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0197A - 学习系统和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学习系统和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0197A
CN103250197A CN2011800588003A CN201180058800A CN103250197A CN 103250197 A CN103250197 A CN 103250197A CN 2011800588003 A CN2011800588003 A CN 2011800588003A CN 201180058800 A CN201180058800 A CN 201180058800A CN 103250197 A CN103250197 A CN 103250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notebook
terminal
teaching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88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刚史
中西晃司
忍田英树
香川大
佐佐木武史
长冈弘晃
萩原秀树
加藤哲夫
福岛圭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50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01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7/00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2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with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to be studied, e.g. using film stri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including at least an additiona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4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detachable, e.g. for remote 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38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more than one graphics controll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4Solving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22Detection of presence or absence of input display information or of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a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80/00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9G2380/14Electronic books and r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数据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管理装置。管理装置被配置成接收指定课程数据的用户输入。管理装置还被配置成传送显示对应于课程数据的教学数据的显示命令,该显示命令包括课程数据。该系统还包括多个学习装置。学习装置包括接收部件,被配置成从该管理装置接收显示命令。学习装置还包括教学部件,被配置成响应于显示命令而在教学屏幕上显示教学数据。学习装置还包括笔记本部件。笔记本部件被配置成接收笔记本数据。笔记本部件还被配置成在笔记本屏幕上显示笔记本数据。

Description

学习系统和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学习系统和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近期,可以以其他形式获得书并且电子书已经迅速普及。以电子书的形式提供的内容主要是文学作品。因此,以同样方式变得流行的许多电子书终端都致力于“阅读”功能,而其他功能极其有限。
同时,已经提出如下远程学习系统:其中,校方服务器和客户(例如,学生)方个人终端经由互联网交换有关讲座内容的各种数据,以使得每个学生能够使用他/她的个人终端从家中学习。(参见日本特开平专利公布第2003-141267号)。
随着教育机构使用的内容比如技术书籍和学习材料变得像文学作品一样可以以电子书形式获得,认为电子书终端将会用于远程学习和其他学习形式。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JP2003-141267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果如上所述学习资料要提供为电子书并且电子书终端要用于学习,则将优选的是实现诸如手写输入功能的数据输入功能,以使得学生能够在课程期间作笔记。
使用电子书终端用于学习的另一种可想到的方式是让每个学生在教室中在课程期间使用一个电子书终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课程顺利进行,将优选的是提供使得终端能够由教师来控制的功能。
然而,由于如上所述现有的电子书终端专用于阅读功能,因此存在这些终端没有充分地配备学习期间需要使用的功能的问题,这阻碍了学生们高效地学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学生能够高效地学习的新颖的且改进的学习系统。
问题的解决方案
因此,提供了一种用于传送命令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存储器和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的处理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以接收指定课程数据的用户输入。处理器还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向多个学习装置传送显示对应于课程数据的教学数据的命令,显示命令包括课程数据。
在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数据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接收部件,被配置成从管理装置接收包括课程数据的显示命令。该设备还包括教学部件,包括:教学存储器;以及教学处理器,执行存储在教学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响应于显示命令而在教学屏幕上显示教学数据,教学数据对应于课程数据。该设备又包括笔记本部件,包括笔记本存储器和执行存储在笔记本存储器中的指令的笔记本处理器。笔记本处理器执行存储在笔记本存储器中的指令以接收笔记本数据。笔记本处理器还执行存储在笔记本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在笔记本屏幕上显示笔记本数据。
在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数据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管理装置。管理装置被配置成接收指定课程数据的用户输入。管理装置还被配置成传送显示对应于课程数据的教学数据的显示命令,该显示命令包括课程数据。该系统还包括多个学习装置。学习装置包括接收部件,被配置成从管理装置接收显示命令。学习装置还包括教学部件,被配置成响应于显示命令而在教学屏幕上显示教学数据。学习装置又包括笔记本部件。笔记本部件被配置成接收笔记本数据。笔记本部件还被配置成在笔记本屏幕上显示笔记本数据。
