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9366A - 轮胎模具、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模具、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9366A
CN102729366A CN2012100965890A CN201210096589A CN102729366A CN 102729366 A CN102729366 A CN 102729366A CN 2012100965890 A CN2012100965890 A CN 2012100965890A CN 201210096589 A CN201210096589 A CN 201210096589A CN 102729366 A CN102729366 A CN 102729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mold
outer edge
steam vent
even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65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9366B (zh
Inventor
小原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29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9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9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93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29D2030/06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moulds
    • B29D2030/0616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mould, e.g. roughness, arrangement of slits, grooves or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29D2030/06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moulds
    • B29D2030/0617Venting devices, e.g. vent plugs or inse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推迟堵塞排气孔的时间而能够抑制缺胶的发生的轮胎模具、和使用该轮胎模具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和使用该轮胎模具而硫化成型的充气轮胎。其解决方法如下,在用于按压未硫化轮胎的外表面的轮胎成型面上设有排气孔(7)的轮胎模具中,包围排气孔(7)的开口部的外缘区域(X)的表面由比该外缘区域(X)的周边区域(Y)的表面更平滑的平滑面(8)所形成。由此,推迟因未硫化橡胶的堵塞排气孔7的时间,从而能够抑制缺胶的发生。

Description

轮胎模具、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用于按压未硫化轮胎外表面的轮胎成型面上设有排气孔的轮胎模具、使用该轮胎模具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轮胎模具而硫化成型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如以下专利文献1公开,用于充气轮胎硫化成型的一般轮胎模具具有如下结构:在用于按压未硫化轮胎外表面的轮胎成型面上设置多个排气孔,将残留于轮胎成型面与未硫化轮胎之间的空气向金属模外部排出。如果没有恰当排出该空气,则残留的空气导致在轮胎成型面上发生橡胶填充不足、生成称为缺胶(lightness)(或凹坑(bare))的缺损部,从而成为充气轮胎外观品质不良的原因。
通常,排气孔设定在轮胎成型面中空气容易滞留的地方,此处为未硫化橡胶到达时间较晚的地方,但并不是可以在这种地方全部设置排气孔。另外,虽然考虑到在已排出完大部分空气的阶段中未硫化橡胶堵塞排气孔的情况而配置排气孔,但实际情况中,有时在某量程度的空气没有被排出的阶段中排气孔已被堵塞引发缺胶。因此,本发明者想到如果能够进一步推迟堵塞排气孔的时间,就能由此抑制缺胶的发生。
以下专利文献2中公开在用于形成胎侧部的突出文字的凹陷部的底面形成具有规定表面粗糙度的花纹部的充气轮胎,而且说明通过该花纹部能够省略排气孔的构思。然而,该技术终归也就是将胎侧部的突出字部分以木纹状或网状进行装饰的技术,无法适用到不需要这种装饰的其他部位(例如胎面),因此实用上的利用范围被大幅限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0-377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6-1432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情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迟堵塞排气孔的时间而能够抑制缺胶的发生的轮胎模具、使用该轮胎模具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和使用该轮胎模具来硫化成型的充气轮胎。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上述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所述的本发明来达到。即,本发明的轮胎模具,其在用于按压未硫化轮胎外表面的轮胎成型面上设有排气孔,其中,包围所述排气孔开口部外缘区域的表面由比该外缘区域的周边区域表面更平滑的平滑面所形成。
