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0617A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40617A CN103140617A CN2011800369843A CN201180036984A CN103140617A CN 103140617 A CN103140617 A CN 103140617A CN 2011800369843 A CN2011800369843 A CN 2011800369843A CN 201180036984 A CN201180036984 A CN 201180036984A CN 103140617 A CN103140617 A CN 1031406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per thread
- downstream
- plate
- upstream side
- handle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47/00—Needle-thread tensioning devices; Applications of tensometers
- D05B47/04—Automatically-controlled tensioning device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45/00—Applications of measuring devices for determining the length of threads used in sewing machine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1/00—Applications of needle-thread guards; Thread-break detector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11/00—Devices for guiding, feeding, handling, or treating the threads in embroidering machines; Machine needles; Operating or control mechanisms therefor
- D05C11/08—Thread-tension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面线张力控制装置,能够按照针脚控制相对于面线的张力的大小,能够拉出面线,断线的可能性小,而且在发生了断线的情况下容易正确地检测出,不会因拉出面线而产生蓄线的量过多或过少。设有把持面线的上游侧把持部(40)和下游侧把持部(60)以及使面线转动的转动部(80),在转矩控制区间,在将上游侧把持部主体(41)闭合,将下游侧把持部主体(61)张开的状态下,以对抗挑线杆(12a)拉紧面线的方向对面线赋予张力的方式根据转矩值对转动臂赋予旋转力,另一方面,在位置控制区间,在将上游侧把持部主体(41)张开,将下游侧把持部主体(61)闭合的状态下,以面线用马达(86)的角度返回面线用马达(86)的角度的初期位置的方式,根据面线用马达(86)的角度的位置数据对转动臂(81)赋予旋转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特别是刺绣缝纫机),尤其是与缝纫机中的面线张力的控制有关。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缝纫机中,如图47所示,面线J从卷绕在面线梭心上的卷线98经过预张力器(pretension)96、夹线板95、旋转张力器(rotary tension)94、夹线弹簧(通称吊线弹簧)93至挑线杆12a,然后到达缝针12ba。
而且,现有的缝纫机如图48所示构成。相对于臂2312沿左右方向滑动的针杆盒2314具有设有挑线杆12a、针杆12b、夹线弹簧93等的针杆盒主体2330,和固定地设在针杆盒主体2330的上表面的面线调整部件安装部2340,在面线调整部件安装部2340上安装有用于调整面线的张力的夹线板95及旋转张力器94。而且,在夹线板95的上侧设有面线引导器1300,在旋转张力器94的下侧设有面线引导件1302。
而且,在现有的缝纫机中存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缝纫机的供线装置。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缝纫机的供线装置中,供线装置具备针线下游侧把持器,上环线下游侧把持器,以及下环线下游侧把持器,针线下游把持器把分别从针线上游侧把持器、上环线上游侧把持器、下环线上游侧把持器引导而来的针线、上环线、下环线,在形成缝迹时张开,针线、上环线、下环线被缝迹形成装置拉出,在送布时闭合。并且在送布时上游侧把持器张开,下游侧把持器闭合,同时缫线部件一边拉出线一边移动而蓄线,另一方面,在织迹形成时,上游侧把持器闭合,下游侧把持器张开,同时缫线部件向不对线进行缫线的位置移动而进行放线。
而且,申请人进行了专利文献2的刺绣缝纫机的申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95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0-178785号公报。
但是,在图47所示的现有的结构中,由于在面线J上始终施加有夹线板95产生的摩擦阻力和旋转张力器94产生的摩擦阻力,这种摩擦阻力作为阻力值是不稳定(不是一定的),所以难以按照针脚控制向面线作用的张力。而且,在一个机头上具有多个针杆的情况、多头刺绣缝纫机的情况下,由于难以使按照一个机头上的面线赋予夹线板及旋转张力器的面线的阻力值相同,所以难以使向各面线作用的张力相等。
而且,在图47的结构中,虽然在上拉挑线杆12a之际面线J从卷线98中拉出,但此时在面线J上施加夹线板95产生的摩擦阻力和转转张力94产生的摩擦阻力,而且,由于这种摩擦阻力不稳定,所以不能够顺畅地将面线J从卷线98中拉出。而且,由于在上拉挑线杆12a之际拉出面线J,所以短时间内拉出面线J,在面线J上施加夹线板95产生的摩擦阻力和旋转张力器94产生的摩擦阻力,所以存在面线J因这些摩擦而断开的可能性。
而且,在发生了面线J断线的情况下,在图47的结构中,虽然能够由于旋转张力器94不旋转而检测出断线,但由于在旋转张力器94和面线J之间产生滑动,所以存在未发生断线而旋转张力器94不旋转的情况,不能够正确地检测出面线的断线。
而且,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缝纫机的供线装置中,在缝迹形成时,由于缫线部件仅移动到不对线进行缫线的位置,所以不能够控制线的张力。而且,在通常的缝纫机中,由于挑线杆上升期间不是与缝迹形成时相对应、而是与送布时相对应,所以在专利文献1的供线装置中,由于在挑线杆上升期间下游侧把持器是闭合的,所以不能够控制线的张力。而且,在专利文献1的供线装置中,由于缫线部件拉出一定量的线,所以存在送布时蓄线的线因各针脚的线的消耗量不同而过多或过少。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线张力控制装置,能够控制相对于面线的张力的大小,尤其是能够按照针脚控制向面线作用的张力,而且在多针机头及多头刺绣缝纫机的情况下能够使向各面线作用的张力相等,进而能够在拉出面线之际顺畅地拉出面线,断线的可能性小,而且在发生了断线的情况下容易正确地检测出断线,而且不因拉出面线而产生蓄线的量过多或过少。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第1结构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
能够摆动地形成的挑线杆(12a、12a-1~12a-9);
设在挑线杆的面线路径中的上游一侧的面线控制部(30、230),具有上游侧把持部(40、240、1240),下游侧把持部(60、260、1260),以及转动部(80、280、1280),该上游侧把持部(40、240、1240)具有夹着面线把持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41、241、1241),和相对于上游侧把持部主体在把持面线的闭合状态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的上游侧驱动部(50、250),该下游侧把持部(60、260、1260)设在上游侧把持部的面线的路径中的下游一侧,具有夹着面线把持的下游侧把持部主体(61、261、1261),和相对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在把持面线的闭合状态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的下游侧驱动部(70、270),该转动部(80、280、1280)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面线(也可以是“面线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位置”)转动,具有与面线相接(也可以是在使面线转动之际与面线相接)的转动臂(81、281、1281),和使转动臂转动的面线用马达(86、286、1286);
控制部(90),在按照各针脚的控制区间中,在转矩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的状态下,以对抗挑线杆拉紧面线的方向对面线赋予张力的方式,根据转矩值控制面线用马达,从而对转动臂赋予旋转力,另一方面,在转矩控制区间以外的区间的至少一部分、即位置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的状态下,以面线用马达的角度返回到作为面线用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中的初期位置的方式,根据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位置数据控制面线用马达,从而对转动臂赋予旋转力,将面线从上游拉出,其中,该转矩控制区间是包含挑线杆相对于由面线缝制的加工布拉紧面线的区间、即从挑线杆的一方的死点至另一方的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
根据第1结构的缝纫机,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相对于面线进行转矩控制,所以能够控制相对于面线的张力的大小,通过按照针脚设定转矩值,能够按照针脚进行转矩控制,按照针脚控制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按照针脚调整缝迹的紧度。
而且,即使在多针机头的情况、由不同的面线形成针脚的情况下,通过使转矩值相同也能够将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控制成相等。而且,即使在多头刺绣缝纫机的情况下,通过针对在转矩控制区间中使用的转矩值在各机头中作为共通的转矩值,能够在各机头中将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控制成相等。
而且,通过取代现有的夹线板和旋转张力器而设置面线控制部,在拉出面线的位置控制区间,上游侧把持部主体张开,在比转动部的转动臂更上游不存在夹线板与旋转张力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而且,由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闭合,所以挑线杆的动作不会成为拉出面线之际的障碍,因此,能够顺畅地将面线从卷线中拉出,减小断线的可能性。
而且,在发生了面线断线的情况下,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挑线杆向上死点转移之际转动臂不会向与面线用马达的旋转力赋予方向的相反方向拉紧,所以能够通过检测出转动臂不向与面线用马达的旋转力赋予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而检测出断线,而且,在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转动臂向与面线用马达的旋转力赋予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所以能够正确地检测出断线。
而且,在位置控制区间,由于在位置控制区间以面线用马达的角度返回作为面线用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初期位置的方式,根据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位置数据对转动臂赋予旋转力,所以能够通过转动臂向与面线用马达的旋转力赋予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拉而仅拉出消耗量的面线,不会因拉出面线而产生蓄线的量过多或过少。
在上述第1结构中,挑线杆可以是“面线(也可以是“向缝针穿入的面线”)穿入其中,并以旋转中心为中心摆动的挑线杆(12a、12a-1~12a-9)”。
而且,第2结构的特征在于在第1结构中,
具有:构成缝纫机的框体的臂(312、1312),相对于臂能够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的针杆盒(314、1314),设在针杆盒上的多个针杆(12b-1~12b-9),以及设在针杆盒上并在第1开口部的位置沿左右方向支撑面线的面线支撑部件(288、1288)(也可以是“设在针杆盒上,在第1开口部的正面一侧沿左右方向支撑面线的面线支撑部件”),该针杆盒(314、1314)以转动部的转动臂的前端能够在正面一侧(也可以是“与臂一侧相反一侧的正面一侧”)露出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在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位置设有第1开口部(316b、1342b),同时设有设在第1开口部的上方并用于上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2开口部(316a、1342a),和设在第1开口部的下方并用于下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3开口部(316c、1342c);
挑线杆从针杆盒上的下游侧把持部的下方位置露出到正面一侧地设置;
上游侧把持部主体设在针杆盒的正面一侧,上游侧把持部主体具有由作为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的磁性体形成为板状并设在针杆盒上的多个上游侧第1板状部(242-1~242-6、1242a、1404、1422),和在上游侧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设在第2开口部的正面一侧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为板状的上游侧第2板状部(244、1244、1408、1426);
上游侧驱动部是作为上游侧磁铁部的磁铁部,在上游侧第2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固定地设在臂一侧,上游侧驱动部在通过由磁力吸引上游侧第1板状部而由上游侧第1板状部和上游侧第2板状部夹着面线把持的闭合状态、和通过解除磁力的吸引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下游侧把持部主体设在针杆盒正面一侧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的下方,下游侧把持部主体具有由作为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的磁性体形成为板状并设在针杆盒上的多个下游侧第1板状部(262-1~262-6、1262a、1414、1432),和在下游侧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设在第2开口部的正面一侧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为板状的下游侧第2板状部(264、1264、1418、1436);
下游侧驱动部是作为下游侧磁铁部的磁铁部,在下游侧第2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固定地设在臂一侧,下游侧驱动部在通过由磁力吸引下游侧第1板状部而由下游侧第1板状部和下游侧第2板状部夹着面线把持的闭合状态、和通过解除磁力的吸引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因此,在将具备上游侧把持部和下游侧把持部以及转动部的结构适用于多针机头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通过分别仅设置一个上游侧把持部的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把持部的下游侧磁铁部,以及转动部来构成,所以能够成为抑制了制造成本的高效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第2结构中,针杆盒的结构也可以是“相对于臂能够滑动地设置的针杆盒(314、1314),转动部的转动臂的前端能够从针杆盒的内侧露出地在与臂一侧相反一侧的正面一侧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位置设有第1开口部(316b、1342b),同时设有设在第1开口部的上方并用于上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2开口部(316a、1342a),和设在第1开口部的下方并用于下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3开口部(316c、1342c)”。
而且,第3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或第2结构中,控制部在转矩控制区间根据按照针脚限定了转矩值的转矩数据进行控制,在位置控制区间,在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检测出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作成按照使将动力向挑线杆传递的主轴旋转的主轴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即主轴马达的角度限定了从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至初期位置为止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角度对应数据,主轴马达旋转,随着主轴马达的角度变化,将面线用马达位置控制到与主轴马达的角度相对应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
因此,在转矩数据中,由于按照针脚限定了转矩值,所以在转矩控制中能够按照针脚控制向面线作用的张力,而且,在位置控制中,由于作成角度对应数据,所以能够基于该角度对应数据对面线用马达的角度进行位置控制。
另外,也可以是以下的结构。即,“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向缝针穿入的面线穿入其中,并以旋转中心为中心摆动的挑线杆(12a、12a-1~12a-6);
被主轴马达(20)旋转并用于将动力向挑线杆传递的主轴(22);
面线控制部(30、230),设在挑线杆的面线路径中的上游一侧,具有:上游侧把持部(40、240),下游侧把持部(60、260),和转动部(80、280),该上游侧把持部(40、240)具有夹着面线把持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41、241),和相对于上游侧把持部主体在把持面线的闭合状态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的上游侧驱动部(50、250),该下游侧把持部(60、260)设在上游侧把持部的面线的路径中的下游一侧,具有夹着面线把持的下游侧把持部主体(61、261),和相对于下游侧把持部在把持面线的闭合状态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的下游侧驱动部(70、270),该转动部(80、280)使面线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位置转动,具有与面线相接的转动臂(81、281)和使转动臂转动的面线用马达(86、286);
控制部(90),在按照各针脚的控制区间中,在转矩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的状态下,根据基于刺绣数据所作成并按照针脚限定了转矩值的转矩数据,以对抗挑线杆拉紧面线的方向对面线赋予张力的方式,根据转矩值控制面线用马达,从而对转动臂赋予旋转力,另一方面,在转矩控制区间以外的区间的至少一部分、即位置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的状态下,在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检测出作为面线用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作成按照使将动力向挑线杆传递的主轴的角度限定了从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至初期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角度对应数据,主轴马达以面线用马达的角度返回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初期位置的方式旋转,随着主轴马达的角度变化,将面线用马达位置控制到与主轴马达的角度相对应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从而对转动臂赋予旋转力,将面线从上游拉出,其中,该转矩控制区间是包含挑线杆相对于由面线缝制的加工布拉紧面线的区间、即从挑线杆的下死点至上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
而且,第4结构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构成缝纫机的框体的臂(312、1312);
相对于臂能够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的针杆盒(314、1314),以转动部的转动臂的前端能够在正面一侧(也可以是“与臂一侧相反一侧的正面一侧”)露出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在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位置设有第1开口部(316b、1342b),同时设有设在第1开口部的上方并用于上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2开口部(316a、1342a),和设在第1开口部的下方并用于下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3开口部(316c、1342c);
能够摆动地形成的多个挑线杆(12a-1~12a-9),在针杆盒的正面一侧露出地设置,并且设在面线的路径中的下游侧把持部的下游一侧;
设在针杆盒上的多个针杆(12b-1~12b-9);
上游侧把持部(240、1240),具有上游侧把持部主体(241、1241)和上游侧磁铁部(250、1250),该上游侧把持部主体(241、1241)设在针杆盒的正面一侧并夹着面线把持,具有由作为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的磁性体形成并按照各针杆设置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242-1~242-6、1242a、1404、1422),和在上游侧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设在第2开口部的正面一侧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的上游侧第2板状部(244、1244、1408、1426),该上游侧磁铁部(250、1250)固定地设在臂一侧,在通过磁力从上游侧第2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吸引上游侧第1板状部而由上游侧第1板状部和上游侧第2板状部夹着面线把持的闭合状态、和通过解除磁力的吸引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设在上游侧把持部的面线的路径中的下游一侧的下游侧把持部(260、1260),具有下游侧把持部主体(261、1261)和下游侧磁铁部(270、1270),该下游侧把持部主体(261、1261)设在针杆盒正面一侧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的下方并夹着面线把持,具有由作为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的磁性体形成并按照各针杆设置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262-1~262-6、1262a、1414、1432),和在下游侧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设在第2开口部的正面一侧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的下游侧第2板状部(264、1264、1418、1436),该下游侧磁铁部(270、1270)固定地设在臂一侧,在通过磁力从下游侧第2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吸引下游侧第1板状部而由下游侧第1板状部和下游侧第2板状部夹着面线把持的闭合状态、和通过解除磁力的吸引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设在针杆盒上并在第1开口部的位置沿左右方向支撑面线的面线支撑部件(288、1288)(也可以是“设在针杆盒上,在第1开口部的正面一侧沿左右方向支撑面线的面线支撑部件”);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面线(也可以是“面线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位置“)转动的转动部(280、1280),具有与由面线支撑部件支撑的面线相接(也可以是“在使面线转动之际与由面线支撑部件支撑的面线相接”)的转动臂(281、1281),和固定地设在臂一侧并使转动臂转动的面线用马达(286、1286);
控制部(90),在按照各针脚的控制区间中,在转矩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的状态下,根据基于刺绣数据所作成并按照针脚限定了转矩值的转矩数据,以对抗挑线杆拉紧面线的方向对面线赋予张力的方式,根据转矩值控制面线用马达,从而相对于转动臂向上方赋予旋转力,另一方面,在转矩控制区间以外的区间的至少一部分、即位置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的状态下,在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检测出作为面线用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作成按照使用于将动力向挑线杆或针杆传递的主轴(22)旋转的主轴马达(2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即主轴马达的角度限定了从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至初期位置(也可以是“作为与转动臂的上死点相对应的位置的初期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角度对应数据,主轴马达以面线用马达的角度返回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初期位置的方式旋转,随着主轴马达的角度变化,将面线用马达位置控制到与主轴马达的角度相对应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从而相对于转动臂向上方赋予旋转力,将面线从上游拉出,其中,该转矩控制区间是包含挑线杆相对于由面线缝制的加工布拉紧面线的区间、即从挑线杆的一方的死点至另一方的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在向下一个针脚的控制转移之际选择出的面线变更的情况下,使转动臂向下方转动而退避到退避位置(也可以是“使转动臂转动而退避到下方的退避位置”)(也可以是“使转动臂向下方转动,使转动臂退避到比与由面线支撑部件支撑的面线相接的位置靠下方的退避位置”),使针杆盒滑动,使上游侧磁铁部和下游侧磁铁部以及转动臂来到选择出的面线的位置。
根据第4结构的缝纫机,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相对于面线进行转矩控制,所以能够控制相对于面线的张力的大小,由于根据按照针脚限定了转矩值的转矩数据进行控制,所以能够按照针脚进行转矩控制,按照针脚控制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按照针脚调整缝迹的紧度。
而且,即使在具有多个针杆的多针机头中由不同的面线形成针脚的情况下,通过使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中的转矩值相同,能够将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控制成相等。而且,在多头刺绣缝纫机的情况下,通过针对在转矩控制区间中使用的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在各机头中为共通的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能够在各机头中使向面线作用的张力相等。
而且,通过取代现有的夹线板和旋转张力器而设置面线控制部,在拉出面线的位置控制区间,上游侧把持部主体张开,在比转动部的转动臂更上游不存在夹线板与旋转张力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而且,由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闭合,所以挑线杆的动作不会成为拉出面线之际的障碍,因此,能够顺畅地将面线从卷线中拉出,减小断线的可能性。
而且,在发生了断线的情况下,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挑线杆向上死点转移之际转动臂不会向与面线用马达的旋转力赋予方向的相反方向、即下方拉紧,所以能够通过检测出转动臂不向下方转动而检测出断线,而且,在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转动臂向下方转动,所以能够正确地检测出断线。
而且,在位置控制区间,由于在位置控制区间检测出面线用马达的当前角度,作成用于位置控制到面线用马达的初期位置的角度的角度对应数据,根据该角度对应数据进行通过位置控制返回到面线用马达的初期位置的角度的控制,所以在转矩控制区间,通过转动臂上拉而仅拉出消耗量的面线,不会因拉出面线而产生蓄线的量过多或过少。
而且,在将具备上游侧把持部和下游侧把持部以及转动部的结构适用于多针机头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通过分别仅设置一个上游侧把持部的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把持部的下游侧磁铁部,以及转动部来构成,所以能够成为抑制了制造成本的高效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第4结构中,针杆盒的结构也可以是“相对于臂能够滑动地设置的针杆盒(314、1314),以转动部的转动臂的前端能够从针杆盒的内侧露出地在与臂一侧相反一侧的正面一侧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位置设有第1开口部(316b、1342b),同时设有设在第1开口部的上方并用于上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2开口部(316a、1342a),和设在第1开口部的下方并用于下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3开口部(316c、1342c)”。而且,在上述第4结构中,挑线杆的结构也可以是“从针杆盒的下游侧把持部主体的下方位置在正面一侧露出地设置,向缝针穿入的面线穿入其中,并以旋转中心为中心摆动的挑线杆(12a-1~12a-9)”。
另外,也可以使第4结构为如下所述。即,“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构成缝纫机的框体的臂(312);
设在臂上,向缝针穿入的面线穿入其中,并以旋转中心为中心摆动的多个挑线杆(12a-1~12a-6);
能够相对于臂滑动地设置的针杆盒(314),以转动部的转动臂的前端能够从针杆盒的内侧露出的方式在与臂一侧相反一侧的正面一侧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位置设有第1开口部(316b),同时在构成下游侧把持部的下游侧把持部主体的下方,以能够将挑线杆从针杆盒的内侧露出的方式在正面一侧设有第2开口部(316d);
设在针杆盒上的多个针杆(12b-1~12b-6);
上游侧把持部(240),具有上游侧把持部主体(241)和上游侧磁铁部(250),该上游侧把持部主体(241)设在针杆盒的正面一侧并夹着面线把持,具有由作为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的磁性体形成为板状的多个上游侧第1板状部(242-1~242-6),设在上游侧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为板状的上游侧第2板状部(244),和将上游侧第1板状部与上游侧第2板状部以悬吊状态安装在针杆盒上的安装部件(246),该上游侧磁铁部(250)在上游侧第2板状部的背面一侧设在臂上,具有在通过磁力吸引上游侧第1板状部而由上游侧第1板状部和上游侧第2板状部夹着面线把持的闭合状态、和通过解除磁力的吸引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下游侧把持部(260),设在上游侧把持部的面线的路径中的下游一侧,具有下游侧把持部主体(261)和下游侧磁铁部(270),该下游侧把持部主体(261)设在针杆盒的正面一侧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的下方并夹着面线把持,具有由作为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的磁性体形成为板状的多个下游侧第1板状部(262-1~262-6),设在下游侧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为板状的下游侧第2板状部(264),和将下游侧第1板状部与下游侧第2板状部以悬吊状态安装在针杆盒上的安装部件(266),该下游侧磁铁部(270)在下游侧第2板状部的背面一侧设在臂上,在通过磁力吸引下游侧第1板状部而由下游侧第1板状部和下游侧第2板状部夹着面线把持的闭合状态、和通过解除磁力的吸引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第1开口部的正面一侧以正面观测时沿左右方向支撑面线的面线支撑部件(288);
转动部(280),使面线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位置转动,具有与由面线支撑部件支撑的面线相接的转动臂(281),和设在臂上并使转动臂转动的面线用马达(286);
控制部(90),在按照各针脚的控制区间中,在转矩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的状态下,根据基于刺绣数据所作成并按照针脚限定了转矩值的转矩数据,以对抗挑线杆拉紧面线的方向对面线赋予张力的方式,根据转矩值控制面线用马达,从而相对于转动臂向上方赋予旋转力,另一方面,在转矩控制区间以外的区间的至少一部分、即位置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的状态下,在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检测出作为面线用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作成按照使将动力向挑线杆或针杆传递的主轴(22)旋转的主轴马达(2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即主轴马达的角度限定了从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至初期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角度对应数据,主轴马达以面线用马达的角度返回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初期位置的方式旋转,随着主轴马达的角度变化,将面线用马达位置控制到与主轴马达的角度相对应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从而相对于转动臂向上方赋予旋转力,将面线从上游拉出,其中,该转矩控制区间是包含挑线杆相对于由面线缝制的加工布拉紧面线的区间、即从挑线杆的下死点至上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在向下一个针脚的控制转移之际选择出的面线变更的情况下,使转动臂退避到比初期位置更下方的退避位置,使针杆盒滑动,使上游侧磁铁部和下游侧磁铁部以及转动臂来到选择出的面线的位置”。