在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传送命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指定课程数据的用户输入。该方法还包括向多个学习装置传送显示对应于课程数据的教学数据的命令,显示命令包括课程数据。
在第五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显示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管理装置接收包括课程数据的显示命令。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显示命令而在教学屏幕上显示教学数据,教学数据对应于课程数据。该方法又包括接收笔记本数据并且在笔记本屏幕上显示笔记本数据。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高效地学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共有的学习系统的总体视图。
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共有的学习终端的基本配置的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共有的学习终端中设置的触摸面板的示例显示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共有的笔记本数据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构成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共有的学习终端的文本终端和笔记本终端是可拆卸的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共有的终端管理设备的基本配置的框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共有的终端管理设备的示例使用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共有的服务器中设置的数据库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共有的链接信息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显示教材数据和笔记本数据的操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书签功能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书签功能的示例操作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书签功能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书签功能的示例操作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复制功能的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用于更新笔记本数据的监视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批改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批改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协同操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的材料数据分发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使用共享笔记本的笔记本数据的分组作业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使用共享笔记本的笔记本数据的分组作业处理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在课程结束时的操作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该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
按下面所示的顺序给出以下描述。
1.本公开的实施例共有的学习系统的基本配置
2.第一实施例(教材数据和笔记本数据的显示)
3.第二实施例(书签功能)
4.第三实施例(数据复制功能)
5.第四实施例(用于更新笔记本数据的监视处理)
6.第五实施例(批改处理)
7.第六实施例(协同操作处理)
8.第七实施例(用于材料数据的分发处理)
9.第八实施例(分组作业)
10.第九实施例(在课程结束时的操作处理)
11.结论
1.本公开的实施例共有的学习系统的基本配置
本公开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现,其中下面在“2.第一实施例”到“10.第九实施例”标题下描述详细示例。在各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学习系统每个均包括:
A:终端管理设备(30),传送示出要在多个学习终端设备上显示的教材数据的显示命令;以及
B:多个学习终端设备(学习终端10),每个学习终端设备均包括显示由显示命令示出的教材数据的教材区域、以及能够输入数据和显示数据的笔记本区域。
首先,下面将参照图1到9描述各个实施例共有的基本配置。
1-1.学习系统的概述
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学习系统的概述。如图1所示,学习系统包括经由网络20连接的多个学习终端10(10a,10b,10c,…)(即,学习装置)、终端管理设备30(即,管理装置)以及服务器40(即,学习材料资源)。注意,可通过LAN连接终端管理设备30、服务器40以及接入点50(即,接收部件)。另外,在图1中示出的示例中,学习终端10经由与接入点50的无线通信(例如,Wi-Fi(无线保真))连接到网络20。
当这样的学习系统适用于教室中的课程时,教师可以从终端管理设备30管理由各个学生使用的学习终端10。作为示例,可以使得学习终端10显示由终端管理设备30所指示的课本数据(即,教学数据),并且可以使用终端管理设备30监视已经由各个学生在学习终端10上所写下的笔记本数据。另外,课本数据和笔记本数据储存在服务器40中。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构成学习系统的学习终端10、终端管理设备30以及服务器40的基本配置。
1-2.学习终端
配置
首先,将参照图2描述学习终端10的基本配置。如图2所示,每个学习终端10由文本终端100(即,教学部件)和笔记本终端200(即,笔记本部件)构成。文本终端100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101、ROM(只读存储器)10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03、显示控制部分105、操作输入部分107以及通信接口108。这里,ROM102储存由CPU101使用的程序、计算参数等。RAM103暂时储存CPU101运行期间使用的程序、在该运行期间适当地改变的参数等。CPU101使用ROM102和RAM103控制整个文本终端100。这些元件通过由CPU总线等构成的主机总线彼此连接。
显示控制部分105生成要显示在触摸面板150(即,教学屏幕)上的图像数据,并且执行控制以使这些数据显示在触摸面板150上。触摸面板150是电容式触摸面板,并且例如,触摸面板150检测由作为操作体的手指触摸的显示屏幕上的位置。操作输入部分107基于从触摸面板150输入的位置信息接收操作输入。
