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0207B - 汽车的车身构造 - Google Patents

汽车的车身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0207B
CN102910207B CN201210245447.6A CN201210245447A CN102910207B CN 102910207 B CN102910207 B CN 102910207B CN 201210245447 A CN201210245447 A CN 201210245447A CN 102910207 B CN102910207 B CN 1029102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over
face
automobile
front fender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54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10207A (zh
Inventor
田中启文
山口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10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0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10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0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4Superstructure sub-units with access or drainage openings having movable or removable closures; Seal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提高前挡泥板与前柱上部件连接的部分的刚性。形成在前挡泥板(15)的后缘和前柱下部件(13)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之间的间隙被从车轮室侧插入的合成树脂制的外罩(16)封闭。在外罩(16)的主体部(17)的上端设置朝向前柱上部件(12)的下端延伸的上方延伸部(18),在上方延伸部(18)的车宽方向外表面形成与前挡泥板(15)的突出部(15a)的车宽方向内表面抵接的加强肋(18e),所以,能够使施加在前挡泥板(15)的突出部(15a)上的压力经由外罩(16)的加强肋(18e)向前柱下部件(13)传递,由此,无需追加特别的加强部件就能够提高前挡泥板(15)的突出部(15a)的面刚性。

Description

汽车的车身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车身构造,通过从车轮室侧插入的合成树脂制的外罩来封闭形成在前挡泥板的后缘和前柱下部件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之间的间隙。
背景技术
这种汽车的车身构造通过下述专利文献1而公知。
该构造为,从外罩的前表面使外罩伸出部向前方延伸,使设在该外罩伸出部的前端的挡泥板面板面加强部沿挡泥板面板的车宽方向内表面固定,由此,提高挡泥板面板的轮拱缘部的上方部分的面刚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834号公报
此外,前挡泥板的后缘的上部向后上方突出并与前柱上部件的下端连接,但其突出部由于宽度窄而难以设置其他的用于固定在车身面板上的固定部。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在擦拭蜡时或洗车时若使压力施加在前挡泥板的突出部上,则容易向内发生挠曲,让人觉得刚性低而导致商品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通过简单的构造提高前挡泥板与前柱上部件连接的部分的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是通过从车轮室侧插入的合成树脂制的外罩来封闭形成在前挡泥板的后缘和前柱下部件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之间的间隙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罩的主体部的上端设有向前柱上部件的下端延伸的上方延伸部,在所述上方延伸部的车宽方向外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前挡泥板的后上部的车宽方向内表面抵接的加强肋。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在技术方案1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罩的主体部和上方延伸部之间设有使刚性降低的切缺部。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在技术方案1或2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从所述上方延伸部在H面内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在技术方案1~3的任一项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挡泥板的后缘具有向T面内突出的安装托架,并且,所述外罩具有与所述安装托架的后表面抵接并通过线夹固定的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以能够经由树脂铰链摆动的方式与所述外罩一体成形。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在技术方案4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具有腿部,通过所述腿部与所述外罩的被卡定部卡合,能够将所述安装片保持在向后方摆动的姿势。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在技术方案1~5的任一项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延伸部具有:沿前挡泥板的后缘配置且朝向后下方的下壁部;与所述下壁部的上端相连并朝向后上方的上壁部。
