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8780B - 离心风扇 - Google Patents

离心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8780B
CN102758780B CN201210115210.6A CN201210115210A CN102758780B CN 102758780 B CN102758780 B CN 102758780B CN 201210115210 A CN201210115210 A CN 201210115210A CN 102758780 B CN102758780 B CN 102758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impeller
downstream side
upstream side
blade wheel
wheel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52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8780A (zh
Inventor
小西敦生
丰岛弘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58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8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8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87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6Centrifugal pumps for displacing without appreciable compression
    • F04D17/164Multi-stage fans, e.g. for vacuum clea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8Sealings
    • F04D29/16Sealings between pressure and suction sides
    • F04D29/161Sealings between pressure and suction side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162Sealings between pressure and suction side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of a centrifugal flow 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06Cooling the driv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2Balancing of r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风扇,在其机壳内设置接收来自上游侧叶轮的气流的第一风洞部、和接收来自下游侧叶轮的气流的第二风洞部。第一风洞部在上游侧叶轮的下侧沿周向延伸;第二风洞部在下游侧叶轮的上侧沿周向延伸。由此,与将第一风洞部及第二风洞部配置在各叶轮的径向外侧的情况相比,抑制了离心风扇的径向尺寸。并且,由于第二风洞部配置在下游侧叶轮的上侧,缩短了第一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轴向距离。这样能够将离心风扇小型化。

Description

离心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叶轮产生气流的离心风扇已是公知。例如,日本特表2009-537735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具有三个叶轮和电动马达的离心式的送风机。在日本特表2009-537735号公报的送风机中,马达、叶轮、进风口及出风口,同轴配置。
在大致圆筒形的送风机的一端部设置进风口,在另一端部设置出风口。于是,通过沿轴配置的三个段,从进风口向出风口输送空气。在各段被加速的空气,通过比叶轮更靠径向外侧的部位向下游侧输送。这样的构造,将送风机小型化比较困难。特别是,人工呼吸机、排痰辅助装置等,因为有携带性等要求,期待将送风机小型化。
并且,静压作为表示离心风扇的性能的指标之一,为了提高静压,考虑到提高马达的旋转数,增加机壳内的通道的长度。然而,一旦提高马达的转数,就有必要进行散热的对策。并且,在日本特表2009-537735号公报所记载的送风机中,如果单纯地增加通道的长度的话,送风机的轴向的尺寸就要显著增大。特别是,人工呼吸机、排痰辅助装置等医疗器械,期待小型化的同时,要求的静压也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就是将离心风扇小型化。同时,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在抑制离心风扇的轴向尺寸的同时,提高静压。
本申请所示例的第一发明的离心风扇,包括:上游侧叶轮,其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下游侧叶轮,其在比所述上游侧叶轮更靠近下方的位置,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马达,其使所述上游侧叶轮和下游侧叶轮旋转;机壳,其将所述上游侧叶轮、所述下游侧叶轮及所述马达收纳在内部。所述机壳具有:第一进风口,其从外部吸引气体;出风口,其向外部排出气体;通道,其在机壳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风洞部,其在所述上游侧叶轮的下侧沿周向延伸,接收来自所述上游侧叶轮的气流;第二风洞部,其在所述下游侧叶轮的上侧沿周向延伸,接收来自所述下游侧叶轮的气流。
