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1189A - 用于车载电气装置的密封盖和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载电气装置的密封盖和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1189A
CN102781189A CN2012101353745A CN201210135374A CN102781189A CN 102781189 A CN102781189 A CN 102781189A CN 2012101353745 A CN2012101353745 A CN 2012101353745A CN 201210135374 A CN201210135374 A CN 201210135374A CN 102781189 A CN102781189 A CN 102781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gripping member
seal cover
environment protect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53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1189B (zh
Inventor
坂仓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81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1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1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1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1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the switch being actuated by an accessory, e.g. cover, locking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载电气装置的密封盖和制造方法,其目的是提高设置在密封盖上的互锁连接器和布置在壳体中的匹配等待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精度。密封盖包括盖主体、密封环保持件和互锁连接器,盖主体成形为覆盖壳体的开口并附接到壳体的表面,密封环保持件布置成能够装配到在盖主体下侧上的开口中,并且能够与开口的内周表面保持紧密接触的密封环被安装在密封环保持件的外周表面上,该互锁连接器从密封环保持件伸出,以能够连接到等待连接器,并且在连接到等待连接器或与等待连接器分离时该互锁连接器将激励电路设为激励状态或非激励状态。互锁连接器安装在密封环保持件上,以能够在与等待连接器的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Description

用于车载电气装置的密封盖和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盖及其制造方法,该密封盖能够被可拆卸地安装,以封闭设置在车载电气装置的壳体中的开口(诸如工作开口)。
背景技术
例如,容纳被安装在电动车辆中的装置的壳体包括用于例如内部连接器的连接操作的开口,并且称为维修盖的密封盖通常被安装到该开口。日本未审查专利特开No.2009-117306中公开的密封盖被认为是常规密封盖的实例。该密封盖包括能够覆盖开口的盖主体,在该盖主体的下侧表面上设置待装配到开口中的装配部,密封环被安装在装配部的外周表面上,并且设置待与开口接合的锁定件。当该密封盖附接到开口并与该开口接合时,在装配部的外周表面上的密封环与开口的内周表面保持紧密接触以提供密封,从而能够防止水、异物等通过开口进入。
另一方面,在这种类型的电气装置中,当密封盖被移除时,在壳体中的操作位置优选地在非激励状态下。因此,已经提出包括互锁机构,用于在附接和移除密封盖时接通和断开激励电路。特别地,可以采用以下装置。一对接触端子从激励电路的中间位置引出并容纳在壳体中的等待连接器中,并且另一方面,互锁连接器从密封盖的装配部伸出,并且当密封盖附接时互锁连接器和等待连接器连接以连接两个接触端子,从而将激励电路设置在激励状态下。当密封盖被移除且互锁连接器与等待连接器分离时,两个接触端子分离以将激励电路设置在非激励状态下。
然而,在上述装置中,由于待连接器等的布置位置的公差等,连接操作花费时间,例如因为当密封盖的装配部被装配到开口中时互锁连接器和等待连接器的强制连接。此外,密封功能可能受影响,因为当互锁连接器和等待连接器适当地连接时,装配部被移位,使密封环的挤压边际不均匀。因此,希望有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完成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设置在密封盖上的互锁连接器与布置在壳体中的等待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精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载电气装置的密封盖,该密封盖能够被可拆卸地安装,以封闭设置在容纳电气装置的壳体中的开口,该密封盖包括:盖主体,该盖主体成形为至少部分地覆盖壳体的开口,并安装到壳体的表面;至少一个密封环保持件,该至少一个密封环保持件布置成能够至少部分地装配到在盖主体的下侧上的开口中,并且能够与开口保持紧密接触的至少一个密封环被安装在该至少一个密封环保持件上;和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该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从密封环保持件伸出,以便能够连接到电气装置的等待连接器,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连接到等待连接器或与其分离时,该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将电气装置的电气构件设为指定状态,其中,互锁连接器被安装在密封环保持件上,以能够在与等待连接器的连接方向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体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当布置在盖主体上的密封环保持件被至少部分地装配到壳体的开口时,从该密封环保持件伸出的互锁连接器能够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壳体中,以面向布置在壳体中的匹配的等待连接器。这里,即使等待连接器和互锁连接器的轴向中心例如由于等待连接器的布置位置的公差等而发生彼此偏离,互锁连接器也能够在与等待连接器的连接方向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体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并且由于互锁连接器相对于密封环保持件以浮动状态被支撑,因此两个连接器在大体居中的同时能够以高精度适当地连接。
因此,互锁连接器和等待连接器平滑地连接,从而能够有效地附接密封盖。此外,由于径向方向上的不必要的移动力未作用在密封环保持件上,因此能够防止密封环在径向上的不均匀挤压,和/或能够在开口的整个周边上获得高密封性。
