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5571A - 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5571A
CN103025571A CN2011800268950A CN201180026895A CN103025571A CN 103025571 A CN103025571 A CN 103025571A CN 2011800268950 A CN2011800268950 A CN 2011800268950A CN 201180026895 A CN201180026895 A CN 201180026895A CN 103025571 A CN103025571 A CN 103025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load
frame section
width
sid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68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5571B (zh
Inventor
山木状元
奥尚人
井上隆
堀拓也
宫口圣士
荒田和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Tachi 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Tachi 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292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0258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292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7720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Tachi 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25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5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5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5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transvers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49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fixed structures, i.e. where neither the seat nor a part thereof are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2Joi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6Panel like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11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of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shape, e.g. hammock-like, plastic shells, fabr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94Upholstery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2Attachment or adjust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该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靠背框架,其具有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的一对侧部框架部;外侧载荷传递块,其配置在比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侧部框架部更靠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并将从车身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传递至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突出部,其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侧部框架部的侧表面向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侧气囊装置,其配置于所述突出部的前表面;以及嵌合部,其形成在所述外侧载荷传递块上,并收容所述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呈在与所述侧气囊装置相对的面上具有支承面的箱状。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将从车辆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传递至车身的宽度方向内侧区域的构成要素的车辆用座椅及座椅靠背框架构造。
本申请以2010年6月4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0-129222号、以及2010年6月4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0-129223号为基础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结构:将碰撞时等从车辆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经由座椅传递至车身底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用座椅中,使座椅的骨架部(板材及上部横梁)比座椅靠背框架更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并以覆盖该延伸部分的方式安装有载荷传递块。
在该座椅靠背框架中,若从车身侧部输入冲击载荷,则该载荷经由载荷传递构件传递至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进而,从该侧部框架部经由背部侧的板材及上部横梁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传递。
此外,已知如下结构:将碰撞时等从车辆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经由座椅传递至车身底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具体而言,专利文献3记载的座椅靠背框架包括:配置在车宽方向两侧的一对侧部框架部、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载荷传递片、以倾斜姿势从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中的载荷传递片大致相同的高度延伸到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的下部的载荷传递构件。此外,在侧部框架部的下端部设有以架设在侧部框架部间的方式配置,且能够转动地支承侧部框架部的倾斜轴。
根据该结构,输入至车身侧壁下部的冲击载荷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经由倾斜轴传递至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另一方面,输入至车身侧壁上部的冲击载荷从载荷传递片经由载荷传递构件传递至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461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26703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68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此外,已知如下结构:作为车辆用座椅,具有在冲击输入时,在就座于座椅上的乘员和车身侧壁之间展开袋体的侧气囊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侧气囊装置中,感知冲击并产生气体的充气机和接受该充气机的气压而展开的折叠的袋体被组装成组件,且该组件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部框架部。
而且,近年来,研究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部框架部设置了载荷传递块的车辆用座椅中,在侧部框架部同时设置侧气囊装置的结构。
这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配置侧气囊装置时,挡住在车辆侧面碰撞时向车室内侧移动的车身侧部的载荷传递块、和在向车室内侧移动的车身侧部与乘员之间展开的侧气囊装置的布局很重要。
因此在本发明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从车身侧方向座椅靠背框架的载荷传递效率提高,并且能够将载荷传递构件和侧气囊装置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部的车辆用座椅。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的结构中,载荷传递构件以架设在侧部框架部间的方式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而独立设置,因此弯曲刚度较低,对座椅靠背框架的载荷传递效率不够高。
对此,为了确保座椅加强构件的弯曲刚度,考虑增厚座椅加强构件的板厚等改良,但存在涉及车辆的重量化,并且结构变复杂的问题。
因此在本发明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谋求轻量化的简单的结构,使从车身侧方向座椅靠背框架的载荷传递效率提高的座椅靠背框架构造。
