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92608B - 液体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体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92608B
CN103192608B CN201310002570.XA CN201310002570A CN103192608B CN 103192608 B CN103192608 B CN 103192608B CN 201310002570 A CN201310002570 A CN 201310002570A CN 103192608 B CN103192608 B CN 103192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rint cartridge
snap part
fluid cartridge
brac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25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92608A (zh
Inventor
毛利野哲
石井恒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92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2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92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2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液体盒和图像形成设备。公开了一种液体盒,该液体盒包含要被供应到记录头的液体,以便记录头喷射液滴。该液体盒包括壳体构件,和液体容器构件,该液体容器构件设置在壳体构件的内部。该壳体构件包括基座构件,和盖构件,该盖构件具有卡扣部件并且被配置被嵌合基座构件中,盖构件和基座构件经由卡扣部件被卡扣连接。该基座构件包括孔部件,在盖构件和基座构件通过滑动盖构件和基座构件被卡扣连接的情况下,经由孔部件可从外侧看到盖构件的卡扣部件的卡扣连接状态。

Description

液体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液体盒和一种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喷墨记录设备通常被认为是具有由液体喷射头(液体滴落喷射头)形成的记录头的液体喷射记录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例如打印机、传真机或者绘图仪,或者这些功能的组合。
例如,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公报No.2005-014437(以下简称“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可用于这种图像形成设备的液体盒。
类似地,例如,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公报No.2001-347687(以下简称“专利文献2”)公开一种可用于这种图像形成设备的液体盒。液体盒包括卡扣(snap-fit)部件,该卡扣部件形成在第一墨盒的侧面和第二墨盒的侧面之间;和入口部件,该入口部件具有各自的吸入孔,在第一盒的前端上形成的突起和在第二盒上形成的突起都被插入到该吸入孔中。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公报No.2005-014437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公报No.2001-347687
但是,在具有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构造中,由于盒壳体需要被拧紧,因此装配部件可能是繁重的,从而可能难以使这种装配操作自动化。类似地,在具有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构造中,可能难以使装配液体盒本身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一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该液体喷射装置能够抑制由每个加压液体室和通用液体室之间的过滤器所引起的液体排出故障,这就大致消除由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所引起的一个以上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一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盒和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液体盒能够被自动装配以提高装配液体盒的可加工性,这就大致消除由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所引起的一个以上的问题。
根据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盒,该液体盒包含供应给记录头的液体,以便记录头喷出液滴。液体盒包括壳体构件;和液体容器构件,该液体容器构件被设置在壳体构件的内部。该壳体构件包括:基座构件;和盖构件,该盖构件具有卡扣部件并且被配置被嵌合(fit)在基座构件中,盖构件和基座构件经由卡扣部件被卡扣连接。该基座构件包括孔部件,在盖构件和基座构件通过滑动盖构件和基座构件被卡扣连接的情况下,经由孔部件可从外侧看到盖构件的卡扣部件的卡扣连接状态。
