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1727B - 保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保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1727B
CN102781727B CN201180010282.8A CN201180010282A CN102781727B CN 102781727 B CN102781727 B CN 102781727B CN 201180010282 A CN201180010282 A CN 201180010282A CN 102781727 B CN102781727 B CN 1027817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lide block
shell
matrix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02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1727A (zh
Inventor
根本武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81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1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1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17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4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telepho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1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record carriers apparatus, e.g. video recorders, tape players or CD p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4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for non integrated articles
    • B60R2011/0064Connection with the article
    • B60R2011/0071Connection with the article using latches, clips, clamps, strap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4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for non integrated articles
    • B60R2011/0064Connection with the article
    • B60R2011/0075Connection with the article using a containment or docking sp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4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for non integrated articles
    • B60R2011/0078Quick-disconnect two-parts mou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85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with adjustment by rotation in their operational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保持机构,其具备:外壳(1);能够相对于上述外壳(1)转动地安装的基体(2),其具有配置物品(K)的配置部(20)以及设于上述配置部(20)的固定夹持部(24);可滑动地安装于上述基体(2)的滑块(4),其具有在与上述固定夹持部(24)之间夹持物品(K)的可动夹持部(41);以及对上述滑块(4)加力的加力部件(S1),其中,上述基体(2)支承为能够反转切换如下两种状态:利用与设有上述固定夹持部(24)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堵住上述外壳(1)的开口的收纳状态、与使设有上述固定夹持部(24)的面从上述外壳(1)的开口露出的使用状态,并且,具有:使上述滑块(4)在克服上述加力部件(S1)的作用力而滑动时卡定于任意的位置的位置限制机构(A);以及与上述滑块(4)克服上述加力部件(S 1)的作用力滑动而联动,相对于上述外壳以规定的配置角度保持上述基体(2)的配置角度保持机构(B)。

Description

保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持装置,其尤其适用于在车室内等暂时保持移动电话、游戏机、以及音乐播放器等携带式设备或者与它们类似的物品。
背景技术
作为保持物品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多有如下构成的装置,即,至少具备配置物品的基体(基部)、可滑动地配置于基体的滑块(滑动部件或者保持部件)、以及对滑块加力的加力部件,通过经由滑块的滑动而使夹持宽度可变,对于宽度尺寸不同的物品也能够进行保持。即,专利文献1的保持构造为,在可滑动地配置于基体的两侧的左右的滑块上,设有相互对置的夹持部。而且,使滑块克服加力部件的作用力而滑动,从而以夹持部来夹持物品,由此能够保持该物品。
另外,专利文献2所示的保持构造为,在可滑动地配置于基体的两侧的左右的滑块上,设有相互对置的夹持部。而且,该保持构造中,具有卡定机构,该卡定机构包括齿轮、可与该齿轮配合、分离的操作用按钮、以及向与上述齿轮配合的方向对该按钮加力的加力部件,在使左右的滑块滑动而调整其位置后,能够使该滑块在该位置卡定。另外,该保持构造在非使用时,利用加力部件的作用力使左右的滑块的间隔最宽,并利用卡定机构来维持该状态。在利用该保持构造保持物品的情况下,在设于左右的滑块的夹持部之间配置物品,通过进行使滑块克服作用力而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滑动的操作,能够保持物品。而且,此时,各滑块由于上述卡定机构而保持在滑动调整后的位置。另外,在释放物品的保持的情况下,若克服作用力按压上述按钮,则解除对于上述齿轮的配合,由于作用力,各滑块滑动至其间隔最大的位置。
