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7111B - 钹用拾音器及包括该钹用拾音器的支架 - Google Patents

钹用拾音器及包括该钹用拾音器的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7111B
CN103137111B CN201210316921.XA CN201210316921A CN103137111B CN 103137111 B CN103137111 B CN 103137111B CN 201210316921 A CN201210316921 A CN 201210316921A CN 103137111 B CN103137111 B CN 1031371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mbal
abutting part
sound pick
bar
ab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69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7111A (zh
Inventor
森良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lan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olan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land Corp filed Critical Rolan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37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7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7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71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3/00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 G10H3/12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 G10H3/14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using mechanically actuated vibrators with pick-up means
    • G10H3/146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using mechanically actuated vibrators with pick-up means using a membrane, e.g. a drum; Pick-up means for vibrating surfaces, e.g. housing of an instrument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20/00Input/output interfac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20/461Transducers, i.e. details, positioning or use of assemblies to detect and convert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mechanical strains into an electrical signal, e.g. audio, trigger or control signal
    • G10H2220/525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vibration sensing or vibration excitation in the audio range; Piezoelectric strain sensing, e.g. as key velocity sensor;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e.g. key actuation in response to a control volt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钹用拾音器及包括该钹用拾音器的支架,所述钹用拾音器可稳定地检测与对于钹的击打相对应的振动,并可防止传感器破损。传感器安装部借由插设部使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的相隔尺寸保持固定,因此可防止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因紧固构件的紧固作用而彼此靠近,而可避免安装于第一抵接部的压电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受到紧固构件的紧固力所影响。借此,可将与从钹传递的传感器安装部的振动相对应的检测结果予以输出。另外,可避免压电传感器随着被击打的钹的倾斜而发生变形,因此可防止因钹被强烈地击打所引起的压电传感器的破损。

Description

钹用拾音器及包括该钹用拾音器的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钹(cymbal)用拾音器(pickup)及包括该钹用拾音器的支架(stand)。本发明尤其涉及可稳定地对与对于钹的击打相对应的振动进行检测,并可防止传感器(sensor)破损的钹用拾音器,及包括其的支架。
背景技术
以前,包括传感器的钹用拾音器已为人所知,该传感器检测钹的振动。钹用拾音器在抵接于钹的状态下被固定。钹用拾音器在由传感器对钹的振动进行检测之后,将与该检测结果相对应的电气信号输出至声源装置。
例如,专利文献1揭示了,利用橡胶制保护膜20将两面粘接有一对垫片(washer)22a、22b的压电元件28(传感器)覆盖的打击乐器用转换器30(钹用拾音器)的相关技术。而且,在所述打击乐器用转换器30与钹一起被轴50(杆(rod))插通的状态下,将螺帽42(紧固构件)螺合于所述轴50而进行紧固,借此,将钹及打击乐器用转换器30固定于轴5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323632号公报(图1、图4等)
然而,对所述以前打击乐器用转换器30而言,若利用螺帽42的紧固强,则一对垫片22a、22b会彼此靠近。因此,位于一对垫片22a、22b间的压电元件28被压缩,而会阻碍压电元件28振动。即,螺帽42的紧固力会影响压电元件28的检测结果。因此,存在着无法稳定地检测与对钹的击打相对应的振动的问题点。而且,若钹被强烈地击打而相对于轴50倾斜,则打击乐器用转换器30会对应于所述钹的倾斜而弯曲,一对垫片22a、22b之间的相隔尺寸发生变动。因此,粘接于一对垫片22a、22b的压电元件28发生变形。即,压电元件28会随着钹的倾斜而发生变形。因此,存在着压电元件28容易因钹被强烈击打而破损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点而成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稳定地检测与对于钹的击打相对应的振动,并可防止传感器的破损的钹用拾音器,及包括该钹用拾音器的支架。
根据第1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传感器安装部具有规定的刚性,并且第一抵接部的一面侧与第二抵接部的一面侧的相隔尺寸借由插设部而保持固定。因此,可防止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因紧固构件的紧固作用而彼此靠近。因此,可避免第一抵接部的一面侧或第二抵接部的一面侧所安装的传感器的振动因紧固构件的紧固作用而受到阻碍。即,可避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受到紧固构件的紧固力所产生的影响。因此,传感器可将与从钹传递的传感器安装部的振动相对应的检测结果予以输出。因此,存在着可稳定地检测与对于钹的击打相对应的振动进行的效果。
而且,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的相隔尺寸借由插设部而保持固定。因此,可防止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的相隔尺寸随着钹相对于杆的倾斜而发生变动。因此,可避免安装于第一抵接部的一面侧或第二抵接部的一面侧的传感器随着钹的倾斜而发生变形。因此,存在着可防止因钹被强烈击打所引起的传感器破损的效果。
根据第2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除了第1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所产生的效果之外,还存在以下的效果。传感器安装部配设在第一缓冲部及第二缓冲部之间,所述第一缓冲部及第二缓冲部包含弹性比传感器安装部的弹性高的材料。因此,在钹用拾音器与钹一起被杆插通的状态下,使紧固构件螺合且紧固于杆,借此,可将钹及钹用拾音器确实地固定于杆。
根据第3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除了第2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所产生的效果之外,还存在以下的效果。当钹用拾音器被杆插通时,将弹性比第二缓冲部的弹性更低的第一缓冲部配设在靠近钹的一侧。借此,可抑制从钹向传感器安装部传递的振动的衰减。此时,弹性比第一缓冲部的弹性高的第二缓冲部配设在靠近地面的一侧。因此,可易于使从地面经由杆而传递至第二缓冲部的振动衰减。
