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0694A - 动力传递机构及使用它的多轴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递机构及使用它的多轴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0694A
CN103140694A CN2011800485308A CN201180048530A CN103140694A CN 103140694 A CN103140694 A CN 103140694A CN 2011800485308 A CN2011800485308 A CN 2011800485308A CN 201180048530 A CN201180048530 A CN 201180048530A CN 103140694 A CN103140694 A CN 103140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ower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part
side transmission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85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0694B (zh
Inventor
重松良平
村上谦二
中岛洁
平田贵史
藤井贵广
饭野信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HK Sp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HK Sp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HK Sp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HK Sp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40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0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6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F16H37/065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96Central command actuator to selectively switch on or engage one of several special purpose circuits or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02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disengaged by a contact of a part mounted on the clutch with a stationarily-mounted member
    • F16D11/04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disengaged by a contact of a part mounted on the clutch with a stationarily-mounted member with clutching members movable only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08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actuated by moving a non-rotating part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08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actuated by moving a non-rotating part axially
    • F16D11/1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actuated by moving a non-rotating part axially with clutching members movable only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023/123Clutch actuation by cams, ramps or ball-screw mechanis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023Plural power paths to and/or from gearing
    • Y10T74/19074Single drive plural driven
    • Y10T74/19079Parallel
    • Y10T74/19088Bev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能够减小使用的弹簧的力而实现齿轮等动力传递部件的磨损量的减少及异常噪声发生的抑制。如果使转盘凸轮(50)旋转而使外周面(52)的凹部(51)对置于连接轴(31)的销(32)的前端部(32a),则被螺旋弹簧(40)施力的连接轴(31)啮合在锥齿轮(14)上,经由离合器齿(33、36)连接在旋转中的锥齿轮(35)上。由此,连接轴(31)旋转,与连接轴(31)一体旋转的输出轴(20)旋转。即,马达(10)的动力传递给输出轴(20)。由于螺旋弹簧(40)用于使连接轴(31)连接到锥齿轮(35)上,所以能够实现螺旋弹簧(40)的力的减小。

Description

动力传递机构及使用它的多轴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动力对输出轴等输出侧传动部件连接/切断的动力传递机构及使用它的多轴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车辆用座椅中,能够调节整体的前后方向的滑动或座面高度的上下移动、或者椅背(靠背)的斜倚等多个部位的位置、能够适合于乘员的体形及姿势的形式的结构较多。这些可动部位的调节是通过手动进行的,但作为更便利的结构,提供了通过马达驱动调节的电动座椅。