而且,第5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或第4结构中,面线通过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中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与上游侧第2板状部之间导向下方,路径被设在针杆盒上的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290、1290)反转至面线支撑部件,从面线支撑部件导向下方,通过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中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与下游侧第2板状部之间,路径被设在针杆盒上的第2面线路径反转部件(292、1337)反转至挑线杆,从挑线杆导向下方,至安装在针杆上的缝针。
而且,第6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5结构中,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包括具有圆柱状的周面的主体部(ga-1),和从主体部的基端连设并形成为直径比主体部的直径小的基端部(ga-2),在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与第2面线路径反转部件的针杆盒上的安装位置,形成有用于将主体部的基端部一侧的端部插入的凹部(1343a),和从凹部连设并用于将基端部插入的孔部(1343b),基端部插入孔部,同时主体部的基端部一侧的端部插入凹部。
因此,由于主体部的基端部一侧的端部插入凹部中被埋设,所以能够防止面线进入主体部的基端与针杆盒的面之间的可能性。
而且,第7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或4或5或6的结构中,在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上,在左右方向的不同位置设有设在针杆盒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的上侧和下侧的第1引导部件(252、254、1252、1254),上游侧第1板状部和上游侧第2板状部之间的面线路径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地形成,在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上,在左右方向的不同位置设有设在针杆盒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的上侧和下侧的第2引导部件(272、274、1272、1274),下游侧第1板状部和下游侧第2板状部之间的面线路径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地形成。
这样一来,能够确保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上存在于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的面线路径较长,通过第1板状部和第2板状部可靠地把持面线。而且,能够确保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上存在于第3板状部的背面一侧的面线的路径较长,通过第3板状部和第4板状部可靠地把持面线。
而且,第8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7结构中,第1引导部件和第2引导部件包括具有圆柱状的周面的主体部(ga-1),和从主体部的基端连设并形成为直径比主体部的直径小的基端部(ga-2),在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与第2面线路径反转部件的针杆盒上的安装位置,形成有用于将主体部的基端部一侧的端部插入的凹部(1343a),和从凹部连设并用于将基端部插入的孔部(1343b),基端部插入孔部,同时主体部的基端部一侧的端部插入凹部。
因此,由于主体部的基端部一侧的端部插入凹部中被埋设,所以能够防止面线进入主体部的基端与针杆盒的面之间的可能性。
而且,第9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或4或5或6或7或8的结构中,针杆盒具有设置挑线杆或针杆并相对于臂能够滑动地设置的针杆盒主体(1330),和设在针杆盒主体的上表面的平板状的板部(1341);在板部上设有第1开口部,第2开口部,第3开口部,上游侧把持部、下游侧把持部、以及面线支撑部件。
因此,通过在现有的缝纫机中取代设置夹线板或旋转张力器的面线调整部件安装部而安装设有第1开口部,第2开口部,第3开口部,上游侧把持部,下游侧把持部,以及面线支撑部件的板部,能够利用现有的缝纫机的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第10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或4或5或6或7或8或9的结构中,在臂上固定地设有支撑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磁铁部,面线用马达的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1360)。
而且,第11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或4或5或6或7或8或9的结构中,具有:支撑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磁铁部,面线用马达的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1370),设在针杆盒上并支撑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能够左右方向(也可以是“正面观察时为左右方向”)滑动的滑动支撑部件(1350、1352),以及固定在臂上并限制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左右方向的滑动而进行支撑部件左右方向的定位的滑动限制部件(1370),通过由滑动限制部件限制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左右方向的滑动,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磁铁部,以及面线用马达固定地设在臂一侧。
在第11结构中,在将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安装在缝纫机上之际,一边将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沿着滑动支撑部件滑动而调整到适当位置,一边通过滑动限制部件限制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左右方向的滑动,将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磁铁部,面线用马达固定在臂一侧。因此,能够对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微调,并能够对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磁铁部及臂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微调。
而且,第12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的结构中,
设有:具有向上游侧第1板状部(1404)的孔部中穿入的第1轴部(1401c)并设在针杆盒的正面一侧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支撑部件(1401),被第1轴部穿入的上游侧线圈状弹簧(1402),以及固定在第1轴部的前端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的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1406),在上游侧第1板状部上设有用于将第1轴部穿入的孔部,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上与上游侧第1板状部相反一侧的面与上游侧第2板状部相接,由于上游侧第1板状部以第1轴部穿入了孔部中的状态设在上游侧线圈状弹簧与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之间的位置,上游侧第1板状部被上游侧线圈状弹簧向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一侧施力;
并设有:具有向下游侧第1板状部(1414)的孔部中穿入的第2轴部(1411c)并设在针杆盒的正面一侧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支撑部件(1411),被第2轴部穿入的下游侧线圈状弹簧(1412),以及固定在第2轴部的前端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的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1416),在下游侧第1板状部上设有用于将第2轴部穿入的孔部,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上与下游侧第1板状部相反一侧的面与下游侧第2板状部相接,由于下游侧第1板状部以第2轴部穿入了孔部中的状态设在下游侧线圈状弹簧与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之间的位置,下游侧第1板状部被下游侧线圈状弹簧向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一侧施力。
因此,即使在上游侧第1板状部和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被上游侧线圈状弹簧向上游侧第2板状部一侧施力,上游侧第1板状部不被上游侧磁铁部吸引的情况下,由于上游侧第1板状部与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相接,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与上游侧第2板状部相接,所以能够防止因重复上游侧把持部主体的开闭而产生的振动音或机头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音。同样,即使在下游侧第1板状部和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被下游侧线圈状弹簧向下游侧第2板状部一侧施力,下游侧第1板状部不被下游侧磁铁部吸引的情况下,由于下游侧第1板状部与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相接,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与下游侧第2板状部相接,所以能够防止因重复下游侧把持部主体的开闭而产生的振动音或机头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音。
由于在上游侧第2板状部(下游侧第2板状部)与面线之间设有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所以能够防止因面线与上游侧第2板状部(下游侧第2板状部)相接而产生的上游侧第2板状部(下游侧第2板状部)的磨损。
而且,第13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的结构中,
设有穿入到针杆盒上的第2开口部的上侧的上游侧滑动部件(1421),和上游侧施力部件(1424),该上游侧滑动部件(1421)能够沿上游侧滑动部件的轴线方向滑动地设置,该上游侧施力部件(1424)对上游侧滑动部件向针杆盒的背面一侧施力,上游侧第1板状部(1422)以由上游侧滑动部件悬吊的状态设置,在臂一侧设有上游侧推压操作部件(1362),用于通过上游侧磁铁部将与吸引对象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相对应的上游侧滑动部件向与上游侧施力部件的施力方向相反一侧推压;
并设有向针杆盒上的第3开口部的上侧穿入并按照上游侧第1板状部设置的下游侧滑动部件(1431),和下游侧施力部件(1434),该下游侧滑动部件(1431)能够沿下游侧滑动部件的轴线方向滑动地设置,该下游侧施力部件(1434)对下游侧滑动部件向针杆盒的背面一侧施力,下游侧第1板状部(1432)以由下游侧滑动部件悬吊的状态设置,在臂一侧设有下游侧推压操作部件(1362),用于通过下游侧磁铁部将与吸引对象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相对应的下游侧滑动部件向与下游侧施力部件的施力方向相反一侧推压。
因此,针对与选择出的针杆以外的针杆相对应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由于上游侧第1板状部被推压在上游侧第2板状部一侧,所以不产生上游侧第1板状部与上游侧第2板状部相接而产生的噪音,即使机头振动也不产生振动音。而且,针对与选择出的针杆相对应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由于上游侧第1板状部未被上游侧推压操作部件推压在背面一侧,所以能够充分进行面线把持的解除。同样,针对与选择出的针杆以外的针杆相对应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由于下游侧第1板状部被推压在下游侧第2板状部一侧,所以不产生下游侧第1板状部与下游侧第2板状部相接而产生的噪音,即使机头振动也不产生振动音。而且,针对与选择出的针杆相对应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由于下游侧第1板状部未被推压在下游侧推压操作部件向背面一侧,所以能够充分进行面线把持的解除。
而且,第14结构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构成缝纫机的框体的臂(312);
相对于臂能够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并收纳多个针杆(12b-1~12b-9)的针杆收纳盒(1330);
设在针杆收纳盒的上表面的平板状的板部(1341),以转动部的转动臂的前端能够在正面一侧(也可以是“与臂一侧相反一侧的正面一侧”)露出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位置设有第1开口部(1342b),并且设有设在第1开口部的上方并用于上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2开口部(1342a),和设在第1开口部的下方并用于下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3开口部(1342c);
多个挑线杆(12a-1~12a-9),由针杆收纳盒轴支撑并能够摆动,在针杆收纳盒的正面一侧露出地设置,并设在面线的路径中的下游侧把持部的下游一侧;
上游侧把持部(1240),具有上游侧把持部主体(1241)和上游侧磁铁部(1250),该上游侧把持部主体(1241)设在板部的正面一侧并夹着面线把持,具有由作为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的磁性体形成并按照各针杆设置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1242a、1404、1422),和在上游侧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设在第2开口部的正面一侧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的上游侧第2板状部(1244、1408、1426),该上游侧磁铁部(1250)固定地设在臂一侧,在通过磁力从上游侧第2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吸引上游侧第1板状部而由上游侧第1板状部和上游侧第2板状部夹着面线把持的闭合状态、和通过解除磁力的吸引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设在上游侧把持部的面线的路径中的下游一侧的下游侧把持部(1260),具有下游侧把持部主体(1261)和下游侧磁铁部(1270),该下游侧把持部主体(1261)设在板部正面一侧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的下方并夹着面线把持,具有由作为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的磁性体形成并按照各针杆设置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1262a、1414、1432),和在下游侧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设在第2开口部的正面一侧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的下游侧第2板状部(1264、1418、1436),该下游侧磁铁部(1270)固定地设在臂一侧,在通过磁力从下游侧第2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吸引下游侧第1板状部而由下游侧第1板状部和下游侧第2板状部夹着面线把持的闭合状态、和通过解除磁力的吸引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设在板部上并在第1开口部的位置沿左右方向支撑面线的面线支撑部件(1288)(也可以是“设在板部上,将面线沿左右方向支撑在第1开口部的正面一侧的面线支撑部件”);
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面线(也可以是“面线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位置”)转动的转动部(1280),具有与由面线支撑部件支撑的面线相接(也可以是“在使面线转动之际与由面线支撑部件支撑的面线相接”)的转动臂(1281),和固定地设在臂一侧并使转动臂转动的面线用马达(1286);
控制部(90),在按照各针脚的控制区间中,在转矩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的状态下,根据基于刺绣数据所作成并按照针脚限定了转矩值的转矩数据,以对抗挑线杆拉紧面线的方向对面线赋予张力的方式,根据转矩值控制面线用马达,从而相对于转动臂向上方赋予旋转力,另一方面,在转矩控制区间以外的区间的至少一部分、即位置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的状态下,在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检测出作为面线用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作成按照使用于将动力向挑线杆或针杆传递的主轴(22)旋转的主轴马达(2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即主轴马达的角度限定了从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至初期位置(也可以是“与转动臂的上死点相对应的位置的初期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角度对应数据,主轴马达以面线用马达的角度返回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初期位置的方式旋转,随着主轴马达的角度变化,通过将面线用马达位置控制到与主轴马达的角度相对应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从而相对于转动臂向上方赋予旋转力,将面线从上游拉出,其中,该转矩控制区间是包含挑线杆相对于由面线缝制的加工布拉紧面线的区间、即从挑线杆的一方的死点至另一方的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在向下一个针脚的控制转移之际选择出的面线变更的情况下,使转动臂向下方转动而退避到退避位置(也可以是“使转动臂转动而退避到下方的退避位置”)(也可以是“使转动臂向下方转动而退避到比转动臂与由面线支撑部件支撑的面线相接的位置靠下方的退避位置”),使针杆收纳盒盒滑动,使上游侧磁铁部和下游侧磁铁部以及转动臂来到选择出的面线的位置。
根据该第14结构的缝纫机,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相对于面线进行转矩控制,所以能够控制向面线作用的张力的大小,由于根据按照针脚限定了转矩值的转矩数据进行控制,所以能够按照针脚进行转矩控制,按照针脚控制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按照针脚调整缝迹的紧度。
而且,即使在具有个针杆的多针机头中、由不同的面线形成针脚的情况下,通过使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中的转矩值相同也能够将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控制成相等。而且,即使在多头刺绣缝纫机的情况下,通过针对在转矩控制区间中使用的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在各机头中作为共通的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能够在各机头中将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控制成相等。
而且,通过取代现有的夹线板和旋转张力器而设置面线控制部,在拉出面线的位置控制区间,上游侧把持部主体张开,在比转动部的转动臂更上游不存在夹线板与旋转张力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而且,由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闭合,所以挑线杆的动作不会成为拉出面线之际的障碍,因此,能够顺畅地将面线从卷线中拉出,减小断线的可能性。
而且,在发生了断线的情况下,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挑线杆向上死点转移之际转动臂不会向与面线用马达的旋转力赋予方向的相反方向、即下方拉紧,所以能够通过检测出转动臂不向下方转动而检测出断线,而且,在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转动臂向下方转动,所以能够正确地检测出断线。
而且,在位置控制区间,由于在位置控制区间检测出面线用马达的当前角度,作成用于位置控制到面线用马达的初期位置的角度的角度对应数据,根据该角度对应数据进行通过位置控制而返回面线用马达的初期位置的角度的控制,所以在转矩控制区间中,能够通过转动臂被上拉而仅拉出消耗量的面线,不会因拉出面线而产生蓄线的量过多或过少。
而且,在将具备上游侧把持部和下游侧把持部以及转动部的结构适用于多针机头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通过分别仅设置一个上游侧把持部的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把持部的下游侧磁铁部,以及转动部来构成,所以能够成为抑制了制造成本的高效的结构。
而且,在上述第14结构中,挑线杆也可以是“能够摆动地设在针杆收纳盒上并从下游侧把持部的下方位置在正面一侧露出地设置,向缝针穿入的面线穿入其中的多个挑线杆(12a-1~12a-9)”。
另外,在上述第1、第4以及第14结构中,优选上游侧第1板状部设成与上游侧第2板状部的间隔可变,下游侧第1板状部设成与下游侧第2板状部的间隔可变。而且,在上述第2、第4以及第14结构中,优选面线支撑部件相对于一个面线设置一对,各面线支撑部件具有形成为与面线用马达的旋转中心为大致同心圆状的第1圆弧状部件,以与面线用马达的旋转中心为大致同心圆状并与第1圆弧状部件隔开间隔地形成在与输出轴的轴线一侧相反一侧的第2圆弧状部件,以及将第1圆弧状部件的下端和第2圆弧状部件的下端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件,一对面线支撑部件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
而且,作为第14-1的结构,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4结构中,其特征在于,面线通过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中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与上游侧第2板状部之间导向下方,路径被设在板部上的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1290)反转至面线支撑部件,从面线支撑部件导向下方,通过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中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与下游侧第2板状部之间,路径被设在针杆盒上的第2面线路径反转部件(1292)反转至挑线杆,从挑线杆导向下方,至安装在针杆上的缝针”。
而且,作为第14-2的结构,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4结构中,其特征在于,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包括具有圆柱状的周面的主体部(ga-1),和从主体部的基端连设并形成为直径比主体部的直径小的基端部(ga-2),在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与第2面线路径反转部件的板部上的安装位置,形成有用于将主体部的基端部一侧的端部插入的凹部(1343a),和从凹部连设并用于将基端部插入的孔部(1343b),基端部插入孔部,同时主体部的基端部一侧的端部插入凹部”。
而且,作为第14-3的结构,也可以是“在上述第4或第14-1或第14-2的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在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上,安装部件安装在上游侧第1板状部的上侧区域上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在左右方向的不同位置设有设在板部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的上侧和下侧的第1引导部件(1252、1254),上游侧第1板状部和上游侧第2板状部之间的面线路径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地形成,在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上,安装部件安装在下游侧第1板状部的上侧区域上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在左右方向的不同位置设有设在板部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的上侧和下侧的第2引导部件(1272、1274),下游侧第1板状部和下游侧第2板状部之间的面线路径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地形成”。
而且,作为第14-4的结构,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4-3的结构中,其特征在于,第1引导部件和第2引导部件包括具有圆柱状的周面的主体部(ga-1),和从主体部的基端连设并形成为直径比主体部的直径小的基端部(ga-2),在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与第2面线路径反转部件的针杆盒上的安装位置,形成有用于将主体部的基端部一侧的端部插入的凹部(1343a),和从凹部连设并用于将基端部插入的孔部(1343b),基端部插入孔部,同时主体部的基端部一侧的端部插入凹部”。
而且,作为第14-5的结构,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4或第14-1或第14-2或第14-3或第14-4的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磁铁部,面线用马达的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1360)固定地设在臂上”。
而且,作为第14-6的结构,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4或第14-1或第14-2或第14-3或第14-4的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支撑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磁铁部,面线用马达的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1370),设在板部和/或针杆收纳盒上并支撑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能够在正面观察为左右方向滑动的滑动支撑部件(1350、1352),以及固定在臂上并限制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左右方向的滑动而进行支撑部件左右方向的定位的滑动限制部件(1370),通过由滑动限制部件限制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左右方向的滑动,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磁铁部,以及面线用马达固定地设在臂一侧”。
而且,作为第14-7的结构,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4或第14-1或第14-2或第14-3或第14-4或第14-5或第14-6的结构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设在板部的正面一侧并具有向上游侧第1板状部的孔部中穿入的第1轴部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支撑部件(1401),被第1轴部穿入的上游侧线圈状弹簧(1402),以及固定在第1轴部的前端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的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1406),在上游侧第1板状部上设有用于将第1轴部穿入的孔部,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上与上游侧第1板状部相反一侧的面与上游侧第2板状部相接,由于上游侧第1板状部以第1轴部穿入了孔部中的状态设在上游侧线圈状弹簧与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之间的位置,上游侧第1板状部被上游侧线圈状弹簧向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一侧施力;
并设有:设在针杆盒的正面一侧并具有向下游侧第1板状部的孔部中穿入的第2轴部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支撑部件(1411),被第2轴部穿入的下游侧线圈状弹簧(1412),以及固定在第2轴部的前端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的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1416),在下游侧第1板状部上设有用于将第2轴部穿入的孔部,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上与下游侧第1板状部相反一侧的面与下游侧第2板状部相接,由于下游侧第1板状部以第2轴部穿入了孔部中的状态设在下游侧线圈状弹簧与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之间的位置,下游侧第1板状部被下游侧线圈状弹簧向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一侧施力”。
而且,作为第14-8的结构,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4或第14-1或第14-2或第14-3或第14-4或第14-5或第14-6的结构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穿入到板部上的第2开口部的上侧的上游侧滑动部件(1421),和上游侧施力部件(1424),该上游侧滑动部件(1421)能够沿上游侧滑动部件的轴线方向滑动地设置,该上游侧施力部件(1424)对上游侧滑动部件向板部的背面一侧施力,上游侧第1板状部以由上游侧滑动部件悬吊的状态设置,在臂一侧设有上游侧推压操作部件(1362),用于通过上游侧磁铁部将与吸引对象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相对应的上游侧滑动部件向与上游侧施力部件的施力方向相反一侧推压;
并设有向板部上的第3开口部的上侧穿入并按照上游侧第1板状部设置的下游侧滑动部件(1431),和下游侧施力部件(1434),该下游侧滑动部件(1431)能够沿下游侧滑动部件的轴线方向滑动地设置,该下游侧施力部件(1434)对下游侧滑动部件向板部的背面一侧施力,下游侧第1板状部以由下游侧滑动部件悬吊的状态设置,在臂一侧设有下游侧推压操作部件(1362),用于通过下游侧磁铁部将与吸引对象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相对应的下游侧滑动部件向与下游侧施力部件的施力方向相反一侧推压”。
而且,第15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或第4或第5或第6或第7或第8或第9或第10或第11或第12或第13或第14的结构中,面线支撑部件将面线支撑在第1开口部的正面一侧。
而且,第16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或第4或第14的结构中,在转矩控制区间中的转矩控制中,根据转矩数据中的转矩值和基于向面线用马达供给的电流值的转矩值计算出转矩偏差的值,根据计算出的转矩偏差向面线用马达供给电流。
而且,第17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或第4或第14或第16的结构中,
具有检测出面线用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马达角度检测部;
在位置控制区间中的位置控制中,根据由下述工序构成的动作控制工序进行位置控制:
读出工序,从角度对应数据中读出面线用马达的角度;
速度数据计算工序,计算出在读出工序中读出的角度数据单位时间的变化量,从而计算出速度数据;
转矩数据计算工序,检测出速度数据计算工序中计算出的速度数据单位时间的变化量,从而计算出转矩数据;
位置偏差计算工序,根据在读出工序中读出的角度数据和由该马达角度检测部检测出的马达角度的数据计算出位置偏差的值;
速度偏差计算工序,根据计算出的位置偏差的值,计算出的速度数据,以及由该角度检测部检测出的马达的角度单位时间的变化量计算出速度偏差的值;
转矩偏差计算工序,根据计算出的速度偏差的值,计算出的转矩数据,以及基于向马达供给的电流值的转矩的值计算出转矩偏差的值;
