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0865B - 喷墨油墨、包含喷墨油墨的墨盒、利用喷墨墨盒的喷墨记录设备和通过喷墨油墨形成的印刷品 - Google Patents

喷墨油墨、包含喷墨油墨的墨盒、利用喷墨墨盒的喷墨记录设备和通过喷墨油墨形成的印刷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0865B
CN103360865B CN201310057298.5A CN201310057298A CN103360865B CN 103360865 B CN103360865 B CN 103360865B CN 201310057298 A CN201310057298 A CN 201310057298A CN 103360865 B CN103360865 B CN 1033608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jetted ink
jetted
image
inkj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72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0865A (zh
Inventor
长谷川慎
伏见宽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60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0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0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0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1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discontinuous layer, i.e.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4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ontaining carbon blac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喷墨油墨至少包括炭黑、表面活性剂、其侧链具有聚氧化烯基团的聚醚改性硅油、其主链具有聚氧化烯基团的阴离子自乳化聚醚改性聚氨酯树脂和水。喷墨油墨包含粒径不小于0.5μm、量为每5.0μl500,000至2,000,000个的颗粒,并且其体均粒径(D50)为80nm至120nm以及90%累积粒径(D90)为160nm至200nm。

Description

喷墨油墨、包含喷墨油墨的墨盒、利用喷墨墨盒的喷墨记录设备和通过喷墨油墨形成的印刷品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油墨、包含喷墨油墨的墨盒和利用喷墨墨盒的喷墨记录设备。此外,本发明涉及通过喷墨油墨形成的印刷品。
发明背景
喷墨图像形成方法相对于其他图像形成方法具有这样的优势:工艺简单;全色图像可相对容易生成;以及高分辨率图像甚至可利用结构简单的喷墨记录设备生成。
染料基油墨已被通常用作喷墨油墨,其中水溶性染料溶于介质如水和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这种染料基油墨具有这样的优势:油墨记录的图像颜色清晰,但具有记录图像的耐光性差的缺陷。相反,颜料基油墨的耐光性优于染料基油墨,其中颜料如炭黑和有机颜料分散在介质中,因此颜料基油墨已被积极地研究。但是,颜料基油墨具有这样的缺陷:油墨堵塞喷墨喷嘴的喷嘴堵塞问题与染料基油墨相比相对容易引起。
颜料基油墨通常通过如下方法制备:所述方法包括制备初步分散体,其中颜料(着色剂)和分散剂初步分散在水性介质如水和醇中;利用使用介质的分散装置如砂磨机使初步分散体进行分散处理,以制备分散体,其中颜料颗粒具有预定粒径;以及然后稀释分散体以具有预定浓度,从而制备油墨。
水性颜料基油墨通常包括表面活性剂或水溶性树脂,以分散通常具有疏水性的颜料。但是,这种水性颜料基油墨对光和水的耐受性差。因此,为提高图像质量,这种水性颜料基油墨中通常包括能够形成膜的粒状树脂。但是,对于这种水性颜料基油墨,其多种油墨组分难以长期很好地分散在油墨中。当试图通过利用大量分散剂如表面活性剂使这种细颗粒在油墨中稳定地分散时,其他问题容易发生:气泡在墨罐(tank)和记录头中形成;以及图像质量降低。此外,为试图提高这种细颗粒的分散性,已提出这样的技术:应用表面上具有亲水性基团的颜料;或将具有亲水性基团的树脂用于这种油墨。但是,常常引起如下问题:这种亲水性基团引起树脂凝结,从而使油墨的保存性降低。
为解决这些问题,已提出多种技术。
例如,提出了用于颜料基喷墨记录方法的记录介质,其包括基底和位于基底上的一个或多个油墨接收层,其中油墨接收层的最外层包括凝结粒径为150nm至500nm的超细无机颗粒,同时包括凝结粒径为1μm至2μm的细颗粒,其重量比为5/95至50/50,并且记录介质的图像部分与记录介质的白色部分(非图像部分)的光泽度比被指定。其中描述了视觉特性优良的喷墨油墨图像可在记录介质上生成。此外,公开了这样的喷墨记录材料:其包括无色或浅色溶液,该溶液包括电解质、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以及油墨,该油墨包括可在水中自分散的颜料、阴离子化合物、水溶性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水,其中1升喷墨记录材料中粒径不小于0.5μm的颗粒数不小于1x1011,并且1升喷墨记录材料中粒径不小于5μm的颗粒数不小于1x109。其中描述了通过利用喷墨记录材料进行热喷墨记录方法,可生成具有图像密度、定影性、保存性和喷射稳定性的优良组合的图像。进一步,公开了水性喷墨油墨组合物,其包括颜料——其中至少70%的颜料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0.1μm,并且油墨组合物中其余颗粒的粒径为0.1μm或更小、水、醛萘磺酸盐(酯)分散剂和/或砜溶剂。其中描述了油墨组合物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并可生成高密度图像。
但是,上述喷墨油墨的分散稳定性不足。具体地,当容易被分散过程中的强烈碰撞破坏的颜料用于油墨时,所得油墨的分散稳定性差,导致油墨的喷射稳定性(即,从喷墨记录头喷出的油墨的稳定性)降低。
为提高喷射稳定性,公开了这样的喷墨油墨:其包括润湿剂、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和水,并且其中水蒸发速率、由于水蒸发导致的油墨粘度的增加速率和油墨中着色剂的粒径被指定。此外,公开了这样的喷墨油墨组合物:其包括凝结剂、水溶性溶剂、表面活性剂和水,其中油墨的传导率和粘度的乘积被指定,并且水溶性溶剂的表面张力也被指定。进一步,公开了这样的喷墨油墨:其中分散了涂覆有成膜树脂的颜料,该成膜树脂具有羧基基团,其中树脂涂覆的颜料在其表面上具有季铵化羧基基团,同时具有不大于0.5μm的体均粒径。
但是,为制备具有优良喷射稳定性并可生成具有图像密度、视觉特性、感观(feeling)及光泽度优良组合的高质量图像的喷墨油墨,有必要改进这些油墨。
进一步,公开了这样的喷墨油墨用颜料分散体:其包括炭黑、分散剂和水,其中5μl的分散体中包括的粗颗粒数不大于1,000,000。其中描述了应用颜料分散体的油墨可生成具有图像密度均匀度、定影性和保存性优良组合的高质量图像。
油墨有必要在连续喷墨记录中进一步提高喷射稳定性。
由于这些原因,发明人意识到,对这样的喷墨油墨存在需求:所述喷墨油墨具有喷射稳定性、保存性和消泡性的优良组合并可生成具有图像密度、视觉特性、感观和光泽度优良组合的高质量图像。
发明概述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这样的喷墨油墨:其至少包括炭黑、表面活性剂、其侧链具有聚氧化烯基团的聚醚改性硅油、其主链具有聚氧化烯基团的阴离子自乳化聚醚改性聚氨酯树脂和水。喷墨油墨包含粒径不小于0.5μm、量为每5.0μl500,000至2,000,000个的颗粒,并且其体均粒径(D50)为80nm至120nm和90%累积粒径(D90)为160nm至200nm。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墨盒,其包括容器;和包含在容器中的上述喷墨油墨。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喷墨记录设备,其包括上述墨盒和喷射包含在墨盒中的喷墨油墨的记录头。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印刷品,其包括支撑体和位于支撑体上的上述喷墨油墨的油墨图像。