为了将多个可动部位分别独立地驱动,可以考虑按照连结在可动部位上的各输出轴使马达1个个连结的结构,但这样马达的数量变多。所以,如果用1个马达驱动多个输出轴则是有效率的,为此,已知有经由离合器将马达的动力对连结在多个可动部位上的各输出轴传递、将离合器连接/切断来有选择地驱动各可动部位的形式的动力传递机构(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6-1561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种动力传递机构中,虽然如上述以往技术中可见那样,有利用受弹簧等施力部件施力的齿轮的啮合传递动力的结构,但在这样的结构中需要较强的作用力,因此,导致齿轮的磨损及啮合部的异常噪声发生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齿轮等动力传递部件的磨损量的降低及异常噪声发生的抑制的动力传递机构及使用它的多轴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动力传递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输出侧传动部件;输出侧传动部件支承部,将该输出侧传动部件以旋转自如并且限制了向轴向的移动的状态支承;输入侧传动部件,在上述输出侧传动部件的轴向上离开间隔配置;输入侧传动部件支承部,将该输入侧传动部件以旋转自如并且限制了向轴向的移动的状态支承,将该输入侧传动部件保持为平时相对于输入部件连接的状态;连接部件,在上述输出侧传动部件与上述输入侧传动部件之间,沿着上述轴向在离合器连接位置与离合器切断位置的两位置间移动自如地配设;施力部件,对该连接部件施力;传递机构,当上述连接部件被置于上述离合器连接位置时,经由该连接部件使上述输入侧传动部件的旋转向上述输出侧传动部件传递(技术方案1)。
根据本发明的动力传递机构,输入侧传动部件被输入侧传动部件支承部限制向轴向的移动而被保持为平时相对于输入部件连接的状态,施力部件用于使连接部件连接到输入侧传动部件上。因此,能够使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比较弱。结果,能够实现磨损量的减少及异常噪声发生的抑制。
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机构中,包括上述输入部件及上述输入侧传动部件具有相互卡合的锥齿轮的形态(技术方案2)。
此外,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机构中,包括以下的形态:上述连接部件的上述离合器连接位置为移动到上述输入侧传动部件侧的规定位置;上述传递机构是相对于该连接部件的上述输出侧传动部件能够一体旋转并且能够进行向轴向的移动的结合机构、以及设在连接部件和输入侧传动部件的相互的连接部的连接机构(技术方案3)。
此外,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机构中,包括以下的形态:上述连接部件的上述离合器连接位置为移动到上述输出侧传动部件侧的规定位置;上述传递机构是相对于该连接部件的上述输入侧传动部件能够一体旋转并且能够进行向轴向的移动的结合机构、以及设在连接部件和输出侧传动部件的相互的连接部的连接机构(技术方案4)。
可以举出以下的形态:作为上述连接机构,是啮合齿轮、摩擦板或花键结合中的1种(技术方案5)。
此外,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机构中,包括以下的形态:具备选择器部件,所述选择器部件使上述连接部件沿轴向移动,并且与上述施力部件协同作用而将该连接部件置于上述离合器连接位置和上述离合器切断位置的两位置的某一方(技术方案6)。
接着,本发明的多轴驱动装置,将离合器连接/切断,将1个马达的动力对于多个可动机构有选择地传递,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使使用的施力机构的力变小,所以起到能够有效地实现磨损量的降低及异常噪声发生的抑制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机构及多轴驱动装置的基本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多轴驱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将动力传递机构的连接轴(连接部件)与锥齿轮(输入侧传动部件)连接/切断的连接机构的另一例(摩擦板)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将动力传递机构的连接轴(连接部件)向锥齿轮(输入侧传动部件)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的另一例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轴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多轴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VII-VII剖视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机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多轴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多轴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动力传递机构的变更例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动力传递机构的剖视图,图13(a)表示离合器切断状态,图13(b)表示离合器连接状态。
图1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机构的剖视图,图14(a)表示离合器切断状态,图14(b)表示离合器连接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 马达
13 输入齿轮(输入部件)
14 锥齿轮
20 输出轴(输出侧传动部件)
30 动力传递机构
31 连接轴(连接部件)
32a 销的前端部
33、36 离合器齿(传递机构、连接机构、啮合齿轮)
34、37 摩擦板(传递机构、连接机构)
35 锥齿轮(输入侧传动部件)
35b 内周花键(传递机构、连接机构)
38b 外周花键(传递机构、连接机构)
40 螺旋弹簧(施力部件)
50 转盘凸轮(选择器部件)
62 齿轮保持架部(输出侧传动部件支承部、输入侧传动部件支承部)