同时,笔记本终端200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201、ROM(只读存储器)20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203、通信接口204、显示控制部分205、操作输入部分207以及通信接口208。这里,ROM202储存由CPU201使用的程序、计算参数等。RAM203暂时储存CPU201运行期间使用的程序、在该运行期间适当地改变的参数等。CPU201使用ROM202和RAM203控制整个笔记本终端200。这些元件通过由CPU总线等构成的主机总线209彼此连接。
显示控制部分205生成要显示在触摸面板250(即,笔记本屏幕)上的图像数据,并且执行控制以使这些数据显示在触摸面板250上。触摸面板250是电容式触摸面板,并且例如,触摸面板250检测由作为操作体的手指触摸的显示屏幕上的位置。操作输入部分207基于从触摸面板250输入的位置信息接收操作输入。
笔记本终端200的通信接口204与接入点50进行无线通信(例如,根据WiFi的通信),以经由图1所示的网络20将数据传送至终端管理设备30和服务器40以及从终端管理设备30和服务器40接收数据。笔记本终端200的通信接口208还与文本终端100的通信接口108进行通信(例如,使用LAN的通信),以传送和接收数据。通过这样做,图2中示出的文本终端100能够经由笔记本终端200将数据传送至另一设备和从另一设备接收数据。注意,根据本实施例的文本终端100和笔记本终端200不局限于图2中示出的配置。例如,文本终端100可包括能够与接入点50通信的通信接口。
示例使用
接下来,将参照图3描述学习终端10的示例使用。如图3所示,构成学习终端10的文本终端100和笔记本终端200连接以便能够绕中心轴线L打开和关闭。因此,如图3所示,在使用期间,学习终端10绕中心轴线L打开,并且置于显示屏幕可见的状态。
接下来,将描述显示内容。文本终端100的触摸面板150包括显示教材数据120比如课本数据和学习练习册的教材区域。也可显示示出操作图标的菜单栏110。
例如,如图3所示,操作图标111到114显示在菜单栏110上。操作图标111是用于选择要显示的教材数据的图标。例如,当手指130触摸操作图标111时,显示能够显示在触摸面板150上的教材数据的列表,以使得可以选择期望的教材数据。在图3中,课本数据显示为教材数据的一个示例。
操作图标112是使用书签功能时所操作的图标。更具体地,当手指130触摸操作图标112时,链接到当前显示在触摸面板150上的教材数据的笔记本数据显示在笔记本终端200的触摸面板250上。将在“3.第二实施例”部分中详细地描述该书签功能。
操作图标113是用于放大和缩小触摸面板150的显示的操作的图标。操作图标114是用于操作教材数据的显示页面的图标。
同时,笔记本终端200包括能够显示笔记本数据和输入数据的笔记本区域。也可显示示出操作图标的菜单栏。
例如,如图3所示,操作图标211到215显示在菜单栏210上。操作图标211是用于使用笔230在触摸面板250上进行手写输入的图标。操作图标216是用于对所写的数据进行删除的图标。操作图标217是用于选择手写输入的颜色的图标。操作图标218是用于选择手写输入的线条粗细的图标。
操作图标212是用于使用书签功能时的操作的图标。更具体地,当用笔230触摸操作图标212时,链接到当前显示在触摸面板250上的笔记本数据的教材数据显示在文本终端100的触摸面板150上。将在“3.第二实施例”部分中详细地描述该书签功能。
操作图标214是用于操作笔记本数据的显示页面的图标。操作图标215是用于结束笔记本数据的显示的图标。
笔记本数据的层构造
现在将描述笔记本数据220的层构造。如图4所示,笔记本数据220由多个层构成,该多个层由教师在其上输入数据的层221、学生在其上输入数据的层222以及已经预先在其上输入比如格线(ruled line)的数据的层223组成。另外,可为每层设置访问限制。例如,为层221设置访问限制使得仅接受来自教师使用的终端管理设备30的访问,为层222设置访问限制使得仅接受来自学生使用的学习终端10的访问,并且,由于其是格线数据,因此,为层223设置访问限制使得不接收来自任何设备的访问。在层叠加的状态下显示由这样的多个层221到223组成的笔记本数据220。
学习终端10的其它实施例
各个实施例共有的学习终端10不限于如图3所示的链接以便可围绕中心轴线L旋转的配置。例如,如图5所示,可使用配置有触摸面板150的文本终端100和配置有触摸面板250的笔记本终端200可拆卸地链接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无线通信在两个终端之间传送和接收数据。通过对于学习终端10使用可拆卸构造,学生可以利用方便使用的位置和方向的文本终端100和笔记本终端200进行学习。
1-3.终端管理设备
接下来,将参照图6描述各个实施例共有的终端管理设备30的基本配置。如图6所示,终端管理设备30包括CPU301、ROM302、RAM303、通信接口304、显示控制部分305以及操作输入部分320。这里,ROM302储存由CPU301使用的程序、计算参数等。RAM303暂时储存CPU301运行期间使用的程序、在该运行期间适当改变的参数等。CPU301使用ROM302和RAM303控制整个终端管理设备30。这些元件通过由CPU总线等构成的主机总线307彼此连接。
显示控制部分305生成要显示在显示设备310上的图像数据,并且执行控制以使该数据显示在显示设备310上。操作输入部分320接收由稍后描述的键盘321或鼠标322进行的按键输入等。
接下来,将参照图7描述显示在显示设备310上的屏幕的组成。如图7所示,显示设备310的显示屏幕由显示各个学习终端10的触摸面板250上显示的笔记本数据(311a,311b,311c,…)的列表的列表区域311、在其中显示教材数据的文本区域312、以及显示选自列表区域311中显示的笔记本数据的一个笔记本数据的显示区域313组成。在图7中,作为一个示例,选择笔记本数据311a,并且在显示区域313中显示该笔记本数据311a。
注意,尽管在本说明书中给出终端管理设备30(台式个人计算机)作为终端管理设备的一个示例,但是本公开的终端管理设备不限于该示例。例如,终端管理设备可以是集成到教师在教室中使用的办公桌中的设备(教师控制台)。
1-4.服务器
接下来,将参照图8描述服务器40中设置的数据库。如图8所示,服务器40包括终端管理设备数据库41、学生终端数据库42以及教材数据库43。
除了图8中示出的学生名册410外,终端管理设备数据库41还在终端管理设备30上储存由教师使用的数据,比如有关课程计划的课程数据、关于学生成绩的数据等。
学生终端数据库42储存每个学生的笔记本数据220和每个学生的链接信息420。稍后详细描述链接信息420。
除了图8中示出的课本数据430外,教材数据库43还储存教材数据,比如材料(material)数据。这里,除了文本格式的课本外,表述“教材数据”还可以是提问的形式,比如练习册。
链接信息420
现在将参照图9描述以上提及的储存在学生终端数据库42中的链接信息420。在图9的左侧,示出了生成为文本数据和笔记本数据之间的双向书签的链接信息420的一个示例(链接信息421)。
如图9中的链接信息421所示,在课程期间,在学习终端10的文本终端100上显示课本数据P13的同时,在学习终端10的笔记本终端200上对笔记本数据P5进行数据输入时,链接课本数据P13和笔记本数据P5。
另外,在学习终端10的文本终端100上显示课本数据P15的同时,当开始将数据输入到在学习终端10的笔记本终端200上显示的笔记本数据P6,并且在文本终端100上已经显示课本数据P16之后,继续将数据输入到笔记本数据P6中时,链接课本数据P15和P16与笔记本数据P6(参见图9中的链接信息421)。
在学习终端10已经新生成笔记本数据时,通过学习终端10来更新链接信息420,其中学习终端10将所生成的笔记本数据、以及示出在笔记本数据的输入期间由文本终端100显示的课本数据的信息(课本名称和/或页码)传送至服务器40。
在图9的右侧,示出了生成为作为练习册的课本数据和笔记本数据之间的双向书签的链接信息420的一个示例(链接信息422)。利用练习册,可以预先将文本与对应的练习笔记本、问题页的一套答案等相链接。因此,与图9中示出的链接信息422一样,例如,预先执行练习册的课本数据和笔记本数据的链接。通过这样做,当使用稍后在第二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书签功能时,可以与学习终端10上的课本的页面的改变协同地改变笔记本的页面,并且还可以与笔记本的页面的改变协同地改变课本的页面。
这完成了对本公开的实施例共有的基本配置的描述。接下来,将参照图10到23描述从本公开的“2.第一实施例”到“10.第九实施例”的各个实施例。
2.第一实施例(教材数据和笔记本数据的显示)
首先,作为第一实施例,将参照图10中示出的流程图描述在课程开始时的操作处理。
首先,在课程开始时,从终端管理设备30向服务器40发送对于课程信息的请求(S502)。接下来,服务器40响应于来自终端管理设备30的请求传送课程信息(S504)。这里,课程信息包括要进行课程所需的数据,比如课程数据、学生名册、教程列表以及课本数据。
