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8331A - 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28331A CN108028331A CN201680051366.9A CN201680051366A CN108028331A CN 108028331 A CN108028331 A CN 108028331A CN 201680051366 A CN201680051366 A CN 201680051366A CN 108028331 A CN108028331 A CN 1080283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econdary cell
- battery pack
- holding section
- distance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5—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flat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flat positive electrodes, flat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flat sepa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1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2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asings or racks
- H01M50/222—Inorganic material
- H01M50/224—Met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组装容易且可靠性较高的电池组。电池组(100)具备在厚度方向(X轴方向)上层叠的扁平方形的二次电池(1)、与该二次电池(1)交替地层叠的间隔部件(2)、以及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延伸并与多个间隔部件(2)的沿层叠方向的侧面对置的侧板(5)。其特征在于,间隔部件(2)具有能够沿层叠方向(X轴方向)滑动地与侧板(5)卡合的卡合部(2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方形二次电池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例如,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搭载有具备多个方形二次电池的电池组。作为一个例子,公知层叠多个方形电池并利用固定部件进行固定的电池组(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池组中,固定部件由配置于层叠的方形电池的两端面的一对端板、以及将端部连结于该端板来将层叠状态的方形电池固定成压缩状态而成的金属带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825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电池组经由电池块的压缩工序、金属带的连结工序、以及从夹具拆下的工序来组装(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0043-0044段)。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电池组中,在电池单体之间配置间隔件,在层叠有间隔件和方形电池的电池块的两侧配置端板并进行按压,在该状态下将金属带的两端固定于端板。因此,组装繁琐且电池单体相互的位置容易产生偏差,从而有作为电池组的可靠性降低的担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组装容易且可靠性较高的电池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池组具备:扁平方形的二次电池,其在厚度方向上层叠;间隔部件,其与该二次电池交替地层叠;以及板状部件,其沿上述二次电池的层叠方向延伸并与多个上述间隔部件的沿上述层叠方向的侧面对置,上述电池组的特征在于,上述间隔部件具有能够沿上述层叠方向滑动地与上述板状部件卡合的卡合部。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能够提供组装容易且可靠性较高的电池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间隔部件与侧板的卡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间隔部件与侧板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间隔部件和侧板的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池组的与图5相当的示意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池组的与图5相当的示意剖视图。
图9是示出图8所示的间隔部件和侧板的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图8所示的间隔部件和侧板的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图8所示的间隔部件和侧板的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图8所示的间隔部件和侧板的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池组的间隔部件与侧板的卡合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池组的间隔部件与侧板的卡合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池组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组100的分解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是在厚度方向上与间隔部件2交替地配置有扁平方形的二次电池1的电池组。以下的说明中,有使用将二次电池1的厚度方向作为X轴方向、将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作为Y轴方向、并将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作为Z轴方向的XYZ正交坐标系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具备多个二次电池1、多个间隔部件2、一对端部间隔部件3、一对端板4、以及作为一对板状部件的侧板5。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的特征在于,间隔部件2具有以能够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X轴方向)滑动的方式与作为板状部件的侧板5卡合的卡合部23,对此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二次电池1具有扁平方形的大致立方体形状,在上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具有正极外部端子11和负极外部端子12。二次电池1在其厚度方向(X轴方向)上与间隔部件2交替地配置,以夹持间隔部件2的方式层叠。对于多个二次电池1而言,邻接的两个二次电池1、1中的一个二次电池1的正极外部端子11和另一个二次电池1的负极外部端子12以在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方式交替地反转180°而层叠,并通过省略图示的母线而串联连接。