如此,当将钹用拾音器固定于杆时,将弹性比较低的第一缓冲部配设在靠近钹的一侧,且将弹性比较高的第二缓冲部配设在靠近地面的一侧。借此,可抑制从钹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的振动的衰减,且可使从地面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的振动减少。因此,可易于使与对于钹的击打相对应的振动正确地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
根据第4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除了第1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所产生的效果之外,还存在以下的效果。传感器安装部配设在第一缓冲部及把手部之间,第一缓冲部包含弹性比传感器安装部的弹性高的材料。因此,在与钹一起被杆插通的状态下,使把手部螺合且紧固于杆,借此,可将钹及钹用拾音器确实地固定于杆。
另外,在使第一抵接部抵接于钹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使把手部螺合且紧固于杆,据此,可使钹及钹用拾音器固定于杆。因此,与使用与钹用拾音器不同的紧固构件来将钹及钹用拾音器固定于杆的情况相比较,可简化将钹及钹用拾音器固定于杆的作业。
根据第5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除了第3或4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所产生的效果之外,还存在以下的效果。当钹用拾音器被杆插通时,使第一缓冲部抵接于钹,借此,可将安装于第一抵接部的传感器配设在更靠近钹的位置。因此,可易于检测从钹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的振动。
根据第6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除了第2~5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所产生的效果,还存在以下的效果。第一缓冲部与第二缓冲部或把手部粘接于传感器安装部。因此,可防止第一缓冲部及第二缓冲部或把手部相对于传感器安装部发生滑动。结果,可避免传感器安装部的振动被传感器检测,所述传感器安装部的振动是由第一缓冲部或第二缓冲部或者把手部相对于传感器安装部的滑动所产生。
而且,第一缓冲部的第一轴孔与第二缓冲部或把手部的第二轴孔的内壁面,位于比第一抵接部的第一插通孔与第二抵接部的第二插通孔的内壁面更靠内侧的位置。因此,在被杆插通的状态下,可使第一缓冲部的第一轴孔与第二缓冲部或把手部的第二轴孔的内壁面,比第一抵接部的第一插通孔及第二抵接部的第二插通孔的内壁面更靠近杆。借此,可防止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抵接于杆。因此,可防止因与杆抵接而产生的传感器安装部的振动被传感器检测。
根据第7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除了第2~6发明中任一个所述的钹用拾音器所产生的效果,还存在以下的效果。可使突设部插通于第一抵接部的第一插通孔或第二抵接部的第二插通孔,所述突设部突出地设置于第一缓冲部或第二缓冲部或者把手部中的至少一个部分。因此,在被杆插通的状态下,可使突设部插设在杆与第一抵接部的第一插通孔或第二抵接部的第二插通孔之间。借此,可确实防止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抵接于杆。因此,可防止因与杆抵接而产生的传感器安装部的振动被传感器检测。
根据第8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除了第2~7发明中任一个所述的钹用拾音器所产生的效果,还存在以下的效果。第一缓冲部包括球面状的钹抵接面,该球面状的钹抵接面形成于抵接于第一抵接部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因此,使钹抵接面抵接于钹,且固定于杆,据此可使钹被击打时与第一缓冲部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即使当钹被击打而倾斜时,也可使钹与第一缓冲部维持接触,从而将钹的振动确实地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而且,可将因与第一缓冲部发生接触而对钹原本的声响所产生的影响抑制至最小限度。另外,可抑制伴随钹的倾斜的第一缓冲部的变形。因此,可抑制第一缓冲部因所述变形而相对于传感器安装部发生滑动。因此,可避免传感器安装部的振动被传感器检测,所述传感器安装部的振动是由第一缓冲部相对于传感器安装部的滑动所产生。
根据第9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除了第1~8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所产生的效果,还存在以下的效果。由于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之间中空,因此可防止传感器的自由振动受到阻碍。因此,可易于使与对于钹的击打相对应的振动正确地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
第10发明所述的包括钹用拾音器的支架存在着,与第1~9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所述的钹用拾音器所产生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钹架的立体图。图1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钹架的正面图。
图2A是拾音器的正面图。图2B是从图2A的IIb方向观察所见的拾音器的底视图。
图3是图2A的III-III线上的拾音器的剖面图。
图4A是钹架的部分剖面图。图4B是钹倾斜的状态下的钹架的部分剖面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拾音器的剖面图。
图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钹架的部分剖面图。
图7A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拾音器的传感器安装部的剖面图。图7B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拾音器的传感器安装部的剖面图。图7C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拾音器的传感器安装部的正面图。图7D是图7C的VIId-VIId线上的传感器安装部的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1:钹架
2:伸缩管
3:脚部
4:支撑管
5:杆
5a:大径部
5b:小径部
5c:连设面
6、306:缓冲材料
7:紧固构件
8:垫片
10:钹
11:孔部
12:杯状部
20、420、520、620:传感器安装部
21:第一抵接部
21a:第一插通孔
22:第二抵接部
22a:第二插通孔
23、423、623:插设部
30、230、330:第一缓冲部
30a:第一轴孔
31:钹抵接面
40、240:第二缓冲部
40a:第二轴孔
41:垫片收纳部
41a:垫片抵接面
50:压电传感器
51:双面胶
52:电缆
100、200、300:拾音器
232:第一突设部
242:第二突设部
333:电缆引导部
333a:电缆通路
340:把手部
341:母螺纹孔
342:把手突设部
III-III、VIId-VIId:线
IIb:方向
L1、L2: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A、1B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钹架1的概略构成。再者,图1A中图示了从斜下方观察钹架1所见的状态。
如图1A及1B所示,钹架1是用以将钹10设置在演奏者期望的位置的支架。钹架1主要包括:伸缩管(pipe)2、脚部3、支撑管4以及杆5。伸缩管2能够伸缩。脚部3将所述伸缩管2支撑于地面。支撑管4支撑于伸缩管2。杆5支撑于所述支撑管4。
杆5是以能插通于孔部11(参照图4A、4B)的方式形成的棒状构件,所述孔部11(参照图4A、4B)穿设在钹10的中央。钹10是所谓的原声钹(acoustic cymbal)。钹10是在含毛毡(felt)的圆环状缓冲材料6抵接于上表面侧、拾音器100抵接于下表面侧的状态下被杆5插通。而且,在所述状态下,使有母螺纹的紧固构件7螺合且紧固于杆5的前端部分的外周面上旋刻的公螺纹。借此,钹10、缓冲材料6及拾音器100固定于杆5。
接着,参照图2A、2B至图4A、4B来说明拾音器100的详细构成。再者,图2A及2B中省略了电缆(cable)52的图示。另外,图4A及4B图示了沿着杆5的轴方向的剖面。
拾音器100是用于检测出钹10被击打,并将与对于所述钹10的击打相对应的电气信号输出至声源装置(未图示)的装置。如图2A及2B所示,拾音器100包括:传感器安装部20、第一缓冲部30及第二缓冲部40。传感器安装部20形成为圆筒状。第一缓冲部30安装于传感器安装部20的一侧(图2A的上侧),且形成为圆筒状。第二缓冲部40安装于传感器安装部20的另一侧(图2A的下侧),且形成为圆筒状。此处,传感器安装部20、第一缓冲部30及第二缓冲部40配设在相同的轴上。