此外,实施方式的开口17c与本发明的被卡定部对应,实施方式的第三壁部18b与本发明的下壁部对应,实施方式的第五壁部18d与本发明的上壁部对应。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构成,在外罩的主体部的上端设置向前柱上部件的下端延伸的上方延伸部,在上方延伸部的车宽方向外表面形成与前挡泥板的后上部的车宽方向内表面抵接的加强肋,所以,能够使施加在前挡泥板的后上部的压力经由外罩的加强肋传递到前柱下部件,由此,无需追加特别的加强部件就能够提高前挡泥板的后上部的面刚性。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的构成,由于在外罩的主体部和上方延伸部之间设置使刚性降低的切缺部,所以,在将外罩组装在车身上时,能够使上方延伸部相对于主体部在车宽方向上容易地变形从而收纳在组装位置上。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构成,加强肋由于从上方延伸部在H面内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所以,在将外罩组装在车身上时,加强肋不会妨碍上方延伸部的车宽方向的变形。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的构成,使设在外罩上的安装片与从前挡泥板的后缘向T面内突出的安装托架的后表面抵接并通过线夹卡定,由此,能够将外罩固定在前挡泥板上。由于安装片经由树脂铰链以能够摆动的方式与外罩一体成形,所以,在使外罩从前方向后方移动并组装在车身上时,能够使安装片摆动到不与安装托架相干涉的位置,而且,通过使用树脂铰链而不需要其他部件的铰链,从而削减了零件数量。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的构成,通过使设在安装片上的腿部卡合在外罩的被卡定部上,能够将安装片保持在向后方摆动的姿势,所以,在将外罩组装在车身上时,即使不用手推动安装片,安装片也能够通过前挡泥板的安装托架,由此,能够提高将外罩组装在车身上时的作业性。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的构成,由于上方延伸部具有沿前挡泥板的后缘配置且朝向后下方的下壁部和与下壁部的上端相连并朝向后上方的上壁部,所以,对于形成在前挡泥板的后缘和前柱下部件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无论在从后方向上看的情况下还是从后方向下看的情况下,都能够可靠地隐藏所述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的车身前部的侧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图1的2方向向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外罩的立体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4是图3的4部放大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5是图1的5A-5A线以及5B-5B线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6是图2的6A方向以及6B方向向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7是图6(A)的7A-7A线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8是与所述图3对应的图。(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图8的9方向向视图。(第二实施方式)
图10是图9的10A-10A线剖视图。(第二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的说明
12前柱上部件
13前柱下部件
15前挡泥板
15c安装托架
16外罩
17主体部
17c开口(被卡定部)
17d树脂铰链
17e安装片
17h腿部
18上方延伸部
18a切缺部
18b第三壁部(下壁部)
18d第五壁部(上壁部)
18e加强肋
21线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以落座在驾驶席上的乘员为基准对本说明书中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以及上下方向进行定义。另外,本说明书中的T面、B面以及H面以如下方式定义。如图2所示,T面是指,与前后方向轴正交的面,例如车身前表面或车身后表面与其对应。B面是指,与左右方向轴正交的面,例如车身左侧面或车身右侧面与其对应。H面是指,与上下方向轴正交的面,例如车身顶面或车身底面与其对应。不过,T面包括相对于与前后方向轴正交的面以不足45°的角度倾斜的面,B面包括相对于与左右方向轴正交的面以不足45°的角度倾斜的面,H面包括相对于与上下方向轴正交的面以不足45°的角度倾斜的面。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前柱11由从车顶向前下方延伸的前柱上部件12和从前柱上部件12的前端向下方延伸且与下纵梁14的前端相连的前柱下部件13构成。在前柱下部件13的车宽方向外侧重合有前挡泥板15的后缘,从前挡泥板15的后缘上端向后上方延伸的突出部15a与前柱上部件12的下端连接。形成在前挡泥板15的后缘和前柱下部件13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之间的间隙由柔软的合成树脂制的外罩16覆盖,通过该外罩16使从所述间隙看不到前挡泥板15的内部,从而能够提高美观性。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外罩16具有:位于上下方向中间的主体部17;与主体部17的上端相连并向后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18;与主体部17的下端相连并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部19。
