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7295B - 蓄电元件、金属零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蓄电元件、金属零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7295B
CN103227295B CN201310017652.1A CN201310017652A CN103227295B CN 103227295 B CN103227295 B CN 103227295B CN 201310017652 A CN201310017652 A CN 201310017652A CN 103227295 B CN103227295 B CN 103227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t
charge storage
storage element
metal parts
barrel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76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7295A (zh
Inventor
白石悠
伊藤瞬
入江诚
入江诚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27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7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7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7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08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01G11/82Fixing or assembling a capacitive element in a housing, e.g. mounting electrodes, current collectors or terminal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10Housing; Encapsulation
    • H01G2/106Fixing the capacitor in a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4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8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the sealing members being arranged between the lid and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66Current collectors
    • H01G11/70Current col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4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蓄电元件,其将对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塑性加工而形成突起部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确保突起部以及其附近的构造性强度。蓄电元件(100)将具有从金属制的板状部件的板面立起的突起部(2b)的金属零件(2)作为框体(101)的一部分,突起部(2b)在立起方向前端侧具有筒形状的筒形状部(22)以及在所述立起方向上从金属零件(2)的所述板面至筒形状部(22)的实心的柱状的底座部(21)。

Description

蓄电元件、金属零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加工形成有从金属制的板状部件的板面立起的突起部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的蓄电元件、该金属零件自身、以及将从板状部件的板面立起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的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突起部的金属零件被应用于各种用途中。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利用突起部对金属零件和其他的部件定位并固定等。
在金属制的板状的部件上形成突起部的情况下,形成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的实心的突起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40928号公报
但是,在令突起部的整体为实心的结构中,突起部自身的机械强度强,外力作用在突起部上的情况下的耐性高,但是,用于形成突起部的加工并不容易。此外,在突起部形成后为了与其他零件的装配等而想要进一步对突起部变形加工的情况下,其加工处理也不容易。
为了容易进行突起部的加工,考虑利用冲压加工等将突起部整体形成为筒状,但是,这意味着突起部的机械强度的下降。
此外,当利用塑性变形在板状部件上形成实心的突起部时,由于板状部件的板厚的一部分被利用于突起部的形成,所以还存在板状部件的机械强度下降的顾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的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元件,其可以进行突起部的简单的加工形成,同时以可以确保突起部及其周围足够的强度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蓄电元件,将具有从金属制的板状部件的板面立起的突起部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具有:
筒形状的筒形状部,其配置于与所述板面交叉的方向即立起方向的前端侧;以及