上述及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在考虑下文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后变得明显。
附图简述
图1是示例本发明的喷墨油墨实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示例图1所示喷墨油墨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3是示例图1所示喷墨记录设备的喷墨记录头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4是示例用于本发明墨盒的油墨袋的示意图;和
图5是示例本发明的墨盒实例的示意图。
发明详述
本发明的喷墨油墨至少包括炭黑、表面活性剂、其侧链具有聚氧化烯基团的聚醚改性硅油、其主链具有聚氧化烯基团的阴离子自乳化聚醚改性聚氨酯树脂和水。喷墨油墨包含粒径不小于0.5μm、量为每5.0μl500,000至2,000,000个的颗粒,并且其体均粒径(D50)为80nm至120nm和90%累积粒径(D90)为160nm至200nm。
具有上述这种粒径D50和D90的常规喷墨油墨难以具有优良的喷射性同时生成高密度图像。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向这种喷墨油墨添加聚醚改性硅油,所得油墨甚至在用于连续喷墨记录时仍具有优良的喷射性。这是因为这种聚醚改性硅油可防止喷墨油墨起泡。
在本发明的喷墨油墨中,5μl油墨中粒径不小于0.5μm的相对粗颗粒的数量为500,000至2,000,000,优选750,000至1,750,000,更优选1,000,000至1,500,000。当5μl油墨中包括的粒径不小于0.5μm的相对粗颗粒的数量小于500,000时,相对小颗粒大量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小颗粒趋于凝结,从而使喷墨油墨的保存性降低。相反,当粗颗粒的数量大于2,000,000/5μl时,趋于引起记录头喷嘴被油墨粗颗粒堵塞从而形成缺陷性图像如白线遗漏(omissions)的喷嘴堵塞问题。
本发明喷墨油墨的体均粒径(D50,即,50%累积粒径)为80nm至120nm,优选90nm至110nm。当体均粒径D50大于120nm时,喷墨油墨的喷射稳定性趋于降低。相反,当体均粒径D50小于80nm时,喷墨油墨中颜料的分散稳定性趋于降低,从而使喷墨油墨的喷射稳定性在油墨保存后降低。
喷墨油墨的90%累积粒径(D90)为160nm至200nm,优选160nm至180nm。当90%累积粒径(D90)小于160nm时,喷墨油墨生成的图像的图像密度趋于降低,并且喷墨油墨的分散稳定性趋于降低,从而使喷墨油墨的喷射稳定性在油墨保存后降低。
在本申请中,喷墨油墨的粗颗粒的数量、体均粒径D50和90%累积粒径(D90)通过下列方法测定。
(1)测定粒径不小于0.5μm的粗颗粒数量的方法
在下列条件下通过来自PSS的仪器ACCUSIZER708A测量粗颗粒的数量。
数据收集时间:60sec
数量通道(Number Channels):128
稀释剂流速:60ml/min
目标浓度:4,000颗粒/ml(Part/ml)
样品数量:3
样品之间的时间:1min
背景阈(Background Threshold):10颗粒/sec(Part/sec)
(2)粒径D50和D90
粒径D50和D90由油墨的数量粒径分布曲线(number particle diameterdistribution curve)测定,该数量粒径分布曲线通过来自Nikkiso Co.,Ltd.的仪器MICROTRACK UPA150在下列条件下获得。
待测样品:0.1%水性分散体
颗粒(Part)折射率:1.86
颗粒(Part)·密度:1.86(g/cm3
流体折射率:1.33
下一步,将描述本发明喷墨油墨的成分。
本发明的喷墨油墨包括聚醚改性硅油。在各种聚醚改性硅油中,疏水值(下文进行定义)为0.40至1.5的硅油是优选的。聚醚改性硅油的疏水值更优选为0.40至1.2。
疏水值=A/B
其中A表示聚醚改性硅油在0至0.3ppm范围内的1H-NMR谱积分值,该波谱通过利用四甲基硅烷(TMS)作为参照而获得;和B表示在3.5至4.0ppm范围内的1H-NMR谱的积分值。
对此,在0至0.3ppm范围内的积分值相应于与聚醚改性硅油的硅(Si)元素连接的烷基(即,疏水部分)的氢原子数,并且在3.5至4.0ppm范围内的积分值相应于与聚醚改性硅油的硅(Si)元素连接的亲水部分如聚氧化乙烯和聚氧化丙烯基团的氢原子数。
疏水值——其被定义为相应于疏水部分中氢原子数的A值与相应于亲水部分中氢原子数的B值的比(A/B)——不小于0.40,聚醚改性硅油中疏水部分的数量增加,从而聚醚改性硅油趋于容易吸附在水不溶性树脂上,从而可能亲水化水不溶性树脂的表面,因此防止油墨固着在防墨膜(ink-repellent film)上的油墨固着问题,所述疏墨膜在记录头上形成并且具有疏水性表面。对此,积分值不包括参照物四甲基硅烷(TMS)峰和四甲基硅烷的旋转边带峰的积分值。
当疏水值小于0.40时,聚醚改性硅油在水不溶性树脂上的吸附不足,因此趋于引起油墨固着问题。相反,当疏水值大于1.5时,聚醚改性硅油中亲水部分的百分比降低,因此几乎不产生亲水化效果(即,几乎不产生防止油墨固着问题发生的效果)。
1H-NMR谱可通过来自JEOL Ltd.的仪器JEOL JNM-A400FT NMR SYSTEM获得。测量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所用溶剂:氘化氯仿(CDCl3
累积数量:128
测量温度:室温
当样品不溶于溶剂时,溶剂可用另一溶剂如DMSO、DMF-d7(氘化DMF)、THF-d8(氘化THF)、丙酮-d6(氘化丙酮)、甲醇-d4(氘化甲醇)、重氢或己烷-d14(氘化己烷)替代。对此,当溶剂被替代时,依此顺序测试溶剂,并使用能够溶解样品的溶剂。通过使该值四舍五入至两个小数位而获得疏水值。
用于本发明喷墨油墨的聚醚改性硅油具有这样的结构:二甲基聚硅氧烷的侧链中包括聚氧化烯基团如得自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基团。这种聚醚改性硅油有市场销售。这种聚醚改性硅油的市售产品的具体实例包括来自Dow Corning ToraySilicone Co.,Ltd.的L-7604和来自Shin-Etsu Chemical Co.,Ltd.的KF-353。
这种聚醚改性硅油在喷墨油墨中的含量优选为按重量计0.01%至3%,更优选为按重量计0.1%至1%。
本发明的喷墨油墨包括聚醚改性硅油作为必需组分。当油墨(如下述比较实施例8的油墨)中不包括这种聚醚改性硅油时,油墨不能具有上述物理性质。
下一步,将描述本发明喷墨油墨的另一成分,阴离子自乳化聚醚改性聚氨酯树脂。
用于本发明的喷墨油墨的聚氨酯树脂意为主链中具有聚氨酯骨架的聚合物,在该聚氨酯骨架中氨酯键被连接。在各种聚氨酯树脂中,阴离子自乳化聚醚改性聚氨酯树脂用于本发明的调色剂。由于这种阴离子自乳化聚醚改性聚氨酯树脂的主链具有亲水性基团,阴离子自乳化聚醚改性聚氨酯树脂具有水分散性。当使用除这种阴离子自乳化聚醚改性聚氨酯树脂以外的阴离子自乳化聚氨酯树脂(例如,用于下文比较实施例7的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时,油墨不能具有上述物理性质。
这种阴离子自乳化聚醚改性聚氨酯树脂可通过使二异氰酸酯化合物、聚醚二醇化合物和具有酸基团如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二醇反应进行制备。
这种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芳香族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如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和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如甲代亚苯基二异氰酸酯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改性二异氰酸酯,其通过将上述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改性以包括碳二亚胺基团、脲二酮基团或脲酮亚胺基团进行制备。
这种聚醚二醇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和聚六亚甲基醚二醇。通过利用这种聚醚二醇化合物,聚氨酯树脂几乎不引起由于在水中水解导致的变性,因此油墨可具有优良的保存稳定性。
这种具有酸基团的二醇的具体实例包括二羟甲基乙酸、二羟甲基丁酸、二羟甲基丙酸和二羟甲基酪酸。在这些二醇中,二羟甲基丁酸是优选的。
制备这种聚氨酯树脂的方法的具体实例包括溶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具有低沸点并且不可与异氰酸基团反应的溶剂中合成其末端具有异氰酸基团的预聚物,利用多元醇引入亲水性基团,用水稀释反应产物以进行相变,然后蒸馏掉溶剂以制备聚氨酯分散体;和预聚物方法,但不限于此。
