414 A CN201310108414 A CN 201310108414A CN 103361889 A CN103361889 A CN 103361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making
suture
pin
adv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84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1889B (zh
Inventor
引地耕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61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1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1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18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00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 D05B1/08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multi-thread seams
    • D05B1/10Double chain-stitch seam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02Loop takers, e.g. loopers for chain-stitch sewing machines, e.g. oscilla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30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 D05B57/32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in chain-stitch sew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1/00Loop holders; Loop spreaders; Stitch-forming fing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30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布料的缝制方法及双链环缝纫机,将布料沿着针板的上表面朝规定的缝制前进方向移送,利用保持缝线并上下移动的两根针在针板下方形成缝线环,并通过能在与针的上下移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的弯针的前进捕捉到缝线环,利用弯针所保持的弯针线对该捕捉到的缝线环进行绕线,从而在布料上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此时,利用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对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突出至布料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进行移动引导,以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的状态,从而将缝线端部分缝入处理到双链环缝的线迹中。藉此,对于缝线端部分的切断处理不需要花费工夫能实现省力化,能提高缝制作业的效率及布料的操作性,还能防止布料损伤。

Description

布料的缝制方法及双链环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作为代表的例如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进行卷边缝制等,以避免T恤、内衣等这样的前后身部分先被缝合而加工为圈状的管状物布料的端部脱线的布料的缝制方法及用于该缝制的双链环缝纫机。
背景技术
下面,例如举例说明利用双链环缝纫机进行管状物布料的卷边缝制,一边将管状物布料的缝制部分(将端缘部朝布料的背面侧折返而重叠的布料部分)沿着针板的上表面朝规定的缝制前进方向移送,一边利用保持缝线并上下移动的至少一根针在针板下方形成缝线环,并通过能在与针的上下移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的弯针的前进捕捉缝线环,利用弯针所保持的弯针线对该捕捉到的缝线环进行互绕线,从而在布料的缝制部分上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
在上述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的布料的缝制中,如图10所示,在针1从布料W的上方贯穿布料W而朝布料W的下方移动的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缝线NT的前端部分突出至布料W的表面Wf上。其结果是,如图11所示,产生缝线端部分NTa突出残留于卷边缝制结束后的T恤等的边缘部一圈局部这样的品质不良,从而使缝制制品的价值降低。
目前的双链环缝纫机未包括机械地自动切断因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而突出至布料W的表面Wf上的缝线端部分NTa的装置。因此,例如日本专利第4061424号公报中记载的那样,一般是缝纫机操作者手握剪刀手动地对突出至布料W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NTa进行切断处理。
因此,目前,对于利用剪刀对突出至布料W的表面Wf上的缝线端部分NTa进行的手动切断处理,即便是熟练的操作者,也需要数秒钟以上的时间,这会使缝制作业的效率相应地降低。另外,还存在以下问题:因手握剪刀而降低了操作者的手的自由度,使布料的操作性变差,此外,因剪刀的使用方法而容易对布料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布料的缝制方法及双链环缝纫机,对于因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而突出残留在布料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的处理不需要花费工夫而可实现省力化,并可提高缝制作业的效率及布料操作性,还可防止布料的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第一发明的布料的缝制方法中,一边将布料沿着针板的上表面朝规定的缝制前进方向移送,一边利用保持缝线并上下移动的至少一根针在上述针板下方形成缝线环,并通过能在与上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的弯针的前进捕捉住上述缝线环,利用上述弯针所保持的弯针线对该捕捉到的缝线环进行绕线,从而在上述布料上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其特征是,在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时,对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突出至上述布料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进行移动引导,以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的状态,从而将上述缝线端部分缝入处理到双链环缝的线迹中。