根据本发明的指定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载电气装置的密封盖,该密封盖能够被可拆卸地安装,以封闭被设置在容纳电气装置的壳体中的工作开口,电气装置包括激励电路,等待连接器被布置在壳体中,该等待连接器包括切换功能单元,用于在激励状态和非激励状态之间切换激励电路的状态,密封盖包括:盖主体,该盖主体成形为覆盖壳体的开口,并安装到壳体的表面;密封环保持件,该密封环保持件布置成能够装配到在盖主体的下侧上的开口中,并且能够与开口的内周表面保持紧密接触的密封环被安装在该密封环保持件的外周表面上;和互锁连接器,该互锁连接器从密封环保持件伸出,以便能够连接到电气装置的等待连接器,并且在连接到等待连接器或与等待连接器分离时,该互锁连接器将激励电路设为激励状态或非激励状态,其中,互锁连接器被安装在密封环保持件上,以能够在与等待连接器的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当布置在盖主体的下侧表面上的密封环保持件被装配到壳体的开口中时,从该密封环保持件伸出的互锁连接器被插入到壳体中,以面向布置在壳体中的匹配的等待连接器。这里,即使由于等待连接器的布置位置的公差等导致等待连接器和互锁连接器的轴向中心彼此偏离,互锁连接器也能够在与等待连接器的连接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并且由于互锁连接器相对于密封环保持件以浮动状态被支撑,因此两个连接器能够在居中的同时以高精度适当地连接。
因此,互锁连接器和等待连接器平滑地连接,从而能够有效地附接密封盖。此外,由于径向方向上的不必要的移动力未作用在密封环保持件上,因此不会在圆周方向上不均匀地挤压密封环,从而能够在开口的整个周边上获得高密封性。
此外,可以采用下面的构造。
互锁连接器特别地被被构造成使得能够连接到等待连接器的连接器部分从基部伸出,而密封环保持件在密封环保持件的外周表面中形成有至少一个插入槽,互锁连接器的基部能够在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隙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插入在该插入槽中。
基部特别地包括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该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与被设置在插入槽中或插入槽处的接合部弹性地接合,以保持基部,和/或该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在基部的插入方向上朝前侧伸出。
弹性锁定件特别地能够沿着插入方向在基部与插入槽的背面接触的位置和弹性锁定件与接合部接合的位置之间移动。
当基部通过在外周表面中的开口插入到形成在密封环保持件中的插入槽中指定(预定或可预定)距离时,弹性锁定件特别地与接合部接合,以保持互锁连接器的基部,从而互锁连接器以浮动状态被支撑,以能够在与连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移动,例如在四个方向上移动,即向前、向后、向左和向右方向。
作为用于支撑互锁连接器的装置,安装孔可以形成在面向等待连接器的密封环保持件的表面中,互锁连接器能够在与连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例如在四个方向上移动,互锁连接器的基部可通过该开口装配到安装孔中,并且基部的相应侧可与设置在安装孔的四侧上的弹性锁定件接合,以在浮动状态下支撑基部。然而,该结构是复杂的,因为弹性锁定件需要被设置在四个位置处。
替代地,通过将基部通过在外周表面中的开口插入到插入槽中并且由弹性锁定件保持基部,从而来实现使互锁连接器的基部能够在与连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例如在四个方向上移动的浮动功能。也就是说,能够通过仅包括一个弹性锁定件的简单结构来实现浮动功能。
密封环保持件特别地被安装在盖主体上,以能够在与到开口中的装配方向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体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除了互锁机构之外,密封环保持件和壳体的开口在居中的同时能够被装配。因此,密封环的挤压量能够在整个周边上变得更均匀,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开口的密封性。
特别地,插入螺母被至少部分地嵌入在密封环保持件中,并且插入孔被设置在盖主体中,使得螺钉能够被接合到插入螺母中,以便将密封环安装构件浮动地安装或固定到盖主体。
螺母特别地能够在具有间隙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插入孔中。
特别地,螺钉和插入孔之间布置有垫圈。
特别地,在螺母的轴向上,垫圈和盖主体之间具有间隙。
特别地,至少一个销被设置在密封环保持件和盖主体中的一个上,并且至少一个相应的限制孔特别地被设置在密封环保持件和盖主体中的另一个上,以便防止密封环保持件错误安装在盖主体上,和/或防止密封环保持件相对于盖主体的旋转移动。
特别地,销和限制孔之间具有间隙。
设置在销和限制孔之间的间隙特别地被设为小于在螺母和插入孔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特别地根据上述方面或本发明的指定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造或安装用于车载电气装置的密封盖的方法,该密封盖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以封闭被设置在容纳电气装置的壳体中的开口,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使盖主体成形为至少部分地覆盖壳体的开口,并安装到壳体的表面;将至少一个密封环保持件布置成能够至少部分地装配到在盖主体的下侧上的开口中;将至少一个密封环安装成与在密封环保持件上的开口保持紧密接触;以及将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安装在密封环保持件上,以能够在与等待连接器的连接方向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体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特别地,该方法还包括构造互锁连接器,使得待连接到等待连接器的连接器部分从基部伸出;以及将互锁连接器的基部在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隙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密封环保持件的至少一个插入槽中,所述插入槽形成在密封环保持件的外周表面中。
更特别地,该方法还包括将基部的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与被设置在插入槽中或插入槽处的接合部弹性地接合,以保持基部。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提高设置在密封盖上的互锁连接器和布置在壳体中的匹配等待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精度。
附图说明
在阅读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显而易见。应当理解,尽管单独地描述实施例,但实施例的单个特征可以被组合成另外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盖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的密封盖的分解前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密封盖的分解侧视图;
图5是示出安装互锁连接器的操作的仰视图;
图6是当组装操作完成时的密封盖的透视图;
图7是图6的密封盖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密封盖的前视图;
