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4020B - 光学用黏着剂、光学用黏合片及积层体 - Google Patents

光学用黏着剂、光学用黏合片及积层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4020B
CN102994020B CN201210328352.0A CN201210328352A CN102994020B CN 102994020 B CN102994020 B CN 102994020B CN 201210328352 A CN201210328352 A CN 201210328352A CN 102994020 B CN102994020 B CN 1029940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gment
optics
dispersant
agent
optics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83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94020A (zh
Inventor
青谷朋之
长谷川直树
古川邦广
木下祐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chem Co Ltd
Art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Toyoch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Toyoch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94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4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94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4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用黏着剂,其具有调整显示器等光学构件的色调的色调补正功能并能薄膜化,即便在长期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的情况下,也能维持高黏合力及颜料的分散性(以下称为环境耐受性),且透明性也优良。本发明的光学用黏着剂,包含重均分子量20万~200万的黏合性树脂(A)、颜料(B)、分散剂(C)、及硬化剂(D)。此外,本发明的光学用黏合片具备由前述光学用黏着剂所形成的黏着剂层。

Description

光学用黏着剂、光学用黏合片及积层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黏合性树脂的光学用黏着剂。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由前述光学用黏着剂形成的光学用黏合片、及具备该光学用黏合片的积层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面板(LCD)等平面显示器(FPD)正不断取代电视监视器等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而例如在移动电话或智能型手机等信息终端所使用的LCD中,以触控面板进行输入数据的方式取代了数字键盘等并有上升的趋势。此触控面板方式通常有电阻膜式、电容式等,而通常在其中使用透明电极。
在玻璃、透明树脂等热塑性高分子薄膜的基材上,积层含有氧化锡的铟氧化物(ITO)或氧化锌(ZnO)等金属氧化物的透明导电层而成的产品,通常被用来作为触控面板的透明电极。但是,如此得到的透明电极常常会发生源自金属氧化物层的反射及吸收所造成的可见光短波长区域的穿透率降低,且着色成黄色或茶色的情形。因此被配置在触控面板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色彩经常会变化成非预期的色彩。而近年来,虽然在导电材料中使用金属氧化物以外的材料(碳纳米管、金属纳米粒子、导电性高分子等),也进行着各种透明导电薄膜的开发,但依然留有薄膜着色的问题。
对此,已知一种将透明电极与多层光学膜组合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此方法在透明基材上形成由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所形成的光学薄膜,通过在其上形成透明导电层来控制穿透光、抑制着色。然而,由于其为通过积层体构成来控制穿透率的光学设计,因此存在例如当导电层的厚度改变即无法显现效果的问题,此外由于需要特地形成光学薄膜的步骤,而有耗费额外生产费用的问题。
对此,一种积层掺入用以补正色彩的变化的颜料的色彩补正薄膜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被提出。此外,还公开有一种在贴合偏光板的黏着剂中添加 染料或颜料,使用带有被赋予任意色相的黏着剂的偏光板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860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057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0528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过去的方法中,由于有必要进一步积层色彩补正薄膜或薄膜贴合用黏着剂层而使制造步骤增加,有生产性降低及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此外,在例如智能型手机等信息终端,市场虽要求显示器薄型化,但因为前述方法会增加显示器的厚度,而无法适应市场薄型化的趋势。
另外,专利文献3的方法中,由于添加颜料及染料使得黏着剂的耐久性降低,而存在贴合于液晶胞的偏光板剥离的情形,与透明性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用黏着剂,其具有调整显示器等光学构件的色调的色调补正功能,并能薄膜化,即便在长期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的情形也能维持高黏合力及颜料的分散性(以下称为环境耐受性),此外透明性也优良。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光学用黏着剂(以下也称为「黏着剂」)包含:重均分子量20万~200万的黏合性树脂(A)、颜料(B)、分散剂(C)、及硬化剂(D)。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前述黏合性树脂(A),优选含有0.00001~0.1重量份的前述颜料(B)、0.01~20重量份的前述硬化剂(D),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前述颜料(B),优选含有10~1,000重量份的前述分散剂(C)。
前述颜料(B)的平均粒径(d50)的优选范围可举出为10~650nm。
前述分散剂(C)的优选例子可举出树脂分散剂,且其酸价为10~300mgKOH/g。
