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2237A - 前照灯装置和前照灯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前照灯装置和前照灯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2237A
CN103292237A CN2013100562663A CN201310056266A CN103292237A CN 103292237 A CN103292237 A CN 103292237A CN 2013100562663 A CN2013100562663 A CN 2013100562663A CN 201310056266 A CN201310056266 A CN 201310056266A CN 103292237 A CN103292237 A CN 103292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ion
light
field
peopl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62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2237B (zh
Inventor
望月光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92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2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2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2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60Q1/18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being additional front l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60Q1/0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 B60Q1/08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automatically
    • B60Q1/085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automatically due to special conditions, e.g. adverse weather, type of road, badly illuminated road signs or potential d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6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 F21S41/68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screens
    • F21S41/683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screens by moving screens
    • F21S41/692Shields, i.e. screens not creating an image meant to be projec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2300/00Indexing codes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able headlamps or automatically dimmable headlamps
    • B60Q2300/4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other road users or special conditions
    • B60Q2300/45Special conditions, e.g. pedestrians, road signs or potential d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照灯装置和前照灯控制系统,其能够使得车辆前方被检测到的行人等可靠地感知车辆的存在,并且不会对行人等施加由光点状照明产生的眩光。当基于拍摄车辆前方的照相机所拍摄到的图像检测到位于车辆前方的人(P)时,以使得照明区域(Aa~Ad)向左右方向移动,以包含该人(P)。并在该照明区域内形成非照明区域(Aa、Ab),以使得该非照明区域(Aa、Ab)至少包含该人(P)的头部(Ph)。

Description

前照灯装置和前照灯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和控制该前照灯装置的前照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有将作为独立于对车辆前方进行照明的近光用灯具和远光用灯具的其它灯具安装于车辆,对前方所检测到的行人等照射光点状照明光的前照灯装置(即所谓标志灯(marking light))(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63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进行这样的光点状照明,是为了在夜间行驶等情况下能够使得驾驶员可靠地辨认出存在于前方的行人等,并使被检测到的行人等感知到车辆的存在,以防患于未然。然而,这会向被施与光点状照明一侧的行人施加强烈的眩光。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被检测到的行人等可靠地感知车辆的存在,并且不会对该行人等施加由光点状照明产生的眩光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具单元,具备:具有至少1个发光元件的光源;和使得从该光源射出的光通过,从而在车辆前方形成照明区域的透镜;
使上述照明区域向左右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对车辆前方进行拍摄的照相机;
基于上述照相机所拍摄的图像检测出位于车辆前方的人的检测部;和