传感器安装部20是含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ABS)树脂的构件。如图3所示,传感器安装部20包括第一抵接部21、第二抵接部22及插设部23。第一抵接部21形成圆环状。第二抵接部22与第一抵接部21相向配设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21相隔的位置,且形成圆环状。插设部23插设在第一抵接部21及第二抵接部22之间。再者,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安装部20含ABS树脂,但也可包含具有规定刚性的合成树脂或者铁或青铜等金属。
第一抵接部21是上表面(图3的上侧的面)被第一缓冲部30抵接的部位。第一抵接部21包括第一插通孔21a,其是沿着第一抵接部21的厚度方向(图3的上下方向)贯通地形成。第一插通孔21a是以能够由杆5(参照图4A)插通的方式而形成的孔,且形成在第一抵接部21的中心部分。
第二抵接部22是下表面(图3的下侧的面)被第二缓冲部40抵接的部位。第二抵接部22包括第二插通孔22a,其是沿着第二抵接部22的厚度方向(图3的上下方向)贯通地形成。第二插通孔22a是以能够由杆5插通的方式而形成的孔,且形成在第二抵接部22的中心部分。再者,第一抵接部21及第二抵接部22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形状。而且,第一抵接部21的第一插通孔21a与第二抵接部22的第二插通孔22a配设在相同的轴上。
插设部23是圆筒状的部位,其使第一抵接部21及第二抵接部22的相隔尺寸保持固定。第一抵接部21的下表面侧(图3的下侧)的整个外周缘与第二抵接部22的上表面侧(图3的上侧)的整个外周缘由插设部23连结。借此,即使当朝向使第一抵接部21及第二抵接部22彼此靠近的方向的力作用时,也可使第一抵接部21与第二抵接部22的相隔尺寸保持固定。
圆环状的压电传感器50借双面胶51而粘接于第一抵接部21的下表面。压电传感器50是根据从传感器安装部20传递的振动,将电气信号输出至声源装置(未图示)的传感器。连接于声源装置的电缆52的一端安装于压电传感器50。电缆52插通在贯通地形成于插设部23的孔(未图示)中,另一端配设在传感器安装部20的外部。借此,可将电缆52的另一端连接于声源装置。再者,压电传感器50的内径设定得大于第一抵接部21的第一插通孔21a的内径。而且,压电传感器50配设在与第一抵接部21相同的轴上。另外,由于压电传感器50形成为圆环状,因此,无论钹10(参照图4A)的击打位置如何,均可稳定地检测钹10的振动。
而且,传感器安装部20的内部中空,即第一抵接部21、第二抵接部22及插设部23所包围的区域中空。此外,传感器安装部20的内部仅收纳有压电传感器50及双面胶51。因此,可避免配设在压电传感器50与第二抵接部22之间的构件阻碍压电传感器50振动。
再者,在将压电传感器50粘接于第一抵接部21之后,将第一抵接部21、第二抵接部22及插设部23彼此接合,借此形成传感器安装部20。另外,也可在先将第一抵接部21与插设部23接合的状态下,将压电传感器50粘接于第一抵接部21,然后,将插设部23与第二抵接部22接合。
第一缓冲部30是在拾音器100被杆5(参照图4A)插通时,插设在钹10与传感器安装部20间的构件。第一缓冲部30包含弹性比传感器安装部20高且质地较硬的弹性材料。再者,使用于第一缓冲部30的弹性材料可例示硬度为80度(JIS K6253A型)的合成橡胶等。第一缓冲部30包括第一轴孔30a与钹抵接面31。沿着第一缓冲部30的厚度方向(图3的上下方向)贯通地形成第一轴孔30a。钹抵接面31构成第一缓冲部30的上表面。
第一轴孔30a是以能够由杆5插通的方式而形成的孔。第一缓冲部30是在第一轴孔30a配设在与传感器安装部20的第一抵接部21中所形成的第一插通孔21a相同的轴上的状态下,粘接于第一抵接部21的上表面。
钹抵接面31是在拾音器100被杆5插通时,用以抵接于钹10(参照图4A)的部位,且形成为球面状。再者,钹抵接面31位在钹10的中央部分,且曲率半径被设定得小于杯状部12(参照图4A)的曲率半径,该杯状部12(参照图4A)被设置成从下表面侧向上表面侧呈球面状凹陷。借此,当使钹10抵接于钹抵接面31时,可使两者的接触面积减小。
第二缓冲部40是在拾音器100被杆5插通时,插设在垫片8(参照图4A)与传感器安装部20之间的构件,包含弹性比第一缓冲部30高的弹性材料。再者,使用于第二缓冲部40的弹性材料可例示硬度为60度(JISK6253A型)的合成橡胶、或密度0.25g/cm3的毛毡等。第二缓冲部40包括沿着第二缓冲部40的厚度方向(图3的上下方向)贯通地形成的第二轴孔40a,与凹陷地设置于第二缓冲部40的下表面侧的垫片收纳部41。
第二轴孔40a是以能够由杆5插通的方式而形成的孔。第二缓冲部40是在第二轴孔40a配设在与传感器安装部20的第二抵接部22中所形成的第二插通孔22a相同的轴上的状态下,粘接于第二抵接部22的下表面。
垫片收纳部41是在拾音器100被杆5插通时收纳垫片8的部位。垫片收纳部41包括平坦面状的垫片抵接面41a构成其底面。
此处,第一缓冲部30的第一轴孔30a的内径及第二缓冲部40的第二轴孔40a的内径设为尺寸L1,第一抵接部21的第一插通孔21a的内径及第二抵接部22的第二插通孔22a的内径设为尺寸L2,且L1<L2。借此,第一缓冲部30的第一轴孔30a与第二缓冲部40的第二轴孔40a的内壁面,位于比第一抵接部21的第一插通孔21a与第二抵接部22的第二插通孔22a的内壁面更靠内侧的位置。
再者,可将尺寸L1设定得大于杆5的外径,也可设定得小于杆5的外径,借此,以能够将杆5压入至第一轴孔30a及第二轴孔40a的方式而设定尺寸L1。尺寸L1设定得大于杆5的外径的情况下,当拾音器100被杆5插通时,可容易避免第一轴孔30a及第二轴孔40a的内壁面与杆5抵接。因此,可抑制第一轴孔30a及第二轴孔40a的内壁面的损耗。另一方面,当尺寸L1设定得小于杆5的外径,以能够压入至杆5的方式而设定尺寸L1时,使拾音器100被杆5插通,借此,可利用第一轴孔30a及第二轴孔40a的内壁面来把持住杆5的外周面。因此,可将拾音器100牢固地固定于杆5。
如图4A所示,杆5包括:大径部5a、小径部5b及连设面5c。大径部5a构成杆5的下方部分,并支撑于支撑管4(参照图1A、1B)。小径部5b构成杆5的上方部分,且其直径形成得小于大径部5a的直径。连设面5c连设着所述大径部5a及小径部5b,且是与杆5的轴方向(图4A的上下方向)垂直地形成。另外,小径部5b的前端部分(图4A的上方部分)的外周面上旋刻有公螺纹,该公螺纹能够由紧固构件7上旋刻的母螺纹螺合。
垫片8是含金属材料的圆环状零件,其内径设定得小于杆5的大径部5a的外径,且大于小径部5b的外径。因此,从杆5的小径部5b的前端将垫片8予以插通,借此,垫片8抵接于杆5的连设面5c,且卡止于杆5。
拾音器100在使第二缓冲部40的垫片收纳部41与被杆5插通的垫片8相向的状态下,被杆5插通。再者,此时对第二缓冲部40的垫片收纳部41的形成位置进行确认,即可容易地判断出拾音器100被杆5插通时的朝向。
拾音器100被杆5插通之后,垫片8收纳于垫片收纳部41,且抵接于垫片抵接面41a。此时由于垫片抵接面41a形成为平坦面状,因此拾音器100可容易地维持水平的状态。因此,可在使钹用拾音器呈水平的状态下,容易地固定拾音器100,而可简化将拾音器100固定于杆5的作业。
在拾音器100被杆5插通之后,使杆5插通于钹10的孔部11。借此,可使第一缓冲部30的钹抵接面31抵接于钹10。而且,在钹10被杆5插通之后,缓冲材料6被杆5插通,最后将紧固构件7螺合于杆5而进行紧固。结果,钹10及拾音器100被固定于杆5。
此时,拾音器100的弹性比第一缓冲部30高的第二缓冲部40配设在靠近地面的一侧,因此可容易地使从地面经由杆5及垫片8而传递至第二缓冲部40的振动衰减。借此可使从地面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20的振动减少,而可抑制从地面向传感器安装部20传递的振动被压电传感器50检测。
另外,传感器安装部20配设在第一缓冲部30与第二缓冲部40之间,第一缓冲部30的弹性高于传感器安装部20,第二缓冲部40的弹性高于所述第一缓冲部30。因此,可借由紧固构件7的紧固力使第一缓冲部30及第二缓冲部40弹性变形。因此,可利用第一缓冲部30及第二缓冲部40的弹性恢复力来将钹10及拾音器100确实地固定于杆5。借此,可防止安装于传感器安装部20的传感器50检测出钹10或杆5与拾音器100的滑动声。
此处,传感器安装部20因含ABS树脂而有规定的刚性,第一抵接部21与第二抵接部22的相隔尺寸借插设部23保持固定。因此,可防止第一抵接部21与第二抵接部22因紧固构件7的紧固作用而彼此靠近。因此,可避免第一抵接部21下表面侧安装的压电传感器50的振动因紧固构件7的紧固作用而受阻,而可避免压电传感器50的检测结果受到紧固构件7的紧固力影响。因此,压电传感器50可将与从钹10传递的传感器安装部20的振动相对应的检测结果予以输出,而可稳定地检测与对于钹10的击打相对应的振动。另外,由演奏者对紧固构件7的紧固状态进行调整,即可根据演奏者的喜好来对演奏时的钹10的音质或摇晃状态等进行设定。
另外,第一缓冲部30及第二缓冲部40粘接于传感器安装部20的第一抵接部21或第二抵接部22,且第一缓冲部30的第一轴孔30a与第二缓冲部40的第二轴孔40a的内壁面位于比第一抵接部21的第一插通孔21a与第二抵接部22的第二插通孔22a的内壁面更靠内侧的位置。借此,可使第一轴孔30a与第二轴孔40a的内壁面比第一插通孔21a及第二插通孔22a的内壁面更靠近杆5。因此,当杆5相对于拾音器100在圆周方向上相对移动时,可使第一缓冲部30或第二缓冲部40抵接于杆5,而可防止第一抵接部21及第二抵接部22抵接于杆5。因此,可防止因与杆5抵接而产生的传感器安装部20的振动被压电传感器50检测出来。
而且,由于压电传感器50的内径设定得大于第一抵接部21的第一插通孔21a的内径,因此可防止压电传感器50抵接于杆5。