当未硫化轮胎的外表面被轮胎成型面按压时,如果轮胎成型面的表面光滑,则未硫化橡胶容易研合,从而具有降低流动性的倾向。相反地,如果轮胎成型面的表面粗糙,则未硫化橡胶不研合,从而具有提高流动性的倾向。本发明是利用这样不同表面特性的发明,在包围排气孔的开口部的外缘区域,与其周边区域相比更容易研合未硫化橡胶且流动性降低。由此,推迟因未硫化橡胶的堵塞排气孔的时间,从而延长空气排出时间并减少残留空气,进而抑制缺胶的发生。
本发明的轮胎模具,优选地,在所述外缘区域的所述平滑面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在10μm以下,并且在所述周边区域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在1.0μm以上。将外缘区域的表面设成最大高度粗糙度Rz在10μm以下的平滑面,由此确保与未硫化橡胶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橡胶的粘性阻力,从而能够恰当推迟堵塞排气孔的时间。另外,将周边区域的表面设成算数平均粗糙度Ra在1.0μm以上的粗超面,由此未硫化橡胶在外缘区域的周边顺畅地流动,对硫化成型不产生不良影响,从而能够维持充气轮胎的外观品质。
上述中,将外缘区域的表面特性以最大高度粗糙度Rz来确定,是为了正确体现提高与未硫化橡胶的研合性的效果。即,如果用算数平均粗糙度Ra来确定时,即使平滑面局部地含有凸出部分也由于被平均化,因此会减小所希望的效果。另外,将周边区域的表面特性以算数平均粗糙度Ra来确定,是为了从充气轮胎的外观品质的观点出发有必要维持周边区域的表面粗糙度的均匀性。
最大高度粗糙度Rz、算数平均粗糙度Ra分别相当于在JISB0601:2001中规定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算数平均粗糙度Ra,并以该规定为基准。另外,评价方式、顺序、以及测定机的特性以JISB0633:2001和JISB0651:2001的规定为基准。基准长度和评价长度根据表面特性决定,当最大高度粗糙度Rz在10μm以下时基准长度为0.8mm、评价长度为4mm,当最大高度粗糙度Rz大于10μm且在50μm以下时基准长度为2.5mm、评价长度为12.5mm,当最大高度粗糙度Rz大于50μm时基准长度为8mm、评价长度为40mm。
本发明的轮胎模具,优选地,所述外缘区域与所述周边区域相比其表面最大高度粗糙度Rz小、且其差在3μm以上。通过该结构,能够在外缘区域中确保对平滑面的未硫化橡胶的研合性,并提高缺胶的抑制效果。
本发明的轮胎模具中,优选地,所述平滑面具有直径1.5-10mm的圆形部分,在该圆形状部分的内部包括所述排气孔的开口部。该直径在1.5mm以上,由此确保未硫化橡胶容易研合的区域,推迟堵塞排气孔的时间而能够提高缺胶的抑制效果。另外,该直径在10mm以下,由此能够减小对充气轮胎的外观品质的影响。
本发明的轮胎模具中,其中,所述平滑面具有向设在轮胎成型面的用于形成槽部的突起延伸的延伸部。槽部形成用的突起(也可称为槽干的情况。)的附近容易残留成为缺胶原因的空气,因此,通过使平滑面如上所述那样具有延伸部,由此促进多余空气的排出,从而能够提高缺胶的抑制效果。
本发明的轮胎模具中,所述平滑面也可以与设在轮胎成型面的用于形成槽部的突起相接触或进入所述突起的方式形成。用于形成槽部突起附近容易残留成为缺胶原因的空气,因此,通过将平滑面以与突起相接触或进入突起的方式形成,促进多余空气的排出,并能够提高缺胶的抑制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种轮胎模具如下,在用于按压未硫化轮胎外表面的轮胎成型面上设有通风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孔的开口部形成锥面,该锥面由比包围所述锥面的周边表面更平滑的平滑面所形成。根据该结构,与包围锥面的周边的表面相比,在该排气孔的锥面上更容易研合未硫化橡胶,从而橡胶的流动性降低。因此,推迟堵塞排气孔的时间,延长空气排出时间,从而减少空气的残留而能够抑制缺胶的发生。
另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具备使用上述的任一轮胎模具而硫化成型轮胎的工序。该方法中,通过如上所述地形成平滑面的轮胎成型面,推迟因未硫化橡胶的堵塞排气孔的时间,延长空气排出的时间,减少空气的残留而能够抑制缺胶的发生。
另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是使用上述的任一轮胎模具而硫化成型的轮胎。该充气轮胎通过具有如上所述方式形成平滑面的轮胎成型面的轮胎模具,抑制缺胶的发生,因此使外观品质优秀。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表示本发明轮胎模具的一例的纵剖面图。
图2是表示轮胎成型面的一例的展开图。
图3是放大表示轮胎成型面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偏斜度Rsk的线型图。
图5是例示平滑面的另一种形状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具有延伸部的平滑面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平滑面的配置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平滑面的配置例的立体图。
