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3919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3919B
CN103293919B CN201210524286.4A CN201210524286A CN103293919B CN 103293919 B CN103293919 B CN 103293919B CN 201210524286 A CN201210524286 A CN 201210524286A CN 103293919 B CN103293919 B CN 1032939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speed
image
toner image
transfer
image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242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3919A (zh
Inventor
荻原敦
北村笃行
佐藤雅弘
冈本哲二
渡边幸市
铃木渡
西出秀
西出秀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93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3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3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39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32Removing a copy sheet form a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919Special copy medium handling apparatus
    • G03G2215/00949Copy material feeding speed switched according to current mode of the apparatus, e.g. colour mo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承载体,当其旋转时色调剂图像依次形成在其表面上;转印体,记录介质卷绕在其外周面上,该转印体在旋转的同时多次将记录介质传送到转印位置,以便依次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前端把持部件,其把持或者松开记录介质的前端部;以及控制器,其控制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以便通过使转印体的圆周速度高于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来将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从第一比率改变为第二比率,该第一比率用于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而该第二比率用于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6-324573所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厚度传感器检测被转印纸张传送装置传送的转印纸张的厚度,并且将与该厚度对应的检测信号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基于与厚度对应的检测信号来控制驱动装置,以便对于较薄的转印纸张使该驱动装置在薄模式下进行驱动或者对于厚度不小于正常厚度的转印纸张使该驱动装置在厚模式下进行驱动。因而,转印纸张传送装置以与转印纸张的厚度对应的分离速度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记录介质与转印体不良地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承载体,当其旋转时色调剂图像依次形成在其表面上;转印体,记录介质卷绕在其外周面上,所述转印体在旋转的同时多次将所述记录介质传送到所述转印体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相对的转印位置,以便依次将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前端把持部件,当所述记录介质在卷绕在所述转印体的外周面上的同时被传送时,所述前端把持部件把持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部,并且当开始转印最后的色调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与所述转印体分离时,所述前端把持部件松开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部,所述最后的色调剂图像是色调剂图像中最后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一幅;以及控制器,其控制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以便通过使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高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来将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从第一比率改变为第二比率,所述第一比率用于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而所述第二比率用于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低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并且当最后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高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已经转印有紧接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经过了所述转印位置之后,所述控制器改变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紧接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并且假想后端经过了所述转印位置之后,所述控制器改变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所述假想后端的位置与具有最大容许尺寸的纸张介质的后端的位置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转印体的外周面由弹性层限定,所述弹性层沿所述转印体的周向的一部分被切除,所述弹性层支撑卷绕在所述转印体上的所述记录介质,而所述弹性层在所述弹性层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相对的位置因受所述图像承载体抵压而弹性变形。所述前端把持部件设置在切除区中,所述切除区是所述弹性层的被切除的所述一部分。