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2560A - 一种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2560A
CN103232560A CN201310152400XA CN201310152400A CN103232560A CN 103232560 A CN103232560 A CN 103232560A CN 201310152400X A CN201310152400X A CN 201310152400XA CN 201310152400 A CN201310152400 A CN 201310152400A CN 103232560 A CN103232560 A CN 103232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vinyl chloride
high porosity
production method
agent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24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玉霞
田爱娟
赵金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otia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otia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otia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otia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524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25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2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25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是将除盐水、氯乙烯、分散剂、引发剂、pH值调节剂和功能助剂加入密闭的聚合釜内进行聚合反应,待聚合压力降到一定值时,加入消泡剂和终止剂,结束聚合反应,经气提、干燥即可获得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本发明聚氯乙烯树脂的特点是采用在聚合体系中加入疏松剂作为功能助剂,树脂具有颗粒均匀规整,孔隙率高。将本发明树脂与聚氯乙烯糊树脂经一定的复配比例,使增塑糊粘度增加,在加工时增塑糊可附着在基层表面,蘸塑时,不易透过基层和不易使增塑糊随重力而流淌,可有效地改善糊树脂的加工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糊树脂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糊树脂加工中添加该种树脂形成高粘度的增塑糊。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糊树脂与增塑剂、辅助增塑剂、稀释剂、稳定剂、功能助剂等一起搅拌、混合、挤出,再采取烧结的方法进行加工或形成溶胶经过蘸塑、涂拟模塑、回转、筛分及涂胶的各种工序,加热溶胶化的方法进行加工。一般糊树脂是用微悬浮聚合或乳液聚合法制成的,前一种制的树脂的粒径为0.1~3μm的多分散粒径分布,后一种方法粒径在0.1~3μm之间的多个单分散粒径分布的粒子组合构成。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的粒径比糊树脂粒径大,一般具有20~50μm。当聚氯乙烯糊树脂与增塑剂配以适当比例的高孔隙率聚氯乙烯后,由于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颗具有高孔隙,在配置增塑糊时,可吸收部分增塑剂,使增塑糊粘度增加,从而改善了糊树脂的加工性能能。
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其粒子具有很高的孔隙率,与增塑剂具有适宜的亲和性,具有吸附增塑剂使增塑糊的粘度增加,与粒径较小的糊树脂混合后具有良好的颗粒间的空隙填充,经加工后使糊制品获得优良的机械强度和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公开一种高孔隙率聚氯乙烯生产方法,解决生产工艺和配方上的存在的技术缺陷,糊树脂加工时的特殊需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孔隙率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将除盐水、氯乙烯、分散剂、引发剂、PH值调节剂和疏松剂加入密闭的聚合釜内,在聚合釜搅拌转速120~340rpm、聚合温度为35~64℃下进行聚合反应,待聚合压力降0.1~0.3Mpa时,加入终止剂和消泡剂,结束聚合反应,经气提、离心、气流干燥、旋风干燥和布袋除尘器,即可获得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的成品。
其中聚合各组分质量的百分比以氯乙烯单体加入量为100计。
除盐水:100~200
分散剂:0.005~0.5
疏松剂:10-6~10-5
引发剂:10-4~10-3
PH值调节剂:10-5~10-3
终止剂:10-8~10-4
消泡剂:10-8~10-4
所述的分散剂为纤维素醚类,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可以单独或几种复合使用。
所述的疏松剂为SP-40、SP-60、十六烷基硫酸钠、十八烷基硫酸钠、二辛基琥珀酸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所述的引发剂包括通用的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己脂)、过氧化新葵酸异丙苯脂、过氧化新葵酸-2,4,4-三甲基戊脂、过氧化二碳酸双丁酯、过氧化双(3,3,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异丁酸特丁酯、过氧化二月桂酰,可单独或复合使用。
PH值调节剂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铵、氨水。
所述的终止剂为丙酮缩氨基硫尿和双酚A混合物。
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氧烷溶液。
