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0449B - 粘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粘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0449B
CN103270449B CN201280004280.2A CN201280004280A CN103270449B CN 103270449 B CN103270449 B CN 103270449B CN 201280004280 A CN201280004280 A CN 201280004280A CN 103270449 B CN103270449 B CN 1032704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support member
total reflection
adhering apparatus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42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70449A (zh
Inventor
李裕潣
张应镇
金泰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2/00612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3022209A1/ko
Publication of CN103270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0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70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0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4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B32B37/00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laminating machines comprising rolle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roll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附装置,以及一种使用所述粘附装置制备层压体的方法。所述粘附装置可以高度精确地粘附多种部件。例如,所述粘附装置可以高度精确地粘附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液晶面板和滤光片以提供其中使串扰最小化的三维图像显示器。

Description

粘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附装置以及一种使用该粘附装置制备层压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备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或其它电子产品的过程中,通常进行使两个以上的部件相互粘附的步骤。这种步骤的一个实例可以为将LCD面板和光学膜(例如,偏光膜或延迟膜)相互粘附的步骤。例如,如在图1中示意地示出,为了制造三维图像显示器,必须使液晶面板100和滤光片200粘附在一起,在所述液晶面板100上划分并形成了产生右眼信号和左眼信号(下文中称作“R信号”和“L信号”)的区域,在所述滤光片上形成了用于分别调节R信号和L信号的偏振状态的图形。在所述三维图像显示器中,从产生R信号的液晶面板100的区域(下文中称作“UR区域”)发出的信号经过调节R信号的偏振状态的滤光片的区域(下文中称作“FR区域”)。类似地,从产生L信号的液晶面板100的区域(下文中称作“UL区域”)发出的信号经过调节L信号的偏振状态的滤光片的区域(下文中称作“FL区域”),并且R信号和L信号彼此分离,然后到达观众。因此,需要使液晶面板和滤光片彼此粘附使得UR区域与滤光片的FR区域匹配,并且UL区域与滤光片的FL区域高度精确地匹配。如果使部分的液晶面板的UR区域粘附到滤光片的FL区域,则R信号不会进入右眼而是进入左眼。因此,在三维图像显示器中,串扰增加,因而观众难以观看三维图像,所述串扰表示为进入左眼的R信号与进入左眼的L信号的百分比。因此,在制备三维图像显示器的方法中,需要使用可以使液晶面板和滤光片高精度地彼此粘附的粘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附装置以及一种使用该粘附装置制备层压体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粘附装置,其包括:第一支撑件,其被设置成能够使得第一部件固定;第二支撑件,其包含压敏粘合剂垫以能够使得第二部件固定;和传输件,其被设置用于控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相对位置以允许固定至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部件和固定至第二支撑件上的第二部件彼此层叠。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表述“被设置成能够使得第一部件固定”表示在所述粘附装置进行粘附步骤时第一部件可以被固定至第一支撑件上。没有处于运行状态的粘附装置可以不包括第一部件。此外,所述表述“可以固定第二部件的压敏粘合剂垫”可以具有同样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中,所述序数是任意提供的以用于说明两种部件和两种支撑件。因此,所述第一部件可以被放置第二支撑件上,以及所述第二部件可以被放置在第一支撑件上。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中的一个通过压敏粘合剂垫可以固定所述部件。例如,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压敏粘合剂垫的支撑件可以称作“第二支撑件”。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压敏粘合剂垫可以包括基层和在所述基层上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的压敏粘合剂层。所述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可以被装载到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的表面上。
例如,所述基层可以为其上形成有压敏粘合剂层的基板。在一个实例中,可以使用透明的聚合物基板、不透明的聚合物基板和玻璃作为上述基板。在上述基板中,为了通过在后面描述的多视觉系统(multi-vision system)观察所述部件的排列,可以使用所述透明聚合物基板。作为上述基板的实例,可以采用聚酯基板(例如,聚氨酯基板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板)和丙烯酸树脂基板等。
所述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与压敏粘合剂层接触,并对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施加压力以使得可以将所述部件粘附到压敏粘合剂层上。可以采用压敏粘合剂层的领域内公知的常规成分。例如,多孔聚合物层或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层可以被用作压敏粘合剂层。
例如,所述多孔聚合物层可以为在玻璃工厂中用于固定玻璃的材料。在上述材料中可以形成许多的孔,并且孔可以存在于上述材料的表面上,在该表面上可以粘附粘附体(adherend)。一旦粘附粘附体,例如,在适当的压力下将一个板形部件放置到这种材料上,则通过在所述材料中形成的孔产生真空状态,从而使得尽管没有实施抽吸步骤,但是所述部件可以被固定至所述材料上。作为这样的多孔聚合物层,可以使用已经在本发明所属领域内使用的常规成分而不受限制。例如,可以使用泡沫聚酯作为所述多孔聚合物层。泡沫聚酯可以由本领域已知的多种方法制备。例如,首先将加入了四羧酸二酐的聚酯树脂引入到挤出机中,并在约200℃的温度下熔融。然后,通过在挤出机的入口部分中形成的开口将起泡剂供给至熔融的混合物中以制备发泡的聚酯。例如,可以使用通过使芳族二羧酸与二醇化合物进行缩聚反应可以得到的树脂作为所述聚酯树脂。具体地,芳族二羧酸的实例可以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和二苯醚二甲酸作为。乙二醇、四乙二醇、环己烷二甲醇和1,4-丁二醇可以被用作二醇化合物。
