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8881B - 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 - Google Patents

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8881B
CN103118881B CN201080068860.9A CN201080068860A CN103118881B CN 103118881 B CN103118881 B CN 103118881B CN 201080068860 A CN201080068860 A CN 201080068860A CN 103118881 B CN103118881 B CN 1031188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erture
block
tyre surface
circumferential edge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88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8881A (zh
Inventor
金子秀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SAS
Original Assignee
Conception et Developpement Michelin SA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ception et Developpement Michelin SA,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SAS filed Critical Conception et Developpement Michelin SA
Publication of CN103118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8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8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8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Patterns comprising isolated re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60C11/1281Width of the sipe different within the same sipe, i.e. enlarged width portion at sipe bottom or along its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2Tread patterns directional pattern, i.e. with main roll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inusoidal or zigzag at the trea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60C2011/125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with closed sipe, i.e. not extending to a groo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其具有改善的冰上性能和改善的胎面花纹的耐久性。所公开的胎面(1)具有周向布置的区块(4),所述区块(4)中形成有:基本上平行于周向边缘(42)延伸并且在其底部具有加宽部分(51)的至少一个细切口5;以及至少一连串小孔(6),其在所述区块(4)的地面接触表面(41)处开口并包括沿径向延伸进入轮胎的至少两个小孔(7),其中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形成于邻近所述周向边缘的区域中,并形成于所述周向边缘和至少一个细切口之间的中间部分中。

Description

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并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由周向沟槽(花纹沟)和横向沟槽界定的多个区块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
背景技术
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主要应用块状花纹,并且通过将雪更紧地抓持在沿轮胎的旋转方向上邻近的两个区块之间的空间中提高雪上性能。此外,通过使这些区块设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所谓的刀槽花纹借助于所谓的边缘效应和移除冰面上的水膜的效果来提高冰上性能。
作为进一步增强冰上性能的方法,已知一些技术,其中设置在区块中的刀槽花纹的密度被增加,并且边缘效应和移除冰面上的水膜的效果被增强。然而,如果增大设置在区块中的刀槽花纹的密度,则区块的刚度减小,并且结果是,区块的变形量增加,胎面花纹的耐久性降低。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旨在通过使所述区块设有多个刀槽花纹并且形成在地面接触表面中开口的小孔来获得冰上性能和胎面花纹的耐久性两者的技术。
此外,专利文献2的图2公开了一种旨在提高在结冰和积雪路面上的性能的技术,其中位于胎面的中心区域的区块设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刀槽花纹,并且在所述区块的端部中布置有椭圆形的针孔(小孔)。
此外,专利文献3的图1公开了一种旨在通过使区块设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与其他刀槽花纹基本上平行的两个相对厚的刀槽花纹(分区辅助)将区块分成三个区域并且在中心区域设有刀槽花纹且在其他区域设有小孔来提高冰上性能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2005-297695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报2007-182133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报2006-168498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主要由于刀槽花纹的配置和小孔的配置,存在不能充分维持胎面花纹的耐久性的问题。
此外,对于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椭圆形小孔,问题在于,可能当轮胎转动时在椭圆端部的应力集中而使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变差。
此外,对于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技术,问题在于,相对厚的刀槽花纹的设置导致区块的地面接触表面的减小,从而使冰上性能变差。
为此,本发明意图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面对的问题,并且旨在提供一种可通过其提高冰上性能并且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的冬季用充气轮胎。
