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1299A -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1299A
CN102781299A CN2010800594620A CN201080059462A CN102781299A CN 102781299 A CN102781299 A CN 102781299A CN 2010800594620 A CN2010800594620 A CN 2010800594620A CN 201080059462 A CN201080059462 A CN 201080059462A CN 102781299 A CN102781299 A CN 102781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p
paper
lamination
thin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94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1299B (zh
Inventor
椎木裕介
奥冈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o Pap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o Pap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08006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78129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o Paper Corp filed Critical Daio Pap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81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1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1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1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0/00Body-drying implement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16Paper towel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18Holders; Receptacles
    • A47K10/22Holders; Receptacles for rolled-up we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0/00Body-drying implement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16Paper towel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0/00Body-drying implement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0/00Body-drying implement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16Paper towel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18Holders; Receptacles
    • A47K10/20Holders; Receptacles for piled she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7/00Body washing or cleaning impl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3/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3/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 D21H23/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substances are added
    • D21H23/22Addition to the formed paper
    • D21H23/50Spraying or projecting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3/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 D21H23/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substances are added
    • D21H23/22Addition to the formed paper
    • D21H23/52Addition to the formed paper by contacting paper with a device carrying the material
    • D21H23/56Roll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7/00Special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made by multi-step proc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7/00Special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made by multi-step processes
    • D21H27/002Tissue paper; Absorbent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7/00Special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made by multi-step processes
    • D21H27/002Tissue paper; Absorbent paper
    • D21H27/004Tissue paper; Absorbent paper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D21H27/005Tissue paper; Absorbent paper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relating to physical 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e.g. tensile strength, stretch, softnes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7/00Special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made by multi-step processes
    • D21H27/30Multi-ply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7/00Special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made by multi-step processes
    • D21H27/30Multi-ply
    • D21H27/32Multi-ply with materials applied between the she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5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 Y10T156/1056Perforating lamina
    • Y10T156/1057Subsequent to assembly of lamina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nitary Thin Paper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per (AREA)
  • Winding Of Web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Collation Of Sheets And Webs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低成本进行药液的涂布、且能够容易地切换药液涂布的有无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对从两个以上的一次纸卷JR抽出的一次连续纸张S11、S12沿着其连续方向进行叠层来制成叠层连续纸张S2的叠层工序(51);对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药液的涂布的药液涂布工序(53);对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纵切,切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的纵切工序(55);以及对纵切后的各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通州卷取来形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的两个以上的二次纸卷R的卷取工序(56)。

Description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多机座(マルチスタンド)式中间折叠机(インターフォルダ)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二次原反ロール)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薄页纸的盒装制品通常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利用中间折叠机(折叠设备)对两个以上连续的薄页纸进行折叠同时进行交叉重叠,切断成预定长度等来得到薄页纸摞,将该薄页纸摞收纳在收纳盒(ティシュカートン)内来进行制造的。
作为这样的中间折叠机的示例,已知有如下述专利文献1、2中所公开的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如下述专利文献3、4所公开的旋转式中间折叠机等。
作为使用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的制造方法的现有例,有如下示例。即,通过在抄纸设备中抄造薄页纸后卷取来制造一次纸卷(通常也称为大卷纸),接下来,将该一次纸卷置于层叠机(プライマシン)中,从两个以上的一次纸卷连续抽出一次连续纸张(シート),将一次连续纸张重合卷取同时进行纵切(在宽度方向上分割为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制造由两层以上构成的二次纸卷。
将利用层叠机制造的二次纸卷由层叠机取出后,将所需数量的纸卷置于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中。接下来,由二次纸卷连续抽出二次连续纸张,送入折叠机构部,在此同时进行折叠和交叉重叠,其后切断成预定长度制成薄页纸摞,收纳在收纳盒内。
与使用其它折叠设备的制造方法相比,使用这样的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的制造方法由于具有多台(通常为80~100台(基))折叠机构,因而具有生产率高的优点。
但是,近年来,对于在薄页纸制品上涂布保湿剂、香料等药液而成的制品的需求增大,例如,有人提出了下述专利文献5~7中所公开的制造方法或设备的各种方案。这样的薄页纸制品通常主要是由旋转式中间折叠机制造的(例如下述专利文献5)。但是,旋转式中间折叠机在与加工方向垂直的方向同时进行折叠和剪裁,因而具有生产率低的缺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4052048号公报(日本特公昭55-12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4075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1-3766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5-12477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32203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表2008-525103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8-2645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人考虑了以使用与旋转式中间折叠机相比生产率更高的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的制造方法来制造涂布了药液的薄页纸制品,但在利用使用了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的情况下,若与层叠机或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分开另外设置药液涂布工序,则具有纸卷输送费事、设备成本高的问题。并且,若将药液涂布工序设于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中,则需要将用于制造涂布药液的薄页纸制品的生产线与用于制造不涂布药液的薄页纸制品的生产线分开。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其为在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中所用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低成本地涂布药液,且能够容易地切换药液涂布的有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和它们的作用效果如下所述。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
一种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其为由一次纸卷连续地制造薄页纸制品用的两个以上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下述工序:
叠层工序,将从两个以上的一次纸卷抽出的一次连续纸张沿着其连续方向进行叠层,制成叠层连续纸张;
药液涂布工序,对叠层连续纸张涂布药液;
纵切工序,对叠层连续纸张进行纵切,切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以及
卷取工序,对纵切后的各叠层连续纸张进行同轴卷取,形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的两个以上的二次纸卷。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药液涂布工序在上述叠层工序之后、且在上述纵切工序之前进行。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叠层工序与上述药液涂布工序之间具有使用压延机进行平滑化处理的平滑化工序。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药液涂布工序与上述纵切工序之间具有接触压纹工序,该接触压纹工序对上述叠层连续纸张施以防止层间剥离的线状接触压纹。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药液的涂布通过柔版印刷方式进行。
〔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其中,利用柔版印刷方式涂布药液时的叠层连续纸张的传送速度为700米/分钟以上。
发明的效果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是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的纵切工序以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的方式来制造的,在其后段将多个该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安放于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中。接下来,由安放于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中的二次纸卷连续抽出二次连续纸张,送入到折叠机构部中,在此同时进行折叠和重叠,其后切断成预定长度制成薄页纸摞,收纳于收纳盒内。