接下来,从终端管理设备30向构成每个学习终端10的笔记本终端200传送开始课程命令(即,显示命令)(S506)。开始课程命令包括教程、课本名称以及指定页面(即,课程数据)。
此后,已经接收到开始课程命令的笔记本终端200指示文本终端100启动课本应用程序(S510)。已经从笔记本终端200接收到启动课本应用程序指令的文本终端100启动课本应用程序(S510)。
接下来,笔记本终端200请求服务器40传送与包括在从终端管理设备30接收的开始课程命令中的课本名称和指定页面相对应的课本数据和笔记本数据(S514)。笔记本数据可以是与包括在开始课程命令中的课程相对应的笔记本数据,或者可以是链接到包括在开始课程命令中的课本名称的指定页面的笔记本数据。注意,由于每个学生的笔记本数据储存在服务器40中,因此笔记本终端200可将包括能够标识学生的ID的请求传送至服务器40。
此后,服务器40响应于来自笔记本终端200的请求,传送课本数据和笔记本数据(S516)。
从笔记本终端200将从服务器40传送的课本数据传送至文本终端100(S518)。
接下来,文本终端100将经由笔记本终端200从服务器40获得的课本数据显示在触摸面板150上(S520)。
此后,笔记本终端200将从服务器40获取的笔记本数据显示在触摸面板250上(S522)。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在课程开始时,通过使教师使用显示装置300来选定指定课本的指定页面,可以在由每个学生使用的学习终端10的课本区域上显示该指定课本的指定页面。以这种方式,通过使用终端管理设备30管理各个学习终端10,可以高效地开始课程。
3.第二实施例(书签功能)
接下来,作为第二实施例,将参照图11和12描述书签功能。
首先,触摸显示在文本终端100(参见图12)上的操作图标112以选择调用笔记本数据(S532)。
此后,文本终端100将对于笔记本数据的请求经由笔记本终端200发送至服务器40(S534)。当这样做时,文本终端100将表示显示在文本终端100上的课本数据的课本名称和页码的信息传送至服务器40。
接下来,服务器40参考存储在学生终端数据库42中的链接信息420,并且搜索链接到从文本终端100传送的课本名称的页码的笔记本数据。结果,如果多个笔记本数据链接到单页课本数据,则服务器40将笔记本数据的列表传送至文本终端100(S536)。
此后,已经从服务器40接收了笔记本数据的列表的文本终端100进行请求学生选择笔记本数据的显示。作为一个示例,如图12所示,在文本终端100的触摸面板150上示出选择显示121。链接到当前显示的课本数据的笔记本数据的列表显示在选择显示121中。例如,可以使用诸如“页面1”的页码显示链接到当前在文本终端100的触摸面板150上显示的课本数据页的页面。注意,为结束调用笔记本数据的菜单,选择在选择显示121上的“返回”。
当学生选择了笔记本数据时(S538),文本终端100指示笔记本终端200改变页面(S540)。接下来,笔记本终端200将对于学生在文本终端100上选择的笔记本数据的请求传送至服务器(S542)。此后,响应于来自笔记本终端200的请求,服务器40将学生终端数据库42的笔记本数据220中的涉及的笔记本数据传送至笔记本终端200(S544)。笔记本终端200然后在触摸面板250上显示从服务器40传送的笔记本数据(S546)。
注意,在上述步骤S536中,当多个笔记本数据链接到课本数据时,将笔记本数据的列表传送至文本终端100。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书签功能不限于图11中示出的操作处理。例如,当链接到课本数据的笔记本数据是一页时,可从服务器40将该页笔记本数据传送至笔记本终端200,并且将其显示在笔记本终端200的触摸面板250上。通过这样做,可通过触摸文本终端100上的操作图标112来自动改变显示在笔记本终端200上的笔记本数据。
这完成了在文本终端100上选择调用笔记本数据时的书签功能的描述。同时,当在笔记本终端200上已经选择调用课本数据时,还可以根据书签功能,在文本终端100上自动更新课本数据的显示。现在将参照图13和14描述已经选择在笔记本终端200上调用课本数据时的书签功能的操作处理。
如图13所示,首先,触摸显示在笔记本终端200上的操作图标212(见图14)以选择调用笔记本数据(S552)。
接下来,笔记本终端200将对于课本数据的请求发送至服务器40(S554)。此时,笔记本终端200将表示正显示在笔记本终端200上的笔记本数据的信息(例如,页码)传送至服务器40。
此后,服务器40参考存储在学生终端数据库42中的链接信息420,并且搜索链接到从笔记本终端200传送的笔记本数据的页码的课本数据。如果搜索结果发现链接多个课本数据,则服务器40将课本数据的列表传送至笔记本终端200(S556)。
接下来,已经从服务器40接收了课本数据的列表的笔记本终端200进行请求学生选择课本数据的显示。作为一个示例,如图14所示,在笔记本终端200的触摸面板250上示出选择显示221。链接到当前显示的笔记本数据的课本数据的列表显示在选择显示221上。例如,可使用诸如“页面1”的页码显示链接到当前在笔记本终端200的触摸面板250上显示的笔记本数据页的页面。注意,为了结束调用课本数据的菜单,选择在选择显示221上的“返回”。
当学生已经选择了课本数据时(S558),笔记本终端200将对于学生所选择的课本数据的请求发送至服务器40(S560)。此后,响应于来自笔记本终端200的请求,服务器40经由笔记本终端200将教材数据库43的课本数据430中的涉及的课本数据传送至文本终端100(S562)。文本终端100然后将显示在触摸面板150上的课本数据改变成从服务器40传送的课本数据(S564)。
注意,在上述步骤S556中,当多个课本数据链接到笔记本数据时,课本数据的列表传送至笔记本终端200。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书签功能不限于图13中示出的操作处理。例如,当链接到笔记本数据的课本数据是一页时,可从服务器40将该页的课本数据传送至文本终端100,并且将其显示在文本终端100的触摸面板150上。通过这样做,可通过触摸笔记本终端200上的操作图标212来自动改变显示在文本终端100上的课本数据。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可以利用一次触摸操作显示链接到当前显示的课本数据的笔记本数据。还可以利用一次触摸操作显示链接到当前显示的笔记本数据的课本数据。通过这样做,学生可以使用学习终端10高效地学习。
4.第三实施例(数据复制功能)
接下来,作为第三实施例,将参照图15描述数据复制功能。首先,使用学生的手指指定要从显示在文本终端100上的课本数据中的复制的区域。例如,如图15顶部的图中所示,从点P拖动手指来确定复制区域121(121a)(即,部分)。注意,尽管在图15中确定了矩形复制区域,但可选择诸如三角形、圆形或星形区域的任意区域。
此后,如图15中部的图所示,当已经确定复制区域时,移开拖动的手指。通过这样做,以浮动状态显示复制区域121(复制区域121b)。
接下来,如图15底部的图所示,通过作出向笔记本终端200轻投(轻拂)复制区域121(121b)的操作,将复制区域121(121c)复制到笔记本终端200。
根据上述第三实施例,通过在学习终端10上的学习期间将数据输入至笔记本数据时、连同笔输入一起粘贴课本数据的复制,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学习。
5.第四实施例(用于笔记本数据的更新的监视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16描述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用于笔记本数据的更新的监视处理。如图16所示,终端管理设备30定期查询服务器40以检查笔记本数据是否已经更新(S572)。
当学生已经执行了笔记本数据的输入时(S574),笔记本终端200将所输入的笔记本数据传送至服务器40(S576)。此后,在服务器40,更新学生终端数据库42的笔记本数据220(S578)。这里,由于对于每个学生存储笔记本数据220,因此在S576中,可在S576中从笔记本终端200将标识学生的ID连同笔记本数据一起传送。
接下来,从终端管理设备30进行检查笔记本数据是否已经更新的定期查询(S580)。此后,如果笔记本数据已经更新,则服务器40将所更新的笔记本数据传送至终端管理设备30(S582)。
接下来,在终端管理设备30处,更新各个学习终端10的列表区域311(参见图7)中显示的笔记本数据(S584)。此后,从终端管理设备30向服务器40进行检查笔记本数据的更新的定期查询(S586)。