(1)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靠背框架,其具有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的一对侧部框架部;外侧载荷传递块,其配置在比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侧部框架部更靠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并将从车身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传递至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突出部,其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侧部框架部的侧表面向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侧气囊装置,其配置于所述突出部的前表面;以及嵌合部,其形成在所述外侧载荷传递块上,并收容所述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呈在与所述侧气囊装置相对的面上具有支承面的箱状。
(2)所述车辆座椅可以如下地构成:还具有下部加强板,其将所述一对的所述侧部框架部的下部彼此连接。
(3)所述车辆座椅可以如下地构成:还具有支承板,其配置在所述下部加强板的上部,且支承板具有从所述一对的所述侧部框架部中的外侧的所述侧部框架部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且向下方倾斜的倾斜加强部。
(4)所述车辆座椅可以如下地构成:所述支承板的所述倾斜加强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所述外侧的所述侧部框架部连接,且所述支承板的下缘在所述下部加强板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范围被连接。
(5)所述支承板的所述倾斜加强部具有加强板。
(6)所述倾斜加强部和所述加强板形成闭合截面形状。
(7)还具有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下部加强部,所述支承板和所述下部加强板形成闭合截面形状。
(8)所述支承板的所述倾斜加强部具有加强板,所述支承板包括:由所述支承板及所述加强板形成闭合截面形状的所述倾斜加强部;以及由所述支承板及所述下部加强板形成闭合截面形状并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下部加强部。
根据上述(1)中记载的发明,能够以由外侧载荷传递块的嵌合部收容呈箱状的突出部的状态固定外侧载荷传递块。由此,即使在例如从车身的斜前方或斜后方(与车宽方向交差的方向)向外侧载荷传递块输入冲击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外侧载荷传递块的错位或突出部的变形等。因此,不限于来自正侧面的碰撞载荷,能够不受斜方向等碰撞载荷的输入方向的影响地将碰撞载荷迅速地传递至车宽方向内侧。
此外,通过在突出部的前表面配置侧气囊装置,能够借助突出部可靠地挡住侧气囊装置的袋体展开时的反作用力,因此能够实现袋体更迅速的展开。其结果是,能够实现袋体更迅速的展开。
根据上述(2)(3)(4)中记载的发明,通过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内连接支承板和下部加强板,经由外侧的侧部框架部传递至倾斜加强部的冲击载荷一边在包括支承板及下部加强板的载荷传递构造的大致整个区域传递,一边经由下部加强板传递至内侧的侧部框架部。即,输入至倾斜加强部的冲击载荷在载荷传递构造的大致整个区域被挡住,在载荷传递构造的整个区域分散后,经由下部加强板传递至内侧的侧部框架部。
由此,能够将碰撞载荷迅速地传递至车宽方向内侧,能够提高对座椅靠背框架构造的载荷传递效率。该情况下,能够提高载荷传递效率,因此不需要为了确保弯曲刚度而增厚载荷传递构造的板厚等。因此,能够提供板厚相对较薄、谋求轻量化的简单结构的载荷传递构造。
根据上述(5)中记载的发明,通过在倾斜加强部上具有加强板,能够使倾斜加强部的弯曲刚度提高,抑制座椅靠背框架构造的变形。因此,能够将冲击载荷有效的传递至内侧的侧部框架部。
根据上述(6)中记载的发明,通过由倾斜加强部和加强板形成闭合截面形状,能够使载荷传递构造的弯曲刚度提高,更可靠地抑制座椅靠背框架构造的变形。
根据上述(7)中记载的发明,通过具有由支承板和下部加强板形成闭合截面形状的下部加强部,能够使载荷传递构造的弯曲刚度提高,更可靠地抑制座椅靠背框架构造的变形。
根据上述(8)中记载的发明,通过在侧部框架部之间形成两个闭合截面形状,能够使载荷传递构造的弯曲刚度提高,更可靠地抑制座椅靠背框架构造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前部车室左侧的后视图。
图2是从斜前方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3是从斜前方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骨架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的骨架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的骨架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取下了靠板的状态的座椅靠背的骨架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从后面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的骨架部的立体图。
图8是沿图6的A-A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5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前部车室左侧的后视图。
图11是从斜前方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12是从斜前方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骨架部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的骨架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的骨架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取下了靠板的状态的座椅靠背的骨架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6是从后面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的骨架部的立体图。
图17是沿图15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8是沿图14的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此外,本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了理解发明的主旨进行具体说明,只要没有特殊的指定便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图1是前部车室左侧的后视图。此外,在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OUT表示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
如图1所示,在车身底板9上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向上凸起的底板通道12。在该底板通道12的两侧部分开配置有左右一对的前席的座椅1、1。
在左右的座椅1、1的车室外侧沿车身前后方向设有与车身底板9的两侧缘接合的闭合截面构造的下纵梁10,在该下纵梁10上连接有中柱11的下部。这里,在图1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只示出了骨架。(在以下的图中相同)。
在底板通道12上且在左右的座椅1、1之间固定有扶手箱5,该扶手箱5的上表面侧凹陷设置有收纳部5a。
图2是从斜前方侧观察设置在车辆前席侧的车辆用座椅1的立体图,图3是同样从斜前方侧观察该车辆用座椅1的骨架部的立体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若无特别的记载则宽度方向与车宽方向(座椅宽度方向)表示同一方向。
如图2所示,车辆用座椅1包括:支承乘员臀部的座椅垫2;连结在该座椅垫2的后端部,并支承乘员的腰部及背部的座椅靠背3;以及被支承在该座椅靠背3的上部,并支承乘员的头部及颈部的头枕4(在图3中只示出骨架)。
如图3所示,座椅垫2具有在后端部安装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后部横梁6的座椅垫框架7,该座椅垫框架7经由座椅轨道8、8以能够前后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车身底板9上。
座椅垫框架7是形成为U字状的构件,使左右的后端部稍微朝向斜上方延伸,且在内侧铺设有缓冲弹簧17(参照图3)。
(座椅靠背框架构造)
图4是座椅靠背3的骨架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图4所示,座椅靠背3具有大致矩形框形状的座椅靠背框架13,该座椅靠背框架13包括上部框架部13a和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3c、13d以及下部框架部13b,该座椅靠背框架13的下端能够倾转地结合于座椅垫框架7的后端部。
上部框架部13a具有大致呈U字状的管材,且在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边部的中央安装有能够升降地支承头枕4的支承管44。此外,在上部框架部13a上以架设在宽度方向两端侧的方式设有上部横梁15。上部横梁15从宽度方向两侧到中央部向后方弯曲,且固定有上述支承管44的基端侧。
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3c、13d具有水平方向的截面大致呈U字状的板材,且比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更靠上方侧的区域形成为前后宽度较窄,比大致中央部更靠下方侧的区域形成为前后宽度相对较宽。侧部框架部13c、13d的前后宽度较窄的上方侧的区域以由U字状截面部分从宽度方向的外侧包入的方式被焊接固定于上部框架部13a的对应的侧边部。此外,在侧部框架部13c、13d的下端侧安装有与座椅垫框架7的后端部连结的铰链部16、和用于调整座椅靠背框架13的倾转角度的倾斜机构18。此外,左右的倾斜机构18借助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动作杆45以能够相互连动的方式连结。
下部框架部13b具有铅垂方向的截面大致呈S字状的板材(参照图8),并以由其上半部分从后方围绕动作杆45的方式沿宽度方向延伸,两端部连结在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3c、13d的下端。
通过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3c、13d,在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30的前后分别连接设置有向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前壁31a和后壁31b,侧壁30部分如上所述地形成为比大致中央部更靠上方侧的宽度较窄,比大致中央部更靠下方侧的宽度较宽。具体而言,侧壁30中,后端侧在上下整个区域内大致笔直地形成,但前端侧从上部到上下方向的中央区域大致笔直的形成,并以从其中央区域朝向下方缓慢地向前方鼓出的方式弯曲。因此,在侧部框架部13c、13d的前壁31a上设置有弯曲面,该弯曲面沿侧壁30的前端侧的弯曲形状。