解决问题的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其具有沿轮胎的周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周向沟槽、沿轮胎的横向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向沟槽以及由周向沟槽和横向沟槽界定的多个区块,所述胎面具有沿周向方向对齐的区块,所述区块中分别形成有由周向沟槽形成的周向边缘,所述胎面具有基本上平行于周向方向延伸且深度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周向沟槽的深度的至少一个细切口,所述胎面具有至少一连串(一系列或成串)小孔,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包括在所述区块的地面接触表面中开口的至少两个小孔,所述至少两个小孔沿轮胎的径向向内方向延伸并且其深度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周向沟槽的深度,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形成于邻近所述周向边缘的特定区域中,并且形成于所述周向边缘与所述至少一个细(薄)切口之间的中间部分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细切口在其底部具有加宽部分,所述加宽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细切口的宽度。
此处,“周向边缘”指基本上平行于从区块与路面的接触表面中的区块端部(边缘)之中界定出区块的横向沟槽的区块端部(边缘)。此外,“细切口”指由刀片等形成的切口,亦即所谓的刀槽花纹,并且在胎面外表面处的薄切口的宽度主要与横向沟槽相比相对小。此外,“小孔”为一种切口,并且指胎面中沿轮胎的径向向内方向延伸的圆形(横)截面孔。此外,“一连串小孔”指多个连续(相继)布置的孔。此外,“加宽部分”指宽度大于细切口的宽度且与细长切口整体地形成并与其连通的区段。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本发明中,在周向边缘的特定邻近区域中形成一连串小孔,与形成细长切口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区块刚度减小的程度,并且从而与形成细长切口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区块刚度的减小,由此可以增加胎面花纹的耐久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除了在周向边缘的特定邻近区域中形成所述一连串小孔之外,还按如此方式形成所述一连串小孔,以使得其设置在周向边缘和细切口之间的中间部分中,并且因此可以借助于细长切口的加宽部分提高可由所述一连串小孔吸收冰面上的水膜的效率。换句话说,区块的刚度在加宽部分的周边处局部减小,并且因此借助于所述布置,所述一连串小孔更容易受到由于加宽部分导致的区块刚度的相对减小的影响,并且因此借助于作用在边缘部分上的小孔的边缘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每个小孔的边缘效应,冰面上的水膜可以被更有效地吸入到小孔内部,并且因此提高了冰上性能。
此外,借助于在其底部具有加宽部分的细切口的加宽部分抑制细切口的底部处的应力集中,并且还借助于加宽部分增加区块接触空气的表面积,因此可以改善区块的热耗散特性,并且可以抑制用于区块的材料由于热的劣化。因此,可以更可靠地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细长切口和一连串小孔提高冰上性能,所述细长切口获得第一冰上性能,按如此方式设置所述一连串小孔,以使得通过加宽部分提高其吸收水膜的效率并且其获得第二冰上性能,同时在通过在周向边缘的特定邻近区域中形成一连串小孔以抑制区块刚度的减小程度和借助于加宽部分以抑制细长切口的底部处的应力集中和借助于加宽部分中的热耗散以抑制区块材料的劣化来总体上在维持区块的高刚度的同时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中,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优选具有给定的旋转方向,并且周向边缘的特定邻近区域为邻近后侧周向边缘的区域。
此处,“后侧周向边缘”指在周向边缘中沿轮胎的旋转方向位于后面的周向边缘。
在按该方式配置的本发明中,可以通过在作为当轮胎转动时具有最高应力集中的周向边缘的后侧周向边缘的邻近区域中形成一连串小孔更有效地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形成所述一连串小孔与形成细切口的情况相比对机械应力具有更高的抗力。
在本发明中,周向边缘和所述至少一个细切口之间的间距优选在8.0mm和14.0mm之间,其中在周向边缘和所述至少一个细切口之间形成至少一连串小孔。在按该方式配置的本发明中,可以获得提高的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并且抑制冰上性能的降低。换句话说,如果周向边缘和在其底部具有加宽部分的细切口之间的间距小于8.0mm,则在中间部分中形成的一连串小孔抑制区块刚度减小的作用变得不太显著,并且胎面花纹的耐久性降低。另一方面,如果周向边缘和在其底部具有加宽部分的细切口之间的间距大于14.0mm,则通过结合具有加宽部分的细切口和一连串小孔借助于加宽部分的周边处的区块刚度的局部减小来提高由所述一连串小孔吸收冰面上的水膜的效率的效果变得不太显著,并且冰上性能降低。因此,如果周向边缘和所述至少一个细切口之间的间距设定为在8.0mm和14.0mm之间,则可以实现提高的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并且抑制冰上性能的降低。
在本发明中,构成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的小孔的直径优选在1.0mm和3.0mm之间。在按该方式配置的本发明中,可以获得提高的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并且抑制冰上性能的降低。换句话说,如果构成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的小孔的直径小于1.0mm,甚至当伴随着区块刚度由于加宽部分局部减小与借此提高由小孔吸收冰面上的水膜的效率的效果结合时,冰面上的水膜被吸入到所述小孔内部的效果不足,并且因此冰上性能降低。另一方面,如果构成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的小孔的直径大于3.0mm,则借助于在周向方向边缘的特定邻近区域中一连串小孔的形成抑制区块刚度减小的效果变得不太显著,且不仅胎面花纹的耐久性降低,而且冰上性能降低,因为与路面接触的区块表面的表面积由于区块表面上的小孔的表面积增大的结果而减小。因此,如果小孔的直径设定为在1.0mm和3.0mm之间,则可以获得提高的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并且抑制冰上性能的降低。
在本发明中,构成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的小孔的间距优选在3.0mm和6.0mm之间。在按该方式配置的本发明中,可以获得提高的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并且抑制冰上性能的降低。换句话说,如果构成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的的相邻小孔的间距小于3.0mm,则由此借助于周向边缘的特定邻近区域中的一连串小孔的形成抑制区域刚度减小的效果变得不太显著,并且胎面花纹的耐久性降低。另一方面,如果构成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的小孔的间距大于6.0mm,则甚至当伴随着区块刚度由于加宽部分局部减小与借此提高由小孔吸收冰面上的水膜的效率的效果结合时,冰面上的水膜被吸入到所述小孔内部的效果不足,并且因此冰上性能降低。因此,如果构成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的相邻小孔的间距设定为在3.0mm和6.0mm之间,则可以获得提高的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并且抑制冰上性能的降低。