根据上述第四实施例,可以定期更新构成各个学习终端10的笔记本终端200的显示屏幕的状态,并且在终端管理设备30处检查该状态。通过这样做,教师可以实时检查各个学习终端10的笔记本中写了什么。
6.第五实施例(批改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17和18描述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批改处理。
如图17所示,首先,从终端管理设备30将开始红笔命令(即,禁止命令)传送至学习终端10的笔记本终端200。接下来,笔记本终端200禁止学生将数据输入至笔记本数据区域(S604)。
此后,在终端管理设备30上进行批改(S606)。例如,如图18所示,在显示区域313中显示并批改从显示在终端管理设备30的显示设备310上的列表区域311中选择的笔记本数据311d。通过使用键盘321输入字符和/或通过使用作为指向装置的鼠标322输入勾号和叉号来进行批改输入。在图18中,使用键盘输入文本“做得好!”,并且通过使用鼠标322操作光标来输入圆圈(表示“正确”)。
接下来,终端管理设备30将终端管理设备30作为批改所输入的红笔数据传送至服务器40(S608)。在服务器40处,将笔记本数据220更新为包括红笔数据的笔记本数据。此后,终端管理设备30将结束红笔命令传送至学习终端10的笔记本终端200(S610)。
接下来,笔记本终端200从终端管理设备30接收结束红笔命令,并且将对于笔记本数据的请求发送至服务器40(S612)。响应于来自笔记本终端200的笔记本数据请求,服务器40将已经添加了红笔数据的笔记本数据传送至笔记本终端200(S614)。
此后,笔记本终端200显示从服务器40接收的笔记本数据(S616)。通过这样做,如图18所示,由教师在终端管理设备30上输入的批改内容反映在学习终端10的笔记本终端200的显示屏幕(触摸面板250)上。
接下来,解除对笔记本终端200的操作输入的禁止(S618)。以该方式,在由教师在终端管理设备30上正进行批改的同时,在学习终端10侧上的笔记本数据的更新是不可能的。
根据上述第五实施例,通过使教师在终端管理设备30上批改各个学生的笔记本,批改内容自动反映在学生的学习终端10中,这意味着可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
7.第六实施例(协同操作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19描述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协同操作处理。如图19所示,首先,在终端管理设备30处选择与学习终端10的协同操作(S622)。
接下来,从终端管理设备30将开始协同操作命令传送至一个或更多个学习终端10的笔记本终端200(S624)。此后,涉及的笔记本终端200指示文本终端100开始协同操作(S626)。已经接收到开始协同操作指令的每个文本终端100禁止学生的操作输入(S628)。通过这样做,学生不再可以进行诸如显示在文本终端100上的课本数据的页面改变的操作输入。
同时,在终端管理设备30处,经受协同操作的课本数据显示在文本区域312中。接下来,终端管理设备30将表示显示在文本区域312中的课本数据的显示信息(课本名称、页码等)传送至涉及的学习终端10的笔记本终端200(S632)。
此后,每个笔记本终端200将显示信息传送至文本终端100(S634)。笔记本终端200还将与包括在显示信息中的课本名称和页码相对应的课本数据的请求发送至服务器40(S636)。接下来,响应于来自笔记本终端200的请求,服务器40将涉及的课本数据经由笔记本终端200传送至文本终端100(S638)。
接下来,在每个文本终端100处,从服务器40传送的课本数据显示在触摸面板150上(S640)。通过这样做,可以协同终端管理设备30的文本区域312的显示与学习终端10的文本终端100的显示。注意,当表示显示位置和/或放大的信息包括在上述S634中从笔记本终端200传送的显示信息中时,文本终端100根据该信息显示所接收的课本数据。
为了结束协同操作,教师在终端管理设备30上选择结束协同操作(S642),并且终端管理设备30将结束协同操作命令传送至涉及的笔记本终端200(S644)。此后,从笔记本终端200指示文本终端100结束协同操作(S646)。已经接收到结束协同操作指令的每个文本终端100然后解除对操作输入的禁止(S648)。
根据上述第六实施例,可以协同显示在各个学生的学习终端10的文本终端100上的课本数据与显示在教师操作的终端管理设备30的文本区域312中的课本数据。通过这样做,可以使教师希望显示给学生的课本数据强制性地显示在学习终端10上,这意味着可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
8.第七实施例(材料数据的分发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20描述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材料数据的分发处理。如图20所示,首先,终端管理设备30将要分发给学习终端10的材料数据传送至服务器40(S662)。此后,服务器40将材料数据添加至材料数据的分发接收者的笔记本数据220的最终页面(S664)。这里,当终端管理设备30将材料数据传送至服务器40时,可指定材料数据的分发接收者。
同时,终端管理设备30将分发材料数据命令传送至每个分发接收者的学习终端10的笔记本终端200(S666)。接下来,笔记本终端200将对于笔记本数据的最终页面的请求发送至服务器40(S668)。此后,响应于来自笔记本终端200的请求,服务器40传送笔记本数据的最终页面(S670)。
接下来,笔记本终端200在触摸面板250上显示从服务器40传送的笔记本数据的最终页面(S672)。通过这样做,从终端管理设备30分发的材料数据自动显示在分发接收者的学习终端10上。
根据上述第七实施例,通过将要在课程期间分发的材料存储在服务器40中作为来自终端管理设备30的材料数据,并且将命令传送至分发接收者的学习终端10,可以使材料数据显示在各个学习终端10上,这意味着可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
9.第八实施例(分组作业)
接下来,现在将参照图21和22描述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分组作业。在本实施例中,不同于上述每个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每个学生的笔记本数据220,使用共享笔记本数据,其由多个学生共享并且允许由多个学生输入数据。
如图21所示,首先,在学习终端10a处执行到共享笔记本数据的写入(S682)。此后,从学习终端10a将进行了写入的笔记本数据传送至服务器40(S684)。接下来,服务器40更新共享笔记本数据(未示出)(S686)。这里,共享笔记本数据由共享数据的每个拥有者的笔记本层组成,其中针对每层设置访问限制,以使得仅拥有者能够输入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学习终端10a已经执行了数据输入,因此在服务器40处,更新学习终端10a的笔记本层。
接下来,学习终端10a通知其他学习终端10(学习终端10b、10c)更新共享笔记本数据(S688、S690)。这里,被通知更新的学习终端10可以是笔记本数据的拥有者或者可以由学习终端10a任意选择。已经被通知更新共享笔记本数据的各个学习终端10将对于由学习终端10a更新的笔记本数据的请求发送至服务器40(S692、S698)。作为响应,服务器40将更新的共享笔记本数据的全部或者仅更新的页面传送至学习终端10(学习终端10b,10c)(S694、S702)。
此后,各个学习终端10(学习终端10b、10c)在文本终端100上显示从服务器40接收的笔记本数据(S696、S704)。
注意,更新共享笔记本数据时的处理不限于图21中示出的示例。作为一个示例,如图22所示,通过从服务器40向各个学习终端10传送何时更新了共享笔记本数据,可以使得给出更新的通知的处理不必要。
更详细地,如图22所示,在学习终端10a处执行写入共享笔记本数据(S712)。此后,从学习终端10a将已经进行了写入的笔记本数据传送至服务器40(S714)。接下来,服务器40更新共享笔记本数据(未示出)(S716)。
此后,服务器40将更新的共享笔记本数据的全部或者仅更新的页面传送至学习终端10(学习终端10b、10c)(S718、S722)。