控制部,上述对上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以使得上述照明区域包含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人,并且在上述照明区域内形成非照明区域,使得上述非照明区域内至少含有该人的头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人体头部包含在非照明区域中,因此能够抑制对该人施加的眩光。即,通过照射光,驾驶员能够可靠地辨认出被检测到的人,并且能够可靠地使该人感知到车辆的存在,并能够抑制对该人施加的眩光。
也可以采用上述光源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元件,上述控制部根据人的头部的位置使得上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1个熄灭,由此来形成上述非照明区域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能够根据被检测到的人的头部的位置来改变非照明区域的位置。且通过使熄灭的发光元件的数量为最小限度,能够抑制眩光,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对驾驶员而言的视觉辨认性。
还可以采用上述灯具单元具备:将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的一部分遮挡的灯罩;和使该灯罩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上述控制部对上述第二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以利用上述灯罩形成上述非照明区域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能够仅使用单一的发光元件,通过灯罩的移动仅对形成非照明区域与否进行控制,因此无需对人的头部的高度进行判定的处理和使多个发光元件点亮、熄灭的控制。因此,能够使光源附近的电路结构简单化,并能够减轻控制部的处理负担。
上述照明区域也能够以至少包含水平线更下方的方式形成。在该情况下,照明光在路面上形成光条。人辨识出从车辆向自身延伸的光条,能够更可靠地使其知晓车辆的存在。
上述第一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通过使上述透镜向左右方向旋转,使得上述照明区域向左右方向移动的结构。在该情况下,由于与使灯具单元整体向左右方向旋转的结构相比,其控制对象的重量较轻,所以能够快速跟踪被检测物体的移动,并且也能够使驱动机构小型化和简单化。
上述灯具单元也可以采用分别配置于车辆的左右的前端部,上述非照明区域的下端的高度因左右的灯具单元的不同而不同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在通过灯罩的移动或者使预定的发光元件熄灭来形成非照明区域(即非照明区域的范围不变化)的情况下,对于非照明区域的下端,能够得到2个高度,能够根据状况分开使用。
例如,也可以采用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与人体相距的距离,使用上述左右的灯具单元中的任一灯具单元来形成上述非照明区域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果车辆附近的人由非照明区域下端被设在较高位置的灯具单元进行照明,则能够增大该人所占的照明区域的面积,确保驾驶员良好的视觉辨认性。如果被检测到的较远的人由非照明区域的下端被设在较低位置的灯具单元进行照明,则能够得到可靠的眩光抑制效果。
为了得到同样的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是具备多个灯具单元的车辆用前照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灯具单元包括:
光源;
使得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通过,从而在车辆前方形成照明区域的透镜;和
能够在不遮挡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的第一位置与遮挡该光的一部分的第二位置之间改变位置的灯罩,
通过将上述灯罩配置于上述第二位置,使得上述照明区域的一部分形成非照明区域,
上述多个灯具单元至少包含1个使得上述非照明区域的下端的高度不同的灯具单元。
此外,为了实现同样的效果,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是具备多个灯具单元的车辆用前照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灯具单元包括:
具有多个发光元件的光源;和
使得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通过,从而在车辆前方形成照明区域的透镜,
上述光源采取第一发光状态和第二发光状态中的任一发光状态,其中,上述第一发光状态是形成上述照明区域的发光状态,上述第二发光状态是通过使上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1个发光元件熄灭而在上述照明区域内形成非照明区域的发光状态,
上述多个灯具单元至少包含1个使得上述非照明区域的下端的高度不同的灯具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前照灯装置的标志灯单元的外观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标志灯单元的光源单元的外观的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2的标志灯单元的配光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的标志灯单元的外观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2的标志灯单元的光源单元的外观的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2的标志灯单元的配光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的标志灯单元的配光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2的标志灯单元的配光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2的标志灯单元的配光的又一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车辆
14  集成控制部
18  照相机
51  光源
51a~51e  发光元件
30R  右标志灯单元
30L  左标志灯单元
41  投影透镜
61  电动机
71  灯罩
72  电动机
Aa~Ae    照明区域
Af  非照明区域
Ag  非照明区域的下端
P    人
Ph    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所使用的各附图中,为了使各部件为能够识别的大小,适当缩小比例尺。