在本发明中,在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中对叠层连续纸张涂布药液。因此,与层叠机或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分开另外设置药液涂布工序的情况比较,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并且,在制造不涂布药液的薄页纸制品的情况下,只需从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工序中省略药液涂布工序即可,因而可容易地进行设备的切换。
本发明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中,药液涂布工序优选在叠层工序之后、且在纵切工序之前进行。这是因为,若药液涂布工序在叠层工序之前,则必须要设置用于对各一次连续纸张涂布药液的设备;另外,若药液涂布工序在纵切工序之后,则要对利用纵切工序分割为多个的叠层连续纸张涂布药液,因而药液会从切缝(slit)漏出,导致辊污垢或断纸。若在叠层工序与纵切工序之间进行药液涂布工序,则只要准备用于仅对未经纵切工序分割的叠层连续纸张涂布药液的设备即可,药液的损失少,断纸少,作业稳定。
本发明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具有使用压延机进行平滑化处理的平滑化工序。通过具有平滑化工序,可以制造表面光滑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
需要说明的是,平滑化工序优选在叠层工序与药液涂布工序之间进行。若平滑化工序在叠层工序之前,则用于对叠层纸张外侧纸张的外侧表面进行平滑化的设备至少为2台,否则得不到与叠层工序后的1台的平滑化工序同等的效果,并且,在利用2台对作为外层的两个纸张表面进行压延来得到同等平滑性的情况下,纸厚会受损。
本发明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具有接触压纹工序,该接触压纹工序(ply bonding step)对叠层连续纸张施以防止层间剥离的线状接触压纹。
该接触压纹工序优选在纵切工序之前进行。若接触压纹工序为纵切工序之后,则是对纵切成制品宽度的叠层连续纸张赋予接触压纹,在制品宽度的连续叠层纸张的端部会出现2处(2线)的接触压纹,因而与全宽度下的接触压纹相比容易断纸。
本发明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中,药液涂布的方法可以任意使用基于浸渍、喷雾涂布、柔版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方式等的公知涂布方法,其中优选柔版印刷方式、特别优选使用了刮刀腔(ドクターチャンバー)的柔版印刷方式。在柔版印刷方式中,柔版印刷的刷版辊为树脂制,即使加工速度为高速,也能够使涂布量稳定以对应皱纹纸的凹凸。并且,通过改变网纹辊的每英寸线数或网孔容积、柔版印刷刷版辊的每英寸线数或网点面积率(頂点面積率),可以容易地对应于大范围粘度的药液而使涂布量稳定。刮刀腔形式是在网纹辊(转印用凹辊)的表面直接进行药液的涂布来制作被膜的,因而具有药液中不易混入纸粉或空气、药液的物性易于稳定的特征,并且由网纹辊进行转印(転写)的药液均匀,最适于皱纹纸的低涂剂量涂布。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一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的一例的示意图,示出了从正面观察的状态。
图3为示出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的一例的示意图,示出了从侧面观察的状态。
图4为示出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的一例的示意图,示出了从正面观察的状态。
图5为示出折叠的薄页纸的纵截面图。
图6中,图6(a)为示出将薄页纸摞收纳在收纳盒中的状态的图。图6(b)为示出收纳在收纳盒中的薄页纸的取出状态的局部断面图。
图7为折板相关部位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8为示出二次连续纸张(薄页纸)的折叠方式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9为示出二次连续纸张(薄页纸)的折叠方式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10为示出二次连续纸张(薄页纸)的折叠方式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11为示出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2为示出图11所示药液涂布单元周边的要部放大图。
图13为示出利用接触压纹单元对叠层连续纸张赋予接触压纹的状态的图。
图14为示出药液供给装置的一例的示意性构成图。
图15为用于说明图14中的药液供给装置的导出部的的示意图。
图16为用于说明药液供给装置的其它导出部的示意图。
图17为用于说明药液供给装置的其它导出部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4所示实施方式的药液供给装置中使用的刮刀腔(ドクターチャンバー)的结构的说明图,图18(A)示出了具有两个导入部与1个导出部的结构,图18(B)示出了具有3个导入部与两个导出部的结构,图18(C)示出了分别存在相同数量的导入部和导出部的结构。
图19为示出其它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0为示出其它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1为示出其它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2为示出其它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3为示出将图12所示的药液涂布单元替换为其它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24为示出叠层连续纸张(薄页纸)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4(A)为药液涂布前的MD方向截面图、图24(B)为药液渗透工序前的俯视图、图24(C)为I-I向视图。
图25为示出叠层连续纸张(薄页纸)的表面凹凸结构的示意图。图25(A)为药液涂布前、图25(B)为药液涂布后。
图26为示出药液渗透工序的示意图。
图27为示出薄页纸的MMD值的测定方法的图。
图28为示出其它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箭头HD表示水平方向、箭头LD表示上下方向。
〔一次纸卷的制造方法〕
参照图1对一次纸卷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经过了网部的湿纸W被载置于下毛布111进行输送,其后,在被夹持于上毛布110和下毛布111之间的状态下使其通过顶辊112与底辊113之间进行榨水。其后,将榨水后的湿纸W在载置于上毛布110上的状态下藉由接触辊116附着在扬克式烘缸(yankee dryer)115的表面。由此,湿纸W经扬克式烘缸115干燥,经刮刀117剥离后进行卷取,从而制成一次纸卷JR。
进行该抄纸时,可以添加例如分散剂、干燥纸力增强剂、湿润纸力增强剂、柔软剂、剥离剂、接合剂、氢氧化钠等pH调节剂、消泡剂、防腐剂、杀粘菌剂、染料等适宜的化学药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一次纸卷的制造方法中,在利用刮刀117剥离后也可通过压延单元118施以平滑化处理。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
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X1(层叠机X1)可以至少安放两个以上经上述制造方法等制造的一次纸卷JR,并且具有层叠单元51,该层叠单元51将由这些一次纸卷JR抽出的一次连续纸张(图示例中为S11、S12)沿着其连续方向进行叠层而制成叠层连续纸张S2。
在层叠单元51的后段设有对由层叠单元51传送来的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药液涂布的一对药液涂布单元53,在这些药液涂布单元53的后段配置有由并设的两个以上切割器构成的纵切单元55,其对由药液涂布单元53输送来的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纵切,切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并且,在纵切单元55的后段设有卷取单元56,其对由纵切单元55进行了纵切的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同轴卷取,形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的两个以上的二次纸卷R。此处,该卷取单元56具有用于将经纵切的各叠层连续纸张S2引导至二次纸卷R的两个卷纸缸56A,这两个卷纸缸56A与二次纸卷R的外周面相接,引导叠层连续纸张S2。
(压延单元)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X1中可以设有一个以上的对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压延处理的压延单元52。
压延单元52中的压延类别没有特别限定,但出于表面平滑性的提高和纸厚的调整的理由,优选为软压延或冷压延(チルドカレンダー)。软压延为使用被覆有氨基甲酸酯橡胶等弹性材的辊进行的压延,冷压延为由金属辊形成的压延。
压延单元52的数目可以适宜变更。若设置多个,则具有即使加工速度快也可充分平滑化的优点;另一方面,若为一个,则具有即使空间狭窄也能够设置的优点。
在设置两种以上的压延单元52的情况下,可以并设在水平方向、上下方向或倾斜方向,并且也可以对这些设置方向组合进行配置。若并设在水平方向,则由于围抱角(抱き角度)小,因而可使加工速度为高速;若在上下方向并设,则可减小设置空间。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围抱角是指从辊的轴中心观察纸张与接触辊处(轴与直行截面的圆弧的一部分)的角度(以下同)。
也可将压延处理条件中的压延类别、压区线压力(ニップ線圧)、压区数(ニップ数)等作为控制要因进行抄纸,这些控制要因优选根据所要求的薄页纸的品质即纸厚及表面性质进行适宜变更。
并且,压延单元52的设置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层叠单元51的后段且为药液涂布单元53的前段、也可为药液涂布单元53的后段且为接触压纹单元54的前段。
(药液涂布单元)
本实施方式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或制造方法中,在叠层连续纸张S2的两面进行药液的涂布的情况下,两面的合计药液涂布量为1.5~5.0g/m2、优选为2.0~4.5g/m2、更优选为2.5~4.0g/m2。若超过5.0g/m2,则由于纸力降低或伸长等而断纸、或利用卷纸缸进行卷取时发生卷偏移,并且在品质方面也可能会过度发粘。若小于1.5g/m2,则可能感受不到光滑感或湿润感等与未涂布品的品质差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两涂布面的涂布量具有差异的情况下,在从涂布后以叠层原纸(プライ原反)进行保存到折叠加工为止的时间(8小时以上),两涂布面相接,因而两者的药液量逐渐均等化,表面背面差异变小。
将药液仅涂布在叠层连续纸张S2的单面的情况下,药液的涂布面为向叠层连续纸张S2的位于二次纸卷R内侧的面(一次连续纸张S11侧的面)进行的涂布即可。若如此,则尽管在制品中具有表面背面差异,但不易产生卷缠偏移。这种情况下,涂布量为1.5~5.0g/m2、优选为2.0~4.5g/m2、更优选为2.5~4.0g/m2
并且在构成叠层连续纸张S2的各一次连续纸张的起皱率设有差异的情况下,还提出了对起皱率高的一次连续纸张侧(图示例中为一次连续纸张S11侧)涂布更多的药液的方案。例如,在图11和图24所示的示例中,在两个药液涂布单元53之中,在一次连续纸张S11上直接涂布药液的药液涂布单元53B比另一药液涂布单元53A涂布更多的药液。这种情况下,两面的药液涂布量之比为100:0~60:40、优选为75:25~60:40。
图24(A)为药液涂布前的叠层为2层的叠层连续纸张S2的截面图(与MD方向平行地进行切断的截面图)。在叠层为2层的叠层连续纸张S2的两面涂布药液时,在两面的药液量设有差异,图中,在一次连续纸张S11的侧药液的涂布多。药液涂布后,在叠层连续纸张S2伸长之前,利用接触压纹CE对压层进行一体化,通过纵切单元55切断成制品宽度(图24(B))。其后,利用卷取单元56对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卷取,为使药液渗透,进行静置。一次连续纸张S11、S12主要在MD方向伸长,一次连续纸张S11、S12利用药液涂布单元53涂布了药液,并且一次连续纸张S11、S12构成叠层连续纸张S2。此时,涂布有更多药液的一次连续纸张S11的伸长率大于另外的一次连续纸张S12,但由于一次连续纸张S11、S12经接触压纹CE相互固定,因而在伸长更多的一次连续纸张S11的表面产生褶皱(图24(C))。若进行叠层的叠层连续纸张S2在起皱率方面也设有差异、在一次连续纸张S11中使用起皱率高的原纸,则可使一次连续纸张S11与一次连续纸张S12之间的伸长率产生更大差异。
在利用扬克式烘缸115对原纸进行干燥后、利用刮刀117由扬克式烘缸115剥离后,通过干燥机速度与卷取速度的差异来形成绉纹。该绉纹通过在扬克式烘缸115上贴附纸来调整形状,但由于该贴附会稍有波动或纤维原料并未均等分布,因而若以显微视野进行观察,则褶皱立体形状稍存在波动。起皱率越大,则该波动(ばらつき)越显著。
此处,起皱率以下式表示。
起皱率:((造纸时的干燥机的圆周速度)-(卷筒(リール)圆周速度))/(造纸时的干燥机的圆周速度)×100。
与该绉纹的波动相伴,涂布药液时的伸长也产生波动,其以三维微细波纹(波打ち)的形式形成。由于纸卷晾干(原反シーズニング)时张力发挥作用,因而该波纹并不明显;在加工裁断成制品后复元,变明显。药液在纸张上的涂布量越多,则绉纹越大,绉纹形状的变化、纸张的波纹大;反之,药液在纸张上的涂布量越少,则绉纹越小,绉纹形状的变化、纸张的波纹越小。因此,不仅通过改变涂布量,还通过改变起皱率,可同时改善蓬松(嵩高)效果。
并且,关于品质,在对起皱率不同的一次连续纸张S11、S12叠层形成制品的情况下,若不进行药液涂布,则作为制品的薄页纸两面的体积感(バルク感)不同(图25(A))。但是,尽管通过对表面凹凸更大的(起皱率高的)一次连续纸张S11涂布更多药液,可使一次连续纸张S11比一次连续纸张S12以更高伸长率进行伸长,但由于通过接触压纹与MD方向平行地进行固定(未图示),因而一次连续纸张S11发生波纹、叠层纸张的体积(嵩)增加。(图25(B))。
当使药液涂布量存在差异时,尽管担心制品两面的触肤感、使用感会不同,但通过使二次纸卷R在供给至后面的工序(折叠加工等)之前以纸卷的状态进行静置,可以将药液涂布量不同的一次连续纸张S11、S12的表面以彼此相对的状态保持(药液渗透工序、图26),因而连续纸张间的药液成分一点点地转移(图中灰箭头),其差异在晾干(シーズニング)中逐渐减小。需要说明的是,图26中的空心箭头表示药液成分的渗透方向。
另外,药液涂布单元53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凹版印刷方式或柔版印刷方式等印刷方式。
本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或制造方法中,作为药液涂布单元53使用凹版印刷方式的情况下,加工速度为100~1000米/分钟、优选为350~950米/分钟、特别优选为450~950米/分钟。若少于100米/分钟,则生产率低;若高于1000米/分钟,则会产生涂布不均、药液容易飞散。并且,凹版辊的每英寸线数为40~160线、优选为60~140线、特别优选为80~120线。若每英寸线数少于40线,则药液飞散量多;另外,若每英寸线数超过160线,则纸粉容易堵塞。
本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或制造方法中,作为药液涂布单元53使用柔版印刷方式的情况下,加工速度为100~1100米/分钟、优选为350~1050米/分钟、特别优选为450~1000米/分钟。若少于100米/分钟,则生产率低;另外,若高于1100米/分钟,则多会产生涂布不均、药液的飞散量增多。柔版印刷的版辊的每英寸线数为10~60线、优选为15~40线、特别优选为20~35线。若每英寸线数少于10线,则多会产生涂布不均;另外,若每英寸线数(線数)超过60线,则纸粉容易堵塞。网纹辊的每英寸线数为10~300线、优选为25~200线、特别优选为50~100线。若每英寸线数少于10线,则多会产生涂布不均;另外,若每英寸线数多于300线,则纸粉容易堵塞。网纹辊的网孔容积为10~100cc、优选为15~70cc、特别优选为30~60cc。网孔容积若少于10cc,则得不到所期望的涂布量;另外,网孔容积若高于100cc,则药液的飞散量增多。