当用预聚物方法合成这种聚氨酯树脂时,可使用低分子量多羟基化合物。这种低分子量多羟基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上述用作聚醚二醇的二醇、这种二醇的较低摩尔氧化烯加合物、三元醇如甘油、三羟甲基乙烷和三羟甲基丙烷以及这种三元醇的较低摩尔氧化烯加合物。
这种聚氨酯树脂可以以金属盐如Li、Na和K或有机胺盐如氨、二甲基胺和(单-,二-或三-)乙醇胺的形式应用。这些树脂可通过中和上述方法制备的聚氨酯进行制备。
适当的碱用于中和反应,以使期望的反离子形成。用于中和聚氨酯的碱的具体实例包括烷基胺如丁胺和三乙胺、烷醇胺如单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吗啉以及无机碱如氨水和氢氧化钠。
用于本发明的喷墨油墨的市售聚氨酯乳液的具体实例包括来自Dai-ichi KogyoSeiyaku Co.,Ltd.的SF110;和来自Mitsui Chemicals Inc.的W-5025、W-5661和W-6020。
本发明喷墨油墨中包括的阴离子自乳化聚醚改性聚氨酯树脂优选其酸值为40至100mgKOH/g。
下一步,将描述本发明喷墨油墨中包括的炭黑。
喷墨油墨中包括的炭黑优选其BET比表面积为100至400m2/g,更优选100至300m2/g。
此外,通过利用高级结构颜料制备的炭黑可生成光密度较高的图像,并且气黑具有比炉黑高级的结构。BET比表面积小于100m2/g的炭黑趋于具有低级结构。相反,BET比表面积大于400m2/g的炭黑趋于使所得喷墨油墨的粘度增加,因为用于分散炭黑的表面活性剂的量增加。炭黑的BET比表面积可通过氮吸附在炭黑表面上的BET方法测量。通过改变燃烧条件,可调节所得炭黑的BET比表面积。
用于本发明的喷墨油墨的市售炭黑的具体实例包括来自Mitsubishi ChemicalCorp.的#10B、#20B、#30、#40、#44、#45、#45L、#50、#55、#95、#260、#900、#1000、#2200B、#2300、#2350、#2400B、#2650、#2700、#4000B、CF9、MA8、MA11、MA77、MA100、MA220、MA230、MA600和MCF88;来自Cabot Corp.的MONARCH120、700、800、880、1000、1100、1300和1400、MOGAL L以及REGAL99R、250、300R、330R、400R、500和660R;以及来自Degussa AG的PRINTEXA、G、U、V、55、140U和140V、SPECIAL BLACK4、4A、5、6、100和250以及COLOR BLACK FW1、FW2、FW2V、FW18、FW200、S150、S160和S170。
本发明的喷墨油墨包括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
适当的表面活性剂根据所用的炭黑进行选择。用于喷墨油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包括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萘磺酸钠的福尔马林缩合物、烷烃或烯烃磺酸盐、烷基硫酸酯、聚氧化乙烯烷基(或烷基芳基)醚硫酸酯、烷基磷酸盐、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盐、醚羧酸盐(酯)、烷基磺基琥珀酸盐、α-磺基脂肪酸酯、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缩合产物以及环烷酸盐。在这些表面活性剂中,芳香族磺酸盐如萘磺酸钠的福尔马林缩合物是优选的。
上述芳香族磺酸盐是具有磺酸基团的芳香族化合物,其用碱性化合物中和。具有磺酸基团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苯磺酸、对甲苯磺酸、萘磺酸和烷基萘磺酸,以及碱性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烷基胺,如丁胺和三乙胺;烷醇胺,如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和三异丙醇胺;及其他碱性化合物,如吗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锂、氢氧化钾、氨基甲基丙烷二醇、氨基乙基丙烷二醇和胆碱,此外,缓冲剂如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和优良的缓冲剂也可用作碱性化合物。进一步,芳香族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的盐也可用作芳香族磺酸盐。
萘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的钠盐是萘磺酸和甲醛的缩合物的钠盐,并且不被具体限制,只要缩合物包括缩合单元作为重复单元。
用于喷墨油墨的萘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的钠盐优选具有这样的结构:萘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包括萘磺酸的二聚物、三聚物和四聚物,其总量基于福尔马林缩合物的总重量为按重量计20%至80%。当总量小于按重量计20%时,难以使颜料分散在颜料分散体和喷墨油墨中,从而常常引起喷嘴堵塞问题。相反,当总量大于按重量计80%时,颜料分散体和喷墨油墨趋于具有高粘度,从而使其难以分散颜料。制备萘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的钠盐的方法被详细描述于JP-2006-233210-A中。二聚物、三聚物和四聚物的总量可通过气相色谱法进行测量。具体地,该方法包括使萘磺酸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的缩合反应步骤;向包括缩合物的缩合反应产物添加亚硫酸盐的步骤;和从反应产物去除水不溶性物质的步骤。通过适当地控制缩合反应,二聚物、三聚物和四聚物的总量可得到控制。
喷墨油墨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基于喷墨油墨中包括的1份颜料优选为0.01至0.5重量份,更优选0.1至0.4重量份,以使分散在喷墨油墨中的颜料具有相对小的平均粒径。当含量小于0.01重量份时,难以使颜料理想地分散。相反,当含量大于0.5重量份时,所得喷墨油墨的粘度趋于过度增加,从而使其难以理想地进行喷墨记录。
本发明的喷墨油墨优选包括润湿剂,优选沸点不低于180°C的润湿剂。当喷墨油墨中包括润湿剂时,油墨的含水性和润湿性可被增强,因此可防止当油墨长期保存时油墨中的颜料(炭黑)凝结和油墨粘度增加的问题出现,即喷墨油墨具有优良的保存稳定性。此外,甚至当使油墨在喷嘴前端静置同时暴露于空气时,油墨可长期保持优良的流动性。进一步,喷墨油墨在打印操作中或当打印操作在长期停止后开始时几乎不引起喷嘴堵塞问题,即喷墨油墨具有优良的喷射稳定性。
这种润湿剂的具体实例包括多元醇,如乙二醇、二乙二醇、3-甲基-1,3-丁二醇、1,3-丁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甘油、1,2,6-己三醇、2-乙基-1,3-己二醇、1,2,4-丁三醇、1,2,3-丁三醇和3-甲基-1,3,5-戊三醇(petriol);多元醇烷基醚,如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四乙二醇单甲醚和丙二醇单乙醚;多元醇芳醚,如乙二醇单苯醚和乙二醇单苄醚;含氮杂环化合物,如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N-羟基乙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咪唑啉酮、ε-己内酰胺和γ-丁内酯;酰胺,如甲酰胺、N-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甲酰胺;胺,如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单乙胺、二乙胺和三乙胺;含硫化合物,如二甲基亚砜、环丁砜和硫代二乙醇;碳酸丙烯酯和碳酸乙烯酯。这些润湿剂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在这些润湿剂中,3-甲基-1,3-丁二醇、1,3-丁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和甘油是优选的,因为可防止由于油墨干燥所引起的油墨堵塞喷嘴的喷嘴堵塞问题的发生(即,油墨中的水蒸发引起的油墨喷射缺陷的发生),并且可记录具有优良图像质量的图像。