图5是座椅靠背3的骨架部的放大立体图。
如图3~图5所示,在侧部框架部13c、13d之间配置有由例如树脂制的三维地弯曲形成的板材构成的靠板47。具体而言,靠板47包括:水平方向的截面形成为U字状的骨盘支承体22;以及从骨盘支承体22的两侧延伸,以从侧部框架部13c、13d的前壁31a侧绕到侧壁30的外表面的方式形成的前端部24。
骨盘支承体22在侧部框架部13c、13d的前后方向后部侧,以架设在侧部框架部13c、13d之间的方式延伸,并且两侧沿侧部框架部13c、13d的侧壁30的内表面朝向前方延伸。即,在乘员就坐于座椅1时,骨盘支承体22从后方将从乘员的骨盘到腰椎的下部周围的部位包围地对其进行支承。在骨盘支承体2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其下缘部被螺丝等紧固固定于下部框架部13b。
此外,前端部24在侧部框架部13c、13d的外表面侧被螺丝等紧固固定。
(载荷传递(load path)构造)
图6是取下了靠板47的状态的座椅靠背3的骨架部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从后面侧观察座椅靠背3的立体图,此外图8是沿图6的A-A线的剖视图。
如图6、图7所示,在前后方向上靠板47和下部框架部13b之间,以在前后方向与靠板47重合的方式设置有载荷传递板25。载荷传递板25例如为金属制,形成为从前后方向观察大致呈三角形状。具体而言,载荷传递板25形成为铅垂方向的截面呈U字状,并且具有从前后方向观察大致呈Y字状地延伸的通道部26。通道部26包括:以架设在侧部框架部13c、13d之间的方式形成的剖视呈U字状的下部通道27、以及从下部通道27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分支的剖视呈U字状的倾斜通道28。
如图4、图6、图7所示,下部通道27配置成U字状截面的开口部分朝向后方,且配置成与下部框架部13b的上半部啮合,并且下缘部及上缘部的整个区域被焊接固定于下部框架部13b。具体而言,下部通道27的上缘部固定于下部框架部13b的上缘部,另一方面下部通道27的下缘部固定于下部框架部13b的前表面。由此,下部通道27和下部框架部13b在侧部框架部13c、13d之间形成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剖视呈矩形状的闭合截面构造部H1,有助于侧部框架部13c、13d之间的载荷传递。
此外,根据下部通道27,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被焊接固定于侧部框架部13c的侧壁30的内表面,而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在与侧部框架部13d的侧壁30的内表面之间略微具有间隙。具体而言,下部通道27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形成为延伸至比下部框架部13b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更靠内侧的位置,从前后方向观察延伸至与侧部框架部13d的后壁31b重叠的位置。即,下部通道27和下部框架部13b在下部框架部13b的宽度方向大致整个区域范围连接。因此,关于上述闭合截面构造部H1,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侧部框架部13c的侧壁30的内表面抵接,而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在与侧部框架部13d的侧壁30的内表面之间略微具有间隙。下部通道27和下部框架部13b在从下部框架部13b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到比宽度方向中央部更靠内侧的位置的范围内连接。下部通道27和下部框架部13b中,下部通道27的下端在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内与下部框架部13b在前后方向重合。
倾斜通道28从下部通道27连续地形成,且随着从与下部通道27分支的位置K朝向宽度方向外侧而向斜上方延伸。在倾斜通道28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形成有向外侧弯曲的安装片28b(参照图6),该安装片28b固定于侧部框架部13c的侧壁30的内表面。
在该情况下,倾斜通道28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面以中间夹着侧部框架部13c的方式与后述的载荷传递块21相对配置。此外,倾斜通道28形成为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外侧而宽度变宽,并且在倾斜通道28的周面上形成有朝向外侧鼓出的补强筋28a。
此外,在下部通道27和倾斜通道28之间,以架设在被下部通道27的上缘部和倾斜通道28的下缘部所包围的区域的方式与各通道27、28一体地形成有平板部29。由此,倾斜通道28和下部框架部13b经由下部通道27及平板部29在倾斜通道28的延伸方向整个区域内连接。
此外,在载荷传递板25的后表面侧以覆盖倾斜通道28的开口部分的方式设有加强板32。加强板32是形成为在铅垂方向的剖视下呈L字状的板材,且以上侧绕到倾斜通道28的上缘部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加强板32包括:基端部与下部框架部13b的后表面焊接固定的基座部32a(参照图7)、以及随着从基座部32a朝向宽度方向外侧,仿照倾斜通道28而倾斜的倾斜部32b。倾斜部32b的上缘部在倾斜通道28的上缘部整个区域范围被焊接固定,并且倾斜部32b的下缘部被焊接固定于平板部29的后表面。由此,加强板32和倾斜通道28形成随着从分支位置K朝向宽度方向外侧而向斜上方延伸的剖视呈矩形状的闭合截面构造部H2(参照图8),有助于侧部框架部13c、13d间的载荷传递。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侧部框架部13c、13d之间具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构造部H1;及从闭合截面构造部H1分支,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外侧而向上方倾斜的闭合截面构造部H2,在座椅1的宽度方向外侧,在铅垂方向具有两个闭合截面构造部H1、H2。此外,由载荷传递板25、下部框架部13b及加强板32构成载荷传递构造。
(面状弹性体及支承体线材)
这里,如图3、图5所示,在靠板47和上部横梁15之间,在前后方向开放的开口部14上以架设在靠板47和上部横梁15之间的方式设有支承体线材及面状弹性体60。
首先,支承体线材20例如是被弯折成曲柄状的金属制的线材,且被设置成弹性地架设在形成于靠板47的骨盘支承体22上的钩部19和侧部框架部13c、13d之间。具体而言,支承体线材20包括:与靠板47的钩部19卡定的卡定部35(参照图4);从卡定部35的两端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延伸部36;以及形成在延伸部36的前端,并分别连结在侧部框架部13c、13d上的折回部37(参照图5)、
此外,靠板47的上述钩部19以将骨盘支承体22的上部切出并使其伸出的方式形成,是朝向下方延伸的舌片状的构件。
卡定部35弯曲形成为朝向上方开口的大致U字状,其底边部分与靠板47的钩部19卡定,并且底边部分的两端分别朝向上方弯曲。
延伸部36的基端侧从卡定部35的两端分别朝向侧部框架部13c、13d延伸,并且延伸部36的前端侧朝向前方弯曲且沿侧部框架部13c、13d的侧壁30的内表面延伸。
折回部37以朝向后方折回延伸部36的前端侧的方式形成,并绕到侧部框架部13c、13d的前壁31a的背面,被插入形成在前壁31a上的贯穿孔41内。由此,支承体线材20的两端被连结在支承框架部13c、13d上。
此外,在开口部14的支承体线材20和上述上部横梁15之间设有弹性地架设在支承线材20和上部横梁15之间的面状弹性体60。面状弹性体60在上部横梁15和支承体线材20之间具有铺设成格子状的金属等的线材,包括:架设在上部横梁15和支承体线材20之间的一对承梁线材61、架设在承梁线材61间的多根桁条线材62、以及集中并连结各桁条线材62相互之间的连结线材63。
各承梁线材61在座椅1的宽度方向两侧沿铅垂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承梁线材61的上端部分别被插入固定在形成于上部横梁15的一对安装片64上,承梁线材61的下端部分别与支承体线材20的各延伸部36一起被捆束件65捆束。此时,承梁线材61及支承体线材20以能够在捆束件65内绕线材20、61各自的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捆束。
各桁条线材62沿宽度方向延伸,其两端部分别被卷绕固定于各承梁线材61。各桁条线材62沿铅垂方向分别平行地排列,各桁条线材62之间的间距设定为下部的间距比上部的间距窄。因此,面状弹性体60被设定为刚度从上部到下部阶段性地提高。
连结线材63与承梁线材61平行地延伸,并以连结各桁条线材62的延伸方向中央部相互之间的方式配置。
线材61~63的线径形成得比上述支承体线材20的线径细。因此,面状弹性体60被设定为刚度比支承体线材20低。即,本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13的开口部14被支承体线材20及面状弹性体60架设,且被设定为刚度按从板状的靠背47到支承体线材20、面状弹性体60的顺序阶段性地降低。
(载荷传递构件)
图9是沿图5的B-B线的剖视图。
如图5、图7、图9所示,在侧部框架部13c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30上设有朝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70。突出部70形成为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开口的中空的箱型形状。该突出部70的后表面70a在宽度方向形成得比前表面70b长。即,前表面70b的前端部与侧部框架部13c的侧壁30的前后方向中央部抵接,而后表面70a的前端部绕到侧部框架部13c的后壁31b的背面并与侧部框架部13c连结。此外,在突出部70的前表面70b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后述的侧气囊装置51的安装孔70c。此外,在突出部7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补强筋70d,防止突出部70的弯曲。
在突出部70的侧表面70e上形成有贯穿孔71,筒状的导管72以插入于该贯穿孔71内的状态被焊接固定。即,导管72沿宽度方向延伸。此外,在导管72的轴向端面和侧部框架部13c的侧壁30之间略微具有间隙。
如图4、图7、图9所示,载荷传递块21以嵌合状态被固定于导管72上。载荷传递块21是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将输入车身侧壁的冲击载荷传递至侧部框架部13c的构件。载荷传递块21借助在其内部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肋75,呈筒状截面并排配置而成的蜂巢构造,整体由树脂形成为在上下方向较长的长方体状。此外,载荷传递块21具有供突出设置在侧部框架部13c上的导管72嵌入的嵌合孔34,并且在将该嵌合孔34嵌合于导管72的状态下载荷传递块21被螺丝等紧固固定于突出部70上。