然而,以上的保持装置以及保持构造由于用粘性胶带等安装于车室壁等,从而在不使用时成为妨碍。作为该对策,专利文献3公开了如下构造的收容装置,即,具备抽屉式滑块部件、组装有滑块部件来保持物品的支架部件、以及控制支架部件的姿势的支撑部件,支架部件在经由支撑部件而抽出滑动部件时直立,而在压入过程伏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089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德国专利第195427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9-2147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保持装置中,由于保持物品的夹持力与作用力成比例,所以例如在加力部件的作用力弱的情况下,夹持物品的力也不足,相反若增大作用力,则保持物品时的操作性受损。
专利文献2的保持构造中,在将物品配置于基体的状态下,滑动操作滑块来夹持物品,利用卡定机构来维持该状态,并且通过操作用按钮的按压操作能够瞬时解除物品的保持状态。但是,该保持构造中,对于卡定机构而言,只要不克服作用力按压上述操作用按钮,齿轮与设于操作用按钮侧的配合部一直啮合。并且,在向相互间隔狭窄的方向对滑块进行滑动操作的过程中,齿轮与操作用按钮侧的配合部接触并旋转,由此产生“咯吱咯吱”的声音,从而有损高质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更加简单、且在采用了收容构造的情况下也不会增大进深尺寸的保持装置。并且其他的目的在于,通过附加简单的机构能够将对象物品微调为容易观察的角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具有以下的特征的保持装置。
(1)
保持装置具备:外壳;基体,其具有配置物品的配置部以及设于上述配置部的一端侧的固定夹持部,并经由枢支部可转动地安装于上述外壳;滑块,其可滑动地安装于上述基体、并具有在与上述固定夹持部之间可装卸地夹持物品的可动夹持部;以及对上述滑块加力的加力部件,其中,上述基体经由枢支部支承为能够在利用与突出设置有上述固定夹持部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来堵住上述外壳的开口的收纳状态、与使突出设置有上述固定夹持部的面从上述外壳的开口露出的使用状态进行反转切换,并且,具有:位置限制机构,其设于上述基体与上述滑块之间,并使上述滑块在克服上述加力部件的作用力滑动时以能够解除的方式卡定于任意的位置;配置角度保持机构,其设于上述基体与上述外壳之间,并与上述滑块克服上述加力部件的作用力滑动而联动,相对于上述外壳以规定的配置角度保持上述基体。
(2)
在(1)所记载的保持装置中,上述配置角度保持机构B具有:第一锁止部件,其与上述滑块可动连结,与上述滑块从初始位置克服上述加力机构的作用力滑动联动,从而从上述基体的端部向外侧突出;以及第二锁止部件,其设于上述外壳,并在上述使用状态下与上述第一锁止部件对置,在上述第一锁止部件从上述基体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下,通过与上述第一锁止部件配合来相对于上述外壳以上述规定的配置角度弹性保持上述基体。
(3)
在(2)所记载的保持装置中,上述第一锁止部件具有设于基端侧的突起以及设于前端侧的爪,上述第一锁止部件的上述突起与设于上述滑块的长槽嵌合,上述第二锁止部件具有沿上述外壳的进深方向配置的齿部,上述第一锁止部件的上述爪能够与上述齿部间断配合。
(4)
在(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保持装置中,上述位置限制机构具有:设于上述滑块的齿条部;单向离合器,其具有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该第一齿轮与上述齿条部啮合,该第二齿轮以在该第一齿轮向一个方向旋转时成为使第一齿轮空转的离合器切断状态、而在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成为离合器连接状态而与第一齿轮一体旋转;以及操作按钮,其可滑动地配置于上述基体,通过从朝向与上述第二齿轮(的齿)配合的方向加力的通常状态克服作用力的按压操作,能够解除上述配合。
(5)
在(4)所记载的保持装置中,上述单向离合器在上述滑块克服上述加力部件的作用力而滑动时切换为上述离合器切断状态,而在上述滑块由于上述加力部件的作用力而滑动时切换为上述离合器连接状态,并且,通过上述操作按钮在上述离合器连接的状态下解除与上述第二齿轮的配合,从而上述滑块由于上述加力部件的作用力而能够滑动至初始位置。
(6)
上述基体具有反转弹簧,该反转弹簧以上述枢支部为支点地以能够沿上述外壳的圆弧面转动大致180°的方式被轴支,并且,在上述收纳状态以及上述使用状态双方的位置,使上述基体相对于上述外壳稳定。
发明的效果
在(1)所记载的保持装置中,与专利文献3的抽屉构成相比,利用以枢支部为支点将基体支承于外壳而切换收纳状态与使用状态的反转切换构成,能够维持使用便利性并容易抑制外壳的进深尺寸,在配置位置的进深空间有制约的情况下优选。另外,对于物品保持操作而言,在基体的使用状态下,且将物品置于基体的配置部后,若滑块克服作用力而向夹持宽度变小的方向进行滑动操作,则利用位置限制机构将滑块卡定于滑动后的位置(物品保持位置)而能够在固定夹持部与可动夹持部之间夹持物品,另外,滑块由于作用力而滑动至初始位置,从而能够良好地维持使用便利性。并且,作为物品保持姿势,基体能够利用配置角度保持机构将保持物品的角度、即保持姿势简单地调整为最优的姿势。配置角度保持机构在滑块从初始位置克服作用力滑动时有效,从而难以产生误动作、而难以成为空隙要因,进而能够提高品质。
在(2)所记载的保持装置中,配置角度保持机构由配置于基体侧的第一锁止部件、以及配置于外壳侧而与第一锁止部件配合并对基体的角度调整后的状态进行弹性保持的第二锁止部件构成,从而能够实现简明的角度变更操作而维持良好的操作性。该情况下,进一步,在(3)所记载的保持装置中,第一锁止部件经由突起与长槽的嵌合而与滑块可动连结,并且,第二锁止部件具有沿外壳的进深方向配置的齿部,第一锁止部件的爪与该齿部间断地配合,从而能够得到角度调整动作的可靠性,并且能够构成简单地进行实施。