图1为搭载有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12的车辆10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前照灯装置12与集成控制部14、车速传感器16、转向角度传感器17和照相机18一起构成前照灯控制系统11。
集成控制部14具有执行各种运算处理的CPU、存储各种控制程序的ROM、用于存储数据和执行程序的作为工作区使用的RAM等,对车辆10进行各种控制。
车速传感器16分别与安装于车辆10的左右前轮和后轮等4个车轮相对应地设置。各车速传感器16以能够与集成控制部14进行通信的方式与集成控制部14连接,将与车轮的旋转速度对应的信号输出到集成控制部14。集成控制部14利用从车速传感器16输入的信号计算车辆10的速度。
转向角度传感器17设置于方向盘,以能够与集成控制部14进行通信的方式与集成控制部14连接。转向角度传感器17将与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转向角度相对应的转向角脉冲信号输出到集成控制部14。集成控制部14利用从转向角度传感器17输入的信号计算车辆10的行进方向。
照相机18例如具备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等摄像元件,对车辆前方进行拍摄而生成图像数据。照相机18以能够与集成控制部14进行通信的方式与集成控制部14连接,将生成的图像数据输出到集成控制部14。
前照灯装置12包括:配置在处理10的前部靠右侧的右前照灯单元22R和配置在处理10的前部靠左侧的左前照灯单元22L。右前照灯单元22R和左前照灯单元22L分别具备作为本发明的灯具单元的右标志灯单元30R和左标志灯单元30L。
在下述说明中,根据需要,将右前照灯单元22R和左前照灯单元22L统称为“前照灯单元22”,将右标志灯单元30R和左标志灯单元30L统称为“标志灯单元30”。
标志灯单元30是用于在集成控制部14基于照相机18拍摄的图像检测到位于车辆10的前方的行人等时,对该行人等照射光点状照明光的灯具,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车辆10的前方进行照明的近光照射用灯具和远光照射用灯具作为独立的灯具单元,安装于车辆10。
图2是标志灯单元30的外观的立体示意图。标志灯单元30包括透镜单元40、光源单元50和致动器单元60。
在透镜单元40中,投影透镜41的周缘部被支承于透镜保持部42。上支承臂43和下支承臂44分别从透镜保持部4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向后方延伸。光源单元50固定在上支承臂43的后端部与下支承臂44的后端部之间。上支承臂43和下支承臂44通过旋转轴45连接。
旋转轴45与内置于致动器单元60的电动机61的旋转轴连接,由此支承透镜单元40和光源单元50,使得支承透镜单元40和光源单元50能够在致动器单元60之上向箭头所示的左右方向旋转。电动机61与集成控制部14连接,并能够与集成控制部14进行通信。
图3表示光源单元50的放大图。光源单元50包括光源51(参照图2)、反射器52、基板53、辅助部件54和支承基座55。
光源51配置于投影透镜41的焦点附近,具有发光元件51a~51d。发光元件51a~51d是白色发光二极管,沿上下方向排列,设置于基板53之上。
基板53由辅助部件54固定于由金属等导热性高的材料制成的支承基座55之上。与辅助部件54一体形成的连接器部54a具有端子组54b。端子组54b借助形成于基板53之上的配线53a分别与发光元件51a~51d通电连接。连接器部54a借助未图示的对象侧连接器与集成控制部14连接,并能够与集成控制部14进行通信。发光元件51a~51d能够基于来自集成控制部14的指令个别发光。
反射器52设于发光元件51a~51d的前方(图2中为了易于辨识并表示光源51而省略了反射器52的图示)。从发光元件51a~51d射出的光,由反射器52反射后被导向投影透镜41。通过投影透镜41而得到的照明光的左右方向的配光角为1~3度。
图4(a)表示车辆10的前方存在着行人等人P的状态。图中所示的框Aa~Ad分别表示使发光元件51a~51d射出的光通过投影透镜41而在车辆10的前方形成的照明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检测部的集成控制部14基于照相机18拍摄的图像,对人P在左右方向(沿水平线H-H的方向)的位置和人P的头部Ph在上下方向(沿铅垂线V-V的方向)的位置进行检测。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控制部的集成控制部14控制作为本发明的第一驱动机构的电动机61,使光源单元50和透镜单元60向左右方向移动,使得照明区域Aa~Ad包含检测到的人P。
此时,集成控制部14在参照车速传感器16和转向角度传感器17的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决定电动机61的旋转量,即标志灯单元30的转动(swivel)量。由此,能够追随车辆10与人P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使照明区域向左右方向移动。
而且,集成控制部14决定是否点亮各发光元件51a~51d。进行控制,以使得与至少包含此时被检测到的人P的头部Ph的区域对应的发光元件熄灭。换言之,通过使发光元件51a~51d中的至少1个熄灭,使得在照明区域Aa~Ad内形成至少包含人P的头部Ph的非照明区域。
在图4(a)所示例子的情况下,被检测到的人P的头部Ph包含在照明区域Ab中。因此,集成控制部14向光源单元50发送使得与照明区域Aa和Ab对应的发光元件51a和51b熄灭,并使得与照明区域Ac和Ad对应的发光元件51c和51d点亮的指令。
上述控制的结果是能够得到图4(b)所示的配光。利用由右标志灯单元30R射出的照明光SR和由左标志灯单元30L射出的照明光SL,光点状照射被检测到的人P。
此时,由于人P的头部Ph包含于非照明区域中,所以,能够抑制对人P施加的眩光。即,通过光点状照明使得驾驶员能够可靠地看到被检测到的人P,并且能够可靠地使人P知晓车辆10的存在,并能够抑制对人P施加的眩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得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1个熄灭来形成非照明区域,因此能够与被检测到的人P的头部Ph的位置相应地变更非照明区域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发光元件51d对应的照明区域Ad至少包含水平线H-H的下方。因此,如图4(b)所示,照明光SR和SL在路面RD上形成光条。人P辨认出从车辆10向自身延伸的光条,能够更可靠地使其知晓车辆10的存在。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通过使透镜单元40和光源单元50向左右方向旋转,使得照明区域Aa~Ad向左右方向移动的结构。由于与使灯具单元整体向左右方向旋转的结构相比,其控制对象较轻,所以能够快速跟踪被检测物体的移动,并且也能够使驱动机构小型化和简单化。