另外,在载荷传递块21的内侧形成有收容上述突出部70的收容部(嵌合部)73。由此,载荷传递块21以从宽度方向外侧覆盖突出部70的方式安装。该情况下,载荷传递块21以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面与侧部框架部13c的侧壁30抵接、并且肋75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面与突出部70的侧表面70e抵接的状态与导管72嵌合。此外,载荷传递块21的前表面侧形成有在载荷传递块21与突出部70嵌合的状态下,使突出部70的包括安装孔70c的前表面70b露出的切缺部74。
被这样紧固固定的载荷传递块21突出设置在相对于侧壁30的前后中心偏后方侧的位置。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导管72和载荷传递块21构成载荷传递构件。此外,以中间夹着侧部框架部13c的方式在载荷传递构件的相反侧配置有包括上述倾斜通道28和加强板32的闭合截面构造部H2。
而且,如图2、图9所示,在侧部框架部13c的侧壁30上且在载荷传递块21的前方安装有乘员保护用的侧气囊装置51。
如图9所示,气囊装置51包括:感知冲击而产生气体的充气机52、及接受充气机52的气压而展开的折叠的袋体53,并以充气机52和袋体53被收容于具有能够开闭的盖部的气囊箱54中的状态被安装于侧部框架部13c。
如图3所示,充气机52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52a和气体放出口52b,主体部52a沿侧部框架部13c的长边方向安装于侧部框架部13c上。充气机52在载荷传递块21的前方借助螺丝等被紧固固定于设置在侧部框架部13c上部的支撑板77和突出部70的安装孔70c上。
袋体53配置在充气机52的气体放出口52b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并与载荷传递块21的前表面21a(突出部70的前表面70b)相对的位置。
此外,袋体53被折叠成从前端侧朝向根部侧向充气机52方向卷绕多次卷成卷状的形状。因此,若袋体53接受来自充气机52的气压,则以卷起从根部侧开始解除的形状朝向宽度方向外侧和车身前方侧顺利地展开。此时,由于袋体53与载荷传递块21的前表面21a(突出部70的前表面70b)相对,因此袋体53以展开方向被载荷传递块21的前表面限制在车身前方方向的状态,沿中柱11或车门衬里(未图示)等车身侧壁向前方侧展开。即,载荷传递块21及突出部70的前表面21a、70b是作为袋体53的支承面的构成要素。
此外,图9中55是配置在座椅靠背框架13、载荷传递块21及侧气囊装置51周围区域的衬垫材料,56是覆盖衬垫材料55外表面的表皮材料。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衬垫材料55上设有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开口的缝隙状的开口57,在该开口57内配置有载荷传递块21和侧气囊装置51。在侧面碰撞时从充气机52向袋体53供给气体的情况下,袋体53从开口57向外侧飞出,通过使座椅靠背3侧部的表皮材料56断裂而向前方展开。
此外,如图9所示,袋体53被折叠并安装于侧部框架部13c的侧气囊装置51被设定为位于比车辆用座椅1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载荷传递块21的前端部)更靠内侧的位置。因此,在载荷传递块21的前方侧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形成空间上的富余,能够有效地利用该部位。
此外,如图4所示,在左右两侧的侧部框架部13c、13d的下端的上述倾斜机构18的外侧(宽度方向的外侧)分别安装有载荷传递块38、39。该各载荷传递块38、39与上部侧的载荷传递块21相同,呈向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筒状截面并排配列而成的蜂巢结构。此外,安装在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3d上的载荷传递块39与宽度方向中央的扶手箱5的侧面相对。
根据上述结构,若车辆的侧面碰撞时向车身侧部输入冲击载荷,则传感器感知该冲击,侧气囊装置51的充气机52产生气体。
由充气机52产生的气体向袋体53供给,袋体53使座椅侧部的表皮材料56断裂从而从座椅1的侧部向前方侧鼓出。由此,袋体53在就座于座椅1上的乘员和车身的侧壁之间展开。
此外,若车辆的侧面碰撞时中柱11等车身侧壁向座椅靠背3方向(宽度方向内侧)变形,则侧壁与车辆用座椅1侧部的载荷传递块21或38抵接,将载荷输入至这些载荷传递块。
首先,在载荷被输入至下方的载荷传递块38时,座椅1整体向宽度方向内侧方向移动,并且宽度方向内侧下方的载荷传递块39与扶手箱5抵接。此时,载荷经由由载荷传递板25的下部通道27和座椅靠背框架13的下部框架部13b构成的闭合截面构造部H 1传递至宽度方向内侧。之后,传递至闭合截面构造部H 1的载荷从闭合截面构造部H 1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传递至下部框架部13b,并经由下部框架部13b传递至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3d。然后,传递至侧部框架部13d的载荷经由载荷传递块39及扶手箱5传递至底板通道12。此时,通过形成闭合截面构造部H1,能够提高载荷传递构造的弯曲刚度,抑制座椅靠背框架13的变形,有效地将冲击载荷传递至扶手箱5。
此外,在载荷被输入上方的载荷传递块21时,该载荷从载荷传递块21从正侧面传递至座椅靠背框架13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13c。
然后,传递至侧部框架部13c的载荷传递至由倾斜通道28和加强板32构成的闭合截面构造部H2,之后,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而向斜下方传递。具体而言,传递至闭合截面构造部H2的载荷经过闭合截面构造部H2及平板部29的整个区域而传递至闭合截面构造部H1。然后,传递至闭合截面构造部H1的载荷从闭合截面构造部H1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传递至下部框架部13b,并经由下部框架部13b传递至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3d。然后,传递至侧部框架部13d的载荷经由载荷传递块39和扶手箱5传递至底板通道12。
这样,输入至载荷传递块21的冲击载荷在载荷传递板25的大致整个区域内被挡住,在载荷传递板25的整个区域分散后,经由下部框架部13b传递至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3d。此时,通过在侧部框架部13c、13d之间形成闭合截面构造部H1、H2,能够提高载荷传递构造的弯曲刚度,抑制座椅靠背框架13的变形,有效地将冲击载荷传递至扶手箱5。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载荷传递块21以被嵌入导管72、并覆盖箱状的突出部70的方式固定。因此,即使在例如从车身的斜前方或斜后方(与宽度方向交差的方向)向载荷传递块21输入冲击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使载荷传递块21错位地使载荷朝向宽度方向内侧传递。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载荷传递块21安装到从侧部框架部13c朝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箱状的突出部70上,能够进行载荷传递块21对侧部框架部13c的定位。由此,能够抑制载荷传递块21的移动,因此不限于来自正侧面的碰撞载荷,能够不受斜方向等碰撞载荷的输入方向的影响地将碰撞载荷迅速地传递至车宽方向内侧。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对座椅靠背框架13的载荷传递效率。
另外,载荷传递块21被嵌合固定于导管72,因此能够更加简单地进行对侧部框架部13c的定位,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碰撞载荷输入时的错位。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座椅1中,袋体53配置在与载荷传递块21(突出部70)的前表面21b、70b相对的位置,因此前表面21b、70b作为袋体53的支承面的构成要素。即,能够借助载荷传递块21(突出部70)可靠地挡住袋体53展开时的反作用力,因此能够实现袋体53更迅速的展开。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
图10是前部车室左侧的后视图。此外,在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OUT表示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
如图10所示,在车身底板109上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向上凸起的底板通道112。在该底板通道112的两侧部分开配置有左右一对的前席的座椅101、101。
在左右的座椅101、101的车室外侧沿车身前后方向设有与车身底板109的两侧缘接合的闭合截面构造的下纵梁110,在该下纵梁110上连接有中柱111的下部。这里,在图10中座椅101为了说明的方便只示出了骨架。(在以下的图中相同)。
在底板通道112上且在左右的座椅101、101之间固定有扶手箱5,该扶手箱5在上表面侧凹陷设置有收纳部105a。
图11是从斜前方侧观察设置在车辆前席侧的车辆用座椅101的立体图,图12是同样从斜前方侧观察该车辆用座椅101的骨架部的立体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若无特别的记载则宽度方向与车宽方向(座椅宽度方向)表示同一方向。
如图11所示,车辆用座椅101包括:支承乘员臀部的座椅垫102;连结在该座椅垫102的后端部,并支承乘员的腰部及背部的座椅靠背103;以及被支承在该座椅靠背103的上部,并支承乘员的头部及颈部的头枕104(在图12中只示出骨架)。
如图12所示,座椅垫102具有在后端部安装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后部横梁106的座椅垫框架107,该座椅垫框架107经由座椅轨道108、108以能够前后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车身底板109上。
座椅垫框架107是形成为U字状的构件,使左右的后端部稍微朝向斜上方延伸,且在内侧铺设有缓冲弹簧117(参照图12)。
(座椅靠背框架构造)
图13是座椅靠背103的骨架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2、图13所示,座椅靠背103具有大致矩形框形状的座椅靠背框架113,该座椅靠背框架113包括上部框架部113a和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13c、113d以及下部框架部113b,该座椅靠背框架113的下端能够倾转地结合于座椅垫框架107的后端部。
上部框架部113a具有大致呈U字状的管材,且在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边部的中央安装有能够升降地支承头枕104的支承管144。此外,在上部框架部113a上以架设在宽度方向两端侧的方式设有上部横梁115。上部横梁115从宽度方向两侧到中央部向后方弯曲,且固定有上述支承管144的基端侧。