图9是排气构件(vent piece)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平滑面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向轮胎模具设置未硫化轮胎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4    排气构件
5    突起
7    排气孔
8    平滑面
9    锥面
10   轮胎成型面
18   延伸部
M    轮胎模具
T    轮胎
X  外缘区域
Y  周边区域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图1表示作为轮胎用加硫金属膜的轮胎模具M(以下,称为模具M)的示意剖面图。硫化成型时,未硫化轮胎以使轮胎轴向在上下方向上的方式设置于模具M,该未硫化轮胎的外表面被轮胎成型面10按压。模具M具备用于成型胎面部的胎面模部M1、和用于成型胎侧部的胎侧模部M2、M3,由各模部的内周面11-13构成轮胎成型面10。
如图2所示,在胎面模部M1的内周面11设有用于形成槽部的突起5和由该突起5所划分的用于形成地面接触部的凹坑6。具体而言,设有用于形成向轮胎周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四条主槽和与这些主槽相交叉的横槽的突起5,和由该突起5所划分的、用于形成条形花纹或花纹块的凹坑6。在硫化成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形成对应于该凹凸形状的胎面图案。
在轮胎成型面10的内周面11设有与模具M的外部连通的多个排气孔7。如图3所示,排气孔7在凹坑6的底面开口,该轮胎成型面侧的开口部的直径
Figure BDA0000150000950000051
例如为0.4-2.5mm。在该模具M中,包围排气孔7的开口部的外缘区域X的表面由比该外缘区域X的周边区域Y的表面更平滑的平滑面8所形成。即,关于轮胎成型面10的表面粗糙度,外缘区域X相对光滑,包围该外缘区域X的周边区域Y相对粗糙。
如此,外缘区域X与邻接于该外缘区域X的周边区域Y相比其表面更平滑,因此,由于其表面特性的不同,与周边区域Y相比在外缘区域X更容易研合未硫化橡胶,并且从模具M受到的热量与周边区域Y相比相对增加,而且促进未硫化橡胶的特别是接触于轮胎成型面10的表层部的硫化并使其硬化,从而具有降低流动性的倾向。由此,硫化成型时,推迟由未硫化橡胶引起的堵塞排气孔7的时间,延长空气排出时间,降低空气的残留,从而能够抑制缺胶的发生。
用最大高度粗糙度Rz进行比较,平滑面8只要比周边区域Y的表面更平滑即可,即平滑面8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小于周边区域Y的表面即可,由此能够得到上述缺胶的抑制效果。用最大高度粗糙度Rz规定是为了避免平滑面局部地含有凸出部分的现象,提高未硫化橡胶与轮胎成型面10之间的研合性,确保实际受热面积,促进未硫化橡胶的表层部的硫化,从而切实体现降低流动性的作用。硫化处理初期,因从未硫化轮胎内侧作用的推压力,轮胎成型面10与未硫化轮胎的表层的相对位置逐渐发生变化,凹坑6被未硫化橡胶填充,但通过促进该未硫化橡胶的表层部的硫化,即使覆盖排气孔7,由于表层部的硫化而变高的弹性效果,也不会过早研合,从而能够确保可通气的微细缝隙。
另一方面,在平滑面局部位置含有凸出部分的情况下,未硫化橡胶被该凸出部分推压,因未硫化橡胶具有的机械特性与轮胎成型面10呈点接触或线接触,而难以构成面接触。因此,没有促进未硫化橡胶表层部的硫化,而且未硫化橡胶覆盖排气孔7时,由于弹性低而被推入排气孔7内,从而容易丧失空气排出功能。由于以上技术性理由,从确保所需效果的方面考虑,在从最大高度粗糙度Rz与算数平均粗糙度Ra这两方面进行比较时,优选地使得至少平滑面8比周边区域Y的表面更平滑。
优选在外缘区域X平滑面8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在10μm以下,更优选在5μm以下。如果大于10μm,则对平滑面8的未硫化橡胶的研合性降低,随着表层部硫化的进行而弹性模量增大,由此推迟排气孔7的堵塞时间(空气排出功能的丧失时间)的效果变小。另一方面,优选在周边区域Y中表面算数平均粗糙度Ra在1.0μm以上,更优选在1.5μm以上。如果小于1.0μm,则未硫化橡胶遍及轮胎成型面10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表层部硫化被过度促进,由此向锐角角部等橡胶填充相对困难的区域进行未硫化橡胶的填充变得更加困难,有可能因橡胶填充不足而导致充气轮胎外观品质的损害。
如上所述,在周边区域Y中抑制未硫化橡胶表层部的硫化并在外缘区域X中促进未硫化橡胶表层部的硫化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为得到充气轮胎的整体性外观品质的均匀化,与局部凹凸的大小评价相比更有必要对评价面的平均粗糙度大小进行评价。也包括周边区域Y在内的轮胎成型面10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尽量设在5.0μm以下。
优选外缘区域X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小于周边区域Y,且其相差在3μm以上。通过以这种方式确保表面粗糙度差,能够在外缘区域X确保对平滑面8的未硫化橡胶的研合性,并能够提高缺胶的抑制效果。