本申请所示例的第二发明的离心风扇,包括:上游侧叶轮,其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下游侧叶轮,其在比所述上游侧叶轮更靠近下方的位置,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马达,其使所述上游侧叶轮和下游侧叶轮旋转;机壳,其将所述上游侧叶轮、下游侧叶轮及所述马达收纳在内部。所述机壳具有:进风口,其从外部吸引气体;出风口,其向外部排出气体;通道,其在所述机壳的内部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通道具有:在所述上游侧叶轮的下方且所述下游侧叶轮的上方,沿周向延伸的中间弧形部。
根据本申请所示例的第一发明,与将第一风洞部及第二风洞部配置在各叶轮的径向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离心风扇的径向的尺寸。并且,由于第二风洞部配置在下游侧叶轮的上侧,能够缩短第一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轴向的距离。由此,能够将离心风扇小型化。
根据本申请所示例的第二发明,通过设置沿周向延伸的中间弧形部,能够在抑制离心风扇轴向尺寸的同时,延长机壳内通道的长度。由此,能够提高静压。
附图说明
图1是离心风扇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离心风扇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离心风扇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离心风扇的纵向剖面图;
图5是机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离心风扇的部分纵向剖面图;
图7是上游侧叶轮及上盖部件的部分纵向剖面图;
图8是下游侧叶轮及下盖部件的部分纵向剖面图;
图9是马达、第一连接部件及第二连接部件的部分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离心风扇的沿中心轴线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对各部分的形状及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是,这仅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定义的上下方向,不限定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心风扇的使用时的朝向。
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心风扇1A的纵向剖面图。如图1所示,离心风扇1A包括:马达10A;上游侧叶轮20A;下游侧叶轮30A;以及机壳40A。马达10A、上游侧叶轮20A、以及下游侧叶轮30A收纳在机壳40A内。下游侧叶轮30A配置在比上游侧叶轮20A更靠下方的位置。上游侧叶轮20A及下游侧叶轮30A,通过马达10A以中心轴线9A为中心旋转。
机壳40A具有:第一进风口71A,其从外部吸引气体;出风口77A,其向外部将气体排出。并且,在机壳40A的内部设置连通第一进风口71A与出风口77A的通道。该通道包括第一风洞部721A部与第二风洞部761A。第一风洞部721A接收来自上游侧叶轮20A的气流;第二风洞部761A接收来自下游侧叶轮30A的气流。
如图1所示,在此离心风扇1A中,第一风洞部721A在上游侧叶轮20A的下侧,沿周向延伸。同时,第二风洞部761A在下游侧叶轮30A的上侧,沿周向延伸。由此,与将第一风洞部721A及第二风洞部761A配置在各叶轮20A及30A的径向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离心风扇1A的径向尺寸。并且,由于第二风洞部761A配置在下游侧叶轮的上侧,能够缩短第一进风口71A与出风口77A之间的轴向上的距离。由此,能够将离心风扇1A小型化。
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心风扇1B的纵向剖面图。如图2所示,离心风扇1B包括:马达10B;上游侧叶轮20B;下游侧叶轮30B;以及机壳40B。马达10B、上游侧叶轮20B、以及下游侧叶轮30B收纳在机壳40B内。下游侧叶轮30B配置在比上游侧叶轮20B更靠下方的位置。上游侧叶轮20B及下游侧叶轮30B,通过马达10B以中心轴线9B为中心旋转。
机壳40B具有:第一进风口71B,其从外部吸引气体;出风口77B,其向外部将气体排出。并且,在机壳40B的内部设置连通第一进风口71B与出风口77B的通道。该通道包括:在上游侧叶轮20B的下方且下游侧叶轮30B的上方,沿周向延伸的中间弧形部73B。
通过设置这样的中间弧形部73B,能够在抑制离心风扇1B的轴向尺寸的同时,延长机壳40B内通道的长度。由此,能够提高离心风扇1B的静压。
第三种实施方式
3-1.离心风扇的整体结构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心风扇1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离心风扇1的纵向剖面图。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心风扇1包括:马达10;上游侧叶轮20;下游侧叶轮30;及机壳40。