前述树脂分散剂的重均分子量的优选范围可举出为1,000~100,000。
本发明的光学用黏合片是由上述态样的光学用黏着剂所形成的含有黏着剂的光学用黏合片。
构成前述黏着剂层所包含的前述光学用黏着剂的颜料(B)的一次粒径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500nm。
前述黏着剂层的可见光谱带的总透光率优选为80%以上且不足100%。
更进一步,上述光学用黏合片优选具备基材。
本发明的积层体具备上述态样的光学用黏合片与透明电极层。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分散剂(C),能将颜料(B)稳定地分散在黏着剂中。基于颜料(B)的优良分散性,使光学用黏着剂的透明性提升。此外,由光学用黏着剂所形成的光学用黏着剂层,能得到不损害凝聚力的良好黏合力。基于颜料(B)的稳定分散性,在将光学用黏着剂使用于贴合显示器时,该显示器即便在长期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后也能维持高黏合力,并可维持良好的透明性及色彩补正功能。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光学用黏着剂,其具有调整显示器等光学构件的色调的色调补正功能,并容易薄膜化,即便在长期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的情形也能维持高黏合力及颜料的分散性,此外透明性也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只要是符合本发明的目的,就算是其它实施形态不用说也同样属于本发明的范畴。而本说明书中「任意数A~任意数B」的记载,表示数A及比数A大的范围,与数B及比数B小的范围。
本发明的光学用黏着剂包含重均分子量为20万~200万的黏合性树脂(A)、颜料(B)、分散剂(C)、及硬化剂(D)。
黏合性树脂(A)必须为具有黏合性的树脂(polymer)。具体来说,优选为丙烯酸酯系树脂、胺基甲酸酯系树脂、弹性体系树脂(例如橡胶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系树脂等)等。这些树脂之中,从调整黏合物性的容易程度来看优选丙烯酸酯系树脂。
丙烯酸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20万~200万,更优选为20万~150万,进一步优选为40万~150万。重均分子量若在20万以下则黏着剂层的凝聚 力变得不充分,在例如自液晶面板再剥离(再加工)光学薄膜时恐怕会产生残胶而不优选。另外,通过使重均分子量在200万以下,可良好地保持黏着剂层的凝聚力与黏合力。通过让重均分子量在20万~150万,可容易得到环境耐受性与黏合力。其中,重均分子量是以凝胶渗透层析(GPC)法测定的以聚苯乙烯换算的値,且显示以后述实施例的测定法所求得的値。
丙烯酸酯系树脂的玻璃转移温度(Tg)优选为-60℃~0℃,更优选为-60~-20℃。使Tg在-60℃~0℃能轻易得到高黏合力。其中,丙烯酸酯系树脂的Tg是将单体的均聚物的Tg代入FOX的式子中所求得的理论値。均聚物Tg取自聚合物手册。
丙烯酸酯系树脂优选通过将单体予以聚合而得。聚合方法优选为溶液聚合、块状聚合、乳化聚合、悬浮聚合等,而从聚合控制的容易程度来看优选溶液聚合。前述单体优选使用丙烯酸酯系单体、芳香族系单体、其它乙烯系单体。丙烯酸酯系树脂中,丙烯酸酯系单体的比例优选为50mol%~100mol%。
丙烯酸酯系单体优选为例如(甲基)丙烯酸酯、含有羧基的单体、含有羧基以外的极性基的单体。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并无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乙基丙烯酸甲酯、(甲基)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等。丙烯酸酯系单体可使用单独一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其中,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意指包含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
上述含有羧基的单体并无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β-羧基乙酯、伊康酸、巴豆酸、反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顺丁烯二酸单丁酯等。这些可使用单独一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含有羧基以外的极性基的单体并无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酰胺、取代的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己内酰胺、(甲基)丙烯酰氧基吗啉、(甲基)丙烯酰胺等含有氮的单体;
(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等含有羟基的单体等。这些单体可使用单独一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其中,使用含有羧基以外的极性基的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由于即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透明电极层也不易产生腐蚀,故更优选。
上述芳香族系单体并无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上述其它乙烯系单体是丙烯酸酯系单体与芳香族系单体以外的单体,并无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芳香族系单体、其它乙烯系单体可各自独立单独使用,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颜料(B)通过与黏合性树脂(A)及分散剂(C)一起混合,在具有色调补正功能的同时,在即便是长期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的情形,还发挥维持高黏合力及颜料(B)的分散性的作用。
上述颜料(B)只要是选择能调整使用的显示器的色调的有补色关系的颜料即可,无特别限定。颜料(B)优选为公知的无机系颜料、有机系颜料等。颜料(B)的添加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黏合性树脂(A)优选在0.00001~0.1重量份的范围。通过在0.00001重量份以上~0.1重量份以下,在确保透光率、黏合力的平衡的同时,在使用于显示器等的情形还能有效发挥色补正功能。颜料(B)的添加量可以根据补正的薄膜等加以适当设计。
无机系颜料可举出例如:氧化钛系颜料、氧化铁系颜料等金属氧化物系颜料、铬酸盐系颜料、硫化物系颜料、硅酸盐系颜料、碳酸盐系颜料、亚铁氰化合物等。
有机系颜料可举出例如:偶氮系颜料、蒽醌系颜料、靛蓝系颜料、硫靛蓝系颜料、苝/紫环酮系颜料、喹吖啶酮系颜料、二恶嗪系颜料、喹啉黄系颜料、异吲哚啉酮系颜料、吡咯系颜料、酞花青系颜料、苯胺黑系颜料、碳黑系颜料等。颜料(B)优选通过单独或者适当使用多种来补正色调。