接下来,各个学习终端10(学习终端10b、10c)在它们的文本终端100上显示从服务器40接收的笔记本数据(S720、S724)。
根据上述第八实施例,通过提供仅由多个学生共享的共享笔记本数据,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分组中的学习。
10.第九实施例(课程结束时的操作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23描述根据第九实施例的结束课程时的操作处理。如图23所示,首先,从终端管理设备30将结束课程命令传送至每个学习终端10的笔记本终端200(S732)。此后,已经接收到结束课程命令的笔记本终端200执行允许学生选择是否停止学习的显示。当学生选择了结束课程时(S734),笔记本终端200接下来指示文本终端100结束课本应用程序(S736)。此后,文本终端100结束课本应用程序。笔记本终端200也结束笔记本应用程序(S740)。
根据上述第九实施例,通过从教师操作的终端管理设备30将课程结束命令传送至各个学习终端10,可以结束在文本终端100处运行的课本应用程序和笔记本应用程序。另外,由于由学生自己如上所述在每个学习终端10处作出结束课程的决定,因此希望在课程结束之后继续学习的学生可以继续使用学习终端10。
11.结论
尽管以上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示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以及变更。
例如,本说明书中的学习终端10不限于图2和3中示出的配置。例如,学习终端可具有如下显示屏幕:该显示屏幕被划分成显示教材数据120的教材区域和显示笔记本数据220的笔记本区域。
另外,不需要按流程图中所给出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本说明书中的学习系统进行的处理中的各个步骤。作为一个示例,可以以不同于流程图中给出的顺序的顺序执行、或者可以并行地执行图10中示出的课程开始时的处理的各个步骤。更详细地,可以在指示启动课本应用程序(S508)之前执行、或者可以并行地执行启动笔记本应用程序的处理(S512)。此外,可与S508和/或S512并行地执行请求至服务器40的发送(S514)。
附图标记列表
10  学习终端
20  网络
30  终端管理设备
40  服务器
41  终端管理设备数据库
42  学生终端数据库
43  教学材料数据库
50  接入点
100  文本终端
101、201、301 CPU
102、202、302 ROM
103、203、303 RAM
108、204、208、304 通信接口
105、205、305 显示控制部分
107、207、320 操作输入部分
150、250 触摸面板
109、209、307 主机总线
200 笔记本终端
220 笔记本数据
310 显示设备
311 列表区域
312 文本区域
313 显示区域
410 学生名册
420、421、422 链接信息
430 课本数据

Claims (32)

1.一种用于传送命令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
接收指定课程数据的用户输入;以及
向多个学习装置传送显示对应于所述课程数据的教学数据的命令,显示命令包括所述课程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
接收所述学习装置显示的笔记本数据;以及
显示所述笔记本数据。
3.一种用于显示数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部件,被配置成从管理装置接收包括课程数据的显示命令;
教学部件,包括:
教学存储器;以及
教学处理器,执行存储在所述教学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响应于所述显示命令而在教学屏幕上显示教学数据,所述教学数据对应于所述课程数据;以及
笔记本部件,包括:
笔记本存储器;以及
笔记本处理器,执行存储在所述笔记本存储器中的指令以:
接收笔记本数据;以及
在笔记本屏幕上显示所述笔记本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笔记本数据对应于所述教学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响应于所述显示命令在所述笔记本屏幕上显示所述笔记本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响应于用户输入在所述笔记本屏幕上显示所述笔记本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笔记本数据包括多个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笔记本数据的第一层包括格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笔记本数据的第二层包括从用户接收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笔记本数据的第三层包括从所述管理装置接收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笔记本处理器还执行存储在所述笔记本存储器中的指令以:
在所述笔记本屏幕上显示所述教学数据的至少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接收部件还被配置成从所述管理装置接收禁止命令;以及
所述笔记本处理器还执行存储在所述笔记本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响应于所述禁止命令而禁止用户输入。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教学部件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笔记本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教学屏幕包括触摸屏幕。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笔记本屏幕包括触摸屏幕。
16.一种用于显示数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管理装置,被配置成:
接收指定课程数据的用户输入;以及
传送显示对应于所述课程数据的教学数据的显示命令,所述显示命令包括所述课程数据;以及
多个学习装置,包括:
接收部件,被配置成从所述管理装置接收所述显示命令;
教学部件,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显示命令而在教学屏幕上显示所述教学数据;以及
笔记本部件,被配置成:
接收笔记本数据;以及
在笔记本屏幕上显示所述笔记本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管理装置还被配置成:
接收显示在所述笔记本屏幕上的所述笔记本数据;以及
显示所述笔记本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笔记本数据对应于所述教学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响应于所述显示命令在所述笔记本屏幕上显示所述笔记本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响应于用户输入在所述笔记本屏幕上显示所述笔记本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笔记本数据包括多个层。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笔记本数据的第一层包括格线。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笔记本数据的第二层包括从用户接收的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笔记本数据的第三层包括从所述管理装置接收的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笔记本部件还被配置成:
在所述笔记本屏幕上显示所述教学数据的至少一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部件还被配置成从所述管理装置接收禁止命令;以及