在(4)所记载的保持装置中,作为位置限制机构、即、使滑块克服作用力滑动时卡定于任意的位置、或通过按压操作来解除该卡定的构成,单向离合器具有第一齿轮以及当该第一齿轮向一个方向旋转时成为离合器切断状态、当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成为离合器连接而一体旋转的第二齿轮,利用滑块侧的齿条部、该单向离合器、通常状态下向与第二齿轮配合的方向加力的操作按钮,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卡定动作。该情况下,在进一步,(5)所记载的保持装置中,尤其作为单向离合器,由于当滑块克服作用力滑动时切换为离合器切断状态,当滑块由于作用力滑动时切换为离合器连接状态,并且,操作按钮在离合器连接的状态下解除与第二齿轮的配合,而滑块由于作用力向初始位置滑动,从而能够得到卡定动作的可靠性,并且能够构成简单地进行实施。
(6)所记载的保持装置中,当反转基体大致180°而切换收纳状态与使用状态时,利用反转弹簧的作用力来辅助反转切换操作性而变得容易,能够可靠地防止各状态的空隙,由此能够提高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而从一个方向观察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从与图1相反的方向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的分解状态的简要结构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的基体(保持件)相对于外壳的收纳状态的外观图,图3(b)是表示该保持装置的基体(保持件)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的收纳状态(参照图3(a))下的纵剖视图(在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沿纵向剖开时的剖视图),图4(b)是上述保持装置的使用状态(参照图3(b))下的纵剖视图,图4(c)是上述收纳状态的上述保持装置的侧视图,图4(d)是上述使用状态的上述保持装置的侧视图。
图5(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使用的状态下将物品夹持于该保持装置的操作的中途阶段的外观图,图5(b)是表示变更该保持装置的基体的角度时的操作要领的外观图。
图6(a)是表示在图5(a)所示的状态的保持装置上夹持物品的情况的外观图,图6(b)是表示在图5(b)所示的状态的保持装置上夹持物品的情况的外观图。
图7(a)与图7(b)是示意表示从图4(b)的状态至图5(a)的夹持物品的操作时的动作的夹持过程的动作图。
图8(a)是示意表示包括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的位置限制机构的单向离合器的中心轴的剖面的剖视图,图8(b)是示意表示该单向离合器的水平剖面的剖视图。
图9(a)与图9(b)用于说明上述位置限制机构的具体的动作的图。
图10(a)~图10(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的配置角度保持机构的动作的图,图10(a)是该保持装置处于图5(a)的状态时的该保持装置的纵剖视图,图10(b)是该保持装置处于图5(b)的状态时的该保持装置的纵剖视图,图10(c)是上述保持装置处于图5(a)的状态时的该保持装置的侧视图,图10(d)是上述保持装置处于图5(b)的状态时的该保持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由夹持物品K的保持件9、与收容保持件9的收纳用外壳1构成。其中,外壳1具有介于保持件9之间的反转弹簧S3以及曲柄臂18等。保持件9具有:由大致L形的配置部20以及组装于配置部20的单面的罩3构成的基体2;可滑动地配置于基体2的滑块4;由于滑块4的滑动而积蓄作用力、或者以积蓄的作用力来使滑块4滑动的加力部件S1;位置限制机构A,其设于基体2与滑块4之间,且使滑块4在克服加力部件S1的作用力而滑动时,可解除地卡定在任意的位置;以及配置角度保持机构B,其设于基体2与外壳1之间,能够与滑块4克服加力部件S1的作用力而滑动的情况联动地使基体2相对于外壳1变更角度。而且,该保持件9相对于外壳1在纵向上最大能够角度变更至大致180°。即,保持件9可反转地支承于外壳1。
此处,位置限制机构A由设于滑块4的齿条部45、与齿条部45可动连结的单向离合器6、以及能够在单向离合器6的离合器连接的状态下利用加力部件S 1的作用力使滑块4滑动的操作按钮5等构成。配置角度保持机构B由与滑块可动连结的第一锁止部件7、以及保持于外壳1且可与第一锁止部件7配合分离并且在配合状态下对基体2的角度调整后的状态进行弹性保持的第二锁止部件8等构成。此外,外壳1、基体2、罩3、滑块4以及操作按钮5均可以为树脂成型体,但也可以由树脂以外的材料形成。以下,明确各部件构造与组装要领。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外壳1是在近前侧设有开口的半圆筒形状的部件。外壳1具有:在外壁面的上部的开口附近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设置的盒部11;设于盒部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贯通至外壳1的内部的上配合孔12;设置在内壁面的下部的上配合孔12的正下方(内侧正下方)的下配合孔13;在开口附近的壁面的大致中间两侧的外壁、且在开口侧上下大致中间贯通的轴孔10;以及在开口侧的上下部突出设置的安装部14。符号15是钩住反转弹簧S3的一端的轴部。符号16a与16b是稳定支承反转弹簧S3的肋。符号17是经由配置于轴孔10的曲柄臂18而轴支基体2的一侧的螺纹部件。该曲柄臂18形成有插入轴孔10的筒部18a、与钩住反转弹簧S3的另一端的卡定部18b。
如图4以及图10所示,盒部11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背面以及下面敞开,且配置于外壳1的上部中央。另外,该盒部11在其上表面形成有沿上下贯通的安装孔11a。另外,在该盒部的内部,与弹簧部件S4一起组装有构成配置角度保持机构B的第二锁止部件8。该第二锁止部件8与后述的第一锁止部件7一起构成配置角度保持机构B,如图2中放大图所示地具有:在其下部的两侧以沿外壳1的进深方向交替连续峰以及谷的方式形成的作为锁定齿的齿部8a;设于其上部的凹部8b;以及在凹部8b的中央部突出地设置的轴部8c。另外,在轴部8c的中央部形成有内螺纹孔。另外,如图2中放大图所以,第二锁止部件8的下部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凹下。此外,图4以及图10的各剖视图中,为了使说明容易,省略了设于第二锁止部件8的下部的上述的凹部,齿部8a作为形成于第二锁止部件8的下部整体的部件而图示,与此相随,也示意表示第一锁止部件的爪7b的形状。