电流供给工序,根据计算出的转矩偏差的值向马达供给电流。
而且,第18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至第17结构中的任一结构中,控制部通过根据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和终点以及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和终点作为主轴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主轴角度的信息被限定的区间数据,检测出主轴角度,判定转矩控制区间和位置控制区间。
而且,第19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至第18结构中的任一结构中,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是从挑线杆的另一方的死点至一方的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某一处位置,并且是梭子的上死点之前的位置,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是从挑线杆的一方的死点至另一方的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某一处位置。
而且,第20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至第19结构中的任一结构中,在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与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之间设有不向面线用马达供给电流的区间,同时在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与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之间设置不向面线用马达供给电流的区间,在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将上游侧把持部主体切换成闭合状态,将下游侧把持部主体切换成张开状态,在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将上游侧把持部主体切换成张开状态,将下游侧把持部主体切换成闭合状态。即,为了在可靠地进行了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的开闭切换后进行转矩控制和位置控制的切换而设有电流停止时间。另外,在上述各结构中,磁铁部具体地说是电磁铁。
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相对于面线进行转矩控制,所以能够控制向面线作用的张力的大小,通过按照针脚设定转矩值,能够按照针脚进行转矩控制,按照针脚控制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按照针脚调整缝迹的紧度。
而且,即使在多针机头的情况下、由不同的面线形成了针脚的情况下,通过使转矩值相同,也能够将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控制成相等。而且,即使在多头刺绣缝纫机的情况下,通过针对在转矩控制区间中使用的转矩值在各机头中为共通的转矩值,也能够在各机头中使向面线作用的张力相等。
而且,通过取代现有的夹线板和旋转张力器而设置面线控制部,在拉出面线的位置控制区间,上游侧把持部主体张开,在比转动部的转动臂更上游不存在夹线板与旋转张力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而且,由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闭合,所以挑线杆的动作不会成为拉出面线之际的障碍,因此,能够顺畅地将面线从卷线中拉出,减小断线的可能性。
而且,在发生了断线的情况下,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挑线杆向上死点转移之际转动臂不会向与面线用马达的旋转力赋予方向的相反方向拉紧,所以能够通过检测出转动臂不向与面线用马达的旋转力赋予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而检测出断线,而且,在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转动臂向与面线用马达的旋转力赋予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所以能够正确地检测出断线。
而且,在位置控制区间,由于在位置控制区间根据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位置数据对转动臂赋予旋转力,面线用马达的角度因此而返回作为面线用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初期位置,所以能够通过转动臂向与面线用马达的旋转力赋予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拉而仅拉出消耗量的面线,不会因拉出面线而产生蓄线的量过多或过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缝纫机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缝纫机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缝纫机的左侧视图;
图5是实施例1的缝纫机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图6是表示区间位置数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主轴数据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主轴数据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面线用马达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面线用马达的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尤其是表示转矩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面线用马达的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尤其是表示位置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面线用马达的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尤其是表示位置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面线用马达的位置控制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角度对应数据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面线用马达的控制的方法的功能框图;
图17是表示上游侧保持部和下游侧保持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缝纫机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9是用于说明面线控制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缝纫机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主轴马达的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主轴马达的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主轴马达的控制的方法的功能框图;
图24是表示实施例1的缝纫机的其它例子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图25是表示实施例2的缝纫机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实施例2的缝纫机的主视图;
图27是表示实施例2的缝纫机的局部剖面右侧视图;
图28是表示实施例2的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29是表示实施例3的缝纫机的说明图;
图30是表示实施例3的缝纫机的机头的前方立体图;
图31是表示实施例3的缝纫机的机头的后方立体图;
图32是表示实施例3的缝纫机的机头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33是表示实施例3的缝纫机的机头的局部剖面左侧视图;
图34是图3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5是表示实施例3的缝纫机的机头的局部剖面左侧视图;
图36是第1板状部的后方立体图;
图37是表示实施例4的缝纫机的机头的后方立体图;
图38是表示实施例4的缝纫机的机头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面左侧视图;
图39是表示实施例5的缝纫机的机头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面左侧视图;
图40是表示实施例5的缝纫机的把持部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1是表示实施例5的缝纫机的把持部主体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42是表示实施例6的缝纫机的机头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面左侧视图;
图43是表示实施例6的缝纫机的把持部主体与突出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4是表示实施例6的缝纫机的动作的端面图;
图45是表示实施例6的缝纫机的把持部主体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46是表示引导部件的结构以及安装形态的说明图;
图47是表示现有的缝纫机的说明图;
图48是表示现有的缝纫机的前方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5、205、1205:缝纫机,7、207、1207:机头,10:机械要素组,12a、12a-1、12a-2、12a-3、12a-4、12a-5、12a-6、12a-7、12a-8、12a-9:挑线杆,12b、12b-1、12b-2、12b-3、12b-4、12b-5、12b-6、12b-7、12b-8、12b-9:针杆,12ba:缝针,12bb:针孔,12c:梭子,12d:缝制框,14a:针杆座,14b:针杆驱动部件,14c:基针杆,20:主轴马达,21、87:编码器,22:主轴,24:框驱动装置,20、230、1230:面线控制部,40、240、1240:上游侧把持部,41、61、241、261、1241、1261:把持部主体,50、70:螺线管,60、260、1260:下游侧把持部,80、280、1280:转动部,81、281、1281:转动臂,82、282、1282:主体部,84:筒状部,86、286、1286:面线用马达,90:控制回路,92:存储装置,110、310、1310:盒部,120、320:框架,242-1、242-2、242-3、242-4、242-5、242-6、262-1、262-2、262-3、262-4、262-5、262-6、1242-1、1242-2、1242-3、1242-4、1242-5、1242-6、1242-7、1242-8、1242-9、1262-1、1262-2、1262-3、1262-4、1262-5、1262-6、1262-7、1262-8、1262-9、1404、1414、1422、1432:第1板状部,244、264、1244、1264、1408、1418、1426、1436:第2板状部,246、266:安装部件,250、270、1250、1270:磁铁部,252、254、272、274、1252、1254、1272、1274、1290、1336:引导部件,284、1284:钩部,284a:槽部,288、1288:面线支撑部件,288a、288b、1288a、1288b:圆弧状部件,288c、1288c:连接部件,290:引导部件,292:1337:夹线弹簧,300、302:面线引导件,312、1312:臂,314、1314:针杆盒,314a:正面部,110a、110b、316a、316b、316c、316d、1342a、1342b、1342c:开口部,1330:针杆盒主体,1340:面线控制用安装部,1341:板部,1350、1352:滑动用部件,1335、1360、1370:支撑部,1362、1364:突出部件,1380:滑动限制部,1400、1410、1420、1430:第1板状部单元,1401、1411:支撑部件,1401a、1411a:板状部,1401b、1411b:圆柱状部,1401c、1411c:轴部,1402、1412、1424、1434:线圈状弹簧,1404a、1414a:孔部,1406、1416:保护用板状部,1421、1431:滑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如以下那样实现了提供面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目的,该面线张力控制装置能够控制相对于面线的张力的大小,尤其是能够控制挑线杆上升之际赋予面线的张力的大小,进而不会因拉出面线而产生蓄线的量过多或过少。
实施例1
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缝纫机5如图1~图5所示地构成,具有:机头7,梭子12c,缝制框(也可以保持框、刺绣框)12d,框驱动装置24,以及存储装置92。另外,图2是概念地表示缝纫机5的主要部分的附图,图3具体地表示了图2的内容。
在此,机头7设在大致平板状的缝纫机台面(未图示)的上方。也就是说,从缝纫机台面的上表面立设有框架120(参照图3、图4),在该框架120的正面一侧(Y1一侧)设有机头7。
机头7如图1、图3、图4所示地构成,具有:机械要素组10,主轴马达20,主轴22,面线控制部30,控制回路90,预张力器96,卷绕在面线梭心上的卷线98,以及盒部110。
该机械要素组10是机头7中被驱动的各机械要素,作为机械要素,设有挑线杆12a,针杆12b,和压脚(未图示)。挑线杆12a,针杆12b,以及压脚的各机械要素及梭子12c与现有的缝纫机同样,通过经由凸轮机构或者皮带机构等动力传递组件传递主轴22的旋转力而驱动。也就是说,如图18所示,与主轴角度(即主轴22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严格地说是主轴马达20的角度(即主轴马达2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相对应地特定挑线杆12a,针杆12b,以及梭子12c的位置(上死点和下死点之间的位置)。
挑线杆12a形成为能够以左右方向(X1-X2方向)的轴线为中心相对于盒部110摆动。该挑线杆12a在下死点(一方的死点)和上死点(另一方的死点)之间转动。也就是说,挑线杆12a由盒部110轴支撑成以旋转中心(也可以是摆动中心)12ab为中心摆动。在该挑线杆12a上穿入向缝针12ba穿入的面线。
而且,针杆12b设成能够上下移动,针杆12b在下端固定地设有缝针12ba(面线穿入该缝针12ba的针孔12bb中),在上端固定地设有针杆座14a。而且,在该针杆座14a上卡合有针杆驱动部件14b。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基针杆14c穿入该针杆驱动部件14b中,针杆驱动部件14b形成为能够沿着基针杆14c上下移动。并且主轴22的旋转力通过动力传递组件传递,针杆驱动部件14b上下移动,这样一来,针杆12b上下移动。
而且,压脚与针杆12b相连,随着针杆12b的上下移动而上下移动。
而且,主轴22被主轴马达20旋转,其旋转力通过规定的动力传递机构传递,驱动挑线杆12a、针杆12b、以及压脚的各机械要素及梭子12c。另外,主轴马达20构成为向一个方向旋转,这样一来,主轴22也向一个方向旋转。另外,主轴角度表示主轴22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与主轴马达2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即主轴马达20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同义。
而且,面线控制部30将面线从卷线98中拉出,同时控制施加在面线上的张力,具有上游侧把持部40,下游侧把持部60,以及转动部80。
在此,上游侧把持部40具有把持部主体(上游侧把持部主体)41和螺线管(上游侧驱动部)50,通过驱动螺线管50而由把持部主体41把持并固定面线。把持部主体41设在盒部110的正面一侧的预张力器96的下方位置、开口部110a的上侧位置,螺线管50设在把持部主体41的背面一侧、盒部110的内侧。
而且,下游侧把持部60具有把持部主体(下游侧把持部主体)61和螺线管(下游侧驱动部)70,通过驱动螺线管70而由把持部主体61把持并固定面线。把持部主体61沿上游侧把持部40的横向邻接地设置,并设在上游侧把持部40的挑线杆12a一侧,螺线管70设在把持部主体61的背面一侧、盒部110的内侧。
由于上游侧把持部40与下游侧把持部60为同样的结构,所以若以下游侧把持部60为例进行说明,则下游侧把持部60的把持部主体61具有张力板组62和支撑部66。
张力板组62是张力板62a和张力板62b相互对向地设置,能够将面线夹入一对张力板62a、62b之间。即,各张力板62a、62b均具有大致圆形板状(具体地说是圆形板状的中央部分向外侧突出的形状)的主体部63,和从主体部63的周端斜着立设的张力板框架部64,张力板62a和张力板62b以使张力板框架部64成为外侧地相互对向。
而且,支撑部66支撑张力板组62,具有板状部66a和杆部66b。即,板状部66a呈四边形(其一边比张力板62a、62b的直径大的四边形)的板状。张力板62a固定地设在该板状部66a的背面一侧。即,在该例中,张力板62a未安装成旋转。而且,杆部66b分别固定地设在板状部66a的四个角部,各杆部66b上与板状部66a相反一侧的端部固定安装在盒部110的正面一侧。
而且,螺线管70支撑在盒部110的内部,在螺线管70的轴部70a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张力板62b。通过驱动螺线管70而使螺线管70的轴部70a向正面一侧移动,这样一来,通过向张力板62a一侧推压张力板62b,面线J被一对张力板62a、62b把持,面线J被固定。将驱动了螺线管70的状态作为把持部主体61闭合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解除螺线管70的驱动,一对张力板62a、62b对面线J的把持被解除。将这样解除了螺线管70的驱动的状态作为把持部主体61张开的情况。
在下游侧把持部60中,从卷线98中拉出的面线J以夹在一对张力板62a、62b之间的状态设置,在不驱动螺线管70的情况下,不相对于一对张力板62a、62b之间的面线施加张力。另一方面,在驱动了螺线管70的情况下,成为面线J被把持在张力板62a和张力板62b之间而固定的状态。这样,作为下游侧驱动部的螺线管70相对于把持部主体61在把持面线的闭合状态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当把持部主体41闭合时,把持的面线J被固定,而当把持部主体41张开时,面线J的固定被解除。
上游侧把持部40由于是与下游侧把持部60同样的结构而省略详细说明。即,把持部主体41是与把持部主体61同样的结构,螺线管50是与螺线管70同样的结构。即,在驱动了螺线管50的情况下,面线J被一对张力板把持,成为把持部主体41闭合的情况,另一方面,在解除了螺线管50的驱动的情况下,一对张力板的把持被解除,成为把持部主体41张开的情况。这样,作为上游侧驱动部的螺线管50能够相对于把持部主体41在把持面线的闭合状态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当把持部主体61闭合时,把持的面线J被固定,而当把持部主体61张开时,面线J的固定被解除。
另外,虽然是以将螺线管作为切换把持部主体41、61的开闭的装置为例,但也可以使用进行往返驱动的其它装置(促动器)。
而且,转动部80设在上游侧把持部40的面线供给方向的下游一侧、下游侧把持部60的面线供给方向的上游一侧,具体地说,以上游侧把持部40和下游侧把持部60的下方位置设在盒部110内部。
转动部80具有转动臂81和使转动臂81旋转的面线用马达86。转动臂81具有杆状的主体部82和设在主体部82的一方的前端的筒状部84。在主体部82的另一方的端部固定有面线用马达86的输出轴。该筒状部84呈圆筒状(也可以是大致圆筒状),形成为其轴线和与马达的输出轴为同心圆的面平行且与该同心圆相切。另外,转动部80是转动臂81的筒状部84设在成为把持部主体41和把持部主体61之间的位置的下方位置的位置,转动臂81的筒状部84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把持部主体41、61的一对张力板之间的位置相一致(也可以是大致一致)。如上所述,转动部80使把持部主体41和把持部主体61之间的面线(也可以是面线的把持部主体41和把持部主体61之间的部分(位置))转动。
而且,控制回路90是控制主轴马达20,面线用马达86,螺线管50,以及螺线管70的动作的回路,根据存储在存储装置92中的数据控制各部的动作。即,控制回路90根据从存储装置92中读出的刺绣数据作成主轴数据(参照图7),按照所作成的主轴数据控制主轴马达20的动作。
而且,控制回路90根据从存储装置92读出的刺绣数据作成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参照图9),在转矩控制区间,基于该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对面线用马达86进行转矩控制。而且,控制回路90在位置控制区间作成图15所示的角度对应数据,根据该角度对应数据进行位置控制。
而且,在从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至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的区间中,控制回路90控制螺线管50、70,将上游侧把持部40闭合,将下游侧把持部60张开,另一方面,在从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至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的区间中,控制回路90控制螺线管50、70,将上游侧把持部40张开,将下游侧把持部60闭合。
控制回路90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具有CPU90a,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回路90b,以及电流传感器90c。在此,CPU90a将基于来自存储装置92的数据而向马达供给的电流值的数据向PWM回路90b输出。PWM回路90b将来自CPU90a的电流值的振幅变换成振幅一定的脉冲信号,并将该脉冲信号向主轴马达20及面线用马达86供给。而且,电流传感器90c将从PWM回路90b输出的脉冲信号变换成电流值,将电流值乘以常数而计算出转矩值并向CPU90a输出。
更具体地说,控制回路90除了按照从存储装置92读出的刺绣数据作成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之外,还如图10~图13、图17、图21、图22所示的流程,图16、图23所示的功能框图,图18所示的时间图进行控制。详细后述。另外,图18表示了针对一个针脚的控制区间的动作的例子,针对一个针脚的控制区间是与主轴22的一旋转相对应的区间。
而且,在主轴马达20与控制回路90之间设有用于检测出主轴马达20的角度(主轴马达2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编码器21,在面线用马达86与控制回路90之间设有用于检测出面线用马达86的角度(面线用马达86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编码器87,在控制回路90中,通过来自各编码器的信息而检测出各马达的角度(旋转方向上的位置)。
而且,盒部110构成机头7的框体,并固定在框架120上。该盒部110成为主视和后视时为大致四边形,左视时呈大致L字型,下侧部分110-1相对于上侧部分110-2向正面一侧突出的形状。在下侧部分110-1的比上侧部分110-2更突出的部分的上端形成有开口部110a,面线J穿入其中。而且,在上侧部分110-2的正面部的主视左侧形成有纵长的开口部110b,挑线杆12a从该开口部110b向正面一侧(Y1一侧)突出地形成。
另外,主轴马达20和编码器21以及主轴22也可以设在构成机头7的盒部110的外部。
而且,梭子12c由设在机头7的下方、比缝纫机台面的上表面靠下侧的位置、具体地说是设在缝纫机台面的下侧的梭子基座(未图示)支撑。
而且,缝制框12d是用于架设并保持加工布的部件,设在缝纫机台面的上方(也可以是上表面)。
框驱动装置24与来自控制回路的指令相对应地使缝制框12d向X轴方向(X1-X2方向)以及Y轴方向(Y1-Y2方向)移动,使缝制框12d与针杆12b的上下移动同步地移动。具体地说,该框驱动装置24由用于使缝制框12d向X轴方向移动的伺服马达、使缝制框12d向Y轴方向移动的伺服马达等构成。
而且,存储装置92中存储有用于进行刺绣的刺绣数据。该刺绣数据例如是按照各针脚设置了针对针脚宽度、针脚方向、线属性(线材质或线粗细)的数据。
而且,存储装置92中如图6所示存储有区间位置数据(区间数据),在该区间位置数据中,作为主轴角度的信息(即主轴马达2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信息)存储有针对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与终点的数据(始点为Z1、终点为Z2),而且,作为主轴角度的信息(即主轴马达2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信息)存储有针对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与终点的数据(始点为Z3、终点为Z4)。
在此,如图18所示,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在时间上位于其之前的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之后,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在时间上位于其之前的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之后,为了在可靠地进行了把持部主体41、61的开闭的切换后进行转矩控制与位置控制的切换,所以在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与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之间设有规定的时间,在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与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之间设有规定的时间。这些规定的时间是用于进行把持部主体41、61的开闭的切换的时间。
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是随着主轴22的旋转从挑线杆的转动范围中的下死点(一方的死点)至上死点(另一方的死点)的区间(挑线杆从下死点向上死点转移的区间)中的某一位置。在此,挑线杆的上死点(另一方的死点)称为在挑线杆的转动范围中将面线从加工布上拉紧的方向的端部。
而且,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是从挑线杆的上死点朝向下死点的中途的位置的区间中的某一位置,并且是缝针12ba插针到加工布上之前的位置(例如缝针12ba的前端比铁板13靠上侧的位置)。即,为了尽可能地不对缝制加工布动作中的面线施加张力,在向加工布上插针中不作为转矩控制区间。因此,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也可以是挑线杆的上死点的位置。而且,由于梭子的上死点为了梭子顺畅地穿入面线而不作为转矩控制区间,所以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在梭子的上死点之前。
在转矩控制区间中,由于挑线杆12a是在上拉着面线J的状态下向与挑线杆12a上拉面线J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拉紧面线J,对面线J赋予张力,所以转矩控制区间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挑线杆上升的期间(相对于加工布拉紧面线的期间)。即,转矩控制区间称为包含从挑线杆的下死点至上死点的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而且,当缝针12ba插针后也进行转矩控制,则由于在缝制动作中的面线上施加了张力,所以使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为缝针12ba向加工布中插针之前的位置。
而且,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是从挑线杆的上死点至下死点的区间(挑线杆从上死点向下死点转移的区间)中的某一位置。另外,无论是缝针12ba向加工布中插针之前的位置(例如缝针12ba的前端成为比铁板13靠上侧的位置),还是插针后的位置(例如成为缝针12ba的前端比铁板13靠下侧的位置)均可以。而且,为了梭子顺畅地穿入面线,使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为梭子的上死点之前,使梭子的上死点位于位置控制区间。
而且,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是从挑线杆的下死点至上死点的区间(挑线杆从下死点向上死点转移的区间)中的某一位置。而且,由于之后来到转矩控制区间,所以优选使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为缝针12ba从加工布中拔出的位置(例如成为缝针12ba的前端比铁板13靠上侧的位置)。
另外,虽然在位置控制区间中将面线J从卷线98中拉出,但为了尽可能以充裕的时间拉出面线,使面线断线的可能性减小,优选确保位置控制区间尽可能地长。例如,通过使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为从挑线杆的上死点至下死点的区间中的某一位置、并且在梭子的上死点之前的位置,使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为从挑线杆的下死点至上死点的区间中的某一位置,能够确保位置控制区间较长。而且,由于从挑线杆的下死点至上死点的区间是挑线杆相对于加工布拉紧面线的区间,所以优选作为转矩控制区间。因此,也可以说优选使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为从挑线杆的下死点至上死点的区间中缝针12ba的插针刚解除后到挑线杆的上死点(或者其后)。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针对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和终点以及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和终点的数据是作为主轴角度的信息限定的,所以使用了“区间”这一用语,但由于主轴马达20以及主轴22仅向一个方向旋转,在一个针脚的控制区间,主轴角度越大,作为时间系列越靠后,所以也可以取代“区间”而作为“期间”,例如,可以取代“转矩控制区间”而作为“转矩控制期间”,取代“位置控制区间”而作为“位置控制期间”,取代“控制区间”而作为“控制期间”。
另外,若对面线J的路径进行说明,则如图1~图3所示,从卷线98中拉出的面线J设成以预张力器96,把持部主体41,转动臂81的筒状部84,把持部主体61,挑线杆12a,以及缝针12ba的顺序从上游一侧至下游一侧。
接着,使用图7~图23对上述结构的缝纫机5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面线用马达86以及螺线管50、7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控制回路90根据存储在存储装置92中的刺绣数据按照各针脚作成主轴数据(参照图7)。由于存储装置92中针对作成的刺绣数据按照针脚存储有针脚宽度,针脚方向,以及线属性(线材质及线粗细)等信息,所以与各针脚的针脚宽度,针脚方向,以及线属性相对应地作成主轴数据。该主轴数据如图7所示,是每一单位时间的时间序列中主轴角度(即主轴马达2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数据,例如,在针脚宽度大的情况下,减小主轴角度的变化量,在针脚宽度小的情况下,增大主轴角度的变化量。而且,在针脚的方向成为与前次的针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情况下,减小主轴角度的变化量。
在该控制回路90作成主轴数据之际,即可以针对由多个针脚构成的刺绣数据整体预先作成,也可以通过作成实际通过各机械要素(针杆、挑线杆、梭子等)进行刺绣缝制的针脚数个针脚之前的主轴数据,从而一边作成主轴数据一边进行实际的刺绣缝制。
作为主轴数据的一例,列举出图8所示的例子。图8所示的主轴数据是等速持续旋转的数据,在各针脚的针脚宽度相同、针脚的角度也为相同方向的情况下可作为这种主轴数据。另外,在某一针脚的针脚宽度大的情况下,延长一个针脚的的时间,在针脚的宽度小的情况下,缩短一个针脚的时间。
而且,控制回路90根据存储在存储装置92中的刺绣数据,按照各针脚作成在面线用马达86的转矩控制中使用的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参照图9)。即,在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中,按照各针脚确定转矩的值。该转矩的值根据各针脚中针脚宽度、针脚方向、线种类、线属性等信息决定。例如,在针脚宽度长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加强面线的绷紧,所以加大转矩值,而在线的粗细粗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加强面线的绷紧,所以加大转矩值。该转矩值如后所述,在转矩控制区间中设定成不会在挑线杆12a对面线J的拉紧上产生障碍的程度的值。另外,在该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的作成之际,即可以针对由多个针脚构成的刺绣数据整体预先作成,也可以通过作成与实际通过各机械要素(针杆、挑线杆、梭子等)进行刺绣缝制的针脚相比为数个针脚之前的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从而一边作成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一边进行实际的刺绣缝制。通过该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能够按照针脚控制向面线作用的张力。
在实际的刺绣缝制中,如图10所示,首先检测出主轴角度(S1)。即,通过与主轴马达20相连的编码器21的信息检测出主轴角度。该主轴角度的检测以规定的周期进行,例如以一个针脚量的周期的数十分之一~数千分之一程度的周期进行。
并且根据检测出的主轴角度判定是否为转矩控制区间和位置控制区间以及其它区间中的某一区间。即,由于存储装置92中如图6所示地存储有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和终点以及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和终点的信息,所以通过与检测出的主轴角度比较而进行判定。
具体地说,判定是否为转矩控制区间(S2),在是转矩控制区间的情况下,转移到转矩控制子程序(S3)。
在不是转矩控制区间的情况下,判定是否为位置控制区间(S4),在是位置控制区间的情况下,转移到位置控制子程序(S5)。
在不是位置控制区间的情况下,CPU90a向PWM回路90b输出0的电压值(S6),停止向面线用马达86供给电流(S7)。这样,在停止向面线用马达86供给电流的区间与图18中的从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到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的区间、从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到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的区间相对应。即,为了在可靠地进行了把持部主体41、61的开闭的切换后进行转矩控制和位置控制的切换,设置了电流供给停止时间。这样一来,能够可靠地进行转矩控制和位置控制各控制中把持部主体41、61的开闭。