实施例的附加的目的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部分地被阐明,并且部分地将从说明书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被得知。
可以理解的是,上文的一般描述和下文详细描述都仅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如所要求的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一起阅读时,从下面的详细说明,实施例的其它目的和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图解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解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机械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图解机械部件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4是图解机械部件的打印车部件的侧视图;
图5是图解墨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图解从与图5图示的相反侧所看到的墨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图解墨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8A、8B和8C是图解用于装配墨盒的方法的侧视图;
图9A和9B是图解用于装配墨盒的方法的平面图;
图10是图解用于装配墨盒的方法的立体图;
图11是图解壳体底部和壳体盖的卡扣连接部分的平面图;
图12是图解卡扣连接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3A和13B图解壳体盖的卡扣部件的移动的放大图;
图14是图解壳体盖的卡扣部件的放大平面图;
图15是图解壳体底部的卡扣部件的调节部分的放大图;
图16是图解墨袋的侧视图;
图17是图解墨袋的正视图;
图18是图解墨袋的立体图;
图19是图解墨袋所附接到的底部盖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20是图解墨袋所附接到的壳体底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图解沿图20的A-A线得到的壳体底部的横断面图;
图22是图解图2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23是用于图解壳体底部侧上的销构件构造的另一个实例的墨袋的墨输出构件的平面图;
图24是图解壳体底部侧上的销构件构造的平面图;
图25是用于图解墨盒附接结构的、描述在墨盒被附接到盒支撑架(holder)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6是图解从与图25的状态的相反侧看在墨盒被附接到盒支撑架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7A和27B是分别图解在墨盒被附接到盒支撑架之前和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8是图解盒支撑架的侧断面图;
图29是图解将墨盒附接到盒支撑架的处理的侧断面图;和
图30是图解将墨盒附接到盒支撑架的状态的侧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给出用作图像形成设备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详细说明,较佳实施例被应用于该喷墨记录装置。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首先,参照图1到图4描述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注意,图1是图解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解图像形成设备的机械部件的立体图,图3是图解机械部件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和图4是图解机械部件的打印车部分的侧视图。
图像形成设备是串列型(serial-type)图像形成设备,该串列型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可开关的盖101,该可开关的盖101附接到设备主体100以便在朝着设备主体100的上表面的方向上被打开或被关闭。通过打开盖101可以容易地取得存在于设备主体100的内部的机械部件。进一步地,设备主体100的前表面包括馈纸托盘102和接收纸托盘103。
进一步地,设备主体100的右侧的前表面包括可开关的盖104,因此用作根据实施例的液体盒的墨盒通过打开盖104可以被附接到设备主体100的盒支撑架61上或者从该盒支撑架61上被除去。
如图2和图3所示,机械部件被配置成和由平板构件形成的导向构件3在主扫描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撑打印车4,该导向构件3用作在左侧平板1A和右侧平板1B之间桥接的导向构件。具体地,机械部件被配置成通过使得主扫描马达5驱动同步带8来移动打印车4从而在主扫描方向上扫描,其中同步带8紧紧环绕传动轮6和从动轮7。