70 滑动凸轮(选择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基本结构
首先,通过图1及图2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轴驱动装置的基本的结构。该多轴驱动装置适合作为驱动车辆用电动座椅的装置使用。
在图1及图2中附图标记10是具有旋转轴11的马达。马达10固定在未图示的装置框架等上。在马达10上,连接着开启/关闭及将旋转方向选择为正反某种的开关15。
在旋转轴11上,固定着由平齿轮构成的驱动齿轮11a,在该驱动齿轮11a的周围,配置有与驱动齿轮11a啮合的多个(在此情况下是3个)输入齿轮(输入部件)13。输入齿轮13是具有与旋转轴11平行的旋转轴的平齿轮,在其一端面(在图2中是上侧的端面)上以同心状固定着锥齿轮14。马达10的动力向各输入齿轮13传递,在马达10的动作时,各锥齿轮14及啮合在这些锥齿轮14上的后述的各锥齿轮35成为平时旋转的状态。
在图2中,在马达10的上方,以与旋转轴11同心状配置有圆板状的转盘凸轮(选择器部件)50,并且经由旋转轴53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上述装置框架等上。在转盘凸轮(ダイヤルカム)50的外周面52的规定部位上形成有凹部51。该凹部51的周向侧的两端部形成为与周面相连的斜面。在转盘凸轮50上,经由旋转轴53以同心状安装有圆板状的转盘55。操作者(例如车辆的乘员)使转盘55旋转来旋转操作转盘凸轮50。
在转盘凸轮50的周围、与3个输入齿轮13对应的位置上,相对于转盘凸轮50大致以放射状配设有整体呈大致圆筒状的外观的动力传递机构30。动力传递机构30具备输出轴(输出侧传动部件)20、连接轴(连接部件)31、锥齿轮(输入侧传动部件)35及螺旋弹簧(施力部件)40。
输出轴20是圆筒状,轴向沿与转盘凸轮50的外周面52交叉的方向延伸,从转盘凸轮50离开间隔配置。这些输出轴20可旋转并且以向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支承在设于上述装置框架等上的输出轴支承部件上。在各输出轴20的后端面(与转盘凸轮50侧相反侧的端面)上,可与输出轴20一体旋转地连接着未图示的转矩线缆的一端部,所述转矩线缆连接在车辆用电动座椅的例如调节座椅座面的高度的机构、调节椅背(靠背部)的角度的斜倚机构、以及调节座椅的前后位置的机构等可动机构上。这些可动机构通过输出轴20旋转而对应于其旋转方向动作。
在各输出轴20的前端侧(转盘凸轮50侧),形成有外周花键21,所述外周花键21在周向上交替地形成沿轴向延伸的许多槽及凸条,在该花键21上,花键结合着圆筒状的连接轴31的内周面。连接轴31通过花键结合在输出轴20上,与输出轴20一体旋转,并且能够在轴向上滑动。在连接轴31的前端侧,同轴地形成有朝向转盘凸轮50延伸的销32。并且,在该销32上,能够相对于该销32相对旋转、并且在轴向上不能移动地安装着齿面形成在转盘凸轮50侧的锥齿轮35。销32可滑动地贯通在锥齿轮35的中心,锥齿轮35以旋转自如且向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支承在设于上述装置框架等上的锥齿轮支承部(输入侧传动部件支承部)上。在该支承状态下,锥齿轮35被上述锥齿轮支承部保持,以便平时啮合在锥齿轮14上、锥齿轮14的旋转总是传递来。
锥齿轮35在连接轴31侧具有外径与该连接轴31等同的圆筒部35a。连接轴31相对于锥齿轮35在轴向上进退自如地运动而能够接触分离,在作为相互的对置面的连接面、即连接轴31的端面与锥齿轮35的圆筒部35a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相互啮合而使两者可一体旋转地连接的离合器齿(连接机构、啮合齿轮)33、36。
连接轴31总是受夹装在形成于输出轴20的后端部上的凸缘部22与自身之间的压缩状态的螺旋弹簧40向前端方向(锥齿轮35方向)施力。如果通过螺旋弹簧40的力,连接轴31向锥齿轮35方向移动,连接轴31经由离合器齿33、36连接在锥齿轮35的圆筒部35a上,则连接轴31与锥齿轮35一体化而两者成为连接状态,锥齿轮35的旋转向连接轴31传递。
被螺旋弹簧40施力的连接轴31的销32的前端部32a对置于转盘凸轮50的圆弧状的外周面52,总是弹性地抵接。换言之,当销32的前端部32a抵接在转盘凸轮50的外周面52上时,销32克服螺旋弹簧40而被转盘凸轮50的外周面52推压,此时,连接轴31后退而被置于从锥齿轮35离开间隔的离合器切断位置,连接轴31和锥齿轮35成为切断状态。
并且,如果转盘凸轮50旋转而凹部51对置于销32的前端部32a,则被转盘凸轮50的外周面52推压了的连接轴31的销32在螺旋弹簧40的力作用下向转盘凸轮50侧前进,被置于离合器连接位置。此时,连接轴31经由离合器齿33、36连接在锥齿轮35的圆筒部35a上,连接轴31和锥齿轮35成为连接状态。在该连接状态下,锥齿轮35的旋转向连接轴31传递,输出轴20旋转。这里,通过连接轴31向输出轴20的花键结合及连接轴31侧和锥齿轮35侧的离合器齿33、36,构成经由连接轴31使锥齿轮35的旋转向输出轴20传递的传递机构。
接着,说明上述多轴驱动装置的动作。
动力传递机构30为通过螺旋弹簧40对连接轴31向转盘凸轮50侧施力的状态,连接轴31随着由转盘55旋转的转盘凸轮50的旋转而相对于输出轴20滑动,以使销32的前端部32a在抵接在转盘凸轮50的圆弧状的外周面52上的离合器切断位置与进入到凹部51中的离合器连接位置的两位置间往复移动。随着转盘凸轮50旋转,处于离合器切断位置的销32的前端部32a经过斜面进入到凹部51中,前进到离合器切断位置。并且,如果从那里转盘凸轮50进一步旋转,则销32的前端部32a经过斜面抵接在外周面52上。
在离合器切断位置,如在图1的右侧的两个输出轴20上安装的连接轴31那样,这些连接轴31通过转盘凸轮50的外周面52克服螺旋弹簧40推压销32而向输出轴20侧后退。由此,连接轴31从与锥齿轮14啮合而旋转的锥齿轮35的圆筒部35a离开,连接轴31和锥齿轮35成为切断状态。在该切断状态下,马达10的动力仅从输入齿轮13经由锥齿轮14传递到锥齿轮35,锥齿轮35以销32为轴空转。因而,输出轴20不旋转,转矩线缆不动作。
接着,如果通过转盘55使转盘凸轮50旋转,则凹部51对置于销32。图1的左侧的销32表示该状态,此时,销32的前端部32a经过斜面进入到凹部51中,连接轴31前进到离合器连接位置。此时,连接轴31经由离合器齿33、36连接在锥齿轮35的圆筒部35a上,连接轴31和锥齿轮35成为连接状态。如果连接轴31与锥齿轮35连接,则旋转中的锥齿轮35的旋转传递给连接轴31,输出轴20旋转,转矩线缆旋转而动作。