另外,在本第二发明的布料的缝制方法中,一边将管状物布料的端缘部朝布料的背面侧折返而重叠的重叠布料部分沿着针板的上表面朝规定的缝制前进方向移送,一边利用保持缝线并上下移动的至少一根针在上述针板下方形成缝线环,并通过能在与上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的弯针的前进捕捉到上述缝线环,利用上述弯针所保持的弯针线对该捕捉到的缝线环进行绕线,从而在上述管状物布料的重叠布料部分的整周上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其特征是,在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时,对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突出至上述重叠布料部分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进行移动引导,以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的状态,从而将上述缝线端部分缝入处理到双链环缝的线迹中。
另外,本第三发明的双链环缝纫机包括:针板,该针板供布料设置且对朝规定的缝制前进方向的送料进行引导;至少一根针,该针对缝线进行保持并上下移动;以及弯针,该弯针保持弯针线并在与上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在前进动作时,将上述针在针板下方形成的缝线环捕捉住,使用该弯针保持的弯针线对通过上述弯针的前进动作捕捉到的上述缝线环进行绕线,从而在上述布料上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其特征是,在上述针板的下表面或上表面包括: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该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位于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比上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并在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时移动至比上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从而对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突出至上述布料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进行移动引导,以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的状态;以及致动器,该致动器强制使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在比上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端的位置和下游端的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本第四发明的双链环缝纫机是管状物布料缝制用的双链环缝纫机,包括:针板,该针板供将管状物布料的端缘部朝布料的背面侧折返重叠而成的重叠布料部分设置且对朝规定的缝制前进方向的送料进行引导;至少一根针,该针对缝线进行保持并上下移动;以及弯针,该弯针保持弯针线并在与上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在前进动作时,将上述针在针板下方形成的缝线环捕捉住,使用该弯针保持的弯针线对通过上述弯针的前进动作而捕捉到的上述缝线环进行绕线,从而在上述管状物布料的重叠布料部分的整周上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其特征是,在上述针板的下表面或上表面包括: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该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位于比上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并在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时移动至比上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从而对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突出至上述重叠布料部分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进行移动引导,以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的状态;以及致动器,该致动器强制使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在比上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端的位置和下游端的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结构的第一~第四发明的布料的缝制方法及双链环缝纫机,在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时,对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突出至布料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进行移动引导,以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的状态,并将该倒下倾斜移动导向后的缝线端部分缝入处理到双链环缝的线迹中,因此,无需操作者手握剪刀对因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而突出至布料的表面的缝线端部分进行手动切断这样的工夫,不仅能实现省力化,而且不存在用于手动切断的时间损失,能提高缝制作业的效率提高。另外,操作者无需握着剪刀,因此,增加了手的自由度,使布料的操作性变好,能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另外,也几乎不会因剪刀而损伤布料,从而起到了能抑制缝制制品的价值降低这样的效果。