另外,在能够加快把持部主体41、61的切换响应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与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相一致,使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与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相一致。
接着,在转矩控制子程序中,在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预先从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中读出对象针脚的转矩数据(转矩值),在该针脚的转矩控制区间,根据读出的转矩数据进行转矩控制。即,首先如图11所示,判定对象针脚的转矩数据是否由控制回路90保持(S11),在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且未保持转矩数据的情况下,从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中读出对象针脚的转矩数据并预先保持在控制回路90中(S12)。
在保持了对象针脚的转矩数据后,根据电流传感器90c检测出转矩值,从对象针脚的转矩数据的值中减去来自电流传感器90c的转矩值(图11的S13、图16的S13)。
接着,相对于在步骤S13中计算出的计算值乘以预定的常数,计算出向PWM回路90b输出的电压值(朝向PWM回路的电压指令)(图11的S14、图16的S14),并向PWM回路90b输出(图11的S15、图16的S15)。
PWM回路90b基于输入的信号输出作为电压信号的脉冲信号,相对于面线用马达86供给电流(图11的S16、图16的S16,电流供给工序)。
接着,在位置控制的子程序中,在位置控制区间,检测出面线用马达86的角度、即面线用马达86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即面线用马达86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中的当前位置,作成用于位置控制到面线用马达86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初期位置(也可以作为原点位置)的角度对应数据,根据该角度对应数据,进行通过位置控制而返回到面线用马达86的初期位置的控制。即,首先针对对象针脚判定是否作成了角度对应数据(图12的S21)。
在未作成角度对应数据的情况下,即在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位置,根据编码器87检测出面线用马达86的角度(图12的S22、图16的S22)。并且根据检测出的面线用马达86的角度作成角度对应数据(图12的S23。图16的S23)。该角度对应数据如图15所示,是主轴角度(即主轴马达2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与面线用马达角度(面线用马达的角度)(面线用马达86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对应数据,并且是从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位置(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位置的主轴角度为aX)的面线用马达角度Cn至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位置(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位置的主轴角度为aY)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成为Cθ为止的主轴角度与面线用马达角度的对应数据。主轴角度与面线用马达角度均表示各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该角度Cθ是面线用马达86的初期位置的角度。在该角度对应数据的作成之际,以规定的间隔(单位角度)等分从与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位置相对应的主轴角度aX至与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位置相对应的主轴角度aY为止的范围(即等分成1/n(n为整数)),如图14所示,在自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规定的区间、即第1区间(例如主轴角度为aX~aX+3),每一单位角度的面线用马达角度的变化量逐渐增加,这样一来,转动臂81的转动速度上升,在与第1区间相连的第2区间(例如主轴角度为aX+3~ay-3),每一单位角度的面线用马达角度的变化量为一定,在与第2区间相连的第3区间(例如主轴角度为ay-3~aY),每一单位角度的面线用马达角度的变化量逐渐减少,这样一来,转动臂81的转动速度减小。在此,第1区间的角度范围和第3区间的角度范围与第2区间相比更短。
并且从角度对应数据中读出面线用马达角度的数据(图12的S24、图16的S24)。即,从角度对应数据(图15)中检测出最接近在步骤S1中检测出的主轴角度的主轴角度,读出与该主轴角度相对应的面线用马达角度。另外,在与在步骤S1中检测出的主轴角度邻接的两个主轴角度的数据位于角度对应数据中的情况下,可以与两个主轴角度的比例相对应地计算出面线用马达角度。
接着,从读出的面线用马达角度检测出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并计算出速度数据(图12的S25、图16的S25,速度数据计算工序)。即,通过角度数据的变化量除以时间而计算出速度数据。即,主轴角度与面线用马达角度的关系由图15所示的角度对应数据限定,而且,由于时间与主轴角度的关系由图7所示的主轴数据限定,这样一来,检测出单位时间的面线用马达角度的变化量。另外,在主轴数据的主轴角度的数据与角度对应数据的主轴角度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例如可根据角度对应数据中的主轴角度与邻接的两个主轴角度(主轴数据中的主轴角度)的差的比例计算出时间。
接着,检测速度数据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并计算出转矩数据(图12的S26、图16的S26,转矩数据计算工序)。即,通过速度数据的变化量除以时间而计算出转矩数据。即在步骤S25中,由于面线用马达的速度数据是按照每一时刻计算出的,所以通过对该速度数据进行微分而计算出转矩数据。
接着,根据在步骤S26中计算出的转矩数据计算出转矩补偿数据(图12的S27、图16的S27)。即,相对于转矩数据乘上惯性比率(图16的S27-1),将基于机械损失的转矩加在乘以惯性比率而得出的值上,计算出转矩补偿数据(图16的S27-2)。在此,惯性比率是与各机械要素的质量等相对应地预定的常数,基于机械损失的转矩是与各机械要素相对应地预定的值。
接着,从在步骤S24中读出的角度数据中减去来自编码器87(与面线用马达86相对应的编码器)的数据(编码器的计量值)(图13的S28、图16的S28,位置偏差计算工序)。在该步骤S28中计算出的值称为位置偏差的值。
接着,相对于在步骤S28中计算出的计算值乘以预定的常数,计算出速度值(图13的S29、图16的S29)。
接着,对来自编码器87的输出进行微分,计算出马达当前速度值(图13的S30、图16的S30)。即,计算出编码器的计量值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并计算出马达当前速度值。
接着,从在步骤S30中计算出的速度值中减去在步骤S31中计算出的马达当前速度值,进而加上在步骤S25中计算出的速度数据(图13的S31、图16的S31,速度偏差计算工序)。在该步骤S31中计算出的值称为速度偏差的值。
接着,相对于在步骤S31中计算出的计算值乘以预定的常数,计算出转矩值(图13的S32、图16的S32)。
接着,在步骤S32中计算出的转矩值上加上在步骤S27中计算出的转矩补偿数据(图13的S33、图16的S33)。其后,从在步骤S33中计算出的值中减去来自电流传感器90c的转矩值(图13的S34、图16的S34,转矩偏差计算工序)。在该步骤S34中计算出的值称为转矩偏差的值。
接着,相对于在步骤S34中计算出的计算值乘以预定的常数,计算出向PWM回路90b输出的电压值(朝向PWM回路的电压指令)(图13的S35、图16的S35)并向PWM回路90b输出(图13的S36、图16的S36)。
PWM回路90b基于输入的信号输出作为电压信号的脉冲信号,相对于面线用马达86供给电流(图13的S37、图16的S37,电流供给工序)。
如上所述,通过将图10~图13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进行规定的周期,进行面线用马达86的控制。
接着,针对上游侧把持部40和下游侧把持部60的切换控制,如图18所示,从针对面线用马达86的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至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为止,将上游侧把持部40的把持部主体41张开,将下游侧把持部60的把持部主体61闭合,另一方面,从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至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为止,将上游侧把持部40的把持部主体41闭合,将下游侧把持部60的把持部主体61张开。
即,若根据图17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则检测出主轴角度(S41)(主轴角度的检测与上述步骤S1同样地进行),判定是否为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S42),在是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的情况下,将上游侧把持部40的把持部主体41张开,将下游侧把持部60的把持部主体61闭合。即,面线J成为未固定在把持部主体41上、而固定在把持部主体61上的状态。另外,即使在前次的主轴角度的检测(S41)之际未到达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而在本次的主轴角度的检测(S41)之际超过了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的情况下,也判断为是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
而且,在不是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的情况下,判断是否为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S44),在是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的情况下,将上游侧把持部40的把持部主体41闭合,将下游侧把持部60的把持部主体61张开。另外,即使在前次的主轴角度的检测(S41)之际未到达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而在本次的主轴角度的检测(S41)之际超过了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的情况下,也判断为是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
如上述那样,在转矩控制区间,把持部主体41闭合,把持部主体61张开,在位置控制区间,把持部主体41张开,把持部主体61闭合。
若对面线控制部30的动作进行图解,则如图19所示,在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的位置,转动臂81成为下死点的位置(初期位置)(图19(a))。
接着进入转矩控制区间,在把持部主体41闭合、把持部主体61张开的状态下,面线用马达86被转矩控制,通过面线用马达86相对于转动臂81向下方赋予旋转力。这样一来,在转动臂81对抗挑线杆12a相对于面线J的拉紧方向(上拉方向)拉紧面线J的状态下,挑线杆12a向上方转动,相对于加工布上拉面线J。这样一来,随着挑线杆12a上拉面线J,转动臂81向挑线杆12a上拉面线J的方向(上方)转动(图19(b)、(c))。
另外,在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中设定的转矩的值设定成转动臂81随着挑线杆12a上拉面线J而向挑线杆12a拉紧面线J的方向(上方)转动,不会对挑线杆12a上拉面线J产生障碍(即在挑线杆12a相对于加工布拉紧面线J上没有障碍)程度的值。即,由于若转矩的值过大,则通过面线J被转动臂81向下方拉紧,挑线杆12a不能够向上方转动而上拉面线J,所以转矩的值设定成对挑线杆12a拉紧面线J没有障碍的值。
接着进入位置控制区间,在把持部主体41张开,把持部主体61闭合的状态下,面线用马达86被位置控制,转动臂81向拉出面线J的方向(下方)转动(图19(d))。该图19(d)表示在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转动臂81因面线用马达86返回初期位置而转动到初期位置(也可以是原点位置)的状态,是与图19(a)同样的附图。
在转矩控制之际,转矩的值大的情况下,由于强拉面线J,所以其针脚被紧缝,而在转矩的值小的情况下,由于弱拉面线J,所以其针脚被松缝。
即,在图20中,图20(a)表示图18中290度附近的状态,图20(b)表示图18中330度附近的状态,图20(c)表示图18中70度附近的状态,图20(d)表示图18中110度附近的状态,图20(e)表示图18中170度附近的状态,但由于在图20(b)及图20(c)中进行面线用马达86的转矩控制,所以在增大了某一针脚的转矩的值的情况下强拉面线J,所以其针脚被紧缝,另一方面,由于在减小了转矩的值的情况下弱拉面线J,所以其针脚被松缝。另外,在图20中,K表示底线,N表示加工布。
如上所述,在按照各针脚的控制区间中,在包含作为挑线杆12a相对于由面线缝制的加工布拉紧面线的区间的从挑线杆12a的下死点至上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即转矩控制区间,在使把持部主体41为闭合状态,使把持部主体61为张开状态的状态下,以对抗挑线杆12a拉紧面线的方向对面线赋予张力的方式,进行根据转矩值对转动臂81赋予旋转力的转矩控制,另一方面,在作为转矩控制区间以外的区间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控制区间,在使把持部主体41为张开状态,使把持部主体61为闭合状态的状态下,以面线用马达86的角度返回作为面线用马达86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面线用马达86的角度的初期位置的方式,进行根据面线用马达86的角度的位置数据对转动臂81赋予旋转力的位置控制,从上游拉出面线。
接着,对主轴马达20的控制进行说明。主轴马达20的控制与面线用马达86的位置控制的情况同样地进行。
首先,从主轴数据中读出角度数据(也可以是位置数据)(图21的S51、图23的S51,读出工序)。即,检测出主轴数据中成为处理的对象的与时间相对应的角度(主轴角度),并读出该角度的数据。
接着,检测出检测到的主轴角度的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并计算出速度数据(图21的S52、图23的S52,速度数据计算工序)。在速度数据的计算之际,通过角度数据的变化量除以时间而计算出速度数据。即,通过对角度数据进行微分计算出速度数据。
接着,检测出速度数据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并计算出转矩数据(图21的S53、图23的S53,转矩数据计算工序)。在转矩数据的计算之际,通过速度数据的变化量除以时间而计算出转矩数据。即,通过对速度数据进行微分而计算出速度数据。另外,为了计算出速度的变化量,CPU90a预先保持必要的速度数据。
接着,根据在步骤S53中计算出的转矩数据计算出转矩补偿数据(图21的S54、图23的S54)。即,相对于转矩数据乘以惯性比率(图23的S54-1),在乘以惯性比率而得到的值中加上基于机械损失的转矩,从而计算出转矩补偿数据(图23的S54-2)。在此,惯性比率是与各机械要素的质量等相对应地预定的常数,基于机械损失的转矩是与各机械要素相对应地预定的值。
接着,从在步骤S51中读出的角度数据中减去来自编码器21的数据(编码器的计量值)(图22的S55、图23的S55,位置偏差计算工序)。在该步骤S55中计算出的值称为位置偏差的值。
接着,相对于在步骤S55中计算出的计算值乘以预定的常数,从而计算出速度值(图22的S56、图23的S56)。
接着,对来自编码器21的输出进行微分,计算出马达当前速度值(图22的S57、图23的S57)。即,计算出编码器的计量值单位时间的变化量,从而计算出马达当前速度值。
接着,从在步骤S56中计算出速度值中减去在步骤S57中计算出的马达当前速度值,进而加上在步骤S52中计算出的速度数据(图22的S58、图23的S58,速度偏差计算工序)。在该步骤S58中计算出的值称为速度偏差的值。
接着,相对于在步骤S58中计算出的计算值乘以预定的常数,从而计算出转矩值(图22的S59、图23的S59)。
接着,从在步骤S59中计算出的转矩值中减去来自电流传感器90c的转矩值,进而加上在步骤S54中计算出的转矩补偿数据(图22的S60、图23的S60,转矩偏差计算工序)。在该步骤S60中计算出的值称为转矩偏差的值。
接着,相对于在步骤S60中计算出的计算值乘以预定的常数,计算出向PWM回路90b输出的电压值(朝向PWM回路的电压指令)(图22的S61、图23的S61),并向PWM回路90b输出(图22的S62、图23的S62)。
PWM回路90b基于输入的信号输出作为电压信号的脉冲信号,相对于主轴马达20供给电流(图22的 S63、图23的S63,电流供给工序)。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1的缝纫机,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相对于面线进行转矩控制,所以能够控制相对于面线的张力的大小,尤其是通过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图9),在转矩控制区间按照针脚进行转矩控制,所以能够按照针脚控制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按照针脚调整缝迹的紧度。
而且,通过取代现有的缝纫机(参照图46)中夹线板和旋转张力器以及夹线弹簧而设置面线控制部30,在拉出面线J的位置控制区间,把持部主体41张开,在转动部80的转动臂81的上游仅存在预张力器96,而不存在夹线板与旋转张力器的摩擦阻力,而且,由于把持部主体61闭合,挑线杆12a的动作不会成为拉出面线之际的障碍,因此,能够顺畅地从卷线中拉出面线,减小断线的可能性。
而且,在发生了断线的情况下,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在挑线杆12a向上死点转移之际转动臂81不会被向上方上拉,即转动臂81不会沿与面线用马达86的旋转力赋予方向相反方向被拉紧,所以能够通过检测出转动臂81未被向上方上拉而检测出断线,而且,在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转动臂81被上拉,所以能够正确地检测出断线。
而且,在位置控制区间,由于在位置控制区间检测出面线用马达86的当前位置,作成用于位置控制到面线用马达86的初期位置的角度对应数据,根据该角度对应数据,进行通过位置控制而返回到面线用马达86的初期位置的控制,所以在转矩控制区间,能够通过转动臂81被上拉而仅拉出消费量的面线,从而不会因拉出面线而产生蓄线的量过多或过少。
接着,使用图24对上述缝纫机5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即,在图2、图3所示的例子中,转动部80设在上游侧把持部40或下游侧把持部60的下方,而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转动部80设在上游侧把持部40或下游侧把持部60的上方。
挑线杆12a在图2、图3的例子中构成为通过朝向上方转动而从挑线杆12a拉紧下游侧的面线J,而在图24的例子中,构成为通过朝向下方转动而从挑线杆12a拉紧下游侧的面线J。即,在挑线杆12a的转动范围,拉紧面线的方向的端部的“另一方的死点”为下端,“一方的死点”为上端,从挑线杆12a的一方的死点至另一方的死点为止的区间成为相对于加工布拉紧面线的区间。
即,在图24的例子中,在面线J的路径上卷线98与上游侧把持部40之间,设有用于改变面线J的路径的方向的圆柱状的引导件R1,在面线J的路径上挑线杆12a与缝针12ba之间,同样地设有用于改变面线J的路径的方向的圆柱状的引导件R2。
这样一来,在转动部80,在转矩控制区间,面线用马达86被转矩控制,相对于转动臂81向上方赋予旋转力,在转动臂81对抗挑线杆12a拉紧面线J的方向拉紧面线J的状态下,挑线杆12a向下方转动,相对于加工布上拉面线J。这样一来,随着挑线杆12a拉紧面线J,转动臂81向挑线杆12a拉紧面线J的方向(下方)转动。
而且,当进入位置控制区间,在把持部主体41张开,把持部主体61闭合的状态下,面线用马达86被位置控制,转动臂81向拉出面线J的方向(上方)转动。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以缝纫机5为刺绣缝纫机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刺绣缝纫机以外的缝纫机,设置上述结构的面线控制部30和控制面线控制部30的控制部,在按照各针脚的控制区间,在包含作为挑线杆相对于由面线缝制的加工布拉紧面线的区间的从挑线杆的下死点至上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即转矩控制区间,在使把持部主体41为闭合状态,使把持部主体61为张开状态的状态下,以对抗挑线杆拉紧面线的方向对面线赋予张力的方式,进行根据转矩值对转动臂81赋予旋转力的转矩控制,另一方面,在作为转矩控制区间以外的区间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控制区间,在使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使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的状态下,以面线用马达86的角度返回到作为面线用马达86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面线用马达86的角度的初期位置的方式,进行根据面线用马达86的角度的位置数据对转动臂81赋予旋转力的位置控制,从上游拉出面线。
实施例2
接着,对实施例2的缝纫机进行说明。基于实施例2的缝纫机205是刺绣缝纫机,如图25~图28所示地构成,具有:机头(刺绣机头)207,梭子12c,缝制框12d,框驱动装置24,以及存储装置92。该缝纫机205为多针用缝纫机,具体地说,是能够与6种面线相对应的6针的刺绣缝纫机。
在此,机头207与机头7同样设在大致平板状的缝纫机台面(未图示)的上方。即,从缝纫机台面的上表面立设有框架320(参照图27),在该框架320的正面一侧设有机头207。
机头207如图25~图28所示地构成,具有:机械要素组10,主轴马达20,主轴22,面线控制部230,控制回路90,面线引导件300、302,以及盒部310。
该机械要素组10是机头207中被驱动的各机械要素,作为机械要素,与实施例1同样,设有挑线杆,针杆,和压脚(未图示),但在实施例2中设有多个挑线杆和针杆。即,设有多个(具体地说是6个)挑线杆12a-1~12a-6,和多个(具体地说是6个)针杆12b-1~12b-6。挑线杆12a-1~12a-6,针杆12b-1~12b-6,以及梭子12c与现有的缝纫机同样,通过经由凸轮机构或者皮带机构等动力传递组件传递主轴22的旋转力而驱动。
挑线杆12a-1~12a-6设在盒部310的针杆盒314上,形成为能够以左右方向(X1-X2方向)的轴线(旋转中心)为中心摆动,在下死点(一方的死点)和上死点(另一方的死点)之间转动。即,挑线杆12a-1~12a-6由针杆盒314轴支撑成以旋转中心(也可以是摆动中心)12ab为中心摆动。在挑线杆12a上穿入向缝针12ba穿入的面线。另外,通过针杆盒314相对于臂312向左右方向滑动,仅在选择出的特定的挑线杆上传递有动力而摆动。另外,挑线杆12a-1~12a-6的前端从设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上的开口部316d向正面一侧(Y1一侧)突出而露出。另外,在开口部316d的下方附近位置,用于将从上方输送(即从下游侧把持部260输送)来的面线J防止面线挠曲或松弛地向挑线杆引导的夹线弹簧(也可以是取线弹簧(通称为梭心弹簧))(第2面线路径反转部件)292固定地设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上。通过该夹线弹簧292,从上方引导来的面线J反转而被导向挑线杆,同时张力外加在面线J上。另外,也可以取代夹线弹簧292,与引导部件290同样地作为杆状的引导部件。
而且,针杆12b-1~12b-6能够上下移动地设在针杆盒314中,各针杆在下端固定地设有缝针12ba(面线穿入该缝针12ba的针孔12bb中),在上端固定地设有针杆座14a。而且,在该针杆座14a上卡合有针杆驱动部件14b。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基针杆14c穿入该针杆驱动部件14b中,针杆驱动部件14b形成为能够沿着基针杆14c上下移动。并且主轴22的旋转力通过动力传递组件传递,针杆驱动部件14b上下移动,这样一来,针杆上下移动。另外,由于通过针杆盒314相对于臂312向左右方向(图26中的左右方向)滑动,针杆驱动部件14b卡合在特定的针杆座14a上,所以被选择的针杆上下移动。而且,压脚是按照各针杆设置的。
而且,主轴22被主轴马达20旋转,其旋转力通过规定的动力传递机构传递,驱动挑线杆12a-1~12a-6、针杆12b-1~12b-6、以及压脚的各机械要素及梭子12c。另外,主轴马达20构成为向一个方向旋转。
而且,面线控制部30将面线从卷绕在面线梭心上的卷线(未图示)中拉出,同时控制施加在面线上的张力,具有上游侧把持部240,下游侧把持部260,转动部280,以及面线支撑部件288。
在此,上游侧把持部240设在机头207的上侧、即转动部280的上侧,具有把持部主体(上游侧把持部主体)241,和设在把持部主体241的背面一侧的磁铁部(上游侧驱动部、上游侧磁铁部)250。
把持部主体241具有按照各针杆设置的第1板状部(上游侧第1板状部)242-1~242-6,在第1板状部242-1~242-6的背面一侧设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的正面一侧的第2板状部(上游侧第2板状部)244,以及将第1板状部242-1~242-6和第2板状部244安装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上的安装部件246。
在此,第1板状部242-1~242-6的各第1板状部呈方形的板状,由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磁铁所吸附的材料)、即磁性体(也可以是强磁性体)形成。即,第1板状部242-1~242-6例如由铁等磁铁所吸引的金属形成。各第1板状部形成为大小和形状相同(也可以是大小和形状大致相同),第1板状部242-1~242-6隔开间隔(具体地说是等间隔)地沿左右方向排列装配。即,在邻接的两个第1板状部单元之间设有间隔。
而且,第2板状部244呈细长方形的板状。即,第2板状部244是设在第1板状部242-1~242-6的背面一侧的一个板状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从正面观察时设在左端的第1板状部242-1的左侧面一侧的边部至设在右端的第1板状部242-6的右侧面一侧的边部为止的宽度,而且,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与第1板状部242-1~242-6的各第1板状部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的宽度(也可以是大致相同的宽度)。即,在第1板状部242-1~242-6的各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与第1板状部242-1~242-6平行地存在第2板状部244。该第2板状部244由磁铁所不吸引的材料(磁铁所不吸附的材料)、即非磁性体形成,例如由铝或不锈钢形成。
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的上侧部分形成有横向细长的长方形的开口部(第2开口部)316a,第2板状部244设成从正面一侧覆盖该开口部316a。即,该开口部316a形成为大小比第2板状部244小,第2板状部244的上下宽度比磁铁部250的前端部分大,磁铁部250的前端部分形成为能够穿入开口部316a。
而且,安装部件246是用于将第1板状部242-1~242-6和第2板状部244安装在针杆盒314上的部件,呈销形,通过穿入设在第1板状部242-1~242-6的各第板状部的上侧的中央(也可以是大致中央)的第1孔部,和设在第2板状部244上、与该第1孔部相对应的第2孔部中而固定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上,将第1板状部242-1~242-6和第2板状部244安装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上。即,安装部件246按照第1板状部242-1~242-6的各第1板状部设置,并安装在第1板状部上侧区域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也可以是大致中央)。如上所述,第1板状部242-1~242-6和第2板状部244成为由安装部件246悬吊的状态(也可以是悬挂的状态)。这样一来,第1板状部相对于第2板状部244的正面一侧的面沿垂直方向滑动,与第2板状部244之间的间隔可变(即第1板状部的第2板状部244一侧的面与第2板状部244的第1板状部一侧的面之间的间隔可变)。
而且,磁铁部250由电磁铁形成,其前端部分配置在开口部316b内,磁铁部250的前端形成为与第2板状部244的背面一侧的面相接。磁铁部250的前端的面(第2板状部244一侧的面)成为吸引面。磁铁部250呈大致四方柱形(在磁铁部270中也相同)。另外,磁铁部250、270是与通常的电磁铁同样的结构,具有磁性材料的芯和绕芯卷绕的线圈,通过对线圈通电而产生磁力。在上游侧把持部240上设有一个磁铁部250。并且通过由控制回路90驱动磁铁部250,第1板状部242-1~242-6中与磁铁部250的位置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被磁力吸引,成为第1板状部与第2板状部244之间的间隙闭合的状态。
而且,在第1板状部242-1~242-6的各第1板状部的正面观察时的上侧和下侧设有杆状的引导部件(第1引导部件)252、254。即,引导部件252、254固定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上。引导部件252、254装配成面线J对角状地通过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引导部件252设在第1板状部上侧的正面观察时的左侧,引导部件254设在第1板状部下侧的正面观察时的右侧。这样一来,能够将存在于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的面线J的路径取得更长,通过第1板状部和第2板状部244可靠地把持面线J。
而且,下游侧把持部260设在机头207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即转动部280的下侧,具有把持部主体(下侧把持部主体)261,和设在把持部主体261的背面一侧的磁铁部(下游侧驱动部、下游侧磁铁部)270。
在此,把持部主体261是与把持部主体241同样的结构,具有按照各针杆设置的第1板状部(下游侧第1板状部)262-1~262-6,在第1板状部262-1~262-6的背面一侧、设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的正面一侧的第2板状部(下游侧第2板状部)264,以及将第1板状部262-1~262-6和第2板状部264安装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上的安装部件266。
第1板状部262-1~262-6是与第1板状部242-1~242-6同样的结构。即,第1板状部262-1~262-6的各第1板状部呈方形的板状,由磁铁所吸引的材料、即磁性体(也可以是强磁性体)形成,各第1板状部形成为大小和形状相同(也可以是大小和形状大致相同),第1板状部262-1~262-6隔开间隔(具体地说是等间隔)地沿左右方向排列装配。即,在邻接的两个第1板状部单元之间设有间隔。在第1板状部242-1~242-6与第1板状部262-1~262-6上,与相同的面线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沿左右方向设在相同的位置。
而且,第2板状部264是与第2板状部244同样的结构,即,第2板状部264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从正面观察时设在左端的第1板状部262-1的左侧面一侧的边部至设在右端的第1板状部262-6的右侧面一侧的边部为止的宽度,而且,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与第1板状部262-1~262-6的各第1板状部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的宽度(也可以是大致相同的宽度),在第1板状部262-1~262-6的各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与第1板状部262-1~262-6平行地存在第2板状部264。该第2板状部264由磁铁所不吸引的材料、即非磁性体形成。
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横向细长的长方形的开口部(第3开口部)316c,第2板状部264设成从正面一侧覆盖该开口部316c。即,该开口部316c形成为大小比第2板状部264小,第2板状部264的上下宽度比磁铁部270的前端部分大,磁铁部270的前端部分形成为能够穿入开口部316c。
而且,安装部件266是用于将第1板状部262-1~262-6和第2板状部264安装在针杆盒314上的部件,是与安装部件246同样的结构。即,安装部件266呈销形,通过穿入设在第1板状部262-1~262-6的各第1板状部的上侧的中央(也可以是大致中央)的第1孔部,和设在第2板状部264上、与该第1孔部相对应的第2孔部中而固定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上,将第1板状部262-1~262-6和第2板状部264安装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上。即,安装部件266按照第1板状部262-1~262-6的各第1板状部设置,并安装在第1板状部上侧区域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也可以是大致中央)。如上所述,第1板状部262-1~262-6和第2板状部264成为由安装部件266悬吊的状态(也可以是悬挂的状态)。这样一来,第1板状部相对于第2板状部264的正面一侧的面沿垂直方向滑动,与第2板状部264之间的间隔可变(即第1板状部的第2板状部264一侧的面与第2板状部264的第1板状部一侧的面之间的间隔可变)。
而且,磁铁部270与磁铁部250同样,由电磁铁形成,其前端部分配置在开口部316c内,磁铁部270的前端形成为与第2板状部264的背面一侧的面相接。磁铁部270的前端的面(第2板状部264一侧的面)成为吸引面。在下游侧把持部260上设有一个磁铁部270,并形成为与磁铁部250大小和形状相同(也可以是大小和形状大致相同)。并且通过由控制回路90驱动磁铁部270,第1板状部262-1~262-6中与磁铁部270的位置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被磁力吸引,成为第1板状部与第2板状部264之间的间隙闭合的状态。
另外,磁铁部250和磁铁部270设在左右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在驱动磁铁部250和驱动磁铁部270的情况下把持相同的面线。例如,在图26的例子中,磁铁部250位于第1板状部242-4的背面,磁铁部270位于第1板状部262-4的背面,把持相同的面线。