马达10是使上游侧叶轮20及下游侧叶轮30旋转的内转子型马达。马达10具有:静止部11;旋转部12,其配置在静止部11的内侧。静止部11固定于机壳40。旋转部12被支撑为相对于静止部11可旋转。
静止部11配置在上游侧叶轮20的下方且下游侧叶轮30的上方。本实施方式的静止部11具有:壳51;上轴承部52;下轴承部53;定子铁芯54;以及线圈55。
壳51是呈大致圆筒状的马达保持部件。上轴承部52、下轴承部53、定子铁芯54、以及线圈55收纳在壳51的内部。壳51是由如铝合金、铁合金、黄铜等金属材料制成的。壳51配置在后述的第一连接部件42及第二连接部件43的内侧。在第二连接部件43的下部,安装有支撑壳51的下端部的固定部件431。
上轴承部52通过上轴承保持部件521固定在壳51的上端部附近。下轴承部53通过下轴承保持部件531固定在壳51的下端部附近。上轴承部52及下轴承部53可使用例如通过球体使外圈和内圈相对旋转的球轴承。但是,上轴承部52及下轴承部53也可使用滑动轴承等其他方式的轴承。
定子铁芯54及线圈55是根据驱动电流产生磁通量的部位。定子铁芯54是由例如将电磁钢板沿轴向(沿中心轴线9的方向)层压形成的层压钢板做成的。定子铁芯54固定于壳51的内周面。定子铁芯54具有向径向(与中心轴线9垂直的方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齿。线圈55是由缠绕在齿周围的导线所构成的。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部12具有:轴61;转子铁芯62;及磁铁63。
轴61是沿中心轴线9延伸的呈大致圆柱状的部件。轴61被上轴承部52及下轴承部53支撑的同时,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轴61的上端部比上轴承部52更向上方延伸。在轴61的上端部固定有上游侧叶轮20。轴61的下端部比下轴承部53更向下方延伸。在轴61的下端部固定有下游侧叶轮30。
转子铁芯62在上轴承部52与下轴承部53之间固定于轴61。转子铁芯62具有呈大致圆筒状的外周面。磁铁63固定在转子铁芯62的外周面。磁铁63的径向外侧的面与齿541的径向内侧的端面在周向对置。对磁铁63的径向外侧的面,以N极与S极在周向上交替排列地的方式进行磁化。
在这样的马达10中,一旦对线圈55供给驱动电流,在定子铁芯54的齿上产生径向的磁通量。那么,通过齿与磁铁63之间的磁通量的作用,产生周向的扭矩。由此,旋转部12相对于静止部11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固定于轴61的上游侧叶轮20及下游侧叶轮30与轴61一起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
上游侧叶轮20及下游侧叶轮30,为沿与中心轴线9垂直相交的方向延展且呈大致圆板状的部件。上游侧叶轮20及下游侧叶轮30的材料是使用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聚碳酸酯)等的树脂。但是,本发明的上游侧叶轮20及下游侧叶轮30,由树脂以外的材料如金属材料制成的也可以。上游侧叶轮20及下游侧叶轮30,具有多个叶片。一旦上游侧叶轮20及下游侧叶轮30旋转,气体沿多个叶片的外缘部的切线方向加速。由此,在各叶轮20、30的附近产生远离中心轴线9的方向的气流。
此离心风扇1在机壳40的内部利用两个叶轮20、30产生气流。由此,通过与具有单一叶轮的风扇同样的旋转数,能够得到高的静压。也就是说,此离心风扇1通过比具有单一叶轮的风扇更低的旋转数,能够得到同样的静压。如果能抑制马达10的旋转数,则还能够抑制离心风扇1的驱动时的噪音和振动。
马达10、上游侧叶轮20及下游侧叶轮30容纳在机壳40的内部。图5是机壳4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机壳40具有:上盖部件41;第一连接部件42;第二连接部件43;下盖部件44;以及底部件45。
构成机壳40的各部件41-45的材料,使用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聚碳酸酯)等的树脂。但是,本发明的机壳使用树脂以外的材料如金属等也可以。各部件41-45通过螺丝固定、卡合而互相固定。同时,各部件之间夹着省略图示的弹性体制密封部件。通过该密封部件,防止气体从部件41-45之间漏出。
上盖部件41为覆盖上游侧叶轮20的外周部附近的呈环状的部件。上盖部件41以随着朝向下方直径扩大的方式呈曲面状延展。在上盖部件41的中央,设有吸引来自外部的气体的第一进风口71。第一进风口71配置在上游侧叶轮20的中央部的上方。
第一连接部件42为配置在上盖部件41的下侧的呈环状的部件。在上盖部件41与第一连接部件42之间设置容纳上游侧叶轮20的第一叶轮室72。即,本实施方式中,上盖部件41的下表面构成第一叶轮室72的上部界面。同时,第一连接部件42的上表面构成第一叶轮室72的下部界面。
第一叶轮室72包括:在上游侧叶轮20的下方沿周向延伸的第一风洞部721。第一风洞部721是通过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件42的上表面的圆弧状的沟槽而形成的。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叶轮20的径向外侧的端缘部位于比第一风洞部721的径向中央部稍稍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一旦使上游侧叶轮20旋转,气体从第一进风口71向第一叶轮室72被吸入。那么,向第一叶轮室72被吸入的气体,从上游侧叶轮20的中央附近经过外周部附近向第一风洞部721输送。