优选在外缘区域X中平滑面8的偏斜度Rsk满足Rsk<0。如图4所示,偏斜度Rsk表示偏离的程度(高度方向的概率密度函数的非对称性的尺寸),如果偏斜度Rsk为负值(Rsk<0),则粗糙度曲线的峰型变得比较缓和。根据该平滑面8,能够确保与未硫化橡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未硫化橡胶表层部的硫化,并且降低流动性,而且通过提高表层部的弹性、能够适当延迟因排气孔7堵塞所导致的空气排出功能的丧失时间,从而提高缺胶的抑制效果。此外,图4是示意性表示图而已,实际中的粗糙度曲线呈高度不齐的不均匀的形状。
上述中,偏斜度Rsk相当于JISB0601:2001规定的粗糙度曲线的偏斜度Rsk,并且基准于该规定。另外,评价的方式、顺序、以及测定机的特性以JISB0633:2001和JISB0651:2001的规定为基准。根据表面特性决定基准长度和评价长度,其详细内容如上所述。
平滑面8中,只要包围排气孔7的开口部,则不对其形状特别限制,也可以是多角形状,从确保排气孔7的开口部周围为容易研合未硫化橡胶的区域的观点出发,优选地,如本实施方案那样平滑面8具有圆形部分且该圆形部分的内部包含排气孔7的开口部。优选地,该圆形部分的直径
Figure BDA0000150000950000071
为1.5-10mm,更优选为2-3mm。当平滑面8为多边形时,根据其内切圆决定其大小。
另外,从周边区域Y向排气孔7的开口部,逐渐减小平滑面8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由此抑制周边区域Y和平滑面8之间的表面粗糙度的急剧变化,从而能够得到更自然的轮胎外观。此时较为实用的是,将平滑面8以同心状划分成多个环状区域,并使这些最大高度粗糙度Rz各不相同。而且,优选地,在试图使充气轮胎的外观品质均匀化的方面,不仅使最大高度粗糙度Rz越接近排气孔7变得越小,而且使算数平均粗糙度Ra也越接近排气孔7变得越小。
作为上述方案,例如为以下结构:将包围直径0.6mm的排气孔开口部的平滑面8,以该排气孔的中心为基准,划分为多个同心圆区域,包括直径5mm以内的内侧区域、和直径10mm以内且除了内侧区域外的外侧区域,并且使内侧区域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在5μm以下、外侧区域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在10μm以下、周边区域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在15μm。由此,能够抑制表面粗糙度的急剧变化和在充气轮胎产生的光泽差,因此能够提高轮胎的外观品质。
平滑面8可以是如图5例示的形状。(A)、(B)所示的平滑面8均具有包含排气孔7的开口部的圆形部分,并且分别具备一条和四条延伸部18。根据该形状,容易获得未硫化橡胶沿着延伸部18延伸的方向到达排气孔7为止的时间,而且能够有效利用于空气排出时间的延长。
图6是平滑面8具有向突起5延伸的延伸部18的例子,该平面形状如图5(A)所示。在突起5的附近、特别是在突起5的侧面和凹坑6的底面的棱线附近,容易残留成为缺胶原因的空气,因此通过平滑面8具有这种延伸部18,容易维持从易残留之处至排气孔7的空气排出路径。由此,促进多余的空气的排出,从而能够提高缺胶的抑制效果。
对在突起5附近设置的排气孔7而言,如图7所示,可以使平滑面8以与突起5相接触的方式形成,也可如图8所示,使平滑面8以进入突起5的方式形成。由此,促进易残留的多余空气的排出,从而能够提高缺胶的抑制效果。对具有延伸部18的平滑面8而言,可以使该延伸部18接触于突起5或者进入于突起5。关于采用这种平滑面8的配置,虽然在图7、8中示出突起5的交叉位置,但不限于此。
相当于平滑面8的外缘区域X表面和周边区域Y表面,只要是能得到上述表面特性,则其加工方法或加工条件无特别限制。作为加工方法,例示的是喷射砂或研磨剂的喷射加工、喷射蚀刻液的蚀刻加工。此外还有用砂纸等轻轻研磨的加工。此时,通过在外缘区域X或周边区域Y的表面进行掩盖(masking),能够形成所期望的形状和大小的平滑面。
图3所示的排气孔7通过直接穿孔轮胎成型面10而设置,但不限于此,如图9所例示,也可以使用排气构件4。排气构件4是嵌入于轮胎成型面10的筒状塞子,内部的孔成为排气孔7。此时,通过使排气构件4的顶面相对平滑,能够简便地形成平滑面8。但是,可以只使用排气构件4的顶面的一部分或也可以使用从排气构件4顶面和从中鼓出的部分来形成平滑面8。
图9(B)是平滑面8具有延伸部18时的排气构件4。但是,即使图9(A)所示的排气构件4也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表面加工时的掩盖来形成延伸部18。另外,即使是图7、8所示的配置也可以利用排气构件4,当图8的平滑面8形成在排气构件4的顶面时,排气构件4构成突起5的一部分。此外,即使具有如图5(A)、(B)的延伸部18,通过使用粉体烧结等制作方法,无特别限制地可以制作复杂形状的排气构件。
模具M的清洗中,一般情况下在轮胎成型面10实施喷丸等。然而,如果由此外缘区域X的平滑度受损,则以后的使用中存在不良情况。因此,使外缘区域X和周边区域Y的材质不同,相对提高平滑面8的硬度是非常有用的,由此减少平滑面8的表面损伤而维持平滑度,从而能够确保缺胶的抑制效果。
例如还可以想到,对相当于平滑面8的外缘区域X的表面实施热淬火处理或扩散渗氮处理等硬化处理。当使用排气构件4时,在包括其顶面的表面实施上述硬化处理即可。或者,用铝铸件(AC4D、AC7A等)制造包含周边区域Y的轮胎成型面10,并且使用比该材质更硬质的材料制作构成平滑面8的排气构件4,例如,不锈钢(SUS303、SUS304等)或碳素钢(S45C等)。
如图3所示,当排气孔7的开口部形成有锥面9时,由于开口直径相对变大因此开口部的周长变大,通气在表层部被硫化的未硫化橡胶和外缘区域X之间形成的微细缝隙中有效地持续。进而,优选地,不只是平滑面8而且锥面9也比周边区域Y的表面更平滑,由此能够提高推迟堵塞排气孔7时间的效果。