特别地,如本第二发明及第四发明这样,在将管状物布料作为缝制对象来进行卷边缝制的情况下,将缝制开始部分和缝制结束部分稍许重叠缝制,但此时,能随着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对通过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而突出至布料的表面的缝线端部分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进行倒下倾斜移动引导,并将其缝入处理到双链环缝的线迹中,因此,与在缝制中途暂时中断缝制动作、握住剪刀对缝线端部分进行完切断处理之后、再次开始缝制动作并重叠缝制的情形相比,能包括缝制结束部分的重叠缝制在内地,一下子连续地进行管状物布料整周的卷边缝制,从而起到了能消除用于线处理的时间损失以实现缝制作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这样的效果。
在本第一发明及第二发明的布料的缝制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在缝制开始第一针时突出至布料的表面的上述缝线端部分与形成线迹的多个缝线环平行或大致平行地被缝入处理到双链环缝线迹中。
在该情况下,由于缝入布料的背面侧的缝线部分与形成线迹的多个缝线环平行或大致平行地被缝入处理到双链环缝线迹中,因此,即便在从布料的背面侧观察的情况下,线迹图案的杂乱也非常少,能获得外观良好的缝制品质。
另外,在本第三发明及第四发明的双链环缝纫机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是通过在带板状构件上形成一对上下方向通孔部和推压缝线倾斜部而形成的,其中,上述带板状构件被设于上述针板的下表面或上表面的缝制前进方向的前后两端附近的导向件支承成能沿着上述针板的下表面或上表面在缝制前进方向上滑动移动,上述一对上下方向通孔部在滑动移动至比上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和滑动移动至比上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时,与上述针板的落针部及布料送料牙用出没槽连通,上述推压缝线倾斜部位于这一对通孔部之间,并在从上述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朝下游侧的位置移动时,与突出至布料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抵接,以使该缝线端部分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倒下倾斜。
在该情况下,由沿着缝制前进方向较长的带板状构件构成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利用设于针板的下表面或上表面的缝制前进方向的前后两端附近的导向件使其朝缝制前进方向稳定且顺畅地滑动移动,并且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动作及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时,将一对通孔部中的任一个通孔部切换至与落针部及布料送料牙用出没槽连通的状态下,使得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不对布料送料牙的突出没入运动及针的上下运动产生阻碍,因此,能保持可始终正常进行规定的缝制动作的状态,并能使突出至布料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倒下倾斜,从而能可靠地进行朝线迹中缝入的缝入处理。
另外,在本第三发明及第四发明的双链环缝纫机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构成为在上述弯针线从弯针线切断用切刀机构的弯针线保持部脱离的时间点,被强制地从上述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朝下游侧的位置移动。
在该情况下,若突出至布料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在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时被移动引导而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的状态,则因该被倒下倾斜移动导向后的缝线端部分,弯针线端部分也一起倾斜而容易缝入到线迹中,能抑制弯针线端部分从线迹朝侧方较多地露出,并能获得外观更好的缝制品质。
另外,在本第三发明及第四发明的双链环缝纫机中,作为对象的缝纫机为双针型的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是较为理想的,但也可以将单针型的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横筒型以外的单针、双针双链环缝纫机或平底座型的双链环缝纫机作为对象缝纫机。
此外,在双针型的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的推压缝线倾斜部中朝缝线端部分抵接的抵接缘部形成为随着从宽度方向的两侧部朝向中央部而逐渐位于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侧这样的大致圆弧状。
在该情况下,当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下游侧滑动移动而利用推压缝线倾斜部推压两根缝线端部分倾斜时,这两根缝线端部分沿着大致圆弧状的抵接缘部朝彼此接近的方向变位,因此,能在双链环缝的线迹的宽度内可靠且干净地对被推压倾斜的两根缝线部分进行缝入处理。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结构和效果在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可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的整体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上述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中的针板周边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从针板背面侧观察上述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中的针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利用上述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进行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动作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开放大立体图。
图5是表示利用上述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刚进行完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动作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开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利用上述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进行完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动作之后,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移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开放大立体图。