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13c、113d具有水平方向的截面大致呈U字状的板材,且比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更靠上方侧的区域形成为前后宽度较窄,比大致中央部更靠下方侧的区域形成为前后宽度相对较宽。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前后宽度较窄的上方侧的区域以由U字状截面部分从宽度方向的外侧包入的方式被焊接固定于上部框架部113a的对应的侧边部。此外,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下端侧安装有与座椅垫框架107的后端部连结的铰链部116、和用于调整座椅靠背框架113的倾转角度的倾斜机构118。此外,左右的倾斜机构118借助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动作杆145以能够相互连动的方式连结。
下部框架部113b具有铅垂方向的截面大致呈S字状的板材(参照图17),并以由其上半部分从后方围绕动作杆145的方式沿宽度方向延伸,两端部连结在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下端。
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13c、113d,在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130的前后分别连接设置向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前壁131a和后壁131b而成,侧壁130部分如上所述地形成为比大致中央部更靠上方侧的宽度较窄,下方侧的宽度较宽。具体而言,侧壁130中,后端侧在上下整个区域内大致笔直地形成,但前端侧从上部到上下方向的中央区域大致笔直的形成,并以从其中央区域朝向下方缓慢地向前方鼓出的方式弯曲。因此,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前壁131a上设有弯曲面,该弯曲面沿侧壁130的前端侧的弯曲形状。
图14是座椅靠背103的骨架部的放大立体图。
如图12~图14所示,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间配置有由例如树脂制的三维地弯曲形成的板材构成的靠板147。具体而言,靠板147包括:水平方向的截面形成为U字状的骨盘支承体122;以及从骨盘支承体122的两侧开始延伸,以从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前壁131a侧绕到侧壁130的外表面的方式形成的前端部124。
骨盘支承体122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前后方向后部侧,以架设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之间的方式延伸,并且两侧沿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侧壁130的内表面朝向前方延伸。即,在乘员就坐于座椅101时,骨盘支承体122从后方将从乘员的骨盘到腰椎的下部周围的部位包围地对其进行支承,且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下缘部被螺丝等紧固固定于下部框架部113b。
此外,前端部124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外表面侧被螺丝等紧固固定。
(载荷传递构造)
图15是取下了靠板147的状态的座椅靠背103的骨架部的放大立体图,图16是从后面侧观察座椅靠背103的立体图,此外图17是沿图15的A-A线的剖视图。
如图15、图16所示,在前后方向上靠板147和下部框架部113b之间,以在前后方向与靠板147重合的方式设置有载荷传递板(支承板)125。载荷传递板125例如为金属制,形成为从前后方向观察大致呈三角形状。具体而言,载荷传递板125形成为铅垂方向的截面呈U字状,并且具有从前后方向观察大致呈Y字状地延伸的通道部126。具体而言,通道部126包括:以架设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之间的方式形成的剖视呈U字状的下部通道127、以及从下部通道127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分支的剖视呈U字状的倾斜通道(倾斜加强部)128。
如图13、图15、图16所示,下部通道127配置成U字状截面的开口部分朝向后方,且配置成与下部框架部113b的上半部啮合,并且下缘部及上缘部的整个区域被焊接固定于下部框架部113b。具体而言,下部通道127的上缘部固定于下部框架部113b的上缘部,另一方面下部通道127的下缘部固定于下部框架部113b的前表面。由此,下部通道127和下部框架部113b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之间形成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剖视呈矩形状的闭合截面构造部H1,有助于侧部框架部113c、113d间的载荷传递。
此外,下部通道127中,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被焊接固定于侧部框架部113c的侧壁130的内表面,另一方面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在与侧部框架部113d的侧壁130的内表面之间略微具有间隙。具体而言,下部通道127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形成为延伸至比下部框架部113b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更靠内侧的位置,从前后方向观察延伸至与侧部框架部113d的后壁131b重叠的位置。即,下部通道127和下部框架部113b在下部框架部113b的宽度方向大致整个区域内连接。因此,关于上述闭合截面构造部H1,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侧部框架部113c的侧壁130的内表面抵接,而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在与侧部框架部113d的侧壁130的内表面之间略微具有间隙。下部通道127和下部框架部113b在从下部框架部113b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到比宽度方向中央部更靠内侧的位置的范围内被连接。下部通道127和下部框架部113b中,下部通道127的下端在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内与下部框架部113b在前后方向重合。
倾斜通道128从下部通道127连续地形成,且随着从与下部通道127分支的位置K朝向宽度方向外侧而向斜上方延伸。在倾斜通道128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形成有向外侧弯曲的安装片128b(参照图15),该安装片128b固定于侧部框架部113c的侧壁130的内表面。
在该情况下,倾斜通道128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面以中间夹着侧部框架部113c的方式与后述的载荷传递块121相对配置。此外,倾斜通道128形成为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外侧而宽度变宽,并且在倾斜通道128的周面上形成有朝向外侧鼓出的补强筋128a。
此外,在下部通道127和倾斜通道128之间,以架设在被下部通道127的上缘部和倾斜通道128的下缘部所包围的区域的方式与各通道127、128一体地形成有平板部129。由此,倾斜通道128和下部框架部113b经由下部通道127及平板部129在倾斜通道128的延伸方向整个区域内连接。
此外,在载荷传递板125的后表面侧以覆盖倾斜通道128的开口部分的方式设有加强板132。加强板132是形成为在铅垂方向的剖视下呈L字状的板材,且以上侧绕到倾斜通道128的上缘部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加强板132包括:基端部与下部框架部113b的后表面焊接固定的底座部132a(参照图16)、以及随着从底座部132a朝向宽度方向外侧,仿照倾斜通道128而倾斜的倾斜部132b。倾斜部132b的上缘部在倾斜通道128的上缘部整个区域内被焊接固定,并且倾斜部32b的下缘部被焊接固定于平板部129的后表面。由此,加强板132和倾斜通道128形成随着从分支位置K朝向宽度方向外侧而向斜上方延伸的剖视呈矩形状的闭合截面构造部H102(参照图17),有助于侧部框架部113c、113d之间的载荷传递。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间具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构造部H101;及从闭合截面构造部H101分支,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外侧而向上方倾斜的闭合截面构造部H102,在座椅101的宽度方向外侧,在铅垂方向具有两个闭合截面构造部H101、H102。此外,由载荷传递板125、下部框架部113b及加强板132构成载荷传递构造。
(面状弹性体及支承体线材)
这里,如图12、图14所示,在靠板147和上部横梁115之间,在前后方向开放的开口部114上以架设在靠板147和上部横梁115之间的方式设有支承体线材120及面状弹性体160。
首先,支承体线材120例如是被弯折成曲柄状的金属制的线材,且被设置成弹性地架设在形成于靠板147的骨盘支承体122上的钩部119和侧部框架部113c、113d之间。具体而言,支承体线材120包括:与靠板147的钩部119卡定的卡定部135(参照图13);从卡定部135的两端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36;以及形成在延伸部136的前端,并分别连结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上的折回部137(参照图14)、
此外,靠板147的上述钩部119以将骨盘支承体122的上部切出并使其伸出的方式形成,是朝向下方延伸的舌片状的构件。
卡定部135弯曲形成为朝向上方开口的大致U字状,其底边部分与靠板147的钩部119卡定,并且底边部分的两端分别朝向上方弯曲。
延伸部136的基端侧从卡定部135的两端分别朝向侧部框架部113c、113d延伸,并且延伸部136的前端侧朝向前方弯曲且沿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侧壁130的内表面延伸。
折回部137以朝向后方折回延伸部136的前端侧的方式形成,并绕到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前壁131a的背面,被插入形成在前壁131a上的贯穿孔141内。由此,支承体线材120的两端被连结在支承框架部113c、113d上。