此外,可以容易蒸发的液体或可以热解的化合物可以被用作起泡剂。例如,惰性气体,例如二氧化碳,可以被用作这种起泡剂。作为可以使用聚酯树脂和起泡剂制备泡沫树脂的挤出机,可以使用本发明所属的领域内采用的设备而不受限制。例如,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或组合螺杆挤出机(combined screw extruder)可以被用作所述挤出机。
例如,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层可以为具有粘弹性的材料。在室温下上述材料可以具有基本不变的粘度。粘弹性材料指的是可以通过低压粘附且仅通过施加压力而无需由热量、水或溶剂导致的活化而粘附的材料。一旦在施加适当压力的状态下将粘附体粘附到固化层上,所述固化层显示强的保持力、内聚力和弹性。此外,一旦将所述固化层分离,则可以除去所述固化层而没有残留。如果所述固化层被用作压敏粘合剂层,仅通过将所述部件放置在所述固化层上并且对所述部件施加适当压力就可以固定所述部件。其中包含有处于固化状态的在压敏粘合剂领域内已知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层可以被用作上述固化层。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实例可以通过向聚合物(例如,基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基烷基醚、聚丙烯酸酯或改性聚烯烃的压敏粘合剂)加入固化剂(如异氰酸酯)而得到。
如果使用如上所述的压敏粘合剂层,在固化步骤中不需要抽吸步骤,因此可以以保持所述部件的平整性的状态固定所述部件。
由于上述原因,可以防止所述部件发生卷曲或起伏(waving),并可以确保对所述部件的扭曲的耐受性。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压敏粘合剂垫固定的部件可以为可以容易产生卷曲或起伏的例如板状或片状的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所述部件是通过压敏粘合剂垫固定,则可以有效地固定具有不同尺寸的部件。因此,可以提高所述粘附装置的生产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可以被设置成能够通过使用抽吸的吸附方法将所述第一部件固定至第一支撑件上。例如,所述第一支撑件可以包括:支架,其被设置成能够将第一部件保持在其上并具有在其上形成的至少一个孔;固定装置,其被设置用于在第一部件保持在所述支架上时通过使用所述孔的抽吸步骤使得所述第一部件能够被固定至所述支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所述第一部件由于第一支撑件的吸力而朝向第一支撑件弯曲,可以将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中心处的吸力调节至小于边缘的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将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中心处的吸力调节至比边缘小的值,所述支架包括多个孔,并在所述支架边缘上形成的孔的密度可以大于在所述支架中心形成的孔的密度。在此,孔的密度表示所述多个孔的表面积与单位表面积的比率。例如,可以理解:如果在所述支架的边缘和中心形成的多个孔具有相同的表面积,则高密度的孔意味着在单位面积上形成很多的孔。另外,参照图2,当在横向上将所述支架的整个区域分为具有相同面积的三个区域,以及在纵向上分为具有相同面积的三个区域时,所述支架的边缘1111可以表示位于边缘的区域。相应地,所述支架的中心1112可以表示除了所述支架的边缘之外的位于所述支架的中心的区域。
如果所述支架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孔,则可以采用在本领域内采用的结构而不受任何限制。例如,网孔状的板可以被用作支架。
在一个实施例中,类似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可以包括压敏粘合剂垫以固定所述第一部件。在此,作为所述第一支撑件包含的压敏粘合剂垫,可以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压敏粘合剂垫。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附装置可以设置有能够识别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位置的多视觉系统。例如,所述多视觉系统可以包括:设置用于通过光信号观察所述第一部件的状态的第一视觉相机,设置用于通过光信号观察所述第二部件的状态的第二视觉相机,和全反射透镜。在此,“观察所述部件的状态”的含义可以解释为“识别所述部件的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多视觉系统可以以如下状态构建视觉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被放置在相当紧密的结构中。在所述紧密结构中,例如,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0mm以下、9mm以下、8mm以下、7mm以下、6mm以下、5mm以下、4mm以下、3mm以下、2mm以下或1mm以下。此外,如果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被紧密地放置,可以提高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粘附精确度,从而在所述紧密结构中的第一和第二部件之间的距离下限不受限制。例如,所述第一与第二部件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零)以上。
所述全反射透镜可以为透光的透镜,或者为根据入射角度光被全反射的透镜。具体地,进入到所述全反射透镜中的光可以透过所述全反射透镜而没有折射,或者可以在所述全反射透镜上折射,然后透过所述全反射透镜,或者可以被所述全反射透镜全反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全反射透镜可以被设置用于允许从所述第一视觉相机发出的光信号或从所述第二视觉相机中发出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全反射透镜,然后到达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
例如,可以设置所述全反射透镜使得一种光信号可以透过所述全反射透镜并到达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中的一个上,并且另一种信号可以被全反射透镜全反射或折射并到达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另一个上。透过所述全反射透镜并到达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的信号可以透过而不会折射,或折射然后透过。
所述全反射透镜可以被设置成使得透过所述全反射透镜并且到达第一和第二部件之一的光信号和被所述全反射透镜全反射或折射并且到达第一和第二部件中的另一个上的光信号能够到达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相同位置。
在此,关于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同位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重叠排列的状态下与穿透第一部件的一个位置的虚线相接触且垂直于第一部件的穿透表面的所述第二部件的位置,可以解释为与第一部件的一个位置相同的位置。然而,考虑到实际误差,所述相同位置可以包括在距离所述虚线与所述第二部件接触的点5mm、3mm、1mm或0.5mm的半径范围内的面积。