图7是表示上述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的用于形成线迹的第一针的动作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上述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的用于形成线迹的第二针以后的动作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简略表示形成于布料背面的双链环缝的线迹结构的仰视图。
图10是表示因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而突出残留于布料表面的缝线端部分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说明对T恤等的管状物布料的卷边缝制结束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符号说明)
1           针
2           弯针
3           针板
5           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
6           汽缸(致动器)
7           滑动导向件
8           带板状构件
8a、8b      通孔
8c          推压缝线倾斜部
9           弯针线切断用切刀机构
A           线迹
M           双链环缝纫机
NT          缝线
NTa         缝线端部分
NTb         缝线环
LT          弯针线
LTa         弯针线端部分
W           管状物布料
Wf          布料表面
Y           缝制前进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的整体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上述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中的针板周边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从针板背面侧观察上述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中的针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M用于T恤的卷边缝制等管状物布料W的缝制,缝纫机机臂部C与缝纫机底座部B彼此大致平行地从缝纫机主体部D的上下位置朝向左侧延伸设置。如图2所示,该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M包括:两根针1,这两根针1保持缝线NT并在上下方向上往复运动;弯针2,该弯针2保持弯针线LT并在与上述针1的上下移动路径正交的方向进行进退动作;针板3;倒下件4(参照图1);布料前送料牙和后送料牙(因众所周知而未图示);弯针线切断用切刀机构9,该弯针线切断用切刀机构9在缝制结束时切断弯针线LT且将该被切断的弯针线端部分LTa夹住并保持;以及后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5。
针1通过针安装件13安装于针杆12的下端部并进行上升及下降,该针杆12与缝纫机机臂部C内的缝纫机主轴(未图示)的旋转联动地上下运动。
弯针2通过弯针驱动机构的动作在与针1的上下移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左进及右退)动作。
针板3安装于缝纫机底座部B的上表面,如图1所示,在管状物布料W的边缘部,形成将布料端缘部朝布料背面侧折返并重叠的重叠布料部分,且对该管状物布料W的重叠布料部分朝规定的缝制方向Y的送料进行引导。
如图2及图3所示,在针板3上设有落针部3a和布料前送料牙及布料后送料牙用的出没槽3b、3c,其中,上述落针部3a供上述两根针1贯穿;上述布料前送料牙反复进行突出到针板3上方并在缝制前进方向Y上移动、没入针板3下方并朝与缝制前进方向Y相反的方向回复移动的动作,以间歇性且强制地朝缝制前进方向Y移送管状物布料W。
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通过针1的上升及下降动作和弯针2的进出及退入动作,对设置在针板3上的管状物布料W的重叠布料部分进行缝制。管状物布料W被倒下件4倒下到针板3上,并通过设于缝纫机底座部B内部的布料前送料牙及后送料牙的动作而被朝图2的箭头Y所示的缝制前进方向送料移动。
上述针杆12、弯针驱动机构及布料送料牙的驱动机构是通过来自缝纫机主轴(未图示)的传动而彼此同步地动作的众所周知的机构。针1保持缝线NT,在管状物布料W的送料停止的期间,贯穿该管状物布料W的重叠布料部分而到达针板3下方,然后,上升并朝管状物布料W的上方拔出。弯针2保持弯针线LT并与针1的上升开始配合地前进,以将形成于针板3下方的缝线NT的环NTb捕捉住。管状物布料W在针1上升时被送料移动。针1穿过送料移动后的管状物布料W而下降,将退入过程中的弯针2所保持的弯针线LT捕捉住,并利用该捕捉到的弯针线LT对上述缝线环NTb进行绕线。双链环缝纫机M反复进行以上动作,从而在管状物布料W的边缘部上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
在如上所述的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M中,在上述针板3的下表面上包括有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5和汽缸6,其中,上述汽缸6是强制使该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5在比针1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Y的上游端侧的位置和下游端侧的位置之间移动的致动器。
如图3所示,上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5由长条状的带板状构件8构成,该帯板状部材8利用固定于针板3的下表面的缝制前进方向Y的前后两端附近的滑动导向件7、7以能在缝制前进方向Y上往复滑动的方式支承于针板3的下表面。在该带板状构件8上与滑动方向平行地形成有一对通孔部8a、8b,并在上述一对通孔部8a、8b之间形成有推压缝线倾斜部8c,其中,当该带板状构件8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上游侧滑动移动及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下游侧滑动移动时,上述一对通孔部8a、8b分别与上述针板3的落针部3a及布料送料牙用出没槽3b连通。另外,在上述带板状构件8的缝制前进方向Y的上游端形成有限位件8d,当该带板状构件8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下游侧滑动移动时,该限位件8d与上述滑动导向件7、7的一个滑动导向件抵接,以停止该带板状构件8进一步朝下游侧滑动移动。
