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1052A - 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及多层光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及多层光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1052A
CN103151052A CN2012100890697A CN201210089069A CN103151052A CN 103151052 A CN103151052 A CN 103151052A CN 2012100890697 A CN2012100890697 A CN 2012100890697A CN 201210089069 A CN201210089069 A CN 201210089069A CN 103151052 A CN103151052 A CN 1031510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recording
methyl
recording media
adhering agent
agen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90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1052B (zh
Inventor
伊藤雅春
田矢直纪
近藤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Lin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51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1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1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10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18Laminated discs
    • G11B7/24024Adhesion or bonding, e.g. specific adhesiv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光记录媒体用多层构造体以及多层光记录媒体,它能够抑制记录材料从光记录层向粘着剂层的转移,同时也能抑制弯曲。使光记录层11和粘着剂层12层叠而形成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其粘着剂层12是由表面自由能为20mJ/m2以下的粘着剂而构成。粘着剂层12的粘着剂,作为构成成分,优选以含有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及/或硅氧烷(甲基)丙烯酸单体和(甲基)丙烯酸酯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为主成分,或者包含具有聚二甲基硅氧烷构架的聚合物和硅树脂。

Description

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及多层光记录媒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光记录层和粘着剂层交互层叠而形成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及其制造中所使用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以及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
背景技术
近年,为实现光记录媒体中记录信息的高密度化,有研究提出了利用多光子吸收性材料的多层光记录媒体。为了降低在这种多层光记录媒体中的串音现象,有研究提出了一种在光记录层与光记录层之间设置非光记录层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
为了制造上述结构的多层光记录媒体,通常采用旋涂法来形成各层,然后进行层叠。不过,此法的问题是,多层光记录媒体的大面积化比较困难,并且材料受到限制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的研究提出采用压敏型粘着性薄片制造多层光记录媒体的方法,这种压敏型粘着性薄片是通过将含有感光材料的光记录层和压敏型粘着剂层进行层叠而形成的(参照专利文献3)。通过这种使用压敏型粘着性薄片的制造方法,可以容易且大面积地制造多层光记录媒体。
但是,在上述使用压敏型粘着性薄片制造多层光记录媒体时,根据感光材料和压敏型粘着剂的种类或环境条件的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光材料会向由压敏型粘着剂构成的非光记录层薄片方面转移和扩散,从而导致记录敏度降低或发生串音。
作为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的方法,有文献提出了通过控制粘着剂的玻璃转移温度Tg,来抑制构成光记录层的色素材料向其他层的转移,从而减小记录敏度的降低和串音发生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504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0-674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5-20932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9-2383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为了让玻璃转移温度Tg高的粘着剂表现出粘着性,在光记录层与粘着剂层的层叠工序时必须进行加热,由于这种加热的缘故,导致所制取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和多层光记录媒体发生弯曲。使用弯曲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制造多层光记录媒体时,不能将该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进行良好地层叠。并且,在弯曲的多层光记录媒体上,不能正确地存取信息。而为了防止弯曲,若要降低上述加热温度的话,则粘着剂表现不出粘着性,粘接本身变得困难。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光记录媒体用多层构造体以及多层光记录媒体,它能够抑制记录材料从光记录层向粘着剂层的转移,同时也能抑制弯曲。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方案来达成:
1.一种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由光记录层和粘着剂层交互层叠而形成,用于制造多层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是由光记录层和粘着剂层叠层而形成的,所述粘着剂层是由表面自由能为20mJ/m2以下的粘着剂构成的。
通过上述1中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能够抑制记录材料从光记录层向粘着剂层的转移,并能减小记录敏度的下降和串音的发生,同时,还能抑制该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以及所得到的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和多层光记录媒体的弯曲。
2.上述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的主成分是以氟单体为构成组分的聚合物及/或以具有聚硅氧烷构架的单体为构成组分的聚合物。
3.上述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作为构成成分,是以含有以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和/或硅氧烷(甲基)丙烯酸单体和(甲基)丙烯酸酯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为主成分的。
4.上述3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是从(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代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2,3,3-四氟代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2,3,3,3-五氟丙基酯及(甲基)丙烯酸1H,1H,5H-八氟戊烷基酯构成的群中选出的至少1种。