所述的聚合釜、气提、离心、气流干燥、旋风干燥和布袋除尘器均为通用设备,特别是采用了布袋除尘器有效地防止物料外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法生产的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结构疏松度、树脂的颗粒平均粒径小于30~50μm、粒度分布集中、颗粒均匀规整、吸收率在25~45g/100g之间、表观密度在0.25~0.45g/ml之间。生产工艺和配方较为合理,采用在聚合体系中加入疏松剂作为功能助剂,生产的出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品质较高,可以满足糊树脂加工领域的特殊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施实例1
在密闭的聚合釜加入7.3m3的除盐水、4.7m3的氯乙烯单体、13kg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kg碳酸氢铵、1.7kg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己脂)和过氧化双(3,3,5-三甲基己酰)及3g的二辛基琥珀酸苯磺酸钠、加入聚合釜内,在200rpm搅拌转速、44℃下进行聚合反应,在聚合压力降0.15MPa时,加入0.002kg丙酮缩氨基硫尿和0.003m3有机硅氧烷乳液。即可得到聚氯乙烯悬浮浆料,浆料经气提、离心、气流干燥、旋风干燥和布袋除尘,即可获得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成品。成品经采用---标准测试,其结果见表1。
施实例2
聚合釜加入7.5m3的除盐水、4.5m3的氯乙烯单体、10.5kg的甲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等、0.005m3氨水、2.25kg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己脂)及12g的SP-4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聚合釜内,在230rpm搅拌转速、44℃下进行聚合反应,在聚合压力降0.15MPa时,,加入0.002kg丙酮缩氨基硫尿和0.003m3有机硅氧烷乳液。即可得到聚氯乙烯悬浮浆料,浆料经气提、离心、气流干燥、旋风干燥和布袋除尘,即可获得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成品。成品经采用---标准测试,其结果见表1。
施实例3
聚合釜加入7.5m3的除盐水、4.5m3的氯乙烯单体、10kg的甲基纤维素、5kg碳酸氢纳、1.85kg的过氧化二碳酸双丁酯及18g的十八烷基硫酸钠,加入聚合釜内,在250rpm搅拌转速、44℃下进行聚合反应,当聚合压力降0.15MPa时,加入0.002kg丙酮缩氨基硫尿和0.003m3有机硅氧烷乳液。即可得到聚氯乙烯悬浮浆料,浆料经气提、离心、气流干燥、旋风干燥和布袋除尘,即可获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成品。成品经采用---标准测试,其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例 表观密度,g/ml 吸收率,g/100g 平均粒径μm
实施例1 0.51 24 31.22
实施例2 0.39 36 33..17
实施例3 0.31 40 29.12
实施例1中表观密度偏高,超出0.25~0.45g/ml的范围。
表2:
实施例 蘸塑时透过基层情况 挂糊流淌情况 吸收率,g/100g
实施例1 透过 有少量流淌 24
实施例2 无透过 无流淌 36
实施例3 无透过 无流淌 40
实施例1中蘸塑时透过基层现象和挂糊有流淌现象。
实施例1中与专利要求的操作条件相同,与专利所要求有的聚合组分有所不同是:
聚合各组分质量的百分比以氯乙烯单体加入量为100计。
除盐水:155
分散剂:0.03
疏松剂:6.9×10-7
引发剂:3.9×10-4
PH值调节剂:1.2×10-4
终止剂:4.8×10-4
消泡剂:6.9×10-5
在密闭的聚合釜加入7.3m3的除盐水、4.7m3的氯乙烯单体、13kg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kg碳酸氢铵、1.7kg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己脂)和过氧化双(3,3,5-三甲基己酰)及3g的二辛基琥珀酸苯磺酸钠、加入聚合釜内,在200rpm搅拌转速、44℃下进行聚合反应,在聚合压力降0.15MPa时,加入0.002kg丙酮缩氨基硫尿和0.003m3有机硅氧烷乳液。即可得到聚氯乙烯悬浮浆料,浆料经气提、离心、气流干燥、旋风干燥和布袋除尘,即可获得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成品。
实施例2中与专利要求的操作条件和专利所要求有的聚合组分相同时:
聚合各组分质量的百分比以氯乙烯单体加入量为100计。
除盐水:181
分散剂:0.0025
疏松剂:2.9×10-6
引发剂:5.4×10-4
PH值调节剂:2.4×10-5
终止剂:4.6×10-5
消泡剂:7.2×10-5
聚合釜加入7.5m3的除盐水、4.5m3的氯乙烯单体、10.5kg的甲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等、0.005m3氨水、2.25kg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己脂)及12g的SP-4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聚合釜内,在230rpm搅拌转速、44℃下进行聚合反应,在聚合压力降0.15MPa时,,加入0.002kg丙酮缩氨基硫尿和0.003m3有机硅氧烷乳液。即可得到聚氯乙烯悬浮浆料,浆料经气提、离心、气流干燥、旋风干燥和布袋除尘,即可获得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成品。
实施例3中与专利要求的操作条件和专利所要求有的聚合组分相同时:
聚合各组分质量的百分比以氯乙烯单体加入量为100计。
除盐水:167
分散剂:0.0024
疏松剂:4.35×10-6
引发剂:4.33×10-4
PH值调节剂:1.2~10-3
终止剂:4.6×10-7
消泡剂:7.2×10-7
聚合釜加入7.5m3的除盐水、4.5m3的氯乙烯单体、10kg的甲基纤维素、5kg碳酸氢纳、1.85kg的过氧化二碳酸双丁酯及18g的十八烷基硫酸钠,加入聚合釜内,在250rpm搅拌转速、44℃下进行聚合反应,当聚合压力降0.15MPa时,加入0.002kg丙酮缩氨基硫尿和0.003m3有机硅氧烷乳液。即可得到聚氯乙烯悬浮浆料,浆料经气提、离心、气流干燥、旋风干燥和布袋除尘,即可获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成品。

Claims (8)