在本发明中,所述至少一个细长切口的加宽部分优选具有圆形截面形状。在按该方式配置的本发明中,加宽部分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由于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增大,其典型地呈现出热耗散和应力扩散(应力集中的抑制)的良好平衡,并且因此,可以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且当制造在其底部具有加宽部分的细切口时还可以减轻加工的复杂性。
在本发明中,加宽部分的圆形截面的直径优选在1.0mm和3.0mm之间。在按该方式配置的本发明中,可以获得提高的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并且抑制冰上性能的降低。换句话说,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细长切口的加宽部分的圆形截面的直径小于1.0mm,则减小了通过其使区块刚度在加宽部分处减小的程度,并且即使在周向边缘和具有加宽部分的细切口之间的中间部分处设置至少一连串小孔,借此提高由所述一连串小孔吸收冰面上的水膜的效率的效果降低。另一方面,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细长切口的加宽部分的圆形截面的直径大于3.0mm,则增大了区块刚度在加宽部分处局部减小的程度,并且整个区块的刚度趋向于减小,胎面花纹的耐久性降低。因此,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细长切口的加宽部分的圆形截面的直径设定为在1.0mm和3.0mm之间,则可以获得提高的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并且抑制冰上性能的降低。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胎面的台肩部分上形成沿周向方向对齐的区块。
此处,“胎面的台肩部分”指沿轮胎宽度方向位于最外侧的胎面部分的区域。
在按该方式配置的本发明中,因为在胎面的台肩部分中形成沿周向方向对齐的区块,可以有效地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当轮胎滚动时所述台肩部分比胎面的其他区域起到更重要的功能,并且其比胎面的其他部分产生更多的热量。
在本发明中,优选按如此方式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细长切口,以使得其在位于胎面的外侧的区块壁中开口。
此处,“胎面的外侧”指沿轮胎宽度方向面向外侧的方向。此外,“区块壁”指在区块端面处面向沟槽的区段。当区块位于胎面的台肩部分中时,位于胎面的外侧的区块侧面也被称为区块壁。
在按该方式配置的本发明中,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用作区块的材料中得热量导致的劣化,从而提高了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因为区块内部的热量通过在区块壁中开口的开口部分耗散,从而可以获得高热耗散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模式实施例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的简图。
图2是示意性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模式实施例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中的区块的简图。
图3是当沿图2中的线III-III观察时冬季用轮胎的胎面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模式实施例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中的区块的简图。
图5是示意性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模式实施例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简图描绘本发明的优选模式的实施例。首先,将根据图1至图3描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模式实施例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图1是示意性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模式实施例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的简图,图2是示意性图解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模式实施例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中的区块的简图,图3是当沿图2中的线III-III观察时冬季用轮胎的胎面的放大剖视图。
首先,如图1所示,附图标记1表示根据第一模式实施例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应当注意,该实例中的轮胎的尺寸为205/55R16。在胎面1中形成有沿轮胎的周向方向延伸的三个周向沟槽2和沿轮胎的横向方向(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向沟槽3。附图标记4表示根据实施例的第一模式的冬季用轮胎胎面1中的区块(花纹块),并且区块4通过周向沟槽2和横向沟槽3界定形成,并且此外,周向边缘42借助于横向沟槽3形成。应当注意,在当前模式实施例的冬季用轮胎胎面中,未指定轮胎的旋转方向。
接着,如图2和图3所示,按如此方式形成区块4,以使得其具有与周向沟槽2的深度D相同的区块高度,并且此外,其具有当轮胎滚动时与路面接触的表面41。横向沟槽3具有与周向沟槽2相同的深度D。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周向沟槽2的深度D为9.2mm。此外,如图3所示,周向边缘42面向横向沟槽3。
接着,如图1至3所示,包括多个小孔7的成串(系列)小孔6以及细切口5形成于每个区块4中。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在区块4的周向边缘42的每侧设置包括细切口5a和包含小孔7a的一连串小孔6a的套件以及包括细切口5b和包含小孔7b的一连串小孔6b的套件。所述两组套件的结构和作用彼此相同,所以在下文中仅主要描述一组套件。
首先将描述成串小孔6的结构和作用。如图2和图3所示,一连串小孔6a(6b)具有五个小孔7a(7b),所述小孔7a(7b)在接触路面的表面41中开口并且在轮胎的径向向内方向上延伸,并且每个小孔具有小于或等于周向沟槽2的深度D的深度DH,并且所述小孔7a(7b)以连续布置的方式配置。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按如此方式配置所述一连串小孔6a(6b),以使得小孔7a沿直线对齐。应当注意,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一连串小孔6a(6b)由五个小孔7a(7b)构成,但是其可以由至少两个或更多个小孔构成,不限于所图解的实例。小孔7的最大深度DH与周向沟槽2的深度D相同。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小孔7的深度DH为7.5mm。