5.上述3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甲基)丙烯酸单体,是在其一个末端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反应性硅氧烷。
6.上述3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作为其构成组分的上述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及上述硅氧烷(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合计含量为30质量%以上。
7.上述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含有具有聚二甲基硅氧烷构架的聚合物和硅树脂。
8.上述7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中的所述硅树脂的含量为15至90质量%。
9.上述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的粘着强度为500至50000mN/25mm。
10.上述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记录层含有多光子吸收性材料。
11.一种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它由光记录层和粘着剂层交互层叠而形成;所述粘着剂层是由表面自由能为20mJ/m2以下的粘着剂构成的。
12.一种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光记录层和粘着剂层交互层叠而形成的多层结构体,所述粘着剂层是由表面自由能为20mJ/m2以下的粘着剂构成的。
发明的效果
通过上述发明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及多层光记录媒体,能够抑制记录材料从光记录层向粘着剂层的转移,并能减小记录敏度的下降和串音的发生,同时,还能抑制该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以及多层光记录媒体的弯曲。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的断面图。
图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层光记录媒体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由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多层光记录媒体中,利用记录材料的多光子吸收进行记录。所谓多光子吸收,是指化合物同时吸收2个以上的光子而被激发的现象。由于多光子吸收只发生在光强度较强的位置,故可使空间分辨率提高,能瞄准媒体内部的某个点进行记录。作为利用多光子吸收的记录方式,既可以由多光子吸收性材料本身通过多光子吸收使其发生构造变化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多光子吸收获得的激发能转移到别的化合物上,使其发生构造变化来实现。
〔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中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的断面图。本实施方式中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由光记录层11、层叠在光记录层11上的粘着剂层12、层叠在光记录层11的外表面上的剥离膜13以及层叠在粘着剂层12的外表面上的剥离膜13′构成。但剥离膜13、13′,在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使用时被剥下。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中的剥离膜13或剥离膜13′也可以没有。
作为构成光记录层11的记录材料(光记录材料),只要含有多光子吸收性材料即可,可从通常所知的现有光记录媒体的光记录层构成材料中适当选择。所谓多光子吸收性材料,使指具有能够同时吸收2个以上的光子向激发状态迁移的性质的化合物。其中,从实用中可得到足够的记录敏度的角度,优选含有二光子吸收横截面积为0.1GM以上的二光子吸收性材料的光记录材料,特别优选含有100GM以上的二光子吸收性材料的光记录材料。这里,「GM」的意思是10-50cm4·s·molecule-1·photon-1
如上所述的光记录材料,可列举如下:例如,多光子吸收性材料单独构成的材料、由多光子吸收性材料和被激发的多光子吸收性材料的能量转移所引起变化的另一反应性化合物所构成的材料、或根据需要用以上述材料与母料配合而得的材料等。
构成上述母料的材料,虽然既可以是无机材料也可以是有机材料,但从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制造的方便性以及材料的可供选择性的观点,优选有机类高分子材料。这种高分子材料既可以是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物,对于其单体的种类、分子量、聚合形态等没有特别限制。
作为上述高分子材料的具体例,可列举如下:多烯类,例如各种聚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聚1-丁烯、1-丁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聚4-甲基-1-戊烯、聚3-甲基-1-丁烯、乙烯/环状烯共聚物、环状烯类树脂等;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或其金属盐、聚甲基丙烯酸甲基酯、脂肪环丙烯树脂等的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聚酯类树脂;聚全氟乙烯、全氟烯基乙烯基醚聚合物等的氟类树脂;聚苯乙烯、聚乙烯基醇、聚碳酸脂、聚苯硫醚、聚醚砜、聚酰亚胺、聚苯醚、烯/N-取代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碳酸烯丙醇树脂、环氧丙烯酸酯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等。这些高分子材料既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两者。其他类似用语也同样。
另一方面,多光子吸收性材料,对于上述母料,即可以作为主链或侧链成分进行化学结合,也可以仅仅分散或溶解于母料之中。对于这种多光子吸收性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化合物。作为此类多光子吸收性材料,可列举如下:例如,花青色素、苯乙烯色素、吡喃翁色素、噻喃色素、部花青色素、烯丙叉色素、类菁色素、方酸色素、阿滋啉木(azulenium)色素、香豆素色素、吡喃色素、醌色素、蒽醌色素、三苯甲烷色素、二苯甲烷色素、氧杂蒽色素、噻吨色素、硫化二苯胺色素、偶氮色素、亚甲基胺盐色素、芴酮色素、二芳基乙烯色素、螺环吡恩色素、俘精酸酐色素、二萘嵌苯色素、多烯色素、二苯胺色素、喹吖啶酮色素、卟啉色素、酞花菁色素、苯乙烯类色素、苯撑乙烯撑色素、三苯胺类色素、咔唑类色素等。
对于上述多光子吸收性材料的分子量,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不过,以600以上为佳。当分子量在600以上时,能够更好地发挥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即有效地抑制多光子吸收性材料向粘着剂层12的转移。对于分子量的上限,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不过,通常来讲,数平均分子量在Mn100000左右。如此高分子量的多光子吸收性材料,例如,可以通过让其对于前述的母料,以主链或侧链成分进行化学键合而获得。此外,上述数平均分子量Mn,是根据胶凝体渗透色谱法(GPC法)测量的聚苯乙烯的换算值。
利用上述多光子吸收性化合物的记录方式,可以列举出:例如,使用象包含偶氮基或C=C基、C=N基化合物那样,在光作用下发生异性化的材料,或像(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那样,在光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的材料,或像有机光致变色材料那样,在光作用下发生可逆构造变化的材料等,使用在光作用下发生电荷分布的有机折射材料等读取折射率转调的方式、使用在光作用下发生荧光特性变化的材料读取荧光的方式、将在光作用下产生酸的材料与酸显象性色素组合,或将消色剂与消色性色素组合,读取吸收比转调或折射率转调的方式等。在这些记录方式中,即可以是多光子吸收性化合物本身具有这种光反应性,也可以是通过多光子吸收激发的多光子吸收性化合物向其他反应性化合物转递能量所引起的反应。