本发明的喷墨油墨任选地包括渗透剂。其具体实例包括聚氧化乙烯烷基醚、聚氧化乙烯烷基苯醚、聚氧化乙二醇酯、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癸醚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乙炔基表面活性剂、硅氧烷基表面活性剂和含氟表面活性剂。
上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市售产品的具体实例包括来自Nikko Chemicals Co.,Ltd.的BT系列、来自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的NONIPOL系列、来自Takemoto Oil&Fats Co.,Ltd.的D-或P-系列、来自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的SURFYNOL系列、来自Nissin Chemical Co.,Ltd.的OLFINE系列、来自Nihon-Emulsion Co.,Ltd.的EMALEX DAPE系列、来自Dow Corning Tray SiliconeCo.,Ltd.的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和来自Neos Co.,Ltd.、Sumitomo3M Ltd.、Dupont和Daikin Industries Ltd.的含氟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喷墨油墨任选地包括消泡剂。已知的消泡剂如有机硅消泡剂、聚醚消泡剂和脂肪酸消泡剂可单独或组合使用。在这些消泡剂中,有机硅消泡剂是优选的,因为其具有优良的泡沫破坏性。有机硅消泡剂被分成油型消泡剂、化合物型消泡剂、乳液型消泡剂和自乳化型消泡剂。
上述化合物型有机硅消泡剂是油型消泡剂,其中分散粒状物质如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以增强消泡能力。
上述乳液型有机硅消泡剂是利用乳化剂增强在水中的分散性而制备的化合物型有机硅消泡剂的O/W乳液。
上述自乳化型有机硅消泡剂包括硅油和二氧化硅,并且当被水稀释时可容易地变成O/W乳液。
当含氟表面活性剂用于本发明的喷墨油墨时,油墨趋于起泡,因为油墨的表面张力降低同时容易引起油墨干燥并固着于喷墨记录头上的防水膜的固着问题。为防止这种起泡和固着问题发生,优选将油型有机硅消泡剂用于这种油墨。油型有机硅消泡剂具有这样的优势:由于消泡剂不包括粒状物质(如二氧化硅),即使当包括消泡剂的油墨过滤时消泡能力也不降低,这是因为没有物质通过过滤操作而从中去除;所得油墨在油墨制备过程中具有优良的处理性能,因此容易扩大油墨生产规模。
下一步,将描述本发明的喷墨油墨的物理性质。喷墨油墨优选其粘度为6.0至10.0mPa·s,更优选7.0至9.0mPa·s。当粘度大于10.0mPa·s时,常常引起油墨喷射缺陷。相反,当粘度小于6.0mPa·s时,通过油墨记录的图像的图像密度(光密度)常常减小,因为油墨过度渗入记录介质如纸,并且油墨中包括的颜料进入记录介质内部。在这种应用中,利用来自Toki Sangyo Co.,Ltd.的粘度计TVE-20L在23℃和55%RH的环境条件下测量粘度。
为控制油墨粘度,例如,应用这样的方法:其中调节上述这种润湿剂的添加量,同时平衡油墨的粘度和其他性质如喷射性和干燥性、以及通过油墨生成的图像的图像质量。
下一步,将描述制备本发明的喷墨油墨的方法。任何已知的喷墨油墨制备方法可用于制备本发明的喷墨油墨。例如,可以使用下列方法。
首先,通过如下方法制备颜料分散体:包括利用搅拌器(如具有叶片的搅拌器)、均质器或无珠碾磨机预混合油墨组分混合物,其至少包括炭黑、表面活性剂和水,并任选地包括其他组分,如水溶性有机溶剂;然后利用分散装置如砂磨机、球磨机、DYNO MILL、辊磨机、NANOMIZER和均质器分散预混合的油墨组分以制备颜料分散体。当聚氨酯树脂用于油墨时,优选混合除聚氨酯树脂以外的油墨组分,然后混合聚氨酯树脂与该混合物。这是因为,当聚氨酯树脂与其他油墨组分在最初混合时,常常引起油墨组分凝结或油墨具有高粘度的问题。
下一步,将颜料分散体与其他油墨组分混合。对此,向颜料分散体添加其他油墨组分的方法和向其他油墨组分添加颜料分散体的方法均可使用。但是,下列方法是优选应用的,因为可避免在油墨组分混合过程中由于凝结而引起的诸如粗颜料颗粒形成和颜料粒径增加的问题。
例如,无粒径的油墨组分,如第一水溶性有机溶剂(甘油)、第二水溶性有机溶剂(1,3-丁二醇)、2-乙基-1,3-己烷二醇、聚氧化乙烯(3摩尔)烷基(C13)醚乙酸钠盐、2-吡咯烷酮、聚醚改性硅油和水依此顺序进行添加,以制备载体(A),其中混合操作进行共30分钟。下一步,上述制备的颜料分散体和具有粒径的油墨组分如聚氨酯树脂依此顺序进行混合以制备着色剂液体(B),其中混合操作进行共30分钟。将由此制备的着色剂液体(B)加入载体(A)中,同时进行搅动,并搅动混合物1小时以制备喷墨油墨。
对此,颜料分散体和/或喷墨油墨优选利用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或利用离心分离机进行离心处理,以从颜料分散体和/或喷墨油墨中去除粗颗粒,使得所得喷墨油墨具有优良的喷射稳定性。
下一步,将描述本发明的墨盒。
本发明的墨盒包括本发明的喷墨油墨、其中包含喷墨油墨的容器以及如果需要任选地包括其他元件。
容器的形状、结构、尺寸和构成材料没有具体限制,并被适当地确定。例如,可优选使用由铝层压膜或树脂膜制成的油墨袋。
将参考图4和5描述墨盒。
图4示例油墨袋241,其是本发明墨盒中的油墨容器的实例,图5示例墨盒200,其是本发明墨盒的实例,并且其中包括图4所示的油墨袋241。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喷墨油墨从油墨入口242输送入油墨袋241。在将空气从油墨袋241排出后,通过焊接或类似手段使油墨入口242闭合。当使用墨盒240时,油墨袋241被安置在喷墨打印机中,以使喷墨打印机的针插入油墨袋241的油墨出口243。油墨袋241通常由对气体渗透性低的材料如包装材料(例如,铝层压膜)制成。油墨袋241被包含在盒壳体244中,盒壳体244一般由塑料制成。所得墨盒200通常通过可拆卸地连接于各种图像形成设备进行应用。
本发明的墨盒200更优选被可拆卸地连接于喷墨记录设备。
下一步,将描述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设备。
本发明的喷墨油墨可用于喷墨打印机、喷墨传真机装置、喷墨复印机、具有打印、传真和复印功能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喷墨多功能产品。对此,本发明的墨盒优选被连接于喷墨记录设备。
下一步,将参考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设备,该实施例示例于图1,并用于评价下述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的油墨。
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其主体101;记录纸张输送托盘102,其连接于主体101并且其上安置一叠记录纸张;复印托盘103,其连接于主体101并且其上堆叠负载油墨图像的记录纸张;和墨盒安置部分104,其与墨盒200可拆卸地连接。在墨盒安置部分104的上表面上安排操作部分105,其包括操作键、显示屏等。墨盒安置部分104具有前盖115,前盖115可打开和关闭,从而可将墨盒200连接于墨盒安置部分104或从其拆卸。编号111和112分别表示喷墨记录设备上盖和设备的前盖。
如图2和3所示,滑座133可滑动地由导杆(guide rod)131和撑杆(stay)132支撑,导杆131和撑杆132由主体101的两个侧板(未显示)支撑,以使滑座133通过主扫描电动机(未显示)在主扫描方向上(A)移动,从而进行扫描操作(即,图像形成操作)。
滑座133上提供喷墨记录头134,其包括四个喷墨记录头,其中每一个具有多个喷嘴,喷嘴以垂直于主扫描方向(A)的方向安排,从而向下喷射黄色(Y)、洋红色(M)、青色(C)或黑色(K)喷墨油墨液滴。
四个喷墨记录头134均包括能量发生器以喷射油墨液滴。能量发生器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压电致动器(例如,压电装置)、热致动器——利用油墨相变喷射油墨液滴,该油墨相变通过利用电热装置如电阻器使液膜沸腾进行、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利用温度变化引起的金属相变、以及静电致动器——利用静电力。
此外,滑座133上提供副罐(sub-tank)135,其包含彩色喷墨油墨,以将彩色喷墨油墨供应给各自的记录头134。安置到墨盒安置部分104的墨盒200中的彩色喷墨油墨通过各自的油墨供应管(未显示)供应给各自的副罐135。
喷墨记录设备包括记录纸张供给器以输送安置在纸张加载部分(压板)141上的记录纸张142。记录纸张供给器包括给纸辊143,以输送记录纸张142;以及分离垫144,其朝向给纸辊143,同时被偏压向给纸辊143,并且由摩擦系数高的材料制成,从而从纸张加载部分141逐一输送记录纸张142。