注意,如图4所示,配置成引导打印车4的行进的导向构件3由平板构件形成,并且包括导向表面3a以及导向表面3b和3c,其中导向表面3a用作支撑表面用于可移动地引导打印车4。
打印车4被配置成用作无杆型引导机构,该无杆型导向机构包括可移动地支撑在导向构件3的导向表面3a上的高度调整部件4a、可移动地与导向表面3b接触的接触部件4b和可移动地与导向表面3c接触的接触部件4c。
打印车4包括由液体喷射头组成的记录头11a和11b(也可统称为“记录头11”),该液体喷射头用作图像形成单元并被配置成喷出黄色(Y)、青色(C)、品红色(M)和黑色(K)的液滴。在打印车4中,液体喷射头包括喷嘴阵列,该喷嘴阵列具有设置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喷嘴,并且喷嘴的液滴喷射方向朝向下。
记录头11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两个喷嘴阵列,因此总共四个喷嘴排列被配置成喷出四种颜色的液滴,分别为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
记录头11a和11b整体上分别包括喷头罐12a和12b。设备主体100的盒支撑架61可移除地包括可替换的液体盒(即,主罐,以下简称为“墨盒”)62。通过输送泵单元63经由各自的导管从墨盒62向喷头罐12a和12b供应墨水(液体)。
此外,编码器标尺15(标尺:位置标识)沿打印车4的主扫描方向被设置,并且编码器传感器16被设置在打印车4一侧上。编码器传感器16由透射型光敏元件组成,并且被配置成扫描编码器标尺15的刻度。编码器标尺15和编码器传感器16形成线性编码器。
同时,传送带21被设置在打印车4的下侧上。传送带21用作传送单元,被配置成在副扫描方向上传送纸张10。传送带21由环形带形成,该环形带环绕传送辊22和张紧辊23。传送带21被配置成通过允许传送辊22经由同步带32和同步带轮33被副扫描马达31旋转驱动,从而传送带21在副扫描方向上旋转地行进。
如图4所示,纸张导向构件51和52被分别设置在传送带的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
被配置成维护或者恢复记录头11的维护-恢复机构(维护单元)41被设置在传送带21的横向侧上,即打印车4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一侧上。维护恢复机构41可以包括吸入帽42a和保湿帽42b、擦拭构件43、非图像形成液体接收器44,其中吸入帽42a被配置成覆盖记录头11的喷嘴表面(喷嘴形成处),擦拭构件43被配置成擦拭喷嘴表面,非图像形成液体接收器44被配置成接收并未用于图像形成的非图像形成液体。吸入帽42a被连接到未图示的用作吸入单元的吸入泵。
在具有这种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传送带21间歇性地传送正在馈送的纸张,并且记录头11根据图像信号被驱动,同时打印车4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因此,液滴被喷射在纸张上从而记录图像的一行,而纸张并不移动,然后在每当记录完一行,纸张被移动预定量之后,逐行(重复)执行记录图像的随后的行的操作。在纸张上已经形成整个图像之后,纸张从图像形成设备的设备主体被排出。
在维护或恢复记录头11的喷嘴时,打印车4被移动到面向维护恢复机构41的原始位置,在该位置处执行恢复操作,例如包括在将吸入帽42a附接在喷嘴表面上之后吸喷嘴的喷嘴吸入操作,或者将并未用于形成图像的非图像形成液体从喷嘴排出到吸入帽42a或非图像形成液体接收器44中。因此,通过稳定地排出液滴可以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接下来,参照图5到图7说明墨盒62的详细内容。图5和图6是图解从不同的方向所看到的墨盒62的外观立体图,并且图7是图解墨盒62的分解立体图。
墨盒62包括由液体容器构件形成的墨袋600和由壳体构件形成的盒壳体601,其中液体容器构件配置成含有供应给记录头11的喷头罐12的液体墨,壳体构件内部含有墨袋600。
盒壳体601包括由基座构件形成的壳体底部611和由盖构件形成的壳体盖612,其中壳体底部611被嵌合到盖构件中。壳体底部611和壳体盖612以卡扣方式被连接。
即,壳体盖612包括卡扣部件621,并且壳体底部611包括卡扣部件插入部件622,壳体盖612的卡扣部件621被插入到卡扣部件插入部件622中。
注意,壳体底部611进一步包括孔部件623(参见图9A和9B),当壳体盖612的卡扣部件621被插入到壳体底部611的卡扣部件插入部件622时,可从外部经由孔部分623看见壳体盖612的卡扣部件621。
接下来,参照图8A至图10描述用于装配墨盒62的方法。图8A、8B和8C是图解用于装配墨盒的方法的侧视图,图9A和9B是图解用于装配墨盒的平面图,和图10是图解用于装配墨盒的方法的立体图。
如图8A、图9A和图10所示,通过相对于包含墨袋600的壳体底部611移动壳体盖612的插入方向,壳体盖612的钩624被嵌合到各自的钩接收部件625(参见图7)。
如图8B、图9A和图10所示,壳体盖612在箭头A的方向上(即,插入方向)可被滑动地移动。
因此,壳体盖612的卡扣部件621被分别插入到壳体底部611的卡扣部件插入部件622中,因此如图8C和图9B所示,壳体盖612和壳体底部611以卡扣的方式被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壳体底部611包括孔部件623,因此当卡扣部件621被插入到卡扣部件插入部件622时,或者在卡扣部件621已经被插入到卡扣部件插入部件622之后,可以从盒壳体601的外侧观察或者看到壳体盖612的卡扣部件621。