光记录层11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0.04至50μm左右,优选0.05至10μm。
粘着剂层12,由表面自由能为20mJ/m2以下的粘着剂构成。通过在粘着剂层12表面使用自由能为20mJ/m2以下的粘着剂,与以往技术不同,即使不提高粘着剂的玻璃转移温度Tg,也可以抑制光记录材料(多光子吸收性材料)从光记录层11向粘着剂层12的转移。如果玻璃转移温度Tg低,则粘着剂层12在常温下也具有粘性,所以,在制造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时,或将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层叠制造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或多层光记录媒体时,在常温下或稍微加热即可将粘着剂层12粘接上。也就是说,在粘接粘着剂层12的场合,不需要高温加热,故能够抑制所制取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或多层光记录媒体由于加热而引起的弯曲。
另一方面,如果粘着剂的表面自由能超过20mJ/m2,光记录材料将会从光记录层11向粘着剂层12转移。尤其当光记录材料的分子量小于600时,该光记录材料向粘着剂层12的转移得不到充分的抑制,作为光记录材料的多光子吸收性材料的选择自由度受到限制。
本专利说明书中的表面自由能,是通过对粘着剂层12的各种液滴(分散成分·偶极子成分·氢键成分)的接触角进行测定,并以该测定值为基础,按照北崎·Hata理论求出的。接触角是使用接触角仪(在测验例中,使用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的DM-701),根据静滴法依照JIS R3257进行的测量。
构成粘着剂层12的粘着剂的表面自由能,优选8-20mJ/m2,特别优选10-19mJ/m2。如果粘着剂的表面自由能太小,往往难于确保粘着剂层12对光记录层11的粘着强度。
作为具有以上所述表面自由能的粘着剂,优选:(1)其主成分为以氟单体为构成组分的聚合物及/或以具有聚硅酮构架的单体为构成组分聚合物的粘着剂(以下,称为「粘着剂(1)」)、或者(2)含有具有聚二甲基硅酮构架的聚合物和硅树脂的粘着剂(以下,称为「粘着剂(2)」)。
〔粘着剂(1)〕
在本实施方式中,氟单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聚合性不饱和基和氟原子的化合物,例如,在一个末端或两末端上有(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环氧基等的氟化合物等。其中,优选在一个末端上具有(甲基)丙烯酰基者。此类氟单体可以列举如下:例如,后述的氟化(甲基)丙烯单体、四氟乙烯、己氟代丙烯、氯氟代乙烯、氟化偏二氯乙烯、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等。
作为具有聚硅酮构架的单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聚合性不饱和基的硅酮类化合物,例如,在一个末端或两末端有(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环氧基等的化合物。作为此类单体,例如,可列举出硅酮(甲基)丙烯酸单体。
考虑到粘着性及光学特性,粘着剂(1)优选以以下单体化合物的共聚物为主成分的粘着剂,即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及/或硅酮(甲基)丙烯酸单体、(甲基)丙烯酸酯、根据需要的其他单体。即,上述氟单体,优选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上述具有聚硅酮构架的单体,优选硅酮(甲基)丙烯酸单体。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只要是含有1个以上的氟原子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即可,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如下:(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代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2,3,3-四氟代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2,3,3,3-五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1H,1H,5H-八氟戊烷基酯等。这些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既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硅酮(甲基)丙烯酸单体,优选能与(甲基)丙烯酸酯发生共聚形成具有聚二甲基硅酮构架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单体。作为此类硅酮(甲基)丙烯酸单体,优选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聚合性不饱和基的硅酮类化合物的反应性硅,其中优选在其一个末端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反应性硅。
在一个末端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反应性硅的具体产品,可列举出Chisso公司制的Silaplane FM类列(产品名)(例如,FM-7711、FM7721、FM7731、FM-0711、FM-0721、FM-0725)等。
(甲基)丙烯酸酯,优选烷基的碳数为1至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烷基的碳数为1至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以列举如下:(甲基)丙烯酸甲基酯、(甲基)丙烯酸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丙基酯、(甲基)丙烯酸异丙基酯、(甲基)丙烯酸n-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异丁基酯、(甲基)丙烯酸t-丁基酯、(甲基)丙烯酸戊基酯、(甲基)丙烯酸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异辛基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它们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根据需要所使用的其它单体,优选具有含活性氢官能团的丙烯酸类单体。作为具有含活性氢官能团的丙烯酸类单体,例如,可列举如下:(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基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丁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基酯等的羟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单甲氨乙基酯(甲基)丙烯酸单乙氨乙基酯、(甲基)丙烯酸单甲氨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单乙基氨基丙基酯等的(甲基)丙烯酸单烷基氨基烷基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衣康酸、拧康酸等乙烯性不饱和羧酸等。它们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根据需要所使用的除上述丙烯酸类单体以外的单体,例如,可列举如下: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类;乙烯、丙烯、异乙烯等的烯类;氯乙烯、偏-二氯乙烯等的卤化烯类;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的苯乙烯类单体;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的二烯类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的腈类单体;丙烯酰铵、N-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等的丙烯酰胺类等。它们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的构成组分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及硅酮(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合计含量,优选3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32至95质量%,更加优选35至90质量%。如果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及硅酮(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含量太少,则难于将所得到的粘着剂的表面自由能做成20mJ/m2以下。而如果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及硅酮(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含量太多,由于(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相对变少,则要确保所得到的粘着剂的粘着强度变得困难。