此外,颜料(B)优选使用以有机系或无机系化合物被覆表面的颜料。通过表面被覆能更提升颜料(B)的分散稳定性。
分散剂(C)用于使颜料(B)良好地分散在黏着剂中。若未使用分散剂(C),则即便是使用微细的颜料(B),在与黏合性树脂调配时,也有许多凝聚的情形。此分散剂(C)优选为例如表面活性剂、在同时使用的颜料中导入取代基的颜料衍生物、或树脂分散剂等。分散剂(C)的添加量,只要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目的的 范围内即无特别限定,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颜料(B),优选使用10~1,000重量份的分散剂(C),更优选为10重量份~45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份~200重量份。通过使用10重量份~1000重量份的分散剂(C),能更提升颜料分散性。此外,由于更提升环境耐受性与透明性而优选。
上述表面活性剂可举出例如:脂肪酸盐、烷基硫酸酯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二烷基磺酸盐、二烷基硫琥珀酸盐、烷基二芳基醚二磺酸盐、烷基磷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盐、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硫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烷基磷酸酯盐、丙三醇硼酸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丙三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丙三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胺、氟系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硅系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烷基胺盐、四级铵盐、烷基吡啶盐、烷基咪唑盐等。表面活性剂可使用单独一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树脂分散剂可举出例如聚酰胺系树脂、多元羧酸及其盐、高分子量不饱和酸酯、聚酯系树脂、丙烯酸酯系树脂、胺基甲酸酯系树脂等。这些之中,特别从调整等的容易程度来看优选丙烯酸酯系树脂。
上述树脂分散剂,其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100,000,更优选为1,000~30,000。通过让重均分子量在1,000~100,000的范围,能更提升颜料(B)的分散性。
上述树脂分散剂,其酸价优选为10~300mgKOH/g,更优选为50~250mgKOH/g。通过让酸价在10~300mgKOH/g的范围,能更提升颜料分散性。
由相溶性的观点来看,例如在黏合性树脂(A)中使用丙烯酸酯系树脂时,分散剂(C)也优选为丙烯酸酯系树脂,用作分散剂(C)的在合成丙烯酸酯系树脂时使用的单体,可使用合成黏合性树脂(A)的丙烯酸酯系树脂时所例示的单体。
此外,颜料(B)通过调制与分散剂(C)混合的颜料分散体后再与黏合性树脂(A)进行调配,能使颜料(B)更微细地分散。
在制造此颜料分散体时,优选使用有机溶剂。具体而言,例如从颜料(B)与分散剂(C)的分散性的观点来看,可举出环己酮、乙基纤维素乙酸酯、丁基纤维素乙酸酯、丙二醇1-单甲醚-2-乙酸酯、二乙二醇二甲醚、乙苯、乙二醇二 乙醚、二甲苯、乙基纤维素、甲基正戊基酮、丙二醇单甲醚甲苯、甲乙酮、乙酸乙酯、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酮、石油系溶剂等。有机溶剂可使用单独一种,也可混合使用。
颜料(B)的分散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例如砂磨机、球磨机、珠磨机、三辊研磨机、高速锤磨机等公知的装置。而在使用介质时,可使用氧化锆珠子、氧化铝珠子、玻璃珠子等。
颜料分散体,其平均粒径(d50)优选为1~500nm,更优选为1~300nm,进一步优选为1~100nm。而其平均粒径(d90)更优选为50~650nm,进一步优选为50~200nm。通过让平均粒径(d50)在1~500nm,能使颜料(B)在黏着剂层中容易均匀分散。由此,黏着剂层的透明性变得更好,因凝聚力也良好,而变得容易得到更高的黏合力。更进一步,不仅单纯补正透明电极的色调,即使在长期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后,还能维持上述特性。另外,通过使平均粒径(d50)在1~500nm,且平均粒径(d90)在50~650nm,可更提升前述特性。其中,平均粒径(d50)是指体积平均粒度分布中达到50%的粒径,平均粒径(d90)是指体积平均粒度分布中达到90%的粒径,这些平均粒径能以光散射法,通过能测定上述粒径范围的激光衍射散射粒度分析计(日机装公司制,MT-3300)等来测定。
光学用黏着剂含有硬化剂(D)。通过硬化反应在黏着剂层得到凝聚力而变得能容易得到黏合力。
硬化剂(D)可使用对黏合性树脂(A)的官能基具有能反应的官能基的化合物。具体来说,例如在黏合性树脂(A)具有羟基时,优选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等,在黏合性树脂(A)具有羧基时,优选为氮丙啶系化合物、金属螯合物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等。其它硬化剂可任意使用三聚氰胺树脂、脲树脂、二醛类、羟甲基聚合物等。
硬化剂(D)的使用量,相对于100重量份黏合性树脂(A),优选为0.01~20重量份,更优选为0.1~1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8重量份。通过相对于100重量份黏合性树脂(A)使用0.01~20重量份硬化剂(D),能更充分提升黏着剂层的凝聚力,并可更提升环境耐受性。
此外,光学用黏着剂优选包含硅烷偶合剂。通过使用硅烷偶合剂,可更提升对基材的密合性。其结果可更提升在高温高湿热环境下的耐久性。
此硅烷偶合剂硅为在分子内至少有1个烷氧基硅基的有机硅化合物,优选 与黏着剂成分的相溶性好,且具透光性的化合物,更优选为透明的化合物。此种硅烷偶合剂的添加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黏合性树脂(A),优选在0.001~10重量份的范围,特优选在0.005~5重量份的范围。通过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黏合性树脂(A)使用0.001~10重量份的硅烷偶合剂,可更提升黏着剂层与被黏合体的黏合力。
前述硅烷偶合剂可举出例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有聚合性不饱和基的硅化合物;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有环氧构造的硅化合物;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含有胺基的硅化合物;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硅烷偶合剂可使用单独一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本发明的光学用黏着剂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能添加一般使用于黏着剂等的各种添加剂,例如增黏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软化剂、偶合剂、硬化促进剂、硬化迟缓剂、磷酸酯等。
