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3916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93916B CN103293916B CN201210377450.3A CN201210377450A CN103293916B CN 103293916 B CN103293916 B CN 103293916B CN 201210377450 A CN201210377450 A CN 201210377450A CN 103293916 B CN103293916 B CN 1032939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recording medium
- transfer member
- paper media
- pa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承载体,其在进行旋转的同时表面带电;曝光装置,其在曝光位置与图像承载体相对,并且朝向该图像承载体发射光以在该图像承载体的带电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件,其将形成在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转印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将记录介质传送到该转印部件与图像承载体相对的转印位置,并且将形成在该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夹持部件,其设置在转印部件上,并且在夹持位置夹持已经被传送到正在旋转的转印部件上的记录介质的前端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4-315163披露了一种具有满足L1>L2的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L1表示转印鼓在纸张夹持传感器和转印位置之间的周向长度,而L2表示图像承载体在曝光位置和转印位置之间的周向长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由于在夹持记录介质的前端部的前端夹持部件夹持记录介质时发生的振动传递到图像承载体的位于曝光位置的部分而造成的图像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承载体,其在进行旋转的同时表面带电;曝光装置,其在曝光位置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相对,并且朝向所述图像承载体发射光以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带电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件,其将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转印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将记录介质传送到所述转印部件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相对的转印位置,并且将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记录介质卷绕在所述转印部件的外周面上;以及夹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并且在夹持位置夹持已经被传送到正在旋转的所述转印部件上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部。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满足下列不等式(1)和(2):
(L1-L3)×(V2/V1)<L2 (1)
L2<(L1-L3+L4)×(V2/V1) (2)。
其中,L1表示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沿着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旋转方向从所述曝光位置到所述转印位置的周向长度。L2表示所述转印部件的沿着所述转印部件的旋转方向从所述夹持位置到所述转印位置的周向长度。L3表示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侧的未形成色调剂图像的空白区的长度。L4表示当具有所述转印部件能够传送的最大尺寸的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卷绕在所述转印部件上时所述转印部件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的图像区的后端和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图像区的前端之间的周向长度,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和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各自的图像区分别是整个范围内都能够形成图像的区域,所述第一记录介质沿着所述转印部件的旋转方向位于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上游侧。V1表示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V2表示所述转印部件的圆周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V1大于V2。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曝光装置在所述夹持部件夹持住所述记录介质之后开始发射光,并且所述曝光装置在所述夹持部件夹持住随后被传送到所述夹持位置的记录介质之前停止发射光。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转印部件将所述记录介质多次传送到所述转印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在曝光装置用光照射图像承载体的位于曝光位置的部分时夹持记录介质的前端部的前端夹持部件夹持住记录介质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充分地抑制由于在该前端夹持部件夹持记录介质时发生的振动传递到该图像承载体的位于曝光位置的该部分而造成的图像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以减少由于记录介质的传送而造成的图像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可以减少由于在夹持部件夹持记录介质时发生的振动传递到图像承载体的曝光位置而造成的图像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可以在通过夹持部件被传送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