另一方面,位于钹10下表面侧的拾音器100的第一缓冲部30的钹抵接面31形成为球面状,而抵接于钹10,借此可减小钹10与钹抵接面31的接触面积。因此,即使当钹10被击打而倾斜时,也可使其与第一缓冲部30维持接触,从而将其振动确实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20。此外,可将因与第一缓冲部30接触而对钹10原本的声响产生的影响抑制至最小限度。另外,可抑制因钹10被击打而倾斜所引起的第一缓冲部30的弹性变形,因此可抑制由第一缓冲部30弹性变形所产生的第一缓冲部30相对于传感器安装部20的滑动。而且,第一缓冲部30及第二缓冲部40粘接于传感器安装部20的第一抵接部21或第二抵接部22,借此可防止第一缓冲部30及第二缓冲部40相对于传感器安装部20发生滑动。因此,可避免传感器安装部20的振动被压电传感器50检测出来,所述传感器安装部20的振动是由第一缓冲部30与第二缓冲部40相对于传感器安装部20的滑动所产生的。
另外,第一缓冲部30包含弹性比第二缓冲部40低且质地较硬的弹性材料,借此可防止从钹10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20的振动因第一缓冲部30而衰减,因此易于使与对于钹10的击打相对应的振动正确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20。
而且,靠近钹10地配设传感器安装部20的抵接于第一缓冲部30的第一抵接部21,且压电传感器50安装于第一抵接部21。因此,与将压电传感器50安装于第二抵接部22的情况相较,可将压电传感器50配设在靠近钹10的位置。借此,可易于使压电传感器50确实地对从钹10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20的振动进行检测。
另外,第一抵接部21与第二抵接部22的相隔尺寸借插设部23保持固定,借此可防止第一抵接部21与第二抵接部22的相隔尺寸随着被击打的钹10的倾斜而变动。因此,可避免安装于第一抵接部21下表面侧的压电传感器50随着被击打的钹10的倾斜而变形。结果,可防止因钹10被强烈击打所引起的压电传感器50的破损。而且,由于传感器安装部20的内部中空,因此可确保用以使压电传感器50自由振动的区域。因此,可易于使与对于钹10的击打相对应的振动正确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20。
接着,参照图5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说明了第一缓冲部30的第一轴孔30a与第二缓冲部40的第二轴孔40a的内壁面位于比第一抵接部21的第一插通孔21a与第二抵接部22的第二插通孔22a的内壁面更靠内侧的位置,借此防止第一抵接部21及第二抵接部22抵接于杆5的情况。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部230及第二缓冲部240包括第一突设部232或第二突设部242,借此防止第一抵接部21及第二抵接部22抵接于杆5。再者,对于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的符号,且将该部分的说明省略。图5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
如图5所示,拾音器200主要包括:传感器安装部20、抵接于传感器安装部20的第一抵接部21的上表面的第一缓冲部230,以及抵接于传感器安装部20的第二抵接部22的下表面的第二缓冲部240。
第一缓冲部230是在拾音器200被杆5(参照图4A)插通时插设在钹10(参照图4A)与传感器安装部20间的构件,包含弹性比传感器安装部20高且质地较硬的弹性材料。第一缓冲部230包括:第一轴孔30a、钹抵接面31及第一突设部232。第一突设部232是从第一缓冲部230的下表面侧(图5下侧)的第一轴孔30a的周缘部分向下方突出地设置。
第一突设部232是圆筒状的部位,用以防止传感器安装部20的第一抵接部21抵接于杆5。第一突设部232的外径设定得小于第一抵接部21的第一插通孔21a的内径,且第一突设部232的内周壁是呈与第一轴孔30a的内周壁成为一个面的形状而连设。另外,从第一缓冲部230的下表面算起的第一突设部232的突设高度,被设定为比传感器安装部20的第一抵接部21的厚度尺寸(图5中上下方向的尺寸)大的尺寸。因此,借由使第一缓冲部230的下表面抵接于相同的轴上所配设的第一抵接部21的上表面,可使第一突设部232插通至第一插通孔21a的内部。
第二缓冲部240是在拾音器200被杆5插通时插设在垫片8(参照图4A)与传感器安装部20间的构件,包含弹性比第一缓冲部230高的弹性材料。第二缓冲部240包括:第二轴孔40a、垫片收纳部41及第二突设部242。第二突设部242是从第二缓冲部240的上表面侧(图5的上侧)的第二轴孔40a的周缘部分向上方突出地设置。
第二突设部242是圆筒状的部位,用以防止传感器安装部20的第二抵接部22抵接于杆5。第二突设部242的外径设定得小于第二抵接部22的第二插通孔22a的内径,且第二突设部242的内周壁是呈与第二轴孔40a的内周壁成为一个面的形状而连设。另外,从第二缓冲部240的上表面算起的第二突设部242的突设高度被设定为比传感器安装部20的第二抵接部22的厚度尺寸(图5中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的尺寸。因此,借由使第二缓冲部240的上表面抵接于相同的轴上所配设的第二抵接部22的下表面,可使第二突设部242插通至第二插通孔22a的内部。
因此,在拾音器200被杆5插通的状态下,可使第一缓冲部230的第一突设部232及第二缓冲部240的第二突设部242插设在杆5与第一抵接部21的第一插通孔21a或第二抵接部22的第二插通孔22a之间。借此,即使当杆5相对于拾音器200而在圆周方向上相对移动时,也可使第一突设部232及第二突设部242抵接于杆5。借此,可防止第一抵接部21及第二抵接部22抵接于杆5。因此,可防止因与杆5抵接而产生的传感器安装部20的振动被压电传感器50检测出来。
再者,也可将第一突设部232及第二突设部242的外径设得大于第一抵接部21的第一插通孔21a及第二抵接部22的第二插通孔22a的内径,将第一突设部232及第二突设部242压入至第一插通孔21a及第二插通孔22a。借此,可抑制第一缓冲部230及第二缓冲部240相对于传感器安装部20的滑动。另外,在此情况下,由于可无需将第一缓冲部230及第二缓冲部240粘接于传感器安装部20,因此,可削减拾音器200的制造成本。
接着,参照图6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说明了拾音器100抵接于钹10的下表面的情况。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拾音器300抵接于钹10的上表面。再者,对与前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的符号,且将该部分的说明予以省略。图6图示了沿着杆5的轴方向的剖面。
如图6所示,拾音器300包括:传感器安装部20、第一缓冲部330及把手部340。第一缓冲部330抵接于传感器安装部20的第一抵接部21。把手部340抵接于传感器安装部20的第二抵接部22。
第一缓冲部330是在拾音器300被杆5插通时插设在钹10与传感器安装部20间的构件,包含弹性比传感器安装部20高且质地较硬的弹性材料。第一缓冲部330包括:第一轴孔30a、钹抵接面31、第一突设部232及电缆引导部333。电缆引导部333是从钹抵接面31的第一轴孔30a的周缘部分向下方(图6下侧)突出地设置。电缆引导部333是圆筒状的部位,将安装于压电传感器50的电缆52的另一端向传感器安装部20的外部引导。
另外,在第一缓冲部330中,电缆通路333a从第一突设部232的突设前端形成至电缆引导部333的突设前端,该电缆通路333a是沿着第一轴孔30a的轴方向贯通地形成的电缆通路。电缆52插通于所述电缆通路333a。借此,传感器安装部20的内部与外部借由电缆通路333a而连通。因此,可将电缆52的另一端配设在传感器安装部20的外部。
而且,电缆引导部333的外径设定得小于钹10的孔部11的内径及缓冲材料306的内周壁的内径。缓冲材料306包含毛毡,且形成为能够由杆5插通的圆环状。此外,电缆引导部333的内周壁是呈与第一轴孔30a的内周壁成为一个面的形状而连设。另外,从钹抵接面31算起的电缆引导部333的突设高度被设为比钹10的厚度尺寸(图6中上下方向的尺寸)大的尺寸。
把手部340是用以将拾音器300紧紧固定于杆5的构件,包含ABS树脂,且包括:母螺纹孔341与把手突设部342。母螺纹孔341是沿着把手部340厚度方向(图6的上下方向)贯通地形成。把手突设部342是从把手部340下表面侧(图6下侧)的母螺纹孔341的周缘部分向下方突出地设置。
母螺纹孔341是螺合于旋刻于杆5的外周面的公螺纹的部位。在母螺纹孔341的内周壁上旋刻有母螺纹,该母螺纹能够螺合于杆5的公螺纹。
把手突设部342是圆筒状的部位,防止传感器安装部20的第二抵接部22抵接于杆5。把手突设部342的外径设定得小于第二抵接部22的第二插通孔22a的内径,且其内周壁连设于母螺纹孔341的内周壁。另外,从把手部340的下表面算起的把手突设部342的突设高度被设为比传感器安装部20的第二抵接部22的厚度尺寸(图6中上下方向的尺寸)大的尺寸。
因此,在拾音器300被杆5插通的状态下,可使把手部340的把手突设部342插设在杆5与第二抵接部22的第二插通孔22a之间。借此,当杆5相对于拾音器300而在圆周方向上相对移动时,可使把手突设部342抵接于杆5,而可防止第二抵接22抵接于杆5。因此,可防止因与杆5抵接而产生的传感器安装部20的振动被压电传感器50检测出来。
钹10被杆5插通之后,在使第一缓冲部330的钹抵接面31与钹10的上表面相向的状态下,拾音器300被杆5插通。而且,将把手部340的母螺纹孔341上所旋刻的母螺纹螺合且紧固于杆5的公螺纹。结果,可将缓冲材料306、钹10及拾音器300固定于杆5。
因此,与使用与拾音器300不同的紧固构件来将钹10及拾音器300固定于杆5的情况相比较,可简化将钹10及拾音器300固定于杆5的作业。
另外,将电缆52插通于第一缓冲部330的电缆引导部333,借此可防止因与钹10抵接或因把手部340的紧固力而引起的电缆52的损伤。