构成上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5的带板状构件8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通过汽缸6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上游侧滑动移动,在该位置,推压缝线倾斜部8c与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突出至管状物布料W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NTa抵接。然后,在第二针的缝制动作前,带板状构件8通过汽缸6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下游侧滑动移动时,利用推压缝线倾斜部8c对突出至管状物布料W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Nta的移动进行引导,使该缝线端部分Nta处于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的状态。
上述带板状构件8的推压缝线倾斜部8c中与缝线端部分Nta抵接的抵接缘部8e形成为随着从宽度方向的两侧部朝中央部而逐渐位于缝制前进方向Y的上游侧这样的大致圆弧状。藉此,当带板状构件8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下游侧滑动移动以利用推压缝线倾斜部8c推压两根缝线端部分NTa倾斜时,两根缝线端部分NTa沿着大致圆弧状的抵接缘部8e朝彼此接近的方向变位。
接着,参照图4至图8来说明使用上述结构的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M对T恤的边缘部等管状物布料W进行卷边缝制的动作。
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如图3及图4所示,构成上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5的带板状构件8通过汽缸6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上游侧滑动移动。
在该状态下,如下所述地进行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动作,针1贯穿管状物布料W的重叠布料部分且经由针板3的落针部3a及带板状构件8的一个通孔部8a而到达针板3下方,然后上升并朝管状物布料W的上方拔出。藉此,在针板3下方形成缝线环NTb,在管状物布料W的表面Wf上突出残留有缝线端部分NTa,该缝线端部分NTa与构成上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5的带板状构件8中的推压缝线倾斜部8c的抵接缘部8e抵接。另外,与针1的上升开始相配合地,利用前后的送料牙将管状物布料W朝缝制前进方向Y移送,并且弯针2进出以捕捉到形成于针板3下方的缝线环NTb。
此外,如图5所示,在弯针2前进至规定位置而使弯针线LT的线端部分LTa从弯针线切断用切刀机构9的弯针线保持部脱离的时间点,构成上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5的带板状构件8利用汽缸6从缝制前进方向Y的上游侧朝下游侧滑动移动。
通过上述带板状构件8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下游侧的滑动移动,如图6所示,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动作时突出至管状物布料W的表面Wf上而与带板状构件8的推压缝线倾斜部8c的抵接缘部8e抵接的缝线端部分NTa被该抵接部8e移动引导而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的状态。
在朝该倒下倾斜状态的移动引导时,由于抵接缘部8e为大致圆弧状,因此,两根缝线端部分NTa沿着该大致圆弧状的抵接缘部8e朝彼此接近的方向变位。另外,在带板状构件8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下游侧滑动移动的状态下,该带板状构件8的另一个通孔部8b与针板3的落针部3a及布料送料牙用出没槽3b连通,不会对之后的布料送料牙的出没运动及针的上下运动造成阻碍,因此,可保持能正常进行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的状态。
接着,如图7及图8所示,利用针1的上升下降运动、弯针2的进退运动、布料前后送料牙对管状物布料的送料作用,进行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伴随着该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利用弯针线LT对弯针2所捕捉到的缝线环NTb依次进行绕线以进行双链环缝。
然后,如图9所示,在第一针的缝制动作刚结束之后、被上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5移动引导而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状态的两根缝线端部分NTa被缝入处理到双链环缝的线迹A中。此时,两根缝线端部分NTa在彼此接近的状态下与双链环缝的线迹A平行或大致平行地被缝入处理。另外,弯针线端部分LTa也与被移动引导倒下倾斜后的缝线端部分NTa一起被缝入处理到线迹A中。
通过以上动作来进行在管状物布料W的重叠布料部分的整周上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A的卷边缝制,当进行该卷边缝制时,将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突出至布料W的表面Wf的缝线端部分NTa在第二针的缝制前缝入处理到双链环缝的线迹A中,因此,不仅完全不需要操作者握着剪刀手动剪断这样的工夫,能实现省力化,而且,也没有用于进行手动剪断的时间损失,能实现缝制作业的效率提高。另外,操作者无需握着剪刀,因此,增加了手的自由度,使布料W的操作性变好,能实现缝制精度的提高。此外,也几乎不会因剪刀而使布料W损伤,从而能抑制缝制制品的价值的降低。
特别地,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将管状物布料W作为缝制对象来进行卷边缝制的情况下,将缝制开始部分和缝制结束部分稍许重叠缝制,但此时,可随着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对通过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而突出至布料W表面的缝线端部分NTa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下游侧进行倒下倾斜移动引导,并将其缝入处理到双链环缝的线迹A中,因此,无需在缝制中途暂时中断缝制动作,握住剪刀并手动地对缝线端部分NTa进行完切断处理之后,再次开始缝制动作,能包括缝制结束部分的重叠缝制在内地,一下子连续地进行管状物布料W的整周的卷边缝制。藉此,能消除用于进行缝线端部分NTa的处理的时间损失,从而能实现缝制作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缝线端部分NTa与各缝线环NTb平行或大致平行地被缝入处理到线迹A中,因此,即便在从布料W的背面侧观察的情况下,线迹图案的杂乱也非常小,能获得外观良好的缝制品质。