1.一种高孔隙率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将除盐水、氯乙烯、分散剂、引发剂、PH值调节剂和疏松剂加入密闭的聚合釜内,在聚合釜搅拌转速120~340rpm、聚合温度为35~64℃下进行聚合反应,待聚合压力降0.1~0.3Mpa时,加入终止剂和消泡剂,结束聚合反应,经气提、离心、气流干燥、旋风干燥和布袋除尘器,即可获得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的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孔隙率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其中聚合各组分质量的百分比以氯乙烯单体加入量为100计:
除盐水:100~200
分散剂:0.005~0.5
疏松剂:10-6~10-5
引发剂:10-4~10-3
PH值调节剂:10-5~10-3
终止剂:10-8~10-4
消泡剂:10-8~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孔隙率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散剂为纤维素醚类,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可以单独或几种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孔隙率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疏松剂为SP-40、SP-60、十六烷基硫酸钠、十八烷基硫酸钠、二辛基琥珀酸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孔隙率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引发剂包括通用的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己脂)、过氧化新葵酸异丙苯脂、过氧化新葵酸-2,4,4-三甲基戊脂、过氧化二碳酸双丁酯、过氧化双(3,3,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异丁酸特丁酯、过氧化二月桂酰,可单独或复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孔隙率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PH值调节剂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铵、氨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孔隙率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终止剂为丙酮缩氨基硫尿和双酚A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孔隙率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氧烷溶液。
CN201310152400XA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32325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2400XA CN103232560A (zh)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2400XA CN103232560A (zh)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2560A true CN103232560A (zh) 2013-08-07

Family

ID=4888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2400XA Pending CN103232560A (zh)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256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1386A (zh) * 2017-06-16 2017-09-08 唐山三友氯碱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产聚氯乙烯糊树脂的方法及反应回收装置
CN108976335A (zh) * 2017-05-31 2018-12-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孔隙率pvc树脂的生产方法
CN113372480A (zh) * 2021-06-10 2021-09-10 泰州市正大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黏数氯醋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5449003A (zh) * 2021-06-09 2022-12-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皮膜含量和孔隙均匀pvc树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7545A (zh) * 2004-07-30 2005-08-24 上海天原集团天原化工有限公司 医用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1638449A (zh) * 2008-07-30 2010-02-03 沈阳欧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粘度聚氯乙烯糊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12150A (zh) * 2009-11-22 2010-08-25 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中低聚合度蓄电池隔板专用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
CN101851309A (zh) * 2010-05-18 2010-10-06 武汉祥龙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铅酸蓄电池隔板的聚氯乙烯粉末生产方法