而且,在第1板状部262-1~262-6的各第1板状部的正面观察时的上侧和下侧设有杆状的引导部件(第2引导部件)272、274。即,引导部件272、274固定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上。引导部件272、274装配成面线J对角状地通过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引导部件272设在第1板状部上侧的正面观察时的左侧,引导部件274设在第1板状部下侧的正面观察时的右侧。这样一来,能够将存在于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的面线J的路径取得更长,通过第1板状部和第2板状部264可靠地把持面线J。
而且,转动部280设在上游侧把持部240和下游侧把持部260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并设在上游侧把持部240的面线供给方向的下游一侧、下游侧把持部260的面线供给方向的上游一侧。该转动部280使把持部主体241和把持部主体261之间的面线(也可以是面线上把持部主体241和把持部主体261之间的部分(位置))转动。
转动部280具有转动臂281和使转动臂281旋转的面线用马达286。转动臂281如图28所示,具有杆状的主体部282和设在主体部282的一方的前端的钩部284。在主体部282的另一方的端部固定有面线用马达286的输出轴。该钩部284呈大致U字型的板状,通过转动臂281转动,能够由钩部284卡止面线J。即,钩部284具有与面线用马达286的输出轴的轴线平行地设置的槽部284a,通过转动臂281以面线用马达286的输出轴(旋转中心)为中心朝上转动而和与面线用马达286的输出轴的轴线平行设置的面线J相接,能够卡止面线J。转动臂281设在磁铁部250和磁铁部270之间的位置,能够由转动臂281卡止所选择的面线。
而且,面线用马达286固定地设在臂312上,通过转动臂281从作为正面一侧斜下方的退避位置(图27的281(B))的位置向上方转动,从设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的上下方向的开口部316a和开口部316c之间的位置的开口部(第1开口部)316b向正面一侧突出。即,开口部316b形成为转动臂281的前端向针杆盒314的正面一侧(Y1一侧)(正面一侧成为与臂312一侧的相反侧)突出而能够露出。而且,在转动臂281处于退避位置的情况下,即使针杆盒314左右方向滑动,转动臂281也不与针杆盒314以及设在针杆盒314上的部件(例如面线支撑部件288等)相接触。另外,开口部316b与各针杆相对应地设置,形成在把持部主体241上的第1板状部和与该第1板状部相对应的把持部主体261上的第1板状部之间的位置。即,开口部316b呈纵长的长方形,在图示的例子中共计设有6个。另外,退避位置如上所述,是即使针杆盒314左右方向滑动,转动臂281也不与针杆盒314以及设在针杆盒314上的部件相接触的位置,至少是比转动臂281与由面线支撑部件288支撑的面线相接的位置还向下方转动的位置,并且是转动臂281的前端不达到开口部316b的位置。
而且,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的开口部316b的两侧设有用于沿左右方向支撑面线J的面线支撑部件288。即,面线支撑部件288在开口部316b的两侧共计设有一对,各面线支撑部件288是相同的结构,为将线材折返状,并且形成为圆弧状。具体地说,面线支撑部件288成为一体形成了以与面线用马达286的旋转中心为同心圆状(也可以是大致同心圆状)地形成圆弧状部件288a,在圆弧状部件288a的面线用马达286的输出轴的轴线(穿过旋转中心的轴线)一侧相反侧与圆弧状部件288a大致平行地以与面线用马达286的旋转中心为同心圆状(也可以是大致同心圆状)地形成的圆弧状部件288b,以及将圆弧状部件288a和圆弧状部件288b在下端位置连接并以圆弧状形成的连接部件288c。即,圆弧状部件288a和圆弧状部件288b形成为侧视时与面线用马达286的旋转中心为同心圆状,在一个面线支撑部件288上,圆弧状部件288a和圆弧状部件288b沿着与面线用马达286的输出轴的轴线(穿过旋转中心的轴线)成直角的面形成,在与输出轴的轴线为直角的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而且,圆弧状部件288a和圆弧状部件288b在左右方向上形成在相同位置。而且,在一个面线支撑部件288上,相对于一个面线设置的一对的面线支撑部件288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而且,圆弧状部件288a的一部分或连接部件288c的一部分设在开口部316b内,圆弧状部件288b比正面部314a的正面一侧的面更向正面一侧突出。这样一来,通过将面线从一对面线支撑部件288的上侧插入圆弧状部件288a和圆弧状部件288b之间的位置而配置在一对连接部件288c上,能够将面线J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一对面线支撑部件288的连接部件288c之间,即使面线J被转动臂281上拉之际,面线J也位于圆弧状部件288a和圆弧状部件288b之间。即,面线支撑部件288将面线沿左右方向支撑在开口部316b的位置(即在上下以及左右方向上为开口部316b的位置(具体地说是开口部316b的下侧的位置)),更具体地说,将面线沿左右方向支撑在正面观察时为开口部316b的正面一侧(也可以是“开口部316b的正面一侧的位置”)。另外,面线支撑部件288也可以将面线沿左右方向支撑在开口部316b内(即前后方向上正面部314a的正面一侧的面和背面一侧的面之间的位置)。面线支撑部件288的下端部分也可以如图27所示,从开口部316b进入针杆盒314内。
而且,在各开口部316b的下方附近位置,用于将从上方送来(即从上游侧把持部240送来的)面线J向面线支撑部件288引导的杆状的引导部件(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290固定地设在针杆盒314的正面部314a上。从上方引导来的面线被该引导部件290反转而向面线支撑部件288引导。
而且,控制回路90是控制主轴马达20,面线用马达286,磁铁部250,以及磁铁部270的动作的回路,根据存储在存储装置92中的数据控制各部的动作。即,控制回路90根据从存储装置92中读出的刺绣数据作成主轴数据(参照图7),根据作成的主轴数据控制主轴马达20的动作。
而且,控制回路90根据从存储装置92中读出的刺绣数据作成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参照图9),在转矩控制区间,基于该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对面线用马达286进行转矩控制。而且,控制回路90在位置控制区间作成图15所示的角度对应数据,根据该角度对应数据进行位置控制。
而且,控制回路90在从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至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为止的区间,控制磁铁部250、270而将上游侧把持部240闭合,将下游侧把持部260张开,另一方面,在从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至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为止的区间,控制磁铁部250、270而将上游侧把持部240张开,将下游侧把持部260闭合。
控制回路90与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具有CPU90a,PWM回路90b,以及电流传感器90c。由于CPU90a和PWM回路90b以及电流传感器90c各部的结构与实施例1同样,所以省略详细说明。另外,在实施例2中,磁铁部250取代图5中的螺线管50,磁铁部270取代螺线管70。
而且,在主轴马达20与控制回路90之间设有用于检测出主轴马达20的角度(主轴马达2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编码器21,在面线用马达286与控制回路90之间设有用于检测出面线用马达286的角度(面线用马达286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编码器287,在控制回路90中,根据来自各编码器的信息检测出各马达的角度(旋转方向上的位置)。
而且,盒部310具有构成缝纫机205(具体地说是机头207)的框体、固定在框架320上的臂(也可以是臂部)312,和设在臂312的正面一侧并相对于臂312左右方向滑动的针杆盒314。挑线杆12a-1~12a-6,用于驱动针杆12b-1~12b-6的针杆驱动部件14b和基针杆14c,磁铁部250、270,以及面线用马达286设在臂312上。臂312形成为大致盒状,构成缝纫机205(具体地说是机头207)的框体。
而且,针杆盒314形成为能够相对于臂312左右方向滑动的大致盒状,在其正面部314a上设有用于磁铁部250所面对的开口部(第2开口部)316a,用于转动臂281所面对且安装一对面线支撑部件288的多个开口部(第1开口部)316b,用于磁铁部270所面对的开口部(第3开口部)316c,以及用于挑线杆12a-1~12a-6露出的多个开口部316d。正面部314a设在针杆盒314上与臂312一侧相反一侧的正面一侧。该针杆盒314通过未图示的滑动机构部而相对于臂312左右方向(X1-X2方向)滑动。
而且,面线引导件300安装在针杆盒314的正面一侧的面的上端区域(比引导部件252靠上侧的区域),引导各面线能够穿入。在图示的例子中设有三个面线引导件300。而且,面线引导件302安装在针杆盒314的正面一侧的面的下端区域,引导各面线能够穿入。
另外,主轴马达20和编码器21以及主轴22也可以设在构成机头207的盒部310的外部。例如,在设有多个机头的多头刺绣缝纫机的情况下,例如在各机头上设置共通的主轴,并设置使该主轴旋转的主轴马达。
而且,梭子12c由设在机头7的下方、比缝纫机台面的上表面靠下侧的位置、具体地说是设在缝纫机台面的下侧的梭子基座(未图示)支撑。
而且,缝制框12d是用于架设并保持加工布的部件,设在缝纫机台面的上方(也可以是上表面)。
框驱动装置24与来自控制回路的指令相对应地使缝制框12d向X轴方向(X1-X2方向)以及Y轴方向(Y1-Y2方向)移动,使缝制框12d与针杆12b的上下移动同步地移动。具体地说,该框驱动装置24由用于使缝制框12d向X轴方向移动的伺服马达、使缝制框12d向Y轴方向移动的伺服马达等构成。
而且,存储装置92中存储有用于进行刺绣的刺绣数据。该刺绣数据例如是按照各针脚设置了针对针脚宽度、针脚方向、线种类(使用多种类的线中的哪种线)、线属性(线材质或线粗细)的数据。
而且,与实施例1同样,存储装置92中如图6所示,作为主轴角度的信息存储有针对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和终点的数据,而且,作为主轴角度的信息存储有针对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和终点的数据。由于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和终点、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和终点与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若对面线J的路径进行说明,则由于6条线均是同样的路径,因此若以正面观察时右端的面线为例,则从卷线(未图示)上导出的面线J从面线引导件300与引导部件252相接,穿过上游侧把持部240的第1板状部242-6和第2板状部244之间,然后与引导部件254相接,之后被引导部件290反转,至面线支撑部件288。穿过了一对面线支撑部件288的面线J与引导部件272相接,穿过下游侧把持部260的第1板状部262-6和第2板状部264之间,然后与引导部件274相接,经过夹线弹簧292至挑线杆12a-6,从挑线杆12a-6经过面线引导件302至针杆12b-6的缝针。面线按照以上的顺序从上游一侧至下游一侧。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缝纫机205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面线用马达286以及磁铁部250、27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控制回路90根据存储在存储装置92中的刺绣数据按照各针脚作成主轴数据(参照图7)。由于存储装置92中针对作成的刺绣数据按照针脚存储有针脚宽度,针脚方向,线种类,以及线属性(线材质及线粗细)等信息,所以与各针脚的这些信息相对应地作成主轴数据。该主轴数据如图7所示,是每一单位时间的时间序列中主轴角度的数据,例如,在针脚宽度大的情况下,减小主轴角度的变化量,在针脚宽度小的情况下,增大主轴角度的变化量。而且,在针脚的方向成为与前次的针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情况下,减小主轴角度的变化量。
在该控制回路90作成主轴数据之际,既可以针对由多个针脚构成的刺绣数据整体预先作成,也可以通过作成实际通过各机械要素(针杆、挑线杆、梭子等)进行刺绣缝制的针脚数个针脚之前的主轴数据,从而一边作成主轴数据一边进行实际的刺绣缝制。
而且,控制回路90根据存储在存储装置92中的刺绣数据,按照各针脚作成在面线用马达286的转矩控制中使用的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参照图9)。即,在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中,按照各针脚确定转矩的值。该转矩的值根据各针脚中针脚宽度、针脚方向、线种类、线属性等信息决定。例如,在针脚宽度大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加强面线的绷紧,所以加大转矩值,而在线的粗细粗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加强面线的绷紧,所以加大转矩值。另外,在该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的作成之际,既可以针对由多个针脚构成的刺绣数据整体预先作成,也可以通过作成实际通过各机械要素(针杆、挑线杆、梭子等)进行刺绣缝制的针脚数个针脚之前的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从而一边作成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一边进行实际的刺绣缝制。
在实际的刺绣缝制中,与实施例1中的动作同样,按照图10~图13、图17的流程图动作,但在实施例2中,由于针杆设有多个,从多个针杆中选择针杆(即选择线),所以在图10的流程图中,在检测出主轴角度(S1),是与一个针脚的初始相对应的主轴角度的情况下(例如图18中的0度)(即向下一个针脚转移之际)、选择出的面线变更的情况下,在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进行下述工序,即、使针杆盒314滑动,磁铁部250、270配置在选择出的线的位置,同时控制针杆盒314的滑动动作而来到与该面线相对应的开口部316b的位置,从而转动部280的转动臂281能够卡止选择出的线并上拉。
另外,在使针杆盒314相对于臂312进行滑动动作之际,使转动臂281向下方转动到位于图27的281(B)所示的退避位置,使转动臂281不与针杆盒314以及设在针杆盒314上的部件相接触。
而且,即使在图10的步骤S3的转矩控制子程序中,也与实施例1同样,如图11所示的流程图所示地动作。即,在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预先从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中读出对象针脚的转矩数据(转矩值),在该针脚的转矩控制区间,根据读出的转矩数据进行转矩控制。
而且,即使在图10的步骤S5的位置控制子程序中,也与实施例1同样,如图12、图13所示的流程图所示地动作。即,通过编码器287检测出面线用马达286的当前位置(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在位置控制区间,作成用于位置控制到面线用马达286的初期位置的角度对应数据(参照图14、图15),根据该角度对应数据进行通过位置控制而返回面线用马达286的初期位置的控制。
而且,针对上游侧把持部240和下游侧把持部260的切换控制,也与实施例1同样,如图17、图18所示,在从针对面线用马达286的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至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将上游侧把持部240的把持部主体241张开,将下游侧把持部260的把持部主体261闭合,另一方面,在从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至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将上游侧把持部240的把持部241闭合,将下游侧把持部260的把持部主体261张开。另外,当把持部主体241、261闭合时,把持的面线被固定,当把持部主体241、261张开时,面线的固定被解除。
另外,通过驱动磁铁部250,第1板状部242-1~242-6中与磁铁部250的位置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被磁力吸引,成为第1板状部与第2板状部244之间的间隙闭合的状态,把持部主体241闭合,成为由第1板状部与第2板状部244夹着面线J把持的闭合状态。例如图26所示,在磁铁部250位于第1板状部242-4的背面一侧的情况下,通过驱动磁铁部250,成为第1板状部242-4与第2板状部244之间的间隙闭合的状态,第1板状部242-4与第2板状部244之间的面线被把持。而且,在不驱动磁铁部250的情况下,由于不成为第1板状部242-4与第2板状部244之间的间隙闭合的状态,所以把持部主体241张开,成为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这样,作为上游侧驱动部的磁铁部250相对于把持部主体241在把持着面线的闭合状态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同样,通过驱动磁铁部270,第1板状部262-1~262-6中与磁铁部270的位置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被磁力吸引,成为第1板状部与第2板状部264之间的间隙闭合的状态,把持部主体261闭合,成为由第1板状部与第2板状部264夹着面线J把持的闭合状态。例如图26所示,在磁铁部270位于第1板状部262-4的背面一侧的情况下,通过驱动磁铁部270,成为第1板状部262-4与第2板状部264之间的间隙闭合的状态,第1板状部262-4与第2板状部264之间的面线被把持。而且,在不驱动磁铁部270的情况下,由于不成为第1板状部262-4与第2板状部264之间的间隙闭合的状态,所以把持部主体261张开,成为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这样,作为下游侧驱动部的磁铁部270相对于把持部主体261在把持着面线的闭合状态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即,若对面线控制部230的动作进行说明,则在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位置,转动臂281成为上死点的位置(初期位置)。即成为转动臂281的钩部284处于斜上方的位置(图27的281(A)所示的位置)。在该初期位置,转动臂281的前端从开口部316b在正面部314a的正面一侧露出。另外,在选择出的面线变更的情况下,由于转动臂281退避,所以使转动臂281转动到初期位置。此时,转动臂281向上方转动,在与由面线支撑部件288支撑的面线相接并卡止的状态下使面线转动到初期位置。
接着进入转矩控制区间,在把持部主体241闭合、把持部主体261张开的状态下,面线用马达286被转矩控制,通过面线用马达286相对于转动臂281向下方赋予旋转力。这样一来,在转动臂281对抗挑线杆12a-1等相对于面线J的拉紧方向(上拉方向)拉紧面线J的状态下,挑线杆12a-1等向上方转动,相对于加工布上拉面线J。这样一来,随着挑线杆12a-1等上拉面线J(即挑线杆12a向上死点(另一方的死点)转移),转动臂281向挑线杆12a-1等拉紧面线J的方向(下方)转动。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在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中设定的转矩的值设定成转动臂281随着挑线杆12a-1等上拉面线J而向挑线杆12a-1等拉紧面线J的方向(下方)转动,对挑线杆12a拉紧面线J不会产生障碍程度的值。
接着进入位置控制区间,在把持部主体241张开,把持部主体261闭合的状态下,面线用马达286被位置控制,转动臂281向拉出面线J的方向(下方)转动。图27中281(A)表示在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转动臂281因面线用马达286返回初期位置而转动到初期位置(也可以是原点位置)的状态。
在转矩控制之际,转矩的值大的情况下,由于强拉面线J,所以其针脚被紧缝,而在转矩的值小的情况下,由于弱拉面线J,所以其针脚被松缝。
如上所述,在按照各针脚的控制区间中,在包含作为挑线杆12a-1等相对于由面线缝制的加工布拉紧面线的区间的从挑线杆12a-1的下死点至上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即转矩控制区间,在使把持部主体241为闭合状态,使把持部主体261为张开状态的状态下,以对抗挑线杆12a-1等拉紧面线的方向对面线赋予张力的方式,进行根据转矩值对转动臂281赋予旋转力的转矩控制,另一方面,在作为转矩控制区间以外的区间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控制区间,在使把持部主体241为张开状态,使把持部主体261为闭合状态的状态下,以面线用马达286的角度返回作为面线用马达286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面线用马达286的角度的初期位置的方式,进行根据面线用马达286的角度的位置数据对转动臂281赋予旋转力的位置控制,从上游拉出面线。
而且,主轴马达20的控制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按照图21、图22所示的流程图动作,但在实施例2中,由于针杆设有多个,从多个针杆中选择针杆(即选择线),所以在图21的流程图的步骤S51中,在从主轴数据中读出主轴角度之际,为与一个针脚的初始相对应的主轴角度(例如图18中的0度)、选择出的线变更的情况下,在步骤S51和步骤S52之间进行下述工序,即、使针杆盒314滑动,磁铁部250、270配置在选择出的线的位置,同时控制针杆盒314的滑动动作而来到与该面线相对应的开口部316b的位置,从而转动部280的转动臂281能够卡止选择出的线并上拉。
在主轴马达20的控制中,由于除了设置针杆盒314的滑动动作的控制这一点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2的缝纫机,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相对于面线进行转矩控制,所以能够控制相对于面线的张力的大小,特别是由于通过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图9),能够在转矩控制区间按照针脚进行转矩控制,所以能够按照针脚控制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按照针脚调整缝迹的紧度。
而且,在多针机头的情况下由不同的面线形成针脚的情况下,通过使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中的转矩值相同,能够将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控制成相等。而且,在多头刺绣缝纫机的情况下,通过针对在转矩控制区间使用的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为各机头中共通的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能够在各机头中使向面线作用的张力相等。
而且,通过设置面线控制部230而取代现有的缝纫机(参照图46)中夹线板与旋转张力器,在拉出面线J的位置控制区间,把持部主体241张开,在比转动部280的转动臂281靠上游仅存在面线引导件300,而不存在夹线板与旋转张力器的摩擦阻力,而且,由于把持部主体261闭合,所以挑线杆12a的移动不会成为拉出面线之际的障碍,因此,能够顺畅地从卷线上拉出面线,减小断线的可能性。
而且,在发生了断线的情况下,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转动臂281不会向下方转动,即转动臂281不会向作为与面线用马达286的旋转力赋予方向相反方向的下方被拉紧,所以能够通过检测出转动臂281不向下方转动而检测出断线,而且,在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转动臂281向下方转动,所以能够正确地检测出断线。
而且,在位置控制区间,由于在位置控制区间检测出面线用马达286的当前位置(角度),作成用于位置控制到面线用马达286的初期位置的角度的角度对应数据,根据该角度对应数据,进行通过位置控制而返回面线用马达286的初期位置的控制,所以在转矩控制区间,能够通过转动臂281被上拉而仅拉出消费量的面线,从而不会因拉出面线而产生蓄线的量过多或过少。
而且,在具备上游侧把持部240和下游侧把持部260以及转动部280的结构适用在多针机头上的情况下,由于是分别仅设置一个上游侧把持部240的磁铁部250,下游侧把持部260的磁铁部270,以及转动部280而构成的,所以能够成为抑制了制造成本的高效的结构。
实施例3
接着,对实施例3的缝纫机进行说明。基于实施例3的缝纫机1205是刺绣缝纫机,如图29~图36所示地构成,具有:机头(刺绣机头)1207,梭子12c,缝制框12d,主轴马达20,主轴22,框驱动装置24,控制回路90,以及存储装置92。该缝纫机1205是多针用的缝纫机,具体地说是能够与9种面线相对应的9针刺绣缝纫机。
另外,图33、图34是仅将面线控制用安装部1340和面线控制部1230在图32中P-P位置剖开的局部截面左侧视图,图35是仅将面线控制用安装部1340和面线控制部1230在图32中Q-Q位置剖开的局部截面左侧视图。而且,图33、图34、图35省略了面线地描画。
在此,机头1207与机头7、207同样,设在大致平板状的缝纫机台面(未图示)的上方。也就是说,从缝纫机台面的上表面立设有框架(结构与框架320(参照图27)同样的框架),在该框架的正面一侧设有机头1207。
机头1207如图29~图36所示地构成,具有:机械要素组10,主轴马达20,主轴22,面线控制部1230,控制回路90,以及盒部1310。
在此,盒部1310具有构成缝纫机1205(具体地说是机头1207)的框体并固定在框架上的臂(也可以是臂部)1312,和设在臂1312的正面一侧(Y1一侧)并相对于臂1312左右方向滑动的针杆盒1314。
臂1312形成为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盒状,构成缝纫机1205(具体地说是机头1207)的框体。臂1312呈被方形的上面部1312a,从上面部1312a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向下方连设并在正面一侧的上端形成有四边形的切口部的侧面部1312b、1312c,从侧面部1312b、1312c的上端之外的正面一侧的端部连设的正面部1312d,从侧面部1312b、1312c的上端区域的正面一侧的端部连设的正面部1312e,以及形成在正面部1312e的下端与正面部1312d的上端之间的上面部1312f包围的形状。臂1312背面一侧的端部与上述框架相连。
在该臂1312的正面一侧设有轨道支撑部1312g,设在针杆盒主体1330的背面一侧的轨道部1334与其嵌合并滑动自如。
而且,在上面部1312f上设有大致为倒T字型的轨道1312h,在针杆盒主体1330上设有相对于轨道1312h滑动的滑动部件1314h。
在臂1312内设有用于向各机械要素传递主轴22的旋转力的凸轮机构或者皮带机构等动力传递组件。
而且,在臂1312的上表面设有用于使针杆盒1314滑动的马达1313b和离合器收纳部1313a,在离合器收纳部1313a中设有被马达1313b旋转的离合器1313a-1。该离合器1313a-1具有螺旋状的槽,该离合器1313a-1的螺旋状的槽与设在针杆盒主体1330的背面一侧的圆柱状的离合器卡合部1339b卡合,通过离合器1313a-1旋转,针杆盒1314左右方向滑动。
而且,针杆盒1314形成为能够相对于臂1312左右方向滑动的大致盒状,具有针杆盒主体(针杆收纳盒)1330和面线控制用安装部1340。
针杆盒主体1330如图30、图31、图33、图34、图35所示地构成,具有框体部1332,沿左右方向形成在框体部1332的背面一侧的轨道部1334,设在框体部1332的正面一侧的支撑部1335,引导部件1336,夹线弹簧(通称梭心弹簧)1337,以及面线引导件1338。
框体部1332形成为侧面观察时纵长地形成的盒状,具有以侧面观察时的纵向长度在上端区域的背面与正面一侧突出的侧面部1332a,与侧面部1332a对称地形成的侧面部1332b,设在侧面部1332a的下侧区域与侧面部1332b的下侧区域之间的方形的正面部1332c,沿左右方向水平地设在侧面部1332a的上端与侧面部1332b的上端之间的上面部1332d,以及设在正面部1332c与上面部1332d之间并比正面部1332c更向正面一侧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1332e,突出部1332e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突出部1332e,在邻接的突出部1332e之间设有用于挑线杆12a-1~12a-9向正面一侧突出的开口部(未图示)。
轨道部1334设在框体部1332的背面一侧,呈截面为四边形的杆状,并沿左右方向形成。该轨道部1334由安装在臂1312一侧的轨道支撑部1312g支撑而能够左右方向滑动,由该轨道支撑部1312g和轨道部1334构成线性轨道。
而且,在针杆盒主体1330的框体部1332的背面一侧的上端,经由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杆状部1339a,隔开间隔地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圆柱状的离合器卡合部1339b,通过马达1313b旋转,离合器1313a-1旋转,针杆盒1314左右方向滑动。
而且,支撑部1335安装在框体部1332的正面部1332c的正面一侧的上侧区域,并沿左右方向水平(也可以是大致水平)地设置。引导部件1336按照各挑线杆隔开间隔地设在该支撑部1335上,呈大致L字型的板状。而且,夹线弹簧1337按照各挑线杆隔开间隔地设置,安装在支撑部1335上,并设在引导部件1336的下方。另外,夹线弹簧1337是为了防止从上方送来(即从下游侧把持部1260送来)的面线J挠曲或松弛地将其向挑线杆引导而设置的。通过该夹线弹簧1337,从上方引导来的面线J反转被导向挑线杆,同时在面线J上施加张力。而且,面线引导件1338沿左右方向设在正面部1332c正面一侧的下端。
而且,面线控制用安装部1340安装在针杆盒主体1330(尤其是框体部1332)的上表面,具有板状的板部1341,支撑板部1341的立设状态的板部支撑部1344,安装在板部1341上的引导部件1252、1254、1272、1274、1290,面线引导件1300、1302,引导板1346a、1346b,台部1347a、1347b,以及压板1348a、1348b。
在此,板部1341呈方形(也可以是大致方形)的板状,形成有用于磁铁部1250所面对的开口部(第2开口部)1342a。用于转动臂1281所面对并安装一对面线支撑部件1288的多个(图示的例子中为9个)的开口部(第1开口部)1342b,以及用于磁铁部1270所面对的开口部(第3开口部)1342c。板部1341沿左右方向形成,板部1341的上边和下边朝向左右方向。
开口部1342a在开口部1342b的上侧形成为横长的长方形,开口部1342a的上下宽度形成为比磁铁部1250的前端部分大,磁铁部1250的前端部分形成为能够穿入开口部1342a。同样,开口部1342c在开口部1342b的下侧形成为横长的长方形,开口部1342c的上下宽度形成为比磁铁部1270的前端部分大,磁铁部1250的前端部分形成为能够穿入开口部1342c。
开口部1342b与各针杆相对应地设置,形成在把持部主体1241上的第1板状部单元和与该第1板状部单元相对应的把持部主体1261上的第1板状部单元之间的位置(即第1板状部1242a和与第1板状部1242a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1262a之间的位置)。即,开口部1342b呈纵长的长方形,在图示的例子中共计设有9个,开口部1342b隔开间隔(具体地说是等间隔)地沿左右方向排列装配。开口部1342b形成为转动臂1281的前端能够向板部1341的正面一侧(Y1一侧)(正面一侧成为与臂1312侧相反的一侧)突出而露出。
板部支撑部1344分别设在板部1341背面一侧的左右两端,呈大致コ字型的框架状。各板部支撑部1344安装在框体部1332的上表面,板部1341安装在框体部1332的正面一侧,由框体部1332支撑。板部1341的正面一侧的面朝向斜上方地安装。
而且,引导部件1252、1254、1272、1274、1290在板部1341正面一侧的面上相对于板部1341正面一侧的面垂直地立设安装。引导部件1252和引导部件1254按照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中的各第1板状部单元设置,引导部件1252沿着开口部1342a上侧的边部隔开间隔地设置,引导部件1254沿着开口部1342a下侧的边部隔开间隔地设置。引导部件1272和引导部件1274以及引导部件1290按照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中的各第1板状部单元设置,引导部件1272沿着开口部1342c上侧的边部隔开间隔地设置,引导部件1274沿着开口部1342c下侧的边部隔开间隔地设置,引导部件(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1290沿着开口部1342c上侧的边部隔开间隔地设置,并与引导部件1272也隔开间隔地设置。
作为引导部件1252、1254、1272、1274、1290,和引导部件252、254、272、274、279的安装形态,可考虑图46所示的形态。
即,由于引导部件1252、1254、1272、1274、1290均是同样的结构,所以若以引导部件1252为例进行说明,则引导部件1252具有大致圆柱状的主体部ga-1,和从主体部ga-1的基端突出的螺纹部(基端部)ga-2,在螺纹部ga-2的外周形成有螺纹槽。
即,主体部ga-1具有圆柱状的外周面和半球状的前端部。而且,螺纹部ga-2呈大致圆柱状,在圆柱状的周面上形成有螺纹槽。螺纹部ga-2的直径形成为比主体部ga-2的直径小。
在此,在图46(a)的例子中,在板部1341上形成有与螺纹部ga-2旋合的螺纹孔1343a,通过将螺纹部ga-2安装在螺纹孔1343a中,主体部ga-1的基端面与板部1341的面相接。
而且,在图46(b)的例子中,在板部1341上形成有用于将主体部ga-1的基端部分(即螺纹部ga-2一侧的端部)插入的凹部1343b,和从凹部1343b连设的螺纹孔(孔部)1343a,由凹部1343b和螺纹孔1343a形成从板部1341的正面一侧贯通到背面一侧的孔部。通过将螺纹部ga-2安装在螺纹孔1343a中,主体部ga-1的基端部分被插入凹部1343b中。即,主体部ga-1的基端部分埋设在板部1341中。另外,螺纹孔1343a贯通到板部1341的背面一侧,但也可以是不贯通到板部1341的背面一侧的凹部状的孔部。
在图46(b)的结构中,能够防止面线进入主体部ga-1的基端和板部1341的面之间的可能性。即,在图46(a)的形态中,虽然由于主体部ga-1的基端面与板部1341正面一侧的面相接,存在面线进入主体部ga-1的基端面和板部1341正面一侧的面之间而被钩挂住的可能性,但在图46(b)的形态中能够防止这种可能性。
而且,虽然图46(c)的形态与图46(b)的形态大致相同,但却是螺纹部ga-2从螺纹孔1343b中突出,在螺纹部ga-2上安装有螺母ga-3的例子。即使是根据图46(c)的形态,由于主体部ga-1的基端部分插入并埋设在凹部1343b中,所以能够防止面线进入主体部ga-1的基端与板部1341的面之间的可能性。
而且,面线引导件1300安装在板部1341正面一侧的面的上侧区域(比引导部件1252靠上侧的区域),引导各面线能够穿入。在图示的例子中,设有5个面线引导件1300。
而且,面线引导件1302安装在板部1341正面一侧的面的下端区域(比引导部件1274靠下侧的区域),引导各面线能够穿入。在图示的例子中,设有5个面线引导件1302。
而且,引导板1346a呈细长的长方形的板状,沿左右方向设在板部1341背面一侧的面上开口部1342a上边的背面一侧的位置。该引导板1346a位于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的卡止部1242b的背面一侧,防止了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从板部1341上脱落。而且,台部1347a在板部1341背面的左右两端设在引导板1346a与板部1341的背面之间,在引导板1346a与板部1341之间形成间隙,不对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1-9前后方向滑动产生妨碍。