两连串小孔6a、6b各自形成于周向边缘42的邻近区域A中,所述邻近区域A为基本上平行于界定区块4的横向沟槽3的端部。所述邻近区域A是其中可以通过形成一连串小孔而不是形成细长切口来抑制区块刚度减小程度的区域,并且如图2所示,其为在轮胎的周向方向上自周向边缘42延伸距离da的区域。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的区块4中,距离da为8mm。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邻近区域A中形成一连串小孔6a、6b以抑制区块刚度的减小来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
接着,如图1和图2所示,按如此方式形成一连串小孔6a(6b),以使得小孔7a(7b)在周向边缘42的邻近区域A中基本上平行于周向边缘42对齐。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周向边缘42与一连串小孔6a(6b)之间的间距dm为5.0mm。此外,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构成成串小孔6的每个小孔7的直径dh(参见图2)为1.5mm,并且相邻小孔7之间的间距db(参见图2)为5.0mm。
接着,将描述细切口5的结构和作用。首先,如图1至图3所示,在区块4中并且在区块的中心区域中形成沿轮胎的径向向内方向延伸并且在接触路面的表面41中开口的细切口5a(5b)。如图1和图2所示,按如此方式形成细切口5a(5b),以使得其总体上沿轮胎的横向方向延伸,并且其基本上平行于周向边缘42延伸。
接着,如图2和图3所示,在细切口5a(5b)的底部形成具有圆形截面的加宽部分51a(51b),其沿轮胎的横向方向延伸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周向边缘42延伸。加宽部分51a(51b)为按如此方式与细切口5a(5b)整体地形成的空间,以使得其与细切口5a(5b)的底部连通并且扩大了细切口5的底部宽度。包括加宽部分51a(51b)的细切口5a(5b)的最大深度DI(参见图3)与周向沟槽2的深度D相同。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包括加宽部分51a(51b)的细切口5a(5b)的深度DI为7.5mm,并且具有圆形截面的加宽部分51a(51b)的直径dw(参见图3)为1.5mm。
不仅通过呈现出如附加至周向边缘42的边缘的所谓的边缘效应,而且通过将区块4和冰之间存在的水膜带入到细切口5的切开部分中而呈现出促进区块4和冰之间的直接接触的效果,在区块4接触路面的表面41中开口的细切口5a(5b)提高了冰上性能。
此外,形成于细切口5的底部处的加宽部分51抑制了细切口5的底部处的应力集中,并且还通过使区块4内部接触空气的表面积增大相当于加宽部分51的量来增强区块4的热耗散作用,并且通过抑制用于区块4的材料由于热的劣化来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周向边缘42和细切口5a(5b)之间的间距ds为10.0mm。
现在将描述周向边缘42、一连串小孔6a(6b)和细切口5的配置和作用。此处,通常形成一连串小孔比形成细切口能够更好地抑制区块刚度的减小,并且因此可以确保高的总区块刚度,但是另一方面,与其中形成细长切口的情况相比,在形成一连串小孔的情况中,很难增大作用于边缘部分上的一连串小孔的边缘压力以补偿区块刚度的减小量,因而不能利用小孔来获得提高的冰上性能。
为此,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在细切口5a(5b)的底部形成加宽部分51a(51b),促使加宽部分51a(51b)的周边处的刚度局部地减小,并且通过在其中区块刚度已经局部减小的区域中设置一连串小孔6a(6b)来增大作用在边缘部分上的小孔的边缘压力。具体地说,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如上文所述,在周向边缘42的邻近区域中形成/设置一连串小孔6a(6b),并且如图1至图3所示,在周向边缘42和细切口5a(5b)之间的中间部分中形成/设置一连串小孔6a(6b)。
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借助于该配置,促使一连串小孔6a(6b)的周边处的刚度局部地减小,增大了作用在边缘部分上的一连串小孔的边缘压力,并且在冰上,一连串小孔6呈现出如同附加到周向边缘42和细切口5a(5b)上的边缘的所谓的边缘效应,并且在区块和冰之间存在的水膜被带入到小孔6的内部,从而呈现出促进区块和水之间的直接接触的效果,并且从而提高了冰上性能。
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一连串小孔6a(6b)和周向边缘42之间的间距为5.0mm,其为周向边缘42和细切口5a(5b)之间的间距ds(=10mm)的一半,所述细切口5a(5b)在其底部处具有加宽部分51a(51b)。换句话说,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在周向边缘42和细切口5a(5b)之间的中间位置处设置一连串小孔6a(6b),所述细切口5a(5b)在其底部具有加宽部分51a(51b)。应当注意,如果周向边缘42和细切口5a(5b)之间的间距为10mm,则可以有效地获得如上所述借助于加宽部分51a(51b)增大一连串小孔6a(6b)的边缘压力的效果,假定一连串小孔6a(6b)按如此方式形成于周向边缘42和细切口5a(5b)之间的中间部分中,以使得一连串小孔6a(6b)和周向边缘42之间的间距dm在4.0mm和6.0mm的范围内。应当注意,如下文所述,如果周向边缘42和细切口5a(5b)之间的间距不设定为当前模式的实施例的10.0mm,则也将根据所述间距按比例地更改其中形成一连串小孔的中间部分的位置和范围。
此处,在上述实例中,周向边缘42和细切口5a(5b)之间的间距ds为10.0mm,但是周向边缘42和细切口5a(5b)之间的该间距可具有在8.0mm和14.0mm之间的值。这是因为,如果周向边缘42和在其底部具有加宽部分51a、51b的细切口5a、5b之间的间距小于8.0mm,则通过形成于中间部分中的一连串小孔6a、6b抑制区块刚度减小的作用变得不太显著,并且胎面花纹的耐久性降低。另一方面,这是因为,如果周向边缘42和在其底部具有加宽部分51a、51b的细切口5a、5b之间的间距ds大于14.0mm,则通过结合具有加宽部分(51a、51b)的细切口(5a、5b)和一连串小孔(6a、6b)借助于加宽部分(51a、51b)的周边处的区块刚度的局部减小来增大由一连串小孔(6a、6b)吸收冰面上的水膜的效率的效果变得不太显著,并且冰上性能降低。
此外,在上文中所述的实例中,形成直径dh为1.5mm的小孔7a、7b,但是小孔7a、7b的直径dh可以在1.0mm到3.0mm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如果构成一连串小孔(6a、6b)的小孔(7a、7b)的直径小于1.0mm,则即使当与伴随着由于细长切口(5)的加宽部分(51a、51b)使区块刚度局部减小而增大由小孔(7a、7b)吸收冰面上的水膜的效率的效果相结合时,冰面上的水膜被吸入到所述小孔内的效果不充分,且从而冰上性能降低。另一方面,这是因为,如果构成一连串小孔(6a、6b)的小孔(7a、7b)的直径大于3.0mm,则借助于在周向边缘42的特定邻近区域中形成一连串小孔(6a、6b)来抑制区块刚度减小的效果变得不太显著,不仅胎面花纹的耐久性降低,而且冰上性能降低,因为区块表面与路面接触的表面积由于区块表面上的小孔(7a、7b)的表面积增大的结果而减小。
此外,在上文所述的实例中,相邻孔7a(7b)之间的间距db为5.0mm,但是相邻孔7a(7b)之间的间距db可以在3.0mm到6.0mm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如果构成一连串小孔(6a、6b)的相邻小孔7a(7b)的间距db小于3.0mm,则通过在周向边缘42的邻近区域A中形成一连串小孔6a(6b)来抑制区块刚度的减小的效果变得不太显著,并且胎面花纹的耐久性降低。另一方面,这是因为,如果构成一连串小孔6a(6b)的相邻小孔7a(7b)的间距db大于6.0mm,则即使当与伴随着由于细长切口(5)的加宽部分(51a、51b)使区块刚度局部减小而增大由小孔(7a、7b)吸收冰面上的水膜的效率的效果相结合时,冰面上的水膜被吸入到所述小孔内的效果不充分,并且从而冰上性能降低。