主体部17在H面内的截面为L字状,具有:配置在T面内且封闭前挡泥板15以及前柱下部件13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壁部17a;从第一壁部17a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缘部在B面内向前方延伸的第二壁部17b。在第一壁部17a的上部设有经由树脂铰链17d连接在倒U字状的开口17c的下缘的倒U字状的安装片17e,在安装片17e上形成有线夹孔17f。同样地,在第一壁部17a的下部设有经由树脂铰链17d连接在U字状的开口17c的上缘的U字状的安装片17e,在安装片17e上形成有线夹孔17f。
树脂铰链17d是作为外罩16的材料即合成树脂自身挠曲从而发挥作为铰链的功能的部件,由于不需要其他的铰链部件,所以能够减少零件数量从而降低成本。
在外罩16的主体部17的第二壁部17b上形成有上下一对线夹孔17g、17g。
上方延伸部18具有:经由圆弧状的切缺部18a与主体部17的第一壁部17a的上方相连的第三壁部18b;与主体部17的第二壁部17b的上方相连的第四壁部18c;与第三壁部18b以及第四壁部18c相连的第五壁部18d。第三壁部18b在T面内至H面内从前下方向后上方延伸,第五壁部18d在T面内至H面内从后下方向前上方延伸。第四壁部18c与主体部17的第二壁部17b相同地配置在B面内。
第四壁部18c中,配置在H面内的多个(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平行的加强肋18e...朝向车宽方向外突设。加强肋18e...的后端与第三壁部18b或第五壁部18d连接,加强肋18e...的车宽方向外端与前挡泥板15的突出部15a(参照图1以及图2)的车宽方向内表面抵接。
后方延伸部19从主体部17的第二壁部17b的下端扭转90°,并在H面内向后方延伸。
如图2所示,在前挡泥板15的后缘的上部,位于B面内的舌片状的结合部15b向后突出,并且,在结合部15b的下方,位于T面内的上下一对安装托架15c、15c向车宽方向内突出,在这些安装托架15c、15c上形成有线夹孔15d、15d(参照图7)。
接下来,对具有上述构成的外罩16的组装进行说明。
前挡泥板15的结合部15b通过螺栓20固定在前柱下部件13的车宽方向外表面(参照图2),而且通过其他未图示的多个结合部固定在车身上。该状态下,在前挡泥板15的后缘和前柱下部件13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但该间隙被柔软的合成树脂制的外罩16覆盖。
外罩16从前挡泥板15的车轮室的空间朝向组装位置地向后插入。前柱上部件12的下部相对于前柱下部件13的上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所以,位于前挡泥板15上端的突出部15a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外罩16在该组装状态下,其上方延伸部18相对于主体部17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
因此,在将外罩16从车轮室朝向组装位置地向后方插入的过程中,外罩16的上方延伸部18被向前挡泥板15的车宽方向内表面推压从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能够被准确地收纳在组装位置上。此时,通过在上方延伸部18的第三壁部18b的下端设置切缺部18a,上方延伸部18能够向车宽方向内侧顺畅地弯曲。
在外罩16到达组装位置之前,如图7(B)所示,用手指捏住第一壁部17a的上下的安装片17e并围绕树脂铰链17d向前方弯折,在该状态下使外罩16移动到组装位置,由此,使安装片17e绕到前挡泥板15的安装托架15c的后方。然后,放开安装片17e,如图6以及图7(A)所示,树脂铰链17d通过弹性回到原来的位置并重叠在前挡泥板15的安装托架15c的后表面,将线夹21从后方插入到安装片17e的线夹孔17f以及安装托架15c的线夹孔15d中并固定。
然后,如图5(B)所示,将线夹22从车宽方向外侧向内侧插入到外罩16的主体部17的第二壁部17B的上下的线夹孔17g中,并固定在前柱下部件13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上。其结果为,外罩16通过线夹21以及线夹22被固定在前挡泥板15以及前柱下部件13上。此外,如图5(B)所示,前柱下部件12结合外部件23、加强件24以及内部件25而构成为闭合截面。
在如以上那样组装了外罩16的状态下,形成在前挡泥板15的后缘和前柱下部件13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之间的间隙被外罩16的主体部17的第一壁部17a、上方延伸部18的第三壁部18b、上方延伸部18的第五壁部18d覆盖。此时,由于上方延伸部18的第五壁部18d从后下方向前上方倾斜地配置,所以,还能够由第五壁部18d遮挡来自斜后上方的视线。
另外,由于前挡泥板15上端的突出部15a(参照图1以及图2)没有结合在车身上,所以,若在擦拭蜡时或在洗车时施加压力,则存在容易向内挠曲而感觉刚性较低的问题。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5(A)所示,由于设在外罩16的上方延伸部18上的加强肋18e...与前挡泥板15的突出部15a的车宽方向内表面抵接,所以,能够提高该突出部15a的刚性从而解决上述问题。这样,由于在外罩16上设有加强肋18e...,所以,与附加特殊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零件数量以及降低成本。
由于外罩16的上方延伸部18的加强肋18e...配置在H面内且向车宽方向外向突出,所以,在将外罩16从车轮室朝向组装位置地向后方插入的过程中,在外罩16的上方延伸部18被向前挡泥板15的车宽方向内表面推压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时,加强肋18e...不会妨碍上方延伸部18的刚性。
接下来,基于图8~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具有使用于将外罩16固定在前挡泥板15的安装托架15c上的安装片17e向前方突出的腿部17h,其他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将外罩16组装在车身上之前,使安装片17e围绕树脂铰链17d、17d向后方摆动并通过开口17c后,将腿部17h的前端卡定在开口17c边缘上并保持摆动姿势。由此,在将外罩16从车轮室朝向组装位置地向后方插入的过程中,不需用手推压安装片17e并保持摆动姿势,而是能够使前挡泥板15的安装托架15c从前方向后方通过,从而作业性大幅地提高。