通过经由所述多视觉系统观察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相同位置,可以以所需的排列层叠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通过所述多视觉系统观察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相同位置,可以设置全反射透镜使得透过一种信号的位置与全反射或折射另一种信号的位置相同。
此外,全反射透镜可以被设置成允许透过全反射透镜的光信号和在全反射透镜上折射或全反射的光信号以相同方向前进。
相应地,所述全反射透镜被设置成使得透过一种信号的位置与全反射或折射另一信号的位置相同,并且两种信号以相同的方向前进,因此可以观察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相同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视觉相机、第二视觉相机和全反射透镜可以被装配在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中。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或第二支撑件可以被设置成使得第一或第二支撑件可以被所述视觉相机拍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视觉相机、第二视觉相机和全反射透镜可以被装配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可以通过如之前所述使用所述支架和固定装置经由抽吸方式固定所述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网孔状板可以被用作支架,以及所述第一视觉相机、第二视觉相机和全反射透镜可以被放置在所述网状板下面。因此,所述第一视觉相机和第二视觉相机可以通过所述网孔状板的孔对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位置拍照。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可以使用压敏粘合剂垫以将所述部件固定至其上。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基层和压敏粘合剂垫的压敏粘合剂层通常可以由具有透光性能的材料形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如果所述压敏粘合剂垫是由不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则至少部分的压敏粘合剂垫可以由透明材料形成。在本说明书中,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压敏粘合剂垫部分可以被称作“视觉区域”。如在图3中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视觉区域100可以被形成在所述压敏粘合剂垫上。在所述压敏粘合剂垫上形成视觉区域的方法并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具有类似于压敏粘合剂垫的厚度的透明片可以被设置在所述压敏粘合剂垫上以形成所述视觉区域。
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可以包括压敏粘合剂垫类似,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中包括的压敏粘合剂垫可以具有透光性或在其上形成的视觉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附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粘附辊,所述粘附辊被设置成用于向通过传输件而彼此层叠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施加压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可以通过在本发明所属的领域内采用的方式粘附在一起。例如,使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可以通过粘合剂或压敏粘合剂粘附在一起。相应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粘合剂或压敏粘合剂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之间的状态下,所述粘附辊可以施加压力至层压体上以使第一和第二部件粘附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可以为液晶面板。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件可以为光学膜。可以粘附到液晶面板上的所有膜都可以被用作所述光学膜而不受限制。例如,所述光学膜可以为偏光板、延迟膜、保护膜和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滤光片。
如果通过压敏粘合剂垫固定所述部件,可以防止所述部件发生卷曲或起伏。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其中液晶面板和光学膜被粘附在一起的情况下,所述光学膜可以通过所述压敏粘合剂垫固定。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当采用液晶面板时,所述液晶面板可以通过抽吸方法或使用压敏粘合剂垫的方法固定至所述支撑件上。此外,所述液晶面板可以通过除了上述方法之外的其它方式固定至所述支撑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可以为其上形成有UR区域和UL区域的液晶面板,所述第二部件可以为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滤光片,在所述滤光片上形成了FR区域和FL区域。因此,所述粘附装置可以为三维图像显示器的制造装置,或三维图像显示器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二部件放置在压敏粘合剂垫上;向所述第二部件上施加压力以将所述第二部件固定至第二支撑件上;和移动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以允许所述固定的第二部件和固定至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部件彼此层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制备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的方法可以通过使用上述粘附装置进行。
经由通过抽吸的吸附可以使所述第一部件固定至第一支撑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所述第一部件由第一支撑件的吸力而朝向第一支撑件弯曲,可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件中心处的吸力至比边缘的值小的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在第一支撑件中心处的吸力小于在边缘的吸力,可以调节通过在所述支架的边缘的孔施加的吸力使得在所述支架边缘的上述吸力大于在所述支架中心处的吸力。所述支架的边缘和中心可以参照附图2理解。