图3是图1以及图2所示的二次电池1的外观立体图。二次电池1具备例如铝或者铝合金制的电池容器10,并具有以宽度方向作为长边的大致长方形的上表面10t和底面10b、沿宽度方向的面积最大的宽侧面10w、以及沿厚度方向的面积较小的窄侧面10n。在电池组100的组装时,多个二次电池1层叠配置为,相邻的二次电池1相互的宽侧面10w彼此隔着间隔部件2而对置。
电池容器10具有有底方筒状的电池罐13和矩形平板状的电池盖14,例如通过激光焊接来接合电池盖14,从而密封电池罐13的上部开口。虽省略图示,但在电池容器10的内部例如收纳有:将长条带状的正极电极以及负极电极以夹有长条带状的隔板的方式卷绕而成的卷绕体;将该卷绕体的各电极和各外部端子11、12连接的一对集电板;相对于电池盖14固定一对集电板的绝缘部件;覆盖卷绕体的绝缘片;以及电解液。
在电池盖14的在长边方向即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设有例如铝或者铝合金制的正极外部端子11和例如铜或者铜合金制的负极外部端子12。正极外部端子11和负极外部端子12分别贯通电池盖14而与电池容器10的内部的正极集电板以及负极集电板连接,从而分别与构成卷绕体的正极电极以及负极电极连接。在各外部端子11、12与电池盖14之间配置有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制的垫圈15。垫圈15将各外部端子11、12与电池盖14之间绝缘,并且对设于电池盖14的贯通孔进行密封。
在电池盖14的长边方向的中间部具有气体排出阀16和注液孔17。气体排出阀16例如通过使电池盖14局部变成薄壁来形成,当电池容器10的内压因某些异常而上升超过设定压力时开裂来排出气体,从而使电池容器10的内压减少。注液孔17是贯穿设置于电池盖14的贯通孔,用于向电池容器10的内部注入电解液,在电解液的注入后,例如通过激光焊接来接合注液塞18从而进行密封。
通过以上的结构,二次电池1能够将从外部经由正极外部端子11以及负极外部端子12而供给的电力积蓄于电池容器10内部的卷绕体,或者能够将积蓄于卷绕体的电力经由正极外部端子11以及负极外部端子12而向外部供给。
间隔部件2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来制作,如图2所示,具有与二次电池1的宽侧面10w对置的第一部分21、和从该第一部分21延伸突出并与二次电池1的窄侧面10n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第二部分22。间隔部件2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具有一对第二部分22。间隔部件2的第一部分21将上述一对第二部分22连结。
间隔部件2的第一部分21是薄板状的部分,沿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以及高度方向(Z轴方向)延伸,配置于在层叠方向(X轴方向)上邻接的两个二次电池1的宽侧面10w之间,并且抵接于两个宽侧面10w。间隔部件2的第一部分21例如保持在层叠方向上邻接的两个二次电池1的间隔来确保绝缘性。
间隔部件2的第一部分21的宽度尺寸能够与二次电池1的宽度尺寸W大致相等。间隔部件2的第一部分21的高度尺寸能够与二次电池1的电池容器10的高度尺寸H大致相等。从确保强度和电池组100的小型化的观点看,间隔部件2的第一部分21的厚度尺寸优选为0.1mm以上3.0mm以下。
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是沿二次电池1的厚度方向(X轴方向)以及高度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薄板状的部分,配置于电池容器10与侧板5之间,来将它们之间绝缘。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与在层叠方向(X轴方向)上邻接的两个二次电池1的窄侧面10n对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而言,与在层叠方向上邻接的两个二次电池1中的一个二次电池1的窄侧面10n对置的面积同与另一个二次电池1的窄侧面10n对置的面积大致相等。
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例如能够形成为沿二次电池1的厚度方向的宽度尺寸能够比沿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的高度尺寸小、且以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细长的长方形的板状。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的高度尺寸能够与二次电池1的电池容器10的高度尺寸H大致相等。并且,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的高度尺寸比电池容器10的高度尺寸H大,设置与电池容器10的底面10b以及上表面10t对置的部分,利用第二部分22也能够从上下对电池容器10进行保持。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的厚度尺寸能够比第一部分21的厚度尺寸厚。
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的宽度尺寸是能够使从第一部分21延伸的第二部分22与二次电池1的窄侧面10n的一部分对置的尺寸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当在二次电池1的宽侧面10w与窄侧面10n之间的角部具有曲面状的圆弧部(R部)的情况下,第二部分22的宽度尺寸能够设定为:从第一部分21延伸的第二部分22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超过圆弧部与窄侧面10n之间的边界,而到达与窄侧面10n对置的位置。
从在电池组100的组装时利用间隔部件2的第一部分21来压缩二次电池1的电池容器10而使尺寸变得均匀的观点看,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的宽度尺寸优选设定为在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邻接的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彼此之间具有间隙的尺寸。因此,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的宽度尺寸能够在电池容器10的厚度尺寸T以下。此外,在采用使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邻接的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的端部彼此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重叠的迷宫构造的情况下,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的宽度尺寸比电池容器10的厚度尺寸T大。在这种情况下,也优选在第二部分22彼此之间形成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的间隙。
如图2所示,一对端部间隔部件3配置于以夹有间隔部件2的方式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多个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与间隔部件2相同,端部间隔部件3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来制作,配置于端板4与二次电池1之间,来将它们绝缘。端部间隔部件3具有:与二次电池1的宽侧面10w的大致整体对置的第一部分31;以及从第一部分3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沿二次电池1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与窄侧面10n的大致1/2对置的第二部分32。端部间隔部件3的与端板4对置的面呈平坦,端部间隔部件3的第二部分32沿从端板4朝向间隔部件2的间隔部件2的层叠方向延伸。
