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3084A - 四冲程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四冲程发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33084A CN103133084A CN2012105065408A CN201210506540A CN103133084A CN 103133084 A CN103133084 A CN 103133084A CN 2012105065408 A CN2012105065408 A CN 2012105065408A CN 201210506540 A CN201210506540 A CN 201210506540A CN 103133084 A CN103133084 A CN 1031330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mentioned
- oil
- liquid separation
- lubricant 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hand-held too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 F02B2075/02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 F02B2075/027—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fou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为了不向燃烧室排出润滑油而更可靠地对润滑油、油雾和窜气进行气液分离的四冲程发动机的气液分离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四冲程发动机(1)以在杆(60)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工具,在另一端固定该四冲程发动机的方式使用,发动机具备润滑油的循环路径和将润滑油与窜气分离的气液分离室(70),气液分离室具有:流入部(203),窜气自润滑油循环路径被导入到该流入部;润滑油排出部(204),其使自窜气分离出的润滑油回流到润滑油循环路径;窜气排出部(400),其将分离出油雾的窜气自气液分离室排出,该窜气排出部与通向燃烧室的进气通路相连通,润滑油排出部(204)以开口的方式设在气液分离室的下部且设在长度方向的至少2个角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咖啡收获机、橄榄收获机或割灌机那样的以在杆的一端设置工具的方式使用的便携式作业机械的动力源的四冲程发动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搭载有四冲程发动机的便携式作业机械正逐步增多。虽然以往四冲程发动机只限使用在割灌机、背负式作业机械中,但其用途也正向枝锯、枝剪机和咖啡收获机等扩展。另外,公知例如专利文献1的便携式四冲程发动机。
通常,曲轴周围需要大量的油量,气门装置不需要像曲轴周围程度的油量。
并且,以往的润滑装置利用曲轴室内的压力变动不调整曲轴室内的润滑油或油雾的量地将该润滑油或油雾输送到气门传动室及气门装置。
因此,为了润滑气门装置,向气门传动室送入多余的润滑油或油雾。
结果,存在下述问题:即,滞留在气门传动室内的润滑油的量变得过多,当以各种方向使用发动机时,向燃烧室排出窜气,并且较多地排出润滑油,提早消耗润滑油。
因而,当提早消耗润滑油时,润滑油的补充间隔缩短,若疏忽润滑油的补充,则成为引发润滑不良的原因。另外,当向燃烧室排出的润滑油的排出量进一步过剩时,可能将润滑油以未燃烧的状态自消声器大量排出到外部,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便携式四冲程发动机的用途正逐步扩大,正以比以往多样的方向使用该便携式四冲程发动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48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背景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了不向燃烧室排出润滑油而更加可靠地对润滑油、油雾和窜气进行气液分离的四冲程发动机。
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第1技术方案的四冲程发动机以在杆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工具,在上述杆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固定该四冲程发动机的方式使用,上述四冲程发动机具备润滑油的循环路径和将润滑油与窜气分离的气液分离室,上述气液分离室具有:流入部,上述窜气自上述润滑油循环路径被导入到该流入部;润滑油排出部,其使自上述窜气分离出的润滑油回流到上述润滑油循环路径;和窜气排出部,其将分离出油雾的窜气自上述气液分离室排出,该窜气排出部与通向燃烧室的进气通路相连通,上述润滑油排出部以开口的方式设在上述气液分离室的下部且设在上述长度方向的至少2个角落。
优选的是,在上述气液分离室沿离开上述杆的轴线的方向隔有间隔地设有多个上述润滑油排出部。
优选的是,上述窜气排出部以开口的方式形成在上述气液分离室的中央。
优选的是,上述窜气排出部的周围形成为被壁包围。
优选的是,上述壁形成为朝向下侧开放的倒U字形。
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第2技术方案的四冲程发动机具有气液分离室,该气液分离室自润滑油循环路径分支而形成,用于自含有油雾的窜气分离油雾,上述气液分离室具有:流入部,上述窜气自上述润滑油循环路径被导入到该流入部;润滑油排出部,其使自上述窜气分离出的润滑油回流到上述润滑油循环路径;和窜气排出部,其将与上述润滑油分离的上述窜气排出,上述窜气排出部以开口的方式形成在上述气液分离室的中央,在上述窜气排出部的周围形成有壁。
优选的是,上述壁形成为朝向下侧开放的倒U字形。
优选的是,在上述窜气排出部与导入上述窜气的流入部之间配置有气液分离构件。
优选的是,上述气液分离构件具有网状构造。
采用本发明中的四冲程发动机的气液分离装置,能够提供为了不向燃烧室排出润滑油,而更加可靠地对润滑油和窜气进行气液分离的四冲程发动机的气液分离装置。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活塞位于上死点的状态时的四冲程发动机。
图2是空气滤清器的说明图。
图3是气液分离装置的说明图。
