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1721A -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1721A
CN103241721A CN2013101759700A CN201310175970A CN103241721A CN 103241721 A CN103241721 A CN 103241721A CN 2013101759700 A CN2013101759700 A CN 2013101759700A CN 201310175970 A CN201310175970 A CN 201310175970A CN 103241721 A CN103241721 A CN 103241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ite
carbon nanotube
preparation
carbon
graph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759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1721B (zh
Inventor
刘立伟
郭玉芬
高嵩
李伟伟
魏相飞
陈明亮
徐建宝
廖书田
朱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raphene Nan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1759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417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41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1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1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17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取主要由石墨粉末与催化剂前驱体形成的石墨插层物置于适合生长碳纳米管的环境中,直至制得目标产物;所述催化剂前驱体包括能够在高温封闭环境中插入石墨层中形成石墨插层物,并且能够在适合生长碳纳米管的环境中分解生成用以促使碳纳米管生长的催化剂的材料。优选的,该方法还可包括:将石墨粉末与催化剂前驱体混合后置于高温封闭环境中,获得石墨插层物。本发明工艺简单,可低成本、快速、大量获得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粉末,有利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材料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新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新兴的纳米碳材料,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引起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他具有独特的二维晶体结构和极高的电荷迁移速率,同时它还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性质稳定、高透光性、高机械强度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材料之一。碳纳米管也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纳米尺度的一维碳材料,拥有完整的分子结构,有着和石墨烯相似的很多优越的电学和机械性能。将前述两种材料复合起来会产生很多的优势,如:碳纳米管可以改善石墨烯连接之间的电子输运,石墨烯增加了碳管的导电通路,使导电性大幅提高;碳纳米管形成网络结构,可以增大复合体系透光性;碳管可以填充石墨烯的空隙,增大材料密度和空间占有率,利于提高锂电池的体积容量;碳纳米管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容量,石墨烯改善循环稳定性;合理调配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之间的比例,可以直接调节复合体系的性能。例如,2003年Weber等(J Appl Polym Sci.,2003,88,112.)提出将碳纤维和石墨复合起来提高材料整体的热导率,2008年Mo Song等(Adv.Mater.2008,20,1706)将碳纳米管和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复合制备透明导电膜提高材料的透明导电特性。 
近年来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复合的方法和应用的文章和报道很多,其主要方法包括直接超声分散复合,以及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在石墨烯薄膜基底上生长碳纳米管。但是其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采用氧化还原石墨烯(rGO)与碳管复合,由于rGO本身结构受到破坏,导电性差,不利于整个体系的导电性;而采用超声分散的,对比例的控制无法精确,且二者复合不会非常紧密; 又及,采用CVD法生长,无法得到混合体系的粉末,产量低且成本高昂,对推广这种材料的应用有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新型制备方法,其能实现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低成本、快速、大量制备,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取主要由石墨粉末与催化剂前驱体形成的石墨烯催化剂复合体系(主要为石墨插层物)置于适合生长碳纳米管的环境中,直至制得目标产物;所述催化剂前驱体包括能够在高温封闭环境中插入石墨层中形成石墨插层物,并且能够在适合生长碳纳米管的环境中分解生成用以促进碳纳米管生长的催化剂的材料。 
作为其中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该方法包括:将石墨粉末与催化剂前驱体混合后置于高温封闭环境中,获得石墨插层物。 
所述催化剂前驱体可选用但不限于金属化合物,所述金属化合物可选用但不限于氯化镍、氯化钴、氯化铁、氯化铜、氯化锰、氯化铝等。 
作为其中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石墨插层物的制备工艺包括:将石墨粉末与催化剂前驱体混合后置于密闭的钛釜或者金釜中,控制温度为200-800℃,反应时间在5h以上,获得石墨插层物。 
在所述石墨插层物的制备工艺中,反应时间控制在5-72h。 
作为其中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适合生长碳纳米管的环境包括:在碳纳米管的生长气氛中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在500-1500℃,生长时间在1分钟以上。 
作为其中较为优选的具体应用方案之一,所述碳纳米管的生长气氛包括:0-1000sccm碳源气体,10-1000sccm氢气,0-1000sccm惰性气体,且控制生长压力为1-800torr。 
所述碳源包括液相或者气相碳源,所述液相碳源包括甲醇、乙醇、丙醇或芳香烃,所述气相碳源包括甲烷、乙炔、乙烯、乙烷、丙烷、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所述石墨粉末的来源可选自但不限于普通天然石墨、鳞片石墨、粉状石墨或高定向裂解石墨。 
所述石墨插层物的阶数为1-20阶。 
本发明利用催化剂前驱体均匀的插入石墨片层之中,从而获得均匀担载催化剂的复合体系粉体,亦可认为是石墨插层物,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同步实现碳纳米管的生长和石墨片层的撑开,从而获得复合体系粉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至少在于:制备过程中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一步合成,没有引入任何含氧官能团,低缺陷,成本低,产量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完全1阶插层石墨和石墨的XRD对比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扫描电镜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 