筒状的底座部,其在所述立起方向上配置于从所述金属零件的所述板面至所述筒形状部的范围,且为实心的柱状或者具有比所述筒形状部的壁厚更厚的壁厚。
即,以在板状部件上形成突起部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在使其他的部件和突起部卡合并使用的情况下,外力沿突起部的形成面作用,从而由突起部的根部分支承该外力的情况很多。
因此,通过将突起部的根部分形成为实心的柱状、或者作为壁厚很厚的筒状的底座部而形成,从而确保突起部的在根部分处的强度。
另一方面,在不一定需要支承外力的突起部的立起方向前端侧,形成具有中空部的筒形状的筒形状部,容易进行用于形成突起部的加工或突起部形成后的变形加工。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底座部和所述筒形状部的外形一致,所述底座部和所述筒形状部的中心轴一致。
即,通过筒形状部确保突起部的高度,可以确保与其他的零件装配时等的加工的容易性。此外,由实心的底座部确保支承强度。
此外,可以是在所述立起方向上,所述突起部的壁厚以从所述突起部的基端侧向前端侧递减的状态形成。
因此,上述突起部的基端侧部位与前端侧部位的筒形状部相比壁厚更厚,作为上述底座部而起作用,确保上述突起部的强度。
此外,所述蓄电元件可以具有有底的凹部,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金属零件的与所述突起部的形成面相反一侧的面上,且形成于在所述立起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突起部的形成位置重复的位置上。
即,通过是在与突起部的形成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具有凹部的形状,在通过对板状部件的塑性加工来形成突起部的情况下,可以将该凹部作为成为突起部的部分的材料的供应源。
进而,通过令上述凹部有底,在突起部的形成位置金属零件的表面侧和背面侧不贯通,形成切断金属零件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通气的壁体。这在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而形成气密容器的情况等、想要切断金属零件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通气的用途中尤其适合。
此外,可以是所述凹部的底面比所述板状部件的所述突起部的形成面更靠所述立起方向前端侧。
即,在通过塑性加工形成上述突起部的情况下,令作为上述突起部的材料供应源的凹部的深度变深,则容易确保形成上述突起部的材料。
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适当地设定凹部的宽度,也可以将以凹部的侧面和上述突起部的侧面为两侧面的上述突起部的壁的壁厚设定为具有充分的强度的壁厚。
此外,可以是在所述立起方向观察下,所述凹部在比所述突起部的形成范围更广的范围内形成。
即,通过在宽广的范围内确保作为形成突起部用的材料的供应源的凹部,可以充分地确保突起部的大小。
此外,所述凹部的深度优选不足所述金属零件的板厚的一半。
由此,可以充分确保从凹部的底面至突起部的根部的金属零件的一部分即壁体的厚度,并且可以在高状态下确保突起部的附近的机械强度。
此外,所述凹部可以设置于所述金属零件的所述突起部的形成面一侧。
即,在板状部件的上述突起部的形成面侧具有作为突起部的材料的供应源的凹部,由此,在与板状部件的上述突起部的形成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可以充分减小伴随于形成上述突起部的形状变化。
此外,所述突起部可以与配置于电极端子和所述金属零件之间的垫片(衬垫)卡合。
即,将作为装配用零件的电极端子和垫片做成与金属零件装配的构成,通过使垫片和突起部卡合来装配,可以隔着垫片而防止电极端子的旋转。
此外,所述筒形状部可以被铆接。
即,当装配上述金属零件和上述装配用零件即电极端子和垫片时,将嵌入上述装配用零件的贯通孔中的上述突起部的筒形状部铆接并固定。
此外,可以在垫片上设置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的内侧具有越朝向与被铆接的筒形状部卡合的所述贯通孔的外侧、越逐渐从金属零件的板面远离地倾斜的倾斜面。在此,倾斜面可以配置于与底座部相比从板面远离的位置。
因此,当铆接上述突起部的筒形状部时,上述筒形状部的壁变形为沿上述倾斜面的姿势,抑制铆接引起的上述筒形状部的壁的过度的变形,可以防止上述筒形状部的壁本身的损伤。进而,通过存在上述倾斜面,可以缩短上述筒形状部的长度。
此外,所述金属零件为蓄电元件的框体的一部分,所述装配用零件为配置于电极端子和所述金属零件之间的垫片。
因此,在蓄电元件的装配工序中,当组合形成蓄电元件框体的一部分的上述板状部件和垫片时,将形成于上述板状部件的上述突起部嵌入并组合到在垫片上形成的贯通孔中。
此外,与一个所述垫片卡合的所述突起部可以被配置于多个金属零件上。
即,为了一个垫片的定位固定而配置多个突起部。
此外,提供一种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所述蓄电元件将具有从金属制的板状部件的板面立起的突起部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其中,
在所述板状部件上通过冲压加工来加工形成下面这样的所述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具有:筒形状的筒形状部,其配置于与所述板面交叉的方向即立起方向的前端侧;以及筒状的底座部,其在所述立起方向上配置于从所述金属零件的所述板面至所述筒形状部的范围,且为实心的柱状或者具有比所述筒形状部的壁厚更厚的壁厚。
此外,可以在使所述突起部嵌入在配置于电极端子和所述金属零件之间的垫片上设置的贯通孔中的状态下,铆接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筒形状部。
即,由于在上述突起部的立起方向前端侧存在上述筒形状部,所以可以容易进行突起部的铆接作业。
(发明效果)