图4是将分离件壳、气液分离板和气液分离构件插入在空气滤清器的气液分离空间内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图4的B-B截面的说明图。
图6是图4的C-C截面的说明图。
图7是图4的D-D截面的说明图。
图8是将图4中气液分离板去除后得到的图。
图9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说明图,是在工具位于地面侧的情况下的润滑油排出部的说明图。
图10是以后倾姿势使用咖啡收获机那样的工具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11是以倒置的方式使用四冲程发动机1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说明本发明的四冲程发动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润滑装置。润滑装置搭载于四冲程发动机,所以使用图1(概略说明图)说明优选的该润滑装置的形态。
另外,图1表示活塞位于上死点的状态时的四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1如图1所示,包括一体设有缸盖3a的缸体3、安装在缸体3的下部而形成曲轴室5a的曲轴箱5、和配设在曲轴箱5的下侧方向位置的储油室7。
储油室7相对于曲轴箱5单独地设置,用于储存润滑油A(以下简称为“润滑油A”。)。
在缸体3与曲轴箱5的连接部分支承有曲轴(未图示)使该曲轴旋转自如,在该曲轴借助配重、与该配重相连结的连杆等连接有活塞6。活塞6插入到设在缸体3内的气缸3b内使该活塞6滑动自如。
在设置于缸体3内的气缸3b的上壁设有分别与化油器(未图示)和排气消声器(未图示)相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在这些各口处配设有用于开闭口的进气门及排气门。
这里,有时以手提的方式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四冲程发动机1,届时,可以前后倾斜或左右倾斜的状态使用四冲程发动机1。此外,还可以将四冲程发动机1暂时旋转而以倒置的状态等使用该四冲程发动机1。
用于驱动上述气门的气门机构10由固定安装于曲轴的气门驱动齿轮10a、被气门驱动齿轮10a驱动且与凸轮相连接的凸轮齿轮10b、和摇臂(未图示)等零件构成。
该气门机构10中的气门驱动齿轮10a和凸轮齿轮10b收容在气门驱动室32内,该气门驱动室32设于将储油室7和形成在缸体3的头部的气门传动室4连通起来的供给通路30的中途,摇臂等零件设置在气门传动室4内。
这里,供给通路30由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和推杆通路33构成。
在储油室7与缸体3之间设有供油通路34。在供油通路34的靠储油室7侧的端部安装有吸入部35。
吸入部35具有:管体35a,其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能够容易地挠曲;带吸入口的的重锤35b,其安装在管体35a的前端部。
吸入部35的重锤35b安装为能在重力的作用下向铅垂下侧方向位置移动,由此即使储油室7倾斜,也能使吸入部35的吸入口没入在以规定量的范围存积的润滑油A的油面下。
供油通路34是如下部分,即,当曲轴室5a内因活塞6的上升而处于负压化倾向时,连通曲轴室5a内和储油室7,自储油室7将润滑油A吸上来而供给到曲轴室5a内的部分。
供油通路34的开口于曲轴室5a侧的开口部34a设置在如下位置,即,在活塞6自上死点附近位置向上死点移动的期间内随着活塞6的移动而开口的位置,位于移动到上死点附近位置了的活塞下部的裙部6a的下死点方向侧。
因而,供油通路34的开口部34a在活塞6到达了上死点的时刻已经全开。
另外,也可以在开口部34a设置片阀,或者在曲轴设置通路而使供油通路34作为回转阀发挥功能等,在曲轴室5a内为负压时连通供油通路34和曲轴室5a。
在供油通路34的中途设有止回阀37。该止回阀37构成为根据曲轴室5a的压力变化而开闭,在曲轴室5a内的压力比储油室7内的压力低的状态下,该止回阀37打开而使供油通路34为连通状态,在曲轴室5a内的压力比储油室7内的压力高的状态下,该止回阀37关闭。
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和供油通路34构成为由连通路56连通,在曲轴室5a为负压时,将通过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的润滑油的一部分输送到供油通路34,从而不会使输送到供给通路30的润滑油的量过多。
在曲轴室5a的底部与储油室7之间设有连通曲轴室5a和储油室7的连通路39。该连通路39用于将在曲轴室5a内产生的油雾和该油雾液化后得到的润滑油输送到储油室7。
在连通路39的开口于曲轴室侧的开口部39a设有片阀40。该片阀40构成为能够根据曲轴室5a的压力变化而开闭,该片阀40构成为利用活塞6向下死点侧移动时的曲轴室内的正压而打开,使连通路39为连通状态。
因此,当片阀40打开而使连通路39为连通状态时,曲轴室5a内的油雾和润滑油经过连通路39而被输送到储油室7内。
储油室7的空间部7a由挡板7c区分,该挡板7c也具有作为垫片的功能。
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的开口部31a形成在挡板7c的上侧方向位置。另外,挡板7c不是必须的零件。
连通路39的靠储油室侧的开口部39b在储油室7内的大致中央处开口,即使储油室7为倾斜状态,该开口部39b也配置在位于存积为规定量以下的润滑油A的油面上的位置。
因此,不会因为将自连通路39的开口部39b喷出的油雾吹送到润滑油的油面下而使润滑油内部产生气泡,能够使该油雾平稳地返回到储油室7,使油雾的大部分液化。
其中,自开口部39b喷出的油雾的一部分在油面上、壁面上弹回,滞留在储油室7内的油面上侧方向位置的空间部7a内。这样配置在润滑油A的油面上的位置的连通路39的开口部39b作为使油雾液化的液化部件的一部分而发挥功能。
因而,能够将自连通路39喷出的油雾的大部分液化,降低存积在储油室7内的油雾的浓度。
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的开口部31a配置为在储油室7内的内部空间的大致中央部开口,即使储油室7为倾斜状态,存积为规定量以下的润滑油A的油面的位置发生变化,该开口部31a也不会没入油面下。此外,如图1所示,连通路39的开口部39b配置为比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的开口部31a突出。
这样,由于连通路39的开口部39b配置为在储油室7内比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的开口部31a突出,所以自连通路39的开口部39b喷出的油雾不会直接进入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的开口部31a。更优选的是,连通路39和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也可以随着靠近各开口部侧而沿与相邻的开口部分开的方向配置。