因此,可以观察到壳体盖612的卡扣部件621和壳体底部611的卡扣部件插入部件622的连接状态,这可以帮助可靠地确认是否已经完成卡扣连接。
此外,在卡扣连接的状态下,壳体盖612的卡扣部件621被配置成使得卡扣部件621不会从壳体底部611的表面突出。
在该构造中,当装卸墨盒62或者将墨盒62插入到盒支撑架61中时,可以防止墨盒62干扰卡扣部件621或者被卡在卡扣部件621上。
如上所述,通过将壳体盖612滑动到壳体底部611上以建立卡扣连接,墨盒62可以被装配。因此,可以方便装配任务。更进一步地,由于壳体盖612是通过将壳体盖612滑动到壳体底部611上而被连接到壳体底部611,因此可以容易地实现自动装配。
接下来,参照图11到图15描述壳体底部611和壳体盖612的卡扣连接部分的详细信息。图11是图解壳体底部611和壳体盖612的卡扣连接部分的平面图,图12是图解卡扣连接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13A和13B图解壳体盖612的卡扣部件621的移动的放大图,图14是图解壳体盖612的卡扣部件621的放大平面图,和图15是图解壳体底部612的卡扣部件621的调节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14的放大图所示,壳体盖612的卡扣部件621包括箭头形状,该箭头形状具有两个叶片部件632,该叶片部件632从朝着壳体底部611的插入方向(箭头A的方向,参见图10)延伸的轴631的顶端的两侧向后折叠。
如图12所示,卡扣部件621的叶片部件632被形成,使得叶片部件632的宽度L1没有限制地被形成为大于壳体底部611的卡扣部件插入部件622的宽度L2。
因此,如图13A所示,壳体盖612的卡扣部件621被插入到壳体底部611的卡扣部件插入部件622中,而卡扣部件621的叶片部件632通过被强迫与卡扣部件插入部件622的两个横向侧接触被向内推。然后,如图13B所示,当卡扣部件621的叶片部件632被完全插入到卡扣部件插入部件622中时,叶片部件632通过弹性恢复力被向外扩展并且返回到各自的原始位置,从而完成卡扣连接。
注意,如图14所示,卡扣部件621的轴631包括茎侧631a,该茎侧631a被形成为比作为两个叶片部件632的固定端侧的顶端侧631b更厚。
在该构造中,当卡扣部件621被插入到卡扣部件插入部件622中时,通过允许叶片部件632被贴在轴631的茎侧631a上,叶片部件632朝着轴631侧的变形被控制,这就可以防止由强加在叶片部件632上的过多的推力造成的对叶片部件632的损坏。
更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壳体底部611进一步包括肋636,该肋636被配置成当叶片部件632的扩展在叶片部件632正在被插入到卡扣部件621中的同时超过预定的扩展量时控制卡扣部件621的叶片部件632各自的扩展。
因此,当力在从壳体盖612移除壳体底部611的方向上被施加于壳体盖612时,可以防止由于卡扣部件621的叶片部件632的扩展所造成的损坏,同时防止叶片部件632从卡扣部件插入部件622被移除(脱落)。
接下来,参照图16到图19描述根据实施例的用作液体容器袋的墨袋600。图16是图解墨袋600的侧视图,图17是图解墨袋600的正视图,图18是图解墨袋600的立体图,和图19是图解墨袋600所附接到的底部盖611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墨袋600包括具有近似矩形形状的袋主体701,和设置在袋主体701中的墨输出构件702。
墨输出构件702包括墨供应端口712,该墨供应端口712被配置成向外输出包含在袋主体701中的墨,并且被设置在平板状的主体部件711的近似中心部分(在墨袋边缘方向上)。主体部件711包括墨填充端口720,该墨填充端口720被设置成与墨供应端口712相邻。墨填充端口720被配置成使袋主体701充满墨。
主体部件711进一步包括突出的孔部件713和714,该突出的孔部件713和714用于在与墨供应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即,墨袋边缘方向)上在将墨供应端口712夹在中间的两侧上分别形成孔713a和714a。
另一方面,如图19和图7所示,壳体底部611包括销构件715和716,该销构件715和716被配置成分别与孔713a和714a嵌合,该孔713a和714a形成在墨袋600的墨输出构件702的孔部件713和714中。
利用该构造,如图20和图21所示,当墨袋600被装入盒壳体601时,销构件715和716被嵌合在墨袋600的墨输出构件702的孔部件713和714的孔713a和714a中,因此墨袋600被附接到壳体底部611。
注意,如图22所示,在墨袋600被附接到壳体底部611的状态下,壳体底部611的销构件715和716被延伸地形成或被延长,因此在将墨袋600嵌合到壳体底部611中的方向上,销构件715和716超过墨袋600的墨供应端口712的中心轴线的位置P1。
同样地,墨袋600的墨输出构件702的孔部件713和714从壳体底部611侧被延伸地形成或者被延长,因此孔部件713和714超过墨供应端口712的中心轴线的位置P1。在上述情况下,较佳的是,孔部件713和714被延伸地形成得比墨供应端口712的位置长。
通过具有孔部件713和714的长度与销构件715和716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墨袋600可以由壳体底部611稳定地保持。
因此,在根据实施例的墨盒62中,墨袋600相应于壳体底部611可以被容易地定位从而被附接到壳体底部611,并且更进一步地,可以防止对墨袋600的破坏。
此外,根据实施例的墨袋600的墨输出构件702包括加强肋717,该加强肋717在墨供应端口712和孔部件713之间以及墨供应端口712和孔部件714之间与主体部件711整体地被形成。注意,墨填充端口720位于墨供应端口712和孔部件714之间。