而且,引导板1346b呈细长的长方形的板状,沿左右方向设在板部1341背面一侧的面上开口部1342c上边的背面一侧的位置。该引导板1346b位于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的卡止部1262b的背面一侧,防止了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从板部1341上脱落。而且,台部1347b在板部1341背面的左右两端设在引导板1346b与板部1341的背面之间,在引导板1346b与板部1341之间形成间隙,不对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1-9前后方向滑动产生妨碍。
而且,压板1348a分别设在板部1341的正面上开口部1342a的两侧,在与板部1341之间夹设有第2板状部1244左右两侧的端部。而且,压板1348b分别设在板部1341的正面上开口部1342c的两侧,在与板部1341之间夹设有第2板状部1264左右两侧的端部。
接着,机械要素组10是机头1207中被驱动的各机械要素,作为机械要素,与实施例1、实施例2同样,设有多个挑线杆和针杆以及压脚,但在实施例3中,设有9个挑线杆12a-1~12a-9,9个针杆12b-1~12b-9,以及9个压脚12e。挑线杆12a-1~12a-9,针杆12b-1~12b-9,梭子12c与现有的缝纫机同样,通过经由凸轮机构或者皮带机构等动力传递组件传递主轴22的旋转力而驱动。另外,挑线杆和针杆以及压脚也可以是9个以外的数量(例如12个)。
挑线杆12a~12a-9设在盒部1310的针杆盒主体1330的框体部1332上,形成为能够以左右方向(X1-X2方向)的轴线(旋转中心)为中心摆动,在下死点(一方的死点)和上死点(另一方的死点)之间转动。也就是说,挑线杆12a-1~12a-9由针杆盒主体1330轴支撑成以旋转中心(也可以是摆动中心)12ab为中心摆动。在该挑线杆12a-1~12a-9上穿入向缝针穿入的面线。另外,通过针杆盒1314相对于臂1312左右方向滑动,仅在选择出的特定的挑线杆上传递有动力而摆动。即,臂1312一侧的卡合部件1313z卡合在挑线杆12a-1~12a-9的基端部12az(参照图31)上,通过卡合部件1313z以转动中心为中心转动,挑线杆摆动。另外,挑线杆12a-1~12a-9的前端从设在框体部1332的正面一侧的邻接的突出部1332e之间的开口部向正面一侧(Y1一侧)突出而露出。
而且,针杆12b-1~12b-9设在框体部1332上并能够上下移动,各针杆在下端固定地设有缝针(结构与实施例2的缝针12ba同样的缝针,在该缝针的针孔中穿入面线),在上端固定地设有针杆座14a。而且,在该针杆座14a上卡合有针杆驱动部件(结构与实施例2的针杆驱动部件14b同样的针杆驱动部件)。在该针杆驱动部件上穿入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基针杆(结构与实施例2的基针杆14c同样的基针杆),针杆驱动部件形成为能够沿着基针杆上下移动。并且主轴22的旋转力通过动力传递组件传递,针杆驱动部件上下移动,这样一来,针杆上下移动。另外,由于通过针杆盒1314相对于臂1312左右方向滑动,针杆驱动部件卡合在特定的针杆座14a上,所以选择出的针杆上下移动。而且,压脚12c按照各针杆设置。
而且,面线控制部1230将面线从卷绕在面线梭心上的卷线(未图示)中拉出,同时控制施加在面线上的张力,具有上游侧把持部1240,下游侧把持部1260,转动部1280(参照图29、图34、图35),以及支撑部(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1360。
在此,上游侧把持部1240设在板部1341上的上侧、即转动部1280的上侧,具有把持部主体(上游侧把持部主体)1241,和设在把持部主体1241的背面一侧的磁铁部(上游侧驱动部、上游侧磁铁部)1250。
把持部主体1241具有按照各针杆设置的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和在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中的第1板状部1242a的背面一侧且设在针杆盒1314(具体地说是板部1341)的正面一侧的第2板状部(上游侧第2板状部)1244。
在此,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中的各第1板状部单元如图36所示,具有呈方形的板状的第1板状部(上游侧第1板状部)1242a,和从第1板状部1242a的上端向背面一侧突出地形成的卡止部(安装部件)1242b,卡止部1242b呈大致L字型的板状(将长方形的板状折曲成大致L字型的形状)。该第1板状部单元由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磁铁所吸附的材料)、即磁性体(也可以是强磁性体)一体形成。即,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例如由铁等磁铁所吸引的金属形成。各第1板状部单元形成为大小和形状相同(也可以是大小和形状大致相同),通过卡止部1242b卡止在设在板部1341上的卡止孔1342d中,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隔开间隔(具体地说是等间隔)地沿左右方向排列装配。即,在邻接的两个第1板状部单元之间设有间隔。在板部1341上开口部1342a的上侧,隔开间隔(具体地说是等间隔)地沿左右方向排列装配有多个(具体地说是共计9个)卡止孔1342d。通过将卡止部1242b卡止在卡止孔1342d中,第1板状部成为由板部1341悬吊的状态(也可以是悬挂的状态)。这样一来,第1板状部1242a相对于第2板状部1244正面一侧的面沿垂直方向滑动,与第2板状部1244的间隔可变。
而且,第2板状部1244是设在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中的第1板状部1242a的背面一侧的一个板状部件,呈细长的长方形的板状。即,第2板状部1244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为比正面观察时从设在左端的第1板状部单元1242-1的第1板状部1242a的左侧面一侧的边部至设在右端的第1板状部单元1242-9的第1板状部1242a的右侧面一侧的边部为止的长度更长,而且,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宽度与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中的各第1板状部1242a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也可以是大致相同)的宽度。第2板状部1244正面观察时的左端处于比第1板状部单元1242-1的第1板状部1244a左侧面一侧的边部靠左侧面一侧,被压板1348a固定在板部1341上,而且,第2板状部1244正面观察时的右端处于比第1板状部单元1242-9的第1板状部1242a的右侧面一侧靠右侧面一侧,被压板1348a固定在板部1341上。即,在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的各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与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中的各第1板状部平行地存在第2板状部1244。该第2板状部1244由磁铁所不吸引的材料(磁铁所不吸附的材料)、即非磁性体形成,例如由合成树脂制的薄膜形成,另外,也可以由铝或不锈钢形成第2板状部1244。
而且,第2板状部1244形成为大小比开口部1342a大,并设成从正面一侧罩住开口部1342a。
而且,磁铁部1250由电磁铁形成,其前端部分配置在开口部1342a内,形成为磁铁部1250的前端与第2板状部1244背面一侧的面相接。磁铁部1250前端的面(第2板状部1244一侧的面)成为吸引面。磁铁部1250呈大致圆柱状(磁铁部1270也相同)。另外,在图33~图35、图38、图39、图42、图44中,是省略了磁铁部1250、1270的详细截面形状描画的。但磁铁部1250、1270是与通常的电磁铁同样的结构,具有磁性材料的芯和绕芯卷绕的线圈,通过向线圈中通电而产生磁力。在上游侧把持部1240上设有一个磁铁部1250。并且通过由控制回路90驱动磁铁部1250,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中与磁铁部1250的位置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单元中的第1磁铁部1242a被磁力吸引,成为第1板状部1242a与第2板状部1244之间的间隙闭合的状态。磁铁部1250安装在支撑部1360上板状部1360e正面一侧的面的上端一侧,沿相对于板部1341背面一侧的面垂直的方向设置。即,磁铁部1250固定地设在臂1312一侧。
而且,在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中的各第1板状部1242a正面观察时的上侧和下侧设有引导部件(第1引导部件)1252、1254,引导部件1252、1254如图32所示,装配成面线J对角状地通过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引导部件1252设在第1板状部上侧的正面观察时的左侧,引导部件1254设在第1板状部下侧的正面观察时的右侧。这样一来,能够确保存在于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的面线J的路径较长,通过第1板状部和第2板状部1244可靠地把持面线J。
而且,下游侧把持部1260设在板部1341上的下侧、即转动部1280的下侧,具有把持部主体(下游侧把持部主体)1261和设在把持部主体1261的背面一侧的磁铁部(下游侧驱动部、下游侧磁铁部)1270。
把持部主体1261的结构与把持部主体1241同样,具有按照各针杆设置的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和设在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22-9中的第1板状部1262a的背面一侧且针杆盒1314(具体地说是板部1341)的正面一侧的第2板状部(下游侧第2板状部)1264。
在此,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的结构与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同样,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中的各第1板状部1262a如图36所示,具有呈方形的板状的第1板状部(下游侧第1板状部)1262a,和从第1板状部1262a的上端向背面一侧突出地形成的卡止部(安装部件)1262b,卡止部1262b呈大致L字型的板状。第1板状部单元1261-1~1262-9由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磁铁所吸附的材料)、即磁性体(也可以是强磁性体)形成,各第1板状部单元形成为大小和形状相同(也可以是大小和形状大致相同),通过卡止部1262b卡止在设在板部1341上的卡止孔1342e中,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隔开间隔(具体地说是等间隔)地沿左右方向排列装配。即,在邻接的两个第1板状部单元之间设有间隔。在板部1341上开口部1342c的上侧(即开口部1342b的下侧),隔开间隔(具体地说是等间隔)地沿左右方向排列装配有多个(具体地说是共计9个)卡止孔1342e。通过将卡止部1262b卡止在卡止孔1342e中,第1板状部成为由板部1341悬吊的状态(也可以是悬挂的状态)。这样一来,第1板状部1262a相对于第2板状部1264正面一侧的面垂直方向滑动,与第2板状部1264的间隔可变。在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和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上,在左右方向上相同的位置设有与相同的面线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单元。
而且,第2板状部1264的结构与第2板状部1244同样,是设在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中的第1板状部1262a的背面一侧的一个板状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为比正面观察时从设在左端的第1板状部单元1262-1的第1板状部1262a的左侧面一侧的边部至设在右端的第1板状部单元1262-9的第1板状部1262a的右侧面一侧的边部为止的长度更长,而且,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宽度与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中的各第1板状部1262a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的宽度(也可以是大致相同的宽度)。第2板状部1264正面观察时的左端处于比第1板状部单元1262-1的第1板状部1262a左侧面一侧的边部靠左侧面一侧,被压板1348b固定在板部1341上,而且,第2板状部1264正面观察时的右端处于比第1板状部单元1262-9的第1板状部1262a的右侧面一侧的边部一侧靠右侧面一侧,被压板1348b固定在板部1341上。即,在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的各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与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中的各第1板状部平行地存在第2板状部1264。该第2板状部1264由磁铁所不吸引的材料(磁铁所不吸附的材料)、即非磁性体形成。
而且,第2板状部1264形成为大小比开口部1342c大,并设成从正面一侧罩住开口部1342c。
而且,磁铁部1270与磁铁部1250同样,由电磁铁形成,其前端部分配置在开口部1342c内,形成为磁铁部1270的前端与第2板状部1264背面一侧的面相接。磁铁部1270前端的面(第2板状部1264一侧的面)成为吸引面。在下游侧把持部1260上设有一个磁铁部1270,形成为大小与形状与磁铁部1250相同(也可以是大小和形状大致相同)。并且通过由控制回路90驱动磁铁部1270,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中与磁铁部1270的位置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单元中的第1板状部1262a被磁力吸引,成为第1板状部1262a与第2板状部1264之间的间隙闭合的状态。磁铁部1270安装在支撑部1360上板状部1360e正面一侧的面的下端一侧,沿相对于板部1341背面一侧的面垂直的方向设置。即,磁铁部1270固定地设在臂1312一侧。
另外,磁铁部1250与磁铁部1270设在左右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在驱动磁铁部1250和驱动磁铁部1270的情况下,把持相同的面线。例如,在图30、图31、图33、图34、图35的例子中,由于磁铁部1250位于第1板状部单元1242-8的第1板状部的背面,磁铁部1270位于第1板状部单元1262-8的第1板状部的背面,所以把持相同的面线。
而且,在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中的各第1板状部1262a的正面观察时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引导部件(第2引导部件)1272、1274,引导部件1272、1274如图32所示,装配成面线J对角状地通过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引导部件1272设在第1板状部上侧正面观察时的左侧,引导部件1274设在第1板状部下侧正面观察时的右侧。这样一来,能够将存在于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的面线J的路径取得更长,通过第1板状部和第2板状部1264可靠地把持面线J。
而且,转动部1280设在上游侧把持部1240与下游侧把持部1260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并设在上游侧把持部1240的面线供给方向的下游一侧、且下游侧把持部1260的面线供给方向的上游一侧。该转动部1280使把持部主体1241与把持部主体1261之间的面线(也可以是面线的把持部主体1241与把持部主体1261之间的部分(位置))转动。
转动部1280具有转动臂1281和使转动臂1281旋转的面线用马达1286。转动臂1281如图31、图33、图34、图35所示,具有杆状的主体部1282和设在主体部1282一方的前端的钩部1284。在主体部1282另一方的端部固定有面线用马达1286的输出轴1286a。具体地说,装配成侧视时面线用马达1286的输出轴1286a的中心轴通过主体部1282的中心轴。该钩部1284呈圆弧状(也可以是大致圆弧状)的杆状,通过转动臂1281转动,能够由钩部1284卡止面线J。即,钩部1284通过转动臂1281以面线用马达1286的输出轴1286a(具体地说是输出轴1286a的轴线(旋转中心))为中心朝上转动而和与面线用马达1286的输出轴1286a的轴线平行地设置的面线J相接并卡止面线J。转动臂1281设在磁铁部1250和磁铁部1270之间的位置,并设在左右方向上与磁铁部1250、1270相同的位置,能够卡止选择出的面线。
而且,面线用马达1286固定地设在L字型金属件1360f上,这样一来,面线用马达1286固定地设在臂1312一侧。通过面线用马达1286旋转,转动臂1281从作为正面一侧斜下方的退避位置(图34、图35的1281(B)的位置)向上方转动,从板部1341的开口部1342b向正面一侧突出。面线用马达1286的输出轴1286a的方向(输出轴1286a轴线的方向)成为左右方向(即与板部1341背面一侧的面平行、并且是水平方向)。而且,在转动臂1281处于退避位置的情况下,即使针杆盒1314左右方向滑动,转动臂1281也不与板部1341以及设在板部1341上的部件(例如面线支撑部件1288或引导部件1346b等)相接触。即,退避位置是针杆盒1314即使左右方向滑动转动臂1281也不与针杆盒(尤其是板部1341以及设在板部1341上的部件)相接触的位置,至少是臂转动臂1281转动到比与由面线支撑部件1288支撑的面线相接的位置更下方的位置,并且是转动臂1281的前端不达到开口部1342b的位置。
而且,面线支撑部件1288设成面对板部1341的各开口部1342b内的两侧。即,面线支撑部件1288形成为将线材折返状,并且形成为圆弧状,一对面线支撑部件1288成为相同的结构。
面线支撑部件1288具有基端部1288a,从基端部1288a的下端连设的圆弧状部件1288b,从圆弧状部件1288b上与基端部1288a相反一侧的端部连设的连接部件1288c,以及从连接部件1288c上与圆弧状部件1288b相反一侧的端部连设的圆弧状部件1288d,面线支撑部件1288由线材一体形成。
在此,基端部1288a形成为上下方向的直线状,基端部1288a的上端安装在板部1341背面一侧的面的开口部1342b的上侧位置。而且,圆弧状部件1288b形成为与面线用马达1286的旋转中心为同心圆状(也可以是大致同心圆状),并面对开口部1342b地形成。圆弧状部件1288b除了一部分之外设在开口部1342b内。而且,连接部件1288c形成为大致圆弧状,正面一侧的端部比板部1341正面一侧的面更向正面一侧突出,其它部分设在开口部1342b内。而且,圆弧状部件1288d在圆弧状部件1288b上与面线用马达1286的输出轴的轴线(通过旋转中心的轴线)侧相反一侧形成为与圆弧状部件1288b大致平行地与面线用马达1286的旋转中心为同心圆状(也可以是大致同心圆状),其上端向正面一侧弯曲。圆弧状部件1288d比板部1341正面一侧的面更向正面一侧突出。即,圆弧状部件1288b和圆弧状部件1288d形成为侧视时与面线用马达1286的旋转中心为同心圆状,圆弧状部件1288b与圆弧状部件1288d在一个面线支撑部件1288上沿着与面线用马达1286的输出轴的轴线(通过旋转中心的轴线)成直角的面形成,在与输出轴的轴线成直角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而且,圆弧状部件1288b与圆弧状部件1288d形成在一个面线支撑部件1288上左右方向上相同的位置。而且,相对于一个面线设置的一对面线支撑部件1288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而且,连接部件1288c将圆弧状部件1288b的下端与圆弧状部件1288d的下端连接在一起。
这样一来,通过将面线从一对面线支撑部件1288的上侧插入圆弧状部件1288b与圆弧状部件1288d之间的位置而配置在一对连接部件1288c之上,能够将面线J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一对连接部件1288c之间,即使在线J被转动臂1281上拉之际,面线J也处于圆弧状部件1288b与圆弧状部件1288d之间。即,面线支撑部件1288将面线沿左右方向支撑在开口部1342b的位置(即在上下以及左右方向上为开口部1342b的位置(具体地说是开口部1342b上的下侧的位置)),更具体地说,将面线沿正面观察时的左右方向支撑在开口部1342b的正面一侧(也可以是“开口部1342b正面一侧的位置”)。另外,面线支撑部件1288也可以沿左右方向支撑在开口部1342b内(即在前后方向上为板部1341正面一侧的面与背面一侧的面之间的位置)。
而且,在各开口部1342b的下方附近位置,用于将从上方输送来(即从上游侧把持部1240输送来)的面线J向面线支撑部件1288引导的杆状的引导部件(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1290固定地设在板部1341的正面一侧。通过该引导部件1290,从上方引导来的面线反转而被导向面线支撑部件1288。
而且,支撑部1360安装在臂1312的上面部1312a上,具有安装在臂1312上的L字型的金属件1360a,固定在L字型金属件1360a上的L字型金属件1360b,固定在L字型金属件1360b上的杆状板部1360c,固定在杆状板部1360c上的L字型金属件1360d,固定在L字型金属件1360d上的板状部1360e,以及固定在板状部1360e正面一侧的面上的L字型金属件1360f。
在此,板状部1360e与板部1341平行(也可以是大致平行)地设置。而且,L字型金属件1360f上一方的板状部1360f-1固定在板状部1360e上,从板状部1360f-1立设的另一方的板状部1360f-2相对于板状部1360e成直角地设置。这样一来,板状部1360f-2相对于板部1341成直角。而且,L字型金属件1360d上一方的板状部1360d-1固定在板状部1360e上,从板状部1360d-1立设的另一方的板状部1360d-2相对于板部1341成直角地设置。
另外,也可以是将支撑部1360作为臂1312的结构因素的一部分,将上述臂1312作为臂主体,臂具有臂主体和支撑部1360的结构。
而且,控制回路90是控制主轴马达20,面线用马达1286,磁铁部1250,以及磁铁部1270的动作的回路,根据存储在存储装置92中的数据控制各部的动作。即,控制回路90根据从存储装置92中读出的刺绣数据作成主轴数据(参照图7),按照所作成的主轴数据控制主轴马达20的动作。
而且,控制回路90根据从存储装置92读出的刺绣数据作成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参照图9),在转矩控制区间,基于该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对面线用马达1286进行转矩控制。而且,控制回路90在位置控制区间作成图15所示的角度对应数据,根据该角度对应数据进行位置控制。
而且,在从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至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的区间中,控制回路90控制磁铁部1250、1270,将上游侧把持部1240闭合,将下游侧把持部1260张开,另一方面,在从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至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的区间中,控制回路90控制磁铁部1250、1270,将上游侧把持部1240张开,将下游侧把持部1260闭合。
控制回路90与实施例1、实施例2的情况同样,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具有CPU90a,PWM回路90b,以及电流传感器90c。由于CPU90a和PWM回路90b以及电流传感器90c的各部结构与实施例1、实施例2同样,所以省略详细说明。另外,在实施例3中,取代图5中的螺线管50而成为磁铁部1250,取代螺线管70而成为磁铁部1270。
而且,在主轴马达20与控制回路90之间设有用于检测出主轴马达20的角度(主轴马达2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编码器21,在面线用马达1286与控制回路90之间设有用于检测出面线用马达1286的角度(面线用马达1286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编码器1287,在控制回路90中,通过来自各编码器的信息而检测出各马达的角度(旋转方向上的位置)。
而且,梭子12c由设在机头1207的下方、比缝纫机台面的上表面靠下侧的位置、具体地说是设在缝纫机台面的下侧的梭子基座(未图示)支撑。
而且,缝制框12d是用于架设并保持加工布的部件,设在缝纫机台面的上方(也可以是上表面)。
而且,主轴22被主轴马达20旋转,其旋转力通过规定的动力传递机构传递,驱动挑线杆12a-1~12a-9、针杆12b-1~12b-9、以及压脚的各机械要素及梭子12c。另外,主轴马达20构成为向一个方向旋转。另外,在设有多个机头的多头刺绣缝纫机的情况下,例如在各机头上设置共通的主轴,并设置使该主轴旋转的主轴马达。
框驱动装置24与来自控制回路的指令相对应地使缝制框12d向X轴方向(X1-X2方向)以及Y轴方向(Y1-Y2方向)移动,使缝制框12d与针杆12b的上下移动同步地移动。具体地说,该框驱动装置24由用于使缝制框12d向X轴方向移动的伺服马达、及使缝制框12d向Y轴方向移动的伺服马达等构成。
而且,存储装置92中存储有用于进行刺绣的刺绣数据。该刺绣数据例如是按照各针脚设置了针对针脚宽度、针脚方向、线种类(使用了多种线中的哪种线)、以及线属性(线材质或线粗细)的数据。
而且,存储装置92中与实施例1同样,如图6所示存储有针对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与终点的数据作为主轴角度的信息,而且,存储有针对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与终点的数据作为主轴角度信息。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与终点、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与终点由于与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而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若对面线J的路径进行说明,则由于9条线均是同样的路径,因此若以正面观察时右端的面线为例,则从卷线(未图示)上导出的面线J从面线引导件1300与引导部件1252相接,穿过上游侧把持部1240的第1板状部单元1242-9的第1板状部和第2板状部1244之间,然后与引导部件1254相接,之后被引导部件1290反转,至面线支撑部件1288。穿过了一对面线支撑部件1288的面线J与引导部件1272相接地穿过下游侧把持部1260的第1板状部单元1262-9的第1板状部和第2板状部1264之间,然后与引导部件1274相接。除此之外,面线J经过面线引导件1302以及夹线弹簧1337至挑线杆12a-9,从挑线杆12a-9经过面线引导件1338至针杆12b-9的缝针。面线按照以上的顺序从上游一侧至下游一侧。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缝纫机1205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面线用马达1286以及磁铁部1250、127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控制回路90与实施例2同样,根据存储在存储装置92中的刺绣数据按照各针脚作成主轴数据(参照图7)。控制回路90进行的主轴数据的作成方法由于与实施例2同样而省略详细说明。
而且,控制回路90与实施例2同样,根据存储在存储装置92中的刺绣数据,按照各针脚作成在面线用马达1286的转矩控制中使用的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参照图9)。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的作成方法由于与实施例2同样而省略详细说明。
在实际的刺绣缝制中,与实施例2中的动作同样,按照图10~图13、图17的流程图动作,但在实施例3中,由于针杆设有多个,从多个针杆中选择针杆(即选择线),所以在图10的流程图中,在检测出主轴角度(S1),是与一个针脚的初始相对应的主轴角度的情况下(例如图18中的0度)(即向下一个针脚转移之际)、选择出的面线变更的情况下,控制针杆盒1314的滑动动作的工序设在步骤S1与步骤S2之间,在该工序中,使针杆盒1314滑动,磁铁部1250、1270配置在选择出的线的位置,使转动部1280的转动臂1281来到与该面线相对应的开口部1342b的位置,从而能够卡止着选择出的线地上拉。
另外,在使针杆盒1314相对于臂1312进行滑动动作之际,使转动臂1281向下方转动到位于图35的1281(B)所示的退避位置,使转动臂1281不与板部1341以及设在板部1341上的部件相接触。
而且,即使在图10的步骤S3的转矩控制子程序中,也与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同样,如图11所示的流程图所示地动作。
而且,即使在图10的步骤S5的位置控制子程序中,也与实施例1同样,如图12、图13所示的流程图所示地动作。
而且,针对上游侧把持部1240和下游侧把持部1260的切换控制,也与实施例1、实施例2同样,如图17、图18所示,在从针对面线用马达1286的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至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将上游侧把持部1240的把持部主体1241张开,将下游侧把持部1260的把持部主体1261闭合,另一方面,在从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至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将上游侧把持部1240的把持部1241闭合,将下游侧把持部1260的把持部主体1261张开。另外,当把持部主体1241、1261闭合时,把持的面线被固定,当把持部主体1241、1261张开时,面线的固定被解除。
另外,通过驱动磁铁部1250,第1板状部单元1242-1~1242-9中与磁铁部1250的位置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单元的第1板状部被磁力吸引,成为第1板状部1242a与第2板状部1244之间的间隙强力闭合的状态,把持部主体1241闭合,成为由第1板状部1242a与第2板状部1244夹着面线J把持的闭合状态。例如图31、图34、图35所示,在磁铁部1250位于第1板状部单元1242-8的第1板状部1242a背面一侧的情况下,通过驱动磁铁部1250,成为第1板状部1242a与第2板状部1244之间的间隙强力闭合的状态,第1板状部1242a与第2板状部1244之间的面线被把持。而且,在不驱动磁铁部1250的情况下,由于不成为第1板状部1242a与第2板状部1244之间的间隙强力闭合的状态(即仅第1板状部与第2板状部相接的状态),所以把持部主体1241张开,成为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这样,作为上游侧驱动部的磁铁部1250相对于把持部主体1241在把持着面线的闭合状态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同样,通过驱动磁铁部1270,第1板状部单元1262-1~1262-9中与磁铁部1270的位置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单元的第1板状部被磁力吸引,成为第1板状部1262a与第2板状部1264之间的间隙强力闭合的状态,把持部主体1261闭合,成为由第1板状部1262a与第2板状部1264夹着面线J把持的闭合状态。例如图31、图34、图35所示,在磁铁部1270位于第1板状部单元1262-8的第1板状部1262a的背面一侧的情况下,通过驱动磁铁部1270,成为第1板状部1262a与第2板状部1264之间的间隙强力闭合的状态,第1板状部1262a与第2板状部1264之间的面线被把持。而且,在不驱动磁铁部1270的情况下,由于不成为第1板状部1262a与第2板状部1264之间的间隙强力闭合的状态(即仅第1板状部与第2板状部相接的状态),所以把持部主体1261张开,成为解除了面线把持的状态。这样,作为下游侧驱动部的磁铁部1270相对于把持部主体1261在把持着面线的闭合状态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即,若对面线控制部1230的动作进行说明,则在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位置,转动臂1281成为上死点的位置(初期位置)。即成为转动臂1281的钩部1284处于斜上方的位置(图34、图35的1281(A)所示的位置)。在该初期位置,转动臂1281的前端从开口部1342b在板部1341的正面一侧露出。另外,在选择出的面线变更的情况下,由于转动臂1281退避,所以使转动臂1281转动到初期位置。此时,转动臂1281向上方转动,以与由面线支撑部件1288支撑的面线相接并卡止的状态使面线转动到初期位置。
接着,当进入转矩控制区间时,在把持部主体1241闭合、把持部主体1261张开的状态下,面线用马达1286被转矩控制,通过面线用马达1286相对于转动臂1281向上方赋予旋转力。这样一来,在转动臂1281对抗挑线杆12a-1等相对于面线J的拉紧方向(上拉方向)拉紧面线J的状态下,挑线杆12a-1等向上方转动,相对于加工布上拉面线J。这样一来,随着挑线杆12a-1等上拉面线J(即挑线杆12a向上死点(另一方的死点)转移),转动臂1281向挑线杆12a-1等拉紧面线J的方向(下方)转动。
另外,与实施例1、实施例2同样,在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中设定的转矩的值设定成转动臂1281随着挑线杆12a-1等上拉面线J而向挑线杆12a-1等拉紧面线J的方向(下方)转动,不会对挑线杆12a拉紧面线J产生障碍程度的值。
接着,当进入位置控制区间时,在把持部主体1241张开,把持部主体1261闭合的状态下,面线用马达1286被位置控制,转动臂1281向拉出面线J的方向(上方)转动。图34、图35中1281(A)表示在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转动臂1281因面线用马达286返回初期位置而转动到初期位置(也可以是原点位置)的状态。
在转矩控制之际,转矩的值大的情况下,由于强拉面线J,所以其针脚被紧缝,而在转矩的值小的情况下,由于弱拉面线J,所以其针脚被松缝。
如上所述,在按照各针脚的控制区间中,在包含作为挑线杆12a-1等相对于由面线缝制的加工布拉紧面线的区间的从挑线杆12a-1的下死点至上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即转矩控制区间,在使把持部主体1241为闭合状态,使把持部主体1261为张开状态的状态下,以对抗挑线杆12a-1等拉紧面线的方向对面线赋予张力的方式,进行根据转矩值对转动臂1281赋予旋转力的转矩控制,另一方面,在作为转矩控制区间以外的区间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控制区间,在使把持部主体1241为张开状态,使把持部主体1261为闭合状态的状态下,以面线用马达1286的角度返回作为面线用马达1286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面线用马达1286的角度的初期位置的方式,进行根据面线用马达1286的角度的位置数据对转动臂1281赋予旋转力的位置控制,从上游拉出面线。
而且,主轴马达20的控制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按照图21、图22所示的流程图动作,但在实施例3中,由于与实施例2同样,针杆设有多个,从多个针杆中选择针杆(即选择线),所以在图21的流程图的步骤S51中,在从主轴数据中读出主轴角度之际,为与一个针脚的初始相对应的主轴角度的情况下(例如图18中的0度)、选择出的线变更的情况下,控制针杆盒1314的滑动动作的工序在步骤S51与步骤S52之间进行,在该工序中,使针杆盒1314滑动,磁铁部1250、1270配置在选择出的线的位置,同时转动部1280的转动臂1281来到与该线相对应的开口部1342b的位置,从而能够卡止着选择出的线上拉。