图9是图6的密封盖的仰视图;
图10是图6的密封盖的侧视图;
图11是沿图7的XI-XI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3是沿图7的XIII-XIII的剖视图;以及
图14是沿图9的XIV-XIV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S  …密封盖
10…盖主体
13…插入孔
15…螺钉
15A…(螺钉15的)头部
16…垫圈
20A…第一保持件(密封环保持件)
25…密封环
26…螺母
26A…螺钉孔
30…插入槽
30A…(插入槽30的)背表面
40…互锁连接器
41…外壳
42…短路端子
43…基部
44…连接器部分
48…弹性锁定件
48A…锁定凸起
51…接合部
C3,C4…间隙
x…横向方向
y…前后方向
CD…连接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基于图1至14描述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例。
该实施例的密封盖设置为特别地用于封闭未图示的屏蔽壳的一个或多个开口(例如并置在一个表面中的两个工作开口),并且该屏蔽壳容纳电气装置。此外,提供互锁机构,在安装和移除该密封盖时,该互锁机构将电气构件(例如电路)设为指定(预定或可预定)电气状态,例如,接通和断开电气装置的激励电路。因此,尽管未示出,但等待连接器被安装在设置在壳体中的端子板上,等待连接器特别地至少部分地容纳从电气构件(例如激励电路)引出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别是一对接触端子。
如图1所示,密封盖S包括盖主体10、一个或更多个(例如两个)密封环保持件20和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40。
特别地,通过对诸如钢板这样的导电(特别是金属)板进行压力加工来形成盖主体10,和/或特别地,该盖主体10既长且窄,并且呈大体椭圆的倒扣浅碟形,所述盖主体整体上能够至少部分地覆盖壳体的开口(特别是两个开口)。具体地,两个密封环保持件20大体并排布置在该盖主体10的下侧上。一个或更多个安装板11形成为从盖主体10(特别是在长度方向上从盖主体10的下侧上的开口边缘的两端)伸出,并且特别地每一个安装板形成有用于螺栓的插入孔12。
密封环保持件20(以下仅称为保持件2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形成为使得: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开口的边缘的(特别地大体椭圆或圆形的)盖板22形成在厚主体21上,以至少部分地装配或插入到壳体的开口中,并且特别地大体具有椭圆或圆形的俯视图。盖板22特别地比主体21大一号。由于壳体的两个开口特别地在尺寸上不同,因而设置具有相对较长的长轴的第一保持件20A和具有相对较短的长轴的第二保持件20B作为保持件20。此外,如图2所示,第一保持件20A的主体21的厚度特别地较大。应当指出,当给出对两者共同的描述时,保持件20是指保持件20A、20B两者。应当理解,主体21可具有不同数量的保持件21,例如仅一个保持件或者三个或更多个保持件。
如图11所示,在(特别地每个)保持件20的主体21的外周表面的位置处,特别是上端附近,在整个周边上形成至少一个密封安装槽23。(特别地大体椭圆或圆形的)环形密封环25将安装在密封安装槽23中或安装到密封安装槽23。密封环25的外径被设为略大于对应开口的内径。
在盖主体10的下侧上,以上所述(特别地两个)保持件20A、20B被布置(特别地大体并排地)和支撑为能够分别沿着下侧表面或相对于下侧表面浮动或可移动。
作为浮动结构,插入螺母26在保持件20的盖板22(特别地中心)处伸出。特别地,螺母26大体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螺钉孔26A在螺母的伸出端表面中贯穿。特别地,螺母26通过插入成型嵌入,使得螺母的上端部从盖板22的上表面伸出指定(预定或可预定)长度。螺母26的伸出长度特别地设为略长于盖主体10的厚度。
另一方面,在用于每个保持件20的盖主体10的布置区域中,(特别地大体圆形的)插入孔13特别地形成为贯穿在顶表面和下侧表面之间,从保持件20的上表面伸出的螺母26的上端部能够以间隙C1(参见图12)插入到插入孔13中。螺钉15能够螺纹连接方式与上述螺母26的螺钉孔26A接合,并且在螺钉15的头部15A的下表面下方设置垫圈16(特别地比插入孔13大一号)。
在每个保持件20的盖板22的上表面上,一个或更多个、特别是一对销27、28(特别地为圆销)形成为在螺母26附近、特别是沿着长度方向在螺母26的大体相反侧处伸出。这里,各个销27、28的直径和/或销与螺母26的距离特别地不同。各个销27、28的伸出高度均略高于螺母26的伸出高度。
在用于每个保持件20的盖主体10的布置区域中,一个或更多个(特别地大体圆形的)限制孔17、18形成为特别地在插入孔13的相反侧处贯穿在顶表面和下侧表面之间,从保持件20的上表面伸出的(特别地一对)各个销27、28能够分别以间隙C2(参见图12)插入到限制孔17、18中。
这里,在销27、28和对应的限制孔17、18之间的间隙C2特别地设为小于在螺母26和插入孔13之间的间隙C1。
与设置在壳体中的等待连接器一起形成互锁机构的互锁连接器40被安装到第一保持件20A,以便互锁连接器40能够相对于保持件20浮动或能够相对地移动。
同样如图12所示,互锁连接器40特别地使得短路端子42被容纳在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外壳41中,短路端子42能够连接被容纳在匹配的等待连接器中的一对接触端子。更具体地,外壳41包括(特别地在俯视图中为大体矩形的)基部43和连接器部分44(特别地大体呈矩形或多边形管的形式),连接器部分44在基部43的下侧表面的长度方向上从一侧悬挂下来或伸出。上述短路端子42被容纳在该连接器部分44中。在连接器部分44的下端部分的内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朝开口边缘变宽的至少一个引导表面45。
互锁连接器40以如下状态被支撑,使得外壳41的基部43能够通过插入到形成于第一保持件20A(特别是第一保持件的外周表面)中的插入槽30中而浮动。
更具体地,一个或更多个滑板46形成在外壳41的基部43上,特别是在将与上表面齐平的外壳41的基部43的两个较短侧边缘上。此外,在远离(特别地大体背对)设置连接器部分44的一侧的一侧处的基部30的区域中,通过特别地在弹性锁定件48的相反侧处形成一个或更多个狭槽49,从而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48形成为以悬臂方式在基部43的插入方向上从背面朝正面延伸。在弹性锁定件48的延伸端的上表面上或弹性锁定件48的延伸端附近形成锁定凸起48A,并且该延伸端能够向下弹性地移动。
同样如图8所示,插入槽30特别地形成为在前侧上的外周表面和下表面中开放,并且通过在从正面观察时位于第一保持件20A的主体21的右侧区域中和在低于密封安装槽23的区域中具有背表面而在后侧上基本闭合。
如图12所示,插入槽30特别地形成为比上述外壳41的基部43的宽度宽指定(预定或可预定)尺寸,并且在插入槽30靠近顶面的位置处形成一个或更多个引导槽31,基部43的一个或更多个板46(特别地从横向侧(左侧和右侧)表面伸出的横向(左侧和右侧)滑板46)将至少部分地插入到一个或更多个引导槽31中。引导槽31的宽度特别地比在左板和右板46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大如上所述的相同预定尺寸。
在插入槽30的顶面大体对应于弹性锁定件48的插入位置的位置处,逸出槽50形成为在前边缘部分上留下指定(预定或可预定)区域的同时横向地或向后延伸,该留下的部分充当接合部51,弹性锁定件48的锁定凸起48A将与接合部51接合。这里,逸出槽50的宽度特别地比锁定凸起48A的宽度大如上所述的相同预定尺寸。