具有在板状的部件上加工形成突起部的金属零件,并且可以在突起部以及周围确保充分的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重要部分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配工序的重要部分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配工序的重要部分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配工序的重要部分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重要部分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重要部分分解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重要部分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重要部分剖面图。
图中
2-盖板;
2b-突起部;
10、16-垫片;
21-底座部;
22-筒形状部;
23、24-凹部;
31-贯通孔;
NT、PT-电极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表示将具有突起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的蓄电元件。
作为蓄电元件,以二次电池的1个例子即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体地说,为锂离子电池)为例示进行说明。
并且,所谓蓄电元件,在包含可以充放电的元件(装置)即二次电池或电容器的广泛的概念下使用。
(蓄电元件100(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构成)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100具有框体101,所述框体101由有底筒状(更具体地说,有底矩形筒状)的罐体1和堵住罐体1的开放面的金属零件即盖板2构成。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罐体1和盖板2通过焊接在密封状态下被接合。
金属零件即盖板2由长方形(长条状)的板状部件形成。在框体101外侧的盖板2的面上,具有正极的电极端子PT和负极的电极端子NT。
罐体1的外形与盖板2的形状匹配,为扁平形状的长方体并且在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罐体1的整体的形状为有底的矩形筒形状或者为矩形的容器形状。因此,由罐体1和盖板2构成的框体101的整体形状也具有扁平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图2表示从完成的蓄电元件100(如图1所示)去除框体1而示出框体101的内部构成,由双点划线表示后述的发电元件3,容易观察内部构造
在框体101的内部,在图2中由双点划线表示的发电元件3、集电体4和集电体6在浸入电解液的状态下被收纳配置。
集电体4、集电体6是用于电连接发电元件3和电极端子NT、PT的部件。
集电体4和集电体6都是导电体,是大致相同形状被对称配置的关系。此外,集电体4和集电体6的材质不同。具体地说,用于正极侧的集电体4的材质主要为铝,用于负极侧的集电体6的材质主要为铜。
图3是从正面表示正极侧的电极端子PT附近的剖面图。
图8是由盖板和其他零件构成的装配零件的分解立体图。
如这些图所示那样,集电体4、集电体6是将上述的金属材料的板状部件整体地弯曲形成大致L字状而形成的。此外,集电体4、集电体6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向发电元件3侧弯曲。通过该弯曲加工在集电体4、集电体6上形成用于与发电元件3连接的连接部4a、连接部6a。在集电体4、集电体6的位于上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部分)的连接部4a、连接部6a上,形成有用于插通后述的铆钉8、铆钉15的铆钉安装孔4b、孔6b。
发电元件3具有一对电极板和绝缘性的隔板,所述一对电极板由形成为长条的箔状且涂敷了活性物质的正极板和形成为长条的箔状且涂敷了活性物质的负极板形成,所述绝缘性的盖板被形成为长条的箔状或者片状。发电元件3以正极板和负极板不导通的方式通过正极板和负极板夹着隔板被层叠而形成,且是在该层叠状态下卷绕的、所谓卷绕型的发电元件3。
发电元件3在如上述那样卷绕的状态下,箔状的正极板的未涂敷活性物质的端部即未涂敷部3a在侧方(与箔状的正极板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伸出,箔状的负极板的未涂敷活性物质的端部即未涂敷部3b在其相反侧的侧方(与箔状负极板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伸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发电元件3将正极板、负极板以及隔板卷绕为扁平形状而形成。这是为了使发电元件3适合于扁平形状的框体101而收容在框体101中。
发电元件3的在框体1内的配置姿势为发电元件3的卷绕轴心与盖板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姿势。大体如图2所示那样,在主视时,正极板的未涂敷部3a以与集电体4的连接部4a重合的方式配置。负极板的未涂敷部3b以与集电体6的连接部6a重合的方式配置。
正极板的未涂敷部3a在被捆住的状态下焊接于集电体4的连接部4a。此外,负极板的未涂敷部3b在被捆住的状态下焊接于集电体6的连接部6a。
安装于金属制(具体地说,可以例示铝制、不锈钢制等)的盖板2上的正极侧的电极端子PT与正极侧的集电体4电连接。负极侧的电极端子NT与负极侧的集电体6电连接。
正极的电极端子PT向盖板2上的安装构造及电极端子PT和集电体4的连接构造、以及负极的电极端子NT向盖板2上的安装构造及电极端子NT和集电体6的连接构造为相同形状物体被对称配置,仅金属部件的材质不同。
以下以正极侧的构成为主体进行说明。
如图3等所示那样,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具体地说,铝)形成的铆钉8的头部8a作为正极的电极端子PT而起作用。如图3所示那样,在被铆接的状态下的铆钉8的框体101的内侧的端部与集电体4电连接。
铆钉8的头部8a在四周被包围的状态下被保持在树脂制的上部垫片10(上部衬垫)上,上部垫片10既是电绝缘材料又是密封部件。
上部垫片10是将盖板2和作为电极端子PT而起作用的铆钉8绝缘的零件。上部垫片10的上表面侧(外侧)的形状形成为:与铆钉8的头部8a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大致长方体)相适的凹形状。上部垫片10的下表面侧(内侧)的形状形成为:与形成在盖板2的上表面上的电极用凸部2a的外形形状相适合的凹形状。在上部垫片10中隔开上表面侧的凹形状和下表面侧的凹形状的壁部分,形成有供铆钉8贯通的贯通孔10a(参照图8)。该贯通孔10a的形成部分沿铆钉8的贯通方向延伸为圆筒形状,且覆盖铆钉8的周围。