以上是多轴驱动装置的动作,通过使转盘凸轮50旋转,使凹部51对置于动力传递机构30的销32,所述动力传递机构30具备想要使其动作的输出轴20,能够使该输出轴20动作,由此能够将车辆用电动座椅的上述各可动机构有选择地驱动。并且,在连接轴31与锥齿轮35连接状态下,通过用开关15切换马达10的旋转方向,能够切换可动机构的动作方向。另外,开关15也可以如上述那样另外配设,但如果将开关15设在转盘55上,则能够通过一连串的操作平顺地进行接着动作的输出轴20的选择、使马达10动作、使输出轴20动作这样的动作,所以是优选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连接机构而采用离合器齿33、36,但作为连接机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3所示,将相互的对置面用摩擦板(由摩擦部件构成的面)34、37构成。此外,对连接轴31向转盘凸轮50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40除了外装在输出轴20的周围的形态以外,也可以是如图4所示那样将螺旋弹簧40以压缩状态收容到输出轴20及连接轴31的内部的形态。
此外,配置在转盘凸轮50的周围的动力传递机构30的数量根据上述可动机构是任意的,凹部51的数量也是任意的。进而,朝向转盘凸轮50配设的动力传递机构30的角度及方向在能够进行连接轴31和锥齿轮35的连接/切断的范围中是任意的。通过这样使角度及方向变化,布局的自由度增加,即使是例如狭小的空间也能够设置。
接着,说明将上述基本结构具体化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1~第3实施方式)。在由这些实施方式参照的图中,对于与在图1~图4中表示的构成元件相同功能的构成元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将它们的说明简略化或省略。
[2]第1实施方式
图5~图9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多轴驱动装置。图5及图7的附图标记10是马达。在该马达10中,如图7所示,沿铅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11从上端部向上方突出。在马达10的上端部,固定着俯视大致三角形状的箱60。箱60向上方开口,在箱60上,可拆装地安装着将其开口覆盖的未图示的盖。虽然没有图示,但在马达10上,连接着开启/关闭及将旋转方向选择为正反某种的开关。
如图7所示,马达10的旋转轴11将箱60的底部61贯通,在突出到箱60内的该旋转轴11上,固定着驱动齿轮11a。在箱60内的相当于三角形的各顶点的部位上,分别配置有与该驱动齿轮11a啮合的输入齿轮13。在这些输入齿轮13的上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锥齿轮14。
此外,在箱60内的中央,旋转自如地支承着大致圆板状的转盘凸轮50。在转盘凸轮50的中心,经由向上方突出的旋转轴53固定着未图示的操作部件,如果操作该操作部件,则转盘凸轮50旋转。操作部件例如是转盘或杠杆等。
在转盘凸轮50的外周面52的规定部位上形成有凹部51。在此情况下,凹部51是两个部位,形成在周向角度相互离开180°的部位上。凹部51的周向侧的两端部形成为与外周面52相连的斜面。
在箱60的对应于各锥齿轮14的部位上,分别形成有向上方开口、并且大致以放射状延伸的半缺圆筒状的齿轮保持架部(输出侧传动部件支承部、输入侧传动部件支承部)62。在这些齿轮保持架部62内,以与齿轮保持架部62同心状收容着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结构的由输出轴20、连接轴31、锥齿轮35及螺旋弹簧40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30。在上述盖上,形成有与箱60侧的齿轮保持架部62一致而将动力传递机构30覆盖的半缺圆筒状的齿轮保持架盖部。
在齿轮保持架部62内的后端部(距转盘凸轮50侧较远侧的端部)上,经由轴承衬67旋转自如地支承着输出轴20。如图5及图8所示,在输出轴20的后端面的中心,形成有将上述转矩线缆的端部嵌合的截面矩形状的嵌合孔23。
在输出轴20的前端侧(转盘凸轮50侧)的外周上,形成有外周花键21,所述外周花键21在周向上交替地形成沿轴向延伸的许多槽及凸条,在该花键21上,外装形成于连接轴31的内周面上的内周花键38,进行花键结合。即,连接轴31相对于输出轴20不能相对旋转并且能够沿轴向滑动地安装。在连接轴31的前端上,同轴地形成有朝向转盘凸轮50延伸的销32,在该销32上,旋转自如地支承着与输入侧的锥齿轮14啮合的输出侧的锥齿轮35。
输出侧的锥齿轮35通过经由轴承衬65、66夹在构成齿轮保持架部62的前端部的壁部63与缩径的台阶部64之间,向轴向的移动被限制,以相对于锥齿轮14总是啮合的方式被保持。壁部63对应于锥齿轮35的前端面而形成为俯视伞状,连接轴31的销32将锥齿轮35的中心和壁部63贯通,突出到箱60内。如图9所示,在壁部63上形成有销32的贯通孔63a,在该贯通孔63a中压入着轴承衬65。销32滑动自如地插通在轴承衬65中。
在连接轴31上形成有凸缘部39,在该凸缘部39与输出轴20的后端部的凸缘部22之间,夹装着压缩状态的螺旋弹簧40。通过该螺旋弹簧40,在输出轴20上滑动自如的连接轴31总是被向作为转盘凸轮50方向的前端方向施力。此外,输出轴20通过螺旋弹簧40,使其后端面总是抵接在齿轮保持架部62的后端壁部68上,向轴向的移动被限制。
连接轴31相对于锥齿轮35在轴向进退自如地运动而能够接触/分离,在作为相互的对置面的连接面、即连接轴31的凸缘部39的端面和锥齿轮35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相互啮合而使两者可一体旋转地连接的离合器齿(连接机构、啮合齿轮)33、36。
被螺旋弹簧40向转盘凸轮50方向施力的连接轴31的销32的前端部32a对置于转盘凸轮50的圆弧状的外周面52并且弹性地抵接。当销32的前端部32a抵接在转盘凸轮50的外周面52上时,销32克服螺旋弹簧40而被转盘凸轮50的外周面52推压,此时,连接轴31后退,从锥齿轮35离开间隔,被置于离合器切断位置,连接轴31和锥齿轮35成为切断状态。
并且,如果转盘凸轮50旋转而凹部51对置于销32的前端部32a,则被转盘凸轮50的外周面52推压了的连接轴31的销32在螺旋弹簧40的力作用下向转盘凸轮50侧前进,经过斜面进入到凹部51中,被置于离合器连接位置。此时,连接轴31侧的离合器齿33啮合在锥齿轮35侧的离合器齿36上,连接轴31和锥齿轮35成为连接状态。连接轴31通过离合器齿33、36啮合而进一步的向转盘凸轮50侧的前进被限制,此时,销32的前端部32a不接触在凹部51的底部上,而隔开稍稍的间隙。
以上是第1实施方式的多轴驱动装置的结构,根据该装置,随着转盘凸轮50的旋转,动力传递机构30相对于输出轴20滑动,以使连接轴31的销32的前端部32a在抵接在转盘凸轮50的圆弧状的外周面52上的离合器切断位置与进入到凹部51中的离合器连接位置的两位置间往复移动。