附图说明
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鼓和图像承载体进行夹持的位置附近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鼓和图像承载体进行夹持的位置附近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鼓和图像承载体的尺寸或其他属性的表格;
图4A和4B分别示出从一侧看到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于释放状态和夹持状态的前端夹持件;
图5A和5B分别示出以平面图展现和从一侧看到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鼓、前端夹持件和后端夹持件;
图6A和6B示意性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端夹持件的构造;
图7A和7B示意性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鼓和后端夹持件的构造;
图8A、8B、8C和8D示出纸张介质P卷绕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鼓上的一系列状态;
图9A、9B、9C和9D示出已经卷绕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鼓上的纸张介质P与该转印鼓分离的一系列状态;
图10示意性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位置Tr周围;以及
图11示意性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在附图中示出的箭头UP表示竖直向上的方向。
总体构造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2、转印装置14、定影装置16、供纸单元18和控制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12形成色调剂图像。纸张介质P作为记录介质并且被输送到转印装置14,并且转印装置14将已经由图像形成单元12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卷绕在转印装置14上的纸张介质P上。定影装置16将已经形成在与转印装置14脱离的纸张介质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纸张介质P上。供纸单元18将纸张介质P供给到转印装置14。控制单元20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0。
图像形成单元
首先,对图像形成单元12进行描述。
图像形成单元12包括图像承载体22,在图像承载体22进行旋转的同时色调剂图像依次形成在图像承载体22的表面上。图像形成单元12还包括充电装置24、曝光装置26、旋转式显影装置28和清洁装置46。充电装置24给图像承载体22的表面充电。曝光装置26将图像承载体22的带电表面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旋转式显影装置28使用显影剂将已经形成在图像承载体22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清洁装置46清除残留在图像承载体22上的残留物。
图像承载体
图像承载体22设置为沿着箭头A方向旋转,并且在其表面上包括带负电的感光层22A。例如,图像承载体22的外径是30mm。充电装置24、曝光装置26、旋转式显影装置28和清洁装置46按此顺序沿着箭头A方向排列在图像承载体22周围。还设置有驱动源(未示出),该驱动源驱动图像承载体22以圆周速度V1旋转。
充电装置
充电装置24是设置为与图像承载体22相对的辊式充电装置。当充电装置24跟随图像承载体22而旋转时,充电装置24通过将充电偏压从未示出的充电偏压电源施加到图像承载体22的表面上来给该表面充电。
曝光装置
曝光装置26用光照射图像承载体22的已经通过充电装置24带电的表面以形成静电潜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曝光装置26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LED,未示出)。
旋转式显影装置
旋转式显影装置28包括旋转轴28A以及分别用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的显影部件28Y、28M、28C和28K,这些显影部件排列在旋转轴28A周围。旋转式显影装置28绕着旋转轴28A沿着箭头C方向旋转。
在旋转式显影装置28中,显影部件28Y、28M、28C和28K中的每一个设置在与图像承载体22相对的位置。然后,旋转式显影装置28将显影偏压从未示出的显影偏压电源施加到已经通过曝光装置26形成在图像承载体22上的每个静电潜像上,以便将静电潜像依次显影为不同颜色的色调剂图像。
这些显影部件28Y、28M、28C和28K收容相应颜色的显影剂。
清洁装置
清洁装置46从图像承载体22的表面上回收残留在图像承载体22的表面上而未通过转印装置14转移到纸张介质P上的色调剂或其他异物。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洁装置46是刮板式清洁器。
转印装置
现在,对卷绕纸张介质P的转印装置14进行描述,转印装置14将已经由图像形成单元12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卷绕的纸张介质P上。
转印装置14包括转印鼓30、前端夹持件32和后端夹持件34。转印鼓30作为卷绕纸张介质P的转印部件的实例,图像承载体22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前端夹持件32作为前端夹持部件的实例,该前端夹持部件夹持卷绕在转印鼓30上的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后端夹持件34作为后端夹持部件的实例,该后端夹持部件控制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的位置。