第二连接部件43为配置在第一连接部件42的下侧的呈环形的部件。在第一连接部件42与第二连接部件43之间设有沿马达10的外周面周向延伸的中间弧形部73。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件42的下表面的沟槽构成中间弧形部73的上部界面。同时,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件43的上表面的沟槽构成中间弧形部73的下部界面。
中间弧形部73是连接第一叶轮室72与后述第二叶轮室76的连接通道78的一部分。中间弧形部73的上游侧的端部与第一风洞部721连通。同时,中间弧形部73的下游侧的端部与后述旁路通道74连通。
中间弧形部73在第一叶轮室72与第二叶轮室76之间沿周向延伸。通过设置这样的中间弧形部73,能够在抑制离心风扇1的轴向长度的同时,延长机壳40内的通道的长度。如果延长机壳40内的通道的长度,离心风扇1的静压就会提高。由此,不容易产生气体的逆流。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0的壳51的外周面露出到中间弧形部73。由此,由马达10的驱动产生的热量,从壳51扩散到中间弧形部73内的气体中。也就是说,通过中间弧形部73内的气流,冷却马达10。由此,抑制了驱动时马达10的过热。如果抑制马达10的过热,就可在防止马达10自身劣化的同时,也能防止配置在马达10附近的上轴承部52和下轴承部53的劣化。
特别是,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壳51是由金属所制,与树脂制的壳相比,具有高的导热率。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壳51可高效率地被冷却。另外,如图4所示,壳51的外周面,可以一部分露出到中间弧形部73,也可以整体露出到中间弧形部73。
并且,中间弧形部73如本实施方式,可以在大致相同的高度沿周向延伸,也可以渐渐降低高度呈螺旋状延伸。但是,如果中间弧形部呈螺旋状,中间弧形部在轴向变长。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51的周围,将中间弧形部73设置在半周以上且不到全周的范围。这样,抑制中间弧形部73的轴向尺寸的同时,更广阔地确保了壳51的露出面。
中间弧形部73的下游侧的端部与第二叶轮室76通过旁路通道74连接。旁路通道74将从中间弧形部73出来的气体通过第二叶轮室76的径向外侧向第二叶轮室76的下部引导。在本实施方式中,旁路通道74与上述中间弧形部73,构成连接第一叶轮室72与第二叶轮室76的连接通道78。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旁路通道74,由第一连接部件42、第二连接部件43、下盖部件44及底部件45形成。
下盖部件44为覆盖下游侧叶轮30的外周部附近的呈环形的部件。下盖部件44以随着朝向下方径缩小的方式呈曲面状延展。在下盖部件44的中央处,设有从连接通道78吸引气体的第二进风口75。第二进风口75配置在下游侧叶轮30的中央部的下方。
在第二连接部件43与下盖部件44之间设置容纳下游侧叶轮30的第二叶轮室76。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件43的下表面构成第二叶轮室76的上部界面。并且,下盖部件44的上表面构成第二叶轮室76的下部界面。
第二叶轮室76包括:在下游侧叶轮30的上方沿周向延伸的第二风洞部761。第二风洞部761是通过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件43的下表面的圆弧状的沟槽而形成的。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游侧叶轮30的径向外侧的端缘部位于比第二风洞部761的径向中央部稍稍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在第二风洞部761的侧部设有向机壳40的外部排出气体的出风口77。出风口77朝切线方向开口。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出风口77由第二连接部件43与下盖部件44形成。
如果使下游侧叶轮30旋转,气体从第二进风口75向第二叶轮室76被吸入。那么向第二叶轮室76被吸入的气体从下游侧叶轮30的中央附近经过外周部附近向第二风洞部761输送,并经由出风口77排出到机壳40的外部。
如此,在机壳40的内部设有包括第一叶轮室72、中间弧形部73、旁路通道74及第二叶轮室76的通道。如果驱动马达10,上游侧叶轮20及下游侧叶轮30就会旋转,形成从第一进风口71经由机壳40内的通道流向出风口77的气流。
在这个离心风扇1中,上游侧叶轮20与下游侧叶轮30具有互相镜面对称的形状。那么,上游侧叶轮20与下游侧叶轮30以互相上下反转的样子配置。由此,由上游侧叶轮20产生的压力与由下游侧叶轮30产生的压力大致相同。这样,机壳40内的气流稳定。
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风洞部721配置在上游侧叶轮20的下方,将第二风洞部761配置在下游侧叶轮30的上方。由此,与将这些风洞部721、761配置在各叶轮20、30的径向外侧的情况相比,抑制了离心风扇1的径向的尺寸。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风洞部761及出风口77配置在比下游侧叶轮30更靠近上侧的位置。由此,与将第二风洞部761及出风口77配置在下游侧叶轮30的下方的情况相比,缩短了第一进风口71与出风口77之间的轴向的距离。因此,能够实现离心风扇1及含有离心风扇1的医疗器械的小型化。
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轮室72、中间弧形部73、及第二叶轮室76分别设置在上下配置的两个部件之间。由此,各部件41-45能够利用模具注塑成型容易制造。特别是,第一连接部件42有助于第一叶轮室72及中间弧形部73的双方的形成。并且,第二连接部件43有助于中间弧形部73及第二叶轮室76的双方的形成。这样,可抑制构成机壳40的部件数。