光学用黏着剂可通过调配黏合性树脂(A)、颜料(B)、及分散剂(C),以前述分散方法分散来制造。硬化剂(D)优选在使用当下调配。而在将颜料(B)与分散剂(C)进行预备分散并制造颜料分散体时,可通过混合黏合性树脂(A)与颜料分散体来制造。另外,在混合黏合性树脂(A)与颜料分散体时,因使用于黏着剂与颜料分散体的溶剂不同,由于溶剂冲击(solvent shock)而有产生一次粒子彼此凝聚的情况。由此观点来看,光学用黏着剂的平均粒径(d50)优选为10~650nm。光学用黏着剂的平均粒径(d50)能以前述光散射法测定。
本发明的光学用黏着剂优选使用于调整透明构件的色调,适合于调整LCD的色调的用途。特别是适合使用于将触控面板的透明电极与其它构件贴合的用途。由于透明电极层有一点点着色的情形,通过在触控面板上使用本发明的光学用黏着剂来做色调补正,即便是在长期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以下称为环境耐受性)的情形,也可维持高黏合力及颜料的分散性。此外,因不需要其它色彩补正用构件,而可使其厚度比以往还薄。
本发明的光学用黏合片可通过例如将调配有上述材料的光学用黏着剂涂布在离型膜上或者基材上来形成。本发明的光学用黏合片至少具有黏着剂层。
此处光学用黏合片是包含在基材的一面形成有该黏着剂层的单面胶带,或在基材的两面或者仅在其中的一面形成有该黏着剂层的双面胶带。或者也可为在2片离型膜间形成有黏着剂层的所谓的浇铸胶带(cast adhesive tape)。而本发明中的黏合片与胶带(adhesive tape)或胶膜(adhesive film)为同义语。
如此形成的黏着剂层在可见光谱带(380~780nm)的总透光率,在该黏着剂层的厚度为50μm时,优选为80%以上、不足100%,更优选为82%以上。当总透光率为80%以上、不足100%时能更提升透明性。
光学用黏合片的黏着剂层中所包含的颜料(B)是以最小单位的一次粒子,与这些多个一次粒子集合而成的二次粒子,二者混合存在的状态存在。并且,此一次粒径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500nm,更优选为1~300nm。通过使用分散剂(C),由于分散于黏着剂层的颜料(B)能更接近一次粒子,因此使光学用黏合片的透明性提升。其中,颜料(B)的黏着剂层中的平均粒径是由电子显微镜相片或光学显微镜相片的放大图像(例如一千倍~一万倍)直接计测一次粒子的大小的一般方法来进行。具体来说,采样20个~50个粒子,计测其短轴径与长轴径,取其平均为该粒子的粒径。
另外,一般在进行色调补正的对象为铟氧化物(ITO)薄膜的情况下,该黏着剂层在黏着剂层的厚度为50μm时,其依CIE 1976L*a*b*表颜色系统所规定的色度,优选a*为-2.0以上,b*为-3.0以上0.0以下。此处,a*若为正値,则其绝对値越大红色越强,若为负値,则其绝对值越大绿色越强。而b*若为正值,则其绝对値越大黄色越强,若为负値,则其绝对値越大蓝色越强。虽说在此数值范围内能更提升色调补正功能,但取决于色调补正的对象而非受限于此。
黏着剂层的厚度优选为2~1,000μm,更优选为5~5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300μm。黏着剂层可为单层,也可为2层以上的积层的任一形态。此黏着剂层的形成方法无特别限定,适当的例子可举出通过涂布形成的方法。涂布可使用逗点涂布机、狭缝涂布机、辊涂布机、凹版印刷涂布机等公知的涂布机。
前述离型膜可举出: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薄膜、聚丙烯或聚乙烯等聚烯烃膜等的塑料薄膜或塑料片上,涂布硅氧树脂等剥离剂,设置剥离层的产品等。此离型膜的厚度无特别限制,为20~150μm左右。
本发明中基材无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塑料薄膜、抗反射(AR)膜、偏光板、 相位差板等各种光学薄膜。前述塑料薄膜可举出聚氯乙烯膜、聚乙烯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聚胺酯膜、尼龙膜、聚烯烃膜、三乙酰纤维素膜、环烯烃膜等。上面记载的基材的厚度无特别限制,优选为10~2,000μm。
本发明的光学用黏合片的被黏合体无特别限制,优选为丙烯酸酯、聚碳酸酯、玻璃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更优选为具有透明电极层的被黏合体。此外,本发明的光学用黏合片优选使用于以使用透明电极的触控面板为首的电子纸、液晶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等要求高品质的显示器等积层体。
[实施例]
以下,以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另外,实施例中「份」表示「重量份」,「%」表示「重量%」。而「重均分子量」是以凝胶渗透层析(GPC)法测定的以聚苯乙烯换算的値。
<黏合性树脂(A)的合成例A-1>
使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机、氮气导入管、温度计、滴定管的反应装置,在氮气氛下将99.0份的丙烯酸正丁酯与1.0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合计量中的50%、及适量的作为聚合起始剂的2,2’-偶氮双异丁腈、作为溶剂的乙酸乙酯注入反应槽,将前述合计量剩下的50%与适量的乙酸乙酯注入滴定槽。接着,开始加热,在确认反应槽内的反应开始后,在回流下,滴入滴定管的内容物、及适量的2,2’-偶氮双异丁腈的乙酸乙酯稀释液。滴定结束后,同时维持回流状态进行5小时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冷却,通过添加适量乙酸乙酯,得到丙烯酸酯系树脂的黏合性树脂(A)的合成例A-1。所得到的合成例A-1的黏合性树脂(A)的重均分子量为50万,不挥发成分为40%,黏度为3,200mPa·s。其中,重均分子量是使用昭和电工公司制「GPC101」(使用管柱「连结Shodex KF-806L、KF-804L、KF-802」、溶剂:四氢呋喃(THF)、测定温度:40℃)来测定。
<黏合性树脂(A)的合成例A-2~A-5>
以与合成例A-1相同的方法,通过调整使用的单体比率、聚合起始剂量,得到表1所示的黏合性树脂的合成例A-2~A-5。
表1
黏合性树脂(A) 合成例A-1 合成例A-2 合成例A-3 合成例A-4 合成例A-5
BA 99 90 10 75
2-EHA 80 75
MA 4.9 5
2-HEA 1 10 5 5 25
AA 0.1
AAm 10 5
Tg(FOX) -53.6 -37.2 -48.5 -46.1 -44.7
重均分子量(Mw) 50万 100万 80万 120万 15万
BA:丙烯酸正丁酯 2-HEA:丙烯酸-2-羟基乙酯
2-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 AA:丙烯酸
MA:丙烯酸甲酯 AAm:丙烯酰胺
<树脂分散剂溶液C-1的合成>