即,只要与开口部39b的与连通路39的延伸方向(单点划线所示的方向)正交的平面相比,将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的开口部31a及其附近配置在连通路39的基部侧,则自连通路39喷出的油雾不会直接进入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的开口部31a。
也就是说,储油室7中的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与连通路39的配置方式,作为阻止自连通路39喷出的油雾直接流入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的开口部31a的流入阻止部而发挥功能。
因此,在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流动的油雾的浓度,比自供油通路34供给到曲轴室5a内的润滑油的浓度低。
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的气门传动室4侧的开口部33a开口于气门传动室4的缸体3侧。因此,在供给通路30的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流动的油雾润滑气门驱动室32内的气门机构10,然后自开口部33a喷出而供给到气门传动室4内,润滑气门传动室4内的摇臂等。
气门传动室4和气门驱动室32由推杆通路33连通。
该推杆通路33利用开口部33a与气门传动室4相连通。
推杆贯穿该推杆通路33,推杆驱动气门传动室4内的摇臂。
另外,在气门传动室4内形成有突起状的壁构件45,该壁构件45用于从自推杆通路33流入到气门传动室4内的流体(油雾、液化中的润滑油和窜气)中分离油雾及液化了的润滑油等。
在气门传动室4内为了对滞留在气门传动室4内的润滑油进行吸引而设有多个吸引管43。
为了自气门传动室4内的曲轴室侧底面将润滑油吸上来,吸引管43的开口前端部配置在气门传动室4的曲轴室侧底面的附近位置。
并且,吸引管43配置在气门传动室4的角落部,即使在气门传动室4位于上侧方向位置的状态下四冲程发动机1发生倾斜,也能经由任一个吸引管43对滞留在气门传动室4内的润滑油进行吸引。
吸引管43的开口部43a开口于气门传动室4内的缸体3侧。
并且,吸引管43与吸引通路42相连接。吸引通路42设在气门传动室4的与曲轴室5a相反的一侧,吸引管43设置为与该吸引通路42相连通而向气门传动室4内的曲轴室侧延伸,吸引管43的两端开口。
另外,在吸引通路42设有多个小孔44。即使在气门传动室4位于下侧方向位置的翻转状态下四冲程发动机1发生倾斜,也能经由任一个小孔44对滞留在气门传动室4内的润滑油进行吸引。
直通通路46设于吸引通路42,在曲轴室5a内为负压时,气门传动室4和曲轴室5a借助直通通路46相连通。
直通通路46的靠曲轴室侧的开口部46a的位置与供油通路34的开口部34a同样地设置在如下位置,即,在活塞6从上死点附近位置向上死点移动的期间内随着活塞6的移动而开口的位置,位于移动到上死点附近位置了的活塞下部的裙部6a的下死点方向侧。
另外,将直通通路46的靠曲轴室5a侧的开口部46a,和使空气滤清器50的部分中分离出的润滑油回流到曲轴室5a的回流通路52的靠曲轴室5a侧的开口部52a,形成在与活塞6的滑动方向垂直的面上。
通过形成为上述结构,除来自空气滤清器50的润滑油以外,还能将经过直通通路46回收的来自气门传动室4的润滑油用于活塞6的润滑。
另外,能够将来自空气滤清器50的润滑油和经过直通通路46回收的来自气门传动室4的润滑油,在同一时机回收到曲轴室5a,从而能够高效地回收润滑油。
因而,直通通路46的开口部46a在活塞6到达了上死点的时刻已经全开。
另外,在直通通路46也可以设置容许润滑油、油雾自气门传动室4向曲轴室5a侧流动,而限制润滑油、油雾自曲轴室5a向气门传动室4侧流动的止回阀。
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可靠地防止润滑油、油雾自曲轴室5a向气门传动室4逆流。
通气通路48的一端部48a在气门传动室4的大致中央部开口,通气通路48的另一端部与空气滤清器50相连接。
通气通路48是出于向燃烧室排出窜气的目的而设置的。气门传动室4内的油雾、窜气经由通气通路48而输送到空气滤清器50,由设于空气滤清器50的气液分离装置51气液分离成窜气和液化了的润滑油。
通气通路48的一端部48a在气门传动室4的大致中央部开口,所以即使有大量的润滑油滞留于气门传动室4,通气通路48也不会容易地吸入该润滑油。在该通气通路48设有止回阀41,利用该止回阀41防止窜气、油雾自空气滤清器50向气门传动室4侧逆流。
气液分离后的润滑油经过连通空气滤清器50和曲轴室5a的回流通路52而输送到曲轴室5a。在回流通路52设有只容许润滑油向曲轴室侧流动的止回阀53。另一方面,气液分离后的窜气被输送到燃烧室。
也就是说,润滑装置的润滑油循环路径构成为具有连通路39、供给通路30(气门机构供给通路31和推杆通路33)、吸引管43、小孔44、吸引通路42、直通通路46、通气通路48和回流通路52。
当起动四冲程发动机1时,曲轴室5a因活塞6的升降运动而发生压力变化,在活塞6上升时,曲轴室5a的压力降低而处于负压化倾向,在活塞6下降时,曲轴室5a的压力升高而处于正压化倾向。
当曲轴室5a处于负压化倾向,随着活塞6的向上死点附近的移动,供油通路34的开口部34a开始打开而使曲轴室5a和储油室7相连通时,曲轴室5a内的负压作用于供油通路34。
即使四冲程发动机1倾斜,供油通路34的吸入部35也处于没入储油室7的润滑油A的油面下的状态,仍然能够自储油室7吸入润滑油A而将其输送到曲轴室5a内。开口部34a在活塞6到达了上死点位置的时刻已经全开,所以能够使曲轴室5a内的负压充分地作用于供油通路34。
因此,能够将自油面下汲取的润滑油A充分地供给到曲轴室5a内。
被输送到曲轴室5a内的润滑油润滑活塞6和曲轴等驱动零件,同时在这些驱动零件的作用下飞散而成为油雾。油雾的一部分附着于曲轴室5a的壁面而被再次液化。
在活塞6从上死点下降时,曲轴室5a变为正压,片阀40开放,曲轴室5a和储油室7相连通。于是,在曲轴室5a内压力升高了的油雾和润滑油经过连通路39而被输送到储油室7,使储油室7内的压力升高。自连通路39喷出的油雾与滞留在储油室7内的润滑油A的油面、储油室7的壁面碰撞,从而液化,存积于储油室7。
在储油室7内经碰撞后弹起而留下的油雾的浓度比曲轴室5a内的油雾的浓度低。
另外,当曲轴室5a为正压时,利用止回阀37的作用切断供油通路34,以使润滑油不会自曲轴室5a向储油室7逆流,接着利用活塞6关闭开口部34a。
由于储油室7内的压力升高,所以能够在储油室7内与气门传动室4之间形成压力梯度,将滞留在储油室7内的油雾经由供给通路30输送到气门传动室4。