此外,在开口部114的支承体线材120和上述上部横梁115之间设有弹性地架设在支承线材120和上部横梁115间的面状弹性体160。面状弹性体160在上部横梁115和支承体线材120之间具有被铺设成格子状的金属等的线材,包括:架设在上部横梁115和支承体线材120之间的一对承梁线材161、架设在承梁线材161之间的多根桁条线材162、以及集中并连结各桁条线材162相互之间的连结线材163。
各承梁线材161在座椅101的宽度方向两侧沿铅垂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承梁线材161的上端部分别被插入固定在形成于上部横梁115的一对安装片164上,而承梁线材161的下端部分别与支承体线材120的各延伸部136一起被捆束件165捆束。此时,承梁线材161及支承体线材120以能够在捆束件165内绕线材120、161各自的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捆束。
各桁条线材162沿宽度方向延伸,其两端部分别被卷绕固定于各承梁线材161。各桁条线材162沿铅垂方向分别平行地排列,各桁条线材162之间的间距设定为下部的间距比上部的间距窄。因此,面状弹性体160被设定为刚度从上部到下部阶段性地提高。
连结线材163与承梁线材161平行地延伸,并以连结各桁条线材162的延伸方向中央部相互之间的方式配置。
线材161~163的线径形成得比上述支承体线材120的线径细。因此,面状弹性体160被设定为刚度比支承体线材120低。即,本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113的开口部14被支承体线材120及面状弹性体160架设,且被设定为刚度按从板状的靠背147到支承体线材120、面状弹性体160的顺序阶段性地降低。
(载荷传递构件)
图18是沿图14的B-B线的剖视图。
如图14、图16、图18所示,在侧部框架部113c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130上设有朝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70。突出部170形成为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开口的中空的箱型形状,且后表面170a在宽度方向形成得比前表面170b长。即,前表面170b的前端部与侧部框架部113c的侧壁130的前后方向中央部抵接,而后表面170a的前端部绕到侧部框架部113c的后壁131b的背面并与侧部框架部113c连结。此外,在突出部170的前表面170b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后述的侧气囊装置151的安装孔170c。此外,在突出部17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补强筋170d,防止突出部170的弯曲。
在突出部170的侧表面170e上形成有贯穿孔171,筒状的导管172以插入该贯穿孔171内的状态被焊接固定。即,导管172沿宽度方向延伸。此外,在导管172的轴向端面和侧部框架部113c的侧壁130之间略微具有间隙。
如图13、图16、图18所示,载荷传递块121以嵌合状态被固定于导管172上。载荷传递块121是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将输入车身侧壁的冲击载荷传递至侧部框架部113c的构件。载荷传递块121借助在其内部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肋175,呈筒状截面并排配置而成的蜂巢构造,整体由树脂形成为在上下方向较长的长方体状。此外,载荷传递块121具有供突出设置在侧部框架部113c上的导管172嵌入的嵌合孔134,并且在将该嵌合孔134嵌合于导管172的状态下被螺丝等紧固固定于突出部170上。
另外,在载荷传递块121的内侧形成有收容上述突出部170的收容部173。由此,载荷传递块121以从宽度方向外侧覆盖突出部170的方式安装。该情况下,载荷传递块121以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面与侧部框架部113c的侧壁130抵接、并且肋175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面与突出部170的侧表面170e抵接的状态与导管172嵌合。此外,载荷传递块121的前表面侧形成有在载荷传递块121与突出部170嵌合的状态下,使突出部170的包括安装孔170c的前表面170b露出的切缺部174。
被这样紧固固定的载荷传递块121突出设置在相对于侧壁130的前后中心偏后方侧的位置。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导管172和载荷传递块121构成载荷传递构件。此外,以中间夹着侧部框架部113c的方式在载荷传递构件的相反侧配置有由上述倾斜通道128和加强板132形成的闭合截面构造部H102。
而且,如图11、图18所示,在侧部框架部113c的侧壁130上且在载荷传递块121的前方安装有乘员保护用的侧气囊装置151。
如图18所示,气囊装置151包括:感知冲击而产生气体的充气机152、及接受充气机152的气压而展开的折叠的袋体153,并以充气机152和袋体153被收容于具有能够开闭的盖部的气囊箱154中的状态被安装于侧部框架部113c。
如图12所示,充气机152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152a和气体放出口152b,主体部152a沿侧部框架部113c的长边方向安装于侧部框架部113c上。充气机152在载荷传递块121的前方借助螺丝等被紧固固定于设置在侧部框架部113c上部的支撑板177和突出部170的安装孔170c上。
袋体153配置在充气机152的气体放出口152b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并与载荷传递块121的前表面121a(突出部170的前表面170b)相对的位置。
此外,袋体153被折叠成从前端侧朝向根部侧向充气机152方向卷绕多次卷成卷状的形状。因此,若袋体153接受来自充气机152的气压,则以卷起从根部侧开始解除的形状朝向宽度方向外侧和车身前方侧顺利地展开。此时,由于袋体153与载荷传递块121的前表面121a(突出部170的前表面170b)相对,因此袋体153以展开方向被载荷传递块121的前表面限制在车身前方方向的状态,沿中柱111或车门衬里(未图示)等车身侧壁向前方侧展开。即,载荷传递块121及突出部170的前表面121a、170b是作为袋体153的支承面的构成要素。
此外,图18中155是配置在座椅靠背框架113、载荷传递块121及侧气囊装置151周围区域的衬垫材料,156是覆盖衬垫材料155外表面的表皮材料。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衬垫材料155上设有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开口的缝隙状的开口157,在该开口157内配置有载荷传递块121和侧气囊装置151。在侧面碰撞时从充气机152向袋体153供给气体的情况下,袋体153从开口157向外侧飞出,通过使座椅靠背103侧部的表皮材料156断裂而向前方展开。
此外,如图18所示,袋体153被折叠并安装于侧部框架部113c的侧气囊装置151被设定为位于比车辆用座椅101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载荷传递块121的前端部)更靠内侧的位置。因此,在载荷传递块121的前方侧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形成空间上的富余,能够有效地利用该部位。
此外,如图13所示,在左右两侧的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下端的上述倾斜机构118的外侧(宽度方向的外侧)分别安装有载荷传递块138、139。该各载荷传递块138、139与上部侧的载荷传递块121相同,呈向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筒状截面并排配列而成的蜂巢结构。此外,安装在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13d上的载荷传递块139与宽度方向中央的扶手箱105的侧面相对。
根据上述结构,若车辆的侧面碰撞时向车身侧部输入冲击载荷,则传感器感知该冲击,侧气囊装置151的充气机152产生气体。
由充气机152产生的气体向袋体153供给,袋体153使座椅侧部的表皮材料156断裂从而从座椅101的侧部向前方侧鼓出。由此,袋体153在就座于座椅101上的乘员和车身的侧壁之间展开。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座椅101中,袋体153配置在与载荷传递块121(突出部170)的前表面121b、170b相对的位置,因此前表面121b、170b作为袋体153的支承面的构成要素。即,能够借助载荷传递块121(突出部170)可靠地挡住袋体153展开时的反作用力,因此能够实现袋体153更迅速的展开。
此外,若车辆的侧面碰撞时中柱111等车身侧壁向座椅靠背103方向(宽度方向内侧)变形,则侧壁与车辆用座椅101侧部的载荷传递块121或138抵接,将载荷输入至这些载荷传递块。
首先,在载荷被输入至下方的载荷传递块138时,座椅101整体向宽度方向内侧方向移动,并且宽度方向内侧下方的载荷传递块139与扶手箱105抵接。此时,载荷经由由载荷传递板125的下部通道127和座椅靠背框架113的下部框架部113b构成的闭合截面构造部H 101传递至宽度方向内侧。之后,传递至闭合截面构造部H 101的载荷从闭合截面构造部H 101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传递至下部框架部113b,并经由下部框架部113b传递至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13d。然后,传递至侧部框架部113d的载荷经由载荷传递块139及扶手箱105传递至底板通道112。此时,通过形成闭合截面构造部H101,能够提高载荷传递构造的弯曲刚度,抑制座椅靠背框架113的变形,有效地将冲击载荷传递至扶手箱105。
此外,在载荷被输入上方的载荷传递块121时,该载荷从载荷传递块121从正侧面传递至座椅靠背框架113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113c。
然后,传递至侧部框架部113c的载荷传递至由倾斜通道128和加强板132构成的闭合截面构造部H102,之后,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而向斜下方传递。具体而言,传递至闭合截面构造部H102的载荷经过闭合截面构造部H102及平板部129的整个区域而传递至闭合截面构造部H101。然后,传递至闭合截面构造部H101的载荷从闭合截面构造部H101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传递至下部框架部113b,并经由下部框架部113b传递至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13d。然后,传递至侧部框架部113d的载荷经由载荷传递块139和扶手箱105传递至底板通道112。