3-2.关于中间弧形部的尺寸及剖面面积
图6是中间弧形部73的附近的部分剖面图。如图6所示,中间弧形部73具有朝向马达10的外周面张开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弧形部73的内周部的轴向尺寸d1与中间弧形部73的径向中央部的轴向尺寸d2相等、或者比尺寸d2大。这样做的话,更广阔地确保了壳51的露出面。这样,能够更高效率地将马达10冷却。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弧形部73的最大外径d3比第一叶轮室71及第二叶轮室76的最大外径d4小。这样的话,能使第一风洞部721与第二风洞部761更加靠近。因此,能使离心风扇1更为小型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弧形部73的与周向垂直相交的剖面的面积,比第一风洞部721及第二风洞部761的与周向垂直相交的剖面的面积小。这样的话,更加提高了中间弧形部73的静压。因此,更加抑制了中间弧形部73内的气体的逆流。
3-3.关于迷宫部
图7是上游侧叶轮20及上盖部件41的部分纵向剖面图。如图7所示,在上游侧叶轮20的上表面设有向上方突出的第一环状突起21。并且,在上盖部件42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环状突起21相对应的第一环状沟槽411。第一环状突起21的上端部配置在第一环状沟槽411内。在第一环状突起21与第一环状沟槽411之间,形成比周围缝隙小的第一迷宫部722。
从第一进风口71吸入到第一叶轮室72内的气体,经过第一迷宫部722向上游侧叶轮20的外周部输送。由于第一迷宫部722通道阻力大,气体一旦通过了第一迷宫部722,很难再逆流到第一进风口71侧。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机壳40内的静压。
图8是下游侧叶轮30及下盖部件44的部分纵向剖面图。如图8所示,在下游侧叶轮30的下表面设有向下方突出的第二环状突起31。并且,在下盖部件44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二环状突起31相对应的第二环状沟槽441。第二环状突起31的下端部配置在第二环状沟槽441内。在第二环状突起31与第二环状沟槽441之间,形成比周围缝隙小的第二迷宫部762。
从第二进风口75吸入到第二叶轮室76内的气体,经过第二迷宫部762向下游侧叶轮30的外周部输送。由于第二迷宫部762通道阻力大,气体一旦通过了第二迷宫部762,很难再逆流到第二进风口75侧。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机壳40内的静压。
另外,上游侧叶轮20及下游侧叶轮30,受到形状或材料的不均匀的影响,存在重心位置与中心轴线9不一致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上游侧叶轮20及下游侧叶轮30分别安装用于补正重心位置的平衡部件。图7的例子中,在设置于上游侧叶轮20的上表面中的第一环状突起21附近的凹部,安装平衡部件22。并且,图8的例子中,在设置于下游侧叶轮30的下表面中的第二环状突起31附近的凹部,安装平衡部件32。
4.变形例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图9是一变形例的马达10C、第一连接部件42C及第二连接部件43的部分纵向剖面图。如图9所示,也可以在马达10C的壳51C的外周面,安装散热器56C。散热器56C是由例如铝或者铜等导热率高的材料制成的。图9的散热器56C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散热片561C。因此,散热器56C与中间弧形部73C内的气流大面积接触。这样,更加有效率地冷却马达10C。
特别是,图9的例子中,在多个散热片561C之间确保周向延伸的缝隙562C。气体沿缝隙562C周向流动。这样,气流跟多个散热片561C更加有效率地接触。因此,进一步提高了马达10C的冷却效率。
构成机壳的部件数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并且,各部分的尺寸关系或者细微部分的形状也不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上游侧叶轮及下游侧叶轮互相不是镜面对称,为不一样的形状也可以。并且,离心风扇除了具有上游侧叶轮和下游侧叶轮之外,也可以具有别的叶轮。
同时,上述的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中所记载的各元件,只要不互相矛盾,可以适当组合。
本发明能够利用在如医疗器械、OA设备、家用电器等所搭载的离心风扇上。

Claims (17)

1.一种离心风扇,
该离心风扇包括:
上游侧叶轮,其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
下游侧叶轮,其在比所述上游侧叶轮更靠下方的位置,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
马达,其使所述上游侧叶轮和下游侧叶轮旋转;
机壳,其将所述上游侧叶轮、下游侧叶轮及所述马达容纳在内部;
所述机壳具有:第一进风口,其从外部吸引气体;出风口,其向外部排出气体;通道,其在机壳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风洞部,其在所述上游侧叶轮的下侧沿周向延伸,且接收来自所述上游侧叶轮的气流;第二风洞部,其在所述下游侧叶轮的上侧沿周向延伸,且接收来自所述下游侧叶轮的气流,
所述通道包括:
第一叶轮室,其收纳所述上游侧叶轮;
第二叶轮室,其收纳所述下游侧叶轮;