此外,若突出至布料W的表面Wf上的缝线端部分NTa在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时被移动导向而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的状态,则因该被倒下倾斜移动引导的缝线端部分Nta,弯针线端部分Lta也可一起倾斜并缝入到线迹A中,从而能抑制弯针线端部分LTa从线迹A朝侧方较多地露出,并能获得外观更好的缝制品质。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用于双针型的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M,即便用于横筒型以外的单针型的双链环缝纫机、平底座型的双链环缝纫机,也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5使用了带板状构件8,该带板状构件8能沿着针板3的下表面朝缝制前进方向Y滑动移动,上述带板状构件8在与该滑动移动方向并行的方向上形成有与针板3的落针部3a及布料送料牙用出没槽3b连通的一对通孔部8a、8b,并在这一对通孔部8a、8b之间形成有推压缝线倾斜部8c,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对突出至布料W表面的缝线端部分NTa进行移动引导而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Y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的状态的构件即可,可以使用具有任意结构的构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5设于针板3的下表面,但也可以将其设于针板3的上表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汽缸6作为强制使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5在缝制前进方向A的上游侧的位置和下游侧的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致动器,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电磁螺线管、空气以外的流体压力汽缸等。

Claims (11)

1.一种布料的缝制方法,一边将布料沿着针板的上表面朝规定的缝制前进方向移送,一边利用保持缝线并上下移动的至少一根针在所述针板下方形成缝线环,并通过能在与所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的弯针的前进捕捉到所述缝线环,利用所述弯针所保持的弯针线对该捕捉到的缝线环进行绕线,从而在所述布料上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时,对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突出至所述布料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进行移动引导,以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的状态,从而将所述缝线端部分缝入处理到双链环缝的线迹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线端部分与形成线迹的多个缝线环平行或大致平行地被缝入处理到双链环缝线迹中。
3.一种布料的缝制方法,其是管状物布料的缝制方法,一边使将管状物布料的端缘部朝布料的背面侧折返重叠而成的重叠部分沿着针板的上表面朝规定的缝制前进方向移送,一边利用保持缝线并上下移动的至少一根针在所述针板下方形成缝线环,并通过能在与所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的弯针的前进捕捉到所述缝线环,利用所述弯针所保持的弯针线对该捕捉到的缝线环进行绕线,从而在所述管状物布料的重叠布料部分的整周上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时,对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突出至所述重叠布料部分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进行移动引导,以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的状态,从而将所述缝线端部分缝入处理到双链环缝的线迹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线端部分与形成线迹的缝线环平行或大致平行地被缝入处理到双链环缝线迹中。
5.一种双链环缝纫机,包括:
针板,该针板供布料设置且对朝规定的缝制前进方向的送料进行引导;
至少一根针,该针对缝线进行保持并上下移动;以及
弯针,该弯针保持弯针线并在与所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在前进动作时,将所述针在针板下方形成的缝线环捕捉到,
使用该弯针保持的弯针线对通过所述弯针的前进动作捕捉到的所述缝线环进行绕线,从而在所述布料上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针板的下表面或上表面上包括:
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该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位于比所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在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时移动至比所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从而对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突出至所述布料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进行移动引导,以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状移动;以及
汽缸,该汽缸强制地使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在比所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端的位置和下游端的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链环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是通过在带板状构件上形成一对上下方向通孔部和推压缝线倾斜部而形成的,其中,所述带板状构件被设于所述针板的下表面或上表面的缝制前进方向的前后两端附近的导向件支承成能沿着所述针板的下表面或上表面在缝制前进方向上滑动移动,所述一对上下方向通孔部在滑动移动至比所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及滑动移动至比所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时,与所述针板的落针部及布料送料牙用出没槽连通,所述推压缝线倾斜部位于所述一对通孔部之间,并在从所述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朝下游侧的位置移动时与突出至布料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抵接,以使该缝线端部分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倒下倾斜。