使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机、氮气导入管、温度计、滴定管的反应装置,注入下面单体、适量的2,2’-偶氮双异丁腈及450份的环己酮,边在反应装置中注入氮气边进行加热,在液温80℃用1小时将下面单体及聚合起始剂的混合物滴定,进行聚合反应。
甲基丙烯酸:20.0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10.0份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55.0份
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15.0份
2,2’-偶氮双异丁腈:4.0份
滴定结束后,进一步使其反应3小时后,添加以适量的环己酮溶解适量的2,2’-偶氮双异丁腈的溶液,接着继续反应1小时后,进行冷却。冷却至室温后,通过添加环己酮使溶液的不挥发成分成为20%,得到重均分子量为15,300、酸价148的丙烯酸酯系树脂的树脂分散剂溶液C-1。
<树脂分散剂溶液C-2~C-9的合成>
以与树脂分散剂溶液C-1相同的方法,通过调整使用的单体比率、聚合起始剂量,得到表2所示的树脂分散剂溶液C-2~C-9。其中,树脂分散剂溶液为分散剂(C)。
表2
分散剂(C) 合成例C-1 合成例C-2 合成例C-3 合成例C-4 合成例C-5 合成例C-6 合成例C-7 合成例C-8 合成例C-9
MAA 20 10 12 4 28 8 1 50 15
MMA 10 10 10 15 15 10 15 15 0
BMA 55 65 66 65 55 74 65 35 75
2-HEA 15 15 12 16 2 8 19 0 10
酸价(mgKOH/g) 148 72 93 28 200 61 8 325 122
重均分子量(Mw) 15,300 9,000 36,000 25,000 47,000 700 40,000 25,800 130,000
MAA:甲基丙烯酸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BMA: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颜料分散体的制造例1>
将下面所示的混合物搅拌混合至均匀后,使用直径0.5mm的氧化锆珠子,以艾格尔研磨机(Eiger Mill)分散后,进行过滤,得到不挥发成分为20%的颜料分散体(制造例1)。
蓝色颜料(酞菁系颜料:C.I.Pigment Blue15:6(TOYO COLOR公司制「Lionol BlueE」):11.0份
树脂分散剂溶液C-1:45.0份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PGMAC):44.0份
使用动态光散射光度计DLS-700(大塚电子公司制)测定所得到的颜料分散体1的平均分散粒径。颜料分散体1的平均粒径(d50)为50nm。
<颜料分散体的制造例2~11>
以与制造例1相同的方法,通过调整使用的树脂分散剂溶液(分散剂(C)),得到表3所示的颜料分散体(制造例2~9)。
以与制造例1相同的方法,将使用的分散剂(C)变更为烷基磺琥珀酸盐(花王公司制「PELEX OT-P」),得到表3所示的颜料分散体(制造例10)。
以与制造例1相同的方法,将使用的分散剂(C)变更为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Plysurf A208F」),得到表3所示的颜料分散体(制造例11)。
<颜料分散体的制造例12>
将下面所示的混合物搅拌混合至均匀后,使用直径0.5mm的氧化锆珠子,以艾格尔研磨机(Eiger Japan公司制「Mini-model M-250MKII」)分散3小时后,以5.0μm的滤纸过滤,得到不挥发成分为20%的颜料分散体(制造例12)。
红色颜料(蒽醌系红色颜料:C.I.Pigment Red 177(Ciba Japan公司制「Cromophtal Red A2B」):11.0份
树脂分散剂溶液C-1:45.0份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PGMAC):44.0份
之后,使用动态光散射光度计DLS-700(大塚电子公司制)测定平均分散粒径。颜料分散体的平均粒径(d50)为40nm。
<颜料分散体的制造例13~14>
以与制造例12相同的方法,通过调整使用的分散剂的种类及配合量,得 到表3所示的颜料分散体(制造例13~14)。
<颜料分散体的随时间推移稳定性的评价>
将所得到的颜料分散液放置于23℃,确认随时间推移的稳定性,依下面基准进行评价。而由随时间推移稳定性确认到分散液变化的制造例样本则中止以后的评价。
◎:放置1周后的分散液无变化。
○:放置1周后的分散液仅发现增稠,无实用上问题。
×:放置1周后的分散液凝胶化或者产生凝聚物。
表3
表面活性剂A:烷基磺琥珀酸盐
表面活性剂B: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
<光学用黏合片的制作>
<实施例1>
对作为黏合性树脂(A)的100份的合成例A-1、即100份的黏合性树脂溶液,添加0.008份颜料分散体(制造例1)的溶液、0.1份的作为硅烷偶合剂的S-510(CHISSO公司制)、0.4份的作为硬化剂(D)的二异氰酸二甲苯酯的三羟甲丙烷加成物,充分搅拌,得到黏着剂,上述0.008份颜料分散体(制造例1)的溶液的添加是通过用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对0.8份颜料分散体(制造例1)的溶液稀释100倍来实现的。之后,以让干燥后的厚度成为50μm的方式,将此黏着剂涂布在厚75μm的离型膜上,以100℃的热风烤箱加以干燥2分钟。然后,在黏着剂层侧贴合38μm的离型膜,在此状态下室温老化7日,得到光学用黏合片1。
<实施例2~12、14~19、比较例1>
除了将使用的颜料(B)与分散剂(C)变更成如表4那样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如实施例2~12、14~19、比较例1所示的光学用黏合片。
<实施例13>
对作为黏合性树脂(A)的100份的合成例A-1的不挥发成分,添加0.0044份的蓝色颜料,对100重量份的颜料(B)添加81.8重量份的作为分散剂(C)的树脂分散剂溶液C-2的不挥发成分,接着在此溶液中添加乙酸乙酯,以让不挥发分成为15.0%的方式调制。接下来,将溶液充分搅拌后,使用珠子,以艾格尔研磨机(Eiger Japan公司制「Mini-model M-250MKII」)分散后,进行过滤,得到不挥发成分为15.0%的混合物。
使用所得到的混合物,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如实施例13所示的光学用黏合片。
<实施例20~21、比较例2~3、参考例>
实施例13的调配中,除了如表4的调配那样变更(不使用)颜料(B)或分散剂(C)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如实施例20~21、比较例2~3、参考例所示的光学用黏合片。
<比较例4>
实施例3中,除了使用合成例A-5作为黏合性树脂(A)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如比较例4所示的学用黏合片。
<物性评价>
使用由实施例、比较例、及参考例所得到的光学用黏合片,依以下方法进行评价。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评价均在23℃-50%RH的恒温恒湿下进行。结果示于表5。
<黏合力>