在柔版印刷方式中,即使加工速度为高速,也可使涂布量稳定,并且可以利用一个辊来稳定涂布粘度范围大的药液。
药液涂布单元53使用凹版印刷方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直接凹版涂布或照相凹版涂布(オフセットグラビアコーター)等,在使用柔版(フキレソ)印刷方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刮刀腔(ドクターチャンバー)形式(以下也简单称为刮刀腔形式)、或者单或双辊转印形式等。
使用了凹版印刷方式或柔版印刷方式等印刷方式的药液涂布单元53可以设置单个或多个,在设置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下方向或倾斜方向并设,也可以将包括水平方向在内的设置方向组合配置。若在水平方向并设,则可使围抱角减小,因而可使加工速度为高速;若在上下方向并设,则可减小水平方向的设置空间。
配置在药液涂布单元53的前后的单元(图11的示例中为压延单元52和接触压纹单元54)优选相互近接地进行配置。由此,在制造不涂布药液的薄页纸制品的情况下,可将叠层连续纸张S2从药液涂布单元53的前段直接输送到后段,可以不穿过药液涂布单元53而仅使叠层连续纸张S2通过,因而可以容易地切换药液涂布的有无。例如,在图11所示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X1中,在制造不涂布药液的薄页纸制品的情况下,如图11中双点划线(二点鎖線)所示,仅将叠层连续纸张S2从压延单元52直接输送到接触压纹单元54,使叠层连续纸张S2不经过药液涂布单元53地进行流通即可。
<刮刀腔形式的实施方式1>
此处,对柔版印刷方式中的刮刀腔形式的一例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采取刮刀腔形式的一个药液涂布部53A中,药液所进入的刮刀腔61A与可旋转的网纹辊63A相对向配置,将药液从刮刀腔61A传送至网纹辊63A。并且,与该网纹辊63A相接且与叠层连续纸张S2的一面也相接的刷版辊64A被可旋转地设置,将药液从该网纹辊63A传送至刷版辊64A。进一步地,该刷版辊64A与相对向的弹性辊65A通过将叠层连续纸张S2夹持在中间而对叠层连续纸张S2赋予压力,同时将药液从刷版辊64A涂布至叠层连续纸张S2。
此外,在本方式中,该药液涂布部53A与后述的接触压纹单元54的驱动辊(コロ)54A相对向并且也与上述的卷纸缸56A相对向的叠层连续纸张S2的一面侧。需要说明的是,在刮刀腔61A中设有对上述刮刀腔61A涂布药液的供给泵(未图示)和用于使药液从该刮刀腔61A返回的排出供给泵(未图示)。
另外,如图12所示,采取刮刀腔形式的另一个药液涂布部53B中,药液所进入的刮刀腔61B与可旋转的网纹辊63B相对向配置,药液由刮刀腔61B被传送到网纹辊63B中。并且,与该网纹辊63B相接且与叠层连续纸张S2的另一面也相接的刷版辊64B被可旋转地设置,药液由该网纹辊63B被传送到刷版辊64B中。进一步地,该刷版辊64B与相对向的弹性辊65B通过将叠层连续纸张S2夹持在中间而对叠层连续纸张S2赋予压力,同时将药液从刷版辊64B涂布至叠层连续纸张S2。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药液涂布部53B位于与驱动辊54A非相对向并且与上述的卷纸缸56A也为非相对向的叠层连续纸张S2的另一面侧。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刮刀腔61B中也设有对上述刮刀腔61B涂布药液的供给泵(未图示)和用于使药液从该刮刀腔61B返回的排出供给泵(未图示)。
从而,在叠层连续纸张S2的两面,由药液涂布部53A和药液涂布部53B分别进行药液的涂布。此时,利用药液涂布部53A在与驱动辊54A相对向的叠层连续纸张S2一面侧的涂布量少于利用药液涂布部53B在另一面侧的涂布量,同时可由叠层连续纸张S2的两面分别对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药液的涂布。
此处,如上所述,两面的合计涂布量为1.5~5g/m2,而且使作为层叠纸卷的二次纸卷R的外周面的涂布量少于二次纸卷R的内周面的涂布量,这种情况下,在纸两面上的涂剂(ローション剤)的合计涂布量之中,涂布至二次纸卷R的外周面的涂布量以合计的20%以上、小于50%为宜;对于具体值,根据二次纸卷R的光滑性与品质的平衡、纸张的厚度、涂剂的渗透性、转移性的不同,最佳条件有所不同,因而在上述范围内变化。
具体地说,可考虑,不仅改变每一单面的涂布量,而且可使柔版印刷版粗至每英寸线数为15~40线左右、网点面积率为20~40%左右这样的药液不会飞散的程度,由此,在刚刚涂布后,有点图案(ドット柄)残留,可瞬间产生涂布部分与未涂布部分。
因而,根据本方式,通过使用柔版印刷方式,由于版为树脂,具有弹性,因而即使卫生用薄页纸上稍有凹凸,也可利用印压来调整,因此叠层连续纸张S2中不易带有褶皱。另外,通过使用柔版印刷方式,即使加工速度为高速,也可使涂布量稳定,并且,可利用一个辊来稳定涂布粘度范围大的药液。具体地说,在使叠层连续纸张S2以700米/分钟以上、优选以900米/分钟以上的速度进行传送,同时使作为药液的涂剂以后述范围的涂布量进行涂布时,也能够使涂布均匀,并且能够不蜿蜒地卷取叠层连续纸张S2。
另外,作为本方式所附带的药液涂布单元53的要件,据认为有以下要件。
在双辊柔版印刷形式的药液涂布单元中,需要设置过滤在药液罐等的涂布装置内设置循环的药液所含有的纸粉或空气的过滤装置;而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刮刀腔形式的药液涂布单元53的情况下,由于纸粉等少,因而认为也会减轻过滤装置的负荷。进一步地,据考虑,在刮刀腔61A、61B等的涂布装置内,需要对药液的温度进行控制、使药液粘度稳定,在与刮刀腔61A、61B相连的中间罐和配管中设置加热器。另外,据考虑,在作业中需要根据叠层连续纸张S2宽度方向的水分数进行涂布量的管理,例如可使用红外线检査机等经常对宽度方向的水含量与波动进行检查。
<刮刀腔形式的实施方式2>
接下来,关于刮刀腔形式的实施方式2,下面对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对药液供给装置100进行了说明,该药液供给装置100的结构是仅选出了构成上述药液涂布单元53的基于刮刀腔形式的柔版印刷方式的两个药液涂布部53A、53B之一的结构。但不必说药液涂布部53A、53B的另一方也为同样的结构。另外,图14所示药液供给装置100中,将左右方向设为X轴向、将上下方向设为Y轴向。
即,如图14和图15所示,药液供给装置100包括以下部件而构成:贮留药液L的贮留罐110;将贮留罐110内的药液L挤出的挤出部120;贮留由挤出部120挤出的药液L的刮刀腔130;将贮留在刮刀腔130中的药液L的一部分引入到罐110中的引入部140;将由刮刀腔130供给的药液L转印至叠层连续纸张S2的表面的药液转印部150;以及将叠层连续纸张S2卷缠在周面而使其转动的转动部160;等等。
因而,上述的刮刀腔61A、61B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刮刀腔130,上述的弹性辊65A、65B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转动部160。
贮留罐110为在内部贮留药液L的罐,后述的挤出部120的挤出软管121与引入部140的引入软管141被插入到液层内。
挤出部120包括如下部件而构成:例如,插入到贮留罐110内的挤出软管121;挤出被贮留在贮留罐110的药液L、供给至刮刀腔130的供给泵122;以及用于对基于供给泵122的药液L的挤出量(流量)进行调整的调整阀123。
挤出软管121为一端被插入到贮留罐110内、另一端与刮刀腔130的导入部132连接的软管,作为对贮留罐110内的药液L进行传送的流路发挥功能。供给泵122被安装于挤出软管121,被未图示的驱动马达驱动,将贮留罐110内的药液L加压运送到刮刀腔130中。调整阀123通过阀的开闭对由供给泵122挤出的药液L的流量进行调整。
引入部140包括例如插入到贮留罐110内的引入软管141以及将药液L引入到贮留罐110中的抽吸泵142而构成。
引入软管141为一端插入到贮留罐110内、另一端与后述刮刀腔130的导出部133连接的软管,作为将由导出部133导出的药液L传送到贮留罐110中的流路发挥功能。
抽吸泵142安装在引入软管141上,被未图示的驱动马达驱动,对由导出部133导出的药液L进行抽吸,排出到贮留罐110(外部)中。
从而,上述对刮刀腔61A、61B涂布药液的供给泵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供给泵122,该供给泵122挤出贮留在贮留罐110中的药液L以供给至刮刀腔130中。并且上述用于使药液由刮刀腔61A、61B返回的排出供给泵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将药液L引入到贮留罐110中的抽吸泵142。
刮刀腔130包括如下部件而构成:与后述的网纹辊151相邻地配设,贮留药液L的主体部131;连结挤出部120与主体部131的导入部132;以及连结引入部140与主体部131的导出部133。
主体部131为刮刀腔130的主体部分,包括贮留部131a以及刮刀(ブレード)131b,131c而构成。
贮留部131a中,网纹辊151侧的端部开口,与导入部132和导出部133连结,将贮留在内部的药液L供给至网纹辊151。此外,按照向网纹辊151中的供给量为恒定的方式,将由导入部132导入到贮留部131a中的药液L的一部分藉由导出部133导出,由此进行循环地来构成。
从而,上述的网纹辊63A、63B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网纹辊151。
刮刀131b,131c与网纹辊151抵接地设置,在压在网纹辊151上的状态下进行药液L的榨干(絞り)。
导入部132的一端与主体部131连接,另一端与挤出部120的挤出软管121连接,导入部132为连结挤出部120与主体部131的管状接头,可将由供给泵122供给的药液L导入到主体部131的贮留部131a中。
如图14和图15所示,导出部133包括接头133a、孔部133b以及管133c而构成。
接头133a的一端与主体部131连接,另一端与引入部140的引入软管141连接,接头133a为连结引入部140与主体部131的管状接头。
孔部133b是形成在接头133a的上面并具有预定径的开口部分。
即,由于在接头133a设有孔部133b,因而接头133a内的药液L与外气接触。因此,将由导入部132导入的药液L的一部分排出(由导出部133导出)使药液L进行循环时,即使利用抽吸泵142进行药液L的抽吸,药液L也通过上述孔部133b与外气接触,可使内压与外气压接近,因而可抑制刮刀腔130内的内压变动。
需要说明的是,该孔部133b只要可抑制刮刀腔130内的内压变动即可,因而例如可在主体部131的上面与贮留部131a连通地来形成。
管133c为下端连结于孔部133b、向上方延伸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管状的部件。因此,将由导入部132导入的药液L的一部分排出以使药液L循环时,可通过目视来确认药液L是否经由孔部133b流入到该管133c内。
即,在确认流入到上述管133c内的情况下,可以掌握贮留在贮留部131a中的药液L的量为过多(呈相对于网纹辊151为药液L过供给状态)。因而,通过目视确认到了上述过多状态的使用者可通过例如操作调整阀123来调整药液L的挤出量(流量),从而可消除该过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管133c内部为空洞,上端侧与外气接触,因而不会抵消上述孔部133b的作用。
药液转印部150包括例如刮刀腔130供给药液L的网纹辊151、设于网纹辊151和后述的转动部160之间的刷版辊152而构成。
即,上述的刷版辊64A、64B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刷版辊152。
网纹辊151与刮刀腔130的刮刀131b,131c抵接地设置,按照由刮刀腔130的贮留部131a开口所供给的药液L被吸附在周面的方式构成。
进一步地,网纹辊151呈圆柱状,可沿与XY平面正交的旋转轴(軸回り)转动地来构成,因而如上所述被吸附至周面的药液L可通过转动而转印至刷版辊152。
刷版辊152呈周面由橡胶材构成的圆柱状,左右端部的周面(图14中示出的点P1,点P2)按照与网纹辊151和转动部160(卷缠在其上的叠层连续纸张S2)的周面抵接的方式进行设置,可绕着与XY平面正交的旋转轴转动地来构成。
因此,刷版辊152通过使在左端抵接的转动部160向r1方向转动,刷版辊152向r2方向转动,同时在右端抵接的网纹辊151向r1方向转动。即,刷版辊152能够以点P2获取被吸附在网纹辊151周面的药液L,通过向r2方向的转动来传送达到点P1,而转印至叠层连续纸张S2。
因此,即使在被网纹辊151所吸附的药液L在网纹辊151的周面上不均匀地以层状残留的情况下,通过输送到刷版辊152的周面,也可将药液L均匀地转印至叠层连续纸张S2。
转动部160为圆柱状的部件,其与刷版辊152相邻地设置,利用未图示的马达等赋予驱动力,从而沿着与XY平面正交的旋转轴(例如图14的r1方向)进行转动,转动部160按照可在周面把持叠层连续纸张S2的方式构成。因此,转动部160通过向r1方向转动而将所供给的叠层连续纸张S2卷缠在周面,同时可使刷版辊152和网纹辊151转动,在传送至点P1位置的时刻由刷版辊152进行药液L的转印。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部160的转动方向在图14中为r1方向,但不消说也可按照向r2方向转动的方式来构成。这种情况下,网纹辊151和刷版辊152向与图14相反的方向(即,网纹辊151:r2方向;刷版辊152:r1方向)转动。
接下来,对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药液供给装置100的药液L的循环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驱动供给泵122,由贮留罐110挤出药液L,藉由挤出软管121和刮刀腔130的导入部132进行向主体部131的贮留部131a的供给。
接下来,转动转动部160将贮留部131a的药液L供给至网纹辊151,藉由刷版辊152使药液L转印至叠层连续纸张S2上。
此外,驱动抽吸泵142,藉由导出部133将贮留部131a的药液L的一部分向贮留罐110排出,使其循环。此时,在导出部133的接头133a内,通过经由孔部133b的外气接触来抑制刮刀腔130内的内压变动。
并且,在上述循环时,在确认到药液L向管133c内的流入的情况下,操作调整阀123来调整药液L的流量。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药液供给装置100,具备:贮留药液L的贮留罐110;将贮留在贮留罐110中的药液L藉由挤出软管121供给至刮刀腔130的主体部131的供给泵122;以及对贮留在刮刀腔130的主体部131中的药液L进行抽吸并藉由引入软管141排出到贮留罐110(外部)中的抽吸泵142。刮刀腔130具有导入部132和导出部133,并且在导出部133接头133a的上面具备孔部133b而构成,该导入部132连结挤出软管121和主体部131,并且将由供给泵122供给的药液L导入至主体部131中;该导出部133连结引入软管141和主体部131,并且具备用于将由导入部132导入到主体部131中的药液L的一部分导出的管状接头133a。
即,在药液供给装置100中,在导出部133的接头133a的上面具备孔部133b。因此,在使用抽吸泵142排出主体部131内的药液L的一部分时,药液L通过上述孔部133b进行外气接触,因而抑制了抽吸泵142的动作导致的刮刀腔130内的内压变动。并且,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排出上述药液L的一部分时使用抽吸泵142,因而无需用于使药液L自然下落的流路,罐110的设置位置也并不特别限定于刮刀腔130的上方等。
因而,可以说,药液供给装置100是对于从刮刀腔130吸出药液L时的刮刀腔130内的内压变动进行抑制,同时能够尽力节省空间地设置的药液供给装置100。
另外,刮刀腔130具备下端连结于孔部133b、向上方延伸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管133c。
即,在将由导入部132导入的药液L的一部分排出来使药液L循环时,可通过目视来确认药液L是否经由孔部133b流入到该管133c内。因此,在确认流入到上述管133c内的情况下,可以掌握贮留在贮留部131a中的药液L的量为过多(呈相对于网纹辊151为药液L过供给状态)。因而,通过目视确认到了上述过多状态的使用者可通过例如操作调整阀123来调整药液L的流量,从而可消除该过多状态。
并且,通过使管133c的上端(自由端)朝下地进行设置,可以防止纸粉等异物混入到孔部133b。
<刮刀腔形式的实施方式3>
接下来,使用图16对刮刀腔形式的实施方式3的药液供给装置200进行说明。
刮刀腔形式的实施方式2的药液供给装置100以如下方式构成:可通过目视来确认药液L向与孔部133b连结的管133c内的流入从而掌握药液L对网纹辊151的过供给状态。但本实施方式的药液供给装置200是按照自动判别是否达到上述状态并将判别结果报知使用者的方式来构成的。
在以下的药液供给装置200的说明中,重点说明与刮刀腔形式的实施方式2的药液供给装置100的差异点,对于相同的构成附以相同符号,省略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出部233包括接头133a、孔部133b、设于孔部133b的上方的圆筒状部133d以及安装于圆筒状部133d的传感器部133e而构成。
圆筒状部133d为下端通过焊接等被固合连接于孔部133b的周面、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