在已经转印有紧接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经过了所述转印位置之后并且当所述切除区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相对时,所述控制器改变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待转印最后的色调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部到达了所述转印位置之后,所述控制器改变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前端把持部件松开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部之后,所述控制器改变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在所有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整个过程中不改变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的情况相比,更容易抑制记录介质与转印体不良地分离。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在最后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时转印体的圆周速度低于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的情况相比,更容易抑制记录介质与转印体不良地分离。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在已经转印有紧接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的后端经过转印位置的同时改变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的情况相比,允许在更长的期间内的任何时间改变该圆周速度比。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使用具有不同尺寸的多种记录介质并且对于不同尺寸的记录介质在不同的时间改变圆周速度比的情况相比,更容易选择改变该圆周速度比的时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在图像承载体抵压弹性层的同时改变圆周速度比的情况相比,可以在更短的时间段内改变该圆周速度比。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在待转印最后的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的前端部到达转印位置之前改变圆周速度比的情况相比,更容易抑制最后的色调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开始位置的错位。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在前端把持部件松开记录介质的前端部之前改变圆周速度比的情况相比,更容易抑制最后的色调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开始位置的错位。
附图说明
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从侧面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端把持件经过转印位置并且松开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的状态;
图2A和2B分别示出从侧面看到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端把持件处于松开状态和把持状态的情况;
图3A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鼓、前端把持件和后端把持件的展开图,而图3B是转印鼓、前端把持件和后端把持件的侧视图;
图4A和4B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端把持件的构造;
图5A和5B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鼓和后端把持件的构造;
图6A至6D示出纸张介质P卷绕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鼓上的一系列状态;
图7A至7D示出已经卷绕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鼓上的纸张介质P与转印鼓分离的一系列状态;
图8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位置Tr的周围;以及
图9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9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在图9中示出的箭头UP表示竖直向上的方向。
总体构造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2、转印装置14、定影装置16、供纸单元18和控制器20。图像形成单元12形成色调剂图像。纸张介质P作为记录介质并且被输送到转印装置14,并且转印装置14将已经由图像形成单元12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卷绕在转印装置14上的纸张介质P上。定影装置16将已经形成在与转印装置14脱离的纸张介质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纸张介质P上。供纸单元18将纸张介质P供给到转印装置14。控制器20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0。
图像形成单元
首先,对形成色调剂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2进行描述。
图像形成单元12包括图像承载体22,在图像承载体22进行旋转的同时色调剂图像依次形成在图像承载体22的表面上。图像形成单元12还包括充电装置24、曝光装置26、旋转式显影装置28和清洁装置46。充电装置24给图像承载体22的表面充电。曝光装置26使图像承载体22的带电表面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旋转式显影装置28使用显影剂将已经形成在图像承载体22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清洁装置46清除残留在图像承载体22上的残留物。
图像承载体
图像承载体22设置为沿着箭头A方向旋转,并且在其表面上包括带负电的感光层22A。例如,图像承载体22的外径是30mm。充电装置24、曝光装置26、旋转式显影装置28和清洁装置46按此顺序沿着箭头A方向设置在图像承载体22周围。图像承载体22还包括驱动源(未示出),该驱动源驱动图像承载体22以圆周速度V1旋转。
充电装置
充电装置24设置为与图像承载体22相对。充电装置24是辊式充电器,并且当图像承载体22带动充电装置24旋转时,充电装置24利用从充电偏压电源(未示出)提供的充电偏压给图像承载体22的表面充电。
曝光装置
曝光装置26用光照射图像承载体22的已经通过充电装置24带电的表面以形成静电潜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曝光装置26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LED,未示出)。
旋转式显影装置
旋转式显影装置28包括旋转轴28A以及分别用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的显影部28Y、28M、28C和28K,这些显影部排列在旋转轴28A周围。旋转式显影装置28绕着旋转轴28A沿着箭头C方向旋转。