在主轴马达20的控制中,由于除了设置针杆盒1314的滑动动作的控制这一点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3的缝纫机,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相对于面线进行转矩控制,所以能够控制相对于面线的张力的大小,特别是由于通过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图9),能够在转矩控制区间按照针脚进行转矩控制,所以能够按照针脚控制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根据各针脚调整缝迹的牢固性。
而且,在多针机头的情况下由不同的面线形成针脚的情况下,通过使面线控制用马达数据中的转矩值相同,能够将向面线作用的张力控制得相等。而且,在多头刺绣缝纫机的情况下,通过针对在转矩控制区间使用的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为各机头中共通的面线控制用转矩数据,能够在各机头中使向面线作用的张力相等。
而且,通过设置面线控制部1230而取代现有的缝纫机(参照图47)中夹线板与旋转张力器,在拉出面线J的位置控制区间,把持部主体1241张开,在转动部1280的转动臂281的上游仅存在面线引导件1300,而不存在夹线板与旋转张力器的摩擦阻力,而且,由于把持部主体1261闭合,所以挑线杆12a的移动不会成为拉出面线之际的障碍,因此,能够顺畅地从卷线上拉出面线,减小断线的可能性。
而且,与图48所示的现有的缝纫机相比,取代安装夹线板95,旋转张力器94,面线引导件1300、1302的面线调整部件安装部2340,将安装了把持部主体1241、1261,面线支撑部件1288的面线控制用安装部1340安装在针杆盒主体1330上,进而将磁铁部1250、1270和转动部1280经由支撑部1360安装在臂1312一侧,使控制回路90及储存部92的结构为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够构成缝纫机1205,在机头中,与现有的缝纫机相比,由于替换部件以外的结构、特别是臂1312和其内部的结构,针杆盒主体1330和其内部的结构能够利用现有缝纫机的结构,所以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在发生了断线的情况下,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转动臂1281不会向下方转动,即转动臂1281不会沿作为与面线用马达1286的旋转力赋予方向相反方向的下方被拉紧,所以能够通过检测出转动臂1281不向下方转动而检测出断线,而且,在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由于在转矩控制区间转动臂1281向下方转动被,所以能够正确地检测出断线。
而且,在位置控制区间,由于在位置控制区间检测出面线用马达1286的当前位置(角度),作成用于位置控制到面线用马达1286的初期位置的角度的角度对应数据,根据该角度对应数据,进行通过位置控制而返回到面线用马达1286的初期位置的控制,所以在转矩控制区间,能够通过转动臂1281被上拉而仅拉出消费量的面线,从而不会因拉出面线而产生蓄线的量过多或过少。
而且,在具备上游侧把持部1240和下游侧把持部1260以及转动部1280的结构适用在多针机头上的情况下,由于是分别仅设置一个上游侧把持部1240的磁铁部1250,下游侧把持部1260的磁铁部1270,以及转动部1280而构成的,所以能够制成抑制了制造成本的有效的结构。
实施例4
接着对实施例4的缝纫机进行说明。实施例4的缝纫机的结构与实施例3的缝纫机同样,但支撑磁铁部1250、1270和转动部1280的结构不同。
即,若根据图37、图38对实施例4的缝纫机进行说明,则在面线控制用安装部1340上板部1341背面一侧的面上固定地设有滑动用部件1350,而且,在针杆盒主体1330的上表面固定地设有滑动用部件1352。另外,图38是仅将面线控制用安装部1340与面线控制部1230在图32中P-P位置剖开的主要部分剖视图。而且,图38是省略了面线描画的。
即,滑动用部件1350设在板部1341背面一侧的面的上端区域,由L字型的板状部构成。即,滑动用部件1350相对于板部1341背面一侧的面成直角,具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板状部1350a,和从板状部1350a背面一侧的端部连设并朝向下方形成的板状部1350b。板状部1350a和板状部1350b均是长方形,板状部1350b与板部1341平行地设置。
而且,滑动用部件1352具有固定在针杆盒主体1330的上表面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板状部1352a,和从板状部1352a背面一侧的端部向斜上方形成的板状部1352b。板状部1352a和板状部1352b均是长方形,板状部1352b与板部1341平行地设置。板状部1352b与板部1341之间的距离和板状部1350b与板部1341之间的距离形成得相同,板状部1350b背面一侧的面与板状部1352b背面一侧的面配置在相同的平面上。板状部1350a,板状部1350b,板状部1352a,和板状部1352b形成为相同的厚度。
板状部1350b下端的边部与板状部1352b上端的边部作为用于支撑部1370左右方向滑动的轨道部发挥功能。
另外,滑动用部件1352设在针杆盒主体1330的上表面,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安装在板部1341背面一侧的面上的结构。而且,也可以在滑动用部件1350和滑动用部件1352的两侧面设置将滑动用部件1350和滑动用部件1352连接在一起的侧面部,一体地形成滑动用部件1350和滑动用部件1352,将一体形成的滑动用部件1350、1352设在针杆盒主体1330的上表面。
而且,支撑部(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1370是支撑磁铁部1250、1270和转动部1280的部件,具有板状部1372,固定在板状部1372正面一侧的面上的L字型金属件1374,以及固定在板状部1372背面一侧的面上的L字型金属件1376。
即,板状部1372呈长方形的板状,形成为上下方向的长度L1比板状部1350b的下端与板状部1352b的上端之间的长度L2长。在该板状部1372背面一侧的面上四个角部位置,安装有相对于板状部1372旋转自如的车轮部1373。即,车轮部1373具有隔开间隔地设置的一对圆板部1373a,和设在一对圆板部1373a之间的圆筒状部1373b,该圆筒状部1373b形成为相对于固定在板状部1372上的轴部1373c旋转自如。板状部1350b的下端位于上侧的两个车轮部1373的一对圆板部1373a之间,板状部1350b的下端与圆筒状部1373b相接,板状部1352b的上端位于下侧的两个车轮部1373的一对圆板部1373a之间,板状部1352b的上端与圆筒状部1373b相接。这样一来,通过使板状部1372左右方向滑动,车轮部1373沿着板状部1350b、1352b旋转,支撑部1370顺畅地左右方向滑动。板状部1372与板部1341平行。
而且,L字型金属件1374中的一方的板状部1374-1固定在板状部1372上,从板状部1374-1上立设的另一方的板状部1374-2相对于板状部1374-1成直角地设置。这样一来,板状部1374-2相对于板部1341成直角。而且,L字型金属件1376中的一方的板状部1376-1固定在板状部1372上,从板状部1376-1上立设的另一方的板状部1376-2从板状部1376-1的下端连设,并沿水平方向设置。在该板状部1376-2上形成有杆状板部1380c卡合的槽部1376-2a。
而且,在臂1312的上面部1312a上设有滑动限制部1380,滑动限制部1380具有安装在臂1312上的L字型金属件1380a,固定在L字型金属件1380a上的L字型金属件1380b,以及固定在L字型金属件1380b上的杆状板部1380c。如图37所示,在L字型金属件1380a上立设的板状部上沿横向设有长孔1380a-1,安装在L字型金属件1380b上的螺栓1380b-1穿入长孔1380a-1中,通过将螺母1380b-2旋合在螺栓1380b-1上,L字型金属件1380b固定安装在L字型金属件1380a上。另外,由于螺栓1380b-1穿入长孔1380a-1中,所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调整L字型金属件1380b向L字型金属件1380a上的安装位置。而且,杆状板部1380c正面一侧的端部卡合在L字型金属件1376的槽部1376-2a中。这样,通过成为杆状板部1380c卡合在板状部1376-2的槽部中的状态,滑动限制部1380限制支撑部1370左右方向的滑动,进行支撑部1370左右方向的定位,通过成为杆状板部1380c卡合在板状部1376-2的槽部中的状态,磁铁部1250、1270与转动部1280固定地设在臂1312一侧。
另外,也可以是将滑动限制部1380作为臂1312的结构要素的一部分,将上述臂1312作为臂主体,臂具有臂主体和滑动限制部1380的结构。
由于实施例4中上述结构以外的结构与实施例3同样,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在实施例4的缝纫机中,由于支撑部1370形成为能够相对于滑动用部件1350、1352滑动,所以在将支撑部1370设置在板部1341的背面一侧之际,能够微调左右方向的位置,并能够微调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磁铁部及转动臂左右方向的位置。即,在使支撑部1370左右方向滑动而调整到适当位置后使杆状板部1380c卡合在L字型金属件1376上,之后通过紧固螺母1380b-2而使L字型金属件1380b固定在L字型金属件1380a上。另外,也可以通过以将螺母1380b-2相对于螺栓1380b-1松缓的状态使杆状板部1380c卡合在L字型金属件1376上,并使L字型金属件1380b相对于L字型金属件1380a左右方向移动,使支撑部1370相对于滑动用部件1350、1352滑动,调整支撑部1370的位置,之后紧固螺母1380b-2。
另外,实施例4的缝纫机中的动作由于与实施例2、实施例3同样而省略详细说明。
实施例5
接着,对实施例5的缝纫机进行说明。实施例5的缝纫机的结构与实施例3的缝纫机大致同样,但把持部主体1241、1261的结构不同。
即,上游侧把持部1240中的把持部主体1241如图39~图41所示,具有第1板状部单元1400和第2板状部1408,第1板状部单元1400按照各面线设置。另外,图39是仅将面线控制用安装部1340和面线控制部1230剖开的主要部分剖视图。而且,图39是省略面线描画的。
在此,第1板状部单元1400具有安装在板部1341正面一侧的面的开口部1342a的位置的支撑部件(上游侧第1板状部支撑部件)1401,被支撑部件1401的轴部1401c穿入的线圈状弹簧(上游侧线圈状弹簧)1402,被轴部1401c穿入并设在轴部1401c上比线圈状弹簧1402靠背面一侧的第1板状部(上游侧第1板状部)1404,以及固定在轴部1401c的前端的保护用板状部(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1406。
支撑部件1401具有方形(长方形)的板状部1401a,从板状部1401a的四个角部向背面一侧突出的的圆柱状部1401b,以及从板状部1401a背面一侧的中央区域向背面一侧突出的轴部(第1轴部)1401c。另外,上侧的两个圆柱状部1401b固定在板部1341上开口部1342a的上侧,下侧的两个圆柱状部1401b固定在板部1341上开口部1342a的下侧。而且,圆柱状部1401b与轴部1401c的长度设成保护用板状部1406背面一侧的面与第2板状部1408正面一侧的面相接。
线圈状弹簧1402通过将轴部1401c穿入线圈状弹簧1402中而安装在轴部1401c上,对第1板状部1404向保护用板状部1406一侧施力。线圈状弹簧1402的弹性力为下述程度的力,即,在第1板状部1404不被磁铁部1250吸引的状态下,第1板状部1404背面一侧的面与保护用板状部1406正面一侧的面重合,保护用板状部1406背面一侧的面与第2板状部1408正面一侧的面重合,但面线不被第1板状部1404和保护用板状部1406固定。
第1板状部1404呈圆形的板状,在其中央设有用于将轴部1401c穿入的孔部1404a。第1板状部1404通过将轴部1401c穿入孔部1404a中而安装在轴部1401c上。这样一来,第1板状部1404成为经由支撑部件1401悬挂在板部1341一侧的状态。这样一来,第1板状部1404相对于第2板状部1408正面一侧的面垂直方向滑动,保护用板状部1406以及第2板状部1408的间隔可变。孔部1404a的直径形成为比线圈状弹簧1402的直径小,线圈状弹簧1402不从孔部1404a中脱落到背面一侧。该第1板状部1404由铁等磁铁所吸引的金属形成。
而且,保护用板状部1406是用于防止第2板状部1408被面线磨损的部件,呈圆形板状,固定在轴部1401c的前端。该保护用板状部1406由磁铁所不吸引的材料(磁铁所不吸附的材料)、即非磁性体形成,优选是金属制的非磁性体(例如不锈钢或铝)。
而且,第2板状部1408形成为截面大致为コ字型的板状,由合成树脂制的薄膜形成。第2板状部1408嵌合在沿着开口部1342a上侧的边部和下侧的边部的正面一侧形成的切口部中。即,第2板状部1408经由呈细长的长方形的板状的第2板状部主体部Pt-1,呈从作为第2板状部主体部Pt-1的一方的长边的上边连设到背面一侧的细长的长方形的板状的突出部Pt-2,以及呈从作为第2板状部主体部Pt-1的另一方的长边的下边连设到背面一侧的细长的长方形的板状的突出部Pt-3,第2板状部主体部Pt-1与第板状部1404一同把持面线。
另外,面线J配置在第1板状部1404和保护用板状部1406之间的位置,如图41所示,以不与轴部1401c或线圈状弹簧1402相接触的方式配置成板状部1401a的对角状(板状部1401a的正面观察时从左上到右下的方向)。
通过使把持部主体1241为上述的结构,第1板状部1404与保护用板状部1406被线圈状弹簧1402向第2板状部1408一侧施力,即使在第1板状部1404被磁铁部1250吸引的情况下,由于第1板状部1404与保护用板状部1406相接,保护用板状部1406与第2板状部1408相接,所以能够防止重复把持部主体1241的开闭而产生的振动音或机头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音。即,在上述实施例2~4的情况下,由于第1板状部成为简单地悬挂的状态,所以在第1板状部被磁铁部吸引之际将产生第1板状部与第2板状部相接触的声音,由于重复把持部主体的开闭,第1板状部与第2板状部重复接触而产生振动音,而且,因机头的振动将产生第1板状部与第2板状部相接触的声音,但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则能够防止这种振动音。即,在实际的刺绣缝制中,不仅是与选择出的针杆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单元1400,在与未选择出的针杆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单元1400中,由于第1板状部1404和保护用板状部1406被线圈状弹簧1402向第2板状部1408一侧施力,所以防止了因重复把持部主体1241的开闭而产生的振动音或因机头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音。而且,由于在第2板状部1408与面线之间设有保护用板状部1406,所以能够防止因面线与第2板状部1408相接而产生的第2板状部1408的磨损。即,在上述实施例2~4的情况下,由于面线成为与第2板状部相接的状态,所以在由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构成第2板状部的情况下,由于面线在路径上移动,所以存在因与面线的摩擦而第2板状部磨损的可能性,但通过设置保护用板状部1406,则能够防止第2板状部1408的磨损。而且,通过使保护用板状部1406为金属制成,能够防止保护用板状部1406自身的磨损。
而且,下游侧把持部1260中的把持部主体1261的结构与把持部主体1241同样,如图39~图41所示,具有第1板状部单元1410和第2板状部1418,第1板状部单元1410按照各面线设置。
在此,第1板状部单元1410具有安装在板部1341正面一侧的面的开口部1342c的位置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支撑部件)支撑部件1411,被支撑部件1411的轴部1411c穿入的线圈状弹簧(下游侧线圈状弹簧)1412,被轴部1411c穿入并设在轴部1411c上比线圈状弹簧1412靠背面一侧的第1板状部(下游侧第1板状部)1414,以及固定在轴部1411的前端的保护用板状部(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1416。
支撑部件1411是与支撑部件1401同样的结构,具有板状部1411a,圆柱状部1411b,以及轴部(第2轴部)1411c。由于板状部1411a是与板状部1401a同样的结构,圆柱状部1411b是与圆柱状部1401b同样的结构,轴部1411c是与轴部1401c同样的结构,所以省略详细说明。另外,上侧的两个圆柱状部1411b固定在板部1341上开口部1342c的上侧,下侧的两个圆柱状部1411b固定在板部1341上开口部1342c的下侧。
而且,由于线圈状弹簧1412是与线圈状弹簧1402同样的结构,保护用板状部1416是与保护用板状部1406同样的结构,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而且,由于第1板状部1414是与第1板状部1404同样的结构,第2板状部1418是与第2板状部1408同样的结构,所以省略详细说明。在第1板状部1414上形成有用于轴部1411c穿入的孔部1414a。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把持部主体1261,与把持部主体1241同样,由于第1板状部1414与保护用板状部1416被线圈状弹簧1412向第2板状部1418一侧施力,所以能够防止因重复把持部主体1261的开闭而产生的振动音。
而且,与把持部主体1241同样,由于在第2板状部1418与面线之间设有保护用板状部1416,所以能够防止因面线与第2板状部1418相接而产生的第2板状部1418的磨损。
另外,由于实施例5中上述结构以外的结构与实施例3同样,所以省略详细说明。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在实施例3的缝纫机中将把持部主体1241、1261的结构作为实施例5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例4的缝纫机中,也可以将把持部主体1241、1261的结构作为实施例5的结构。
实施例6
接着,对实施例6的缝纫机进行说明。实施例6的缝纫机是与实施例3的缝纫机大致同样的结构,但把持部主体1241、1261的结构不同,进而,在支撑部1360中的板状部1360e上设有用于将滑动部件1421、1431向正面一侧推压的突出部件1362、1364这一点上是不同。
即,上游侧把持部1240中的把持部主体1241如图42~图45所示,具有第1板状部单元1420和第2板状部1426,第1板状部单元1420按照各面线设置。另外,图42是仅将面线控制用安装部1340和面线控制部1230剖开的主要部分剖视图。而且,图42省略了面线描画。
在此,第1板状部单元1420具有滑动部件(上游侧滑动部件)1421,被滑动部件1421穿入的第1板状部1422,以及被滑动部件1241穿入并设在滑动部件1421上比第1板状部1422靠背面一侧的线圈状弹簧(上游侧施力部件)1424。
滑动部件1421具有滑动部件主体1421a,和固定在滑动部件1421背面一侧的端部的脱落防止部1421b,滑动部件主体1421a具有直线状的杆状的轴部1421a-1,和设在轴部1421a-1正面一侧的端部的脱落防止部1421a-2,滑动部件主体1421a在整体上是一体形成的。另外,脱落防止部1421b和脱落防止部1421a-2均呈圆形的板状,其直径形成为大致相同。在板部1341的开口部1342a的上侧,按照各针杆形成有用于将轴部1421a-1穿入的圆形的孔部1342f,滑动部件1421由该孔部1342f支撑而沿滑动部件1421的轴线方向(即机头的前后方向)滑动。
而且,第1板状部(上游侧第1板状部)1422呈方形的板状,在其上侧形成有用于将轴部1421a-1穿入的孔部1422a,该孔部1422a的直径形成为比脱落防止部1421b、1421a-2的直径小。该第1板状部1422由铁等磁铁所吸引的金属形成。第1板状部1422通过将轴部1421a-1穿入孔部1422a中而固定在轴部1421a-1上。这样一来,第1板状部1422成为经由滑动部件1421而悬挂在板部1341一侧的状态,并形成为能够沿着轴部1421a-1的轴线方向前后方向滑动。这样一来,第1板状部1422相对于第2板状部1426正面一侧的面垂直方向滑动,与第2板状部1426的间隔可变。
线圈状弹簧1424通过将轴部1421a-1穿入线圈状弹簧1424中而安装在轴部1421a-1上,对脱落防止部1421b向背面一侧施力,这样一来,在脱落防止部1421b未被突出部件1362向正面一侧推压的情况下,成为第1板状部1422与第2板状部1426相接的状态。线圈状弹簧1242的弹性力为如下程度的力,即在在滑动部件1421未被突出部件1362推压的状态(图44(a)的状态)下,第1板状部1422背面一侧的面与第2板状部1426正面一侧的面相接而重合。即,在图44(a)的状态下,由于第1板状部1422被推向第2板状部1426一侧,所以第2板状部1422不能够前后方向滑动。
而且,第2板状部1426是与实施例5中的第2板状部1408同样的结构,形成为截面大致为コ字型的板状,由合成树脂制的薄膜形成。第2板状部1426嵌合在沿着开口部1342a上侧的边部和下侧的边部的正面一侧形成的切口部中。
而且,突出部件(上游侧推压操作部件)1362从支撑部1360中的板状部1360e正面一侧的面相对于板状部1360e的面垂直地立设并固定,在左右方向上设在磁铁部1250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突出部件1362呈大致轴状,形成为前端的直径增大。即,突出部件1362具有轴部1362a,和设在轴部的前端并具有直径(最大直径)比轴部的直径大的头部1362b,头部1362b的正面一侧为了容易将滑动部件1421向正面一侧推压而形成为大致半球状。即,作为头部1362b的正面一侧的前端呈球面状。突出部件1362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ha-1形成为比未由突出部件1362推压滑动部件1421的状态下的滑动部件1421与板状部1360e之间的长度ha-2长,当磁铁部1250来到与选择出的针杆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1422背面一侧的位置时,该突出部件1362将滑动部件1421的脱落防止部1421b向正面一侧推压,第1板状部1422能够前后方向滑动。
在实施例6的上述结构中,针对与选择出的针杆以外的针杆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1422,如图44(a)所示,由于在第1板状部1422的背面一侧不存在磁铁部1250,滑动部件1241不被突出部件1362推压,所以第1板状部1422被推向第2板状部1426一侧,第1板状部1422不能够前后方向滑动。
另一方面,针对与选择出的针杆相对应第1板状部1422(即吸引对象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如图44(b)所示,由于在第1板状部1422的背面一侧存在磁铁部1250,同时突出部件1362将滑动部件1421的脱落防止部1421b向正面一侧推压,第1板状部1422能够前后方向滑动,所以通过磁铁部1250吸引第1板状部1422,面线被第1板状部1422与第2板状部1426把持,面线被固定。而且,在磁铁部1250不吸引第1板状部1422的情况下,由于第1板状部1422未被滑动部件1421推向背面一侧,所以面线的把持被解除。
根据以上的结构,针对与选择出的针杆以外的针杆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1422,由于第1板状部1422被推向第2板状部1426一侧,所以不产生因第1板状部1422与第2板状部1426相接而产生的声音,即使机头振动也不产生振动音。而且,针对与选择出的针杆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1422,由于第1板状部1422不被滑动部件1421推向背面一侧,所以能够充分进行面线把持的解除。
即,在上述实施例5的情况下,由于第1板状部1404(1414)始终被保护用板状部1406(1416)施力,所以即使在不由磁铁部吸引第1板状部的情况下,也存在面线把持的解除不充分的可能性,但在本实施例中,在不由磁铁部吸引第1板状部的情况下,能够充分进行面线的解除。
而且,下游侧把持部1260中的把持部主体1261如图42~图45所示,具有第1板状部单元1430和第2板状部1436,第1板状部单元1430是按照各面线设置的。
在此,第1板状部单元1430是与第1板状部单元1420同样的结构,具有滑动部件(下游侧滑动部件)1431,被滑动部件1431穿入的第1板状部1432,以及被滑动部件1431穿入并设在滑动部件1431上比第1板状部1432靠背面一侧的线圈状弹簧(下游侧施力部件)1434。
滑动部件1431是与滑动部件1421同样的结构,具有滑动部件主体1431a,和固定在滑动部件主体1431背面一侧的端部的脱落防止部1431b,滑动部件主体1431a具有直线状的杆状的轴部1431a-1,和设在轴部1431a-1正面一侧的端部的脱落防止部1431a-2,滑动部件主体1431a整体上是一体形成的。在板部1341的开口部1342c的上侧,按照各针秆形成有用于将轴部1431a-1穿入的圆形的孔部1342g,滑动部件1431由该孔部1342g支撑并能够滑动。
第1板状部(下游侧第1板状部)1432是与板状部1422同样的结构,形成有用于将轴部1431a-1穿入的孔部1432g。
线圈状弹簧1434是与线圈状弹簧1424同样的结构,第2板状部1436是与实施例5中的第2板状部1418同样的结构。
而且,突出部件(下游侧推压操作部件)1364从支撑部1360中的板状部1360e正面一侧的面相对于板状部1360e的面垂直地立设并固定,在左右方向上设在磁铁部1270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突出部件1364是与突出部件1362同样的结构,当磁铁部1270来到与选择出的针杆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1432(即吸引对象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背面一侧的位置时,该突出部件1364将滑动部件1431的脱落防止部1431b向正面一侧推压,第1板状部1432能够前后方向滑动。
根据以上的结构,与把持部主体1241同样,针对与选择出的针杆以外的针杆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1432,由于第1板状部1432被推向第2板状部1436一侧,所以不产生因第1板状部1432与第2板状部1436相接而产生的声音,即使机头振动也不产生振动音。而且,针对与选择出的针杆相对应的第1板状部1432,由于第1板状部1432不被滑动部件1431推向背面一侧,所以能够充分进行面线把持的解除。
另外,由于实施例6中上述结构以外的结构与实施例3同样,所以省略详细说明。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在实施例3的缝纫机中是将把持部主体1241、1261的结构作为实施例6的结构,进而设置滑动部件1420、1430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例4的缝纫机中,也可以将把持部主体1241、1261的结构作为实施例6的结构,进而设置滑动部件1420、1430。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2~6中,也可以将针杆盒主体命名为“针杆盒”。
另外,在附图中,Y1-Y2方向是与X1-X2方向成直角的方向,Z1-Z2方向是与X1-X2方向以及Y1-Y2方向成直角的方向。
Claims (20)
1.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能够摆动地形成的挑线杆(12a、12a-1~12a-9);
设在挑线杆的面线路径中的上游一侧的面线控制部(30、230),具有上游侧把持部(40、240、1240),下游侧把持部(60、260、1260),以及转动部(80、280、1280),该上游侧把持部(40、240、1240)具有夹着面线把持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41、241、1241),和相对于上游侧把持部主体在把持面线的闭合状态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的上游侧驱动部(50、250),该下游侧把持部(60、260、1260)设在上游侧把持部的面线的路径中的下游一侧,具有夹着面线把持的下游侧把持部主体(61、261、1261),和相对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在把持面线的闭合状态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的下游侧驱动部(70、270),该转动部(80、280、1280)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面线转动,具有与面线相接的转动臂(81、281、1281),和使转动臂转动的面线用马达(86、286、1286);
控制部(90),在按照各针脚的控制区间中,在转矩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的状态下,以对抗挑线杆拉紧面线的方向对面线赋予张力的方式,根据转矩值控制面线用马达,从而对转动臂赋予旋转力,另一方面,在转矩控制区间以外的区间的至少一部分、即位置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的状态下,以面线用马达的角度返回到作为面线用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中的初期位置的方式,根据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位置数据控制面线用马达,从而对转动臂赋予旋转力,将面线从上游拉出,其中,该转矩控制区间是包含挑线杆相对于由面线缝制的加工布拉紧面线的区间、即从挑线杆的一方的死点至另一方的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构成缝纫机的框体的臂(312、1312),相对于臂能够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的针杆盒(314、1314),设在针杆盒上的多个针杆(12b-1~12b-9),以及设在针杆盒上并在第1开口部的位置沿左右方向支撑面线的面线支撑部件(288、1288),该针杆盒(314、1314)以转动部的转动臂的前端能够在正面一侧露出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在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位置设有第1开口部(316b、1342b),同时设有设在第1开口部的上方并用于上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2开口部(316a、1342a),和设在第1开口部的下方并用于下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3开口部(316c、1342c);
挑线杆从针杆盒上的下游侧把持部的下方位置露出到正面一侧地设置;
转动臂与由面线支撑部件支撑的面线相接地转动,从而面线转动;
上游侧把持部主体设在针杆盒的正面一侧,上游侧把持部主体具有由作为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的磁性体形成为板状并设在针杆盒上的多个上游侧第1板状部(242-1~242-6、1242a、1404、1422),和在上游侧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设在第2开口部的正面一侧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为板状的上游侧第2板状部(244、1244、1408、1426);
上游侧驱动部是作为上游侧磁铁部的磁铁部,在上游侧第2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固定地设在臂一侧,上游侧驱动部在通过由磁力吸引上游侧第1板状部而由上游侧第1板状部和上游侧第2板状部夹着面线把持的闭合状态、和通过解除磁力的吸引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下游侧把持部主体设在针杆盒正面一侧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的下方,下游侧把持部主体具有由作为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的磁性体形成为板状并设在针杆盒上的多个下游侧第1板状部(262-1~262-6、1262a、1414、1432),和在下游侧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设在第2开口部的正面一侧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为板状的下游侧第2板状部(264、1264、1418、1436);
下游侧驱动部是作为下游侧磁铁部的磁铁部,在下游侧第2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固定地设在臂一侧,下游侧驱动部在通过由磁力吸引下游侧第1板状部而由下游侧第1板状部和下游侧第2板状部夹着面线把持的闭合状态、和通过解除磁力的吸引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控制部在转矩控制区间根据按照针脚限定了转矩值的转矩数据进行控制,在位置控制区间,在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检测出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作成按照使将动力向挑线杆传递的主轴旋转的主轴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即主轴马达的角度限定了从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至初期位置为止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角度对应数据,主轴马达旋转,随着主轴马达的角度变化,将面线用马达位置控制到与主轴马达的角度相对应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
4.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成缝纫机的框体的臂(312、1312);
相对于臂能够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的针杆盒(314、1314),以转动部的转动臂的前端能够在正面一侧露出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在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位置设有第1开口部(316b、1342b),同时设有设在第1开口部的上方并用于上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2开口部(316a、1342a),和设在第1开口部的下方并用于下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3开口部(316c、1342c);
能够摆动地形成的多个挑线杆(12a-1~12a-9),在针杆盒的正面一侧露出地设置,并且设在面线的路径中的下游侧把持部的下游一侧;
设在针杆盒上的多个针杆(12b-1~12b-9);