7.一种双链环缝纫机,其是管状物布料缝制用的双链环缝纫机,包括:
针板,该针板供将管状物布料的端缘部朝布料的背面侧折返重叠而成的重叠布料部分设置且对朝规定的缝制前进方向的送料进行引导;
至少一根针,该针对缝线进行保持并上下移动;以及
弯针,该弯针保持弯针线并在与所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在前进动作时,将所述针在针板下方形成的缝线环捕捉到,
使用该弯针保持的弯针线对通过所述弯针的前进动作而捕捉到的所述缝线环进行绕线,从而在所述管状物布料的重叠布料部分的整周上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针板的下表面或上表面上包括:
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该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位于比所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在第二针以后的缝制动作时移动至比所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从而对在缝制开始第一针的缝制时突出至所述重叠布料部分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进行移动引导,以形成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倒下倾斜的状态;以及
汽缸,该汽缸强制地使所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在比所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端的位置和下游端的位置之间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链环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是通过在带板状构件上形成一对上下方向通孔部和推压缝线倾斜部而形成的,其中,所述带板状构件被设于所述针板的下表面或上表面的缝制前进方向的前后两端附近的导向件支承成能沿着所述针板的下表面或上表面在缝制前进方向上滑动移动,所述一对上下方向通孔部在滑动移动至比所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及滑动移动至比所述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更靠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时,与所述针板的落针部及布料送料牙用出没槽连通,所述推压缝线倾斜部位于所述一对通孔部之间,并在从所述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朝下游侧的位置移动时与突出至布料的表面上的缝线端部分抵接,以使该缝线端部分朝缝制前进方向的下游侧倒下倾斜。
9.如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双链环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构成为在所述弯针线从弯针线切断用切刀机构中的弯针线保持部脱离的时间点,被强制从所述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朝下游侧的位置移动。
10.如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双链环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作为对象的缝纫机是双针型的横筒型双链环缝纫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链环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引导缝线倾斜构件的推压缝线倾斜部中与缝线端部分抵接的抵接缘部形成为随着从宽度方向的两侧部朝向中央部而逐渐位于缝制前进方向的上游侧这样的大致圆弧状。
CN201310108414.1A 2012-04-03 2013-03-29 布料的缝制方法及双链环缝纫机 Active CN1033618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6068 2012-04-03
JP2012096068A JP5610405B2 (ja) 2012-04-03 2012-04-03 生地の縫製方法及び二重環縫い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1889A true CN103361889A (zh) 2013-10-23
CN103361889B CN103361889B (zh) 2016-06-15

Family

ID=49364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8414.1A Active CN103361889B (zh) 2012-04-03 2013-03-29 布料的缝制方法及双链环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610405B2 (zh)
KR (1) KR101987998B1 (zh)
CN (1) CN103361889B (zh)
TW (1) TWI58526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4391A (zh) * 2013-01-15 2014-07-16 重机株式会社 线迹的绽线防止方法以及缝纫机
CN105887370A (zh) * 2014-10-15 2016-08-24 Ykk株式会社 缝制机及左右基底片对合缝制方法
CN107201602A (zh) * 2016-03-16 2017-09-26 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面料的缝制方法及双线锁缝缝纫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82421B1 (ko) 2015-12-31 2017-09-28 경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복합재료 스티칭 용 재봉틀
JP6327425B2 (ja) * 2016-03-16 2018-05-23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生地の縫製方法及び二重環縫いミシン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6369A (ja) * 1993-11-16 1995-05-30 Pegasus Sewing Mach Mfg Co Ltd 環縫いミシンの空環縫込み装置