接着,参照图7A来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说明了传感器安装部20的插设部23将第一抵接部21下表面侧的外周缘与第二抵接部22上表面侧的外周缘予以连结的情况。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安装部420的插设部423将第一抵接部21下表面侧的第一插通孔21a的周缘部分与第二抵接部22上表面侧的第二插通孔22a的周缘部分予以连结。再者,对与前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的符号,且将该部分的说明省略。图7A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
如图7A所示,传感器安装部420包括:第一抵接部21、第二抵接部22及插设部423。插设部423将第一抵接部21下表面侧(图7A的下侧)的第一插通孔21a的周缘部分与第二抵接部22上表面侧(图7A的上侧)的第二插通孔22a的周缘部分予以连结。
插设部423是圆筒状的部位,使第一抵接部21与第二抵接部22的相隔尺寸保持固定。插设部423的内壁面是呈与第一抵接部21的第一插通孔21a及第二抵接部22的第二插通孔22a的内壁面成为一个面的形状而连设。可借由插设部423来防止第一抵接部21与第二抵接部22彼此靠近,因此可使第一抵接部21与第二抵接部22的相隔尺寸保持固定。
接着,参照图7B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说明了传感器安装部20的插设部23将第一抵接部21下表面侧的外周缘与第二抵接部22上表面侧的外周缘予以连结的情况。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安装部520的插设部23将第一抵接部21下表面侧的外周缘与第二抵接部22上表面侧的外周缘予以连结。而且,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插设部423将第一抵接部21下表面侧的第一插通孔21a的周缘部分与第二抵接部22上表面侧的第二插通孔22a的周缘部分予以连结。再者,对与前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符号,且将该部分的说明省略。图7B对应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
如图7B所示,传感器安装部520包括:第一抵接部21、第二抵接部22、插设部23及插设部423。因此,可借由插设部23、423来防止第一抵接部21与第二抵接部22彼此靠近,因此可使第一抵接部21与第二抵接部22的相隔尺寸保持固定。
另外,传感器安装部520的内部密闭,即第一抵接部21、第二抵接部22、插设部23、及插设部423所包围的区域密闭,因此可防止灰尘附着于传感器安装部520的内部所安装的压电传感器50(参照图3),并可防止来自传感器安装部520外部的对于压电传感器50的接触。因此,可使压电传感器50不易受损。
而且,传感器安装部520包括:连结第一抵接部21的外周缘与第二抵接部22的外周缘的插设部23,以及连结着第一插通孔21a的周缘部分及第二插通孔22a的周缘部分的插设部423,借此可牢固地支撑第一抵接部21与第二抵接部22。
接着,参照图7C及7D说明第六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说明了传感器安装部20的插设部23将第一抵接部21下表面侧的整个外周缘与第二抵接部22上表面侧的整个外周缘予以连结的情况。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安装部620的多个插设部623将第一抵接部21下表面侧的外周缘的一部分与第二抵接部22上表面侧的外周缘的一部分予以连结。再者,对与前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符号,且将该部分的说明省略。
如图7C及图7D所示,传感器安装部620包括第一抵接部21、第二抵接部22,及插设在第一抵接部21及第二抵接部22之间的插设部623。
插设部623是弯曲板状的部位,使第一抵接部21及第二抵接部22的相隔尺寸保持固定。以圆周方向的等间隔而设有四个插设部623,将第一抵接部21下表面侧(图7C下侧)的外周缘的一部分与第二抵接部22上表面侧(图7C上侧)的外周缘的一部分连结。因此,即使当朝向使第一抵接部21及第二抵接部22彼此靠近的方向的力作用时,也可使第一抵接部21的下表面与第二抵接部22的上表面的相隔尺寸保持固定。另外,多个插设部623将第一抵接部21下表面侧的外周缘的一部分与第二抵接部22上表面侧的外周缘的一部分连结。因此,与将第一抵接部21下表面侧的整个外周缘与第二抵接部22上表面侧的整个外周缘连结的情况相较,可抑制传感器安装部620的材料成本。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可容易地推知本发明完全不限于所前述各实施方式,且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良变形。
例如,虽然前述各实施方式说明了压电传感器50形成为圆环状的情况,但本发明不一定限于所述情况。也可使用膜状或圆盘状的压电传感器。另外,也可使用电磁感应型的传感器或静电容量型的传感器来代替压电传感器50。
虽然前述各实施方式说明了将拾音器100、200、300用作对所谓的原声钹即钹10的振动进行检测的装置的情况,但本发明不一定限于所述情况。拾音器100、200、300也可用于所谓的电子钹。具体而言,也可将拾音器100、200、300用作检测演奏者所击打的击打体的振动的触发传感器(trigger sensor)。
虽然前述各实施方式说明了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的第一抵接部21及第二抵接部22、第一缓冲部30、230、330、第二缓冲部40、240、缓冲材料6、306以及垫片8形成为圆环状的情况,但本发明不一定限于所述情况。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的第一抵接部21及第二抵接部22、第一缓冲部30、230、330、第二缓冲部40、240、缓冲材料6、306以及垫片8也可大致形成为C字状。借此,当将拾音器100、200、300、缓冲材料6、306以及垫片8安装于杆5时,可从与杆5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来安装拾音器100、200、300、缓冲材料6、306以及垫片8。因此,可在钹10被杆插通的状态下,将拾音器100、200、300、缓冲材料6、306以及垫片8安装于杆5或从杆5上卸下,所以可简化将所述构件安装于杆5的作业。
虽然前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说明了第二缓冲部40、240包括垫片收纳部41的情况,但本发明不一定限于所述情况,也可将垫片收纳部41省略,借此可简化第二缓冲部40、240的形状,从而削减第二缓冲部40、240的制造成本。在此情况下,也可在拾音器100、200上形成标记,该标记用以对上下方向进行区分。借此,可在使拾音器100、200的上下方向的朝向朝着正确方向的状态下,使杆5插通于拾音器100、200。
另外,也可与第二缓冲部40、240成一体地,将ABS树脂等质地比第二缓冲部40、240坚硬的构件设置于第二缓冲部40、240的下表面侧(与第二抵接部22相向的面的相反侧)。借此,当将拾音器100、200固定于杆5时,可无需另外准备垫片8且使杆5插通于垫片8的作业,因此可简化将拾音器100、200固定于杆5的作业。
而且,虽然前述各实施方式说明了压电传感器50安装于与钹10靠近地配设的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的第一抵接部21下侧的情况,但本发明不一定限于所述情况。也可将压电传感器50安装于第二抵接部22的上侧。借此,在固定于杆的状态下,可形成使压电传感器50载置于第二抵接部22的上表面的状态,因此,可防止粘接于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的压电传感器50易于因重力而从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上剥落。
虽然前述各实施方式说明了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的内部中空的情况,但本发明不一定限于所述情况。也可将棉花或海绵等收纳在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的内部。借此,可允许压电传感器50振动,且可使钹10被击打后所残存的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的振动提早结束。另外,也可将丁基橡胶等振动吸收构件安装于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的内部即第二抵接部22的上表面侧,借此可使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的振动提早结束。
虽然前述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对固定于杆5的一块钹10的振动进行检测的情况,但本发明不一定限于所述情况。也可将本发明适用于脚踏双面钹(hi-hat cymbal)。再者,在脚踏双面钹的情况下,使拾音器100、200、300的第一缓冲部30、230、330的钹抵接面31抵接于上侧的钹,借此,可对因脚踏双面钹被击打而引起的振动进行检测。
虽然前述各实施方式说明了第一抵接部21的第一插通孔21a、第二抵接部22的第二插通孔22a、第一缓冲部30、230、330的第一轴孔30a及第二缓冲部40、240的第二轴孔40a为圆形的情况,但本发明不一定限于所述情况。所述构件也可为多边形状等。