因此,当墨盒62被插入到(附接到)盒支撑架61中或者从盒支撑架61被抽出(分离)时,墨袋600的墨供应端口712可能会承受力。但是,由于弯曲而造成的墨输出构件702的变形或者倾斜可以通过增强用作支撑点的两个孔部件713和714被防止。
注意,孔部件713的孔713a具有圆形孔,然而孔部件714的孔714a具有拉长孔。在这种情况下,当墨盒62处于墨盒62随时可被附接到盒支撑架61的方位(orientation)(在图6所示的墨盒62的方位上)时,上侧的孔部件713被配置成具有圆形孔,并且下侧的孔部件714被配置成具有拉长孔。
即,如之前所述,当墨盒62被插入到(附接到)盒支撑架61中或者从盒支撑架61被抽出(分离)时,墨袋600的墨供应端口712将承受力。但是,较佳的是,在插入或者抽出墨盒62的方向上具有间隙。
在这种情况下,当墨输出构件702的孔部件713和714的孔直径的公差和壳体底部611的销构件715和716的组件的公差都被限制(即,具有小余量)时,销可以被强制插入到孔中,这说不好可能会导致承受排斥力。
因此,通过将孔部件713的孔713a形成为圆形孔,并且将孔部件714的孔714a形成为拉长孔,则可以方便将销嵌合到孔中,这就可能导致不承受排斥力。
在这种情况下,当墨盒62处于墨盒62随时可被附接到盒支撑架61的方位时,为了减小受力(反重力或者插入力作用的排斥力)侧上的间隙,上侧的孔部件713被配置成具有圆形孔,并且下侧的孔部件714被配置成具有拉长孔。
利用这种构造,由于将销嵌合到孔中而产生的排斥力可以被抑制。
更进一步地,墨输出构件702的孔部件713和714被设置在比袋主体701在墨盒62的插入方向上的位置更朝着前侧的位置上。
即,如果,相反,墨输出构件702的孔部件713和714被设置在比袋主体701在墨盒62的插入方向上的位置更朝着后侧的位置上,则袋主体701的形状被限制。因此可容纳在袋主体701中的墨的量(液体量)可能减少。因此,通过将墨输出构件702的孔部件713和714设置在比袋主体701在墨盒62的插入方向上的位置更朝着前侧的位置上,不会减少可容纳的墨(液体)的量。
其次,参照图23和24描述壳体底部611侧上的销构件构造的另一个实例。注意,图23是用于图解壳体底部611侧上的销构件构造的另一个实例的墨袋600的墨输出构件702的平面图,图24是图解壳体底部611侧上的销构件构造的平面图。
在该构造中,肋718绕壳体底部611的销构件715和716升起。更进一步地,墨袋600的墨输出构件702的孔部件713和714被配置成:孔部件713和714嵌入到肋718的内表面和销构件715和716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中。
因此,当墨袋600被附接到壳体底部611时,墨输出构件702的孔部件713和714嵌入到肋718的内表面和销构件715和716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因此,可以将墨袋600更牢固地附接到壳体底部611。
注意,上述孔(或者孔部件)和销构件之间的关系可以被应用于销构件被形成在墨袋600侧上并且孔部件被形成在壳体底部611侧上的情况。
接下来,参照图25到图30描述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墨盒62的附接结构的详细内容。图25是用于图解墨盒62附接结构的、描述在墨盒62被附接到盒支撑架61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6是图解从与图25的状态的相反侧看在墨盒62被附接到盒支撑架61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7A和27B是分别图解在墨盒62被附接到盒支撑架61之前和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8是图解盒支撑架61的侧断面图,图29是图解将墨盒62附接到盒支撑架61的处理的侧断面图,且图30是图解墨盒62被附接到盒支撑架的状态的侧断面图。
墨盒62包括墨盒壳体601,该墨盒壳体601具有包含期望颜色的墨的墨袋600。盒壳体601的外壁(或者外表面)包括标识肋821、导向槽822和钩状凹槽823,其中标识肋821用于识别不同类型的墨盒62(即,包含的液体的颜色、盒的尺寸和模型,在下文中简称为“颜色等等”),导向槽822用于将墨盒62附接到盒支撑架61,钩状凹槽823用于被盒支撑架61钩住。
当盒壳体601被附接到盒支撑架61时,标识肋821被形成在面向盒支撑架61的后表面的表面中。面向盒支撑架61的后表面的表面被称为盒壳体601的“后表面”。导向槽822被形成在这样的表面中:当盒壳体601被附接到盒支撑架61时,面向盒支撑架61的底部侧和顶部侧的表面。面向盒支撑架61的底部侧和顶部侧的表面被分别称为盒壳体601的“底部表面”和“顶部表面”。钩状凹槽823被形成在盒壳体601的顶部表面中。
同时,盒支撑架61包括标识肋811、导向肋812和钩状部件813,其中墨盒62的标识肋821被嵌合到标识肋811中,导向肋812被配置成被嵌合到墨盒62的导向槽822中,钩状部件813被配置成钩住相对应的墨盒62的钩状凹槽823。
墨盒62的标识肋821与盒支撑架61的标识肋811的组合相对于不同的颜色等等具有不同的嵌合构造。因此,当对于预定颜色等等的墨盒62被附接到相对应的盒支撑架61时,对于预定颜色的墨盒62的标识肋821被嵌合到盒支撑架61的恰当的标识肋811中。
墨盒62的导向槽822和盒支撑架61的导向肋812沿着墨盒62被附接到盒支撑架61或者从盒支撑架61被卸下的方向被形成。