传感器部133e包括传感器133f和报知部133g而构成,传感器133f设于圆筒状部133d,报知部133g安装于传感器133f上,与传感器133f的检测(检知)连动并进行报知。
传感器133f例如为下述的传感器:其包括朝向被检测体发光的发光元件(省略图示)、以及接受来自被检测体的反射光的受光元件(省略图示),基于来自受光元件的反射光的受光量,检测流入到圆筒状部133d的药液L的高度是否达到了该传感器133f的设定高度位置(图16所示y1)。
报知部133g例如为扬声器等,其构成如下:在利用传感器133f检测到药液流入到圆筒状部133d的高度达到了上述传感器133f的设定高度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声音对使用者进行报知。
即,在排出由导入部132导入的药液L的一部分来使循环药液L时,通过利用传感器133f检测流入到圆筒状部133d的药液L是否达到上述高度位置,可以对贮留在贮留部131a中的药液L的量是否过多(药液L过供给到网纹辊151的状态)进行判别。于是,在达到了上述过多状态的情况下,使用者可通过报知部133g而得知这一信息,因而可通过例如操作调整阀123来调整药液L的挤出量(流量)以消除该过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圆筒状部133d内部为空洞,上端侧与外气接触,因而不会抵消孔部133b的作用。
接下来,对利用本实施方式的药液供给装置200的药液L的循环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驱动供给泵122,由贮留罐110挤出药液L,藉由挤出软管121和刮刀腔130的导入部132向主体部131的贮留部131a供给。
接下来,转动转动部160,将贮留部131a的药液L供给至网纹辊151,藉由刷版辊152将药液L转印至叠层连续纸张S2上。
此外,驱动抽吸泵142,藉由导出部233将贮留部131a的药液L的一部分向着贮留罐110排出以使其循环。此时,通过导出部233的接头133a内的孔部133b与外气接触来抑制刮刀腔130内的内压变动。
并且,在上述循环时,在通过传感器133f检测出流入到圆筒状部133d的药液L的高度达到了传感器133f的设定高度位置,并由报知部133g向使用者报知这一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操作调整阀123进行药液L的流量的调整。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药液供给装置200,刮刀腔130具备圆筒状部133d、传感器133f、报知部133g而构成,圆筒状部133d的下端连接在孔部133b的周面,圆筒状部133d为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传感器133f设于圆筒状部133d、对流入到圆筒状部133d的药液L的高度是否达到特定高度位置(传感器133f的设定高度位置)进行检测,报知部133g在通过传感器133f检测出流入到圆筒状部133d的药液L的高度达到了上述特定高度位置的情况下进行报知。
即,利用药液供给装置200时,不消说会发挥出与药液供给装置100同样的效果;在使药液L循环时,可利用传感器133f和报知部133g,自动对药液是否达到了对网纹辊151的过供给状态进行判别,将判别结果报知给使用者,因而减轻了使用者自身对上述状态进行判别的负担。
<刮刀腔形式的实施方式4>
接下来,使用图17对刮刀腔形式的实施方式4的药液供给装置300进行说明。
在刮刀腔形式的实施方式2的药液供给装置100和实施方式3的药液供给装置200中,按照孔部133b的开口量为固定值的方式进行构成;但在本实施方式的药液供给装置300中,按照可调整该开口量的方式来构成。
在以下的药液供给装置300的说明中,重点说明与刮刀腔形式的实施方式2的药液供给装置100和实施方式3的药液供给装置200的差异点,对于相同的构成附以相同符号,省略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出部333包括接头133a、圆筒状部133d、传感器部133e、以及安装于圆筒状部133d的调整部133h而构成。调整部133h例如为针形阀,包括在接头133a的上面形成的作为开口的孔部133j、以及对孔部133j的开口量进行调整的阀主体133i而构成。
孔部133j具有由特定径形成的开口的周围被孔所围住的形状。
阀主体133i配设在上述孔部133j的开口上方,前端为锥形,具备可上下移动的针状轴(ニードル軸,省略图示),阀主体133i按照可使该针状轴上下移动、对应于与孔部133j的孔接触时的开度对孔部133j的开口量进行调整的方式来构成。
即,由于可利用上述调整部133h来调整孔部133j的开口量,因而在使药液L循环时,可根据刮刀腔131内的内压变动量对孔部133j的开口量进行适当调整。因此,例如在利用传感器部133e检测出流入到圆筒状部133d中的药液L的高度达到了传感器133f的设定高度位置的情况下,不仅可通过操作调整阀123调整药液L的挤出量来进行处理,还可采取如下处理:利用调整部133h来调整孔部133j的开口量,由此可提高基于孔部133j的空气去除的能力(扩大与外气的接触面积)、抑制刮刀腔130内的内压变动。
即,通过抑制内压变动,可适当地防止由于内压变动所带来的药液L由刮刀腔130内的喷出、网纹辊151上的药液L向刮刀腔130侧的吸入等,因而使药液L的循环得到促进。
接下来,对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药液供给装置300的药液L的循环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驱动供给泵122,由贮留罐110挤出药液L,藉由挤出软管121和刮刀腔130的导入部132向主体部131的贮留部131a供给。
接下来,转动转动部160将贮留部131a的药液L供给至网纹辊151,藉由刷版辊152将药液L转印至叠层连续纸张S2上。
此外,驱动抽吸泵142,藉由导出部333将贮留部131a的药液L的一部分向着贮留罐110排出,使其循环。在上述循环时,在通过传感器133f检测出流入到圆筒状部133d的药液L的高度达到了传感器133f的设定高度位置,并由报知部133g向使用者报知这一信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阀123的操作或通过利用调整部133h进行孔部133j的开口量的调整来进行处理。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药液供给装置300,刮刀腔130具备对孔部133j的开口量进行调整的调整部133h。
即,利用药液供给装置300时,不消说会发挥出与药液供给装置100同样的效果;由于可通过上述调整部133h对孔部133j的开口量进行调整,因而在使药液L循环时,可根据刮刀腔131内的内压变动量来适当调整孔部133j的开口量,从而可更为适当地抑制刮刀腔130内的内压变动。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药液供给装置采用如下结构:刮刀腔130中仅有一个与挤出软管121相连的导入部132和一个与挤出软管121相连的导入部132,但也可采用图18所示各例的结构。
例如,图18(A)采用下述结构:在刮刀腔130的宽度方向D的左右端附近的位置分别具有与挤出软管121相连的导入部132,该刮刀腔130沿着大宽度形成的绕旋转轴R0旋转的网纹辊151以大宽度的长方形状形成了外框。此外,其也采用如下结构:在该刮刀腔130的中央部存在与引入软管141相连的一个导出部133。
即,在图18(A)所示的示例中,2根挤出软管121分别与两个导入部132连接,药液L由刮刀腔130的左右端附近供给,从而可将来自贮留罐110内的新鲜药液L均匀地供给到刮刀腔130内,进一步地,从中央部的导出部133将剩余的药液L由刮刀腔130导出。
并且,图18(B)采用下述结构:在刮刀腔130的宽度方向D的左右端附近的位置和中央部的位置分别具有与挤出软管121相连的导入部132,该刮刀腔130沿着大宽度形成的绕旋转轴R0旋转的网纹辊151以大宽度的长方形状形成了外框。并且,其也采用如下结构:在该刮刀腔130的宽度方向D的靠左右的位置分别存在与引入软管141相连的两个导出部133。
即,在图18(B)所示的示例中,呈在3个导入部132相互之间分别配置两个导出部133的结构,3根挤出软管121分别与3个导入部132相连,从刮刀腔130的左右端附近和中央部进行药液L的供给,从而可将来自贮留罐110内的新鲜药液L均匀地供给至刮刀腔130内,进一步从两个导出部133将剩余的药液L由刮刀腔130导出。
另外,图18(C)采用下述结构:刮刀腔130沿着大宽度形成的绕旋转轴R0旋转的网纹辊151以大宽度的长方形状形成了外框,在刮刀腔130的宽度方向D等间隔且靠近图上侧的多个位置分别具有与挤出软管121相连的导入部132。并且,其也采用如下结构:在与各导入部132相邻的刮刀腔130的靠近图下侧的位置分别存在与引入软管141相连的两个以上的导出部133。
即,在图18(C)所示的示例中,分别将药液L由挤出软管121供给至沿着刮刀腔130的宽度方向D配置的两个以上的导入部132中,同时由分别与这些导入部132相邻的两个以上的导出部133将剩余的药液L由刮刀腔130中导出。因而,在本例中,也可将来自贮留罐110内的新鲜药液L均匀地供给至刮刀腔130内,进一步由导出部133将剩余的药液L从刮刀腔130中导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以及设计上的变更。
例如,在药液供给装置100中,在不设有管133c的情况下,可在孔部133b的上部设置滤气器,按照防止纸粉等异物混入到孔部133b中的方式来构成。并且,孔部133b只要在贮留部131a的药液L的液面上方即可,也可以设置在主体部131的侧面。
<柔版双辊转印形式的实施方式>
此处,对柔版印刷方式中的双辊转印形式的一例进行说明。
如图11和图23所示,在柔版印刷方式的一个药液涂布部53A,作为浸渍辊的挤压辊(絞りロール)62A被浸在装有药液的药液罐66A中同时可旋转地进行设置。进一步地,在药液罐66A外与挤压辊62A相接的网纹辊63A被可旋转地设置,而且与该网纹辊63A相接且与叠层连续纸张S2的一面也相接的刷版辊64A也被可旋转地设置,与夹着叠层连续纸张S2相对向的弹性辊65A一起对叠层连续纸张S2赋予压力。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该药液涂布部53A位于叠层连续纸张S2的一面侧,该面与后述的接触压纹单元54的驱动辊54A相对向且也与上述卷纸缸56A相对向。
并且,如图11和图23所示,对于柔版印刷形式的另一药液涂布部53B,作为浸渍辊的挤压辊62B被浸在装有药液的药液罐66B中同时可旋转地进行设置。进一步地,在药液罐66B外,与挤压辊62B相接的网纹辊63B被可旋转地设置,另外,与该网纹辊63B相接且与叠层连续纸张S2的另一面也相接的刷版辊64B也被可旋转地设置,与夹着叠层连续纸张S2相对向的弹性辊65B  一起对叠层连续纸张S2赋予压力。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该药液涂布部53B位于与驱动辊54A非相对向且与上述卷纸缸56A非相对向的叠层连续纸张S2的另一面侧。
因而,在叠层连续纸张S2的两面,由药液涂布部53A和药液涂布部53B分别进行药液的涂布,但此时,利用药液涂布部53A在与驱动辊54A相对向的叠层连续纸张S2一面侧的涂布量少于利用药液涂布部53B在另一面侧的涂布量,同时可由叠层连续纸张S2的两面分别对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药液的涂布。
此处,使两面的合计涂布量如上所述为1.5~5g/m2、使作为层叠纸卷的二次纸卷R的外周面涂布量少于二次纸卷R的内周面涂布量的情况下,在纸两面上的涂剂的合计涂布量之中,二次纸卷R的外周面上的涂布量以合计的20%以上、小于50%宜,关于具体值,根据二次纸卷R的光滑性与品质的平衡、纸张的厚度、涂剂的渗透性、转移性的不同,最佳条件有所不同,因而在上述范围变化。
具体地说,可考虑,不仅改变每一单面的涂布量,而且可使柔版印刷版粗至每英寸线数为15~40线左右、网点面积率为20~40%左右这样的药液不会飞散的程度,由此,在刚刚涂布后,有点图(ドット柄)残留,可瞬间得到涂布部分与未涂布部分。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柔版印刷形式,由于版为树脂,具有弹性,因而即使叠层连续纸张S2上稍有凹凸,也可利用印压来调整,因此与凹版印刷之类的利用金属辊进行涂布相比,叠层连续纸张S2中不易带有褶皱。另外,通过使用应用了柔版印刷的柔版印刷方式,即使加工速度为高速,也可使涂布量稳定,并且,可利用一个辊来稳定涂布粘度范围大的药液。具体地说,在使叠层连续纸张S2以700米/分钟以上的速度进行传送,同时使作为药液的涂剂以1.5g~5g/m2的涂布量进行涂布时,也可使涂布均匀,不蜿蜒地卷取叠层连续纸张S2。
另外,作为所附带的药液涂布单元53的要件,可考虑有以下要件。
据认为,需要设置过滤在药液罐66A、66B等的涂布装置内循环的药液所含有的纸粉或空气的过滤装置,作为过滤装置利用过滤器,进行纸粉等的去除。进一步地,可考虑,在药液罐66A、66B等的涂布装置内,需要对药液的温度进行控制、使药液粘度稳定,在与药液罐66A、66B相连的中间罐和配管中设置加热器。另外,可考虑,在作业中需要根据叠层连续纸张S2的宽度方向的水分数进行涂布量的管理,例如可使用红外线检査机等经常对宽度方向的水含量与波动进行检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网纹辊63A、63B上设置刮刀(未图示),这种情况下,可以享有如下优点:可对药液进行均匀涂布、可防止药液由网纹辊63A、63B的飞散等;但另一方面,具有必须要进行刮刀的维修或更换的缺点。
<柔版单辊转印形式的实施方式>
柔版印刷方式中的单辊转印形式为由上述柔版双辊转印形式中省略挤压辊62A、62B的形式。这种情况下,网纹辊63A、63B分别被浸在药液罐66A、66B中且可旋转地进行设置。并且,也可以对这些网纹辊63A、63B设置刮取网纹辊63A、63B表面的药液的刮刀(未图示)。这样的柔版单辊转印形式具有较易于维护的优点,并具有可容易地目视刮刀的磨耗或药液中的纸粉等异物的混入状态的优点。
(药液)
关于进行涂布的药液,从进行高速加工的方面考虑,粘度在40℃下为1~700mPa·s。更优选为50~400mPa·s(40℃)。若小于1mPa·s,则在网纹辊、刷版辊、凹版辊等辊上药液容易飞散;反之若大于700mPa·s,则难以对各辊或连续纸张上的涂布量进行控制。对于成分,含有多元醇70~90%、水分1~15%、功能性化学药品0.01~22%。
多元醇包括:甘油、双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等多元醇;山梨糖醇、葡萄糖、木糖醇、麦芽糖、麦芽糖醇、甘露醇、海藻糖等糖类。
作为功能性药剂,有柔软剂、表面活性剂、无机和有机的微粒粉体、油性成分等。柔软剂、表面活性剂具有对薄页纸(ティシュー)赋予柔软性、使表面光滑的效果,表面活性剂适合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机和有机微粒粉体使表面呈光滑的触肤感。油性成分具有提高光滑性的作用,可以使用液体石蜡、鲸蜡醇、硬脂醇、油烯基醇等高级醇。
并且,作为功能性药剂,可以以任意的组合等加入亲水性高分子胶凝剂、胶原蛋白、水解胶原蛋白、水解角蛋白、水解丝蛋白、透明质酸或者其盐、神经酰胺等中的1种以上的保湿剂作为辐助、维持多元醇的保湿性的药剂。
另外,作为功能性药剂,可以适当配合香料、各种天然提取物等润滑剂(エモリエント剤)、维生素类、使配合成分稳定的乳化剂、用于抑制药液的发泡而使涂布稳定的消泡剂、防霉剂、有机酸等消臭剂。进一步地,可以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
从使药液的粘度、涂布量稳定方面出发,上述成分之中,优选以甘油、丙二醇等多元醇为主成分。
药液涂布时的温度为30℃~60℃、优选为35℃~55℃是优选的。
(接触压纹单元)
在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X1中,可设有对叠层连续纸张S2赋予接触压纹的接触压纹单元54。
此处,如图13所示,接触压纹单元54具有如下结构:作为金属辊或弹性辊的支承辊54B与在表面具有细小的凸部54C的金属制硬质驱动辊54A以预定压力外周面相互抵接,同时分别可旋转地进行设置。并且,在叠层连续纸张S2中的与薄页纸制品的宽度方向中央相当的部分左右分别存在各两个凸部54C,在该凸部54C与支承辊54B之间将叠层连续纸张S2夹在中间同时进行传送,由此,在叠层连续纸张S2上,沿着叠层连续纸张S2的连续方向施有防止层间剥离的线状接触压纹CE。
需要说明的是,以施加该接触压纹CE的与驱动辊54A相对向一侧的面为外周侧,上述卷取单元56对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卷取。
通过如此赋予接触压纹CE,防止叠层连续纸张S2的层间剥离,叠层连续纸张S2是对两个以上的一次连续纸张(图示例中为S11、S12)进行叠层而成的。需要说明的是,优选接触压纹CE的形成位置位于薄页纸制品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以使薄页纸制品的端部难以层间剥离。
需要说明的是,接触压纹单元54的设置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可考虑选择药液赋予单元53的后段且纵切单元55的前段,或选择压延单元52的后段且药液赋予单元53的前段。即,可在压延单元52的后段且纵切单元55的前段的任一位置具有接触压纹单元54。
在利用接触压纹单元54赋予接触压纹CE的情况下,还提出了在对叠层连续纸张S2涂布药液后在0.3~2.5秒、优选0.3~1.0秒以内赋予接触压纹CE的提案。若小于0.3秒,则药液不会被原纸充分吸收,因而药液附着在支承辊54B或驱动辊54A上,会发生断纸,或者在支承辊54B或驱动辊54A上有污垢附着。若高于2.5秒,则涂布有药液的叠层连续纸张S2会拉长(伸びきる),因而在其后工序中不易产生褶皱,不易得到蓬松的薄页纸制品。并且,叠层连续纸张S2拉长时,并没有可对应于拉伸(ドロー)变动的伸长率(伸び),并且由于吸湿、吸水使得拉伸强度降低,因而还具有容易断纸、作业性降低的问题。