喷墨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输送器以输送记录纸张142,记录纸张142从记录纸张供给器输送至位于喷墨记录头134下方的图像记录区域。输送器包括输送带151,以输送记录纸张142同时静电吸引记录纸张;反向辊152,以输送记录纸张142,该记录纸张142从记录纸张供给器沿引导器145进行输送,同时与输送带151一起夹住记录纸张142;转向引导器153,以改变记录纸张142的方向,该记录纸张142基本上垂直进行输送,其角度为约90°,以使记录纸张142接触输送带151,从而通过其进行输送;加压辊155,其被加压元件154偏压向输送带151;以及充电辊156,以使输送带151的表面带电。
输送带151是环形带,其通过输送辊157和张力辊158紧紧地拉伸,从而以记录纸张输送方向(即,副扫描方向(B))旋转,该记录纸张输送方向垂直于主扫描方向(A)。例如,输送带151包括第一层(即,最上层),其静电吸引记录纸张142并由厚度为约40μm的树脂层(如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其电阻不受控)制成;以及第二层(即,中电阻层或接地层),其由与第一层几乎相同的材料制成——除其中包括炭黑以使第二层具有中电阻外。
此外,引导元件161安排在输送带151下方,以朝向图像记录区域,在该图像记录区域中图像通过喷墨记录头134记录在记录纸张142上。
喷墨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排纸器,以从主体101排出记录纸张142,该记录纸张142负载通过喷墨记录头134记录的图像。排纸器包括分离爪171,以从输送带151分离记录纸张142;和排出辊172和173,以向位于排出辊172下方的复印托盘103排出记录纸张142。
双面复印单元181可拆卸地连接于喷墨记录设备主体101的背侧。双面复印单元181接收记录纸张142——该记录纸张142通过反向旋转输送带151而输送至双面复印单元181,并再将记录纸张142输送至反向辊152与输送带151之间的夹区,以使另一图像通过图像记录区域中的喷墨记录头134在记录纸张142的背侧上形成。
在双面复印单元181上方提供手动给纸器182,通过手动给纸器182记录纸张可手动输送至喷墨记录设备。
下一步,将描述喷墨记录设备的图像形成操作。
记录纸张142通过记录材料供应器逐一进行供应。因此,基本上以垂直方向输送的记录纸张142通过引导器145引导至输送带151与反向辊152之间的夹区,从而通过输送带151和反向辊152进行输送。通过转向引导器153引导记录纸张142,以使纸张方向改变约90°的角度。然后,记录纸张142通过输送带151进行输送,同时通过加压辊155压向输送带151。
对此,由于输送带151通过充电辊156而带电,记录纸张142通过输送带151进行输送,同时与其静电吸附。下一步,滑座133以主扫描方向(A)移动,同时喷墨记录头134根据图像信号而被驱动以喷射彩色喷墨油墨液滴,从而在记录纸张142的表面上形成一行图像,该记录纸张142在图像形成操作中停止。在记录一行图像后,记录纸张142以副扫描方向(B)被输送预定长度,进行下一图像形成操作以在记录材料纸张142的表面上形成另一行图像。通过重复图像形成操作,图像在记录材料纸张142的表面上形成。当喷墨记录设备收到图像记录操作完成或记录纸张142的后缘到达图像记录区域的信号时,喷墨记录设备停止图像形成操作,并且排纸器将其上负载图像的记录纸张142排出到复印托盘103。
当检测到副罐135中的喷墨油墨基本上耗尽(即,检测到油墨接近底限)时,预定量的油墨由相应的墨盒200供应至副罐135。
当墨盒200中的喷墨油墨耗尽时,在拆卸墨盒后,可用新油墨袋替代墨盒中的油墨袋,然后墨盒200被再次组装以连接于喷墨记录设备100。甚至当如图1所示安置墨盒200以与喷墨记录设备的前侧垂直时,墨盒200中的油墨也可稳定地供应至相应的副罐135。因此,甚至当由于空间限制(例如,在设备被安置在支架中或有物体被安置在设备的上表面上的情况下)而无法从喷墨记录设备主体101的上侧安置墨盒时,墨盒200可容易地进行更换。
在上文中,已参考滑座以主扫描方向(A)扫描的连续(梭型)喷墨记录设备对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设备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设备不限于此,并可作为利用线型喷墨记录头的线型喷墨记录设备应用。
下一步,将描述利用本发明的喷墨油墨形成的印刷品。
本发明的喷墨油墨可在具有油墨吸收性的记录介质如纸和基本上不具有油墨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印刷品)。记录介质的具体实例包括塑性纸张,其由塑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烯、聚砜、ABS树脂和聚偏二氯乙烯制成;金属,如黄铜、铁、铝、SUS和铜的表面;通过蒸发或类似方法涂覆金属诸如上述金属的介质表面;包括基底如纸并任选地经过防水处理的介质;和陶瓷的表面。
在这些记录介质中,纸是优选的,因为纸具有低成本,并且其上记录的图像具有自然性。
经过总体描述本发明,通过参考某些具体实施例可获得进一步的理解,本文提供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仅在于说明,并不意图进行限制。在下列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数量表示重量份比,除非另外指明。
实施例
用于制备下述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的喷墨油墨的炭黑、表面活性剂、硅油和聚氨酯树脂列于表1至4中。对此,炭黑β至ε是试制品(prototype),并通过改变炭黑α的制备条件从而改变BET比表面积进行制备。此外,表面活性剂II至V也是试制品,并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I的聚合度进行制备。
进一步,喷墨油墨的配方和物理性质描述于表5-1-1至5-3-3中,以及油墨的评价结果描述于表6中。
表1
表2
表3
表4
实施例1
1.制备炭黑分散体
混合下列组分,制备预混合物(即,浆液).
炭黑α                       150份
表面活性剂I(分散剂)        10份
(分散剂与炭黑的重量比为0.07(即,10/150))
高纯度水                     840份
将预混合物在下列条件下进行介质碾磨。
所用碾磨机:圆盘碾磨机(UAM型碾磨机,来自Kotobuki Industries Co.,Ltd.)
用于碾磨机的珠体:直径为0.03mm的氧化锆珠
珠体的填充率:70%
圆盘的圆周速度:6m/s
待分散的液体的温度:10℃
分散时间(保持时间):20分钟
然后将分散的混合物在下列条件下离心,从中去除粗颗粒。
所用离心分离机:MODEL7700,来自Kubota Corp.
重力加速度:8000G
离心处理时间:20分钟
将离心的混合物用过滤器过滤,该过滤器的孔径为1.2μm。由此,制备炭黑分散体。
2.制备油墨
混合下列组分,并搅动混合物30分钟,以制备载体(A)。
混合下列组分,并搅动混合物30分钟,以制备着色剂(B)。
上述制备的炭黑分散体      33.33份
聚氨酯树脂(a)           2.0份
将着色剂(B)加入载体(A)中,并搅动混合物1小时。利用孔径为0.8μm的膜过滤器过滤混合物,然后真空脱气,以制备实施例1的喷墨油墨。在下文中,此油墨制备方法被称为油墨制备方法1。
实施例2至25和比较实施例1至9
除如表5-1-1至5-3-3所述改变喷墨油墨配方和油墨制备条件外,重复实施例1的油墨制备程序,从而制备实施例2至25和比较实施例1至9的喷墨油墨。
比较实施例10
除将油墨制备方法变为下列油墨制备方法2外,重复实施例1的喷墨油墨的制备程序。
混合下列组分,并搅动混合物30分钟,以制备载体(C)。
下一步,将33.33份上述制备的炭黑分散体加入载体(C)中,并搅动混合物1小时。利用孔径为0.8μm的膜过滤器过滤混合物,然后真空脱气,以制备比较实施例10的喷墨油墨。
喷墨油墨的配方和制备条件描述于下文表5-1-1至5-3-3中。
表5-1-1
表5-1-2
表5-1-3
表5-2-1
表5-2-2
表5-2-3
表5-3-1
表5-3-2
表5-3-3
实施例1-25和比较实施例1-10的各喷墨油墨均被包含在来自Ricoh Co.,Ltd.的喷墨打印机IPSIO GX5000的油墨包中,以制备墨盒。
通过下列方法评价喷墨油墨。
1.油墨形成的图像的图像密度
将墨盒安置在打印机(IPSIO GX5000)中,并在用于来自Xerox Corp.的普通纸复印机XEROX4200的纸上形成黑色实心图像,其尺寸为4cm长和4cm宽。用来自X-Rite Corp.的分光光度计X-RITE938测量实心图像的光密度。图像密度如下分级。
○:光密度不小于1.30。(优良)
△:光密度小于1.30并且不小于1.20。(可接受)
X:光密度小于1.20。(差)