根据希望使用其它单体时,其它单体在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的含量,优选1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1至5质量%。通过使用这种其它单体,能够容易地将所得到的粘着剂控制为所期望的粘性。
对于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共聚形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中的任何一种。并且,(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分子量,其重量平均分子量(Mw)的优选范围是1万至200万,特别优选范围是5万至100万,更加优选范围是10万至80万。这里,上述重量平均分子量(Mw),是通过胶凝体渗透色谱(GPC)法测量的聚苯乙烯的换算值。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可按常用的方法(例如,乳化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本体聚合法,水溶液聚合法等),将上述单体混合物聚合调制而制取。其中,从聚合时的稳定性和使用时易操作的观点,优选在有机溶媒中进行制造的溶液聚合法。
例如,可将单体混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媒中后,加入目前通常公知的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2-氨基二丙烷)二盐酸盐、4,4′-偶氮(4-氰基缬草酸)等偶氮类聚合引发剂或过氧化苯甲酰等的过氧化物类聚合引发剂,让其发生游离基聚合反应,从而制造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上述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混合物100质量份,优选范围是0.01至5质量份,特别优选范围是0.1至1质量份。
游离基聚合,通常是在10至100℃下,加热1至20小时左右,优选在50至90℃下,加热3至10小时左右。由此,可制取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有机溶剂溶液。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构成粘着剂层12的粘着剂,含有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同时,也可以包含胶联剂。
上述胶联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从下列目前常用于丙烯酸类粘着剂中的胶联剂中适当选择,例如,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氮杂环丙烷类化合物、三聚氰胺酚醛树脂、尿素树脂、二醛类、亚甲醇聚合物、金属螯合物、金属醇盐、金属盐等。
金属螯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丙烯酸类粘着剂中的金属螯合类化合物,可以从通常公知的化合物中适当选择。在这些金属螯合类化合物中,有金属原子为铝、锆、钛、锌、铁、锡等的螯合物,不过,从性能的观点,优选铝螯合物。
作为铝螯合物,例如,可列举如下:二异丙氧基铝单油基乙酰乙酸盐、单异丙氧基铝双油基乙酰乙酸、单异丙氧基铝油酸盐单油酸盐乙酰乙酰乙酸盐、二异丙氧基铝单十二烷基乙酸盐、二异丙氧基铝单硬脂乙酰醋酸盐、二异丙氧基铝单异硬脂乙酰醋酸盐,单体异丙氧基铝单-N-月桂酰-β-丙氨酸盐单月硅基乙酰乙酸盐,三乙酰丙酮铝,单乙酰丙酮铝双(异丁基乙酰醋酸盐)螯合物,单体乙酰丙酮铝双(2-乙基己基乙酰醋酸盐)螯合物,单体乙酰丙酮铝双(十二烷基乙酰醋酸盐)螯合物,单体乙酰丙酮铝双(油烯基乙酰醋酸盐)螯合物等。
聚异氰酸酯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丙烯酸类粘着剂中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从通常公知的化合物中适当选择,可列举如下:脂肪环式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脂肪族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芳香族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等。
作为脂环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脂肪族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如下: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双环庚烷三异氰酸酯、亚环戊基二异氰酸酯、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甲基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加氢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亚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三甲基亚环己烷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等,以及它们的缩二脲体、异氰脲酸酯体,还有与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甲醇丙烷、蓖麻油等含低分子活性氢的化合物的反应物的加合物等。
作为芳香族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如下:2,4-苄撑二异氰酸酯、2,6-苄撑二异氰酸酯、4,4′-苄撑二异氰酸酯、亚对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等。
脂肪环环氧类化合物·脂肪族环氧类化合物,可列举如下:3,4-环氧环己基甲基、甲酸3,4-环氧环己基酯、1,3-双(N,N′-二缩水甘油氨甲基)环己烷、氢加添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缩水甘油酯、己二酸缩水甘油酯、癸二酸缩水甘油酯等。
脂肪族氮杂环丙烷类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丙烯酸类粘着剂中的脂肪族氮杂环丙烷类化合物,可从通常公知的化合物中适当选择。作为脂肪族氮杂环丙烷类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如下:三甲醇丙烷三(2-甲基-1-氮杂环丙烷丙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β-杂环丙烷丙酸酯、2,2′-双羟基甲基丁醇-三[3-(1-杂环丙烷)丙酸酯]、1,6-亚己烷二亚乙基尿素等。
构成粘着剂层12的粘着剂中的上述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金属螯合物及氮杂环丙烷化合物等的胶联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胶联剂的配合量,从粘着剂性能的观点,相对于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100质量份,通常可在0.01至5.0质量份的范围内选定,优选范围为0.05至3.0质量份,特别优选范围为0.1至1.0质量份。
〔粘着剂(2)〕
粘着剂(2)中具有聚二甲基硅酮构架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其重量平均分子量(Mw)优选范围是0.5至50万,特别优选范围是1至45万。
作为硅树脂,优选具有从一官能性的M单位(R3SiO-)、二官能性的D单位(R2Si(O-)2)、三官能性的T单位(RSi(O-)3)及四官能性的Q单位(Si(O-)4)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单位的有机聚硅酮。这里,在上述式中,R表示脂肪族烃基、芳香族烃基等的一价烃基、乙烯基、己烯基等的烯基或羟基。