而且,在安装托架15c从前方向后方通过后,安装片17e通过解除腿部17h和开口17c边缘的卡定,安装片17e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恢复到原来的姿势。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外罩16的加强肋18e...的数量不限定在实施方式的3个。

Claims (6)

1.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是通过从车轮室侧插入的合成树脂制的外罩(16)来封闭形成在前挡泥板(15)的后缘和前柱下部件(13)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之间的间隙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罩(16)的主体部(17)的上端设有向前柱上部件(12)的下端延伸的上方延伸部(18),在所述上方延伸部(18)的车宽方向外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前挡泥板(15)的后上部的车宽方向内表面抵接的加强肋(18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罩(16)的主体部(17)和上方延伸部(18)之间设有使刚性降低的切缺部(18a)。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18e)从所述上方延伸部(18)在H面内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挡泥板(15)的后缘具有向T面内突出的安装托架(15c),并且,所述外罩(16)具有与所述安装托架(15c)的后表面抵接并通过线夹(21)固定的安装片(17e),所述安装片(17e)以能够经由树脂铰链(17d)摆动的方式与所述外罩(16)一体成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17e)具有腿部(17h),通过所述腿部(17h)与所述外罩(16)的被卡定部(17c)卡合,能够将所述安装片(17e)保持在向后方摆动的姿势。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延伸部(18)具有:沿前挡泥板(15)的后缘配置且朝向后下方的下壁部(18b);与所述下壁部(18b)的上端相连并朝向后上方的上壁部(18d)。
CN201210245447.6A 2011-08-06 2012-07-11 汽车的车身构造 Active CN1029102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2442 2011-08-06
JP2011172442A JP5373009B2 (ja) 2011-08-06 2011-08-06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0207A CN102910207A (zh) 2013-02-06
CN102910207B true CN102910207B (zh) 2015-03-04

Family

ID=47608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5447.6A Active CN102910207B (zh) 2011-08-06 2012-07-11 汽车的车身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08238B2 (zh)
JP (1) JP5373009B2 (zh)
CN (1) CN1029102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20519A1 (de) * 2011-12-08 2013-06-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Verstärkung für eine Fahrzeugsäule, insbesodnere die B-Säule eines Fahrzeuges
KR101509718B1 (ko) * 2013-10-28 2015-04-07 기아자동차 주식회사 보강구조를 갖는 차체
JP6252354B2 (ja) * 2014-05-21 2017-12-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側部構造
TWD173469S (zh) * 2014-11-21 2016-02-01 Bmw股份有限公司 汽車用後保險桿
FR3032934B1 (fr) * 2015-02-19 2017-02-17 Renault Sa Renfort pour structure de caiss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6256518B2 (ja) * 2016-04-28 2018-01-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DE102017104237A1 (de) * 2017-03-01 2018-09-06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Radlauf mit einer Radlaufblende
GB2568673B (en) * 2017-11-17 2023-02-08 Gordon Murray Design Ltd Attaching doors to vehicles
DE102018213134A1 (de) * 2018-08-06 2020-02-0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63981A (ja) * 1988-08-29 1990-03-05 Suzuki Motor Co Ltd スライド式フロントドアを備えた車両