另外,以这种方式平滑地形成向开口部扩径的锥面9,由此当从模具M取出硫化成型的轮胎时,也能够得到抑制流入于排气孔7的橡胶所形成的胶边(橡胶突起)断裂的效果。该效果来自:防止转印在胶边的微细凹部的形成,并降低表层部被硫化的未硫化橡胶的流动性,使向排气孔7的流入量减少,其结果,能够得到防止胶边的生长。
对本发明的轮胎模具而言,如上所述的锥面9可以由比包围该锥面9的周边表面更平滑的平滑面形成。即使外缘区域X的表面与该周边特性相同,只要锥面9平滑,就能够得到推迟堵塞排气孔7时间的效果,因此,延长排出空气的时间,从而能够抑制缺胶的发生。最大高度粗糙度Rz或偏斜度Rsk的优选范围等,对平滑面8的表面特性进行说明的上述方案,也适用于锥面9。
图10所示的例中,相当于平滑面8的外缘区域X的表面凹陷形成。通过以这种方式使外缘区域X的表面下沉,和用平滑面8形成其表面的相互作用,延长未硫化橡胶到达排气孔7位置的时间,从而提高促进空气排出的效果。该外缘区域X下沉深度d,例如设定为0.05-3mm。
平滑面8不限于设在胎面模部M1的内周面11,也可设在胎侧模部M2、M3的内周面12、13,也可在包括这些的轮胎成型面10的整个范围内设置。即使在胎侧模部M2、M3的内周面12、13形成滚花花纹,也能够在设在其中的排气孔7的周围形成平滑面8。这种滚花花纹,例如其凹凸高度为200-300μm,如上所述的JIS所规定的那样,其并不直接成为周边区域的表面粗糙度。
其次,对使用该模具M来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进行说明。除了硫化成型轮胎工序以外,可以与现有的轮胎制造工序相同的方式进行,因此只对硫化成型工序进行说明。该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包括使用如上所述的模具M来硫化成型轮胎的工序。
如图11所示,在硫化成型工序中,设置硫化成型前的未硫化轮胎T之后,将模具M如图1的方式进行合模,并将轮胎成型面10按压在轮胎外表面,从而实施向轮胎T的加热和加压。此时,因如上所述那样形成平滑面8的轮胎成型面10,在排气孔7的周围橡胶的流动性降低,能够推迟由未硫化橡胶的堵塞排气孔7的时间。由此,延长空气排出的时间,降低空气的残留,从而能够抑制缺胶的发生。
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上述的实施方案,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多种改善和变更。在上述的实施方案中例示了轮胎成型面由三个模部构成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在胎面部的中心分成两半的一对模部构成。另外,在胎侧模部的轮胎径向内侧,将用于嵌合轮胎胎圈部的钢丝圈作为单独构件具备也可。
【实施例】
为了具体表示本发明的结构和效果,使用轮胎规格11R22.5的5条条形花纹图案轮胎成型用模具进行硫化成型,评价了缺胶的发生状况。评价中,以100个硫化成型后的轮胎为单位进行观察,对已确认为缺胶并判断为已丧失商品价值的产品轮胎标记为×,对已确为认缺胶但判断为未丧失商品价值的产品轮胎标记为△,对没有被确认为缺胶的产品轮胎标记为○。此外,若在任一条形花纹的棱线上具有形状不清楚区域且其曲率半径小于1mm则判定为△,若其曲率半径大于1mm则判定为×。
划分各条形花纹的槽设成与轮胎赤道面平行延伸的直线状槽,槽的深度设为15mm,槽宽设为15mm。胎面宽度设为220mm。排气孔位于从用于形成槽部形成的突起向条形花纹的中心侧在胎面宽度方向6mm的位置,沿着轮胎周方向在每110mm上配置30个。另外,在形成相同条形花纹的凹坑内沿轮胎周方向在每110mm上配置与上述30个排气孔在轮胎周方向相位偏移55mm的排气孔30个,从而在胎面上配置了共计300个排气孔。
将外缘区域和周边区域的表面特性相同的轮胎作为比较例。另外,将胎面模部内周面的外缘区域表面如上所述那样以平滑面形成的轮胎作为实施例1。进而,将实施例1中的平滑面具有向用于形成槽部的突起延伸的延伸部的轮胎作为实施例2。设排气孔的直径
Figure BDA0000150000950000111
为0.6mm,并且设平滑面是直径为4mm的圆形。
【表1】
如表1所示,现有的结构中,有时在一定程度的空气没有被排出的阶段中未硫化橡胶堵塞排气孔,引发缺胶(比较例)。于此相比,当将外缘区域表面以平滑面形成时,降低空气的残留,从而能够防止缺胶的发生(实施例1、2)。

Claims (9)

1.一种轮胎模具,在用于按压未硫化轮胎的外表面的轮胎成型面上设有通风孔,其特征在于,包围所述排气孔的开口部的外缘区域的表面由比该外缘区域的周边区域的表面更平滑的平滑面所形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模具,其中,在所述外缘区域中所述平滑面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在10μm以下,在所述周边区域中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在1.0μm以上。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模具,其中,所述外缘区域与所述周边区域相比其表面最大高度粗糙度Rz小、且其差在3μm以上。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模具,其中,所述平滑面具有直径为1.5-10mm的圆形部分,在该圆形部分的内部包括所述排气孔的开口部。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模具,其中,所述平滑面具有向设在轮胎成型面的用于形成槽部的突起延伸的延伸部。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模具,其中,所述平滑面以与设在轮胎成型面的用于形成槽部的突起相接触或进入所述突起的方式形成。