盒支撑架61的钩状部件813被整体地形成在盒支撑架61上。钩状部件813包括被配置成可弹性地变形的弹性变形部件813a和被配置成钩住钩状凹槽823的爪部件813b。弹性变形部件813a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在下文中称为“后端部”)被均匀地形成在盒支撑架61的内表面上,且在该第二端部(在下文中称为“前端部”)上爪部件813b被均匀地形成。
此外,盒支撑架61的钩状部件813的爪部件813b具有倾斜表面912,当墨盒62经由盒支撑架61的钩状部件813的爪部件813b被附接到盒支撑架61时,该倾斜表面912面向盒壳体601的前端部侧。同样地,墨盒62的盒壳体601包括倾斜表面911,该倾斜表面911面向钩状部件813的爪部件813b的倾斜表面912。
此外,盒支撑架61的钩状部件813的爪部件813b具有倾斜表面913,在墨盒62被附接到盒支撑架61或者从盒支撑架61被卸下的方向上(即,插入或者抽出方向),该倾斜表面913在与倾斜表面912相反的侧上。
因此,当墨盒62从盒支撑架61被抽出时,通过拉出墨盒62,盒支撑架61的钩状部件813被举起。因此,从盒支撑架61抽出墨盒62。类似地,当墨盒62被插入到盒支撑架61中时,盒支撑架61的钩状部件813的爪部件813b被牢固地钩在墨盒62(即盒壳体601)的钩状凹槽823上。因此,墨盒62被紧固地附接到盒支撑架61。
接下来,描述将墨盒62附接到盒支撑架61或者将墨盒62从盒支撑架61卸下的效果。
首先,在图27A和图29中的箭头C所示的方向上,墨盒62从盒支撑架61的开口侧被插入。在该情况下,墨盒62的导向槽822被初步嵌合到盒支撑架61分别的导向肋812中。因此,在墨盒62被插入到盒支撑架61的同时,墨盒62由导向肋812所引导。
如上所述,当墨盒62被插入到盒支撑架61中时,导向肋812和导向槽822彼此相对地摩擦从而在墨盒62侧的接触部分上留下划痕。
在根据实施例的构造中,由于墨盒62侧包括导向槽822并且盒支撑架61侧包括导向肋812,因此划痕仅留在墨盒62的导向槽822的内侧上,这就几乎不会被用户观察到或者看到。
因此,由于墨水盒62的插入或者抽出而在墨盒62上产生的划痕不会被明显地观察到,因此可以维持墨盒62的可复用性。
接下来,当墨盒62开始与在盒支撑架61上整体地被形成的钩状部件813接触时,墨盒62侧的前侧上的倾斜表面911与盒支撑架61的钩状部件813的前侧上的倾斜表面912接触。在该构造中,墨盒62被插入到盒支撑架61中,同时钩状部件813的倾斜表面912与墨盒62的倾斜表面911相接触,这就使得钩状部件813的弹性变形部件813a弹性变形从而在图29的箭头D所指示的在盒支撑架61的前侧上的方向上抬起爪部件813b。
当随着钩状部件813被抬起墨盒62被插入到盒支撑架61中时,钩状部件813在弹性变形部件813a随着其恢复力恢复成它的原来形状的方向上从上侧大力地推墨盒62。因此,在墨盒62被插入到盒支撑架61中的同时,墨盒62的方位可以被稳定。
注意,为了在将墨盒62插入到盒支撑架61中时减小初撑力,墨盒62的前侧和钩状部件813的爪部件813b的前侧分别具有倾斜表面911和912。但是,为了通过抬起钩状部件813来大力地按压墨盒62,墨盒62的前侧的形状和钩状部件813的爪部件813b的前侧的形状不局限于倾斜面。
此外,当墨盒62被插入到盒支撑架61中时,墨盒62到达盒支撑架61的标识肋811的位置,该标识肋811被配置成识别被插入的墨盒62的类型。标识肋811包括由预定的样式形成的多个肋,并且具有预定的样式的标识肋821被形成在墨盒62侧且与盒支撑架61的标识肋811的预定的样式相对应,因此标识肋811的预定的样式合适地适应标识肋821的预定的样式。
当墨盒62的正确类型被插入到盒支撑架61时,标识肋811和821的预定的样式不会彼此干涉并且可以合适地彼此适应。但是,当墨盒62的错误类型被插入到盒支撑架61时,标识肋811和821的预定的样式的确会彼此干涉并且墨盒62的插入被阻止。注意,在本实施例中标识单元由肋形成;但是标识符单元不局限于肋。
当墨盒62的合适的类型被插入到盒支撑架61中时,为了为包含在墨盒62内部的墨形成传递通道,未显示的诸如盒支撑架61侧的针的墨供应构件被插入到墨袋600的墨供应端口712中。
最后,当墨盒62在盒支撑架61内部的预定位置处被插入时,先前被抬起的盒支撑架61的钩状部件813被降低并且被嵌合到墨盒62的对应的钩状凹槽823中。因此,可以防止墨盒62从盒支撑架61被卸下。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依次执行以下功能:利用导向肋812和导向槽822引导墨盒62,利用钩状部件813强行推入墨盒62,利用不能变换的肋(即,标识肋811和812)识别盒62的类型,将墨供应构件插入到盒支撑架61侧的内部的墨盒62中,以及利用钩状部件813防止墨盒62从盒支撑架61被卸下。
即,通过在盒支撑架61侧的墨输出构件702被插入到墨盒62中之前使得钩状部件813大力地强行推入墨盒62,可以将墨输出构件702插入并定位在墨盒62的适当位置处。
更进一步地,通过在允许墨输出构件702被插入到墨盒62中之前利用不能变换的肋识别墨盒62的类型,可以避免将墨输出构件702错误地插入到墨盒62的错误类型中并进而混合墨输出构件702或者墨盒62内部的不同类型的墨。
注意,在本申请中,“纸张”的材料不局限于纸,而是可以包括墨滴或者其它液体可被附着到其上的高架投影仪(OHP)胶片、布、玻璃和基板。用于纸张的材料的实例可以被称为“须被记录在其上的记录介质”、“记录介质”、“记录纸”和“记录纸张”。更进一步地,术语图像形成、记录、打印和复制可以用作同义词。
还要注意,术语“图像形成设备”指的是通过将液体排出到介质上而在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设备,其中介质例如是纸、丝、纤维、织物、皮革、金属、塑料、玻璃、木材和陶瓷。还要注意,术语“形成图像”或者“图像形成”不仅仅指的是将诸如字符和符号的具有某种意义的图像提供到介质上,还指的是将诸如图案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图像提供到介质上(即,通过仅仅将墨滴排出到介质上)。