在自储油室7向气门传动室4输送油雾的过程中,设置于供给通路30的气门驱动室32内的气门机构10的各零件被该油雾润滑。此时,油雾的一部分被液化。
供给到气门传动室4的油雾将设在气门传动室4内的气门机构润滑,随后该油雾经由直通通路46自直通通路46的开口部46a被输送到曲轴室5a。
另外,即使供给到气门传动室4内的油雾液化而滞留在气门传动室4,也能利用曲轴室5a内的较强的负压将润滑油输送到曲轴室5a内,能够抑制润滑油滞留在气门传动室4。
因而,能够在自气门传动室4经由通气通路48排出窜气时,抑制将润滑油放出。
图2是空气滤清器50的说明图。
这里对方向进行定义,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方向是指在未使用四冲程发动机1的保管时等的位置关系上的铅垂上侧方向(图2中是纸面上侧)。
该上侧方向与使用状态中的以最长时间使用四冲程发动机1的状态(正立状态)下的铅垂上侧方向大致一致。将该上侧方向的相反方向称作下侧方向(图2中是纸面下侧)。
另外,定义在前端等安装有被四冲程发动机1驱动的各种工具的杆60的长度方向的工具侧方向(图2中是纸面左上方向)。将该工具侧方向的相反方向称作反工具侧方向(图2中是纸面右下方向)。
此外,将朝向杆60的轴线61的方向称作杆轴侧方向(图2中是纸面右上方向)。将该杆轴侧方向的相反侧方向称作反杆轴侧方向(图2中是纸面左下方向)。
如图2所示,在前端等安装有被四冲程发动机1驱动的工具的杆60在工具侧方向与该四冲程发动机1相连接。
该四冲程发动机1用于割灌机(参照图9的(a))或橄榄收获机(参照图10的(a))。并且,当用于割灌机时,多以杆60越远离四冲程发动机,距地面越近的方式倾斜使用该四冲程发动机1(参照图9的(a))。另外,在用于橄榄收获机时,多以杆60越远离四冲程发动机,距地面越远的方式倾斜使用该四冲程发动机1(参照图10的(a))。
另外,有时将四冲程发动机暂时旋转而以倒置的状态使用该四冲程发动机(参照图11的(a))。
另外,根据使用用途而在杆60安装各种工具。
并且,在使杆60朝向前方方向时,空气滤清器50配置在四冲程发动机1的左侧面的上侧方向的位置。
空气滤清器50具有吸入空气,将该空气中所含的灰尘、垃圾等去除后向进气系统提供空气的功能,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滤清器50也具有将窜气输送到进气系统的功能。
如图2所示,利用固定于四冲程发动机1的反杆轴侧方向的空气滤清器板50b和能装卸的空气滤清器罩50a,形成空气滤清器50的外壳。
利用该空气滤清器板50b和空气滤清器罩50a形成的内部空间内具有气液分离空间50c,和作为用于去除空气中的灰尘、垃圾的空间的空气滤清器空间50d。
在空气滤清器空间50d配置有利用过滤功能将空气中的垃圾、灰尘去除的第1空气滤清器过滤器50e及第2空气滤清器过滤器50f。
第2空气滤清器过滤器50f配置在比第1空气滤清器过滤器50e靠空气滤清器板50b侧的位置。
另外,第1空气滤清器过滤器50e由海绵等形成,第2空气滤清器过滤器50f由毛毡等形成。
图3是气液分离装置51的说明图。
图4是将分离件壳201、气液分离板401和气液分离构件301插入在空气滤清器50的气液分离空间50c内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图4的B-B截面的说明图。
图6是图4的C-C截面的说明图。
下面,根据图3~图6说明气液分离装置51的构造。
如图3和图6所示,通过在空气滤清器50的气液分离空间50c内插入分离件壳201、气液分离板401和气液分离构件301,形成气液分离装置51。
另外,气液分离板401的窜气排出部400的第2通路404以横过该气液分离空间50c和空气滤清器空间50d的方式配置在空气滤清器通路配置部113。
连通气液分离空间50c与空气滤清器空间50d的空气滤清器通路配置部113形成在气液分离空间50c的大致中间位置。
在气液分离空间50c沿反杆轴侧方向依次配置有分离件壳201、气液分离构件301和气液分离板401。
这里,气液分离构件301配设在分离件壳201内。
形成在分离件壳201的内部的空间是气液分离室70。并且,该气液分离室70分离窜气和油雾。
在形成于气液分离空间50c的杆轴侧方向位置的内部侧面壁50g的工具侧方向且上侧方向的部分,形成有与通气通路48相连通的流入口101(也参照图1)。
含有窜气和油雾的流体自该流入口101流入气液分离空间50c。
在形成于气液分离空间50c的杆轴侧方向位置的内部侧面壁50g的下侧方向的部分,形成有与回流通路52相连通的润滑油排出口103a和润滑油排出口103b,该回流通路52使利用气液分离装置51分离出的润滑油回流到曲轴室5a。换言之,在内部侧面壁50g的下方的2个角落分别形成有润滑油排出口103a和润滑油排出口103b。
另外,如图3所示,在内部侧面壁50g形成有用于连结分离件壳201的螺纹孔102。并且,利用自攻螺钉205连结空气滤清器板50b和分离件壳201。
结果,将内部侧面壁50g和分离件壳201保持为密合状态。
这样,通过使内部侧面壁50g和分离件壳201为密合状态,能够防止来自流入口101的含有窜气和油雾的流体不通过气液分离室70地直接自润滑油排出口103a或润滑油排出口103b排出。
在分离件壳201形成有与流入口101相连通的流入部203。
并且,在气液分离室70下部形成有分别和与回流通路52相连通的润滑油排出口103a、润滑油排出口103b相连通的多个润滑油排出部204(润滑油排出部204a、润滑油排出部204b、润滑油排出部204c和润滑油排出部204d)。
该润滑油排出部204a将在气液分离室70内自含有窜气和油雾的流体分离出的油雾液化后形成的润滑油排出。
另外,在窜气排出部的周围呈倒U字形的壁202与分离件壳201形成为一体。更详细而言,壁202由以反工具侧方向为法线的壁部分202a、以上侧方向为法线的壁部分202b和以工具侧方向为法线的壁部分202c构成。
气液分离板401具有壁部402和窜气排出部400(开口部403a、第1通路403和第2通路404)(特别参照图5和图6)。
含有油雾的窜气自与流入口101相连通的分离件壳201的流入部203与壁部402碰撞,上述流入口101与通气通路48相连通。
第1通路403自分离件壳201内的被倒U字形的壁202围成的空间206排出窜气。
第2通路404将窜气排出到空气滤清器空间50d的空气滤清器通路配置部113。
配设在气液分离室内的气液分离构件301具有网状构造,窜气所含的油滴小的油雾利用润滑油的粘性而附着于该网状构造,液化后与窜气分离。
供给到气门传动室4的油雾中在气门传动室4液化了的部分经由直通通路46返回到曲轴室5a内,通气通路48所含有的窜气的油雾被导入到空气滤清器内的气液分离室70内(也参照图1)。
并且,自分离件壳201的流入部203与气液分离板碰撞而附着于壁面的润滑油由于具有粘性,所以成为液态,与窜气分离而在壁面传播。
此外,液化了的该润滑油自开口于分离件壳201的下部的多个润滑油排出部(润滑油排出部204a、润滑油排出部204b、润滑油排出部204c和润滑油排出部204d)经过与回流通路52相连通的润滑油排出口103a和润滑油排出口103b回流到曲轴室5a。