并且,在该接合工序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驱动辊使用了表面具有细小凸部54C的金属制硬质驱动辊54A,但只要可对叠层连续纸张S2形成防止层间剥离的线状的接合部分即可,例如也可不使用驱动辊54A而使用在表面具有细小的针状部件的辊作为驱动辊。
进一步地,作为用于接合的单元,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可以使用凸部的前端形状为点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形状的装置作为驱动辊,也可以使用凸部的前端形状为细长的线状、纤细且斜向伸展的线状等的装置作为驱动辊。
另外,作为凸部的排列可考虑等间隔,但也可以为犬牙状或并非等间隔,并且还可考虑,除将凸部配置为1列连续赋予接触压纹外,也可以配置2列以上的多列凸部。此外,也可以排列有多个配置了凸部的组用以紧密赋予多个接触压纹,由此应用两个以上的接触压纹组。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接合工序,除了如上所述施加机械性压力进行接合外,也可以通过超声波等其它手段进行接合。
如图19所示,在药液涂布单元53与接触压纹单元54之间还可以设有用于控制叠层连续纸张S2的张力的张力控制单元57。该张力控制单元57由圆筒形状的辊形成,可以根据叠层连续纸张S2的挠曲情况进行上下移动。
并且,在如图19所示形态设有张力控制单元57的情况下,还提出了在药液涂布单元53的前段以及张力控制单元57的后段配置压延单元52的方案。这种情况下,还提出了下述的方案:利用配置在张力控制单元57后段的压延单元52,在进行药液的涂布时,使压延辊52A与支承辊52B的距离为叠层连续纸张S2的纸厚以上,以使叠层连续纸张S2通过而不对其进行平滑化处理(第二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一次连续纸张)
一次连续纸张S11、S12的原料纸浆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薄页纸制品的用途选择适当的原料纸浆。作为原料纸浆,例如可以从木材浆料、非木材浆料、合成纸浆、旧纸纸浆等中,更具体地说,可以从磨木浆(GP)、磨石磨木浆(SGP)、木片磨木浆(RGP)、加压式磨木浆(PGW)、预热木片磨木浆(TMP)、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BCTMP)等机械纸浆(MP);化学机械纸浆(CGP)、半化学浆(SCP)、阔叶树漂白硫酸盐法木浆(LBKP)、针叶树漂白硫酸盐法木浆(NBKP)等硫酸盐纸浆(KP)、碱法浆(AP)、亚硫酸盐纸浆(SP)、溶解纸浆(DP)等化学纸浆(CP);以尼龙、人造丝、聚酯、聚乙烯醇(PVA)等为原料的合成纸浆;脱墨纸浆(DIP)、废纸浆(WP)等旧纸纸浆、尾纸浆(TP);以棉花、亚麻、麻、黄麻、马尼拉麻、苎麻等为原料的破布纸桨;草纸浆、针茅纸浆、甘蔗渣纸浆、竹纸浆、槿麻纸浆等茎秆纸浆、韧皮纸浆等辅助纸浆等中,适当选择一种或数种进行使用。
特别是,原料纸浆优选配合NBKP与LBKP。也可以适当配合旧纸纸浆,但从手感等方面考虑,也可以仅由NBKP与LBKP构成,作为该情况的混合比例(JIS P 8120),以NBKP:LBKP=20:80~80:20为宜,特别优选NBKP:LBKP=30:70~60:40。
一次连续纸张S11、S12的基于JIS P 8124的纸张重量为10~25g/m2、优选为12~20g/m2、更优选为13~16g/m2。纸张重量若小于10g/m2,则在柔软性方面是优选的,但无法确保适当的强度。另外,纸张重量若大于25g/m2,则会过硬,触肤感变差。
并且,纸厚(利用尾崎制作所制造的孔雀厚度仪(ピーコック)进行测定)以1层计为80~250μm、优选为100~200μm、更优选为130~180μm。
一次连续纸张S11、S12的起皱率优选为10~30%、更优选为12~25%、特别优选为13~20%。起皱率若小于10%,则加工时容易断纸,同时薄页纸制品伸长小、没有韧性(コシ)。另一方面,起皱率若超过30%,则加工时难以控制纸张的张力,会发生断纸,并且薄页纸制品在制造后会起皱,美观性差。
一次连续纸张S11、S12的JIS P 8113所规定的干燥拉伸强度(下文也称为干燥纸力)在纵向以2层计为200~700cN/25mm、优选为250~600cN/25mm、特别优选为300~600cN/25mm,另外,在横向以2层计为100~300cN/25mm、优选为130~270cN/25mm、特别优选为150~250cN/25mm。若原纸的干燥拉伸强度过低,则制造时和使用时容易发生断纸或伸长等不便;若过高,则在使用时的触肤感粗糙。
这些纸力(paper strength)可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对下述方法进行适当的组合:内添干燥纸力增强剂(在干燥部之前的阶段,例如添加到纸浆浆料中);降低纸浆的打浆度(例如降低30~40ml左右);增加NBKP混合比例(例如达到50%以上)等。
作为干燥纸张增强剂,可以使用淀粉、聚丙烯酰胺、CMC(羧甲基纤维素)或者作为其盐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钙、羧甲基纤维素锌等。作为湿润纸张增强剂,可以使用聚酰胺多元胺环氧氯丙烷树脂、脲树脂、酸胶体·三聚氰胺树脂、热交联性赋予PAM等。在内添湿润纸张增强剂的情况下,其添加量相对于纸浆浆料以重量比计可以为5~20kg/t的程度。并且,在内添干燥纸张增强剂的情况下,其添加量以相对于纸浆浆料的重量比计可以为0.5~1.0kg/t的程度。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本方式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可以使用例如上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X1来进行。
如图11所示,在本发明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中,利用层叠单元51将从两个以上的一次纸卷抽出的一次连续纸张(图示例中为S11、S12)沿着其连续方向进行叠层,来制成叠层连续纸张S2(叠层工序);对于该叠层连续纸张S2利用一对药液涂布单元53进行药液的涂布(药液涂布工序);利用纵切单元55对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纵切,切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纵切工序);接下来,利用卷取单元56对经纵切工序纵切的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同轴卷取,形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的两个以上的二次纸卷R。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方式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中,与上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X1同样地,也可以在叠层工序的后段且在药液涂布工序的前段设有利用一对压延单元52对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平滑化处理的平滑化工序。并且,在药液涂布工序的后段且在纵切工序的前段,也可以设有利用接触压纹单元54对叠层连续纸张S2施以防止层间剥离的线状接触压纹的接触压纹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或制造方法中,加工速度为100~1100米/分钟、优选为350~1050米/分钟、更优选为450~1000米/分钟。若少于100米/分钟,则生产率低;另外,若超过1100米/分钟,则叠层连续纸张S2的断纸频率变高,药液涂布工序中刷版辊或网纹辊的药液转移易变得不稳定,因而可能会产生涂布不均。
〔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
将利用上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制造方法制造出的二次纸卷R多个安放在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上,将二次连续纸张由所安放的二次纸卷R连续抽出进行折叠,同时进行叠层,由此来制造薄页纸摞。下面对该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2和图3中示出了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的一例。图中的符号2表示二次纸卷R,R…,该二次纸卷R,R…安放在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1的未图示二次纸卷支持部上。对于该二次纸卷R,R…,将所需数目横向并排地安放在与图示平面正交的方向上(图2中为水平方向、图3为纸面前后方向)。对于各二次纸卷R,利用上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制造方法纵切为薄页纸制品宽度,以薄页纸制品的两倍以上宽度、图示例中以两倍宽度进行卷取、安放。
由二次纸卷R卷出的连续的带状二次连续纸张3A和3B被传送至导向辊G1、G1等导向单元,送入到折叠机构部20中。并且,如图4所示,在折叠机构部20中具备折板组21,该折板组21是折板P,P…以所需数目并设而成的。对于各折板P,分别在适当的位置具备用于传送一对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A或3B的导向辊G2,G2或导向圆棒部件G3,G3。进一步地,在折板P,P…的下方具备输送机22,该输送机22对折叠状态下交叉重叠的叠层带30进行承接、传送。
使用了这种折板P,P…的折叠机构例如为基于美国专利4052048号专利说明书等的公知的机构。如图5所示,这种折叠机构使各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A,3B…呈Z字状折叠,同时还使相邻且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A,3B…的侧端部彼此交叉重叠。
在图7~图10中详细示出了折叠机构部20的特别是与折板P相关的部位。本折叠机构部20中,使一对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A和3B对各折板P进行传送。此时,对于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A和3B,利用导向圆棒部件G3,G3,使位置按侧端部彼此不重合的方式错开,同时进行传送。
在传送至折板P的时刻,以在下侧重合的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为第一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A、以在上侧重合的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为第二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B时,对于这些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A和3B,如图5和图8所示,第一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A不与第二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B重合的侧端部e1通过折板P的侧板P1被翻折到第二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B的上侧,同时如图5和图9所示,第二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B不与第一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A重合的侧端部e2被翻折到下侧使其从折板P的切缝(slit)P2被拉到折板P下。此时,如图5和图10所示,上游的折板P处折叠并交叉重叠的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A的侧端部e3(e1)被从折板P的切缝P2传送到第二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B的翻折部分之间。由此,各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A,3B…呈Z字状折叠,同时相邻的连续的二次连续纸张3A和3B的侧端部彼此交叉,因而,在制品的使用中,在抽出最上部的薄页纸时,下面的薄页纸的侧端部会被抽出。
对于按如上方式利用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1得到的叠层带30,如图2所示,在后段的切断手段41中,在流动方向FL以特定间隔进行剪裁(切断),制成薄页纸摞30a,如图6(a)所示,该薄页纸摞30a进一步在后段设备中被收纳入收纳盒B中。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1中,叠层带30的纸的方向沿着流动方向FL为纵向(MD方向),沿着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为横向(CD方向)。因此,关于构成通过将叠层带30以预定长度切断而得到的薄页纸摞30a的薄页纸的纸方向,如图6(a)所示,沿着薄页纸的折叠部的延伸方向为纵向(MD方向),沿着与薄页纸的折叠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为横向(CD方向)。
在图6(b)中,示出了将薄页纸摞30a收纳在收纳盒B中而制成的制品的一例。在收纳盒B的上面设有接缝孔M,利用该接缝孔M拉断收纳盒B上面的一部分,从而使收纳盒B的上面开口。该开口利用中央具有纵切的膜F覆盖,可以通过设于该膜F上的缝隙取出薄页纸T。
另外,如上所述,关于构成薄页纸摞30a的薄页纸的纸的方向,沿着与薄页纸的折叠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为横向(CD方向),因而如图6(b)所示,在将薄页纸T从收纳盒B拉出时,其拉出方向沿着薄页纸T的横向(CD方向)。
接下来,对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的其它形态进行说明。
〔第三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如图20所示,接触压纹单元54也可设于压延单元52与药液涂布单元53之间。使用这样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X3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如下。
如图20所示,本方式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中,利用层叠单元51将从两个以上的一次纸卷抽出的一次连续纸张(图示例中为S11、S12)沿着其连续方向进行叠层,制成叠层连续纸张S2(叠层工序);对于该叠层连续纸张S2利用一对压延单元52进行平滑化处理(平滑化工序);对于平滑化处理后的叠层连续纸张S2利用接触压纹单元54赋予接触压纹(接触压纹工序);对赋予了接触压纹的叠层连续纸张S2利用一对药液涂布单元53进行药液的涂布(药液涂布工序);利用纵切单元55对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纵切,切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纵切工序);随后,利用卷取单元56对经纵切工序纵切的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同轴卷取,形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的两个以上的二次纸卷R。
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X3来制造不涂布药液的薄页纸制品的情况下,如图20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仅将叠层连续纸张S2由接触压纹单元54直接输送至纵切单元55,以使叠层连续纸张S2不经过药液涂布单元53地进行流通即可。
〔第四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如图21所示,药液涂布工序53中,接触压纹单元54设于层叠单元51与压延单元52之间,也可将压延单元52作为单独一段设置于药液涂布单元53与接触压纹单元54之间。使用这样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X4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制造方法如下。