然而,除了上述方式之外,通过其它方法可以使所述第一部件固定至第一支撑件上。例如,通过所述压敏粘合剂垫可以使所述第一部件固定至第一支撑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可以具有图形,所述图形包括具有不同性能且在其上形成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部件可以具有图形,所述图形包括具有不同性能且在其上形成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此外,可以进行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层叠使得在层压体中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重叠,以及在所述层压体中第二区域与第四区域重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可以为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液晶面板,其包括作为第一区域的UR区域和作为第二区域的UL区域。此外,所述第二部件可以为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滤光片,其包括作为第三区域的FR区域和作为第四区域的FL区域。因此,可以进行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液晶面板和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滤光片的层叠使得在层压体中UR区域与FR区域重叠,以及在所述层压体中UL区域与FL区域重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制备层压体的方法可以进一步使用多视觉系统,其可以在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形成紧密结构的状态下识别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位置。
如上所述,例如,所述多视觉系统可以包括第一视觉相机、第二视觉相机和全反射透镜。换言之,可以设置所述全反射透镜使得从所述第一视觉相机发出的光信号或从所述第二视觉相机中发出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全反射透镜,然后到达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所述多视觉系统的操作可以与之前所述的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备层压体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通过粘附辊向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施加压力。此外,如上所示,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中,可以将常规的粘合剂或压敏粘合剂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之间。因此,其间设置有粘合剂或压敏粘合剂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可以通过粘附辊施加的压力而粘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所述层压体的方法可以为制备所述三维图像显示器的方法或制备所述三维显示器的方法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示例性粘附装置可以高度精确地粘附多种部件。例如,所述粘附装置可以高度精确地粘附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液晶面板和滤光片以提供其中产生最少量的串扰的三维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地示出其中通过粘附用于三维图像显示器的液晶面板和滤光片而制备三维图像显示器的状态的视图,(a)为所制备的三维图像显示器侧视图,以及(b)为所述三维图像显示器的正视图;
图2为用于示出作为一个实例的支架的边缘和中心的图;
图3为示出作为一个实例的压敏粘合剂垫的视觉区域的图;
图4为示意地显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粘附装置的侧面的图;
图5为示于图4中的粘附装置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6为示于图4中的粘附装置的示意性的仰视图;
图7为示意性地显示作为一个实例的压敏粘合剂垫的侧面的图;
图8为示意性地显示作为一个实例的其中第一部件被放置在抽吸型的支撑件上的状态的图;
图9为示意性地显示其中图4的多视觉系统观察形成紧密结构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同位置的状态的图;以及
图10为示意地显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制备层压体的方法的图。
附图标记
11:第一支撑件
12:第二支撑件
111:支架
112:固定装置
113:孔
1111:支架的边缘
1112:支架的中心
121:压敏粘合剂垫
1211:基层
1212:压敏粘合剂层
1213:视觉区域
13:多视觉系统
131:第一视觉相机
132:第二视觉相机
133:全反射透镜
134:光元件
14:粘附辊
100:第一部件
1001:第一区域
1002:第二区域
200:第二部件
2001:第三区域
2002:第四区域
300:层压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图4至6图示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下面的实施方式。
图4为示意性地显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粘附装置的侧面的图,图5为示于图4中的粘附装置的俯视图,以及图6为示于图4中的粘附装置的仰视图。当从上面观察所述粘附装置时,第一部件100被第一支撑件11遮掩,因此,所述第一部件100在图5中用虚线标出并显示。此外,当从下面观察所述粘附装置时,不能观察到第二部件200,因此,所述第二部件200在图6中用虚线标出。在图4至6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在图4中所示,所述粘附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支撑件11、第二支撑件12和传输件(未示出)。图4示出了在一点处的所述粘附装置的状态,并且示出了所述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彼此面对地垂直排列。然而,所述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的配置方式可以通过传输件自由地改动。如在图4中所示,所述粘附装置可以为具有安装在其中的多视觉系统13并且设置有粘附辊14的装置。如示出一个实施例的图4所示,所述多视觉系统13和粘附辊14可以被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件12上。特别地,所述多视觉系统13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中或第二支撑件上以识别在紧密结构中的第一和第二部件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识别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粘附位置之后,可以立即进行粘附步骤以提高粘附精度。然而,图4仅示出了一个实施例,设置所述粘附装置的多视觉系统的位置,和安装粘附辊的位置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地改变。
参照图7和8,其显示了一个实施例,示出了所述粘附装置的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
包括在所述粘附装置中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一可以包括能够固定部件的压敏粘合剂垫。例如,所述第二支撑件12可以包括能够固定所述第二部件200的压敏粘合剂垫121。如在图7中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敏粘合剂垫121可以包括基层1211和在所述基层上形成的压敏粘合剂层1212。所述压敏粘合剂层1212为这样一种层,其中通过在一定的压力下使部件与所述层接触而能够使所述部件粘附到所述层上。例如,上述多孔聚合物层或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层可以被用作压敏粘合剂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可以包括所述压敏粘合剂垫以固定所述第一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压敏粘合剂垫的结构可以与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中包括的压敏粘合剂垫的结构相同。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可以包括支架和之前提及的固定装置。参照图8,其显示了一个实施例,示出了使用抽吸方法的第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11可以包括支架111,在其上可以保持所述第一部件100。例如,所述支架可以具有在其上形成的至少一个孔113。在附图中,所述支架111上的孔113被夸张地示出,实际孔113可以为特别小。例如,网孔状的板可以被用作支架。