粘着剂(2)中的硅树脂含量,优选15至90质量%,特别优选20至85质量%。如果硅树脂的含量太少,具有聚二甲基硅酮构架的聚合物会使剥离性变得突出,可能导致所制得的粘着剂的粘着性不足。而若硅树脂的含量太多,由于所制得的粘着剂的硬度变得突出,结果也会造成粘着性不足。
作为粘着剂(2),可使用通常所说的有机硅粘着剂,可以使用市售的有机硅粘着剂。市售有机硅粘着剂的具体产品,有Dow Corning Toray公司制的SD4580类列、SD4570类列、SD4560类列等。另外,对于这些的有机硅粘着剂,也可以适当配合具有聚二甲基硅酮构架的聚合物及/或硅树脂。此外,根据需要,粘着剂(2)中也可以含有胶联剂和固化催化剂等。
在不损坏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范围内,根据需要,上述粘着剂中还可以添加增粘剂、氧化防止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软化剂、填充剂、阻燃剂等。
构成粘着剂层12的粘着剂的玻璃转移温度Tg,优选-70至15℃,特别优选-65至13℃,更加优选-60至10℃。当粘着剂的玻璃转移温度Tg处于上述范围时,由于粘着剂层12在常温下具有粘性,所以在制造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时,或将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进行层叠制造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或多层光记录媒体时,在常温下或只需稍微加热便可以粘接粘着剂层12。这意味着,在粘着剂层12的粘接时,由于不需要高温加热,所以能抑制所得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和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或多层光记录媒体因加热所发生的弯曲。这里,本专利说明书中的玻璃转移温度Tg,是采用示差扫描热量计,以20℃/分的升降温速度进行测量的。
粘着剂层12的厚度,优选1至50μm,特别优选2至40μm。通过将粘着剂层12的厚度控制于上述范围,可有效地抑制光记录层11互相间的串音。
粘着剂层12的粘着强度,在25℃下优选500至50000mN/25mm,特别优选600至50000mN/25mm,更加优选800至50000mN/25mm。当粘着剂层12在25℃下的粘着强度处于上述范围时,粘着剂层12与其他层(主要是光记录层11)之间的粘着强度足够大。这里,本专利说明书中的粘着强度,是在粘着剂层12的一侧表面上贴附厚度为50μm的聚乙烯对苯二甲酸膜,在另一侧表面上贴附由聚甲丙烯酸甲酯构成的测试板,根据JIS Z0327(2009),用180°撕下法,将粘着剂层连同聚乙烯对苯二甲酸膜一起从测试板上撕下而测量的值(N/25mm)。
剥离膜13,13′,可以使用目前通常公知的制品,例如,聚乙烯对苯二甲酸或聚丙烯等的树脂膜、以及将这些树脂膜用硅类剥离剂、长链烷基类剥离剂、醇酸树脂类剥离剂等进行剥离处理后的剥离膜。
为了分别给于光记录层11或粘着剂层12平滑性,剥离膜13,13′与光记录层11或粘着剂层12相接触侧的表面粗糙度(Ra)的优选值为1μm以下,特别优选值为0.5μm以下。如果剥离膜13,13′的表面粗糙度(Ra)超过1μm,则光记录层11或粘着剂层12的表面粗糙度变大,可能会造成所制取的多层光记录媒体的信号特性下降。剥离膜13,13′的厚度,通常在20至150μm的范围。
并且,在剥离膜13,13′中,优选的情况是将先剥离的做成轻剥离型,将后剥离的做成重剥离型。还有,也可以将剥离膜13,13′中之一用未处理过的树脂膜制成,而另一个用剥离膜制成。
上述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例如,可按以下所示的方法进行制造。首先,调制光记录层11用的涂布剂,它包含构成光记录层11的材料,并且根据希望还可包含溶媒,同时,调制粘着剂层12用的涂布剂,它包含构成粘着剂层12的材料(粘着剂),并且根据需要还可包含溶剂。
接着,(1)将记录层11用的涂布剂涂布到剥离膜13的有剥离性的表面上,从而形成光记录层11,然后,在其上涂布粘着剂层12用的涂布剂形成粘着剂层12,在该粘着剂层12的表面,将另一张剥离膜13′的有剥离性的表面重叠层叠。或者(2)将粘着剂层12用的涂布剂涂布到剥离膜13′的有剥离性的表面上,从而形成粘着剂层12,然后,在其上涂布光记录层11用的涂布剂形成光记录层11,在该光记录层11的表面,将另一张剥离膜13的有剥离性的表面重叠层叠。或者(3)将记录层11用的涂布剂涂布到剥离膜13的有剥离性的表面上,从而形成光记录层11,并且,将粘着剂层12用的涂布剂涂布到剥离膜13′的有剥离性的表面上,从而形成粘着剂层12,层叠光记录层11和粘着剂层12以使两者重叠。在涂布剂的涂布作业中,可以使用例如吻合辊式涂布机、逆转辊式涂布机、刮刀涂布机、辊式刮刀涂布机、压力涂布机等的涂布机械。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光记录材料从光记录层11向粘着剂层12的转移,与现有技术不同,不必提高粘着剂层12中粘着剂的玻璃转移温度Tg,所以,在按照上述(3)的方法制造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时,在常温下或只需稍微加热即可对粘着剂层12和光记录层11进行层叠,不需要高温加热。因此,可以抑制所制取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因加热引起的弯曲。
如上所述,所得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作为下面要介绍的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或多层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材料是非常合适的。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置用来加强该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的透明树脂层、为在多层光记录媒体内部建立位置信息,作为记录信息坑及/或凹槽在表面具有凹凸的位置信息给予层、还有光学导波层、反射层、电媒体层等。此时,例如,上述透明树脂层,可设置在光记录层11与粘着剂层12之间或光记录层11之上。上述位置信息给予层,从其形成的方便性的观点,设置在粘着剂层12的反对侧的最外层比较理想。
〔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
本实施方式中的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是由光记录层11和粘着剂层12交互层叠而形成的结构体(参照图2中的符号2),优选用前述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来形成。
对于光记录层11和粘着剂层12的各自的层积数,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下限通常为2层以上,优选5层以上。仅用1层得不到足够的记录密度。而上限通常为500层以下,优选200层以下。如果超过500层,由于在各层上的光吸收及层间的光反射等,信息的录入和读取有可能出现问题。
光记录层11及粘着剂层12的全层积厚度(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的厚度),通常为10μm至5mm左右,优选20μm至2mm,更加优选50μm至1.2mm。
上述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如后面所述,既可以在多层光记录媒体10的制造工序中制造,也可以在制造多层光记录媒体10之前预先制造。
〔多层光记录媒体的制造〕
其次,就使用上述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制造多层光记录媒体10的方法的实例进行说明。图2表示所制取的多层光记录媒体10的断面图。
首先,准备由聚碳酸脂树脂等构成的基板3,在其上面形成粘着剂层4。该粘着剂层4的材料,既可以与构成上述粘着剂层12的粘着剂相同,也可以不同。
然后,将剥离膜13从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上剥下,让露出的光记录层11与基板3上的粘着剂层4相对,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接着,从该层积体上剥下剥离膜13′,让粘着剂层12露出,并让该粘着剂层12与从另外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上剥下剥离膜13后露出的光记录层11相对,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以下按照同样的操作方法,依次重复进行层积,便得到由光记录层11及粘着剂层12的n层层积而构成的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2。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粘着剂层12,因为可以使用玻璃转移温度Tg低的粘着剂,所以在制造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2时,在常温下或稍微加热便能将粘着剂层12和光记录层11结合起来,不需要高温加热。因此,能抑制所制取的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2因加热引起的弯曲。