JP2000355255A (ja) * 1999-06-11 2000-12-26 Nissan Motor Co Ltd フロントピラーのウエスト部構造
CN100506625C (zh) * 2004-09-23 2009-07-01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改进的机动车辆前端与车身侧边的连接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181Y2 (zh) * 1985-05-21 1991-02-08
JPH0312618Y2 (zh) * 1985-12-25 1991-03-25
JP3598745B2 (ja) * 1997-07-03 2004-12-0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フェンダ後端付近のバッフル取付構造
JPH11105640A (ja) * 1997-10-07 1999-04-20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車体とフェンダとのシール構造
JP4405327B2 (ja) * 2004-06-30 2010-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フェンダ構造
JP2009119992A (ja) * 2007-11-14 2009-06-04 Suzuki Motor Corp 遮音材の取付け構造
JP5217487B2 (ja) * 2008-02-22 2013-06-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ェンダ端部の遮音構造
JP5355162B2 (ja) * 2009-03-17 2013-1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フェンダ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63981A (ja) * 1988-08-29 1990-03-05 Suzuki Motor Co Ltd スライド式フロントドアを備えた車両
JP2000355255A (ja) * 1999-06-11 2000-12-26 Nissan Motor Co Ltd フロントピラーのウエスト部構造
CN100506625C (zh) * 2004-09-23 2009-07-01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改进的机动车辆前端与车身侧边的连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33072A1 (en) 2013-02-07
JP5373009B2 (ja) 2013-12-18
CN102910207A (zh) 2013-02-06
US8608238B2 (en) 2013-12-17
JP2013035374A (ja) 201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0207B (zh) 汽车的车身构造
JP4607712B2 (ja)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KR101428273B1 (ko) 자동차의 패키지 트레이 사이드 멤버 보강구조
JP6414552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EP2221238A1 (en) A side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n automotive vehicl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the same
JP6700979B2 (ja)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JP2007326385A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JP6504063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00455471C (zh) 车辆的后部构造以及车辆后部的组装方法
CN110040181A (zh) 车辆用支柱结构
JP4421380B2 (ja)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US20150353049A1 (en) Front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4567701B2 (ja) 車両用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
JP7172205B2 (ja) 車両用フロントピラーの周辺構造
US10328870B2 (en) Work vehicle upholstery mounting system
JP5773590B2 (ja) 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JP2005161889A (ja) 車体後部の結合構造
FR2933948B1 (fr) Caiss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element d'insonorisation et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une telle caisse
US20170120958A1 (en) Vehicle dirt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JP6252354B2 (ja) 車両側部構造
JP2007237890A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5115810B2 (ja) 車両用内装材
KR101601326B1 (ko) 어시스트 핸들 마운팅 구조
JP6849716B2 (ja) 車両構造
JP4546992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