另外,使油雾液化的手段并不只是使油雾附着在气液分离板401的壁部402。详细而言,利用配设在气液分离室70的网状等形状的气液分离构件301,使油滴小的油雾也附着在具有网状等的构造的气液分离构件301。并且,成为液态的该润滑油在网状内传播,自开口于分离件壳201的下部的多个润滑油排出部204a、润滑油排出部204b、润滑油排出部204c和润滑油排出部204d,经过与回流通路52相连通的润滑油排出口103a和润滑油排出口103b回流到曲轴室5a。
设于分离件壳201的倒U字形的壁202具有作为挡板的功能,从而不使与流入口101相连通的分离件壳201的流入部203和排出窜气的第1通路403形成近路,上述流入口101与通气通路48相连通。
另外,壁202以如下方式具有作为挡板的功能,即,即使成为如图11的(b)所示发动机倒置的那种状态,液化了的润滑油也不会流到排出窜气的第1通路403的开口部403a。
气液分离板401的窜气排出部400的第1通路403的开口部403a如图6所示,突出在被设于分离件壳201的倒U字形的壁202围成的空间206内,防止液态润滑油自该空间206的壁202向窜气排出部400的第1通路403浸入。
另外,如图6所示,气液分离板401的窜气排出部400(第1通路403)的开口部403a形成在气液分离室70的中央附近。更详细而言,开口于气液分离室70的杆轴61侧的宽度的大致中央位置。
由此,含有油雾和窜气的流体只要不蔓延,就不会到达开口部403a,能够进一步从该流体分离油雾。
另外,液化了的油雾在壁面等传播,从而也能减少该油雾到达开口部403a的情况的发生。
图7是图4的D-D截面的说明图。
如图7所示,回流通路52具有配置在工具侧方向位置的回流通路52a和配置在反工具侧方向位置的回流通路52b。
该回流通路52a和回流通路52b在合流后与曲轴室5a相连通(参照图1),此结构未图示。
在回流通路52a与气液分离空间50c相连通的部分、即润滑油排出口103a部分设有止回阀53a,以防止润滑油的逆流。
该止回阀53a防止润滑油自回流通路52a逆流到气液分离空间50c。
另外,润滑油排出部204a和润滑油排出部204b与润滑油排出口103a相连通。
润滑油排出部204a配置在杆轴侧方向,润滑油排出部204b配置在反杆轴侧方向。
另外,在图7中用虚线表示壁202。
图8是在图4中将气液分离板401去除后得到的图。
如图8所示,壁202形成为倒U字形。该壁202形成为包围自攻螺钉205。另外,窜气排出部400的开口部403a大致形成在该自攻螺钉的位置。
图9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说明图,是工具位于地面侧的情况下的润滑油排出部204的说明图。
图9的(a)是作为工具的割灌机与杆60相连接的情况下的图。当然,工具也可以是咖啡收获机,还可以是橄榄收获机等。例如在工具是咖啡收获机的情况下,设想像图9的(a)那样使杆60以前倾姿势进行作业的情况。
另外,如图9的(a)所示,四冲程发动机1连接有空气滤清器50。
并且,表示图9的(a)的空气滤清器50的部分和杆60的图是图9的(b)。
另外,图9的(b)省略表示四冲程发动机1的主体部。另外,在图9中本应表示自攻螺钉205,但为了使图简化而省略表示该自攻螺钉205。另外,为了方便说明,用虚线表示窜气排出部400。另外,图10和图11的表示方法也与此相同。
另外,当油面到达窜气排出部400的开口部403a时,将会经过该窜气排出部400向空气滤清器空间50d供给大量的润滑油。
结果,会发生大量消耗润滑油的问题以及润滑油没有被充分燃烧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的(b)所示,在工具侧方向位置形成有开口部204a和开口部204b。
在形成为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当以配置在杆60的前端的工具位于比四冲程发动机1靠地面侧的位置的状态下进行作业的情况下,空气滤清器50像图9的(a)那样倾斜。
于是,在气液分离室70内因油雾液化而形成的润滑油如图9的(b)所示,滞留在工具侧方向位置且下侧方向位置。
在该情况下,润滑油与润滑油排出部204a和润滑油排出部204b相接触,润滑油自润滑油排出部204a和润滑油排出部204b排出。
因而,气液分离室70的润滑油的油面始终为较低状态。
因而,在该情况下,能够大幅降低润滑油的大量消耗的问题以及润滑油的没有被充分燃烧的问题的发生。
由于将润滑油排出部204a配置在气液分离室70的杆轴侧方向位置,所以即使在图9的(a)中杆60沿箭头60b的方向发生了旋转的情况下,也能自该润滑油排出部204a持续排出润滑油。
另外,由于将润滑油排出部204b配置在气液分离室70的反杆轴侧方向位置,所以即使在图9的(a)中杆60沿箭头60a的方向发生了旋转的情况下,也能自该润滑油排出部204b持续排出润滑油。
如上所述,由于形成有润滑油排出部204a和润滑油排出部204b,所以即使在杆60为前倾姿势的情况下以及杆60发生了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大幅降低润滑油的大量消耗的问题以及润滑油的没有被充分燃烧的问题的发生。
图10是以后倾姿势使用咖啡收获机那样的工具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即使是这种后倾姿势,由于润滑油排出部204c和润滑油排出部204d配置在反工具侧方向,所以与图9的情况相同也能充分地排出润滑油。
图11是以倒置的方式使用四冲程发动机1的情况的说明图。
有时以暂时或在一定程度的时间内像图11的(a)那样以倒置的状态使用四冲程发动机1。
在该情况下,当润滑油流入窜气排出部400时,也会发生大量地消耗润滑油的问题以及润滑油没有被充分燃烧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倒U字形的壁202。
由于该壁202的存在,所以即使在图11的(b)的那种状态下,也能大幅地延长润滑油越过壁202而到达窜气排出部400的时间。
实施方式的结构和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四冲程发动机1以在杆6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工具,在杆6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固定该四冲程发动机1的方式使用,发动机具备润滑油的循环路径和分离润滑油与窜气的气液分离室70,气液分离室70具有:流入部203,窜气自润滑油循环路径被导入到该流入部203;润滑油排出部204,其使自窜气分离出的润滑油回流到润滑油循环路径;窜气排出部400,其将分离出油雾的窜气自气液分离室70排出,该窜气排出部400与通向燃烧室的进气通路相连通,润滑油排出部204以开口的方式设在气液分离室70的下部且设在长度方向的至少2个角落。
由于具有该种结构,所以能够利用该气液分离室70从窜气适当地分离液态及油雾状态的润滑油,将分离出的润滑油可靠地回收。