在旋转式显影装置28中,显影部28Y、28M、28C和28K中的每一个设置在与图像承载体22相对的位置。然后,旋转式显影装置28利用从显影偏压电源(未示出)提供的显影偏压将已经通过曝光装置26形成在图像承载体22上的静电潜像依次显影为不同颜色的色调剂图像。
这些显影部28Y、28M、28C和28K收容相应颜色的显影剂。
清洁装置
清洁装置46从图像承载体22的表面上回收残留在图像承载体22的表面上而未通过转印装置14(将在下面描述)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的色调剂或其他残留物。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洁装置46是刮板式清洁器。
转印装置
现在,对卷绕纸张介质P的转印装置14进行描述,转印装置14将已经由图像形成单元12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卷绕的纸张介质P上。
转印装置14包括转印鼓30、前端把持件32和后端把持件34。转印鼓30作为卷绕纸张介质P的转印体的实例,图像承载体22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前端把持件32作为前端把持部件的实例,该前端把持部件把持卷绕在转印鼓30上的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后端把持件34作为后端把持部件的实例,该后端把持部件限制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的位置。
转印装置14还包括:纸张传感器36,其检测纸张介质P的通过;驱动电动机M1(见图5A和5B),其驱动转印鼓30旋转;以及电源48,其将转印偏压施加在转印鼓30上,该转印偏压是极性与色调剂的极性相反的电压。
转印鼓
转印鼓30设置为与图像承载体22相对,并且包括旋转轴30A、鼓状基部30B以及形成在鼓状基部30B的外周面周围的可弹性变形的弹性层30C。例如,转印鼓30的外径是119.4mm。
沿着纸张介质P的传送方向从弹性层30C的前端到弹性层30C的后端的部分贴在鼓状基部30B的外周面上。转印鼓30的甚至不会被最大尺寸的纸张介质P卷绕的部分是切除区30D,在切除区30D中不存在弹性层30C从而弹性层30C的沿转印鼓30的周向的一部分被切除。
转印鼓30和图像承载体22的尺寸以及转印鼓30和图像承载体22之间的位置关系被确定为这样:当转印鼓30的切除区30D与图像承载体22相对时,转印鼓30和图像承载体22不会彼此接触。例如介电片等介电物未附着在弹性层30C的外周面上,从而将纸张介质P卷绕在转印鼓30上不涉及静电吸引力的利用。
如图8所示,在转印鼓30和图像承载体22彼此相对以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的转印位置Tr,图像承载体22抵压转印鼓30的弹性层30C。这里,图像承载体22将弹性层30C一直抵压到在图8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受压周线NL处。
在转印位置Tr,对由转印鼓30和图像承载体22夹持的纸张介质P的传送主要利用图像承载体22的静电吸引力来进行。
如图5A和5B所示,在转印鼓30的旋转轴30A的端部上安装有齿轮30E,齿轮30E与安装在驱动转印鼓30旋转的驱动电动机M1的输出轴上的齿轮30F啮合。
纸张传感器
如图9所示,纸张传感器36设置为与转印鼓30的外周面相对。纸张传感器36用红外光照射在卷绕在转印鼓30上的同时被传送的纸张介质P,并且利用反射光来检测纸张介质P的通过。
纸张传感器36沿着纸张介质P的传送方向设置在后端把持件34(将在下面描述)的待机位置(图9中所示的后端把持件34的位置)的上游,并且沿着纸张介质P的传送方向设置在纸张介质P被输送到转印鼓30的送纸位置Pa的下游。
前端把持件
如图3A和3B所示,把持卷绕在转印鼓30上的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的前端把持件32安装在转印鼓30上,并且设置在切除区30D中。图3A是转印鼓30的外周面被展开的展开图。
如图2A和2B所示,前端把持件32包括按压板32A和轴部件32B。按压板32A将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按压在弹性层30C上。轴部件32B使按压板32A旋转,以便按压板32A把持或松开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
按压板32A沿着转印鼓3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在下文中也简称为“鼓轴向”)延伸。例如,按压板32A是通过使不锈钢板弯曲而形成的,并且具有沿鼓轴向看到的单个弯曲部。
轴部件32B的轴线方向与鼓轴向平行。柱状的轴部件32B固定在按压板32A的第一端部上。因此,当轴部件32B旋转时,前端把持件32移动从而在按压板32A的第二端部把持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的把持状态(见图2B)以及按压板32A的第二端部松开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的松开状态(见图2A)之间切换。
如图2A和2B所示,前端把持件32为了在把持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切换而移动的轨迹形成在受压周线NL的内侧,从而前端把持件32不会与图像承载体22接触。换言之,前端把持件32位于图像承载体22抵压弹性层30C的区域外部,因而当前端把持件32移动到转印位置Tr时,前端把持件32与图像承载体22分离。
后端把持件
如图3A和3B所示,后端把持件34沿着鼓轴向跨过整个转印鼓30并被张紧,并且独立于转印鼓30而绕着旋转轴30A旋转。
如图5A和5B所示,后端把持件34包括沿着鼓轴向延伸的纸张限制部34A以及保持纸张限制部34A的两个端部的保持部34B。纸张限制部34A阻止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移动。
纸张限制部34A由膜状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弹性变形。树脂材料的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和氟碳树脂。
保持部34B沿着转印鼓30的径向(在下文中也简称为“鼓径向”)延伸。后端把持件34还包括楔形的移动部件34C,移动部件34C沿着鼓轴向移动会导致纸张限制部34A经由保持部34B沿着鼓径向移动。
如图4A和4B所示,齿轮34E经由轴承34D安装在旋转轴30A上,并且沿着鼓径向延伸的支撑部34F设置在齿轮34E上。每个保持部34B设置为可以沿着鼓径向相对于支撑部34F中的相应一个移动。在每个保持部34B和相应的支撑部34F之间设置有弹簧部件34G,弹簧部件34G沿着径向向内的方向推压保持部34B。后端把持件34还包括止动部34J,当沿着径向向内的方向被弹簧部件34G推压的保持部34B抵靠止动部34J时,止动部34J限制保持部34B的位置。
在这种结构中,当控制器20控制螺线管(未示出)以使楔形的移动部件34C沿着鼓轴向移动到保持部34B和止动部34J之间的空间内时,保持部34B沿着径向向外的方向移动。随着该动作,纸张限制部34A切换至纸张限制部34A与弹性层30C分离而松开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的松开状态(见图4A和5A)。
另一方面,当控制器20控制螺线管(未示出)以使楔形的移动部件34C沿着鼓轴向移动并将移动部件34C从保持部34B和止动部34J之间的空间拉出时,保持部34B沿着径向向内的方向移动。随着该动作,纸张限制部34A切换至纸张限制部34A使纸张介质P与弹性层30C接触从而将纸张介质P贴在弹性层30C上的限制状态(见图4B和5B)。
如图5A和5B所示,设置有驱动后端把持件34绕着旋转轴30A旋转的驱动电动机M2,并且安装在驱动电动机M2的输出轴上的齿轮34H与齿轮34E中的一个啮合。
如上所述,由于后端把持件34设置为独立于转印鼓30的单独体,所以后端把持件34可以相对于转印鼓30改变位置。