更进一步地,术语“墨”不是具体地局限于那些一般所谓的“墨”,而是可以用作统称的能够形成图像的“液体”,例如是记录液体、定影液体和液体。术语“墨”进一步包括DNA样本、抗蚀剂、用图案装饰的材料、树脂等等。
而且,“图像”并不局限于二维图像,而是可以包括应用于三维地形成的对象的图像以及应用于由铸模对象形成的三维图像的图像。
根据本实施例,装配液体盒的可加工性可以被提高并且液体盒可以被自动地装配。
这里所描述的全部实例和条件式语言都是用于教学目的来帮助阅读者理解发明的原理和发明者对进一步促进本技术领域所贡献的思想,并且将被解释为不局限于这种具体描述的实例和条件,而且说明书中的这种实例的组织不与显示本发明的优势或者劣势相关。尽管已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本专利申请是基于2012年1月5日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No.2012-000416,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结合在本文中。

Claims (6)

1.一种液体盒,所述液体盒包含要被供应到记录头以喷射液滴的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盒包含:
壳体构件;和
液体容器构件,所述液体容器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构件的内部,其中
所述壳体构件包括
基座构件,所述基座构件包含卡扣部件插入部件;和
盖构件,所述盖构件具有卡扣部件并且被配置为被嵌合在所述基座构件中,所述卡扣部件被配置成被插入到所述卡扣部件插入部件中,所述盖构件和所述基座构件经由所述卡扣部件被卡扣连接,并且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
孔部件,在通过将所述盖构件滑动到所述基座构件中使所述盖构件和所述基座构件被卡扣连接的情况下,经由所述孔部件能够从外侧看到所述盖构件的所述卡扣部件的卡扣连接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构件的所述卡扣部件不从所述壳体构件的表面突出。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液体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构件的所述卡扣部件包括轴和在所述轴的两侧上的叶片部件,所述轴和所述叶片部件在插入所述基座构件的方向上形成箭头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构件的所述卡扣部件的所述轴包括茎侧和顶端侧,所述茎侧被形成得比所述顶端侧更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构件进一步包括肋,所述肋被配置成在所述叶片部件正在被插入到所述卡扣部件插入部件中的同时,控制所述卡扣部件的所述叶片部件的扩展以免超过预定的扩展量。
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
CN201310002570.XA 2012-01-05 2013-01-04 液体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3192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0416A JP5842616B2 (ja) 2012-01-05 2012-01-05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00416 2012-0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2608A CN103192608A (zh) 2013-07-10
CN103192608B true CN103192608B (zh) 2015-10-07

Family

ID=47631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2570.XA Active CN103192608B (zh) 2012-01-05 2013-01-04 液体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26074B2 (zh)
EP (1) EP2612760B1 (zh)
JP (1) JP5842616B2 (zh)
CN (1) CN1031926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440069T3 (es) * 2009-09-24 2014-01-27 Koninklijke Douwe Egberts B.V. Cartucho de bebida
JP6237026B2 (ja) * 2013-09-17 2017-1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
MX2016008792A (es) 2014-01-03 2016-09-08 Douwe Egberts Bv Metodo para ingresar un paquete intercambiable de suministro en maquina de distribucion de bebida y sistema que comprende paquete intercambiable de suministro y producto de programa de computadora.