在马达10动作而输入侧的锥齿轮14旋转的状态下,当连接轴31处于离合器切断位置时,如图6及图8的右侧的两个动力传递机构30那样,连接轴31的凸缘部39从旋转中的锥齿轮35离开,连接轴31和锥齿轮35成为切断状态,锥齿轮35以销32为轴空转,输出轴20不旋转。并且,如果使转盘凸轮50旋转,则如图6及图8的左侧的动力传递机构30所示,销32的前端部32a经过斜面进入到凹部51中,连接轴31前进到离合器连接位置。此时,连接轴31经由离合器齿33、36连接在锥齿轮35上,连接轴31和锥齿轮35成为连接状态。
转盘凸轮50通过将上述操作部件正反旋转而往复旋转,在其旋转的中途,动力传递机构30的销32进入到转盘凸轮50的凹部51中,此时,该动力传递机构30被选择,该动力传递机构30的连接轴31连接到锥齿轮14上。
如果在这样动力传递机构30为连接状态时将上述开关开启而使马达10动作,则马达10的动力从锥齿轮14经过锥齿轮35、连接轴31传递给输出轴20,输出轴20旋转。由此,连接在被选择的动力传递机构30的输出轴20上的转矩线缆旋转而成为动作状态。此外,通过用开关切换马达10的旋转方向,与输出轴20一起,转矩线缆的旋转方向也被切换。
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多轴驱动装置,动力传递机构30的锥齿轮35被齿轮保持架部62的壁部63和台阶部64限制向轴向的移动,被保持为平时相对于锥齿轮14连接的状态。并且,螺旋弹簧40用于使连接轴31连接到锥齿轮35上而使两者一体化。即,螺旋弹簧40不需要对锥齿轮35向锥齿轮14方向施力,只要仅具有使连接轴31连接到锥齿轮35上的作用力即可。
因此,能够使螺旋弹簧40的力为比较弱的力。结果,不需要采取将螺旋弹簧40的力施加的部件强化等的对策,相反能够薄壁化及小型化,所以能够实现轻量化。此外,螺旋弹簧40的力的减小有利于锥齿轮14、35的磨损量的减小、以及伴随着组装性的提高的成本降低,还能够抑制异常噪声发生。
[3]第2实施方式
接着,通过图10及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的多轴驱动装置代替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转盘凸轮50而使用滑动凸轮(选择器部件)70这一点不同,对应于滑动凸轮70,箱的形状也不同。
图10及图11是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多轴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及俯视图。在这些图中,附图标记80是固定在马达10的上部的箱,箱80的开口被未图示的盖覆盖。在箱80的侧面(在图11中是X方向两侧的侧面)上,形成有多个半缺圆筒状的齿轮保持架部62。在此情况下,齿轮保持架部62在图11中在右侧形成有两个,在左侧形成有1个,在这些齿轮保持架部62中,装入着由输出轴20、连接轴31、锥齿轮35及螺旋弹簧40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30。
滑动凸轮70是在图11中在Y方向上较长的大致平行四边形状的板状部件,在规定部位上形成有沿Y方向延伸的两个导引孔75。在这些导引孔75中,分别插入从箱80的底部81突出的导引突起82,滑动凸轮70通过被各导引突起82导引而在图11中沿着Y方向被滑动自如地支承。
滑动凸轮70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中的图11中右侧的侧面形成为第1凸轮面71。此外,左侧的侧面的下侧形成为第2凸轮面72,在上侧形成有沿Y方向排列齿列的齿条76。在齿条76上啮合着旋转自如地支承在箱80上的小齿轮90。在小齿轮90上经由旋转轴91固定着未图示的操作部件(转盘或杠杆等)。如果使操作部件旋转,则小齿轮90旋转,由此,经由齿条76,滑动凸轮70对应于操作部件的旋转方向沿Y方向往复移动。
对于滑动凸轮70的第1凸轮面71,斜向对置配置有两个动力传递机构30,对于第2凸轮面72,正交对置配置有1个动力传递机构30。这里,将第1凸轮面71侧的动力传递机构30分别设为第1动力传递机构30A、第2动力传递机构30B,将第2凸轮面72侧的动力传递机构30设为第3动力传递机构30C。
在滑动凸轮70的第1凸轮面71上,形成有与第1动力传递机构30A及第2动力传递机构30B对应的凹部73(第1凹部73A及第2凹部73B),在第2凸轮面72的图11中下侧的端部上,形成有与第3动力传递机构30C对应的缺口73C。
在各动力传递机构30(第1动力传递机构30A、第2动力传递机构30B、第3动力传递机构30C)中,被螺旋弹簧40施力的各连接轴31的销32的前端部32a对置于滑动凸轮70的第1凸轮面71、第2凸轮面72并弹性地抵接。当销32的前端部32a抵接在各凸轮面71、72上时,销32克服螺旋弹簧40而被滑动凸轮70的凸轮面71、72推压,连接轴31后退而从锥齿轮35离开间隔,被置于离合器切断位置,连接轴31和锥齿轮35成为切断状态。
如果通过操作部件操作滑动凸轮70以向Y方向移动,则凹部73A、73B或缺口73C与对应的动力传递机构30的销32的前端部32a对置。于是,被滑动凸轮70的凸轮面71(72)推压了的销32进入到凹部73A、73B中,或者沿着缺口73C前进,被置于离合器连接位置。此时,该连接轴31的凸缘部39经由离合器齿33、36连接在锥齿轮35上,连接轴31和锥齿轮35成为连接状态。
以下,再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具体的作用。
图10及图11表示通过将操作部件操作、将滑动凸轮70向图11中Y1方向输送、抵接在第2凸轮面72上的第3动力传递机构30C的连接轴31的销32沿着缺口73C前进的状态。此时,第3动力传递机构30C的连接轴31的离合器齿33啮合在锥齿轮35侧的离合器齿36上,成为连接轴31连接在锥齿轮35上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其他动力传递机构30(第1动力传递机构30A和第2动力传递机构30B)中,为销32被第1凸轮面71推压的状态,连接轴31后退而从锥齿轮35离开间隔,连接轴31和锥齿轮35成为切断状态。
如果从该状态将滑动凸轮70向图11中Y2方向(下方)输送规定距离,则第2动力传递机构30B的销32进入到第2凹部73B中,第2动力传递机构30B的连接轴31连接在锥齿轮35上。此时,在其他动力传递机构30(第1动力传递机构30A和第3动力传递机构30C)中,销32被凸轮面11、12推压,这些动力传递机构30A、30C的连接轴31从锥齿轮35离开而成为切断状态。
如果进一步将滑动凸轮70向Y2方向输送规定距离,则第1动力传递机构30A的销35进入到第1凹部73A中,第1动力传递机构30A的连接轴31连接到锥齿轮35上。此时,在其他动力传递机构30(第2动力传递机构30B和第3动力传递机构30C)中,销35被凸轮面11、12推压,这些动力传递机构30B、30C的连接轴31从锥齿轮35离开而成为切断状态。