当前端把持件32把持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时,前端把持件32不允许纸张介质P沿着传送方向移动并且阻止纸张介质P远离转印鼓30。另一方面,当后端把持件34限制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时,后端把持件34允许纸张介质P沿着传送方向移动但是阻止纸张介质P远离转印鼓30。
定影装置
现在,对将形成在纸张介质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纸张介质P上的定影装置16进行描述。
如图9所示,定影装置16包括加热辊16A和加压辊16B。加热辊16A包括加热源(未示出),并且旋转力传递到加热辊16A。加压辊16B与加热辊16A压力接触。
当保持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介质P被夹持在加热辊16A和加压辊16B之间并且由加热辊16A和加压辊16B传送时,色调剂图像熔化并受压从而被定影到纸张介质P上。
排纸辊44沿着纸张介质P的传送方向设置在定影装置16的下游。排纸辊44将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介质P排出到形成在装置主体10A的上表面上的排纸部42上。
供纸单元
现在,对将纸张介质P供给到转印装置14的供纸单元18进行描述。
供纸单元18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10A中的下部,并且包括纸张收容部件18A、拾取辊18B、分离辊18C和前端传感器18D。纸张收容部件18A收容纸张介质P。拾取辊18B从纸张收容部件18A中拾取纸张介质P。分离辊18C使紧密贴附的纸张介质P彼此分离。前端传感器18D检测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的通过。
供纸单元18还包括多个传送辊18E。传送辊18E沿着传送路径40传送每页纸张介质P。
这样,每页纸张介质P沿着传送路径40从纸张收容部件18A被传送到送纸位置Pa,送纸位置Pa沿着转印鼓30的旋转方向位于转印位置Tr的上游。
整个构造的操作
现在,对整个构造的操作进行描述。
首先,将已经由个人计算机等(未示出)生成的彩色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信号处理器(未示出)中作为例如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将已经经历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转换成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四种颜色的灰度数据,并且将该灰度数据输出到曝光装置26以便开始图像形成操作。
当图像形成操作开始时,图像承载体22和转印鼓30开始分别以圆周速度V1和圆周速度V2一起旋转。在此时,前端把持件32和后端把持件34均处于松开状态。
当前端把持件32随转印鼓30一起旋转时,后端把持件34在待机位置保持静止而不随转印鼓30一起旋转。
充电装置24给图像承载体22的感光层22A充电。然后,曝光装置26用光照射图像承载体22,以便在图像承载体22上形成基于图像信息的第一种颜色(例如黄色)的静电潜像。
同时,旋转式显影装置28旋转,以便收容颜色与待形成在图像承载体22上的静电潜像对应的色调剂的显影部(如果相应的颜色是黄色,则为黄色显影部28Y)位于与图像承载体22相对的位置。
此后,显影部28Y对图像承载体22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便在图像承载体22上形成色调剂图像。随着图像承载体22旋转,将该色调剂图像朝向色调剂图像与转印鼓30相对的转印位置Tr传送。
随着图像形成操作的开始,也开始对纸张介质P的输送。具体来说,分离辊18C将拾取辊18B从纸张收容部件18A中拾取的纸张介质P分离。传送辊18E将经过分离的纸张介质P传送到传送路径40。然后,前端传感器18D检测每页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的通过,并且将检测信号发送到控制器20。
已经接收到检测信号的控制器20基于该检测信号来控制对纸张介质P的传送,以便纸张介质P到达送纸位置Pa的时间与前端把持件32到达送纸位置Pa的时间相同(见图6A)。
这里,当输送纸张介质P时,将由纸张尺寸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的与纸张介质P的尺寸有关的信息发送到控制器20。
如图6B所示,当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到达送纸位置Pa时,处于松开状态的前端把持件32切换至把持状态。从而,前端把持件32把持住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
然后,把持纸张介质P的前端把持件32经过与静止的后端把持件34相对的位置。然后,已经经过后端把持件34的前端把持件32在把持纸张介质P的同时朝向转印位置Tr移动。
如图6C所示,在由前端把持件32把持的状态下已经经过转印位置Tr的纸张介质P随后在被前端把持件32把持的同时卷绕在转印鼓30上。
在图像承载体22和转印鼓30彼此相对的转印位置Tr,将形成在图像承载体22上的第一种颜色(例如黄色)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鼓30上的纸张介质P上。清洁装置46从图像承载体22上回收在转印之后残留在图像承载体22上的部分色调剂(见图8)。
此后,纸张传感器36检测到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的通过。当接收到来自纸张传感器36的信号时,控制器20将指令发送到后端把持件34。
当接收到指令时,后端把持件34从松开状态切换至限制状态以限制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已经切换至限制状态的后端把持件34开始随转印鼓30一起旋转。换言之,后端把持件34的纸张限制部34A的移动速度与转印鼓30的圆周速度V2相同。
如图6D所示,随转印鼓30一起旋转的后端把持件34在限制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的同时经过转印位置Tr。
同样地,根据上述过程来重复最后一种颜色(例如黑色)之前的第二种及以后的颜色(例如品红色和蓝绿色)的潜像的形成和显影以及与潜像对应的色调剂图像的转印。
如图7A、7B和7C所示,与转印最后一种颜色(例如黑色)之前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的情况不同,在转印该最后一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的情况下,前端把持件32在转印位置Tr从把持状态切换至松开状态。
如图7D所示,当前端把持件32松开形成有多重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时,由于弹性层30C和图像承载体22夹持纸张介质P,所以纸张介质P的前端侧与转印鼓30分离。
如图9所示,朝向定影装置16传送前端侧与转印鼓30分离的纸张介质P。
随着纸张介质P的进一步传送,限制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的后端把持件34到达待机位置。在待机位置,后端把持件34从限制状态切换至松开状态以松开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已经切换至松开状态的后端把持件34停止在待机位置。
定影装置16将已经被传送到定影装置16的纸张介质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纸张介质P上。随着纸张介质P的进一步传送,纸张介质P与转印鼓30分离。最后,排纸辊44将纸张介质P排出到排纸部42。