概括的讲,该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石墨催化剂前驱体复合粉末制备,2)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的一步生长制备。当然,还可进一步包括:3)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后处理。 
更具体的讲,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取主要由石墨粉末与催化剂前驱体形成的石墨插层物置于适合生长碳纳米管的环境中,直至制得目标产物;所述碳纳米管生长的催化剂前驱体能够在所述高温封闭环境中插入石墨层中形成石墨插层物,并且在适合生长碳纳米管的环境中能够分解生成碳纳米管生长的催化剂。 
其中,石墨插层物可以通过采用化学插层法制备,当然亦可采用气相插层、熔盐法插层、电化学插层等方法制备。 
在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碳纳米管时,可以无需引入任何碳源,而直接以石墨作为碳源进行生长,也可以引入液相或者气相碳源进行生长,其中液相碳源可选自甲醇,乙醇,丙醇,芳香烃及其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气相碳源可选自甲烷,乙炔,乙烯,乙烷,丙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其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碳纳米管时亦可以得到金属颗粒均匀的分散在石墨烯层上的粉末。 
又,本发明所获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为碳纳米管夹在石墨烯层之间,阻止石墨烯层的重新堆垛,而石墨烯间隔开碳纳米管,防止碳纳米管之间的相互交缠,其具有有极好的导电性能,可以用作导电添加剂,能量存储活性材料,导热添加剂,打印墨水,透明导电膜等。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较为优选的具体应用方案,其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石墨插层物(亦称石墨催化剂前驱体复合粉末)制备:将石墨粉末与所选用的催化剂前驱体按一定的质量比加入到钛釜或者金釜中,密封后,整体置于高温环境中,反应一定的时间。 
(2)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的一步生长制备,将制得的石墨插层物加入到石英管中,通入碳纳米管的生长气氛。把管式炉加热到高温,然后快速打开炉门,把石英管迅速放置到高温区,待温度恢复到设定温度后,开始计时生长。 
(3)生长过程中,一边形成催化剂颗粒,一边催化生长碳纳米管,一边剥离形成石墨烯,整个体系一步原位合成,可制备大量复合粉体,即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 
(4)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后处理,当上一步反应完成后,将所得的粉末加入到浓盐酸溶液中浸泡,然后超声,将复合体系内的催化剂颗粒去除,过滤洗涤多遍至pH值为7,然后将粉末干燥,即可大量获得较为纯净的高质量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 
又及,在前述方法中,通过控制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比例,可获得不同产物,从而实现材料的不同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若干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称取500mg鳞片石墨(7-10μm),3g无水FeCl3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分开后置于50ml的钛釜中。并将其置于500℃的烘箱中反应24h。 
将获得的粉末用稀盐酸清洗掉表面吸附的三氯化铁,过滤干燥得到催化剂前驱体插层石墨(其XRD图参加图2)。 
将制得的石墨插层物粉末加入到石英管中,在室温的条件下通入氩气,氢气和乙炔气体的流量分别为500sccm、100sccm和40sccm。把管式炉加热到900℃后,快速打开炉门,把石英管迅速放置到管式炉上,把插层石墨粉体置于高温区,这时会有大量的氯化铁气化分解,由于有氢气的存在,会迅速形成Fe颗粒均匀分散到石墨层中,这时由于有气体碳源的存在,铁颗粒会催化生长碳纳米管,形成的碳纳米管会进一步剥离石墨层,形成薄层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粉末。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后处理,当上一步反应完成后,将所得的粉末加入到浓盐酸溶液中浸泡1小时,然后超声1小时,将复合体系的催化剂颗粒充分去除掉,过滤洗涤多次至pH值为7,然后将粉末干燥,即可大量获得较为纯净的高质量碳纳米材料复合体系,其形态可参阅图3和4。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催化剂前驱体选用无水氯化镍,插层温度为800℃,插层时间变为48小时。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将CVD生长过程中的碳源进行修改,生长碳纳米管的碳源变为甲烷、乙烯或者液体碳源(甲醇、乙醇等)或固体碳源(直接以石墨基底为碳源),所用的液体碳源由氩气带入反应气氛中,进行碳纳米管的生长。最终均可以得到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复合粉末。 
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将CVD生长过程中的生长温度进行调整,生长温度由500℃到1000℃逐渐变化,生长的碳纳米管的数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数量逐渐变多。 
以上说明,及在图纸上所示的实施例,不可解析为限定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里持有相同知识者可以将本发明的技术性思想以多样的形态改良变更,这样的改良及变更应理解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主要由石墨粉末与催化剂前驱体形成的石墨插层物置于适合生长碳纳米管的环境中,直至制得目标产物;所述催化剂前驱体包括能够在高温封闭环境中插入石墨层中形成石墨插层物,并且能够在适合生长碳纳米管的环境中分解生成用以促进碳纳米管生长的催化剂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石墨粉末与催化剂前驱体混合后置于高温封闭环境中,使催化剂前驱体插入石墨层,获得石墨插层物石墨插层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前驱体包括金属化合物,所述金属化合物包括氯化镍、氯化钴、氯化铁、氯化铜、氯化锰或氯化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插层物的制备工艺包括:将石墨粉末与催化剂前驱体混合后置于密闭的钛釜或者金釜中,控制温度为200-800℃,反应时间在5h以上,获得石墨插层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石墨插层物的制备工艺中,反应时间控制在5-7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合生长碳纳米管的环境包括:在碳纳米管的生长气氛中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在500-1500℃,生长时间在1分钟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的生长气氛包括:0-1000sccm碳源气体,10-1000sccm氢气,0-1000sccm惰性气体,且控制生长压力为1-800torr。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包括液相或者气相碳源,所述液相碳源包括甲醇、乙醇、丙醇或芳香烃,所述气相碳源包括甲烷、乙炔、乙烯、乙烷、丙烷、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粉末的来源包括普通天然石墨、鳞片石墨、石墨粉体或高定向裂解石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插层物的阶数为1-20阶。