这样,输入至载荷传递块121的冲击载荷在载荷传递板125的大致整个区域内被挡住,在载荷传递板125的整个区域分散后,经由下部框架部113b传递至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13d。此时,通过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之间形成闭合截面构造部H101、H102,能够提高载荷传递构造的弯曲刚度,抑制座椅靠背框架113的变形。因此,能够有效地将冲击载荷传递至扶手箱105。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载荷传递块121以被嵌入导管172、并覆盖箱状的突出部170的方式固定。因此,即使在例如从车身的斜前方或斜后方(与宽度方向交差的方向)向载荷传递块121输入冲击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使载荷传递块121错位地使载荷朝向宽度方向内侧传递。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载荷传递板125(下部通道127)和下部框架部113b在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内进行连接,经由载荷传递部材输入至载荷传递板125的冲击载荷在载荷传递构造的大致整个区域内被挡住,在载荷传递构造的整个区域分散后,经由下部框架部113b传递至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13d。
由此,能够迅速地将碰撞载荷传递至车宽方向内侧,能够提高对座椅靠背框架113的载荷传递效率。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载荷传递效率,因此不需要为了确保弯曲刚度而增厚载荷传递构造(载荷传递板125等)的板厚等。因此,能够提供板厚相对较薄、谋求轻量化的简单结构的载荷传递构造。
此外,通过在倾斜通道128的后表面侧设置覆盖倾斜通道128的开口部分的加强板132,能够使倾斜通道128的弯曲刚度提高,从而抑制座椅靠背框架113的变形。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以夹着侧部框架部113c的方式在载荷传递部材的相反侧配置上述闭合截面构造部H102,能够将经由载荷传递部材输入至侧部框架部113c的碰撞载荷有效地传递至载荷传递构造。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座椅靠背框架113的载荷传递效率。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上方的载荷传递块21组装于箱型的突出部70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将下方的载荷传递块38组装于箱型的突出部的结构。
此外,例如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上方的载荷传递块121组装于箱型的突出部170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将下方的载荷传递块138组装于箱型的突出部的结构。
此外,关于载荷传递板125(下部通道127)和下部框架部113b的连接范围,若下部通道127下端在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内与下部框架部113b在前后方向重合,则能够实现适当设计变更。优选为比下部框架部113b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更靠内侧,在该情况下,可以以将下部通道127的两端架设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间的方式进行固定。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一方式,能够以由外侧载荷传递块的嵌合部收容箱状的突出部的状态来固定外侧载荷传递块。由此。即使在例如从车身的斜前方或斜后方(与车宽方向交差的方向)向外侧的载荷传递块输入冲击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外侧载荷传递块的错位或突出部的变形等。因此,不限于来自正侧面的碰撞载荷,能够不受斜方向等碰撞载荷的输入方向的影响地将碰撞载荷迅速地传递至车宽方向内侧。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用座椅
13…座椅靠背框架
13c、13d…侧部框架部
21…载荷传递块(外侧载荷传递块)
30…侧壁(侧表面)
51…侧气囊装置
70…突出部
73…收容部(嵌合部)
113…座椅靠背框架
113b…下部框架部(下部加强板)
113c、113d…侧部框架部
125…载荷传递板
128…倾斜通道(倾斜加强部)
132…加强板
H101…闭合截面构造部(下部加强部)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用座椅,包括:
座椅靠背框架,其具有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的一对侧部框架部;
外侧载荷传递块,其配置在比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侧部框架部更靠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并将从车身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传递至所述座椅靠背框架;
突出部,其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侧部框架部的侧表面向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
侧气囊装置,其配置于所述突出部的前表面;以及
嵌合部,其形成在所述外侧载荷传递块上,并收容所述突出部,
该车辆用座椅的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呈在与所述侧气囊装置相对的面上具有支承面的箱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下部加强板,其将所述一对的所述侧部框架部的下部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支承板,其配置在所述下部加强板的上部,该支承板具有从所述一对的所述侧部框架部中的外侧的所述侧部框架部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且向下方倾斜的倾斜加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板的所述倾斜加强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所述外侧的所述侧部框架部连接,且所述支承板的下缘在所述下部加强板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范围被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板的所述倾斜加强部具有加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加强部和所述加强板形成闭合截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下部加强部,
所述支承板和所述下部加强板形成闭合截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板的所述倾斜加强部具有加强板,
所述支承板包括:由所述支承板及所述加强板形成闭合截面形状的所述倾斜加强部;以及由所述支承板及所述下部加强板形成闭合截面形状并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下部加强部。
CN201180026895.0A 2010-06-04 2011-06-03 车辆用座椅 Active CN103025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9222A JP5202580B2 (ja) 2010-06-04 2010-06-04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0129223A JP5277205B2 (ja) 2010-06-04 2010-06-04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構造
JP2010-129222 2010-06-04
JP2010-129223 2010-06-04
PCT/JP2011/062825 WO2011152530A1 (ja) 2010-06-04 2011-06-03 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5571A true CN103025571A (zh) 2013-04-03
CN103025571B CN103025571B (zh) 2015-06-10

Family

ID=45066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6895.0A Active CN103025571B (zh) 2010-06-04 2011-06-03 车辆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68225B2 (zh)
EP (1) EP2578446B1 (zh)
CN (1) CN103025571B (zh)
WO (1) WO201115253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2308A (zh) * 2013-09-30 2015-04-15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座椅
CN105313737A (zh) * 2014-07-10 2016-02-10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椅背框架和车辆座椅
CN105599656A (zh) * 2014-11-13 2016-05-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07406022A (zh) * 2015-01-16 2017-11-28 巴斯夫欧洲公司 座椅靠背及包括该座椅靠背的座椅
CN107901803A (zh) * 2014-02-28 2018-04-13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9963741A (zh) * 2016-09-20 2019-07-02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负载路径优化的混合承载结构
CN110352144A (zh) * 2017-03-01 2019-10-18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48157A1 (en) * 2009-12-15 2011-06-23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Inc. Vehicle seat with pelvis-motion regulator
EP2826664A4 (en) * 2012-03-14 2015-05-20 Ts Tech Co Ltd DEVICE HAVING REINFORCEMENT
MX338906B (es) * 2012-04-27 2016-05-05 Nissan Motor Estructura de transferencia de carga contra impactos laterales.