也就是说,在外壳41的基部43(包括滑板46)和插入槽30(包括引导槽31)之间和/或在弹性锁定件48的锁定凸起48A和逸出槽50之间设置指定(预定或可预定)间隙C3,用于允许基部43在如图12的箭头x所示的横向方向上在插入槽30中移动。
此外,在(特别是两个)滑板46插入到引导槽31中的同时,外壳41的基部43横向地或从前方插入到插入槽30中并且被推动,同时在插入操作的中点或中间点中弹性地移动弹性锁定件48。当基部43被推到指定(预定或可预定)深度时,锁定凸起48A经过接合部51,从而使锁定凸起48A与接合部51接合,以便在弹性锁定件48进行返回移动的同时如图14所示固持基部43。此时,在基部43的后表面和插入槽30的背表面30A之间形成指定(预定或可预定)间隙。换句话讲,指定(预定或可预定)间隙C4被设置为允许基部43在如图14的箭头y所示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直到外壳41的基部43与背表面30接触和/或锁定凸起48A与接合部51接触。
如上所述构造该实施例的密封盖S,并且例如在以下程序中组装密封盖S。首先,将密封环25安装在保持件20的密封安装槽23中、特别地第一保持件20A和/或第二保持件20B的密封安装槽23中。随后,将互锁连接器40保持在第一保持件20A的插入槽30中。如已部分地描述的,在弹性锁定件48大体面向前的情况下,将外壳41的基部43插入到插入槽30中,和/或在当弹性锁定件48与接合部51接合以固持基部43时互锁连接器40能够在前后方向y上和/或横向方向x上浮动的状态下支撑互锁连接器40。
随后,将保持件20(特别地第一保持件20A和第二保持件20B)安装在盖主体10的下侧表面上的对应区域中。如果以第一保持件20A为例,将第一保持件20A安装在当从前面观察时盖主体10的横向(如左)区域中的下侧表面上,并且使第一保持件20A与下侧表面接触,同时将邻近螺母26(特别地在螺母26的大体相反侧上)的销27、28至少部分地插入到限制孔17、18中,并且将螺母26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插入孔13中。此时,如果第一保持件20A特别地处于使左侧和右侧颠倒的姿势,则各个销27、28不匹配限制孔17、18,从而限制安装,即防止错误安装。在这种情况下,将第一保持件20A设为正确的姿势并重新安装。
当第一保持件20A如上所述以大体正确的姿势与盖主体10的下侧表面接触时,通过工具诸如螺丝刀将螺钉15拧入螺母26的螺钉孔26A中。在将垫圈16放置在螺母26的上表面上的同时,将螺钉15紧固到螺钉孔26A中。此时,由于第一保持件20A的上表面上的销(特别地一对销27、28)被装配到盖主体10的对应限制孔17、18中,因而防止在拧入螺钉15时第一保持件20A一起旋转。因此,有效地拧紧螺钉15。
由于螺母26的伸出长度特别地长于盖主体10的厚度,垫圈16被固定到螺母26的上表面,并且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当螺钉15的拧入完成时,在螺母26的轴向方向上在垫圈16和盖主体10之间形成间隙。因此,通过垫圈16与插入孔13的孔边缘的接触而防止第一保持件20A从盖主体10的下侧表面下落,并且另一方面,第一保持件20A特别地被安装为在盖主体10的下侧处能够沿着螺母26的轴向方向略微移动。
由于在螺母26和插入孔13之间以及在(两个)销27、28和限制孔17、18之间设置间隙C1、C2,因此第一保持件20A以浮动状态被支撑,以相对于盖主体10特别地能够在所有方向上移动。应当指出,由于在销27、28和限制孔17、18之间的间隙C2特别地被设置为小于在螺母26和插入孔13之间的间隙C1,因此通过销27、28与限制孔17、18的内边缘的接触而防止第一保持件20A的移动。通过使树脂构件与金属接触,防止由金属碰撞导致的金属粉的产生。
以类似于以上所述的程序,通过螺钉15将第二保持件20B固定和安装在当从前面观察时盖主体10的下侧表面的横向(如右)区域中,并且同样地第二保持件20B以浮动状态被支撑以能够在所有方向上移动。
在如上所述组装密封盖S之后,连接密封盖S,以覆盖屏蔽壳的两个开口,如下所述。密封盖S被设为与两个开口的并置相符的姿势,并且第一保持件20A和第二保持件20B分别至少部分地装配到对应的开口中。因此,从第一保持件20A的下表面向下悬挂或伸出的互锁连接器40被深深插入到壳体中,以面向从上方设置在端子板上的等待连接器。
如果以这样的状态朝密封盖的上表面推压盖主体10,则在径向方向上挤压密封环25的同时,第一保持件20A和第二保持件20B被推入对应开口中。由于第一保持件20A和第二保持件20B分别特别地在所有方向上以浮动状态被支撑,所以第一保持件20A和第二保持件20B在大体相对于对应开口居中的同时被装配。这样,在密封环25特别地大体均匀地被挤压在整个周边上的同时,各个第一保持件20A和第二保持件20B至少部分地装配为与对应开口的内周表面紧密接触。
与此同时,匹配的等待连接器从引导表面45侧被相对地装配到形成于互锁连接器40的外壳41中的连接器部分44内。由于外壳41以浮动状态被支撑在第一保持件20A的插入槽30中,以能够在前后方向y和横向方向x上移动,所以在外壳41的连接器部分44在前后方向y和横向方向x上移动的同时外壳41的连接器部分44特别地大体居中,并且当等待连接器与引导表面45接合时外壳41的连接器部分44平滑地适当地连接到匹配的等待连接器。结果,互锁连接器40的短路端子42特别地连接等待连接器的该对接触端子。
最后,将一个或更多个螺栓插入到安装板11的(特别地在盖主体10的两端上的)各个插入孔12中并且被拧入到屏蔽壳的螺栓孔中,从而将密封盖固定到壳体的上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在两个开口在整个周边上均匀地密封的同时,所述两个开口被保持件20A、20B封闭,并且内部的激励电路特别地被设为激励状态。
在打开两个开口的情况下,在(特别地在两侧上)移除螺栓之后将密封盖S拉起,从而使互锁连接器40的连接器部分44与等待连接器分离,两个接触端子彼此断开连接,并且激励电路特别地被设为非激励状态。其后,从对应开口拉出第一保持件20A和第二保持件20B以打开这两个开口。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当布置在盖主体10的下侧表面上的保持件20A、20B至少部分地装配到壳体的对应开口中时,从第一保持件20A悬挂下来或伸出的互锁连接器40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壳体中并在连接方向CD上连接到匹配的等待连接器。即使由于等待连接器的布置位置的公差等导致等待连接器和互锁连接器40的轴向中心彼此偏离,互锁连接器40也在移动和居中的同时连接到等待连接器,因为该互锁连接器40以浮动状态被支撑,以能够在与第一保持件20的连接方向CD相交或相对于第一保持件20的连接方向CD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体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例如,能够在四个方向上移动,即向前、向后、向左和向右方向)。因此,互锁连接器40和等待连接器平滑地连接,因此能够有效地附接密封盖S。此外,当互锁连接器40和等待连接器连接时,由于在径向方向上不必要的移动力未作用在第一保持件20A上,因而不可能在周向上不均匀地挤压密封环25,并且能够在开口的整个周边上获得高密封性。
作为用于支撑互锁连接器40的装置,比互锁连接器40的基部大一号的安装孔可以形成在第一保持件20A的下表面中,在该实施例中互锁连接器40形成为例如以浮动状态能够相对于第一保持件20A在四个方向上移动,基部可通过在基部下表面中的开口装配到安装孔中,并且基部的相应侧可与设置在安装孔的四侧上的弹性锁定件接合,以在浮动状态下支撑基部。然而,该结构是复杂的,因为弹性锁定件需要被设置在四个位置处。
与此相反,在该实施例中,当将基部43通过在外周表面中的开口插入到在第一保持件20A中形成的插入槽30中指定(预定或可预定)距离时,弹性锁定件48与接合部51接合以固持互锁连接器40的基部43,从而互锁连接器40以浮动状态被支撑,以能够在与连接方向CD相交或与连接方向CD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体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例如,能够在四个方向上移动,即向前、向后、向左和向右方向)。也就是说,能够通过仅包括一个弹性锁定件48的简单结构来实现浮动功能。