CN201310175970.0A 2013-05-13 2013-05-13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2417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5970.0A CN103241721B (zh) 2013-05-13 2013-05-13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5970.0A CN103241721B (zh) 2013-05-13 2013-05-13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1721A true CN103241721A (zh) 2013-08-14
CN103241721B CN103241721B (zh) 2014-12-03

Family

ID=48921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5970.0A Active CN103241721B (zh) 2013-05-13 2013-05-13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41721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6688A (zh) * 2013-09-18 2014-01-0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制备碳系三元网络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4036878A (zh) * 2014-06-24 2014-09-1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三维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36117A (zh) * 2015-09-08 2015-11-1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层石墨烯-多壁纳米碳管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9672A (zh) * 2016-09-30 2017-05-10 潍坊昊晟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8375A (zh) * 2019-11-07 2020-02-18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导电液的制备方法、装置及导电液
CN110835098A (zh) * 2018-08-16 2020-02-25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氮化硼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61858A (zh) * 2020-10-14 2021-01-22 北京中博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10204A (zh) * 2021-02-05 2021-03-16 宁波埃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8654A (zh) * 2021-07-27 2021-10-08 深圳齐锂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支撑的石墨烯复合层状导电剂
CN115216061A (zh) * 2022-07-20 2022-10-21 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螺旋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82950A (zh) * 2022-08-05 2022-11-0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原位催化生长碳基杂化海绵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4579A (ja) * 2003-01-20 2004-08-12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巻回型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1734650A (zh) * 2009-12-23 2010-06-16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30913A (zh) * 2010-12-30 2012-07-04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95613A (zh) * 2011-05-27 2012-11-28 清华大学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4579A (ja) * 2003-01-20 2004-08-12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巻回型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1734650A (zh) * 2009-12-23 2010-06-16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30913A (zh) * 2010-12-30 2012-07-04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95613A (zh) * 2011-05-27 2012-11-28 清华大学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6688A (zh) * 2013-09-18 2014-01-0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制备碳系三元网络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3496688B (zh) * 2013-09-18 2015-08-0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制备碳系三元网络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4036878A (zh) * 2014-06-24 2014-09-1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三维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36878B (zh) * 2014-06-24 2018-02-27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三维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36117A (zh) * 2015-09-08 2015-11-1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层石墨烯-多壁纳米碳管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6117B (zh) * 2015-09-08 2017-03-2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层石墨烯‑多壁纳米碳管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9672A (zh) * 2016-09-30 2017-05-10 潍坊昊晟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35098A (zh) * 2018-08-16 2020-02-25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氮化硼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35098B (zh) * 2018-08-16 2023-10-3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氮化硼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8375A (zh) * 2019-11-07 2020-02-18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导电液的制备方法、装置及导电液