一对端板4是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而制作成的矩形的板状的部件,具有大致与二次电池1的宽侧面10w相等的平面形状以及平面尺寸。一对端板4在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上配置于一对端部间隔部件3的更靠外侧的位置。一对端板4从层叠方向的两侧对以夹有间隔部件2的方式层叠并在层叠方向的两侧上配置有一对端部间隔部件3的多个二次电池1进行夹持。一对端板4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螺栓孔41。
一对侧板5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来制作,是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延伸的带状的板状部件,并且与多个间隔部件2的沿层叠方向的侧面对置。侧板5的短边方向(Z轴方向)的尺寸与二次电池1的电池容器10的高度尺寸H大致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侧板5而言,沿间隔部件2的层叠方向延伸的短边方向的端部51、52中的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的靠电池盖14侧的端部51大致呈直角地朝向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内侧折弯。在侧板5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的两端部且与端板4的螺栓孔41对应的位置设有使螺栓6、7插通的贯通孔5a。
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间隔部件2与侧板5的卡合状态的剖视图。此外,图4中,使图2所示的间隔部件2的第一部分21与二次电池1的里侧的未图示的宽侧面10w对置,并沿二次电池1的近前侧的宽侧面10w切断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以及侧板5。
间隔部件2具有以能够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X轴方向)滑动的方式与作为板状部件的侧板5卡合的卡合部23。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23是沿间隔部件2的层叠方向延伸且两端敞开的槽状的凹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部件2具有使沿作为板状部件的侧板5的层叠方向延伸的一对端部51、52卡合的作为一对凹部的卡合部23A、23B。
间隔部件2在第二部分22的高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亦即靠二次电池1的电池盖14侧的端部具有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具有深度且形成为槽状的卡合部23A。由此,对于作为板状部件的侧板5而言,沿间隔部件2的层叠方向延伸且朝向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内侧折弯的端部51在卡合部23A的深度方向上突出而与卡合部23A卡合。
卡合部23A具有与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交叉的壁部24a、24b、以及与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交叉的壁部25a。由此,向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内侧折弯的侧板5的端部51的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的一个面与卡合部23A的壁部24a对置,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的另一个面与卡合部23A的壁部24b对置,并且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面与卡合部23A的壁部25a对置。卡合部23A的宽度、即壁部24a与壁部24b的间隔能够形成为与侧板5的端部51的厚度大致相同的程度。
间隔部件2在第二部分22的高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亦即靠电池容器10的底面10b侧的端部具有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具有深度且形成为槽状的卡合部23B。由此,对于作为板状部件的侧板5而言,沿间隔部件2的层叠方向延伸的端部52笔直地沿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延伸而与卡合部23B卡合。
卡合部23B具有与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交叉的壁部24c、以及与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交叉的壁部25b、25c。由此,侧板5的端部52的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的端面与卡合部23B的壁部24c对置,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面与卡合部23B的壁部25b对置,并且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面与卡合部23B的壁部25c对置。卡合部23B的宽度、即壁部25b与壁部25c的间隔能够形成为与侧板5的端部52的厚度大致相同的程度。
如图2所示,端部间隔部件3具有与上述的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A、23B相同的卡合部33A、33B。即,端部间隔部件3具有能够沿间隔部件2的层叠方向滑动地与作为板状部件的侧板5卡合的卡合部33A、33B。端部间隔部件3的卡合部33A、33B的详细结构与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A、23B相同,从而省略说明。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具备: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扁平方形的二次电池1;与二次电池1交替地层叠的间隔部件2;以及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延伸并与多个间隔部件2的沿层叠方向的侧面对置的侧板5。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例如能够通过以下的顺序来组装。
首先,使一对侧板5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端部51、52与间隔部件2的设于一对第二部分22的卡合部23卡合。此处,间隔部件2具有能够沿层叠方向滑动地与侧板5卡合的卡合部23。因此,将侧板5的端部51、52从长边方向上的一端向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的在层叠方向上的开口端插入,能够使侧板5滑动来与卡合部23卡合。由此,边使多个间隔部件2卡合于一对侧板5边使它们层叠,从而可以使多个间隔部件2能够沿层叠方向滑动地与一对侧板5卡合。