此外,在对人P进行照明时,未必需要从右标志灯单元30R和左标志灯单元30L两方都射出光。能够根据需要使用任一标志灯单元对人P进行照明。
集成控制部14使用公知的图像识别技术等判定被检测物体是否为人P。在判定为被检测物体是动物或其它物体的情况下,将发光元件51a~51d全部点亮,对该被检测物体进行光点状照明。
接着,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12A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同样、同等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所示,前照灯装置12A在车辆10中的配置和前照灯控制系统11中的定位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12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照灯装置12A所具有的标志灯单元30A中的光源单元50A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标志灯单元30的光源单元50不同。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50A具有旋转轴72a上安装有灯罩71的电动机72。此外,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50A仅具备1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发光元件51e作为光源51A。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51e是白色发光二极管。
辅助部件54的连接器部54a所具有的端子组54c与发光元件51e和电动机72通电连接。连接器部54a通过未图示的对象侧连接器与集成控制部14连接,并能够与集成控制部14进行通信。发光元件51e能够基于来自集成控制部14的指令发光。
作为本发明第二驱动机构的电动机72,基于来自集成控制部14的指令使旋转轴72a旋转,使灯罩71在图6(a)所示的开放位置(第一位置)与图6(b)所示的遮挡位置(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在遮挡位置,灯罩71遮挡从发光元件51e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在反射器52的前方设置有与位于遮挡位置的灯罩71抵接的抵接部73,保护反射器52和发光元件51e。
图7(a)表示在车辆10的前方存在行人等人P的状态。图中所示的框Ae表示在灯罩71位于开放位置的情况下,使得从发光元件51e射出的光通过投影透镜61,从而在车辆10的前方形成的照明区域。
照明区域Ae内的区域Af表示通过位于遮挡位置的灯罩71遮挡从发光元件51e射出的光的一部分而形成非照明区域的区域。非照明区域Af的下端Ag的高度被设定为使得至车辆10的距离比规定值还近的区域中检测到的人P的至少头部Ph包含在非照明区域Af中。该规定值能够适当规定为促使车辆10的驾驶员注意所需要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检测部的集成控制部14基于照相机18拍摄的图像,对人P在左右方向(沿水平线H-H的方向)的位置进行检测。此外,作为本发明的控制部的集成控制部14,对于作为本发明的第一驱动机构的电动机61进行控制,使得光源单元50A和透镜单元60向左右方向移动,使得照明区域Ae包含被检测到的人P。
此时,集成控制部14还参照车速传感器16和转向角度传感器17的检测结果,决定电动机61的旋转量,即标志灯单元30A的转动(swivel)量。由此,能够跟随车辆10与人P的相对位置变化,使照明区域向左右方向移动。
而且,集成控制部14对电动机72进行控制,使灯罩71向遮挡位置移动。其结果是,使得在照明区域Ae内形成至少包含人P的头部Ph的非照明区域Af。
上述控制的结果是,能够得到图7(b)所示的配光。利用从右标志灯单元30AR射出的照明光SR和从左标志灯单元30AL射出的照明光SL,光点状照射被检测到的人P。
此时,由于人P的头部包含于非照明区域Af,所以能够抑制对人P施加的眩光。即,通过光点状照明,驾驶员能够可靠地辨认出被检测到的人P,并且能够可靠地使人P知晓车辆10的存在,并能够抑制对人P施加的眩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使用单一的发光元件51e,通过灯罩71的旋转仅对形成非照明区域Af与否进行控制,因此,无需对人P的头部Ph的高度进行判定的处理和使多个发光元件点亮、熄灭的控制。因此,能够使光源单元50A的电路结构简单化,并能够减轻集成控制部14的处理负担。
在本实施方式中,照明区域Ae以至少包含水平线H-H下方的方式形成。因此,如图7(b)所示,照明光SR和SL在路面RD上形成光条。人P辨识出从车辆10向自身延伸的光条,能够更可靠地使其知晓车辆10的存在。
集成控制部14使用公知的图像识别技术等判定被检测物体是否为人P。在判定为被检测物体是动物或其它物体的情况下,将灯罩71维持在开放位置,不遮挡发光元件51e的射出光,对该被检测物体进行光点状照明。
此外,在对人P进行照明时,未必需要从右标志灯单元30AR和左标志灯单元30AL两方都射出光。能够根据需要使用任一标志灯单元对人P进行照明。
接着,参照图8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12B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同样、同等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所示,前照灯装置12B在车辆10中的配置和前照灯控制系统11中的定位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12A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照灯装置12B所具有的右标志灯单元30BR和左标志灯单元30BL使得非照明区域Af的下端Ag的高度不同,这一点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12A不同。
在通过使灯罩71位于开放位置或位于遮挡位置来形成非照明区域Af的结构中,不能改变非照明区域Af的下端Ag的高度。因此,人P与车辆10的距离越近,下端Ag的位置将越接近足底,人P所占的照明区域的比率也将越小,因此光点状照明的视觉辨认性降低。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各灯罩71的位置,使得由右标志灯单元30BR形成的非照明区域Af的下端AgR位于由左标志灯单元30BL形成的非照明区域Af的下端AgL的上方的方式。