进而,在上部垫片10上形成有定位部10b,在相对于铆钉8的保持部分与盖板2的长度方向相连的状态下,定位部10b与盖板2上的从框体101外侧的板面向外侧立起的突起部2b卡合。
在电极端子PT的框体101内侧,在盖板2和集电体4之间,配置有既是电绝缘材料又是密封部件的树脂制的下部垫片12(下部衬垫)。
下部垫片12的上表面侧的形状形成为:伴随于在盖板2上形成电极用凸部2a而与在盖板2的下表面侧形成的凹形状相适合的凸形状。下部垫片12的下表面侧的形状形成为包住集电体4的上端部的凹形状。在下部垫片12上也形成有供铆钉8等贯通的贯通孔12a。
铆钉8在贯通上部垫片10的贯通孔10a、盖板2的电极用凸部2a的贯通孔2c、下部垫片12的贯通孔12a以及集电体4的铆钉安装孔4b的状态下被插入,在夹入这些部件的状态下被铆接。利用被铆接的铆钉8,在盖板2上固定集电体4和作为电极端子PT而起作用的铆钉8的头部8a,利用配置于它们之间的上部垫片10以及下部垫片12,确保从盖板2将铆钉8和集电体4电绝缘。此外,利用被铆接的铆钉8的夹持力来确保气密密封。
负极的电极端子NT也与正极的电极端子PT为相同构成,具备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的铆钉15,并且具备既是电绝缘材料又是密封部件的树脂制的上部垫片16(上部衬垫)以及下部垫片17(下部衬垫)。在负极侧,上部垫片16在上表面侧保持作为负极侧的电极端子NT而起作用的铆钉15的头部15a,在下表面侧保持电极用凸部2a,并且令贯通孔16a的形成部位延伸为圆筒形状从而覆盖铆钉15的周围。
此外,下部垫片17通过其上表面侧的凸形状与盖板2的电极用凸部2a的下表面侧嵌合,通过下表面侧的凹形状保持集电体6的上端。
铆钉15在贯通上部垫片16的贯通孔16a、盖板2的电极用凸部2a的贯通孔2c、下部垫片17的贯通孔17a以及集电体6的铆钉安装孔6b的状态下被插入,在夹入这些部件的状态下被铆接,确保与盖板2之间的电绝缘和气密密封。
其次,对于蓄电元件100的制造工序中的、尤其在盖板2上组装的装配零件的装配工序。
如上述那样,在盖板2上,隔着上部垫片10、16以及下部垫片12、17,安装作为电极端子NT、PT的铆钉8、15和集电体4、6,形成装配零件。
在该装配零件的作为基材的盖板2上,如图8所示那样,在正极侧以及负极侧分别形成电极用凸部2a以及突起部2b。在突起部2b的立起方向观察时(盖板2的板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突起部2b形成于两个电极用凸部2a之间。此外,两个突起部2b分别被设定在作为电极端子NT、电极端子PT的铆钉8、铆钉15的头部8a、头部15a的安装位置的侧面(附近)。
作为电极用凸部2a以及突起部2b的形成方法,在长条形状的金属制的平板(盖板2)上通过塑性加工(更具体地说,通过冲压加工)形成。
电极用凸部2a的形状大体为将盖板2的板面向框体101的外侧以大致矩形形状推出的形状。向框体101外侧形成凸形状的电极用凸部2a与上部垫片10、上部垫片16的下表面侧的凹形状嵌合,从而对上部垫片10、上部垫片16定位。此外,在框体101内侧的凹形状部分,与下部垫片12、下部垫片17嵌合,对下部垫片12、下部垫片17定位。
图4和图7是突起部2b的形成部位的放大剖面图。
如这些图所示那样,突起部2b从盖板2的板面在上侧,具有底座部21和筒形状部22重叠的形状。
底座部21是形成突起部2b的盖板2侧的部分,是从盖板2的板面向外连续伸出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底座部21具有从盖板2的板面垂直立起的实心的圆柱形状。
筒形状部22是形成突起部2b的前端侧的部分,是从底座部21向外连续伸出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筒形状部22具有前端侧开口(打开)的筒形状(更具体地说,圆筒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底座部21的中心轴和筒形状部22的中心轴一致,任一个中心轴都沿盖板2的板面的法线方向(突起部2b的立起方向)。
利用实心的底座部21的存在,突起部2b在与盖板2之间具有构造上高的强度。因此,即使突起部2b受到来自与突起部2b卡合的上部垫片10、上部垫片16的外力,也可以通过底座部21与所述外力相抗从而牢固地支承突起部2b整体。
此外,利用筒形状部22的存在,可以将突起部2b整体的体积抑制得很低,可以几乎不牺牲盖板2的板厚而通过塑性加工形成突起部2b。并且,在立起方向前端侧具有中空部的形状的筒形状部22在与上部垫片10、上部垫片16的安装时,可以铆接加工。
另一方面,在盖板2的框体101的内侧的面(即,与盖板2的突起部2b的形成面相反侧的面)形成有凹部23(例如参照图4)。在突起部2b的立起方向观察时(与盖板2的板面平行的面内),凹部23被配置于突起部2b重复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凹部23具有陷落为圆柱形状的形状,凹部23的中心轴和突起部2b的中心轴一致。此外,形成突起部2b的板状部件(盖板2)构成蓄电元件100的框体101的一部分,为了令框体101为密闭构造,需要在突起部2b的形成部位切断框体101的内外的通气。因此,凹部23为有底的形状,从凹部23的底面至上述底座部21的部分构成确保气密的壁体25。
并且,在盖板2的一部分形成突起部2b的情况下,如图4、5、6所示那样,通过设置比突起部2b的形成范围更广的凹部23,尤其设置与突起部2b的形成范围相比底部更宽广的凹部23,当塑性加工突起部2b时,由于容易确保比盖板2的板厚的一半更厚的壁体25,所以从在形成突起部2b的部位上防止裂缝产生等观点出发,也适合。
换言之,如图4、5、6所示那样,令凹部23的深度D不足盖板2的厚度的一半,增大与凹部23的轴垂直的面积,并且通过塑性加工形成突起部2b,由此,可以将突起部2b附近的构造性强度维持在高状态。
因此,即使在框体101内侧的压力高的情况下,形成有突起部2b的部分附近也可以与该压力充分地相抗。
尤其,为了将蓄电元件100轻量化,即使在采用板厚薄的盖板2的情况下,令凹部23的深度变浅,由此,可以对突起部2b以及其附近部赋予能够与电极端子PT、电极端子NT等的旋转力矩充分相抗的强度。
该凹部23是在盖板2上通过冲压加工隆起形成突起部2b时(塑性加工)的作为材料的主要供应源的部分。
