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0007B - 自动送稿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动送稿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0007B
CN103030007B CN201210141360.4A CN201210141360A CN103030007B CN 103030007 B CN103030007 B CN 103030007B CN 201210141360 A CN201210141360 A CN 201210141360A CN 103030007 B CN103030007 B CN 103030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 path
component
image
path component
automatic doc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13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0007A (zh
Inventor
山崎章
河炫徳
赵诚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30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0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0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0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36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 B65H5/38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immovable in ope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2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trans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43Allowing easy access, e.g. for maintenance or in case of paper j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1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from the scann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0Details of frames, housings or mountings of the whol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4Housings
    • B65H2402/441Housings movable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to area inside the housing, e.g. pivoting or sli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 B65H2404/6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 B65H2404/61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and shaped for curvilinear transport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H04N1/192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H04N1/193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using electrically scanned linear arrays, e.g. linear CCD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203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 H04N1/2032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of two pictures corresponding to two sides of a single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送稿器及图像形成设备。该自动送稿器包括:输送路径构件,该输送路径构件包括构成输送路径的输送路径表面,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端部在远离送稿器本体远离的方向上移动以打开所述输送路径;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能与所述输送路径构件同轴地相对旋转;限制部,该限制部限制路径输送构件的端部的相对旋转;和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在待限制部接触所述限制部的方向上向所述待限制部施力,将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端部支撑在第一打开位置,并且允许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端部移动到第二打开位置,在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所述输送路径比在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打开得大。

Description

自动送稿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送稿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原稿读取设备(例如参见日本专利No.4331668(专利文献1)),当要移除停留在自动送稿器中的原稿时,该原稿读取设备通过使原稿按压构件的一端(该原稿按压构件的另一端受到支撑)向下运动来打开形成在原稿按压构件上方的原稿输送路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维修性能得以改进的自动送稿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送稿器,该自动送稿器包括:输送路径构件,该输送路径构件包括构成输送路径的输送路径表面,在送稿器本体中通过该输送路径输送原稿,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一个端部由所述送稿器本体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另一个端部在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该另一个端部远离所述送稿器本体的方向上移动以打开所述输送路径;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布置在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旋转轴方向侧的壁部中,从而可与所述输送路径构件同轴地相对旋转,并且包括当所述输送路径被打开时被锁定到布置在所述送稿器本体中的锁定部的被锁定部;限制部,该限制部形成在所述支撑构件中并且通过接触布置在所述壁部中的待限制部来限制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在