相关部分的构造
现在,描述控制器20对图像承载体22的圆周速度V1和转印鼓30的圆周速度V2进行的控制。
控制器20通过控制使图像承载体22旋转的驱动源和使转印鼓30旋转的驱动电动机M1(见图5)来控制圆周速度V1和圆周速度V2。
在这种构造中,控制器20通过使圆周速度V2高于圆周速度V1来将圆周速度V2与圆周速度V1之比从第一比率改变为第二比率,该第一比率用于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而该第二比率用于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
具体来说,当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时,控制器20例如使圆周速度V1比圆周速度V2高约0.5%~1%。另一方面,当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时,控制器20例如使圆周速度V2比圆周速度V1高约0.5%~1%。
控制器20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的时刻在已经转印有紧接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介质P经过转印位置Tr的时刻之后。
相关部分的操作
现在,对相关部分的操作进行描述。
当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黄色、品红色和蓝绿色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时,控制器20例如使圆周速度V1比圆周速度V2高约0.5%~1%。
换言之,当图像承载体22以比转印鼓30高的圆周速度旋转时,依次将黄色、品红色和蓝绿色的色调剂图像从图像承载体22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当已经转印有紧接最后的色调剂图像(黑色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蓝绿色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介质P经过了转印位置Tr并且最后的色调剂图像将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时,控制器20例如使圆周速度V2比圆周速度V1高约0.5%~1%。
换言之,当转印鼓30以比图像承载体22高的圆周速度旋转时,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从图像承载体22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已经转印有最后的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与前端把持件32脱离,与转印鼓30分离,并且被传送到定影装置16(见图9)。
如上所述,当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时,转印鼓30以比图像承载体22高的圆周速度旋转。从而,前端把持件32的圆周速度高于图像承载体22的圆周速度。对被夹持在转印鼓30和图像承载体22之间的纸张介质P的传送主要利用图像承载体22的静电吸引力来进行。从而,前端把持件32与以图像承载体22的圆周速度V1移动的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分离(脱离)。因此,抑制了由前端把持件32引起的纸张介质P与转印鼓30不良地分离。
如图1所示,由于转印鼓30以比图像承载体22高的圆周速度旋转,所以试图将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与转印鼓30分离的力(旋转力矩)M作用在纸张介质P上。因而,可以抑制纸张介质P与转印鼓30不良地分离。
对控制器20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的要求仅在于应当在已经转印有紧接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介质P经过了转印位置Tr之后进行这种改变。因此,允许在较长的期间内的任何时间进行对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的改变。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并且不再对这些部件进行描述。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位置与具有最大容许尺寸的纸张介质P的后端的位置对应的假想后端经过了转印位置Tr并且紧接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之后,控制器20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
即使在携带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介质P具有较小尺寸(例如明信片尺寸)的情况下,也要在位置与具有最大尺寸(法定尺寸)的纸张介质P的后端对应的假想后端经过了转印位置Tr之后,控制器20才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
在上述控制过程中,改变圆周速度比仅需要考虑位置与具有最大尺寸(法定尺寸)的纸张介质P的后端对应的假想后端。因此,更容易选择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的时间。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其他操作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其他操作相同。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并且不再对这些部件进行描述。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已经转印有紧接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介质P经过了转印位置Tr之后并且当切除区30D与图像承载体22相对时,控制器20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
换言之,当图像承载体22和转印鼓30彼此分离时,控制器20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因此,与当图像承载体22和转印鼓30彼此接触时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的情况相比,可以在更短的时间段内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其他操作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其他操作相同。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并且不再对这些部件进行描述。
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待转印最后的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经过了转印位置Tr之后,控制器20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