应当指出,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包括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40的第一保持件20A本身以浮动状态被支撑,以能够在与在盖主体10的下侧表面上的连接方向CD相交或与连接方向CD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体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例如,能够在所有方向上移动),所以第一保持件20A在大体居中的同时能够至少部分地装配或插入到对应开口中,密封环25的挤压量能够特别地大体在整个周边上变得更均匀,和/或能够进一步提高开口的密封性。
因此,为了提高设置在密封盖上的互锁连接器和布置在壳体中的匹配的等待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精度,密封盖包括盖主体10、至少一个密封环保持件20A和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40,该盖主体10成形为至少部分地覆盖壳体的开口并附接到壳体的表面,该至少一个密封环保持件20A布置成能够至少部分地装配到在盖主体10的下侧上的开口中,并且待与开口的内周表面保持紧密接触的至少一个密封环25被安装在至少一个密封环保持件20A的外周表面上,该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40从密封环保持件20A伸出,以便能够连接到等待连接器,并且在连接到等待连接器或与等待连接器分离时该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40将激励电路设为激励状态或非激励状态。互锁连接器40被安装在密封环保持件20A上,以能够在与等待连接器的连接方向CD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体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描述和图示的实施例。例如,以下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互锁连接器的密封环保持件本身特别地以浮动状态设置在盖主体的下侧表面上,但密封环保持件可以固定地设置在盖主体的下侧表面上,并且这样的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2)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屏蔽壳中形成两个工作孔,但本发明类似地也适用于形成一个、三个或更多个开口的壳体。
(3)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开口形成在屏蔽壳的水平上表面中,但本发明类似地也适用于当开口形成在屏蔽壳的垂直侧表面或斜表面中时使用的密封盖。
(4)盖主体不限于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板的压制部件,而盖主体可以是例如通过铝压铸形成的压铸产品。

Claims (18)

1.一种用于车载电气装置的密封盖(S),所述密封盖(S)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从而封闭设置在容纳电气装置的壳体中的开口,所述密封盖(S)包括:
盖主体(10),所述盖主体(10)成形为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壳体的开口,并安装到所述壳体的表面;
至少一个密封环保持件(20A),所述至少一个密封环保持件(20A)布置成能够至少部分地装配到所述盖主体(10)的下侧上的开口中,并且能够与所述开口保持紧密接触的至少一个密封环(25)被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密封环保持件(20A)上;和
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40),所述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40)从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突出,以便能够连接到所述电气装置的等待连接器,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40)连接到所述等待连接器或与所述等待连接器分离时,所述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40)将所述电气装置的电气构件设为指定电气状态,
其中,所述互锁连接器(40)被安装在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上,以能够在与所述等待连接器的连接方向(CD)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的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盖(S),其中,所述互锁连接器(40)能够在垂直于所述等待连接器的连接方向(CD)的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盖(S),其中,所述互锁连接器(40)被构造成:使得能够连接到所述等待连接器的连接器部分(44)从基部(43)伸出,而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在其外周表面中形成有至少一个插入槽(30),所述互锁连接器(40)的所述基部(43)能够在具有宽度方向上的间隙(C3;C4)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至少一个插入槽(30)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盖(S),其中,所述基部(43)包括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48),所述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48)能够与设置在所述插入槽(30)中或设置在所述插入槽(30)处的接合部(51)弹性地接合,以保持所述基部(43),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48)在所述基部(43)的插入方向上朝前侧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盖(S),其中,所述弹性锁定件(48)能够沿着所述插入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基部(43)与所述插入槽(30)的背表面相接触;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弹性锁定件(48)与所述接合部(51)相接合。