另外,由于能够可靠地回收润滑油,所以能够抑制润滑油的消耗。此外,能够抑制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未燃烧润滑油的排出。
在气液分离室70沿离开杆60的轴线61的方向隔有间隔地设有多个润滑油排出部。
由于具有该种结构,所以即使本发明中的气液分离装置在上述长度方向上沿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左右)倾斜,也能将经气液分离而得到的润滑油更加可靠地回收。
窜气排出部400以开口的方式形成在气液分离室70的中央。
由于具有该种结构,所以对于四冲程发动机的前后倾斜及左右倾斜,能够从窜气适当地分离液态和油雾状态的润滑油,将窜气排出到燃烧室侧。
利用壁202包围窜气排出部400的周围。
由于具有该种结构,所以壁202具有作为挡板的功能,以防止与流入口101相连通的分离件壳201的流入部203与排出窜气的第1通路403形成近路,上述流入口101与通气通路48相连通。
壁202形成为朝向下侧开放的倒U字形。
由于具有该种结构,所以壁202具有作为挡板的功能,以即使在发动机倒置的那种状态下,也不会使液化了的润滑油流到用于排出窜气的第1通路403的开口部403a。
该四冲程发动机具有气液分离室70,该气液分离室70自润滑油循环路径形成为分支,用于自含有油雾的窜气分离油雾,气液分离室70具有:流入部203,窜气自润滑油循环路径被导入到该流入部203;润滑油排出部204,其使从窜气分离出的润滑油回流到润滑油循环路径;窜气排出部400,其使窜气与润滑油分离,窜气排出部400以开口的方式形成在气液分离室70的中央,在窜气排出部400的周围形成有壁202。
由于具有该种结构,所以含有油雾和窜气的流体只要不在壁202蔓延,就不能到达开口部403a,通过使壁202作为挡板发挥功能,能够从该流体分离油雾。
壁202的特征在于,形成为朝向下侧开放的倒U字形。
由于具有该种结构,所以壁202具有作为挡板的功能,以即使在发动机倒置的那种状态下,也不会使液化了的润滑油流到用于排出窜气的第1通路403的开口部403a。
在流入部203与窜气排出部400之间配置气液分离构件301。
由于具有该种结构,所以不仅能使窜气中含有的润滑油与气液分离板碰撞而液化,还能利用气液分离构件301进行气液分离。
气液分离构件301具有网状构造。
由于具有该种结构,所以能使窜气所含的油滴小的油雾附着于该气液分离构件301而液化,分离窜气和润滑油。
附图标记说明
1、四冲程发动机;52a、204a、204b、403a、开口部;37、41、53、53a、53b、止回阀;48、通气通路;50、空气滤清器;50c、气液分离空间;50d、空气滤清器空间;50e、第1空气滤清器过滤器;50f、第2空气滤清器过滤器;50g、内部侧面壁;51、气液分离装置;52、52a、回流通路;60、杆;61、轴线;70、气液分离室;101、流入口;103a、103b、润滑油排出口;201、分离件壳;202、壁;202a、202b、202c、壁部分;203、流入部;204、204a、204b、204c、204d、润滑油排出部;301、气液分离构件;400、窜气排出部;401、气液分离板;403、第1通路;404、第2通路;A、润滑油。
Claims (9)
1.一种四冲程发动机,该四冲程发动机以在杆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工具,在上述杆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固定该四冲程发动机的方式使用,其特征在于,
上述四冲程发动机具备润滑油的循环路径和将润滑油与窜气分离的气液分离室,
上述气液分离室具有:
流入部,上述窜气自上述润滑油循环路径被导入到该流入部;
润滑油排出部,其使自上述窜气分离出的润滑油回流到上述润滑油循环路径;和
窜气排出部,其将分离出油雾的窜气自上述气液分离室排出,该窜气排出部与通向燃烧室的进气通路相连通,
上述润滑油排出部以开口的方式设在上述气液分离室的下部且设在上述长度方向的至少2个角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冲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气液分离室沿离开上述杆的轴线的方向隔有间隔地设有多个上述润滑油排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冲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窜气排出部以开口的方式形成在上述气液分离室的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冲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窜气排出部的周围由壁包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冲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形成为朝向下侧开放的倒U字形。
6.一种四冲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气液分离室,该气液分离室自润滑油循环路径分支而形成,用于自含有油雾的窜气分离油雾,
上述气液分离室具有:
流入部,上述窜气自上述润滑油循环路径被导入到该流入部;
润滑油排出部,其使自上述窜气分离出的润滑油回流到上述润滑油循环路径;和
窜气排出部,其使上述窜气与上述润滑油分离,
上述窜气排出部以开口的方式形成在上述气液分离室的中央,
在上述窜气排出部的周围形成有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冲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形成为朝向下侧开放的倒U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四冲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流入部与上述窜气排出部之间配置有气液分离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四冲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气液分离构件具有网状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64872 | 2011-12-02 | ||
JP2011264872A JP2013117193A (ja) | 2011-12-02 | 2011-12-02 | 4ストロークエンジ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33084A true CN103133084A (zh) | 2013-06-05 |