虽然前述各实施方式说明了第一缓冲部30、230、330及第二缓冲部40、240包含弹性材料的情况,但本发明不一定限于所述情况。第一缓冲部及第二缓冲部也可包含毛毡。在第二缓冲部包含毛毡的情况下,可易于使从地面经由杆而传递至第二缓冲部的振动衰减。因此,可抑制从地面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的振动。另外,在第一缓冲部包含毛毡的情况下,毛毡因紧固构件7或把手部340的紧固作用而被压缩,借此,可使第一缓冲部的质地坚硬。因此,可抑制从钹10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的振动的衰减。
而且,当利用弹性材料来构成第一缓冲部,且利用毛毡来构成第二缓冲部时,可易于使从地面经由杆5及垫片8而传递至第二缓冲部的振动衰减。此外,可抑制从钹10传递至第一缓冲部的振动的衰减。因此,可使从地面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的振动减少,且可抑制从钹10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的振动的衰减。因此,可易于使与对于钹10的击打相对应的振动正确地传递至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
虽然前述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说明了第一缓冲部230、330及第二缓冲部240或把手部340分别包括第一突设部232及第二突设部242或把手突设部342的情况,但本发明不一定限于所述情况。第一缓冲部230、330或第二缓冲部240或者把手部340中的任一个部分也可包括第一突设部232或第二突设部242或者把手突设部342,将第一缓冲部230、330或第二缓冲部240或者把手部340中的任一个部分的另一个第一突设部232或第二突设部242或者把手突设部342予以省略。借此,可简化第一缓冲部230、330或第二缓冲部240或者把手部340的形状,从而抑制制造成本。
再者,在前述情况下,第一缓冲部230、330或第二缓冲部240或者把手部340中的任一个部分所形成的第一突设部232或第二突设部242或者把手突设部342优选在插通于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的第一插通孔21a或第二插通孔22a的状态下,插设在杆5与第一插通孔21a及第二插通孔22a的内壁面之间。借此,可确实地防止杆5抵接于传感器安装部20、420、520、620。
虽然第三实施方式说明了拾音器300包括把手部340的情况,但本发明不一定限于所述情况。拾音器也可包括第二缓冲部40来代替把手部340,且也可借由垫片8与紧固构件7来将拾音器、钹10及缓冲材料306固定于杆5。

Claims (18)

1.一种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对所述钹的振动进行检测,所述钹的中心穿设有可被棒状的杆插通的孔部;以及
传感器安装部,安装着所述传感器,并且具有规定的刚性,
所述钹用拾音器通过钹抵接面而抵接于所述钹,所述钹抵接面位於所述钹的中央部份,
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包括第一抵接部,具有能够由所述杆插通的第一插通孔;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一面侧相向地配设,且具有能够由插通于所述第一插通孔的所述杆插通的第二插通孔;以及插设部,插设在所述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之间,借此,使所述第一抵接部的一面侧及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一面侧相向的所述第二抵接部的一面侧的相隔尺寸保持固定,
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一面侧或所述第二抵接部的一面侧,并且
在所述钹及所述钹用拾音器被所述杆插通的状态下,所述钹用拾音器抵接于所述钹,且与所述钹一起被固定,借此检测所述钹的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缓冲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另一面侧,且包含弹性比所述传感器安装部的弹性高的材料;以及
第二缓冲部,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另一面侧,且包含弹性比所述传感器安装部的弹性高的材料,
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轴孔,该第一轴孔能够由插通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第一插通孔的所述杆插通,
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第二轴孔,该第二轴孔能够由插通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第二插通孔的所述杆插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冲部包含弹性材料,并且所述第二缓冲部包含弹性比所述第一缓冲部的弹性高的弹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缓冲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另一面侧,且包含弹性比所述传感器安装部的弹性高的材料;以及
把手部,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另一面侧,
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轴孔,该第一轴孔能够由插通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第一插通孔的所述杆插通,
所述把手部包括旋刻有母螺纹的第二轴孔,所述母螺纹能够螺合于插通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第二插通孔的所述杆上所旋刻的公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一面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冲部与所述第二缓冲部粘接于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并且所述第一缓冲部的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缓冲部的第二轴孔的内壁面,位于比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第一插通孔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第二插通孔的内壁面更靠内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冲部与所述把手部粘接于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并且所述第一缓冲部的第一轴孔与所述把手部的第二轴孔的内壁面,位于比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第一插通孔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第二插通孔的内壁面更靠内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冲部或所述第二缓冲部中的至少一个部分包括突出地设置于如下的面的突设部,所述面为所述第一缓冲部或所述第二缓冲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部或所述第二抵接部的面,
将所述突设部的外形形成得小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第一插通孔及所述第二抵接部的第二插通孔,借此,以能够插通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第一插通孔及所述第二抵接部的第二插通孔的方式而形成所述突设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冲部或所述把手部中的至少一个部分包括突出地设置于如下的面的突设部,所述面为第一缓冲部或所述把手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部或所述第二抵接部的面,
将所述突设部的外形形成得小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第一插通孔及所述第二抵接部的第二插通孔,借此,以能够插通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第一插通孔及所述第二抵接部的第二插通孔的方式而形成所述突设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球面状的所述钹抵接面,该球面状的钹抵接面形成于所述第一抵接部所抵接的面的相反侧的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中空。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中空。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中空。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中空。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中空。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中空。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钹用拾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中空。