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盖(S),其中,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安装在所述盖主体(10)上,以能够在与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装配到所述开口中的装配方向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的方向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盖(S),其中,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能够在与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装配到所述开口中的装配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盖(S),其中,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中至少部分地嵌入有插入螺母(26),并且所述盖主体(10)中设置有插入孔(13),从而螺钉(15)能够接合到所述插入螺母(26)中,以便将所述密封环安装构件(20A)浮动地安装或固定到所述盖主体(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盖(S),其中,所述螺母(26)能够以一间隙(C1)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插入孔(1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盖(S),其中,所述螺钉(15)和所述插入孔(13)之间布置有垫圈(1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密封盖(S),其中,在所述螺母(26)的轴向上,所述垫圈(16)和所述盖主体(10)之间具有间隙。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盖(S),其中,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和所述盖主体(10)中的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销(27;28),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和所述盖主体(10)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应的限制孔(17;18),以便防止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错误地安装在所述盖主体(10)上,和/或防止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相对于所述盖主体(10)的旋转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密封盖(S),其中,所述销(27;28)和所述限制孔(17;18)之间设置有间隙(C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密封盖(S),其中,设置在所述销(27;28)和所述限制孔(17;18)之间的所述间隙(C2)被设为小于所述螺母(26)和所述插入孔(13)之间的所述间隙(C1)。
15.一种制造用于车载电气装置的密封盖(S)的方法,所述密封盖(S)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以封闭设置在容纳电气装置的壳体中的开口,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形成盖主体(10),以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壳体的开口,并将所述盖主体安装到所述壳体的表面;
设置至少一个密封环保持件(20A),以使所述密封环保持件能够至少部分地装配到所述盖主体(10)的下侧上的开口中;
安装至少一个密封环(25),以使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上的开口保持紧密接触;以及
将至少一个互锁连接器(40)安装在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上,以使所述互锁连接器(40)能够在与所述等待连接器的连接方向(CD)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的方向上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互锁连接器(40)能够在与所述等待连接器的连接方向(CD)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互锁连接器(40)构造成:使得能够连接到所述等待连接器的连接器部分(44)从基部(43)伸出;以及
在具有宽度方向上的间隙(C3;C4)的情况下,将所述互锁连接器(40)的基部(43)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的至少一个插入槽(30)中,所述至少一个插入槽(30)位于所述密封环保持件(20A)的外周表面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得所述基部(43)的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48)与设置在所述插入槽(30)中或设置在所述插入槽(30)处的接合部(51)弹性地接合,以保持所述基部(43)。
CN201210135374.5A 2011-05-10 2012-05-02 用于车载电气装置的密封盖和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7811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5312 2011-05-10
JP2011105312A JP5644657B2 (ja) 2011-05-10 2011-05-10 車載用電気機器のシールカバ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1189A true CN102781189A (zh) 2012-11-14
CN102781189B CN102781189B (zh) 2015-08-19

Family

ID=46000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5374.5A Active CN102781189B (zh) 2011-05-10 2012-05-02 用于车载电气装置的密封盖和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24183B2 (zh)
EP (1) EP2523271B1 (zh)
JP (1) JP5644657B2 (zh)
CN (1) CN10278118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9760A (zh) * 2015-06-02 2016-12-1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非防水连接器
CN107634379A (zh) * 2016-07-19 2018-01-2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271427A (zh) * 2015-11-10 2018-07-1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密封盖
CN108291645A (zh) * 2015-11-17 2018-07-1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密封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38212B2 (ja) * 2011-12-28 2016-06-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装置