连接通道,其连接所述第一叶轮室与所述第二叶轮室;
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上游侧叶轮的上侧,设置在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二叶轮室之间的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下游侧叶轮的下侧,
所述连接通道在所述第一叶轮室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叶轮室的上方,具有沿周向延伸的中间弧形部,
所述机壳具有:
第一连接部件,其具有构成所述第一叶轮室的下部界面的上表面;
第二连接部件,其具有构成所述第二叶轮室的上部界面的下表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还具有构成所述中间弧形部的上部界面的下表面,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还具有构成所述中间弧形部的下部界面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所述中间弧形部设置在马达周围的半周以上且不满一周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所述马达配置在所述上游侧叶轮的下方且所述下游侧叶轮的上方,且所述马达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到所述中间弧形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所述马达具有露出到所述中间弧形部中的金属制的马达保持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在所述马达保持部件的外周面安装有散热器,该散热器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散热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在所述多个散热片之间形成沿周向延伸的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所述中间弧形部具有朝向所述马达的外周面张开的形状;
所述中间弧形部的内周部的轴向尺寸为所述中间弧形部的径向中央部的轴向尺寸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所述中间弧形部的与周向垂直相交的剖面的面积,比所述第一风洞部及所述第二风洞部的与周向垂直相交的剖面的面积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所述中间弧形部的最大外径比所述第一叶轮室及所述第二叶轮室的最大外径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所述中间弧形部的上游部与所述第一风洞部连通;所述中间弧形部的下游部,经过所述第二叶轮室的径向外侧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所述第一叶轮室、所述第二叶轮室及所述中间弧形部分别设置在上下配置的两个部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所述部件之间夹着密封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所述上游侧叶轮及所述下游侧叶轮具有互相镜面对称的形状,以互相上下反转的样子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所述出风口配置在比所述下游侧叶轮更靠近上侧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所述上游侧叶轮具有从该上游侧叶轮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第一环状突起;
所述下游侧叶轮具有从该下游侧叶轮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第二环状突起;
所述机壳具有与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相对应的第一沟槽、及与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相对应的第二沟槽;
在所述第一环状突起与所述第一环状沟槽之间、及所述第二环状突起与所述第二环状沟槽之间,形成比周围缝隙狭窄的迷宫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在所述第一环状突起或者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附近安装凹部,并在该凹部安装平衡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
所述马达为内转子型马达。
CN201210115210.6A 2011-04-26 2012-04-18 离心风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8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8502A JP5747632B2 (ja) 2011-04-26 2011-04-26 遠心ファン
JP2011-098502 2011-04-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8780A CN102758780A (zh) 2012-10-31