Family
ID=47225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065408A Pending CN103133084A (zh) | 2011-12-02 | 2012-11-30 | 四冲程发动机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34535B2 (zh) |
EP (1) | EP2599978B1 (zh) |
JP (1) | JP2013117193A (zh) |
CN (1) | CN103133084A (zh) |
BR (1) | BR102012029348A2 (zh) |
RU (1) | RU201215153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64232A (zh) * | 2014-12-11 | 2015-04-29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结构 |
CN111936728A (zh) * | 2018-03-30 | 2020-11-1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通用发动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12061A1 (ja) * | 2013-07-24 | 2015-01-29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及びエンジン作業機 |
JP2016133075A (ja) * | 2015-01-20 | 2016-07-25 | 株式会社やまびこ | 携帯式のエンジン作業機 |
DE102017002222A1 (de) | 2017-03-08 | 2018-09-13 | Audi Ag |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und zugeordnetem Schmiermittelkreislauf mit Trockensumpftank |
US10711473B2 (en) * | 2018-01-23 | 2020-07-14 | KOKO Sports Management, LLC | Arena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ing and constructing sam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57412A (ja) * | 1999-03-03 | 2000-09-19 | Honda Motor Co Ltd | 内燃機関の動弁駆動部の潤滑構造 |
EP1149997A2 (en) * | 2000-03-14 | 2001-10-31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Handheld type four-cycle engine |
US20020083934A1 (en) * | 2001-01-02 | 2002-07-04 | Ruehlow Gerald C. | Breath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CN101033898A (zh) * | 2007-04-20 | 2007-09-12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79813A (ja) * | 1984-09-26 | 1986-04-23 | Toyota Motor Corp | ブロ−バイガスのオイル分離装置 |
JPS63134121A (ja) | 1986-11-25 | 1988-06-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放電加工装置用操作スイツチ |
JPH0310336Y2 (zh) * | 1987-02-25 | 1991-03-14 | ||
US6223713B1 (en) | 1996-07-01 | 2001-05-01 |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 Overhead cam engine with cast-in valve seats |
JP2002349227A (ja) * | 2001-05-25 | 2002-12-04 | Ishikawajima Shibaura Mach Co Ltd |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
KR100670348B1 (ko) * | 2005-06-24 | 2007-01-16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직접액체연료전지의 기액 분리장치 |
US7219629B2 (en) * | 2005-07-11 | 2007-05-22 |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Breathing system in combustion engine |
JP4496177B2 (ja) | 2006-02-23 | 2010-07-07 | 株式会社マキタ沼津 | 携帯型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及びこの携帯型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を搭載した携帯型作業機 |
JP5134501B2 (ja) * | 2008-10-28 | 2013-01-30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ガス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JP5463111B2 (ja) * | 2009-09-24 | 2014-04-09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携帯型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
2011
- 2011-12-02 JP JP2011264872A patent/JP2013117193A/ja active Pending
-
2012