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接近所述送稿器本体的方向上的相对旋转;以及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的一个端部安装至所述支撑构件,所述施力构件的另一个端部安装至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所述施力构件在所述待限制部接触所述限制部的方向上向所述待限制部施力,所述施力构件在所述输送路径被打开时将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支撑在第一打开位置,并且在向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施加在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该另一个端部远离所述送稿器本体远离的方向上的力时,所述施力构件允许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移动到第二打开位置,在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所述输送路径比在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打开得大。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的自动送稿器,该自动送稿器进一步包括:背面读取机构,该背面读取机构布置在所述送稿器本体中,使得与所述输送路径表面相对且用于读取原稿背面的读取平面在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移动到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从与所述送稿器本体的打开表面垂直的方向可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读取设备,该图像读取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自动送稿器;和正面读取机构,该正面读取机构读取由所述自动送稿器馈送的原稿的正面或放置在稿台构件上的原稿的正面;以及
图像记录设备,该图像记录设备将由所述图像读取设备读取的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其中输送路径构件不会移动到第二打开位置(在第二打开位置,输送路径比在第一打开位置打开得大)的构造相比,可以改善自动送稿器的可维护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其中背面读取机构的读取平面从与送稿器的打开表面垂直的方向不可见的情况相比,可以改善读取平面的可维护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不使用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自动送稿器的情况相比,可以顺利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附图说明
将基于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的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了其中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的输送路径构件被关闭的状态的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了其中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的输送路径构件的另一个端部被支撑在第一打开位置的状态的图;以及
图4是示意性示出了其中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的输送路径构件的另一个端部被支撑在第二打开位置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中所示的箭头“上”限定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向上方向。在如下描述中,参照其中自动送稿器12关闭第一玻璃台板72和第二玻璃台板74的状态来表示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在诸如纸张之类的记录介质P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设备110和读取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设备10。
图像读取设备10布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上部,并用来读取原稿图像并将所读取的图像转换成图像信号。图像记录设备110布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下部,用来基于由图像读取设备10转换的图像信号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P上。下面将首先描述图像记录设备110的构造。
图像记录设备110包括:存储具有不同尺寸的诸如纸张之类的记录介质P的多个记录介质存储部130;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20;将记录介质P从记录介质存储部130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20的输送部148;将由图像形成部120形成的色调剂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P的定影装置136;以及记录介质排出部140,通过定影装置136而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被排出到该记录介质排出部140。
图像形成部120包括:形成黄色(Y)、品红(M)、青色(C)和黑色(K)的各色色调剂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22Y、122M、122C和122K;作为中间转印构件的示例的中间转印带124,由图像形成单元122Y、122M、122C和122K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该中间转印构件上;作为一次转印构件的示例的一次转印辊126,该一次转印辊126用于将由图像形成单元122Y、122M、122C和122K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4;以及作为二次转印构件的示例的二次转印辊128,该二次转印辊128用于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4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
图像形成单元122Y、122M、122C和122K均具有沿着一个方向(图1中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的感光鼓112作为支撑所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支撑构件。
从感光鼓112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开始围绕每个感光鼓112顺序地设置有:给感光鼓112充电的充电装置114;使带电的感光鼓112曝光而在感光鼓112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116;使形成在感光鼓11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显影装置118;以及在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4上之后移除残留在感光鼓112的表面上的色调剂的清洁装置144。
中间转印带124由支撑辊146和与二次转印辊128对置的对向辊134支撑,并且与感光鼓112相接触地沿着一个方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循环。