转印装置14还包括:纸张传感器36,其检测在该处经过的纸张介质P;驱动电动机M1(见图7A和7B),其驱动转印鼓30旋转;以及电源48,其将转印偏压施加在转印鼓30上,该转印偏压是极性与色调剂的极性相反的电压。
转印鼓
转印鼓30设置为与图像承载体22相对,并且包括旋转轴30A、鼓状基部30B以及形成在鼓状基部30B的外周面周围的可弹性变形的弹性层30C。例如,转印鼓的外径是119.4mm。
沿着纸张介质P的传送方向从弹性层30C的前端到弹性层30C的后端的部分贴在鼓状基部30B的外周面上。转印鼓30的即使最大尺寸的纸张介质P也不会被卷绕的部分是切除区30D,在切除区30D中不存在弹性层30C从而弹性层30C的周向上的一部分被切除。
各个部件的尺寸和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被确定为这样:当转印鼓30的切除区30D与图像承载体22相对时,转印鼓30和图像承载体22不会彼此接触。例如介电片等介电物未附着在弹性层30C的外周面上,从而将纸张介质P卷绕在转印鼓30上不涉及静电吸引力的利用。
如图10所示,在转印鼓30和图像承载体22彼此相对以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介质P上的转印位置Tr,图像承载体22抵压转印鼓30的弹性层30C。于是,图像承载体22将弹性层30C一直抵压到在图10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压缩圆周线NL处。
在转印位置Tr,对由转印鼓30和图像承载体22挤压的纸张介质P的传送主要利用图像承载体22的静电吸引力来进行。
如图7A和7B所示,在转印鼓30的旋转轴30A的端部上安装有齿轮30E,齿轮30E与安装在驱动转印鼓30旋转的驱动电动机M1的输出轴上的齿轮30F啮合。驱动电动机M1的驱动力驱动转印鼓30以圆周速度V2旋转,圆周速度V2小于图像承载体22的圆周速度V1。
纸张传感器
如图11所示,纸张传感器36设置为与转印鼓30的外周面相对。纸张传感器36用红外光照射在卷绕在转印鼓30上的同时被传送的纸张介质P,并且利用反射光来检测在该处经过的纸张介质P。
纸张传感器36沿着纸张介质P的传送方向设置在后端夹持件34(下面将进行描述)的待机位置(后端夹持件34的图11所示位置)的上游侧,并且沿着纸张介质P的传送方向设置在纸张介质P被输送到转印鼓30的送纸位置Pa的下游侧。由于前端夹持件32在送纸位置Pa夹持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所以送纸位置Pa也称为夹持位置Pa。
前端夹持件
如图5A和5B所示,夹持卷绕在转印鼓30上的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的前端夹持件32安装在转印鼓30上,并且设置在切除区30D中。图5A是转印鼓30的外周面被展开的展开图。
如图4A和4B所示,前端夹持件32包括按压板32A和轴部件32B。按压板32A将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按压在弹性层30C上。轴部件32B使按压板32A旋转,以便夹持或释放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
按压板32A沿着转印鼓3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或者也可以在下文中简称为“鼓轴向”)延伸。例如,按压板32A是通过使不锈钢板弯曲而形成的,并且具有沿着鼓轴向看到的单个弯曲部。
轴部件32B的轴线方向沿着鼓轴向。圆柱形的轴部件32B固定在按压板32A的第一端部上。因此,当轴部件32B旋转时,前端夹持件32移动从而在按压板32A的第二端部夹持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的夹持状态(见图4B)以及按压板32A的第二端部释放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的释放状态(见图4A)之间切换。
如图4A和4B所示,前端夹持件32为了在夹持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而移动的轨迹形成在压缩圆周线NL的内侧,从而前端夹持件32不会与图像承载体22接触。换言之,前端夹持件32位于图像承载体22抵压弹性层30C的区域之外,因而当前端夹持件32移动到转印位置Tr时,前端夹持件32与图像承载体22分离。
后端夹持件
如图5A和5B所示,后端夹持件34沿着鼓轴向跨过整个转印鼓30而伸展,并且独立于转印鼓30绕着旋转轴30A旋转。
如图7A和7B所示,后端夹持件34包括沿着鼓轴向延伸的纸张控制部34A以及保持纸张控制部34A的两个端部的保持部34B。纸张控制部34A阻止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移动。
纸张控制部34A由膜状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弹性变形。树脂材料的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和氟碳树脂。
保持部34B沿着转印鼓30的径向(在下文中也可简称为“鼓径向”)延伸。后端夹持件34还包括楔形的移动部件34C,移动部件34C沿着鼓轴向移动会导致纸张控制部34A经由保持部34B沿着鼓径向移动。
如图6A和6B所示,齿轮34E经由轴承34D安装在旋转轴30A上,并且沿着鼓径向延伸的支撑部34F安装在齿轮34E上。每个保持部34B设置为可以沿着鼓径向相对于支撑部34F中的相应一个移动。在每个保持部34B和相应的支撑部34F之间设置有弹簧部件34G,弹簧部件34G沿着径向向内的方向推压保持部34B。后端夹持件34还包括阻挡部34J,阻挡部34J在与沿着径向向内的方向由弹簧部件34G推压的保持部34B接触时控制保持部34B的位置。
在这种结构中,当控制单元20控制未示出的螺线管以使楔形的移动部件34C沿着鼓轴向移动并将移动部件34C中的每一个插入保持部34B中的一个和相应的阻挡部34J之间时,保持部34B沿着径向向外的方向移动。随着该动作,纸张控制部34A切换至纸张控制部34A与弹性层30C分离而释放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的释放状态(见图6A和7A)。
另一方面,当控制单元20控制未示出的螺线管以使楔形的移动部件34C沿着鼓轴向移动并将移动部件34C中的每一个从保持部34B中的一个和相应的阻挡部34J之间拉出时,保持部34B沿着径向向内的方向移动。随着该动作,纸张控制部34A切换至纸张控制部34A使纸张介质P与弹性层30C接触从而将纸张介质P贴在弹性层30C上的控制状态(见图6B和7B)。