7.一种轮胎模具,在用于按压未硫化轮胎外表面的轮胎成型面上设有通风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孔的开口部形成锥面,该锥面由比包围所述锥面的周边表面更平滑的平滑面所形成。
8.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具备使用权利要求1、2或7所述的轮胎模具来对轮胎进行硫化成型的工序。
9.一种充气轮胎,通过使用权利要求1、2或7所述轮胎模具来进行硫化成型。
CN201210096589.0A 2011-04-05 2012-04-01 轮胎模具、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93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3808 2011-04-05
JP2011083808A JP5356447B2 (ja) 2011-04-05 2011-04-05 タイヤモールド、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9366A true CN102729366A (zh) 2012-10-17
CN102729366B CN102729366B (zh) 2015-04-29

Family

ID=46965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658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9366B (zh) 2011-04-05 2012-04-01 轮胎模具、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186857B2 (zh)
JP (1) JP5356447B2 (zh)
CN (1) CN10272936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8803A (zh) * 2013-05-20 2016-01-0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成型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及轮胎成型用模具
US9522509B2 (en) 2014-01-09 2016-12-20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mold vent
CN106891457A (zh) * 2015-12-21 2017-06-27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硫化成型模具
CN111231585A (zh) * 2018-11-28 2020-06-05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轮胎硫化模具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7593B2 (ja) 2011-08-31 2015-05-1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フィルドシリンジ用ガスケットの成型金型
US9162407B2 (en) * 2012-09-07 2015-10-20 Caterpilla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non-pneumatic tires
JP2017056596A (ja) * 2015-09-15 2017-03-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加硫金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2017094583A (ja) * 2015-11-24 2017-06-0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金型
JP6706492B2 (ja) * 2015-12-03 2020-06-10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加硫金型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6734701B2 (ja) * 2016-06-02 2020-08-0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物品用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
IT201600126146A1 (it) * 2016-12-14 2018-06-14 Bridgestone Corp Stampo di vulcanizzazione di una fascia battistrada
JP7083700B2 (ja) * 2018-05-31 2022-06-13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加硫金型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2020001336A (ja) * 2018-06-29 2020-01-09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加硫金型用ベントスリーブ及びタイヤ加硫金型