由此,为了抑制眩光而形成的非照明区域Af的下端能够得到2个高度,能够根据状况分开使用。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从车辆10至被检测到的人P的距离,使用左右某一方的标志灯单元30B。
图8表示在车辆的前方存在多个人P1~P3的状态。人P2位于比人P1远的位置,人P3位于比人P2远的位置。人P1被由右标志灯单元30BR的灯罩71遮挡的状态下的照明光SR照射。人P2被由左标志灯单元30BL的灯罩71遮挡的状态下的照明光SL照射。人P3被未由左标志灯单元30BL的灯罩71遮挡的状态下的照明光SL照射。
人P1由非照明区域Af的下端AgR被设定在较高位置的右标志灯单元30R进行照明,因此能够增大P1所占的照明区域的面积,确保驾驶员良好的视觉辨认性。人P2由非照明区域Af的下端AgL被设定在较低位置的左标志灯单元30L进行照明,因此能够实现可靠的眩光抑制效果。
即,在从车辆10至被检测到的人的距离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集成控制部14使用右标志灯单元30BR,在超过第一规定值的情况下,使用左标志灯单元30BL。
由于到达处于足够远位置的人P3的照明光的光度降低,施加于人P3的眩光较少,所以优先考虑视觉辨认性,不进行利用灯罩71的遮光,进行光点状照明。即,在从车辆10至被检测到的人的距离超过比上述第一规定值大的第二规定值的情况下,集成控制部14控制电动机72使得灯罩71的位置变化到开放位置。
由于不进行利用灯罩71的遮光,所以远方的人P3可以由左右任一标志灯单元30B进行照明。此外,为了补偿光量不足,也可以两标志灯单元30B均被使用进行照明。
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而做出的,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显然,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进行变更和改良,并且本发明显然包括其等同物。
作为光源的发光元件不限于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使用激光二极管。此外,光点状照明光的颜色不限于白色,也能够在合法范围内选择适当的颜色。
发光元件的数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举例说明的数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发光元件的数量只要至少2个即可,也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形成多列的方式排列发光元件。此外,也可以使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长条状的发光元件沿左右方向排成多列。
如第一实施方式所示,无需向着比人P的头部Ph更靠上方照射光的发光元件全部熄灭。如图9所示,仅使得向着比头部Ph更靠上方照射光的发光元件51a和51b中的向着至少包含头部Ph的区域Ab照射光的发光元件51b熄灭即可。通过使熄灭的发光元件的数量为最小限度,能够抑制眩光,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对驾驶员而言的视觉辨认性。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以至少包含人P的头部Ph的方式形成非照明区域来抑制眩光。只要能够抑制眩光,未必需要使得与非照明区域对应的发光元件熄灭,也可以进行使该发光元件的光度降低的控制。
关于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非照明区域Af的形成未必需要通过灯罩71的转动来实现。也可以采用通过设置使灯罩71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机构来形成非照明区域Af的结构。
关于第三实施方式,每当使非照明区域Af的下端AgR与AgL的高度不同,未必需要利用灯罩71的位置进行调节。也可以通过使灯罩71的形状、光源单元50A相对于致动器单元60的安装高度的不同,或者使标志灯单元30B相对于前照灯单元22的安装高度的不同,来进行调节。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可采用通过使全部发光元件51a~51d点亮来形成照明区域Ae的第一发光状态和通过使至少1个规定的发光元件熄灭来形成非照明区域Af的第二发光状态中的任一状态。在此,通过使熄灭的发光元件的位置或数量在左右标志灯单元30中不同,能够使非照明区域Af的下端AgR与AgL的高度不同。
关于第三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在车辆10的前端部安装有3个以上的标志灯单元30B的结构。其中,非照明区域的下端高度不同的标志灯单元至少包含1个即可。
关于所有实施方式,每次使光点状照明光向左右方向移动时,未必需要使透镜单元60和光源单元50、50A一体转动。只要能够得到所期望的配光,也可以采用仅使透镜单元60向左右方向转动的结构。
关于所有的实施方式,光点状照明的对象不限于行人等。也能够分别利用从左标识灯30L射出的照明光SL和从右标识灯30R射出的照明光SR对使用照相机18检测到的先行车辆或对面车辆等前方车辆的左右两侧进行照射。在该情况下,能够实现与在远光配光图案的一部分形成非照明区域,使被检测到的前方车辆位于该非照明区域内的配光控制同等的效果。
图10(a)是在本车道的前方检测到先行车F1的情况下第一实施方式的标志灯单元30的动作例的示意图。
集成控制部14基于照相机18拍摄的图像,对先行车F1在左右方向(沿水平线H-H的方向)的位置进行检测。而且,集成控制部14控制电动机61使光源单元50和透镜单元60向左右方向移动,使得先行车F1位于由右标志灯30R射出的照明光SR所产生的照明区域与由左标志灯30L射出的照明光SL所产生的照明区域之间。
此时,集成控制部14还参照车速传感器16和转向角度传感器17的检测结果,决定电动机61的旋转量,即标志灯单元30的转动量。由此,能够跟随车辆10与先行车F1的相对位置变化,使照明区域向左右方向移动。
此时,集成控制部14使发光元件51a~51d全部点亮,使全部区域Aa~Ad成为照明区域。由此,能够避免对先行车F1施加眩光,并能将其周边部照亮。因此,在车辆原有的远光用灯具不具备转动机构和部分形成非照明区域的功能的情况下,能够将标志灯单元30用作辅助性或者功能扩展性远光配光形成用灯具。
图10(b)表示在对向车道检测到对向车F2、在路肩检测到行人P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对于对向车F2使用图10(a)所说明的配光控制,同时,对行人P使用图4(b)或图9所说明的光点状照明,从而不会使眩光施加于对向车F2和行人P。
同样的配光控制,也能够利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标志灯单元30A或第三实施方式的标志灯单元30B进行。在该情况下,当检测到前方车辆而形成辅助性远光配光时,使灯罩71向开放位置移动,使整个区域Ae成为照明区域。当检测到行人等时,根据需要使灯罩向遮挡位置移动,在区域Ae内形成非照明区域Af。