如图7A和7B所示,设置有驱动后端夹持件34绕着旋转轴30A旋转的驱动电动机M2,并且安装在驱动电动机M2的输出轴上的齿轮34H与齿轮34E中的一个啮合。
如上所述,由于后端夹持件34设置为独立于转印鼓30的单独体,所以后端夹持件34可以相对于转印鼓30改变位置。
当前端夹持件32夹持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时,前端夹持件32不允许纸张介质P沿着传送方向移动并且阻止纸张介质P与转印鼓30分离。另一方面,当后端夹持件34控制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时,后端夹持件34允许纸张介质P沿着传送方向移动但是阻止纸张介质P与转印鼓30分离。
定影装置
现在,对将形成在纸张介质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纸张介质P上的定影装置16进行描述。
如图11所示,定影装置16包括加热辊16A和加压辊16B。加热辊16A包括加热源(未示出),并且旋转力传递到加热辊16A。加压辊16B与加热辊16A压力接触。
当保持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介质P夹在加热辊16A和加压辊16B之间并由加热辊16A和加压辊16B传送时,色调剂图像熔化并受压从而被定影到纸张介质P上。
排纸辊44沿着纸张介质P的传送方向设置在定影装置16的下游侧。排纸辊44将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介质P排出到形成在装置主体10a的上表面上的排纸部42上。
供纸单元
现在,对将纸张介质P供给到转印装置14的供纸单元18进行描述。
供纸单元18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10a中的下部,并且包括纸张收容部件18A、拾取辊18B、分离辊18C和前端传感器18D。纸张收容部件18A收容纸张介质P。拾取辊18B从纸张收容部件18A中拾取纸张介质P。分离辊18C使紧密贴附的纸张介质P彼此分离。前端传感器18D检测在该处经过的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
供纸单元18还包括多个传送辊18E。传送辊18E沿着传送路径40传送每页纸张介质P。
这样,每页纸张介质P沿着传送路径40从纸张收容部件18A被传送到送纸位置Pa,送纸位置Pa沿着转印鼓30的旋转方向位于转印位置Tr的上游侧。
整个构造的操作
现在,对整个构造的操作进行描述。
首先,将已经由个人计算机等(未示出)生成的彩色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信号处理器(未示出)中作为例如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将已经经历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转换成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四种颜色的灰度数据,并且将该灰度数据输出到曝光装置26以便开始图像形成操作。
随着图像形成操作的开始,图像承载体22和转印鼓30开始一起旋转。这里,图像承载体22的圆周速度V1大于转印鼓30的圆周速度V2。例如,图像承载体22的圆周速度V 1比转印鼓30的圆周速度V2高约0.5%~1%。
在此时,前端夹持件32和后端夹持件34均处于释放状态。
当前端夹持件32和转印鼓30一起旋转时,后端夹持件34在待机位置保持静止而不随转印鼓30一起旋转。
充电装置24给图像承载体22的感光层22A充电。然后,曝光装置26用光照射图像承载体22,以便在图像承载体22上形成基于图像信息的第一种颜色(例如黄色)的静电潜像。
同时,旋转式显影装置28旋转,以便收容颜色与待形成在图像承载体22上的静电潜像对应的色调剂的显影部件(如果相应的颜色是黄色,则为显影部件28Y)位于与图像承载体22相对的位置。
此后,显影部件28Y对图像承载体22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便在图像承载体22上形成色调剂图像。随着图像承载体22旋转,朝向图像承载体22与转印鼓30相对的转印位置Tr传送该色调剂图像。
随着图像形成操作的开始,也开始对纸张介质P的输送。具体来说,分离辊18C将拾取辊18B从纸张收容部件18A中拾取的纸张介质P分离。传送辊18E将经过分离的纸张介质P传送到传送路径40。然后,前端传感器18D检测在该处经过的每页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并且将检测信号发送到控制单元20。
已经接收到检测信号的控制单元20基于该检测信号控制对纸张介质P的传送,以便纸张介质P到达送纸位置Pa的时间与前端夹持件32到达送纸位置Pa的时间相同(见图8A)。
这里,当输送纸张介质P时,将由纸张尺寸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的与纸张介质P的尺寸有关的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20。
如图8B所示,在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到达送纸位置Pa的同时,处于释放状态的前端夹持件32切换至夹持状态。从而,前端夹持件32夹持住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
然后,夹持纸张介质P的前端夹持件32经过与静止的后端夹持件34相对的位置。然后,已经经过后端夹持件34的前端夹持件32在夹持纸张介质P的同时朝向转印位置Tr移动。
如图8C所示,在由前端夹持件32夹持的状态下已经经过转印位置Tr的纸张介质P随后在被前端夹持件32夹持的同时卷绕在转印鼓30上。
在图像承载体22和转印鼓30彼此相对的转印位置Tr,将形成在图像承载体22上的第一种颜色(例如黄色)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鼓30上的纸张介质P上。清洁装置46从图像承载体22上回收在转印之后残留在图像承载体22上的部分色调剂(见图10)。
此后,纸张传感器36检测在该处经过的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已经接收到来自纸张传感器36的信号的控制单元20将指令发送到后端夹持件34。