所述笔记本部件还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禁止命令而禁止用户输入。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教学部件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笔记本部件。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教学屏幕包括触摸屏幕。
2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笔记本屏幕包括触摸屏幕。
3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学习材料资源,被配置成与所述教学数据相关联地存储所述笔记本数据。
31.一种传送命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指定课程数据的用户输入;以及
向多个学习装置传送显示对应于所述课程数据的教学数据的命令,显示命令包括所述课程数据。
32.一种显示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管理装置接收包括课程数据的显示命令;
响应于所述显示命令而在教学屏幕上显示教学数据,所述教学数据对应于所述课程数据;
接收笔记本数据;以及
在笔记本屏幕上显示所述笔记本数据。
CN2011800588003A 2010-12-13 2011-12-06 学习系统和显示方法 Pending CN1032501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76631A JP5845573B2 (ja) 2010-12-13 2010-12-13 学習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方法
JP2010-276631 2010-12-13
PCT/JP2011/006830 WO2012081199A1 (en) 2010-12-13 2011-12-06 Study system and display metho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0197A true CN103250197A (zh) 2013-08-14

Family

ID=46244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88003A Pending CN103250197A (zh) 2010-12-13 2011-12-06 学习系统和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30252225A1 (zh)
EP (1) EP2652724A4 (zh)
JP (1) JP5845573B2 (zh)
CN (1) CN103250197A (zh)
TW (1) TW201237822A (zh)
WO (1) WO201208119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1189A (zh) * 2018-05-14 2019-11-22 朴蓍衍 电子学习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7257B2 (en) * 2012-01-02 2017-08-2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pdating document previews of embedded files
JP6044198B2 (ja) * 2012-09-05 2016-12-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WO2014078965A1 (en) 2012-11-22 2014-05-30 8303142 Canad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everal mobile devices simultaneously
JP6244647B2 (ja) * 2013-04-23 2017-12-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41060B2 (ja) * 2013-04-23 2017-12-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483210B (zh) * 2013-12-27 2015-05-01 Univ Chienkuo Technology Learning process output system
CN106779614A (zh) * 2016-12-28 2017-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学习监测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12714271A (zh) * 2021-03-24 2021-04-27 南京奥派信息产业股份公司 一种辅助教学视频处理技术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0397A (ja) * 2000-06-05 2001-12-21 Fuji Xerox Co Ltd 遠隔地用講座情報提示方法及び装置
KR20020030462A (ko) * 2000-10-17 2002-04-25 허권인 교재 전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5055700A (ja) * 2003-08-05 2005-03-0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表示装置、学習支援装置、表示プログラム、学習支援プログラム
JP2006127121A (ja) * 2004-10-28 2006-05-18 Sharp Corp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
JP2010191484A (ja) * 2009-02-13 2010-09-02 Osaka Prefecture Univ 授業計画支援システム
CN201628883U (zh) * 2010-01-29 2010-11-10 北京一跃骐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电子书阅读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6520A (en) * 1990-04-17 1993-01-05 Hamilton Eric R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al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JP3540187B2 (ja) * 1999-02-25 2004-07-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US6545669B1 (en) * 1999-03-26 2003-04-08 Husam Kinawi Object-drag continuity between discontinuous touch-screens
US20030179541A1 (en) * 2002-03-21 2003-09-25 Peter Sullivan Double screen portable computer
JP2004185292A (ja) * 2002-12-03 2004-07-02 Toshiba Corp 学習支援サービス装置、学習支援サービス端末、プログラム及び学習支援サービス方法
JP2004287076A (ja) * 2003-03-20 2004-10-14 Fuji Xerox Co Ltd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方法、表示プログラム