而且,作为螺旋弹簧的弹簧部件S4插入并通过第二锁止部件8的轴部8c,使其下端部与凹部8b的底面抵接,之后,以使盒部11的安装孔11a与轴部8c的内螺纹孔配合的方式将第二锁止部件8嵌入盒部11,从正上方使通过垫片W的螺钉19旋合于轴部8c的内螺纹孔,由此第二锁止部件8弹性支承于盒部11。如图4中剖视图所示,只要滑块4不克服加力部件S 1的作用力滑动,则该第二锁止部件8与第一锁止部件7分离。而且,通过与滑块4克服加力部件S1的作用力滑动而联动的第一锁止部件7的上升移动,如图10(a)的剖视图所示,第二锁止部件8与第一锁止部件7弹性配合。另外,如图10(b)的剖视图所示,在相对于基体2(保持件9)的外壳1的配置角度的变更操作时,若使第二锁止部件8克服弹簧部件S4的作用力而稍微向上方移动,则与第一锁止部件7配合而在上述配置角度的变更后的位置保持基体2。另外,此时,与第一锁止部件7配合的第二锁止部件8的齿在上述配置角度的变更操作的前后不同。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保持件9中,基体2具有:供成为主部的物品K配置的配置部20;在保持件9的收纳状态下沿配置部20的上侧边缘部(使用状态下配置部20的下侧边缘部)突出的下支承部23;在配置部20的一侧部突出的固定夹持部24;在两侧、从上下大致中间部向外突出大径的轴部25a以及小径的轴部25b。另外,配置部20的背面具有:对比上下中间稍微靠下侧设置的滑块4进行配置的划分部21;对设于划分部21的下侧的加力部件S1进行配置的划分部21a;以前后贯通划分部20的一部分的方式切口的窗部21b;配置比划分部21更加设置于上侧的操作按钮5的划分部22;沿划分部21的外表面设置的操作用凹部21c(参照图5(b));在背面的四角突出的罩用定位突起26;分别设于上侧的突起26彼此间、下侧的突起26彼此间、以及两侧的边缘部的多个位置的配合孔26a;从下支承部23侧的左右垂直突出的片部27;以及在对划分部21a进行划分的外壁突出、并对第一锁止部件7进行引导的凹状的引导部28。
其中,配置部20中,在供物品K抵接的配置面、且在夹持窗部21b的上下部分,粘贴两张缓冲材料C1。固定夹持部24中,在供物品K的侧部抵接的内表面上粘贴缓冲材料C2。缓冲材料C1、C2由厚壁的聚氨酯等构成,并经由两面粘接胶带等进行安装。对于操作按钮用的划分部22而言,设有窗部21b的一侧被纵壁22a分隔,相反的一侧以与外部连通的方式成为无壁的状态,并且,具有在中央部突出设置、且对单向离合器6进行枢支的轴部29。
另一方面,罩3具有:在设计面设置的凸形的把手部30;在背面侧、且在与滑块用划分部21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的划分部32;在与引导部28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的凹状的引导部31;以及在与操作按钮用划分部22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的划分部33。划分部32、引导部31、划分部33分别利用肋来划分形成。在划分部33上设有与轴部29配合的凸部34。在罩3的一侧上设有避开轴部25a的凹部35,在罩的另一侧上设有避开滑块4的开口36。另外,在罩3的背面,设有与各定位突起26配合的凹部39a、39b、与各配合孔26a配合的凸部38、从划分凹部39a的外侧的左右垂直突出的片部37。
从在基体2上组装有后述的滑块4、操作按钮5、加力部件S1、S2、单向离合器6、第一锁止部件7的状态开始,通过对基体背面侧的紧贴操作,随着定位突起26与凹部39a、39b的配合、配合孔26a与凸部38的配合、轴部29与凸部34的配合,由一次操作来安装以上的罩3。由此,得到保持件9。
图1中,滑块4具有:沿配置部20侧的划分部21以及窗部21b滑动的主体40;设于主体40的一端侧且将物品夹持在固定夹持部24之间的可动夹持部41;在主体40的背面侧沿长边方向设置的长槽42;在主体40的下侧、且在与可动夹持部41相近的一侧向下设的凸形的弹簧用支承部43;以及在主体20的上侧沿长边方向设置的齿条部45。其中,在可动夹持部41上,且在夹持面上粘贴缓冲材料C2,并且,在作为操作面的外表面上设置凹凸部44。此外,缓冲材料C2与基体2侧的缓冲材料C2相同地由厚壁的聚氨酯等构成,通过弹性地挡住物品,而在固定夹持部24与可动夹持部41之间可靠地夹持物品。凹凸部44兼具设计与防滑的功能。
如图9所示,齿条部45形成为与构成单向离合器6的第一齿轮65啮合的齿部形状。如图7(b)所示,长槽42由向上下倾斜的纵槽部42a以及从纵槽部42a的上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槽部42b构成。该长槽42与可滑动地配置于基体侧引导部28和罩侧引导部31之间的第一锁止部件7可动连结。即,第一锁止部件7与第二锁止部件8以及弹簧部件S4一起构成配置角度保持机构B,其具有设于基端侧的突起7a、设于前端侧的爪7b以及设于中间部的凸部7c。而且,如图7(a)所示,若突起7a与长槽42的纵槽部42a嵌合,则第一锁止部件7成为进入引导部28状态,如图7(b)所示,若突起7a与长槽42的横槽部42b嵌合,则第一锁止部件7成为从引导槽28向上突出的状态。配置角度保持机构B如后述地在第一锁止部件7的突出状态下,爪7b与第二锁止部件8的齿部8a配合,并且,随着第二锁止部件8克服弹簧部件S4的作用力的上下运动,爪7b与齿部8a能够间断配合。
对于以上的滑块4而言,在相对于基体2将主体40配置于划分部21的状态下,配置于划分部21a的加力部件S1以将其一端侧卡定于固定夹持部24的内表面、将另一端侧卡定于支承部43的方式组装。这样,滑块4由于加力部件S1的作用力向离开固定夹持部24的方向滑动而配置于图7(a)的初始位置,并且,克服加力部件S 1的作用力而向固定夹持部24侧滑动操作。即,加力部件S1在滑块4将可动夹持部41向接近固定夹持部24的方向滑动时积蓄作用力,并利用该积蓄的作用力使滑块4向初始位置(可动夹持部41离固定夹持部22最远的位置)滑动。
图1以及图2中,操作按钮5具有:配置于基体2侧的划分部22的臂部50;在臂部50的一端突出设置的操作部51;设于臂部50的左右大致中间的下面侧的、避开轴部29的凹部52;设置在与臂部50的操作部5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且向与操作部51相反的方向突出的卡定爪53;以及在配置于臂部50的基体2侧的侧面上设置的弹簧用收容空间54。在操作部51上且在作为操作面的外表面设有凹凸部55。凹凸部55兼具涉及与防滑功能。
以上的操作按钮5与滑块4的齿条部45以及单向离合器6一起构成位置限制机构A,该位置限制机构A在使滑块4克服加力部件S1的作用力滑动时,以能够解除的方式卡定于任意的位置。即,单向离合器6如图8所示地由与齿条部45啮合的第一齿轮65、以及经由行星齿轮69而与第一齿轮65可动连结的第二齿轮60构成。