每个一次转印辊126都夹着中间转印带与对应的感光鼓112对置。在一次转印辊126和感光鼓112之间形成一次转印位置,形成在感光鼓112上的色调剂图像在该一次转印位置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4上。
二次转印辊128夹着中间转印带124与对向辊134对置。在二次转印辊128和对向辊134之间形成二次转印位置,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4上的色调剂图像在该二次转印位置被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输送部148包括:拾取辊132,该拾取辊132拾取并送出存储在记录介质存储部130中的记录介质P;以及一对输送辊142,这一对输送辊将由拾取辊132拾取的记录介质P输送到二次转印位置。
定影装置136相对于二次转印装置设置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并且用来将在二次转印位置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P。相对于定影装置136在输送方向的下游布置有一对排出辊138,这一对排出辊138将记录介质P排出到记录介质排出部140。
下面将描述在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0中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
在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110中,当要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时,从记录介质存储部130拾取的记录介质P首先由一对输送辊142输送到二次转印位置。
另一方面,由图像形成单元122Y、122M、122C和122K形成的各色色调剂图像被叠加在中间转印带124上而形成彩色图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24上的彩色图像被转印到输送到二次转印位置的记录介质P上。
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被输送到定影装置136,所转印的色调剂图像由定影装置136定影。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由所述一对排出辊138排出到记录介质排出部140。以这种方式执行一系列图像形成操作。
图像记录设备110的构造不限于该构造,而是也可以采用不具有中间转印构件的直接转印型图像记录设备、喷墨型图像记录设备,或能够利用除了上述构造之外的构造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设备。
下面将描述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0的构造。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0被构造成既能够读取正被输送的原稿又能够读取静止的原稿。
也就是说,图像读取设备10包括:自动送稿器12,该自动送稿器12内置有正面读取机构70和背面读取机构94,正面读取机构70读取正被输送的原稿的正面上的图像和静止原稿的正面上的图像,背面读取机构94读取正被输送的原稿的背面上的图像;以及处理装置92,该处理装置92处理由正面读取机构70或背面读取机构94读取的图像的图像信号。
下面将描述正面读取机构70。正面读取机构70布置在图像读取设备10的下部。正面读取机构70包括作为台板构件的示例的第一玻璃台板72,在台板构件上放置原稿,在静止状态下从该原稿读取图像;和作为透射构件的示例的第二玻璃台板74,该透射构件透射施加至正被输送的原稿的光。
正面读取机构70包括能够沿着第一玻璃台板72移动的第一移动构件76和第二移动构件78。第一移动构件76设置有向原稿发射光的发光部80和接收被原稿反射的反射光的第一反射镜82。第二移动构件78设置有用于引导从第一反射镜82获得的光的第二反射镜84和第三反射镜86。
正面读取机构70进一步包括用于光学缩小从第三反射镜86获得的光学图像的聚焦透镜88和对由聚焦透镜88聚焦的光学图像进行光电转换的CC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90。由CCD图像传感器90获取的图像信号由处理装置92发送到曝光装置116。
当要读取放置在第一玻璃台板72上的原稿的图像时,第一移动构件76和第二移动构件78例如以2∶1的比率在扫描方向(箭头B的方向)上移动。此时,来自第一移动构件76的发光部80的光被施加至原稿的待读取表面,来自原稿的反射光被第一反射镜82、第二反射镜84和第三反射镜86顺序地反射,随后被引导到聚焦透镜88。
被引导到聚焦透镜88的光在CCD图像传感器90的光接收表面上形成图像。CCD图像传感器90是一维传感器,因此同时处理一行。当在行方向(主扫描方向)上结束一行的读取时,使第一移动构件76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移动,从而读取原稿的下一行。通过在原稿的整个尺寸上反复执行该操作,则结束一页原稿的读取。
另一方面,由自动送稿器12输送的原稿经过第二玻璃台板74。此时,第一移动构件76和第二移动构件78停止在由图1中的实线表示的位置。原稿的第一行的反射光由第一反射镜82、第二反射镜84和第三反射镜86反射,并由聚焦透镜88聚焦,然后由CCD图像传感器90读取图像。
也就是说,由作为一维传感器的CCD图像传感器90同时处理主扫描方向上的一行,然后读取由自动送稿器12输送的原稿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下一行。也就是说,通过在原稿的前边缘到达第二玻璃台板74上的读取位置之后使原稿通过第二玻璃台板74上的读取位置,结束在副扫描方向上对一页原稿的读取。
下面将描述背面读取机构94的构造。如图2至图4所示,背面读取机构94内置在自动送稿器12中,并且包括作为读取单元的示例的图像传感器96,该图像传感器96包括读取平面96A,该读取平面96A与稍后描述的输送路径构件40的输送路径表面38相对,从而读取原稿的(背面的)图像。图像传感器96利用来自诸如发光二极管之类的发光部的光照射原稿并且利用光接收部接收反射光,借此来光学读取原稿的图像。
下面将描述自动送稿器12的构造。自动送稿器12布置在图像读取设备10的上部,并且用来自动地输送原稿,从而通过使用正面读取机构70和背面读取机构94读取原稿。在自动送稿器12中,在图1的图面的内侧布置铰链部(未在图中示出),紧邻图1的图面的部分能够围绕该铰链部竖直地移动,也就是说,第一玻璃台板72和第二玻璃台板74能够打开和关闭。
如图1中所示,自动送稿器12包括:作为原稿存储部的示例的稿台14,原稿可以存储和放置在该稿台14中;输送部20,该输送部20将放置在稿台14上的原稿输送到稍后描述的原稿排出部18;和原稿排出部18,通过输送部20中的输送路径30输送的原稿被排出到该原稿排出部18。
稿台14设置有用于升降稿台14的升降机构16。当原稿被放置在稿台14上时,升降机构16将稿台14向上提升到使原稿接触稍后描述的拾取辊22的位置。
输送部20包括:从稿台14拾取原稿的拾取辊22;输送路径30,从稿台14拾取的原稿通过该输送路径输送;沿着输送路径30输送原稿的多个输送辊24;对向构件26,该对向构件26与布置在输送路径30中的第二玻璃台板74对置;以及排出辊28,该排出辊28将原稿排出到原稿排出部18中。
包括构成输送路径30的一部分的输送路径表面38的输送路径构件40与第一玻璃台板72和第二玻璃台板74相对地布置在自动送稿器12的下部。如图2和图3中所示,输送路径构件40在侧视图中具有平坦的大致三角形形状,其顶表面用作输送路径表面38。
在输送路径构件40中,位于原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排出辊28侧)上的一个端部40A由自动送稿器12的送稿器本体12A可旋转地支撑。具体地说,形成在送稿器本体12A中的心轴32插入在形成于输送路径构件40的端部40A中的通孔(未示出)内。
因而,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被支撑成可围绕心轴3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通过沿所述另一个端部离开送稿器本体12A的方向向下移动(旋转)而打开输送路径30的一部分。