CN102758780B true CN102758780B (zh) 2015-07-08

Family

ID=47053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521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8780B (zh) 2011-04-26 2012-04-18 离心风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74604B2 (zh)
JP (1) JP5747632B2 (zh)
CN (1) CN1027587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07492B1 (ko) * 2015-09-04 2016-04-11 터보윈 주식회사 직결 구동형 듀얼 터보 블로워 냉각 구조
DE202015009563U1 (de) * 2015-09-24 2018-04-25 Ebm-Papst St. Georgen Gmbh & Co. Kg Lüftereinheit
JP6717029B2 (ja) * 2015-11-09 2020-07-0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および清掃機器
WO2017145780A1 (ja) * 2016-02-24 2017-08-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遠心送風機
JP6938895B2 (ja) * 2016-04-28 2021-09-2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回転駆動装置
CN113482943B (zh) * 2016-07-13 2023-11-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送风机及电气设备
DE202017104181U1 (de) 2016-07-18 2017-10-05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Kühlgebläse für kältemittelgekühlten Motor
KR101828905B1 (ko) 2016-07-20 2018-03-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송풍기
TWI622252B (zh) * 2016-12-16 2018-04-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具有散熱功能之馬達轉軸系統
WO2018180063A1 (ja) 2017-03-29 2018-10-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遠心送風機
JP6766800B2 (ja) * 2017-03-29 2020-10-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遠心送風機
WO2018184694A1 (en) * 2017-04-07 2018-10-11 Pierburg Pump Technology Gmbh Automotive gas flow pump
WO2018193530A1 (ja) * 2017-04-19 2018-10-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送風機、電気掃除機、及び手乾燥装置
KR102404689B1 (ko) * 2017-09-01 2022-06-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동 발생장치
KR102281749B1 (ko) * 2017-09-01 2021-07-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동 발생장치
KR102404660B1 (ko) 2017-09-01 2022-06-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동 발생장치
US20190282046A1 (en) * 2018-03-13 2019-09-19 Emerson Electric Co. Vacuum cleaner power head including volute and vacuum cleaner including same
JP7119802B2 (ja) * 2018-09-11 2022-08-1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送風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送風装置
GB2596547A (en) * 2020-06-30 2022-01-05 Dyson Technology Ltd Seal for a compressor
KR20220037540A (ko) * 2020-09-17 2022-03-25 두원중공업(주) 터보 압축기
CN114688046B (zh) * 2020-12-25 2023-03-03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风机组件和吸尘器
CN113757145A (zh) * 2021-09-14 2021-12-07 杭州贝丰科技有限公司 风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7348A (en) * 1993-06-15 1999-01-12 Multistack International Limited Compressor