从所得到的上述光学用黏合片上剥除离型膜、再贴合至PET薄膜(东洋纺绩公司制,A-4300,厚度100μm)。之后裁切成2片25mm宽、100mm长的样本,剥除另一面的离型膜(黏着剂层的厚度50μm),将露出的黏着剂层黏贴于玻璃板后,以2kg辊加压黏合,在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后,使用拉伸试验机,以剥离速度300mm/min、剥离角度180°的条件测定黏合力。
从所得到的上述光学用黏合片上剥除离型膜、再贴合至PET薄膜(东洋纺绩公司制,A-4300,厚度100μm)。之后裁切成25mm宽、100mm长的大小,剥除另一面的离型膜(黏着剂层的厚度50μm),将露出的黏着剂层黏贴于玻璃板(厚度1.1mm)后,在50℃气氛下施加0.5MPa的压力,保持20分钟,制作使光学用黏合片充分密合在玻璃板上的试验试料,测定总透光率。
其中,测定是使用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Turbidimeter NDH5000W。评价基准为如下所述。
<总透光率>
◎:总透光率为86%以上
○:总透光率为82%以上不足86%
△:总透光率为80%以上不足82%
×:总透光率不足80%
<L*、a*、b*的测定>
从所得到的上述光学用黏合片上剥除离型膜,再贴合至PET薄膜(东洋纺绩公司制,A-4300,厚度100μm)。之后裁切成25mm宽、100mm长的大小,剥除另一面的离型膜(黏着剂层的厚度50μm),将露出的黏着剂层黏贴于玻璃板(厚度1.1mm)。然后,在50℃气氛下施加0.5MPa的压力,保持20分钟,制作使光学用黏合片充分密合在玻璃板上的试验试料,测定L*a*b*。其中,测定是使用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分光式色彩计SE-20000。
接着,将此试料放置在85℃-90%RH的环境下240小时后,再次测定 L*a*b*,以下面基准评价。
<耐湿热试验后的L*、a*、b*的测定>
◎:Δa*、Δb*二者均不足0.2。
△:Δa*、Δb*中有一者或两者为0.2以上不足0.4。
×:Δa*、Δb*中有一者或两者为0.4以上。
Δa*=|(随时间推移试验前a*-随时间推移试验后a*)|
Δb*=|(随时间推移试验前b*-随时间推移试验后b*)|
<加热加湿随时间推移后的信頼性>
从所得到的上述光学用黏合片上剥除离型膜,再贴合至PET薄膜(东洋纺绩公司制,A-4300,厚度100μm)。之后裁切成25mm宽、100mm长的大小,剥除另一面的离型膜(黏着剂层的厚度50μm),将露出的黏着剂层黏贴于玻璃板(厚度1.1mm)后,在50℃气氛下施加0.5MPa的压力,保持20分钟,制作使光学用黏合片充分密合在玻璃板上的试验试料,将此试料放置在85℃-90%RH的环境下1,000小时后,以目视评价试料的外观,并测定L*a*b*。评价基准为如下所述。
<耐湿热试验后的外观>
◎:未发现气泡、及浮起或脱皮。
○:虽在局部发现气泡、及浮起或脱皮,但没有实用上问题。
△:发现大量气泡、及浮起或脱皮。存在实用上问题。
×:在整面上发现气泡、及浮起或脱皮。
<加热加湿随时间推移后的白化>
从所得到的上述光学用黏合片上剥除离型膜,再贴合到形成有ITO的透明电极膜的薄膜的ITO膜形成面。之后裁切成25mm宽、80mm长的大小,剥除另一面的离型膜(黏着剂层的厚度50μm),将露出的黏着剂层贴合至玻璃板(厚度1.1mm)。接下来,在50℃气氛下施加0.5MPa的压力,保持20分钟,制作使光学用黏合片充分密合在玻璃板上的试验试料。
将试料放置在85℃-90%RH的环境下1,000小时后,在23℃-50%环境下冷却3小时,再测定试料的HAZE。
其中,测定是使用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Turbidimeter NDH5000W。评价基准为如下所述。
◎:HAZE不足1.0
○:HAZE为1.0以上不足2.0
△:HAZE为2.0以上不足5.0
×:HAZE为5.0以上
由表5的结果清楚可知,通过在黏着剂中使用分散剂(C),能让黏着剂层中的颜料(B)精细地分散。而且,即便长期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后,加热加湿随时间推移后的信頼性及加热加湿随时间推移后的白化的评价结果也良好,因此可知分别维持着高黏合力及透明性。

Claims (12)

1.一种光学用黏着剂,其特征在于,包含重均分子量20万~200万的黏合性树脂、颜料、分散剂及硬化剂,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前述黏合性树脂,包含0.00001~0.1重量份的前述颜料、0.01~20重量份的前述硬化剂,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前述颜料,包含10~1,000重量份的前述分散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黏着剂,其特征在于,前述黏合性树脂为丙烯酸酯系树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黏着剂,其特征在于,前述颜料与分散剂混合而成的颜料分散体的、体积平均粒度分布中达到50%的粒径、即平均粒径为1~50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黏着剂,其特征在于,前述分散剂为树脂分散剂,其酸价为10~300mgKOH/g。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用黏着剂,其特征在于,前述树脂分散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用黏着剂,其特征在于,前述树脂分散剂为丙烯酸酯系树脂。
7.一种光学用黏合片,其特征在于,具备由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黏着剂所形成的黏着剂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用黏合片,其特征在于,构成前述黏着剂层所包含的前述光学用黏着剂的颜料与分散剂混合而成的、颜料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1~500nm。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光学用黏合片,其特征在于,前述黏着剂层在可见光谱带的总透光率为80%以上且不足100%。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光学用黏合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基材。
11.一种积层体,其特征在于,具备光学用黏合片、及透明电极层,其中,前述光学用黏合片具备由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黏着剂所形成的黏着剂层。
12.一种光学用黏着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颜料与分散剂预先分散来制造颜料分散体后,通过混合重均分子量20万~200万的黏合性树脂、前述颜料分散体、及硬化剂来制造光学用黏着剂。
CN201210328352.0A 2011-09-09 2012-09-06 光学用黏着剂、光学用黏合片及积层体 Active CN1029940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6640 2011-09-09