US20060147891A1 (en) * 2004-12-16 2006-07-06 Ricardo Dreyfous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lesson plan file compilation
JP4928738B2 (ja) * 2005-05-10 2012-05-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ータ再生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そ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2065809A1 (en) * 2007-11-22 2009-06-03 InfoDO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nnotation structure for web pag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notating web pages
US8866698B2 (en) * 2008-10-01 2014-10-21 Pleiades Publishing Ltd. Multi-display handheld device and supporting system
US20120231441A1 (en) * 2009-09-03 2012-09-13 Coaxis Ser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content collaboration
US9141513B2 (en) * 2009-10-01 2015-09-22 Kryterion, Inc. Maintaining a secure computing device in a test taking environment
US20120086658A1 (en) * 2010-10-08 2012-04-12 Payam Moradian Tablet computer with option for one or two scree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0397A (ja) * 2000-06-05 2001-12-21 Fuji Xerox Co Ltd 遠隔地用講座情報提示方法及び装置
KR20020030462A (ko) * 2000-10-17 2002-04-25 허권인 교재 전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5055700A (ja) * 2003-08-05 2005-03-0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表示装置、学習支援装置、表示プログラム、学習支援プログラム
JP2006127121A (ja) * 2004-10-28 2006-05-18 Sharp Corp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
JP2010191484A (ja) * 2009-02-13 2010-09-02 Osaka Prefecture Univ 授業計画支援システム
CN201628883U (zh) * 2010-01-29 2010-11-10 北京一跃骐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电子书阅读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1189A (zh) * 2018-05-14 2019-11-22 朴蓍衍 电子学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52724A1 (en) 2013-10-23
TW201237822A (en) 2012-09-16
EP2652724A4 (en) 2015-11-25
US20130252225A1 (en) 2013-09-26
US20160240092A1 (en) 2016-08-18
WO2012081199A1 (en) 2012-06-21
JP5845573B2 (ja) 2016-01-20
JP2012127989A (ja) 201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0197A (zh) 学习系统和显示方法
CN103280128A (zh) 服务器、学习终端设备以及学习内容管理方法
CN103426132A (zh) 用于交互式班级支持和教育管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Juan et al. Teaching Mathematics Online: Emergent Technologies and Methodologies: Emergent Technologies and Methodologies
JP5857428B2 (ja) 情報表示装置、サーバ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025393A (ja) 教育指導支援装置、教育指導支援方法及び教育指導支援プログラム
JP2012196847A (ja) 電子黒板、生徒端末、サーバ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12929A (ja) プレゼンテ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oyce et al. Interactive online tools for enhancing student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remote sensing
JP6499445B2 (ja) 教習情報管理サーバ
US20150325141A1 (en) Touch-centric Learning and Research System
JP6319274B2 (ja) 学習システム、端末管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226186A (ja) 授業支援システム、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76190A (ja) 携帯通信端末を用いた学習評価支援システム
JP2016091347A (ja) 手書き文字管理システム、手書き文字管理方法、および手書き文字管理プログラム
Romig Should geography educators adopt electronic textbooks?
Meletiou-Mavrotheris Integrating touch-enabled and mobile devices into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education
JP2000113036A (ja) 学習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スケジュール設定装置
Strain et al. A simple computer application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nifer Genera
JP6333006B2 (ja) タブレット型端末、学習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学習支援方法
JP2018077473A (ja) 情報表示装置
KR20140134075A (ko) 학습 관리 서버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법
Sack et al. Labster
KR20180072130A (ko) 독학 지도용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을 수록한 컴류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 매체
JP6233435B2 (ja) 電子黒板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