CN102432719A (zh) * 2011-11-27 2012-05-02 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密度聚氯乙烯掺混树脂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7545A (zh) * 2004-07-30 2005-08-24 上海天原集团天原化工有限公司 医用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1638449A (zh) * 2008-07-30 2010-02-03 沈阳欧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粘度聚氯乙烯糊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12150A (zh) * 2009-11-22 2010-08-25 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中低聚合度蓄电池隔板专用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
CN101851309A (zh) * 2010-05-18 2010-10-06 武汉祥龙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铅酸蓄电池隔板的聚氯乙烯粉末生产方法
CN102432719A (zh) * 2011-11-27 2012-05-02 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密度聚氯乙烯掺混树脂的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蔡启振: "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颗粒形成历程-初级粒子成长和孔隙的形成", 《自然科学进展》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6335A (zh) * 2017-05-31 2018-12-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孔隙率pvc树脂的生产方法
CN108976335B (zh) * 2017-05-31 2021-06-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孔隙率pvc树脂的生产方法
CN107141386A (zh) * 2017-06-16 2017-09-08 唐山三友氯碱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产聚氯乙烯糊树脂的方法及反应回收装置
CN115449003A (zh) * 2021-06-09 2022-12-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皮膜含量和孔隙均匀pvc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5449003B (zh) * 2021-06-09 2023-12-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皮膜含量和孔隙均匀pvc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3372480A (zh) * 2021-06-10 2021-09-10 泰州市正大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黏数氯醋树脂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2560A (zh) 一种高孔隙率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
CN101805472B (zh) 一种用于管材的再生hdpe粒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66231B (zh) 羟基化聚氯乙烯共聚树脂的合成方法
CN103554632B (zh) 一种高强度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7648A (zh) 一种保坍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低温快速制备方法
CN102851998A (zh) 环保型pvc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5585A (zh) 一种在酸性介质中制备氯化聚乙烯的方法
CN103554558A (zh) 一种利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橡胶接枝改性陶土增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27773A (zh) 一种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及制备方法
CN109957055B (zh) 用于制备劳保手套浸渍层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
CN105367956A (zh) 一种抗菌耐老化改性氟橡胶复合材料
CN106854251B (zh) 一种高固含量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5107A (zh) 一种环保耐磨抗压pvc管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1560A (zh) 氯化聚氯乙烯管材
CN108677552A (zh) 一种聚氯乙烯人造革用泡沫材料
CN101851309B (zh) 一种用于制备铅酸蓄电池隔板的聚氯乙烯粉末生产方法
CN101665548A (zh) 超低聚合度的pvc树脂及其生产方法
CN109206709B (zh) 用于3d打印的含氟化石墨烯改性的粉末橡胶聚乙烯混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115507A (zh) 一种pvb树脂粉及其环保半连续型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9988352A (zh) 一种防开裂保温聚乙烯输水管
CN102432719A (zh) 一种低密度聚氯乙烯掺混树脂的生产方法
CN107151280A (zh) 一种悬浮法制备聚氯乙烯的合成工艺
CN101812148B (zh) 中等聚合度蓄电池隔板专用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
CN109233152B (zh) 一种表面处理碳酸钙补强pvc地板砖生产工艺
CN106432555A (zh) 一种糊粘度低的聚氯乙烯糊状树脂pb128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