JP5865147B2 (ja) * 2012-03-23 2016-02-17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リング支持体、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DE102013004551A1 (de) * 2013-03-18 2014-09-18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
DE102013204673B4 (de) 2013-03-18 2022-01-13 Robert Bosch Gmbh Steuergerä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Berührschutzabdeckung
JP6247604B2 (ja) 2014-06-24 2017-12-1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US9337577B1 (en) * 2015-03-31 2016-05-1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loatable connector
JP6370285B2 (ja) 2015-10-28 2018-08-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カバー
WO2017077671A1 (ja) * 2015-11-06 2017-05-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端子カバー
JP6131997B2 (ja) 2015-11-11 2017-05-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カバー
JP6531628B2 (ja) * 2015-11-17 2019-06-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ケースの閉止構造
JP6641930B2 (ja) * 2015-11-27 2020-02-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US9668370B1 (en) * 2016-04-27 2017-05-30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oor of electronic device
US10027070B1 (en) * 2017-02-28 2018-07-17 Fca Us Llc HVIL plug assembly
JP6708160B2 (ja) * 2017-04-18 2020-06-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05787B2 (ja) * 2018-10-02 2022-01-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
US10468812B1 (en) * 2018-10-12 2019-11-05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waterproof ring thereof
JP7183972B2 (ja) * 2019-06-19 2022-12-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可動支持構造体
JP7120172B2 (ja) * 2019-07-09 2022-08-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インタロックコネクタ付きカバー
WO2021005926A1 (ja) 2019-07-10 2021-01-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可動支持構造体
JP2022079037A (ja) * 2020-11-16 2022-05-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用電気機器
US11623590B2 (en) 2021-01-08 2023-04-11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ver
JP2023047525A (ja) * 2021-09-27 2023-04-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ロックコネクタ付カバー
JP2023047527A (ja) * 2021-09-27 2023-04-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カバー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0401A (en) * 1996-03-29 1998-10-13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Wire guide assembly for use with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jack screw
CN101897085A (zh) * 2007-11-02 2010-11-24 Abb股份公司 用于形成插座的模块系统
US20110053403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US20110100704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Sealing cover for electric equipment mounted on ca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81109B2 (ja) * 1989-11-14 1997-11-26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部品用接続器
US5217390A (en) * 1990-04-16 1993-06-0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JPH07729Y2 (ja) * 1990-04-23 1995-01-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ねじ締め型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用防水リング
US5071369A (en) * 1990-12-05 1991-12-10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BR9404858A (pt) * 1993-12-07 1995-08-08 Whitaker Corp Conector elétrico
JP3125846B2 (ja) * 1995-06-09 2001-01-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係止具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JP3261464B2 (ja) * 1995-11-28 2002-03-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嵌合装置
JP3073697B2 (ja) * 1996-08-21 2000-08-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に対するショート端子の取付け構造及び取付け方法