在输送路径构件40的旋转轴方向侧的侧壁部中,位于自动送稿器12的开口侧(接近图1的图面的一侧)的侧壁部42设置有作为锁定构件的示例的钩构件44和作为操作构件的示例的操纵杆构件46。在输送路径构件40的原稿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另一个端部40B中以可旋转的方式布置旋转轴48,钩构件44和操纵杆构件46安装至旋转轴48并一起旋转。
具体地说,环状部44A结合在钩构件44的下端部中,并且环状部44A插入并固定至旋转轴48。环状部46A结合在操纵杆构件46的上端部中,并且环状部46A插入并固定至旋转轴48。在通常情况下,钩构件44通过利用诸如扭转弹簧之类的施力构件(未示出)而在其被锁定至锁定部34的方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上被施力,所述锁定部34作为布置在送稿器本体12A中的待锁定部分的示例。
因而,当图2中所示的输送路径30(被输送路径构件40)关闭时,钩构件44通常被锁定至锁定部34。随着操纵杆构件46围绕旋转轴48沿向下方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操作(在图2中由虚线表示),钩构件44沿着相同方向旋转,由此将钩构件从锁定部34解锁。因而,将输送路径构件40的锁定状态(其中输送路径30关闭的状态)释放。
也就是说,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能够向下移动而打开输送路径30。由于与输送路径构件40的侧壁部42相对的侧壁部(未示出)位于接近自动送稿器12的铰链部的一侧(图1的图面内侧)而难以将手指插入到该侧壁部,所以相对的侧壁部仅设置有钩构件44而未设置操纵杆构件46,该钩构件44通常在其被锁定到锁定部34的方向上被施力,并且通过利用操纵杆构件46的旋转操作与侧壁部42的钩构件44联动而从锁定部34解锁。
输送路径构件40的侧壁部42设置有作为支撑构件的示例的连杆构件50,该连杆构件50包括待锁定部分54,当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围绕心轴32向下移动时,该待锁定部分54接触送稿器本体12A的锁定部36,以限制所述另一个端部40B的运动。
连杆构件50包括薄板状基部52和沿厚度方向结合在基部52中的厚板状待锁定部54,并且连杆构件50能够与输送路径构件40同轴地相对旋转。具体地说,在连杆构件50的端部处形成有环状部56,并且环状部56可相对旋转地插入围绕输送路径构件40的通孔突出的圆柱形凸台部45内。
在连杆构件50的基部52中,在与环状部56相对的另一端处形成有钩状安装部58。作为施力构件的实施例的螺旋弹簧60的一端安装至安装部58,螺旋弹簧60的另一端安装至安装部47,安装部47在输送路径构件40的侧壁部42中布置在另一个端部40,即布置在与旋转轴48相邻的位置。
稍后描述的凸起43通常被螺旋弹簧60沿使其接触止动件53的方向(附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施力。也就是说,在连杆构件50(基部52)的安装部58正下方的部分中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以平板形状突出的止动件53,作为限制部的示例。
在输送路径构件40的侧壁部42中形成有作为被限制部的示例的凸起43,凸起43由螺旋弹簧60在图中沿顺时针方向施力而接触止动件53。凸起43形成为与止动件53竖直接触(线性接触)的肋状,并且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在其接近送稿器本体12A的方向上的相对旋转由凸起43限制。
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当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围绕心轴32向下移动因而待锁定部54接触锁定部36而限制连杆构件50的位置时,凸起43在螺旋弹簧60的施力作用下接触止动件53,由此限制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在其接近送稿器本体12A的方向上的运动。因而,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被支撑在第一打开位置处。
下面将描述包括具有上述构造的输送路径构件40的自动送稿器12的操作。当将原稿放置在稿台14上而启动图像形成设备100时,由自动送稿器12输送原稿。
也就是说,稿台14上的原稿被拾取辊22拾取并发送到输送路径30,被拾取并发送到输送路径30的原稿由多个输送辊24沿着输送路径30输送,记录在原稿正面上的图像在经过第二玻璃台板74的同时被正面读取机构70读取。
当要读取记录在原稿背面上的图像时,在输送路径表面38上输送原稿的同时由背面读取机构94读取原稿背面的图像。至少正面上的图像被以这种方式读取的原稿由排出辊28排出到原稿排出部18。
当原稿滞留在输送路径表面38上时(发生所谓的卡纸),围绕位于里侧的铰链部向上提升自动送稿器12的接近图面的部分以暴露出操纵杆构件46。然后操作操纵杆构件46使其向下旋转。于是,一对钩构件44从送稿器本体12A的锁定部34解锁,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利用其自重围绕端部40A的心轴32向下移动,以打开输送路径30(输送路径表面38),如图3所示。
此时,连杆构件50的待锁定部54接触送稿器本体12A的锁定部36,以限制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的向下运动。也就是说,具有锁定至锁定部36的待锁定部54的连杆构件50利用螺旋弹簧60(也就是说,利用螺旋弹簧60的作用力)使凸起43接触止动件53来支撑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因而,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被支撑在如图3中所示的第一打开位置处,从而可以将滞留在输送路径表面38上的原稿移除。
当难以在图3中所示的第一打开位置移除原稿时,利用手指(施加在打开方向上的力)按压被支撑在第一打开位置处的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例如操纵杆构件46),从而使其进一步向下(沿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移动。
然后,由于连杆构件50被构造成可相对于输送路径构件40旋转,因此在其中连杆构件50的待锁定部54被锁定至锁定部36的状态下,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克服螺旋弹簧60的作用力(螺旋弹簧60伸长)进一步向下(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同时,凸起43远离止动件53。
因而,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被支撑在第二打开位置,在该第二打开位置,打开角度大于第一打开位置的打开角度,输送路径30比在第一打开位置时打开得大。因此,可以比在第一打开位置时更容易地移除滞留在输送路径表面38上的原稿。也就是说,可以改善自动送稿器12的可维护性。
这样,当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能够被打开到第二打开位置时,送稿器本体12A通过输送路径构件40的向下移动而被打开,背面读取机构94的图像传感器96的读取平面96A可以被暴露成从与送稿器本体12A的打开表面12B垂直的方向上可见。因而,可以方便读取平面96A的清洁(图像传感器96的维护),进一步改善了自动送稿器12的可维护性。
也就是说,当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仅能够打开到第一打开位置时,图像传感器96的读取平面96A从与打开表面12B垂直的方向上不可见,因此难以将手指插入到读取平面96A。然而,当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能够被打开到第二打开位置时,容易将手指插入到读取平面96A,因此可以容易地执行读取平面96A的清洁(图像传感器96的维护)。