如图21所示,本方式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中,利用层叠单元51将从两个以上的一次纸卷抽出的一次连续纸张(图示例中为S11、S12)沿着其连续方向进行叠层,制成叠层连续纸张S2(叠层工序);利用相对于该叠层连续纸张S2并设于上下方向的一对药液涂布单元53进行药液的涂布(药液涂布工序);利用一对压延单元52进行平滑化处理(平滑化工序);对于平滑化处理后的叠层连续纸张S2利用接触压纹单元54赋予接触压纹(接触压纹工序);利用纵切单元55对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纵切,切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纵切工序);随后,利用卷取单元56对经纵切工序纵切的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同轴卷取,形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的两个以上的二次纸卷R。
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X4来制造不涂布药液的薄页纸制品的情况下,如图2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仅将叠层连续纸张S2由压延单元52输送到接触压纹单元54,以使叠层连续纸张S2不经过药液涂布单元53地进行流通即可。
〔第五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如图22所示,也可将一对压延单元52沿上下方向配置,并且将一对药液涂布单元53沿上下方向配置。
使用这样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X5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如下。
如图22所示,本方式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中,利用层叠单元51将从两个以上的一次纸卷抽出的一次连续纸张(图示例中为S11、S12)沿着其连续方向进行叠层,制成叠层连续纸张S2(叠层工序);对于该叠层连续纸张S2利用一对压延单元52进行平滑化处理(平滑化工序);利用一对药液涂布单元53对叠层连续纸张S2涂布药液(药液涂布工序);利用接触压纹单元54对叠层连续纸张S2赋予接触压纹(接触压纹工序);利用纵切单元55对叠层连续纸张S2纵切,切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纵切工序);随后,利用卷取单元56对经纵切工序纵切的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同轴卷取,形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的两个以上的二次纸卷R。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X5来制造不涂布药液的薄页纸制品的情况下,如图2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仅将叠层连续纸张S2由压延单元52直接输送至接触压纹单元54,以使叠层连续纸张S2不经过药液涂布单元53地进行流通即可。
〔第六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中,如图28所示为下述形态:在水平方向并置有二个压延单元52,在该压延单元的上方配置有一对腔室方式的柔版印刷机,该柔版印刷机在水平方向上配置。
基于该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X6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如下。
首先,利用层叠单元51将从两个以上的一次纸卷抽出的一次连续纸张(图示例中为S11、S12)沿着其连续方向进行叠层,来制成叠层连续纸张S2(叠层工序);利用首段的压延单元52对于该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平滑化处理(平滑化工序)。随后,适当设置舒展辊(expander roll)等张力控制单元、导向辊等传送手段57,使通过了该压延单元52的叠层连续纸张S2到达柔版印刷机的上方。并且,使该叠层连续纸张S2以从上方朝向下方侧的方向通过一对柔版印刷机中的上游侧柔版印刷机53B的刷版辊64B与弹性辊65B之间,对一侧面进行药液的涂布。接下来,将该在一侧面涂布了药液的叠层连续纸张S2沿着弹性辊65B传送至上方,进一步藉由导向辊等传送手段57送至下游侧的柔版印刷机53A的上方。此外,使该叠层连续纸张S2以从上方朝向下方的方向通过下游侧柔版印刷机53A的弹性辊65A与刷版辊65B之间,完成两面的药液涂布。
利用一对柔版印刷机对叠层连续纸张S2完成了药液的涂布时,对叠层连续纸张S2利用接触压纹单元54赋予接触压纹(接触压纹工序);利用纵切单元55对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纵切,切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纵切工序);随后,利用卷取单元56对经纵切工序纵切的叠层连续纸张S2进行同轴卷取,形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的两个以上的二次纸卷R。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X6来制造不涂布药液的薄页纸制品的情况下,如图28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只将叠层连续纸张S2从压延单元52直接输送至接触压纹单元54,以使叠层连续纸张S2不经过药液涂布单元53地进行流通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式中,作为药液涂布单元为腔室方式的柔版印刷机,但并不限定于此。本方式公开了使叠层连续纸张从上方朝向下方通过刷版辊与弹性辊之间的形态。
并且,本方式中具有纸粉的发生少的优点。
实施例
随后,利用图11所示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X1的制造方法制造二次纸卷,使用所制造出的二次纸卷,利用上述的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制造薄页纸制品(实施例),与比较例进行对比。
(关于表1、表2)
表1和表2中的比较例均为市售品,比较例A1为非保湿系的通用薄页纸,比较例A2~A4为保湿系的洗液型薄页纸,比较例A5、A6为非保湿系且米坪量、纸厚度高的高级型薄页纸。
表1和表2中所示的各参数如下所示。
米坪量(纸张重量)…基于JIS P 8124(1998)进行测定。2层薄页纸制品的情况下,记载为2层纸张的平均米坪量。
纸厚…在JIS P 8111(1998)的条件下,使用表盘式厚度规(厚度测定器)“PEACOCK G型”(尾崎制作所制造)进行测定。
制品密度…制品的密度为在JIS P 8111条件下进行调湿的薄页纸制品米坪量的两倍值(C)除以利用“PEACOCK G型”得到的薄页纸(2层)的纸厚(D)的值,单位为g/cm3,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干燥拉伸强度…基于JIS P 8113(1998)的拉伸试验方法进行测定。具体地说,确认在活塞(プランジャー)与测定台之间没有污物(ゴミ)、灰尘(チリ)等,将活塞下降到测定台上,移动上述表盘式测厚仪的刻度(メモリ)以对齐零点,接下来,抬起活塞,将试样置于试验台上,读取活塞缓慢落下时的表数(ゲージ)。此时,仅装有活塞。活塞的端子为金属制,直径10mm的圆形平面垂直地抵住纸平面,使该纸厚测定时的负荷为约70gf。需要说明的是,纸厚为进行10次测定所得到的平均值。
湿润拉伸强度…基于JIS P 8135(1998)进行测定。
伸长率…使用Minebea株式会社制造的“万能拉伸压缩试验机TG-200N”进行测定。
柔软度…为基于JIS L1096E法利用Handle-O-Meter法进行测定的值。只是,试验片为100mm×100mm的尺寸、间隙为5mm,实施测定。以1层分别进行纵向、横向各5次测定,该全部10次的平均值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以cN/100mm为单位来表示。
静摩擦系数…为基于JIS P 8147(1998)以下述方法测定的值。以纸表面为外侧,将剥离成1层的薄页纸贴在亚克力板上。在2层的状态下使薄页纸卷缠在100g的砝码(おもり)上,置于亚克力板上的薄页纸上。使亚克力板倾斜,测定砝码滑落的角度。角度测定在MD方向分别实施4次、在CD方向分别实施4次,计8次,计算出平均角度,将其正切值作为静摩擦系数。
MMD…为静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MMD为光滑性的指标之一,数值越小越光滑,数值越大则光滑性越差。需要说明的是,作为MMD值的测定方法,如图27(a)所示,使摩擦子212的接触面以25g的接触压接触作为测定试样的薄页纸-211的表面,薄页纸-211在预定方向(图27(a)中为右斜下方向)上被赋予了20g/cm的张力,同时在与赋予了张力的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以速度0.1cm/s移动2cm。使用摩擦系数测定仪(摩擦感テスター)KES-SE(KATO Tech株式会社制造)测定此时的摩擦系数,将该摩擦系数除以摩擦距离(移动距离=2cm)的值作为MMD值。需要说明的是,摩擦子212是使直径0.5mm的钢琴线(piano wire)P通过20根相邻而成,具有长度和宽度均10mm的接触面。在接触面上形成了单元膨出部,该单元膨出部的前端由20根的钢琴线P(曲率半径0.25mm)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图27(a)中示意性示出了摩擦子212,图27(b)中示出了图27(a)中单点划线所包围部分的放大图。
水分数…基于JIS P 8111(1998)进行测定。
药液含有量…药液涂布量表示在JIS P 8111的标准状态下相对于薄页纸的单位面积所含有的干燥状态(绝对干燥)的药液成分的含量,具体地说,表示的是所涂布的药液中除水分以外的成分的含量。该薄页纸的单位面积指的是由平面上位于垂直线上的视点对叠层纸张观察到的面积,并不意味着叠层的各纸张及其表背面的合计面积。
药液含有率…药液涂布率表示,将在JIS P 8111条件下进行调湿的预定质量的薄页纸制品作为分母(A)(g),将预定质量的薄页纸制品中所含有的药液中除去水分的质量(B)(g)作为分子,以(%)表示的(B)除以(A)的比例。(药液含量%)=(B)÷(A)×100(%)
感官评价…对于实施例A1和比较例A1、A2、A5、A6,以消费者87人为对象,基于下述基准对于柔软性、光滑感、厚度感、湿润感进行感官评价(表1)。并且,对于实施例A1~A3和比较例A1~A4,另外以12人为对象进行感官评价(表2)。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评价基准,将未涂布药液的非保湿系通用薄页纸的成绩全部设为“3”,将感觉到“非常优异”的情况作为“5”,将感觉的“优异”的情况作为“4”,将感觉到“基本相同”的情况作为“3”,将感觉到“差”的情况作为“2”,将感觉到“明显更差”的情况作为“1”。进一步地,还对于药液涂布薄页纸进行了有无发粘感(ベタつき感)的评价,对于评价基准,将“发粘感少”的情况作为“○”,将“明显有发粘感”的情况作为“×”。
[表1]
Figure BDA00001809018300351
Figure BDA00001809018300361
[表2]
Figure BDA00001809018300371
使用经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制造的二次纸卷利用上述的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制造出薄页纸制品,如由表1和表2的结果所知,所制造出的薄页纸制品与市售的保湿薄页纸相比,在CD方向的干燥拉伸强度、湿润拉伸强度方面显示出较高值。另外,CD方向的湿润拉伸强度显示出了高于现有通用型薄页纸的值。并且,柔软度、静摩擦系数低于其它制品,乃具有平滑性、柔软的纸质。
在感官评价中,本发明的薄页纸在厚度感方面并不优越,但可知具有与保湿薄页纸同等以上的柔软性、光滑感、湿润感,且减轻了保湿薄页纸中出现的发粘感。
关于具有特别良好的平滑性的要因,据认为如下。尽管根据涂布在薄页纸上的药液的渗透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在涂布含有亲水性、亲油性两成分的药液的情况下,认为亲水性成分被吸收至纸浆内,同时亲油性成分易于残留在纸表面,减轻了表面的摩擦。但是,据推测,若如现有的保湿薄页纸那样增加药液涂布量,则由于亲水性成分未被充分吸收至纸浆内而在表面残留,因而使亲油性成分的摩擦减轻效果降低,同时由于亲水性成分(甘油等)的粘性而使平滑性降低。
并且,由实施例4和5可理解,本申请发明中,发现涂布速度即使为800米/分钟、950米/分钟,也得到了品质充分的薄页纸制品,并且生产率优异。
(关于表3、表4)
表3和表4中的比较例均为市售品,比较例B1为非保湿系通用薄页纸,比较例B2、B5、B6为保湿薄页纸,比较例B7、B8为非保湿系、米坪量、纸厚高的高级型薄页纸。比较例B3为药液中的油性成分多于规定值的薄页纸试样,比较例B4为药液中的硅酮类含量多于规定值的薄页纸试样。
表3和表4中所示出的各参数与表1和表2中所示各参数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吸水度为JIS S-3104中记载的“吸水度”,其是测定以薄页纸表面对一定量的水分进行吸水的秒数得到的。对薄页纸两表侧的面各测定5次,以秒数表示共计10次测定值的平均值。
在感官评价中,对于实施例B1、B3和比较例B1~B4、B7、B8,以消费者87人为对象,基于下述基准对于柔软性、光滑感、厚度感、湿润感进行感官评价(表3)。并且,对于实施例B1~B4和比较例B1、B2、B5、B6,另外以12人为对象进行感官评价(表4)。需要说明的是,评价基准如下:以未涂布药液的非保湿系通用薄页纸的成绩全部为“3”,以感觉到“非常优异”的情况为“5”,以感觉到“优异”的情况为“4”,以感觉到“基本相同”的情况为“3”,以感觉到“差”的情况为“2”,以感觉到“明显更差”的情况为“1”。进一步地,还对于药液涂布薄页纸进行了有无发粘感的评价,评价基准如下:以“发粘感少”的情况为“○”,以“明显有发粘感”的情况为“×”。
[表3]
Figure BDA00001809018300401
Figure BDA00001809018300411
Figure BDA00001809018300421
[表4]
使用经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制造的二次纸卷,利用上述的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制造出薄页纸制品,由表3和表4的结果可知,所制造的薄页纸制品与市售的保湿薄页纸相比,CD方向的干燥拉伸强度、湿润拉伸强度显示出较高值。另外,CD方向的湿润拉伸强度显示出了高于现有通用型薄页纸的值。此外,与药剂的防水性成分量多的比较例B3、B4及市售保湿薄页纸相比,吸水度有显著降低,其值接近于非保湿薄页纸。
并且,由实施例4和5可理解,本申请发明中即使涂布速度为800米/分钟、950米/分钟,也得到了品质充分的薄页纸制品,可知生产率优异。进一步可知,速度越快,越有厚度感优异的倾向。
在感官评价中可知,本发明的薄页纸与现有的保湿薄页纸具有同等以上的柔软性、松软感(ふっくら感),另一方面减轻了在保湿薄页纸中所见的发粘感。
(关于表5)
在下述条件下制造原纸(一次连续纸张)和药液,实施原纸的伸长试验(试验1)、薄页纸制品的性能比较试验(试验2)。需要说明的是,表5中所示出的各参数之中,对于与表1和表2中示出的各参数相同的参数省略说明。
涂布量…涂布量是根据作业中未涂布层后药液的情况下各纸张米坪量与刚刚完成相对应的涂布后各纸张米坪量的差异来计算出的。
(涂布量g/m2)=(刚完成涂布后的米坪量g/m2)-(未涂布的情况下的米坪量g/m2)
两表层的涂布量或者两面涂布量的合计为叠层薄页纸的纸张单位面积涂布量的合计,为各纸张涂布量的合计值。
<原纸>
构成原纸的纸浆为NBKP50%、LBKP50%。并且,层加工前的原纸使用纸张重量(坪量)为13.5g/m2、厚度为150μm(1层)、起皱率为19%的原纸。
<药液>
药液制备成粘度为300mPa·s(40℃)。
<薄页纸的性能比较>
对按下述方法所制造的薄页纸的实施例和比较例实施性能试验。
实施例:对于由上述原纸构成的连续纸张进行叠层制成2层,在一侧面涂布1.7g/m2的药液,在另一面涂布2.3g/m2的药液,赋予接触压纹后,进行卷取及24小时的静置。
比较例:利用机外(オフライン)涂布装置涂布药液后,在15小时后将连续纸张重叠制成2层,赋予接触压纹。药液涂布量以两面计为4.0g/m2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薄页纸的性能评价和感官评价的结果列于表5。性能评价和感官评价的方法如下。
<纸幅厚度(ウェブ嵩(web thickness))>
在薄页纸摞上放置重量30g、130mm×250mm的尺寸的塑料板,对四角的高度进行平均,作为纸幅厚度。
<柔软性(柔软度)>
基于Handle-O-Meter法(JIS L 1096E)进行测定。
<感官评价>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薄页纸,进行关于柔软性、厚度感、综合评价的感官评价。感官评价以5等级进行,其判断基准如下所述。表1所示的感官评价的值为基于15名检査员的感官评价的平均值。
〈柔软性〉
5…非常柔软。
4…比作为药液涂布薄页纸所期待的平均柔软性更柔软。
3…具有作为药液涂布薄页纸所期待的平均柔软性。
2…硬于作为药液涂布薄页纸所期待的平均柔软性。