2.油墨形成的图像的光泽度
将墨盒安置在打印机(IPSIO GX5000)中,并在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的光泽纸上形成黑色实心图像,其尺寸为4cm长和4cm宽。对此,打印机的打印条件如下。
记录介质的种类:光泽纸
打印模式:清晰模式(精细模式)
通过来自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的光泽仪VG2000测量光泽纸的图像部分和非图像部分的75°光泽度,从而确定下列光泽度比:
光泽度比(%)=(Gi/Gn)x100
其中Gi表示图像部分的光泽度,Gn表示非图像部分的光泽度。
油墨光泽度性质如下分级。
○:光泽度比不小于90%并且不大于100%。(优良)
△:光泽度比不小于70%并且小于90%。(可接受)
X:光泽度比小于70%。(差)
通过下列方法制备光泽纸。
(1)制备纸幅(paper web)
下列组分被用作纸幅的纸原料。
如下制备纸幅:利用上述纸原料和长网造纸机(fourdrinier),然后进行三步湿压干燥和机器压光。由此制备重量为80g/m2的纸幅。
(2)制备光泽纸
混合下列组分以制备涂布液。
由此制备涂布液,其固体含量为按重量计65%。
利用刮刀涂布器将涂布液施加于纸幅的表面上,以使涂布重量为12g/m2
将经涂布的纸幅干燥至所得涂布纸包括的水量为按重量计5%的程度。然后对涂布纸进行超压光处理,以使涂布纸的涂布层的75°光泽度为70%。
3.油墨的喷射稳定性
通过安装了墨盒的上述喷墨打印机在32℃和30%RH的环境条件下连续生成图像面积比例为5%的原图像的二十(20)份复制品,然后图像形成操作停止20分钟。在图像形成操作和其后20分钟暂停后,重复50次以生成1,000份复制品。
对此,打印机的记录条件如下。
工作(Duty):100%
记录密度:300dpi
记录方法:一次(One-pass)记录方法(记录仅在记录头向前移动时进行)
在生成1,000份复制品后,形成喷嘴检查模式图像以确定喷嘴检查模式图像中点图像的遗漏数量。
喷射稳定性如下分级。
○:图像无遗漏。(优良)
△:图像遗漏不大于10。(可接受)
X:图像遗漏大于10。(差)
4.油墨保存性
在测量喷墨油墨的平均粒径、表面张力和粘度后,油墨被包含在聚乙烯容器中,并且容器被密封。使密封容器在加热至70℃的室中静置3周。保存测试后,再次测量油墨的平均粒径、表面张力和粘度,从而确定性质的变化率。
保存性如下分级。
○:性质的变化率在10%内。(优良)
△:性质的变化率大于10%并且小于30%。(可接受)
X:性质的变化率大于30%。(差)
5.油墨的消泡性
十(10)毫升的喷墨油墨被包含在预定的圆筒(L480)中,该圆筒的直径为65mm,并且刻度为0至1000ml,其间隔为10ml。包含油墨的圆筒的温度控制在25℃。下一步,安置空气输送管路,以使管端部接触圆筒的底表面,并且以94ml/min的流速输送空气5分钟。在停止空气输送操作后10分钟,测量油墨起泡部分的体积。
○:起泡部分的体积不大于50ml。(优良)
△:起泡部分的体积大于50ml并且不大于100ml。(可接受)
X:起泡部分的体积大于100ml。(差)
评价结果显示在下表6中。
表6
图像密度 光泽度 喷射稳定性 保存性 起泡性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实施例14
实施例15
实施例16
实施例17
实施例18
实施例19
实施例20
实施例21
实施例22
实施例23
实施例24
实施例25
比较实施例1 X X
比较实施例2 X
比较实施例3 X X
比较实施例4 X X
比较实施例5 X X
比较实施例6 X X
比较实施例7 X X
比较实施例8 X
比较实施例9 X X
比较实施例10 X X
评价结果概述如下。
(1)实施例1-7的油墨全部性质(即,图像密度、光泽度、喷射稳定性、保存性和消泡性)均优于比较实施例1-6的油墨。这是因为比较实施例1-6的油墨的粗颗粒数量和粒径D50和D90未落入优选范围内。
实施例1-7的油墨的图像密度和保存性优于比较实施例7的油墨。这是因为比较实施例7的油墨使用了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树脂。
实施例1-7的油墨的消泡性优于比较实施例8和9的油墨。这是因为比较实施例8和9的油墨没有使用聚醚改性硅油。
(2)实施例8的油墨的光泽度优于实施例10的油墨,并且实施例9的油墨的喷射稳定性优于实施例11的油墨。这是因为实施例10和11的油墨所包括的炭黑的BET比表面积未落入优选范围内。
实施例8和9的油墨的图像密度和光泽度优于实施例12的油墨。这是因为实施例12的油墨所包括的炭黑不是气黑,而是炉黑。
(3)实施例13的油墨的喷射稳定性优于实施例15的油墨,并且实施例14的油墨的保存性优于实施例16的油墨。这是因为实施例15和16的油墨所包括的萘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的钠盐中萘磺酸二聚物、三聚物和四聚物的总量未落入优选范围内。
实施例18的油墨的喷射稳定性优于实施例20的油墨,并且实施例19的油墨的保存性优于实施例21的油墨。这是因为实施例20和21的油墨所包括的表面活性剂的含量未落入优选范围内。
实施例13、14、18和19的油墨的图像密度、喷射稳定性和消泡性优于实施例17的油墨。这是因为实施例17的油墨所包括的表面活性剂不是萘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的钠盐。
(4)实施例22的油墨的喷射稳定性优于实施例24的油墨,并且实施例23的油墨的图像密度优于实施例25的油墨。这是因为实施例24和25的油墨的粘度未落入优选范围内。
(5)实施例1的油墨的图像密度和保存性优于比较实施例10的油墨。这是因为比较实施例10的油墨不是通过方法1制备的,而是通过方法2制备的。
鉴于上述教导,本发明其他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因此,要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可在本文具体描述以外进行实践。

Claims (8)

1.喷墨油墨,包括: 
炭黑; 
表面活性剂; 
聚醚改性硅油,其侧链具有聚氧化烯基团; 
阴离子自乳化聚醚改性聚氨酯树脂,其主链具有聚氧化烯基团;和 
水, 
其中所述喷墨油墨包含粒径不小于0.5μm、量为每5.0μl 500,000至2,000,000个的颗粒,并且其体均粒径D50为80nm至120nm以及90%累积粒径D90为160nm至2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炭黑是BET比表面积为100m2/g至400m2/g的气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是萘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的钠盐,其中所述萘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包括萘磺酸的二聚物、三聚物和四聚物,所述萘磺酸的二聚物、三聚物和四聚物的总量基于所述福尔马林缩合物的总重量为按重量计20%至80%,并且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被包括在所述喷墨油墨中,其量基于1重量份炭黑为0.01重量份至0.5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喷墨油墨的粘度为6.0至10.0mPa·s。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喷墨油墨的粘度为6.0至10.0mPa·s。 
6.墨盒,包括: 
容器;和 
包含在所述容器中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 
7.喷墨记录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和 
记录头,用以喷射包含在所述墨盒中的所述喷墨油墨,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油墨图像。 
8.印刷品,包括: 
支撑体;和 
位于所述支撑体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的油墨图像。 
CN201310057298.5A 2012-03-30 2013-02-22 喷墨油墨、包含喷墨油墨的墨盒、利用喷墨墨盒的喷墨记录设备和通过喷墨油墨形成的印刷品 Active CN1033608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8741 2012-03-30
JP2012078741A JP5910248B2 (ja) 2012-03-30 2012-03-30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画像形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0865A CN103360865A (zh) 2013-10-23