此外,在上文所述的实例中,具有圆形截面的加宽部分51a(51b)的直径dw为1.5mm,但是具有圆形截面的加宽部分51a(51b)的直径dw可以具有在1.0mm和3.0mm之间的值。这是因为,如果细长切口5a(5b)的加宽部分51a(51b)的圆形截面的直径dw小于1.0mm,则通过其使加宽部分51a(51b)处的区块刚度局部降低的程度减小,并且即使一连串小孔6a(6b)形成于周向边缘42的邻近区域A并设置在周向边缘42和具有加宽部分51a(51b)的细切口5a(5b)之间的中间部分中,增大由一连串小孔6a(6b)吸收冰面上的水膜的效率的效果降低,因为加宽部分51a(51b)的周边处的区块刚度方面的局部减小未达到或者不易于达到一连串小孔6a(6b)。另一方面,这是因为,如果细长切口5a(5b)的加宽部分51a(51b)的圆形截面的直径dw大于3.0mm,则增大了区块刚度在加宽部分51a(51b)的周边处局部减小的程度,并且整个区块的刚度趋向于减小,胎面花纹的耐久性降低。应当注意,如上所述的加宽部分51a(51b)的截面形状不限于圆形,并且可以在允许获得如上所述的作用的范围内更改与细切口5a(5b)有关的宽度的增大。
接着,将基于图4描述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模式实施例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图4是示意性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模式实施例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中的区块的简图。根据该第二模式实施例的轮胎胎面的基本结构和上文所描述的第一模式实施例相同,因此在下文中,主要描述不同点。
对于第二模式实施例的胎面1,通过图4中指示旋转方向的箭头DR所示来指定轮胎的旋转方向。如图4所示,在第二模式实施例中,按如此方式形成区块4,以使得其具有与横向沟槽3的深度D相同的区块高度,并且其具有当轮胎滚动时与路面接触的表面41。
在区块4中形成与在上文的第一模式实施例中所描述内容相同的一连串小孔6。在该第二模式实施例中,包括五个小孔7的一连串小孔6形成于区块4中,所述小孔7沿轮胎的径向向内方向延伸并且在接触路面的表面41中开口。
于是,在第二模式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一连串小孔6形成于后侧周向边缘42a的邻近区域A中,所述邻近区域A为当轮胎转动时具有最高的应力集中的周向边缘42a、42b的邻近区域。与第一模式实施例一样,后侧周向边缘42a的邻近区域A为其中可以通过形成一连串小孔6比形成细长切口更好地抑制区块刚度减小程度的区域,并且如图4所示,其为沿轮胎的旋转方向DR从后侧周向边缘42a处延伸过距离da的区域。第二模式实施例中的该距离da为8mm。
此外,在区块4中形成与在上文的第一模式实施例中所描述内容相同的细切口5。在该第二模式实施例中,在区块4中形成单一细切口5,该细切口5沿轮胎的径向向内方向延伸并且在接触路面的表面41中开口。此外,按与第一模式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在细切口5的底部处形成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加宽部分51。
第二模式实施例中的加宽部分51的直径dw为2mm。因此,在第二模式实施例中,加宽部分51的直径dw大于第一模式实施例中的加宽部分51的直径dw(=1.5mm),并且加宽部分51的周边处的区块刚度的减小程度相应更大,并且因此如上文所述,通过更有效地增大作用在边缘部分上的成串小孔6的边缘压力,增强了吸收水的效果。此外,随着加宽部分51的直径dw增大,加宽部分51的表面积相应地增大,结果是,区块4内部接触空气的表面积进一步增大,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区块4中的热耗散作用并提高了胎面花纹的耐久性。
在该第二模式实施例中,细切口5及其加宽部分51不仅在区块4的表面41中开口,而且在如图4中的箭头DE所指示的位于胎面的外侧处的区块壁43中开口。通过所述开口,更有效地抑制了轮胎滚动时的热量产生,并且提高了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应当注意,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在其底部形成加宽部分51的细切口5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的波浪状振幅(包括如Z字形的形状和宽度方向的尺寸),包括加宽部分51,但是可以将其适当地更改为如直线形状的另一形式或者例如具有内部变化的宽度的形式。
在第二模式实施例中,按与上文所述的第一模式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在周向边缘42a和其底部具有加宽部分51的细切口5之间的中间部分中也形成一连串小孔6,并且一连串小孔6的尺寸以及一连串小孔6、细长切口5和周向边缘42之间的尺寸关系与第一模式实施例相同,从而可以获得与上文第一模式实施例中所描述内容相同的作用。
接着,将基于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模式实施例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图5是示意性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模式实施例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的简图。对于第三模式实施例的胎面1,如图所示通过图5中指示旋转方向的箭头DR来指定轮胎的旋转方向,在胎面1中形成四个周向沟槽2,并且将胎面1分成由周向沟槽2界定的多个区域。应当注意,该实例中的轮胎的尺寸为205/55R16。
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胎面1的中心区段包括其中形成有多个细切口的连续肋条。此外,在胎面1的中心区段和胎面的台肩部分之间的区域中形成横向沟槽3,并且按同样的方式,在由此形成的区块中形成多个细切口。
在胎面的台肩部分中也形成横向沟槽3,并且由此形成的区块4具有当轮胎滚动时接触路面的表面41。在区块4中形成与在上文的第一模式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内容相同的一连串小孔6。在该第三模式实施例中,包括五个小孔7的一连串小孔6形成于胎面的台肩部分的区块4中,所述小孔7沿轮胎的径向向内方向延伸并且在接触路面的表面41中开口。
于是,在第三模式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一连串小孔6形成于后侧周向边缘52a的邻近区域A中,所述邻近区域为当轮胎转动时周向边缘52a、52b的邻近区域中具有最高应力集中的区域。与第一模式实施例一样,后侧周向边缘42的邻近区域A为其中通过形成一连串小孔6比形成细长切口可以更好地抑制区块刚度减小程度的区域,并且如图5所示,其为沿轮胎的旋转方向DR从后侧周向边缘42a延伸过距离da的区域。第三模式实施例中的该距离da为8mm。
此外,在区块4中形成与在上文的第一模式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内容相同的细切口5。在第三模式实施例中,在区块4中形成两个细切口5a、5b,所述细切口5a、5b沿轮胎的径向向内方向延伸并且在接触路面的表面41中开口,并且在两个细切口5a、5b的底部处分别形成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加宽部分51a、51b。
细切口5a、5b和加宽部分51a、51b不仅在区块4的表面41中开口,而且在由图5中的箭头DE指示的位于胎面外侧的区块壁43中开口。通过这种开口,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轮胎滚动时的热量产生,并且从而可以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应当注意,在当前模式的实施例中,在其底部形成加宽部分51的细切口5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的波浪状振幅,包括加宽部分51,但是可以将其适当地更改为如直线形状的另一形式或者例如具有内部变化的宽度的形式。