18.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钹用拾音器;以及
棒状的杆,以能够插通于所述钹用拾音器的方式而形成。
CN201210316921.XA 2011-11-21 2012-08-30 钹用拾音器及包括该钹用拾音器的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71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53765 2011-11-21
JP2011253765A JP5897880B2 (ja) 2011-11-21 2011-11-21 シンバル用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スタン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7111A CN103137111A (zh) 2013-06-05
CN103137111B true CN103137111B (zh) 2017-07-14

Family

ID=4842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692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7111B (zh) 2011-11-21 2012-08-30 钹用拾音器及包括该钹用拾音器的支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54318B2 (zh)
JP (1) JP5897880B2 (zh)
CN (1) CN1031371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29378B2 (en) * 2010-09-15 2014-05-20 Avedis Zildjian Co. Non-contact cymbal pickup using multiple microphones
US8946536B2 (en) * 2010-11-16 2015-02-03 Field Electronic Drums, Llc Electronic cymbal assembly with modular self-dampening triggering system
US8742244B2 (en) * 2011-08-31 2014-06-03 Inmusic Brands, Inc. Electronic hi-hat cymbal controller
JP5897880B2 (ja) * 2011-11-21 2016-04-06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シンバル用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スタンド
JP5912483B2 (ja) * 2011-12-13 2016-04-27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楽音制御装置
US8889977B1 (en) * 2012-12-20 2014-11-18 David Rowland Gage Electrical pickup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JP2015121728A (ja) * 2013-12-25 2015-07-02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シンバル
JP5993885B2 (ja) * 2014-02-27 2016-09-14 星野楽器株式会社 楽器用ティルター及びシンバルスタンド
US9263012B2 (en) * 2014-03-18 2016-02-16 Avedis Zildjian Co. Cymbal striking surface
JP6446839B2 (ja) * 2014-06-02 2019-01-09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シンバルワッシャ
US10096309B2 (en) 2015-01-05 2018-10-09 Rare Earth Dynamics, Inc. Magnetically secured instrument trigger
US10079008B2 (en) 2016-01-05 2018-09-18 Rare Earth Dynamics, Inc. Magnetically secured cymbal trigger and choke assembly
US9761215B2 (en) 2015-11-03 2017-09-12 Avedis Zildjian Co. Techniques for magnetically mounting a transducer to a cymbal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JP6454662B2 (ja) * 2016-07-04 2019-01-16 星野楽器株式会社 シンバル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ハイハットスタンド
US10854179B2 (en) 2016-11-01 2020-12-01 Mizuho MIYAJIMA Cymbal support and method for using cymbal support
WO2018090798A1 (en) * 2016-11-17 2018-05-24 Sun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user performance of keyboard instrument
CN108281128B (zh) * 2016-11-17 2021-05-07 森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记录键盘乐器用户表现的方法及系统
JP6210424B1 (ja) * 2017-03-21 2017-10-11 Atv株式会社 電子シンバル
US10262636B2 (en) 2017-06-02 2019-04-16 Avedis Zildjian Co. Techniques for magnetically mounting a percussion instrument to a cymbal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JP6622783B2 (ja) * 2017-12-07 2019-12-18 株式会社コルグ ハイハットシンバル音生成装置、ハイハットシンバル音生成方法、ハイハットシンバル音生成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US10620020B2 (en) 2017-12-14 2020-04-14 Yamaha Corporation Sensor unit that detects a strike
JP2019113787A (ja) * 2017-12-26 2019-07-11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シンバル用減音具
US11417304B2 (en) * 2019-04-15 2022-08-16 Guy Shemesh Electronic percussion instrument
WO2021113225A1 (en) * 2019-12-05 2021-06-10 Sunhous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and interpreting audio
JP2023510908A (ja) * 2020-01-20 2023-03-15 ドラム ワークショップ,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電子楽器及びシステム
JP2023081746A (ja) * 2021-12-01 2023-06-13 株式会社エフノート 電子シンバル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5289A (en) * 1997-12-12 1999-06-22 Hart; Peter Electronic cymbal apparatus
CN2422716Y (zh) * 1999-11-03 2001-03-07 星野乐器株式会社 铙钹保持部的构造
CN1862657A (zh) * 2006-04-28 2006-11-15 上海博瑞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瞬闭迟开的高效能自适应汽车电子喇叭
JP2008241763A (ja) * 2007-03-25 2008-10-09 Yamaha Corp 演奏情報入力装置、打楽器およびセンサユニット
CN101447181A (zh) * 2007-11-27 2009-06-03 雅马哈株式会社 踩镲式电子打击垫
CN201470073U (zh) * 2009-08-05 2010-05-19 鈊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吸音减震效果的敲击装置