JP2011196640 2011-09-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4020A CN102994020A (zh) 2013-03-27
CN102994020B true CN102994020B (zh) 2016-12-21

Family

ID=47923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8352.0A Active CN102994020B (zh) 2011-09-09 2012-09-06 光学用黏着剂、光学用黏合片及积层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83198B2 (zh)
KR (1) KR101979686B1 (zh)
CN (1) CN102994020B (zh)
TW (1) TWI5616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4123A1 (ja) * 2014-11-25 2016-06-02 株式会社寺岡製作所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テープ
CN106010383B (zh) * 2015-03-31 2019-08-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160117281A (ko) * 2015-03-31 2016-10-10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적층체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7019960A (ja) * 2015-07-14 2017-01-26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感圧式接着剤、感圧式接着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積層体
CN208459986U (zh) * 2018-05-25 2019-02-0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触控膜及显示装置
WO2020050340A1 (ja) * 2018-09-05 2020-03-12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透明部材貼合用粘着シート、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体
JP7336348B2 (ja) * 2019-10-10 2023-08-31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体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US20230323167A1 (en) 2020-08-26 2023-10-12 Bostik Sa Hot melt adhesive composition
WO2022071252A1 (ja) * 2020-09-30 2022-04-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用顔料分散マスターバッチ用樹脂、粘着剤用顔料分散マスターバッチ、着色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KR102500333B1 (ko) 2021-03-02 2023-02-15 주식회사 켐코 안료 분산성이 우수한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점착시트
KR102500331B1 (ko) 2021-03-02 2023-02-15 주식회사 켐코 안료 분산성이 우수한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점착시트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57384A2 (en) * 2001-01-17 2002-07-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olymeric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with anisotropic light scattering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CN101074349A (zh) * 2006-05-19 2007-11-21 琳得科株式会社 光学功能性薄膜粘贴用粘着剂、光学功能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3419A (zh) * 2007-05-08 2008-11-1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型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1792A (ja) * 1994-05-02 1995-11-14 Nitto Denko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3052812B2 (ja) 1995-12-05 2000-06-19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洗車設備
JPH11335639A (ja) * 1998-03-26 1999-12-07 Tomoegawa Paper Co Ltd 電子ディスプレイ用貼着フィルム
JPH11286066A (ja) 1998-03-31 1999-10-19 Oike Ind Co Ltd 透明導電性フイルム
JP3680157B2 (ja) 1999-04-23 2005-08-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抵抗膜方式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抵抗膜方式タッチパネル付き液晶表示装置
JP4014370B2 (ja) * 2001-06-15 2007-11-28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電子ディスプレイ用着色粘着剤付フィルム
JP4753196B2 (ja) * 2002-08-29 2011-08-24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該粘着剤組成物を用いた光学部材用粘着シート
JP2007146069A (ja) * 2005-11-30 2007-06-14 Seiko Epson Corp 顔料分散液の製造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