1…感觉发硬。
〈厚度感〉
5…感觉到显著的厚度。
4…感觉到厚于作为药液涂布薄页纸所期待的平均厚度。
3…为作为药液涂布薄页纸所期待的平均厚度。
2…感觉到薄于作为药液涂布薄页纸所期待的平均厚度。
1…感觉到薄。
〈综合评价〉
5…为非常良好的使用感。
4…为良好的使用感。
3…为作为药液涂布薄页纸所期待的平均使用感。
2…使用感稍差于作为药液涂布薄页纸所期待的平均使用感。
1…使用感差。
[表5]
Figure BDA00001809018300471
如表5所示,若对作为2层薄页纸的实施例与比较例进行比较,则尽管米坪量为大致相同,但关于纸厚和纸幅厚度,在实施例中示出了明显较高的值。进一步地,实施例示出了更加具有柔软性。在感官性评价中,关于柔软性、厚度感、综合评价,实施例的结果全部超过比较例。
〔其他〕
本发明中也包括以下的发明。
(发明A1)
一种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其为由一次纸卷连续地制造两个以上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该制造设备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下述单元:
叠层单元,将从两个以上的一次纸卷抽出的一次连续纸张沿着其连续方向进行叠层,制成叠层连续纸张;
药液涂布单元,对叠层连续纸张进行药液的涂布;
纵切单元,对叠层连续纸张进行纵切,切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以及
卷取单元,对纵切后的各叠层连续纸张进行同轴卷取,形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的两个以上的二次纸卷。
(发明A2)
如发明A1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其中,上述药液涂布单元被设置在上述叠层单元的后段且在上述纵切单元的前段。
(发明A3)
如发明A2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其中,在上述叠层单元与上述药液涂布单元之间具有使用压延机进行平滑化处理的平滑化单元。
(发明A4)
如发明A2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其中,在上述药液涂布单元与上述纵切单元之间具有对上述叠层连续纸张施以防止层间剥离的线状接触压纹的接触压纹单元。
(发明A5)
如发明A1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设备,其中,上述药液的涂布利用柔版印刷方式进行。
(发明B1)
一种薄页纸制品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下述工序:
叠层工序,将从两个以上的一次纸卷抽出的一次连续纸张沿着其连续方向进行叠层,制成叠层连续纸张;
药液涂布工序,对叠层连续纸张进行药液的涂布;
纵切工序,对叠层连续纸张进行纵切,切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
卷取工序,对纵切后的各叠层连续纸张进行同轴卷取,形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的两个以上的二次纸卷;以及
折叠和重叠工序,将由两个以上的上述二次纸卷连续抽出的两个以上的二次连续纸张沿着其连续方向输送,同时进行折叠并进行重叠。
(发明B2)
如发明B1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药液涂布工序在上述叠层工序之后且在上述纵切工序之前进行。
(发明B3)
如发明B2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叠层工序与上述药液涂布工序之间具有使用压延机进行平滑化处理的平滑化工序。
(发明B4)
如发明B2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药液涂布工序与上述纵切工序之间具有对上述叠层连续纸张施以防止层间剥离的线状接触压纹的接触压纹工序。
(发明B5)
如发明B1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药液的涂布利用柔版印刷方式进行。
(发明C1)
一种薄页纸制品的制造设备,该制造设备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下述单元:
叠层单元,将从两个以上的一次纸卷抽出的一次连续纸张沿着其连续方向进行叠层,制成叠层连续纸张;
药液涂布单元,对叠层连续纸张进行药液的涂布;
纵切单元,对叠层连续纸张进行纵切,切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
卷取单元,对纵切后的各叠层连续纸张进行同轴卷取,形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的两个以上的二次纸卷;以及
折叠和交叉重叠单元,将由两个以上的上述二次纸卷连续抽出的两个以上的二次连续纸张沿着其连续方向输送,同时进行折叠并进行交叉重叠。
(发明C2)
如发明C1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的制造设备,其中,上述药液涂布单元被设置在上述叠层单元的后段且在上述纵切单元的前段。
(发明C3)
如发明C2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的制造设备,其中,在上述叠层单元与上述药液涂布单元之间具有使用压延机进行平滑化处理的平滑化单元。
(发明C4)
如发明C2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的制造设备,其中,在上述药液涂布单元与上述纵切单元之间具有对上述叠层连续纸张施以防止层间剥离的线状接触压纹的接触压纹单元。
(发明C5)
如发明C1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的制造设备,其中,上述药液的涂布利用柔版印刷方式进行。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多机座式中间折叠机中所用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
符号说明
51…层叠单元(叠层工序)
52…压延单元(平滑化工序)
53…药液涂布单元(药液涂布工序)
54…接触压纹单元(接触压纹工序)
55…纵切单元(纵切工序)
56…卷取单元(卷取工序)
S11、S12…一次连续纸张
S2…叠层连续纸张
JR…一次纸卷
R…二次纸卷

Claims (6)

1.一种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其为由一次纸卷连续地制造薄页纸制品用的两个以上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下述工序:
叠层工序,在该工序中,将从两个以上的一次纸卷抽出的一次连续纸张沿着其连续方向进行叠层,制成叠层连续纸张;
药液涂布工序,在该工序中,对叠层连续纸张涂布药液;
纵切工序,在该工序中,对叠层连续纸张进行纵切,切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以及
卷取工序,在该工序中,对纵切后的各叠层连续纸张进行同轴卷取,形成薄页纸制品的制品宽度或其两倍以上宽度的两个以上的二次纸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药液涂布工序在所述叠层工序之后、且在所述纵切工序之前进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叠层工序与所述药液涂布工序之间具有使用压延机进行平滑化处理的平滑化工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药液涂布工序与所述纵切工序之间具有接触压纹工序,该接触压纹工序对所述叠层连续纸张施以防止层间剥离的线状接触压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药液的涂布通过柔版印刷方式进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其中,利用柔版印刷方式涂布药液时的叠层连续纸张的传送速度设为700米/分钟以上。
CN201080059462.0A 2009-12-28 2010-07-30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7812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8281 2009-12-28
JP2009-298281 2009-12-28
JP2010095133A JP4676564B1 (ja) 2009-12-28 2010-04-16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設備
JP2010-095133 2010-04-16
PCT/JP2010/062939 WO2011080937A1 (ja) 2009-12-28 2010-07-30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用二次原反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1299A true CN102781299A (zh) 2012-11-14
CN102781299B CN102781299B (zh) 2016-01-13

Family

ID=44080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9462.0A Active CN102781299B (zh) 2009-12-28 2010-07-30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20285615A1 (zh)
EP (1) EP2520206B1 (zh)
JP (4) JP4676564B1 (zh)
KR (1) KR101728578B1 (zh)
CN (1) CN102781299B (zh)
WO (1) WO20110809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3268A (zh) * 2014-08-06 2017-04-19 德尔福特集团有限公司 用脂肪酸氯连续涂覆基于纤维素的纤维基质网的方法
CN107673133A (zh) * 2017-10-21 2018-02-09 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 绝缘皱纹纸裁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4247B2 (ja) * 2009-12-28 2014-07-30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用二次原反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4777468B1 (ja) * 2010-05-31 2011-09-2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薬液含有ティシュペーパーの製造方法及び薬液中の紙粉除去装置
JP4868620B2 (ja) 2010-06-30 2012-02-0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及びティシュペーパーの製造方法
JP5314065B2 (ja) * 2011-02-22 2013-10-16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トイレットロール製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トイレットロール製品
JP5598436B2 (ja) 2011-07-10 2014-10-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回転電機のプーリ蓋構造
CN102493254A (zh) * 2011-12-13 2012-06-13 潍坊永新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薄页纸造纸工艺
JP5910240B2 (ja) * 2012-03-29 2016-04-27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スリッター
JP5922466B2 (ja) * 2012-03-30 2016-05-24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及び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
JP6230342B2 (ja) * 2013-09-04 2017-11-15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保湿剤含有ティシュペーパーの製造方法
CN103740238A (zh) * 2013-12-12 2014-04-23 江门市皇宙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高仿真电镀铝粉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6210567B2 (ja) * 2015-09-14 2017-10-1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
EP3266933A1 (en) * 2016-07-08 2018-01-10 Lucart Spa Paper materi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IT201600071777A1 (it) * 2016-07-08 2018-01-08 Lucart Spa Materiale cartace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la sua produzione
JP6904050B2 (ja) * 2017-05-16 2021-07-14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衛生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6809370B2 (ja) * 2017-05-16 2021-01-06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衛生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6805960B2 (ja) * 2017-05-16 2020-12-23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衛生用品の製造装置
JP6879048B2 (ja) * 2017-05-16 2021-06-02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塗工装置、衛生用品の製造装置、塗工方法、および、衛生用品の製造方法
JP6809369B2 (ja) * 2017-05-16 2021-01-06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衛生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2019020288A (ja) * 2017-07-19 2019-02-07 花王株式会社 剤含有シート状物の検査方法及び剤含有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
CN108147191A (zh) * 2017-12-25 2018-06-12 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移膜的回收方法
DK3793905T3 (da) * 2018-05-15 2021-10-25 Essity Hygiene & Health Ab Fremgangsmåde til komprimering af strukturerede væv
JP6879416B2 (ja) * 2020-07-10 2021-06-02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衛生用品の製造方法
JP6915736B1 (ja) * 2020-08-31 2021-08-04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衛生薄葉紙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13102205B (zh) * 2021-02-25 2022-11-11 李平 一种保温纸巾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0064A (ja) * 2001-06-29 2003-01-14 Crecia Corp 柔軟性と表面滑性に優れた圧縮ティッシュペーパー及びこれの製造方法