Claims (9)

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具单元,具备至少具有1个发光元件的光源、和使得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通过,由此在车辆前方形成照明区域的透镜;
使所述照明区域向左右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对车辆前方进行拍摄的照相机;
基于所述照相机所拍摄的图像,检测出位于车辆前方的人的检测部;和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照明区域包含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人,并且在所述照明区域内形成至少包含该人的头部的非照明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元件,
所述控制部根据人的头部的位置,使得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1个熄灭,由此形成所述非照明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照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具单元具备:将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一部分遮挡的灯罩;和使所述灯罩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以利用所述灯罩形成所述非照明区域。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照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区域以至少包含水平线更下方的方式形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照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使所述透镜向左右方向旋转,使得所述照明区域向左右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照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单元分别配置于车辆的左右的前端部,所述非照明区域的下端的高度因左右的灯具单元的不同而不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照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与人相距的距离,使用所述左右的灯具单元中的任一灯具单元来形成所述非照明区域。
8.一种前照灯装置,所述前照灯装置是具备多个灯具单元的车辆用前照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灯具单元包括:
光源;
使得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通过,由此在车辆前方形成照明区域的透镜;和
能够在不遮挡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第一位置与遮挡该光的一部分的第二位置之间改变位置的灯罩,
通过将所述灯罩配置于所述第二位置,使得所述照明区域的一部分形成非照明区域,
所述多个灯具单元至少包含1个使得所述非照明区域的下端的高度不同的灯具单元。
9.一种前照灯装置,所述前照灯装置是具备多个灯具单元的车辆用前照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灯具单元包括:
具有多个发光元件的光源;和
使得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通过,从而在车辆前方形成照明区域的透镜,
所述光源采取第一发光状态和第二发光状态中的任一发光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状态是形成所述照明区域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二发光状态是通过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1个发光元件熄灭,在所述照明区域内形成非照明区域的发光状态,
所述多个灯具单元至少包含1个使得所述非照明区域的下端的高度不同的灯具单元。
CN201310056266.3A 2012-02-24 2013-02-19 前照灯装置和前照灯控制系统 Active CN103292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8852 2012-02-24
JP2012-038852 2012-02-24
JP2012-208190 2012-09-21
JP2012208190A JP6180093B2 (ja) 2012-02-24 2012-09-21 前照灯装置および前照灯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2237A true CN103292237A (zh) 2013-09-11
CN103292237B CN103292237B (zh) 2015-09-23

Family

ID=47715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6266.3A Active CN103292237B (zh) 2012-02-24 2013-02-19 前照灯装置和前照灯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631122B1 (zh)
JP (1) JP6180093B2 (zh)
CN (1) CN10329223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0300A (zh) * 2014-02-27 2015-09-0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分析车辆的大灯的灯光发射的方法和设备
CN105539269A (zh) * 2014-10-24 2016-05-04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自适应光分布的车辆前灯系统
CN105822975A (zh) * 2016-05-20 2016-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及方法
CN105939892A (zh) * 2014-01-31 2016-09-14 株式会社电装 前照灯控制装置及前照灯