突起部2b的立起方向观察下的凹部23的形成范围(盖板2的板面内的范围)比在相同方向观察下的突起部2b的形成范围更广,成为容易确保突起部2b的构成材料的形状。
此外,凹部23的底面在突起部2b的立起方向上,相比盖板2的突起部2b的形成面(即,盖板2的框体101外侧的面),更靠盖板2的凹部23的形成面(即,盖板2的框体101内侧的面)一侧。
上部垫片10、上部垫片16如上述所示那样,在下表面侧具有与电极用凸部2a嵌合的凹形状,在上表面侧具有与铆钉8、铆钉15的头部8a、15a嵌合的凹形状,并且,在向侧方伸出的定位部10b、定位部16b上形成有贯通突起部2b的贯通孔31。(参照图3、图4)
下部垫片12、下部垫片17如上述所示那样,在上表面侧形成为与电极用凸部2a的形成部位的凹形状嵌合的凸形状,在下表面侧形成为保持集电体4、集电体6的上端部的凹形状。
集电体4、集电体6的上端以与下部垫片12、下部垫片17下表面侧的凹形状匹配的方式形成为具有台阶差的形状。
在安装于盖板2的零件的装配工序中,在盖板2的电极用凸部2a以及突起部2b分别嵌入上部垫片10、上部垫片16(参照图5),并且在盖板2的框体101内侧的面嵌入下部垫片12、下部垫片17以及集电体4、集电体6的上端部。并且,相对于在各部件上形成的贯通孔(贯通孔10a等)分别从上侧(框体101的外侧)插入铆钉8、铆钉15。
在此状态下,分别铆接铆钉8、铆钉15的框体101的内侧的前端(参照图3)。此外,如果需要的话,铆接突起部2b的前端(参照图6)。突起部2b的铆接作业只要通过例如由前端圆锥状或球面状的夹具进行冲压即可,筒形状部22可简单地向外侧被压开而被铆接加工。
当该铆接加工时,在上部垫片10、上部垫片16的定位部10b、16b中,贯通孔31的与筒形状部22的卡合部位具有向贯通孔31的外侧倾斜的、即越从突起部2b离开越逐渐从盖板2的板面远离的倾斜面32。此外,倾斜面32配置于比底座部21更从盖板2的板面离开的位置。像这样,当设置倾斜面32时,可以防止突起部2b的筒形状部22过度地弯曲。
像这样,通过构成在盖板2上安装有各种零件的装配零件,由此,即使从外部施加使电极端子NT、电极端子PT旋转的力,由于盖板2的突起部2b和上部垫片10、16的定位部10b卡合,所以经上部垫片10、上部垫片16可以防止电极端子NT、电极端子PT的旋转。例如,作为从外部施加使电极端子NT、电极端子PT旋转的力的情况,可以例举出在通过母线(bus bar)等连结两个蓄电元件100的电极端子NT、电极端子PT彼此的状态下,两个蓄电元件100因振动等而相对变位的情况等。此外,当与电极端子NT、电极端子PT紧固的螺栓的加紧时或铆接电极端子NT、电极端子PT时,也从外部施加使电极端子NT、电极端子PT旋转的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利用上部垫片10、上部垫片16和电极用凸部2a的卡合,防止电极端子NT、电极端子PT旋转。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盖板2上形成突起部2b,形成重叠底座部21和筒形状部22的形状,并且在与突起部2b的形成面相反侧的面上形成凹部23,为容易基于冲压加工形成突起部2b的结构,但是,在形成该突起部2b时的各部分的形状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如图9(a)至图9(e)列举该变更例。
首先,如图9(a)所示那样,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突起部2b相比,凹部23的形状不同。
如图9(a)所示的凹部23形成为:凹部23的底面23a比盖板2的突起部2b的形成面更靠突起部2b的立起方向前端侧。此外,突起部2b的立起方向观察下(盖板2的法线方向观察下)的凹部23的形成范围窄,所述立起方向观察下的凹部23的直径“A”比筒形状部22的内径“B”小。
由此,由凹部23的侧面23b和突起部2b的侧面21a形成的突起部2b的壁,在从盖板2的突起部2b的形成面至上述立起方向前端侧的设定位置的部分,为具有比上述立起方向前端侧的端部的突起部2b的壁厚(筒形状部22的壁厚)更厚的壁厚的厚壁部。
通过该厚壁部,可以赋予相对于沿突起部2b的形成面的外力而言足够的强度。
其次,如图9(b)所示那样,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突起部2b的形成方式相比,不同点在于凹部23遍及盖板2的整体设置。
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令壁体25最厚。
并且,为了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上述方式的突起部2b,为了将构成突起部2b的材料遍及盖板2的整体一样地聚集,只要增加冲压加工的冲压次数等就可以。
其次,图9(c)所示的与图9(a)所示的相同,是令从盖板2的突起部2b的形成面至上述立起方向前端侧的设定位置的部分为壁厚的筒形状的底座部21的构成。即,底座部21不是实心的,为与筒形状部22相比壁厚的筒形状。如图9(c)所示的底座部21的壁厚令至少一方壁面(图9(c)中为内壁倾斜面21b)倾斜。即,从突起部2b的基端侧向前端侧,底座部21的壁厚递减。
进而,如图9(d)所示那样,只要遍及突起部2b的壁整体令至少一方壁面(在图9(d)中为内壁面)倾斜即可。即,可以构成为底座部21的壁厚以及筒形状部22的壁厚从突起部2b的基端侧向前端侧以连续递减的状态变化。
在此情况下,在上述立起方向,可以将从突起部2b的基端到突起部2b的高度方向中途部位的任意的位置作为底座部21来把握。
其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盖板2的与突起部2b的形成面相反侧的面上形成用于形成突起部2b的作为主要的材料的供应源的凹部23的情况,相对于此,如图9(e)所示那样,在盖板2的突起部2b的形成面侧,在突起部2b的周围形成用于形成突起部2b的作为主要的材料的供应源的环状的凹部24。
此外,如图10所示那样,突起部2b可以从实心的底座部21和突起部2b的基端侧向前端侧以筒形状部22的壁厚连续递减的方式形成。
以上,在任一个构成例中,都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以圆柱或者圆筒为基调说明突起部2b等的形状,但是,突起部2b或凹部23、凹部24的具体形状可以适当地变更为以棱柱或者方筒为基调的形状等。即,所谓筒形状,不只是圆筒形状,包括方筒形状、其他具有任意的截面形状的筒体的形状。