第一齿轮65的一端面成为凹部60a,具有:在凹部60a的中央部突出的环状的孔缘36;形成于外周且与齿条部22啮合的外齿轮67;以及形成于凹部60a的内周且与行星齿轮69啮合的内齿轮38。第二齿轮60具有供孔缘36插入的轴孔61;设于外周且供操作按钮侧的卡定爪53配合分离的外齿轮62;多个凹陷部63,其在配置凹部60a侧的端面设置,且在松动嵌合行星齿轮69;以及设置在凹陷部63彼此间的稳定支承用的凸部64。如图9所示,凹陷部63设定为在与凹部60a之间收容行星齿轮69的深度尺寸,并且,相同方向的一端侧形成为角部63a,通过使凹陷部63内的行星齿轮69的齿稍微向角部63a侧避开,能够停止行星齿轮(这是离合器连接的状态)。
以上的操作按钮5以及单向离合器6按照下述顺序组装于基体2。首先,在臂部50将加力部件S2放入收容空间54的状态下,操作按钮5配置于基体2侧的划分部22。加力部件S2是螺旋弹簧,一端侧卡定于纵壁2,另一端侧以体现作用力的状态卡定于收容空间54的操作部51侧的内端面,由此,从收容空间54向外突出的方向对操作按钮5加力。在将操作按钮5配置于基体2的状态下,单向离合器6通过将基体2侧的轴部29插入第一齿轮侧孔缘36的轴孔而可转动地枢支于轴部29。此时,首先,克服加力部件S2的作用力而按压操作按钮5使之移动,使卡定爪53从第二齿轮侧的外齿轮62离开,在该状态下,在轴部29枢支单向离合器6,并且使第一齿轮侧的外齿轮67与齿条部45啮合。之后,若释放对于操作按钮5的按压,则操作按钮5由于加力部件S2的作用力而滑动至初始位置,与之相随,卡定爪53与第二齿轮侧的外齿轮62的齿配合。
图1以及图4中,对于以上的保持件9而言,通过使轴部25a与一个轴孔10嵌合、使轴部25b与插入另一个轴孔10的曲柄臂18的筒部18a嵌合,并且将螺纹部件17旋合于筒部18a内的轴部25b的内螺纹部,来以防脱的状态枢支于外壳1。即,保持件9以枢支部(10、25a)与枢支部(10、25b)为支点可反转切换如下两个状态地支承于外壳1:以与突出固定夹持部24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即罩3来堵住外壳1的开口的图4(a)的收纳状态;以及使突出固定夹持部24的一侧向外壳开口露出的图4(b)的使用状态。在该反转时,保持件9沿外壳1的圆弧面转动大致180°。
在收纳状态下,基体2以及罩侧的各片部27、37在外壳侧的对应的上配合孔12卡定。在使用状态下,各片部27、37在外壳1侧的对应的下配合孔13卡定。另外,在保持件9与外壳1之间组装有反转弹簧S3。反转弹簧S3的卷线部的一端侧钩住在外壳1侧的轴部15,卷线部的另一端侧钩住在曲柄臂18的卡定部18b,由此,切换加力方向,以使保持件9成为收纳状态以及使用状态双方稳定的位置。因此,保持件9当向收纳状态与使用状态切换时,由于反转弹簧S3的作用力而能够具有节度感地操作,也可靠地吸收各状态的空隙。
接下来,假定经由外壳1将保持件9安装于车辆的仪表面板等的情况,使对保持件9进行动作的特征明显。此外,若为车辆,则外壳1通常安装为在仪表面板、副仪表等适当的位置埋设的状态。
图3以及图4的各(a)表示保持件9收纳于外壳1的收纳状态。在该收纳状态下,保持件9构成为,外壳1的开口被罩3封闭,并且,如上所述,各片部27、37在外壳1侧的上配合孔12卡定,利用反转弹簧S3的作用力来稳定保持该卡定状态。
图3以及图4的各(b)表示如下使用状态,即,当保持件9以上的收纳状态时,例如通过由操作者的手指操作罩3侧的把手部30,使基体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大致180°,使固定夹持部24、可动夹持部41突出的一侧的面在外壳1的外侧露出。该状态下,上述各片部27、37卡定于外壳1的下配合孔13,利用反转弹簧S3的作用力来稳定地维持该卡定状态。而且,在该构造中,保持件9能够克服反转弹簧S3的作用力而从收纳状态向使用状态、从使用状态向收纳状态切换,并且,在直到向各状态切换的动作结束之前,若使基体2旋转,则反转弹簧S3的加力方向反转,而向切换后的方向加力而稳定保持。
图5(a)表示保持件9在使用状态下对作为物品K的一个例子的移动电话K进行夹持的情况的操作要领,图6表示保持件9夹持移动电话K时的状态,图7~图10表示此时的主要动作。此外,图7省略或示意图示外壳1、罩3、缓冲材料C1、C2以及基体2的一部分。此处,在以上的保持件9从收纳状态向使用状态切换的阶段中,滑块4如图7(a)所示地由于加力部件S1的作用力而位于初始位置,配置角度保持机构B使第一锁止部件7的突起7a与滑块侧长槽42的纵槽部42a嵌合乃至使第一锁止部件7移动,位置限制机构A使第一齿轮65的外齿轮67与滑块4侧的齿条部45啮合,单向离合器6处于第一齿轮65经由行星齿轮69而与第二齿轮60可动连结的离合器连接的状态、操作按钮5由于加力部件S2的作用力而保持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卡定爪53与第二齿轮60的外齿轮62啮合而卡定第二齿轮60。
而且,为了夹持移动电话K,例如,如图5(a)所示,从移动电话K与固定夹持部24侧抵接对应侧部的状态开始至可动夹持部41与移动电话K接触为止(用手指等向该图的右方向推压可动夹持部41),使滑块4克服加力部件S 1的作用力而向固定夹持部24侧滑动操作。此时,对于位置限制机构A而言,如图9(a)所示,第一齿轮65经由外齿轮67与齿条部45的啮合而向逆时计方向旋转,伴随着行星齿轮69的自转,而成为与第二齿轮60非可动连结、即离合器切断的状态。该状态维持直至停止对滑块4的滑动操作。若手或手指从可动夹持部41离开,则滑块4由于加力部件S1的作用力而欲向初始位置返回。此时,在该构造中,如图9(b)所示,该滑块4向初始位置方向滑动的同时第一齿轮65向顺时针方向微动,由于行星齿轮69与内齿轮68啮合,而欲在凹陷部63内反转,但如图9(b)所示,与凹陷内的角部63a抵接而停止旋转,从而成为与第二齿轮60可动连结、即离合器连接的状态。因此,在该位置限制机构A中,与手或手指从可动夹持部41离开几乎同时地,利用经由卡定爪53来卡定单向离合器6以及第二齿轮的操作按钮5,来将滑块4维持在停止状态。其结果,移动电话K被夹持在固定夹持部24与可动夹持部41之间。也加上两侧的缓冲材料C2的弹力,从而在不按压操作按钮5的状态下就能够可靠地维持该夹持状态。除了来自以上的两侧的夹持,移动电话K通过保持于下支承部23上也能够稳定地被保持。
然而,作为移动电话K的保持姿势,从图6(a)的通常姿势开始,如图6(b)所示地变更保持角度来取得使用便利性或更加容易观察画面K1。
该构造中,这样的要求通过具有上述的滑块侧的长槽42b、第一锁止部件7、第二锁止部件8、弹簧部件S4的配置角度保持机构B来实现。图5以及图10的各(b)表示利用该配置角度保持机构B来变更保持角度时的操作以及动作。