滑动凸轮70通过将操作部件正反操作而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在其移动的中途,销35进入到滑动凸轮70的凹部13A~13C中的某1个中,此时,如上述那样第1~第3动力传递机构30A~30C中的1个动力传递机构30被选择,该动力传递机构30的连接轴31连接在锥齿轮35上,输出轴20旋转。
如果在这样动力传递机构20为连接状态时将上述开关开启而使马达10动作,则马达10的动力从锥齿轮35传递给连接轴31、输出轴20,输出轴20旋转。由此,连接在被选择的动力传递机构30的输出轴20上的转矩线缆旋转而成为动作状态。此外,通过用开关切换马达10的旋转方向,与输出轴20一起将转矩线缆的旋转方向也切换。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各动力传递机构30中,这些动力传递机构30也整体上以放射状排列,但例如斜向对置于第1凸轮面71的第1动力传递机构30A及第2动力传递机构30B也可以正交于第1凸轮面71而以并列状态排列。将动力传递机构30相对于滑动凸轮70怎样排列可以根据设置空间的状况等而任意地进行。
[4]动力传递机构的变更例
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将相对于输出侧的锥齿轮35连接/分离的连接轴31的连接机构用离合器齿33、36构成,但作为接合机构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例如,图12及图13所示的动力传递机构30采用花键结合的形式。
在该动力传递机构30中,如图13所示,输出轴20的前端侧(图13中右侧)形成为圆筒状,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内周花键24。此外,在连接轴31上,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外周花键38b,连接轴31的外周花键38b滑动自如地插入在输出轴20的内周花键24中而花键结合。
形成有外周花键38b的连接轴31的前端部滑动自如地插入在形成于锥齿轮35的中心的内周花键35b中而能够花键结合。连接轴31的前端的销32滑动自如地贯通在比内周花键35b小径的销贯通孔35c中。连接轴31的外周花键38b的前端部为了向锥齿轮35的内周花键35b平滑地插入而加工为锥状。并且,在输出轴20及连接轴31的内部,收容有压缩状态的螺旋弹簧40。
在该动力传递机构30中,例如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机构30而收容在箱60的齿轮保持架部62中。在此情况下,作为动作,如图13(a)所示,当转盘凸轮50的凸轮面52抵接在销32的前端部32a上时,克服螺旋弹簧40而将销32向输出轴20侧推压,连接轴31的外周花键38b从锥齿轮35的内周花键35b脱出而离开,连接轴31被置于离合器切断位置。此时,连接轴31和锥齿轮35为切断状态锥齿轮35以销32为轴空转,输出轴20不旋转。
并且,如图13(b)所示,如果转盘凸轮50的凹部51对置于销32,则通过螺旋弹簧40的力将连接轴41向锥齿轮35侧推压,置于离合器接合位置。此时,连接轴31的外周花键38b插入在锥齿轮35的内周花键35b中而花键结合,成为连接状态。此时,锥齿轮35的旋转经由连接轴31传递给输出轴20,输出轴20旋转。在连接轴31的前进时,连接轴31的前端侧的向销32过渡的台阶部31a抵接在锥齿轮35内,前进位置被限制。
[5]第3实施方式
图14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机构30。在该实施方式中,代替如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那样本发明的连接部件即连接轴31被相对于锥齿轮35连接/切断的离合器构造,为将连接轴31相对于输出轴20连接/切断的离合器构造。
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31具有外周花键38b,滑动自如地插入在锥齿轮35的内周花键35b中,可相对于锥齿轮35一体旋转地花键结合。在连接轴31的中间部,形成有与输出轴20大致同径的凸缘部39b,从该凸缘部39b的中心向后方延伸的轴部31b滑动自如地插入在形成于输出轴20的中心的导引孔25中。连接轴31沿着锥齿轮35及导引孔25滑动,凸缘部39b相对于输出轴20接触/分离。并且,在凸缘部39b和输出轴20的作为相互的对置面的连接面上,分别形成有相互啮合的离合器齿(连接机构、啮合齿轮)33b、26。
此外,在连接轴31的凸缘部39b和输出轴20的相互的对置面上,分别形成有环状的槽31c、27,在这些槽31c、27中收容有压缩状态的螺旋弹簧40。通过该螺旋弹簧40对连接轴31向锥齿轮35方向施力。
进而,在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对连接轴31的销32作用的选择器部件,使用圆板状、在外周面57上形成有凸部58的转盘凸轮56。凸部58的周向两侧形成为与外周面57相连的斜面。动力传递机构30中以销32与转盘凸轮56的外周面57对置的状态配置动力传递机构30。
作为第3实施方式的动作,当转盘凸轮56的外周面57对置于销32时,如图14(a)所示,通过螺旋弹簧40,销32向转盘凸轮56侧前进,连接轴31的凸缘部39b从输出轴20离开间隔,被置于离合器切断位置。在此情况下,通过凸缘部39b抵接在锥齿轮35的后端面上,销32的前端部32a不接触在转盘凸轮56的外周面57上,而隔开稍稍的间隙。当连接轴31处于离合器切断位置时,即使输入侧的锥齿轮35旋转,连接轴31也仅与锥齿轮35一体地空转,输出轴20不旋转。
接着,如果转盘凸轮56旋转而凸部58对置于销32的前端部32a,则如图14(b)所示,通过凸部58,将销32克服螺旋弹簧40向输出轴20侧推压而使其退行,将连接轴31置于离合器连接位置。此时,连接轴31的离合器齿33b啮合在输出轴20的离合器齿26上,连接轴31连接在输出轴20上。此时,锥齿轮35的旋转从连接轴31经过离合器齿33b、离合器齿26传递给输出轴20,输出轴20旋转。
以上是第3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机构30,在此情况下,通过连接轴31向锥齿轮35的花键结合及连接轴31侧和输出轴20侧的离合器齿33b、26,构成经由连接轴31使锥齿轮35的旋转向输出轴20传递的传递机构。
上述第3实施方式为通过作为本发明的选择器部件的转盘凸轮56的凸部58使动力传递机构30动作的形式,这提示了与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选择器部件(转盘凸轮50、滑动凸轮70)通过凹部使动力传递机构动作的形式相反的构造。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只要能够实现限制输入侧传动部件(锥齿轮35)的向轴向的移动、用可动的连接部件(连接轴31)进行离合器的连接/切断的形式,可以采用任何的形态。