并且,在铆接筒形状部的情况下,筒形状部优选圆筒形状。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将形成于盖板2上的突起部2b嵌入在上部垫片10、上部垫片16的定位部10b上形成的贯通孔31中后,铆接筒形状部22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不铆接筒形状部22而仅嵌入的状态下,阻止上部垫片10、上部垫片16等的旋转。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例示了相对于一个上部垫片10具有一个突起部2b的情况,但是,也可以相对于一个上部垫片10而形成多个突起部2b,并且,可以通过这些多个突起部2b的协作阻止上部垫片10的旋转。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即盖板2的材质,列举了铝,但是,相对于可以塑性加工的各种的金属材料都可以适用本发明。例如,可以列举不锈钢。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蓄电元件100,但是,蓄电元件100中包括电容器等各种蓄电装置。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以贯通孔31作为供突起部2b嵌入的对象方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作为简单的凹部(卡合用凹部)或缺口部而形成来作为供突起部2b嵌入的对象方。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在盖板2的框体101的外侧的面上形成突起部2b的情况,但是,突起部2b也可以设置于盖板2的框体101的内侧的面或者罐体1上。通过这样构成,可以在下部垫片12、下部垫片17的固定或在罐体1上设置电极端子NT、电极端子PT的情况下利用突起部2b。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突起部2b在蓄电元件100的框体101上形成,但是,也可以在构成蓄电元件100的其他的金属零件上形成突起部2b。例如,在集电体4、集电体6的上端的部位形成突起部2b,在下部垫片12、下部垫片17上设置卡合用凹部,用于集电体4、集电体6的旋转防止、定位。
(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通过形成突起部2b的盖板2来构成蓄电元件100的盖板2侧的装配零件,并构成框体101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各种各样的板状部件或装配零件。

Claims (15)

1.一种蓄电元件,其将具有从金属制的板状部件的板面立起的突起部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其中,
所述突起部具有:
筒形状的筒形状部,其配置于与所述板面交叉的方向即立起方向的前端侧;以及
筒状的底座部,其在所述立起方向上配置于从所述金属零件的所述板面至所述筒形状部的范围,且具有比所述筒形状部的壁厚更厚的壁厚,
所述板状部件为所述框体的盖板、且与所述突起部为一体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底座部和所述筒形状部的外形一致,所述底座部和所述筒形状部的中心轴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在所述立起方向上,所述突起部的壁厚以从所述突起部的基端侧向前端侧递减的状态形成。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蓄电元件具有有底的凹部,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金属零件的与所述突起部的形成面相反一侧的面上,且形成于在立起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突起部的形成位置重复的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凹部的底面比所述金属零件的所述突起部的形成面更靠所述金属零件的所述凹部的形成面一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在所述立起方向观察下,所述凹部在比所述突起部的形成范围更广的范围内形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凹部的深度不到所述金属零件的板厚的一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筒形状部的壁厚从所述突起部的基端侧向前端侧递减。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蓄电元件具有凹部,所述凹部设置于所述金属零件的所述突起部的形成面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突起部与配置于电极端子和所述金属零件之间的垫片卡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在使所述突起部嵌入在所述垫片上具备的贯通孔中的状态下,铆接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筒形状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垫片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越朝向与被铆接的所述筒形状部卡合的所述贯通孔的外侧、越逐渐从所述金属零件的板面远离地倾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倾斜面配置于与所述底座部相比更从所述金属零件的板面远离的位置。
14.一种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所述蓄电元件将具有从金属制的板状部件的板面立起的突起部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盖板,其中,
在所述板状部件上作为一体物通过冲压加工来加工形成下面这样的所述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具有:筒形状的筒形状部,其配置于与所述板面交叉的方向即立起方向的前端侧;以及筒状的底座部,其在所述立起方向上配置于从所述金属零件的所述板面至所述筒形状部的范围,且具有比所述筒形状部的壁厚更厚的壁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使所述突起部嵌入在配置于电极端子和所述金属零件之间的垫片上设置的贯通孔中的状态下,铆接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筒形状部。