接下来,在使多个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能够沿层叠方向滑动地卡合的一对侧板5的短边方向的端部51、52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与间隔部件2相同地卡合端部间隔部件3。具体而言,将侧板5的短边方向的端部51、52从长边方向的一端向端部间隔部件3的卡合部33的层叠方向的开口端插入。而且,边使端部间隔部件3沿侧板5的长边方向滑动,边使端部间隔部件3的卡合部33A、33B与侧板5的端部51、52卡合。由此,能够在多个间隔部件2的层叠方向的两端配置端部间隔部件3。
接下来,在端部间隔部件3与间隔部件2之间以及间隔部件2彼此之间配置二次电池1,并在交替地层叠的二次电池1以及间隔部件2的层叠方向的两侧的一对端部间隔部件3的两侧配置一对端板4。此外,也可以预先在厚度方向上空开预定间隔来配置多个二次电池1,并且将预先卡合于一对侧板5的多个间隔部件2一并地配置于二次电池1之间。并且,也能够在间隔部件2的一并配置的同时,将预先卡合于一对侧板5的一对端部间隔部件3一并地配置于与间隔部件2交替地层叠的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的两端。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由于间隔部件2具有能够沿层叠方向滑动地与侧板5卡合的卡合部23,所以能够容易进行电池组100的组装。并且,能够利用卡合于侧板5的间隔部件2来抑制二次电池1的位置偏差,从而能够提供可靠性较高的电池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中,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是沿层叠方向延伸且两端敞开的槽状的凹部。由此,不会妨碍侧板5与间隔部件2的在层叠方向上的滑动。并且,通过将作为槽状的凹部的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卡合于作为板状部件的侧板5,来限制侧板5的除槽状的凹部的延伸方向和开口部的方向之外的移动,从而能够抑制间隔部件2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抑制二次电池1的位置偏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中,卡合部23具有与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交叉的壁部24a、24b、24c。更具体而言,二次电池1的靠电池盖14侧的卡合部23A具备:与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交叉且具有与电池盖14对置的朝下的面的壁部24a;以及具有与该壁部24a的朝下的面对置的朝上的面的壁部24b。并且,二次电池1的靠电池容器10的底面10b侧的卡合部23B具有与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交叉且具有朝向二次电池1的电池盖14侧并朝上的面的壁部24c。
因此,从电池容器10的底面10b朝向电池盖14的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的朝上的侧板5的移动被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A的壁部24a限制,该壁部24a与朝向该方向的侧板5的靠电池盖14侧的端部51的一个面对置。并且,从电池盖14朝向电池容器10的底面10b的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的朝下的侧板5的移动被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A的壁部24b和卡合部23B的壁部24c限制。这是因为:壁部24b与侧板5的靠电池盖14侧的端部51的在高度方向上的朝下的一个面对置,壁部24c与侧板5的靠电池容器10的底面10b侧的在高度方向上的朝下的端部52的端面对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中,卡合部23具有与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交叉的壁部25a、25b、25c。更具体而言,二次电池1的靠电池盖14侧的卡合部23A具备与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交叉且与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折弯的侧板5的端部51对置的壁部25a。并且,二次电池1的电池容器10的底面10b侧的卡合部23B具有与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交叉且与靠电池容器10的底面10b侧的侧板5的端部52的外侧面对置的壁部25b;以及与内侧面对置的壁部25c。
因此,侧板5的向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移动被与侧板5的端部51对置的卡合部23A的壁部25a、和与侧板5的端部52的内侧面对置的卡合部23B的壁部25c限制。并且,侧板5的向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移动被与侧板5的端部52的外侧面对置的卡合部23B的壁部25b限制。
并且,卡合部23A形成为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具有深度的槽状,作为板状部件的侧板5的沿层叠方向延伸的端部51在卡合部23A的深度方向上突出而与卡合部23A卡合。由此,将侧板5的端部51沿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从卡合部23A的开口部插入,侧板5的除槽状的卡合部23A的延伸方向以及开口方向亦即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单侧以外的移动能够被卡合部23A限制。
并且,间隔部件2具备使作为板状部件的侧板5中的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延伸的一对端部51、52卡合的作为一对凹部的卡合部23A、23B。由此,能够利用作为一对凹部的卡合部23A、23B来保持侧板5的短边方向的两个端部51、52,从而能够更有效果地防止侧板5的位置偏移。
如上所述,使侧板5与间隔部件2以及端部间隔部件3能够滑动地卡合,并使间隔部件2和二次电池1交替地层叠,之后在层叠方向上压住多个二次电池1并捆扎固定。具体而言,与间隔部件2交替地层叠二次电池1,在层叠方向的两端配置端部间隔部件3,并且在其外侧配置一对端板4。而且,以使一对端板4的间隔变窄的方式施加压缩力,对经由间隔部件2以及端部间隔部件3而层叠的多个二次电池1进行压缩,直至层叠方向上的尺寸成为预定尺寸。
此处,间隔部件2以及端部间隔部件3具有能够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滑动地与侧板5卡合的卡合部23、33。因此,若二次电池1的厚度因压缩而变小,则间隔部件2以及端部间隔部件3边维持与侧板5的卡合边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滑动。因此,侧板5与间隔部件2以及端部间隔部件3的卡合在对二次电池1施加压缩力时不会成为妨碍。除此之外,能够防止间隔部件2以及端部间隔部件3的位置偏移,抑制二次电池1的位置偏差,从而能够提供可靠性较高的电池组。
接下来,在与间隔部件2的一对第二部分22的沿层叠方向的侧面对置的一对侧板5的贯通孔5a插通螺栓6、7,并在一对端板4的螺栓孔41拧入螺栓6、7。而且,紧固地固定一对端板4和一对侧板5。由此,在电池组100中,扁平方形的二次电池1在厚度方向上与间隔部件2交替地层叠,并在二次电池的层叠方向的两端配置一对端部间隔部件3。并且在该层叠方向的两侧配置一对端板4,一对侧板5与间隔部件2的沿层叠方向的一对侧面对置,受到压缩力的多个二次电池1成为被一对端板4夹持而捆扎固定的状态。