Claims (7)

1.一种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出侧传动部件;
输出侧传动部件支承部,将该输出侧传动部件以旋转自如并且限制了向轴向的移动的状态支承;
输入侧传动部件,在上述输出侧传动部件的轴向上离开间隔配置;
输入侧传动部件支承部,将该输入侧传动部件以旋转自如并且限制了向轴向的移动的状态支承,将该输入侧传动部件保持为平时相对于输入部件连接的状态;
连接部件,在上述输出侧传动部件与上述输入侧传动部件之间,沿着上述轴向在离合器连接位置与离合器切断位置的两位置间移动自如地配设;
施力部件,对该连接部件施力;
传递机构,当上述连接部件被置于上述离合器连接位置时,经由该连接部件使上述输入侧传动部件的旋转向上述输出侧传动部件传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入部件及上述输入侧传动部件具有相互卡合的锥齿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件的上述离合器连接位置为移动到上述输入侧传动部件侧的规定位置;上述传递机构是相对于该连接部件的上述输出侧传动部件能够一体旋转并且能够进行向轴向的移动的结合机构、以及设在连接部件和输入侧传动部件的相互的连接部的连接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件的上述离合器连接位置为移动到上述输出侧传动部件侧的规定位置;上述传递机构是相对于该连接部件的上述输入侧传动部件能够一体旋转并且能够进行向轴向的移动的结合机构、以及设在连接部件和输出侧传动部件的相互的连接部的连接机构。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机构是啮合齿轮、摩擦板或花键结合中的1种。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选择器部件,所述选择器部件使上述连接部件沿轴向移动,并且与上述施力部件协同作用而将该连接部件置于上述离合器连接位置和上述离合器切断位置的两位置的某一方。
7.一种多轴驱动装置,将离合器连接/切断,将1个马达的动力对于多个可动机构有选择地传递,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
CN201180048530.8A 2010-10-08 2011-10-11 动力传递机构及使用它的多轴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06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8614 2010-10-08
JP2010-228614 2010-10-08
PCT/JP2011/073351 WO2012046868A1 (ja) 2010-10-08 2011-10-11 動力伝達機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多軸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0694A true CN103140694A (zh) 2013-06-05
CN103140694B CN103140694B (zh) 2015-06-24

Family

ID=45927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853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0694B (zh) 2010-10-08 2011-10-11 动力传递机构及使用它的多轴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92418A1 (zh)
EP (1) EP2626581A1 (zh)
JP (1) JPWO2012046868A1 (zh)
KR (1) KR101498401B1 (zh)
CN (1) CN103140694B (zh)
WO (1) WO201204686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8441A (zh) * 2015-07-01 2018-03-27 麦格纳座椅公司 单马达电动座椅
CN108891310A (zh) * 2018-08-21 2018-11-27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电机共用的汽车座椅调节系统
CN112262290A (zh) * 2018-06-14 2021-01-22 阿利特有限公司 熟料冷却器和用于操作熟料冷却器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0359A1 (de) * 2013-01-14 2014-07-31 Robert Bosch Gmbh Getriebe-Antriebseinheit sowie Verwendung einer Getriebe-Antriebseinheit
DE102013216410B4 (de) 2013-08-19 2022-08-25 Zf Friedrichshafen Ag Arretierungsvorrichtung
US9765826B2 (en) * 2014-08-05 2017-09-19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Transmission
US9758059B2 (en) * 2014-08-26 2017-09-12 Ami Industries, Inc. Multi-function seat actuator
CN107307585B (zh) 2016-04-26 2019-12-20 第一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桌脚架及其联轴器和使用该桌脚架的电动桌
US11602337B2 (en) * 2019-04-24 2023-03-14 Nuvasive, Inc. Transmission assembly
JP7337964B2 (ja) * 2019-06-18 2023-09-04 ニューヴェイジヴ,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組織牽引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7363A (ja) * 1992-09-07 1994-03-29 Mitsuba Electric Mfg Co Ltd 車両用8−ウエイパワーシートの駆動装置