此外,所述第一支撑件11可以包括固定装置112,其通过所述孔使用抽吸法可以固定第一部件100。在图8中,通过所述支架111的孔113抽吸至固定装置112的气体的流动方向由箭头所示出。示于图8中的第一支撑件11包括支架111和固定装置112,光元件134被设置在所述支架111的区域上,在该区域上没有形成孔以构建具有与示于图4中的第一支撑件11结构相同的结构的第一支撑件。
尽管在图4至6中未示出传输件,但是设置传输件是为了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相对位置能够改变,并且可以使用本发明所属领域中使用的传输件的结构而没有限制。
所述多视觉系统使得所述粘附装置能够高精度地粘附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精度地粘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以指的是:当使其上形成有包括具有不同性能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图形的第一部件100和其上形成有包括具有不同性能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的图形的第二部件200粘附以形成层压体300时,在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中,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的重叠以及第二区域和第四区域之间的重叠几乎没有误差。上述误差包括在实际中可以产生的制造误差,例如,可以包括100μm以下、50μm以下、30μm以下、或10μm以下的公差。
如显示一个实施例的图9所示,所述多视觉系统可以被设置成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下面。如上所述,所述多视觉系统13可以包括第一视觉相机131、第二视觉相机132和全反射透镜133。例如,如上所述,根据光进入到全反射透镜的入射角,所述全反射透镜可以透过光而没有折射,或者可以折射,然后透过光,或者可以全反射光。
如显示一个实施例的图9所示,所述全反射透镜133可以被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一视觉相机131的光信号可以被全反射透镜133折射并且到达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中的一个上,以及第二视觉相机132的光信号可以透过所述全反射透镜并且到达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另一个上。另外,如图9所示,所述全反射透镜可以被设置成使光信号能够被折射并传输到全反射透镜的相同位置处并沿相同方向行进,从而可以观察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相同位置。上述“相同位置”可以理解为如上所述的含义。
如果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配置方式可以由所述多视觉系统识别的结构类似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的结构,则可以高度精确地粘附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这就是为什么如果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配置方式可以被识别的结构为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紧密放置的状态下的结构,则可以在保持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配置方式的状态下以最少的移动粘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原因。如果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配置方式可以被识别的结构为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以一定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部件分离的结构,尽管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配置方式可以被精确地调整,但是当改变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以粘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时,所述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可能偏离初始设定的配置方式。因此,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粘附精确度可能会下降。
如在显示一个实施例的图7中所示配置的多视觉系统13可以识别在其中所述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被以相当紧密的结构放置在正在运行中的粘附装置上的状态下的位置。例如,此时,形成所述紧密结构的所述第一与第二部件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0mm以下、9mm以下、8mm以下、7mm以下、6mm以下、5mm以下、4mm以下、3mm以下、2mm以下或1mm以下。因此,通过使用所述多视觉系统,可以提高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粘附精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视觉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光元件。例如,所述光元件134可以在使用所述视觉相机识别所述部件位置的步骤中发挥作用。此外,例如,如在图4中所示,所述光元件134可以被配置成面向所述第一视觉相机和第二视觉相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附辊14可以被设置用于向所述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的层压体施加压力。此时,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以处于用传输件改变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的状态以允许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层叠。
例如,如在图4和6中所示,所述粘附辊14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12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粘附装置没有运行时,所述粘附辊14可以与所述支架间隔一定的距离。此外,尽管所述粘附装置在运行,除了当粘附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时之外,所述粘附辊14与所述压敏粘合剂垫间隔一定的距离。然而,在向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施加压力时,移动所述粘附辊14并且使其与所述压敏粘合剂垫的背面接触以使得在所述粘附辊与所述压敏粘合剂垫的背面接触的状态下压力能够施加到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上。