CN114269551A (zh) * 2019-06-13 2022-04-01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来硫化车轮轮胎的模具的插入件、用来生产所述插入件的方法和用来硫化轮胎的方法
JP7415128B2 (ja) 2019-09-30 2024-01-1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製造用加硫金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DE102021211568A1 (de) * 2021-10-13 2023-04-13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Entlüftungseinheit, Vulkanisationsform für einen Fahrzeugluftreifen und Fahrzeugluftreife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7728A (ja) * 1998-07-22 2000-02-08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用加硫金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US20020119209A1 (en) * 2001-02-15 2002-08-29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vulcanizing mold
CN100460179C (zh) * 2004-12-22 2009-02-11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用于硫化轮胎的模具
JP2009160870A (ja) * 2008-01-09 2009-07-23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加硫方法およ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2813A (ja) * 1990-04-28 1992-01-17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タイヤ加硫用金型
JP2603179B2 (ja) 1992-11-10 1997-04-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成形加硫用金型
JP2007230162A (ja) * 2006-03-03 2007-09-13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タイヤ加硫成型用金型及びそ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06712B2 (ja) * 2008-06-04 2013-10-02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加硫金型
JP5039810B2 (ja) * 2010-05-18 2012-10-03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モールド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7728A (ja) * 1998-07-22 2000-02-08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用加硫金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US20020119209A1 (en) * 2001-02-15 2002-08-29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vulcanizing mold
CN100460179C (zh) * 2004-12-22 2009-02-11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用于硫化轮胎的模具
JP2009160870A (ja) * 2008-01-09 2009-07-23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加硫方法および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8803A (zh) * 2013-05-20 2016-01-0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成型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及轮胎成型用模具
CN105228803B (zh) * 2013-05-20 2017-02-22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成型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及轮胎成型用模具
US9522509B2 (en) 2014-01-09 2016-12-20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mold vent