最后,将最上层的剥离膜13′剥下,在露出的粘着剂层12上粘贴上透光性保护膜5,便得到多层光记录媒体10。这种透光性保护膜,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从通常使用的现有光记录媒体的保护膜中适当选择。这种透光性保护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不过,通常为20至600μm左右,优选20至150μm。
制造多层光记录媒体10的其他方法的例子,是先准备基板3,将剥离膜13′从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上剥下,让露出的粘着剂层12与基板3的表面相对,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接着,从该层积体上剥下剥离膜13,让光记录层11露出,并让该光记录层11与从另外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上剥下剥离膜13′后露出的粘着剂层12相对,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以下按照同样的操作方法,依次重复进行层积,便得到由粘着剂层12及光记录层11的n层层积而构成的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2。最后,将最上层的剥离膜13剥下,在露出的光记录层11上贴附上带粘着剂层的透光性保护膜,便得到多层光记录媒体10。
在用以上方法制取的多层光记录媒体10中,通过使用上述粘着剂层12,记录材料从光记录层11向粘着剂层12的转移得到抑制,同时,多层光记录媒体10的弯曲也得到抑制。正是由于记录材料从光记录层11向粘着剂层12的转移得到了抑制,所以,这种多层光记录媒体10可减少记录敏度的降低和串音的发生。
此外,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2或多层光记录媒体10,也可以不使用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1进行制造。例如,在所规定的基材或基板3上面,涂布粘着剂层12用的涂布剂形成粘着剂层12,在该粘着剂层12上面,涂布光记录层11用的涂布剂形成光记录层11,再在该光记录层11上面,涂布粘着剂层12用的涂布剂形成粘着剂层12,反复这一工序,便可得到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2或能制造多层光记录媒体10。或者,预先在剥离膜上形成光记录层11,在所规定的基材或基板3上,涂布粘着剂层12用的涂布剂以形成粘着剂层12,在该粘着剂层12上面层叠上述光记录层11,并剥下剥离膜,再在该光记录层11上涂布粘着剂层12用的涂布剂以形成粘着剂层12,反复这一工序,便可得到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2或能制造多层光记录媒体10。
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而记载的,并非限定本发明。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各项要素,也应涵盖属于本发明技术范围的全部设计变更及等价物。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等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不过,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等的限定。
实施例1
(1)光记录层的形成
作为光记录材料,混合2-[4-(2-氯-4-硝基苯偶氮)-N-乙基苯胺基]乙醇(Aldrich公司制,Disperse Red 13)10质量份、三氯甲烷45质量份、环己酮45质量份,调制了固形物浓度为10质量%的涂层液。
向通过在厚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基材上设置由醇酸树脂剥离层所构成的剥离膜的剥离层面,用凹版涂布法涂布上述涂层液,在110℃下让其干燥1分钟,便形成了厚度约为0.5μm的光记录层。
(2)粘着剂层的形成
作为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加入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15质量份、丙烯酸2,2,2-三氟代乙基酯20质量份、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加入n-丙烯酸丁酯62质量份,作为其他单体,加入2-羟乙基丙烯酸酯3质量份,再加入偶氮二异丁腈(聚合引发剂)0.25质量份之后,让其在乙酸乙酯中进行反应,得到了作为粘着剂的丙烯酸酯共聚物(Mw=200,000)乙酸乙酯溶液(固形物浓度为33质量%)。
向通过在厚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个表面设置有机硅剥离层所构成的剥离膜的剥离层面,用刮刀涂布机涂布上述涂布液,在90℃下让其干燥1分钟,便形成了厚度为7μm的粘着剂层。
(3)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的制做
将在上述(2)中形成并干燥后的粘着剂层面与上述(1)中形成的光记录层面叠合一起,在室温下,使用两个胶辊进行压接,制造了由光记录层和粘着剂层层积而成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该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由剥离膜/光记录层(0.5μm)/粘着剂层(7μm)/剥离膜构成。
实施例2至8,比较例1,2
对于表1所示种类的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及/或硅酮(甲基)丙烯酸单体、(甲基)丙烯酸酯和其他的单体,以表1所示的配合量(表1中的单位为质量份)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了构成粘着剂层的丙烯酸酯共聚物。除了使用该丙烯酸酯共聚物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制取粘着剂层及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这里,实施例7,8中所使用的硅酮(甲基)丙烯酸单体,是Chisso公司制的FM-0711。此外,在比较例2中,由于粘着剂的玻璃转移温度高,无法在室温下进行层叠,所以在粘着剂层与光记录层面的压接时,为使其表现出粘着性,将温度加热到了80℃。
实施例9
将含有具有聚二甲基硅酮构架的聚合物及硅树脂的硅粘着剂(DowCorning Toray公司制,SD4574,硅树脂含有量:65质量%)100质量份、硅树脂(Dow Corning Toray公司制,SR2400)50质量份进行混合,并将得到的粘着剂溶解于乙酸乙酯中,从而调制了固形物浓度为3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涂层液)。
向通过在厚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一个表面设置有机硅剥离层所构成的剥离膜的剥离层面,用刮刀涂布机涂布上述涂层液,在90℃下让其干燥1分钟,便形成了厚度为7μm的粘着剂层。
除了用上述方法形成了粘着剂层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制取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
实施例10,11
作为粘着剂,使用表1所示种类及配合量的硅粘着剂,或硅粘着剂与硅树脂的混合物,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9同样的步骤,制取粘着剂层及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并且,实施例10使用的粘着剂,是Dow Corning Toray公司制的硅粘着剂SD4575(硅树脂含量:50质量%),实施例11所使用的粘着剂,是Dow Corning Toray公司制的硅粘着剂SD4577(硅树脂含量:30质量%)及Dow Corning Toray公司制的有聚二甲基硅酮构架的聚合物SH28(硅树脂含量:0质量%)的混合物。
测验例1(表面自由能的测定)