CN111439196A (zh) * 2019-01-16 2020-07-24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具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车辆用灯具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0905B (zh) * 2014-06-19 2016-07-13 安徽湛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Led汽车用远近光一体化前照大灯
JP2016038966A (ja) * 2014-08-06 2016-03-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と、それを搭載した自動車
DE102014222669B4 (de) * 2014-11-06 2019-08-0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r Scheinwerfer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und Scheinwerferanordnung
JP6674747B2 (ja) * 2015-05-22 2020-04-0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前照灯システム
KR101923672B1 (ko) * 2015-06-15 2018-11-30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헤드램프 장치 및 그 조명 제어 방법
JP6576761B2 (ja) * 2015-09-24 2019-09-18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前照灯システム
DE102015016333A1 (de) * 2015-12-15 2017-06-22 Audi Ag Steuern eines einstellbaren Scheinwerfers eines Kraftfahrzeugs
JP6700904B2 (ja) * 2016-03-29 2020-05-27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の配光制御装置
JP6725396B2 (ja) * 2016-10-25 2020-07-15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システム
JP6866018B2 (ja) * 2016-12-27 2021-04-28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走行用前照灯
FR3066731B1 (fr) * 2017-05-29 2020-10-30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et procede d’assistance par eclairage orientable en fonction de la position d’un etre vivant situe devant un vehicule
JP2019168622A (ja) * 2018-03-26 2019-10-03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視線誘導シート、視線誘導システム、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
JP7452955B2 (ja) 2019-06-20 2024-03-19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JPWO2022050307A1 (zh) * 2020-09-04 2022-03-10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95390A (en) * 2002-11-06 2004-05-19 Ford Global Tech Llc Active projection system
JP2006044359A (ja) * 2004-08-02 2006-02-16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歩行者報知装置及び歩行者報知方法
EP2085688A2 (en) * 2008-01-29 2009-08-05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Automotive headlamp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
EP2233356A1 (en) * 2007-12-19 2010-09-29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EP2420986A1 (en) * 2010-08-19 2012-02-22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le illumin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29743C2 (de) * 2001-06-20 2003-05-08 Daimler Chrysler Ag Fahrzeugscheinwerfer, mit einer Anzahl von elektronischen Leuchtelementen als Lichtquelle
JP2006021633A (ja) * 2004-07-07 2006-01-26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照明システム
JP2006176020A (ja) * 2004-12-22 2006-07-06 Nissan Motor Co Ltd 歩行者報知装置及び方法
JP2008195344A (ja) * 2007-02-15 2008-08-2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障害物照射装置
JP4881255B2 (ja) * 2007-08-13 2012-02-22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