换言之,在待转印最后的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在图像承载体22和转印鼓30之间被夹持之后,控制器20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因此,抑制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在纸张介质P上的转印开始位置的错位。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其他操作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其他操作相同。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
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并且不再对这些部件进行描述。
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前端把持件32松开了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之后,控制器20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
换言之,在把持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的前端把持件32不再影响纸张介质P的传送速度之后,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因此,抑制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在纸张介质P上的转印开始位置的错位。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其他操作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其他操作相同。
尽管已经根据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做出其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例如,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将图像承载体22的圆周速度V1和转印鼓30的圆周速度V2之间的关系颠倒来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然而,本发明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通过使转印鼓30的圆周速度V2高于图像承载体22的圆周速度V1来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没有特别地描述,然而当改变圆周速度V1和V2之比时,可以只改变图像承载体22的圆周速度V1,可以只改变转印鼓30的圆周速度V2,或者可以改变圆周速度V1和圆周速度V2两者。
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已经提供了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上描述。本发明的意图并非在于穷举或者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具体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实施例的选取和描述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实施例并且本发明的各种变型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本发明的意图在于用前面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承载体,当其旋转时色调剂图像依次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
转印体,记录介质卷绕在所述转印体的外周面上,所述转印体在旋转的同时多次将所述记录介质传送到所述转印体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相对的转印位置,以便依次将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前端把持部件,当所述记录介质在卷绕在所述转印体的外周面上的同时被传送时,所述前端把持部件把持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部,并且当开始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时,所述前端把持部件松开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部以使所述记录介质与所述转印体分离,所述最后的色调剂图像是色调剂图像中最后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以及
控制器,其控制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以便通过使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高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来将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从第一比率改变为第二比率,所述第一比率用于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而所述第二比率用于将最后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低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并且当最后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高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已经转印有紧接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经过了所述转印位置之后,所述控制器改变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紧接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并且假想后端经过了所述转印位置之后,所述控制器改变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所述假想后端的位置与具有最大容许尺寸的纸张介质的后端的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转印体的外周面由弹性层限定,所述弹性层沿所述转印体的周向的一部分被切除,所述弹性层支撑卷绕在所述转印体上的所述记录介质,而所述弹性层在所述弹性层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相对的转印位置因受所述图像承载体抵压而弹性变形,
所述前端把持部件设置在切除区中,所述切除区是所述弹性层的被切除的所述一部分,并且
在已经转印有紧接最后的色调剂图像之前的色调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经过了所述转印位置之后并且当所述切除区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相对时,所述控制器改变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待转印最后的色调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部到达了所述转印位置之后,所述控制器改变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前端把持部件松开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部之后,所述控制器改变所述转印体的圆周速度和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之比。