该构造中,如上所述,若使滑块4克服加力部件S1的作用力而向固定夹持部24侧滑动,则第一锁止部件7如图7(b)所示地与滑块4的滑动联动、即随着突起7a从纵槽部42a向横槽部42b移动而上升移动,如图10(a)所示,前端的爪7b与外壳侧第二锁止部件8的齿部8a弹性配合。因此,当变更保持角度时,例如,如图5(b)所示,手指接触基体侧的凹部21c而向近前侧抽出基体2,或者利用下支承部23而向外壳1里侧按压。这样,对于以上的保持件9而言,第一锁止部件7相对于第二锁止部件8,爪7b从沿外壳进深方向或者外壳前后方向配置而构成齿部8a的里侧的齿与外侧的齿间断地弹性配合,并利用该配合来维持保持件9或者基体2的角度调整后的状态。
在保持件9再次返回至通常姿势的情况下,若向外壳1的内侧按压保持件9或者基体3,则如图10(a)的剖视图所示,在第一锁止部件7的前端爪7b与齿部8a弹性配合的状态下,爪7b的背面通过与外壳1的开口边缘抵接来防止比通常姿势过度地压入。该操作如下所述的按压操作按钮5的操作前进行。
当再次取出夹持的移动电话K时,如图5(a)所示,手指接触操作部51而克服加力弹簧S2的作用力按压操作按钮5。这样,上述的位置限制机构A中,操作按钮5稍微向图9(b)的右侧动作,卡定爪53从第二齿轮60的外齿轮62配合被解除。这样,对于单向离合器6而言,如上所述,第二齿轮60经由行星齿轮69而与第一齿轮65可动连结、即成为离合器连接状态,切换为整体能够空转状态。其结果,经由齿条部45与第一齿轮的外齿轮67的啮合而使单向离合器6空转,并且利用加力部件S1的作用力使滑块4滑动至初始位置,从而释放对移动电话K的拘束。之后,根据需要,以上述的要领将保持件9从使用状态切换为收纳状态。该构造中,保持件9通过相对于外壳1而采用反转切换方式,在图6的使用状态以及各姿势中,与抽屉式构造相比,能够抑制突出部分,由此,在简化以及安全性方面也优异。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实际具备权利要求所特定的构成即可,详情参考上述实施方式而变更或展开。例如,作为单向离合器6使用阻尼机构或追加制动力来使整体或者第一齿轮65缓慢旋转或空转,或者在配置保持件9的装置侧形成外壳对应部,或者代替作为保持件9或基体2的反转构造在纵向上反转的构造而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9-274145所记载的向横方向反转。
本申请基于2010年2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2010-041230),援引其内容在此作为参照。
符号说明
1-外壳(10是轴孔,11是盒部,12是上配合孔,13是下配合孔),2-基体(20是配置部,24是固定夹持部,25是枢支部用轴部),3—罩(30是把手部,38是配合用凸部,39a、39b是配合用凹部),4—滑块(40是主体,41是可动夹持部,42是长槽,45是齿条部),5—操作按钮(位置限制机构A:50是臂部,51是操作部,52是凹部,53是卡定爪),6—单向离合器(位置限制机构A:60是第二齿轮,65是第一齿轮),7—第一锁止部件(配置角度保持机构B:7a是突起,7b是爪),8—第二锁止部件(配置角度保持机构B:8a是齿部,8c是轴部),9—保持件,C1、C2—缓冲材料,S1、S2—加力部件,S3—反转弹簧,S4—弹簧部件(配置角度保持机构B),K—移动电话(物品)。

Claims (8)

1.一种保持装置,具备:
外壳;
基体,其具有配置物品的配置部以及设于上述配置部的一端侧的固定夹持部,经由枢支部可转动地安装于上述外壳,通过相对于上述外壳转动,能够在利用突出设置有上述固定夹持部的面堵住上述外壳的开口的收纳状态、与使突出设置有上述固定夹持部的面从上述外壳的开口露出的使用状态进行反转切换;
滑块,其可滑动地安装于上述基体、并具有在与上述固定夹持部之间可装卸地夹持物品的可动夹持部;以及
对上述滑块加力的加力部件,
该保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位置限制机构,其设于上述基体与上述滑块之间,并使上述滑块在克服上述加力部件的作用力滑动时,以能够解除的方式卡定于任意的位置;以及
配置角度保持机构,其设于上述基体与上述外壳之间,并与上述滑块克服上述加力部件的作用力滑动而联动,相对于上述外壳以规定的配置角度保持上述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配置角度保持机构具有:
第一锁止部件,其与上述滑块可动连结,与上述滑块从初始位置克服上述加力部件的作用力滑动联动,从而从上述基体的端部向外侧突出;以及
第二锁止部件,其设于上述外壳,并在上述使用状态下与上述第一锁止部件对置,在上述第一锁止部件从上述基体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下,通过与上述第一锁止部件配合来相对于上述外壳以上述规定的配置角度弹性保持上述基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锁止部件具有设于基端侧的突起以及设于前端侧的爪,上述第一锁止部件的上述突起与设于上述滑块的长槽嵌合,上述第二锁止部件具有沿上述外壳的进深方向配置的齿部,上述第一锁止部件的上述爪能够与上述齿部间断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限制机构具有:设于上述滑块的齿条部;单向离合器,其具有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该第一齿轮与上述齿条部啮合,该第二齿轮以在该第一齿轮向一个方向旋转时成为使第一齿轮空转的离合器切断状态、而在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成为离合器连接状态而与第一齿轮一体旋转;以及操作按钮,其可滑动地配置于上述基体,通过从朝向与上述第二齿轮配合的方向加力的通常状态克服作用力的按压操作,能够解除上述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单向离合器在上述滑块克服上述加力部件的作用力而滑动时切换为上述离合器切断状态,而在上述滑块由于上述加力部件的作用力而滑动时切换为上述离合器连接状态,并且,通过上述操作按钮在上述离合器连接的状态下解除与上述第二齿轮的配合,从而上述滑块由于上述加力部件的作用力而能够滑动至初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体具有反转弹簧,该反转弹簧以上述枢支部为支点地以能够沿上述外壳的圆弧面转动大致180°的方式被轴支,并且,在上述收纳状态以及上述使用状态双方的位置,使上述基体相对于上述外壳稳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体具有反转弹簧,该反转弹簧以上述枢支部为支点地以能够沿上述外壳的圆弧面转动大致180°的方式被轴支,并且,在上述收纳状态以及上述使用状态双方的位置,使上述基体相对于上述外壳稳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体具有反转弹簧,该反转弹簧以上述枢支部为支点地以能够沿上述外壳的圆弧面转动大致180°的方式被轴支,并且,在上述收纳状态以及上述使用状态双方的位置,使上述基体相对于上述外壳稳定。