JP5249612B2 (ja) * 2008-03-13 2013-07-3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JP5271002B2 (ja) 2008-08-08 2013-08-2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JP5172733B2 (ja) * 2009-02-06 2013-03-27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JP2010212156A (ja) * 2009-03-11 2010-09-24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前照灯
JP5369014B2 (ja) * 2010-02-03 2013-12-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移動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95390A (en) * 2002-11-06 2004-05-19 Ford Global Tech Llc Active projection system
JP2006044359A (ja) * 2004-08-02 2006-02-16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歩行者報知装置及び歩行者報知方法
EP2233356A1 (en) * 2007-12-19 2010-09-29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EP2085688A2 (en) * 2008-01-29 2009-08-05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Automotive headlamp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
EP2420986A1 (en) * 2010-08-19 2012-02-22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le illumination system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9892A (zh) * 2014-01-31 2016-09-14 株式会社电装 前照灯控制装置及前照灯
CN105939892B (zh) * 2014-01-31 2018-11-06 株式会社电装 前照灯控制装置及前照灯
CN104880300A (zh) * 2014-02-27 2015-09-0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分析车辆的大灯的灯光发射的方法和设备
CN105539269A (zh) * 2014-10-24 2016-05-04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自适应光分布的车辆前灯系统
CN105539269B (zh) * 2014-10-24 2020-04-1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自适应光分布的车辆前灯系统
CN105822975A (zh) * 2016-05-20 2016-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及方法
WO2017198026A1 (zh) * 2016-05-20 2017-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及方法
CN111439196A (zh) * 2019-01-16 2020-07-24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具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车辆用灯具系统
CN111439196B (zh) * 2019-01-16 2024-03-22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具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车辆用灯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99263A (ja) 2013-10-03
CN103292237B (zh) 2015-09-23
EP2631122A1 (en) 2013-08-28
EP2631122B1 (en) 2020-11-11
JP6180093B2 (ja) 201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2237A (zh) 前照灯装置和前照灯控制系统
CN102815256B (zh) 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CN103201137B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前照灯的控制方法
US10618458B2 (en) Vehicle headlight control device
CN104648224B (zh) 头灯控制系统
CN102575834A (zh) 用于控制汽车的行车灯光的装置
CN108290514B (zh) 前照灯装置、前照灯控制方法以及前照灯控制程序
JP2010095205A (ja) 車両用前照灯
CN101531161A (zh) 车辆前照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35823A (zh) 车辆用前照灯的配光控制装置
JP2004098970A (ja) 車輌用前照灯装置
JP2015009570A (ja) 前照灯制御装置
JP2010263272A (ja) 車両用監視カメラ及び車両用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11051441A (ja) 車両用前照灯システム
CN103244887B (zh) 车辆用前照灯以及车辆用前照灯装置
CN103522940A (zh) 车辆用灯具系统
KR101433224B1 (ko) 차량용 램프의 복합 빔 구현 장치 및 방법
JP2009067083A (ja)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0087946A (zh) 车辆用照明系统和车辆
CN104602959A (zh) 车辆用前照灯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1136651A (ja) 車両用灯具システム
CN104768313A (zh) 一种用于车辆前照灯的智能控制系统
JP6923583B2 (ja) 車両用前照灯および車両用前照灯の制御方法
CN110121444A (zh) 照明装置
JP7057674B2 (ja) 前照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