对于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使用的粘着剂的表面自由能(mJ/m2),通过测定各种液滴对粘着剂层的接触角,并以该测定值为基础,根据北崎·Hata理论进行了计算。接触角是使用接触角仪(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DM-701),根据静滴法依照JIS R3257进行的测量。其中,液滴的「分散成分」使用了二碘甲烷,「偶极子成分」使用了1-溴萘,「氢键成分」使用了蒸馏水。结果如表2所示。
测验例2(玻璃转移温度的测定)
使用示差扫描热量计(TA INSTRUMENTS JAPAN公司制,DSC Q2000),以20℃/分的升降温速度,对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粘着剂的玻璃转移温度Tg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测验例3(粘着强度的测定)
将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取的粘着剂层的一侧面,贴附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东洋纺绩公司制,产品名称:COSMOSHINEA4100,厚:50μm)上,再从上述粘着剂层的另一侧面剥下剥离膜,并将露出的粘着剂层叠接到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构成的试验板上。然后,依照JIS Z0327(2009),采用180°撕下法,从试验板上将粘着剂层连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一起撕下,将该180°撕下粘着强度(N/25mm)作为粘着强度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
测验例4(光记录材料的转移评价)
从与光记录层没有接触的一侧,通过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装置(Perkin Elmer公司制,Spectrum One)的钻石ATR法,对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得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中粘着剂层的红外吸收谱进行了测定。
然后,为了促使光记录材料的转移,将红外吸收谱测量后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在25℃、50%RH的湿热环境里放置了24小时。此后,用与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了粘着剂层的红外吸收谱。
对于所测定的红外吸收谱,以(B)表示与来源于光记录材料的苯环相对应的顶值1600cm-1的湿热促进前的峰面积,以(A)表示湿热促进后的峰面积,对吸收峰面积进行了比较。按其结果,若|(A)-(B)|≤0.06,则判定为没有光记录材料的转移(○),若|(A)-(B)|>0.06,则判定为有光记录材料的转移(×)。结果如表2所示。
测验例5(串音有无的评价)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得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的粘着剂层一侧的剥离膜剥下,在露出的粘着剂层上贴附由聚乙烯醇构成的透光性保护膜(日本合成化学工业公司制,GOHSENOL T-350,厚:20μm)。然后,使用以钛蓝宝石飞秒激光(波长760nm)为光源的共焦光学类统,从透光性保护膜侧,对光记录层的25个位置进行了激光照射。激光的平均强度为的60(mW),照射时间为128毫秒。
接着,通过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卡尔蔡司公司制,LSM5PASCAL),使用633nm He-Ne的激光,对粘着剂层上未与光记录层接触一侧的激光照射位置的正上方进行了观察。通常,粘着剂层上应该没有记录点,但是,如果光记录材料转移到粘着剂层上时,将会观察到记录点,即所谓的串音。对于激光照射的25个位置中,能观察到粘着剂层上有记录点的数进行了调查。根据观察结果,将粘着剂层上产生的记录点数小于3个的判定为无串音(○),粘着剂层上产生的记录点数为3个以上的判定为有串音(×)。结果如表2所示。
试验例6(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的弯曲评价)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取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剪切成100mm×100mm的正方形作为试样。将该试样以粘着剂层侧朝上的状态放置于水平台上,然后测量试样的各角(4点)从台上的翘起量,并计算各角翘起量的总和。根据其结果,将翘起量的总和小于40mm的判定为无弯曲,翘起量的总和为40mm以上的判定为有弯曲。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单位为质量份)
Figure BDA0000148325250000191
表1续1
Figure BDA0000148325250000201
表1续2
Figure BDA0000148325250000211
表2
Figure BDA0000148325250000221
从表2可以看出,在实施例中所制取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粘着剂的表面自由能为20mJ/m2以下,光记录材料从光记录层向粘着剂层的转移得到了抑制,没有串音发生。并且,由于光记录层与粘着剂层的结合可在室温下进行,故该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未发生弯曲。
而在比较例1中制取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粘着剂的表面自由能为25mJ/m2,光记录材料从光记录层转移到了粘着剂层,有串音发生。并且,在比较例2中制取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尽管其光记录材料从光记录层向粘着剂层的转移得到了抑制,但由于其粘着剂的玻璃转移温度Tg高,在室温下无法进行层积结合,不得不在80℃的加热下进行了光记录层与粘着剂层的压接,所以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上发生了弯曲。
本发明将有助于生产一种无串音发生、无弯曲的多层光记录媒体。
【符号说明】
1...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
11...光记录层
12...粘着剂层
13,13′...剥离膜
2...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
3...基板
4...粘着剂层
5...透光性保护膜
10...多层光记录媒体

Claims (12)

1.一种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用来制造由光记录层和粘着剂层交互层叠而形成多层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光记录层和粘着剂层叠层而形成的,所述粘着剂层是由表面自由能为20mJ/m2以下的粘着剂构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的主成分是以氟单体为构成组分的聚合物及/或以具有聚硅氧烷构架的单体为构成组分的聚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作为构成成分,是以含有以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和/或硅氧烷(甲基)丙烯酸单体和(甲基)丙烯酸酯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为主成分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是从(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代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2,3,3-四氟代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2,3,3,3-五氟丙基酯及(甲基)丙烯酸1H,1H,5H-八氟戊烷基酯构成的群中选出的至少1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甲基)丙烯酸单体,是在其一个末端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反应性硅氧烷。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作为其构成组分的上述氟化(甲基)丙烯酸单体及上述硅氧烷(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合计含量为30质量%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含有具有聚二甲基硅氧烷构架的聚合物和硅树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中的所述硅树脂的含量为15至90质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的粘着强度为500至50000mN/25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记录层含有多光子吸收性材料。