所述粘附装置为用于使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粘附在一起的装置,例如,需要被粘附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以为需要精确粘附的光学装置的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一个可以为液晶面板,而另一个为光学膜。此外,所述光学膜可以为偏光板、延迟膜、保护膜或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滤光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附装置可以为用于制备所述三维图像显示器的装置或用于制备所述三维显示器的装置的一部分。
参照图10,其示出了使用上述粘附装置制备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的方法。
参照图10,其显示了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部件100可以被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11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100可通过抽吸方法或通过使用压敏粘合剂垫被固定至所述第一支撑件11上。此外,所述第二部件200可以被固定至第二支撑件12上。例如,所述使用压敏粘合剂垫的方法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二部件200固定至所述第二支撑件12上。用传输件(未示出)移动固定至所述第一支撑件11上的第一部件100和固定至所述第二支撑件12上的第二部件200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可以彼此层叠以提供层压体。
此时,为了使所述层压体能够高度精确地粘附,通过多视觉系统可以调整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配置方式。此外,为了使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够良好地粘附,通过粘附辊可以向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上施加压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可以为其上形成有图形的部件,所述图形包括具有不同性能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部件可以为其上形成有图形的部件,所述图形包括具有不同性能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如上所示,例如,所述第一部件可以为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图形并且包括UR区域和UL区域的液晶面板,以及所述第二部件可以为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滤光片,所述滤光片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图形并且包括FR区域和FL区域。换言之,所述液晶面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分别为UR区域和UL区域,以及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滤光片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可以分别为FR区域和FL区域。因此,在其中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所述液晶面板和滤光片彼此层叠的状态中,所述多视觉系统可以识别出所述UR区域是否与FR区域匹配,以及所述UL区域是否与FL区域匹配。上述的匹配表示所述UR没有与FL区域重叠,而是与FR区域精确地重叠。然而,上述匹配可以包括实际上可能产生的制造误差。制造误差可以在如上所述的100μm以下、50μm以下、30μm以下或10μm以下的范围内。
如果上述匹配不正确,可以调整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以得到准确的匹配。通过上述步骤,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能够被高度精确地粘附在一起。作为一个实例,在其中所述层压体为三维图像显示器的情况下,所述液晶面板的UR区域和所述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滤光片的FR区域可以彼此准确的匹配,以及所述UL区域和FL区域可以彼此准确地匹配。因此,在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三维图像显示器中产生串扰的几率极低,从而产生具有高质量的三维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如上所述的紧密结构中进行由所述多视觉系统得到的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位的识别。在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被配置成提供两个部件的匹配的状态下,相应地,仅以最小的移动就可以使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层叠在一起。
通过所述多视觉系统配置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可以以其中保持两个部件的配置方式的状态彼此层叠在一起。如果所述多视觉系统的紧密结构是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彼此接触的状态运行,则可以省略用于层叠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所需要的调整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的操作。
通过在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设置常规的粘合剂或压敏粘合剂可以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此时,通过经由所述粘附辊向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施加压力而使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粘附。
通过上述步骤制备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被卸下并且作为产品运送,或者可以传送至后续的工艺中。

Claims (17)

1.一种粘附装置,其包括:
第一支撑件,其被设置成能够使得第一部件固定;
第二支撑件,其包含压敏粘合剂垫以能够使得第二部件固定;
传输件,其被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相对位置以允许固定至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部件和固定至第二支撑件上的第二部件彼此层叠;
第一视觉相机,其被设置用于通过光信号观察所述第一部件的状态;
第二视觉相机,其被设置用于通过光信号观察所述第二部件的状态;和
全反射透镜,其被设置用于允许所述第一视觉相机的光信号或所述第二视觉相机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全反射透镜,然后到达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