综上所述,完成图1所示的电池组100。之后,虽省略图示,但通过母线来串联连接多个二次电池1,在其上配置对二次电池1的电压进行测定的电压检测用基板,并且利用罩来覆盖电压检测用基板。通过以上的结构,电池组100能够将从外部供给的电力积蓄于多个二次电池1,或者能够将积蓄于多个二次电池1的电力向外部供给。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能够提供组装容易且可靠性较高的电池组。此外,本发明的电池组并不限定于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中说明的结构。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中的间隔部件2与侧板5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剖视图。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对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延伸并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突出的侧板5的端部51与间隔部件2的槽状的卡合部23A卡合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采用该结构以外的结构。
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的间隔部件2与侧板5的卡合状态的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例如,在上述的电池组100中,如图6所示,也可以使侧板5的端部51、52与卡合部23A、23B的位置关系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相反。
并且,虽省略图示,但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也可以是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延伸的凸部。在该情况下,作为板状部件的侧板5具有能够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滑动地与间隔部件2的凸部卡合的凹部。由此,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相同,间隔部件2具有能够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滑动地与侧板5卡合的卡合部,从而能够得到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引用图1至图4并使用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池组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的间隔部件2以及侧板5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剖视图,是与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的图5相当的示意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图7所示的间隔部件2以及侧板5的如下方面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不同。第一方面为,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的间隔部件2的靠电池盖14侧的卡合部23是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具有深度的作为槽状的凹部的卡合部23B。第二方面为,侧板5的靠电池盖14侧的短边方向的端部51、52均不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折弯,侧板5形成为不具有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突出的部分的平板状。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其它方面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相同,从而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与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相同,间隔部件2具有能够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滑动地与作为板状部件的侧板5卡合的卡合部23B、23B。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与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相同,能够提供组装容易且可靠性较高的电池组。并且,由于侧板5不具有在二次电池的宽度方向上突出的部分,所以能够使电池组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得最小,并且也能够有助于电池组的轻型化。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引用图1至图4并使用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池组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的间隔部件2以及侧板5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剖视图,是与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的图5相当的示意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图8所示的间隔部件2的如下方面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不同。第一方面为,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的侧板5的两个端部51、52大致呈直角地朝向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外侧折弯。第二方面为,在间隔部件2的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形成有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具有深度的作为槽状的凹部的卡合部23C、23C,该卡合部23C、23C具有与侧板5的端部51、52的折弯的部分的长度大致相等的宽度。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其它方面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相同,从而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卡合部23C的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比侧板5的厚度大。并且,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的卡合部23B相同,卡合部23C具有:对侧板5的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壁部24d;以及对侧板5的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壁部25d、25e。