JPH10255898A (ja) * 1997-03-13 1998-09-25 Yazaki Corp 防水圧接コネクタ及び圧接方法
JP3278048B2 (ja) * 1997-10-01 2002-04-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292293B2 (ja) * 1997-10-21 2002-06-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きコネクタ装置
US5928038A (en) * 1998-04-24 1999-07-27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system
JP2001196142A (ja) * 2000-01-07 2001-07-1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3899873B2 (ja) * 2000-09-27 2007-03-28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付自動変速機
US7354308B2 (en) * 2005-08-03 2008-04-08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for flat cable
JP4716107B2 (ja) * 2005-11-30 2011-07-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及び取付方法
JP4632320B2 (ja) 2007-11-09 2011-02-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機器用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0401A (en) * 1996-03-29 1998-10-13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Wire guide assembly for use with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jack screw
CN101897085A (zh) * 2007-11-02 2010-11-24 Abb股份公司 用于形成插座的模块系统
US20110053403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US20110100704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Sealing cover for electric equipment mounted on ca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9760A (zh) * 2015-06-02 2016-12-1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非防水连接器
CN108271427A (zh) * 2015-11-10 2018-07-1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密封盖
CN108271427B (zh) * 2015-11-10 2020-03-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密封盖
CN108291645A (zh) * 2015-11-17 2018-07-1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密封盖
CN108291645B (zh) * 2015-11-17 2020-03-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密封盖
CN107634379A (zh) * 2016-07-19 2018-01-2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7634379B (zh) * 2016-07-19 2020-09-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23271A1 (en) 2012-11-14
US9024183B2 (en) 2015-05-05
EP2523271B1 (en) 2014-02-26
CN102781189B (zh) 2015-08-19
US20120285718A1 (en) 2012-11-15
JP2012238422A (ja) 2012-12-06
JP5644657B2 (ja)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1189A (zh) 用于车载电气装置的密封盖和制造方法
CN102781190B (zh) 用于车载电气装置的密封盖及其制造方法
KR101674998B1 (ko) 커넥터
US10062974B2 (en) Connector
US9281609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connection structure
EP2433338B1 (en) Water seal plug and connector with the water seal plug
US20190296494A1 (en) Shield connector
US9343825B2 (en) Connector
KR101575390B1 (ko) 보호판을 구비한 커넥터
US9553395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barrel and an end bell
EP2523258A1 (en) Electrical wire holding device
US20120322285A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20180109028A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10135173B2 (en) Cover unit with rubber plug and connector
US20070037428A1 (en) Connector for pyrotechnic applications
JP6709513B2 (ja) 端子台
EP2597730A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waterproof connector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ounting method
US20180131118A1 (en) Rubber plug assembly
US9431750B2 (en) Connector
JP5626107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15042109A (ja) 端子台
US11404819B2 (en) Contact device, contact system having such a contact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contact system
JP2018181690A (ja) コネクタ
JP7375709B2 (ja) 嵌合装置
CN107409474A (zh) 电气设备的密封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