11.一种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它由光记录层和粘着剂层交互层叠而形成;所述粘着剂层是由表面自由能为20mJ/m2以下的粘着剂构成的。
12.一种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光记录层和粘着剂层交互层叠而形成的多层结构体,所述粘着剂层是由表面自由能为20mJ/m2以下的粘着剂构成的。
CN201210089069.7A 2011-03-30 2012-03-29 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及多层光记录媒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10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5115A JP5517359B2 (ja) 2011-03-30 2011-03-30 多層光記録媒体製造用シート、光記録媒体用多層構造体および多層光記録媒体
JP2011-075115 2011-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1052A true CN103151052A (zh) 2013-06-12
CN103151052B CN103151052B (zh) 2015-11-04

Family

ID=47188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906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1052B (zh) 2011-03-30 2012-03-29 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及多层光记录媒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517359B2 (zh)
KR (1) KR20120112027A (zh)
CN (1) CN103151052B (zh)
TW (1) TW2013038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2798A (zh) * 2015-09-01 2018-04-17 琳得科株式会社 粘合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09932B2 (ja) * 2013-05-24 2017-04-05 ニッタ株式会社 感温性粘着剤
JP7176896B2 (ja) * 2017-09-07 2022-11-2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及び粘着テープ
JP7176897B2 (ja) * 2017-09-07 2022-11-2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及び粘着テープ
JP6899339B2 (ja) * 2018-01-24 2021-07-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保護フィルム付き光学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5275A (ja) * 1981-09-10 1983-03-16 Daikin Ind Ltd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
JP3550527B2 (ja) * 2000-05-09 2004-08-0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製造用粘着テープ
JP5419376B2 (ja) * 2007-04-20 2014-02-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の自動車塗膜面への接着方法
JP5356709B2 (ja) * 2008-03-27 2013-12-0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多層光記録媒体用シート、光記録媒体用多層構造体及び多層光記録媒体
JP5371989B2 (ja) * 2008-08-18 2013-12-1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剤、光記録媒体製造用シートおよび光記録媒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2798A (zh) * 2015-09-01 2018-04-17 琳得科株式会社 粘合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112027A (ko) 2012-10-11
CN103151052B (zh) 2015-11-04
JP2012209001A (ja) 2012-10-25
JP5517359B2 (ja) 2014-06-11
TW201303864A (zh)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1052B (zh) 多层光记录媒体制造用薄片、光记录媒体用多层结构及多层光记录媒体
TWI406898B (zh) 丙烯酸樹脂組成物及黏著劑
TWI527865B (zh) Adhesive compositions, adhesives, and adhesive sheets
US7655283B2 (en) Rigid optical laminat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TWI591146B (zh) 雙面黏著片及回捲體
JP6097309B2 (ja) 感光性ポリマーフィルムおよび接着剤層を含んでなる層状複合材料
TWI551661B (zh)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and adhesive sheet
CN103360999B (zh) 粘着剂以及粘着片
TWI465535B (zh)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and adhesive sheet
TW201122071A (en) Adhesion composition, adhesion agent and adhesion sheet.
JP2014065775A (ja) 感圧接着剤、多層光記録媒体製造用の感圧接着シートおよび多層光記録媒体
TW202012566A (zh) 黏著片及顯示體
TWI570203B (zh) Adhesive compositions, adhesives, and adhesive sheets
TWI597339B (zh) 片接著用樹脂組成物、積層體、太陽電池保護片及太陽電池模組
KR20060045854A (ko) 아크릴 수지 조성물
TWI400702B (zh) Optical recording media
TW201141703A (en) Hard coat film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TW201241140A (en)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and adhesive sheet
TWI579364B (zh) 雙面黏著片
TWI773820B (zh) 黏著片及顯示體
TWI692511B (zh) 自含粒子之水載懸浮液製備的連結層
CN103680534A (zh) 多层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多层光记录介质以及粘合剂
JP5356709B2 (ja) 多層光記録媒体用シート、光記録媒体用多層構造体及び多層光記録媒体
JP5589463B2 (ja) シラン化合物、感圧式接着剤、接着剤用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用感圧式接着フィルム
JP4546986B2 (ja) 多層光記録媒体製造用シート、光記録媒体用多層構造体および多層光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