一对卡合部23C的一对壁部24d分别与侧板5的折弯的端部51的上表面以及折弯的端部52的下表面对置。并且,一对卡合部23C的一对壁部25d分别与侧板5的折弯的端部51、52的前端对置。并且,一对卡合部23C的一对壁部25e与侧板5的内侧面对置。
由此,侧板5的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的移动被间隔部件2的一对卡合部23C的一对壁部24d限制,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被间隔部件2的一对卡合部23C的一对壁部25d和一对壁部25e限制。并且,卡合部23C不具有与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交叉的壁部,在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上敞开。因此,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C能够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滑动地与侧板5卡合。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与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相同,间隔部件2具有能够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滑动地与作为板状部件的侧板5卡合的卡合部23C、23C。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与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相同,能够提供组装容易且可靠性较高的电池组。并且,通过使侧板5的短边方向的两个端部51、52向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折弯,能够增加侧板5的截面惯性矩来提高强度,从而能够提供可靠性更高的电池组。
此外,本发明的电池组并不限定于图8所示的间隔部件2以及侧板5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具有相同结构的卡合部23C以及端部51、52的结构。图9至图12示出图8所示的间隔部件2以及侧板5的变形例。
也可以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将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C与图5至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2的电池组的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B组合。并且,也可以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将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C与图5以及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的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A组合。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引用图1至图4以及图8至图12并使用图13以及图1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池组进行说明。图13以及图1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的间隔部件2以及侧板5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剖视图,分别是与图8至图12所示的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C对应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图13以及图14所示的间隔部件2具备具有突起部26的卡合部23D的方面与图8至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3的电池组不同。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其它方面与实施方式3的电池组相同,从而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间隔部件2中,卡合部23D具有与作为板状部件的侧板5的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延伸的端部51、52卡合的突起部26。突起部26设于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的间隔部件2的第二部分22的两端部中向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突出的卡合部23D的壁部24d的前端。突起部26具有:倾斜部26a,其从壁部24d的前端面朝向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内侧且朝向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中央侧倾斜;以及突出部26b,其与倾斜部26a邻接,并从壁部24d朝向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中央侧突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能够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进行间隔部件2与侧板5的卡合。具体而言,若使侧板5的折弯的端部51、52从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外侧向内侧地向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D接近,则侧板5的端部51、52与中间部之间的角部与卡合部23D的突起部26的倾斜部26a抵接。
在该状态下,若进一步向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内侧压入侧板5,则侧板5的角部沿倾斜部26a移动而使间隔部件2的卡合部23D的壁部24d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弹性变形而扩张。而且,若侧板5的角部以及端部51、52越过卡合部23D的突出部26b,则卡合部23D的壁部24d的弹性变形复原,侧板5的端部51、52与卡合部23D卡合。