CN202258288U (zh) * 2011-09-09 2012-05-30 得理乐器(珠海)有限公司 新型电子钹镲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73031A (en) * 1985-02-07 1986-10-01 Trading Merchandising Service Musical cymbal/transducer combination
US5262585A (en) * 1990-10-31 1993-11-16 Lenny Greene Electronic cymbal system
JP3639103B2 (ja) 1997-12-24 2005-04-20 株式会社コルグ 消音シンバル、電気シンバル及び消音ハイハットシンバル
US6632989B2 (en) * 2000-08-22 2003-10-14 Roland Corporation Electronic pad with vibration isolation features
JP3679317B2 (ja) * 2000-08-22 2005-08-03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シンバル
EP1326229A4 (en) * 2000-09-07 2007-09-19 Shingo Tomoda ANALOG ELECTRONIC DRUMMER, DRUM PARTS, ANALOG ELECTRONIC DRUMMER AND FOOTING PEDAL UNIT
US6417434B1 (en) * 2001-02-09 2002-07-09 Tsun-Chi Lao Adjustable two layer cymbal structure
US6798122B1 (en) * 2002-11-05 2004-09-28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Lightweight underwater acoustic projector
US7323632B2 (en) * 2003-08-19 2008-01-29 Martin Richard Wachter Percussion transducer
JP4236611B2 (ja) * 2003-12-26 2009-03-11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打楽器
JP4183625B2 (ja) * 2004-01-07 2008-11-19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打楽器
JP4190426B2 (ja) * 2004-01-08 2008-12-03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打楽器
JP2006133529A (ja) * 2004-11-05 2006-05-25 Yamaha Corp 電子打楽器
US7468483B2 (en) * 2005-01-19 2008-12-23 Roland Corporation Electronic percussion instrument and displacement detection apparatus
JP4556894B2 (ja) * 2006-03-23 2010-10-06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打楽器装置
JP4247272B2 (ja) * 2006-12-27 2009-04-02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ハイハットシンバル
JP4208926B2 (ja) * 2007-01-15 2009-01-14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電子打楽器の操作検出装置
JP5071071B2 (ja) * 2007-11-27 2012-11-14 ヤマハ株式会社 打撃用電子パッド
US8288639B2 (en) * 2007-12-31 2012-10-16 Alessandro Carraro Union group for locking a music instrument to a support element
JP5194318B2 (ja) * 2008-12-08 2013-05-08 株式会社コルグ 打楽器用ピックアップ、電気打楽器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US20120318119A1 (en) * 2009-11-09 2012-12-20 Billdidit Inc. Hi-hat wash control device
US8729378B2 (en) * 2010-09-15 2014-05-20 Avedis Zildjian Co. Non-contact cymbal pickup using multiple microphones
US8946536B2 (en) * 2010-11-16 2015-02-03 Field Electronic Drums, Llc Electronic cymbal assembly with modular self-dampening triggering system
US8269088B1 (en) * 2011-03-14 2012-09-18 Tsun-Chi Liao Cymbal support structure
US8436240B1 (en) * 2011-10-19 2013-05-07 Billdidit Inc. Quick release coupling
JP5897880B2 (ja) * 2011-11-21 2016-04-06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シンバル用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スタンド
TWM435020U (en) * 2012-01-06 2012-08-01 K H S Musical Instr Co Ltd Stageless copper cymbals adjust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5289A (en) * 1997-12-12 1999-06-22 Hart; Peter Electronic cymbal apparatus
CN2422716Y (zh) * 1999-11-03 2001-03-07 星野乐器株式会社 铙钹保持部的构造
CN1862657A (zh) * 2006-04-28 2006-11-15 上海博瑞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瞬闭迟开的高效能自适应汽车电子喇叭
JP2008241763A (ja) * 2007-03-25 2008-10-09 Yamaha Corp 演奏情報入力装置、打楽器およびセンサユニット
CN101447181A (zh) * 2007-11-27 2009-06-03 雅马哈株式会社 踩镲式电子打击垫
CN201470073U (zh) * 2009-08-05 2010-05-19 鈊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吸音减震效果的敲击装置
CN202258288U (zh) * 2011-09-09 2012-05-30 得理乐器(珠海)有限公司 新型电子钹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7111A (zh) 2013-06-05
JP2013109139A (ja) 2013-06-06
US20130125735A1 (en) 2013-05-23
US8754318B2 (en) 2014-06-17
JP5897880B2 (ja)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7111B (zh) 钹用拾音器及包括该钹用拾音器的支架
JP2013109139A5 (zh)
JP5067214B2 (ja) 電子打楽器
JP5446437B2 (ja) 打撃検出装置
JP5728371B2 (ja) 打楽器支持構造体
CN104517590A (zh) 鼓用消音器
CN104050957B (zh) 电子打击乐器
JP2015138142A (ja) 加振器の取付構造
US11244661B2 (en) Sound damping device and vibration detection device
CN104795060B (zh) 一种镲片的静音装置
CN107438880A (zh) 电子打击乐器
JP4380611B2 (ja) ドラムヘッド
TWI591618B (zh) 數位低音鼓踢擊器
CN104599661A (zh) 防振台
JP7192453B2 (ja) センサ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シンバル
JP2012014085A (ja) 打楽器
CN103208277B (zh) 一种低音鼓脚踏
JP5720348B2 (ja) 電子打楽器用のペダル装置
JP5329109B2 (ja) 電子打楽器
WO2019114312A1 (zh) 一种网状电子鼓
JP2011197525A (ja) 打撃用電子パッド
JPH11212565A (ja) 打面装置の脚構造
JP5626297B2 (ja) 電子打楽器
CN215265551U (zh) 传感器高度可调的电子打击乐器
JP2019117309A (ja) シンバル用減音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