在该第三模式实施例中,区块4形成于胎面的台肩部分中,所述台肩部分在轮胎滚动时对于区块4中的热量产生起到比胎面的其他区域更重要的作用,并且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
此外,在第三模式实施例中,在细切口5a、5b中,在周向边缘42a和其底部具有加宽部分51a的细切口5a之间的中间部分中形成一连串小孔6,并且按与上文所述的第一模式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一连串小孔6的尺寸以及一连串小孔6、细长切口5a和周向边缘42a之间的尺寸关系与第一模式实施例相同,并且从而可以获得与上文第一模式实施例中所描述内容相同的作用。具有加宽部分51b的另一细切口5a有助于热耗散并且有助于提高区块4的冰上性能。
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别优选模式的实施例,但是可以按不限于所图解的实施例模式的各种实施例形式来更改和实施本发明。
接着,将根据图1至图3描述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模式实施例的主要操作优点。根据第一至第三模式实施例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1具有区块4,所述区块4沿周向方向对齐,并且其中分别形成有由横向沟槽3形成的周向边缘42、至少一个细切口5和至少一连串小孔6,所述细切口5基本上平行于周向边缘42延伸并具有等于或者小于周向沟槽2的深度D的深度DI且在其底部具有加宽部分51,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6包括在区块4的地面接触表面41中开口并沿轮胎的径向向内向方向延伸且具有等于或者小于周向沟槽2的深度D的深度DH的至少两个小孔7,并且按如此方式在“邻近周向边缘的特定区域42'”中形成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6,以使得小孔7基本上平行于周向边缘42对齐,换句话说,“在其中与形成细长切口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区块刚度减小程度的周向边缘的邻近区域(在上文所述的第一至第三模式实施例中,在与周向边缘42或者后侧周向边缘42a相距8mm的距离da的区域A)中形成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6”,并且因此与形成细长切口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区块刚度减小,结果是,可以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换句话说,如果在周向边缘42附近形成获得保持冰上性能的第一功能的细长切口,则区块4的刚度减小程度大,并且因此如果如上文所述模式实施例中那样,在周向边缘42或者后侧周向边缘42a的邻近区域A中形成获得保持冰上性能的第二功能的一连串小孔6,则可以抑制区块刚度的减小。
此外,在第一至第三模式实施例中,除了在周向边缘42或者后侧周向边缘42a的邻近区域A中形成一连串小孔6之外,按如此方式形成所述一连串小孔6,以使得其设置在周向边缘42和细切口5之间的中间部分中,并且因此可以通过细长切口5的加宽部分51来提高可由一连串小孔6吸收冰面上的水膜的效率。换句话说,区块的刚度在加宽部分51的周边处局部地减小,并且因此借助于所述布置,一连串小孔6更容易受由于加宽部分51导致的区块刚度相对减小的影响,并且因此借助于作用在边缘部分上的小孔6的边缘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每个小孔的边缘效应,冰面上的水膜可以被更有效地吸入到小孔内部,并且因此提高了冰上性能。
此外,根据第一至第三模式实施例,可以通过如第一至第三模式实施例所述方式设置细长切口5和一连串小孔6来提高冰上性能,该细长切口5获得冰上性能,一连串小孔6按如此方式设置,以使得通过加宽部分51来提高吸收水膜的效率并且获得第二冰上性能,通过在周向边缘42或者后侧周向边缘42a的邻近区域A中形成一连串小孔6以抑制区块刚度的减小,并通过加宽部分51以抑制细长切口5的底部处的应力集中以及通过加宽部分51中的热耗散以抑制区块4材料的劣化,在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的同时,总体上维持了区块的高刚度。
此外,根据第二和第三模式实施例,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具有给定的旋转方向DR,并且在这种胎面1的区块4中,与在后侧周向边缘42a的邻近区域A中形成细切口的情况相比,可以通过形成对机械应力具有更高抗力的一连串小孔6来更有效地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其中所述后侧周向边缘42a为当轮胎转动时具有最大应力集中的周向边缘。
此外,根据第一至第三模式实施例,因为在它们之间形成至少一连串小孔的周向边缘和所述至少一个细切口之间的间距ds在8.0mm和14.0mm之间,可以获得提高的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并且抑制冰上性能的下降。
此外,根据第一至第三模式实施例,因为构成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的小孔的直径dh在1.0mm和3.0mm之间,可以获得提高的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并且抑制冰上性能的下降。
此外,根据第一至第三模式实施例,因为构成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的相邻小孔的间距db在3.0mm和6.0mm之间,可以获得提高的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并且抑制冰上性能的下降,。
此外,根据第一至第三模式实施例,按如此方式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细长切口5、5a、5b的加宽部分51、51a、51b,以使得其具有通常呈现出由于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增加所导致的良好热耗散平衡和应力扩散(抑制应力集中)的圆形截面形状,并且因此可以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并且还可以当在制造其底部具有加宽部分51、51a、51b的细切口时减轻加工的复杂性。
此外,根据第一至第三模式实施例,因为所述至少一个细长切口5、5a、5b的加宽部分51、51a、51b的圆形截面的直径dw在1.0mm和3.0mm之间,可以获得提高的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并且抑制冰上性能的下降。
此外,根据第二和第三模式实施例,因为如上文所述,在胎面的台肩部分中形成沿周向方向对齐并且具有一连串小孔6、细切口5、5a、5b和周向边缘42的区块4,可以有效地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其中当轮胎滚动时,所述胎面的台肩部分与胎面1的其他区域相比具有更重要的功能,并且其与胎面的其他部分相比产生更多热量。
此外,根据第二和第三模式实施例,按如此方式形成其中形成有加宽部分51、51a、51b的细切口5、5a、5b,以使得其在位于胎面外侧的区块壁43中开口,并且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由于被用作区块4的材料中的热量所导致的劣化,从而提高胎面花纹的耐久性,因为区块4中的热量通过在区块壁43中开口的开口部分耗散掉,并且因此可以获得高热耗散特性。
附图标记说明