在该状态下,侧板5的在二次电池1的高度方向上的移动被与侧板的高度方向的端面对置的卡合部23D的壁部24d限制。并且,侧板5的在二次电池1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被与侧板5的端部51、52对置的壁部25d、以及与侧板5的内侧面对置的壁部25e限制。另一方面,卡合部23D在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上敞开,不具有与二次电池的层叠方向交叉的壁部,从而侧板5能够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滑动地与卡合部23D卡合。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通过采用上述那样的所谓扣合构造,能够容易地卡合间隔部件2和侧板5。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与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相同,间隔部件2具有能够沿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滑动地与作为板状部件的侧板5卡合的卡合部23D、23D。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与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100相同,能够提供组装容易且可靠性较高的电池组。
以上,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本发明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例如,间隔部件的卡合部也可以是使板状部件的沿二次电池的层叠方向延伸的一对端部中的一方卡合的一个凹部。
符号的说明
1—二次电池,2—间隔部件,5—侧板(板状部件),100—电池组,23—卡合部(凹部),23A—卡合部(凹部),23B—卡合部(凹部),23C—卡合部(凹部),23D—卡合部(凹部),24a—壁部,24b—壁部,24c—壁部,24d—壁部,25a—壁部,25b—壁部,25c—壁部,25d—壁部,25e—壁部,26—突起部,51—端部,52—端部。
Claims (9)
1.一种电池组,具备:
扁平方形的二次电池,其在厚度方向上层叠;间隔部件,其与该二次电池交替地层叠;以及板状部件,其沿上述二次电池的层叠方向延伸并与多个上述间隔部件的沿上述层叠方向的侧面对置,
上述电池组的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部件具有能够沿上述层叠方向滑动地与上述板状部件卡合的卡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部是沿上述层叠方向延伸且两端敞开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部具有与上述二次电池的高度方向交叉的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部具有与上述二次电池的宽度方向交叉的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中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部形成为在上述二次电池的宽度方向上具有深度的槽状,
上述板状部件的沿上述层叠方向延伸的端部在上述卡合部的深度方向上突出而与上述卡合部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中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部形成为在上述二次电池的高度方向上具有深度的槽状,
上述板状部件的沿上述层叠方向延伸的端部与上述卡合部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部是使上述板状部件的沿上述层叠方向延伸的一对端部卡合的一对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部是沿上述层叠方向延伸的凸部,
上述板状部件具有能够沿上述层叠方向滑动地与上述凸部卡合的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部具有与上述板状部件的沿上述层叠方向延伸的端部卡合的突起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96375 | 2015-10-02 | ||
JP2015196375 | 2015-10-02 | ||
PCT/JP2016/077617 WO2017057082A1 (ja) | 2015-10-02 | 2016-09-20 | 組電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28331A true CN108028331A (zh) | 2018-05-11 |
CN108028331B CN108028331B (zh) | 2021-07-09 |
Family
ID=58423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51366.9A Active CN108028331B (zh) | 2015-10-02 | 2016-09-20 | 电池组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84480B2 (zh) |
EP (1) | EP3358643B1 (zh) |
JP (1) | JP6621481B2 (zh) |
CN (1) | CN108028331B (zh) |
WO (1) | WO201705708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28524B (zh) * | 2019-10-24 | 2021-05-21 |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電池組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68900B2 (ja) | 2017-07-06 | 2019-08-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
JP2019106318A (ja) * | 2017-12-13 | 2019-06-2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組電池 |
US20220123421A1 (en) * | 2018-12-28 | 2022-04-21 | GS Yuasa lnternational Ltd. |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
WO2020196189A1 (ja) * | 2019-03-28 | 2020-10-01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 |
CN214153051U (zh) * | 2020-01-17 | 2021-09-07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组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5401A (zh) * | 2010-06-30 | 2012-01-11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电池组 |
JP2013225377A (ja) * | 2012-04-19 | 2013-10-31 | Toyota Motor Corp | 充放電装置 |
WO2014125807A1 (ja) * | 2013-02-14 | 2014-08-21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CN104183799A (zh) * | 2013-05-27 | 2014-12-03 | 北京理工大学 | 具有多个环形截面构造的电池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13018A (ja) * | 2000-04-28 | 2001-11-09 | Toyota Motor Corp | 電源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8282582A (ja) | 2007-05-08 | 2008-11-20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組電池 |