JP5060744B2 (ja) * 2006-07-26 2012-10-31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学機能性フィルム貼合用粘着剤、光学機能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393381B1 (ko) * 2006-11-30 2014-05-09 사카타 인쿠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블랙매트릭스용 안료분산조성물 및 그것을 함유하는 블랙매트릭스용 안료분산레지스트조성물
JP5412841B2 (ja) * 2009-01-19 2014-02-12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赤外線遮蔽膜形成用分散液と赤外線遮蔽膜形成用塗布液、赤外線遮蔽膜と赤外線遮蔽光学部材、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多層フィルターと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10250047A (ja) * 2009-04-15 2010-11-0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ム
JP5368249B2 (ja) * 2009-10-20 2013-12-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
JP2011208106A (ja) * 2010-03-31 2011-10-20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帯電防止性感圧式接着剤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帯電防止性感圧式接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57384A2 (en) * 2001-01-17 2002-07-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olymeric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with anisotropic light scattering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CN101074349A (zh) * 2006-05-19 2007-11-21 琳得科株式会社 光学功能性薄膜粘贴用粘着剂、光学功能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3419A (zh) * 2007-05-08 2008-11-1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型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28674A (ko) 2013-03-19
KR101979686B1 (ko) 2019-05-17
JP2013067782A (ja) 2013-04-18
JP5983198B2 (ja) 2016-08-31
TWI561605B (en) 2016-12-11
CN102994020A (zh) 2013-03-27
TW201311857A (zh) 201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4020B (zh) 光学用黏着剂、光学用黏合片及积层体
CN102015950B (zh) 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以及包括该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偏振片和液晶显示器
CN101535438B (zh) 含有光敏引发剂基团的用于偏振片的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CN102812100B (zh) 光学用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及光学用丙烯酸类粘合带
CN101033324B (zh) 滤色器用着色组合物、滤色器和滤色器的制造方法
CN101583684B (zh) 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WO2017033741A1 (ja)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層、粘着剤層付光学部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2702988B (zh) 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粘合带
CN106873229A (zh) 偏振片和液晶显示器
CN104334664B (zh) 光学膜用粘合剂层、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910345A (zh) 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偏光片和包括该偏光片的液晶显示器
CN103998548A (zh)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703095A (zh) 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CN102533172B (zh) 粘合剂组合物和使用该粘合剂组合物的光学元件
CN106189943A (zh) 粘结剂组合物及粘结膜
CN106189942A (zh) 粘结剂组合物及粘结膜
CN105647439A (zh) 光学层叠体
CN106675464A (zh) 一种偏光片保护膜
CN102365586A (zh) 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及滤色器
CN103492512B (zh)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及其制造方法、粘合型光学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涂布液供给装置
CN103459535B (zh) 用于光学膜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JP2020164764A (ja) 着色粘着剤と、それを用いた着色粘着積層シート
CN107850719A (zh) 偏光元件保护膜、包括其的偏光板和包括偏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7338005A (zh) 一种黑白遮光聚酯薄膜胶带及制备方法
CN106318282A (zh) 粘着剂、粘着片以及附有粘着剂层的光学薄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27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827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