CN101850147A (zh) * 2003-06-10 2010-10-06 雷斯梅德有限公司 多级吹风机及其外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36697U (zh) * 1988-03-11 1989-09-19
GB2250783B (en) * 1990-11-03 1995-01-04 Papst Motoren Gmbh & Co Kg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an impellers
JPH04330398A (ja) * 1991-02-25 1992-11-18 Hitachi Ltd 送風機
JPH07259798A (ja) * 1994-03-23 1995-10-09 Aisin Seiki Co Ltd 遠心送風機
JPH09209976A (ja) * 1996-01-31 1997-08-12 Ebara Corp 全周流型ポンプ
US5743721A (en) * 1996-04-30 1998-04-28 Itt Automotive Electrical Systems, Inc. Blower assembly having integral air flow cooling duct
JP4497809B2 (ja) 2001-12-10 2010-07-07 レスメド・リミテッド 送風機
US7278823B2 (en) 2004-09-03 2007-10-09 Fasco Industries, Inc. Draft inducer blower
US9004067B2 (en) * 2005-10-28 2015-04-14 Redmed Limited Single or multiple stage blower and nested volute(s) and or impeller(s) thereof
EP3667093A1 (en) 2006-05-24 2020-06-17 ResMed Motor Technologies Inc Compact low noise efficient blower for cpap devices
TWI308197B (en) 2006-09-15 2009-04-01 Ind Tech Res Inst Apparatus of centrifugal fan and a dust-collecting module of using the same
JP4274230B2 (ja) 2006-11-21 2009-06-03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ポンプ
US8215928B2 (en) * 2007-10-02 2012-07-10 R&D Dynamics Corporation Foil gas bearing supported high temperature centrifugal blower and method for cooling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7348A (en) * 1993-06-15 1999-01-12 Multistack International Limited Compressor
CN101850147A (zh) * 2003-06-10 2010-10-06 雷斯梅德有限公司 多级吹风机及其外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29657A (ja) 2012-11-22
US20120275915A1 (en) 2012-11-01
CN102758780A (zh) 2012-10-31
JP5747632B2 (ja) 2015-07-15
US9074604B2 (en) 2015-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8780B (zh) 离心风扇
CN103307023B (zh) 离心风扇
JP5642291B2 (ja) 回転電機
TWI480468B (zh) 水平對流扇
CN100564884C (zh) 流体泵、冷却装置及电气设备
WO2014090078A1 (zh) 交流永磁排水泵
US8113775B2 (en) Axial flow fan
JP6382122B2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気掃除機
CN211266684U (zh) 一种端板设有叶轮的永磁电动机及使用该电动机的电动车
US8322998B2 (en) Serial axial fan
JP2015204734A (ja) ロータ及び液体ポンプ
JP6603448B2 (ja) 遠心インペラ及び遠心ブロワ
TW200825342A (en) Blower system
CN102684394A (zh) 马达组件
CN106321506A (zh) 转子组件以及电驱动泵
JP5907205B2 (ja) 送風装置
CN100460687C (zh) 冷却用流体泵
US10148150B2 (en) Liquid pump
JP2012180810A (ja) 送風装置
JP2024144650A (ja) 回転機器
CN210565057U (zh) 泵装置
US7884523B2 (en) Brushless DC motor
JP6950422B2 (ja) 遠心ファン
JP2018159335A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装置及び電動オイルポンプ用ベースプレート
JP6135702B2 (ja) 送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