CN112261858A (zh) * 2020-10-14 2021-01-22 北京中博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10204A (zh) * 2021-02-05 2021-03-16 宁波埃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10204B (zh) * 2021-02-05 2021-04-20 宁波埃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8654A (zh) * 2021-07-27 2021-10-08 深圳齐锂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支撑的石墨烯复合层状导电剂
CN113488654B (zh) * 2021-07-27 2022-04-19 深圳齐锂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支撑的石墨烯复合层状导电剂
CN115216061A (zh) * 2022-07-20 2022-10-21 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螺旋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82950A (zh) * 2022-08-05 2022-11-0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原位催化生长碳基杂化海绵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282950B (zh) * 2022-08-05 2023-05-2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原位催化生长碳基杂化海绵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1721B (zh)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1721B (zh)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
CN103192072B (zh) 薄层石墨烯/金属粉体复合结构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407985B (zh) 一种杂原子掺杂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6083624B2 (ja) 炭素ナノチューブ集合体のバルク密度の調節方法
CN103773985B (zh) 一种高效原位制备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KR101456904B1 (ko) 탄소 재료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765713B (zh)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三明治结构材料的快速制备方法
Shi et al. In situ fabrication of dual coating structured SiO/1D-C/aC composite as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by fluidized b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JP6191068B2 (ja) バルク密度が調節された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凝集体の製造方法
CN102383071B (zh) 一种原位反应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2502593A (zh) 一种石墨烯、掺杂石墨烯或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626172A (zh) 一种高导热石墨纸的制备方法
CN103145117B (zh) 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03288072A (zh) 铁填充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反应装置
CN101302006A (zh) 管壁层数可控的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CN102330069A (zh) 一种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CN102923686A (zh) 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well aligned-carbon nanotube arrays onto conductive carbon-black layer/carbon paper substrate with enhanced discharge capacity for Li–air batteries
CN106458590A (zh) 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和设备
CN112209335B (zh) 一种提高纳米材料储氢性能的方法
Yuan et al. Direct growth of vertically well-aligned carbon nanotube arrays on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of ZnO films
CN112573505A (zh) 一种制备MXene/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1890502B (zh) 镍催化原位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碳纳米管/镁复合粉末的方法
CN109244432A (zh) 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9573982A (zh) 一种三维结构碳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18

Address after: 215123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if waterway No. 398

Patentee after: Suzhou Naf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5,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alone Lake University District, if the waterway 398

Patentee before: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Tech and Bionics (SINANO),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02

Address after: 215000 room 103, NW-07 building, Suzhou Nancheng City, 99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Suzhou Graphene Nan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123 No. 398 Shui Shui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uzhou Naf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