JP6178546B2 (ja) * 2012-04-27 2017-08-0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WO2014033964A1 (ja) * 2012-09-03 2014-03-0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フレーム
JP5831512B2 (ja) * 2013-08-28 2015-12-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DE112015001929T5 (de) * 2014-04-22 2017-01-26 Tk Holdings Inc.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Airbagmodul
JP6189250B2 (ja) * 2014-04-25 2017-08-3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9463727B2 (en) 2014-08-14 2016-10-11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seat covering assembly
JP6335109B2 (ja) * 2014-11-28 2018-05-30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側面衝突用補強部材を備えた乗用車シート
US10357314B2 (en) 2015-07-08 2019-07-23 Stryker European Holdings I, Llc Instrumentation and method for repair of a bone fracture
US9840173B2 (en) * 2015-11-06 2017-12-12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Removable vehicle seating
JP6262279B2 (ja) * 2016-04-22 2018-01-1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455483B2 (ja) * 2016-05-19 2019-01-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JP2018127075A (ja) * 2017-02-08 2018-08-1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フレーム
CN109050362B (zh) * 2018-08-07 2021-03-30 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椅背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11091061B2 (en) * 2019-01-23 2021-08-17 Volvo Car Corporation Modular vehicle seats
US10857920B2 (en) * 2019-03-19 2020-12-08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Backrest for a vehicle sea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6668A (ja) * 1994-12-09 1996-06-18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9006895A (ja) * 2007-06-28 2009-01-15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の側突荷重支持構造および側突荷重支持方法
CN101612907A (zh) * 2008-06-24 2009-12-3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车辆座椅侧气囊
JP2010018190A (ja) * 2008-07-11 2010-01-2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4266Y2 (zh) * 1981-04-20 1988-11-17
JP2883806B2 (ja) * 1994-03-31 1999-04-19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車両用安全シート
JP2883807B2 (ja) 1994-03-31 1999-04-19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車両用安全シート
JPH09188215A (ja) * 1996-01-12 1997-07-22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車用側面衝突保護システム
JP3852252B2 (ja) * 1999-10-14 2006-11-2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3846132B2 (ja) * 1999-11-09 2006-11-1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JP3786338B2 (ja) * 2000-02-10 2006-06-1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4300937B2 (ja) 2003-08-26 2009-07-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側突対応構造
US7090293B2 (en) * 2004-05-26 2006-08-15 Lear Corporation Automotive seat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ide impact rigidity
JP4822754B2 (ja) * 2005-07-13 2011-11-2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および車両用シート組立方法
JP4405546B2 (ja) 2007-07-20 2010-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8033602B2 (en) * 2007-07-20 2011-10-11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sea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6668A (ja) * 1994-12-09 1996-06-18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9006895A (ja) * 2007-06-28 2009-01-15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の側突荷重支持構造および側突荷重支持方法
CN101612907A (zh) * 2008-06-24 2009-12-3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车辆座椅侧气囊
JP2010018190A (ja) * 2008-07-11 2010-01-2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2308A (zh) * 2013-09-30 2015-04-15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座椅
US9663009B2 (en) 2013-09-30 2017-05-30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Conveyance seat
CN107901803A (zh) * 2014-02-28 2018-04-13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7901803B (zh) * 2014-02-28 2020-06-19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5313737B (zh) * 2014-07-10 2020-10-02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椅背框架和车辆座椅
CN105313737A (zh) * 2014-07-10 2016-02-10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椅背框架和车辆座椅
CN105599656A (zh) * 2014-11-13 2016-05-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07406022A (zh) * 2015-01-16 2017-11-28 巴斯夫欧洲公司 座椅靠背及包括该座椅靠背的座椅
CN109963741A (zh) * 2016-09-20 2019-07-02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负载路径优化的混合承载结构
CN110352144A (zh) * 2017-03-01 2019-10-18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US11279272B2 (en) 2017-03-01 2022-03-22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CN110352144B (zh) * 2017-03-01 2022-11-04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US11932141B2 (en) 2017-03-01 2024-03-19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78446B1 (en) 2015-01-07
US8668225B2 (en) 2014-03-11
WO2011152530A1 (ja) 2011-12-08
EP2578446A1 (en) 2013-04-10
CN103025571B (zh) 2015-06-10
US20130140859A1 (en) 2013-06-06
EP2578446A4 (en) 2014-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5571A (zh) 车辆用座椅
CN102310794B (zh) 座椅靠背框架
CN102458916B (zh) 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
US20120091766A1 (en) Vehicle seat
CN102361776B (zh) 车辆用座椅
US8690217B2 (en) Utility vehicle
CN100467312C (zh) 窗帘气囊装置
EP1985488B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having fuel tank and canister
CN103502061A (zh) 座椅构成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座椅构成部件的车辆用座椅
JP5182478B2 (ja) 車体の側突荷重支持構造および側突荷重支持方法
CN101934749A (zh) 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主动式头部支撑装置系统
US20090096194A1 (en) Airbag Apparatus
WO2006095454A1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レストフレーム
CN103818274B (zh) 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锁定结构
WO2016021676A1 (ja) 乗物用シートの取付構造
KR20110014097A (ko) 차량용 시트의 시트 백 구조
US8764035B2 (en) Motor vehicle
CN103770678B (zh) 机动车辆座椅靠背结构
JP5202580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277205B2 (ja)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構造
KR200455608Y1 (ko) 다목적 운반차량의 헤드레스트 취부구조
JP2011000956A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554802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側突対策構造
JP2008105508A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5487754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