JPH06156123A (ja) * 1992-11-25 1994-06-03 Mitsuba Electric Mfg Co Ltd 車両用パワーシートにおける可動部駆動装置
JPH0645138U (ja) * 1992-11-30 1994-06-14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ギヤードモータ
US20020056588A1 (en) * 2000-11-16 2002-05-16 Masashi Kuz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gear used therefor
CN1572584A (zh) * 2003-06-12 2005-02-02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调整装置的减速齿轮系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45807A (en) * 1953-08-10 1958-08-05 Hoe & Co R Reversing drive
JPS59107336U (ja) * 1983-01-10 1984-07-19 株式会社クボタ 伝動装置のクラツチ構造
JPH02292522A (ja) * 1989-05-01 1990-12-04 Kubota Corp 伝動切換装置
JP2590293Y2 (ja) * 1993-12-21 1999-02-10 日本オイルポンプ株式会社 半自動クラッチ
JP2002031262A (ja) * 2000-07-14 2002-01-31 Kawaden:Kk 電動バルブ用クラッチ装置
JP2007198471A (ja) * 2006-01-25 2007-08-09 Ntn Corp 逆転機構
KR101028047B1 (ko) * 2010-04-01 2011-04-08 주식회사 우성아이비 동력변환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7363A (ja) * 1992-09-07 1994-03-29 Mitsuba Electric Mfg Co Ltd 車両用8−ウエイパワーシートの駆動装置
JPH06156123A (ja) * 1992-11-25 1994-06-03 Mitsuba Electric Mfg Co Ltd 車両用パワーシートにおける可動部駆動装置
JPH0645138U (ja) * 1992-11-30 1994-06-14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ギヤードモータ
US20020056588A1 (en) * 2000-11-16 2002-05-16 Masashi Kuz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gear used therefor
CN1572584A (zh) * 2003-06-12 2005-02-02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调整装置的减速齿轮系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8441A (zh) * 2015-07-01 2018-03-27 麦格纳座椅公司 单马达电动座椅
CN107848441B (zh) * 2015-07-01 2020-02-28 麦格纳座椅公司 单马达电动座椅
CN112262290A (zh) * 2018-06-14 2021-01-22 阿利特有限公司 熟料冷却器和用于操作熟料冷却器的方法
CN108891310A (zh) * 2018-08-21 2018-11-27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电机共用的汽车座椅调节系统
CN108891310B (zh) * 2018-08-21 2023-10-20 安道拓(重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电机共用的汽车座椅调节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55690A (ko) 2013-05-28
JPWO2012046868A1 (ja) 2014-02-24
CN103140694B (zh) 2015-06-24
KR101498401B1 (ko) 2015-03-03
US20130192418A1 (en) 2013-08-01
EP2626581A1 (en) 2013-08-14
WO2012046868A1 (ja) 201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0694A (zh) 动力传递机构及使用它的多轴驱动装置
CN102472365B (zh) 多轴驱动装置
EP1975461B1 (en)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s
CN103384782A (zh) 多轴驱动装置
JP4437447B2 (ja) トラクタのミッション構造
CN103249964A (zh) 输出部件以及多轴驱动装置
CN103403391A (zh) 多轴驱动装置
CN102080691B (zh) 油压离合器装置
CN103392082A (zh) 多轴驱动装置
CN109372961A (zh) 一种单控式三档变速器
JP2001280495A (ja) パーキングギヤレイアウト
JP4390744B2 (ja) トラクタの動力伝達装置
CN109340326A (zh) 一种二控三式三档变速器
JP2012177459A (ja) 多軸駆動装置
CN111271449A (zh) 汽车变速器自动换挡执行机构
JP4437446B2 (ja) トラクタの動力伝達装置
JP5090634B2 (ja) トラクタ
KR20200122586A (ko) 작업차용 네거티브 방식 전후진 클러치 및 네거티브 방식 전후진 클러치 시스템
CN105612371B (zh) 自动变速器
CN108437789A (zh) 驱动力分配装置
CN212055807U (zh) 汽车变速器自动换挡执行装置
JP2006234011A (ja) シフトフォークの操作装置
JP2000043596A (ja) 農用トラクタのミッション機構
JP5159564B2 (ja) レンジ式多段変速機
JP2012176734A (ja) 多軸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