当在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例如操纵杆构件46)上的手指按压被释放(不再施加力)时,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自动地返回到第一打开位置,在该第一打开位置,凸起43利用螺旋弹簧60的作用力而接触止动件53。
当要利用输送路径构件40关闭输送路径30(输送路径表面38)时,手动地使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向上移动。然后,由于移动钩构件44在它们通常被锁定到锁定部34的方向上被施力,因此钩构件被自动地锁定到锁定部34。因而,输送路径30被关闭。
尽管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12和图像形成设备100,但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12和图像形成设备100并不限于图中所示的构造,而是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改变和改进。
例如,连杆构件50和螺旋弹簧60不限于仅布置在输送路径构件40的侧壁部42中的构造,而是可以布置在相对的侧壁部中。正面读取机构70和背面读取机构94不限于上述构造,而是可以具有能够读取原稿图像的其他构造。
为了图示和描述之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描述。并非要穷尽或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选择并描述所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由此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及适合于所想到的具体使用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如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

1.一种自动送稿器,该自动送稿器包括:
输送路径构件,该输送路径构件包括构成输送路径的输送路径表面,在送稿器本体中通过该输送路径输送原稿,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一个端部由所述送稿器本体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另一个端部在远离所述送稿器本体的方向上移动以打开所述输送路径;
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布置在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旋转轴方向侧的壁部中,从而能与所述输送路径构件同轴地相对旋转,并且该支撑构件包括被锁定部,当所述输送路径被打开时,所述被锁定部被锁定到布置在所述送稿器本体中的锁定部;
限制部,该限制部形成在所述支撑构件中,并且通过接触布置在所述壁部中的被限制部,来限制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在接近所述送稿器本体的方向上的相对旋转;以及
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的一个端部安装至所述支撑构件,所述施力构件的另一个端部安装至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所述施力构件在使所述被限制部接触所述限制部的方向上向所述被限制部施力,所述施力构件在所述输送路径被打开时将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支撑在第一打开位置,并且在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被施加有在使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远离所述送稿器本体的方向上的力时,所述施力构件允许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移动到第二打开位置,在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所述输送路径比在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打开得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稿器,该自动送稿器进一步包括:
背面读取机构,该背面读取机构布置在所述送稿器本体中,使得在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移动到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与所述输送路径表面相对且用于读取原稿背面的读取平面从与所述送稿器本体的打开表面垂直的方向可见。
3.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读取设备,该图像读取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送稿器,所述自动送稿器还包括正面读取机构,该正面读取机构读取由所述自动送稿器馈送的原稿的正面或放置在稿台构件上的原稿的正面;以及
图像记录设备,该图像记录设备将由所述图像读取设备读取的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CN201210141360.4A 2011-10-05 2012-05-08 自动送稿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30300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1373 2011-10-05
JP2011221373A JP5879891B2 (ja) 2011-10-05 2011-10-05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0007A CN103030007A (zh) 2013-04-10
CN103030007B true CN103030007B (zh) 2016-01-13

Family

ID=48017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1360.4A Active CN103030007B (zh) 2011-10-05 2012-05-08 自动送稿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25174B2 (zh)
JP (1) JP5879891B2 (zh)
KR (1) KR101555248B1 (zh)
CN (1) CN1030300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4028B2 (en) * 2012-11-30 2014-09-02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435873B2 (ja) 2015-01-21 2018-12-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163000B (zh) * 2015-09-22 2019-11-12 许昌学院 一种自动翻页扫描复印的一体机
JP7013202B2 (ja) * 2017-10-25 2022-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942619B2 (ja) * 2017-12-06 2021-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US11796952B2 (en) 2019-04-30 2023-10-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automated media tray extender
WO2021021183A1 (en) 2019-07-31 2021-02-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automated media tray