CN103360865B true CN103360865B (zh) 2015-01-07

Family

ID=49234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7298.5A Active CN103360865B (zh) 2012-03-30 2013-02-22 喷墨油墨、包含喷墨油墨的墨盒、利用喷墨墨盒的喷墨记录设备和通过喷墨油墨形成的印刷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36351B2 (zh)
JP (1) JP5910248B2 (zh)
CN (1) CN1033608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05421A (ja) * 2012-06-27 2014-01-1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AU2015248937B2 (en) * 2014-04-15 2018-06-28 Agfa Nv Aqueous resin based inkjet inks
WO2015187181A1 (en) 2014-06-06 2015-12-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 composition
US10400123B2 (en) 2014-06-06 2019-09-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 composition
WO2015187179A1 (en) 2014-06-06 2015-12-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 composition
JP6741230B2 (ja) 2015-07-27 2020-08-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インク収容容器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868216B2 (ja) * 2016-03-14 2021-05-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インク収容容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10310396B2 (en) * 2017-05-15 2019-06-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producing toner
JP7030466B2 (ja) * 2017-09-29 2022-03-07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WO2020162270A1 (ja) * 2019-02-06 2020-08-13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メディア
JP7340430B2 (ja) * 2019-02-06 2023-09-07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メディア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8526A (zh) * 2007-05-01 2008-11-05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墨、喷墨记录方法、墨盒、记录单元和喷墨记录设备
CN103360868A (zh) * 2012-03-28 2013-10-23 株式会社理光 喷墨记录油墨、喷墨记录油墨套件和墨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77694A (ja) * 1989-04-20 1990-11-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熱転写受像材料
JPH08333531A (ja) 1995-06-07 1996-12-17 Xerox Corp 水性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
JP4019505B2 (ja) 1998-06-08 2007-12-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材料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6786959B2 (en) 2002-04-18 2004-09-07 Ricoh Company Limited Pigment dispers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pigment dispersion, inkjet ink using the pigment dispers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inkjet ink, ink cartridge containing the inkjet ink,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inkjet ink, and print image produced by th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60315578T2 (de) 2002-10-29 2008-05-21 Ricoh Co., Ltd. Tintenstrahldrucktinte, Tintenpatrone enthaltend die Tinte,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und -verfahren enthaltend die Tinte, Bild hergestellt mittels des Verfahrens
JP2005254611A (ja) 2004-03-11 2005-09-22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顔料インク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
JP2006077232A (ja) 2004-08-09 2006-03-23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116002B2 (ja) 2005-03-17 2013-0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水系顔料分散体の製造方法、水系顔料インクの製造方法、及び該インクを用いた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それによる画像形成物
DE602006014325D1 (de) 2005-06-01 2010-07-01 Ricoh Kk Pigmentdispersion, Tinte für den Tintenstrahldruck enthaltend diese Dispersion, Herstellungsmethode für die Pigment Dispersion und die Tinte benutzendes Druckverfahren
JP2007217472A (ja) 2006-02-14 2007-08-30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液体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タ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DE602007005423D1 (de) 2006-08-04 2010-05-06 Ricoh Kk Tintenstrahltint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Tintenpatrone, Tintenstrahlbildaufzeichnungsverfahren und Bild
DE602007004150D1 (de) 2006-08-11 2010-02-25 Ricoh Kk Pigmentdispersion, Tintenstrahltinte mit der Pigmentdispersion, Bilderzeugungsverfahren und Bilderzeugungsvorrichtung