其中,所述全反射透镜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一视觉相机的光信号和所述第二视觉相机的光信号中的一个透过所述全反射透镜并到达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一个上,并且其它信号被全反射透镜全反射或折射并到达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另一个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支架,其被设置为使得第一部件能够保持在其上并具有在其上形成的至少一个孔;和固定装置,其被设置用于在将第一部件保持在所述支架上时通过使用孔的抽吸步骤使得所述第一部件能够被固定至所述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能够固定所述第一部件的压敏粘合剂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附装置,其中,所述全反射透镜被设置成允许光信号被折射或被全反射的位置与光信号透过的位置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附装置,其中,所述全反射透镜被设置成允许透过全反射透镜的光信号和在全反射透镜上折射或全反射的光信号以相同方向前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视觉相机、所述第二视觉相机和所述全反射透镜被装配在所述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粘附辊,所述粘附辊被设置用于向通过传输件而彼此层叠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施加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附装置,其中,所述压敏粘合剂垫包括基层和压敏粘合剂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附装置,其中,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可以为多孔聚合物层或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附装置,其中,所述压敏粘合剂垫具有透光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附装置,其中,所述压敏粘合剂垫具有在其上形成的视觉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为液晶面板,以及所述第二部件为光学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粘附装置,其中,所述光学膜为偏光板、延迟膜或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滤光片。
14.一种用于制备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二部件放置在压敏粘合剂垫上;
向所述第二部件施加压力以将所述第二部件固定至第二支撑件上;和
移动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以允许所述固定的第二部件和固定至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部件彼此层叠,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形成紧密结构的状态下,通过使用包括第一视觉相机、第二视觉相机和全反射透镜的系统识别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位置,以允许所述第一视觉相机的光信号或所述第二视觉相机中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全反射透镜,然后到达所述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
其中,所述全反射透镜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一视觉相机的光信号和所述第二视觉相机的光信号中的一个透过所述全反射透镜并到达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一个上,并且其它信号被全反射透镜全反射或折射并到达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另一个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包括图形,所述图形包括具有不同性质的且在其上形成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部件包括图形,所述图形包括具有不同性能的且在其上形成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进行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层叠使得在所述层压体中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重叠,以及在所述层压体中所述第二区域与第四区域重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为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包括作为第一区域的右眼图像信号形成区域,和作为第二区域的左眼图像信号形成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部件为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滤光片,所述滤光片包括:作为第三区域的用于调节所述右眼图像信号的偏振的区域,和作为第四区域的用于调节所述左眼图像信号的偏振的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粘附辊向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层压体施加压力。
CN201280004280.2A 2011-08-05 2012-08-01 粘附装置 Active CN1032704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77983 2011-08-05
KR20110077983 2011-08-05
KR1020120083052A KR101550486B1 (ko) 2011-08-05 2012-07-30 부착 장치
KR10-2012-0083052 2012-07-30
PCT/KR2012/006122 WO2013022209A1 (ko) 2011-08-05 2012-08-01 부착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0449A CN103270449A (zh) 2013-08-28
CN103270449B true CN103270449B (zh) 2015-10-14

Family

ID=478957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4280.2A Active CN103270449B (zh) 2011-08-05 2012-08-01 粘附装置
CN201280038645.3A Pending CN103765301A (zh) 2011-08-05 2012-08-02 粘附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8645.3A Pending CN103765301A (zh) 2011-08-05 2012-08-02 粘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2013544376A (zh)
KR (2) KR101561329B1 (zh)
CN (2) CN103270449B (zh)
TW (2) TWI4866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79629B1 (en) 2013-03-13 2018-12-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mage
KR102124188B1 (ko) 2013-03-13 2020-06-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지를 처리하는 전자장치 및 방법