US20040112783A1 (en) * 2001-02-20 2004-06-17 Takeharu Mukai Sanitary thin pap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thin paper, storage box for sanitary thin paper, storage body for sanitary thin paper, inter folder, a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fer of storage body for sanitary thin paper
JP2007061256A (ja) * 2005-08-30 2007-03-15 Daio Paper Corp 薄葉紙製品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薄葉紙製品
CN101410044A (zh) * 2006-03-28 2009-04-15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家庭用卫生薄页纸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设备
JP2009183411A (ja) * 2008-02-05 2009-08-20 Oji Nepia Co Ltd 衛生用紙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24643A (en) * 1965-11-08 1969-01-28 Kimberly Clark Co Sheet material creped tissue product
US4052048A (en) 1976-03-11 1977-10-04 Paper Converting Machine Company Longitudinally interfolding device and method
JPS551215A (en) 1978-06-15 1980-01-08 Nippon Denso Co Ltd Thermal controller of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JPS6137668A (ja) 1984-07-31 1986-02-22 Kawanoe Zoki Kk ジグザグ折り集積物の自動取出し方法及び装置
JPH03213170A (ja) * 1990-01-12 1991-09-18 Ishizu Seisakusho:Kk 通気性を有するウエブに対する有効成分付着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575247B2 (ja) 1991-11-01 1997-01-22 克 米山 単葉ウエブの多重折畳方法とその装置
AU2814495A (en) 1994-06-17 1996-01-15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The Lotioned tissue paper
ES2145276T3 (es) 1994-06-17 2000-07-01 Procter & Gamble Composicion de locion para tratar papel tisu.
US6136422A (en) * 1996-04-05 2000-10-24 Eatern Pulp & Paper Corporation Spray bonded multi-ply tissue
JP3216557B2 (ja) * 1996-12-26 2001-10-09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圧縮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
JP3588448B2 (ja) 2000-02-01 2004-11-10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箱に収納された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
JP3628980B2 (ja) * 2001-05-28 2005-03-16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ィッシュペーパーの製造設備及び製造方法
WO2002081819A1 (en) * 2001-04-09 2002-10-17 Scott Paper Limited Tissue products containing softness
JP2003325372A (ja) * 2002-05-14 2003-11-18 Crecia Corp 衛生用紙
JP3930815B2 (ja) * 2003-02-06 2007-06-13 丸富製紙株式会社 水解性を有する紙を二枚重ねにしたペーパ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04322034A (ja) 2003-04-28 2004-11-18 Crecia Corp 衛生薄葉紙の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の加工機
WO2005031068A1 (en) * 2003-08-28 2005-04-07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Soft paper sheet with improved mucus removal
ITFI20040032A1 (it) * 2004-02-13 2004-05-13 Perini Fabio Spa Metodo e dispositivo goffratore e laminatore per la produzione di manufatti plurivelo e relativo prodotto
JP2004338415A (ja) 2004-08-24 2004-12-02 Daio Paper Corp インターフォルダ及びティッシュペーパーの製造方法
WO2006025362A1 (ja) * 2004-08-31 2006-03-09 Daio Paper Corporation 家庭用衛生薄葉紙、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設備
US7799169B2 (en) * 2004-09-01 2010-09-21 Georgia-Pacific Consumer Products Lp Multi-ply paper product with moisture strike through resistan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060130989A1 (en) 2004-12-22 2006-06-2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Tissue products treated with a polysiloxane containing softening composition that are wettable and have a lotiony-soft handfeel
JP3968368B2 (ja) 2005-02-28 2007-08-29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シートの折り畳み設備
JP4431995B2 (ja) * 2005-06-09 2010-03-17 高知県 エンボス加工クレープ紙の製造方法
US7799167B2 (en) * 2005-06-09 2010-09-21 Kawano Paper Co., Ltd. Embossed crepe pap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8444811B2 (en) * 2005-12-15 2013-05-2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rocess for increasing the basis weight of sheet materials
WO2007081244A1 (en) * 2006-01-11 2007-07-19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Method for providing a perforation line having enhanced visibility on a fibrous web material, fibrous web material obtained by the method and fibrous web material
ITFI20060100A1 (it) * 2006-04-28 2007-10-29 Delicarta Spa Metodo e impianto per la trasformazione di carta tissue con applicazione di agenti umido-resistenti
US8480852B2 (en) * 2009-11-20 2013-07-09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Cooling substrates with hydrophilic containment layer and method of making
WO2011080941A1 (ja) * 2009-12-28 2011-07-07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用の二次原反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4676552B1 (ja) * 2009-12-28 2011-04-27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用二次原反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4723681B1 (ja) * 2010-01-29 2011-07-13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薬液が塗布された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
JP4681677B1 (ja) * 2010-03-26 2011-05-1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用二次原反ロ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
JP4868620B2 (ja) * 2010-06-30 2012-02-0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及びティシュペーパー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2783A1 (en) * 2001-02-20 2004-06-17 Takeharu Mukai Sanitary thin pap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thin paper, storage box for sanitary thin paper, storage body for sanitary thin paper, inter folder, a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fer of storage body for sanitary thin paper
JP2003010064A (ja) * 2001-06-29 2003-01-14 Crecia Corp 柔軟性と表面滑性に優れた圧縮ティッシュペーパー及びこれの製造方法
JP2007061256A (ja) * 2005-08-30 2007-03-15 Daio Paper Corp 薄葉紙製品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薄葉紙製品
CN101410044A (zh) * 2006-03-28 2009-04-15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家庭用卫生薄页纸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设备
JP2009183411A (ja) * 2008-02-05 2009-08-20 Oji Nepia Co Ltd 衛生用紙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3268A (zh) * 2014-08-06 2017-04-19 德尔福特集团有限公司 用脂肪酸氯连续涂覆基于纤维素的纤维基质网的方法
CN106573268B (zh) * 2014-08-06 2019-11-19 德尔福特集团有限公司 用脂肪酸氯连续涂覆基于纤维素的纤维基质网的方法
CN107673133A (zh) * 2017-10-21 2018-02-09 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 绝缘皱纹纸裁段机
CN107673133B (zh) * 2017-10-21 2024-05-07 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 绝缘皱纹纸裁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20206B1 (en) 2017-05-24
JP2011152405A (ja) 2011-08-11
JP2011152404A (ja) 2011-08-11
US20130340925A1 (en) 2013-12-26
WO2011080937A1 (ja) 2011-07-07
KR20120113239A (ko) 2012-10-12
US10085600B2 (en) 2018-10-02
EP2520206A4 (en) 2014-09-17
EP2520206A1 (en) 2012-11-07
CN102781299B (zh) 2016-01-13
JP4676564B1 (ja) 2011-04-27
JP2015147049A (ja) 2015-08-20
JP5951823B2 (ja) 2016-07-13
US20120285615A1 (en) 2012-11-15
JP2011152780A (ja) 2011-08-11
JP5918467B2 (ja) 2016-05-18
KR101728578B1 (ko) 2017-04-19
JP4763089B2 (ja) 201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1299A (zh)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
CN102869293B (zh)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和薄页纸制品制造方法
JP2020072961A (ja)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
JP5931390B2 (ja) トイレット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2958414A (zh) 薄页纸和薄页纸的制造方法
CN102781298B (zh)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
CN102724902B (zh)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和薄页纸制品制造方法
JP5833295B2 (ja)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
JP5883040B2 (ja)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用二次原反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518464B2 (ja)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用二次原反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833318B2 (ja)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
JP5766938B2 (ja)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
JP5833294B2 (ja)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
JP5855810B2 (ja)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
JP5855809B2 (ja)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11136157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