CN201180010282.8A 2010-02-26 2011-02-14 保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17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1230A JP5470093B2 (ja) 2010-02-26 2010-02-26 保持装置
JP2010-041230 2010-02-26
PCT/JP2011/052978 WO2011105236A1 (ja) 2010-02-26 2011-02-14 保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1727A CN102781727A (zh) 2012-11-14
CN102781727B true CN102781727B (zh) 2014-12-31

Family

ID=44506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028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1727B (zh) 2010-02-26 2011-02-14 保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38977B2 (zh)
JP (1) JP5470093B2 (zh)
KR (1) KR101233940B1 (zh)
CN (1) CN102781727B (zh)
WO (1) WO20111052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2814B (zh) * 2013-12-30 2017-06-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4608705B (zh) * 2015-01-23 2017-02-01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移动设备夹紧装置
CN108799709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
CN108001370B (zh) * 2017-11-29 2019-11-19 宁波润佳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行车记录仪固定器
WO2019183576A1 (en) * 2018-03-23 2019-09-26 Uber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mount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10478894A (zh) * 2018-05-15 2019-11-22 上海飞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操控装置
US11313511B2 (en) * 2018-07-18 2022-04-26 Michael F. Dorrian Anti-ligature enclosure for wall-mounted apparatus
CN109327589B (zh) * 2018-11-21 2024-04-02 宁波钜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快速拆装的手机支架
CN210114266U (zh) * 2019-03-12 2020-02-28 美思特射频技术科技(长兴)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无线防盗展示架
FR3107484B1 (fr) * 2020-02-26 2023-01-27 Faurecia Interieur Ind Station d’accueil pour véhicule
WO2021220386A1 (ja) * 2020-04-28 2021-11-0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安全スイッチ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5609A1 (de) * 1995-11-16 1997-05-28 Herbert Richter Metallwaren-Apparatebau GmbH & Co. Halterung zum Einbau in Fahrzeu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1744U (zh) * 1989-09-27 1991-05-20
JPH03181605A (ja) 1989-12-08 1991-08-07 Yogou Sumikin Sangyo Kk 連結具
US5305381A (en) * 1992-11-09 1994-04-19 Wang Chin Y Cradle for telephone
JP2707522B2 (ja) 1992-12-15 1998-01-28 株式会社イナックス カウンタ接続方法及びカウンタ接続具
JP3015036U (ja) * 1995-02-22 1995-08-29 純二 水摩 移動通信機の取付ホルダ
JPH0927843A (ja) * 1996-07-19 1997-01-28 Rinku Kk 携帯電話機等の保持装置
JPH11139216A (ja) * 1997-11-12 1999-05-25 Primo Hanbai Kk 車載用機器のホルダー装置
JP3051744U (ja) * 1998-02-23 1998-09-02 信勇 陶 携帯電話ホルダ
JP3377473B2 (ja) 1999-08-24 2003-02-1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キャビネットの箱前幕板取付構造
KR200215028Y1 (ko) 2000-09-18 2001-02-15 최기범 차량용 핸즈프리장치
JP2002127829A (ja) * 2000-10-25 2002-05-09 Inoac Corp 物品ホルダ
JP2002186530A (ja) 2000-12-21 2002-07-02 Cleanup Corp シンクキャビネットの幕板取付構造