JP4876901B2 (ja) 2006-12-25 2012-02-15 Dic株式会社 ジェットインク及びジェットインク用着色微粒子の分散液の製造方法
EP2028242B1 (en) * 2007-08-14 2013-07-10 Ricoh Company, Ltd. Inkjet ink, and ink cartridge,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record using the same
JP5194777B2 (ja) 2007-12-21 2013-05-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並びに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記録物
JP5196235B2 (ja) 2008-01-25 2013-05-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353059B2 (ja) 2008-05-26 2013-11-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
JP5101394B2 (ja) 2008-05-27 2012-1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用インク用色材分散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用インク
JP2010125839A (ja) 2008-12-01 2010-06-10 Ricoh Co Ltd 可逆性感熱記録材料及び可逆性感熱記録部材
JP5293193B2 (ja) * 2009-01-05 2013-09-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前処理液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前処理液、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とのセ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画像形成物
JP5375107B2 (ja) 2009-01-09 2013-12-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物
JP5568862B2 (ja) * 2009-01-15 2014-08-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2010261028A (ja) 2009-04-08 2010-11-18 Ricoh Co Ltd 顔料分散液、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記録方法、及び画像形成物
JP5736668B2 (ja) 2009-05-29 2015-06-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593969B2 (ja) 2009-09-09 2014-09-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5534160B2 (ja) 2009-12-03 2014-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物
JP5725396B2 (ja) 2010-04-30 2015-05-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イン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記録物
JP2012167173A (ja) 2011-02-14 2012-09-06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8526A (zh) * 2007-05-01 2008-11-05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墨、喷墨记录方法、墨盒、记录单元和喷墨记录设备
CN103360868A (zh) * 2012-03-28 2013-10-23 株式会社理光 喷墨记录油墨、喷墨记录油墨套件和墨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36351B2 (en) 2014-01-28
CN103360865A (zh) 2013-10-23
US20130258005A1 (en) 2013-10-03
JP5910248B2 (ja) 2016-04-27
JP2013209440A (ja) 201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0865B (zh) 喷墨油墨、包含喷墨油墨的墨盒、利用喷墨墨盒的喷墨记录设备和通过喷墨油墨形成的印刷品
CN103360868B (zh) 喷墨记录油墨、喷墨记录油墨套件和墨盒
CN103935148B (zh) 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1910329B (zh) 喷墨记录油墨、喷墨记录油墨组件、喷墨记录油墨介质组件、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1248146B (zh) 记录用油墨以及使用其的墨盒、油墨记录物、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CN107922769B (zh) 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物
CN101848971B (zh) 喷墨记录油墨和喷墨记录方法
CN103052692B (zh) 喷墨用墨、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墨记录物质
CN1972809B (zh) 记录方法、墨盒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4080864B (zh) 喷墨油墨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3160164B (zh) 喷墨记录油墨
JP7258285B2 (ja)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CN101356246A (zh) 记录油墨、油墨/介质组件、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10770308A (zh) 油墨、油墨组、油墨容器、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CN101360799A (zh) 颜料分散体、记录油墨、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1454164A (zh) 喷墨介质、记录方法、记录装置、油墨-介质组、和油墨记录物
CN105051127A (zh) 喷墨记录用墨、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喷墨记录装置和墨记录物
CN108699371A (zh) 墨、墨和基材的套件、喷墨印刷方法、喷墨印刷机和印刷物
JP6866734B2 (ja) 印刷方法
US8765839B2 (en) Inkjet ink set,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JP601527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イン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4420461B2 (ja) 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16811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21090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カール低減方法
JP200421091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カール低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