JP6372322B2 (ja) * 2014-03-31 2018-08-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とカートリッジ
JP2015199264A (ja) 2014-04-08 2015-11-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6331623B2 (ja) * 2014-04-11 2018-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JP6393541B2 (ja) * 2014-07-17 2018-09-19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収納容器、接続器具および接続方法
JP6428114B2 (ja) 2014-09-30 2018-11-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JP6409508B2 (ja) * 2014-10-31 2018-10-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CN107718891B (zh) 2016-08-12 2021-04-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
CN109562624B (zh) * 2016-08-12 2020-11-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
JP2018161759A (ja) * 2017-03-24 2018-10-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20189450A (ja) 2019-05-22 2020-11-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キャップ、ヘッドメンテナンス装置、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2021115847A (ja) 2020-01-29 2021-08-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装置
JP7419848B2 (ja) 2020-02-06 2024-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印刷装置
WO2023188312A1 (ja) * 2022-03-31 2023-10-05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8954A (en) * 1984-12-06 1986-02-04 Tektronix, Inc. Ink cartridg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633875B2 (ja) * 1987-11-20 1997-07-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SG47827A1 (en) * 1991-05-27 1998-04-17 Seiko Epson Corp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H07314712A (ja) * 1994-05-25 1995-12-05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
AU688545B2 (en) * 1994-08-24 1998-03-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container for ink jet printer, holder for the container carriage for the holder and ink jet printer
JPH08224940A (ja) * 1995-02-21 1996-09-0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960411B1 (ja) * 1998-10-12 1999-10-0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建物の送り用走行レール
JP2001121358A (ja) 1999-10-20 2001-05-08 Canon Inc スナップフィット結合の解除によって分解可能な装置
DE60040245D1 (de) * 2000-01-05 2008-10-23 Hewlett Packard Co Tintenstrahlschreiber mit einem zweiteiligen Deckel
JP2001347687A (ja) 2000-06-06 2001-12-1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908182B2 (en) 2000-01-31 2005-06-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printer
JP3667283B2 (ja) * 2002-01-25 2005-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
JP2003237098A (ja) 2002-02-15 2003-08-26 Canon Inc 液体容器
JP4027111B2 (ja) * 2002-02-15 2007-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記録ヘッド
JP3652336B2 (ja) * 2002-08-15 2005-05-2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5014437A (ja) 2003-06-26 2005-01-20 Ricoh Co Ltd インク袋、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287843B2 (en) 2003-03-18 2007-10-30 Ricoh Company, Ltd. Ink bag,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ink filling method, ink refilling metho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nk cartridge, and recycling method of ink cartridge
US6817707B1 (en) * 2003-06-18 2004-11-1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ressure controlled ink jet printhead assembly
JP2005155845A (ja) 2003-11-27 2005-06-16 Kyocera Mita Corp 結合構造
JP4440660B2 (ja) 2004-01-30 2010-03-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スナップ嵌合機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100740B1 (en) 2005-08-17 2012-03-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JP2007111864A (ja) * 2005-10-18 2007-05-10 Ricoh Co Ltd 記録液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19731B2 (ja) 2006-08-23 2012-04-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141348B2 (ja) 2008-04-14 2013-02-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液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272704B2 (en) * 2008-05-22 2012-09-25 Zipher Limited Ink containment system and ink level sensing system for an inkjet cartridge
JP5239899B2 (ja) 2008-07-29 2013-07-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316326B2 (ja) * 2009-09-04 2013-10-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収容容器の組立て方法、液体収容容器の分解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00416A (ja) 2010-06-16 2012-01-05 Arubaa Yoken:Kk 自動臨床検査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42616B2 (ja) 2016-01-13
CN103192608A (zh) 2013-07-10
EP2612760A2 (en) 2013-07-10
EP2612760A3 (en) 2013-11-20
US8926074B2 (en) 2015-01-06
JP2013139114A (ja) 2013-07-18
US20130176367A1 (en) 2013-07-11
EP2612760B1 (en)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2608B (zh) 液体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EP1122078B1 (en)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for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US6508547B2 (en)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for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US6142617A (en)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for use with compact supply station
US6488369B1 (en)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to establish reliable electrical and fluidic connections to a receiving station
CN100562433C (zh) 墨容器和喷墨记录设备
US8376536B2 (en) Liquid cartridge urging units
US877072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unting replaceable liquid cartridge
US9085162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9132649B2 (en) Removable guide element
JP200236189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1445108A1 (en) Ink container for reliab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with a receiving station
CN107097527B (zh) 记录装置
US6286934B1 (en) Ink jet printer including detachable print cartridge
JP2014024349A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US20020057317A1 (en)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for use with printer
JP2014004687A (ja) 記録装置
CN112297639B (zh) 喷墨记录设备及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2007106084A (ja) 記録液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1688353B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4318053B2 (ja) インク供給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記録装置
JP511487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98825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部材
US20180178519A1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6292273B2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