1冬季用轮胎胎面
2周向沟槽
3横向沟槽
4区块
41当轮胎滚动时区块4上接触路面的表面
42周向边缘
43区块壁
5,5a,5b细切口
51,51a,51b细切口的加宽部分
6,6a,6b一连串(成串)小孔
7,7a,7b小孔

Claims (6)

1.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其具有沿轮胎的周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周向沟槽、沿轮胎的横向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向沟槽以及由所述周向沟槽和所述横向沟槽界定的多个区块,
所述胎面具有沿周向方向对齐的区块,所述区块中分别形成有由所述横向沟槽形成的周向边缘,
所述胎面具有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周向边缘延伸并具有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周向沟槽的深度的深度的至少一个细切口,
所述胎面具有至少一连串小孔,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包括在所述区块的地面接触表面中开口的至少两个小孔,所述至少两个小孔沿所述轮胎的径向向内方向延伸且具有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周向沟槽的深度的深度,
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形成于所述周向边缘的给定邻近区域中,并且形成于所述周向边缘和所述至少一个细切口之间的中间部分中,
所述胎面的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细切口在其底部具有加宽部分,所述加宽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细切口的宽度,
在它们之间形成有至少一连串小孔的所述周向边缘和所述至少一个细切口之间的间距在8.0mm和14.0mm之间,
构成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的小孔的直径在1.0和3.0mm之间,
构成所述至少一连串小孔的相邻小孔之间的间距在3.0和6.0m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具有给定的旋转方向,并且所述周向边缘的特定邻近区域为邻近后侧周向边缘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细长切口的加宽部分具有圆形截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宽部分的圆形截面的直径在1.0和3.0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沿周向方向对齐的所述区块形成于胎面的台肩部分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细切口被形成为使得其在位于所述胎面外侧的区块壁中开口。
CN201080068860.9A 2010-08-31 2010-08-31 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 Active CN1031188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64807 WO2012029125A1 (ja) 2010-08-31 2010-08-31 冬用空気入りタイヤ用トレッ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8881A CN103118881A (zh) 2013-05-22
CN103118881B true CN103118881B (zh) 2016-06-15

Family

ID=45772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8860.9A Active CN103118881B (zh) 2010-08-31 2010-08-31 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86533A1 (zh)
EP (1) EP2612770B1 (zh)
JP (1) JPWO2012029125A1 (zh)
CN (1) CN103118881B (zh)
CA (1) CA2807939C (zh)
EA (1) EA025925B1 (zh)
WO (1) WO20120291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80869B2 (ja) * 2011-10-26 2014-04-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95722B2 (ja) * 2013-10-28 2015-04-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107728A (ja) * 2014-12-03 2016-06-2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49005B2 (ja) * 2014-12-03 2019-01-09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075425B2 (ja) * 2014-12-03 2017-02-0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17512B2 (ja) * 2015-10-14 2019-12-1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57751B2 (ja) * 2015-10-14 2020-03-0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058543B (zh) * 2016-11-07 2021-09-0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JP7116014B2 (ja) * 2019-06-12 2022-08-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77008B2 (ja) * 2019-06-14 2022-11-2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352459B2 (ja) * 2019-12-12 2023-09-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2022059756A (ja) * 2020-10-02 2022-04-1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22083207A (ja) * 2020-11-24 2022-06-0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DE102020215775A1 (de) * 2020-12-14 2022-06-15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CN118061707A (zh) * 2022-11-24 2024-05-2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92508A (ja) * 1986-06-12 1987-12-1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雪氷路用タイヤ