CN1208090A (zh) * 1997-08-12 1999-02-17 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防止针脚松开的方法及其装置
JP2001314681A (ja) * 2000-05-02 2001-11-13 Yamato Sewing Mach Co Ltd ミシン
CN1376819A (zh) * 2001-03-26 2002-10-30 顾飞龙 三本车缝纫机的辅助装置
CN101372791A (zh) * 2002-05-14 2009-02-25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面线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8482B2 (ja) 1996-02-28 2002-08-26 ペガサス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縫い目ほつれ防止方法及び装置
JP4061424B2 (ja) * 1999-07-31 2008-03-19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生地折返し案内装置
JP4501136B2 (ja) * 2005-04-14 2010-07-14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縫い目のほつれ防止装置
KR20070031233A (ko) * 2005-09-14 2007-03-19 야마토 미싱 세이조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바늘땀 구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6369A (ja) * 1993-11-16 1995-05-30 Pegasus Sewing Mach Mfg Co Ltd 環縫いミシンの空環縫込み装置
CN1208090A (zh) * 1997-08-12 1999-02-17 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防止针脚松开的方法及其装置
JP2001314681A (ja) * 2000-05-02 2001-11-13 Yamato Sewing Mach Co Ltd ミシン
CN1376819A (zh) * 2001-03-26 2002-10-30 顾飞龙 三本车缝纫机的辅助装置
CN101372791A (zh) * 2002-05-14 2009-02-25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面线控制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4391A (zh) * 2013-01-15 2014-07-16 重机株式会社 线迹的绽线防止方法以及缝纫机
CN103924391B (zh) * 2013-01-15 2018-12-14 重机株式会社 线迹的绽线防止方法以及缝纫机
CN105887370A (zh) * 2014-10-15 2016-08-24 Ykk株式会社 缝制机及左右基底片对合缝制方法
CN105887370B (zh) * 2014-10-15 2019-01-04 Ykk株式会社 缝制机及左右基底片对合缝制方法
CN107201602A (zh) * 2016-03-16 2017-09-26 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面料的缝制方法及双线锁缝缝纫机
CN107201602B (zh) * 2016-03-16 2020-09-01 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面料的缝制方法及双线锁缝缝纫机
TWI727017B (zh) * 2016-03-16 2021-05-11 日商大和縫紉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布料之縫製方法及雙環縫合縫紉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1889B (zh) 2016-06-15
JP5610405B2 (ja) 2014-10-22
KR101987998B1 (ko) 2019-06-11
TW201400666A (zh) 2014-01-01
TWI585260B (zh) 2017-06-01
KR20130112774A (ko) 2013-10-14
JP2013212344A (ja) 201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1889A (zh) 布料的缝制方法及双链环缝纫机
KR20080045071A (ko) 재봉기
CN107881661B (zh) 一种多机头贴袋机
TWI626348B (zh) Overlock sewing machine
EP3622106B1 (en) Quilting machine
TW201313979A (zh) 縫紉機之氣體搬運穿線裝置
TWI412642B (zh)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ng thread blooming
CN104342858A (zh) 双链环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及切线方法
US20130055940A1 (en) Method for cutting the lower and at least one upper thread and a method for lead-in stitching as well as a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CN107938184B (zh) 一种多机头贴袋机的控制方法
CN102877219B (zh) 带环缝制缝纫机
TWI727017B (zh) 布料之縫製方法及雙環縫合縫紉機
JPS6357090A (ja) 衣服にベルトを縫付け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5434083A (zh) 一种缝纫机动刀结构及其切线装置
CN105506867B (zh) 缝纫机
CN108130661A (zh) 切面线装置、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JPH08182875A (ja) 自動はさみ付けリンキング装置
US6817306B2 (en) Thread cutting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
KR101162366B1 (ko) 아이형 단추구멍 재봉기
CN102733099B (zh) 钉扣方法及钉扣缝纫机
CN206189050U (zh) 能自动剪线及修剪线头的电脑绗缝机机头
CN115074920B (zh) 套结机加衬反衬装置
JP6099378B2 (ja)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JP6327425B2 (ja) 生地の縫製方法及び二重環縫いミシン
JP2007029153A (ja) 環縫いミシンの目飛ば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