JP6151288B2 (ja) * 2015-02-17 2017-06-21 クライム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の貼合装置、および貼合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849A (zh) * 2007-09-04 2010-08-04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真空吸附控制机构装置、薄膜粘贴装置、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1651B2 (ja) * 1991-02-26 2000-07-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貼り合わせ装置
JP3088327B2 (ja) * 1997-03-24 2000-09-18 鹿児島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ガラス基板分断方法
JP2001042315A (ja) * 1999-08-04 2001-02-16 Nec Eng Ltd 液晶表示素子用フィルム貼付装置及び液晶表示素子用フィルム貼付方法
JP2003043458A (ja) * 2001-07-31 2003-0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基板の吸着方法及び液晶表示素子基板の吸着装置
JP2004021051A (ja) * 2002-06-19 2004-01-22 Takatori Corp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を液晶パネルに圧着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04118073A (ja) * 2002-09-27 2004-04-15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基板の貼合わせ装置
JP4124022B2 (ja) * 2003-01-23 2008-07-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貼り合わせ装置および貼り合わせ方法
KR100643504B1 (ko) * 2004-02-13 2006-11-10 주식회사 에이디피엔지니어링 액정 패널용 기판의 합착 장치 및 기판 합착 방법
JP2008090158A (ja) * 2006-10-04 2008-04-17 Sharp Corp シート状光学部材の貼り付け方法およびシート状光学部材の貼り付け装置
KR20080105658A (ko) * 2007-05-31 2008-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평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합착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09145795A (ja) * 2007-12-18 2009-07-02 Ishiyama Seisakusho:Kk フィルム貼付装置
JP4962411B2 (ja) * 2008-05-22 2012-06-27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849A (zh) * 2007-09-04 2010-08-04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真空吸附控制机构装置、薄膜粘贴装置、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544376A (ja) 2013-12-12
KR101550486B1 (ko) 2015-09-04
CN103765301A (zh) 2014-04-30
JP2014524592A (ja) 2014-09-22
KR101561329B1 (ko) 2015-10-19
KR20130016077A (ko) 2013-02-14
TWI490594B (zh) 2015-07-01
CN103270449A (zh) 2013-08-28
TW201321833A (zh) 2013-06-01
TW201319682A (zh) 2013-05-16
KR20130016076A (ko) 2013-02-14
TWI486681B (zh) 2015-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36177B2 (en) Seamless tiled displays
KR100963616B1 (ko) 입체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1363981B (zh)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70449B (zh) 粘附装置
KR101240221B1 (ko) 광학 시트 라미네이팅 방법, 광학 시트 라미네이팅 디바이스 및 이와 함께 이용된 프로그램, 및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US20110292329A1 (en) Patterned Retarder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N107102393A (zh) 圆偏振光板、圆偏振光透镜及圆偏振光眼镜
US20120275024A1 (en) Polarizer assembly with adhesive layers
CN104339809B (zh) 用于贴膜的系统
US8421852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2179991B (zh) 功能性膜片贴合方法、贴合机台及膜片贴合对位方法
US20060098280A1 (en) Screen,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having the scree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creen
US9378919B2 (en) Bo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4102032A (zh) 曲面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曲面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67523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P2313255A1 (en) Multi-layer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ch a panel
US8780318B2 (en) Patterned phase retardation film and th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4833046B (zh) 平板透镜的加工方法
CN106094324B (zh) 一体化液晶显示模组及应用其的手机
CN101430447B (zh) 显示面板的间隙支撑物结构的制作方法
KR100577510B1 (ko) 3d 영상표시체의 제조방법 및 3d 영상 표시체 형성용 필름
WO2015030113A1 (ja) フィルム貼合装置、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及び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方法
CN116559989A (zh) 防窥结构、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9120758A (ja) 基体処理装置および基体処理方法
WO2013022209A1 (ko) 부착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