CN201310017652.1A 2012-01-27 2013-01-17 蓄电元件、金属零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2272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5809 2012-01-27
JP2012015809 2012-01-27
JP2012-280115 2012-12-21
JP2012280115A JP6225421B2 (ja) 2012-01-27 2012-12-21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7295A CN103227295A (zh) 2013-07-31
CN103227295B true CN103227295B (zh) 2018-01-02

Family

ID=48783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7652.1A Active CN103227295B (zh) 2012-01-27 2013-01-17 蓄电元件、金属零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96229A1 (zh)
JP (1) JP6225421B2 (zh)
KR (1) KR102091880B1 (zh)
CN (1) CN103227295B (zh)
DE (1) DE1020132011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25487A1 (ja) * 2014-02-21 2015-08-27 株式会社リチウムエナジージャパン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KR102249895B1 (ko) * 2014-03-31 2021-05-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상부 절연부재를 갖는 이차 전지
CN105428584B (zh) 2014-09-11 2020-05-01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元件
KR101724008B1 (ko) * 2015-04-07 2017-04-0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WO2017154079A1 (ja) * 2016-03-07 2017-09-14 エリーパワー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池蓋及び密閉型電池
CN106450048A (zh) * 2016-10-19 2017-02-22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方型锂离子电池盖板
CN108400276B (zh) * 2017-02-06 2021-03-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2019029227A (ja) * 2017-07-31 2019-02-21 リチウム エナジー アンド パワー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ッング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コマンディトゲゼルシャフトLithium Energy and Power GmbH & Co. KG 蓄電素子
JP7270123B2 (ja) 2017-12-28 2023-05-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
CN111969166B (zh) * 2018-01-16 2022-11-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构件和电池
JP2019173989A (ja) * 2018-03-27 2019-10-10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ガス供給用マニホール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864542A (zh) * 2019-11-27 2021-05-28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极柱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9661Y (zh) * 1995-03-28 1996-11-06 国营第七五二厂 一种蓄电池端盖
JP2001129623A (ja) * 1999-11-01 2001-05-15 Sanko:Kk 部品取付用突起付き金属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取付構造
CN101452244A (zh) * 2007-12-04 2009-06-10 株式会社理光 紧固结构、刮板结构、显影单元和成像设备
WO2011135906A1 (ja) * 2010-04-28 2011-11-03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CN102255058A (zh) * 2010-05-17 2011-11-23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电池及制造该电池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1987B2 (ja) * 1998-07-27 2002-11-05 中村製作所株式会社 金属板への凹陥部の形成法
JP2001340928A (ja) 2000-05-31 2001-12-11 Aisin Seiki Co Ltd かしめ方法