- 2012-11-05 US US13/668,570 patent/US953453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1-14 EP EP12007697.1A patent/EP2599978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11-19 BR BR102012029348A patent/BR102012029348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2-11-30 CN CN2012105065408A patent/CN103133084A/zh active Pending
- 2012-11-30 RU RU2012151534/06A patent/RU2012151534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57412A (ja) * | 1999-03-03 | 2000-09-19 | Honda Motor Co Ltd | 内燃機関の動弁駆動部の潤滑構造 |
EP1149997A2 (en) * | 2000-03-14 | 2001-10-31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Handheld type four-cycle engine |
US20020083934A1 (en) * | 2001-01-02 | 2002-07-04 | Ruehlow Gerald C. | Breath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CN101033898A (zh) * | 2007-04-20 | 2007-09-12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64232A (zh) * | 2014-12-11 | 2015-04-29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结构 |
CN111936728A (zh) * | 2018-03-30 | 2020-11-1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通用发动机 |
CN111936728B (zh) * | 2018-03-30 | 2022-06-14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通用发动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02012029348A2 (pt) | 2015-04-07 |
JP2013117193A (ja) | 2013-06-13 |
RU2012151534A (ru) | 2014-06-10 |
EP2599978A2 (en) | 2013-06-05 |
EP2599978B1 (en) | 2016-02-03 |
US9534535B2 (en) | 2017-01-03 |
EP2599978A3 (en) | 2014-01-15 |
US20130139796A1 (en) | 2013-06-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33084A (zh) | 四冲程发动机 | |
EP2395207B1 (en) | Lubrication system for four-stroke engine | |
US8701622B2 (en) | Lubrication system for portable four-stroke engine | |
JP4688636B2 (ja) |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 |
CN103147823B (zh) | 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装置 | |
CN102597439B (zh) | 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装置 | |
CN103174492A (zh) | 四冲程发动机 | |
JP4919168B2 (ja) |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
CN103104308B (zh) | 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装置 | |
JP5483275B2 (ja) |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
JP2009068405A (ja) |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
CN103249923A (zh) | 四冲程发动机的气液分离装置以及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装置 | |
JP2011069240A (ja) |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
CN102434243A (zh) | 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构造 | |
JP2002276321A (ja) |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
JP2004251231A (ja) |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
JP4495418B2 (ja) |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及び該エンジンを搭載した自動二輪車 | |
JP3718327B2 (ja) |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 |
WO2012073587A1 (ja) |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
JP2012117427A (ja) |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
JPH01117906A (ja) | エンジンのドライサンプ式潤滑装置 | |
JP4384867B2 (ja) |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
JP2021148007A (ja) | ブローバイガス処理装置およびブローバイガス処理装置を備えるエンジン | |
JPS58200016A (ja) |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