US9647302B2 (en) | 2012-12-05 | 2017-05-09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Battery thermal system with a stacking frame |
JP6174388B2 (ja) | 2013-06-19 | 2017-08-02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KR20150024724A (ko) * | 2013-08-27 | 2015-03-09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팩 |
KR101772115B1 (ko) | 2013-09-03 | 2017-08-28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유동 방지부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
-
2016
- 2016-09-20 CN CN201680051366.9A patent/CN108028331B/zh active Active
- 2016-09-20 JP JP2017543160A patent/JP6621481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9-20 EP EP16851256.4A patent/EP3358643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9-20 WO PCT/JP2016/077617 patent/WO2017057082A1/ja unknown
- 2016-09-20 US US15/761,686 patent/US1078448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5401A (zh) * | 2010-06-30 | 2012-01-11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电池组 |
JP2013225377A (ja) * | 2012-04-19 | 2013-10-31 | Toyota Motor Corp | 充放電装置 |
WO2014125807A1 (ja) * | 2013-02-14 | 2014-08-21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CN104183799A (zh) * | 2013-05-27 | 2014-12-03 | 北京理工大学 | 具有多个环形截面构造的电池箱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28524B (zh) * | 2019-10-24 | 2021-05-21 |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電池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621481B2 (ja) | 2019-12-18 |
EP3358643B1 (en) | 2024-06-26 |
US10784480B2 (en) | 2020-09-22 |
WO2017057082A1 (ja) | 2017-04-06 |
EP3358643A1 (en) | 2018-08-08 |
CN108028331B (zh) | 2021-07-09 |
EP3358643A4 (en) | 2019-06-12 |
JPWO2017057082A1 (ja) | 2018-07-05 |
US20180351142A1 (en) | 2018-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28331A (zh) | 电池组 | |
US10629882B2 (en) | Battery module | |
EP3598531A1 (en) | Flexible battery having reinforcement tab coupl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de lead bending coupling structure | |
JP4459429B2 (ja) | キャップ組立体を有する二次電池 | |
CN111106300B (zh) | 电池单元及电池模组 | |
EP2680361B1 (en) | Jelly roll-type electrode assembly with active material pattern-coated thereon, and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same | |
KR102098279B1 (ko) | 축전 소자 | |
US20180337389A1 (en) | Electricity storage apparatus | |
KR101578794B1 (ko) | 우수한 결합력의 전극리드-전극 탭 결합부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 |
KR102488138B1 (ko) | 각주형 전기화학 셀 | |
CN109690818A (zh) | 电池模块 | |
US20150171380A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 |
CN105428584B (zh) | 蓄电元件 | |
JP2007207920A (ja) | キャパシタ | |
KR101634764B1 (ko) | 누설 경로 차단용 융기부가 형성되어 있는 안전벤트를 포함하는 캡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 |
KR101925582B1 (ko) | 이차 전지 및 전지용 케이스 | |
KR101539236B1 (ko) | 내압성과 안정성이 향상된 전극리드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 |
EP3349286B1 (en) | Electrode assembly including electrode plates with coupled additional taps formed thereon | |
US8883340B2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KR20110054208A (ko) | 이차전지용 케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리튬 이차전지 | |
US20110305942A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 |
EP3147963A1 (en) | Battery case having anti-wrinkle pattern | |
US20150140382A1 (en) |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module | |
KR101924424B1 (ko) | 전극 리드 굽힘 구조를 갖는 플렉서블 전지 | |
JP2015060831A (ja) |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02 Address after: Ibaraki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Automotive Ener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