已经接收到指令的后端夹持件34从释放状态切换至控制状态以控制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已经切换至控制状态的后端夹持件34开始和转印鼓30一起旋转。换言之,后端夹持件34的纸张控制部34A的移动速度与转印鼓30的圆周速度V2相同。
如图8D所示,和转印鼓30一起旋转的后端夹持件34在控制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的同时经过转印位置Tr。
同样地,根据上述过程重复最后一种颜色(例如黑色)之前的第二种及之后的颜色(例如品红色和蓝绿色)的潜像的形成和显影以及与潜像对应的色调剂图像的转印。
如图9A、9B和9C所示,与转印最后一种颜色(例如黑色)之前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的情况不同,在转印该最后一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的情况下,前端夹持件32在转印位置Tr从夹持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
如图9D所示,当前端夹持件32释放形成有多重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时,由于纸张介质P受到弹性层30C和图像承载体22的挤压,所以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与转印鼓30分离。
朝向图11所示的定影装置16传送前端部与转印鼓30分离的纸张介质P。
随着纸张介质P的进一步传送,控制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的后端夹持件34到达待机位置。在待机位置,后端夹持件34从控制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以释放纸张介质P的后端部。已经切换至释放状态的后端夹持件34停止在待机位置。
定影装置16将已经被传送到定影装置16的纸张介质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纸张介质P上。随着纸张介质P的进一步传送,纸张介质P与转印鼓30分离。最后,排纸辊44将纸张介质P排出到排纸部42。
相关部分的构造
现在,对L1及各个部件的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其中,L1表示图像承载体22的从曝光位置Ro到转印位置Tr的周向长度。
为了易于理解各个部件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图1和图2示意性示出了各部件的简单形式并且省略了不相关的部件。
在图1和图2中,纸张介质P1是首先卷绕在转印鼓30上的第一纸张介质P,第一色调剂图像待转印到该纸张介质P1上。另一方面,纸张介质P2是在纸张介质P1之后卷绕在转印鼓30上的第二纸张介质P,在所有的第一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介质P1上之后,第二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该纸张介质P2上。
在图2中,纸张介质P2(以图2中的双点划线表示)沿着纸张介质P的传送方向位于夹持位置Pa的上游侧。因而,纸张介质P2在此时并未实际地卷绕在转印鼓30上。然而,为了易于理解转印鼓30上的纸张介质P1和纸张介质P2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假设纸张介质P2卷绕在转印鼓30上的前提下以双点划线示出纸张介质P2。
在图1和图2中,为了便于在图像承载体22的周向长度和转印鼓30的周向长度之间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图像承载体22的圆周速度(即圆周速度V1)和转印鼓30的圆周速度(即圆周速度V2)的情况下示出这两者的周向长度。
纸张介质P1和P2中的每一者具有转印鼓30能够传送的最大尺寸(例如,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法定尺寸)。
转印鼓30的从夹持位置Pa到转印位置Tr的周向长度以L2表示。位于纸张介质P的前端侧的未形成色调剂图像的前端空白区的长度以L3表示。转印鼓30的从位于纸张介质P1的后端侧的可以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极限位置到位于纸张介质P2的前端侧的可以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极限位置的周向长度(即纸张介质之间的距离+前端空白区+后端空白区,该周向长度也称为图像间的距离)以L4表示。图像承载体22的圆周速度以圆周速度V1表示,而转印鼓30的圆周速度以圆周速度V2表示。在上述条件下,将各个部件的尺寸确定为满足下列不等式(1)和(2):
(L1-L3)×(V2/V1)<L2 (1)
L2<(L1-L3+L4)×(V2/V1) (2)。
位于纸张介质P的前端侧的未形成色调剂图像的前端空白区的长度是位于纸张介质P的前端侧的可以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极限位置和纸张介质P的前端之间的距离。
图3示出了例如当圆周速度V1是100.0mm/s且圆周速度V2是99.5mm/s时满足不等式(1)和(2)的部件尺寸的实例。
相关部分的构造的操作
图1示出了用于形成待转印到纸张介质P1上的色调剂图像的曝光处理开始的状态,并且图2示出了用于形成待转印到纸张介质P1上的色调剂图像的曝光处理结束的状态。
如图1所示,当满足不等式(1)时,纸张介质P1的前端在用于形成待转印到纸张介质P1上的第一色调剂图像的曝光处理开始时(在曝光开始时)到达与转印位置Tr相距(L1-L3)的位置。换言之,在此时夹持住纸张介质P1的前端部(纸张介质P1的前端已经经过了夹持位置Pa)。也就是说,在夹持住纸张介质P1的前端部之后开始曝光。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当满足不等式(2)时,纸张介质P的前端不会在曝光结束之前到达夹持位置Pa。换言之,在夹持住纸张介质P2之前完成用于形成待转印到纸张介质P1上的最后色调剂图像的曝光处理。也就是说,在夹持住纸张介质P2的前端部之前完成曝光(曝光结束)。
如上所述,当满足不等式(1)和(2)时,在夹持住第一(在前)纸张介质P1的前端部之后开始曝光并且在夹持住第二(在后)纸张介质P2的前端部之前结束曝光。换言之,当进行曝光时,不执行对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的夹持。这样抑制了由于在夹持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的过程中发生的振动传递到图像承载体22的曝光位置Ro而造成的图像缺陷。