JPH01101205A (ja) * 1987-10-12 1989-04-19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2310109A (ja) * 1989-05-24 1990-12-25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トレッドパターン
JPH0485108A (ja) * 1990-07-26 1992-03-18 Bridgestone Corp 偏摩耗を抑制し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6190834A (ja) * 1992-12-24 1994-07-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成形金型用サイプ形成刃の製造方法
JPH0994828A (ja) * 1995-09-28 1997-04-08 Bridgestone Corp 加硫成形モールド及びこ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空気入 りタイヤ
JPH0938978A (ja) * 1995-08-02 1997-02-10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加硫金型用フラスコ型ブレー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69810970T2 (de) * 1998-03-25 2003-08-28 Goodyear Tire & Rubber Reifenlauffläche mit 3-d lamellen
JP2001071712A (ja) * 1999-09-07 2001-03-2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1207058B1 (fr) * 2000-11-13 2007-06-06 Société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Sculpture de bande de roulement de pneumatique à carcasse radiale
JP2005193770A (ja) * 2004-01-07 2005-07-2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加硫成形モールド
JP4381869B2 (ja) 2004-04-09 2009-12-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6007796A (ja) * 2004-06-22 2006-01-12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557700B2 (ja) * 2004-12-15 2010-10-0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7022277A (ja) * 2005-07-15 2007-02-01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928785B2 (ja) 2006-01-06 2012-05-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43463B2 (ja) * 2006-02-10 2011-03-0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8062749A (ja) * 2006-09-06 2008-03-2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274726A (ja) * 2009-08-26 2009-11-26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86533A1 (en) 2013-07-25
CA2807939C (en) 2019-03-05
EP2612770A4 (en) 2014-05-21
EA201390322A1 (ru) 2013-08-30
CA2807939A1 (en) 2012-03-08
EA025925B1 (ru) 2017-02-28
EP2612770A1 (en) 2013-07-10
CN103118881A (zh) 2013-05-22
EP2612770B1 (en) 2016-05-25
JPWO2012029125A1 (ja) 2013-10-28
WO2012029125A1 (ja) 201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8881B (zh) 冬季用充气轮胎的胎面
JP4213197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0224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0105994B2 (en) Pneumatic tire
JP4145341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0311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07656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156018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1180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00089509A1 (en) pneumatic tire
JP2009280035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0684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1105281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8302644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having series of depressions in rib
US20160075184A1 (en) Pneumatic tire
JP200816239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46676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70008347A1 (en) Tire
JP541975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0770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803065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0879384B1 (ko) 비대칭 트레드 패턴을 가지는 고성능 타이어
JP4285617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546123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55374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5

Address after: French Clermont Ferrand

Patentee after: Michelin Soc Tech

Address before: French Clermont Ferrand

Co-patentee before: Conception Dev Michelin SA

Patentee before: Michelin Soc 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