上游侧把持部(240、1240),具有上游侧把持部主体(241、1241)和上游侧磁铁部(250、1250),该上游侧把持部主体(241、1241)设在针杆盒的正面一侧并夹着面线把持,具有由作为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的磁性体形成并按照各针杆设置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242-1~242-6、1242a、1404、1422),和在上游侧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设在第2开口部的正面一侧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的上游侧第2板状部(244、1244、1408、1426),该上游侧磁铁部(250、1250)固定地设在臂一侧,在通过磁力从上游侧第2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吸引上游侧第1板状部而由上游侧第1板状部和上游侧第2板状部夹着面线把持的闭合状态、和通过解除磁力的吸引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设在上游侧把持部的面线的路径中的下游一侧的下游侧把持部(260、1260),具有下游侧把持部主体(261、1261)和下游侧磁铁部(270、1270),该下游侧把持部主体(261、1261)设在针杆盒正面一侧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的下方并夹着面线把持,具有由作为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的磁性体形成并按照各针杆设置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262-1~262-6、1262a、1414、1432),和在下游侧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设在第2开口部的正面一侧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的下游侧第2板状部(264、1264、1418、1436),该下游侧磁铁部(270、1270)固定地设在臂一侧,在通过磁力从下游侧第2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吸引下游侧第1板状部而由下游侧第1板状部和下游侧第2板状部夹着面线把持的闭合状态、和通过解除磁力的吸引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设在针杆盒上并在第1开口部的位置沿左右方向支撑面线的面线支撑部件(288、1288);
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面线转动的转动部(280、1280),具有与由面线支撑部件支撑的面线相接的转动臂(281、1281),和固定地设在臂一侧并使转动臂转动的面线用马达(286、1286);
控制部(90),在按照各针脚的控制区间中,在转矩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的状态下,根据基于刺绣数据所作成并按照针脚限定了转矩值的转矩数据,以对抗挑线杆拉紧面线的方向对面线赋予张力的方式,根据转矩值控制面线用马达,从而相对于转动臂向上方赋予旋转力,另一方面,在转矩控制区间以外的区间的至少一部分、即位置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的状态下,在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检测出作为面线用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作成按照使用于将动力向挑线杆或针杆传递的主轴(22)旋转的主轴马达(2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即主轴马达的角度限定了从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至初期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角度对应数据,主轴马达以面线用马达的角度返回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初期位置的方式旋转,随着主轴马达的角度变化,将面线用马达位置控制到与主轴马达的角度相对应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从而相对于转动臂向上方赋予旋转力,将面线从上游拉出,其中,该转矩控制区间是包含挑线杆相对于由面线缝制的加工布拉紧面线的区间、即从挑线杆的一方的死点至另一方的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在向下一个针脚的控制转移之际选择出的面线变更的情况下,使转动臂向下方转动而退避到退避位置,使针杆盒滑动,使上游侧磁铁部和下游侧磁铁部以及转动臂来到选择出的面线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面线通过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中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与上游侧第2板状部之间导向下方,路径被设在针杆盒上的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290、1290)反转至面线支撑部件,从面线支撑部件导向下方,通过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中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与下游侧第2板状部之间,路径被设在针杆盒上的第2面线路径反转部件(292、1337)反转至挑线杆,从挑线杆导向下方,至安装在针杆上的缝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包括具有圆柱状的周面的主体部(ga-1),和从主体部的基端连设并形成为直径比主体部的直径小的基端部(ga-2),在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与第2面线路径反转部件的针杆盒上的安装位置,形成有用于将主体部的基端部一侧的端部插入的凹部(1343a),和从凹部连设并用于将基端部插入的孔部(1343b),基端部插入孔部,同时主体部的基端部一侧的端部插入凹部。
7.如权利要求2或4或5或6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上,在左右方向的不同位置设有设在针杆盒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的上侧和下侧的第1引导部件(252、254、1252、1254),上游侧第1板状部和上游侧第2板状部之间的面线路径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地形成,在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上,在左右方向的不同位置设有设在针杆盒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的上侧和下侧的第2引导部件(272、274、1272、1274),下游侧第1板状部和下游侧第2板状部之间的面线路径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地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第1引导部件和第2引导部件包括具有圆柱状的周面的主体部(ga-1),和从主体部的基端连设并形成为直径比主体部的直径小的基端部(ga-2),在第1面线路径反转部件与第2面线路径反转部件的针杆盒上的安装位置,形成有用于将主体部的基端部一侧的端部插入的凹部(1343a),和从凹部连设并用于将基端部插入的孔部(1343b),基端部插入孔部,同时主体部的基端部一侧的端部插入凹部。
9.如权利要求2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针杆盒具有设置挑线杆或针杆并相对于臂能够滑动地设置的针杆盒主体(1330),和设在针杆盒主体的上表面的平板状的板部(1341);
在板部上设有第1开口部,第2开口部,第3开口部,上游侧把持部、下游侧把持部、以及面线支撑部件。
10.如权利要求2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臂上固定地设有支撑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磁铁部,面线用马达的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1360)。
11.如权利要求2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磁铁部,面线用马达的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1370),设在针杆盒上并支撑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能够左右方向滑动的滑动支撑部件(1350、1352),以及固定在臂上并限制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左右方向的滑动而进行支撑部件左右方向的定位的滑动限制部件(1380),通过由滑动限制部件限制磁铁部、马达支撑部件左右方向的滑动,上游侧磁铁部,下游侧磁铁部,以及面线用马达固定地设在臂一侧。
12.如权利要求2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设有:具有向上游侧第1板状部(1404)的孔部中穿入的第1轴部(1401c)并设在针杆盒的正面一侧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支撑部件(1401),被第1轴部穿入的上游侧线圈状弹簧(1402),以及固定在第1轴部的前端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的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1406),在上游侧第1板状部上设有用于将第1轴部穿入的孔部,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上与上游侧第1板状部相反一侧的面与上游侧第2板状部相接,由于上游侧第1板状部以第1轴部穿入了孔部中的状态设在上游侧线圈状弹簧与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之间的位置,上游侧第1板状部被上游侧线圈状弹簧向上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一侧施力;
并设有:具有向下游侧第1板状部(1414)的孔部中穿入的第2轴部(1411c)并设在针杆盒的正面一侧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支撑部件(1411),被第2轴部穿入的下游侧线圈状弹簧(1412),以及固定在第2轴部的前端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的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1416),在下游侧第1板状部上设有用于将第2轴部穿入的孔部,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上与下游侧第1板状部相反一侧的面与下游侧第2板状部相接,由于下游侧第1板状部以第2轴部穿入了孔部中的状态设在下游侧线圈状弹簧与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之间的位置,下游侧第1板状部被下游侧线圈状弹簧向下游侧保护用板状部一侧施力。
13.如权利要求2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设有穿入到针杆盒上的第2开口部的上侧的上游侧滑动部件(1421),和上游侧施力部件(1424),该上游侧滑动部件(1421)能够沿上游侧滑动部件的轴线方向滑动地设置,该上游侧施力部件(1424)对上游侧滑动部件向针杆盒的背面一侧施力,上游侧第1板状部(1422)以由上游侧滑动部件悬吊的状态设置,在臂一侧设有上游侧推压操作部件(1362),用于通过上游侧磁铁部将与吸引对象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相对应的上游侧滑动部件向与上游侧施力部件的施力方向相反一侧推压;
并设有向针杆盒上的第3开口部的上侧穿入并按照上游侧第1板状部设置的下游侧滑动部件(1431),和下游侧施力部件(1434),该下游侧滑动部件(1431)能够沿下游侧滑动部件的轴线方向滑动地设置,该下游侧施力部件(1434)对下游侧滑动部件向针杆盒的背面一侧施力,下游侧第1板状部(1432)以由下游侧滑动部件悬吊的状态设置,在臂一侧设有下游侧推压操作部件(1362),用于通过下游侧磁铁部将与吸引对象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相对应的下游侧滑动部件向与下游侧施力部件的施力方向相反一侧推压。
14.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成缝纫机的框体的臂(312、1312);
相对于臂能够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并收纳多个针杆(12b-1~12b-9)的针杆收纳盒(1330);
设在针杆收纳盒的上表面的平板状的板部(1341),以转动部的转动臂的前端能够在正面一侧露出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位置设有第1开口部(1342b),并且设有设在第1开口部的上方并用于上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2开口部(1342a),和设在第1开口部的下方并用于下游侧磁铁部所面对的第3开口部(1342c);
多个挑线杆(12a-1~12a-9),由针杆收纳盒轴支撑并能够摆动,在针杆收纳盒的正面一侧露出地设置,并设在面线的路径中的下游侧把持部的下游一侧;
上游侧把持部(1240),具有上游侧把持部主体(1241)和上游侧磁铁部(1250),该上游侧把持部主体(1241)设在板部的正面一侧并夹着面线把持,具有由作为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的磁性体形成并按照各针杆设置的上游侧第1板状部(1242a、1404、1422),和在上游侧第板状部的背面一侧设在第2开口部的正面一侧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的上游侧第2板状部(1244、1408、1426),该上游侧磁铁部(1250)固定地设在臂一侧,在通过磁力从上游侧第2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吸引上游侧第1板状部而由上游侧第1板状部和上游侧第2板状部夹着面线把持的闭合状态、和通过解除磁力的吸引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设在上游侧把持部的面线的路径中的下游一侧的下游侧把持部(1260),具有下游侧把持部主体(1261)和下游侧磁铁部(1270),该下游侧把持部主体(1261)设在板部正面一侧的上游侧把持部主体的下方并夹着面线把持,具有由作为磁铁所吸引的材料的磁性体形成并按照各针杆设置的下游侧第1板状部(1262a、1414、1432),和在下游侧第1板状部的背面一侧设在第2开口部的正面一侧并由磁铁所不吸引的非磁性体形成的下游侧第2板状部(1264、1418、1436),该下游侧磁铁部(1270)固定地设在臂一侧,在通过磁力从下游侧第2板状部的背面一侧吸引下游侧第1板状部而由下游侧第1板状部和下游侧第2板状部夹着面线把持的闭合状态、和通过解除磁力的吸引而解除了面线把持的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设在板部上并在第1开口部的位置沿左右方向支撑面线的面线支撑部件(1288);
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与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之间的面线转动的转动部(1280),具有与由面线支撑部件支撑的面线相接的转动臂(1281),和固定地设在臂一侧并使转动臂转动的面线用马达(1286);
控制部(90),在按照各针脚的控制区间中,在转矩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的状态下,根据基于刺绣数据所作成并按照针脚限定了转矩值的转矩数据,以对抗挑线杆拉紧面线的方向对面线赋予张力的方式,根据转矩值控制面线用马达,从而相对于转动臂向上方赋予旋转力,另一方面,在转矩控制区间以外的区间的至少一部分、即位置控制区间,在使上游侧把持部主体为张开状态,使下游侧把持部主体为闭合状态的状态下,在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检测出作为面线用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作成按照使用于将动力向挑线杆或针杆传递的主轴(22)旋转的主轴马达(2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即主轴马达的角度限定了从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当前位置至初期位置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角度对应数据,主轴马达以面线用马达的角度返回面线用马达的角度的初期位置的方式旋转,随着主轴马达的角度变化,通过将面线用马达位置控制到与主轴马达的角度相对应的面线用马达的角度,从而相对于转动臂向上方赋予旋转力,将面线从上游拉出,其中,该转矩控制区间是包含挑线杆相对于由面线缝制的加工布拉紧面线的区间、即从挑线杆的一方的死点至另一方的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在向下一个针脚的控制转移之际选择出的面线变更的情况下,使转动臂向下方转动而退避到退避位置,使针杆收纳盒滑动,使上游侧磁铁部和下游侧磁铁部以及转动臂来到选择出的面线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2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或13或1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面线支撑部件将面线支撑在第2开口部的正面一侧。
16.如权利要求3或4或1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转矩控制区间中的转矩控制中,根据转矩数据中的转矩值和基于向面线用马达供给的电流值的转矩值计算出转矩偏差的值,根据计算出的转矩偏差向面线用马达供给电流。
17.如权利要求3或4或14或16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出面线用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马达角度检测部;
在位置控制区间中的位置控制中,根据由下述工序构成的动作控制工序进行位置控制:
读出工序,从角度对应数据中读出面线用马达的角度;
速度数据计算工序,计算出在读出工序中读出的角度数据单位时间的变化量,从而计算出速度数据;
转矩数据计算工序,检测出速度数据计算工序中计算出的速度数据单位时间的变化量,从而计算出转矩数据;
位置偏差计算工序,根据在读出工序中读出的角度数据和由该马达角度检测部检测出的马达角度的数据计算出位置偏差的值;
速度偏差计算工序,根据计算出的位置偏差的值,计算出的速度数据,以及由该角度检测部检测出的马达的角度单位时间的变化量计算出速度偏差的值;
转矩偏差计算工序,根据计算出的速度偏差的值,计算出的转矩数据,以及基于向马达供给的电流值的转矩的值计算出转矩偏差的值;
电流供给工序,根据计算出的转矩偏差的值向马达供给电流。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控制部通过根据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和终点以及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和终点作为主轴马达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主轴角度的信息被限定的区间数据,检测出主轴角度,判定转矩控制区间和位置控制区间。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是从挑线杆的另一方的死点至一方的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某一处位置,并且是梭子的上死点之前的位置,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是从挑线杆的一方的死点至另一方的死点为止的区间中的某一处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与位置控制区间的始点之间设有不向面线用马达供给电流的区间,同时在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与转矩控制区间的始点之间设有不向面线用马达供给电流的区间,在位置控制区间的终点,将上游侧把持部主体切换成闭合状态,将下游侧把持部主体切换成张开状态,在转矩控制区间的终点,将上游侧把持部主体切换成张开状态,将下游侧把持部主体切换成闭合状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69856 | 2010-07-28 | ||
JP2010169856 | 2010-07-28 | ||
JP2011-071144 | 2011-03-28 | ||
JP2011071144 | 2011-03-28 | ||
PCT/JP2011/064464 WO2012014610A1 (ja) | 2010-07-28 | 2011-06-23 | ミシン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40617A true CN103140617A (zh) | 2013-06-05 |
CN103140617B CN103140617B (zh) | 2014-05-07 |
Family
ID=45529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36984.3A Active CN103140617B (zh) | 2010-07-28 | 2011-06-23 | 缝纫机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94167B2 (zh) |
EP (1) | EP2599910B1 (zh) |
JP (1) | JP5774007B2 (zh) |
KR (1) | KR101524953B1 (zh) |
CN (1) | CN103140617B (zh) |
HK (1) | HK1183917A1 (zh) |
TW (1) | TWI512159B (zh) |
WO (1) | WO2012014610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29588A (zh) * | 2015-04-07 | 2015-06-24 |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挑线杆在线振动和弯曲测量装置 |
CN106676773A (zh) * | 2016-12-29 | 2017-05-17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缝线张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N113661284A (zh) * | 2019-03-14 | 2021-11-16 | Nsd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14164B (zh) * | 2011-09-26 | 2015-09-30 | Nsd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DE102012221060B3 (de) * | 2012-11-19 | 2014-02-06 | Dürkopp Adler AG | Nähmaschine |
JP6195752B2 (ja) * | 2013-07-10 | 2017-09-13 |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 ミシンの糸保持機構、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およびミシン |
US10100450B2 (en) | 2013-09-09 | 2018-10-16 | Nsd Corporation | Sewing machine |
CH709666A1 (de) * | 2014-05-16 | 2015-11-30 | Bernina Int A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einflussen der Lage von Knoten zwischen Oberfaden und Unterfaden beim Nähen mit einer Nähmaschine. |
US10094055B2 (en) * | 2016-03-14 | 2018-10-09 | Abm International, Inc.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moving |
KR20220151846A (ko) * | 2021-05-07 | 2022-11-15 | 모베이스썬스타 주식회사 | 자수기용 실 장력 조절 장치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24729A (ja) * | 2002-06-28 | 2004-01-29 | Brother Ind Ltd | 縫製装置及び縫製装置の糸調子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2005080473A (ja) * | 2003-09-03 | 2005-03-24 | Brother Ind Ltd |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及びその回転位置検出装置 |
JP2006346095A (ja) * | 2005-06-15 | 2006-12-28 | Juki Corp | ミシン |
JP2008029591A (ja) * | 2006-07-28 | 2008-02-14 | Juki Corp | ミシ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15641A (en) * | 1979-07-05 | 1980-08-05 | The Singer Company | Electronic control of needle thread in a sewing machine |
JPH0249757B2 (ja) * | 1982-06-10 | 1990-10-31 | Juki Kk | Mishinnohariitokyokyusochi |
US4590879A (en) * | 1983-11-15 | 1986-05-27 | Tokyo Juki Industrial Co., Ltd. | Thread feed device in a sewing machine |
JPH0613071B2 (ja) * | 1987-04-30 | 1994-02-2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糸通過制御可能なミシン |
JPH0779900B2 (ja) * | 1987-11-06 | 1995-08-30 |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 針位置による糸締り補正ミシン |
JPH07106277B2 (ja) * | 1989-08-09 | 1995-11-15 |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 上糸供給装置 |
JPH0687916B2 (ja) * | 1991-09-21 | 1994-11-09 |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 上糸供給装置 |
DE4132991C1 (en) * | 1991-10-04 | 1992-12-03 | Duerkopp Adler Ag, 4800 Bielefeld, De | Producing seam having short thread ends on bottom of workpiece - involves drawing back needle thread from underside of workpiece so that only short thread piece remains on underside |
JPH05212183A (ja) * | 1992-02-06 | 1993-08-24 | Janome Sewing Mach Co Ltd | ミシンの自動糸調子装置 |
JPH06134162A (ja) * | 1992-10-28 | 1994-05-17 | Juki Corp | ミシンの上糸供給制御装置 |
JP2911389B2 (ja) | 1995-07-07 | 1999-06-23 |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 ミシンの糸供給装置 |
DE10312602A1 (de) * | 2003-03-21 | 2004-09-30 | Dürkopp Adler AG | Nähmaschine |
SE528712C2 (sv) * | 2005-06-01 | 2007-01-30 | Vsm Group Ab | Symaskin innefattande trådmatare för att mata fram förutbestämd övertråd till nålen samt metod vid sådan symaskin |
JP2007301299A (ja) * | 2006-05-15 | 2007-11-22 | Tokai Ind Sewing Mach Co Ltd | 多頭刺繍ミシン |
JP5249804B2 (ja) | 2009-02-03 | 2013-07-31 | エヌエスディ株式会社 | 刺繍用ミシン |
DE102009048794A1 (de) * | 2009-10-08 | 2011-04-14 | CHEE SIANG INDUSTRIAL CO., LTD., Wugu | Fadenabziehvorrichtung beim Starten des Nähvorgangs für eine Nähmaschine mit der Möglichkeit zum automatischen Fadenschneiden |
-
2011
- 2011-06-23 CN CN201180036984.3A patent/CN103140617B/zh active Active
- 2011-06-23 EP EP11812203.5A patent/EP2599910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6-23 US US13/812,589 patent/US8794167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6-23 KR KR1020137002156A patent/KR10152495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6-23 JP JP2012526386A patent/JP5774007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6-23 WO PCT/JP2011/064464 patent/WO201201461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7-18 TW TW100125309A patent/TWI512159B/zh active
-
2013
- 2013-10-04 HK HK13111289.2A patent/HK1183917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24729A (ja) * | 2002-06-28 | 2004-01-29 | Brother Ind Ltd | 縫製装置及び縫製装置の糸調子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2005080473A (ja) * | 2003-09-03 | 2005-03-24 | Brother Ind Ltd |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及びその回転位置検出装置 |
JP2006346095A (ja) * | 2005-06-15 | 2006-12-28 | Juki Corp | ミシン |
JP2008029591A (ja) * | 2006-07-28 | 2008-02-14 | Juki Corp | ミシン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29588A (zh) * | 2015-04-07 | 2015-06-24 |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挑线杆在线振动和弯曲测量装置 |
CN106676773A (zh) * | 2016-12-29 | 2017-05-17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缝线张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N113661284A (zh) * | 2019-03-14 | 2021-11-16 | Nsd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CN113661284B (zh) * | 2019-03-14 | 2023-02-24 | Nsd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794167B2 (en) | 2014-08-05 |
KR101524953B1 (ko) | 2015-06-01 |
TW201217596A (en) | 2012-05-01 |
US20130125802A1 (en) | 2013-05-23 |
JPWO2012014610A1 (ja) | 2013-09-12 |
EP2599910B1 (en) | 2016-11-30 |
CN103140617B (zh) | 2014-05-07 |
KR20130092551A (ko) | 2013-08-20 |
HK1183917A1 (zh) | 2014-01-10 |
TWI512159B (zh) | 2015-12-11 |
EP2599910A4 (en) | 2015-09-02 |
WO2012014610A1 (ja) | 2012-02-02 |
JP5774007B2 (ja) | 2015-09-02 |
EP2599910A1 (en) | 2013-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40617B (zh) | 缝纫机 | |
EP3106558B1 (en) | Sewing machine | |
CN207109314U (zh) | 一种绣花机针杆箱 | |
CN102234882B (zh) | 多针头刺绣机以及操作该多针头刺绣机的方法 | |
CN1664214A (zh) | 带有不合格线迹检测装置的缝纫机 | |
JP6324971B2 (ja) | ミシン | |
US20070095263A1 (en) | Seam puckering preventing shuttle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 |
EP3940132B1 (en) | Sewing machine | |
CN219772445U (zh) | 电脑绣花机 | |
TWI839698B (zh) | 縫紉機的穿線裝置及具備該裝置的縫紉機 | |
US613475A (en) | Thread-controlling attachment for sewing-machines | |
US4144826A (en) | Sewing machine for making decorative stitch patterns | |
US10072367B2 (en) | Sewing machine | |
US1008538A (en) | Sewing-machine. | |
JP2008167913A (ja) | ミシンの糸案内 | |
US466889A (en) | coenely | |
US206774A (en) | Improvement in thread-tensions for sewing-machines | |
US576708A (en) | Sewing-machine | |
US214513A (en) | Improvement in sewing-machines | |
JPH05337273A (ja) | ミシンの糸切れ検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39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39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