EP1487032A4 (en) * 2002-02-13 2008-10-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BATTERY PACK
JP4304919B2 (ja) * 2002-06-04 2009-07-29 株式会社ジーエス・ユアサ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電池
DE10314544A1 (de) * 2003-03-31 2004-10-1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Formschüssige Fügeverbindung
JP5121279B2 (ja) * 2007-03-30 2013-01-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10055786A (ja) * 2008-08-26 2010-03-11 Toyota Motor Corp 電池及び組電池
JP5206264B2 (ja) * 2008-09-16 2013-06-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JP5380105B2 (ja) * 2009-02-19 2014-01-08 古河電池株式会社 蓄電池用ブッシング鋳込み成形体
CN102197515A (zh) * 2009-05-19 2011-09-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和搭载该电池的车辆以及设备
JP2012015809A (ja) 2010-06-30 2012-01-19 Kddi Corp 楽曲選択装置、楽曲選択方法および楽曲選択プログラム
JP5590391B2 (ja) * 2010-07-27 2014-09-1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JP2012226836A (ja) * 2011-04-14 2012-11-15 Toyota Motor Corp 電池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9661Y (zh) * 1995-03-28 1996-11-06 国营第七五二厂 一种蓄电池端盖
JP2001129623A (ja) * 1999-11-01 2001-05-15 Sanko:Kk 部品取付用突起付き金属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取付構造
CN101452244A (zh) * 2007-12-04 2009-06-10 株式会社理光 紧固结构、刮板结构、显影单元和成像设备
WO2011135906A1 (ja) * 2010-04-28 2011-11-03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CN102255058A (zh) * 2010-05-17 2011-11-23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电池及制造该电池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25421B2 (ja) 2017-11-08
US20130196229A1 (en) 2013-08-01
JP2013175439A (ja) 2013-09-05
CN103227295A (zh) 2013-07-31
KR102091880B1 (ko) 2020-03-20
KR20130087420A (ko) 2013-08-06
DE102013201145A1 (de) 201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7295B (zh) 蓄电元件、金属零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JP6070552B2 (ja) 蓄電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5345114B2 (ja) 二次電池
JP6520097B2 (ja) 蓄電素子
WO2016093338A1 (ja) 蓄電素子
CN103137909B (zh) 蓄电元件
CN103996806B (zh) 蓄电元件及蓄电装置
US10637035B2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JP2017050069A (ja) 蓄電装置
US9870876B2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conductive member
CN106575579A (zh)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WO2017217313A1 (ja) 蓄電装置
CN103718340B (zh) 圆筒形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2014182993A (ja) 蓄電装置
US10892111B2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US20080013254A1 (en) Method of making, apparatus,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an ultracapacitor electrode termination contact interface
JP2012059492A (ja) 蓄電装置
CN108028331A (zh) 电池组
JP5592844B2 (ja) 蓄電素子
JP2013239266A (ja) 電池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18045947A (ja) 積層型電池
JP5717016B2 (ja) 電池
JP2014170754A (ja) 蓄電装置
US20200083557A1 (en) Battery Ce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attery Cell
JP6052637B2 (ja) 蓄電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