在上述情况下,考虑的是具有最大尺寸的纸张介质P。因此,也防止了具有任何尺寸的纸张介质P出现由于在夹持纸张介质P的前端部的过程中发生的振动传递到图像承载体22的曝光位置Ro而造成的图像缺陷。
尽管已经根据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做出其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以不等式(1)和(2)为例描述了各个部件的位置关系,然而基于其他公式的其他构造也可以接受,只要这些构造能够满足上述不等式(1)和(2)即可。
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已经提供了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上描述。本发明并非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具体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实施例的选取和描述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实施例,并且本发明的各种变型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本发明意在用前面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承载体,其在进行旋转的同时表面带电;
曝光装置,其在曝光位置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相对,并且朝向所述图像承载体发射光以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带电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部件,其将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
转印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将记录介质传送到所述转印部件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相对的转印位置,并且将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记录介质卷绕在所述转印部件的外周面上;以及
夹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并且在夹持位置夹持已经被传送到正在旋转的所述转印部件上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部,
其中,满足下列不等式(1)和(2):
(L1-L3)×(V2/V1)<L2 (1)
L2<(L1-L3+L4)×(V2/V1) (2)
其中,L1表示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沿着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旋转方向从所述曝光位置到所述转印位置的周向长度,
L2表示所述转印部件的沿着所述转印部件的旋转方向从所述夹持位置到所述转印位置的周向长度,
L3表示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侧的未形成色调剂图像的空白区的长度,
L4表示当均具有所述转印部件能够传送的最大尺寸的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卷绕在所述转印部件上时所述转印部件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的图像区的后端和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图像区的前端之间的周向长度,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和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各自的图像区分别是整个范围内都能够形成图像的区域,所述第一记录介质沿着所述转印部件的旋转方向位于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上游侧,
V1表示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并且
V2表示所述转印部件的圆周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V1大于V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曝光装置在所述夹持部件夹持住所述记录介质之后开始发射光,并且所述曝光装置在所述夹持部件夹持住随后被传送到所述夹持位置的记录介质之前停止发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转印部件将所述记录介质多次传送到所述转印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37707 | 2012-02-23 | ||
JP2012037707A JP2013174656A (ja) | 2012-02-23 | 2012-02-23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93916A CN103293916A (zh) | 2013-09-11 |
CN103293916B true CN103293916B (zh) | 2017-03-01 |
Family
ID=49003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7745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3916B (zh) | 2012-02-23 | 2012-10-08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49719B2 (zh) |
JP (1) | JP2013174656A (zh) |