US11825048B2 (en) 2019-08-02 2023-11-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otatable media ramp for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JP2022125896A (ja) * 2021-02-17 2022-08-2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61608A (ja) 2021-04-09 2022-10-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4131A (ja) * 1994-07-28 1996-02-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6922A (ja) * 1996-07-10 1998-01-27 Mita Ind Co Ltd 開閉機構
JPH1063163A (ja) * 1996-08-13 1998-03-06 Ricoh Co Ltd 記録装置
CN1949094A (zh) * 2005-10-10 2007-04-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的卡纸排除结构
CN101231487A (zh) * 2007-01-26 2008-07-30 佳能株式会社 薄片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21978A (ja) * 1988-02-29 1989-09-05 Pfu Ltd イメージリーダの自動読み取りユニット
JP3411438B2 (ja) * 1996-03-01 2003-06-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3245059B2 (ja) * 1996-06-28 2002-01-07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自動原稿給送装置
JPH10236689A (ja) * 1997-02-28 1998-09-08 Fuji Xerox Co Ltd 原稿搬送装置
JP3825931B2 (ja) 1999-02-12 2006-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原稿自動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49474B2 (ja) 2002-03-08 2007-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77144A (ja) * 2003-03-18 2004-10-07 Ricoh Co Ltd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31668B2 (ja) 2004-11-11 2009-09-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US7710614B2 (en) * 2005-10-26 2010-05-04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4363452B2 (ja) * 2007-03-26 2009-1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I395461B (zh) * 2008-11-11 2013-05-01 Avision Inc 具有非直線型饋紙通道之掃描設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4131A (ja) * 1994-07-28 1996-02-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6922A (ja) * 1996-07-10 1998-01-27 Mita Ind Co Ltd 開閉機構
JPH1063163A (ja) * 1996-08-13 1998-03-06 Ricoh Co Ltd 記録装置
CN1949094A (zh) * 2005-10-10 2007-04-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的卡纸排除结构
CN101231487A (zh) * 2007-01-26 2008-07-30 佳能株式会社 薄片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55248B1 (ko) 2015-09-23
CN103030007A (zh) 2013-04-10
JP5879891B2 (ja) 2016-03-08
KR20130037148A (ko) 2013-04-15
US20130088762A1 (en) 2013-04-11
JP2013080189A (ja) 2013-05-02
US8625174B2 (en) 2014-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0007B (zh) 自动送稿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082794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170504B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57928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618802A (zh) 片材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
KR20100080714A (ko) 화상형성장치
JP2015115798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030008B (zh) 自动送稿器
JP200102214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798031A (zh) 托盘、纸张后处理装置及纸张对准方法
CN11027833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原稿读取装置及输送方法
CN104163346A (zh) 供纸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2101892A (ja)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74294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5027070A (ja) 画像読取装置、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694999B2 (en) Scann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7058336B2 (en) Access-controlling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037134A (zh) 图像读取设备
CN1312541C (zh) 图象形成系统和图象形成装置
US10012945B2 (en)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and image scanner unit
JP20092675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08964A (ja) ユニット引出機構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CN105600528B (zh) 记录介质传送和读取设备
JP20140815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202865B2 (ja)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