CN201210524286.4A 2012-02-23 2012-12-07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2939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7705 2012-02-23
JP2012037705A JP5880128B2 (ja) 2012-02-23 2012-02-23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3919A CN103293919A (zh) 2013-09-11
CN103293919B true CN103293919B (zh) 2016-12-21

Family

ID=49002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24286.4A Active CN103293919B (zh) 2012-02-23 2012-12-07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23863A1 (zh)
JP (1) JP5880128B2 (zh)
CN (1) CN1032939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74655A (ja) * 2012-02-23 2013-09-0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7636A (zh) * 2003-12-26 2005-07-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1866133A (zh) * 2009-04-17 2010-10-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11242630A (ja) * 2010-05-19 2011-12-01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677A (ja) * 1990-05-18 1992-01-28 Ricoh Co Ltd 複写装置
JPH04270368A (ja) * 1991-02-26 1992-09-25 Ricoh Co Ltd 転写装置
JPH05100515A (ja) * 1991-10-09 1993-04-2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330112B2 (ja) * 2002-12-09 2009-09-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09022A (ja) * 2008-05-27 2010-01-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搬送制御方法
JP5471548B2 (ja) * 2010-02-10 2014-04-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7636A (zh) * 2003-12-26 2005-07-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1866133A (zh) * 2009-04-17 2010-10-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11242630A (ja) * 2010-05-19 2011-12-01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23863A1 (en) 2013-08-29
CN103293919A (zh) 2013-09-11
JP2013174654A (ja) 2013-09-05
JP5880128B2 (ja) 2016-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36835B2 (ja) 駆動切替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93918B (zh) 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2011093623A (ja) シート材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067968A1 (en) Recording medium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29391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6070303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9391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1629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9391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9389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5755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01906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0845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5215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68955A (ja) 媒体排出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86736A (ja) 回転体接離機構及び該接離機構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300858A (ja) 圧接駆動装置
JP2009258328A (ja)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27550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9542A (ja) 同時両面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4447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9452A (ja) 同時両面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756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転写装置
JP2010099892A (ja) 載置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262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部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