CN106891457A (zh) * 2015-12-21 2017-06-27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硫化成型模具
CN106891457B (zh) * 2015-12-21 2020-03-06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硫化成型模具
CN111497080A (zh) * 2015-12-21 2020-08-07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硫化成型模具
CN111231585A (zh) * 2018-11-28 2020-06-05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轮胎硫化模具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CN111231585B (zh) * 2018-11-28 2022-03-29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轮胎硫化模具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15073A1 (en) 2017-01-19
JP2012218217A (ja) 2012-11-12
JP5356447B2 (ja) 2013-12-04
US9186857B2 (en) 2015-11-17
US10000030B2 (en) 2018-06-19
CN102729366B (zh) 2015-04-29
US20120256349A1 (en) 201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9366A (zh) 轮胎模具、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充气轮胎
JP6826432B2 (ja) タイヤ加硫金型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902090B2 (en) Air venting valve
JP2006175871A (ja) 金型に通気孔を設け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9034933A (ja) タイヤ成型用金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252713A (ja) タイヤモールド、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1902298B (zh) 肋状或鳍状元件、花纹圈区段和产生花纹圈区段的方法
US9731461B2 (en) Tire curing mol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ire
JP5039810B2 (ja) タイヤモールド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200526297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サイプ形成用ブレード及びそのサイプ形成用ブレードを備えたタイヤ形成用金型
US20170157870A1 (en) Mould Insert Comprising A High-Contrast Texture
JP4845638B2 (ja) タイヤ加硫成形型
JP6199166B2 (ja) タイヤ加硫金型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6159235B2 (ja) タイヤ加硫金型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KR101385322B1 (ko) 타이어 성형용 몰드
JP2010143086A (ja)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
JP6105415B2 (ja) 樹脂型及び樹脂型の製造方法
KR101923540B1 (ko) 자동차 프레스금형 수축방지용 주조용 주형
JP5877652B2 (ja) タイヤ加硫用金型
JP7415128B2 (ja) タイヤ製造用加硫金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2005131685A (ja) タイヤ金型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サイプ成形刃
JP5614102B2 (ja) タイヤの製造方法、タイヤ成型用金型に用いるサイプ刃、およびタイヤ成型用金型
CN112074387B (zh) 带有渐扩式排气槽的模制元件
JP2019072879A (ja) タイヤ加硫金型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MX2021014859A (es) Inserto para molde de vulcanizacion de neumaticos para autos, modelo para vulcanizacion de neumaticos con dicho inserto y los procesos para producir dicho insert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1