CN (1) | CN10329391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82953B2 (ja) * | 2011-09-21 | 2015-09-2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174655A (ja) * | 2012-02-23 | 2013-09-05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268400B2 (ja) * | 2019-02-28 | 2023-05-08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25666A (ja) * | 1990-09-18 | 1992-04-27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4315163A (ja) * | 1991-04-12 | 1992-11-0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1055447A (zh) * | 2006-04-14 | 2007-10-17 | 夏普株式会社 | 彩色图像形成设备 |
CN101430528A (zh) * | 2007-11-09 | 2009-05-13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75366B2 (ja) * | 2009-06-25 | 2013-12-25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2
- 2012-02-23 JP JP2012037707A patent/JP2013174656A/ja active Pending
- 2012-07-25 US US13/557,942 patent/US864971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0-08 CN CN201210377450.3A patent/CN10329391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25666A (ja) * | 1990-09-18 | 1992-04-27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4315163A (ja) * | 1991-04-12 | 1992-11-0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1055447A (zh) * | 2006-04-14 | 2007-10-17 | 夏普株式会社 | 彩色图像形成设备 |
CN101430528A (zh) * | 2007-11-09 | 2009-05-13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30223895A1 (en) | 2013-08-29 |
US8649719B2 (en) | 2014-02-11 |
JP2013174656A (ja) | 2013-09-05 |
CN103293916A (zh) | 2013-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48709B2 (en) | Transfer unit, transfer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8559838B2 (en) | Fixing apparatus and fixing method | |
JP201001513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3293916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611189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246206A (ja) |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3309196A (zh) | 充电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3257556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8971777B2 (en) | Fix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ixing method | |
CN103293917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912845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3293919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3293893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525163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29634B2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12445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9325623A (ja) | 搬送部材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 |
US9725258B2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 |
JPH1014744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のベルト搬送装置 | |
JP2009258328A (ja) |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462703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009512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ローラユニット | |
JP2019086644A (ja)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24054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09095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