DE60227751D1 (de) * 2001-09-04 2008-09-04 Lear Corp Bedientafel für ein Fahrzeug
JP3853677B2 (ja) * 2002-03-14 2006-12-06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載用電話装置
JP2004106794A (ja) 2002-09-20 2004-04-08 Kojima Press Co Ltd 携帯電話機保持装置
US6944294B2 (en) * 2002-11-13 2005-09-13 Wen-Feng Tsay Mobile phone hand-free holder
DE102006008420A1 (de) * 2006-02-23 2007-08-30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Gerätehalter zum Einbau in ein Kraftfahrzeug
FR2921316B1 (fr) * 2007-09-26 2010-03-05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ysteme de rangement d'un boitier electronique dans une partie d'habitacl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US8159818B2 (en) * 2007-10-10 2012-04-17 Tomtom International B.V. Docking apparatus for portable device
DE102008023469A1 (de) * 2008-05-14 2009-12-03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Anzeigeeinrichtung
US8172299B2 (en) * 2008-10-06 2012-05-08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Compartment door with force and effort control
ITTO20130453A1 (it) * 2013-06-03 2014-12-04 Fiat Group Automobiles Spa Gruppo di supporto e trattenimento per un dispositivo elettronico portatile, e plancia di veicolo provvista di tale gruppo di supporto e trattenimento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5609A1 (de) * 1995-11-16 1997-05-28 Herbert Richter Metallwaren-Apparatebau GmbH & Co. Halterung zum Einbau in Fahrzeug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127829A 2002.05.09 *
JP特开2003-273990A 2003.09.2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33940B1 (ko) 2013-02-22
JP5470093B2 (ja) 2014-04-16
US20130002110A1 (en) 2013-01-03
KR20110098657A (ko) 2011-09-01
CN102781727A (zh) 2012-11-14
JP2011178180A (ja) 2011-09-15
WO2011105236A1 (ja) 2011-09-01
US9038977B2 (en) 2015-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1727B (zh) 保持装置
CN102640478B (zh) 保持装置
US8708296B2 (en) Article holding device
EP2212152B1 (en) Latch assembly for vehicle seat
US7597130B2 (en) Door unit
US8308034B2 (en) Hook structure of power tool
CN102886729B (zh) 电动工具
EP2452781B1 (en) Staple gun wire guide
WO2006089017A3 (en) Refillable notebook
CN209070426U (zh)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WO2007122836A1 (ja) ロック装置
CN103061630B (zh) 铰链构造
JP4717032B2 (ja) スライド装置並びにスライド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20120174412A1 (en) Utility knife using tilting status thereof for blade switching
KR100760894B1 (ko) 다목적 휴대폰 거치대
JP2007049650A (ja) スライド装置並びにスライド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5123969B2 (ja) 綴じ具
KR101487470B1 (ko) 전자기기용 슬라이드 장치
US20070139877A1 (en) Slide mechanism for a portable device and a portable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JP5666269B2 (ja) 車両用収納ボックス
WO2018098863A1 (zh) 一种手机托架
KR200474320Y1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 거치대
US7502069B2 (en) Camcorder having a knob for mode changing
JPH11152950A (ja) コンテナケースなどの錠前およびロック装置
JP3141551U (ja) 摺動二重軸ヒンジ組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